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幼儿心理学教案 课 题 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 绪论 授课班级 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

幼儿心理学教案
课 题 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 绪论 授课班级 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认识过程(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 兴趣 理想 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 2、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二、幼儿心理学研究内容 1、人类社会心理发展过程(中西方) 2、心理学独立标志(德国 冯特 心理实验室) 3、近代相应学科对心理学的促进和融合 ① 概念 4、幼儿心理 ②年龄范围(与学前期年龄范围对比) ③特点 三、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加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作业: 1、幼儿心理学(概念)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心理活动形成学说介绍 (二)脑结构及功能分区 (三)脑的机能 接收 分析 1、大脑机能 综合 贮藏 发布 2、大脑活动基本形式:反射 ⑴ 概念 无条件反射(新生儿吸手行为、唾液分泌等) ⑵分类 ①概念 条件反射 ②具体信号 ③抽象信号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主要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具有物质本体;产生心理现象的器官是脑。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脑就有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人脑所固有的。人脑只是一种反映器官,还要有周围现实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影响人脑,才能产生心理现象。 例如,幼儿看到了屋旁的一棵柳树,才有树木的知觉;幼儿听过“拔萝卜”的故事,才有这个故事的记忆。即使幼儿在画图时会画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图像,或在讲故事时讲出一些现实中没有的内容(例如一个幼儿画了一棵长满玩具的冬青树,或讲了冬青树长出玩具的故事),那也不是头脑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把现实中的冬青树和玩具在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而成。这种想象的东西仍然是现实的反映。所以心理现象的产生不能没有反映的器官,即脑;也不能没有被反映者,即客观现实。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以映象的形式在头脑里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映象。幼儿关于柳树的知觉,是所看到的柳树反映于头脑时产生的映象。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映象。映象和被反映的客观现实相像,它是客观现实的“复写”、“摄影”。 (案例分析)印度狼孩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复杂的,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但对人的心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一个人假如和人类社会生活隔绝,虽然具有人脑,但他的心理会十分贫乏落后,得不到正常发展,甚至和动物的心理相似。世界各地曾发现一些从小被野兽叼去,和野兽一起生活,在兽群中长大而幸存的“狼孩”、“豹孩”等,当他们被人捕获而回到人类社会时,仍然喜欢四肢爬行,习惯于夜间行动,不喜欢和人接近,缺乏人的情感,心理发展明显落后于常人。过去印度曾有一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然经过七八年教育,言语发展也不能恢复正常,只学会三四十个单词。这些事实表明,有了脑而没有客观现实,便没有心理现象。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心理现象便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由此可见,心理现象固然是脑的产物,却不能没有客观现实。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现象的源泉,而社会生活更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 3、动物心理与人心理联系与区别 动物心理是动物的脑对周围刺激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类经历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才有了高度发展的人脑,人脑结构复杂,具有新的机能。例如,在语言影响下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即为人脑所特有。人类既有动物不具备的反映器官,又有特殊的社会生活,因而使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了新的特点,使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相比,表现出本质的差异。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作业 1、概括地说明心理现象的实质。 2、脑、客观现实和心理现象有什么关系? 课外作业 全班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次讨论,讨论的题目是“什么是心理现象的实质”。每位同学都要先写好发言稿,而且积极发言。  第三节 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测验法 (四)调查法 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 思考题:1、为什么孩子的父母双休日带孩子“比上班还累”,而幼儿园的老师天天带孩子“不觉得怎么费尽”? 课题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 2、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3、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基本理论。 教具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知识重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 知识难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基本理论 引题 幼儿心理特征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正确重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趋势和特征 课堂作业 1、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2、3-6岁(学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案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断增多。 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 观点总结: 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案例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1.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看能听,但不会认人,6个月左右才开始认生;1岁半以前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上人类特有的思维;2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最初孩子的情绪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出现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3.小班孩子常常在活动室东游西荡,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性,而大班的孩子则在活动之前就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不齐全到齐全。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2)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 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比如: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是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心理的前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天发展的基础,而后天的发展是先天发展的基础; 二是指心理的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级的水平所整合和包容。也跟一切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即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先有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 阶段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学前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辨证统一的。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但幼儿初期仍保留直观行动思维的特征,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心理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在: 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 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3.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这里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即关键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等。 关键期(敏感期、临界期): 【案例分析】在长沙生活的孩子,有的在5岁时既可以说长沙话,也可以学父母说其它的方言,还可以在幼儿园说普通话,而许多大学毕业后从外地分配的成年人在长沙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却说不好长沙话。这是为什么?(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期间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 这个问题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据认为,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以后,人们又把这种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上,于是就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年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0- 2岁是亲子依恋关键期;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错过这个时期,效果就会差些,等等。 危机期: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案例分析】儿童满周岁时,虽然走路还很不稳,摇摇晃晃的,但却坚持要自己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成人的指挥。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有位爸爸描述他儿子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位爸爸工作很忙,他特地在下班后去给孩子买了一件玩具,叫他自己玩。爸爸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了洗澡水,喊他洗澡。可是连喊三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爸爸给他讲道理,他竟说:“我没空!”积习专心摆弄玩具,对爸爸的耐心结实不予理睬。爸爸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按入浴池。可是,趁爸爸去那浴皂当儿,孩子跑掉了。爸爸气不过,一时按捺不住自己,抓住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爸爸心里也很不愉快。一般来说,3岁儿童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不是好孩子。”7岁左右儿童也常常出现心理平衡失调现象,情绪不稳定。 问题讨论:学前儿童的危机期主要出现在哪些年龄阶段?(1岁、3岁和7岁)有什么样的表现?(行为、情绪和言语的否定和抗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怎么办?(正确引导,化解危机或消除危机)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同。 第二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自我分析】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同卵双生子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发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 (Cyril Burt) 的研究材料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对8个国家100多种有关不同亲属关系者的智商相关的研究材料作了总结,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异卵双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高。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其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如:儿童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在世上肢,然后是下肢。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二)社会因素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是怎样影响的? 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将来他们的个性会相同吗?为什么? 2.印度狼孩的例子。 3.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的孩子。 环境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变化。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对儿童心理影响大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遗传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三)二因素论: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理论观点:儿童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代表人物: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 (W·Stern)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 复合” 或“ 会合”。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把二者看作两种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这两种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四)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通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问题在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决所谓遗传限度(上下限)的测量问题(病态的除外),因而这种提法只能作为一种假设,作为科学命题还缺乏证据,而且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 (五)科学的观点 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在种系发展中,遗传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环境可以对遗传因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进程。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制约作用。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所谓具体分析,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遗传和环境起作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总之,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二、主观因素 【问题讨论】我们常常谈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这个观点,你们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谈到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它们是怎样影响的?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 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对食物的需要、对温暖的需要。稍大的孩子,有和人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等。需要旧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本身起一种刺激作用。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如果不引起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奏效。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有趣的游戏里,幼儿的坚持性可以有明显的提高。幼儿学钢琴,爱好弹琴的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能力,不爱好的则学习起来特别费力或始终学不会。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比如,自尊心强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比较突出。有个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都得到小红花时,他没有得到,因为他打人了。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下午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他高兴极了。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即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赶着提高或降低心理活动积极性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比如有的幼儿有完成任务的动机,却缺乏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需要是由外界环境和教育引起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外界对儿童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客观要求如果被儿童接受,它就变成儿童的主观需要。需要是新的心理反映。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过去的心理反映。这两种心理反映之间总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即差异,差异就是矛盾。两者构成心理内部不断发生的矛盾。它们总是处于相互否定、相互斗争中。有了新的需要就不满足于已有的水平。 第三节 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一、成熟学说 格塞尔(Gesell, A. , 1880-1961)是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研究的兴趣集中于生理成熟、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同步关系。 格塞尔本人很少费神去注意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醉心于自己的研究。他的著作大部分是介绍自己的研究材料。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是对同卵双胞胎的对照性研究。他曾将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孩子作为被试,在不同的成熟期训练他们走路、攀登、滑旱冰等动作。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没有达到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验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大价值。到了一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接受过这种行动训练的孩子,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格塞尔还认为,儿童的兴趣和活动是在逐渐扩大的,起初只是身体的自我活动,以后涉及社会环境。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华生是把学习理论的原则应用于儿童发展问题研究的最主要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当他读到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后,开始认为经典条件作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动物,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也服从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并致力于儿童情绪的研究。 华生认为婴儿出生时只有三种情绪反应:恐惧、愤怒和爱。引起这些情绪的无条件刺激一般只有一两种,但是年长的儿童可以对很多的刺激产生这些情感反应,因此对这些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一定是习得的。例如,华生认为对婴儿来说只有两种无条件刺激可以引起恐惧,一个是突然的声响,一个是失去支持物(如从高空落下),但年龄大点儿的儿童对很多事物,如陌生人、猫、狗、黑暗等都感到恐惧。对这些事物的恐惧一定是习得的。如一个小孩对蛇的恐惧是因为当他看到蛇时听到了尖叫声,蛇因而成为了一种条件刺激。华生等以一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为被试,看能否通过条件作用让他对小白鼠产生恐惧。实验之初,小孩对小白鼠并不害怕,但经过条件作用后,小孩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验过程如下:在小白鼠出现在小孩面前的同时,在小孩的背后用力击打一个物体发出巨响,引起孩子的惊吓反应。反复几次后,当只有小白鼠出现时,小孩也表现出害怕、逃避的反应。几日后,小孩对所有带毛的物体如狗、皮毛大衣等都感到害怕,可见,他的恐惧已经泛化。 华生的研究在实践上一个主要的应用是发展了一套对恐惧进行去条件作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代来说即是一种行为矫正或称之为系统脱敏法。这个研究是针对一个叫皮特的三岁小男孩进行的,他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但对兔子等动物感到害怕。华生等为消除其恐惧采用了如下程序:首先,在皮特喝下午茶时,将关在笼子里的兔子放在距离皮特较远且不会对他产生威胁的地方;第二天,将兔子拿到较近的距离,直到皮特感到一丝不安;接下来的每一天,兔子都被移近一点儿,但在实验者的关照下,并不会给皮特带来太多的麻烦。终于,皮特可以做到一边吃东西一边与兔子一起玩。用同样的方法,心理学家消除了皮特对其他物体的恐惧。 基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华生对养育孩子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父母应避免拥抱、亲吻婴儿,因为这样做很快就会让婴儿把看见父母与纵容的反应联系起来,就不会学习离开父母独自探索世界。他主张把孩子当成小大人般对待,用良好的方式训练他们,从而使儿童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三、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 从学习理论的观点看,经典条件作用似乎只限于对某些反射或先天的反应进行条件作用。对于人们是如何学习复杂的技能及进行主动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很难进行解释,于是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其他形式的条件作用。斯金纳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同华生一样,他也是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但他研究的条件作用并不是巴甫洛夫式的。在斯金纳看来,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应答,是由刺激自动引起的,大多数这样的应答都是简单的反射。斯金纳感兴趣的是操作性的行为,是对环境的主动操作。个体在环境中可能有多种反应,哪些行为保留下来或更可能再次发生,取决于行为发生之后所得到的强化。 为了研究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发明了一种仪器,叫做斯金纳箱。动物在里面可以自由活动,当它无意中压了杠杆时,会得到食物作为奖励。以后,动物就会更经常地挤压杠杆。反应的比率作为测量学习的指标,当反应受到强化时,它发生的比率也会增加。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比应答性行为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如读书并不是由某一具体刺激引起的,而在于读书曾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如果读书得到的是奖励如好成绩,人们就更可能投入这种行为。因此行为是由其结果决定的。 操作性行为的保持及去除与强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对行为进行强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形成操作性条件作用应注意以下原则。(1)强化与消退。可 (2)及时强化。对反应及时给予强化,它才会保留下来。这一点对教育孩子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好的行为及时表扬,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高。如果强化延迟了,行为将不会得到加强。(3)操作性行为的获得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法则进行的,通常是逐步学会的。 (4)强化的时间安排。 (5)负强化和惩罚。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行为矫正和程序教学。在行为矫正方面,对不良行为给予惩罚或不予注意,对好的行为给予奖励,坏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而好的行为就会渐渐保留。程序教学允许学生选择短文,回答问题,然后再按按钮看是否正确。它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小步子原则,行为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第二,学习者是主动的,这是有机体的自然条件;第三,要及时反馈。 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Piaget, J. , 1896-1980)是20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学说是在80年代前后才被介绍到中国来的,目前他已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哲学界所熟知的著名学者。他的本行原是动物学,但从青年时代起,他便对哲学和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5岁时,他开始了专业性的心理学研究,探讨的目标是寻找心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逻辑内在联系。他和他的同事设计了50多种灵巧的实验,为研究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皮亚杰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约0-2岁)。在这一阶段,婴儿通过一系列先天性条件反射,如摇头、摆手、抓握等这类极简单的动作,发展了感知运动图式,逐渐地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形成了对客体的最初反映和表象记忆。感知图式的发展为以后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但他们使用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皮亚杰用“前运算”一词来描述这一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征。所谓“运算”,系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借用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例如,5+3=8,可以说8是由5和3转化而来。这一时期的儿童在思维上都有着不可逆性的特点。可逆性是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的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的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则会回答:“没有”。 (3)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虽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能够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约11岁-成人期)。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仅能认识真实的客体,而且也能考虑非真实的、可能出现的事件。这种能超越时空的、对假设性因素的考虑,是思维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进步。此时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思维,即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也能运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同时还能进行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能分离出所有有关的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组合。 课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 2、初步了解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3、掌握现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知识重点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知识难点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引题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案例。 课堂小结 正确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课堂作业 1、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2、3-6岁(学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来标志,所以又称为年龄阶段。 (二)如P24,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婴儿期(乳儿期)0~1岁 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 2、先学前期(幼儿早期)1~3岁 3、学前期(幼儿期)3~6岁 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4、学龄期6、7岁~18岁 学龄初期6、7岁~11、12岁;学期中期11、12岁~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4、15岁~17、18岁 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此也称为危机期。需注意两概念不可重合,转折是必然,危机不绝对。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此时期,就难以产生或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则此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就称为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 在学前期是语言、感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三)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一般都低于他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水平。 三、年龄特征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就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如言语发展,0~2月,是哭声,2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不清晰、不明确的语音,至5个月时各国婴儿语音都几乎是一样的,6个月后聋儿停止发音,因为没有反馈,9~12个月时出现真正语音。然后是单词、电报句、简单句、复杂句。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乳儿期) (一)0~1个月新生儿期:发展非常迅速 1、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无条件反射) 吸吮、眨眼、怀抱反射、抓握、巴宾期基、击剑、迈步、游泳、巴布金、蜷缩反射等。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3、认识世界的开始——感知觉 4、人际交往的开端——情绪、情感 (二)1~6个月婴儿早期:依然迅速 突出表现在视觉和听觉发展上,通知视听定向,眼睛和手动作逐渐协调,开始能分辨熟悉与陌生人。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眼睛更加灵活;视线追随物体;主动寻找视听对象如成人或玩具,2~3后,对声音反应积极,半岁内认识世界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发生于婴儿早期,2~3手在偶然碰物体时会抚摸或拍打;3~4会被动抓东西,4月时喜欢抓,但不能准确达到目标,不协调。4~5月时开始出现协调动作。 3、主动招人——社会性交往 最早:哭;然后:笑 发展:亲子游戏 4、开始认生——社会性交往 表现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区分熟悉人与陌生人,开始有了记忆 表现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依恋和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 (三)6~12个月婴儿晚期 动作比先前更加灵活,活动范围加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亲子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出生后一年里,要经历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而坐爬站走都是在此期间习得的。6~7坐稳,爬和坐是交叉进行,爬行有许多好处,10月左右开始学站、站稳、走。 会坐、爬、站、走就扩大了活动范围。要为婴儿准备一些玩具在感知觉上对婴儿视、触觉都有所促进。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坐和爬利于手的动作发展。6~12月,手更加灵活,3~4月时,五指没有分工,是一把抓;7个月时五指分工逐渐灵活。6月以后双手还不能配合,有“神秘的中线屏障” 摆弄物体:开始针对物体活动,搬、敲打、摇晃、送往嘴里 重复连锁动作 3、言语开始萌芽 开始发出各种声音,7个月会用不同声音招呼人;9~10月,能听懂一些词并做动作;近1岁时喜欢咿呀不停,会说极少的词,可教孩子有意发声。 4、依恋关系发展 6月前分离易,近1岁分离困难,会出现分离焦虑,会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 二、1~3岁先学前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逐渐齐全 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此阶段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最初的独立性 (一)学会起立行走 1~2岁行走不自如原因:头重脚轻,骨骼肌肉较嫩弱,脊柱弯曲没形成,腿与身体动作不协调。 1岁到1岁半走路,之后上下楼梯,2岁左右能够原地跳、跑,到处钻,扔球踢球,弯腰捡东西。 (二)使用工具 1岁以后会准确拿各种东西当工具;1岁半会根据物体特性当工具;2岁半能自如使用 出现倒退也是前进中的倒退现象 2~3岁孩子能学会各种动作,2岁应教孩子使用工具如吃饭、穿衣 (三)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1岁半以后,开始说得很多很好;2岁左右喜欢说话甚至自言自语,喜欢模仿大人话。 思维随着言语与动作显现。能根据性别、年龄在称呼上进行分类。2岁后要讲道理 想象发生,在游戏中常见。 (四)最初的独立性出现 2~3岁时,有了主意,不用人领,不听人喊。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出现——2岁左右能分清你我,会使用“我”指代自己。 三、3~6岁学前期/幼儿期 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一)3~4岁 幼儿园称为小班 1、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3岁后,逐渐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能进餐、控制大小便、能在成人帮助下穿衣,能语言表达思想和要求,能和他人游戏。 生活范围扩大,认识能力、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动作思维 动作与思维紧密联系。玩游戏、画画目的性、点数等 3、情绪性大,不受理智支配 如刚入园的孩子,一个哭带着很多孩子哭; 受兴趣左右,注意感兴趣的东西,喜欢的事物 4、爱模仿 看别人干什么就想干什么,如玩玩具、告状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教育要求等要示范 (二)4~5岁学前中期——中班。 1、更加活泼好动 中班孩子不好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反应、动作等比过去更加灵活 2、思维具体形象——形象思维 依靠具体形象去理解。如买东西,说头一晃一晃的;大人应酬吃饭,幼儿说爸爸怎么总吃不饱啊;一滴水,肚脐眼 3、开始接受任务 能够执行指令。有意性注意、记忆、想象有较大发展。 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比3~4和5~6都快,也体现了最初的责任感,可以安排一些任务如做家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小班由成人陪或领着玩。4岁会自己玩、会分工、安排角色、组织游戏。 人际关系由亲子、师生关系发展到有了伙伴关系,同伴间影响也发生作用。 (三)5~6岁,学前晚期——大班 1、好问好学 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有强烈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喜欢探索,喜欢动脑筋 淘气也是求知欲的体现,如拆卸物体、攀爬高处 2、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知道多少、冷热;能根据概念分类,概念依据的就是事物的本质;对因果关系理解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如画画能有一定顺序,如为完成一定任务能采用各种方法抗拒诱惑 4、个性初具雏形 个性的核心是性格,表现为对世界人或事的稳定态度上。大班幼儿开始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态度。如稳定的兴趣,总喜欢玩几种游戏,不是看一个喜欢一个。 情绪也较为稳定。能持续很长时间,如以前爱哭的孩子拿个新鲜的事物一哄就好了,大班孩子如果不高兴可能很持续很长时间。 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知识重点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知识难点 难点是理解注意的品质 引题 注意的概念 课堂小结 使学生理解注意的概念及特点 课堂作业 1、什么是注意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案内容 教案说明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新异性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 (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 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例说明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2)间接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 (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 (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 (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两类 1.外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 2. 内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思的发展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新生儿刚才是接触外部环境就出现了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婴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前期的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转移。 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控制,额叶的发展比脑部其它部位迟缓,幼儿的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 小班幼儿逐渐能依照成人要求,指向并集中应该注意的对象,但注意的稳定性很低。注意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继续得到发展,注意集中的时间延至10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迅速发展,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0-15分钟。而且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给予注意,比如: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推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例如,让被试注视速示器,主试在不到 1/l 0秒的时间内呈现印有一些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幼儿最多能把握2-3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握对象时间的长短。从注意集中的时间看,小班幼儿3-5分钟;中班幼儿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10-15分钟。对象上看,具体生动的对象集中时间长,枯燥乏味的对象集中的时间短。 (三)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专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映了注意的灵活性。小班幼儿不善于实现注意的转移,大班孩子能根据要求实现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整个幼儿期还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但到大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大班体操时,既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注意体操队形的整齐。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注意的三种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转移 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其正常活动。如成人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布置完教室后,我们首先让幼儿熟悉环境,让幼儿感觉很新鲜,过渡很自然。平时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室内教玩具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教师若作了新发型或换新衣服,可提前与幼儿交流,再开始上课,以免引起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4、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选择教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趣味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幼儿认识轮船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后,可以安排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极其发展,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利用电脑画面,请幼儿根据画面上小猫的几种不同找有几只小猫,找对了小猫会“喵”的鼓励小朋友“真棒”,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注意都随着老师走,不知不觉完成了“7的组成”的学习,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5、适当控制儿童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6、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三)审慎处理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好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全神贯注,而不希望别人干涉,做事有一定目的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最明显的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课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具 PPT 教授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知识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知识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引题 生活中感觉的存在。 课堂小结 由于本章普通心理学这部分材料丰富,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起来有热情,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兴趣层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观察能力,这是作为学前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课堂作业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对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整体(事物全貌)的反映 联系: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称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一)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贝克斯顿(B e x to n)等人于l 9 5 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让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 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提高,或者降低 例如:餐馆里看见端上来的食物颜色很好,你会觉得这道菜特别好吃 微软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能降低色觉得差别感受性 (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3)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月明星稀” 明暗同时对比图。 相继对比 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塘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辨认40多种黑色。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不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双关图1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图2: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会把之知觉为一个正方体,这是因为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尽管图形中没有一个立方体,人们却会主观地把它知觉为一个立方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物体各部分的关系,对物体各部分关系的反映则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人能知觉为同一首歌;而四条直线不同的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想的是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和谐;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潺潺流水;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的是什么树,河边长的是什么草,墙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表现在大小、亮度、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1. 大小知觉恒常性 a. 观察者不受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 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黑白系列,彩色系列) 第2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 (1)概念解释:指幼儿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视力) (2)特点:整个幼儿阶段,视觉敏锐度不断提高,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发的转折期 (3)教育要求:教具,图片要大些;座椅高矮合适,采光充足 2、颜色视觉 (1)概念解释: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辨色能力) (2)特点: (3)教育要求: (二)听觉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同样按照:①概念解释、②特点、③教育要求三个方面对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进行整理归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初期:不善于自觉、有目的的观察,不能接受观察的任务 幼儿中晚期:目的性增强,能根据要求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持续性短、3-4岁:6分8秒 幼儿中晚期:5岁:7分6秒,6岁: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只能看到事物粗略轮廓、面积大和突出特征 幼儿中晚期:能从属性进行观察,比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 4、观察的概括性 幼儿初期: 观察得到的孤立、零散现象 幼儿中晚期: 可以得到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交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课题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 具 PPT 授课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知识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知识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引题 记忆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课堂小结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如何结合记忆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帮助最大,也最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热情。 课堂作业 1、什么是记忆,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遗忘,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1节 记忆概述 一 、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一个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编码相当于识记,信息储存相当于保持,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记忆的三个环节可以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类比。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与心理的关系 (三)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居重要地位 二、记忆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忆——回忆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略)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课题 第七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具 PPT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知识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知识难点 想象的种类 引题 想象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想象力的培养上,结合具体实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发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大家讨论分析得出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课堂作业 1、 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略)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课题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理解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知识重点 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 知识难点 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引题 幼儿思维发展教育的意义 课堂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发展、儿童对概念的掌握以及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等理解较困难,因此对这部分知识我放慢教学速度,尽量用多用实例来分析,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课堂作业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与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借助语言实现的理性认识过程 (二)思维的特性 1.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进行反映。 2.概括性:是指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反映同一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通过感知我们只能看到具体某一鸟的外形和活动情况,而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到鸟的本质属性:有羽毛、卵生。鸡、鸭是鸟,而蝙蝠、蜻蜓不是。反映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将多次感知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月晕而风。 (三)思维的种类 从个体发展来看 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直觉行动思维: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3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这种思维 聚合思维: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此种思维表现突出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以语词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小学高年级儿童身上迅速发展,初中生身上占主导地位。 二、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之中,其他过程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具体活动。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例如比较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三)抽象概括 抽象是在人脑中把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舍去其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例:从麻雀、杜鹃、啄木鸟、燕子、猫头鹰、等对象中抽出它们“有羽毛”共同特征,舍去会飞、有两只脚,嘴是尖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 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例:通过抽象得出结论:“有羽毛的卵生动物叫鸟”把这个结论推广到鸡、鸭、鹅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 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和理论,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例:判断鸡是不是鸟类。 三、思维形式 (一)概念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概念与词紧密联系,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来表达的,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抠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则越大。 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举例一位小学老师帮助儿童形成“动物”这个概念的过程 (二)判断 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它表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它分为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 (三)推理 推理是指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四、创造性思维 1、 概念: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例如曹冲秤象、 2、 基本过程: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3、主要特征:发散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略)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感知与动作——表象——概念 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从思维反映得内容的变化来看: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1、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 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 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4、 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6、 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7、 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2、 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3、 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5、 开展各种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课题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理解言语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幼儿期言语发展规律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知识重点 幼儿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发展特点。 知识难点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言语及其作用 (一)言语的定义: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二)言语的作用: 1.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 2.言语的概括作用 3.言语的交流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1、 口头言语:对话和独白的形式 2、 书面言语: (二)内部言语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先发展口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 (一)语音的发展 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z/c/s等;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二)词汇的发展 其发展可以从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词汇量的发展:3-4岁增长最快 各年龄阶段的词汇量:3岁,1000;6岁,3000;7岁,4000 词汇增长速度:每天2—3个词 词类的扩展: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幼儿掌握名词最多—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抽象性、概括性逐步增加 词义的理解不断深化,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都在增长 幼儿的词汇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较之幼儿前期儿童都有了发展,但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三)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简单句:妈妈抱我 复合句:妈妈抱我出去看大车车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妈妈不带我不去看大车车(双重否定表肯定)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我要那朵红色的花 句子从短到长 (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例如小白狗的故事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好凶的猴子抓我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出声、对自己说) 出声的自言自语:两种形式 1、游戏言语(3—5岁):一面动作,一面嘀咕,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2、问题言语(5—7岁):碰到问题和困难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掌握比口头言语的掌握困难 2、四岁是形象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认字的最佳年龄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1、 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 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 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4、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课题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掌握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功能 2、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懂得情感的种类及特点 3、懂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4、掌握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及良好情绪的培养措施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知识重点 什么是情感,情感的种类 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 知识难点 情感的基本状态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1、 说明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一)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 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活动而产生,并随着认识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 2.情感对认识具有反作用,或推动或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适应作用: 2.动机作用 3.调节作用 4.信号功能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人的情绪和情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有六神说和七神之说,六神:爱、恶、喜、怒、哀、乐。七神:喜、怒、哀、乐、俱、爱、恶。 请同学在纸上把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表情画出来,并说说产生这四种表情的原因 (二) 情绪的基本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挫折 引导学生组成每组5---6人的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及老师前面提供的例子,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找出各种情感状态的特点及当这些情感状态出现时自己怎样处理?并归纳成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代表来汇报该小组的学习结果,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归纳总结,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激情”“心境”“应激”的发生强度、持续时间、情绪表现、产生原因及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是反馈信息的最佳形式,它能集思广益,交流思想, 最大限度地活跃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间可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列表对比则便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记忆。 (三) 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学生自学掌握) 教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进行举例提问或请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是美感吗?全部提问完毕后,再把三种情感的“反映内容”“表现方式”及“意义”以表格的方式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自学辅导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考题: 当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出现某种情感状态时,你该怎样处理呢?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3岁前)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1) 社会性微笑 (2) 母婴依恋 (3) 陌生人焦虑——安思沃斯“陌生人情境实验” (4) 分离焦虑 (5)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二)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1、 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2) 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3) 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 (4) 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2、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 情绪内容的丰富性 (2) 情绪体验深刻化 (3) 情绪变化具有情景性 (4) 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 (5)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1、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 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良好情绪 3、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高级情感 4、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 课题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3、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4、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5、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具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知识重点 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知识难点 亲子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1.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受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上。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三)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四)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同父母在教养儿童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不同。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父母的教养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在两方面表现着差异,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即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并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时间照料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间的交往多身体运动,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更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同伴交往类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特点: 不存在性别差异: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中,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现实差别不大 指向同伴,较少指向教师:与同伴地位、能力一致,与教师有地位上差异 指向同性与异性伙伴的次数有差异:小班差异不大,中大班指向同性大于异性的 合作第一;分享与助人其次;安慰与公德较少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 ·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 中班多于小班与大班 · 以身体动作为主——攻击性言语 · 工具性的攻击为主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 当别人抢你的东西时,该怎么办? · 武力推开。喊“讨厌”并拒绝。找老师解决。放弃。“别抢,一块玩” · 游戏:5个孩子分3个苹果,学会分享和谦让 (2) 善用精神奖励 口头表扬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别人,通过故事讲道理,不要频繁使用“红花”
本文档为【幼儿心理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1KB
软件:Word
页数:6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22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