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精华打印版考试必考重点

2019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精华打印版考试必考重点

举报
开通vip

2019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精华打印版考试必考重点 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考试小抄 一,选择题 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3.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5.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6.(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

2019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精华打印版考试必考重点
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考试小抄 一,选择题 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3.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5.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6.(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粱. 7.(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8.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5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日尔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9.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10(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 1.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新工具》)和笛卡尔发表(《方法论》),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 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城.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各地)全面地走向繁荣. 3.自15,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4.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太阳城》)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 5.意大利的衰落和(尼德兰)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 6.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国际法)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7.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他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 8.(思想启蒙(或启蒙) )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思想启蒙(或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9.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 10.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康德)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洪堡)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2.(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它彻底否定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封建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德国)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德国)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之一. 5.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 6.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 7.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 8.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9.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10.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1.(王通)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2.(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3.唐代中期,柳宗元作(《封建论》),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4.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吏治与财政改革). 5.(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6.(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7.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以夏变夷) "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8.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集权与专制)的思想本质. 9.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心不是(一个物质器官). 10.清中期,汉学家(戴震)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含,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意义. 11、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1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 13、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14、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自由公民). 16、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08年全国X1 H$ E 17、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 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18、西欧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19、(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 w3 k0 _( n8 k2 F6 `! I0 a2008年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20、但丁的文学名著《 神曲》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 21、( 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 x/ a' N7 }& s0 s9 Awww.joyren.c w 22、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 资产阶级 )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c) Y" H0 ~# M2 R0 i4 Z7 `" `! h2008年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19 23、( 托马斯·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2 @+ q' n! d% h" Cwww.joyren.cn254 24、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 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为主要特征的. 26、荷兰政治思想家( 格老秀斯 )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27、以( 主权 )这一概念为核心,格老秀斯改变了古代万民法的概念,阐释了近代国际法的概念;为近代西方国际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 28、荷兰政治思想家( 斯宾诺莎 )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9、狄德罗主持《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历时30年出齐35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除此之外,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布丰的《自然史》以及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贡献. 30、( 理性 )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它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 "理性时代" 0 G1 N# `  D& ~2008年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 ). 31、18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 自由派 )和以卢梭为代表的( 民主派 ).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2、18世纪的美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以( 杰斐逊 )为代表的民主派和以( 汉密尔顿 )为代表的宪政派成为政治思想的两大主流,前者强调民主力量的重要性,而后者强调宪政秩序的合理性,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限制权力的滥用,这为美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33、(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34、(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 君主立宪制 ) 国家. 35、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 38、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 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39、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法家思想 ).8 40、( 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41、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李斯 )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 ^  Q  P/ M1 p  E 42、汉武帝时,( 董仲舒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43、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 ).$ c 45、王通主张的( 三教可一),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 46、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 道统论). 47、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 b# H; e) p0 V" X卓越人社区-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48 48、面对宋朝的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 吏治与财政改革 ). 49、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和李觏强本节用,寓兵于农的改革主张,为稍后的(王安石变法)做了理论铺垫. 50、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 维护君主统治 )为归宿. 8 k& V5 x - u& U; B' f3 L9 \" I) R2008年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51.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 元代 ).2008年全国52.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 ( ~0 Q- I) f* v! K4 n3 T% B2008年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53.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 泰州学派)最具特色,( 王艮 )是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 y3 f2 c2 N# j5 l8 q$ A0 j卓越人社区-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 5 X, G3 J( U' x- ?卓越人社区-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54.明代( 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有《船山遗书》传世.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2008 / [( U. m# _* T8 \% }- l, V+ Z卓越人社区-Joyren.cn  |  VStvu.Com55.清末,( 龚自珍)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以为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w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2.逻辑与历史统一:指认识的逻辑进程应与客观历史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逻辑和历史 的统一不是完全等同,而是本质、主流、方向的统一,是由差别的统一。¤3.智者: “智者”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腊一些城邦 涌现出的一批职业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智者向人们收取学费,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涉及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推动着政治思想走向繁荣。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些主要城邦。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下来,其思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说,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4.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5.柏拉图: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的集中阐述者,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位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其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6.哲学王: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7.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他在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把政治学视为“最高主宰的科学、最有权威的科学”。8.斯多葛派: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斯多葛派的奠基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的芝诺(约前336---前264)。他大约于公元前300年在雅典的一个画廊(音译“斯多葛”)里开始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学派也因此而得名。这一学派的思想后来在罗马得到广泛传播。晚期斯多葛派主要流行于罗马帝国,亦称罗马斯多葛派。在斯多葛派的时代,城邦已经解体,人们面临的是新的社会环境。斯多葛派开始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人类是以自然法为纽带的共同体。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最高要求。由于人具有与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个自然法支配,因此,所有的人,无论其出身、种族、财富以及实际社会地位如何不同,在都具有自然赋予的理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有的人相互间是平等的。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价值尺度衡量人的价值。斯多葛派还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等的理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平等思想的发展。9.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生于意大利的一个骑士家庭,博学多才,曾先后担任财务官、罗马执政官和行省长官。西塞罗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西塞罗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主要是《论共和国》(或译为《论国家》)和《论法律》。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探讨罗马国家的实质,重新定义国家。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西塞罗的国家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分民自治团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在西塞罗的国家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10.奥古斯丁: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塔加斯特。他曾信奉摩尼教,后皈依了基督都教,曾先后任希波教会的神甫、主教。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时代的神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他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该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妇女”。奥古斯丁宣扬的原罪救赎说认为,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受到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是灾难深重,最终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够得救,也并不取决于个人的努力,那完全是上帝的任意行为。这一理论是在罗马帝国灾难深重、行将灭亡时提出的,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11.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12.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13.日月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的独特的王权和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和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育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利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和国家权利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物的权利留给了自己掌管。因此,世俗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黜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利和皇帝权利的关系比作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利是太阳,皇帝权利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利来自教皇。这就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14.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 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15.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16.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原。17.自然法:是管理人类行为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它的箴规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们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引导人们了解上帝,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18.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19.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 ¤20.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但丁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在统一的君主国里,天下属君主一人,君主既无所求,又无所争,战争自会停止,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也必然能实现。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 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21.马西略: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马西略写作《和平的保卫者》的目的,是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利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马西略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在他的《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中,一方面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另一方面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教权和俗权的关系。马西略法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的主张,是对教会神权统治和教会封建教阶制度的否定。这些思想体现了市民阶级反对教会统治和经济掠夺,希望生命、财产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的要求,并为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2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阶段。(1)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3)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进一步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23.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相继发生的是一次来自基督教内部的思想解放潮流,即自15世纪、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欧洲的局面使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就已经发生的教会大分裂进一步扩大,并使罗马教会分裂为罗马主教、希腊正教和新教。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欧洲陷入了空前激烈的宗教战争。在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德国掀起了农民战争,冲击了德国的封建秩序。 宗教改革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基本贡献是:他们进一步区分了信仰和理性,强调了近代的个人精神,它不但为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辩护,同时还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中自由、平等概念提供了最初的表达,为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24.民族国家:16世纪的西欧,新生的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在政治上支持壮大中的主权,希望借助王权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为资产阶级发展扫清道路。他们为摆脱教会势力对国家的干预,削弱教会的权力,加强国王的统治地位,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要求。这个时期,欧洲国家普遍发生了政治体制上的重大转型,许多国家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制。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力发展起来的。 ¤25.权力政治观: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利,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利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是马基雅唯利政治思想的核心。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观。 26.主权:主权理论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作出的最大贡献。布丹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能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主权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布丹明确地将作为最高权力的主权赋予国家,从而衍生出了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家主权概念,布丹指出,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权力,在一个共和国中,它是确定的。主权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和独立性等重要特征。尽管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的具体运用不是无限的,主权要受到上帝法、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主权者的权力不能侵犯财产权;作为主权者的国王要遵守契约或协议。布丹还详尽的为主权罗列了九项内容,几乎包括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在内的所有方面。 ¤27.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28.布丹: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布丹的政治思想是法国内战的产物。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信奉天主教,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政策和对外扩张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然而,国内的动荡亦威胁着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布丹主张实现君主专制,要求强大的主权作为保障,王权为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秩序。布丹先后发表过《国家论六卷》、《简便历史研究之方法》等著作。其中,《国家论六卷》系统地提出了作者的国家理论、主权理论、政体理论以及地理环境决定民族性格等重要理论,为作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奠基之作。 ¤29.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在学期间,莫尔攻读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莫尔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尤其是圈地运动的残酷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1516年莫尔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该书模仿《理想国》的对话体裁,以文学游记的形式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罪恶,并展示了美好社会的蓝图,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称。30.乌托邦: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乌托邦里,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贫富分化,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莫尔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并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国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乌托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甚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莫尔本人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奠基人。¤31.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解释国家权力产生的出发点。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洛克发展了霍布斯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自由状态。明确提出人权是自然权利,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不可剥夺。人权的内容、它的神圣不可侵犯,写入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为资产阶级思想奠定了基础。¤32.自然权力: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自然权利观念是格劳秀斯自然法学说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自然赋予每一个动物以自卫和自救的力量,因此人们可以凭借暴力手段保卫自己。这是“每一人自己的所有权”。这种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和要求偿还所欠债务的权利。这样,格劳秀斯便把生命、躯体、自由看成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在此基础上,霍布斯提出,“每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该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人们就必须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权力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后者可以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以便保障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土地的丰产谋生并生活得很满意,这就是国家的产生。 ¤33.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被后人誉为“现代人之父”。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主要著作有《论法的原理》、《论公民》、《利维坦》。 34.洛克: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35.启蒙运动:发生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18世纪的法国。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开创了从事实出发的思想道路,不但突出了理性方法的内在功能所在,而且从道德取向、价值判断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36.社会契约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37.孟德斯鸠: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一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38.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一生都以“日内瓦公民”这一名号为豪。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39. 人民主权:作为最基本的政治话语,主权概念代表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在马基亚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诸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空想性等缺陷。40.独立宣言:18世纪中期,英国战胜了法国,成为北美殖民地的霸主。随着北美殖民地与英国之间贸易与经济往来的加强,英国意识到了北美殖民地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控制,这加剧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1775年,北美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击英国殖民者、争取独立的第一枪,到1778年10月,大陆军在约克敦战役中迫使康沃利斯投降,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北美取得了独立。围绕着北美独立战争展开的是一场美国式的启蒙运动。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的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更是将这一启蒙运动推向顶峰。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独立宣言》发表后,北美各州纷纷建立起保证独立和保障自由的政府系统。¤41.杰斐逊: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42.汉密尔顿: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宪法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制宪会议后为通过新宪法而做的宣传上。为了使新宪法能够在各州得以通过,从1787年10月到1788年5月,他同麦迪逊、杰伊等人一起,用“普布利乌斯”的笔名连续发表了85篇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全面地阐释了宪法的性质、作用、所依据的原则和具体的规定,同时驳斥了各种对宪法的责难和攻击。这些论文后来由汉密尔顿结集出版,成为美国宪政理论的经典,甚至具有解释宪法的效力。在政治哲学、治国方略、经济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多个方面上,汉密尔顿始终是杰弗逊的对手。他积极组织和创建联邦党,并成为该党领袖。撇开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之间的此消彼长不说,汉密尔顿成功地塑造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另一面,与杰弗逊一起塑造了美国政治文化传统的两个方面,对美国宪政民主传统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3.分权制衡:是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与法治思想的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辩证思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理论作出反思。认为我们必须借鉴西方的法治理论和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使众多权力关系法律化、制度化。44.人权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简称,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纲要。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在1791年宪法中被列为序言,由序言与17条本文组成。其主要规定有: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属于国民,实现分权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法律不溯既往与无罪推定的原则等。45.柏克:(1729-1797)英国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代表性政治论著是《法国革命论》。他也被公认为保守主义的创始人。46.洪堡:(1767-1835)德国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19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的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是《论国家的作用》,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47.黑格尔: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 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1821年,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黑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黑格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黑格尔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三种,他强调王权的地位和作用。48.贡斯当:法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法国自由派的领袖。反映他政治思想的主要论著,收入《贡斯当政治论文选》中,包括《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适用于所有代议制度政府的政治原则》《征服的精神和 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再论征服的精神和 主政治》等。贡斯当生活的时代是法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争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同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上升和尖锐。资产阶级由于惧怕人民和革命,转而与封建势力进行妥协与联合。这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是在自由竞争中个人的自由权利。贡斯当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地位变化的反映。贡斯当明确区分了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贡斯当反对国家干预个人的自由,主张自由竞争;认为在实际政治中存在着君权、行政权、经常代表权、公共意见权和审判权五中权力。¤49.空想社会主义: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50.孔德:(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主要著作不《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义问答》。51.实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孔德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或知识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也出来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孔德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有关社会的科学——社会学。这种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事实和存在,论述一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从而保持住这个社会的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后者研究社会的演化和进步,即研究怎样利用道德力量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孔德用“秩序和进步”这一公式或原则把两者概括,统一在一起。他认为,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正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52.边沁:耶利米•边沁,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53.功利主义:依照边沁的功利思想,个人利益被视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边沁对快乐和痛苦进行了分类,他指出,这些不同的快乐和不同的痛苦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是可以进行计算的。通过对快乐与痛苦的计算,能够衡量出政府的立法效果。他认为,计算快乐与痛苦的价值,进而改进法律,就可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54.托克维尔: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于1831年4月赴美考察9个月。1835年总结他对美国考察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出版,书中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现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该书的出版大获成功,托克维尔自此饮誉西方。1840年《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出版,书中集中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政治社会学思想。1856年出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他专门论述法国大革命的专著。民主思想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主张民主、平等与自由。 ¤55.群己权界:这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密尔提出的观点。“群”指社会,“己”指个人。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时,才能对个人施以强制。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个人的行为是否危害他人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56.密尔: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青年密尔深受边沁功利原则的影响,功利主义成为他生活中的目标。一些著名的法国思想家,特别是孔德、圣西门和托克维尔,对青年时代的密尔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密尔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35年,使他对实际政治和政府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提出自由主义原则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在东印度公司的经历,也使他提出的种种政治改革意见和政府理论都标有一个管理专家的印记。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妇女的屈从地位》《论社会主义(未完稿)》57.同等自由法则:是由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斯宾塞提出的思想。斯宾塞把同等自由法则看作是第一的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认为同等自由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他试图用这一法则来替代功利主义主张的最大幸福原则。他提出“自由是个人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而同等自由则成为社会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国家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实现社会的正常生活,就必然要实行同等自由的法则,这也是国家的基本职能。¤58.周公:名旦,是周武王之弟。周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祖”。周公主持政务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巩固统治,他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对统治思想进行重大修正,天命的赋予不是固定不变的,君德和民情在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成功论证了朝代更替的合理性,提出民德,保民,慎罚的措施,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尚书》中的周书部分。¤59.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60.道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道家学说在先秦诸子之学中显得颇有特色。¤61.墨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62.法家学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63.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论语》是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64.孟子:名轲,邹人,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他尊崇孔子,立志振兴儒学,发展了孔子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以性善说,仁政为主要内容。¤65.荀子:名况,字卿,一称孙卿或荀卿,赵国人。他曾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一度担任了稷下学宫“祭酒”,在思想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著有《荀子》一书。他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学术视野比较广泛,论及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66.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卒年难以确考,大约生活在春秋晚期。好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他曾任东周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他著有《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政治主张核心是无为政治。67.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曾任漆园吏,著有《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他的文章恣肆,富于想像力,对于社会政治的批判是极为尖锐和深刻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人性自然说和实行自然主义政治。¤68.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鲁国人,对儒学进行激烈批评,他的学说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欢迎,追随者甚多,社会影响大,一时号称“显学”。曾提出10大主张:尚同,兼爱,尚贤,非攻,节俭等,政治思想注重实用。69.慎到——生卒年难以确考,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赵国人。他的思想富于理性,政治思想以“重势”为特色。70.申不害——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37年,郑国人。韩昭侯时期曾在韩国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成效显著,他的政治思想以“重术”为特色。71.商鞅出身卫国的公族,初时到魏国寻求政治出路,但不受重用,后投奔秦国,得到赏识,主持变法,因成效显著,晋升大良造,今有《商君书》,商鞅的政治思想具有秦法家的特点,主张重法和推行耕战政策。 ¤72.韩非: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他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最后冤死狱中。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55篇传世。 ¤73.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74贾谊: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还著有《新书》、《治安策》。7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全书共21篇,由于淮南王刘按组织门客编写而成。该书完成于汉武帝时期,内容有些庞杂,以黄老思想为主,也有儒、法、阴阳成分,可以视为汉代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淮南子〉作者特别看中“因”,就是要因循自然的法则。在遵从必然的同时,统治者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治上“因时变礼法”。“因人情治民”能够“无敌于天下矣”。〈淮南子〉出于众手,各篇对于人性的认识并不一致,但都把认识和把握人性作为实行无为政治的出发点。〈淮南子〉体现了汉初医治战争创伤、重建社会政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对汉初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5.董仲舒: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76.独崇儒术: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东汉名教——名教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兴盛于东汉中期,但它的形成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汉代统治者长期推行孝治的产物。77.曹操:字孟德,沛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名法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操崛起与东汉末,先后削平诸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曾任丞相,后又被封为魏王、魏公,其子称帝后尊其为魏武帝。其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集〉。 以曹操为主的名法家的政治观念和政策措施主要有:其一,在刑礼关系上,突出强调法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以刑法为治理乱世的首要原则,严选执法之人,法令严苛。其二,循名责实,注重选拔、重要有实际才干的人才,确立了中用人才的指导思想,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标准。曹操以刑名法术之学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名教思想,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78.王通:字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复兴的主要人物,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他著述很多,有《礼论》、《乐论》、《元经》。79.李世民:陕西武功人,唐高祖李渊次子。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为争夺帝位,他发动玄武门兵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少有的治世之一。李世民积极研究治国、治民及为君之道,著有<帝范>、《金镜>等。唐神龙年间,史官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中,记录了李世民的政治思想和主要政治活动。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李世民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去谗>等文章,谈论纳谏问题。¤80.进谏与纳谏:是君主政治时代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君臣互动,它也是君主政治的一种调节机制。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他还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去谗>等文章,谈论纳谏问题。¤81.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著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 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开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奖掖后进,关心民生,有积极的一面。82.道统:韩愈通过将自己的道与佛老之道的比较,阐发了儒学道的内涵。他认为。仁是人的内在道德,义是行为表现,遵行仁义即为道,德则是一种对仁义的内在自觉。道德与仁义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道实际是对仁义等儒家伦理原则的抽象,道具体化就是仁义。这样的道不同于佛老的道。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韩愈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的问题,并虚构了一个道的代代相传的系统,即道统。 ¤83.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思想上总结了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其著作有〈柳河东集〉。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同时,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反映了他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84.封建论:唐代中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衰落,中央与藩镇的矛盾尖锐。封建诸侯的议论再起。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为何优于分封制,强调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5.民本:柳宗元在政治上忠于李唐唐王朝,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 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所以就阐发民本思想。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86.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87.李觏:1009-1059字泰伯,为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思想。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以揭示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谋利求欲的合理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李觏为化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著作主要有《直讲先生文集》及《外集》。¤88.王安石变法:1021-1086,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89.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因曾讲学于“濂溪书堂”,故世称“濂溪先生”,其流派也称为濂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他是理学的开始祖师,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对理学的基本命题、范畴均有论及。90.张载:1020-1077,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著作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政治上,他主张革新;思想上,他在本体论、人性论方面对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派被称为关学。91.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 92.程颐:1033-1109,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其著作主要有《河南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对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其学派被称为“洛学”。¤93.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等。因生于福建,其学派被称为闽学。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94.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号象山居士。著作有《象山先生全集》。他是理学心学一派的创始人。 ¤95.用夏变夷:郝经的儒家伦理纲纪原则的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也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96.郝经:(1223-1275),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出身儒家世家。金亡之后他移居顺天,后为顺天守帅张柔、贾辅延为上客,因而得以博览两家所藏的大量图书。其著作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有《陵川集》传世。¤97.朱元璋:1328-1398,原名重八,安徽濠州人。至正十六年(1356),他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初步建立了政权。至正二十年(1367),朱元璋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当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98.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正德元年(1506)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被封为新建伯。¤99.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出身于灶户之家。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100.何心隐:1517-1579,本姓梁,名汝元,江西吉州人。他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因触怒权贵,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101.李贽:1527-1602,字卓吾、笃吾,泉州晋江人,出身于商人家庭。明朝时期的思想家,著作很多,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他因思想罪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李贽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102.黄宗义:1610-1695,字太冲,浙江余姚人。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他从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黄宗羲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103.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抗清斗争失败后,结交名士豪杰,被视为清朴学的开山祖。104.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出身于儒学世家,24岁中举,抗清斗争失败后,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105.龚自珍:我国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龚自珍爱国忠君,头脑清醒。他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针砭时弊,鼓吹改革。但由于种种局限,他既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也找不到实现改革的社会力量。他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社会影响很大。龚自珍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此后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3、(阿奎那)关于法的分类:关于法的分类的主张,是阿奎那有关法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奎那根据他对法的基本认识把法分成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四类,其着眼点就是将上帝的永恒法置于一切法律之上,,而且要论证教会法应高于国家法律。按照阿奎那的划分,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源。自然法是管理人类行为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它的箴规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它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阿奎那进一步分析了四种法的关系。他认为,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在法的分类中,阿奎那特别强调人法和神法的关系。他认为,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其实质是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阿奎那承认自然法是人类的普遍理性,主张自然法的普遍规则应包括有利于保全和禁止毁灭自身的内容,这为了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40、玄学:玄学产生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当时,政治动荡不已,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士大夫们既热衷名利,又想寻求精神慰藉。思想上,儒家思想衰落,老庄之学复兴。玄学因而得以兴起。玄学推重《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又注重对抽象“玄理”的阐发,因而得名“玄学”。玄学不重研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而专心于本体问题上的思辨,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一种政治思潮。¤44、理一分殊:理或称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 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三、思考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 2、中国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区别? 由于历史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民族变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中西两种政治思想体系也呈现出互不相同的面貌和特征。主要区别:1、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思维形态不同。2、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侧重点不同。3、两种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不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一贯型”的。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则可以说是演变型的。 3、学习政治思想史要掌握哪些基本方法? 1、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的分析方法与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3、在研究、学习中外政治思想的过程中,特别要防止两种教条,即“马教条”和“洋教条”。 4、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有什么意义?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西方政治思想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成果,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其精华部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1、学习和了解中外政治思想的以展脉洛和中外政治思想家对他们各自时代提出的问题的政治思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2、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准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3、不管是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18~前6世纪的古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2、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3、到公元前5世纪,希望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通建立,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都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其中一大批智者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对发达民主制度和活跃的公民政治生活进行了热烈的政治讨论,推动了政治思想走向繁荣。总之,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6、古希脂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决定了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城邦是家庭、部落和村社等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自然进化的产物。这种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2、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以理性对待事务是希腊人一贯的态度,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公民们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他们的法律和民主制度规范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 3、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希腊政治思想家留下了丰富的政治学遗产,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城邦的背景下提出并作出了解释。在探讨政治问题时广泛涉及了教育、经济、军事、人口、宗教、地理环境等问题。经过后世政治思想家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流传到现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7、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柏拉图从探讨个人的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所谓正义的城邦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它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中。 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柏拉图的理想国贯彻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国家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8、什么是哲学治国?柏拉图哲学家治国思想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1、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是哲学家执政治国。2、哲学家治国思想是柏拉图的独创,也是理想国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3、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这是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否定。 ¤9、亚里土多德是如何分析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的? 1、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城邦起源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认为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在与家庭和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因为人类生活可在城邦范围内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人的善业在城邦中得以完成。 3、亚里士多德指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他认为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公民,而城邦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即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城邦与家庭及东方君主制国家的不同,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嘱托的权威。 10、如何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地位? 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2、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如提倡有限的私有制。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1、简述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斯多葛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在他们看来,宇宙是自然而然发展的一个绝对的统一整体,而人是这个绝对整体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人的本性也是宇宙本性在人身上的分享或体现。 斯多葛派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下个人类是以自然法为纽带的共同体。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奠定了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然法传统。它对罗马、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派政治学家以自然法为武器,批判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推动社会的改革,倡导新的政治原则。 12、西塞罗的“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他说“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甚至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他指出,当所有的人处于一个人的暴力压迫之下时,什么都不属于人民,人民却属于一个人,即使是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城邦,那里也根本不存在任何国家。 他的国家的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这个概念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特征。事实上,罗马城邦从来就不像希腊城邦那样狭隘和完全封闭。它创建之后,一直在不断地兼并和吸收其他部族和城市的居民。到西塞罗的时代,它已经完全突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 13、奥古斯丁双城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他区分了所谓的“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依据双城理论,奥古斯丁指出,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的拯救计划的工具。国家负责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保证人们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关交往,这是为地上之城和天上之城的公民共同希求的。它是“地上的和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它。这也是国家的职能所在。他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一方面力图使教会从国家的控制下获得独立,免受世俗权威的侵害,另一方面他也要求世俗政府为教会的神圣使命提供诸如镇压异端维持秩序的保护和服务。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女”。 14、简述封建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 1、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5世纪,从5世纪到15世纪延续了一千多年,史称“中世纪”。2、日耳曼人建立了一套采邑制度,并在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所有的人都是处于等级关系网上特定地位的人,都有与所处等级相一致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3、5世纪末期,基督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方面,各封建小国的统治者纷纷皈依基督教;另一方面,基督教的主教们也主动投靠日耳曼统治者。4、日耳曼人占领西罗马帝国后,改变了西欧的社会政治面貌,也给西欧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因素。 ¤15.欧洲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16、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阿奎那是如何阐述的? 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神学大全》是他阐释神学思想的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其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信仰昨理性。教会与国家。国家理论。法的性质与分类。 17.简述阿奎那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阿奎那的国家理论主要表现在对国家起源和目的的论述上。 1、在国家起源问题上,阿奎那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的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此,人在本性上注定要过集体的和社会的生活。但是,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社会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公共的控制机构,即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构。在这里,阿奎那承认了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在国家目的的问题上,阿奎那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是谋取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是一种按照道德原则的生活。阿奎那提出,道德的社会生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会必须融洽无间、团结一致;二是这种团结起来的社会必须以行善为目标;三是必须保证过有道德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丰裕的物质条件。 3、对国家的作用,阿奎那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证。他认为,既然人需要过合群的生活,就需要有管理人群的国家权力。这是因为:一是人们需要一个指导者。共同生活的人群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才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捷径。国家权力就起这种指导者的作用。二是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人们既然过社会生活,就产生了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社会团结的纽带。为了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人照顾公共福利。国家权力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三是社会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任何统一体都需要控制力量,否则便无法统一行动。如同人体受大脑支配,宇宙受上帝支配一样,社会共同体也需要受国家政治权力的支配。 4、在政体理论上,阿奎那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首先根据其宗旨把政体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然后又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将前者各分为三种,即正义政体中的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和非正义政体中的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阿奎那认为,在合乎正义的三种政体中,君主政体最好。 阿奎那主张建立的政体,是一种类似于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度。他认为,这种政体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最符合上帝的竟志。他指出,在国家权力的安排上,有两点必须加以考虑:一是大家都应当在某一方面参与政治;二是一个国家应该由一位德行高超的人来治理,其手下要有一些有德行的人参与治理。人民有选举统治者的权利和被选举为统治者的资格。可见,阿奎那并不是要建立纯粹的君主专制政体。 18、但丁是如何看待教权与王权的关系的?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两者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以此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但丁指出,上帝授权君主,使其以人的理智治理国家,使尘世成为“人间乐园”上帝授权教皇,是要他以圣灵化人,引导人遵守神的教导,能够在来世进入“天上乐园”,享受永生的幸福。因此,教权与王权有着明确的分工,君主的权力并非来自教皇,而是直接受自上帝,不需要任何中介。教皇虽然执掌天国的钥匙,看守天国的门,但无权统治帝国。 19、为什么说马西略的政治思想具有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在马西略的政治思想中,表现出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 1、马西略从维护世俗权力的立场出发,对封建教会和教皇的权力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探讨了教会的改革问题。他反对教会宣传的国家产生于上帝安排的说法。他国家的产生看作是源于家庭、村落的自然发展过程。 提出实现和平生活的途径是分工互助。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农民、工商人、军人、教士和官吏构成的。反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否定教会的封建教阶制度。 2、这种倾向还表现在他提出的人民权力的思想上,马西略从人们的共同需要出发解释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认为上帝的意志并没有决定国家的存在,更没有决定国家的目的。因此,国家法律的制定也并非依据上帝的意志,而是人民的权力问题。马西略提出,法律可以由一个人即君主制定,也可以由少数人组成的议会制定。 在他看来人民可以是全体公民,也可以是其中占优势的部分是“同时考虑到他们在国家中的数量和质量”。实际上,马西略这种关于人民权力的思想,与近代人民主权理论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马西略从人们的共同需要现时不是从上帝的意志来解释国家的起源、目的,并从中引申出人民权力的思想,表现出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的国家观和人民主权理论都产生了影响。 20、文艺复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从人本身出发,用人的眼光观察和解释社会政治问题是人文主义的根本特点.在政治上,文艺复兴的思想家拥护民族独立和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世俗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思想家逐渐摆脱神学的影响,从而使文艺复兴运动具备了世俗化的特征.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就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来看,在文艺复兴的过程中,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已经形成.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并进一步发展了个人主义,人文主义促进了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在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欧洲的政治思想逐渐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在政治方法上,理性主义兴起,自然法的思想得以重现并开始成为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契约论开始出现,西方政治思想开始全面地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1、宗教改革理论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①区分理性与信仰,并在世俗领域中承认理性的地位。由于理性与信仰的分开,使得理性得到了一个发挥作用的空间。这样,宗教改革理论家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把政治学从神学中解放区出来。②建立民族教会。改变原来由罗马教廷决定各国教会的传统方式,摆脱罗马教皇对各国教会的干预,建立民族教会,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家的主张。③宗教改革者提倡了改革罗马教会那种森严的教阶制,主张教会徒之间的平等。他们在自己的政治理论中初步地表达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结构如何? 在亚里士多德以及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政治总是同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成为自然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他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来理解政治,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法国的政治思想家布丹和英国的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等人,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从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在一个国家内部,权力体现为让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在国与国之间,权力意味着独立,不受外来侵略势力与暴政的干涉。 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是他对西方政治思想突出的贡献,成为其权力政治观的基础。从人的角度出发,马基雅维利打破了古代社会所谓“人性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等一系列人性假设,主张“人性恶”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确立了人性的基础。 马基雅维利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其权力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从理论研究来看,马基雅维利主张从现实出发,摆脱书本的说教,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梳理,从而为权力政治观提供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对实践经验的重视使马基雅维利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是从古代罗马和希腊的历史经验入手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方法,他还专门写作了《佛罗伦萨史》,并对李维的罗马史进行注疏。 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包括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侮和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国家至上论;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等。 23、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1、布丹明确将作为最高权力的主权赋予国家,从而衍生出了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家主权概念。指出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权力,在一个共和国中,它是确定。布丹的主权具备了永恒性和绝对性、独立性等重要特征。 ⑴永恒性,主权的永恒性意味着主权不受时间和任期的限制。⑵绝对性。就空间来看,在一国范围内,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它超越了任何限制;就时间来看,主权不受此前时代的限制。⑶独立性。就主权的空间范围上来看,主权只是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最高性,当这一权力超出民族国家的范围时候,它就不具有支配权,而只具有独立性。 2、尽管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主权的具体运用却不是无限的。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布丹又指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 ⑴主权的有限性:主权要受到上帝法、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而存在,它们高于国家和主权,所以主权之上还有神法与自然的限制。 ⑵主权者的权力不能侵犯财产权。私有财产权是神法和自然法早已规定的了,主权者要遵守神法和自然法,主权者的权力不能触及私有财产。 ⑶作为主权者的国王要遵守契约或协议。法律是主权者制定的,因此,主权者不受法律的限制,而臣民却必须服从。 24、分析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布丹的国家起源论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两人都主张国家起源于家庭。这些家庭在又在共同利益的趋使下,组成村庄。为了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村庄开始向外扩张,形成城镇。为了保护家庭或是抢夺财产,同一社区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些非政治组织。为了抵抗外敌,这些组织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了领导,并赋予他以至上的权力。这些许多家庭部落就在这个权力的统治下,从而形成了国家。 在对国家的产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布丹提出了国家的概念。他指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这一国家概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产生主要是出于血缘的结合,因此,家庭的产生主要出于人类的本性;另一方面,家庭同时也是利益上的安排,它使得家庭中的成员服从家长,家长则需要关心着这些人的利益。家庭既反映人类的自然本性,又具备法学的性质。因此,,家庭不但有家庭的成员,例如父母、子女、奴隶等,而且家庭还需要具备私有财产以维持家庭的物质存在。 2.共同财产:共同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布丹以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来划分国家与家庭的范围,家庭是私有的范围;国家是公有或共有的范围。布丹发展了罗马法管辖权的观念,试图以不可剥夺的家庭权利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正是这种区分使布丹的国家理论同时包含了两个绝对物:“家庭的不可取消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无限立法权力”。从罗马法的管辖权观念出发,布丹试图以家庭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当布丹试图将家庭不可转让的权利同国家的绝对权力联系在一起时,他的理论出现了不可克服的逻辑困难。 3.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主权概念是布丹国家理论中最富贡献的内容。 4.合法:布丹的国家起源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同时,布丹也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布丹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由若干户人家及其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布丹认为,强力与征服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国家,国家还需要在神法和自然法的指引下,以维护公民的物质利益为目的。 布丹的国家理论已经具备了近代的某种特征,例如,国家目的是公共福利、财产权是自然的权利、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都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特征。 然而,布丹的理论中仍然搀杂着神法、家长制等思想内涵,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理论影响。 25、莫尔乌托邦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莫尔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莫尔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尤其是圈地运动的残酷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1516年莫尔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该书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罪恶,并展示了美好社会的蓝图。该书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称。 莫尔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造成的种种罪恶。莫尔批判私有制,认为正是私有制导致社会出现了“一面贫困不堪,而另一面又奢侈无度”的局面。莫尔不但看到子私有制的罪恶,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财富的平均公正分配的主张,这是莫尔对空想社会主义乃至科学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批判现代社会弊病的基础上,莫尔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乌托邦里,人们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剥削,削除了贫富分化,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莫尔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在政治上,莫尔明确地提出要实行民主政治制度,让普通的公民能够广泛地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在乌托邦中,城市政府是元老院,另外还设有民众大会。民众大会和元老院决定一切重大事务。乌托邦的各级行政官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不称职的可以撤换。他们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没有任何特权和官僚习气,同人民群众在经济和政治上完全平等。 受柏拉图的影响,莫尔的思想中有着浓厚的“哲学王”思想。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高首脑应该由威望最高的贤人担任,是一个“哲学家皇帝”。一般来讲,最高首脑终生任职,但如果伤害人民利益,人民可以罢免他。 受时代的限制,莫尔并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动力和途径,而且,莫尔的理想社会中还存在着奴隶劳动等,这些都是其思想的局限所在。然而,莫尔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甚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莫尔本人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奠基人。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 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27、霍布斯是如何描述国家的起源的? 霍布斯是以人性论为基础,从自然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起源的。 (1)人性论。霍布斯认为,人都有一种利己的本性,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2)自然状态。霍布斯假设,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自然状态。由于利己的本性,自然状态是“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3)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人们通过自然法的规诫作为行动的指南。其中,力求和平是第一自然法,它包括“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和“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两部分内容,是理性的戒条或一般规则。(4)社会契约论。人们只服从理性即自然法的训诫,并不能避免战争状态以及相互侵害。为了自我保存,人们只能建立这样的权力,就是大家把在自然状态下全部绝对的权利和权力,委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后者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从而形成一个大家必须绝对服从、能够代表大家的统一人格,这就是国家。 霍布斯契约论的特点是:人民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力和权利;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它的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 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的方式论证了国家的产生过程,以自然法的方式论证了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观的基础。 28、霍布斯的主权学说有何特点?他是如何从主权理论出发论证其专制主张的? 霍布斯发挥了布丹的主权理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本质,指出了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他认为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利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对臣民握有生死大权,人民只能对主权者表示绝对服从,不能有任何抵抗。他否认法律对主权者的限制,反对分权的主张,推崇君主制。 当霍布斯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政体理论中时,他转向了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于一身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了使国家权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霍布斯否认法治,更反对分权,这使得霍布斯提出的个人的权利很难得以保障。 就霍布斯理论体系来看,这种主权理论与专制主义构成了霍布斯的另一面,它使得霍布斯在国家本质和国家形式两个方面上自相矛盾。 29、霍布斯为主权者规定了哪些义务? 1)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因为权力是主权者履行其义务的工具,没有权力就不可能对人民的安全实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君主一定要保持主权的完整,如果将其中任何一种让渡给别人或加以放弃,都是和他的义务相违背的。 2)教育人民。为了让人民了解他们的基本权利的根据与理由,主权者有义务教育人民。主权者有义务教导人民遵守秩序,服从主权者,学习正义之德等内容。 3)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这一义务要求主权者应该制定良好的法律,既为人民利益所需,又清晰明确。君主要符合自然法,依据法律来治理人。另外,人民的安全要求具有主权的个人或议会对所有等级的人应该平等施法,公平征税。 4)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人民的一切财产、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主权者,主权者有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财产权加以确定和保护。霍布斯强调,主权者只有在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时,才对人民的财产具有最高所有权,主权者如果作为私人利益的代表,就对人民的土地、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主权者如果为了私利而侵害人民的财产,那么人民就可以到法院,像对待一个普通的臣民一样对主权者提出诉讼。 30、分析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基本思想及其要素。 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公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1)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一切权力和管理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在平等之上,人们形成了人类互爱,并建立了人们相互之间应有的种种义务,并引申出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 2)洛克认为,人们在还没有进入人类社会之前就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保有的,根据自然法而来的。在这些权利当中,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生命的权利,即安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因此,论证财产权成为洛克自然权利理论的一个核心。 3)洛克以劳动起源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的合理性。洛克认为,财产权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并使它脱离自然所安置的状态,正是劳动使得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成为财产权成为佥这一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 4)洛克明确地 指出,政府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们的财产。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授以权利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社会一切成员的财产,限制社会各部分和各成员的权力并调节他们之间的统辖权。因此,即使是最高权力,如果不是经过本人同意,也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 洛克正是以自然法为论证方式确立了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同时,这一权利也为政府设定了原则和界限,即不得违背保护财产权这一神圣使命,它是民主的限度,也是宪政的一个原则。 从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中,可以看到从古代西方思想中传承下来的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架构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31、洛克是如何论证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他的法治包含了哪些原则? 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他将法治同自由联系在一起,对自由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洛克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 (2)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 洛克是通过对立法权的限制,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原则的。他的法治包括以下原则:(1)目的原则。(2)方式原则。(3)财产原则。(4)独有原则。洛克通过立法权的限制,提出了法治原则,从而为确立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32、洛克是如何论证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他的法治包含了哪些原则? 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通过对自由的界定,洛克论证了法治的原则,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为自由提供了保障。将法治同自由联系在一起,对自由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洛克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这种自由既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又超出了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只以自然法作为它的准绳;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这种社会状态下的自由,只能是承认法律约束的自由,如同自然的自由是除了自然法以外不受其他约束那样。 (2)从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下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洛克断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那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是通过对立法权的限制,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原则的。洛克认为,立法权,这一国家最高权力也需要限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原则。即立法权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专断的。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立法不应再有其他目的。 (2)方式原则。即立法或最高权力机关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进行统治,必须以颁布过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在法律适用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财产原则。立法权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在具体政策上,这一原则表现为,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国家绝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 (4)独有原则。立法机关的权力只是来自人民的一种委托权力,它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洛克通过立法权的限制,提出了法治原则,从而为确立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33、如何看待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启蒙运动发生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18世纪的法国。 18世纪前欧洲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人们可以从笛卡儿、斯宾诺莎和霍布斯等人的唯理论那里得到灵感,看到理性的作用。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哲学与科学的发展为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牛顿和洛克对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伏尔泰为先驱的思想家们揭开了法国运动的序幕。伏尔泰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 在伏尔泰之后,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马赫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他们坚持唯物唯心主义的无神论,打击了封建神学和君主专制制度。在政治论证方法上,他们认同自然法,采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在国家形式上,他们突破了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局限性,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的权力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除此之外,启蒙运动还造就了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形式上采用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的理论,抨击政治上的不平等、私有制等现象,为人们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是推崇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教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理性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理性时代”。 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继承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基本成就,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经验,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启蒙运动对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34、简述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1、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深受英国和罗马共和国历史经验的影响。孟德斯鸠对罗马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深得其共和精神的实质。他认为罗马共和国强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通过将权力分配给人民、元老院和高级官吏避免了权力的滥用。孟德斯鸠早年研究洛克的分权理论,后来又旅居英国多年,实地参观英国议会,听取议员辩论,对英国式的公权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孟德斯鸠本人也承认他的分权理论是以英国为原型建立起来的。 2、孟德斯鸠认为,一定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利”。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分权,孟德斯鸠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即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是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3、孟德斯鸠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 4、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认,“凡享受权利而无切实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即以孟德斯鸠的分权与政治自由的基本理论为蓝本。美国宪法也是以其分权理论为指导原则而制定的,使分权理论第一次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35、孟德斯鸠对法的精神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探讨了法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法与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1)在孟德斯鸠看来,法与各种事务之间都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该国的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各民族谋生的方式有关系。而且,法律应该同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有关系,法律与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 2)孟德斯鸠强调了法的理性精神。他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根本的理性,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3)根据法律调解对象的不同,孟德斯鸠进一步将法区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别,即自然法、国际法、政治法和民法。 孟德斯鸠对法律体系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阐明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在区分三个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孟德斯鸠明确提出,自然法优于人为法,人为法应遵循人为法。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自然法的地位,为权利的保障提供了基础。为了保证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孟德斯鸠还区别了政治法与民法,并且明确规定以民法为根据的事情就不应用政治加以规定。 36、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1)在马其雅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重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2)卢梭的主权理论是同公意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他指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3)从公意理论出发,卢梭认为,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4)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整体性,因此,人民主权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权威性和整体性。5)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否认对主权的限制性等。 37、卢棱是如何论证不平等的产生的?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棱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们即便存在着自然的不平等,但这一不平等的影响几乎为零。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却越来越走向不平等。卢梭将这一过程分解为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状态、强者和弱者的不平等状态、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状态三个阶段。 38、简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思想。卢梭设想的社会契约的基本过程是:在缔定社会契约时,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通过社会契约,卢梭希望解决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就是既保证了每个人的力量和自由是他生存的主要手段,又要使他置身于力量的总和,不致忽略对于自己所应有的关怀。“服从自己本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和矛盾。他试图把自己和服从这种对立的东西统一在国家整体中。 ¤39.杰斐逊的宪政民主理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杰斐逊的民主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宪政民主的理论,它既不同于卢梭式的激进民主理论,又不同于汉密尔顿式的限制民主的宪政理论,而是有效地融合了两者,体现了宪政与民主两个重要的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理论是杰斐逊宪政民主理论的基础。他认为,正是人民的意志组成了国家,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与委托,人民在任何他们认为胜任的事情上都可以行使他们作为作家主人的权力,这一权力包括建立、改变和撤销政府的权力。 (2)民主性原则。杰斐逊坚定地认为,人民的权威是宪法的基础,因此,人民有权依其意志改变政治原则和宪法。 (3)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在他看来,共和主义的第一原则是“多数法则”,是由权力平等的个人所组成的一切社会的根本法则。除此而外,共和主义还应该体现出正义原则,在杰斐逊共和理论中,多数原则是与维护少数人利益结合在一起的。(4)代议原则。民主及其范围的问题的解决来自对代议制原则的确认。杰斐逊所主张的代议制,通过摒弃直接民主制而将人民的权力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委托给少数人行使,从而既使人民的意志成为有效的因素,又解决了直接民主制下所无法实现的问题。(5)分权与制衡原则。杰斐逊认为,权力集中在同一些人手里是“专制统治的真谛”,即使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情况也不会有所好转。因此,他指出,选举出的政府应建立在自由原则上,政府各项权力必须平均分配给几个政府部门,每个政府部门都由其他部门有效地加以遏制和限制,无法超越其合法范围。 40.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复杂,政局动荡反复,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法国社会长期的政治动荡催生出众多的政治思想流派,如正统主义、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实证主义等,它们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它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自由主义思想反映了19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广泛流行。19世纪初期产生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空想共产主义。此外,无政府主义也流行开来。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实证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实证主义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口号下,要求以阶级调和求得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反映出面临新的斗争任务的资产阶级的策略变化和巩固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根本目的。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应然”向“实然”阶段过渡提供了理论武器。 各种政治思想的纷繁多样、变化频频,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斗争,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在19世纪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改变,使19世纪的英国政治思想由革命转向改良和保守;资产阶级政治任务的变化,使政治思想由“应然”变为“实然”即由要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转向维护现存的政治秩序;阶级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使政治思想领域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重要内容。 原因:1、功利主义成为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被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和现实生少的实际问题。功利主义是趋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的一种伦理学说.把功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自然权利学说为基础的政治思想的重大修正和发展. 2.自由主义关注的重心从政治自由转向社会经济领的自由.自由主义是以强调个人自由为核心的政治思潮.一 3.保守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保守主义是一种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激烈变革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在各个时代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一般都会有所表现 4.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对工人阶级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是以欧文为代表的英国社会主义思想流派. 42、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及其实现途径?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利叶和英国的欧文。 1、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实业制度”所代替。“实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原则之上,不承认任何特权;使一切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按最有利于生产的方式组织起来;他设想在实业制度下,社会权力将由对人的统治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国家机关的职能主要是组织社会生产,人们“联合起来去影响自然界”造福于整个社会。鼓吹以和平方式而不是用暴力手腕实现实业制度。2.1803年底,傅利叶在〈里昂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全世界和谐〉的论文,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文明制度并不是人类的最后命运,它将被协作制度所代替的观点。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协作制度”,这是由集体联合的生产和消费协作社---“法朗吉”组成。他和圣西门一样,一方面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另一方面他也寄希望于少数上层人物来实现他的社会改革计划。 3.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私有制。他明确指出,私有制、宗教、婚姻形式是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三位一体的祸害”。而私有制是其中最主要的祸害。 欧文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出发,提出工人有权享有自己的全部劳动产品的观点,否定资本家对工人劳动产品的占有。他所设计的理想的公有制社会方案,是建立共产主义的劳动联合体。 欧文认为末来社会是一个新道德世界,内部没有交换关系、商品、货币和银行,劳动产品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理想,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描绘,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43.孔德实证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为了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各种方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孔德实证主义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孔德(1798 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正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从“理想的”向“现实的”、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 孔德思想体系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必然是协调一致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就是围绕着这一思想展开的。在孔德看来,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利己与利他的社会本能和社会冲动。人的一种高尚的本能和冲动,这就是人的社会感情,这种社会感情的表现就是相互合作和团结。在他看来,社会越发屣,社会的基本特性——和谐与团结——就越显著,国家或政府的能力和作用就能更加显现出来。实证政治的任务也就是巩固这种社会“团结”和“合作原则”。 在孔德看来,家庭的关系由家长来调节,社会关系则由政府来调节。政府是人的社会本能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政府。社会既然是家庭的扩大,那么,政治上的服从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孔德为政府确定的目的是把各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使每个成员各得其所,井防止社会和知识的解体。因此,政府的任务也就是维持和巩固’秩序”。这是保持社会有机体的平衡与稳定所不可缺少的。按照孔德的方案,实证阶段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适应于“工业生活方式”的“社会政体”。他在社会政体的名义下,建立了等级制度和独裁统治。 44、贡斯当是如何划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的? 现在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与古代、甚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大不一致,人们主要的已不是要求参加行使政权或者像卢梭所说的使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里,而是个人对国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个人的权利自由。在贡斯当看来,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政治自由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乃是个人的主动创造精神。自由就是个人独立性的胜利。今天人们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由就是个人的财产、经营、贸易等自由。 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的问题上,他对国家干预个人自由,主张自由竞争,他认为自由竟争是自然的事情,是改善企业经营最可靠的办法。这是事物的本性,国家不应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去限制、干预个人的经营、贸易自由。相反国家应该鼓励个人的主动精神,保护个人自由。为了维护这种个人自由,贡献当认为,不仅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神权政治学说,反对个人、人民、人民代表或属于任何名义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国家制度。认为即使属于法律的权力也应受到限制。 他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国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状况,提出了一套旨在充分保障个人自由的分权主张。 45、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民主思想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对民主问题的阐述,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的历史和现状同美国政治制度的比较,通过深思熟虑进行的. 1、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托克维尔认为,当时最全面地反映民主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民主发展规律的国家是美国。 他以其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和敏锐的政治意识为其同时代的人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民主大道,他指出国家统治者肩负的首要任务是:对民主加以引导;在可能的条件下重新唤起民主的宗教信仰;洁化民主的风尚规则民主的行动;逐步以治世的科学取代民性的经验。以对民主利益的认识取代其盲目的本能;使民主的政策适应时间和环境的需要。 他相信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法制的社会。 2、民主、平等、自由思想。托克维尔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体现出这一趋势。 热爱自由始终是他的坚定信念。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和法国大革命的考察研究,以惊人远见卓识预测了资产阶民主的光明前途,阐释了未来社会的民主趋向。说明了法国这样的专制国家进入民主时代的历史必然和独特方式。他所坚持的比较研究方法令人大开眼界,他所强调的“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绝不硬要事实迁就观点”的原则为后人所瞩目。尽管他的论述不可避免地带有贵族的情感和色彩,但他的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的一些被历史应验的对未来社会以展的预测更确立了他在世界学术界的独特地位。 46、边沁是如何看待政府作用的?为什么说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 边沁视个人利益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标的,由于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只要使人能够追求和实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就会实现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边沁否定自然法的存在,否定成立政府的原始契约的存在,他提出国家或政府并非起源于契约,而是形成于人们服从的习惯。 边沁提出,政府活动和立法的目的可以具体分为四个目标:“生存、富裕、安全与平等,他认为这四项目标实现先得越完全,社会的幸福就越大。 在边沁看来,自由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力是否受到限制。他还认为,在权力是否受到限制,他还认为,在权力受到限制的自由国家里,社会的变革会较为顺利和容易,较少采取暴烈的行动。 边沁根据功利主义提出了改革建议,他的许多思想并不成熟,但他根据功利主义提出的政治原则和改革建议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 ¤47.密尔自由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作了哪些修正? 约翰·密尔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经济学家. 1、密尔继承了洛克以来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坚持个人自由至上的自由主义基本原则,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主要特点。 为了寻找个人自由的合理范围,密坦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另一部分只涉及本人.以此为基础,密尔阐述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提出了著名的"群"(社会)"己"(个人)权界论.他说: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了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2、对传统自由主义的修正。密尔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国家应当奉行不干涉政策.他赞同放任主义,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好处.然而,密尔又根据他的功利主义原则提出,为了增加快乐,免除痛苦,国家不能只是一味放任,还应积极地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获得自由的机会。 他认为,尽管放任主义是个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的实施并不是毫无限度的.在某种限度下,国家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国家干涉.他提出,这个限度就是一种"伟大的善"或"伟大的利益" .为了提高人民的美德和智慧,国家可以强迫人民完成义务教育;为了保护儿童,国家可以对不准使用童工进行立法;为了扶助穷人,国家可以通过"济贫法"提供救济;为了使属地殖民化,国家可以支持地理科学考察,等等. 这样,密尔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放任原则进行了修正.密尔提出的为了"伟大的善"可以实行国家干涉的主张,是他的自由原则在国家问题上的表现. 密尔对放任主义原则的修正,为国家更积极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此后,国家的积极作用,国家全面干涉的理论,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密尔的修正了的放任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现代形式自由主义的国家干涉理论. 48.如何认识斯宾塞提出的“同等自由”法则?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斯宾塞把同等自由法则看作是第一的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认为同等自由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他试图用这一法则来替代功利主义主张的最大幸福原则。 斯宾塞认为,尽管不知道人们所希望的幸福的内容是什么,但人们实现幸福所需要的条件是可知的。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说就是自由,对于社会或处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就是同等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受到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的限制,是社会必须按照它组织起来的原则。自由是个人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而同等自由则成为社会正常生活的先决条件。” 斯宾塞指出,,国家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实现社会的正常生活,就必然要实行同等自由的法则,这也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这一基本职能就是国家权力的合理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侵犯人们的正当权利,导致一系列的弊害,危害社会安定。比如,政府对事务干预越多、管得越多,政府的支出就越多;而支出越多,它收的税就越多,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政府事事都管理,就不可避免地要使人们受到束缚;而减少人们的行动自由,则会使人们感到愤怒。因此,他认为,相信政治机器拥有至上的权力不仅是十足的误解,而且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误解。 斯宾塞宣扬的“同等自由”法则,实际上就是早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提出的权利平等原则。权利平等原则的提出作为对封建特权的否定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平等只是一种形式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背后掩盖着“强者”的特权和“金钱”的特权,同等的自由事实上成了“强者”的自由。到了19世纪后期,在加强国家干预的呼声日益高涨,“天赋权利”成为国家干预的障碍时,斯宾塞坚持“同等自由”,固守放任主义,是明显不合时宜的,他成为19世纪传统自由主义思想的最后代表。 第七章 ¤49.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是重在调节? 周公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表现在 ①对传统天命观修正;周公根据周初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 1、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不变的。 2,、周公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周公认为,君主是由天选定的,选择的标准是德行。 3、周公主张以民情见天命。即上天的意志可以通过民情表达出来,通过体察民情可以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公的思想代表了早期政治家对于政治兴废,社会变革的规律性认识。 ②施政指导思想:“惟命不于常”意味着任何已经得到了天之大命的人都可能失去天命的眷顾,因而当政者要有一定的政治危机。这实际上提出了推行治国的积极政策,以及改善政治状况的必要性。 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等等。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保民:就是处理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慎刑罚:意为要刑罚适当。 慎刑罚要点有三:要根据成法成典用刑,不能随心所欲;用刑时要考虑犯罪者态度。施用刑罚根本目的是惩恶扬善,维护正常统治秩序。所以用刑要出于善心,判决罪犯要慎重。 周公根据周初的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提出了德的思想。主张按照德的要求,敬天、敬祖、明德、保民、慎罚,调节处理好统治者与民、与天的关系,以上得天助,下得民和,最终确保周朝统治的长期延续。 ¤50.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儒家的创立者是孔子。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并成为儒学的祖师。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1、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注重的是政治秩序,着眼于从整体上调节社会关系。 总之,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有三个方面: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祟先王之道。其二,祟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都尊奉孔子为祖师。 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为:①礼治与正名。礼治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礼治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的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②仁、仁政。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在理论上阐述忠孝仁义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③德治教化。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针对统治者。 51.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礼治使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述最有特色,作为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等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 1、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所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的尊卑等级,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针。孔子也肯定政、刑的统治作用,但是与礼相比较,暴力和刑罚只能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礼治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民有廉耻之心,能够自觉而诚心地服从统治。所以依照孔子的设想.在治国方针上,礼治是首选。 对个人而言,礼是必须遵行的行为规范。孔于要求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不能超出礼的规定。礼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礼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政治规范,也是孔子建构理想社会的基础。 礼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君主拥有和执掌最高政治权力。孔子向往的“天下有道”正是这样的政治局面。 然而如何进行礼治呢?孔子认为要从“正名”开始。全社会尊卑上下等级名分适宜得当,名实相符,则名正言顺,政事有成效,礼乐振兴,刑罚适中,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实现井然有序的政治局面。从正名开始,到统治秩序的形成,孔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施政思路。 2、荀子认为,礼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世上的物质等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能节制人的欲望,就会导致人与人的争斗,最终引发混乱。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由圣人制定礼,依照等级原则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身份地位与行为,协调利益关系,达成社会政治秩序的平衡与稳定。 然后荀子分析了礼的作用。荀子认为,礼的根本性功能就是分。礼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物以养体,即通过礼义调节人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在物质与人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其二,等级之分。分物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按等级分配。物质资源的分配就是按照严明的等级进行的。其三,社会职业分工。荀子要求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遵守等级规范,各守其业,各尽其职,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后荀子论述了礼的政治意义。荀子极为重视礼的政治作用,认为礼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他举例说,礼在治理国家的竟义上,就好像秤砣对于称量东西的轻重、墨斗对于裁量木材曲直的意义一样。他甚至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没有礼,则人类社会难以存在,礼成为个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52、什么是无为政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政治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1、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基本政治主张,老子和庄子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说的无为不是统治者放弃统治,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某种“无为”方式以达到治理,这就叫“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他主要内容有:⑴君子无为,即统治者要小心翼翼治理国家,减少政治干预和政治活动,“治大国若烹小鲜”。⑵ 使民无为,就是要使民不想为了、不能为、不敢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办法,消除能使民有为的种种条件。 2、无为政治提出的依据是基于道家学派对“道”的考察。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是“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 老子关于道的表述。主要有三层含义: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人们的常识可以认识的,也不是一般语言可以说清楚;⑵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有规律运行着的,却是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的。⑶道派生出天地万物,本质曰一,曰无。特征是运动与“用弱”。 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证了两个事实。一是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和本源,因而人类社会要受到道的制约。二是道的本质是无,而人类社会特点是有。老子期待着使民不能有为,民风就会复归于善良,淳补,社会也就好治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愚民政策,体现了老子政治思想本质。 53、墨子是如何论述尚同政体的起源及其运作方式的? 尚同主张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 墨子提出尚同主张的理论基础是关于国家、政治起源和社会基本矛盾认识。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历史上曾有一个“未有刑政”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人都是平等的。但这却是一个混乱和无序的时代。墨子认为当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这个“义”既包括思想观点,也概括物质利益。一个人有一“义”,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义”。 他还认为,要想使人类摆脱混乱状态,就要将义统一起来,为此就要建立“刑政”,设立“政长”,政长之首是天子。他没有明确说天子是由谁选择的,但从他的整体思想看,选择天子的只能是天。只天子一人难以治理天下,还要有臣僚辅佐,于是设立三公,分封诸候,任命卿大夫,乡长,里长。这就是墨子设计的“政长”系统。 认为建立政长系统就能够将社会上分散混乱的“义”统一起来,叫做“尚同”义只能由高贵具有智慧者即天子、诸候、大夫等人提出,“愚且贱”的民只能无条件服从。 政长系统运作基本原则是下服从土,下级层层尚同、服从于上级,最终做到“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所有臣民都同天子保持一致,以天子是非为是非,实现思想和行为上的高度统一。这种层级尚同,高度统一政治体制,其性质显然是专制主义。 在法令制定和执行方面,卿大夫,国君、天子掌握着“总义”“选义”权力,经过层级尚同,最终将法令集中到天子手里。 54、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现实社会政治持批判态度,老子开启其端,庄子继之。态度尤为激进。 1老子从道的本体认识出发,认为道是完美无缺的,对照之下,人类社会政治弊端重重。 2庄子社会批判思想是以其人性自然说为理论依据的。庄子对社会政治政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对政治批判;对心计、知识、智慧批判;对名利欲望批判;对忠孝仁义等道德规范批判。 ¤55.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是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1)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2)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3)要为贤才“置三本”。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 墨子尚贤主张的提出是有其特定背景的。当时,世卿世禄制虽已动摇,但政权仍为贵族所掌握,国家用人大多延续任人唯亲的旧传统。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时,下层封建主特别是士的阶层正在崛起,他们渴望建功立业,他们要求进行改革,确立尚贤的用人体制,在思想上也出现了一股要求尚贤的潮流。墨子的尚贤主张反映的就是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56.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 一、法家法治思想主要内容有: 1、变法主张。先秦诸子之中,法家党派政治思想最具有现实性。他们兴起于战国时代,面临是怎样才能富国强兵,以统一天下时代课题。为此他们大多主张变法,为变法建构理论依据就是历史观。 2、 法、法治意义及对人治的批判。崇尚法治、以法为治国不二法门是法家政治思想显著特点。3、 法的作用。定分尚公、这是商鞅和慎到都坚持的观点。 4 、立法、执法原则。立法要因道、因人情。法要公开、明确、具体。法与势、术不同,势、术只能为君主所独操,法应由君臣共同掌握。法家思想家一般都主张严格执法。 二、法家思想家们大讲法之公而不私,但是,在君主政治条件下,君主作为最高政治权力的所有者是高于法律之外的。立法、变法权力既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又是全部政治权力拥有者,在这样条件下,法律只能成为君主统治天下、牟取私利工具。也是真实体现了法家法治思想政治实质。 57、法家权势思想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 法家权势思想主要内容有:1势的内容。势指权势。2势的重要性,法家普遍重视权势在政治生活中重要性,前期法家慎到认识最有代表性。3势的保持和运用。法家在这方面认识主要有:权势须集中;要善于借助外力;要发挥君主主观能动性。权势理论反映了法家对现实政治中,权力地位,作用。特别是权力对君主专制的意义认识。 58、法家术治思想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 一、法家术治思想主要内容:1、术与形名之术。术就是权术,又称“南面之术”,大体上指是统治者争权夺权、勾心斗角以及控制与反控制手段。术对君主的意义。2、术是用来处理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统治集团内容一种基本关系。3、术的主要内容。术治内容很多。主要有关于官员管理认识,君主决策的思想以及一些所谓阴谋之术。其一,关于群臣百官的管理。其二,关于君主决策。法家主张兼听独断。其三,关于君臣权责分配问题。法家主张“君无主,臣有为”。其四,阴谋之术。法家的术治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阴谋诡计范围。 二、总的来看,术治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度,保障君主利益。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术的使用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利、权相争,使君主政治显得更加残酷和无情。 59.如何理解秦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自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的秦国最终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了全国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秦代政治思想主要特点:一是秦朝在政治体制上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二是法家思想走向极端化,强制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统一,实行文化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6年,强盛一时秦帝国被农民战争推翻。 1、总结和发展了专制和集权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建立起一套不同于以往的政治体制。其主要内容如下:皇帝制度。郡县制确立和推广。官僚制。 2、法家思想的极端化发展。秦帝国建立意味着君主专制和中央分集权在全国范围内的实现。 秦始皇、李斯依靠行政权力,运用暴力手段,希望达到取消异端思想、实现思想统一、巩固统治的效果。但这种极端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取预期的效果。 ¤60. 贾谊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贾谊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他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对秦兴亡历史的反思最深刻。秦国以一国之力与六国对抗而迅速崛起,统一天下,盛极一时,可短短十年,被一个“匹夫”振臂一呼,竟然土崩瓦解。这种历史的巨大震荡对于继之而起的汉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难解之谜。贾谊经过反思,写出了著名政论文章《过秦论》,重点探讨二个问题:第一,秦统治者致命错误在于没有进行政策调整。第二暴政导致民心背离,社会冲突不可调节。2、 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3、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民心向背会直接影响统治者成败得失,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夫民至贱,不可简也,至愚,不可欺也。自古以至于今,与民为敌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他的政治立场是很明确的,他认为民至贱至愚,重民目的是警告当权者。不过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他。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61.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董仲舒是汉代公羊学的大师,主要研治《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在政治上基本主张是王权大一统、注重等级原则和华夷之辩。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学》中大统一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学》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选,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主要内容有: 1、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董仲舒所讲的天,既有理性成分,也有神秘因素,既指自然规律,也包括伦理原则。这样的天的权威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3、阴阳合分论与纲常理论。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为阴阳分合运行。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由天人关系、天道运行规律论证了君权至上和等级原则,又主张以天制约君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从而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适应能力, 这是儒家政治学家成熟的表现。 62、什么是独崇儒术?董仲舒提出独崇儒术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 秦灭后。包括儒家在内各家学说得到了恢复,思想领域又重新活跃起来。汉初,统治者积极寻求治国经验,政治气氛宽松,各个学派也纷纷探讨政治得失,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其中,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初年社会恢复、发展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兴盛一时,成为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指导思想。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原先残破、凋敝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汉代社会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色。但刘邦在逐一消灭异姓王后,构成了对统一王朝的严重威胁。同时,思想领域的多元发展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需要,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确立新的政治指导思想成为时代课题。 汉武帝多次下诏,访求治国之道。董仲舒对答最符合武帝的心意。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下令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是中国政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思想文化专制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君主集权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儒学能获得独尊地位,与其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它既维护专制、等级,又重视德治、教化、以缓和矛盾,较好地满足了统治者的多方面需要。此后,历代帝王都尊崇儒学,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主流,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学在获得尊贵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属品,丧失了自由发展活力,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 63、曹操人才思想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 东汉以名教取士的做法导致了选官司用人上的名字不符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改革。同时,汉末各种割据势力彼此争夺混战,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进而谋求统一,各方都注意延揽、任用人才。曹操在人才选用、管理上表现最突出,成交也最显著。曹操人才思想主要内容有:1 、对贤才作用和用贤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2、认为贤才不能靠偶然方式来得到,而应动动求取。3、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标准。 曹操的用人思想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务实精神,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拥有众多有实际才干的文臣武将是其得以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 汉魏之际的人才观体现了较强的求实务实倾向,是对传统名教思想的冲击,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64.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鲍敬言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其法律观点的内容是:1。否定君权神授论,提出曝力征服说;2.否定君主设刑是兴利除害,批判君主屠割天下的罪恶;3.建立无君无的理想社会,废弃任何国家和法) 65.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66.李世民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开明,功绩卓著的君主。他的为君之道,治国之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他的民本、纳谏的思想中。 ①民本思想;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突出部分。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李世民的关于民本的认识主要有:立君为民、民养君、民择君。民本理论基本结论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即统治者要无力节欲、因民心从民欲、以农为本。李世民将其治民思路概括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②积极纳谏整治调节思想。进谏与纳谏是君主政治时代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内容,是君主政治的一种调节机制。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帝王。他还对纳谏进行了理论思考,〈帝范〉中就有〈纳谏〉〈去谗〉谈论纳谏问题。其思想主要包括:其一,认识到纳谏民必要性及其政治中的作用。其二,虑心纳谏、积极求谏。李世民还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倡导进谏。例如,奖赏谏臣、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如宰相分权合议制、创立谏宫入阁仪事制等。 27.韩愈道统论的政治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隋唐朝时期,随着政治大一统的重建,儒学也逐渐兴盛。隋及唐初诸帝都注重扶持儒学。同时统治者对佛道二教也注意提倡和利用,使其十分兴盛。佛道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尊崇儒学的士大夫的不满足,他们纷纷主张排抑佛老。韩愈从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及国家利益出发,坚决排斥佛老。为此,他曾触怒宪宗,险遭杀身之祸。 韩愈将道作为其思想的最高范畴。他认为,天道、地道、人道分别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准则。天道、地道、人道可总括为道。道是宇宙最高法则,它无所不在,贯穿于自然、社会和人生之中,万事万物都要受道的制约,为道所主宰。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道、佛都是宗教,其基本思想倾向都是出世,侧重于个人的修炼与解脱,都与现实社会政治有较大的距离。道是解决小到个人问题到大到国家政治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循之则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天下大治。 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韩愈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问题,并虚构了一个道的代代相传的系统,即道统。道统思维方式来自佛教。 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的抽象,提出了道统论。他希望用这种方法提高儒学的理论水平,保证需要儒学地位,与佛道抗衡。道统论对宋明理学有较大的影响,为理学家所重视。 67、柳宗元《封建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从社会发展必然规律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化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争论。柳宗元创造性的提出了“势”这一范畴,并以之分析、论证政治体制的产生、演变。其政治体制思想要点有: 1政治体制的产生。他认为政治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最初时,人与万物共生,处于天然状态,没有政治,国家。但人与人之间会发生纷争。政治体制进一步演化,就产生了分封制。 2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秦以后,分封制,郡县制在实践中都有应用。 柳宗元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权,因而明确维护唐长期实行的郡县制。他的《封建论》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68、简述柳宗元的政治革新思想。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总结了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他在政治上忠于李唐王朝,对当时社会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非常忧虑和不满。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政治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对社会下层情况有较多接触,对社会政治弊端和人民的苦难了解较多,这也促使他积极揭露社会弊端,阐发民本思想。 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其二,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在官民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官为民之父母,因而官治理民,民服从于官是天然的、合理的。但柳宗元却创造性地提出:官员的职责是为民服役而非役使民众。他又进一步说:民拿出其出产的十分之一,用来雇佣官吏为自己服务。官员既为民雇佣,接受报酬,却不做事,反而损害民的利益。对于这种官吏国家要坚决予以惩处。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表明了他对现实政治、吏治败坏等不良现象的不满,反映了其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柳宗元的社会历史观主张进化,因而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务实求治,富有革新精神。同时,他还发展了儒家的经权思想,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他主张的治国之道是“立大中”,而经权就是大中之道的内容之一。经是原则,是常,权则是对原则的灵活运用,两者都是仁、智的体现。两者的关系极为紧密,他说:“没有权,经就会僵化,没有经,权就会失去指导,背离原则。经与权实质上是同一东西的不同名称。两者的统一就是道。只有经权并用才能真正贯彻道。经权合乎当,即恰当结合两者就是道。他“权在道中”的观点,提高了权的地位,论证了变的必要性、正当性。表现在政治实践中,他积极鼓吹和参与政治变革,是永贞革新“二王刘柳”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 唐朝中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起来,社会政治日益混乱。柳宗元对唐朝的困境十分忧虑。他在分析社会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革新思想,为唐朝寻找政治出路。其革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二是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他十分重视人才在政治中的作用,认为只有将国家治理好,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而要使国家政治清明就要使有才能的人居上位,作管理者,无才能者居下位。即须任用贤能之士,充任国家官吏。他还对妨碍任人唯贤的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了批驳。 柳宗元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政治上,他维护郡县制、中央集权,关心民生,批判社会弊端,务实求治,勇于改革;他的革新主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减轻人民负担,改良政治,对社会的稳定发屉有积极意义。学术上,则对传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突破。 69.如何理解北宋改革思想的主要特点? 宋朝建立不久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其主要表现有: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及地主阶级内部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间的矛盾都比较突出。政治上,过度集权的负面效应暴露,主要体现为冗官、冗兵、冗费,造成政府机构和军队庞大,机构重叠,员额众多,办事效率和战斗力极为低下,政费、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而且,在与西夏、辽的对峙中,宋居于劣势,奉行守内虚外、屈辱求和政策,每年奉送大量的银、绢,称为“岁币”。这又进一步恶化了宋的财政状况。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使宋的局势更加严峻。这种情况下,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主要是吏治与财政改革。1)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2)改善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达到富国的目的。3)整顿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实现强兵的目的。 70.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王安石是北宋"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1)财政思想。王安石改革侧重于解决财政问题,所以财政思想是其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要点有:其一,为理财正名。其二,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三,重视节约。  (2)立法与变法思想。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其主要内容有:其一、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其二、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其三、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其四、制订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人才思想也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立法相辅相成。其要点有:其一、批评国家人才现状,论证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其二、独特的人才标准。王安石的人才标准一是赞同改革,主张变法;二是具有治国理政的实际才能。其三、人才的教育培养。其四、人才的选拔。要从下自上、严格审查、以才取才。其五、人才的任用。要因德才授任、久任。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他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立足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积贫积弱的问题。而且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71.如何评价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12世纪末,蒙古族掘起于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完成了全蒙古的统一.随后他又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范地对外扩张,先后灭西夏、金。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定都大都。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面对强悍而文化落后的蒙古统治者,儒生们在深信儒学论理原则的先进性、正确性、权威性的同时,只能接受被异族统治的既成事实。为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提出“用夏变夷论”。 郝经明确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他认为,儒家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的、正当的。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论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 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遵从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一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 郝经的观点反映出儒家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自我调适,是华夷之辩在当时的应用和发展。用夏变夷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牟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它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和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 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和延续。 72.如何理解朱元璋集权思想的主要特点? 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内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1)整顿纲纪2)制度建设与调整3)思想文化专制.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巩固朱氏王朝,朱元璋的心思不可谓不缜密,手段不可谓不强硬。然而诸侯、宦官、权臣等祸端本身是君主制度的伴生物,在保存这一制度的前提下,它们是不可能被根除的。有明一代,宦官、权臣之乱也证明了这一点。 33.王守仁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 (1)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的本质是至善至德,良知、天理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天地万物与人都是一体,他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王守仁把这种认识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提出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即“天下一家”。这一理想的实现需经过两个步骤,即《大学》中说的“明明亲”、“亲民”。 (2)“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自然本能。纯善无恶 的良知本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但人的私欲会蒙蔽良知,而使人表现出恶,所以要去恶,就须重新发明良知,即所谓“致良知”。 王守仁大讲致良知、存理灭欲,最终还是着眼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旨在维护现有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学去规范社会,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解决社会政治问危机,稳定明朝天下。王守仁在镇压民众反抗斗争,“破山中贼”的过程中,认识到只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要“破心中贼”,解决民的认识问题,而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 (3)政治道德实践思想 致良知是要实践良知,即以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王守仁以“心即理”为理论根据,批判程朱的观点,并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知行合一的政治意义是维系封建统治,矫正时弊。 王守仁心学 思想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特色。 71、泰州学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王艮之后,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何心隐等。 1)百姓日用之道——道的世俗化。道在传统儒学中一向是神圣至极的东西,只有圣人才能领悟和贱行道,普通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即所谓“上智下愚”。王守仁也坚持上智下愚的观点,但他反对程朱理学的繁琐教条,提出了简单易行的修习方法,从而扩大了道的施用范围,也使道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 2)平等思想。王艮的平等思想的内容包括:第一,人我平等——强调自己思想和意志的独立性,反对外部力量的干涉,并认为这是安身立命、最终达于至善的前提条件。第二,身与道平等——王艮强调身的重要性,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何心隐的平等思想内容包括:第一,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主张对人欲不能禁绝,而是要有所节制,即寡欲。第二,讲仁义。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的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泰州学派有力地冲击了礼法名教等传统教条,批判了社会政治弊端,也因此被视为异端,并遭到迫害。 ¤72.什么是“破心中贼”?王守仁提出这一思想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王守仁长期致力于镇压民众反抗斗争,”破山中贼”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只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解决,会留下后患,所以必须”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即要” 破心中贼”.而他的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致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作用是用来对付被统治者,以消除其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所以他说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肖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用致良知教化民众,则有破心中贼的奇效。如果人人如此,统治就会安如泰山。 ¤73.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参加过抗清斗争,著有《黄宗羲全集》。从理论上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对宋明理学和君主专制提出了批评。 (1)对君主政治的批判和反专制思想 黄宗羲提出君主与天下关系问题,认为君主大公无私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君主化公为私是社会不治的根源。黄宗羲认为君主制度的危害有:君主视天下为自己的财产,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封建法制为非法之法,要用天下之法来取代一家一姓之法;批判君臣主奴关系,主张分工合作的君臣关系;提出新的治乱判断标准,“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抓住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政治体制的高度上进行批判,揭露了君主制的危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但他没有彻底否定君主,还赞同设立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 (2) 崇尚三代政治。黄宗羲赞赏井田、分封、学校等制度,但并不主张尽复旧制,而是抽取以往政治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发挥。其主要主张有宰相理政;学校议政;方镇御边等。 黄宗羲的这些政治设想是对传统政治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是其思想深刻性的表现之一。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74.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顾炎武对天下与国家作了区分。与黄宗羲相似,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把之置于国家之上,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保国家是君臣的责任,而保天下则低微如匹夫匹妇者也有责任。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来源。区分天下与国家,并认为天下高于国家,使之可以脱离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的狭隘视角,而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认识探讨政治问题。同时匹夫有责体现和发扬了传统思想中士人对自身价值和责任的认识,表现了心怀天下的广阔胸怀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态度。 顾炎武又区分公私,以天下为公。他崇尚三代,并认为三代与后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三代公天下,以后则是私天下。为了使一己之私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保障,统治者必然会将财权、政权、兵权等各种权力集中于君主。而这种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正是天下动乱、人民苦难的根源。 顾炎武对君主尊贵地位的持怀疑与否定态度。首先,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其次,他指出,“为民而立之君”,君是为治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君、卿等获得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所以,君主不能“肆于民上以自尊”,“厚取于民以自奉”,不可作威作福,损民自足。 (2)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设想 顾炎武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失。 他提出,君主虽独掌天下之大权,却不能独治天下之事,而应对臣下适当授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君主地位。 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方面的作用。对分封制、郡县制,他认为两者均有其弊病,封建制容易造成地方权力和独立性过大,而郡县制则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纠正中央集权过重的弊病,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中央、郡县、乡亭、宗族层层分权。地方官实行终身制,世袭制,在人事、财政等方面予以较大的自主权。同时,地方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控制。 顾炎武也尊公抑私,他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严重弊端。并试图对之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但其设想并不能根本解决君主政治的问题,是治标之策。 75.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政治体制的认识。王夫之以天下为公,君为私,并极力推崇公的价值。君民关系上认为民是君存在的根基。 认为君主政治的弊端有:①君主为满足物质贪欲横征暴敛,官吏乘机中饱私囊,造成民众的痛苦;②君臣关系上,君主应尊重大臣;③秦汉以来的法弊端甚多。不赞同君集权、臣无权的做法,主张授予臣子特别是宰相一定的权力;主张历史是进化的,治国不必法古。 王夫之的思想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 (2)政治哲学上的成就 ①理势关系与通变关系。认为得理自然成势,顺势必然合理,势中蕴含着理,理也要通过势表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以此为理论根据,阐述其社会变革思想。认为时、事、势、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 ②理欲关系。提出理欲合一观点。肯定人欲的合理性。理欲同源,理不能脱离欲单独存在,欲为人性的当然组成部分,理欲可以和谐共处。反映在社会实践上,要对人的物质欲求给予一定的满足,要注重功利。但王夫之对欲的肯定是有限的,他更推崇理的地位和价值,反映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就是注重和维护礼教和纲常。 ③道器关系。认为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在处理道器关系上,主张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以这种观点认识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在法和人的关系上,认为要结合两者,任人和任法并重;政治、伦理原则同政治制度、人际关系也是道器关系的体现;道器是可以变化的,统治者要重视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请您删除一下内容,O(∩_∩)O谢谢!!!【China's 10 must-see animations】The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has seen considerable growth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It went through a golden age in the late 1970s and 1980s when successively brilliant animation work was produced. Here are 10 must-see classics from China's animation outpouring that are not to be missed. Let's recall these colorful images that brought the country great joy. Calabash Brothers Calabash Brothers (Chinese: 葫芦娃) is a Chinese animation TV series produced by Shanghai Animation Film Studio. In the 1980s the series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imations in China. It was released at a point when the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was in a relatively downed state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till, the series was translated into 7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episodes were produced with a vast amount of paper-cut animations. Black Cat Detective Black Cat Detective (Chinese: 黑猫警长) is a Chinese animation television series produced by the Shanghai Animation Film Studio. It is sometimes known as Mr. Black. The series was originally aired from 1984 to 1987. In June 2006, a rebroadcasting of the original series was announced. Critics bemoan the series' violence, and lack of suitability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ponents of the show claim that it is merely for entertainment. Effendi "Effendi", meaning sir and teacher in Turkish, is the respectful name for people who own wisdom and knowledge. The hero's real name was Nasreddin. He was wise and witty and, more importantly, he had the courage to resist the exploitation of noblemen. He was also full of compassion and tried his best to help poor people. Adventure of Shuke and Beita【舒克与贝塔】 Adventure of Shuke and Beita (Chinese: 舒克和贝塔) is a classic animation by Zheng Yuanjie, who is known as King of Fairy Tales in China. Shuke and Beita are two mice who don't want to steal food like other mice. Shuke became a pilot and Beita became a tank driver, and the pair met accidentally and became good friends. Then they befriended a boy named Pipilu. With the help of PiPilu, they co-founded an airline named Shuke Beita Airlines to help other animals. Although there are only 13 episodes in this series, the content is very compact and attractive. The animation shows the preciousness of friendship and how people should be brave when facing difficulties. Even adults recalling this animation today can still feel touched by some scenes. Secrets of the Heavenly Book Secrets of the Heavenly Book, (Chinese: 天书奇谈) also referred to as "Legend of the Sealed Book" or "Tales about the Heavenly Book", was released in 1983. The film was produced with rigorous dubbing and fluid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vivid animations. The story is based on the classic literature "Ping Yao Zhuan", meaning "The Suppression of the Demons" by Feng Menglong. Yuangong, the deacon, opened the shrine and exposed the holy book to the human world. He carved the book's contents on the stone wall of a white cloud cave in the mountains. He was then punished with guarding the book for life by the jade emperor for breaking heaven's law. In order to pass this holy book to human beings, he would have to get by the antagonist fox. The whole ani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harming Chinese painting, including pavilions, ancient architecture, rippling streams and crowded markets, which fully demonstrate the unique beauty of China's natural scenery.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喜洋洋与灰太狼】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Chinese:喜羊羊与灰太狼) is a Chinese animated television series. The show is about a group of goats living on the Green Pasture, and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a clumsy wolf who wants to eat them. It is a popular domestic animation series and has been adapted into movies. Nezha Conquers the Dragon King(Chinese: 哪吒闹海) is an outstanding animation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n 1979 and is based on an episode from the Chinese mythological novel "Fengshen Yanyi". A mother gave birth to a ball of flesh shaped like a lotus bud. The father, Li Jing, chopped open the ball, and beautiful boy, Nezha, sprung out. One day, when Nezha was seven years old, he went to the nearby seashore for a swim and killed the third son of the Dragon King who was persecuting local residents. The story primarily revolves around the Dragon King's feud with Nezha over his son's death. Through bravery and wit, Nezha finally broke into the underwater palace and successfully defeated him. The film shows various kinds of attractive sceneri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such as spectacular mountains, elegant sea waves and exquisite ancient Chinese clothes. It has received a variety of awards. Havoc in Heaven The story of Havoc in Heaven(Chinese: 大闹天宫)is based on the earliest chapters of the classic story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main character is Sun Wukong, aka the Monkey King, who rebels against the Jade Emperor of heaven. The stylized animation and drums and percussion accompaniment used in this film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Beijing Opera traditions. The name of the movie became a colloquialism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o describe someone making a mess. Regardless that it was an animated film, it still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lms in all of Asia. Countless cartoon adaptations that followed have reused the same classic story Journey to the West, yet many consider this 1964 iteration to be the most original, fitting and memorable, The Golden Monkey Defeats a Demon【金猴降妖】 The Golden Monkey Defeats a Demon (Chinese: 金猴降妖), also referred as "The Monkey King Conquers the Demon", is adapted from chapter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Journey to the West," or "Monkey"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five-episode animation series tells the story of Monkey King Sun Wukong, who followed Monk Xuan Zang's trip to the West to take the Buddhistic sutra. They met a white bone evil, and the evil transformed human appearances three times to seduce the monk. Twice Monkey King recognized it and brought it down. The monk was unable to recognize the monster and expelled Sun Wukong. Xuan Zang was then captured by the monster. Fortunately Bajie, another apprentice of Xuan Zang, escaped and persuaded the Monkey King to come rescue the monk. Finally, Sun kills the evil and saves Xuan Zang. The outstanding animation has received a variety of awards, including the 6th Hundred Flowers Festival Award and 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Award in 1989. McDull【麦兜】 McDull is a cartoon pig character that was created in Hong Kong by Alice Mak and Brian Tse. Although McDull made his first appearances as a supporting character in the McMug comics, McDull has since become a central character in his own right, attracting a huge following in Hong Kong. The first McDull movie McMug Story My Life as McDull documented his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his mother.The McMug Story My Life as McDull is also being translated into French and shown in France. In this version, Mak Bing is the mother of McDull, not his father..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哦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文档资料,可以留言告知我们哦 PAGE 19
本文档为【2019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必备精华打印版考试必考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247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历史学
上传时间:2019-01-28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