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举报
开通vip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2006年7月 第38卷第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06 V01.38No.4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赵彩芬 (邢台学院中文系,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苏轼的生存背景、处世态度及其文论导向的形成,向世人昭示了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 简远的主体风格的促成: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 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为其谪居诗超迈淡泊的特征的 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苏轼自然率真的艺...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2006年7月 第38卷第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06 V01.38No.4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赵彩芬 (邢台学院中文系,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苏轼的生存背景、处世态度及其文论导向的形成,向世人昭示了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 简远的主体风格的促成: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 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为其谪居诗超迈淡泊的特征的 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苏轼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为其谪居诗以旷达简远的艺术形式,自由、自然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情达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庄子;促成;苏轼;谪居诗;简远旷达;主体风格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0--5110(2006)04--0103--04 苏轼谪居黄州以来,简远旷达渐成其诗歌创 作的主体风格:就思想内容而言,淡泊功名利禄, 淡化人生苦难的倾向日益明显;就艺术表现形式 而言,意境开阔、简远的风格日益鲜明。谪居时期 的苏轼,身处凄苦之境,备受艰辛磨折,其诗歌创 作却绝无愁苦乞怜之态,反而多简远旷达之趣,其 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苏轼谪居诗旷达的风格的形成,自 然与苏轼受儒家、佛家思想的影响相关,但其受庄 子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庄子齐万物, 一死生,委顺自然的人生哲学和崇朴尚真的审美 思想,深刻影响了苏轼的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及 其自然率真的艺术审美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了苏轼谪居诗简远旷达的主体风格的形成。 一、庄子人生哲学对苏轼谪居诗 内容超迈的特征的促成 苏轼深受庄子人生哲学影响而形成的随遇而 安的处世哲学,为其谪居诗内容超迈的特征的形 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苏轼早年对《庄子》的崇尚, 屡次遭贬,坎坷波折的人生境遇,对庄子人生哲学 的欣赏和借鉴,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庄子齐万物、一 死生,委顺自然的人生哲学深刻影响了苏轼谪居 时期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的形成。苏轼谪居时期 所表现出的随缘放旷的乐观精神,任性逍遥、心闲 意适的生活态度,足以表明苏轼此时已经超越了 物质因素与生活形迹的束缚和影响,由思想到行 动都达到了委顺自然,随遇而安的境界。这种深 受庄子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万端皆不足介怀的处世 哲学,恰恰是苏轼谪居诗淡泊功名利禄,淡化人生 苦难的内容倾向的思想基础。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伦理道德, 是人类在其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创造物,它曾 有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的力量时,又反过来对作为主体的人类产生了 种种的束缚和禁锢,成为扭曲人性的异化力量,极 大地限制了人的本应自由发展的生命存在。苏轼 生存的时代,以二程为代表的理学家的文论和以 王安石为代表的政治家的文论,都特别强调文学 的社会、政治功能。二程特别强调文学要传道、载 道;王安石则特别强调文学要为社会政治服务。 这些强调和突出,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有着其 社会的、时代的合理性,但对文学家自由创造的精 神,却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损伤和削弱。 而庄子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境界 的向往和描述恰恰提醒人们,庄子认为人生的意 义和价值就在于任情适性,使自我生命的自由发 *[收稿日期]2006一03—15 [作者简介]赵彩芬(1964~),女,河北南和人,邢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庄子与中国文学”。 万方数据 ..10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8卷 展,摆脱外界的客体存在对主体的人的种种拘限 和奴役,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最大自由。苏轼受正 统儒家思想教育、熏陶多年,但在早年又对庄子十 分崇尚。这便使得他从步入功名场中起,内心便 一直存在着实现人生社会价值与保持个性自由、 人格高洁的理想追求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 种内心矛盾和冲突,随着他所遭受的排挤与打击 的程度的加重而El益加剧。谪居黄州之前,其诗 文已表现出对山林清幽之景,高蹈出尘之姿的向 往。其淡泊功名欲念,亲近自然,保持个人率真纯 朴的性情志趣在诗文中也偶有流露。及遭乌台诗 祸,身陷囹圄,生死不自保,苏轼对社会人生有了 深刻而痛彻的 反思 小班合家欢主题反思小班合家欢主题审议反思小班合家欢反思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 。这时庄子齐万物、一死生,委 顺自然的人生哲学便有机会走进了苏轼的心灵, 苏轼也由此对生死、荣辱、得失、物我有了全新的 认识,这便导致了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的形 成。随着这种万端不足介怀的处世态度的形成, 苏轼诗歌创作中刻意应和社会政治的内容少了, 而其自由创造的精神却由此加强了。由此,苏轼 日渐表现出对现实中对人的所有的有形、无形的 束缚与限制的摆脱和超越。谪居后的苏轼正是在 超越种种现实的拘碍中升华了自己的独立的文化 人格,从而进入了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实现了人 格精神与诗歌内容的统一。 苏轼曾盛赞乐全先生:“未尝以言徇物,以 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 若一。⋯⋯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 不尽;一F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 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1][n314]不 为外物所困,不为权势所动,甚至不因人主而违心 地发言命笔,视毁誉得丧如一。这既是乐全先生 文章之高格,更是其人生境界之高格;这是苏轼对 乐全先生的赞美,更是苏轼自己极力追求人格与 文格高度统一的创作境界的极好的内心独自。苏 轼因写诗而莸罪,几乎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天 幸不死,亲朋好友多劝其慎为诗文,以避口舌之 祸。苏轼也深知祸由此生,但他仍不忍自我扭曲, 矫己以适流俗。在他看来,诗为诗人心声的自然 流泻,不应因外界的种种困扰而矫情造作,“譬之 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D]Ep.1432] 基于此,苏轼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往往能无 视种种困扰,超越种种限制,进入自由创作之境。 在《书舟中作字》中,苏轼对这一方面的情况就曾 有极为形象的描述:“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 百指,篙声石声荤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 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多矣。置笔而起, 终不能一事。熟与且作字乎?”r2][nz246]生死安危 之际,众人皆惊惧不已,苏轼仍能不改其度,从容 得乐于艺术创作的兴会之中,“作字不少衰”。这 便是艺术创作中超迈的精神气度。 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人生哲学影响程 度的加深,苏轼的这种超越种种束缚、困扰,随遇 而安的超迈的精神气度也越来越多地在其诗歌创 作中流泻出来。由此,苏轼昭示与人的,便是其谪 居诗淡泊功名利禄、淡化人生苦难的内容倾向的 日益明显。可见,苏轼谪居诗内容越迈的特征的 形成,与苏轼深受庄子人生哲学影响密切相关。 二、庄子崇朴尚真的审美思想促 成了苏轼谪居诗旷达简远的 艺术表现形式 苏轼深受庄子崇朴尚真的审美思想影响而形 成的自然率真的文艺观,为其谪居诗以旷达简远 的艺术形式,自由自然地表情达意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 自然率真可谓庄子审美思想的精髓,也是苏 轼文艺观的核心。苏轼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庄 子自然率真的审美思想,形成了自己崇朴尚真的 文艺观,并积极付诸实践。“东坡诗推倒扶起,无 施不可”,“滔滔汩汩说去,一转便见主 意。”[3][邮6.67]这些论述极为生动、准确地道出了 苏轼诗歌创作中主体性情与人生境界的自由表现 的特征。实际上,苏轼诗歌创作的这一特征在其 谪居诗中展示的更为充分。而苏轼谪居诗的创作 何以达到如此境地呢? 苏轼曾有这样的表白:“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 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 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 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 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未。⋯⋯博观而约取,厚 积而薄发。”[1][邮39]这恰道出了艺术家创作境界的 高低与其整体人生境界修养的密切相关。长期的 万方数据 第4期 赵彩芬: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105· 养气积学,至大至刚,渊博而恢宏,才能使创作者 内充实而外辉光。这之后再“信:’之、“溢”之、“发” 之,成而为文,自然就容易阔步高境。就苏轼本身 而言,正是其平素的文艺修养、审美素养的积累为 其谪居诗自由、自然地表情达意提供了必要的条 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简而言之: 首先,苏轼继承和发展了庄子“原天地之美而 达万物之理”[4][p410矗59lj的审美思想,积极倡导艺 术创作“随物赋形”的原则,强调依顺自然之理,自 由地展示事物的本来面目。“随物赋形”,极为生 动准确地道出了苏轼对艺术创作中主体性情与人 生境界自由表现的强调与追求。这一理论具体体 现在其艺术创作实践中,便使得苏轼有可能在其 谪居诗中借助简远旷达的意境,真实自由地抒写 其谪居时期超迈旷达的心境。苏轼谪居惠州时期 的创作实践,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的苏轼 身处险恶莫测之境,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却能自由 而真实地以自己心底的感触连缀出《纵笔》这样旷 达的诗篇。应该说,这是与他的“随物赋形”的艺 术追求分不开的。 其次,受庄子“法天贵真”审美思想影响,苏轼 进而提出了艺术创作“天工与清新”的原则,强调 艺术创作的“保真”,要艺术创作者描写事物的真 态,抒发内心的真情。正是本着“保真”的原则,苏 轼“我手写我心”,才使得其旷达之心融注于其谪 居诗中,其超然物外之情也才得以自然流泻。 再则,受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审美思想的影 响,苏轼积极倡导艺术创作“身与物化”的原则,强 调物我合一之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 “身与物化”、物我合一的艺术追求,使苏轼有可能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超越作为个体的小我,以旷达 之心来描摹事物,得其情而尽其性。这便使得其 谪居时期的诗歌创作,有可能在自然率真的精神 统领下,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统一,从 而体现出旷达的主体风格。 另外,受庄子“技道相通”的审美思想影响,苏 轼进而提出了技“道”两进的文艺主张,要艺术创 作者有“道”有艺。即:有见于中,又能通过艺术技 巧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意识地将技“道”两进的艺 术追求体现在其具体创作实践中,这便使得苏轼 技道兼重,技道兼修,在注重思想境界(“道”)的升 华的同时,又注重其艺术表现技能(p技”)的不断 迈进和提高。正是借助了出神人化的艺术表现技 巧,苏轼才能在其谪居诗中行云流水般自由无碍 地、真实地再现其谪居时期超迈旷达的心境。 实际上,由于早年对庄子的崇尚,在谪居黄州 以前,苏轼的诗歌创作已表觋出受庄子影响的特 征。苏轼不仅善于化用《庄子》文中的典故、文句 入诗,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及其诗歌中所展示的艺 术境界也往往颇具《庄子》散文的神韵。苏轼的大 多数诗歌创作都具有挥洒自如,自由奔放的风格。 苏轼诗歌创作中奇特丰富的想象,出人意表的夸 张,借物作喻,寓理于景的表达方式,本色自然,超 逸灵动的笔法,加之苏轼的善于借禅以为诙谐,共 同构成了苏诗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诸如苏轼诗 云:“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 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2n484]这首诗中,既 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孔子见老聃时所说的一 段话:“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微夫子之发吾 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又化用了《庄子·秋 水》中河伯望洋向若(海若)而叹的寓言故 事,E4Xp.410_591]使诗歌表情达意挥洒自如,自由奔 放,又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但细细品味其谪居前 之诗作,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苏轼与庄子的契合 仍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形式上的契合.而非形神 兼容的契合。谪居黄州以来,随着世事人情的变 迁,苏轼的处世哲学也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 而起了变化。此时《庄子》在“早岁便怀齐物 志”r2J[n274]的苏轼的心灵深处,引起了更大程度的 共鸣。因此,苏轼与庄子的契合,也随之进入了更 深的层次。这种更深层次的契合体现在其谪居诗 的创作上,便是其谪居诗不仅在艺术表达形式方 面颇具《庄子》散文的遗风,其思想内容,甚至哲学 思辨的方式也阔步直追《庄子》。绍圣四年六月,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苏 轼竞朗然高颂:“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 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 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急雨岂无意.催诗 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2][呻246]苏轼 的这首诗不但与《庄子》散文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 格相通,而且充满了《庄子》文的思想情趣和哲理 思辨,说其与《庄子》文形神俱肖似乎并不过分。 可以说,庄子齐万物、一死生、委顺自然的人 万方数据 ·10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8卷 生哲学,深刻影响了苏轼谪居时期超然物外、随遇 而安的处世态度的形成;庄子崇朴尚真的审美思 想,深刻影响了苏轼“随物赋形”等自然率真的文 艺观的形成。苏轼既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然率真, 要艺术创作者描写事物的真态,抒发内心的真情, 其谪居诗自然要描写和抒发其谪居时期真实的生 活感受、思想动态和心路历程。而技道两进的艺 术追求,又使苏轼抒情达意游刃有余。诗为心声, “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1]陬323]苏轼谪居时 期淡泊的心境,超然的处世态度及其对艺术创作 的自然率真的追求,真实地凝聚、物化为诗歌的形 式,自然就形成了其谪居诗思想内容方面淡泊名 利、淡化人生苦难的淡然天真,达观超逸的倾向, 及其艺术表达方面简远超迈,意境朗阔的风格。 而苏轼谪居诗内容方面的淡然天真、达观超逸与 其艺术表达形式方面的简远超迈,意境朗阔的有 机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谪居诗简远旷达的主 体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儒家、佛家思想 在苏轼谪居诗旷达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 的作用。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兼顾,故本文只是就 庄子对苏轼谪居诗旷达之风的促成作以粗浅的探 讨,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斧正。 [参考文献] Eli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z](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 书局.1982. E3](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3陈鼓应(注译).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 局.1983. Zhuangzi'sInfluenceontheFormationof theMainStyleofSushi'sPoemsWritteninExile ZHAOCai—fen (ChineseDepartment,XingtaiInstitute,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ThemainstyleofSushi’Ssimplebutprofoundpoemswritteninexileandassociatedwith Sushi'slivingenvironment.hisattitudetowardslifeandtheorientationofliteraltheoryshowsZhuan— gzi'sinfluence.WhilelivinginexileinHuangzhou,Sushi,undertheincreasinginfluenceofZhuangzi ’Sphilosophyandaesthetictheory.showedamoreflexibleattitudetowardslifeandamorenaturaland truthfulattitudetowardshisartisticpursuit,whichwashisideologicalfoundationandpremiseforhis artisticcreationinafreeandsimplestylebutwithrichemotionsandconnotations. Keywords:Zhuangzi;influence;Sushi;poemswritteninexile;simplebutprofound;mainstyle [责任编辑:达人] 万方数据 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 作者: 赵彩芬, ZHAO Cai-fen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中文系,河北,邢台,054001 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06,38(4) 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4条) 1.孔凡礼 苏轼文集 1986 2.王文诰.孔凡礼 苏轼诗集 1982 3.刘熙 艺概 1978 4.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 1983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石艳艳 庄子思想的美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2002 该文旨在对庄子思想所具有的美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作一专门研究.通过具体而深入的考察,我们以为庄子所呈现的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志向高远 的士子形象.他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他者的宽容等思想时时刻刻教育着世俗中的人们.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性格 的塑造过程中,也由于庄子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会而具有着鲜明的当代价值.在该文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庄子思想的美育意义以及当代价值的.即 :一、超越性的人格追求;二、和谐化的天人观;三、直觉型的思维方式.在第一部分,该文以为,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着鲜明的超越性,并已成为中华民族性 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度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崩溃促成了庄子内在人格的觉醒与追求.而在道德实践的范围内对儒家不足的补充使中国人拥有了一个比较 完整的人生观思想体系.在第二部分,重点是对庄子的天人观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庄子实践理想人格的途径,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 紧张关系,也促成人们对主体价值活动多元化倾向的肯定.在第三部分,主要是谈直觉型的思维方式.庄子在道不可言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直觉型的思维方式在激发人们创造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面对语言学转向的问题. 2.期刊论文 刁生虎.DIAO Sheng-hu 庄子哲学的文学特质及其生成机制 -南都学坛2007,27(3) 对抽象而又深奥的哲学道理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使《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是其区别于一般哲学著作的首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一 是哲学理论的形象化,《庄子》总是借助于众多的艺术形象催活一个个僵化枯燥的哲学思想与观念,从而使抽象哲学观念与具体艺术形象相结合,最终使文 本呈现出鲜明的诗思融合、道艺相间之特质;二是哲学概念的生命化,在庄子那里,不仅深奥的思辨理论和玄虚的思想义旨是借助寓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 ,就连一些本来是十分抽象、极具概括力的概念和范畴,庄子也能用文学的笔法把它们描绘成具有丰富思想感情、富有生命活力和灵动感的人与物,从而使 抽象的概念获得了生命化的展现;三是哲学语言的诗性化,在庄子的语言系统中,虽然言是意的符号,但却不是一般的哲学符号,而是文学符号和审美符号 ,具有明显的模糊性、象征性、跳跃性、情感性、音乐性等诸多既密切相关又互有区别的特征.庄子独特的语言哲学观念及相应的隐喻言说实践则是促成 这一特质生成的内在机制. 3.期刊论文 佀同壮 新时期的"郭沫若与庄子"文艺关系研究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 郭沫若的文艺思想及其创作不同程度地有承于庄子.新时期以来,郭沫若的研究者在"郭沫若与庄子"文艺关系这一领域亦有可贵探索,其探索涉及的重 点主要集中在泛神论、文艺的非功利观及文艺的"自然流露"说诸方面,这些也正是郭沫若融贯中西文艺思想、促成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转向现代的重要表现 . 4.期刊论文 曹洋.殷志林 王羲之思想探微——兼说王羲之《兰亭集序》对庄子的批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7(3)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宋朝起就因疑引起论辩,至上世纪60年代由毛泽东主席促成,郭沫若与高二适对垒将论辩推向高潮.兰亭论辩的 焦点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对该文中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阐释分歧较大.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王羲之这是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老庄 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这显然人为拔高了王羲之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把握住王羲之批评庄子的立足点. 5.学位论文 车才洪 浅析老子、庄子“信”的思想——从法哲学角度思考 2007 《老子》、《庄子》书中存在许多关于“信”思想的论述,“信”思想是道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论之中,老子、庄子提出了不同于儒 家的“信”思想,“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是支撑人际交往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信”也因此在人们的交往关系之中具 有着独特与独立的地位。老子、庄子的信思想虽然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又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春秋战国时期信用与诈伪并存的社会现实是信思想的实践 源泉。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以及在此基本经济关系之上形成的各种社会交往形式促成了老子“信”思想的产生。战 国时期动乱的社会状况、道德沦丧、诈伪蜂起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厌世情绪为庄子“信”思想提供了实践依据。老子论述了“信”的本质、特征,从 自然之道至人之道,展现了“信”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庄子将道分为天道、帝道和圣道,从天道之成至人道之成,全面地揭示了“信”的本质、特征和 意义。在老子的“信”思想中,“信”就是寓于“道”之中的真实本质,只有表现出真实的状态才能称为“信”。在庄子的“信”思想中,可以将“信 ”理解为天地万物统一中的一致性。二者相互联系,老子的“信”思想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普遍性,有较强的统领性作用。庄子论述的“信”较为具体 ,可以认为是对老子“信”思想的进一步细化与发展。他们的“信”思想是一致的,从对人类关系的考察到对物的关系的考察,再到对人类关系的考察 ,最终概括出“信"的普遍性涵义——真或者符合真。老子、庄子的“信”思想将“信”看作涵养万物的属性,注重物的客观属性方面的内容。“信”既 体现自然物的真实状态,也体现人的真实状态;是支撑人的秩序、物的秩序以至整个宇宙秩序的基础;它存在于一切秩序之中,因此信具有本体论意义 。由于老子、庄子都肯定了王权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宗法伦理关系对“信”思想的影响。“信”在本质上体现着宗法伦理道德。同 时,老子、庄子讲“信”时贵身,不主张屈身取信,因此他们所主张的信用就不具有彻底性。尽管如此,他们的“信”思想仍然具有较高的现代价值 ,尤其是对信用思想的法律化、制度化有很大的启发性。 本文意图从法哲学角度对老子、庄子的信用思想作一个全面、深入而系统的分析,以期对法律信用制度的构建有所帮助。全文约三万字,分为六个 部分,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从五个方面对老子、庄子的“信”本原思想进行了概述。信是道的一种属性,道无信不立,信可以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老子重视守信的作 用,认为守信可以利万物;庄子认为“取信”能够“全身”。他们都对“信”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还对认识信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这些 ,本部分仅作了简单的论述,目的在于为后文对“信”思想的深入剖析作出铺垫。 第二部分是对老子、庄子“信”的概念分析,探讨“信”的内涵。老子的“信”思想中大致存在四个方面的“信”:守信之信、人伦之信、相信之 信和伪信之信。在论述静态意义上的“信”时,不忘从动态意义上表现信,既使自己为人所信,也使别人为自己所信。有正面之信,也有反面之信,一 正一反,共同表明了“信”的客观属性,即信是对物的客观反映。庄子的“信”思想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即小信用与大信用之分;实言之信;交往之 信,具体可分为普通人交往之信、君臣交往之信和国家交往之信;形实之信;仁义之信;第三人地位之信和尊者之信。概括言之,信就是物与物之间的 一致性。 第三部分紧承第二部分对“信”的内涵进一步分析,通过比较老子、庄子的“信”思想来揭示“信”的统一内涵。老子、庄子的“信”思想存在差 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老子侧重对物之中存在的信进行论述;庄子则侧重物与物之间的信的论述。其次,老子重视守信的作用,而庄子重视 取信的意义。再次,老子对“信”的论述较为抽象,而庄子对“信”的论述则比较具体。他们的“信”思想有两个方面的联系,第一是二者之间存在同 一性,第二是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老子“信”’概述的抽象性与庄子“信”概述的具体性相互交融而走向统一。他们所阐释的“信”与“真”、 “一致”是同义的,可以相互阐释,揭示出“信”的普遍性涵义:真或者符合真。 第四部分探讨老子、庄子“信”思想的实质与本体性。在老子、庄子思想中,由于他们都承认了王权存在的合理性,对王道方法进行了探讨,没有 彻底否定至高无上的王权,就不可能产生脱离宗法伦理观念的信用思想,他们的“信”思想最终以宗法伦理为实质内容,其核心是忠、孝。同时,他们 讲“信”时贵身,不主张屈身取信。信用本身以“万物生”为目的,对信用的论述以“让万物生”为前提。老子、庄子所主张的“信”是客观实在的 ,不具有主观价值属性,与道的客观观念相一致。他们虽然讲孝悌仁义、忠信贞廉,但是将此观念客观化了,化于人的行为之中,让人感觉到这是自然 而然的事情。“信”存于道之中,是道的属性,人有此种属性,物也是如此。道不能无信,无信不立。“信”涵养着天地万物,支撑着物本身的存在 ,同时也支撑着物物关系的存在。可以说“信”是天地之基,是联系天地的纽带,因此“信”具有本体性。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老子、庄子“信”思想的成因。人的思想源于认知结构与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本部分主要分析外部原因,旨在揭示老子、庄子 “信”思想产生的现实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社会生产、生活的集体协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用。第二,农业生活的稳定与闲适和 天地一体的观念产生了“大信用”思想,从而使“信”与“真”的含义相统一。第三,动乱的社会现实与礼仪制度的徒有虚名彰显出“信”的价值意义 。信用与诈伪并存,此消彼长,信用立则天下治,诈伪起则天下乱。在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使人们渴望太平盛世的生活而呼唤信用的确立。 第六部分论述老子、庄子“信”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探讨老子、庄子“信”思想对信用观念法律化的价值意义。首先,法律应当以信用为基础。 “信”表明物本身的一致性和物物间的一致性,是支撑物物秩序的基础,而法律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真实的人际交往关系,维 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应当以信用为基础。其次,信用思想本身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外化出来以及法律本身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功能,表明信用可以在法 律制度中表现出来。信用与诈伪并存,此消彼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为人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再次,信用不应当局限于私人之 间的信用,应当实现社会信用,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只有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信用才能称为天下之信用。在信用观念法律化之时,不仅要 考虑到某一具体关系主体的利益公平,而且要考虑到社会关系总体的利益公平。最后,信用具有平等性和信物具有等级陛,在信用思想法律化的时候 ,应当考虑“信”的平等性与信物的等级陛来明确信用义务的大小,进而分担信用责任。 6.期刊论文 罗仲祥.LUO Zhong-xiang 论神化老子的内在轨迹 -毕节学院学报2006,24(2) 在中国文化名人中,老子是被成功神化的典型.成功神化老子,道的神秘色彩是其原始理论依据;<庄子>的体道理论为神化老子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司 马迁<老子传>提升了神化老子的社会心理效应;汉代独特的文化生态促成道教完成了神化老子的工程. 7.学位论文 甘生统 论竹林名士的超越意识 2005 竹林士人的超越意识,是觉醒于东汉末年、强化于正始时期的一种精神现象。作为魏晋生命意识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竹林士人在个体意识觉 醒之后,面对着名教的虚伪、社会的制约、生命的短促以及现实的龌龊而作的精神远游。一般而言,它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现存秩序及意识形态 的批判意识;二是渴望身心解放的自由意识;三是向往长生不老的养生意识;四是超尘脱俗的理想人格意识。其中,批判意识是其他意识产生的前提 ,是超越意识得以形成的现实基础;自由意识是批判现实否定名教之后的必然选择,是超越意识的基本意绪;养生意识是主体对有限生命的超越,是自 由意识的自然延伸;理想人格意识是主体在超越现实、名利、物我等限制之前为自己构划的未来蓝图,是精神的最终归宿,是这种蓝图和归宿的人格化 。上述内容可量化为一次否定、四次升华。竹林名士内部在超越问题上的观点不尽相同,尤其是嵇康和阮籍,他们的理想境界虽都是庄子式的,但都对 庄子的境界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和创造。阮籍将庄子仙化,多了庄子那里没有的神仙色彩,在超越时以超越现实而实现心灵超越;嵇康将庄子诗化,为 庄子的逍遥境界添了些人间气息,他的超越是以追求心灵超越而实现现实超越。超越意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玄学中的有无之辨与言意之辩为之提 供了哲学依据,盛行于当时的老庄学说则为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方面造成了西晋的放达士风,另一方面促成 了五柳先生人格和桃花源理想。 8.期刊论文 张广兵.邹莉.ZHANG Guang-bing.ZOU Li 超脱与回归下的人生遨游 --庄子自由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艺的 影响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 庄子思想追求精神超脱、生命自由.它审视现实社会,探索宇宙根源,其超脱思想开了中国个性解放先河,促成文人个性化和文学作品的丰富性,使中国 文人不断反省并超越自我;其"观于天地、回归自然"的思想影响到古代诗歌、绘画及书法各方面,从而使中国文学艺术呈现一种特有的自然之美. 9.期刊论文 庄大钧 论《庄子》道学中的文艺思想 -管子学刊2007(3) 庄子学派独特的理想自由在社会现实当中无法实现,于是他们便致力于谋求精神上的超脱,取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因而否定现实人生与表现自由理想 便成为《庄子》的文艺基调,即其作者创作的一贯思想和作品所表现的基本精神.《庄子》道学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其作 者所致力的也正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的文艺思想即融于其道学思想之中,是其道的学说在文艺方面的体现和延伸.《庄子》之道自由和无限 的特性生发出《庄子》文艺思想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本特质;其使精神进入道的理想境界的理论生发出关于"虚静"等审美和艺术创作心态的理论;《 庄子》之道的绝对同一性生发出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论.庄子学派的文艺思想直接促成了《庄子》特异的文学性,并对后世创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深刻启发 和影响. 10.学位论文 郑明璋 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 2006 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深入进行,汉赋研究也有了空前的发展。研究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的领域不断开拓,研究的新方法 、新视角层出不穷,历史性的纵向考察和社会性的横向审视不断深入,源流论、作家论、作品论、文化论、思想论、艺术论不胜枚举,学术研讨活动空 前活跃,专门著作不断涌现,学术论文的发表也声势浩大。总之,研究方法多样灵活,交叉性学科研究开始出现,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 民俗学、文献学、文艺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普遍渗人汉赋研究,研究的多元化局面得以形成。研究者开始对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与改造,促进了 汉赋的系统研究。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通观两汉时代、汉赋作家及其赋作,涉猎汉赋诸多方面的问题,使汉赋研究呈现为整体研究的态势。 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那就是我们必须把汉赋放在汉代这一特定时代的、诸多因素构成的、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把汉赋置 于汉代错综复杂的而又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去考察,以审视错综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汉赋创作的关系,我们才能够从更高更全的层面上,对汉赋 作综合性的审视和研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现汉赋研究中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使我们获得对汉赋的更深、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就可以 看到汉赋在题材、形式、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才可以真正理解和认识汉赋在它的发展和衍变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题材、形式和审 美等方面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所以我们选择了汉代的经学、道家思想、神话与仙话、衣食文化、时空文化和汉代艺术作为我们研究的视角,着重挖掘和分析 它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以及这些文化形态的发展衍变、交叉融合给汉赋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就具体的文化形态而言,首先是经学与汉赋的关系。儒家思想经过长期奋斗终于在汉武帝时期走上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道路,并发展成为汉代 社会的主流思想——经学。凭借着政权的力量,再加上利禄之途的引诱和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经学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经学的理念影 响了汉赋作家对题材的选择,促成了赋家在作品中对定一尊、大一统观念和儒家仁政理想的极力阐发。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也总是以儒家经典为标准评 论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他们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汉代《诗经》学的发达促成了汉赋中的颂扬与讽谏 两大功能。从文学艺术发展的历时性角度看,汉赋的颂美,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汉赋作品中所竭力铺陈刻画的宫殿建筑、山川物产、苑囿狩猎、 歌舞饮宴以及其他汉人所创又常常与求仙结合在一起,在汉赋中有鲜明的体现。 在艺术上,道家思想对汉赋影响最大的是道家“道”的本体论。汉赋对大美的追求尽管深受经学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但是与道家道容万物的观点也 密切相关。汉代赋家,正是从老庄的思想中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最佳表现形式,并赋予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新的特质。他们还特别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 比喻来充分展现其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汉赋作家笔下的以大为美,与道家文章中的表现、风格、精神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老庄的风格表现是虚 ,而汉赋是实。虚,让我们觉得飘渺;实,让我们觉得有生活气息。特别是庄子,生活在自己心灵的世界里;汉赋作家,则随时随地反映着自己身边的 世界。《庄子》中的形象特征是异,而汉赋中的形象特征是奇。《庄子》给人的精神感受是出世,它把人带向了虚无飘渺的世界。而汉赋给人的精神感 受是昂扬向上,它将人带回了现实的社会之中,即使是游仙的作品,其最终的结局也是回到人间。 任何文化的存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我国古代的时空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汉赋的创作。时间的无限性观念,影响了汉赋作家对时光易逝所带 来的生命焦虑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经》《庄子》《楚辞》尽管在思想倾向和艺术表现手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当中故意打乱时间顺序以表 情达意的做法对汉赋影响甚深。古代的空间意识直接影响了汉赋艺术特别是结构的空间变换。没有空间世界及其结构,便没有了汉赋,开展着的空间是 汉赋一切表象形式的统率者。在汉赋的结构形式中,最常见的是对三维空间结构形式的展示,这对汉赋的叙事结构方式影响甚深。我们必须强调的是 ,汉大赋的空间世界与《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时期的其他作品中的空间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前者重再现,后者重表现;前者重体物,后者重抒情 ;前者重外,而后者重内。也就是说,汉赋尤其是汉大赋,无论它如何夸张与铺饰,都没有离开大汉帝国现实的地理空间。汉赋中的具体事物正是处在 赋文空间结构中,才呈现出含有特殊意味的事态与物态。汉赋的艺术张力存在于它的空间结构以及经其组合控制而塑造成为千奇百怪的事态与物态之中 。 汉赋中涉及神仙鬼怪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人对待神仙鬼怪的双重态度。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在行文中将神与仙分为两个部分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如下的考虑:汉人对神十分重视,但是在汉赋中以神为题材的作品却与时代的强弱等因素并不同步,而仙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从汉赋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多神(仙)融合的特征,这种融合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之一就是汉代政治的大一统为汉赋作家笼络千 神百怪于笔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它是汉代文化大一统的雄阔宏大的态势在作品中的反映,展示了汉代文化造的一切文明,无一不是为了展示汉家功业 和帝王的伟大,反映的是人对自然和世界的征服。就讽谏而言,我们认为,从汉赋发展的总的倾向看,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再到班固与张衡,讽谏的意识 在逐步加强。这种讽谏意识的加强,是时代和作家身份的变化这双重的原因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家的身份由原来的文学侍从转变为具有深厚经 学素养的政治家,作家创作的着眼点在发生变化,对社会和政治的反思也在加强。但是,文人虽然一向注重汉赋的讽谏作用,然而汉赋却常常“劝而不 止”、“不免于劝”。尽管作家在极力尝试改变这种处境,但是批评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汉赋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这种意图的有效性之间、汉赋文辞与 文义、颂美与谀辞之间存在的矛盾,是由以下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读者和作者对话语理解的差异。二是文士尴尬的地位和心境。三是汉赋的尚美倾向。 经学的发展演进在汉赋中也有明确的反映。汉赋的发展变化几乎与经学的发展变化同步,经学的发展演化也必然影响汉赋创作内容和风格的转变。 这种影响体现在:一,创作意图由颂而讽的转变。二,在风格表现上由尚奇至典雅。三,理性精神的增加。 经学思维对汉赋的艺术表现影响深远。第一,经学的封闭式思维造成了汉赋创作中的模拟化倾向。第二,经学的政治性思维或意识形态式思维对汉 赋创作中经世致用的观念影响甚深。第三,经学家对事件的解说方式影响了汉赋的叙述性结构。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相关的章节中加以详细的论述。 道家思想的发展在汉代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在汉赋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汉初奉行黄老之学。黄老思想,影响了贾谊的辞赋创作,其气化理 论就渗透在他的《鵩鸟赋》中。司马迁的思想意识中也存在着黄老道家的思想因子。他在《悲士不遇赋》中,以“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 归一矣”的处世态度来自我宽慰,这是黄老道家柔弱不争处世哲学的体现。和司马迁同时的董仲舒,其《士不遇赋》则让我们看到了黄老道家思想渐渐 隐去的痕迹。 从西汉中期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政治舞台上隐去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作为一种人生观念,道家仍具有一定的生 命力。从扬雄的辞赋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力图调和儒与道的矛盾冲突,并进一步向道家淡泊沉静的精神追求靠拢,同时又加入了“玄”的因素。这 与前期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东汉时代,道家思想继续影响着汉代士人。特别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国运日颓,部分士人在社会生活中实践着道家洁身自好、傲视王侯的精神 ,继承和阐发着道家崇尚和追求自由的理想,钦慕隐逸,吟咏山泽,归心淡泊,以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这种状况,在辞赋中有着鲜明的表现。为了 摆脱世俗生活的纷扰,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一些作家对隐逸生活非常向往。张衡的《归田赋》就强烈表达了这种情怀。这种隐逸情怀,中那种气吞天地 、囊括宇宙的恢宏气势和兼容并包的博大情怀。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汉人对待不同的神怪所具有不同的态度。从汉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人的至尊神 从多元走向一元的特征。同时,汉赋中对祭祀活动的表现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强弱而强弱,而是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神灵文化作为题材,在汉赋中所 占的比重经历了由重而轻、由轻而消歇的过程,这一过程显然与汉代一直重视对神的祭祀是不一致的,它显示了汉代文学趣味和审美风尚的变化。 追求成仙长生在汉代是一场浩大的造神运动。这种造神运动既有历史的承传,又有现实的原因。它反映了人在面对死亡时所必然产生的一种内在的 心理恐惧以及试图超越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而归向永恒的强烈愿望。在普遍的席卷全国的造仙求仙的运动中,汉赋作家不可能不关注此一文化现象,这一 文化现象也必然会成为汉赋作品的表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汉赋中仙话题材的出现几乎与帝王的求仙运动同步而行,而且汉赋作家在涉及这一题材时 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与封建帝王有着明显的差异。 借助游仙来表达对现实黑暗和动乱政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是汉代赋家较常使用的一种文学形式。游仙思想中所表现的自由 快乐、幽静美丽的仙境与知识分子希望驰力骋才的情怀和民众渴望摆脱现实苦难的心理发生了共鸣。汉赋作家大量使用神仙传说,还表现了他们归隐的 要求。汉赋作家在表达神仙思想时常常是儒、道、仙、隐融为一体。这种融合表现出汉代赋家特别是东汉中后期的作家已经真正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 人生道路。 引证文献(1条) 1.刘倩.崔妍 《庄子》对苏轼诗歌文学影响诹论[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sfdxxb-zxsh200604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本文档为【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体风格的促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14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9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2-26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