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除法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除法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学生准备小圆片。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横式:20÷5=4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5)练习:第2页“试一试”的四道小题。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1)课件再次显示20个苹果画面。2)组织小组讨论: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呢?请每个同学用代表苹果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3)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教学内容:P4~5“分草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四、总结五、反思: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6~8“租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8×()<387×()<40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48÷5=36÷6=53÷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3.解决问题。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练习:P6“试一试”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4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四、总结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8~9练习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2.第2、3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4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5.第6题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6.第7题(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派车的可能性有5种,只要求学生说出一种。至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只要说得出道理即可。7.第8题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P10~11“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4.尝试独立解决(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四、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12~13“花店买花”教学目标: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28÷736÷624÷881÷9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8+6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1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24÷8=3(元),5-3=2(元)答:(略)b.5-24÷8=5-3=2(元)答:(略)(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5-24÷8表示上意思。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5-24÷8=5-3=2(元)答:(略)(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13“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P13“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四、总结五、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2.第2、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明确问题,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第4题。注意图中“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4.第5题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听)3>218>126>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2÷6=3-3=1(元)答:每听便宜1元。5.第6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讨论,订正。6.第7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7.第8题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三、介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四、总结第四课时: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17“过河”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计算32-8÷820+16÷4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略)5.练习(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1独立完成P17“做一做”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练习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6-8×2(6-8)×22.P18“练习三”的第1题。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18~19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2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2.第3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3)指导提问。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3.第4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2让学生独立解答。分步列式:24+29+28=81(人)81÷9=9(人)综合算式:(24+29+28)÷9=81÷9=9(人)答:(略)4.第5题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5.第6题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6.第7题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7.数学游戏:“24点”三、总结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五、反思:三、方向与路线第一课时:辨认方向教学内容:P20~21“辨认方向”教学目标: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1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2制做方向板的卡纸。教学过程:一、复习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二、新授1、引入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3.试一试(小组活动)(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三.练一练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四.实践活动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在表格中。观察地点面朝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五.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第二课时:认识路线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嫩个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教学难点: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春游吗?我们将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春游的路线。板书:认识路线。二探索新知。(一)示春游路线图。教师由简单介绍图中要进行的军事活动开始,直至讲到营地进行野炊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1)指名介绍路线图。(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3)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在倾听中交流、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二)接龙游戏。1游戏规则:每人说出从起点到某一地点的方向,前一位同学的终点就是后一位同学的起点。2指名表演接龙游戏。师某某同学把我们带到了营地,这里的风景怎样呢?三、练一练。1辨认营地周围环境的方位。出示营地方位图:(1)二年级和三年纪的营地分别在指挥中心的什么地方?(2)三年级的同学要到小山坡上放风筝,他们可以怎么走?(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认识返回路线。(1)小组内介绍返回路线。(2)指名介绍返回路线。3认识学生的回家路线。出示本班四位同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1)想一想,他们四人回家分别可以怎么走?(2)小飞同学回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24--25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对应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会了什么?二、指导练习1第1题。第(1)小题先让学生观察这副情景图,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这副图充分交流,说出图书馆在小军家的东南方,在商场的北面,在电影院的西北方,在公园的东北方……对于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坚信叙述。第(2)小题指导练习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路口,怎样找交.......路口才能找到邮局所在的位置。第(3)小题这题的答案不惟一,有很多条路线可以到达。练习时引导学生可以先讨论一下怎样走最近。第(4)小题这是道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确定起点和重点,说一说在小组中交流。第2题。通过设计希望小区各建筑物的位置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三、总结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学准备:1.课件和相对应的图片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1.(出示大正方体)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⑶先一个一个地数(三)应用新知小组活动(略)小组汇报(四)反思:第二课时拨一拨教学内容:拨一拨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难点:万以内数位顺序,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体学具袋教学过程:活动一:拨一拨(一)出示信息(投影)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4、我们学校有880人。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1、第一类:不带0的数。(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三)你拨我写(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活动二:练一练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2、写出横线上的数3、填一填第三课时比一比教学目标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比一比创设情境:小鸟认数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1084982375641842、比大小出示1084982375641843、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4、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5、明确:(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活动二练一练在里填上“<”或“>”107484638998251025184(1)学生独立练习(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活动三: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独立思考(2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3)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4)独立完成(5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活动四:猜数游戏活动五:估一估1、大约有多少粒豆子?2、估一估,填一填树上大约有一()个桃子,大约有三()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只鸭子。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难点:几个数的排列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1)看图写数:___2040(2)读数:二千零三二千零四十(3)你拨我写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活动二:找规律出示题目(1)388,389,,,392,393(2)3260,6370,,3290,,3310(3)5725,5825,,,61251、找规律2、独立填写3、交流,评议活动三说一说1、在小组内先读数30775437175942、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3、汇报,交流4、猜一猜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活动四:小兔吃萝卜1、故事引入2连一连3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4交流读写数的方法5小结易错的地方。活动五:数学游戏转一转,比一比活动六: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1、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2、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反思:第五组测量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千米有多长教学目标: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课件米尺、表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二.玩中学1.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3.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4.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公路边的里程碑摩拖车的速度限速标志指路标志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6.估一估。(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___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___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三.学中做1.完成43页的第1题。2.完成43页的第2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教学准备:1投影片。2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话平台玩中学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2.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3.填空:(投影显示)(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2)38米+54米=()米1米-6分米=()分米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1米-85厘米=()厘米(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1只梨重()克(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学中做1.完成练习6的第1题。2.完成练习6的第2题。3.完成练习6的第3题。做中得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第四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优秀的作业、作品……教学过程:谈话引入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玩中学1.你学到了什么?(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交流结果。(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集体汇报。(3)出示图3。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2、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2)说一说。a.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b.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3、评一评。a.自我评价。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c.教师评价。4.忆一忆。a.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b.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c.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5.写一写。a.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b.学生完成纪录卡片。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个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教学准备:各种情境挂图和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玩中学凳上智慧梯。完成46页的第2题。你知道吗?完成46页的第3题。完成46页的第4题。完成46页的第5题。完成46页的第6题。完成46页的第7题。完成46页的第8题。第六课时走进乡村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3、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你们想去看看吗?看一看。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2.说一说。分布引导,循序渐进。(1)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求小组内交流。(2)每组派代表汇报。3.算一算。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中做看图,出了课本中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有关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吗?并试着解答出来。做中得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走一走,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并根据所看到的内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再回到教室进行交流。反思:六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买电器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教学过程:活动一:买家电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2、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3、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4、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6、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7、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8、师: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现在你能帮自己家也添置一些电器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9、师小结。活动二:练一练1、师: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对又快,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活动三:说一说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第二课时回收废电池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玩中学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教师板书:102+97=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进行计算。102+97怎样计算呢?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第三课时小小图书馆教学内容:小小图书馆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教学准备: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课件导入。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对话平台玩中学1、一看。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算一算。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提一提。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问题。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3、试一试。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完成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4、议一议。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讨论300-97怎么算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简便。?各小组间交流、汇报。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5、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在下面记一记。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6、议一议。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汇报验算方法。7、学中做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8、做中得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道具。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1题。对话平台玩中学1、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2题。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2、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3、6题。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4题。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4、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5题。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7题。6、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8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7、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9题。第(1)小题要帮助学生会看火车里程表。第(2)小题可利用北京到上海的铁路路线图或线段图帮助理解。第(3)小题在学生能够能够看懂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教学内容: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实物投影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七、认识图形)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子。)(二)指一指:初步认识“角”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三)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1.学生试画2.教师示范(1)描“角”(借助三角板引导学生描出一个“角”,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出“角”的过程,同时体会到三角形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2)画“角”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师:请同学观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师:由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就组成一个“角”。(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角”,使同学通过观察教师的手势,再次感悟出什么是“角”。)(3)表示方法师:怎样表示呢?从“角”上面的这条边到“角”下面的这条边画一条弯弯的线,它就表示由这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这个“角”。现在有两个“角”,为了清楚的表示是哪个“角”,我们可以给“角”编编号。(教师边说边给一个“角”编上1号,学生自觉想出另一个“角”要编2号。教师再介绍“角”的符号,并板书)师:请同学观察“角”的符号像什么?生1:它像一个小小的角。生2:它像我们美术课上画的鼻子。生3:它像写4的第一笔。生4:它像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教师请同学观察并想象,帮助同学记忆“角”的符号。)师:注意“角”的符号下面的线是平平的。3.学生再次画“角”请同学对比自己画的“角”,再次画“角”,画好后要边指“角”边介绍,讲给小组同学听。(四)摆一摆:感受影响“角”大小的因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教育文档
尚阅科技是一家以计算机网络工程、互联网运营平台、WEB应用开发、网页设计、技术开发、教育文档分享等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格式:doc
大小:12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数学
上传时间:2021-06-29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