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论杜佑的国家观

试论杜佑的国家观

举报
开通vip

试论杜佑的国家观学校代码:10730分类号:密级论文题目(中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论文题目(外文)ONTUYU’SVIEWSOFSTATE作者姓名阎莉蓉学科专业历史学·中国史研究方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育类型学历教育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指导教师赵梅春教授合作导师论文工作时段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9年5月校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I试论杜佑的国家观中文摘要本文从国家起源与发展、国家政体、国家职能等方面,阐述了杜佑的国家观。杜佑认为,国家起源于黄帝时的“画野分疆&r...

试论杜佑的国家观
学校代码:10730分类号:密级论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中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论文题目(外文)ONTUYU’SVIEWSOFSTATE作者姓名阎莉蓉学科专业历史学·中国史研究方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育类型学历教育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指导教师赵梅春教授合作导师论文工作时段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9年5月校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I试论杜佑的国家观中文摘要本文从国家起源与发展、国家政体、国家职能等方面,阐述了杜佑的国家观。杜佑认为,国家起源于黄帝时的“画野分疆”之制,此时形成了“万国”林立局面;通过不断的争斗,到秦时,由“万国”并为一国。伴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郡县制代替了封建制,杜佑从“法度得失”与“政理否臧”两方面分析了这两种政体的优劣,并从“利万姓”的角度推崇郡县制。杜佑还对国家的职能进行了分析,展示了以经济职能为基础、文化职能为核心、政治职能为补充的国家职能间的逻辑关系。杜佑认为,国家的经济职能在于大力发展并调节经济生产,政治职能在于“精选举”与“审官才”、刑法之“善用”,文化职能在于通过制礼立乐形成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以移风俗、正国家,边防职能在于“遏戎敌”。实现“富国安人”之理想则是杜佑国家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杜佑,通典,国家观IIONTUYU’SVIEWSOFSTATEAbstractThispaperwillexpoundTuYu's(杜佑)viewsofstatefromthreeaspectsthattheperspectivesthatoriginanddevelopment,polity,functionsofthestate.TuYubelievedthatthestateoriginatedfromtheYellowEmperor'ssystemof"drawingthewildtodividetheterritory"(“画野分疆”),thusformingasituationof"allnations"(“万国”),andthroughconstantwartobeastateintheQindynasty.Withtheestablishmentofaunifiedstate,theprefecturesandcountiesreplacedthefeudalsystem.TuYuevaluated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twopolitiesfromthetwoperspectivesabout"properornotofregime"(“法度得失”)and"satisfactoryofgovernance"(政理否臧),andpraisedhighlythesystemofprefecturesandcountiesatthestandpointof"favoringallthepeople"(“利万姓”).TuYualsoanalyzedthestatefunction,andputforwardalogicrelationshipthatthebasisofeconomicfunction,culturalfunctionasthecore,politicalfunctiontoadd.TuYupointedoutthatthecountry'seconomicfunctionistodevelopeandregulateeconomicproduction,politicalfunctionliesinthe"perfectingelection"(“精选举”)and"reviewingofficer"(“审官才”),"makingthebestuse"(“善用”)ofthecriminallaw,culturalfunctionistotransfercustomsandcorrectstatethroughmakingritesandmusic,formingsocialnorms,frontierdefensefunctionliesin"containingbarbarians"(“遏戎敌”).Toachievetheidealof"toenrichthestateandestablishpeople"(“富国安人”)wasthecoreofTuYu'sviewsofstate.Keywords:TuYu,T'ung-tien,viewsofstateIII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绪论.....................................................................................................1一.研究史回顾...................................................................................1二.研究方法与意义.............................................................................3第一章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认识....................................................5第一节“画野分疆”与国家的产生.......................................................5第二节从万国到“天下一家”..............................................................7第二章关于国家政体的选择..............................................................13第一节唐中叶之前的封建、郡县之争..................................................13第二节“利一宗”、“利万姓”与政体选择........................................16第三章关于国家职能的认识..............................................................23第一节国家职能关系之逻辑认识........................................................23第二节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边防职能的认识..............................28余论...................................................................................................38参考文献...............................................................................................43致谢...................................................................................................46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1绪论在中国史学史上,杜佑及其名著《通典》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杜佑历时三十六年,以崭新的视角、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史料、全新的体裁,撰成一部专记上古五帝至唐天宝间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沿革废置情况的通史——《通典》。杜佑认为“往昔是非,可为今来龟鉴”1,并明确地表达自己撰述《通典》的旨趣在于“征诸人事,将施有政”2。《通典》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历代多有继其而作者,遂形成所谓“三通”、“九通”、“十通”。杜佑讨论历代典章制度时涉及到有关国家问题的认识,这也是其历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分析杜佑的国家观,将有助于深化有关杜佑的历史观的研究和进一步加深对《通典》的认识。一.研究史回顾学者有关杜佑及《通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唐代,主要集中在有关《通典》的性质与体裁、《通典》与刘秩《政典》的关系、《通典》分门起例的逻辑、杜佑生平、《通典》撰述与成书、《通典》版本、《通典》文本的考订与辨误、《通典》撰述旨趣与思想等方面。至于有关杜佑的国家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相关的论著中,如瞿林东《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王锦贵《试论<通典>的问世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李清凌《杜佑的经济和政治思想》、瞿林东《杜佑评传——创典制通史汇治国良模》、郭锋《杜佑评传》、有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与《隋唐五代史学》、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朱维铮《中国史学史讲义稿》、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等。概括起来,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杜佑对国家起源与发展问题认识的研究。瞿林东指出,杜佑认为最初国家的建立有人口和土地两个条件,并对传统的“天生烝人,树君司牧”观点进行了重新解释,以人的因素对天的影响加以限制。3二是关于杜佑对国家政体问题认识的研究。谢保成、瞿林东、郭锋曾对此有1杜佑:《进<通典>表》,《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页。2杜佑:《<通典>自序》,《通典》,第1页。3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卷,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7-260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2过探讨,指出杜佑主要通过对封建制和郡县制各自的沿革废置、优劣进行梳理、比较,认为郡县制优于封建制。1三是关于杜佑对国家职能认识的研究。1.指出《通典》各典反映了杜佑对于国家职能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瞿林东、白寿彝、谢保成、谢贵安等对《通典》各门所反映的国家职能之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杜佑通过《通典》自“食货”以下九门所建构的从经济到制度、从教化到刑罚的施政顺序,符合历史实际,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较高成就。22.分析了杜佑有关国家职能的认识。曾了若、陶懋炳、曾贻芬、葛兆光、张剑光、徐大英、郭锋、李清凌、李翠玉、周怀宇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杜佑关于田制、赋税、人口、钱币的认识进行了论述,认为杜佑重视发展农田水利、统计国家户口与人口、征收赋税等事,主张国家对货币进行管治,并强调以“轻重”手段对物价与市场秩序进行调节。3曾贻芬还以汉代田制思想为例,将《通典·食货典》与正史《食货志》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4张剑光与邹国慰、郭锋认为杜佑关于国家政治职能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加强吏治以改善官员臃肿现状与文辞浮华之风方面。郭锋还指出,杜佑强调使用刑法手段,主张把法治与礼治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礼治的辅助,并注重轻简刑政。5钱穆、谢保成与郭锋高度肯定了杜佑在礼治认识上的成就。钱穆认为《通典》很大的贡献就在于《礼典》。6谢保成认为杜佑以100卷述礼着眼于婚姻、家庭、宗法、社会、文化等方面,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并非所谓的繁杂。7郭锋认为杜佑重视礼的法则作用,实际包含秩序、规范等意义,是广义的法,在安邦治国1参见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5-260页。瞿林东:《重读<通典>史论》,《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第28-35页。瞿林东:《杜佑评传》第八章《巨著<通典>(中):进步的历史观》,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6-108页。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卷,第页。郭锋:《杜佑评传》第六章《政治思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6-225页。2参见瞿林东:《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第112-128页。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212页。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324页。谢保成:《论<通典>的性质和得失》,《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31-143页。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第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16页。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150页。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9-181页。郭锋:《杜佑评传》第六章《政治思想》,第216-224、231-241页,第九章《杜佑在思想史的贡献和地位》,第365-373页。3参见曾了若:《杜佑的经济学说》,《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第28-30页。陶懋炳:《杜佑和<通典>》,《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第9-19页。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9-23页。张剑光:《杜佑农业管理思想初探》,《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徐大英:《从<通典·食货典>看杜佑富国安民的经济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53-56页。郭锋:《杜佑评传》第七章《经济思想》,第281-335页。李清凌:《杜佑的经济和政治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13-116页。李翠玉:《杜佑理道致用经济思想浅说》,《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93-94页。周怀宇、赵伟:《浅论唐代杜佑<通典>对<管子>的继承》,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146-153页。4曾贻芬:《<通典•食货典>与正史<食货志>比较研究》,《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第39-43页。5参见张剑光、邹国慰:《唐代杜佑改革思想初探》,《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36-42页。郭锋:《杜佑评传》第六章《政治思想》,第251-261页、第268-280页。6钱穆:《中国史学名著·杜佑<通典>下》,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51页。7谢保成:《论<通典>的性质和得失》,《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31-143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3中不可替代。1综上所述,有关杜佑国家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杜佑国家观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迄今尚无学者将杜佑的国家观作为专题进行研究,更无杜佑国家观的专题论文或论著。就有关杜佑国家认识的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比较有限,目前的研究就内容上多集中在国家职能方面,有关国家起源与发展、国家政体的内容,尚未形成专题研究,还缺乏整体、系统认识;第二,所使用史料相对有限,对《理道要诀》有关材料未充分利用。因此,仍需要对杜佑的国家史学进行专门研究。二.研究方法与意义国家概念早在殷商时就有了,古代典籍中多有“国”与“国家”的说法。但“国”与“家”起初是两个概念,有“天子建国,诸侯立家”2之说为证。甲骨卜辞中的“戓”是“国”字的较早写法,后来逐渐发展为“或”,“从口从戈以守一”3,包含有执戈以保卫土地、人口之意。此“国”即杜佑所说的国家,与“天下”、“四海”、“海内”等词含义相同,泛指全部之土地而无地域和空间上的限制,强调政治上的一种认同,并无近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更多是将其视作特定范围内土地与人口所构成的、具有共同政治机构的一个集合体,类似于西方政治学所讲的政治共同体概念。国家观即关于国家的认识与理论,围绕国家有关问题展开,包括国家起源、国家类型、国家本质、国家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职能、治国理念、国家变迁、国家消亡、国家盛衰规律、国家理想等内容。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关国家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一些学人开始思索国家的有关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回答了部分问题,产生了最初的并具有一定逻辑的关于国家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某些内容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学说。中国古代探讨国家学说的众多学者中,杜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本文将以《通典》作为基本文献,辅以《理道要诀》的有关内容,采取历史学与政治学、政治哲学等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杜佑的国家观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杜佑生于开元晚期,以门荫入仕后旋即爆发了天宝之乱。这场战乱为时八年,造成了国力锐减、政局动荡、经济疲弊、社会混乱、财政紧张、人心不安、边疆不稳等等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战后的恢复与重建成了治国的重中之重。其间,杜佑辗转于济南郡参军、剡县县丞职,对这场动乱的破坏性体会较深。战后,杜1郭锋:《杜佑评传》第六章《政治思想》,244-251页。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桓公·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4页。3许慎:《说文解字》卷12下《戈部》,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第266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4佑于润州刺史韦元甫处任职,并开始了《通典》的撰述。因而,杜佑撰述《通典》颇多关注战后国家严峻的现实,考察历史也往往审视现实,并提出了“酌古之要,适今之宜”1的观点,借史事及前贤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把现实问题的解决作为首要著述目标,即“将施有政”。德宗阅过《通典》后,“优诏嘉之,命藏书府”2。要实现“将施有政”的著述目标,就必然要对有关国家的问题进行探讨。杜佑是在面对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国家现实时,对国家起源与发展、国家政体、国家职能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富国安人”的治国理想。这些内容每每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杜佑对“将施有政”这一著述目标的具体化表述,更是对这一目标的升华。通过对杜佑国家观的研究,既能进一步推动对杜佑历史观的研究,也能加深对杜佑《通典》“将施有政”这一撰述旨趣的理解。1杜佑:《通典》卷12《食货十二·轻重》,第299页。2刘昫等:《旧唐书》卷147《杜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3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5第一章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认识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理论的基本问题,是每一种国家理论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中国古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这一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孔子、孟子、荀子等将国家的起源归结为治水的需要,认为在治水的过程中,分散的人们或部落逐渐走向联合,形成更大的部落与部落联盟,从而诞生了国家。这种观点以儒家传统的“仁爱”、“礼治”为基础,强调联合与协作的作用。《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认为国家是通过不断争夺和征服自然出现的。《墨子》、《商君书》、《管子》、《淮南子》等则认为国家是先贤为除暴乱、定天下而建立的。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使用暴力,即国家起源于群体间的战争与征服。杜佑在吸收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有关国家起源的理论,认为国家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黄帝时在“画野分疆”1之中诞生了“万数”2的封建国家,随着国家间逐渐产生了争端,“万国”并为一国,产生了大一统国家。第一节“画野分疆”与国家的产生杜佑指出:“昔黄帝旁行天下,分建万国。”3这是说,国家起源于黄帝时期。他又指出:“物土疆,建万国,成则肇于轩后,方有可称。”4“天下之立国宰物尚矣,其画野分疆之制,自五帝始焉。”5这说明,黄帝是通过“画野分疆”的方式建立国家的。所谓“画野分疆”,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画”即划分,“野”即区域,“疆”即边界,连起来即划分区域与边界,强调区域与边界,这已然隐约有了疆域的概念;第二,划定区域与边界后,自然要考虑对各区域的治理,这必然就会涉及由谁治理、如何治理等问题,由谁治理即谁掌握权力,如何治理包括机构的设置与制度的实施等内容。这种由统治者、机构与制度等共同构成的权力体系,实际上就是国家的雏形。所以,杜佑认为黄帝通过“物土疆”而“建万国”。杜佑认为黄帝通过“画野分疆”而建立国家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因其豪而伏众,即其地而名国”6,即通过豪强控制其地之众,在不改变其原有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国家。这种国家应是通过征服异族而建立起来的。一是重新划定土地,并同时封赐人口,令诸侯建立新国家。这两种方式相互参错,共同循沿下来。1杜佑:《通典》卷171《州郡序》,第4435页。2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第843页。3杜佑:《通典》卷31《职官十三·历代王侯封爵》,第845页。4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第843页。5杜佑:《通典》卷171《州郡序》,第4435页。6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第843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6前者表明,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出现纷争、平定纷争的过程;后者则表明,国家的产生也是一个发令与服从的过程。杜佑对“画野分疆”之制的解释,实际上包含了他对于国家构成要素的认识,即土地与人口,二者是国家形成的基础,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形态,土地是国家建立的自然基础,人口是国家建立的社会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杜佑关于“画野分疆”之制最早出现于黄帝轩辕氏之时这种看法,源于班固“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1的认识。这表明杜佑的认识是有所继承,也表明他已经认识到了国家并非自古就有,而是历史进程到了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其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且随着历史进程还会有所变迁。杜佑又指出,“画野分疆”而建国是出于先王意愿,封建天下实则先贤建置、圣人分封的结果,2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墨子,讲“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3是先王意愿的产物。这即是柳宗元所强烈批评的“圣人之意”4。柳宗元认为封建天下并非“圣人之意”,而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现存文献来看,柳宗元的观点更符合历史实际,但杜佑关于“画野分疆”而建国的看法,并不是没有根据。分疆列土而建国的历史事实,有大量史料为证,多见于《诗经》、《尚书》、《国语》、《左传》等诸多史籍。《尚书》有“锡土姓”5之说,“锡”即赐,说的是夏代赐姓建国之事。商代在王畿之地以外也分封诸侯,使之负有朝贡等义务,有《商颂》云“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6为证。西周亦有“选建明德,以蕃屏周”7之事,即选择明德之人建国作为周王室之蕃屏,其中有同姓,也有异姓。至周公有鉴于管、蔡二叔叛周之事,便废除分封异姓之事,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8,即只分封同姓。《诗经》也说“锡之山川,土田附庸”9,讲的是周成王姬诵封赐给鲁僖公以山川、田地和属国之事。这种画野而治的方式,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颇深。杜佑直接引用了管子的观点,认为自燧人以来,包括共工、黄帝、尧、舜,其称王建国无不是借助了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共工是继女娲而有天下,并依靠水陆地势上形成的天险以“隘制”天下;黄帝是通过开发山林、增薮、沛泽等土地资源,驱逐禽兽,方得天下;尧舜则是充分利用禺氏之玉、江汉之珠等自然资源而王天下。10概括起来,共工、1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23页。2参见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先王建万国”等语,第845页。3吴毓江:《墨子校注》卷3《尚同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9页。4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论·封建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6《禹贡》,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52页。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20-4《商颂·殷武》,第628页。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定公·四年”,第1536页。8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第420页。9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20-2《鲁颂·閟宫》,第615页。10杜佑:《通典》卷12《食货十二·轻重》,第280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7黄帝、尧与舜称王建国正是受到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自然资源等因素影响,这才形成了多个各具地域特征的政治中心。这也是符合杜佑“物土疆”而“建万国”的基本思想的。需要说明的是,杜佑关于“画野分疆”而“建万国”始于黄帝之时的认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是“画野分疆”之制即封建诸侯而建国是否始于黄帝。梁启超曾指出,封藩建国并非如后儒所言为唐虞以来所有,而实始于周公,武王克殷后又广封先圣王之后及功臣谋士。1侯外庐更指出,在殷周之际的文献中,“封”只具有以树木划分疆界的意思,封建也只是关乎土地耕种的一种制度,并无爵土之义,因此他否认夏商周三代封建诸侯以蕃王室的事实,认为所谓的这种制度只是战国末年儒家构建与描摹的理想制度而已。2二是“建万国”的现象。事实上,杜佑所说的黄帝时代以“画野分疆”方式所建立的国家尚不具备“国家”的性质,还只是处于原始聚居状态,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但认为“建万国”现象始于黄帝这种不正确认识并非杜佑首创,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司马迁著《史记》就有黄帝置左右大监以“监于万国”3的表述,正表明黄帝时就已建国。第二节从万国到“天下一家”杜佑所说的黄帝时期所建的“万国”之国,应是部落联盟时期的众多部落。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早期国家,不过与后来的国家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早期国家是各个部落的联合体,确立国家统治的方式就是封建君臣等级秩序的建立。国家统治的范围以部落之间的关系为依据,部落脱离或加入联盟会引起疆域的变化。4根据这种认识,可以将杜佑所说的通过“画野分疆”而产生之国家称为封建国家。杜佑指出,封建国家的数量起初有“万数”之多。所谓“万数”,并非是真有其数,而只是一个概数,形容此时封建国家数量之众。杜佑认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些封建国家之间不断争斗,逐渐被消灭或被兼并,最后形成大一统国家。他指出:涂山之会,亦云万数。夏祚经四百,已丧七千,殷氏六百年间,又损千二百矣。爰及周赧,八百余祀,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始皇荡定,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论第5章《封建及其所生结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1页。2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5章《中国古代“城市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8-146页。3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页。4焦培民:《黄帝封建说与中国早期国家》,《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第59-64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8天下一家,历载千九百,并万而为一。众暴寡,且无虚月;大灭小,未尝暂宁。迭寻干戈,挤人涂炭。1这是说,在夏禹召集夷夏诸侯涂山会盟时,与会者有“万数”。经过夏朝四百余年的发展,有七千之国被灭或被兼并。在商代六百余年间,又有两千之国被灭或被兼并。到周赧王时,历周代八百余年国祚,封建国家仅剩下十二国,又再并为六国。到秦始皇兼并六国,天下一家,形成了大一统国家。从万国到大一统国家,经历了一千九百余年的漫长历程。这是杜佑对封建国家通过兼并与联合向大一统国家转变之过程的扼要叙述。可以看出,杜佑认为国家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的原因是各国之间的争战。在频繁的“众暴寡”、“大灭小”的战争与征服中,封建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向联合,形成更大的封建国家,其数量随之相应地减少,最终形成了“并万而为一”的局面。统一全国后,秦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从朝廷到地方的统治制度,土地与人口、货币、文字、度量衡等被纳入统一管理,国家形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一个个林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国家,并由此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基本政治格局。在有关国家发展的认识上,杜佑摒弃了儒家世代歌颂的禅让之事,认为天下的统一完全是出于争,这比起儒家的溢美,更符合人类本身历史与封建国家走向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进程,更如实地反映了大一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具体状况。杜佑认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是由封建国家间以兼并、联合的方式逐渐完成的。这一认识之渊源可追溯到先秦。先秦时期,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建立在儒家“仁爱”、“礼治”等基础上的以协作的方式主动走向联合形成国家。2另一种认为是在争的过程中被动走向联合形成国家,这种观点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国家自然起源,认为国家是在争的过程中自然出现的;3二是强调圣人建国,认为国家是先贤为除暴乱、定天下所建。4两种观点皆认为国家是在争乱中产生1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第843页。2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卷16《泰伯下》载孔子称赞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功绩,并认为其是在治水过程中逐步提升威望,掌握了权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61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四年”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第938页。3参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9《五蠹》载圣人在“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等过程中建立了国家,以制止民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2页。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7《孟秋纪·荡兵》载:“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长,长之立也出于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8-159页。4参见吴毓江:《墨子校注》卷3《尚同上》载:“天下之乱,若禽兽然。”直至“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方有圣人自上而下逐级建立国家机构,第109页。黎翔凤:《管子校注》卷11《君臣下》,载:“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68-569页。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卷2《开塞》将社会分成“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段,至“下世”之时,“民务胜而力争”,圣人为制止暴虐,便逐步“作为土地资财男女之分”、“立禁”、“立官”、“立君”,自下而上建立国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1-52页。何宁:《淮南子集释》卷15《兵略训》、卷19《修务训》载:“所为立君者,以禁暴讨乱也。”“圣人践位”并设立天子、三公九卿与诸侯,防止“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046页、第1318-1319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9的,其根本区别在于国家产生有无圣人作用。杜佑立足于历史事实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了充分地批判继承,舍弃了国家起源中圣人的绝对作用,只保留其中私、利、争夺、征服等成分,认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源于频繁的战争,相对真实地描述了封建国家兼并而逐渐一统过程中的实际情形,是认识上的极大进步。之所以如此,跟他“性嗜学,该涉古今”、“勤而无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1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杜佑对封建国家间兼并战争的叙述,并非臆想,而是有文献依据的。如《尚书》记黄帝与蚩尤之战、舜与三苗部落之战,《吕氏春秋》记尧与三苗部落之战,《史记》记黄帝与炎帝之战,《淮南子》记共工与颛顼之战、共工与高辛氏之战等。自夏代起,相互的战争更为频繁,如启征有扈氏、灭伯益,伯靡灭寒浞,季杼灭豷,桀攻有缗氏,少康灭浇等,至鸣条之战商胜而代夏,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春秋战国时的争霸战争等,均可见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史籍,足见杜佑的认识是充分基于历史事实的。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到国家时,杜佑还多次使用了“天下”这个概念。所谓“天下”者,溥天之下之谓,泛指全部之土地,无地域和空间上的限制。这个概念的使用,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尚书》有“奄有四海,为天下君”2的论述,《道德经》有“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3的论断,《庄子》亦有“天下之治方术者多”4的看法,等等。此外,杜佑还使用如“海内”、“四海”等多个概念,基本同于“天下”之意。可以认为,在杜佑那里,“国家”与“天下”、“海内”、“四海”等概念都是通用的,其间区别不大或本无区别。事实上,不只是杜佑,包括自孔子、孟子以下学者大都如此,言政治者皆言“天下”,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直到明清之际,有学者开始对“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予以区分和辨析,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如顾炎武就曾论证“亡国”与“亡天下”、“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别。5晚清时方逐渐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杜佑之后,论述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要推柳宗元。杜佑的论点,启发了柳宗元将国家起源的问题继续深入。柳宗元认为国家起源于君长刑政、诸侯、方伯、连帅与天子的陆续产生,是“强有力者”勘平争乱、建立秩序的结果。6这是从历史进程的角度阐述制度、官僚与国家的产生,比杜佑的论述更加具体一些。可以看到,柳宗元与杜佑虽然在认识上表现出深度的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1刘昫等:《旧唐书》卷147《杜佑传》,第3983-3984页。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4《大禹谟》,第134页。3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54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4页。4王先谦:《庄子集解》卷8《天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87页。5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3《正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56-757页。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论·封建论》,第70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10的:都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历史演变的结果,都摒弃了天的意志,都强调争乱因素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否认儒家传统的圣人论。二人的论述,将国家形成的学说向前推了一大步,可以说,代表了当时较高的理论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认识上一脉相承的特点。尽管至此尚未揭示国家产生的根源,却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思考方式,启迪后来学者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对国家起源的认识。杜佑论及万国并为一国之经过时,指出“众暴寡,且无虚月;大灭小,未尝暂宁。迭寻干戈,挤人涂炭”,秦有鉴于此,废除分封。这是说万国林立,争战不断,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他认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天下安定。如“汉、隋、大唐,海内统一,人户滋殖,三代莫俦。”1杜佑强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是符合中国历代学者大一统观念传统的。大一统观念产生于殷周时期。《诗经》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的说法。《尚书》更进了一步,从疆域与辖制两方面陈述“九州攸同”、“四海会同”、“不距朕行”3等观念。孔子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天下有道”象征,4认为天子总理天下,就应具有一统天下之威望,令天下臣民臣服,倡导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大一统理念。《左传》讲“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5,与对汉与夷、蛮、戎、狄各族在冲突、斗争中逐渐融合过程的描述,同样包含有大一统观念。吕不韦也曾有过“乱莫大于无天子”6的论述,这里的“天子”,实质上是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象征。此后,建立大一统国家成了主要历史趋势,大一统观念也随之继续深化,内涵也更加丰富、具体,甚至扩展到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等领域。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考察,大一统观念都更加符合历史趋向和规律。司马迁以《五帝本纪》开篇,十二本纪为纲,综表、书、世家、列传为一书撰成《史记》,叙“王迹所兴”7三千年史事,真切地反映了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秩序。唐初,李延寿撰《南史》与《北史》二书,摒弃了陈旧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8的做法,将南北朝纳入统一的话语体系,反映了那个时代大一统局面下的大一统观念。不难看出,大一统观念自产生便贯穿着中国的始终。杜佑的大一统观念,主要表现他在“天下一家”的胸怀上。一方面,他在管子“君尊则国安„„君卑则国危”9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尊则理安,臣强1杜佑:《通典》卷31《职官十三·王侯总叙》,第844页。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13-1《小雅·北山》,第463页。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6《禹贡》,第152页。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16《季氏》,第2521页。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第1284页。6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13《有始览·谨听》,第296页。7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319页。8李延寿:《北史》卷100《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43页。9黎翔凤:《管子校注》卷5《重令》,第284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11则乱危”的观点,认为“君尊臣卑,干强枝弱”1是最理想的政治状态,否则,就会打破国家的稳定与平衡。杜佑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君尊则理安,臣强则乱危”的论点。从正面看,汉代所形成的内则“强干弱枝之势”、外则“因事立称,毕事则省”之制,就是“得其宜则治安”的理想状态;从反面看,汉以后诸代皆“主权外分,藩翰既崇,众力自盛,问鼎轻重”,则是“失其宜则乱危”的重要表现。2他又结合唐代实际,分析“安史之乱”由来,认为是源于唐玄宗改变了唐初统兵之将并不久镇一地的基本策略,从而使将帅拥兵自重,导致了“边陲势强”而“朝廷势弱”的局面所致。3这既是杜佑“天下一家”胸怀在国家政治、军事上的体现,也为德、顺、宪宗时代对藩镇用兵提供了历史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是他摒弃了旧的民族偏见,从“中华”与“夷狄”的历史进程来阐述二者的联系,认为“古之中华,多类今之夷狄”4,这种不尊“中华”、不卑“夷狄”观念,表达了杜佑华夷同源的思想。这正是杜佑“天下一家”胸怀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写照。可见,杜佑的大一统观念,不仅表现在皇权与疆域的大一统上,也表现在思想文化与制度上。他既强调国家政治上的统一与稳定,也注重经济、军事、教化等的统一。正是这种大一统观念,使得杜佑格外重视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进程。杜佑的这种思考,是站在历史与政治的层面进行的,比起前人或从历史或从政治着眼,实是一大进步。综上,杜佑认为,国家起源于黄帝轩辕氏之时的“画野分疆”之制。此时,国家数目有“万数”之众,且发展不平衡,国与国之间遂逐渐出现争斗,小国于是被大国兼并,大国又被更大的国兼并,历经一千九百余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万国并为一国,封建国家向大一统国家的转变完成。杜佑认为,大一统国家建立之后,天下安定,与万国林立时争战不休的局面完全不同,这种对比,体现了他的大一统观念。杜佑在阐述国家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并未作太多哲学性、学理性的探讨,而是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联合协作与暴力征服的观点,注重从历史实际的角度,描绘从封建国家产生到大一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战乱情形。他探讨国家起源有关问题,是为了“举其始终”而凸显出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以引出对国家政体、国家职能的探讨,说明国家在治国理政上的重要作用,这与他一直强调的“将施有政,用乂邦家”5旨趣前后贯通,体现了他以史经世的胸怀和抱负,并代表着中唐史学的一种倾向。需要注意的是,杜佑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认识,只是在某些层面触及到一些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如1杜佑:《通典》卷31《职官一三·王侯总叙》,第845页。2杜佑:《通典》卷148《兵一·兵序》,第3765-3766页。3杜佑:《通典》卷148《兵一·兵序》,第3766页。4杜佑:《通典》卷185《边防一·边防序》,第4970页。5杜佑:《进<通典>表》,《通典》,第1页。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12他关于黄帝时“画野分疆”而建国的认识,但这不仅继承与深化了前人的认识,更启迪后人继续思考,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有关国家起源与发展问题理论的发展,仍是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杜佑的国家观13第二章关于国家政体的选择所谓政体,即统治集团为实现其意志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宏观组织结构,换言之即统治集团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本质上是国家政治权力如何配置的问题。从广义上说,也是国家制度的一种。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政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封建制,二是郡县制。这两种政体,在杜佑所描述的从“万国”出现到大一统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产生。所谓封建制,即封藩建国制,实行这种政体最为典型就是西周。这种政体以尊尊、亲亲等级秩序为基础,确立君臣、君民、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以及相应的权责,并依靠血缘关系、宗法制度等得以世袭。郡县制即以郡统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于秦始皇时期。春秋以前,县大于郡。1战国以后,郡大于县。2这种政体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地方上实行以郡辖县二级制管理,郡与县的最高管理者不得世袭,基本形成了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结构。在这个问题上,杜佑首先从“势”的角度肯定了郡县制政体取代封建制政体的历史必然性,再从“法度得失”与“政理否臧”3两个方面对郡县制与封建制两种政体的优劣进行比较,并以“利万姓”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选择了郡县制政体。第一节唐中叶之前的封建、郡县之争中国早期采用的政体是封建制,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针对是否废除封建制并实行郡县制政体,群臣由是开始了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两种政体的论辩,以两种政体的优劣展开论争,实质是关乎国家政体选择的争锋。以丞相王绾为首,主张实行封建制政体,建议立皇子于燕、齐、荆地,以屏卫王室。这一建议立即遭受到廷尉李斯的反对,他吸取周天子无力禁
本文档为【试论杜佑的国家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3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草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历史学
上传时间:2019-10-14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