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念佛金言录

r念佛金言录

举报
开通vip

r念佛金言录念佛金言录 《目 录》 编译者序 念佛金言录(一) 别愿和赞 一、明身可厌舍 二、明妄念轮回 三、明别愿超世 四、正劝进念佛 五、明终时往生安养 六、述生后得益 七、述度生谢恩 百利口语 一、明六道轮回 二、劝令厌生死 三、明无常可叹 四、明激发道心 五、明修行用心 六、明游行利益 七、明本誓普摄 八、明念佛深旨 九、明委身念佛 誓愿偈文 时众制诫 道具秘释 六十万人颂 十一不二颂 一称万行颂 六字无生颂 本无一物颂 念佛金言录(二) 念佛金言录(三)...

r念佛金言录
念佛金言录 《目 录》 编译者序 念佛金言录(一) 别愿和赞 一、明身可厌舍 二、明妄念轮回 三、明别愿超世 四、正劝进念佛 五、明终时往生安养 六、述生后得益 七、述度生谢恩 百利口语 一、明六道轮回 二、劝令厌生死 三、明无常可叹 四、明激发道心 五、明修行用心 六、明游行利益 七、明本誓普摄 八、明念佛深旨 九、明委身念佛 誓愿偈文 时众制诫 道具秘释 六十万人颂 十一不二颂 一称万行颂 六字无生颂 本无一物颂 念佛金言录(二) 念佛金言录(三) 念佛金言录(四) 一、教相章 二、宗旨安心章 三、三心经证章 四、心行业三章 五、决定往生信章 六、念声一体章 七、念佛三昧章 八、念佛三缘章 九、忏悔章 十、念佛利益真实不虚章 十一、念佛往生名义章 十二、三字相翻深理章 十三、弥陀名号非思量法章 十四、名号泯绝机法章 十五、名号始本不二章 十六、一念十念往生章 十七、来迎章 十八、无相离念章 十九、智者逆罪愚者逆罪同异章 二十、生死涅槃章 二一、远近二种对治章 二二、无贪乐受章 二三、心境一体章 二四、虽生而死章 二五、往生径路章 二六、一念多念章 二七、离衣食住章 二八、平生临终章 二九、法华名号一体章 三十、祖师所立深奥章 三一、一代圣教所诠章 附 录 一 枚 起 请 文 镇劝用心(原文) 白木之念佛 自然法尔章   《念佛金言录》编译者序 此《念佛金言录》是编译自日本净土门的另一位祖师一遍上人(一二三九---一二八九)的撰著,一遍上人自己不遗留作品,此《金言录》乃是上人之及门弟子们所留所记而编集的。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原名为《一遍上人语录》,第四部分系汉文体,原名为《播州问答》,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大同小异,前者纯是一条条的法语,未有体系;而后者是以问答的方式,将其内容组织而成体系化。以上两篇均收录于《大日本佛教全书》第六十六册。 一遍上人时人称为游行上人,且认为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明治天皇敕封为圆照大师。七岁时就学于天台宗继教寺之缘教法师,十岁丧母,痛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乃乞请出家,于缘教法师之下剃度,法号随缘。生性聪慧,好学不倦,日夜勤笃,不浪费寸阴。可谓玄心独悟,俊气高朗,深明天台六十卷。然而细细思惟,圆顿行门,系缘法界时,不可分别善恶邪正;而我执之心未忘,憎爱嫉妒之念难息,简邪好正,是故或因他人诽谤而生憎,或得大家赞美而庆喜。如此则虽口宣善恶不二、邪正一如之理,而心常背之。深悲凡夫心之卑贱,于是想进一步再以圣教为明镜,以便断除顽劣习性,乃重窥《摩诃止观》,此中所明四种三昧之中,第一“常坐三昧”之下释言:“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第二“常行三昧”之下释言:“若称弥陀,即是称十方佛功德正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第三“半行半坐三昧”之下释言:“生安乐国,十地究竟。”第四“非行非坐三昧”之下所释,引用《观音经》“可念弥陀之由”。因此乃舍弃天台之学,而寄心于念佛一行,致信于弥陀一佛。此时法然上人之上足证空上人之高弟圣达和尚正住锡于弘西寺专弘净土之教,劝导往生一行。心中大喜,乃前往拜谒,师事圣达上人,听闻念佛法门,心地豁悟,信知弥陀本愿、释尊付嘱、诸佛证诚,唯在念佛一行;立即舍自力之难行,归他力之易行,因而改法号为“智真”。于圣达上人之门下研究净土教理,先后十二年。三十三岁时安置“二河白道图”,隐居念佛,经三年,有更深的体悟,而写了一首偈颂(十一不二颂): 十劫正觉众生界 一念往生弥陀国 十一不二证无生 国界平等坐大会 有此领悟之后,便不住一处,出而游行全国,以劝人念佛、一心愿生为其使命。于三十六岁(一说三十七)拜谒熊野之证诚殿(在当时咸谓此是弥陀权化之处,为与众生结广大之缘,乃和光同尘,垂迹于此地。)于此念佛百日,蒙弥陀示现,授予一偈(六十万人颂): 六字名号一遍法 十界依正一遍体 万行离念一遍证 人中上上妙莲华 并为其开示济度众生的方法而言: 汝誓愿不可思议,哀湣一切众生故,专劝融通念佛,此是最上善根,慈悲至极。然而或论信不信,或简机非机,此义违佛本愿。当来经道灭尽之众生,如何论信?如何论机?尔时唯有多少任凭口称名号,随声灭除罪障。佛法流布之今时,已是信者少不信者多,广大众生,大多未闻佛法,无善知识随身,孤独卑贱恶癞病人等族有之,何况经道灭尽之时乎?望汝自今以后,智慧门任他,慈悲门自领。不论净秽,不论善恶,不论信疑;总之,不可论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恶共迷,不可作为出离之要道,唯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经此弥陀开示之后,乃真正彻入本愿的堂奥,领受他力的正旨,而改名为“一遍”。回头重新再阅读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觉得一文一句无非都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能,始自〈玄义分〉的“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是南无阿弥陀佛;迄至最后,文文句句皆是名号。 从此劝人一心凭弥陀,一向称名号,舍掉心中所有观念,所谓舍善恶净秽的顾虑,舍信疑迷悟的执着,舍缁素智愚的分别,心中一切观念皆舍,唯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欢喜、感恩时是南无阿弥陀佛,悲伤于自己无欢喜无感恩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惭愧,忏悔时是南无阿弥陀佛,深耻于自己无惭愧无忏悔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心静时是南无阿弥陀佛,心乱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不论善恶、罪福,不论智愚、迷悟,不论净秽、信疑,不论时处、诸缘,不论十方、三世,轻松自在,天真烂熳,以称名号。 诚然,愿生彼国者,应知名号即信心,信心即称名,称名即往生。名号中一切具足,凡夫虚妄,一切不具,故善导大师云:“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因此唯有念佛,道绰禅师对念佛有“现当二世、始终两益”的开示,善导大师亦有“念佛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之说,亦有“念佛四德”(赞佛、忏悔、发愿回向,庄严净土)之论,并有“念佛五誉”(好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人、最胜人)之赞,及显明“念佛五增上缘”(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之益。故《观经疏》的结论,废定废散,舍机舍法,独举“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旗帜,朗然地显示信心在于名号本身,若知“但能一向,必得往生”,信心自然在于其中。若论弥陀之恩,固然粉身碎骨亦丝毫未足酬报,何况凡夫亦无真正粉身碎骨报佛恩之心;那将如何?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感恩报德时,赞美欢唱时,悲时喜时,清静时妄想时,三思百想,千言万语,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况既已机法一体,说信心说报恩,即是义子,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然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善导大师所言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向专称”,实含有深义。一遍上人最初写一首和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自己的体悟: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觉得不足以显明本愿深义,乃重写为: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方始满意。 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有二眼目: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前者为开宗明义,后者为指归、结论;首尾呼应,始终一贯。亦即一切善恶凡夫之得生极乐世界,都必需乘托弥陀大愿业力之救度;然而一切善恶凡夫之中,有智愚、迷悟、信疑等千差万别之芸芸众生,如何乘?如何平等往生?此善导大师之结论很简洁扼要而鲜明的解释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但能“一向专称”即是 “乘”,信心、报恩,自在其中,必得往生。善导大师以此“一向专称”之文总结《观经》。 法然上人开示“上来虽说...”之文,而言:“一切善恶凡夫,依口称念佛,往生无漏报土,是弥陀化身之善导和尚所解释也。” 又,弥三郎赖纲问往生之道于法然上人,上人阐述本愿救度之后,将“上来...”之文诵两遍,然后说:“往生与否,在汝之心;一向念佛者,往生无疑。” 此“一向”是指“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意。 故《往生礼赞》云:“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而《观经疏》之〈二乘门〉亦云:“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云:“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于《观念法门》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之“称我名字”与“乘我愿力”,意义相同:“称我名字”即是“乘我愿力”,欲“乘我愿力”者,但一向“称我名字”也。 法然上人常向大众所说的一句话便是《观经》〈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说:“闻名不信如未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此即是传承自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之文意。 法然上人对念佛有“胜”、“易”二义的开示: 胜: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使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清凉;善友教称,金莲如 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 易:不论行住坐卧,修之预来迎;   不论时处诸缘,称之得往生。   不论身心浊乱,只论他力引接。 “定散两门”之中,“定”是十三观,“散”是三福九品,而机深信、法深信亦在其中。此“定散”两门皆非本愿,唯“一向专称”是本愿,显示“一向专称”是具足一切,含盖一切。但能“一向专称”,阿弥陀佛的功能自在其中,而自然运作。 若论“往生报土,在信非行”,在信之“信”是指他力之信,亦即弥陀本愿名号之力谓之信,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自然具足此信。若能如此,则知其理者,即是明信佛智,契合本愿;不知其理者,亦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故法然上人说:“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信心)。”又说:“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也。”诚然,愚痴凡夫,若徒好智解,自力如何,他力如何,信如何,疑如何;无常迅速,未决之间,不觉落入阎王掌中。 法然上人说:“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但,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 又说:“念佛无甚深义,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又说:“不知其义,不知其文也无妨,唯依称名,必得往生。” 又说:“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又说:“念佛是以无样为样,唯常念佛者,临终佛必来迎,而往生极乐也。” 又说:“虽知三心,不念佛无益;纵虽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则具足三心,必生极乐。” 又,非行之“行”,乃指杂行杂修,以此杂行杂修作为回向往生之业,善导大师说这非弥陀弘愿(第十八愿),这是定散要门,往生化土。 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不可思议,非迷悟善恶、信疑自他之法,是依“凡称念者必迎生极乐”之弥陀誓愿。第十八愿言: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其愿已成,故善导大师云: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并于《观经疏》之结论云: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若能依教奉行,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必定往生,皆依名号之力导归极乐证涅槃。《大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又言:“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故法然上人说“念佛以无义为义。” “念佛”乃是弥陀对众生的要求与敕命,所以《大经》言“乃至十念”,又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疏》也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为结论。 念弥陀者:弥陀光明摄取,十方诸佛护念,天神地祇恭敬。念杂念者:弥陀光明不摄,十方诸佛不护,天神地祇不敬,引来恶鬼凶煞厌弃吐痰。 “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虚假,不足系念。而凡夫之心,也都是虚妄、杂念、烦恼,无一真实,不可安住。是故,若不念佛,必念虚假、妄想、杂念、烦恼。与其生妄想杂念,起无明烦恼,遭恶鬼吐痰;何不系心,安住弥陀,与佛同在! 一个愿生者,欣慕真实、清净、光明;厌离虚假、污秽、黑暗。故自然常系心于“唯佛是真”的弥陀佛名,厌弃此心所起之妄想杂念;此心总是向善向真向净,向往真实、清净与光明。 凡夫习气繁重,念世俗五欲之心强,念弥陀佛名之心弱,故应自我惕励,不应自我放任。当然睡眠、作事等不能念则姑且置之,其他时间即应念佛。若喑哑者,心中念佛,存想佛恩。 是故,愿生彼国者,不论信疑自他,不论时处诸像,唯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古德云:“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法然上人云:“三心五念四修,皆南无阿弥陀佛也。” 一遍上人的思想、行谊,亦可谓“偏依善导”,此“偏”是完全、纯然、专一之意。与善导大师一样,一遍上人不论三业,常口称佛名,且舍离一切名利权位,不住一处,游行全国,深入民间,到处弘扬本愿,宣说弥陀救度,劝人念佛,一意往生;使净土法门真正普遍化、庶民化、生活化。而此《念佛金言录》所引证之文,也绝大多数地引证自善导大师之撰著,可知一遍上人是如何地尊崇、向往、效法善导大师了。 一遍上人与证空上人、亲鸾上人同为法然上人以下之祖师级人物,在同时代中,就智慧、学识、悟境,及法化之盛,皆超胜觉如、存觉之上。在当时觉如上人继承看守本愿寺(供奉亲鸾上人灵位的小庙)的职位,眼看法然上人几位高徒,弘扬净土大有绩效,已将净土的教化,普遍、深入于各阶层,且各自有其本山,有其传人,及广大信众。反观同样奉法然上人为师的自己祖先亲鸾(觉如之外曾祖父),老年回到京都,一直寄人篱下,信徒鲜少,生活艰困。于是发奋图强,有将本愿寺发展为全国净土门的总本山之雄心壮志,因此书写《口传钞》《改邪钞》《御传钞》等(觉如为了开创自宗,故此等语录之中,有些事迹并不合乎史实),意图争取、表明只有他才是法然上人之法脉的嫡传,只有他这一流派的论说才是唯一正确,其他流派都非正确,而且他这里才是本山,其他是末寺。可是依然信徒很少,寂寞之极,门庭之萧条,几可用门可罗雀形容。 觉如、存觉父子年青时代曾先后进入证空上人再传弟子彰空上人之门下学习,故其父子俩亦拥有亲鸾上人所无之机法一体、名体即行等教理、思想,而此思想之代表作《安心决定钞》亦传授于其父子之手。然而后来觉如以为存觉对教理的见解与自己相左,思想既不一致,乃与其断绝父子关系,并将职位改传次子之儿。经此变卦,信众分歧,家道不兴。一直到莲如上人重视《安心决定钞》的教理,视为金矿,四十年间阅读不厌,将其思想融入于教化中,本愿寺派才略具规模,逐渐壮大,而成为亲鸾一派的主流。附表如左: 一遍上人住世时间不长,寿命只有五十一。这或许由于悲心深切,为了行脚全国,教化众生,故一生居无定所,食不充饥,且长年栉风沐雨,涉水翻山,以致身羸形困,寿命不长。也由于厌离娑婆之心强,而愿生极乐之心切,行云流水之身,毫无滞碍,一旦缘到,洒然而去。法然上人云:“待晓天之商客,闻鸡鸣则喜;愿极乐之行人,得病患偏乐。”正显示愿生心切,厌离情真。 往生之前,诵完《阿弥陀经》之后,将所携带的书籍,及自己的著作,一概付之丙丁,而言“一切圣教尽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行为显示临终遗言。诚然,一代圣教皆是六字注脚,六字名号含盖一代藏教。通宗通教之士,不归弥陀,不得往生;愚夫愚妇之辈,但称名号,速证涅槃。莲池大师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印光大师云:“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又,由于一遍上人积极地遍入民间布教,故信奉、跟随之大众,逐日而增,直至往生之前,随从之僧俗,不下二百数十人;因而自成一个教团,称为“时宗”,奉一遍上人为开宗祖师,至今传承不绝。 “时”字有多义,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之“临命终时”及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恒愿一切临终时”之文义。亦即临终即平生,平生即临终,故行住坐卧,称名相续之意。又依据道绰禅师《安乐集》上卷所引《大集经》所言:“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及“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际此末法时运,下劣根机,依本愿之念佛,正是时机相应,时教相符。又,众生往生之行,成于弥陀正觉之时。以上诸义,故名“时宗”。 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以四十八字解释弥陀之本愿文与成就文,可谓句句显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贵重无比,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对此文尊崇之极,赞叹之至,而言: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佛历二五四四年三月 本愿山 释慧净 谨识   念佛金言录(一) 一遍上人 作 慧净法师 译 别愿和赞 一、明身可厌舍 1述身命无常 观身如水泡 灭后无此人 思命如月影 出入息不留 2明果报乖情 人天善处形 虽惜不能持 地狱鬼畜苦 虽厌而易受 3明五欲不久 眼前之形质 盲者不见色 耳边之言语 聋者不闻声 嗅香及尝味 唯是暂时程 息机若断绝 此身无功能 二、明妄念轮回 1 明妄念背理 自过去远昔 至今日今时 所念所思事 悲哉皆不契 2 明智还成妄 圣道净土门 虽悟者晓者 皆妄念不绝 还成轮回业 3 明解行相背 善恶不二理 彻底违背故 思邪正一如 愧于冥知见 烦恼即菩提 虽闻而造罪 生死即涅槃 虽言犹惜命 三、明别愿超世 1 明通途法身义 自性常住法身  如如常住之佛 无迷亦无悟故  知不知皆无益 2 明通途报身义 万行圆备报身  理智冥合之佛 无境亦无智故  心念口称无益 3 明通途应身义 断恶修善应身  随缘治病之佛 十恶五逆罪人  无缘出离无益 4 明弥陀报身益 名号酬因报身  凡夫出离之佛 十方众生之愿  故无一人漏过 5 明别愿超世义 别愿超世之名号 他力不思议之力 但任口称弥陀名 因声消灭生死罪 四、正劝进念佛 1 明念无始终、念念往生义 从初一念之外  虽无最后十念 以累念为始   以念尽为终 2 明机法不二、能所一体意 念尽之后    虽无始终 佛与众生一体故 名南无阿弥陀佛 3 明一心专念 应早抛万事   一心凭弥陀 称南无阿弥陀佛 息绝是念之际限 五、明终时往生安养 1 明圣众引接 此时从极乐世界 弥陀观音大势至 无数恒沙大圣众 显现行者之眼前 一时佛圣皆授手 来迎引接念佛人 2 明须臾到彼岸 即乘金莲台   随从于佛后 经须臾之间   往生安养界 六、述生后得益 1 明渐至佛所 行者下莲台   五体投地礼 即从众菩萨   暂至于佛所 2 述闻法得益 诣大宝宫殿   听闻佛说法 登玉树楼阁   遥见他方界 七、述度生谢恩 一到弥陀安养界 还来秽国度人天 慈悲誓愿无际限 长时长劫报慈恩 百利口语 一、明六道轮回 1 明独生独死 六道轮回间 孤独无同伴 独生又独死 悲哉生死道 2 明善恶循环 或上有顶云 或下无间狱 依善恶二业 无不至之栖 3 明恶道难出 然人天善所 得生甚难有 常以三恶道 为栖难得出 4 明三恶道苦 黑绳众合骨烧 刀山剑树肝裂 饿鬼饥无食  畜生愚痴报 二、劝令厌生死 1 明偶受人身 5 受此苦恼身 暂免三涂苦 偶得人身时 何不厌生死 2 明徒出地狱 6 虽成此人身 世间欲无尽 故身心苦恼 出地狱无益 3 明报同鬼畜 7 物欲之心根 犹如饿鬼报 叠起嗔害心 不异于畜生 4 哀未出火宅 8 起此等妄念 徒过日夜身 系缚五欲绊 悲未出火宅 三、明无常可叹 1 明死期速到 9 虽千秋万岁 只如闪电光 光阴易逝  死期速到 2 明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苦 不厌任何人 无贵贱高下 贫富共难免 3 明无常转变 寿命如朝露 瑶台不久居 无常风一吹 花容亦散尽 4 明爱着境界 自父母妻子 至财宝所住 百千万亿等 以为皆为我 5 明无一随者 惜育哀湣之 甚至舍此身 魂魄独逝时 冥途谁相送 6 明业牵独逝 六亲眷属聚 虽抱尸悲嚎 被业牵而迷 生死梦未觉 四、明激发道心 1 明总舍妄缘 自闻如是理 不惜身命财 既舍虚妄境 独身出世外 2 明广济有缘 旷劫多生间 无一非父母 伴一切众生 速往生净土 五、明修行用心 1 明背常合道 欲入无为境 弃恩真报恩 口所称念佛 普施于众生 2 明不求住处 (1)明不住一处 处处无定宿 处处为常栖 所至多屋宇 不遭雨淋身 (2)明不好领主 虽维持此身 主与我皆同 最终碱舍尽 欲主何所为 (3)明不劳修治 既知本火宅 烧损亦莫惊 虽茅屋陋室 更无修治心 (4)明容膝知足 一席铺于地 不以为狭小 念佛之起卧 无妄念住居 3 明不求道场 道场未必用 四威仪称名 六字之名号 是此身本尊 4 明不求利益 不增利欲心 不作劝进圣 不离五不净 说法成过咎 5 明不求资檀 不欲说法主 亦不畜弟子 不依靠檀那 则不谄于人 6 明不求衣食 暂存之此身 未必离衣食 此亦前世因 更不营生计 7 明自然供养 不尽词行乞 不愿谄求人 若仅为延命 自有人供养 8 明不厌饿死 若此亦不得 饿死无所惜 死而生净土 更是殊胜事 9 明衣服随得 (1)明法衣无定 不喜假出世 衣亦无常定 任人之所著 以不烦为主 (2)明内衣任有 冬夏衣纸衣 下雨着莚蓑 但为御寒故 任有而缠身 10 明饮食随得 (1)明不为病死 支命之食物 随附近之缘 此身不叹死 亦不为病嫌 (2)明不为色力 此身不悲弱 亦不为力忧 不为色身故 不嗜味珍馐 11 明善恶共舍 善与恶皆是 轮回生死业 三界六道中 更无所羡慕 12 明蒙佛护念 (1)明归命奉事 归命阿弥陀 称念弥陀佛 蒙摄取光照 是名真奉事 (2)明无怖横难 二圣为胜友 不求凡夫朋 诸佛常护念 无一切横难 13 明欢喜佛恩 能知如是理 偏蒙佛恩德 一想便欢喜 愈称弥陀名 六、明游行利益 1 明为物祈神 为一切众生 巡求无其益 一年诣熊野 祈祷证诚殿 2 明神敕化益 晓更得灵梦 任彼过此身 后生无依怙 唯此平等益 3 明无心信谤 但不净脆弱 身终舍于土 信我者无益 谤我亦无罪 4 明普益万机 口所称名号 不思议功德 见闻觉知人 皆醒生死梦 5 明所劝行体 信谤皆共有利益 他力不思议名号 无始本有之行体 莫谓现在开始修 七、明本誓普摄 1 明谬见迷悟 佛性本一如 无迷悟差别 忽然妄念起 误认有迷悟 2 明本为愚迷 然弥陀本誓 布施迷众生 为钝根无智 非智慧辩才 3 明摄定散机 不简施与戒 亦不简破戒 定散共摄护 四威仪无碍 4 明摄无善机 善恶皆不隔 不舍恶业人 杂善皆不生 善根不思量 5 明放下身心 不修饰身仪 亦不饰人目 心不凭计度 悟心彻底绝 八、明念佛深旨 1 明非迷悟法 无量寿佛之名号 诸佛光明所不及 非迷非悟之法故 称赞为难思光佛 2 明生佛一如 信乐此法时   生佛皆不隔 彼此三业不舍离 是故名无碍光佛 九、明委身念佛 止一切思量 此身仰凭佛 出入息皆念 南无阿弥陀佛 誓愿偈文 我弟子等 愿从今身 尽未来际 不惜身命 归入本愿 毕命为期 一向称名 不说善恶 不思善恶 如此行人 依本愿故 阿弥陀佛 观音势至 五五菩萨 无数圣众 六方恒沙 证诚诸佛 昼夜六时 相续无间 如影随形 无暂舍离 慈悲护念 令心不乱 不受横病 不遇横死 身无痛苦 心不错乱 身心安乐 如入禅定 命断须臾 圣众来迎 乘佛愿力 往生极乐   时众制诫 专修称名行 莫勤于杂行 专信所爱法 莫破他人法 专起平等心 莫作差别思 专发慈悲心 莫忘他人愁 专备柔和面 莫现嗔恚相 专住卑下观 莫发憍慢心 专观不净源 莫起爱执心 专观无常理 莫发贪欲心 专制自身过 莫谤他人非 专游化他门 莫怠自利行 专恐三恶道 莫恣犯罪业 专愿安养乐 莫忘三途苦 专住往生想 莫怠称名行 专持念西方 莫分心九域 专修菩提行 莫交游戏友 专守知识教 莫恣任我意 道具秘释 碗钵 南无阿弥陀佛,信无量生命名号法器心,是即无量光佛德也。 箸筒 南无阿弥陀佛,信无量功德入众生心心,是即无边光佛德也。 网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善恶同摄弥陀本愿心,是即无碍光佛德也。 袈裟 南无阿弥陀佛,信除苦恼法无对名号心,是即无对光佛德也。 帷 南无阿弥陀佛,信火变成风化佛来迎心,是即焰王光佛德也。 手巾 南无阿弥陀佛,信一念弥陀即灭多罪心,是即清净光佛德也。 带 南无阿弥陀佛,信回光围绕照行者身心,是即欢喜光佛德也。 纸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行住坐卧念念临终心,是即智慧光佛德也。 念珠 南无阿弥陀佛,信毕命为期念念称名心,是即不断光佛德也。 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此人人中芬陀利华心,是即难思光佛德也。 履 南无阿弥陀佛,信最下凡夫乘最上愿心,是即无称光佛德也。 帽巾 南无阿弥陀佛,信诸佛密意诸教最顶心,是即超日月光佛德也。   本愿名号中 有众生信德 众生信心上 显十二光德 他力不思议 凡夫难思量 仰称弥陀名 蒙十二光益 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往生众生极乐   六十万人颂 六字名号一遍法 十界依正一遍体 万行离念一遍证 人中上上妙莲华 十一不二颂 十劫正觉众生界 一念往生弥陀国 十一不二证无生 国界平等坐大会 一称万行颂 弘愿一称万行致 果号三字众德源 不蹈心地登灵台 不假工夫开觉藏 六字无生颂 六字之中 本无生死 一声之间 即证无生 本无一物颂 如来万德 众生妄念 本无一物 今得何事 念佛金言录(二) 一遍上人 作 慧净法师 译 一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诸佛深智非所测,三乘浅智岂能窥! 莫留诸教之得道于耳底,唯称本愿之名号于口中。 称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我心,此云“临终正念”。 此时蒙佛来迎,往生极乐,谓之“念佛往生”也。   二 念佛往生”者,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成就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无量无数大罪,因此未来轮回无穷生死,六道、四生、二十五有之间,受大苦恼。 然而,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智慧,证悟名号不思议之法,成为凡夫往生之本愿;十劫以前,此愿成就时,十方众生往生之业,决定于南无阿弥陀佛。 此觉体既显现于阿弥陀佛之名,则有志于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人,不论我机之信不信、净不净、有罪无罪;唯喜得闻如斯不思议之名号,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息断命终时,必蒙圣众来迎,当契无生法忍也,此云“念佛往生”也。 三 “念佛往生”者:念佛即往生也。 南无者,能归之心;阿弥陀佛者,所归之行。心行相应之一念谓之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不论我心之善恶是非,不用后念之心,此谓之信心决定之行者也。 现在称名之外,不可期临终;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也。 四 名号之外无机法,名号之外无往生。 一切万法皆是名号体内之德也。 然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息断之处得无生忍也,如是领解之一念,云“临终正念”,是则十劫正觉之一念也。 五 所谓“念佛行者之用心”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用心也,此外亦无可开示之安心。 诸学匠所立之种种法要者,皆对治初惑假初之要文也;然而念佛之行者,于如斯之事,皆悉舍弃,唯应念佛。 往昔有人问空也上人:“如何念佛?”唯答“舍”而已,此诚金言也。 念佛之行者,舍智慧愚痴,舍善恶境界,舍贵贱高下之道理,舍怖地狱之心,舍愿极乐之心,诸宗之悟亦舍;一切皆舍之念佛,则契弥陀超世之本愿。如是称名念佛者,无佛亦无我,何况此中种种道理,亦皆无也。 善恶境界皆净土也,此外不求不厌。一切万物,山河大地,吹风起浪之声,无不念佛。 毫无拟议,唯任凭本愿而念佛也。 念佛者,不论安心不安心,但任口称,即是正定业,不违他力超世之本愿,于弥陀本愿,既无缺,亦无余。此外尚有何事可用心乎! 唯还愚者之心而念佛也。 六 生死者,我执之迷情;菩提者,离念之一心。 生死本无故,学亦不契;菩提本无故,行亦不得。 然而,不学者愈迷,不行者更回。 因此,舍身而行,尽心而修。此理者圣道净土皆同也,故《法华经》劝言:“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观经》亦言:“舍身他世,必生彼国。” 然而,圣道门者:自力之行,故舍身命为道,命存之间,以证佛道。 净土门者:他力之行,故归身命于佛,命尽之后,即证佛性。 然如吾等凡夫者,一向称名之外,无出离之道。 《阿弥陀经》言:“念佛之人,蒙六方恒沙诸佛护念,决定往生,必无疑也。” 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外,无我之身心。 唯一名号,周遍法界,故名一遍。 七 春去秋来,难进者出离之要道; 惜花咏月,易起者轮回之妄念。 罪障山高,烦恼云厚,佛光之日,不遮眼前; 生死海深,无常风烈,真如之月,不宿心水。 随其受生,从苦入苦;随其归死,从冥入冥。 六道之衢,无不迷之处; 四生之枢,无不宿之栖。 生死转变,梦耶现耶? 言其有者,云上烟消,虚空无留影之人; 言其无者,恩爱别离,心中有断肠之叹。 芝兰契袂,抱尸悲叹之炎,不解红莲大红莲之罪冰; 鸳鸯衿下,湿眼慈爱之泪,难灭焦热大焦热之业火。 与其徒叹徒悲,人迷我迷; 何不早出三界苦轮之客舍, 速归四色莲台之家乡。 然,苦恼娑婆,非容易可离; 无为境界,非等闲得到。 适遇本愿之强缘,若不急励,更期何生?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应忘己信乐,任声称名也。 八 生死本源之形者,男女和合之一念; 流转三界之相者,爱染妄境之迷情。 男女形破,妄境自灭;生死本无,迷情爰尽。 爱华咏月,造轮回业;起心动念,经地狱炎。 唯一心本源,自然无念,无念作用,缘真法界。 一心变三千,本来不动。 虽然,失自然之道理,抽意乐之恳志; 迷虚无之生死,求幻化之菩提。 如此凡卑之族: 深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志; 喜息绝命终,蒙圣众来迎。 称弥陀名号,临终命断时,应契无生法忍也。 十 五蕴之中,无病众生之病苦; 四大之中,无恼众生之烦恼。 唯背本性一念以来,以五欲为家,三毒为食,受三恶道苦;此自业自得之理也。 然若不自发心者,三世诸佛之慈悲亦不及也。 念佛金言录(三) 一遍上人 作 慧净法师 译 一 圣道净土之二门,应详分别。 圣道门者:谈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然我不教此法门于人,不契当今之机。所以者何?返回烦恼本执,有自损损他之失故也。 净土门者:放下身心,乐欲往生。三界六道之中,无一希望也。此界之中,一物亦非要事,置此身于此界中,无有出离生死之期也。 二 三心者即名号也,故善导大师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谓之“称我名号”,故称名之外,全无三心也。 三 “至诚心”者:舍自力我执之心,以归命弥陀为真实心之体也,是故善导大师释曰:“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此即嫌舍众生之意地也,三毒是三业之中意地具足之烦恼也。 “深心”者:善导大师释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舍烦恼具足之身,以归弥陀名号为真实之体。 然则“至诚”、“深心”二心者,厌舍众生身心二妄,归他力名号之相也。 “回向心”者:自力我执时之诸善与他力名号所具诸善一味和合时,能归所归,成为一体,显现南无阿弥陀佛也。此后上之三心者,即施即废,而唯独一南无阿弥陀佛也。 然则三心者:放舍身心而念佛之外,别无道理也。 其舍身心之相者,唯是声声南无阿弥陀佛也。 四 “至诚心”言“真实”者,善导大师释曰:“至者真,诚者实。”唯是名号真实也,即是以弥陀为真实之意也,非我心所起之真实心,以凡情测量之法者无真实。所以者何?能缘之心虚妄,故不真实也。故说名号为“不可思议功德”,又说为“真实”也,《理趣经》之首题云“大乐 金刚 不空 真实弥陀三昧耶 经”。 本来真实者,弥陀之名也。 然则“至诚心”云“真实心”者,归他力真实心也。 五 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乃至无有出离之缘”,而归他力时,种种生死即止也。一切教法若入此位,则解脱生死也。 名号者能所一体之法也。 六 立“净土”者,为使生起欣慕之心,以劝往生也。劝欣慕之心者,乃为称名也。然则“深心释”者,“使人欣慕”也。闻说净土庄严微妙之相,当发“愿往生心”,此心若发,必称名号;若称名号,必得往生。然则愿往生心者,欲归名号初发之心也。我心者六识分别之妄心故,非净土之因;唯称名号,即得往生也,故名“他力往生”。 七 “深心释”言“佛遣舍者即舍”,“佛”者弥陀,“舍”者自力我执。言“佛遣行者即行”,“行”者名号。言“佛遣去处即去”,“处”者秽土。言“随顺佛愿”,“佛愿”者弥陀佛之愿也。 八 言“念念不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机法一体之功能也。或云就机,或云就法,皆偏见也。若知机与法是名号之功能,则就机就法皆不相违。所以者何?机法不二之名号故,南无阿弥陀佛之外,全无能归,亦无所归也。 九 言“我”者烦恼也,所行之法与我执之机各别故。但有我执,修行不成就,一代之教法是也。善导大师释曰“随缘治病各依方”亦此意也,是自力之善也。 十 今他力不思议之名号者,自受用智也,故云“佛自说”,亦云“随自意”。 “自受用”者:水吞水,火烧火,松者松,竹者竹;言其体本无生死也。 然众生自迷我执之一念以来,已成常没之凡夫;若归弥陀本愿他力之名号者,还入生死本无之本分也,此云“努力翻迷还本家”也。若不归此名号,争还本分本家乎? 十一 能归者南无也,十方众生也,即是命浊中夭之命也;然若归常住不灭之无量寿,我执迷情速尽。能归所归,一体不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即是“生死本无”之相也。如是领解,谓之“三心智慧”;言其智慧者,舍离自力我执之情量也。 十二 放舍身心,归入名号,与南无阿弥陀佛一体,谓之“一心不乱”也。然则“念念称名”者,念佛在念佛也。然而我能领解,我能念佛,思得往生,尚未尽自力我执,如是之人,恐不得往生。 若念不念、作意不作意,总而不饰我分,成为唯一念佛,言“一向专念”也。 十三 本来自己本分非流转,唯因妄执而流转也。 本分者,诸佛已证之名号。妄执无所因、无实体,本不生也。 十四 世人谓分别自力他力,知胜劣,依他力,可得往生矣,此义不可也。自力他力者初门事也,舍自他位,唯一念佛云他力也。 不论信不信,不论有罪无罪,一切众生之往生,于十劫正觉之时,已由南无阿弥陀佛所决定也。 十五 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若归无我无人之南无阿弥陀佛,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此理《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亦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十六 极乐是空无我之净土故,善导大师曰:“毕竟逍遥离有无”,又《大经》说往生人是“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然则名号非青黄赤白色,非长短方圆形,非有非无,亦离五味故,口虽称念,亦不觉有何法味,非凡夫可思量之法,此谓之“无疑无虑”;十方诸佛赞叹此而言“不可思议”。 唯任声称念,则离无穷生死;言语道断之法也。 十七 自力之时,起我执憍慢之心,所以者何?我能学之,我能行之,我能出离生死,智慧亦增,修行亦进,心思无如我之智者,无如我之行者,妄念炽盛而高己慢人也。若归他力之称名者,无憍慢心,亦无卑下心。所以者何?放下身心,归无我无人之法,无自他彼此之人我,田夫、野人、愚痴、无智,平等往生之法故,是名他力之行也。《般舟赞》言“三业起行多憍慢”者,自力之行也。言“单发无上菩提心,回心念念生安乐”者,劝三心也;自力之行起憍慢故,劝发三心也。 十八 又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中,中路“白道”者,南无阿弥陀佛也。“水火二河”者,我等之心也。不被二河所侵者,名号也。 十九 《阿弥陀经》所言“一心不乱”者,名号之一心也。 若名号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杂乱”,不可云一心。 故《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非机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二十 “安心”者南无也,“起行”者阿弥陀之三字也,“作业”者佛也;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故,三心、四修、五念,皆名号也。 二一 因决定往生之信不立故,人皆深叹,此无谓之事也。 凡夫之心无决定,决定者名号也;虽决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称,必得往生。 是故往生不依心,依名号往生也。 立决定之信,思量当得往生,尚有拘于心品之失。 舍离我心,一向称名,知定得往生,自然起决定之心也。 二二 所谓“决定”者,名号也,我身我心皆不定也。 身者无常迁流之形故,念念生灭; 心者妄心故虚妄,不可依靠也。 二三 名号者,不论信不信,只要称念,由他力不思议之力而往生;不可以自力我执之心分别计较。 极乐是无我之净土,故以我执不得往生,唯以名号得往生。 二四 万法从无而生,烦恼从我而生。 二五 生死者妄念也,妄执烦恼,本无实体;然以此妄执烦恼之心为本,以分别善恶之念想,欲离生死,更不可能。念即出离之障也,故释“念即生死,离生死者,即离念也。”以此本来妄心,欲出生死,全无可能。 二六 径山有山寺,禅寺也,山麓之塔铭云:“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法灯国师以此颂文得法。 二七 名号亦云念佛,然非意地念,唯称名号而已;譬如称松、竹,自然所成之名也。 二八 法然上人言“念声是一”,念是声之义,非意念与口称相混而一,本来念与声一体也。念声一体者,即是名号也。 二九 言“念佛三昧”,“三昧”者,即见佛之义也。常途谓定机现身见佛,散机临终见佛,故名三昧;此义不可,此之见佛,皆是观佛三昧之分域。 今言“念佛三昧”者,无始本有、常住不灭之佛体故,名号即是真实之见佛、真实之三昧,故念佛三昧谓之“王三昧”。 三十 不可于称名之外求见佛,名号即是真实之见佛也。 三一 魔者有顺魔与逆魔:有顺从行者心意之魔,有违乱行者身心之魔。此二魔中,顺魔更是大魔。 三二 “摄取不舍”四字,释为三缘:“摄”者亲缘之义,“取”者近缘之义,“不舍”者增上缘之义。 三三 真实之忏悔者,名号他力之忏悔也,故释“念念称名常忏悔”。 以自力我执之心,全不可立忏悔者也。 三四 他力称名之行者,此身虽暂在秽土,心已遂往生而在净土,此旨应各深信之。 三五 慈悲有三种:小悲、中悲、大悲。 大悲者法身之慈悲也,今别愿成就之弥陀,以法身之大悲救度众生,故真实不虚;是故《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三六 往生者: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当云往生也。 三七 “唯信罪福”之人,疑佛五智,以自己执情愿往生故,虽往生,有花合之障。以六识凡情,虽修功德、凝观念;能缘之心虚妄故,所缘之土亦不实。 极乐是无我真实之净土故,以自力我执之善,总不能生,唯弘愿之一行得往生。 然则以凡夫之意乐,不能往生;毕命为期称名号之外,求觅种种意乐者,是不知真实佛法,故不能往生。 三八 无心寂静名佛,起意乐者不可名佛;意乐者妄执也。 三九 法照禅师云:“念即无念,声即无声。”然则“名号即无名号”。龙树菩萨曰:“为众说法无名字”。 故阿弥陀三字云“无量寿”,此寿无量常住之寿,不生不灭,即是一切众生之寿命也,故云弥陀为“法界身”。 四十 无量寿者,一切众生之寿不生不灭而常住,故云无量寿,此即所赞之法也;西方之无量寿者,能赞之佛也,诸佛道同之佛故也。 四一 人皆思若知南无阿弥陀佛之义即可往生,此甚无谓之事也。非六识凡情可思量之法,但知“领解者即非领解之法”也。故善导大师释曰:“三贤十圣,弗测所窥。” 四二 十方三世诸佛赞叹“不可思议功德”,又《大经》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者智相也;然则诸佛之深智亦所不及,何况以凡夫妄智妄识可思量乎! 唯仰信称名之外,不可求意乐之智慧。 四三 南无者,十方众生也;阿弥陀者法也;佛者能觉之人也。六字虽暂开机、法、觉三字,终以三重成一体也。 然则名号之外,无能归众生,亦无所归法,复无能觉之人。是则绝自力他力,绝机法之处名为南无阿弥陀佛。 如火烧薪,薪尽火灭;机情若尽,法自息也。故《金刚宝戒章》云:“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无机无法。” 乃立机法,而论迷悟,此病药对治之法,而非真实至极之法体。 绝迷悟机法,忘自力他力,即名为不可思议之名号也。 四四 南无者,始觉之机;阿弥陀佛者,本觉之法。 然则始本不二之南无阿弥陀佛也。 四五 一念十念非本愿,善导大师之释可知其意。 文殊菩萨授法照大师言:“经虽有一念十念之文,唯念佛往生也。” 念佛者南无阿弥陀佛也,本来名号即往生也,名号之处无一念十念。 四六 往生者初一念也,言初一念犹是就机而论;唯南无阿弥陀佛本来即往生也,往生者即无生也。所遇此法,且云一念;归入三世截断之名号,便是无始无终之往生也。 虽分别临终平生,亦就妄分之机所谈之法门也。南无阿弥陀佛无临终、无平生;三世常住之法也。出息不待入息故,当体一念定临终也。然则,念念即临终,念念即往生。故善导大师释曰:“回心念念生安乐”。 大凡佛法,当体一念之外所不谈也,三世即一念也。 四七 “无后心、无间心”者:当体一念之外无所期,云无后心,亦云无间心;即三世一念之义也,总在舍离区区妄心也。 四八 念佛三昧者,无形无色,不可得法也。 名号是能成之法,万法是所成之法。故善导大师释曰:“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观经疏散善义) 弥陀色相庄严,皆是万善圆满之形也。极乐依正二报者万法之形也,来迎之佛体亦是万善圆满之佛,往生之机亦是万善也,万善之外,无十方众生。善导大师释曰:“一座无移亦不动”者,是念佛三昧,即弥陀也,无彼此往来,无来无去,不可思议不可得法也。 四九 称名之位即真实来迎,虽云来迎,非有往来,无来无去。凡名号之外,皆幻化之法也。 五十 《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此即名号也。我等不修无相离念观法,亦不成自性无念之觉悟。 底下具缚之凡夫,唯放下身心,依凭本愿,一向称名,即是自性无念之观法、无相离念之证悟。此《观经》说:“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凡归名号者,功德无不足,此云“无上功德”,亦云他力之行。 五一 云罪云功德,凡夫浅智,难以分别。空也上人释云:“智者之逆罪,变为成佛之直道;愚者之勤行,过成三涂之业因。”然则愚者所思功德,智者前之罪也;愚者所思之罪,智者前之功德也。其理深远微细,我等愚痴身,岂能分别乎! 何况善恶二道,皆非出离要道。但以作罪受重苦,作功德生善处故,总劝止恶修善也。 然则善导大师释曰:“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总之,不论罪福,并舍智慧;不惜身命,唯独称名之外,余皆不论。 五二 善恶二道者机品也,颠倒虚假之法也。 名号者,摄取善恶二机之真实法也。 五三 有心是生死道,无心是涅槃城;离生死者,即离心也。 然则赞净土之德云:“无心领纳自然知”,亦释“未藉思量一念功”,或云“无有分别心”。 起分别之念想,故有生死也。 然则心是第一怨,缚人令至阎罗处,不可不慎也。 五四 修行佛法有近对治及远对治。 近对治者:临终时正念翻妄念,成一心不乱。 远对治者:道心之人,兼舍一切恶缘也,临终方舍则不及也。 平生所作之事,临终必定现起。故善导大师释曰: “忽尔无常苦来逼 精神错乱始惊忙 万事家生皆舍离 专心发愿向西方” 五五 厌苦者,苦乐皆厌舍也。苦乐之中,厌苦容易,舍乐则难。以舍乐为厌苦之体,所以者何?乐之外无苦。是故善导大师释曰:“虽言是乐,然是大苦,必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或释“总劝厌此人天乐”。 然则,乐之外无苦故,厌乐即厌苦也。 五六 三界是有为无常之境故,一切皆不定也、幻化也;在此界中,思常住安稳,犹如漫漫波上,欲舟不动,不可得也。 五七 “一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生清净土。”此“无比乐”者,世人谓世间之乐;非也,此无贪之乐也。其故者,成为决定往生之机者,三界六道中,无可羡、无可贪;生生世世,流转生死之间,悉皆受尽。 然则一切无著,云无比乐也,世间之乐皆苦故。 岂佛祖心愚,而言世间之无比乐乎! 五八 乐无别体,苦息为乐;苦无别体,乐息为苦。 五九 心外见法名外道,心外置境而起念谓之迷;境灭独一之本分心无有妄念。生起心境各别为二以来,流转生死也。 然则应舍离恶缘恶境也。 六十 心外置境,止恶修善者,经无量劫不能离生死。一切教法皆言:“入于泯绝能所之位而解脱生死也”。 今之名号者,能所一体之法也。 六一 “虽生而死,静待来迎”者:不绮万事,舍离一切,孤独独一谓之死也。 生独也,死亦独也,虽则与人共住亦独也,无可伴之人故。 无心无我而行念佛则是死也;以我之计量而疑往生者,错谬之事也。 六二 莫装饰念佛之素质。 念佛者,修相不往生,声相不往生,身相不往生,心相不往生;唯南无阿弥陀佛独往生也。 六三 《小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并非过十万亿之里数,乃指众生妄念之隔离也。善导大师释曰:“隔竹膜即踰之千里”。唯约妄念云“过十万亿”,并非经过里数,故《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示众生心之意也。 凡大乘佛法,心外无别法。但圣道门者,修万法一心;净土门者,万法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也。万法亦是无始本有之心德,因我执妄法所覆,其体无由显彰。 然弥陀世尊以本愿力,成就一切众生之心德为之南无阿弥陀佛时,众生之心德开显也。然则名号者,即是心之本分也,此言“去此不远”,亦云“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 六四 迷亦一念也,悟亦一念也。 迷出法性都者,由一念之妄心,故翻迷亦是一念也。 然则一念不往生者,无量念亦不能往生。故善导大师曰:“一声称念罪皆除”,亦释曰:“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然而称念能离生死之南无阿弥陀佛,犹疑往生者,犹如正当饮食,尚求止渴药也。 六五 衣食住三,则三恶道业也。求装衣裳畜牲道业,贪求食物饿鬼道业,构设住处地狱道业。欲离三恶趣,可离衣食住三也。其离三者,离着是也。 六六 言“信”者,任凭也,任凭“他人之意”,故谓之“人言”,我等即是任凭于法也。然则衣食住三勿自求,应任天运。空也上人云:“任三业于天运,让四仪于菩提。”此是归他力之行相也。古湛禅师云:“勿烦转破,只任天然。” 六七   本来无一物故,于万事勿生实有我物之想,应舍离一切,归入名号也。 六八 临终念佛之事者,人皆谓病苦死苦所责,临终不能念佛,有损往生;人人疑之,此无谓之事也。 所行念佛者,佛之护念力也,临终正念,亦是佛之加祐力也;于往生法者,一切功能皆是佛力法力也。 即今念佛之外无临终念佛,临终即平生也;前念是平生,后念是临终也。 故善导大师释曰:“恒愿一切临终时”。 平生不念佛者,临终亦不念佛也。 不可远论临终,应恒常念佛也。 六九 虽万法唯一心,然自己不能显其体性,如以我眼不能见我眼;又木虽有火性,其火自身不能烧其木。若向镜者,则以我眼能见我眼,是镜力也。镜者众生本有之大圆镜智之镜,诸佛已证之名号也。故我等凡夫应以名号镜见本来面目,是以《观经》说:“如执明镜,自见面像。” 又,若以别火烧木,木则烧也;今火与木中火,非别体之火。 故万法皆以因缘和合而成,其身虽有佛性之火,不能自烧烦恼
本文档为【r念佛金言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39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1-12-14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