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

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

举报
开通vip

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 演说《无量寿经》,也就是演说《法华经》的秘髓,功德不可思议。说法的人要有完全利他的心。要是贪图功德,已经是三毒了。贪功德同样是贪。要善护己念,要十分清楚,不要夹杂,万一自己还没有把握,明知还有错,为了名闻利养而去跟人说,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是地狱业。 “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汝等应当安住无疑。”若善男子善女人,对于净土法门,已经求了,或现在正在求,以及当来也要求,都得到大利益。你们要安于这个法门,不要疑惑。要...

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
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 演说《无量寿经》,也就是演说《法华经》的秘髓,功德不可思议。说法的人要有完全利他的心。要是贪图功德,已经是三毒了。贪功德同样是贪。要善护己念,要十分清楚,不要夹杂,万一自己还没有把握,明知还有错,为了名闻利养而去跟人说,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是地狱业。 “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汝等应当安住无疑。”若善男子善女人,对于净土法门,已经求了,或现在正在求,以及当来也要求,都得到大利益。你们要安于这个法门,不要疑惑。要说法利人,首先要自身断尽纤疑,极微细的疑惑都要把它断掉。怀疑注解,疑虑重重,不知道对不对,这个时候要修断惑。要老实持念,勿生疑惑,才得善利,所以“应常修习,使无疑滞”。疑根未断,即是罪根,断这个见惑。初果要断贪、嗔、痴、慢、疑。要断这个疑根。如何去断?应该知道这个方便那。疑惑不断的原因,是智慧不够,慧心不明朗。自己的慧心本来是佛,为什么不明朗?就是因为贪嗔痴这三个垢,三垢障碍很深。要断,一方面要明理,理明就信深。再一个是好好念佛。据道绰大师《安乐集》说,念佛三昧能除现在、过去、未来贪、嗔、痴、疑一切诸障。有的三昧能除现在的,有的能除过去的、未来的,只有念佛三昧能除现在、过去、未来的诸障。诸障就是垢,垢一去光明就生,没有愚痴了,没有愚痴了,才“不入一切种类珍宝牢狱”。所以,佛劝你们不要有疑,有疑就进入边地疑城,甚至生到懈慢国。这种处所受种种乐,喻为珍宝,也确实是七宝成的,宫殿,楼台等等。但是你不能自由去见佛,所以又喻为牢狱。让大家断疑,就是不要跑到这样的牢狱里。诸天、二乘、懈慢国、边地,疑城都是属于珍宝所成的牢狱。 《安乐集》提倡老实念佛,“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所以,劝后来的学者,能够明白念念不可得,每一念每一念皆不可得。这一念哪儿去了?不可得。这就是智慧。而能系念相续不断,这就是功德。所以,菩萨就是以此功德修其心,庄严其身,这就是两种庄严。但开始学的人,不能破相,因智慧不够,“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依相重要,你就依相,但又专至,没有不往生的。以无相智慧,植诸德本,那就是上根利器,乃菩萨境界。一般的人很难体会,不要说去修行。但你只要依相专至,你就知道有个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供养佛也是依相,念着佛也是依相,专心致至地。专是专心,至是专一地登峰造极。什么叫有相无相,都不管,只管念当前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老实当前这一句,没有不往生的。什么有相、无相、离相等等,那是上品生的事,一般还都是凡圣同居土,达到中品很不容易。所以,这些都是净土宗的密藏。净土宗的心髓。真正能依教奉行,依着这个相专心至念,纵然没有离相,也能暗合道妙,决定往生。依相专至,凡夫也能做到。离相是菩萨境界,《金刚经》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不是凡夫生灭之心所能及的。所以,净土宗的妙用,暗合道妙,方便中之方便。 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维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佛又叫弥勒:“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有很多等类,有大威德的他们,能够在佛法中生广大异门,广大异门就是净土法门以外的法,称为异门。这些大威德,他们对净土法门以外的法,能够理解、演说等等。这些大士,对于净土法门未听闻故。因此,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为什么还退转呢?因为都是信位的菩萨,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没听过这个法,也没修习,难于究竟自觉。再者,念佛法门,是最胜的方便,路径中的路径。没有听到这个法门,就不容易去普度众生。圆满不了利他的胜行。所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就困难。于自身则跋涉于艰险中,对于众生则引导他们行于坎坷的路;不契如来本怀,难入一乘愿海。所以,有一亿菩萨没有听到这个法门而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想让一切凡圣,都能听到这部《佛说大乘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有人说,这话不对,佛说法时,这部经还没有出版。这就是时间的错觉,超时间那。能听到这部经,劝令大家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信受奉行,并且还要流通,虽然只是须臾之间,劝他听闻,为他演说,让他不生忧恼。乃至昼夜都在思维彼刹及佛的功德。这样精进不懈于无上道上,这样的人始终不会退转。 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彼人是指“于此经典……为他演说”这样的人。临终时,假如咱们这个地球、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都被大火烧毁,此人也能超过去。往生极乐世界,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受记,就是佛在他成佛前,给他受记:“这个人将来一定成佛”。这就是受记。释迦牟尼佛是燃灯佛给受记的。有的人,见闻这部经典,能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以至昼夜思维彼刹等等,这个人,过去已经遇见过佛,已经受记过,一切如来,同所称赞。 经中“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这个不是假设,指劫火,这个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每一劫都要二十小劫的时间,住劫之后有坏劫,坏劫之后就要空了。坏劫之后有火、风、水三灾,这是“劫火洞燃,大千俱坏。”连灰沙都烧没了。这是劫火,宇宙的大崩溃。假使大的核爆炸提前感应,此人在这个环境下,还能安然往生。所以,现在大家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依教奉行。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现在我让大家看到无量寿佛和他的国土,及一切所有,大家都看到了。佛跟弥勒说,你看到了没有?看到边地没有?都看到了吧?极乐国土,如对目前,大家都看到了,让大家起实际的信心。同时有阿弥陀佛威德加被,大家善根增上。“所当为者,皆可求之。”《会疏》解释这两句话,所当为者:当为往生愿行者。你为了往生发这个愿,圆满这个愿,你应当做的事。皆可求之:都可以随顺佛经而得到它,皆可求得的。大家看到的,西方极乐世界所愿所行,都可以得到。不要因为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所以,再三劝大家,不要生疑。有了疑,不是把它硬压下去,要看经、听法,要请法,要去掉这个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这个时候,经道都灭尽了,善导大师说:“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一万年后,世界上三宝都灭了,最后这个经还住世一百年。大家都同意这个说法。所以就依止这个修。《法灭尽经》讲:先灭《愣严》,《净影疏》说:《大涅槃经》先灭。总之,这两部经先灭。这两部经都是谈佛性,谈佛性,大家都不易理解,要先灭了。《涅槃经》看不出来,《愣严经》现在苗头已经很明显了。《愣严百味考》就说《愣严》是假的。但现在还有人在护持《愣严》,圆锳法师讲《愣严》,讲了一百多遍。一千年后,吕学者这个《百味考》可就要成为圣经了,《愣严》就没人念了,就灭了,一本本的灭。《无量寿经》最后灭。 “佛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最后这个经,就是《无量寿经》。《法灭尽经》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佛说的话自然而然,各种经典可以证明。打个比喻说,灯要灭时,突然放光。人临死时,回光返照。法也如此,要灭尽时,有人还能接受这个《无量寿经》。这时他出现超前的智慧光明。这一百年,得遇《无量寿经》还得度。“我以慈悲哀湣之心,特留此经”,别的经留下来,虽是佛的圣教,但众生不能因这部经得度。说《金刚经》好,我们都赞叹极了,“无住生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了不起的法,你都弄不懂,又不知怎么做。所以,《无量寿经》则只要你会念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不能去责备那些法师,末法了,最后的阿阇梨就会念阿弥陀佛。这不就很殊胜了吗?别的他不会,时节因缘。就是因为这种光明得度。最后能说这四个字,天空中有这四个字,他就看见,他得度。再过去,什么都没有了,法要灭时,“其有众生遇斯经者”,众生能遇上这个经,必定是能满足你的本愿。“皆可得度”,都能得度。于法灭尽时,闻此经都能得度。现在我们根基好多了。我们遇到,必然能得度,超越生死,登上涅槃。“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手里拿的叫得,读诵叫闻。也可以说听到叫得,读诵叫闻。都很难。遇到善知识,你能闻到法,又能行,这也很难。《圆觉经大疏》说:“善能知真识妄”。知道真,认识妄,“知病识药”称为善知识。能了别真妄,通达真际,知道众生的根机,病之所在,给他药,这叫善知识。《安乐集》根据《法句经》的话,善知识者“能言深法”。善知识能说很深的法:“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这一切都是本体了,“然于毕竟空中炽燃建立一切法。”视为善知识。善知识这个定义很清楚,如熊熊烈火炽燃建立在毕竟空里。永明大师说:“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善知识者,是汝父母,是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养育你们、培养你们的菩提身。“善知识者,是汝眼目”。是你眼睛,让你看见一切的道路,善恶清楚。“善知识者,是汝大船。”度你出生死苦海。“善知识者,是汝缰绳。”能拉你出生死。《法句经》后头还说:“一切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这是说遇善知识的重要。 欲证菩提,应求善友。怎么求呢?《圆觉经》开示最好。“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正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不执着二乘的境界。他是“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他不让众生犯戒,主张破戒的,他不是善知识。虽然他有错,但他主张正知正见。“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条件可不低。他要知道你是不是正知正见,你是什么水平,起码他要知道什么是正知正见。他还能发现这个人有什么毛病。这是殊胜根基。圭埄大师的《圆觉经大疏》说:“善达觉性,不因修生,抉择无疑,名正知见。”觉性就是性觉妙明,性觉就是本性的觉,是妙明、微妙光明,善于通达自己本有的觉性。是你本有的,不是外面来的。这是个“行不到处”,是依种种修行达不到的地方。是无心三昧以后,触着碰着的,不是行所能,直接达到之处,“不因修生”。但是,也确实要修。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但是不依修生。不是行所达到的但还离不开行。抉择:是分别各种法,什么是大、小,什么是正、邪。所以他能“善能分别诸法相”。这是“抉择”。无疑:就是“于第一义而不动”。这是《华严》的两句话。虽然第一义而不动摇,但能善能分别诸法相。抉择无疑:这就叫做正知见。《圆觉经》的话,末法要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大疏》说:“信不住相者,是离开凡夫的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要遇到一点点小法在情见之内,这个情见就是有分别的,所以说,不与万法为侣。有少法当情,都叫做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要取菩提,证涅槃,是严重的法执。法我,这个都不取着。何况世间的梦幻境界。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得无住心,即契圆觉。这个无住生心是地上菩萨才能够当机。《称赞大乘经》说:“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大乘佛法,特殊的不共之处,宁可在地狱呆百千劫,也不发二乘心。这符合佛的本心,佛是权说,没有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说“华严”,“涅槃”大家不懂,委曲求全,将就众生的根器。一些声闻缘觉之法,也算正法,但佛说是焦芽败种,你在这停下来就辜负佛的本心。所以,“宁在地狱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密宗的戒律同声闻众住七天就破戒。所以《圆觉经》的话:“当求一切正知正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圭埄大师说的很好,“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但是,“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他不能为众生当修道的眼目。虽说坏行,而不破见。“是则人天真胜福田。”一般人常常在这个地方颠倒了。大德法语,都是很有分量,很有感染力,很有启发。《大智度论》说:“于诸世尊,如世尊想。”对于这些世尊,你应该像佛一样的看。“若能开示深义,解散疑结”,你有疑,打了个结,他能把这个结打开,“尽心敬之”,尽你的心恭敬他。“不念余恶”,他有什么毛病不要去想。“如弊囊盛宝”,你不能因为囊脏而不要宝了。“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你夜里行险道时,不能因为拿火把的人很脏,而不用他火把的照明。菩萨也这样,“于师得智慧光明而不计其恶。”禅宗也如此,“欲求无上道,第一莫疑师”,不要疑老师,你只要摘果子吃,管它树枝是横的竖的干吗?所以,“求如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疏》又说:“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时指示。”你只要能很善的承事明眼的老师,到必要的时候,这个老师就会指示你。如同善财童子在文殊处,机缘成熟,文殊就叫他出去亲近善友。一个个介绍,直到五十三参。自然就会得到指示。《法句经》有二十个比喻,善知识是父母、财宝、身命等等……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自念旷劫为善知识守护……”自己想到,多少劫以来,有多少善知识在守护我,所以今天我能见到佛。我得利益了,可是从来没有报过过去善知识的恩那!也没有继续去亲近他们。说了这些,举身号泣呀。所以《圆觉经》“普觉品”劝大家:“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劝修行人把命拿出来,供养善友,怎么供养恭敬呢?首先要依教奉行。不是拿物质上的什么东西,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上礼敬。善知识难求,你得到了,善知识给你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这叫良医束手啊!所以,遇同未遇啊。故于善知识的教化,应闻而能信,信而能行。这个甚难甚难。经上说:“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如来兴世,难值难见。”上面三种难,莫过于底下这个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是乃难中之难。如果你能听到这个《大乘无量寿经》,很乐于去信受。难中之难,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了。这个难,不是说这个法门难修,是说这样的人,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难有难找。别的经,佛处处都说,但真正开显净土法门,教人往生的,独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最全。因缘难遇,所以说是甚难。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尔。 要是有众生听到佛声,根据古译,佛声,是佛的名号,也就是有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闻名就能接受。因佛名具万德,他能接受,闻的人生起慈心、清净心。清净,就是纯净无垢,无有杂乱。欢喜,就是内心高兴。踊跃,就是形于身口。衣毛为起,指遍身毛孔都悚立。泪出,是眼睛流泪。曾作佛道,就是从佛道中来。佛道:佛所得的无上菩提。因地上的行也叫做道,是要能达到佛地的一切万行,称为佛道。总的来说,这些众生,曾经修行,曾经心向佛的菩提,并非凡人。前生都做过佛道,不是普通世俗的人。 相反,“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尔。”反之,若有人听到了经语,一点也不信,念佛号,狐疑。过去冬天过河,人只要看到狐狸的胶印从上面走过,你就放心地走,因为狐狸是最怀疑的。走几步,要听听,下面有没有流水的声音,完全没有问题它才过。人要狐疑不信,是从三恶道中来的。“宿殃未尽”,过去那个祸殃、业障还未消除尽,“未当度脱”,没到得度的时候。时节因缘还不成熟,所以你心中狐疑,就狂乱。《金刚经》上说:“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在后来世,拿那么多生命布施,不如拿《金刚经》四句偈给人说。但他狐疑不信。因狐疑不信,就不能具说,佛就不能随便说。所以,这个法门越殊胜,世间人就越难信。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样难信之法,你能生信,就证明你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稀有之人。对于这个圆教,能生起真实的信心,能进一步产生圆解,圆解才能产生圆修,这就叫作圆人。圆人不是说你现在三明六通一切具足,那都是圣末边事。大家常常感兴趣的都是圣道中末了末边的事。最主要的事大家不相信。严新在美国引起轰动,这些事是邪法。连圣末边事也谈不到,很可怜。密宗称决定见宗,见首先要解决。见之后才有修,有修才有行,有行才有果。这个见字,大家要十分地注意,也不是悟,也不是理解。在这两个之间,产生的圆见。大密宗见就是圆见。净土宗圆教之法。念佛功德成就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都是圆见。你这样念一天佛,等于别人念一劫。不要怀疑,可能还不止一劫,全在当人(自己)啊。
本文档为【无量寿经讲座67(第四十四品到第四十五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0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8
浏览量: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