首页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_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_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举报
开通vip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_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第 37 卷第 3 期 2011 年 7 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 37 NO. 3 July. 2011 收稿日期:2011 - 04 - 12 作者简介:张生寅 (1974 -) ,男,青海互助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青海地方史.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 ———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张生寅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_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第 37 卷第 3 期 2011 年 7 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 37 NO. 3 July. 2011 收稿日期:2011 - 04 - 12 作者简介:张生寅 (1974 -) ,男,青海互助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青海地方史.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 ———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 张生寅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本文依据地方志中的相关资料,对明初移居西宁卫的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作了初步考察,通过勾画这一军户家族 在西宁卫定居、发展并兴盛的曲折历程,映射出明代河湟边地社会军户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轨迹,并对明代以来国家力量不断深 入边地社会的背景下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复杂进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边地社会;军户;郭氏家族 中图分类号:K820.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27(2011)03 - 0057 - 05 军户及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是明代军事制度和卫所制度研究 的重要内容。20 世纪 20 ~ 30 年代以来,伴随着卫所 制度研究的不断开拓,军户及其相关问题也引起了 学界的关注,陆续有一些高水准的成果问世。①近几 年来,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取向之下,学界依托 地方志、族谱等地方文献资料,从地域社会和宗族发 展等视角,对军户及其制度展开研究,成为军户研究 的新亮点。但这些个案研究的对象,大多分布在家 族发展较为兴盛以及资料相对丰富的东南沿海和华 北地区,所反映的基本上是腹里卫所和沿海卫所军 户家族和群体的情况。②而家族发展相对滞后、条件 比较薄弱的西北地区和众多沿边卫所,鲜有这方面 的个案研究。偏处西北一隅的青海河湟地区,早在 洪武六年(1373)置西宁卫,宣德七年升军民指挥使 司,成为明代西北边地一个典型的军管型地区。西 宁设卫后,大量外地军士通过从征、谪发、调拨等形 式来到此地戍守,其中许多军士及其家庭在卫立籍 并落地生根,成为当地卫所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西宁卫军户的来源和户口数,虽有学者进行了 初步研究,③但对军户群体或军户家族发展变迁的具 体情况,目前尚无专门的研究。本文依据地方志中 的相关资料,以明初移居西宁卫的郭氏家族为个案, 对上述问题作一考察。 一、关于郭氏家族的相关资料 清初曾两任分巡抚治西宁道按察使司佥事的杨 应琚所撰的《西宁府新志》中,有许多关于西宁卫军 户家族的资料,其中关于郭氏家族的资料比较丰富 和完整,大致反映出这一家族自明初徙居河湟地区 后,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努力,于明末清初在科举上获 得成功的发展历程。为了下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讨论的方便, 笔者将《西宁府新志》中的相关材料转录如下: 《西宁府新志"郭子辅传》 “郭子辅,字汝相。西宁人。少负气节,业《尚 书》。游泮后,文辞恒冠多士,暨就试,连比不得志。 嘉靖辛丑应贡入太学。久之,铨饶阳簿值令缺,子辅 摄焉。不以五日京兆自待,兴学校,理马政。雩水涌 溢,啮饶田,子辅按形势高下,烈日之下,躬督民浚 渠、筑堤,而民不为患,至今赖焉。嗣告归,以读书课 子为乐。年六十一而终。”[#] 《西宁府新志"郭守邦传》 “郭守邦,字金瓯。子辅后也。顺治甲午贡考授 县佐。康熙十四年,从军有功,授两当县令,改山西 长子县令,数年有治绩。著《郭氏家谱》。余读是书, 不禁喟然有感也。《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 族兄弟,其属小史,则奠世系,辨昭穆。小宗伯则掌 三族之籍,以别亲疏,法綦详矣。自宗法不明,遂凌 竞成风,且不爱同气,何论宗支。《角弓》之刺,所以 75 第 37 卷 张生寅: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 作也。边人历代不乏显爵,而有家谱者,百无二三。 守邦斯举,可谓梓里之矩矱矣。”[$] 《湟中郭氏家谱序》 田逢吉(浙江巡抚) “周制宾兴,首以孝友姻睦任恤六行,裒然列于 选举之科。……金瓯郭君以湟中名阀,硕德巨望,来 莅邻封之乐阳。恺悌性成,孝友因心,出其醇诚,以 仰佐天子崇孝之雅化。……乃裒辑其家乘,问序于 余。余受而读之,不禁喟然!深服郭君之孝思不匮, 而制治知所本矣。……及阅其谱,尊大宗则自始祖 以逮曾元玄、云礽,千百世,无不通之呼吸。别小宗 则继别为祖,继祖为宗,继祢为小宗,无不秩之系序 详载纪。则自旁支别派承绝继嗣,以及恩养,无不明 之脉络。且有内传,自父祖以偕壸仪,下及诸姑伯 姊,咸备著其懿嬍。有外传,戚里姻娅,甥舅亲串,亦 偏致其恳款。乃知郭君之孝思,达之冥漠,对之行 列,垂之后不可知之人,无不丝联缕缀,謦欬音声,千 百世可见可闻。……”[%] 《皇清郭氏家谱引》 郭守邦 “守邦,陇湟下士也。……乃窃叹余家乘蹇,遭 闯变,兵燹之后,又值鼎革,遂令文献沦亡,宗祏残 缺,虽欲仰视榱桷,俯集髦倪,以问我家世,胡可得 欤?幸高祖将仕郎府君域兆内,岿然有石碣存焉,盖 即祖之及门赵公所撰为文以表于墓者。余家食时, 每展墓必徘徊瞻仰于其侧,谛阅数四,不禁忾然泣 叹,而有风木之悲,因仿佛得其梗概。其曰:‘汝相先 生上世,盖燕之良乡人’。则知顺天府良乡县,乃余 先人土著之故庐也。曰:‘高祖讳玉,明初从戎西 宁’。则知玉即明初家西宁之始祖也。名郭六汗,或 其戎籍之名,或其别号云。曰:‘锦衣起家’。则知为 元时金吾官位也。曰:‘曾大父讳英’则知其出自始 祖,为二世无疑矣。曰:‘大父讳仁’。知其继英而为 三世。曰:‘讳锐者又其后仁’。而绳绳乎四世矣。 又曰:‘粤及四世,醇德是承’。则吾家之书香肇自四 世后可知也。嗟乎!绎碣之言,则曩之忧乎无考者, 竟得之五世以前。墓门之片石,虽其字画年久,不无 剥落,而世系先后,确有可据,当作吾家传世不朽之 文献。故于其字句之一二残缺者,想象而补缀之,并 录梓于左,以垂久远。……或曰:家有十门,阖宗不 谱,恐非所以溯源渊而萃一本也。然丁口繁夥,散处 莫面,且牒谱久缺,予又一官匏系,山川修阻,势不能 于数千里之外质询无遗。惟据父老递传,四世祖之 世即分门别户之时也。伯仲雁行十人,俱分金旁命 名,所谓钦、鉴、链、钱、铭、钊、铉、鉷及失名某与锐祖 合而为十,究亦不得审其所自出之先人与其长幼昆 季行也。余叙十门宗谱之念徒殷,而不能编及,亦付 之忾我寤叹而已。……谨先将余一门之源流,核叙 详明,如人思传祖父之声容,而不可得,或其一顴半 发,万分之一而相似者,无不亟呼疾书,而谱之于卷 轴。……是为引。”[4] 《郭太君贞节传》 霍燝(山西长子教谕) “郭太君者,出邹氏,湟中世族。年及笄,归蜀府 奉祀郭天池先生次子讳荣祖,号仁修。……仁修先 生幼岐嶷。聪颖绝伦,早食饩湟痒。年三十一,适当 取士于乡,决策鏖战,冀捷一第为先绪光,而不料竟 以构疾弗起,卒于西安之旅舍。……太君抗节守贞, 保孤济变。长赠公焕吾先生,初业儒,旋以家门中 落,太君教之力田殖产,奉宗庙祭祀。次炳吾先生, 俾一意制攻举业,后果以明经高第,由学博迁佐长洲 邑政,卓卓有声。……而孰意焕吾先生又倏然继仁 修先生而亡也。遗孤三人,长即我金瓯先生,若仲、 若季,并在髫龄。……及成童,命炳吾先生教以诗 书,导以忠义。……仲金縢先生,季金墉先生,皆以 德行文章为闾里重,孰非太君所抚养而成就之者哉? 呜呼!太君于郭氏,以敬承夫,妻道也有臣道焉;以 燕翼子,母道也有师道焉;以贻孙谋,祖道也有父道 焉;以节全身,坤道也有乾道焉。……至六十五岁, 明直指请旌不果。嗣值我国家定鼎初年,特重节孝 忠义之化,以开天下风气之先。太君年七十有九,巡 方使者复表其事于朝,遂荷褒纶。……太君寿跻八 十有六,顺治十八年二月初十日,乃以疾终于内寝。 呜呼至矣!是为传。”[5] 上引资料中,《郭子辅传》、《郭守邦传》为《西宁 府新志》作者杨应琚所撰,《郭太君贞节传》、《湟中 郭氏家谱序》、《皇清郭氏家谱引》均为该书转录,虽 署有作者,但不录撰写时间。根据谱序、谱引的内容 可知,该谱序、谱引为郭守邦所撰《湟中郭氏家谱》的 序和引,而且从《郭守邦传》中“康熙十四年,从军有 功,授两当县令,改山西长子县令,数年有治绩。著 《郭氏家谱》”的记载看,谱序和谱引的撰写时间大致 在康熙十四年(1675)之后。《郭太君贞节传》的撰 写者为山西长子县教谕霍燝,应是郭守邦任长子县 县令时因同僚关系托其所撰,撰写时间也在康熙十 四年(1675)之后。 除上述几则资料外,《西宁府新志》卷二十九《献 征志·选举》、《西宁志》卷六《人物志》等也有关于 郭氏家族几个主要人物的零星记载,可作为上述志 传、谱序资料的补充。 二、郭氏家族发展的基本情况 上引几则资料的撰写时间虽在清初,但大致为 我们勾勒出了郭氏家族自明初至清初数百年的发展 85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7 月 轨迹。其中《皇清郭氏家谱引》中包含的信息最为丰 富,基本交代了郭氏家族明初迁居西宁后前四世的 情况。由该谱引可知,郭氏家族迁居西宁者为郭玉, “明初从戎西宁”,“锦衣起家”,“名郭六汗,或其戎 籍之名,或其别号云。”从郭玉“明初从戎西宁”、“锦 衣起家”的记载可以肯定,郭氏家族是明初迁居河湟 的军户无疑,军册户名为“郭六汗”,祖军原籍为顺天 府良乡县。郭氏始迁祖郭玉“从戎西宁”后,二世祖 郭英、三世祖郭仁均定居于此,并最终在西宁卫立 籍。到第四代时,郭氏家族已是人丁兴旺,“伯仲雁 行十人”最终分门别户。按照明制,军户不许分户, 军丁不许过房,也不许随便入赘,以防其借分异规避 差役和脱免军伍。郭氏家族作为军户,分户显然是 不允许的。因此,郭氏家族在四世时的分门别户,很 有可能是在原有的军册户名之下,家族内部进行的 一次分家析产的活动,军册户籍显然没有变更。 在四世分门别户以后,郭氏家族各门走上了独 自发展的道路。《郭子辅传》、《郭守邦传》、《郭太君 贞节传》、《皇清郭氏家谱引》等几则资料,主要反映 了郭锐一门自明嘉靖以来的发展情况。在这里有两 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分门别户以后,郭锐一门 虽然仍是军户身份,但从嘉靖以后门内却无人应役 充军,郭氏的正军职役似乎是由族内其他支系承担, 郭锐一门已经摆脱了军役负担,并耕读传家,与一般 民户无异;二是为改善家庭境况,郭锐之后人几代积 极投身于科举,并最终有所收获,于清初跻身于河湟 社会上层。郭锐之子郭子辅“少负气节,业《尚书》。 游泮后,文辞恒冠多士,暨就试,连比不得志。嘉靖 辛丑应贡入太学。”后来,“铨饶阳簿值令缺,子辅摄 焉。不以五日京兆自待,兴学校,理马政。雩水涌 溢,啮饶田,子辅按形势高下,烈日之下,躬督民浚 渠、筑堤,而民不为患,至今赖焉。”由于治理有方,获 文散官“将仕郎”之衔。虽是正九品初授之阶,但总 算在仕途上有所收获。七世郭荣祖,号仁修,“聪颖 绝伦,早食饩湟痒。年三十一,适当取士于乡,决策 鏖战,冀捷一第为先绪光,而不料竟以构疾弗起,卒 于西安之旅舍。”郭荣祖壮年早逝,给这个家庭增加 了变数和困难。原本业儒的长子焕吾,旋以家门中 落,转而力田殖产,奉宗庙祭祀。次子炳吾,名郭聚 英,一意制攻举业,“顺治二年岁贡”,[&]“由学博迁 佐长洲邑政,卓卓有声。”[’]郭聚英之侄郭守邦, “(顺治)十一年岁贡”,[(]“康熙十四年,从军有功, 授两当县令,旋改山西长子县令,数年有治绩”。郭 守邦之弟金縢、金墉虽未能步入仕途,但皆以德行文 章为闾里重。郭子辅、郭聚英、郭守邦三人,因在仕 途上有所建树,成为一方贤士,被载入地方志书之 中。在郭锐一门从事儒业、专意科举的过程中,郭太 君邹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得到朝廷的 旌表,“奉旨建贞节坊”。[)]可见,在明代以来的河湟 边地社会中,军户家族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或赢得 更高的社会地位,将科举作为一条非常重要的捷径。 一个家族在科举和仕途上来之不易的成功,往往是 几代人或整个家族不懈努力的结果。 现将郭氏家族从明初至清初数百年间的世系及 主要的事迹列表如下: 郭氏家族世次及主要事迹表 时间 世次 名讳 主要事迹 明初 一世 郭玉 明初从戎西宁,锦衣起家。 二世 郭英 三世 郭仁 育有十子,钦、鉴、链、钱、铭、钊、铉、鉷及失名某与锐。 四世 郭锐 分门别户,伯仲雁行十人。 嘉靖年间 五世 郭子辅 嘉靖二十年应贡入太学,将仕郎。 六世 郭天池 万历年间 七世 郭荣祖(天池次子) 早食饩湟痒,取士于乡,以构疾弗起,卒于西安之旅舍。 八世 焕吾(长子) 初业儒,旋以家道中落,力田殖产。 炳吾(即郭聚英,次子) 一意制攻举业,明经高第,长洲县簿。 清初 九世 郭守邦(号金瓯,长子) 顺治甲午贡考授县佐。康熙十四年从军有功,授两当县令,改山西长子 县令,数年有治绩。著《郭氏家谱》。 金縢(次子)金墉(三子) 皆以德行文章为闾里重 95 第 37 卷 张生寅: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 在致力于科举的同时,郭氏家族文化建设也在 缓慢推进。从《皇清郭氏家谱引》的记载可知,郭氏 家族在四世以前并无编修族谱的活动,在分门别户 后的很长时间内,也未编修族谱,处于“家有十门,阖 宗不谱”的状态。明末,“遭闯变,兵燹之后,又值鼎 革,遂令文献沦亡,宗祏残缺”,使家族文化建设受到 一定影响。清初,随着郭锐一门在科举考试中初获 成功,在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有所提升的背景下, 编修族谱的活动在时任长子县令郭守邦的主持下展 开。关于族谱的体例和内容,由于谱文无存而不能 知其全貌,但从浙江巡抚田逢吉撰的《湟中郭氏家谱 序》中仍可略知一二。“尊大宗则自始祖以逮曾元 玄、云礽,千百世,无不通之呼吸。别小宗则继别为 祖,继祖为宗,继祢为小宗,无不秩之系序详载纪。 则自旁支别派承绝继嗣,以及恩养,无不明之脉络。 且有内传,自父祖以偕壸仪,下及诸姑伯姊,咸备著 其懿嬍。有外传,戚里姻娅,甥舅亲串,亦偏致其恳 款”。可见,族谱的体例比较完备,尤其内传、外传的 编写,为他谱少见,是比较具有特色的部分。“然丁 口繁多,散处莫面,予又一官匏系,山川修阻,势不能 于千里之外质询无遗”,郭守邦最终只修成郭锐一门 的族谱。这部《郭氏家谱》的编修,既遵循了修谱的 一般原则,又在体例上有一定的创新,使郭氏家族的 文化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郭氏这一军户家族 自明初至清初的发展历程作一简明概括:明初迁居 河湟;至四世时家族分化、部分门支开始摆脱军役, 耕读传家,通过参加科举试图向地方上层社会挺进; 明末社会动荡,家族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清初通过科 举跻身于当地上层社会,并开始编撰族谱,开展家族 文化建设。郭氏家族的这一发展历程,不仅是自明 初至清初数百年中郭氏家族发展历程的概括,同时 也是明初迁居河湟地区的众多军户家族发展变迁的 历史缩影。 三、几点认识 通过考察明初至清初数百年中郭氏家族发展的 历史,可以对这一时期河湟边地社会以及军户家族 发展演变的特点得出如下一些初步认识。 第一、河湟边地社会军户家族的发展与内地表 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这主要表现在:明初 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卫所的设立和大规模军事移民 成为这一地区军户家族历史的起点,河湟地区众多 军户家族的发展基本上始于西宁建卫之后,西宁卫 的设立和大规模的军事移民,同样也是明代河湟边 地社会军户家族发展的历史起点;耕读传家成为军 户家族的主要生存方式,业儒和科举则是提升家族 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在河湟边地社会中,在卫立 籍的军户家族也会在三四代后发生内部分化,一些 人丁兴旺的军户家族,许多祖军余丁及其家庭开始 摆脱军役负担的束缚,耕作为业,与一般民户无异, 并通过业儒和参加科举试图改变家族的处境和命 运。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军籍儒生在科举和仕途上 的初步成功,一些军户家族的命运和发展轨迹开始 发生改变;军户地位低下并非一成不变。由于军户 家族的发展分化,即使在边远落后的河湟地区,军户 或军户家族并非完全是一幅负担沉重、生计无着、生 活凄惨的状况,许多军户家族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 力,通过业儒和科举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步入 当地上层社会,成为影响书写地方社会历史的重要 因素。 第二、河湟边地社会家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 平衡性与滞后性。所谓不平衡性,是就河湟社会内 部而言。河湟地区一些土司家族的族谱编修等家族 文化建设活动开始于嘉靖年间,[#*]而像郭氏这样的 普通军户家族,族谱的编修等家族文化建设活动迟 至清初才展开,在区域社会内部表现出一定的不平 衡性。所谓滞后性,是与内地军户家族比较而言。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河湟地区即 便是郭氏家族这样在科举和仕途上取得一定成功的 家族,直到明末才开始修撰家谱,清初时仍然没有修 建起宗祠,与内地军户家族的文化建设相比,仍表现 出一定的滞后性。 第三、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折射出明清河湟边 地社会发展中更多的延续性。以往的政治史研究将 改朝换代作为区域历史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因为 王朝的鼎革通常会给区域社会带来动荡、变革、创 新、变化等。这样的研究模式关注的是改朝换代给 区域社会带来的变革和断裂。就河湟地区而言,明 清之际的改朝换代的确带来了许多深刻变化,如:卫 所制度逐渐被府县制度所取代,军户制度也被废除 等。但从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看,明清之际王朝的 鼎革、政治制度的变迁等,似乎并未给一些军户家庭 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郭氏家族的发展在经历了短 时期的挫折、停顿后,很快就重返正规,并在仕途上 有所收获。因此,从家族发展的层面看,明清之际的 河湟边地社会更多体现出的是延续、发展,而不是断 裂、革新。所以说,郭氏家族发展的历史可以为我们 折射出明清河湟边地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于以往政 治史研究结论的另一历史面相。 第四、明代河湟边地社会的历史,既是一部可歌 06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7 月 可泣的移民开发史,也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家族变迁 史。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不仅展现了像郭氏家族 一样的众多军户家族为河湟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 力,而且也展现了明代以来河湟地区众多军户家族 迁居该地后奋斗、发展、分化的曲折历史,是一部生 动活泼的家族发展史。同时,一部部曲折的军户家 族发展史,也为我们展现出河湟边地社会发展过程 中许多不为人知和不同以往的历史过程、历史细节 和历史面相,所以说,它又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河湟社 会发展变迁史。研究明代以来河湟边地社会发展、 变迁的历史,既要考察河湟边地社会宏观结构的变 迁,也要考察这一变迁过程中该地区普通民众的生 活经历及其变迁。脱离开河湟地区众多军户家族发 展历史的河湟历史研究,是不全面的,自然也难以深 入下去。 第五、明代以来河湟边地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 上是与卫所制度等息息相关的。考察明代以来河湟 边地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不结合卫所制度及其相 关制度的考察,则无法获悉关于这一地区的真实历 史面貌,也难以得出关于这一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 内在运行规律。 注释: ①李龙潜.明代军户制度浅论[J]. 北京师范学 院学报,1982,(1).于志嘉.明代军户世袭制度[M].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 顾诚. 谈明代的卫籍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5). 张金奎. 明代卫所军户研究[M]. 北京:线装书局, 2007.此外,在辽东军户研究方面,也有许多相关成 果. ②彭勇.论明代州县军户制度———以嘉靖《商城 县志》为例[J]. 中州学刊,2003,(1). 刘志伟. 从乡 豪历史到士人记忆[J] .历史研究,2006,(6).申红 星.明代宁山卫的军户与宗族[J].史学月刊,2008, (3).宋永志.明代河南怀庆卫军户对地方社会的认 同与塑造[J].历史教学,2009,(10)等. ③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 户的来源[J].青海社会科学,1988,(6).贾伟.明代 西宁卫户口考辨[J] .青海社会科学,2002,(4). 参考文献: [1][2](清)杨应琚,编纂. 西宁府新志·卷二 十七·献征志·人物[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697 - 698. 707. [3][4][5][7](清)杨应琚,编纂. 西宁府新 志·卷三十六·艺文志·序[M].西宁:青海人民出 版社,1988:958 - 959. 961 - 962. 963 - 964. 96. [6][8](清)苏铣,纂修.王昱,马忠,校注.西宁 志·卷六·人物志·甲第[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 社,1993:199. 199. [9](清)苏铣,纂修. 王昱,马忠,校注. 西宁 志·卷六·人物志·节妇[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 社,1993:198. [10]张生寅. 祖先记忆与忠贞主题———关于河 湟李氏宗族族谱的初步考察[J] . 青海社会科学, 2011,(2). (责任编辑 陈柏萍) The Army Family in Hehuang Frontier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Guo Clan in Xining County ZHANG Sheng-yin Abstract:According the related datum in the chorography,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ivnestigation about the guo clan family’s development history who immigrated to Xining county in Ming dynasty,by sketching the devi- ous course which the army family settled and developed and thrived in Xining county,reflected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acks of the army households in Hehuang frontier in Ming dynasty,and had deeper cognition about the complex process of the regional society development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power going into the frontier siciety constantly since Ming dynasty. Key words:frontier society;the army family;Guo clan 16
本文档为【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_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48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11
浏览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