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寂静》一位外国人的静修经验

《走向寂静》一位外国人的静修经验

举报
开通vip

《走向寂静》一位外国人的静修经验 1 走向寂靜 —向智尊者作品選集 向智尊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群 譯 2 目錄 壹、正念的力量 貳、覺知、淨化你的心 參、㉂由開放㆞面對煩惱 肆、停止與放緩的藝術 伍、以直觀看現實世界 陸、㆕種崇高的心靈境界 向智尊者簡介 ◎一九○一年七月,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漢諾鎮。 ◎ 一 九 三 六 年 六 月 , 于 錫 蘭 出 家 , 受 教 于...

《走向寂静》一位外国人的静修经验
1 走向寂靜 —向智尊者作品選集 向智尊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群 譯 2 目錄 壹、正念的力量 貳、覺知、淨化你的心 參、㉂由開放㆞面對煩惱 肆、停止與放緩的藝術 伍、以直觀看現實世界 陸、㆕種崇高的心靈境界 向智尊者簡介 ◎一九○一年七月,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漢諾鎮。 ◎ 一 九 三 六 年 六 月 , 于 錫 蘭 出 家 , 受 教 于 三 界 智 尊 者 (Nyanatiloka Thera)。 ◎一九 五四 年前後 在緬 甸仰光 隨馬 哈希尊 者修 習念處 毗婆 舍 那。 ◎一九五八年一月,創立錫蘭佛教出版社(BPS)。 ◎一九九四年十月,入滅于錫蘭隱居林(Forest Hermitage)。 ◎ 重要著作:《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佛教禪觀心 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阿毗達磨研究》 (Abhidhamma Studies)、《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āriputta)。 3 壹.正念的力量 01 開啟解脫大門之鑰 心純粹接受的狀態是非常短暫的思想過程,人們幾 乎無法察覺到。培養「念」的方法,是為展現心的潛力, 注意力多強,「全然專注」即維持多久。「全然專注」因 此成為四念處禪修的鑰匙,以開啟通往主宰心靈與究竟 解脫之門。 02「正念」的價值與影響 「正念」是否真如文題所說的具有力量呢?就我們 日常生活的活動來看,似乎並非如此。比起許多看來更 重要、為了達成各個願望所需要的種種心理機能,「念」 或「專注」是處於較謙卑的地位。此處所說的「正念」, 只是意謂著「小心足下」,這樣才不會在追求目標的過 程中跌跌撞撞或錯失良機。人們只有在某些特別的工作 與技藝上,才比較會刻意地培養「正念」,但儘管如此, 仍將它視為只有輔助的功能,「正念」更廣大的範疇與 可能性並未受到認同。 即使我們來看佛教的教義,僅瀏覽「正念」在各種 心所分類表裏所顯現的情況,我們也會認為「正念」這 4 能力不過是「滄海一粟」,同樣會產生它是居附屬地位 的印象,其重要性很容易為其他心理機能所掩蓋。 事實上,若將「正念」擬人化,那麼它的性格相當 保守。相較之下,其他如奉獻、精進、想像與理解力等 心所則顯得較有特色,它們會對人們與情境產生立即且 強烈的影響,有時會迅速並廣泛佔據心,但往往並不穩 固。「正念」則不然,它曖曖含光,在日常生活中,將 大部分的功德留給其他通常會贏得所有讚賞的心理機 能。在我們能欣賞「正念」的價值與其靜默的深刻影響 之前,必須先好好地認識、瞭解它。「正念」的腳步緩 慢且從容,它日常工作的性質十分單調,但一旦立足, 就不易動搖,並真正主宰所盤據的領域。 具有這樣特質的心理機能,就好像與其同類型的人 格一般,常常受人忽略或低估。在這種情況中,需要像 佛陀這般的天才,才能在「正念」樸實的外表下,發掘 其「隱藏的天份」,並發展這強力種子的廣大潛力。佛 陀能察覺並運用這看似渺小的力量,確實是天縱的英 明,而此處確實發生了「芥子變須彌」的轉變現象,改 變了大與小的標準,種種價值也必須再重新評估。透過 佛 陀 超 凡 的 心 靈 ,「 念 」 最 後 顯 現 為 「 阿 基 米 德 點 」 (Archimedean point),在這支點上撬開了世間大量迴圈 不已的「苦」的兩個停泊地—無明與渴愛。 5 佛陀以非常慎重的語氣來強調正念的力量: 「念」,我說它是百分之百有益的。(《相應部》46:59) 「念」能主宰萬事萬物。(《增支部》8:83) 甚至在《念處經》的開端與結尾,有著嚴肅又有力 的敍述: 這是唯一的道路,諸比丘!能淨化眾生,克服憂 傷,消滅悲苦,抵達正道,證得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 念處。 培養「全然專注」,開發「念」的潛力 在日常生活中,若我們將「念」或專注導向任何所 緣,通常很少是為了仔細、實際觀察所緣而維持很久, 而往往是隨後立即生起情緒反應、分辨的思考、反思或 有目的的行為。在佛陀的教義所引導的生活或思想也是 如此,「念」幾乎與「正知」(sampajañña)—正確的目 的或適當的行為,以及其他的考慮因素連結在一起,因 而不易看見它。但為了開發「念」真正的潛力,我們必 須瞭解並謹慎地建立其基本、純正的型態—「全然專注」 (bare attention)[1]。 藉由「全然專注」,我們可以瞭解在知覺 [2] 的連 續剎那中,所清楚、專心地覺察到的實際發生於身上、 身內的事。之所以稱之為「全然」,是因為只關注在知 6 覺的事實,而沒有以身、語或意的分別來作回應。一般 而言,如前所述,心純粹接受的狀態是非常短暫的思考 過程,人們幾乎無法察覺到。但培養「念」的方法,目 標即為展現心的潛力,依循這樣的方法,注意力有多 強,「全然專注」就能維持多久。「全然專注」因此成為 四念處禪修的鑰匙,以開啟通往主宰心靈與究竟解脫之 門。 「全然專注」可由兩方面來培養:(一)以選定的 所緣來修習的禪修法;(二)結合「念」與「正知」的 態度,盡可能地運用於日常事物中。修持的細節在別處 已描述過了,這裏無須再重複。(1) 本文(編按:即本專輯的前五篇文章)的首要目的 是證明並解說這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展現出「念」 真正的力量。特別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外在活動的 迷信崇拜從未停止,有些人會問:「『全然專注』既然如 此被動,怎麼可能導向所宣稱的偉大成果?」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建議這位質問者,不 要相信別人怎麼說,而要在個人的經驗中檢驗佛陀的主 張。但對於不瞭解佛法、尚不足以接受佛法是值得信賴 的指南的人,如果沒有好的理由,要他們開始修習這極 度簡樸的修法,他們會感到奇怪而躊躇不前。因此,下 列許多的「好理由」(編按:見後文),提供讀者作為仔 7 細檢查之用,這些理由同時也是要簡介四念處的精神, 以作為其廣大與意義深遠見解的指標。此外,更希望已 經依方法修持的人們,於下列的觀察中(編按:見後 文),能認同自己修持的某些特點,並鼓勵自己審慎地 增長它們。 (編者按:本期專輯譯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 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 Kandy: BPS, 1994)一 書,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專輯中部分標題 為編者所加。) 【注釋】 (1) 見向智尊者著《佛教禪觀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Rider & Co., 1962)。 【譯注】 [1]「bare attention」字面上可解釋為「只是注意」, 本文依行文之方便將之譯為「全然專注」,采其「全面 地專心、注意」之義。 8 [2] 知覺(perception)指經由感官以覺知環境中物 體存在、特徵及其彼此間關係的歷程,亦即個體靠以生 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對其周圍世界的事物做 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見《張氏心理學辭典》(臺 北,東華,1989),頁 476。 9 貳.覺知、淨化你的心 「全然專㊟」的修習之㆒ 我們心裏黑暗、髒亂的角落是最兇猛敵人的藏匿 處,敵人從那裏冷不防地發動攻擊, 唯一安全的對治法是面對它—以「念」面對它,無 須以其他更困難的方法, 盡可能全然專注於剛生起的念頭上,「念」的光明 出現,心便不會昏暗。 我們心裏黑暗、髒亂的角落是最兇猛敵人的藏匿 處,敵人從那裏冷不防地發動攻擊,唯一安全的對治法 是面對它—以「念」面對它,無須以其他更困難的方法, 盡可能全然專注於剛生起的念頭上,「念」的光明出現, 心便不會昏暗。 現在我們要從四方面來討論「全然專注」,它們不 是「念」力量的唯一來源,但就修心的方法所產生的功 效來說,卻是最重要的來源。這四者如下: 一、「全然專注」所應用的「整頓」與「稱名」的 功能; 二、其非暴力、無強制的過程; 10 三、停止與放緩的能力; 四、「全然專注」所賦予的「直觀」(directness of vision)。 01 整頓心的成員 任何未藉由有系統的禪修訓練而使心平和、降服的 人,應該觀察自己每天的思考與活動,他將會看見令人 十分尷尬的景象。除了有目的的思想與行為等少數的主 要途徑以外,他將到處面臨因知覺、思想、感受與隨意 動作的糾葛,所顯現出的雜亂與脫序。這些情況若是出 現在自己的客廳,我們是絕對無法忍受的;然而,在大 部分清醒的生活與正常的心理活動中,我們卻將之視為 理所當然。現在,讓我們看看那畫面相當雜亂的細節。 首先,我們會遇見大量偶然產生的「觸」,如影像 與聲音,不斷地穿越我們的心。它們大部分是模糊、片 斷的,有些甚至以錯誤的知覺與判斷為基礎。帶著這些 與生俱來的缺點,它們常常在意識的更高層次中形成判 斷與決定的基礎,而這樣的基礎往往是不曾受到檢驗 的。所有這些偶爾產生的「觸」,確實無須也無法成為 專注的所緣,就像在路上瞥見的石頭,只有當其擋住前 進的方向,或因為某些理由引起人的興趣時,我們才會 11 注意到它。然而,若太常忽視這些偶爾生起的印象,就 有可能被路上的許多石頭絆倒,或忽略了其他許多寶 石。 除了偶爾生起的「觸」以外,還有更為重要而明確 的知覺、思想、感受與意志作用,也與我們目標明確的 生活密切相關。同樣地,在此我們發現其絕大部分都處 於極度的混亂中。無數的念頭交錯地掠過心頭,處處都 有未竟的思想、壓抑的情感與剎那情緒的殘絮,它們多 半是早夭了。由於它們天生脆弱的本質與我們的缺乏專 注,或為新的、更強的印象所掩蓋,導致它們無法持續、 發展。如果我們觀察自己的心,將會注意到自己的思想 是多麼容易被轉移,常常像是未受訓練的爭論者,不斷 地彼此相互插話,拒絕聆聽另一方的論辯。再者,許多 思路仍未成熟,或未成為意志與行動,那是因為我們沒 有勇氣接受實踐後顯現于道德或理智上的結果。假如我 們繼續更仔細地檢視自己日常的知覺、思想或判斷,就 必須承認它們大多是不實的,僅僅是習性的產物,受到 理智或情緒的偏見、錯誤或膚淺的觀察,以及喜愛或厭 惡、懶惰或自私所引導。 這樣仔細觀看心中長期受忽視的部分,對觀察者所 造成的震撼是有益的,這使他堅信、迫切地需要有系統 的心靈文化,以便能從心靈的表層,擴展至方才造訪的 12 意識的廣大昏暗區域。觀察者便會察覺到,與前者相較 起來區域顯得較小的心,儘管是處於有目的意志與思考 的強光下,卻不是整體的內在力量與意識清明的可靠標 準。他也會明白,不能依憑少數成就於短暫、間斷的心 理活動所產生的最理想結果,來評判個人意識的品質。 因為決定意識品質的關鍵要素在於瞭解與控制自我— 我們日常覺察力的遲鈍特性,與每日活動中不受自己控 制的部分,這兩者是增長或是減少。 在我們一生中,日常生活裏的身、語、意的微小疏 忽持續了好幾年(或如佛陀所教示的已有好幾世),這 些都是我們在心中所發現到的造成雜亂與渾沌的主要 原因。這種疏忽造成煩擾,並延續不斷。因此,古德曾 說: 疏忽會造成許多污垢,房舍如此,心也如是。一、 兩天內只會聚集少許灰塵,但若持續經年,就會垃圾成 堆了。(1) 我們心裏黑暗、髒亂的角落是最兇猛敵人的藏匿 處,敵人從那裏冷不防地發動攻擊,常常成功地擊敗我 們。受挫的欲望與壓抑的憎恨、猶豫不決、見異思遷, 以及許多其他晦暗不明之物充滿了昏昧的心靈世界,造 成強烈的煩惱—貪婪與欲望、憎恨與憤怒可以得到的強 力後援。此外,那昏昧區域模糊的本質,以及它會使事 13 物晦澀的特性,正是三不善根(編按:見本刊第六十七 期,頁 6)的最強一根—無明或癡的組成要素與孕育的 所在。 只要內心的主要煩惱—貪、瞋與癡,在心靈未能主 宰的昏暗地帶找到庇護或支持;或只要這些昏昧不清的 念頭與情緒,其緊密、複雜的組織形成心的基本結構, 而當中只羅織了少數的神聖黃金縷線與清晰的思考,我 們想要滅除這些煩惱的企圖就註定失敗。但平日我們是 如何處理這些雜亂無章的狀態呢?通常我們試圖忽略 它,而仰賴心靈表層的對抗能量。然而,唯一安全的對 治法是面對它—以「念」面對它,無須以其他更困難的 方法,只要盡可能地全然專注於剛生起的念頭上,使其 成為習慣。而此處的有效原則是來自於一個簡單的事 實:一時不存二念—「念」的光明一出現,心便不會昏 暗。 當持續的「念」站穩了立足點,心如何處理那些才 生起的念頭、心情與情緒,就是比較次要的事了。我們 可以用有目的的念頭來取代、驅離,或允許、甚至強迫 它們呈現將要表達的東西。而後者的方法常會使它們顯 現出貧乏與衰弱,一旦迫使其現身,我們便不難將之捨 棄。這「全然專注」的程式非常簡單且有效,困難僅在 於要如何持續地運用它。 14 觀察一件複雜的事,意謂著要辨認其組成分子,指 出形成如此複雜構造的個別要素,若將之運用在內心與 實際生活的複雜流動過程中,自然會注意到一種強而有 規律的影響力,正如在冷靜的審視眼光前,人會感到羞 愧,思考的過程也將以較不失序與不令人厭惡的方式進 行,不會輕易脫離軌道,而愈來愈像一條平靜的河流。 理智與情緒的偏執,以及身心習慣所組成的緊密系 統,在現世的數十年與穿越前世的千年輪回中,於每個 人身上穩定地成長著,人們已不再質疑其於人類生命中 的合理地位與效用。同樣地,運用「全然專注」可以鬆 動人心極古老又堅硬的底層,將心田整好了地,以播下 有系統地訓練心靈的種子。「全然專注」能辨認、追查 出習慣在細密組織中的單一條理,同時也能謹慎地處理 感情衝動之後的正當理由,或偏見下的不實動機。在無 畏的質疑下,「全然專注」使往往已變成無意義的舊習 之根暴露出來,因而有助於去除一切有害的部分。 總之,「全然專注」在看似不容置疑、無法穿透的 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的組織中,打開了微細的裂 縫;隨後,不斷禪修的有力臂膀揮舞著智慧之劍,將能 刺穿這些裂縫,最終破壞那想要破除的組織。若能理解 那看來緊密的整體中單一部分間的內在連結,它們就不 再是遙不可及的了。 15 當透過禪修,揭開了「心的本質是因緣和合而生」 的事實與細節之後,影響心靈基本改變的機會即隨之增 加。依這樣的方式,不僅是心至今未受質疑的習性—其 昏暗地帶與正常的運作狀況,甚至那些物質世間中看來 堅實、不容懷疑的事實,也都變得有待商榷,而失去了 不少的確定性。虛偽的「堅固事實」所產生的確定性如 此平凡無奇,卻震撼並嚇阻許多人,因懷疑心靈訓練的 效果而猶豫不前。在整頓心靈與使其規律化的工作中, 運用「全然專注」將帶來明顯的成果,不僅能消除疑慮, 且可激發步入心靈之路的信心。 我們應該注意到,「全然專注」使心整頓與規律的 功能,對於「淨化眾生」—佛陀提及四念處時所說的第 一個目標—具有基本的重要性,當然,這段話指的是眾 生心靈的整頓,而此處的第一步即是將最初的秩序帶入 心理過程的運作中。我們已經瞭解「全然專注」如何將 之完成,從這意義來說,《念處經》的注釋因而對於「為 了淨化眾生」作如下的詮釋:「心的雜染污染了眾生; 心的清淨淨化了眾生。」心的清淨依此念住之道而完成。 02 正確叫出煩惱的㈴字 如前所述,「全然專注」藉由整理與辨認心理過程 16 中各種混亂的組織,來「整頓」或管理心。就像其他的 心理活動一樣,這種辨認的功能與語言的表達有關。換 句話說,利用清楚地「稱名」的方法,以進行「辨認」 個別心理的過程。 原始人相信語言能行使魔力: 叫得出名字的東西,便喪失了控制人的神秘力量, 人們對它也不再充滿未知的恐懼。若知道某種力量、某 個人或物體的名字,(對原始人來說)就等於主宰了他 們 (2)。 相信名字有魔力的古代信仰,也出現於許多童話故 事與神話中—認為只要勇敢地面對惡魔並叫出他的名 字,就能破壞其力量。 在原始人的「語言魔力」與修習「全然專注」中, 有一項真理的要素會在「稱名」的力量上得到印證。心 中的「昏暗魔」—狂熱的衝動與晦澀的想法,連我們簡 單、清楚地詢問「名字」,它們都無法承受,更遑論被 人知道名稱。因此,單是這點就足以削減它們的力量。 只要「念」冷靜而機警的目光一掃,就會發現這些惡魔 的藏身處,再運用「稱名」的方法將之逼出,暴露在意 識的陽光下,屆時它們會自覺窘困,而不得不為自己的 17 行為辯護。雖然這個階段的「全然專注」,除了知道惡 魔的名字與身分以外,尚無法更進一步地質問,但我們 如此強行將它們暴露出來,儘管只是初期的階段,仍使 它們無法忍受審察而漸漸離去。因此在修習的初期階 段,我們就能贏得第一回合的勝利。 心中若出現不善或卑鄙的念頭,不論它們如何稍縱 即逝、模糊不清,仍會對人的自尊造成不良的影響。因 此,這種念頭常會被推到一邊,而未受到注意或排斥; 它們也常常被更為愉悅與可敬的標記所偽裝,而隱藏其 真正的本質。依這兩種方式之一所處理過的念頭,會加 強在潛意識中不善傾向所累積的力量。此外,這些過程 還會弱化人的意志,使其無法對抗煩惱的生起與對人的 掌控力,並增強回避這些問題的習性。但由於運用這簡 單的方法,清楚並誠實地「稱名」或標出任何的不善念, 就排除了忽略與偽裝這兩種有害的方式,所以能避免它 們對潛意織結構造成不良的影響與轉移心的力量。 以正確的名字叫出卑鄙的念頭或缺點,心便會對它 們產生一種內在的反抗,甚至是反感,因而遲早會成功 地牽制它們,最後將之滅除。縱使這些方法未立即控制 不善的傾向,但仍會鎮伏它們,無論其於何時出現,反 復對抗的衝擊將會削弱它們。如沿用先前的譬喻來說, 不善念不再是場景中不受挑戰的主人,由於被叫出名字 18 的羞怯,將使它們更容易對治。在此我們所召喚來的助 手,即是由這些簡單而微妙的心理技巧有系統地加以強 化的慚力(hiri-bala)。 「稱名」與「標記」的方法,當然也可以運用在將 受到鼓舞、強化的崇高思想與動力上。若不審慎地注意 它們,往往會忽略了這些善的傾向,而使其發揮不出效 用,但當清楚地覺知它們時,則會刺激其成長。 這是「正念」—特別是「全然專注」最有益的特色 之一,它使我們能運用一切外在事件與內在心靈的情 況,而得以進步成長。透過「稱名」與「標記」的方法, 可使其成為無執取智慧的所緣,甚至能使有害者變成有 益的起點。 在《念處經》的許多篇章中,「稱名」或「單純標 記」的作用,似乎是以直說的方式個別地陳述,本經中 至少有四例: (一)「體驗樂受時,他知道:『我正體驗樂受』」 等。 (二)「心有貪時,他知:『心有貪』」等。 (三)「若貪(蓋)出現在心中,他知道:『欲貪在 我心中出現』」等。 (四)「若念覺支於心中出現,他知道:『念覺支在 19 我心中出現』」等。 總之,我們簡單地指出心理過程中的「整頓」與「稱 名」,這是完全瞭解「觀」(vipassanā)真正的本質所不 可或缺的準備工作。「全然專注」所發揮的作用,將有 助於驅除充滿心理過程的錯覺,也有助於分辨其特質或 特性,並注意到它們的剎那生滅。 【注釋】 (1) 參見《經集》v. 334 的注釋。 (2) 見 Anagarika Govinda 所著《早期佛教哲學的 心理態度》(The Psychological Attitude of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Rider & Co., 1961)。 20 參.㉂由開放㆞面對煩惱 「全然專㊟」的修習之㆓ 「全然專注」的非暴力程式,賦予禪修者對所緣輕 微但肯定的接觸,這樣的接觸對於處理心敏感、逃避與 叛逆的本質十分重要,也使人們能平順地應付日常生活 所遇到的各種困境與障礙。 01 禪修的障礙 外在與內心世界都充滿著敵意、衝突與暴力,造成 我們苦惱、沮喪。我們從自己的痛苦經驗中得知,要在 公開戰場上面對並征服這些敵對的力量,自己還不夠強 壯。於外在的世界裏,我們無法事事如願;而在內心的 世界裏,我們強烈的情感、衝動與突發奇想,常常淩駕 于責任、理智與抱負的需求之上。 我們也進一步瞭解到,若過分壓抑不可意的情境將 會變得更糟,單憑意志力壓制,只會使熾熱的欲望更加 增長,若這些欲望一再地受到憤怒的反擊,或受到企圖 擊垮他人地位的妄想所煽動,那麼,爭論與吵鬧將永無 休止。工作、休息與禪修時所受的干擾,若以怨恨、憤 21 怒或試圖鎮伏來回應,這些干擾將益發增強,造成的影 響也更為持久。 因此,雖然我們一再遭遇生命無法強求的情境,但 仍有方法來主宰生活的改變與心理的衝突,那就是非暴 力的方法。當我們嘗試以強制性的手法,回應內、外在 的情境卻失敗時,非暴力的方式往往可以成功,如此能 主宰生命與心靈的非暴力方法就是「念住」。有系統地 運用培養正念的基本修法「全然專注」,這種非強制方 法的全部潛力,將伴隨著有益的結果與廣大、深奧的意 涵,慢慢地呈現出來。在本文(編按:即本專輯的前五 篇文章)中,我們主要關心的是「念住」對主宰心靈的 助益,以及運用非強制程式可能產生的禪修進展。但我 們偶爾也該注意一下它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對深思熟慮 的讀者而言,應該不難將它更周詳地運用在自己的問題 上。 在禪修過程中,可能出現敵對的擾亂力量有三種: 一、外在的干擾,如噪音。 二、內心的煩惱,如貪、瞋、掉舉、不滿或昏沈, 在禪修中隨時可能出現。 三、各種難免生起的妄念,或放任自己作白日夢。 22 對剛開始學習禪修的人而言,這些使人分心的事物 是極大的絆腳石,因為他們尚未獲得足夠且有效的技巧 來處理它們。只在禪修中注意當下生起的這些干擾是不 夠的,因為若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遇到它們,將會多少 以隨意或無效的方式與之抗爭,如此所產生的惱怒情緒 本身反而會成為另一個障礙。各種干擾與對干擾的拙劣 反應,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發生好幾次,禪修者可能會感 到十分沮喪與懊惱,而放棄進一步禪修的企圖,至少在 當下便會如此。 事實上,即使因飽讀經書或深受老師教誨而十分瞭 解業處細節的禪修者,在如何善巧地處理可能遇見的干 擾上,也常常缺乏指導。面對干擾所產生的無助感,是 初學禪者最難以克服的困難,許多人在這關鍵上遭到挫 敗,而提早放棄任何方法的努力。一個人處理「初期困 難」的方式,往往是決定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世俗事務 如此,禪修也是如此。 面對內在或外在的干擾時,缺少經驗或乏人指導的 初學者通常會有兩種反應:首先,他會試著輕輕地推開 干擾,如果失敗了,就嘗試以純粹的意志力去壓制它 們。但是這些干擾就像自大的蒼蠅一樣,初學者先將它 們輕輕地撢掉,接著是大力地、憤怒地揮去,或許可以 成功地驅離它們一會兒,但蒼蠅通常會帶著怒意不斷地 23 飛回來。努力拂去卻徒勞無功,以及內心的不愉快,已 對我們的平靜產生了另一種干擾。 透過四念處的「全然專注」法,對嘗試強烈壓制無 效或甚至受到傷害的人,提供了非暴力的選擇。在主宰 心靈的方法中,成功的非暴力程式必須以正確的態度作 為開始。首先,必須完全認識並冷靜地接受這個事實— 這三種干擾的因素是我們在這世間的共住者,不論你喜 歡與否,即使你不認同,也無法改變這事實。我們必須 與當中的某些干擾妥協,而對於其他如內心的煩惱,則 必須學習如何有效地處理,直到完全克服為止。 一、我們既然不是這人口稠密世界上的唯一居民, 就必定有各種不同的外在干擾存在,例如噪音與訪客的 打擾。我們不可能一直處於「極佳的孤立狀態」,或「遠 離人的喧鬧與狗的干擾」,或住在高聳于人群之上的「象 牙塔」內。正確的禪修不是要逃避現實,也不是要提供 藏匿處以暫時遺忘。實事求是的禪修,其真正的目標是 要訓練心去面對、瞭解與征服我們所居住的世界,而這 世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許多禪修生活的障礙。 二、緬甸的禪修大師馬哈希尊者(Mahāsi Sayadaw) 曾說: 24 在未解脫的凡夫身上,煩惱必定一再地生起。他 必須面對事實,清楚認識這些煩惱,以便不斷地 運用合適的四念處對治法。煩惱會因而漸漸減 弱,且變得短暫,進而消失殆盡。 因此,對禪修者而言,了知煩惱的生起及其本質, 與了知崇高念頭的生起同樣重要。 藉由面對自己的煩惱,激勵我們要奮發努力以消除 它們。在另一方面,當煩惱出現時,若出於不正確的羞 愧或傲慢,而使我們的注意力轉移,這樣將無法真正進 入問題的所在,也會一直逃避最終的決定性接觸;若盲 目地打擊它們,只會使我們感到疲憊,或甚至會傷害自 己。但若藉由仔細觀察它們的本質與行為,當煩惱在心 中生起時,就能好整以暇、先發制人,最後完全地驅逐 它們。因此,以自由開放的眼光面對煩惱吧!無須羞 愧、恐懼或沮喪! 三、第三類干擾禪修者心靈的入侵者是妄念與白日 夢,它們可能包含過去、最近或遙遠的潛意識深處所浮 現的記憶與印象,或是對未來的計畫、想像、害怕與希 望等念頭,或在禪修期間偶然產生的感官知覺,常常在 之後衍生出一連串的聯想。每當專注與正念鬆懈時,妄 念或白日夢就乘虛而入,雖然它們看來微不足道,但由 於不斷地出現,而形成一種最難應付的障礙。不僅對初 25 學者而言是如此,對任何人來說,只要心掉舉或渙散時 都一樣。然而,只要能控制這些入侵者,就能長時間持 續禪修。妄念與煩惱一樣,只有在阿羅漢的階段—得到 完美的「念」,無誤地守護心門時,才能完全去除。 若這三種干擾因素將要形塑出我們的態度時,就必 須完全地重視與其相關的一切事實,並全心全意地注意 它們。如此,禪修者透過面對這三種干擾因素的經驗, 苦 聖 諦 將 會 在 他 面 前 清 晰 地 顯 現 出 來 — 「 求 不 得 是 苦」。而其他三聖諦也應能依同樣的情況獲得印證。以 這樣的方式,甚至在禪修者處理障礙的當下,都仍不出 「四念住」的範圍,他將保持對四聖諦的覺知—「法隨 觀」(dhammānupassanā)的一部分 (1)。這就是正念的 特點,也是它的任務之一—將生活中的實際經驗與「法」 的真理連結起來,利用它們作為實際體證「法」的機會。 在初期的階段,我們已致力於建立一個正確又有助益的 態度,第一次成功地測試了我們的和平武器:藉由更瞭 解敵人而鞏固自己的地位—先前依情緒的處理方式而 削弱了的地位;藉由將敵人變為教導真理的老師,我們 已贏得了最初的優勢。 02 對治禪修干擾的㆔種方式 26 如果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這干擾禪修的三 種因素,心作好了準備,那麼當它們實際生起時,就比 較不會立即以激怒作為回應,而是以現在要說明的和平 武器,在情緒比較平穩的情況下面對它們。 當前面的方法無效時,應連續使用三種對治禪修干 擾的方式,這三者都是運用「全然專注」,差別只在於 對干擾注意的程度與時間。此處的指導原則是:除了實 際環境的需要之外,不過於重視個別的干擾。 一、首先,應該清楚地注意干擾,但要輕輕地,也 就是不要去重視它或注意其細節。這樣短暫的注意後, 應該試著回到原來禪修的業處。如果干擾很微弱,或先 前的專注力相當強,則可以很成功地恢復禪修。在此階 段,注意不要輕易地與干擾「對話」或辯論,要堅持立 場,不給對方任何停留的理由,在許多情況下,干擾會 快速離去,就像未得到熱情歡迎的訪客一般。這種冷漠 簡潔的驅離法,常常可以使我們回到原來的禪修上,而 不會對心的平靜造成嚴重干擾。 此處的非暴力方法是「全然專注」於干擾,但只給 予最少的回應,並一心向著出離。這正是佛陀自己應付 「不速之客」的方法,正如《》《大空經》(Mahāsuññata Sutta)所說:「……一心向隱居……與出離,談話的目 的在於打發(那些訪客)。」也類似於寂天(Shāntideva) 27 勸告如何應付愚人的方式—如果不能遠離他們,就應以 「紳士般冷漠的禮貌」來對待他們。 二、然而,如果干擾一直持續,則應該耐心、鎮定、 一而再地運用「全然專注」,干擾的力量在耗盡之後就 會消失。此處的態度是反復地說「不」,以離開原來行 動的決定性「拒絕」,來面對一再出現的干擾,這就是 有耐心又堅定的態度。在此,警覺的觀察力必須輔以等 待與堅守立場的能力。 這兩種方法一般可以成功地應付本質脆弱的妄想 與白日夢,而另外兩種干擾—外在環境的與內心的煩 惱,也常會因而降服。 三、但這些干擾若因某種理由並未投降,則我們應 審慎地全神專注於干擾,使它們成為智慧生起的所緣。 以此方式,將禪修的干擾轉變為合理的禪修所緣。我們 可以持續地專注於新的所緣,直到引起注意的內外因素 消失為止。或如果滿意這修法的成果,甚至在剩下的禪 修時間,都可以保持這樣的練習。 例如,當受到持續的噪音干擾時,應完全地注意那 噪音,但我們必須小心區別噪音本身與自己對它的反 應。例如,無論於何時生起怨恨,都應當清楚地依其本 質而認出它。如此做時,就是在修持《念處經》所敍述 28 的「法隨觀」:「他知道耳朵與聲音,以及因兩者而生起 的結使(如怨恨)。」若噪音是間歇性的,或有各種不 同的強度,則可輕易地在其出現時分辨出生滅,以這樣 的方式,將可進一步作「無常觀」。 面對一再出現的煩惱,如貪欲、掉舉等,態度也是 類似的,即要直接面對它們,但必須清楚煩惱本身與自 己對它們的反應—如默許、害怕、憤恨、惱怒等,這兩 者之間的差異。如此做時,即是在使用「稱名」的方法, 也會得到上述的利益。貪欲或掉舉一波波反復出現時, 我們也將漸漸地學會區別它們「高、低、起、伏」的時 段 , 並 知 道 它 們 的 活 動 模 式 。 藉 由 修 習 「 心 隨 觀 」 (cittānupassanā)與「法隨觀」(即專注于諸蓋)的過 程,而同樣地完全保持在「念住」的領域中。 將 禪 修 干 擾 轉 變 成 禪 修 所 緣 的 方 法 既 簡 單 又 巧 妙,可視為非暴力過程的極致。這方法極具「念住」精 神的特色—將一切經驗都作為解脫道的資糧。如此可以 化敵為友,因為所有的干擾與敵對力量都變成我們的老 師,而只要是老師,都應當視為朋友。 在此,我們不能不引述一本值得注意的小書中的段 落,即 Katherine Butler Hathaway 所著的《小鎖匠》(The Little Locksmith),這是一份動人的人類文獻,充滿著由 苦難而成就的堅忍與實用的智慧。 29 我對於人們的無知與浪費感到震驚,他們應該不至 於如此愚昧地拋棄任何自己不愛的東西。他們丟棄經 驗、人群、婚姻、情境等各式各樣的東西,只因為他們 不喜歡。你若丟掉一樣東西,它就不見了。你曾經擁有, 現在則是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無物可用。然而,幾乎 所 有 遭 丟 棄 的 , 都 可 借 著 一 絲 奇 跡 , 而 化 腐 朽 為 神 奇……。幾乎在每一種最壞的情勢中,都有轉變的可 能,可以藉此將不喜歡的東西變為喜歡的,但大多數人 從不記得這點。 我們先前說過,這三種干擾因素的出現是無法避免 的,它們依循自己的法則來去,不論你是否同意,都是 我們世界的一部分,但運用「全然專注」,就能避免被 它們掃除或驅逐。在「念住」穩固的土地上採取堅定且 冷靜的立場,適度地,但以本質上相同的方式,反復地 重現菩提樹下的歷史情景:當魔王統領魔軍,欲索取未 來佛所坐的土地時,佛陀拒絕移動。我們要相信「念住」 的力量,在那種情況下具足信心地不斷復習菩薩的強烈 願望:「願魔王無法將我驅離此處。」(Mā maṃ ṭhānā acavi!)(Padhāna Sutta) 讓干擾自由來去,就像在修習「全然專注」時,在 身心中所發生的事件,其廣大、不止息的序列中所有組 成分子,在我們觀察的眼前通過,它們生起,持續一段 30 時間,然後消逝。 在此,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是個明顯的事實—二個心 剎那不會同時出現。嚴格說來,專注不是指當下,而是 方才逝去的剎那。因此,只要仍在「念」的支配下,就 不會有「干擾」或「染汙的念頭」。這給了我們穩固「觀 測者崗位」的機會,也就是穩固我們自己潛在的「菩提 座」。 藉由運用三種方式的冷靜觀察,所產生的平靜與消 解的作用,會使禪修的干擾漸漸失去激怒人的「刺」, 干擾人的影響力因而不再,如此將證實它們是真正「離 貪」(virāga)的行為,viraga 字面上的意義則是「脫色」。 當這些經驗退去了引起貪、瞋、惱怒與其他內心煩惱的 情 緒 色 彩 時 , 將 以 其 真 正 的 本 質 — 清 淨 法 (suddha-dhammā)而顯現。 「全然專注」的非暴力程式,賦予禪修者對所緣輕 微但肯定的接觸,這樣的接觸對於處理心敏感、逃避與 叛逆的本質十分重要,也使人們能平順地應付日常生活 所遇到的各種困境與障礙。《清淨道論》中描述了一種 試驗,以說明達到禪定所應具備的「精進」的平和特質。 古代的外科學生必須經歷這樣的考驗以證明自己的技 術:將一片荷葉放入水盤中,學生必須在葉子上做個切 口,他不能將葉片完全切開,也不能讓它浸入水中。用 31 力過猛的學生不是將葉子對半切開,就是壓入水中;膽 怯的學生甚至不敢用刀去切劃葉面。事實上,像外科醫 生這般溫柔又堅定的手,就是心靈訓練所必備的,而這 樣的技術—平穩地接觸,將是修習「全然專注」—無暴 力程式的自然結果。 【注釋】 (1) 見蘇摩比丘(Bhikkhu Soma)所著之《念住之 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 Kandy: BPS, 1975),頁 83。 32 肆.停止與放緩的藝術 「全然專㊟」的修習之㆔ 保持不動,以運用「全然專注」所成就的益發平靜 的心,將抑制情感的衝動,而已養成的暫停與停止的習 慣,則可以扮演煞車的角色,及時制止我們沈溺於不善 的頑強惡習。 01 保持不動是最好的 為了完整無礙地展現心的能力,需要激發與約束這 兩種互補力量的影響。這兩種力量已得到善知「心」的 佛陀認可,他建議精進根與定根應保持同等的強度與平 衡 (1)。此外,佛陀還推薦七覺支中的三種覺支適用於 策勵心,而另外三種覺支則適用于使心平靜 (2)。在五 根與七覺支中,「念」不只注意當中的平衡,還要使遲 緩的活躍起來,使急進的和緩下來。 「念」的本質看似被動,實際上卻具有激發的力 量,可使心警覺,而一切有目的的活動不可缺少的正是 警覺。但我們現階段的探究,關心的主題是 「念」的 約束力量。我們要來審察「念」如何解結與離執,如何 33 在解脫工作所需的心靈特性的發展中,產生積極的助 益。 在修習「全然專注」時,我們於內心與空間的觀察 處,於內、外在世間喧鬧的索求中保持不動。「念」擁 有平靜的力量,有阻止行動與踩煞車的能力,在暫停下 來觀察事實並智慧地思索時,能使輕率的干預停止,並 延緩下判斷,為急躁衝動的身、語、意帶來有益的「放 緩」。保持不動與停止、暫停與放緩,即是現在我們所 說的「全然專注」約束作用的關鍵語。 一部中國古書說道: 使物起始與使物終止中, 沒有比保持不動更好的了。 根據佛陀的教法,事物真正的「終止」是指「諸行 寂滅」的涅槃,也就是諸行的完全止息或停止—「滅」 (nirodha)。「事物」或「諸行」,在此意指源於渴愛與 無明的有為法與「無我」的現象,而「諸行寂滅」是由 於「行」的止息,也就是創造世間的「業」活動的止息。 佛陀宣說「世間」與「苦」的止息,無法藉由走路、移 居或輪回來達成,但可以在我們自己身上成就。每次審 慎地保持不動、停止或暫停,都預告了世間止息即將來 臨。「保持不動」的究竟義是停止「業」的累積,不再 34 頻頻關注稍縱即逝的事物,斷除無休止的生死輪回中持 續加入的纏縛。遵循「念」的方法,訓練自己于「全然 專注」中保持不動與暫停,就拒絕了世間對我們貪或瞋 等性格的持續挑戰,保護自己免於輕率與虛妄地下判 斷,克制自己不要盲目地投入干預行動充滿危機的漩渦 中。 免於干擾者,處處皆安穩。(《經集》v.953) 保持不動(靜止)並知道何處停止的人,將不會 遇到危險。(知止不殆)(《道德經》第 44 品) 先前引述的中國諺語第二句提到:使物起始中,沒 有比保持不動更好的了。若以佛法的角度來解釋,事實 上,保持不動所開啟的即是「用來減少業累積的事物(或 特性)」。我們可以遵循傳統對修心的分類:戒(行為)、 定(寂靜)與慧(觀)來看待這些,這三者無疑地都因 「全然專注」所培養出的「不動」態度而得到增益。 02〔戒(行為)〕 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行為、品德與作正確決定的技 巧呢?一般而言,如果我們熱切地想要改善,太急於對 治深植在舊習或激烈衝動的各種缺點,可能會飽嘗挫敗 之苦,所以最明智的是選擇阻力最少的方式。首先,我 35 們應注意存在於身行和語言的各種缺點,以及因魯莽與 草率所造成的錯誤判斷。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藉 當下的反省而避免錯誤的 例子 48个音标大全附带例子子程序调用编程序例子方差分析的例子空间拓扑关系例子方差不存在的例子 ,也因此免去因一時疏忽 所產生的一連串苦難或罪惡感。但我們如何控制輕率的 反應,並以片刻的正念與反思來取代它呢?若要做到這 點,就須仰仗「停止與暫停」以及適時踩煞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則藉由修習「全然專注」即可獲得。 在這方法的修習中,我們訓練自己去「看」與「等 待」,以延緩或暫緩對事物作出反應。我們先學習簡單 的方法,在自己所選擇的情境,于禪修期間有限的經驗 範圍內進行。當一再地面對偶爾出現干擾我們專注的 「觸」、感受或妄念;當一再地控制自己以某些方式來 回應它們的欲望;當面對它們,而能一再成功地保持平 靜不動,這即是在更廣泛與無防護的日常生活領域中, 為保有內在的平靜作準備。即使受到突如其來的驚嚇、 誘惑或挑釁時,也會現起一「心」,使我們得以暫停並 停止。 我們現在所談的是因粗心或魯莽而易生起的行為 缺失,它們或多或少都能輕易地由「念」所制止,熟練 地處理這些問題,也會影響更多頑強的、根植於激情衝 動或根深柢固惡習的不道德行為。保持不動,以運用「全 然專注」所成就的益發平靜的心,將抑制情感的衝動, 36 而已養成的暫停與停止的習慣,則可以扮演煞車的角 色,及時制止我們沈溺於不善的頑強惡習。 能夠保持不動而單純地專注其上,或暫停而作明智 的反思,常常會使貪欲的最先誘惑、憤怒的最初浪潮與 愚癡的首陣迷霧消失,不會造成嚴重的纏縛。但人會在 不善念過程中的那一點停止,端視「念」的品質而定。 若「念」十分敏銳,則我們可以在未受控制太久之前, 於最初就停止一連串染汙的念頭與行為;那麼,各個煩 惱的增長將僅限於剛開始的力量範圍,以較少的努力便 可制止,不會有太多或甚至完全沒有「業」的纏縛。 就以令人喜愛、賞心悅目的可見色為例,這喜愛起 初可能不甚活躍與持久,若此刻心已能保持不動而作離 貪的觀察或反思,便能輕易去除摻入視覺中的微少的 「貪」,而將所見的標記為「只是看到會引起樂受的東 西」,或將那吸引人的感覺昇華為一種寧靜的、藝術上 的愉悅。但若錯失最早的機會,喜愛將會變成執著,進 一步想要擁有。若立即召回「停止」,「想要」的念頭將 漸漸失去力量,也不會輕易地變為持久的渴愛,更不會 試圖去實際擁有所喜愛的事物。 但若貪欲之流仍未遏止,則「想要」的念頭會以言 語來表達自己的索求,或甚至以衝動的言詞來要求—不 善口業將隨不善意業而生;若拒絕它,會使原有的貪欲 37 之流分派成為傷心或憤怒的煩惱支流。然而,即使已到 了後期,仍可以停下來平靜地省思或運用「全然專注」, 接受心對貪念的拒絕,並宣佈已滿足渴望,就可避免更 進一步的混亂。然而,若是在喧鬧的言語之後生起不善 身業,甚至為渴愛所驅使,而想利用偷竊或暴力以獲得 期望之物,那麼便造就了「業」的纏縛,將體驗其後果 的全面衝擊。但即使已造作了罪行,停下來反思仍然功 不唐捐,因為以追悔自責的型態而生起的「念」,將阻 止性格的定型,避免相同的行為再度發生。佛陀曾對兒 子羅侯羅說: 任何想以身、語、意造作的行為,你應當思考這行 為……若于思量時發現:「我想做的行為有害於己,或 有害於人,或有害於兩者,此即是不善行,會產生苦, 導致苦。」—如是應堅決地不去造作該行為。 同樣地,正當以身、語、意造作某行為時,你應當 思考這行為……若于思量時發現:「正在做的行為有害 於己,或有害於人,或有害於兩者,此即是不善行,會 產生苦,導致苦。」—如是應停止造作該行為。 同樣地,甚至在身、語、意已造作了某行為後,你 仍應思惟該行為……若于思量時發現:「已造作之行為 有害於己,或有害於人,或有害於兩者,此即是產生苦, 導致苦的不善行。」—如是未來應避免做作該行為。(《中 38 部》 61) 03〔定(寂靜)〕 現在我們來思考,停止以運用「全然專注」,如何 有助於獲得「止」並強化其兩種意義:心一般的平靜與 禪定。 當色身無法遠離外在世界喧鬧不已的噪音時,培養 暫停以運用「全然專注」的習慣,可使我們易於抽離而 進入自己內在的平靜中,將更能捨棄對他人愚蠢言行的 無益回應。當命運的衝擊迭起又令人感到艱困時,受過 「全然專注」訓練的心,會在外表順從或有所警覺但無 行動的庇護下找到皈依處,而在此地耐心地等待風暴過 去。生命中有許多情況最好是順其自然結束,在激進或 繁忙行動失敗之處能保持不動並等待的人,往往可以得 到勝利,不僅重要的情況如此,日常生活的過程中也是 如此。警覺地保持不動所贏得的經驗,使我們深信不必 積極地回應所接收到的每個「觸」,或認為每次與人或 事的接觸,都是在邀請我們採取干預的行動。 由於避免了不必要的無事忙,外在的磨擦將減少, 其所帶來的內在緊張也會放鬆,更大的和諧與平靜將擴 及每天的生活,為日常生活與禪修寧靜的鴻溝架起橋 39 樑。如此一來,使人煩亂的內在影響—司空見慣的、無 論粗細的、會侵佔禪修時間並造成身心不安的掉舉,將 會漸漸減少。定的主要障礙—掉舉蓋,就會較少出現, 若現起時也更容易克服。 一有機會就培養「全然專注」的態度,分心的離心 力便會漸漸消失,攝心並導致定的向心力則會凝聚,那 麼,渴愛將不再急於追求各種無常的事物。 對一連串相續事件持續注意的規律練習,使心能在 嚴格禪修時,不斷專注於一個所緣,或數量有限的所 緣,而另一種修定的重要因素—心的平穩與堅定也能同 樣增長。 因此,保持不動、暫停與停止以運用「全然專注」 的練習,培養出幾個禪定的明顯成分—平靜、專注、堅 定、所緣數量減少。它提升了心于日常時的平均水準, 並使其更接近禪心的層次。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兩種 心的層次若差異太大,往往會使心靈專注的嘗試不斷挫 敗,並障礙禪修中持續平靜的達成。 在覺支的序列中,我們發現輕安覺支先于定覺支。 佛陀說:「若有輕安,心即能定。」表達了同樣的事實。 現在依據先前的論述,將更能瞭解這說法。 40 04〔慧(觀)〕 佛陀曾說:「心定者,見事物之如實面貌。」因此, 「全然專注」用來強化所有修「定」的方法,也為修「觀」 提供了支援的條件;而「觀」也從「全然專注」的保持 不動中,得到更為直接、殊勝的助益。 一般而言,我們投注於處理或使用事物的心力,大 過於去瞭解其真正的本質。因此,我們通常匆忙地捕捉 知覺所傳達的前幾個訊號,然後,由於根深柢固的習 慣,這些訊號藉由對好壞、苦樂、利害、對錯等的判斷, 引起一個習慣性的標準反應。我們借著這些判斷,來界 定與該所緣的關係,並導出相應的言語或行為反應。我 們將注意力停留在常見的或熟悉的事物上,很少超過接 收前面幾個訊息所需要的時間。 所以,在大部分的時間裏,我們是以不完整的方式 覺知事物,更甚者,所緣只有於存在期間的最前段或再 多一些的時間,會進入我們的注意力範圍內,因此便容 易對它產生誤解。我們甚至未察覺,所緣不過是從開始 至結束時間的延伸過程,除了在有限情境內不經意察覺 到的部分以外,其實所緣還擁有許多的層面與關係,簡 單地說,所緣本身擁有某種稍縱即逝的特性。 以如此膚淺的方式所認知的世界,是由不成形的、 41 片斷的經驗所組成,而這些經驗又以主觀所選擇的符號 或象徵作為特徵。我們所選擇的象徵主要是依自己的興 趣而定,有時甚至會誤用,因而所導致的陰暗世界,不 只包括外在的環境與他人,還包括自己大部分的身心過 程,這些也都受制於同樣膚淺的概念化方式。 佛陀指出四種基本的誤解—以不淨為淨,以無常為 常,以苦與導致苦者為樂,以無我者為「我」或「我所 有」,這些都導因於曲解的知覺與紊亂的專注。當與「自 我」有關的戳記一再地烙印在每日經驗的世界中,「這 是我的」(attaniya 我所有)的基本誤解,就穩固地深植 於影響每個人身心的因素裏,像植物的鬚根,雖然細 小,卻能蔓延、堅固。事實上,若到了這種程度,單憑 理智上深信「無我」(anatta),幾乎已無法動搖「我」 與「我所有」的觀念。 這些嚴重的後果源自基本的知覺情境—一從知覺 接收到最初的少數訊號後,便作出倉促或習慣性的反 應。但是如果我們凝聚「念」收攝的力量,並暫停下來 運用「全然專注」,則當下成為心所緣的身心過程,將 更完整、真實地向我們顯現,不會馬上陷入自我的漩 渦,而能在「念」警覺的注視下顯露自己,展現出多元 性,以及與其相應並交互作用的廣大網路。如此狹隘又 往往歪曲現實的與自我有關的部分,會因獲得更廣大的 42 視野而縮小,並退居到幕後。而所觀察的過程中,其一 連串的發生與組成分子,就會顯現出不斷的生滅與起 落。這些變化無常的事實,便在人心上留下益發深刻的 印象。 如此對生滅現象的辨認,同樣消融了以自我為中心 所造成的錯誤整體概念。自我不加分別地駕馭了事物的 差異性,以有「我」與屬於「我」的偏見將事物連結在 一起,但「全然專注」揭露出這些虛偽的整體其實是無 我的、因緣和合的現象。如此一再地面對生命過程內外 的無常、相依、無我的本質,我們便會發現其單調、令 人不滿的本質—苦的真諦。因此,藉由放緩、暫停與保 持不動以運用「全然專注」的簡單技巧,一切存有的三 特性—無常、苦與無我,都將在透徹的「觀」下清楚展 現。 05 培養善的㉂發性回應 在行動前先專注地暫停,這種已學會並強化了的習 慣,並未排除善的自發性回應。相反地,透過訓練—暫 停、停止與保持不動,以運用「全然專注」的修持會變 得自動自發。它可以成為心具有選擇能力的機制,隨著 可靠與迅速回應的增加,能避免突然生起邪惡或不智的 43 衝動。若沒有這種技巧,我們可能理智上瞭解那些衝動 是不善的,但由於其強而有力的自發性,最後仍會屈 服。修習專注地暫停的方法,可使不善的自發性回應或 習慣,由建立在更多瞭解與崇高意向上的善的自發性回 應或習慣所取代。 正如有些反射動作會自動地保護色身,心也同樣地 需要自發性的精神與道德的保護,「全然專注」的修習 會提供這重要的功能。具有一般道德標準的人,本能地 會畏懼、躲避偷竊或謀殺的想法,有了「全然專注」法 的幫助,這種自發性的道德抑制作用的範圍會大大地擴 展,而對道德的敏感度也將大幅提高。 在未受訓練的心中,崇高傾向與正確思想常受到突 發的激情與偏見的攻擊,它們不是就此屈服,便是掙扎 一番後堅持下去。但若不善的自發性如上所述地遭到制 止或大幅削弱,我們所擁有的良善衝動與明智的反思, 將有更多出現的空間,並自動、自在地展現自己。它們 自然的流露使我們更相信自身中良善的力量,也讓他人 增長信心。自發性的善十分值得信賴,因為先前有系統 的訓練已紮下了穩固的深厚基礎。
本文档为【《走向寂静》一位外国人的静修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71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2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5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3-16
浏览量: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