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全集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全集

举报
开通vip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全集物理总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声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全集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声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四、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传播形式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的感知过程音调:决定因素响度:决定因素音色:决定因素来源和危害定义防治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1、复习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2、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1、声音的产生: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2、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例题分析例题1:莱芜市200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例题2:(2006年南通市)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例题3:(06河北)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北京市2006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四、堂上练习   1、(06年福建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的。   2、(06年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4.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l)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过程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声音的三个特性: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例题6:2006年福州市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例题7:(江苏省宿迁市2006)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例题8:浦东新区2006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二、动脑动手填空题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06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4、(06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5、(06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6、(06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3、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1.噪声: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声的利用: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②回声:回声定位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例题9:(江苏省淮安市2006)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例10:广州市2006(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电磁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例11:绵阳市200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例12:2006年潍坊市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①                          ;②                           。二、学生练习   ⒈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⒉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⒊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   ⒋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⒌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⒍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7.(06江苏淮安)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B、减少车辆的噪声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三、综合创新   1、小明住的楼房附近正在建筑一座新的高楼,汽车声、人声日夜不停,十分嘈杂。小明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他的影响?四、教学反思:第二章光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2)、能力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定义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1、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例题1(2006北京)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例题2(2006连云冈)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B.立竿见影C.冰透镜向日取火D.鱼翔浅底例题3(2006乐山)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例题4(2006大连)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  秒。(二).选择题  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点,会画光反射的光路图。二、基础练习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  、  。  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是60°。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3.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三、复习过程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例题1(2006南通)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例题2(2006成都)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90°C.120°D.150°例题3(2006广州)(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12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例4(2006扬州)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时,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  。 2.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  反射定律。(二).选择题3.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30°(B)60°(C)90°(D)120°4.如图5-8,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D)反射角是30°(三).作图题1.在图1中,已知入射线OA画出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在图中标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2.在图2中,已知入射光线与其中一块镜面夹角是30°,两块平面镜夹角是60°,画出这条光线在两镜间的反射光线。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反射的学习,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识要有全面的理解。二、基础练习1.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球面镜分凹镜和凸镜两种,凹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镜能使光线发散。三、复习过程(1)平面镜: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大小相等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4、作用:成像、改变光路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例题1(2006黄冈非课改)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A、潜望镜B、显微镜C、照相机D、电影机  例题2(2006江西)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例3(2006广州市)“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2、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 的像。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米。  2.物体与在平面镜内的像相距9米时,则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  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对镜面运动则像将以  的速度朝  方向运动。这过程像的大小将  。(以地面为参照物)  3.医生检查耳道时,戴的是  镜是利用该镜对光的  作用。汽车的观后镜要选用  镜,这是因为它比同口径的平面镜有  观察范围。  4.把凹镜对着太阳,太阳的平行光被凹镜反射后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  。(二).选择题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  (C)若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厘米,则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厘米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6.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凹镜(B)凸镜  (C)平面镜(三)、作图题1、(2006上海浦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2006盐城)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实验题。1、(2006锦州)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距离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006泰安)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3、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也是光现象,讲述的是折射现象和物体的颜色的初步知识,是选学内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4、光源发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其中NN’是界面,右侧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四、复习过程(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例题1:(2006广东)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B、小孔成像C、灯光下的手影D、山在水中的倒影例题2:(2006黄冈非课改)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例3(2006吉林)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2)从实验知道,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关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束。  关于颜料的混合,要知道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来。  例题4(2006潜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与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例5(2006吉林)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五、堂上练习(一)作图题:1、(2006河北)如图8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006石家庄)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二)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D)人们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三)、实验题。1、(2006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2.(2006河南)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2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想的依据是。六、教学反思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三、复习内容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四、知识梳理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1、复习过程(1)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填表: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例题1:1、(2006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2、(2006北京朝阳区)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3、(2006四川乐山)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4、(2006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例2(2006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例题3:(2006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例4(2006南通)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三、堂上练习1、(2006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2)(3)2、(2006泰安)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2006襄樊)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镜。4、(2006黑龙江)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过程例题1:(2006宜昌)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例题2:(2006成都)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例3(2006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例4(2006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二、堂上练习1、(2006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2、(2006衡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3、(2006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例题1:(2006成都)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例题2:(2006福州)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1\*GB3①B、①=3\*GB3③C、②=4\*GB3④D、③=4\*GB3④二、堂上练习1、(2006镇江)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2、(2006徐州)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D.显微镜3、(2006盐城)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4、(2006锦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三、教学反思第四章物态变化一、单元复习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   作为预备性知识,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四、知识梳理定义温度摄氏度的定义工作原理测量实验用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寒暑表使用定义熔化吸热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特点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特点定义汽化吸热方式定义液化放热液化方法定义升华吸热实例定义凝华放热实例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   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最小刻度是0.1℃摄氏度。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固点。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液化。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三、复习过程(1)、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1[2006眉山]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1).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2.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4.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5.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6.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7.熔化吸热的应用: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2).凝固: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2.凝固规律: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2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例题2[2006黄冈]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   例题3[2006石家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1)图17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四、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泉州]小英同学按图1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2.[2006桂林]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14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二、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2、[2006浦东]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在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二、复习过程(3).汽化: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沸腾和蒸发的区别:1.沸腾: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⑷有关沸点知识: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时,氧为液态。-2190C时,氧为固态。-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2.蒸发:⑴蒸发现象:1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4).液化:1.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⑴降温(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⑵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②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0C的水蒸气液化成1000C的水要放热)例题4下列关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   (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例题1[2006孝感]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例题2[2006福州]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例题3[2006广州]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例题4[2006江西]“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例5[2006广州]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三、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江西]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2.[2006莱芜]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3.[2006乐山]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4.[2006福州]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0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1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二)选择题1.[2006玉林]如图2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2.[2006太原]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A.液化B.凝华C.熔化D.凝固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引入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发生固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一切物质都可发生状态变化。二、复习过程(5).升华: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6).凝华: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  (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凝华放热:略附录: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例题1[2006潍坊]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例题2[2006菏泽]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C.深秋的霜冻——凝华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例题3[2006淮安]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三、堂上练习(一)填空题1.[2006重庆]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现象.2.[2006深圳]今年入夏以来,深圳阴雨连绵,暴雨不断,降雨量同比明显上升。这是由于深圳处于__________气压控制之下;雨天室内墙壁常常“冒汗”,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降雨严重影响了荔枝树花的______________,降低了结果率,造成深圳荔枝大幅减产。(二)选择题1.[2006吉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2.用久了的白炽灯炮会发黑是因为()(A)钨丝升华,灯丝变细   (B)钨升华后,在灯内凝华(C)钨丝蒸发,在灯内凝华   (D)钨的凝固3.[2006天津]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4.现在若干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想想应该用什么办法使酒精和水分离?四、教学反思第五章电路和电流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电学方面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科学探究,全过程地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助能力,提高安全用电的常识以及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 正好相反。 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8、1安培=1000毫安(mA)1毫安=1000微安(μA)9、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10、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a、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1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和三、知识梳理电流方向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组成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联家庭电路组成安全用电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1、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什么?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连接如图1-1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二、复习内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e(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课本P52图4-12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四)、电路1、组成: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④导线:输送电能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三、基础练习1、(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甲图中的两个灯泡是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______(选填“电压”、“电流”或“电阻”).2、(2006年临沂市)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5、(2006年丽水市课改区)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6、(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尺B.铅笔芯C.玻璃棒D.橡胶棒7、(2006年杭州市)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四、复习过程例1例2:(2006年济宁市课改区)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 第二类 铜条铅笔芯水银 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A.密度B.磁性C.硬度D.导电性 例3:(2006年莱芜市)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如图1),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例4:(2006年嘉兴市)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A、电源短路B、电流表损坏C、L1不亮D、L2的灯丝烧断例5:(2006年山东省)图2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五、堂上练习1、(2006年北京市)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木制刻度尺B.塑料笔杆C.金属小刀片D.绘图橡皮2、(2006年泰州市)如图4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3、(2006年丽水市课改区)学了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后,小文问“家中的电视机、电灯、电风扇等用电器之间是什么方式连接?”“当然是并联”小玲回答说。哪些现象能说明它们是并联的?(举一例);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及过程1、电流(一)、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A;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C;t表示时间,单位是:s(五)、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mA,合0.14A(六)、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三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看清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2、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3、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 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程 0.6A3A 3V15V 每大格 0.2A1A 1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 很大相当于开路 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二、典型例题1、(2006年北京市)图1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A。2、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插座、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是A.一定是串联B.电灯与插座应该串联,彩电与电冰箱应该并联C.一定是并联     D.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3、(2006年大连市)21.如图7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2短路D.开关S断路4、(2006年福州市)图6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C.甲、乙都接电压表D.甲、乙都接电流表5、(2006年济宁市)在如图5(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5(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5.6V1.4VB.7V1.4VC.1.4V7VD.1.4V5.6V6、(2006年黄冈市)在实验室,鲁慧中同学发现一个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是0—9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测量小量程是多少,她先用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然后再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指示如图(b)所示,则电流表的小量程为A、0—0.6AB、0—1AC、0—2AD、0—3A7、(2006年上海浦东)如图10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特点:1、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表述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I3=……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表述: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公式:I=I1+I2+I3+……2、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表述: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公式:U=U1+U2+U3+……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表述: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公式:U=U1=U2=U3=……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公式:U=U1+U2+U3+……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公式:U=U1=U2=U3=……二、典型例题1、(2006年太原市)9.在图2(甲)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L1的电流为0.7A  B.通过L1的电流为1.2AC.通过L2的电流为1.2AD.通过L2的电流为2.5A2、(2006年北京市)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1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B.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C.开关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D.开关S2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3、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_________,要使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__________,若闭合开关__________则将造成电路短路。4、如图所示两电流表所用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甲所示,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_________A。5、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电流表A的示数为1A,现将R1和R2对调位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表A示数的仍为1AB.电压表V1的示数可能变,V2的示数一定不变C.通过三个电阻R1、R2、R3的电流之和仍为1AD.若R2=R3,则电源电压U=5V三、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复习过程(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⑴低压供电线: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0V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⑵电能表: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⑶闸刀(空气开关):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⑷保险盒:1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③电路符号:④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⑤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和15A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⑸插座:①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②种类: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二孔插座、三孔插座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1接火线2接零线3接地线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⑹用电器(电灯)、开关: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②灯泡的种类:螺丝口卡口。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③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三)、安全用电:1、触电事故: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2、触电形式:家庭电路(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二、堂上练习1.(江西省南昌市2006)小亮在开着空调的书房里复习功课,妈妈在厨房忙着做晚饭,当她把电饭煲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的空气开关就“跳闸”了,原因可能是电饭煲插头内部发生了,导致电路中过大,引起“跳闸”.2.(济宁市2006)在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3.2006年杭州市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BCD4.2006年南通市下列图示现象中,符合用电安全的是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湿衣服晾在电线上用湿布擦抹电器家用电器未加接地保护ABCD5.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2中的连有开关的电灯和三孔插座接人家庭电路中.6.2006年山西临沂市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下列做法中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A.更换灯泡或维修电路时要先断开电源B.开关要接在火线上C.三孔插座接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D.暂时没有合适的保险丝.短时间内可以用细钢丝代替7、.江苏省镇江市二○○六年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人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B.进户线零线断了C.书桌边的插座与零线断开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8.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A.在高压线旁放风筝B.家里保险丝熔断时用铜导线代替C.发生火灾时,不带电泼水救火D.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三、教学反思第六章欧姆定律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概括本章内容(2)、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掌握欧姆定律(3)、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9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串联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路中串联的电器越多,电流越小每个电器的电压越小串联分压限流 并联的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各电器的电压不变。、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三、知识梳理作用单位测量仪器:电压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单位应用:滑动变阻器内容表达式应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安全用电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内容1、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符号:R(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实验分析:①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②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③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④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方法:串联在电路中;“一上一下”接法变阻:接入电路前应调到阻值最大(滑片远离下接线柱)。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二、堂上练习1、、(2006年陕西省课改区)如图7所示,闭合开关S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应把F点与滑动变阻器的点用导线连接起来。2、、如图1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2个,因此有几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A.接A和DB.接B和CC.接A和BD.接C和D3、要改变某段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无效的是()A、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B、改变导体的材料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的长度4、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研究方便,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电阻丝,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①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应选电阻丝②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电阻丝C和③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电阻丝A和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电阻丝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机mm2 3.2 0.8 1.2 0.8 1.2 1.2 1.25、(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B上的电压UA、UB和通过A、B的电流IA、IB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IA=IBB.IA>IBC.UA=UBD.UA>UB6、(2006年太原市)图6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向力端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刻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7、(2006年台州市)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A.电线的长度B.电线的横截面积C.电线的材料D.电线的温度三、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1)、欧姆定律。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数学表达式I=U/R4、说明:①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③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6、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第一:可以用来求导体中的电流强度。第二:可以计算导体两端应该加多大电压。第三:可以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2)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2、原理:I=U/R3、电路图:(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④整理器材。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二、基础练习(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按图8-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的增加,如2伏、4伏、8伏等,并把与之对应的电流填进表中。现在表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在R=5欧时得到的。 电压(伏) 2 4 8 电流(安) 0.4 0.8 1.6  由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增大到几倍,电流也增大到几倍,即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还用上面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总保持2伏,并使R成倍的增大,如5欧、10欧、20欧等。把与之对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中。 电阻(欧) 5 10 20 电流(安) 0.4 0.2 0.1   由上表可知,在电阻增大到5欧的2倍、4倍时,电流0.4安就减小到原来的1/2、1/4。即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复习过程例题1:(2006年宁波市)小明测量某电阻R的阻值时,已连接如下电路:(1)同桌又补了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在图中画出这根导线。(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请选“A”或“B”);(3)小明正确操作测得数据如下,电流表第3次示数如上图,请你帮小明填人下表空格中。(4)最终测得的电阻阻值为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例题2:(2006年福州市)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的电阻值为Ω;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R2的电阻值为Ω;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是V。  例3: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学习用伏安法测一只电阻的阻值。如果这个电阻是阻值约20欧的小灯泡,所用实验器材画在图8-3中。请你在左边方框中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然后在右边用画线的办法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要选择正确。  例4:(2006年黄冈市)谢敏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三、堂上练习1、如图23-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电源电压及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当滑片滑到b端时,将S1、S2均闭合,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如图23乙、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求:(1)电源的电压;(2)R2的电阻;(3)灯L的电阻。2、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内容1、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2、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经验表明)3、(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4、注意防雷:(1)雷电的特性、数据。(2)避雷针二、中考关注电路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它已成为历年来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点有: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1、简单串并联问题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例1、(2004上海)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2、生活用电问题家庭电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家用电器在家庭里越来越多,有关生活用电问题的计算自然成为中考的热点。例2、(2004佛山)在家用电器中,有许多电器的电功率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小明家的部分家用电器懂得电功率。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功率 电器 电功率 电器 电功率 电器 电功率 空调 1000W 电熨斗 500W 电冰箱 100W 微波炉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扇 100W 电热水壶 1000W 电视机 200W 手电筒 0.5W 抽油烟机 800W 电子计算机 200W 计算器 0.5mW小明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使用电子计算机,而且电热水壶在烧开水,如果家里只有这几种电器(各一件)在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请计算:(1)电路的总功率和总电流各是多少?(2)如果平均每天使用3h,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多少千瓦时?3、变化电路问题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改变了电路的结构,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值会发生变化,称之为变化电路问题。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例3(2004沈阳)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和L2上分别标有“6V3W”和“6V6W”字样,灯L3上标有“12V”,其它字迹模糊不清。当断开S1,闭合S、S2时,其中一盏灯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发光;当断开S2,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源电压和灯L3的额定功率。4、开放性问题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型,称之为“开放题”。解答开放性问题,要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过程、结论,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自行补充条件的开放题,补充的条件要适当,使问题得以简单解决。例4、(2004江西)如图12所示,R1为12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9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5A,通电5min.请你根据这些条件,求出与电阻R2有关的四个电学物理量5、实验探究问题例5、(2006年泰州市)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A.(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3)右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1.0 1.5 2.0 2.5 2.8 电流/A 0.10 0.15 0.20 0.25 0.28三、堂上练习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的阻值为2欧姆,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电源电压是4伏特,则R的两端的电压是______伏特,灯泡的电阻是______欧姆。2、如图2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小;B.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大;C.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大;D.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小。3、计算题:1.电源电压不变,某电阻的阻值增加3欧姆时,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五分之四,求:原来的电阻是多少?2.某导体两端电压是12伏特,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9安培,欲使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6安培,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大?(用比例法)四、教学反思第七章电功率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三、知识梳理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能的测量电功率电热功率公式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保险丝的材料及作用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出示问题:将一个标有“220V,40W”的灯泡接入220V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将它分别接在220V与110V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若把“220V、100W”与“110V,100W”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的电器中,哪个灯亮?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二、复习内容及过程(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4、计算公式:W=UIt=UQ=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W1:W2=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 2 4 6 8 3 2 6 5 4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⑵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当U实>U额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三、典型例题例1:(济宁市2006)物业工作人员来李明家收电费,他观察到李明家电能表的情况如图3所示.然后从记录本上查出上月电能表的示数是811.6kWh.若按0.5元/kWh计费,李明家本月应缴电费______元。李明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W。例2:(广州市海珠区2006)一个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字样,它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若某个电热水器单独使用时,电表转盘在300s内转了210转,则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     ,这个热水器放出的热量能使质量为__________的水温度升高10℃.[假设没有能量损失,已知:c水=4.2×103J/(kg·℃)]例3:(广州市2006)供电局以每两个月为一个抄表计费周期,小明家收到06年1、2月的电费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单,通知单上附有他家近几个月的用电量图表,如图15所示.(l)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时间(年/月) 05/3、4 05/11、12 06/1、2 用电量(kW·h) 902.1 (2)与05年11、12月比较,小明家06年l、2月多用了一个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的电暖器,其他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与05年11、12月相同.这台电暖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流多大?请你估算小明家06年1、2月使用电暖器共多少小时四、堂上练习。1、一个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字样,它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若某个电热水器单独使用时,电表转盘在300s内转了210转,则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     ,这个热水器放出的热量能使质量为__________的水温度升高10℃.[假设没有能量损失,已知:c水=4.2×103J/(kg·℃)]2、.盐城市二○○六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家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W.当小明家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3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圈,则该灯泡消耗的电能是J,它的电功率为W.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一)测量: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Ⅱ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二)、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二、典型例题例1:2006年南通市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为两节铅蓄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lA'’字样,某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1)该同学连接的电路中有错误,请用笔在错误处划“×”标明.(2)错误改正后,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中的电流是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_W.(4)另一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先很亮后熄灭,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浙江省2006衢州小刚家里有一台电热烘干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铭牌已变得模糊不清,只知道额定电压为220V。小刚为了知道该电热烘干机的额定电功率,把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电热烘干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烘干物体)。图甲是电热烘干机工作前电能表的示数,图乙是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后电能表的示数(电热烘干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求:(1)电热烘干机工作6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千瓦时。(2)电热烘干机额定电功率是多大?(3)电热烘干机发热体的电阻是多少?例3:浙江省丽水市2006年某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用一盏“220V40W”的白炽灯,每晚亮10小时。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后来,学校电工用两盏“220V40W”的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结果,两盏灯的亮度比改装前要暗,但灯泡使用寿命明显延长。(1)改装前,一盏路灯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2)改装后两灯的总功率是多少?比原来省电还是费电?(3)小明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请判断小明设计的电路图是。,三、堂上练习1、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说明:利用电能表测用电器的功率,通常采用了下列步骤:⑴首先按测量要求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图.⑵观察电能表,记下它每的转数N.⑶测量时使待测用电器工作,其他用电器(属于该电能表的)都停止工作.⑷用秒表或手表记下电能表转一定圈数(盘的边缘有个红点)时所用时间.⑸利用公式计算出所测用电器的功率值为多少瓦?2、莱芜市2006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器材如图8所示,其中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它的电阻约10Ω。(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8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导线不要交叉)。(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于是小刚提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灯丝断了B.可能是小灯泡短路C.可能是变阻器开路究竟哪个猜想正确,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进行判断(电流表、电压表均无故障)。下表给出了电流表、电压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请判断每种情况下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并把其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里。 电流表 电压表 判断结果 示数不为零 示数为零 示数为零 示数不为零 示数为零 示数为零 (3)小刚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9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W。3、武汉市2006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其中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灯丝电阻大于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字样.图甲是测定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1)小明按图甲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      。(选填“短路”或“开路”)(2)小明排除故障后,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3)若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换用0~3V的量程后,应将电压表中“-”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点,“3”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点,也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读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内容通过习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并能灵活运用电学公式解决一些综合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过程例1:浦东新区2006年甲、乙两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除了小灯外他们所使用的器材规格均相同,小灯的额定电压可能是“2.2V”、“2.5V”或“3.8V”,小灯功率相差不大。甲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时记录了第1组数据,当小灯正常发光时记录了第2组数据,把滑片移到端点时小灯闪亮一下,后熄灭,并记录了第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他们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伏,甲同学所用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瓦。当乙同学所选用的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所示,而滑片恰好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上,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乙同学所选用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_____安。 物理量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小灯亮暗程度 1 1.3V 0.16A 暗 2 2.5V 0.26A 正常发光 3 4.5V 0A 不发光 图14例2:浙江省舟山市2006妈妈新买一台电磁沪,好奇的小明立即翻开说明书(1)为什么要单独使用10A以上的插座?请通过计算说明。(2)小明想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电磁炉锅具的使用效果.家里现有四种锅具.小明计划选用其中的两个锅具烧水,你认为较合理的选择是________(填字母)(3)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该电磁炉将一壶2.2千克的水从20℃烧至沸腾,需要多长时间?〔假定电磁炉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被水吸收。水的比热C=4.2×103焦/(千克.℃)](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额定电压 110V 额定功率 550W 容积 1L例3:莱芜市2006年小明的爸爸从国外带回一只旅行电热壶,右表是其译成中文的说明书。(1)小明说这个壶在中国家庭电路中不能直接使用,请你解释其原因。(2)小明说可以将此壶与一只电阻串联后使用,请你帮他计算出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3)此壶正常工作时,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20℃的水烧开至少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损失)例4.2006年临沂市王磊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对客厅里的照明电路进行了改装,将原来由一只开关控制的五个灯泡组成的照明电路,分成两组,分别由两只开关控制,需要较强的亮度时全部灯泡都亮,不需要很亮时只有两个灯泡亮,白天或厅内无人时则全部关闭。王磊同学经过较长时间的统计,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平均每天开灯时间 需较强亮度时间 不需很亮时间 每个灯泡的功率 6h 2h 4h 60W请你根据王磊同学统计的数据,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1)改装后每月(按30天计算)可以节约多少度电?(2)如果用电热水器给水加热,每月节约的电能可以将多少20℃的水加热到60℃用来洗澡?[水的比热容4.2×103J/(Kg℃)]三、堂上练习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电阻约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①请指出该电路连接中错误或不妥:、;、。②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电压表无示数,灯泡也不发光,出现故障的原因是。③故障排除后,调滑动变阻,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图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2.按图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⑴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⑵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3.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9-3、表19-4、表19-5所示。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9-3、表19-4、表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①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②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五、教学反思第八章电与磁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2)认识电流的磁效应。(3)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铁相似。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4)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5)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6)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掌握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通电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三、知识梳理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磁场和磁场的方向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和匝数的关系电磁继电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影响受力方向的原理因素电动机结构能量转换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电磁效应现象能量转换原理发电机结构能量转化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内容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两物体相互吸引要考虑六种情况,两物体相互排斥要考虑四种情况。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③典型磁感线: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6、分类:Ι、地磁场:1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2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二、典型例题例1: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的轴线上静止,如图4所示。请画出条形磁铁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例2:(2006年泰州市)图8为两个条形磁体及其它们之间的磁感线,请在图中标出条形磁体的N、S极以及磁感线的方向.例3: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项目于2006年4月26日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正线全长约30km,设计最高运行时速430km/h,单向运行时间7min20s.(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结构如图甲所示.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的上端是_________极.若列车总质量是20t,磁悬浮列车行驶时,强大的磁力使列车上升10mm,那么上升过程中磁力对列车做功_________J.(g取10N/kg)(2)如果列车在单向运行过程中,只停靠一站,那么,停靠时间约为_________s(设磁悬浮列车全程均以360km/h的速度行驶).(3)图乙是另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原理图,A是磁性稳定的电磁铁,安装在铁轨上,B是安装在车身上(紧靠铁轨上方)的电阻非常小的螺线管.B中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B与电磁铁A之间相互___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四、堂上练习1、如图3所示,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A.磁性B.导电性C.弹性D.绝缘性2、(2006年丽水市课改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小青同学看了“机遇号”探测器降落火星的电视新闻后,想到:“火星的周围也存在磁场吗?”假若你能降落到火星,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你的做法是:;3、(2006年无锡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如图甲是河南登封观星台上的一个巨大圭表,太阳光照射到石柱(表)上,在石柱(表)上会留下石柱的影子,古人凭借影子的不同情况来判断节气和时辰。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传播的。如图乙所示的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磁体的极。4、(2006年临沂市)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的原理。5、(2006年福州市)磁悬浮列车是在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利用同名磁极相互,使列车离开地面,从而减小列车运行时的阻力,提高车速。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③应用:电磁铁(1)定义――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2)构造――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3)特点――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即,①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③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1)结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衔铁、弹簧和触点。(2)原理――如图所示,是一个利用电磁继电器​​​​​​​​​​​来操纵电动机的电路。其中电源E1、电磁铁线圈、开关S1组成的控制电路;而电源E2、电动机M、开关S2和触点、开关S组成工作电路。当S1闭合时,电磁铁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触点开关接通,电动机便转动起来;当断开S1时,电磁铁中失去电流,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使衔铁上升,触点开关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3)作用――使用继电器不仅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帮助人们实现遥控和生产自动化。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二、技巧指导【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应用右手螺旋定则的时候,要明确定则中的拇指和弯曲的四指分别表示什么。对于螺线管的绕制方向,要求会看图,能根据图分析电流的方向。当图形是画在纸上的,由于手不能直接握住螺线管,就给判定带来了困难。此时可按下述的方法进行判断:①为了便于想象,可以手握一支钢笔或纸筒来与图形对照。②标出螺线管能看到的一面导线的电流方向;伸开右掌,掌心握住表示螺线管的钢笔或纸筒,让弯曲的四指与电流的方向一致。③此时拇指的指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方向。三、典型例题例1(2006年衢州市)如图所示,是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的实验电路图。(1)要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来实现;(2)要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可通过观察来确定。例2:(2006年莱芜市)根据如图所示的小磁针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的导线绕法.例3:(2006年盐城市)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和永磁体B端的磁极极性,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例4:(2006年盐城市)小张同学在做“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应该与电流大小有关,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为此他用铁钉和漆包线绕制成匝数不同的甲、乙两个电磁铁,并找来了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请你将图中器材连成一个电路,使该电路既能用来做探究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有关,又能用来探究与电流大小有关的实验.(1)研究磁性强弱跟线圈的匝数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2)在(1)的基础上,再研究磁性强弱跟线圈中的电流关系时,只需移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3)实验中小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四、堂上练习。1、(2006年浙江省)如图所示为录音机上的录音磁头简图。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当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上的线圈时,线圈就具有  性,铁芯缝隙a处就产生  。2、(2006年无锡市)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 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在探究电磁铁的实验中,不能直接观察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3、(2006年黄冈市)如图是动圈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当你对着它说话或唱歌时,人声带由于而产生的声音,通过传播到膜片,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4、(2006年河北省)8.图3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它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过程(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当线圈平面与磁感应线不垂直时,磁场力会使线圈转动;当线圈平面与磁感应线垂直时,也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但不会转动,这一位置叫做平衡位置。3、直流电动机――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1)原理――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2)构造――直流电动机模型主要由磁铁(定子)、线圈(转子)、换向器和电刷四部分组成,其中,最简单的换向器是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半环,它的作用是当通电线圈由于惯性刚转过平衡位置时,立刻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以保持线圈的持续转动。(3)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可由电流大小来控制;转动方向可由电流方向和磁极的位置来控制。(2)电磁感应(磁生电):1.现象――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电路必须是闭合电路;(2)必须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3.发电机:(1)原理――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2)构造――交流发电机主要由磁铁(定子)、线圈(转子)、滑环和电刷。4.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叫做交流电。交流电的周期――电流发生一个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其单位就是时间的单位秒(s)。交流电的频率――电流每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频率和周期的数值互为倒数。二、典型例题例11、(2006年无锡市)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2、(2006年福州市)标出图15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3、(2006年上海浦东)在图9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4、(2006年镇江市)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情况.5、(2006年乐山市)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3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6、(2006年石家庄市)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图15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7、(2006年太原市)在图7中根据电流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如图所示)8、(2006年山东省)请在图9中标出螺线管N、S极。例3:(2006年泰州市)小文同学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设想制作一个电动充气泵,她画出了如图1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E为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的交流电.(1)你认为小文的设想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至少写出3个)①;②;③.(2)若电流从电源的a端流入时,小磁铁向下运动,则此时电磁铁的上端为极,小磁铁的下端为极.例42006广州市小芳在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磁场的方向有关,也可能与金属棒的运动方向有关。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22.①使金属棒向石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②把磁铁南、北极上下对调,金属棒变为向左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仍向左偏.根据以上现象,小芳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棒的运动方向无关的结论.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正确吗?若认为正确请说明现由.若有错,分析小芳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三、堂上练习。1、(2006年南京市)图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2、(2006泰州市)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是()3、(2006年镇江市)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线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要想使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正确的做法是()A.减少一节电池B.调换磁性更强的磁铁C.把电源正、负极和磁铁南、北极同时对调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或磁铁南、北极对调4、(2006年乐山市)下列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DA.发电机B.电视C.日光灯D.电动机5、(2006年山东省)图4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是四、教学反思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积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现代电信的优点及其使用知识。难点:现代电信手段的原理。三、知识梳理构造原理连接数字电话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产生速度传播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方式: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等利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四、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内容1、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组成:话筒、听筒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电话线:传递信号电话工作的流程图为:2、电话交换机: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分析:占线的现象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4、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5、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108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1MHz=1000kHz=1000000Hz)它们的关系:c=λf6、电磁波的分类:长波、中波、短波、微波7、无线电广播:大致过程: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但有两个问题:①信号弱;②频率低,传递性差解决方法:①放大;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8、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9、移动电话: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10、微波通信: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结论:不能用月球做中继站,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11、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同步卫星的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三个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12、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但普通的光不可以:发散性,不单一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光导纤维:13、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每个邮件地址的域名都会告诉你相应的信息,如:“Xiaodong@server.com.cn”表示该电子邮箱属于Xiaodong ,邮箱服务器名叫server.com.cn   ,其中“cn”是 China  的简写,表示该服务器在 中国  注册.二、复习过程例1(2006年济宁市课改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例2(2006年南京市)下列关于电磁波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红外线属于电磁波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例3(2006年浙江省)下列电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电饭锅   B.微波炉    C.收音机   D.手机三、堂上练习1、(2006年福州市)小灵通是一种移动通讯工具,使用小灵通时,声音信息搭载在波上进行传播。2、(2006年无锡市)下列有关家用电器性能及使用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空调机和电风扇都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和声波是本质上相同的波C.电视机和收音机都能接收电磁波D.电冰箱的门打开后,室内温度会不断降低3、(2006年安徽省)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线通信是用电磁波进行传播B.医院B超发出的超声波是电磁波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D.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电磁波4、(2006年河北省课改)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5、(2006年宜昌市)10.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是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四、教学反思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结构。(2)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3)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4)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5)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6)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难点:密度的概念。三、知识梳理a、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c、单位:kg、g、mgd、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a、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b、特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公式:ρ=m/vd、单位:kg/m3、g/cm3e、物理意义:a、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b、使用:a、测固体质量b、测液体质量c、特殊测量a、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2、质量计算3、体积计算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2.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最方便.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4.我们知道:“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请你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谈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二、复习内容1、物质:(1)组成:分子、原子(2)原子结构:原子核、和外电子(3)固、液、气宏观及微观特点2、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质量的测量】(1)直接测量质量: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如:铁、铜、木、蜡块等。(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先测量m器。②再测量m总。③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3、体积测体积——量筒(量杯)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C:测质量算体积。三、复习过程例1:(钦州市200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例2:(2006年桂林市)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例3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A.58.2克B.57.3克C58.8克D.58.4克分析与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盘内砝码质量为50g+5g+2g-57g。确定游码指示的刻度值要弄清两点:其一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其二,观察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应当看其从0到游码左端所对准的数。从图中可见:此题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为0.2克,游码左端与1.4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57g+1.4克=58.4克,选项D正确。点评: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四、堂上练习1、(吉林省2006年)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个鸡蛋C一个西瓜D一只羊2、(广东省2006年)如图1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3、(芜湖市2006)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11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⑵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g。4、(广州市2006年)(6分)(1)图17中,天平(已处于平衡状态)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    g,图18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_mL,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毫克。3.下面的几个数值是对同学的身体质量的估计,你认为哪个比较接近()A,8.5×103克;B,3×102千克;C,1×10-2吨;D,5×107毫克。4.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千克,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A,大于20千克;B,小于20千克;C,等于20千克;D,无法确定。二、复习内容1、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即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6)、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O.9×1护kg/m3变成1.O×103kg/m3,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3、密度的计算和应用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三、复习过程例1(攀枝花市2006年)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P铜>P铁>P铝)()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例2.(衡阳市2006年)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x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O.3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3(徐州市2006年)为了判断一件实心金属模型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小玫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模型的质量是___g,体积是____cm3。它可能是____制成的.例4(湖北襄樊2006)小可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水平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的总质量是5kg,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上标有“净含量220ml、231g”字样(g取10N/kg)。求①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g/cm3.例5(白银市2006)一个能装满500g水的瓶子,能装满多少g的酒精?四、堂上练习1、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如下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松木1 108 216 0.5 松木2 10 20 (1)将上表填完整(2)比较1、2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_______(3)比较2、3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是_______(4)比较1、4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镇江市2006)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A.1.5×1012kg/m3B.1.5×1015kg/m3C.1.5×1018kg/m3D.1.5×1021kg/m33、(2006年桂林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物态变化而改变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4.(2006年玉林市、防城港市)把质量为lkg的冰块放在烧杯里,熔化成水后,没有改变的是它的A体积B质量C密度D内能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复习重点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二、复习内容1、密度有四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原理:ρ=m/V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1)测固体的密度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那么固体的体积(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③用公式计算出物质密度。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如图1B所示,则,③用公式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2)测液体的密度㈠原理:ρ=m/V㈡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锝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3、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三、复习过程提问:测量密度根据什么原理?——提问:会选用以下那些器材测量密度?天平——质量,弹簧称——重力,量筒和水——体积,密度计——密度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例1(临沂市2006年)张磊同学在河边拣到一精美的小石块,想粗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一架天平,用纸杯改装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也用这些器材设计估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达式。例2(陕西理化)(每空1分,共6分)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调节使天平平衡。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一1).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一2,读出体积并记录,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例3(广州市2006年)(2)下表是两位同学测量水的密度时不同的实验操作过程,哪位同学的实验误差会相对较小?简要说明理由. 小芳的实验过程 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测出装了适量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②用天平测出倒水后烧杯的质量m2④求出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m=m1-m2⑤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⑥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干燥的空烧杯的质量m1②把适量的水倒入烧杯③用天平测出装了水的烧杯总质量m2④求出烧杯中水的质量m=m2-m1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简⑥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⑦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四、堂上练习1、(福建省厦门市2006年)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4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ρ(选填“<”、“>”或“=”)2、(泰安市2006)在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河边发现了一小块不知名的固体矿石,他身边有下列器材:量筒,小厚底玻璃杯(直径小于量筒)。小明把空玻璃杯放在水面上时发现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当他把小矿石放在玻璃杯中时玻璃杯仍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利用以上器材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1)请你写出小明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2)矿石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ρ矿石=。3、(2006年福州市)有两个大小相同、外表涂有相同防护漆的实心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请你写出两种鉴别方法。方法一:;方法二:。五、教学反思第十一章运动和力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能懂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到外力之间关系,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从而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作力的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本章时,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和惯性这个概念搞混了。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在教授这些知识时,没有认真加以区别所造成的。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如果一开始讲授时就注意加以区别,就不在于造成学生在思维上的混淆不清了。  本章在前章所学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其中二力平衡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内容及过程1、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例1、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若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例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例3、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hmin。(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km/h。例4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设计速度为4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了h。 T31 车次 T32 北京→杭州特快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北京特快 15:50 0 北京 —13:20 20:2129 497 济南 418:33 1:1624 979 蚌埠 543:46 5:4553 1458 上海西 2423:16 7:30— 1664 杭州 21:40(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2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2m合4.32km/h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2m/s,自行车速度4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3、长度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4、时间测量:(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秒表。(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钟(min)5、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三、堂上练习1、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h.2、王刚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3、坐在奔驰的列车里的乘客,若选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选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4、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A.4h内通过160kmB.10s内通过了100mC.1h内通过1.2×106cmD.1min内通过1000m5、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A.20m/sB.10m/sC.8m/sD.都不对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者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力的单位是N。2、踢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脚,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状态或匀速直运动状态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进一步的推理基础上,通而概括出来的。二、复习内容1、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7)力的表示法:⑴力的图示: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B: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附有标度。⑵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2、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3、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三、复习过程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2如图9所示,将一重4N的足球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足球受到的重力。例3(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 例4(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四、堂上练习1、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如图书馆14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2、在图6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l1.(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3、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家庭4、(上海市2006年)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德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图2所示为进球时,球与球网接触的情景。其中,足球运动速度变小,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球网网眼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得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⑴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⑵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⑶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⑷根据小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的合力为零,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教学内容1、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2、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⑴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⑵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三、教学过程例12006南京乘客在公交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的语音提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提醒的道理。例2(临沂市2006年)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土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钧静止在空中例32006年潍坊市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例4广州市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鱼线的拉    B.瓶对海绵    C.球拍对球    D.脚踢球使球飞出力使钓鱼杆     的压力使海    的作用力改变     去,说明力是维发生形变      绵发生形变    球的运动方向     持运动的原因例52006广州市发生以下哪一事件会使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往后倾A.汽车突然刹车   B.汽车突然减速  C.汽车突然起动  D.汽车突然拐弯四、堂上练习1.2006年南通市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2、海淀区200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偶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3、2006盐城市飞机降落后,在机场跑道上滑行,与起飞升空时比较,它的惯性变小了,原因是A.运动速度变小了B.高度降低了C.质量变小了D.阻力变大了4、广州市海珠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A.右侧通行    B.系好安全带   C.限速行驶    D.保持车距5、武汉市小明和小强对有关惯性和运动的知识进行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汽车刹车时有惯性,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惯性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6、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1 50 9 9 13 17 60 11 11 20 26 80 15 15 34 40 100 19 19 54 66(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2)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学反思第十二章力与机械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画重力的示意图。(2)理解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4)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5)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6)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设计滑轮组。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不计空气的作用,乒乓球从桌面弹起后,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计阻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与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间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二、复习内容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力是物理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2、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3、重力:最常见的一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4、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⑶课本P56图12、3-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比较甲、乙图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三、教学过程例1(南通市海门卷2006年)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例2(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例3(长沙市2006年)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A、40NB、30NC、10ND、70N例4(临沂市2006年)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A.坚固耐用B.增大粗粒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C.便于运输D.节约材  例5(广州市2006年)一木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如图11),用示意图表示木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例6(2006年河南省)图9是某小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本实验中产生摩擦力的方法是.(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3)比较(b)、(c)两步,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原因是.四、堂上练习1.(浙江省舟山市2006年)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牛B.3.2牛C.3.0牛D.2.1牛2.(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给笨重的旅行箱装上轮子B.汽车轮胎表面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C.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分离D.经常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3.(河北理综)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B.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手上涂抹“镁粉”,目的是减小摩擦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较小D.铅笔芯粉末加人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4.(深圳市2006年)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1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5.(江西省2006年)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6、(山东省)图7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抛球游戏,请在图中画出球被抛出后所受重力的示意图。7、(辽宁省十一市2006年)下列几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②汽车轮胎上的花纹;③汽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一个自然界中如果不存在摩擦的情景:_______。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的杠杆。二、复习引入为了撬起很大的石头,小明通常会像如图12—4—1所示那样:把长棒的一端插在大石头的底下,再在长棒的下面垫一个小石头,然后用力压长棒的另一端,使长棒绕着小石头转动,将大石头撬起.这个长棒就是我们本节要研究的杠杆.小孩玩的跷跷板、各类剪刀、起瓶盖起子等都是杠杆.根据经验小明知道:越在直棒的后端用力,用的力越小.要巧妙的使用杠杆,就要知道杠杆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F1Ll=F2L2。三、复习内容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a)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b)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c)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四、复习过程例1:(06北京)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例2:(06南充)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A、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B、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例3:(06广州)用杆秤(如图8)测量鱼的质量,当秤钩挂在A点,绳纽挂在O点(支点),秤锤挂在B点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AO是10cm,BO是30cm,秤锤的质量是0.5kg,鱼的质量是   kg.例4:(06锦州)请在图5中画出用瓶起子启瓶盖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例5(06无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五、堂上练习1、(06海珠)如图1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06海淀)如图15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N。3、(06江西)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7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杠杆,铡刀属于杠杆.4、(06北京)如图13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5.(06大连)图5是用杠杆提起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方向竖直向上)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绳对杠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6、(06泉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7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六、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1、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滑轮能省一半力。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若一动滑轮和所挂的重物的总重是500牛,则所用的拉力F大小是250牛。二、复习内容1、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1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4)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eq\o\ac(○,5)滑轮组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注:一般说绳子自由端如果向上拉动,数绳子股数时算上此绳数,如果自由端向下拉动,数绳子股数时,不算此绳数。设计滑轮组一般先依拉力,阻力关系或依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确定绕滑轮组的绳子股数再按绳子股数,拉力方向推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动滑轮个数:(n为偶数时)(n为奇数时)三、复习过程例1:(06北京)请在图14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例2(06桂林)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例3(06玉林)如图1所示,表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四、堂上练习1、(06盐城)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2、(06茂名)如图8所示的三种工具有相同的特点,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它们都是.在图甲和图乙中,若两滑轮质量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它们分别将两个重力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所用的拉力F甲F乙3、(06攀枝花)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人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根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4、(06海南)我省中部山区的公路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车辆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行驶时可以A.省力B.省功C.省时间D.省距离五、教学反思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       压力压力和压强       压强固体压强 压强的公式:P=      改变压强的方法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定义产生原因定义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方向适用范围F浮>G物上浮漂浮物体浮沉条件F浮<G物下沉F浮=G物悬浮浮力密度计应用潜水艇轮船气球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压力是指垂直压力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和作用点:接触面表面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4、压强的计算公式:P=,其中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表示压强。国际标准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5、增加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二、复习内容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eq\o\ac(○,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GF+GG–FF-GF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物体。(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eq\o\ac(○,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P73图13、1-3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图甲图小桌上的砝码去掉,将看到的现象是:泡沫塑料压下深度减小。该现象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eq\o\ac(○,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 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灵活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1)利用p=F/S计算固体压强的关键是确定受力面积,解题时,要抓住“受力”二字,分析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能取任意的一个面积代入。(2)解题的思路:①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和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求出压力F;②确认受力面积S;③再根据公式p=F/S求出压力对受力面的压强,要特别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⑹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eq\o\ac(○,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三、复习过程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分析:本题是让我们区分压力和重力的关系的。注意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而重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解:设重力为G,对接触面的压力为N图甲中:物体水平放置,压力竖直向下,和重力相等。图乙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垂直于斜面,N不等于G。图丙中:物体被压在竖直面上,所以压力垂直于接触面,N的大小和G大小无关,只与水平力F大小有关。小结: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要区分清楚。请看以下对比: 名称 定义 性质 施力物体 方向 作用点 联系 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弹力 与它接触并挤压的物体 垂直于接触面 受力物体的表面 压力由重力引起时才与重力有关;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大小,方向不一定相同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引力 地球 总是竖直向下 物体的重心 例2北京市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例3:广州市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野生动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一个底面积是10cm2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入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黑熊足印深度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kg.(g取10N/kg)(l)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例4: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⑴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⑵)载重汽车都安装了较多的车轮,且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其目的是;⑶据报道因车辆超载损坏公路,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国家规定,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重2×104N的6轮汽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请你计算该汽车允许装载的货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取10N/kg)四、堂上练习1、2006南京一头质量为6X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10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2、2006年潍坊市完全相同的8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为4:2:1。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A.甲与乙 B.甲瑟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3、海淀区2006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4、广州市海珠区黄华路小巷里的纪念碑“血泪洒黄华”(图8),铭记着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段历史,承载着日本欠下中国人的一份血债。碑身高约1.5m,宽约0.6m、厚约0.1m.已知碑石密度为2.6×103kg/m3,求:(本题g取10N/kg)(1)纪念碑的碑重?(2)它对地面的压强?5、石家庄市2006年如图24所示,质量为48kg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体重的。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若自行车质量为12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2,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10N/kg)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帕,ρ表示液体的密度,g取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中可取10牛/千克。H表示深度,强调是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高度。3、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4、大气压强:验证大气压存在的验:马德堡半球实验5、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105Pa6、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二、复习内容1、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78图13、2-5)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F<G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2、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3、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的实验测定:(4)托里拆利实验。①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②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③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④说明:⑴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⑵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⑶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⑷若外界大气压为H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5)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4、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课本164图11-9)能发现什么规律?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5、测量大气压的工具:(1)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2)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3)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7、沸点与压强:(1)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8、体积与压强:(1)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2)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三、复习过程例1:海淀区2006图24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成而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l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g=10N/kg)小结:(1)公式P=ρgh用于计算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液体的体积,容器的形状等无关。(2)公式P=ρgh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内部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3)公式P=ρgh中的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度。H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例2:镇江市二○○六年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cm2.(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Pa.(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2006年临沂市高强同学的爸爸是—名潜水员;暑假期间他随爸爸参加一次水下考察活动,爸爸告诉他本次考察潜水的最大深度为150m,还告诉他穿耐压低的潜水服比穿耐压高的潜水服活动方便,让他帮爸爸选择潜水服。高强同学发现有两种备用潜水服,第一种最大耐压为2×106Pa,第二种最大耐压为6×106Pa。高强同学通过计算很快帮爸爸选定了其中的一种。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选的是哪—种?例4206北京市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9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比较,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四、堂上练习1、镇江市二○○六年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2、2006年杭州市右图为水库大坝的设计示意图,你认为哪一张设计图是合理的?(选填“A”、“B”或“C”)理由是。3、今年5月20日,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4、2006南京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7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5、今年夏天,爸爸带着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浅水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他问爸爸有没有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有,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1、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3、物体的浮沉条件:下沉F浮<Gρ液<ρ物悬浮F浮=Gρ液=ρ物上浮F浮>Gρ液>ρ物漂浮F浮=Gρ液>ρ物4、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可以把它制成空心,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二、复习内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升力的形成: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为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或举力。(二)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GF浮=GF浮>GF浮=G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G则:ρ液V排g=ρ物Vgρ物=(V排/V)·ρ液=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I、计算浮力方法:①读数差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II、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的概念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的概念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III、综合题的解题步骤①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对象所处的状态。②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③根据状态列出方程式方程组。④进行数学运算。IV、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G″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而的体积v露。三、复习过程例1:宁波市2006年如图,在吸管中间剪一水平切口(吸管未剪断)从切口处折弯吸管,使两段大致成直角。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A.切口处有水向上喷出B.切口处有水向前喷出C.水中逸出大量气泡D.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例2:广州市海珠区2006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例3:乐山市2006年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例4:2006年杭州市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千克,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千克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试分析、计算在这种情况下,⑴.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⑵.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⑶.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堂上练习1、2006泰州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图是小华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车的重力.(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浙江省2006某同学帮实验室老师搞卫生,在清洗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发现它们在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这时甲球受到的浮力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江西省2006年【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如图13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两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4、浙江省2006如图所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慢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仍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五、教学反思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三、知识梳理m机动能V重力势能m械势能h弹性势能——形变程度能转化:动能势能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二、复习内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2、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力的大小(F) 移动距离(s) 做功多少(W) 手提升G G h Gh 动滑轮提升G G/2 2h Gh 结论 1、W=Fs;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②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3、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Fv根据功率的导出式:P=Fv可知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必须减小v,即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mW、马力换算:1kW=103W1mW=106W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5)比较功率大小方法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三、复习过程例1:(06北京)如图5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例2:.(06广州)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例3:(06黄岗)如图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压把相当于。王哲在5s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5㎝,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N,则王哲克服瓶塞阻力做了J功,其做功的功率为W。例4(06泰州)你思考过“人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大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步距是指跨出每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 质量m/kg 步距S/m 腿长l/m 时间t/s 50 0.50 0.65 100(1)小文同学注意到,当自己的前脚跨出时重心会下降,而后脚收起时重心会升高,则她每走一步,自己的重心会下降或升高多少米?(2)小文行走100m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多大?(3)通过分析,你认为人在水平路面上通过走路来进行锻炼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锻炼效果?例5(06昆明)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请写出比较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方法。四、堂上练习1、(06无锡)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2、06荷泽)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3、(06攀枝花)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B)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4、图4是中国科学家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5、(06广东)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6、(06韶关)如图小明同学体重为50kg,背着重为60N的书包,书包带与小明的肩部接触的总面积为300cm2.求:(1)书包带对小明肩部的压强.(2)小明背着书包走到了三楼的课室,在这过程中他做的功.(3)此过程小明用了20s.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二、复习内容1、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斜面:W总=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公式:斜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通常是减少额外功,如搞好润滑,减轻机械自重;在无法减小额外功的情况下,采用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用滑轮组提高重物(不计摩擦)时:为提高机械效率,在机械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提升物重的办法来实现。(5)机械效率的测量:原理: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④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2、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三、复习过程例1:((06南宁)图16是工厂车间里用来吊运物体的天车及其滑轮组示意图,钢丝绳用2000N的力将重为6000N的物体匀速吊起.若在1min内,货物从地面被提升到6m高处,求:(1)钢丝绳提升货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和有用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哪些方法?(答出2种方法即可)例2:(06吉林)如图6所示,将体积为2.0×l0-3m3的松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松木块沿斜面移动lm,上升的高度为30cm.求:(1)松木块的重力.(2)斜面的机械效率.(g=10N/kgρ木 = 0.5×lO3kg/m3。)例3:(06南昌)瑞瑞同学家住楼上,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19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若某次搬运的材料重765N,被提升的高度为10m,人所用的拉力为450N.求:(1)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2)用滑轮组提升材料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4)随后,瑞瑞同学查阅了有关机械效率知识的资料,看到右表中的一组数据,请你找出这些机械设备效率的共同特点.例4(06湖州)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牛/千克)例5(06长沙)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____________;(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3.8N,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4)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只填一个因素)例6(06山东)小军和小民在用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后,想:在所用滑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两人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经过激烈讨论并虚心听取了其他同学的意见,最后形成了以下两个猜想:猜想1可能与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物体重有关。小军和小民用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上面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小军的实验记录 小民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控制因素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物理量控制因素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 10 4.2 79.4% 大致相同的提升速度 10 4.2 79.4% 中等提升速度 10 4.2 79.4% 15 6.0 83.3% 较大提升速度 10 4.2 79.4% 20 7.5 (1)请帮助小民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2)分析小军和小民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滑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有关;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四、堂上练习1、(06攀枝花)如图14所示,建筑工地上的吊车是靠电动机来提升货物,货物重103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4A,电阻为20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为500N,l分钟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6m。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多少?2、(06广州)用如图7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06兰州)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A.40%B.50%C.80%D.100%4、(06烟台)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4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A.η甲=η乙,W甲=W乙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W乙D.η甲>η乙,W甲<w乙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1、动能是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动能的大小决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2、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重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等因素有关。3、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称。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物体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都会改变,但总机械能不变。实际上动能和势能在转化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虽然总的能量仍然守恒,但机械能减少了。二、复习内容1、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知识结构:(4)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2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三、复习过程例1: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牛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速度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例2:江苏省宿迁市2006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例3:广州市2006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如图16),铁锁由开始位置a沿弧线ac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运动,然后再从c往回运动.(l)从a点到最低点b点的过程中,铁锁的动能、重力势能如何变化?(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铁锁摆回时能否碰到鼻子。例4宁波市2006每次铅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弹簧的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2)探究过程:①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试验,记录数据如下: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④交流和评价:第二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为小明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同桌的话启发小明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获得了更准确的结论。小明所作的改进是(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可能还有许多,又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是:。小明开始了新的探究……四、堂上练习1、(海淀区2006)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2、江西省2006初三(1)班《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A.重力势能B.动能C.重力D.密度3、2006年杭州市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儿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⑴.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⑵.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能增加。⑶.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____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_______能。4、浙江省绍兴市2006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1)该同学依据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2)本实验的结论是;(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5、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图3是某轻轨车站的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请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五、教学反思第十五章热和能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属性(本章特指比热容)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感受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三、知识梳理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3、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5、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7、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8、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二、复习内容1、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③课本P120图15、1-3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②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③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2、内能的初步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3、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解释事例:P125图15、2-5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2-11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是一个过程。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三、复习过程例1:盐城市二○○六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两手相互B.水沸腾时蒸汽C.锯木头锯子发烫D.压缩空气引火摩擦能发热冲开壶盖例2:泰安市二〇〇六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例3:济宁市二○○六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能量转化 实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对外供电 用电熨斗熨衣服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四、堂上练习1、2006年南通市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2.海淀区2006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3、乐山市2006年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4、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沮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5.北京市200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在炉子上烧开水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4、比热容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二、复习内容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三、复习过程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长高的温度例2:把质量为500克,温度为4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C的水升高到40°C?例3:质量不同,初温相等的大、小两个铁块,吸收了相等热量后将它们接触,则大、小铁块之间有没有热传递,为什么?四、堂上练习1、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A、比热大B、吸收的热量多C、放出的热量多D、密度较大2、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3、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4、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海水 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1.0 32.5 33.8 34.8 35.8 36 36.3(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5、把500克的水加热到100°C,吸收了1.68×105焦的热量,则它的初温是多少?6、铝的比热是0.88×103焦/(千克·℃),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质量为0.3千克的铝锅中放有2千克的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时,(1)铝锅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基础练习1、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3、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4、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内燃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二、复习内容1、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3)关于热值的理解: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公式:Q=mq(q为热值)。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4)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6)炉子的效率:① 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② 公式:η=Q有效/Q总=cm(t-t0)/qm′3、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公式:η=W有用/Q总=W有用/qm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汽油机 柴油机 不同点 构造: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气冲程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吸入空气 点燃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效率 低 高 应用 小型汽车、摩托车 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 相同点 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四、教学过程例1: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2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例2莱芜市200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四、堂上练习1、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能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壶盖的能。2、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A.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B.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却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D.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电能3、、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4、某学校每天需要将1000kg、20℃的水烧开供师生饮用。(1)请计算学校每天烧开水所需要的热量时多少?(2)如果煤气的热值为3.9×107J/m3,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学校每天烧水需要多少m3的煤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如图8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图8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五、教学反思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3)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亲身讨论、探究过程中感受、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从情感参与角度对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稳定的态度、价值观。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了能源危机等问题,以引起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三、知识梳理化石能源生物质能一次能源分类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能源新能源核裂变:核能发电核能的利用核聚变能源与环境能源危机四、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内容1、能源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①按照能源在自然界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形成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人为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如:焦碳、煤气、汽油、煤油、电等。②一次能源中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得到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一次性消耗,就不可在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③按照一次能源使用的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种。 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能源,新近才开始利用,叫做新能源.(按照能源来源可以分为四类:①太阳能②原子核能③地热能④潮汐能,前3种实质上都属于原子核能。)④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非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有污染或污染很大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核能(1).核裂变: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裂变反应,简称裂变.原子核裂变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和中子.(2)链式反应:铀核裂变时,同时放出2~3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有可使裂变反应不断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如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叫做核电站.核能发电原理:核电站主要由原子反应堆、热交换器、冷却系统、汽轮发电机组成的.反应堆工作时,核燃料裂变释放出的核能转变为热能,使反应堆的温度升高.为了控制反应堆的温度,使它能正常工作,需要用水、液体金属钠或空气等流体作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不断地带走热能.这就是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它同时可以用来输出热能.利用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4)核能发电的前景: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一座一百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消耗30吨浓缩铀,而同样功率的火力发电站,每年却要消耗250万吨煤.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核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核电站的建设必须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电站的安全运行,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5).核聚变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反应,简称聚变.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目前已实现的人工聚变是氢弹的爆炸,它利用重核裂变时发生的爆炸造成极高温度,从而使其间的轻原子核发生剧烈而不可控制的聚变反应.氢弹是利用迅速而剧烈的、不可控制的热核反应原理设计制造的炸弹,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使聚变反应能迅速而剧烈地发生,当然人也无法控制它的进程。3、太阳能(1)温度高:表面温度6000℃,内核温度1.5×107℃.(2)能量大:每三天向地球辐射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蕴藏的所有化石燃料能量的总和,约是全世界全年消耗总能量的1.5倍优点:分布广,获取方便,不会造成污染,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4、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第二,必须足够便宜,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多数人可以使用;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二、复习过程例1:2006广州市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可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的动能   B.风能C.石油   D.太阳能例2:《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这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四、堂上练习1、仔细观察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列车停靠的沿途各站时,可以发现某些站的站台高度比两侧高,也就是说列车是在制动之前利用惯性驶上一个倾角约为5的斜坡后停靠在站台的,重新启动后,又通过另一侧的斜坡下驶到导轨上运动,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A.防止站台积水B.节约能源C.突出站台造型D.改善站台通风2、永久性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根本方法是()A.充分利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B.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C.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3.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A.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B.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C.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弃到垃圾箱中D.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4.学习了“能源与可持发展”一章后,某班学生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A.目前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应着力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B.正在建设中的田湾核电站,将解决连云港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但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若能用超导体送电,鼗大大提高输电效率C.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应尽研究开发海洋能D.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最终应致力于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五、教学反思声音的传播规律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噪音声音的利用�EMBEDPBrush���颜色光现象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123图130°60°图2凹面镜凸面镜CAONBN’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EMBEDPBrush���玻璃砖�EMBEDPBrush���FFFFFF图9�图8物态变化固液之间气、液之间物态变化气、固之间�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图16图17图18A图13BCD图143020℃甲 乙3040℃�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电路和电流电流电路图1-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1e=1.6×10-19 C①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分类图4L1L2VAV2134521火零图1欧姆定律电压电阻欧姆定律�EMBEDPBrush���R=ρSLVARxR′变阻(“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I=U/Rx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R2R1UI�EMBEDPBrush����EMBEDPBrush����EMBEDPBrush���图14图13AVRR'S�EMBEDWord.Picture.8����EMBEDPBrush���图2电能电流热效应安全用电电功和电功率P实P额U2额U2实=图3得 分�评卷人�����L1L2AVS图乙图甲电磁炉使用说明书�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200W�适用容器:底部平坦且底部直径12--28厘米的生铁锅、不锈铁锅、搪瓷锅…安全须知:请单独使用10A以上的擂座………磁场电与磁电磁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电与磁电磁效应现象NSNSNNSSNS铁芯线圈a线圈图15图9�EMBEDPhotoshop.Image.6\s���模拟电话电话信息的传递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电磁波声音听筒话筒变化电流声音1、质量概念2、密度质量和密度1、天平实验2、测质量3、测密度应用02413g图5�Vmρ=Vmρ=ρmV=ρmV=ρ甲ρ乙mV浮在水面: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体积质量工具天平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盐水的密度ρkg/m3����33����机械运动简单的运动运动和静止直线运动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参照物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定义选择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两层含义公式:V=S/t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定义: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s总/t总一旦选定,认为静止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运动和力常见的运动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公式:V=S/t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在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力的种类、力的效果、力的合成B、速度vts=tsv=vst=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tSvvst=图6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摩擦力重力弹力力�EMBEDEquation.3���力和机械�EMBEDEquation.3���简单机械�EMBEDEquation.3���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OF1l1l2F2�EMBEDPBrush���F1图1A.坩埚钳B.剪刀C.筷子D.镊子l1l2F2F1F1l1F2l2甲乙图3�EMBEDUnknown\s���FFFFF�EMBEDPBrush���图8�EMBEDPBrush���图24phhhhhhhhGF浮GF浮GF浮F浮GF浮Gmρ液PWt=压把螺旋钻头压把ηW有用W总=ηW有用W总=ηGhFL=ηGhFS=GhFh=GF=ηGhFS=GhF2h=G2F=ηGhFS=GhFnh=GnF=ηW有用W总=GhFS=�EMBEDPBrush���测量次数�斜面粗糙程度�物重G(N)�斜面高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L(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较粗糙�1.5�0.1�0.6�0.4�0.15�0.24�62.5%��2�较粗糙�3�0.1�1.2�0.4�0.3�0.48�62.5%��3�较粗糙�6�0.1�2.4�0.4�0.6�0.96�62.5%��机械能势能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动能转化转化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A.  B.  C.  D.              图2_1165611156.unknown_1176387337.unknown_1205043654.unknown_1212131578.bin_1220902080.unknown_1213363878.psd_1213015262.unknown_1212610967.psd_1206428720.unknown_1206862999.doc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N)公式W=FS单位:1焦耳=表示做功快慢的量概念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和功率功率(P)公式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机械工作时额外功:机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机械效率()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机械效率机械效率_1017139224.unknown_1017143040.unknown_1017242596.unknown_1017139222.unknown_1206428659.unknown_1206428689.unknown_1203837175.doc_1203343384.unknown_1177940966.unknown_1176387372.unknown_1176376034.unknown_1176387207.unknown_1176387222.unknown_1176376166.unknown_1176375906.unknown_1176376016.unknown_1170339764.unknown_1170339989.unknown_1170339501.unknown_1144833982.unknown_1144847065.unknown_1144833916.unknown_1004946112.unknown_1004946224.unknown_1014706658.unknown_1020491604.unknown_1004946253.unknown_1004946158.unknown_1004946195.unknown_1004945593.unknown_1004945680.unknown_1004945539.unknown
本文档为【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全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89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MB
软件:Word
页数:149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20-07-18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