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

举报
开通vip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PAGEPAGE6第一章城市概况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一)、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市域处东经120°33ˊ~121°03ˊ,北纬31°31ˊ~31°50ˊ。东邻太仓,南接昆山、湘城,西连无锡、江阴,西北与张家港接壤,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境域略成荷叶形,东西宽49公里,南北距37公里,全市总面积1264.3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江滩水域面积106.4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设15个建制镇和虞山林场。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大多...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
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PAGEPAGE6第一章城市概况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一)、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市域处东经120°33ˊ~121°03ˊ,北纬31°31ˊ~31°50ˊ。东邻太仓,南接昆山、湘城,西连无锡、江阴,西北与张家港接壤,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境域略成荷叶形,东西宽49公里,南北距37公里,全市总面积1264.3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江滩水域面积106.4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设15个建制镇和虞山林场。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大多在3~7米之间(吴淞基面,下同)。望虞河、盐铁塘纵横贯穿全境,将全市分为虞西、阳澄、滨江三个片。望虞河以西属虞西片,地势高亢,微有起伏,地面高程约5~7米,称虞西平原。望虞河以东,盐铁塘以北属滨江片,地势偏高,地面高程大都在5~6米,称滨江平原.望虞河以东,盐铁塘以南称阳澄片,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地面高程约2.5~4米,称阳澄圩区。尚有顾山、福山诸丘、虞山等孤丘分散分布在境域西北和城西。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本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38.2°C,最低气温-11.3°C,年平均温度15.4°C。年平均降水量1030.8mm,年平均蒸发量1100mm,年平均无霜期243天。境内降水量不但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很大。据常熟站实测资料统计,从1922年至今,年降水量最大为1694.2mm(1931年),最小为352.7mm(1922年),最大为最小的4.8倍;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更大,最大为1005.1mm(1931年),最小为180.3mm(1978年),最大为最小的5.6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的降水量平均占年降水量的54%。最大日降水量为220mm(1962年9月5日),最大三日降水量341mm(1962年9月4日~6日)。(二)、所处水系、水文特征1、水系常熟地处长江流域下游,属太湖水系,亦是太湖水系的下游。境内水网密布,湖荡较多,河港纵横,集镇临河,村落傍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引排河道就有23条,望虞河、张家港为流域性河道,白茆塘、常浒河、盐铁塘、元和塘、锡北运河、七浦塘为区域性河道,北福山塘、南福山塘、耿泾、海洋泾、辛安塘、蛇泾、苏家滃、大滃、尤泾、三泾、金泾、徐六泾、青墩塘、环城河为县级河道,还有81条乡级河道,468条村级河道,4971条生产河和许多上浜河、天落潭分布在各地。水面积较大(200亩以上)的湖荡有13个,主要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嘉菱荡、湖圩等。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可供引、排、调、蓄、航的水网,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市境内主要河道分布特征基本上是以城区为中心,向四方放射扩展,河道水域南密而北疏,河道比降小,水流平缓,迂迴荡漾,由于受潮汐引排和雨区分布影响,河道无固定流向。城区水系进水河道有张家港、山前塘、元和塘、横泾塘等;出水河道有白茆塘、青墩塘、常浒河、海洋泾、耿泾塘、南福山塘等。太湖、苏州、无锡、江阴为我市的上游,长江为我市的下游。我市历来为洪水走廊,太湖洪水、苏州来水、澄锡虞腹部涝水都要经过我市而入长江,长江又有洪水高潮,每当上游大量来水,本地暴雨产水,长江洪水高潮顶托,来水产水超过了本市河湖容蓄能力,下因洪水高潮顶托而宣泄不畅时,就出现洪涝灾害。2、水文特征根据市域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为了达到高低分开的目的,我市望虞河东岸设控制线,望虞河东西形成水级。望虞河以西属虞西区,市境内无水位站,仅在练塘吉家桥闸上设水尺观测水位,实测历史最高水位为4.97米(1991年7月2日)。望虞河以东为阳澄区,市境内设有白茆塘常熟水位站,根据该站资料统计,年最高水位出现在6~10月之间,其中以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9月份,近二十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3.50米)的有12年,以1954年7月24日、1999年7月1日水位为最高,均达4.26米。年最低水位出现时间汛期非汛期都有,其中以2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1月份,自1928以来年最低水位低于2.5米的有21年,以1934年8月23日水位为历史最低,仅2.22米。多年平均水位为2.88米,历史最高水位与历史最低水位差值达2.04米。日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之一——望虞河拓浚工程已经建成,望虞河东控制线已能正常发挥作用,望虞河所泄的太湖洪水、虞西区涝水因有控制线抵挡,高水不再压向望虞河以东的阳澄区。(三)、地质概况常熟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钱塘褶皱带东部,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东与北东。境西、境北隶属中生代隆起区的褶皱部分,新构造运动中呈现差异性升降,在平缓的地面上偶有残丘分布。境南、境东归属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坳陷区,堆积较深厚,原有地质构造几乎全部沉没,地面低平,多见湖荡。境域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基岩的露头仅有泥盆系,分布范围局限于虞山、福山诸丘,其余地面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沉积,在望虞河以西多属全新统上段冲积物,南湖荡、白茆塘以南多属全新统上段冲积——湖积物,境东北沿江一带,多属全新统顶部冲积物。根据建设部《建筑防震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GB50011-2001)江苏省各市、县(市)抗震设防烈度表,常熟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四)、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位等常熟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县市。“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3亿元,年均递增20.29%(列全省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26美元;财政收入30.46亿元,年均递增16.44%(列全省第三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54.8:40.1;工农业总产值676.07亿元;总人口103.76万人;耕地面积94.65万亩,人均耕地0.91亩,人多地少。常熟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66.3亿元,占全市的55%;财政收入15.5亿元,占全市的51%。人口27.08万人。由此可见常熟城区不论从那个方面看,对全市而言举足轻重,十分重要。二、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是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作为常熟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区的界定范围常熟城区基本位于市域中心。城区周边基本都以河道为界,东边为规划外环河,南边为外环河、北塘河,西边为望虞河、张家港,北边为小义塘、规划实施改线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后的张家港,其中通港路~昭文路之间向东北方延伸外突至陈塘~周行公路。城市规划区面积151.5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0.9平方公里(含虞山、尚湖风景开发区30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1、近期:1995年~2000年2、远期:2000年~2010年3、远景:展望2010年以后(三)、城市性质常熟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融商贸、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山水城市。(四)、城市规模近期市区人口规模为31万人,远期规划控制在60万人。(五)、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期末把常熟市建设成为在全国县级市中较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苏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进步、城乡结合、环境优美、产业配套和社会安定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城区国内生产总值20001年为166.3亿元,2010年规划达到450亿元,远景按年均递增10%的速度发展。(六)、总体规划涉及的城市防洪除涝要求总体规划中要求城区按百年一遇防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设防。设防水位按4.26米加1米超高考虑。要求运用挡、排、疏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城区防洪工程体系。要求城市开发建设时留有10%以上比例的水面积,要求按标准增加排涝动力。为逐步把内河航道引出城市,规划沿城市外环路外侧新开城市外环航道,也就是作为城市边界的外环河。第二章防洪、除涝现状和存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洪涝灾害常熟市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水网稠密,地势低洼。地形东南低下,客水滞留,易受洪涝侵袭,东北临江,易受风潮袭击,历史上洪涝潮灾害频繁。根据《常熟水利志》资料:自民国元年(1912年)至今,共有39年出现水灾,平均2~3年遭遇1次水患。导致洪涝潮灾害的雨型主要是梅雨和台风暴雨两种雨型,梅雨型水灾的特点是历时长、分布广、雨量大,发生时间在6-7月份,台风暴雨型水灾的特点是时间短、风势猛、雨量集中、危害大,一般发生在8-9月份。(一)、历史上主要洪涝灾害简况民国元年(1912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洪涝灾害年份有1931年、1949处、1954年、1962年。1、1931年7月上旬阴雨连绵,降雨154mm,下旬又受台风袭击,降雨109mm,常熟站最高水位4.14米,圩堤溃决,一片汪洋。桥梁涵洞房屋被毁者,不可胜计。水涨塘没,河港一片,塘鱼四散,损失甚多。牛羊鸡漂流死亡者,比比皆是。兼之江潮顶托,水退不易,致成巨灾。2、1949年6、7月份,大雨连绵。江河湖水,同告上涨。7月24日晚,台风、暴雨、狂潮袭击一昼夜(据1950年测量,浒浦口最高潮位5.7米)。树木摧折,墙倒屋塌,河岸冲毁,堤塘崩溃,低区尽成泽国。沿江乡镇家毁人亡,死两千多人,四万多人无家可归,灾情惨重。3、1954年是太湖流域性洪水,5~8月阴雨连绵,梅雨量达721.2mm,超过警戒水位达4月之久,7月24日常熟站水位4.26米,受淹农亩40余万亩,5万多亩农田颗粒无收。圩堤岌岌可危,海塘滑坡崩坍险情环生。超过4.0米水位长达52天。4、1962年9月初,十四号台风过境,狂风暴雨,昼夜不息,36小时降雨量327.2mm,河水猛涨,常熟站7日最高水位达4.1米,低洼之区,茫茫一片,12593户房屋受淹,水深过膝,倒塌990间,受淹农田40余万亩。(二)、1991年、1999年洪水特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洪涝灾害年份有1991年、1993年、1995年、1999年,其中1991年和1999年均是太湖流域性特大洪水,属梅雨型洪水。雨情和水情的共同特点是:1、梅雨来得早,雨量集中,范围广,雨量大常熟1991年5月18日入梅,比常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出梅为7月14日,梅期长达58天。梅雨总量达822.1mm,是多年平均梅雨量的4.2倍,超过最大梅雨量历史记录100.9mm(1954年梅雨5月5日~8月2日,雨量721.2mm)。梅雨主要集中在两段,第一段6月12日~6月16日,降雨220mm,第二段6月30日~7月4日,雨量达342mm,最大五日降雨量超过历史有记载的1962年最大降雨量(1962年为341.2mm),最大24小时降雨量202.3mm,仅次于1962年。1999年6月7日入梅,比常年提前7~10天,出梅7月20日,历时45天。梅雨量累计512.4mm,是常年同期的2.41倍,其中6月份总降雨量达403mm,比91年349mm还多54mm。2、水位高,上涨快,持续时间长1991年太湖平均最高水位达4.79米,超出1954年0.11米。1999年太湖水位再创历史新高,7月8日太湖平均水位达5.08米,超过1991年0.29米。1991年7月初,在特大暴雨的袭击下,再加上客水压境,望虞河水位在30小时内飞涨了1.5米,7月初,阳澄区也出现了高水位,常熟小东门水位7月4日达4.21米,比历史最高水位仅差0.05米(1954年是4.26米)。4.0米以上水位持续6天。1999年太湖流域性洪水,由于本区的暴雨和客水大量入境,致使小东门水位从6月7日的2.99米一路上升至7月1日的4.26米,平历史最高水位。4.0米以上水位持续4天。(三)、洪涝灾害损失面对超历史特大洪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力以赴,奋力抗灾,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随着城镇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日趋集中于城镇经济的损失。根据常熟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工作总结资料分析,1991年,常熟市新城区受洪水侵袭,一片汪洋,街道积水,工厂、仓库受淹,居民住宅进水。所属单位、街道开展“厂自为战、户自为战”,通过筑堰坝、塞水口、架机抽,几天几夜奋战方才战胜了洪水。全市城镇直接经济损失达3.6亿元,投入的防洪抢险排涝费用为0.7亿元。1999年又一次发生了太湖流域性洪水。6月~7月上旬的梅雨,使常熟市各地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至7月6日,常熟城区共有5000多户居民住宅进水,道路积水200多处,长约90多公里,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亿元。7月2日常熟招商城昆承湖大堤发生重大险情,大堤出现管涌。市水利局领导立即会同招商城、虞山镇、镇水利站等单位,采取加坝筑堤,背水面筑燕子窝等加固措施,排除了险情。面对洪水肆虐,百万常熟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部署下,团结一致,奋力抗灾,把灾害造成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据常熟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工作总结资料分析,1999年常熟市防洪抢险排涝费用为0.3亿元。二、防洪除涝现状解放初,常熟城区面积仅3.04平方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逐步发展,不断扩大。1985年确定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确定了依托老城向东北方向发展的基本格局。1990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1995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3.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23.8平方公里,虞山、尚湖景区30平方公里),2000年城区面积扩大到60.9平方公里。可以说,目前的常熟城区主要是九十年代以来城市迅猛向郊区扩展,由原来的农村演变而成的。常熟是一个融山、水、城一体的特色城市,城区地形地貌种类多、变化大,有山丘、平原、圩区,还有湖泊。孤丘虞山以西北~东南向斜插在城市规划区的西北部,峰高261米;古城区及南福山塘以西虞山北麓以东一片为平原区,地面高程4.5~6.0米,南部、东部和东北部为圩区,地面高程3.0~4.0米,西南部为尚湖。虞山峰脊单薄,沟谷较浅,山坡北缓南陡,每遇暴雨,主要在北坡形成山洪,向南福山塘方向宣泄。虞山北麓以东~南福山塘以西一片,虽属平原区,不设防,但系山洪下泄走廊,必须留足泄洪通道;古城区面积不大,也是不设防区。其余地区,包括大部分新城区和尚湖,都属圩区,原来设防,有大小联圩13只。常熟城区是我市绝大部分主要引排河道的结合区,山前塘、元和塘、横泾塘、白茆塘、青墩塘、常浒河、耿泾、南福山塘等都以城区为起点,向四周辐射,相互之间靠护城河、环城河和张家港沟通。城区以望虞河、山前塘、元和塘、横泾塘为上游,白茆塘、常浒河为下游,水流向东、向北,排入长江;干旱之时,则可通过白茆塘、常浒河等通江河道引长江水补给,水流反向。(一)、城市上游由于我市境内望虞河东西设水级,所以望虞河东控制线是常熟城区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目前,涉及城区的张墓桥塘、张家港、白龙港、南福山塘等支河口都已按标准建了船闸、套闸或防洪节制闸,控制线大堤已达到顶高6.0米、顶宽11.5米、内外坡1:2的标准,堤顶建成7米宽砼防汛道路,临河普遍修建了浆砌块石直立式挡墙,整个控制线可以抗御望虞河历史最高洪水位,确保太湖洪水和虞西区涝水不再压向常熟城区。元和塘因与城区同属阳澄区,水位不再分级,没有特殊问题。(二)、虞山及山北平原区虞山山体不大,环山路以内面积仅14平方公里,山南坡陡,山前塘就在山脚下,因此山洪排泄不成问题;山北坡缓,主要汇水涧沟有桃源涧、石屋涧、破龙涧、联珠洞涧、五丈涧、坠石涧、秦坡涧等共11条,入沿虞山北路南侧的马路河,汇流后通过公路涵洞向南福山塘方向宣泄;1997年,虞山北路拓宽时,新建的8座山洪出流涵洞:一个为三峰茶厂段直接向望虞河排泄,另三个涵洞过马路后经菱塘沿、报慈浜、张家浜向南福山塘排泄,其余四个涵洞则分别在报恩桥、林场苗圃、外行口、联盟4队,都流向白龙港,然后再入南福山塘。山北平原区地面高程4.5~6米亦不设防,虞山北麓和本区产水通过张家浜、报慈浜、小金浜、白龙港等河道进入南福山塘。(三)、古城区护城河内的古城区,面积仅2.5平方公里,地面高程为4.5~6米,因地形较高,为不设防区,但菱塘南村一片原属局部洼地,建设时未控制建筑标高,地面高程仅3.9米,因此单独在七弦河畔建12”泵小排涝站一座,通过下水道排除新村涝水。(四)、尚湖地区望虞河以东、张家港和元和塘以西的尚湖地区,原来基本上都属尚湖范围,一九八五年退田还湖时,分割成两个部分,一为尚湖,目前有水面1万多亩,以环湖大堤为圩堤与外河分开,建有圩口闸2座、排涝站2座;另一部分常冶公路与环湖大堤之间地区,目前由冶塘、虞山镇、练塘分别建造排涝站,形成了统一防洪、分开排涝的格局,因这一地区目前仍以农田、鱼池为主,排涝动力仍按日雨200mm两天排出标准配制。(五)、设防区从西至东分别涉及山湖大圩、金段圩、九村大圩、赵段圩、沈青圩、湖圩、西洪泾圩、东洪泾圩、青墩圩、漕泾圩、横绵圩、五星圩等12只联圩,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农村,因地势低洼,地面高程2.8~4.0米,故筑堤建闸挡洪,造站排涝,即所谓的设防区(详见附表2-1)。(六)、其他地区城市规划区尚有望虞河以西、张家港以东、小义塘以南一片,地面高程约5~7米,现属大义镇,还有北环河以东、陈周公路以西、通港路~昭文路之间一片,地面高程约4.5米,现属海虞镇,这两片都是平原区,地面高程较高,为不设防区,其间有小块低地,目前也未设防,拟在开发建设时适当填高,不再设防。三、城区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区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①近几年,浙西、浙北地区进入太湖的泄洪河道全面拓宽加深,泄水断面成倍增加,而下游泄洪河道尚未按标准拓宽,至使太湖水位上涨迅猛。②由于大量客水入境,而下游沿江自排能力不足,致使大量客水滞留于苏州的阳澄区。③ 几十年来,大量围垦湖荡,减少了蓄洪面积,也是造成水位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④ 圩区的建设,排涝动力的增加以及河床的不断淤积加重了外河水位的压力。1991年主要是本地暴雨,望虞河东岸控制线尚未形成,口门大部分敞开,虞西客水大量涌入。1999年望虞河东岸已基本控制,主要来自南部的大量客水入境,致使本区域持续高水位。(二)、城市防洪尚未形成长远、科学而比较全面的防洪规划。常熟城区由虞山尚湖风景区、老城区、开发区和招商城区等组成,多数建成区为低洼圩区。由于原规划的设防标准偏低,加上因种种条件限制,设防范围基本上又延袭已在开发建设中被打乱了水系的原有的防洪排涝体系,历次灾后建设中又往往就事论事地兴办了一些临时性工程设施。再有城区采取小区域设防,在外排泄洪通道不畅、客水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城区防洪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从总体上讲,城区防洪尚未真正形成长远、科学而又比较全面的防洪规划,也因此而直接影响常熟城区防洪工程的实施进度和防洪减灾能力的有效提高。(三)、河道普遍淤浅,束狭段未拓浚特别是护城河、环城河、白龙港、常浒河、耿泾等淤浅严重,常浒河熙春桥附近束狭段未拓宽,再有城市道路建设造桥时,多用筑坝干河的办法施工,桥建好以后,坝头没有按要求拆除,至使束水阻水,影响引排。(四)、城市建设过程中,填河塞浜现象严重在各圩围中,金段圩、九村大圩、五星圩、漕泾圩等填河塞浜现象最为突出,目前四只圩子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4%、2.3%、5.3%、1.9%,其他圩围也不同程度存在此现象,致使蓄水面积减少,调蓄功能下降,加大了排涝压力。(五)、原有水利设施标准偏低,普遍老化设防区的13只联圩(包括尚湖),圩堤总长102.18公里,圩堤顶高4.8米左右,尚有50.98公里达不到标准,67座三闸中,闸门顶高程4.6米,还有28座闸尚未改造,49座机电站中尚有23座未更新改造,标准偏低。(六)、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增加了防洪压力城区开采地下水的深井97眼,年开采量达543万吨。近年来,在西南部国棉厂、化肥厂一带形成降落漏斗。据城建部门测定,城区不少地方地面有不同程度沉降,小的几公分,大的达30公分,大大加重了防洪压力。(七)、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不少原来的农村演变为建成区,特别是常熟新城区的建设基本上都在原来的设防区。由于原有的设防标准本来就不高,开发建设中又打乱了原有水系,大部分地区仍沿用原有的防洪排涝设施,勉强发挥作用。91年大水后虽增建了部分闸站,但如何实现农村向城市过渡和如何按城市的设防标准解决好防洪排涝问题,尚有较大差距。(八)、城区水环境质量差,恶化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城区主要河道水质均为Ⅴ类水,琴川河、护城河等还超Ⅴ类,水污染非常严重,与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距广大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要求相差甚远。(九)、城区水利建设和管理经费短缺要按标准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必须兴建大量工程,与此同时,为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必须强化工程管理。不论建设还是管理,都必须大量投入。目前城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经费来源还缺少渠道,城乡结合部排涝经费负担的矛盾较大,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城区水利要实现良性循环尚待时日。(十)、管理体制还未理顺目前,我市建成区的防洪排涝设施,由城建部门管理,但城乡结合部有时出现交叉多头管理,有时则出现无人管理,不少单位和个人,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填河塞浜搞开发。城市规划区还缺乏一个融规划、建设、管理为一体的权威机构,统一指挥城区水利建设、管理和防汛工作。表2-1常熟市城区联圩基本情况表联圩名称面积(亩)圩堤情况(公里)圩区三闸(座)排涝站现有排涝模数(米3/秒/平方公里)总面积水面积总长达标长小计套闸防洪闸座数装机(千瓦)流量(米3/秒)湖圩1445428308.444.5053253306.400.66沈青圩9419139411.845.30134963146.601.05赵段圩37196306.552.555232621.250.50青墩圩10294175511.506.50151593696.300.92山湖大圩40736108.506.403311103.001.10九村大圩48741158.205.406682805.301.63东洪泾圩748622.000.50112370.751.50西洪泾圩15691004.702.20222922.302.19五星圩47032507.603.402241563.751.19金段圩1674405.452.40332821.751.56横绵圩7360169510.902.508831904.600.94漕泾圩1512294.500.50221401.000.99尚湖圩187791059912.009.0021143208.500.68总计8317820109102.1851.267105749238251.5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一、规划依据(一)、常熟市城区位于太湖流域阳澄区,属太湖流域的东部下游地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国家计委批复的水利部太湖局编制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已全面展开,总体规划的原则是“流域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统筹考虑航运、供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明确“防止洪水漫溢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流域东部是地势最低而又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在治理中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解决洪涝矛盾,安排足够的排涝河道和抽排设备。”对此,总体规划明确“为了全面实现规划任务,各区还需兴建若干配套工程。”同时,《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初稿)》指出:“太湖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密集,人口和产业集中。据对1999年太湖流域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分析,城市洪灾损失占全部洪灾损失一半以上。城市防洪是保障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点。提高流域防洪标准有助于城市防洪条件的改善,但提高城市防洪标准主要依靠改善地区防洪条件和采取城市防洪自保措施。”阳澄淀泖区的防洪规划正在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的指导下抓紧进行,城市防洪规划必须以防洪除涝为主,改善本地区的防洪条件和采取城市自保措施。(二)、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已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常熟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期末要把常熟市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三)、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及文件:1、《国家防洪法》(1997年8月);2、水利部《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水规计[1998]215号);3、建设部、水利部《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建设部《防洪标准》(GB50201—94);5、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1987);6、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的复函”[计农(1987)987号];7、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发[1996]148号);8、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9、《江苏省水利基建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0、《江苏省水文手册》;11、《常熟市水利志》;12、《常熟市统计年鉴》(2002);13、《常熟市联圩基本资料统计表》(1998)二、规划原则和目标(一)、规划原则1、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统一考虑防洪、除涝、水环境,兼顾交通、航运。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尽可能利用、巩固和提高现有防洪排涝设施的功能,建设符合标准的防洪体系。3、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在综合治理水环境中发挥水利工程的引排调蓄作用。4、建设规划和管理规划并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规划目标和任务1、防洪、除涝标准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和非农业人口数量分级划分,常熟市属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100~50年一遇,同时,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也确定防洪工程规划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由此,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2、常熟市城区属太湖流域东部地势最低而又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必须合理解决洪涝矛盾,安排足够的排涝河道和抽排设备,除涝标准为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当天排出。3、规划年限常熟市城区防洪规划年限为2001年~2010年。第四章防洪、除涝水文分析一、设计洪水位根据常熟站1950年~1999年共50年最高水位水位系列资料,作频率分析,根据频率曲线与实测水位资料的吻合程度,Cv=0.089,Cs=0.89,Cs/Cv=10,其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4.32米,百年一遇水位4.46米,具体见附表,常熟小东门水位站最高水位频率计算表。二、设计暴雨(一)、设计暴雨频率计算根据采用常熟站历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资料,采用1951年~2000年共50年系列资料作频率分析。频率计算结果见表4-1,具体见附图,常熟站年最大24小时暴雨频率图。最大24小时雨量频率计算结果表表4-1重现期年1005020105雨量mm214191162138116(二)、设计暴雨的雨型分配根据《江苏省水文手册》,最大24小时暴雨的雨型分配,采用典型暴雨概化法,考虑主峰出现位置在三分之二处对工程较不利的型式进行综合概化,规定太湖地区最大24小时暴雨分配如表4-2。最大24小时暴雨分配表表4-2时段123456789101112雨量(%)00002.52.52.52.52.52.52.52.5时段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雨量(%)2.52.5151517.517.52.52.52.52.500重现期t=10年的暴雨量为138mm,其过程如下:暴雨量分配表表4-3时段123456789101112雨量(MM)00003.453.453.453.453.453.453.453.45时段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雨量(MM)3.453.4520.720.724.224.23.453.453.453.4500重现期t=20年的暴雨量为162mm,过程如下:暴雨量分配表表4-4时段123456789101112雨量(MM)00004.054.054.054.054.054.054.054.05时段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雨量(MM)4.054.0524.324.328.428.474.054.054.054.0500上述雨型分配其65%的雨量集中在15~18时段,10年一遇雨量138mm,其中4小时雨量89.7mm,20年一遇雨量162mm,其中4小时雨量105.3mm。与62年实际暴雨比较分析,常熟市有记载以来的最大24小时雨量发生在1962年9月5日~6日,雨量220mm,其6小时雨量142.1mm,折算成4小时雨量为94.7mm。由于排涝动力的配置主要受4小时集中暴雨控制,因此,本报告采用的20年一遇暴雨作为设计雨量,其水平不低于1962年实际发生的短历时暴雨水平。(三)、排涝流量计算结果常熟大包围面积54.7平方公里(不含尚湖),其中水面积6.6平方公里,占12.1%,绿地4.58平方公里,山地绿化3.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占14.8%,由此推算常熟大包围区域暴雨综合径流系数为0.74。采用平均排除法,经计算,若发生二十年一遇暴雨,河道起始水位3.50米,常熟市大包围需配备的排涝动力为158m3/s,相应的排涝模数为2.89m3/s/km2,圩内最高水位控制在3.80米。第五章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规划一、工程标准(一)、堤防按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对照“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规定,堤防属3级建筑物,其安全超高为0.6米,再考虑波浪影响,其顶高为4.46+0.6+0.14=5.2米,确定标准为:顶高5.2米(若堤顶铺设硬化路面,顶高程可降至5.0米),顶宽4米(若结合道路,则按道路要求确定顶宽),内外坡比1:2。堤防护岸挡墙顶高应高于设计水位4.46米,为4.5米。(二)、闸站等建筑物防洪标高闸站为3级建筑物,闸门安全超高为0.3米,其门顶高程为4.46+0.3=4.76米,取4.8米。闸墩顶与堤防同高。(三)、排涝流量配置根据设计暴雨计算,常熟城区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当天排出的排涝模数为2.89立方米/秒/平方公里。本规划按每平方公里2.89立方米/秒流量配置排涝设施。(四)、设防区地面高程设防区道路面高程应高于最高控制水位3.80米并加适当超高,应不低于4.00米,区内地坪高程应再适当抬高10~20厘米。二、规划方案本规划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城区防洪安全。规划实现后,城区防洪标准可达百年一遇,除涝标准可达二十年一遇,遇24小时暴雨162毫米,当天排出不受涝;并可结合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保持城区水体清洁。为此,拟定了两个规划方案。第一个方案基本利用老联圩,将原有13只老联圩调整、配套、改造、加固,提高到防洪除涝设计标准,原来的圩外低地或并入联圩,或另建小圩,建设防洪除涝工程达到设计标准。第二个方案建立防洪大包围,将城区原有联圩和圩外低地除尚湖外合并,建立防洪大包围。在它的外围建控制线和防洪圩堤,将主要河道在控制线处建闸站工程。使城区的防洪除涝能力达到设计标准。以下分别分析两个方案。(一)、方案Ⅰ,老联圩改造加固方案1、范围老联圩以原有13只联圩为基础,范围变动不大。其中赵段、青墩、山湖、九村、东洪泾、西洪泾、金段、尚湖等八只联圩范围不变;湖圩、沈青两圩因新开环河一分为二,本规划只负责环河内城区一部分;五星圩向北扩大到黄河路;横泯圩和漕泾圩合并为兴隆圩,并向北扩大到海洋泾边。新建小圩城区除老联圩外,还有四块低洼地块,它们是:菱塘南村、晏青河、化肥厂、环湖。这四块属半高地,当河水位超过3.8米就受淹。规划建立四只小圩。菱塘南村在古城区北部,晏青河在阜湖路以南,化肥厂在行早桥东北,环湖在昆承湖北岸。除尚湖外,老联圩和小圩共计15只,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5.087平方公里,防洪圩堤长度87.5公里。详见城区防洪工程规划图(方案Ⅰ)。2、主要工程设施老联圩原有防洪排涝工程多数加以利用,标准偏低的和工程老化退化的加以改造提高,不足的增建、配齐。经统计需加固圩堤36.2公里,增建加固圩堤护岸28.5公里,改造圩口涵闸26座,增建改造排涝流量96.18立方米/秒。新开环河后,湖圩、沈青圩、青墩圩新增圩堤8.8公里,新建护岸8.8公里,新增圩口闸3座。横泯圩、漕泾圩合并成兴隆圩,在漕泾河口建闸控制,并建排涝站;海洋泾边新增圩堤1.9公里,新建护岸1.5公里。五星圩扩大后,在北横河两头建闸控制,并建排涝站。为满足排涝站引水要求,部分联圩河道要拓浚,共需拓浚河道4300米。新建小圩四只新建小圩按城区标准建设防洪除涝工程。菱塘南村将七弦河包在里面,与六弦河交界处建涵控制,并建排涝站。晏青河两头建闸控制,并建排涝站,沿外河建设圩堤,加固、修建护岸工程。化肥厂,沿元和塘两河口建涵闸控制,并建排涝站,沿元和塘、张家港建圩堤和护岸工程。环湖,河两头建闸控制,并建排涝站,沿横泾塘、落星港建圩堤和护岸工程。3、主要工程量、投资老联圩改造和新建小圩共计圩堤总长99.5公里,其中需新建加固圩堤48.9公里,土方29.34万方,需建护岸工程40.2公里;圩口涵闸共计73座,其中老闸改造26座,新建涵闸14座;排涝站共计66座,规划总排涝流量130.47立方米/秒,其中需改造站排涝流量14.05立方米/秒,新建站排涝流量84.37立方米/秒;拓浚排涝站引水河4300米,土方17万方。详见表5-1以上工程,加上征、占、拆、绿化、管理配套设施等共需投资经费16936.2万元。详见表5-2(二)、方案Ⅱ,大包围方案1、范围城区13只老联圩和四块低洼地,除尚湖圩外均在张家港航道和昆承湖以北。规划将张家港航道和昆承湖以北的12只老联圩和四块低洼地建成一只防洪大包围,部分虞山和古城区因无法分开而纳入大包围之内。控制线范围大致是南依张家港航道、昆承湖北岸;东以规划的外环河为界;北为海洋泾、黄河路;西界兴福~三条桥联线。大包围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6.6平方公里。大包围控制线长32.84公里,其中防洪圩堤长22.39公里。详见城区防洪工程规划图方案Ⅱ尚湖联圩范围不变,单独在大包围之外。2、主要工程设施尚湖联圩与方案Ⅰ相同。新建防洪大包围按城区标准建设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在山前塘、太平港、元和塘、横泾塘、肖泾、白茆塘、常浒河、耿泾塘、南福山塘上沿控制线处建造防洪节制闸;落星港沿昆承湖筑坝;在白茆塘、元和塘上建造小套闸各一座;在福山塘、山前塘、太平港、白茆塘、青墩塘、常浒河上结合建闸,建造排涝站,其中山前塘站、太平港站、南福山塘站双向翻水,可引可排,白茆塘站、青墩塘站、常浒河站为单排站。在大包围控制线上原有南福山塘闸站、沈青闸站、陆石泾闸站、倪家坝闸站、泯泾闸站仍然利用。3、主要工程量投资大包围和尚湖联圩共计防洪圩堤长34.39公里,其中大包围22.39公里;需新建加固圩堤25.39公里,土方40.54万方,其中大包围22.39公里,土方38.74万方,需新建加固护岸工程18.6公里,其中大包围15.6公里;圩口涵闸共计16座,其中大包围14座(10米孔径8座、8米孔径1座、6米孔径1座、4米孔径4座、6米孔径套闸2座);规划总排涝流量165.5立方米/秒,其中大包围规划排涝流量158立方米/秒。详见表5-3、表5-4以上工程,加上征、占、拆、绿化、管理配套设施等共需投资17739.1万元。详见表5-54、前提条件防洪大包围的前提条件是东部外环河的建设。只有新开了外环河,才能使西面、南面的上游洪水可经张家港航道、昆承湖、外环河排入白茆塘、常浒河然后入江,洪水不进入城区河道绕城而过。原来经城区的航道也可由外环河代替。(三)、方案比选初选两个方案解决城区防洪问题,两方案优缺利弊分析如下。因尚湖联圩在两个方案中是相同的,故方案比较中将它分离在外,下面两方案比较均不包括尚湖联圩。1、防洪形势分析方案Ⅱ比方案Ⅰ防洪战线大大缩短,方案Ⅰ圩堤总长87.5公里,方案Ⅱ圩堤总长22.39公里,圩堤缩短74.4%,其中新开环河和张家港航道圩堤长15.1公里,占方案Ⅱ圩堤总长67.4%,这些堤段的护岸挡墙标准较高,昆承湖北岸挡墙已经完成,且里面就是南三环路,可作二道防线;方案Ⅰ圩堤长,护岸挡墙少而质量差。方案Ⅱ比方案Ⅰ防洪除涝控制性建筑物大大减少,方案Ⅰ闸站工程71处,方案Ⅱ闸站工程仅14处,比方案Ⅰ减少80.3%。选用方案Ⅰ,西部南部洪水仍穿城而过,而方案Ⅱ可使上游洪水绕城而过不进城。从以上几个方面可看出方案Ⅱ比方案Ⅰ防洪压力大大减轻,防洪形势大为改观。2、工程实施可行性分析选用方案Ⅰ,工程都在城市内部实施,加固圩堤土方需从外部装来,护岸挡墙和闸站工程材料都需2次转运,工程建设都在人口、建筑稠密区,施工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拆迁任务重,工程管理用地难以落实。更困难的是各小联圩由农村变成城市,许多河道已经填埋,新增排涝站很难布置,必须重新开挖排涝站引水河,有些联圩外河房屋建筑多,提高圩堤标准也很困难。采取方案Ⅰ提高防洪除涝标准有一定难度。选用方案Ⅱ,工程都在城区外围,环河新开,圩堤、护岸挡墙可一次高标准实施。闸站工程都在河道内建设不需占地,工程管理用地容易选定。施工场地宽敞,工程铺得开,便于机械化施工,工程设计可多方案选择,容易安排。从工程实施可行性分析,方案Ⅱ优于方案Ⅰ。3、从排涝范围分析方案Ⅱ排涝面积54.7平方公里,方案Ⅰ各联圩合计排涝面积42.49平方公里,减少22.3%。大包围将原来不需设防的古城区和部分虞山约10平方公里划入大包围之内,变自排为抽排。从排涝范围看,排涝面积方案Ⅰ少于方案Ⅱ,方案Ⅰ优于方案Ⅱ。4、工程量、造价分析工程数量方案Ⅰ大于方案Ⅱ,圩堤长度方案Ⅰ是方案Ⅱ3.9倍;控制闸数方案Ⅰ是方案Ⅱ的5.2倍;排涝站数方案Ⅰ是方案Ⅱ的6.6倍。但闸站工程的规模方案Ⅱ比方案Ⅰ大得多。闸站工程的造价方案Ⅱ是方案Ⅰ的1.6倍,圩堤护岸工程造价方案Ⅰ是方案Ⅱ的3倍多,方案Ⅰ小联圩原有河道填塞多,排涝站选址困难,需新开或拓浚排涝站引水河,方案Ⅱ排涝站都建立在较大河流上,排涝站引水通畅。另外,方案Ⅰ工程在城区内部,方案Ⅱ工程在城区边缘,单位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经统计,两方案在工程造价上大体相似,方案Ⅰ总造价16936.2万元,方案Ⅱ总造价17739.1万元,方案Ⅱ略高于方案Ⅰ。5、工程管理方面分析选用方案Ⅱ圩堤、闸站等工程都在一条控制线上,沿线多数有道路相通,工程集中,大都为新建,设计标准较高,便于管理,可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统一高效、及时,容易实现管理现代化。选用方案Ⅰ,工程多而分散,有些工程交通不便,管理困难,管理费用大,运行不能及时,影响防洪效果。从工程管理角度看,方案Ⅱ优于方案Ⅰ。6、对超标准洪涝调控能力分析方案Ⅱ遇超标准洪水,圩堤加堤取土方便,圩堤短,加固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可及时完成,挡御超标准洪水相对容易实现。方案Ⅰ工程战线长,取土困难,闸站工程多,加固难度大,施工困难,进展慢,遇超标准洪水难于抗御。方案Ⅱ遇超标准暴雨,除配套的排涝设施全面开启外,增加临时排涝设施较为方便,闸站工程都在大河上,可布置抗排机船等临时排涝设施。并可根据天气预报及时突击预降大包围内河水位20~30厘米,增加容蓄,提高抗涝能力。经计算大包围排涝站全部开机3小时可降内河水位0.26米。方案Ⅰ,布置临时排涝设施相对困难,突击预降的难度较大。从以上看出若遇超标准洪涝,方案Ⅱ比方案Ⅰ调控能力强,防汛抢险和灾害损失小。7、水环境影响分析选用方案Ⅱ,城区大包围之内的水体可得到控制,不让外部污水进入城区,望虞河引江或望虞河水清洁时,可通过福山塘、山前塘将清水自流引入城区,也可开启福山塘、山前塘、太平港翻水站将清水翻入城区,城区那里有污水,就可开启那里翻水站将污水排出城外,可经常使城区水保持流动、清洁。有约3.5平方公里虞山在大包围之内,山体森林茂密,雨水、泉水径流都是清洁水,平时可容蓄在大包围水体中。大包围规划实现以后,可实施城区大循环换水,可结合城区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使城区水体保持清洁,水环境得到改善是大有希望的。方案Ⅰ防洪排涝工程不能结合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从水环境影响分析,方案Ⅱ优于方案Ⅰ。综上所述,从各方面比较,方案Ⅱ多数优于方案Ⅰ,只有排涝面积方面方案Ⅰ优于方案Ⅱ,而且福山塘闸站工程已经建成。目前冲污排污效果显著,将来它同时也是大包围的组成部分,起防洪排涝作用。所以规划认为第Ⅱ方案较为适宜,推荐第Ⅱ方案。三、本规划方案与城市有关规划的衔接本规划方案以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重要依据,在城区范围的界定、规划年限、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以及对城市防洪除涝的要求等方面都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本规划方案的东南边界控制线为外环河,即常浒河上段(新开环河段),符合常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区东南边界为东三环路外侧500~700米的要求,以常浒河上段(新开环河段)为城区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常浒河的综合功能,也使城区防洪工程与区域水利工程相结合。在编制本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认真征求了常熟市计委、城乡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局、环保局、虞山镇政府等各部门的宝贵意见,充分尊重各方面意见,优选方案,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第六章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是防洪减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区防洪安全、配合工程措施达到防洪除涝目标的重要手段。一、防洪排涝指挥系统常熟市面积1264.39Km2,城区防洪大包围54.7Km2,各控制建筑物的调度运行要满足防洪除涝、水环境改善等要求,建立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将实现城市防汛调度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常熟市防汛指挥系统是苏州市防汛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是苏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实施调度、决策、指挥的辅助支持系统。防洪排涝指挥系统一般由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对水情、工情实现实时监控、自动测报,迅速、正确地预测、评估和统计灾情,为防汛决策提供现代化的科学手段,由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二、防洪预案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调度,团结抗洪。根据防洪规划的调度要求,结合目前城区防汛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以下防洪预案。(一)、防御准备阶段每年进入汛期后,根据水文气象预报,区域即将发生暴雨、大暴雨,但小东门站水位尚低于防洪警戒水位3.50m时进入防御准备阶段。1、各级防汛办公室要加强防汛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密切注意雨情、水情的变化。根据气象情况对辖区内下阶段的防汛工作提出对策,做好防御准备工作。2、水文、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水情的监测、预报,并与市防汛办公室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供情报。3、市防汛办公室要督促有关部门对堤防、排水泵站、水闸等有关防汛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正常运行。4、市防汛办公室要督促、检查有关防汛抢险物资、抢险队伍落实情况,及早做好准备。5、房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房加固,街道、乡镇要事前确定疏散安置点,搞好危房住户临时疏散安置计划。6、各包围圈和圩区应及时关闭外围水闸,并利用泵站抢排,尽快将包围圈内河水位降至预降水位。(二)、防御行动阶段根据水文气象预报,特大暴雨来临、洪水延续和水位上涨,小东门站水位达到防洪警戒水位3.50m时进入防御行动阶段。1、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岗到位,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检查部署各项防汛准备工作。防汛办公室及时通报情况,上传下达,做好防汛调度。2、水文、气象部门要加强对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及时向市防汛办公室通报情况。3、各防汛网络单位应按各自的职责做好防汛工作。电信部门要确保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电报、电话的及时准确传递;电力部门要加强线路设备检查、抢修,确保排水泵站、水闸的供电,及时调度解决抗灾电力;市政部门要做好城市排水、排涝和堤防安全工作;物资部门要保证有关防汛救灾物资的组织调运和供应工作;交通部门要及时抢修道路,保证防汛抢险车辆的畅通。4、所有水闸、泵站管理单位和人员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要广泛动员辖区内工厂、企事业单位、居委会对进水、积水地区进行自救和互救。对重要堤防险段、危房、易受淹地区要组织好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人员撤离的准备。5、各圩区利用外围泵站及时排涝,尽可能将圩区内河水位维持在预降水位,暂时来不及排出的水量利用内河进行调蓄,一有机会及时排出。(三)、全线投入阶段洪水延续、水位上涨,小东门站水位达到4.0时,发布防汛紧急警报。1、全市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应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值班指挥,并进一步检查各项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市政府发布防汛动员令,领导深入防汛第一线,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落实防汛各项措施和群众安全转移措施。2、水文、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雨情、水情、灾情的实时监测、预报,及时向市防汛办公室通报情况。3、市政管理部门要做好辖区内低洼积水地段的强排和加强堤防的巡查力度,抢险人员到位待命,对受淹或可能受淹地区的人员、物资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四)、灾后处理阶段降雨基本停止,洪水已经过境,水位下降到警戒水位以下。1、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和防汛负责人恢复正常值班。各级防汛办公室应及时总结抗洪的经验教训,了解掌握灾情损失,统计汇总并及时向上一级报告。2、水利、市政部门检查水毁水利工程和市政设施,要组织力量及时修复。3、各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恢复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受灾地区的政府、街道要做好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民政部门要做好救灾工作,安排好居民生活;保险部门及时做好理赔工作。三、超标准洪水减灾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防汛抗洪行政首长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制。防汛抗洪工作在市长的统一指挥、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制,组织好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做好抗御特大洪水的一切准备。2、市防汛办公室根据掌握的雨情、水情、灾情及时提供给指挥部领导,做好参谋。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将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发出紧急指令,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工作。3、防洪抗灾工作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对暴雨、洪水侵袭时如何安全转移做到事先有预案,在转移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进行。4、加强防洪调度指挥。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流域上下游要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上分下泄、弃一般保重点,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必要时,要采取城区外圩区控制排水滞洪、附近低洼地区破圩临时滞洪措施,确保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安全。5、根据水文气象预报,将发生超标准暴雨、洪水时,包围圈及时关闭外围水闸,并利用泵站抢排,雨前尽可能将包围圈内河水位降至3.20~3.30m。同时利用沿长江闸站,乘潮排水,全力降低区域水位。四、其他非工程措施1、压缩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超量开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江苏省有关规定,苏州地区在2005年左右将停采地下水,但地面沉降仍然有滞后效应,控制地面下沉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仍应加强对地面下沉的观测。在确定将来难以填高的工程设施,如铁路、桥梁、建设地坪等的标高时,需要考虑一个地面沉降余量。2、调整建设布局,合理利用土地建设区特别是重要的建设用地,如居民住宅区、工厂企业,规划选址应尽量避开地形低洼地段。必须在低洼地区选址的应适填高地坪。使之比大包围内设计最高水位高出30~50厘米(包括沉降余量)。3、建立城市雨洪临时调蓄设施保留现有的河道和水面,城市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各分区水面率,严禁任意侵占水面,避免填埋河道。城市规划中应保留各区内现有的湖荡,将其建设成为景观湖泊,增加调蓄能力。另外,根据市政规划布局和地面高程情况,公共绿地、休闲公园等尽量布置在低洼地区或适当降低地面高程,可以作为城市雨洪的自然临时调蓄设施,减轻雨洪排水压力。4、划定规划保留区根据防洪除涝规划工程管理需要,结合市政建设、美化环境等要求,划定河道工程、泵站、水闸等建筑物工
本文档为【常熟市城市防洪规划文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丹丹陪你去流浪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5KB
软件:Word
页数:59
分类:高中数学
上传时间:2022-02-23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