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章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第一章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第一章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

第一章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 行政单位的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要区分两类活动: 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 事业活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例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B.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D.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BD【例题2】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中恰当的是()。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例题3】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答案】D【例题4】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记账的基础,其依附的会计假设是(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答案】B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源于受托责任的目标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源于决策相关目标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一)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例1】以下不违背可比性要求的有()A.因减持股份,使原投资比例由90%减少到3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控制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部予以转回C.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D.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答案】AD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典型运用: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售后回购、售后回租 合并报表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典型运用: 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例2】下列各项体现谨慎性的有(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B.到期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经批准以后确认为坏账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答案】AD【例题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答案】AD【例题4】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C.以控股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D.材料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答案】ABC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分类: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要素。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为企业拥有或控制拥有:所有权控制:融资租赁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减值损失 盘亏的存货、盘亏的固定资产等 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1】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A.资产是有形的、可辨认的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AD【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            B.经营租入的设备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BC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如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潜在义务:有可能要发生的义务,但不确定。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 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留存收益 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题3】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A.销售商品收入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答案】A(二)费用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三)利润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例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注意: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最终也会影响所有者权益,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会影响当期利润。【例题4】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09)   【答案】×【例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09)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案】B【例题6】关于会计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B.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答案】ACD【例题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有(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B.变卖固定资产的净损失C.出售专利权的净收益D.金融资产重分类时发生的贷方差额   【答案】AD【例题8】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答案】A【例题9】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D.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答案】CD四、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期末计量 现值:分期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可选用公允价值计量【例题10】下列资产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答案】BD本章小结: 关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 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
本文档为【第一章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xxj758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2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7-08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