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举报
开通vip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第 26 卷第 2 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 Vol. 26  No. 2 2009 年 4 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 ]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SXSK07 - ND) 。 [收稿日期 ]2009 - 02 - 10 [作者简介 ]辛  菊 (1958 - ) ,女 ,山西稷山人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汉语语汇学 ; 关  磊 (1978 - ) ,男 ...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第 26 卷第 2 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 Vol. 26  No. 2 2009 年 4 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 ]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SXSK07 - ND) 。 [收稿日期 ]2009 - 02 - 10 [作者简介 ]辛  菊 (1958 - ) ,女 ,山西稷山人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汉语语汇学 ; 关  磊 (1978 - ) ,男 ,山西临汾人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硕士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辛 菊 ,关 磊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 :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 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 ,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 ,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 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 ,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 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 :山西方言 ;谚语 ;修辞特色 中图分类号 :H17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1808 (2009) 02 - 0015 - 07   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 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 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 ,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 道德观、价值观 ,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 ,而山西方 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 ,几乎达到妇孺皆 知、无人不用的程度。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 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下面主要从辞律、 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 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 ,在创作和流传过 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经过无数劳 动人民的锤炼后 ,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 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 ,具有韵律美感 在声音方面 ,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 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其中尤以押 韵的运用最为常见。 1. 押韵 凡歌谣都押韵 ,由于谚语常采用的是歌谣体 , 音韵流畅 ,而用了韵便更能好读、好记、好传。如 : 葱辣舌头蒜辣心 ,小芥辣断鼻梁筋。(襄垣) 这则谚语中用的“心”字和“筋”字韵腹和韵尾 都相同是 (in)押人辰韵 ,使音调和谐悦耳 ,富有音乐 美 ,吟诵顺口 ,易于记忆。正是由于押韵本身在修 辞上的特殊作用 ,使得山西方言谚语中押韵的现象 十分常见。如 : (1) 家有十五口 ,七嘴八舌头。(陵川) (2) 有钱难买五月旱 ,六月连阴吃饱饭。(文 水) (3) 夏至不种高山黍 ,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高山黍 :成熟期长的黍子。小糜黍 :成熟期较短的黍子 ,约一百天成熟) (怀 仁) (4) 秋天划破地皮 ,胜过春天犁十犁。(襄垣) (5) 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用医生开药方。(襄 垣) (6) 人心高过天 ,当了皇帝想成仙。(襄垣) (7) 火要空心 ,人要虚心。(襄垣) (8) 天热不忘很拿衣裳 ,肚饱不忘很干粮。(襄 垣) 入声韵尾在山西的许多地方都存在 ,这一特点 在山西方言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所以在有入声韵 尾的地区 ,方言谚语有时押喉塞音韵尾。如 : ·51· (1) 秋分糜糜割不得 ,寒露谷儿且不得。(糜糜 :黍 子。且不得 :等不到) (平遥) (2) 泥匠的火火常塌的 ,裁缝的扣门儿常豁的。 (火火 :灶) (平遥) 山西方言存在着大量的特色词语和语气词 ,其 中一些也被运用到谚语中押韵。如 : (1) 人和人是共心哩 ,萝卜白菜是论斤哩。(忻 州) (2) 没有金钢钻儿 ,就不要揽瓷器罐儿。(新 绛) (3) 养儿生气哩 ,栽树胁地 (胁地 :吸取地里的养分)哩。 (山阴) (4) 龙走呢 ,蛇窜呢 ,各有各的盘算呢。(大同) 2. 儿化 在山西方言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儿化的 现象。儿化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风趣、亲切、通俗。 例如 : (1) 小伢儿小孩儿勤 ,爱死人 ;小伢儿懒 ,拿棍撵。 (永济) (2) 春风不在家儿 ,入伏不在地儿。(忻州) (3) 鸡儿上架早 ,明儿天气好。(天镇) (4) 刨一个坡儿 ,吃一个窝窝 ;刨一个钵钵 ,吃 一顿疙瘩。(和顺) (5) 猫儿不急不上树 ,兔儿不急不咬人。(阳 曲) (6) 山药开花儿结圪蛋 ,玉茭子开花儿长毛毛。 (忻州) 3. 叠字 叠字也叫重言 ,它是汉语言文字中特有的一种 语言现象。因为它充分利用了汉语音节的特点 ,使 字音复叠所具有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提高到了十分 完美的境地 ,让复杂的情感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 , 使语言形式和声音的节奏更臻整齐和谐。它不避 重复 ,反而利用重复 ,加重形象的描摹 ,来提高表达 效果。 叠字可以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人民各方面的生 活、思想和感情 ,山西方言谚语中使用叠字的现象 比较多见。在谚语中运用叠字修辞 ,不仅可以生动 表现生产或劳动场景 ,还常常可以增添亲昵的感情 色彩并加重语气。如西戎的小说《纠纷》中有这样 一条用例 :“咱们是光看见手心心 ,看不见手梢梢 , 光看见自己 ,看不见别人 ,照这样 ,怎样往社会主义 走呢 ?”这里“手心心”“手梢梢”是“借声音的繁复增 进语感的繁复 ;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陈 望道《修辞学发凡》) 。方言中的叠字使人读起来更 加顺口 ,给人一种更亲切、生动的感觉。以下的谚 语在各地中也很常见 : (1)勾勾云 ,道道云 ,今人不下是早生。(太谷) (2)春寒日日消 ,冬暖时时冻。(忻州) (3)人人要脸 ,树树有皮。(洪洞) (4) 锄糜糜浮皮皮 (指不要深锄) 。(忻州) (5) 三翻六坐九爬沙 ,十个月上叫喳喳。(忻 州) (6) 麦种泥窝窝 ,黍谷种的黄墒墒。(吉县) (7) 外甥哭妗妗 ,想起来一阵阵。(陵川) (8) 不在乎院子不在乎坟 ,只要生下勤勤的人。 (汾西) (9) 玉米黄生生 ,擦圪斗硬铮铮 ,吃到肚里饱腾 腾。(沁县) (10) 金窝窝 ,银窝窝 ,丢不下自己的穷窝窝。 (临汾) (二)选词炼句 ,语义精当 因为谚语形成的历史悠久并且广泛流传 , 所以 谚语一般都具有千锤百炼、一字不易的特点。从山 西方言中的谚语来看 ,词语的锤炼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⒈反义词的运用 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 , 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反义词连用使 语句富于哲理 ,更加含蓄 ,也更加富于感染力。如 :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中“能不够”的一句话 :“玉 生更是个‘家懒外头勤’,每天实验这个、发明那个 , 又当个民兵班长 ,每逢收夏、收秋、过年、过节就在 外面住宿 ,根本不是个管家的人。”这里“懒”和 “勤”、“家里”和“外头”各组成一组反义词 ,在一句 谚语中同时出现 ,形成强烈的对比 ,说理更加透彻。 这种修辞方法在山西方言谚语中被大量使用。如 : (1) 人要勤 ,猪要懒。(忻州) (2) 过光景要仔细 ,为朋友要丰厚。(汾西) (3) 和气客自来 ,冷语客不买。(忻州) (4) 不讨便宜不吃亏 ,不走弯路不绕远。(襄 垣) (5) 劣汉争食 ,好汉争气。(原平) (6) 赤脚哩撵兔 ,穿鞋哩吃肉。(和顺) ⒉方言特色词的运用 出于描绘地方性事物和赋予方言谚语本身独 ·61·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特性的需要 ,山西方言谚语大量采用了具有浓郁山 西民间风格的词语。这些方言词有很多是普通话 里所没有的 ,在方言谚语中这种词的使用使得阅读 的趣味性和表意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强的反映。 西戎的小说《喜事》中海娃爹说 :“看从前 ,花上 银子孩子们还不满意 ,今天打架 ,明天动武 ,根本是 砂面捏窝窝 ,就团不到一达嘛 !”窝头必须先用面捏 成形才能放到笼屉里去蒸 ,作者用方言词“团”字来 表示砂面不能捏成一个整体 ,来批评从前包办婚姻 的害处。窝头是圆的 ,“团”表示用手将一些零散的 东西捏成一个圆形的事物。这个方言动词的运用 增加了话语的生动性 ,体现了山西民间的特色 ,使 了解山西方言的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再如 : (1)穿衣的架子 ,馕饭的圪桶。(圪桶 :桶) (忻州) (2)大人打了个勃担瓮 ,小人不敢问 ,小人打了 个灯盏盏 ,大人老圪喃不停地说。(勃担瓮 : 大水缸 ; 圪喃 :嘟囔) (阳曲) (3)田地儿不收 ,锅头渠儿圪抠。(锅头渠儿 :锅边放 碗、勺的地方 ;圪抠 :尽量节约) (忻州) (4) 没好有赖 ,茭子鱼儿管待。(茭子鱼 :高粱面做的一 种条状面食) (忻州) ⒊特色词缀和语气词的运用 山西方言中存在着很多特色的词缀和语气词 , 如“圪”“嘞”“哩”等。这些词缀和语气词的运用有 两个作用 ,一个是增加语言的活泼性、生活性、形象 性。如“一圪星臭肉坏了满锅的汤”中 ,“一圪星”是 说少 ,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点”,用具有 山西方言特色的“圪”使谚语更加生动、活泼。二是 能够使句子结构更加齐整 ,音韵更加和谐。如 : (1) 春冻圪梁秋冻洼。(忻州) (2) 人勤地不懒 ,大囤圪堆小囤满。(襄垣) (3) 老婆汉嘞 ,牙行伴嘞。(沁县) (4) 赤脚哩撵兔 ,穿鞋哩吃肉。(和顺) 二、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 (一)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 ,是修辞方法中最常见的一 种。当某些事物有相似点的时候 ,常用一事物与另 一事物相比 ,以便将生活中复杂、抽象、深奥的事物 简单、具体和浅显化 ,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山西 方言谚语多将本体和喻体配成对偶、排比的形式。 如“孤人难活 ,孤柴难着”等。 比喻的一些特殊形式在山西方言谚语中也有 体现。一种是较喻 ,是在某一相似点上拿本体和喻 体进行比较。“比 ⋯⋯更”本体超过了喻体 ,叫强 喻 ,本体不如喻体叫弱喻。如 : 苗前一根草 ,赛过毒蛇咬。(天镇) 房宽地宽 ,不如心宽意宽。(平遥) 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本体不出现 ,只有喻 体 ,在具体的场合下才确定其本体。如 : (1) 指上爷爷化布施。(比喻打着别人的旗号行事。爷爷 : 神像) (平遥) (2) 真的假不了 ,琉璃瓦不了。(琉璃瓦不了 :琉璃不会 被当作瓦) (大同) (3) 抓住旋儿风就是鬼。(比喻捕风捉影) (平遥) (4) 棉花锄七遍 ,疙瘩像蒜辫。(万荣) (5) 盖房子用钉子 ,娶媳妇儿用封子 (封子 :红纸包 的彩礼) 。(永济) (6) 处暑锄田划破皮 ,强如来春耕十犁。(和 顺) (7) 好话入耳三春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陵 川) (8) 地种三年亲如母。(忻州) (二)比拟 比拟就是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 ,或把此 物当作彼物来描写的修辞方法。在山西方言谚语 中 ,经常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赋予人的思想和活动 , 可以使事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使感情褒贬分明。 例如 :糜五谷六茭子七 ,惹恼老荞打滚就出。(五、 六、七 :都指下种后出苗天数) (忻州) 这里“老荞”指 荞麦 ,农作物怎么会生气 ,怎么会打滚呢 ? 这里用 拟人的手法来形容荞麦出苗的快 ,增加了谚语的趣 味性。 (1) 茭子红衫衫 ,两手抱肩肩。(祁县) (2) 三月十八 ,麦挟娃娃。三月二十 ,麦出穗 子。(洪洞) (3) 人活脸 ,树活皮 ,石榴儿活得槐圪嘴嘴。 (文水) (4) 一物降一物 ,囟水降豆腐。(天镇) (5) 大豆不挤不出油 ,时间不挤自会溜。(原 平) (6) 人怕老来穷 ,谷怕秋后旱。(临汾) (7) 天上乱搅云 ,地下雨追人。(忻州) (8) 麦子不受伏家的气。(忻州) (9) 麦盖三条被 ,枕上馒头睡。(三条被 :冬天的几场 雪) (忻州) (10) 枣树不识羞 ,离了地皮就的溜。(的溜 :吊。指 ·71·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枣树长成了就结枣) (忻州) (三)对比 对比主要通过词语或句子在意义上的对立 ,形 成鲜明的对照。一种是通过两种存在对立的事物 之间的对比 ,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 ;另一种是将同 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比 ,以突出该事物的性 状特征 ,让人们在比较、对照中 ,美的愈见其美 ,丑 的愈见其丑 ;善的愈见其善 ,恶的愈见其恶。在运 用对比上 ,山西谚语的例子有很多。如 : 双桥好过 ,独木难行。(襄垣)“双桥”的容易通 过与“独木”的难以行走做比较 ,形容一个人的力量 有限 ,要想成事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运用对比的 修辞方法突出主题 ,增强了谚语的说服力。 (1) 吃不穷 ,穿不穷 ,打算不到一世穷。(太谷) (2) 萝卜快了不洗泥 ,葱儿不快剥皮皮。(“快了” 指卖得快) (平遥) (3) 宁与明白人牵马提蹬 ,不替糊涂人定智拨 谋。(洪洞) (4) 穷在大街没人问 ,富贵深山有远亲。(指旧社 会的人情世故) (洪洞) (5) 白云下雨多 ,黑云惊老婆。(万荣) (6) 不怕使十天 ,就怕猛三鞭。(指使用牲口不能乱打) (忻州) (7) 不怕虎狼坐当面 ,只怕有人耍两面。(原 平) (8) 伴上好邻家 ,吃酒又戴花。伴上赖邻家 ,挨 了板子又坐监。(忻州) (9) 三年学个买卖人 ,一辈子学不下个受苦人。 (受苦人 :农民) (忻州) (10) 不怕虎生双翼 ,就怕人起两心。(忻州) (四)夸张 夸张就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发挥丰富的想 象力 ,故意将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扩大或缩小 ,以 便更充分地描写事物和表达感情。人们正是依靠 这种夸张的形象 ,去认识事物 ,表达爱增。夸张后 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 张和提前夸张。如 : 喝了一杯茶 ,误了一池麻。(吉县) 夏刮南风海底干 ,秋刮南风水连天。(长治) 以上两个是夸大夸张 ,“喝一杯茶”所用的时间 怎么会耽误“一池麻”呢 ? 而第二个谚语说夏天刮 南风会带来旱灾 ,秋天刮南风会带来洪涝。但是能 将大海晒干 ,水连住天就是夸大了。 家里常打架 ,锅开没米下。(原平) 这两个例子是缩小夸张 ,“没米下”是对家庭有 矛盾后 ,成员不能正常参加生产劳动 ,家里的生活 水平受到了影响 ,并不是说家里已经真的没有米下 锅了。用缩小夸张来突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加深 人们的印象。 八月十五下一星 ,单看明年雪打灯。(万荣) “八月十五下一星”雨能不能影响到冬季的气 候呢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不严密的 ,但老百 姓用这样的谚语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朴素 理解和对好年景的殷切期望 ,这条谚语当属于提前 夸张。 (1) 儿多女多 ,吃了哥姐的鼻子耳朵。(哥 :父亲。 姐 :母亲) (平遥) (2) 蜜虎儿搬家 ,蛇过道 ,老牛一吼雨就到。 (平遥) (3) 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用医生开药方。(襄 垣) (4) 九月牛羊盼十三 ,十三不下一冬干。(和 顺) (5) 处暑不出头 ,割的喂了牛。(文水) (6) 小时惯偷针 ,大了敢偷金。(原平) (7) 小子探着门关子 ,吃的老子跳圈子。(跳圈子 , 害怕没东西吃) (新绛) (8) 天上花花云 ,明天晒死人。(武乡) (9) 南风送九九 ,干死荷花气死藕 ,北风送九 九 ,船儿停在后门口。(寿阳) (10) 清早圪星 ,晌午晒死圪羚。(圪星 ,毛毛雨。圪 羚 ,松鼠) (武乡) (五)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 语来表达相互关联的内容。对偶是汉语区别于其 他语言的一个特点 ,也是山西方言谚语的重要修辞 格式 ,有结构匀称、形式整齐的对称美 ,读起来声音 和谐、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 突出、鲜明。由于方言谚语来自于民间创作 ,在格 律上的要求就不会很严格 ,所以词性和平仄都不必 刻意求工。人们常常把对立的事物 ,用结构相同或 相似的语句构成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就是上下联各从一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 , 使之相互补充。 越吃越馋 ,越坐越懒。(武乡) 话说三遍稳 ,绳捆三道紧。(忻州) ·81·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91·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声) (平遥) (3) 过一冬 ,长一针 ;过一腊八 ,长一辣角 ;过一 大年 ,长一磨杆。(太谷) (4) 腊月二十三 ,灶火爷爷上了天 ;二十四 ,钩 柏枝 ;二十五 ,扫尘土 ;二十六 ,就割肉 ;二十七 ,就 杀鸡 ;二十八 ,就浇蜡 ;二十九 ,就叶酒 ;月尽贴门 神 ,初一吃馄饨。(浇蜡 :旧时年终自制蜡烛。叶酒 :打酒、买酒。月 尽 :除夕) (万荣) (5) 人活脸 ,树活皮 ,蛤蟆活的青青泥。(万荣) (6) 东虹忽雷西虹雨 ,起了南虹下大雨 ,北虹起 来卖儿女。(寿阳) (7) 新三年 ,旧三年 ,补补纳纳又三年。(陵川) (8) 头暑耕地一碗油 ,二暑耕地半碗油 ,三暑耕 地没有油。(汾西) (9) 吃不穷 ,喝不穷 ,检点不到一辈穷。(原平) (10)泥匠住的跌皮墙 ,木匠住的疙杈房 ,卖鞋 老婆赤脚走 ,熬盐老汉喝淡汤。(原平) (11) 云往东 ,刮长风。云往南 ,水浇田。云往 西 ,黄河溢。云往北 ,晒干麦。(永济) (12) 祁县的蓬 ,太谷的灯 ,贾令有的四楼门 ,徐 沟的铁棍爱杀人。(祁县) 除了上述在山西方言谚语中较常见的几种 ,还 可以看到许多别的修辞格式。这些修辞方法也增 强了我们方言修辞的朴素的魅力。如 : (1) 不怕重茬谷 ,只怕谷重茬。(忻州)回环 (2) 花开不结籽 (指花麻 ) ,结籽不开花 (指小麻 ) 。 (忻州)回环 (3) 大人养小人个小 ,小人养大人个老。(阳 曲)回环 (4) 一人说话满有理 ,俩人说话见高低 ,三人说 话有证人。(襄垣)层递 (5) 王八有钱白 (“白”是“鳖”的谐音)大哥。(长治) 谐 音 三、多种辞格的综合运用 上面是对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点的单项分析 , 实际上谚语的修辞现象十分复杂 ,在修辞活动中 , 有些修辞单位经常是几种修辞方式的综合体现 ,往 往会有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的现象。 像谚语修辞中的对偶 ,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大多数 又具有押韵和对比的特点 ,所以有必要从综合辞格 的角度来研究。 (一)辞格的连用 几个辞格连接运用 ,它们之间不分主次 ,平等 并列 ,互相衬托。 (1) 蚂蚁跑快饿折腰 ,陶圪虫稳坐吃得胖。(襄 垣)拟人连用 (2) 口是娇娇 ,心是刀刀 ;口是蜜钵钵 ,心是辣 角角。(比喻人口蜜腹剑) (平遥)比喻连用 (3) 一个朋友一条路 ,一个冤家一堵墙。(原 平)比喻连用 (4) 男子汉是个耙耙 ,婆娘家是个匣匣 ;不怕耙 耙没齿齿 ,但怕匣匣没底底。(耙耙 :耙子。这里比喻男人能往 回捞钱。匣匣 :小箱子。这里比喻女人在家保管钱) (汾西)比喻连用 (5) 气力是奴才 ,走了又会来。(忻州) 比喻和 拟人连用 (二)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即多种辞格兼而用之 ,或者身兼二 职 ,或者身兼三职 ,在表达效果上浑然一体。 (1) 早霞不出门 ,夜霞晒死人。(汾西) 夸张 ,对 偶。 (2) 麦黄种谷 ,谷黄种麦。(汾西)对偶 ,回环 (3) 四月儿有雨五月儿旱 ,六月儿连阴吃饱饭。 (忻州)对偶 ,排比 (4) 不会割桌子 ,光会对缝子。(对缝子 :双关语 ,实指 交谈时光会找岔子) (忻州)双关 ,对偶 ,对比 (5) 会的不忙 ,忙的不会。(忻州)回环 ,对比 (三)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个主要的修辞方式中还存 在着一个次要的修辞方式 ,被套用的修辞方式处于 从属的地位。如 : (1) 庄稼户钱 ,万万年 ;做买卖钱 ,只十年 ;贪官 的钱 ,纸糊的船。(汾西)排比 ,比喻 ,夸张 (2) 云往东 ,扑了空 ;云往南 ,水推船 ;云往西 , 稀泥糊糊擦圪膝 ;云往北 ,打倒麻子带倒豆。(山 阴)排比 ,比拟 (3) 麦盖三场被 ,枕着油馍睡。(油馍即烙饼) (晋 城)比喻 (借喻 :“三场被”喻“下三场雪”) 、比拟 (“麦 盖被子”) 、对偶、超前夸张 (4) 磷肥是个宝 ,墙里柱子暗挺腰。(忻州) 比 喻 ,比拟 (5) 谷雨挑旗儿 ,立夏秀齐 ;小满满仓儿 ,芒不 见黄。(挑旗儿 :麦子最高一片叶子出来。秀齐 :麦穗都出来。满仓儿 :麦 粒内满浆。芒 :芒种) (万荣)对偶 ,拟人 ,借代 (6) 偷来钱 ,一眨眼 ;赢得钱 ,一阵儿烟 ;敲诈 钱 ,两三天 ;血汗钱 ,花万年。(原平) 比喻 ,排比 ,夸 张 ·02·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7) 天睁眼 ,龙咳嗽 ,蚍蜉蚂蚂戴笼头 ,地动山 摇的坏时候。(“天睁眼”:天空出现细而长的云。“龙咳嗽”地震前的地 声。“⋯⋯带笼头”:蚂蚁衔着儿女乱跑。这些都是地震的预兆) (吉县) 拟人、排比 (8) 稷王山戴帽儿 ,龙圪蚤溜道儿。(意思是要下雨 了。龙圪蚤 :龙虱) (新绛)拟人、对偶 谚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着很重要的修辞作用 ,用 于说理 ,可以提高语言的说服力 ;用于记叙 ,可以增 强语言的概括力 ;用于描写 ,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 力。由于方言谚语具有的特殊的修辞功能 ,所以在 文学作品中适当运用 ,可以增强其艺术效果。以赵 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家的作品之所以登上 大雅之堂 ,与其在作品中运用了具有浓郁的山西特 色的方言谚语不无关系。语言研究工作者应该不 断地发掘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谚语 ,以丰富汉民族的 语汇系统。 [参考文献 ] [1 ]侯精一. 长治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85. [2 ]温端政. 忻州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85. [3 ]胡双宝. 文水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0. [4 ]潘家懿. 临汾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0. [5 ]田希诚. 和顺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0. [6 ]金梦茵. 原平方言志[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89. [7 ]马文忠 ,梁述中. 大同方言志 [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 1986. [8 ]乔全生. 洪洞方言志 [ M] . 太原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1983. [9 ]王希哲. 左权方言志 [M] . 太原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 1991. [10 ]李静梅. 灵丘方言志 [M] . 太原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 1991. [11 ]翼城县志编委会. 翼城县志 [ M] . 北京 :海潮出版社 , 1997. [12 ]冯岩. 大宁县志[M] . 北京 :海潮出版社 ,1990. [13 ]温端政. 中国谚语大全 [ M]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04. [14 ]祝敏青. 福州方言熟语的修辞特点 [J ] . 方言 ,2005 (2) : 186 - 191. [15 ]温端政. 汉语语汇学教程[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The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verbs in Shanxi Dialect XIN Ju , GUAN Lei ( School of Literature ,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 Linfen 041000 , China) Abstract : Pro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vocabulary. Various proverbs from different dialects are concrete fragment of wis2 dom , expressing people’s different values , and accumulating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the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verbs in Shanxi dial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yming , rhetorical devi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 Keywords : Shanxi dialects ; proverbs ; characteristics of rhetoric (责任编辑  杨乐中) ·12· 辛  菊  关  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本文档为【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04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09
浏览量: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