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位尼泊尔尼师 (琼英卓玛) 的天籁之音

一位尼泊尔尼师 (琼英卓玛) 的天籁之音

举报
开通vip

一位尼泊尔尼师 (琼英卓玛) 的天籁之音一位尼泊尔尼师(琼英卓玛)的天籟之音藏文十一面观音根本咒唱頌,一位尼泊尔尼师(琼英卓玛)的天籟之音另一说法为藏文大悲咒,有字幕请各位师兄明鉴。她的声音,宛如西藏的天空,澄澈、宁静而庄严,可以蔚蓝浸透到灵魂里。低声细语般的吟咏,如佛像一样有着不可思议的安详力量。她融着喜马拉雅山雪莲一般澄净的气质,穿过人世的沧桑,抚慰一切忧伤创痛不安的心灵。又透着千年檀树一样的芬芳,飘香在天地的无垠间,让属于大地的孩子,感觉喜乐安全,可以自由嬉戏。她似菩萨眼角永不干去的泪滴,悲悯尘世如蜉蝣般的众生。听到这如同来自灵魂深处的妙音时,我似...

一位尼泊尔尼师 (琼英卓玛) 的天籁之音
一位尼泊尔尼师(琼英卓玛)的天籟之音藏文十一面观音根本咒唱頌,一位尼泊尔尼师(琼英卓玛)的天籟之音另一说法为藏文大悲咒,有字幕请各位师兄明鉴。她的声音,宛如西藏的天空,澄澈、宁静而庄严,可以蔚蓝浸透到灵魂里。低声细语般的吟咏,如佛像一样有着不可思议的安详力量。她融着喜马拉雅山雪莲一般澄净的气质,穿过人世的沧桑,抚慰一切忧伤创痛不安的心灵。又透着千年檀树一样的芬芳,飘香在天地的无垠间,让属于大地的孩子,感觉喜乐安全,可以自由嬉戏。她似菩萨眼角永不干去的泪滴,悲悯尘世如蜉蝣般的众生。听到这如同来自灵魂深处的妙音时,我似乎在恭听一位参禅行者觉悟的旋律,在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的时空里,不停歇的漫舞着慈悲。在这慈悲的妙音面前,我仿佛是手捧一盏古油灯的朝圣者,跋涉人世细碎的悲欢,丈量山河壮阔的蜿蜒。我用我脚步的古铜色,烙印时间的沙漏;用我手掌的纹路,廓清天地的云雾。我在路上,描绘一幅时间能看懂的画卷。记载朝圣的旅程,连接着与时间一样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的掌纹,伸展山一般的坚强。在月夜抚笛时,嘹亮起梵语的音节,那是属于贝叶的芬芳与严净,指引着菩提树的方向,让立于天地间的这一个“我”,不停的感悟、不停的前进。AniChoyingDrolma(阿.琼英.卓玛),出生于1971年,尼泊尔。在她13岁时,进入一座位于喜玛拉雅山下,名叫Nagi的藏式佛教尼姑庵内修行。之后,她有幸师从禅师TulkuUrgyenRinpoche学习参禅、咏唱、典礼与仪式等禅宗教仪,并很快成为出色的唱咏者。自此,她一直服待老师直到他于1996年圆寂。而TulkuUrgyenRinpoche喇嘛宽容博大的利他之心和处世态度也深深影响到AniChoyingDrolma。后来她有感当地妇女接受的教育过于落后并且不被重视,于是她成立了NunsWelfareFoundationofNepal(尼泊尔尼姑福利基金会),并在2000年开办了AryaTaraSchool,教授11-20岁刚开始修行的尼姑们诸如藏文、英文、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禅宗等课程。1993年,美国吉他手SteveTibbetts(斯蒂芬.泰伯特)偶然拜访了一个位于Pharping的寺院,当时Nagi的一些女尼正在这儿学习,有天当她们在神殿做功课时,Steve被这神秘平和的歌声所吸引。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的宗教歌曲丝毫未受外界影响,仍保持着最初的原始形态,平稳的曲调里透露着某种终极的纯净、详和的灵性光华。他极想把这歌声录下来,但由于当时他并未准备好录音设备,所以次年他带上自己设备亲赴偏远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录音。回到家后,他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演奏,于是就有了这张令人惊异的专辑——《Cho-断法》。“Cho”:意思是“断法”,又称施身法。(关于它的意义,在汉传佛教中可以理解为息灭贪欲、息灭嗔恚、息灭愚痴。)它是藏传佛教里的一套修行仪式,通过咒语的咏唱,来增强和加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开发自性所蕴藏的智慧与慈悲。这张专辑里每首作品都是佛教传统梵唱。因为是梵语,或许听不懂其中咒语歌词。然而这并不会造成与听者的隔阂。相反只要心灵足够沉潜,就能感动在琼英觉姆那种慈悲的低音共鸣中。无论心情是低落或高扬,都能在其中得到安定和慰籍、宽怀与静定。阿.琼英.卓玛是个充满善心、慈悲与智慧的觉姆。她的唱片版税和演唱收入,全部用于办学。在尼泊尔的阿尼度母学校即是用她自己发行专辑得到的资金所开办,专收女尼,让她们获得更多修行高层次佛法的机会。完成她上师和她自己的夙愿。阿.琼英卓玛的官方网站:阿.琼英卓玛历年专辑(共七张)(1)《Cho》1997出版(2)《DancingDakini》1999出版(3)《Choying》2000出版(4)《MomentsOfBliss》2004出版(5)《Selwa》2004出版(6)《Smile》2005出版(7)《InnerPeace》2006出版尼泊尔尼僧AyiChoyingDrolma第一张专辑Cho——献给一切喜欢琼英觉姆声音的有缘人她的声音,宛如西藏的天空,澄澈、宁静而庄严,可以蔚蓝浸透到灵魂里。低声细语般的吟咏,如佛像一样有着不可思议的安详力量。她融着喜马拉雅山雪莲一般澄净的气质,穿过人世的沧桑,抚慰一切忧伤创痛不安的心灵。又透着千年檀树一样的芬芳,飘香在天地的无垠间,让属于大地的孩子,感觉喜乐安全,可以自由嬉戏。她似菩萨眼角永不干去的泪滴,悲悯尘世如蜉蝣般的众生。听到这如同来自灵魂深处的妙音时,我似乎在恭听一位参禅行者觉悟的旋律,在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的时空里,不停歇的漫舞着慈悲。在这慈悲的妙音面前,我仿佛是手捧一盏古油灯的朝圣者,跋涉人世细碎的悲欢,丈量山河壮阔的蜿蜒。我用我脚步的古铜色,烙印时间的沙漏;用我手掌的纹路,廓清天地的云雾。我在路上,描绘一幅时间能看懂的画卷。记载朝圣的旅程,连接着与时间一样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的掌纹,伸展山一般的坚强。在月夜抚笛时,嘹亮起梵语的音节,那是属于贝叶的芬芳与严净,指引着菩提树的方向,让立于天地间的这一个“我”,不停的感悟、不停的前进。发这张专辑我的心充满庄重而虔敬!好比我在燃一炉檀香,满室琉璃与霞光。对于琼英觉姆的作品网上没有ape的流传一直觉得可惜。因为这种纯净的声音应该让更多人来聆听。如果说买碟,那这种非主流是很难得觅处的。所以不靠网络流传那么象这样的妙音只能尘封难让天下知了!琼英觉姆的这张成名专辑《Cho》,想来许多人都在寻找。但是国内网站似乎只有试听,努力找也只是比特率很低的mp3。资源匮乏!(多是DancingDakini、Selwa、Smile这三张专辑的mp3。)对于mp3一直觉得只能出外应酬耳朵,无法珍藏。而无损可以接近CD的音质颗粒与音波的律动,望有原碟的朋友能够天下为公,流通分享。(可惜我只有这一张碟。)这张碟珍藏已五六年,再耗下去恐怕要损坏了。感谢科技人才研究出ape\flac,让许多宝贵资源得以保留。注一:(以下简介摘自网络,做了适当的修改与添加。感谢原作者。)注二:“觉姆”是藏语,即汉语的“比丘尼”。意思为受了大戒的出家女尼。专辑简介阿·琼英卓玛觉姆被世界发现,和一个美国的吉他手有关。这个吉他手叫做SteveTibbetts(斯蒂芬·泰伯特)。他在93年的时候,来到尼泊尔采风。实际上,他为了扩展吉他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力,已经多次来到这些异域。他曾经在印度尼西亚,被巴厘人激烈的双鼓技法所迷住。印度、南亚、尼泊尔和中国西藏这些富有神秘气质,而又接近灵性沟通的地域,让他长久流连忘返。在尼泊尔的时候,斯蒂芬总是住在寺院里,或者在庙宇的附近歇脚。晨锺暮鼓,一朝一夕,他在其中,在四周,感受着,聆听着。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寺院,遇见了Nagi(寺院名)的一些女尼们在殿堂做功课,她们纯净而不假雕琢的合唱声音在高原下如水面波纹一般自如泛开,斯蒂芬完全被震慑住。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佛教曲调因为远离物质社会,而丝毫没有染上尘烟,它们平稳、庄重、纯淨而祥和。斯蒂芬当时就想把这歌声录下来,但他却没带录音设备。1994年,40岁的斯蒂芬再次来到尼泊尔,他亲赴偏远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录音。就是这一次,他与在Nagi寺院修行的比丘尼——阿·琼英卓玛觉姆结上了音乐之缘,并录下了琼英觉姆的佛教吟唱,Tibbetts回到美国后,在琼英觉姆那超自然人声中又加入其他一些器乐,做了高雅而适度的编排,随后作为礼物寄给琼英觉姆所在的寺院。同时,他也将另一盘音带寄给了Rykodisc的Hannibal厂牌,最后形成了这张使人震撼的《Cho》。“Cho”:意思是“断法”,又称施身法。(关于它的意义,在汉传佛教中可以理解为息灭贪欲、息灭嗔恚、息灭愚痴。)它是藏传佛教里的一套修行仪式,通过咒语的咏唱,来增强和加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开发自性所蕴藏的智慧与慈悲。这张专辑里每首作品都是佛教传统梵唱。因为是梵语,或许听不懂其中咒语歌词。然而这并不会造成与听者的隔阂。相反只要心灵足够沉潜,就能感动在琼英觉姆那种慈悲的低音共鸣中。无论心情是低落或高扬,都能在其中得到安定和慰籍、宽怀与静定。琼英觉姆的声音,是天然的璧玉.无须雕琢就能展现动人的光辉.也无须响彻云霄即能抓住我们的心灵.或许更因为加上她自身的佛教修行,提升了她的吟唱境界.使得佛教悲智的特质,在每个音符.每段旋律.每句咒语中,都自如的流淌着.象宝石一般亮着.却不刺目.如沐浴菩提树叶的月华.让人留连其下.沉吟或冥思.随意感悟.而她的伙伴们,也跟着一起自在闪亮...在《Cho》这张专辑中,斯蒂芬的吉他与合成器也占了一些位置.虽然初次合作,却并未喧宾夺主.他的编排,更渲染了西藏佛教咏唱的高洁.但在后来的作品中,如《DancingDakini》与《Selwa》,却是加重了电子节奏,强化了合成器.反而消减了琼英觉姆声音的生机.看了一些资料介绍,在2006年发行的《InnerPeace》已回归到佛教传统的咏唱中,一直无缘得听,是为一憾事!来看看欧美各杂志对《Cho》专辑的评论:1《St.PaulPioneerPress》杂志评论:Tibbetts的器乐编曲是对Drolma富有韵律的吟唱的恰当补充,这一点仿佛让人感觉他们已经是合作已久的老搭档。2《GuitarPlayer》杂志评论:一个东西方炼金术的奇迹。3《Billboard》杂志评论:在现代音乐中加入异国人声已成为陈腔滥调的今天,吉他手SteveTibbetts却使自己改编的西藏圣咏获得了广泛的共鸣。4《JazzTimes》杂志评论:结构上的完美与整体的引人入胜让人们对这种西化的东方音乐不再存有怀疑。5《EssexNewspapers》杂志评论:如果要评出本年度世界音乐的新发现,那必将是这张让人难忘的,安静且充满冥想的西藏圣咏。6《PhiladelphiaInquirer》杂志评论:有时,聆听圣咏团体的演唱就像在观看一种不可思议的物事被创造出来。7《TheSantaFeNewMexican》杂志评论:唱片所体现的微妙与完美,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一次世界音乐新尝试。它散发和流露出人类共有的尊敬、理解,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和谐。8《UtneReader》杂志评论:NagiGompa的比丘尼Choying通过圣咏唤起了我们对佛教超然美的感知。阿·琼英·卓玛(AyiChoyingDrolma)简介阿·琼英·卓玛,71年生于尼泊尔的难民营,藏族。童年进入一座位于喜玛拉雅山下,名叫Nagi的藏式佛教寺院内修行。之后,她有幸师从禅师TulkuUrgyenRinpoche学习参禅、咏唱、典礼与仪式等佛教仪规,并很快成为出色的唱咏者。自此,她一直服待老师直到他于1996年圆寂。而TulkuUrgyenRinpoche喇嘛宽容博大的利他之心和处世态度也深深影响到AniChoyingDrolma。后来她有感当地妇女接受的教育过于落后并且不被重视,于是她成立了NunsWelfareFoundationofNepal(尼泊尔尼僧福利基金会),并在2000年开办了AryaTaraSchool,教授11-20岁刚开始修行的出家女尼诸如藏文、英文、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禅宗等课程。她的知名度在欧洲和佛教国家很高,如尼泊尔、印度、日本等国,在西藏也可说是家喻户晓。阿·琼英·卓玛是个充满善心、慈悲与智慧的觉姆。她的唱片版税和演唱收入,全部用于办学。在尼泊尔的阿尼度母学校即是用她自己发行专辑得到的资金所开办,专收女尼,让她们获得更多修行高层次佛法的机会。完成她上师和她自己的夙愿。阿·琼英卓玛历年专辑(共七张)(1)《Cho》1997出版(2)《DancingDakini》1999出版(3)《Choying》2000出版(4)《MomentsOfBliss》2004出版(5)《Selwa》2004出版(6)《Smile》2005出版(7)《InnerPeace》2006出版SteveTibbetts简介SteveTibbetts,吉他手、打击乐手、多轨录音师,1954年生于美国麦迪逊市,12岁时第一次听到BlindJoeMendelbaumBluesBand的表演,他们的重型失真吉他风格影响了当时的SteveTibbetts。SteveTibbetts大学毕业后开始独立录制专辑,如极受好评的《YR》等专辑以其噪音风格、庄严神圣的异域色彩和不同凡响的吉他演奏技巧在新音乐界和爵士乐界大受瞩目。作为吉他手,SteveTibbetts明确地创造了吉他音画的概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Tibbetts对音乐元素运用的严肃态度。在印度尼西亚时,Tibbetts深深的迷恋着巴厘(印尼的一个岛屿)铜锣激烈的双击(doubledrumming)风格,89年以及91年重访时,他都特意向NyomanPakSumandhi学习了这种技法。印尼的这种反复无休止的铜锣音乐让Tibbetts极为着迷,他说:"在8小时的夜间演出中,人们的耳朵能清晰地听出铜锣奏出的弧形音色。"在尼泊尔、不丹和西藏,Tibbetts常常住在寺庙或是寺庙附近,以便能亲身体验佛教庄严的氛围。他经常是在号角声、铙钹撞击声和用于Puja(一种佛教仪式)的鼓声中沉睡和苏醒。旅行间隙,他曾这样说过,"我试着忘掉以前听过和学过的东西,以免我做出的音乐成为各种互异音乐元素的简单叠加。"在这一点上只有BrianEno来自禅学的艺术流行乐大作《AnotherGreenWorld》、Santana乐队1972年反映阿拉伯神秘主义的专辑《Caravanserai》和theButterfieldBluesBand(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1966年的布鲁斯拉迦(一种印度传统曲调)专辑《EastWest》可以相提并论,但Tibbetts以创作者、演奏者、制作人兼录音师的全面才艺又有所超越。《Cho》曲目1.Ngakso2.KyemaMimin3.KyamdroSemkye4.NganiTromaPart15.NganiTromaPart26.ChoChendren7.KangyiTengi8.NeyOgminChoyingPodrang9.ShengshikPemaJungney10.OmPanaPhem11.LeymonTendrel112.LeymonTendrel213.NubchokDechen14.SengeWangchuk15.DechenMonlam16.Tal空行母的眼泪——尼泊尔尼僧AyiChoyingDrolma(阿?琼英卓玛)的歌声文/兰若推荐阿?琼英卓玛比丘尼的音乐,让我很是沈吟了一些时日。不是她的歌声不够好,而是因为已是深秋了,尼师的曲风微凉,如果有人因此听见,听得心境灰冷,岂不是有我之过?各花入各眼。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冬天吃西瓜,夏天烫火锅,就是有人会反其道来行走,不是每个人都从养生规则里过活。微凉,乃至很凉,也是会碰到知音的。更何况,或有人会把微凉,当作另外一种温暖,也未可知。阿?琼英卓玛被世界发现,和一个美国的吉他手有关。这个吉他手叫做SteveTibbetts(斯蒂芬?泰伯特)。他在93年的时候,来到尼泊尔采风。实际上,他为了扩展吉他的表现力,已经多次来到这些异域,他曾经在印度尼西亚,被巴利人激烈的双鼓技法所迷住。印度、南亚、尼泊尔和中国西藏这些富有神秘气质,而又接近灵性对话的地域,让他久久不能离去。在尼泊尔的时候,斯蒂芬?泰伯特总是住在寺院里,或者在庙宇的附近歇脚。晨锺暮鼓,一朝一夕,他在其中,在边缘,感受着,聆听着。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寺院,遇见了来自Nagi(寺院名)的一些女尼们在神殿做功课,她们低沈而动人的歌声在高原下如波纹一般泛开,斯蒂芬惊呆了。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宗教歌曲因为远离物质社会,而丝毫没有染上尘烟,它们平稳、纯净而祥和。斯蒂芬当时就想把这歌声录下来,但他却没带录音设备,1994年,40岁的斯蒂芬再次来到尼泊尔,他亲赴偏远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录音。就是这一次,在Nagi寺院修行的比丘尼——阿?琼英卓玛的声音,被他录制成了专辑《Cho》。这第一张的“Cho”:意思是“断法”,又称施身法、古萨里。它是藏传佛教里的一套祈祷仪式,通过这些歌曲的咏唱,来增强和加深对教义的理解。施身法,从字面上来看,施,是布施,身,是身体。许多修行者没有任何食物可以上供或下施,更没有外界的东西可以用来种福田,但所幸人人的内在都还有五蕴,把这五蕴舍去,然后上供下施就叫施身法。施身法分成三种:外的施身法——去山洞或火葬场(尸陀林)修施身法;内的施身法——将我们自己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肉和血布施给一切无形的众生;密的施身法——了悟我们自己的本性、开启我们的本性。三种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密的施身法。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我)受伤害,对跟这个“我”有关的一切障碍都心怀忌讳。布施身外之物容易做到,布施这个五蕴和合的自己断难实行。无人烟处真修行,尸陀林里独起居,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克服对自己的执着,对伤害的恐惧,对攀缘的习惯的方法。而观修将自己的身体布施出去,也是进一步锻炼摆脱“我执”的束缚,为接近本性中的真如做准备的。施身法的意义就是“断”,这个断,不是对外的断绝,不是与世隔绝,与人隔绝,而是与自己内心的颠倒、贪执来断绝。把攀缘的心和恐惧的心都放下。“断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慈悲去摄受,一种是智慧来降伏。而古萨里,又称“乞”。是锻造菩提心的好方法。对恶鬼、对天魔有大慈悲,通过他们的“干扰”和“挑战”,通过自身的布施和奉献,来互相成就,把恶鬼和天魔度成护法,而自己也升级到拥有真实菩提心的段位。施身法祖玛吉拉尊佛母曾经留下教言说:对于从无始以来以恶业为因、被恶缘之风所吹、恒时处于迷乱显现之中、不断感受痛苦、死后将立即堕入恶趣深渊,凶猛残暴的那些鬼神,我是以大悲召唤它们,以自己的温热血肉布施它们,以慈悲菩提心来转变它们的心,并将其摄受为自己的眷属。如果有人说对“凶神恶煞”们要以暴制暴,那不是真正的断法,是邪断。我听阿?琼英卓玛的《Cho》,觉着她和她同修们的咏叹,应该属于用慈悲来摄受的断法。那是波谲云诡的奇幻山村,身有响脆玲佩的人,正围着火盆亦步亦趋,行走唱念。她们不向外走,只局限于目前。从微小的地方一点一滴地深入。如果你足够静心,你就会悄悄地被打动。阿?琼英卓玛的声线,呈现出一丝温厚。那声线不是水银,不是高于云端的亮色,她不耀眼,但她有光,那种光,是柔和的,反射或折射的,让人舒适的光。仿佛粼粼的碧波,倒映的是日光,却消减了那刺目。彷佛铜器上的反光,是被照亮之后的传递。又彷佛黝黑的皮肤上舞蹈的汗珠,有收敛的,低调的,却又有着些微动人的光辉。尽管低沈,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共鸣。当尼师的共鸣声传来的时候,就像空山里荡开的磬音,低,而亮,而悠远。那里面也彷佛沈积着巨大的悲伤,如果恰巧你有心事,有思念,有无法释放的悲情,你来听这样的悲声,是有治疗功效的。在《Cho》专辑中,斯蒂芬的音乐与尼师的歌唱除了2、3首非常贴切外,其它曲子,更多的是斯蒂芬音乐理念的纵横驰骋。这种驰骋也许会吸引一些听众,比如热爱电子,习惯合成器演奏的人们。但是,它们和尼师那种沈静来配合的时候,让人只能惋惜,简单的拼贴,反倒显出电子乐的苍白和灵性声音的高贵。尽管斯蒂芬有着这样的警觉,他不断地提醒着自己,做音乐不能简单地把不相关的元素放在一起,应该融合,成为一体。这是道理,不苟且的艺术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不容易。可贵的是,阿?琼英卓玛的声音,在这个专辑里并不因为电子乐的狂躁,千篇一律而显得不和谐,她没有被西方的乐器和节奏所左右,相反,对这些物化、机械和概念先行的配器方式,她有一丝宽厚的弥补。是的,宽厚。阿?琼英卓玛是生于71年的比丘尼,从小生活在难民营里。13岁出家,跟随Nagi的师父学习佛法,也学习唱诵。71年的人啊,和我是同岁了。但有时候听,竟然恍惚觉得是母亲的声音。她在歌唱时表现出来的耐心,给我很深的印象。那种耐心,也让我反问自己:对生死的耐心,对无常的耐心,对自己穿越恐惧和执着的耐心,你都准备充分了吗?第一张专辑《Cho》之后,阿?琼英卓玛已经出了7张专辑了。它们分别是《DancingDakini》(舞蹈的空行母)、《Choying》、《MomentsOfBliss》、《Selwa》、《Smile》和《InnerPeace》。她的许多曲子都不是英文,有些是梵语唱诵,有些是尼泊尔文,但不影响我们从中能听到白度母心咒,听到心经的咒语,听到其它来自佛陀亲传的祝祷。这六张专辑里,我有四张。没有听全。这些曲子,都不是放眼山河的鸿篇巨制,每一首都不长,是内心的小品,是思绪的轻烟,因为足够的细腻,而足够的深沈。如同音乐里,有人写交响乐,有人唱小品;如同男人和女人,男人通过走世界来了解人心,女人通过走内心来发现世界。阿?琼英卓玛,这女声中的震颤微波,暗色里闪耀的光亮,她潜在的大悲让人静下来,凉下来,哭出来,释放出来。在《smile》这张较为接近现时的专辑里,曲风一改悲凉,以印巴风格为主,尼师的声线呈现出俏皮和甜美的一面。那种只有在印度电影里才能听见的深情吟唱,于“微笑”里,听到一二。这张专辑非常优美,曲调让人舒缓,心怀淡淡的向往,展现了阿琼英卓玛天然不俗的唱功。许是听得不全的缘故,我没能听到据说是回归朴素的佛教原唱的《InnerPeace》,在我收藏的四张专辑里,除了《smile》有着鲜明印巴风情的歌唱外,在其它较早出版的三张音乐里,还是有一些曲调让我觉得雷同。简单地看,也许是因为,在某些尾音的歌唱上,她会有降半音的处理,它让人有心头一沈的感觉。这种突然的降半音,彷佛一个人在流畅的歌声中,发了一声叹息。这种感觉,在听何训田的一些音乐时,也会有,觉得流畅感不够,经常被其它的元素打断,不能尽兴,完整感有破坏。当然,也有人说,前卫艺术家会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包括有些人还用噪音来表现情感。是的,我相信无论什么方向的尝试,在艺术的名义下面,都会是冠冕堂皇的。而阿?琼英卓玛比丘尼的歌声,我想,她一定不是当代艺术上的无止境实验,她还是内心安定和优美的传达。如果的确是后者,那么,现在呈现出来的这样的全貌里,过度的悲凉感,还是要警惕的。这让我想到,同样的旋律,如果用慢拍来演绎,那么无限拉长的处理,就会出现完全迥异的效果。进行曲的拍子如果变成哀乐的拍子,旋律就会退位到其次了,慢拍会把原本欢快轻松的乐曲烘托出悲氛。有些时候,眼泪落下来,是能疗伤的。有些时候,泪流不止,就要小心悲魔。这也许是我多余的一点担心,因为,不同的音乐一定有不同的受众,而不同的法门也适用于不同根器的人群,一部分比较悲凉的咏叹,如果碰到不回头的浪子,或许能听出母亲的血泪。因着审美的趣味所限,我也呈现出管见,记录在此,作为商榷,也作为一家之言。而为开音乐的喜好与否,看阿?琼英卓玛尼师7张专辑的封面,她的样貌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慈悲,微笑的神情让人觉得踏实温暖。听说她用自己发行专辑得到的资金在尼泊尔建立了比丘尼福利基金会(NunsWelfareFoundationofNepal),开办了阿尼度母学校(AryaTaraSchool),教授11—20岁刚开始修行的女尼,诸如藏文、英文、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禅宗等课程。这是她和她的师父(TulkuUrgyenRinpoche)的夙愿,因为佛法的传播,因为歌唱,而得以实现。感佩这样的歌者。因为独特,更加令人尊敬。
本文档为【一位尼泊尔尼师 (琼英卓玛) 的天籁之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4-16
浏览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