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教 学 计 划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 2017 年 上 学期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个别人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 教 学 计 划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 2017 年 上 学期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个别人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期教学任务及目标:(三维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编排的基本脉络、主要知识点等)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具 体 措 施 1、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 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 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 时 安 排 周 次 教学内容 所需课时 主备教师 一 认识图形(二) 4 刘仁丽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 廖倩龄 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 廖倩龄 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 廖倩龄 五 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 4 刘仁丽 六 100以内数的认识 4 刘仁丽 七 100以内数的认识 4 刘仁丽 八 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4 刘仁丽 九 认识人民币 4 廖倩龄 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 罗盼 十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 罗盼 十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 罗盼 十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 罗盼 十四 找规律 4 廖倩龄 十五 总复习 4 廖倩龄 十六 期末复习 4 刘仁丽 十七 期末复习 4 刘仁丽 十八 期末复习 4 刘仁丽 十九 期末复习 4 刘仁丽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修改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三棱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拼一拼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 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用七巧板拼图形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示台,每生一份七巧板拼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认识七巧板: 1、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2、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1)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 (2)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2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3)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①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②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生口述,师板书: △ 5 ③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 (生:……) ④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 (生:……) ⑤这个图形很有意思,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生观察,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算一算。 咱们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接着板书: 5 + 1 + 1=7(块) 介绍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称作“魔板”) 二、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1)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2)展示不同拼法,让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做一做上面三个图 ①(形式自选:自内合作或自己拼) ②讨论第一组为什么拼摆最慢? (用的图形最多) ③观察自己拼得像什么?并讨论图3像船吗? (学生述说修改方案) 5、自由拼: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6、集体展示。 三、总结延伸: 1、这节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回来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5页练习一第二题。 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2、第5页练习一第三题。 数一数。 3、第6页练习一第五题。 数一数,缺了多少块。 4、第7页练习一第六题。 仔细观察,连一连。 5、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剪一剪、涂一涂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层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学情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在做计算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错误,是一部分落后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学生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前已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但差异较大学生的计算方法多样,但以“拆分法”和“看减法想加法”为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20以内退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修改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十几减8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十几减7、6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 “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 十几减5、4、3、2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    15-6 = 11-7=       17-9=      12-7 =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四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教科书Pl8第3题 二.新授   1.完成P18页的第1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4. 完成P19页的第5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有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校正。 5. 完成P19页的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6. 完成P19页的第8、9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有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校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8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9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五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2.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六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2月 21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教材分析: 对于分类这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看起来像是全新的一块知识,但在上一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修改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 单一标准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 不同标准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二是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课时安排 9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难点 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 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读数、写数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难点 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多些,少些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准备 粉笔 黑板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验证。 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8= 77-7= 70+2= 9+20= 10+5= 28-8= 65-5= 3+20= 90+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小结:求够不够的题目,就是要把实际数量算出来,然后和给出的数量比大小。 3.第49页第3、5题。 4.第50页第6、7题。 5.第50页第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9○79 63-3○70 1+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 4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1.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2.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ht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人民币有关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例7教学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组织看书中方案。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教材分析: 对于分类这个单元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看起来像是全新的一块知识,但在上一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修改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 单一标准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 不同标准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二是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课时安排 9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难点 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 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读数、写数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难点 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多些,少些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准备 粉笔 黑板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验证。 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 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8= 77-7= 70+2= 9+20= 10+5= 28-8= 65-5= 3+20= 90+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2、 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小结:求够不够的题目,就是要把实际数量算出来,然后和给出的数量比大小。 3.第49页第3、5题。 4.第50页第6、7题。 5.第50页第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9○79 63-3○70 1+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教学目标 3、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 4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1.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2.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ht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人民币有关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3月 15 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例7教学挂图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组织看书中方案。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或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 1、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2、 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3、 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同数连加、连减同数的实际问题。 4、 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 课时安排 14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口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小朋友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出示课本第61页的主题图。 (2) 互动新授: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同学汇报: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着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 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0根。  请个别学生上来演示。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如果老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怎样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30-20  师:它的结果又是多少呢?(10) 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 同桌两人说一说。  请个别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进行板书。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师: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1、先做钓鱼游戏吧。我这有很多鱼等你们钓,可是啊,你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卡片。 2、写算式比赛。 师:你们都算得很快,那么你们能写出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吗?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第一组谢得数是50的算式,第二组写得数是60的算式,第三组写得数是70的算式。要求写出的算式又对有多,可以选一个记录员,也可以轮流写,其他人要帮忙检查,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基础知识。(完成第1、2、4) 学生独立完成,并选两题讲讲计算方法。提倡多种算法。 二、变式练习。(完成第3) 1、知道学生看题,独立完成 。 2、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完成第5) 1、自主读题,获得相关的数学信息。 2、完成题目。 3、学生反馈数学信息,老师给予肯定及订正。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展示台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2、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二、合作探究。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跟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 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一件,板书计算过程。如: 25 + 2 =27 25 +20=45 20 5 20 5 7 4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实践应用。 1、口算。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在观察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展示台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合作探究。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实践应用。 1、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五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4 + 9 =33 24 + 9 =33 6 3 20 4 30 11 24+6=30 4 + 9=13 30+3=33 20+11=33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基础练习 9+27= 9+14= 25+7= 6+28=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该怎样算) 二、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8题,直接填在书上。个别要强调计算方法。 2、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的方法。 3、练习十五的第12题: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数写在横线上。 (这种同数相加,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乘法做些准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横线上填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因此得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4、练习第十五的第14题。提醒学生要先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 6、练习第十五的第15题。强调计算的顺序。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看都有哪些书。(出示69页主题图)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小组先交流想法,再汇报。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要解决“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做,教师巡视。(35-3) 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先不看十位,先看各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快就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这个问题,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 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上的5就是15。 3、归纳总结。 同学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35-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35-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六第1、2、4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进行回答,第3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总结深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7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合作交流,得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呢? 是啊。我们一年级一班的许多同学就喜欢踢足球,看又要上体育课了,这不一班的班长又到体育器材室借足球去了。(播放多媒体课件)认真观察,你从上面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了8个。 师:说的真好,谁能根据里面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交流。 生:还剩下多少个足球?……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同学们,要解决“还剩下多少个足球?”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能自己试着算一算吗?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是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计算时能直接在个位上减,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正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仪上战士并说算法。 总结: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这样的减法算是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实践应用。 完成第70页的做一做第2题(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四、总结深化。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练习课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口算 32-5= 46-9= 29-8= 62-40= 50-6= 45-30= 24-5= 二、完成课本72页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完成课本71页的第4题 1、让学生观察第4题的画面。想一想家长和椅子的关系。 2、48位家长需要几把椅子?已经搬来了30把,那么还缺多少把椅子? 3、学生列式计算。 四、完成课本72页的第9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懂得六边形外面的数都是被减数,里面的数是减数。 五、完成课本73页的第11题,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的方法。 六、完成课本73页的第12题 ,90连续减9,每次减得的数写在横线上。(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些准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横线上填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因此得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七、完成课本73页的第13~1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小括号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口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理解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出示复习题。(闯关夺星活动)进行评比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二组的小朋友这三关都闯过了,,奖励3个星;一组小朋友闯过了两关,也很不错,奖励2个星。 老师这里有一张画有10个五角星的纸卡,先剪下2个五角星贴在一组这里,再剪下3个五角星贴在二组上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小括号。 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剪五角星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剪下了几个五角星? 生2:还剩几个五角星?…… 同学们表现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还剩几个五角星?”这个问题好吗? 要想知道还剩几个五角星,怎样计算? 先独立做一做,也可以用手中的小五角星纸卡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生汇报。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2-3=5 生2:我是用小五角星摆的,先从10个里面拿走2个,再从剩下的8个里面拿走3个,最后还剩5个。 生3:我与他们不一样,我是先算一共剪下了几个:2+3=5(个),再用10个减去5个:10-5=5(个)。 生5:老师,我这样做的,10-2+3=5. 师:嗯,同学们认为这个小朋友做的怎样? 全班质疑交流。 生1:10先减2再加3等于11,不等于5. 生2:剪下3个五角星,不能加3,应该减3才对。 生5:我是先算2+3=5,再从10里面减去5等于5. 师:哦,老师明白了,这个同学是想先算2+3,再从10里面减去2和3的和,可是10-2+3这个算式按运算顺序能先算2+3吗? 同学们,怎么做才能先算2+3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74页的内容。 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对,你说的非常正确,要想先算就要加上小括号。 2、总结规律。 让学生多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总结出: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实践应用。 1、出示卡片练习。 2、第74页“做一做”,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独立做。 四、总结深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0 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给信息正确列出连加算式,并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1、 利用课件先出现佳佳折的6个小星星,然后出现浩浩折的6个小星星,最后出现小芳折的6个小星星(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一,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 你能根据所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例4。 同学们真不简单,根据看到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好吗? 先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6+6=12 12+6=18 (2)6+6+6=18 (3)列表解答 老师想知道6+6+6=18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生:先用6+6=12,再用12+6=18。 比较(1)和(2)两种计算方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方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6+6的结果12,再加上6,得出18的。 师: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生:第(2)种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建议同学们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第(3)种解答方法也不错,这样列出来比较直观。 2、 尝试练习。 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做完后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三、实践应用。 1、上台表演。 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又上来7个,然后又上来4个。让学生根据学生上台表演的这一过程写出算式,算一算:现在台上有多少个同学在表演? 2、 跳绳活动。 先出示正在跳绳的8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6个同学,最后出示又走来3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请学生列出算式,再计算。 四、总结深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1 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分一分问题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会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觉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猴子开的“橘子专卖店”开业了,咱们快去看一看吧!(课件演示)咦,橘子怎么撒了一地?快装到袋子里面吧!怎么装呢? 请同学们认真看播放的画面,里面告诉了你们哪些信息? 学生观看课件中提示的信息。 生1:一共有28个橘子。 生2:9个橘子装一袋。 生3:问可以装满几袋?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装满”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袋要装够9个,装不够9个就没有装满。 二、合作探究。 1、(看着播放的画面)你能解决“可以装满几袋?”这个问题吗? 拿出你手中的小橘子图片摆一摆、圈一圈。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是用图片摆的,我的图片不够,我们组几个同学的凑在一块,每9个摆一排,摆了3排,还剩下1个。也就是可以装满3袋,还剩下1个。 生2:我是用减法来算的:28-9=19,19-9=10,10-9=1;减了3次,最后等于1,说明可以装满3袋,还剩下1个。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也非常好,从28中连续减9,减几次说明可以装满几袋。 3、 小结: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当自己的图片不够用时,我们知道大家合作来摆。不但会用图片摆一摆,还会用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刚才我们做的对不对呢?怎样验证? 生:用加法验证,一袋是9个,3袋是3个9加起来,是27个,再加剩下的1个,正好是28个橘子。 三、实践应用。 1、小花猫钓鱼。 星期天,小花猫去河边钓鱼。小花猫真厉害,半晌的时间就钓上来了11条鱼。小花猫准备用这些鱼招待朋友,它把这些鱼每3条1袋装在袋中封好冻到冰箱里。这些鱼可以装满几袋? 学生独立解决,做完后小组交流算法。 2、 小花猫招待朋友。 这天小花猫家来了小黑和小黄两位猫朋友,小花猫就拿出它钓的所有鱼来招待这些朋友,小花猫和这两位朋友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鱼。每只猫要吃4条鱼才能吃饱,这些鱼够几只猫吃饱肚子? 4、 总结深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2 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一)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二)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4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2、出示课本第83页第7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4、6、8题。 (三)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4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练习 主备教师 罗盼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4月2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3第9。 2、出示课本第84第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0题。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二是稍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教学内容,课程编排受到了充分的重视。不仅从一年级上册教材就开始渗透(如各种加法表、减法表中注意让学生去找,认数部分教学中也多处进行了渗透),同时继续沿袭实验教材的做法,在本册还单设单元进行教学。但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验结果,修订教材较实验教材降低了难度,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重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例题数量大大减少,,使得教学线索更为明晰,教学过程也更加顺畅,教学时能更好把握教学的“度”。  这一单元的排列规律,仅限于简单的: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规律就可以了,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而不是在于难度。 教学目标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课时安排 5课时 修改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一)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5月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1、主题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二)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5月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2、能按照规律画出后面若干个图形。 教学重点 能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按照规律画出后面若干个图形 教学准备 1、小正方体、三角形、圆片、小正方形若干。 2、学生配套的学具。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ΔΟΔΟΔΟΔ(ΔΟ) ★☆★☆★☆(◇◆) 二、新授 教师:复习题中第1题同学们都选对了,也说出了它的规律,如果让你们继续往下摆一组,你知道应 该摆什么吗? 学生:因为一组里是一个Δ一个Ο,所以只要再摆一个Δ一个Ο就可以了。 教学例4。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填上一种最满意的规律,可以让别的同学顺着规律往下面 画一组。 2、 第89页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三)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5月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 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2、 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花若干个。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Δ□ΟΔ□Ο ■■□■■ 二、新授 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教师:这道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第89页第3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找规律(四)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5月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教学难点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 2、课本第89页第4题。 哪种颜色的珠子的数量是没有变的? 3.课本第90页第9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 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主备教师 廖倩龄 课  型 练习课 备课时间 5月5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迅速。 教学重点 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迅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复习。 课本第90页第6题。 二、新授。 1、(完成第10题)让学生圈出合适的图形,并说出理由。第二行的图形,由学生说完理由和答案后,再由学生来判断对错。 2、完成第7题。 让学生找出规律后自己涂在书上。 3、完成第13题。X k B 1 . c o m 先让学生照规律摆出后面两个图形,再让学生根据图形写成数字的形式。 如果只出现前2个图形,还可以有什么规律?说明要确定一个规律一定要连续出现两次或更多次。 4、完成第11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算一算,找出规律,说明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并不一定差相同的数。 2.1、2、4、5、7、( )、( ) 3.1、1、2、3、5、8、( )、( ) 4.小鸡根据胸前的号数按规律排队,其中一只小鸡没有按规律排队,请你把它找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 1课时)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5月1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准备 数的组成、顺序、比大小的课件、计数器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2、 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 指名按要求数数:     (1) 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 (出示计数器)分别拨45、33、60、100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 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板书:11、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再问: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3.课堂练习。  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5、 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和减法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5月1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一、算一算 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口算?  1、20以内退位减法。  小动物应该上哪一节车厢?连一连。 师:说说这些口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13-5=8 ,先算10减5等于5,再算3加5等于8。  2.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苹果应该放到哪个筐里? 说说这些口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小猫能钓到哪条鱼?圈一圈。 这两道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1)3个十加2个十是50。  (2) 可以把整十数看成是几个十,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计算。  4、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说说这几道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54-2=   79-4=    63-3=    91-6=  54-20=    79-40=    63-30=    91-60=  上下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说说怎样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3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5月1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课件等。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二、换钱练习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⑥1张20元可以换几张5元?  ⑦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20元?  ⑧1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3)总结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4)1元2角=(  )角  17角=(  )元(  )角  3、 课堂练习:课本96页第9题。  6元=(  )角      15角=(  )元(  )分  40角=(  )元      1元3角=(  )角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4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统计)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5月1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课件演示)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年级 数学 科 下 册教案 (总课时:第5 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刘仁丽 课  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5月10日 组长审核 已审核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会解答100以内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步 骤 修改 1、 复习解决问题。 (二)指导练习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三)提高练习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7、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 162 .. 163 .
本文档为【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163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09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