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_荷塘月色_解读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_荷塘月色_解读

举报
开通vip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_荷塘月色_解读 !" #$ % &’ () )* +, -. /-0 1 02 3. 4 05 6 7- /+ *. *8 9 0* :6 !" (379 ; 在全国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报告之一 ? 语 文 讲 堂 ! 语 文 讲 堂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 《荷塘月色》解读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名作欣赏》二〇〇三年第四期姚敏勇先 生的文章 《荷塘——— 一代知识分子的 “桃花 源”》我以为是这几年研究 《荷塘月色》的突 破之作。姚先生提出了,...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_荷塘月色_解读
!" #$ % &’ () )* +, -. /-0 1 02 3. 4 05 6 7- /+ *. *8 9 0* :6 !" (379 ; < =!!# 名作 欣赏 >在全国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班上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之一 ? 语 文 讲 堂 ! 语 文 讲 堂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 《荷塘月色》解读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名作欣赏》二〇〇三年第四期姚敏勇先 生的文章 《荷塘——— 一代知识分子的 “桃花 源”》我以为是这几年研究 《荷塘月色》的突 破之作。姚先生提出了,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 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 塘。这在思想方法上已经摆脱了机械反映的俗 套,在方法论上,也比较坚决地运用了辩证 法,着眼于内在和外部的矛盾,而不是拘泥于 作品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对象的一致。其条分缕析的细致足 以代表这几年广大中学老师在整体素质上的提 高。但遗憾的是,姚先生没有把他的辩证法贯 彻到底,没有把矛盾分析深入到作者的主体精 神世界去,因而只看到平常的荷塘和朱先生笔 下的荷塘的矛盾,而忽略了朱先生 “平常的自 己”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矛盾。 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地 进行,基础教育语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颁布,正式宣告了 语文课程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这可以说是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语文教学历史经 验的总结。把语文当做政治工具和当做思想的 “物质外壳”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长期以来 的思想混乱在理论上已经澄清,但是,在实际 上,要真正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底,不可能是一 帆风顺的,曲折甚至反复在所难免。在课本编 写、考试体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清除长期以 来片面工具论的影响,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变相的、精致的工具论肯定不可能在短时期内 绝迹。更为严峻的,并不是观念问题,而是水 平问题。许多一心一意要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底 的老师,在知识水准上,跟不上。虽然他们已 经弄通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原理,努力改变 满堂灌的传统做法,把和学生对话作为教学的 指导方针。但是,又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就是 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师生对话不层层深入而 是在平面上滑行,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 学生的回答流于表面。过去强调老师的主导作 用,现在不提了。面临这样从表面到表面的滑 行,教师应该起什么作用呢 @在理论上还没有 真正的回答。但是,不管在理论上如何回答, 老师的水平要高于学生是肯定的。问题是,目 前在文本解读中,许多教师知识已经陈旧了, 不能向学生提出更为深刻的、有启发性的问 题,也不能将学生表面的思考引导到深层的、 潜在的奥秘中去。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新的 形势向我们发出的挑战,不仅仅是观念方面 的,而且是水准方面的。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 峻的任务,就是重新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己, 让自己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本钱。 A一 B伦理的 “自由”还是政治的自由 虽然人们都在人文精神的基本精神上有共 同的语言,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文精神却一时 难以取得统一的认识。这也并不奇怪,早在九 十年代初,上海的学术界曾经发动过关于人文 精神的讨论,为时数年,并未能达成共识,就 连人文精神的定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 就难怪在课本编写和教学方法上,产生不同的 见解了。在一些学者看来,人文精神就是拓展 青少年的个性、情感、想象、意志、独立批判 名作 欣赏 !! " #$ %&’$ " ’()$ *+ +,,& ’((- " (’./ 0123 . * !(() !" 的精神和面对消极现实的勇气,而另一些学者 则可能以为青少年时期,过多地让他们面对消 极的文本,有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对具体 经典文章的取舍上,发生争论,甚至很激烈的 争执,是很难避免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戴 着白手套的,改革者,都免不了要忍受痛苦。 这种痛苦不仅仅限于观念的分歧,而且还包含 着原有水平与改革的迅猛发展不能同步。最明 显的是, 《课程标准》规定了 “多元对话”的 原则,但是,一些课本的编写者和老师,甚至 是权威的老师,拿手的还只是社会学的、反映 论的解读方法。这样就很难保证多元对话不变 成一元独白。比如,一讲到 《荷塘月色》,就 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 值,该文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正好是 “四· 一二”大屠杀之后,他的苦闷,肯定是反映了 当时既不能投靠国民党,又不能奔向井冈山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赖瑞云先生在他 的专著 《混沌阅读》中说,对 《荷塘月色》, 在九十年代以前,有六种解读,有四种说法都 把朱自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不宁静,直接和 当时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对当时白色恐怖的 严酷现实不满,表现孤独的苦闷彷徨,寻求在 一个清冷幽静的环境中解脱而又不能。九十年 代以后,看法没有多大改变,只是论述的时 候,引用了朱自清当时的 《那里去》和 《一封 信》,还有朱自清夫人的回忆。旨在说明朱先 生当时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 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 “只是在行为 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 “妻子儿 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 “还是别提超然 为好”。可又不安心于超然,证据就是 《一封 信》中经常被人引用的这句话: “最终的选择 还是 ‘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 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 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 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 白。”钱理群先生在一九九三年第十一期的 《语文学习》作了更为细致的阐释:朱自清被 南方 “四·一二”大屠杀弄得目瞪口呆,深感 性格与时代的矛盾,既反感于国民党,又对共 产党心存疑惧,产生了不知 “哪里去”的 “惶 惶然”, “认为一切政治暴力都是毁掉了我们 最好的东西——— 文化”。作为五四启蒙知识分 子,有一种负罪感。钱认为 《荷塘月色》的宁 静的境界恰是作者的 “精神的避难所”。 但是,上述种种说法,说来说去,从价值 观念来说,仍然是一元的,局限于社会功利的 价值范畴,在这种价值观念以外,是不是就没 有其他价值可言了呢 4似乎还没有人去认真思 考过。从理论上说,至少有两点可以值得深 究。第一,光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性 的苦闷作为大前提,并不能揭示出朱自清的个 性来。因为普遍性的内涵小于特殊性,正如水 果的内涵小于苹果一样。反过来说,特殊性的 内涵大于普遍性,正等于吃了苹果就知道水果 是怎么一回事,而光知道普遍性 5水果 6的定 义,却不知道苹果的味道。第二,就是知道了 朱自清的一般的个性,也不足以彻底分析 《荷 塘月色》的特点。因为,个性和瞬息万变的心 情并不是一回事。个性是多方面的,有其矛盾 的各个侧面;个性又是立体的,有其深层次和 浅层次。一时的心情充其量只是个性的一个侧 面,矛盾的一个方面,心理的某一个层次。 《荷塘月色》写的是,他离开家、妻子、孩子 之后一个暂短的时间之后的心情。人的心情是 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 变化万千的。而文章的要害,是这个时间段的 心情,在特定空间的特殊表现,而不是他在任 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比较稳定的 个性。在 《荷塘月色》中,作者明明说了:有 两个自我,一个是平常的自己,一个是超出了 平常的自己。而文章写的恰恰是超出了平常的 自己。不管是八十年代的教参,还是钱理群先 生的分析,都局限于平常的自己,而文章的生 命恰恰在于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文章一开头就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 静”,如果是指 “四·一二”大屠杀以后的政 治苦闷,则从四月到写作时间,应该有三个 月,应该说 “这几个月心里颇不宁静”。政治 形势,对于所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同样 语 文 讲 堂 !" #$ % &’ () )* +, -. /-0 1 02 3. 4 05 6 7- /+ *. *8 9 0* :6 !" (379 ; < =!!# 名作 欣赏 的,朱自清的特点在哪里呢>还有,人的心灵 是很丰富的,政治苦闷只是其一个方面,如果 断定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要作同样的表述,那 又如何解释根本不涉及政治情怀的 《背影》 呢>一些和政治没有直接关系的个人的、家庭 的矛盾,就不能在文章中有所表现吗>如果表 达得好,有深度,就没有任何审美价值吗> 从思想方法上来说,什么叫做分析>分析 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的内在矛盾揭示 出来,满足于把政治社会的形势和作者的心灵 之间的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就并没有涉及矛 盾,而是停留在表现对象和文学作品的统一性 上,只能在表面现象上滑行。分析本来就要把 被表面统一的现象掩盖的深层的内在的矛盾揭 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说了一大车子 话,连矛盾的皮都没有沾边,谈何分析呢>从 操作方法上说,不应该只是追求作品与现实的 一致,而是相反,从作品与现实的矛盾、不统 一的方面入手。这本来是辩证法的题中之义, 但是,要将之落实到具体文本上来,却不是很 轻易的,没有一定的智慧,是不行的。恩格斯 说过,就是在一个事例上,作历史唯物主义的 阐释也是很艰难的。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 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 “总该有另外一副 样子吧”。许多同仁把这句忽略过去。觉得这 句很平淡,没有什么可讲的。但是,这句挺重 要。因为这里就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 是一个样子,是并不值得写的,而今天的 “另 外一副样子”,才值得写。抓住这一句,不仅 仅有利于分析文章,而且便于从中分析出为文 之道。要写一处风景,一般的情况,是不值得 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子才值得写。平时 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 名。 “白天里很少人走,夜晚有点怕人”,一 点诗意也没有。值得写一写的,是 “今天倒 好”,一个人来到这里,好像来到 “另外一个 世界”,作者也 “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许多同行,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但是,这 里的矛盾更为明显了,是双重的。从客观世界 来说,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 “另外一个世界” >这个矛盾 ?两个世界 @不要 放过。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去。那就是 “平常的自己”和 “超出平常的自己”。 “平 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文章中说了, “既 爱群居,也爱独处,既爱热闹,也爱冷静”。 而现在却是只爱 “独处的妙处”。 为什么一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东 西讲呢>因为没有抓住矛盾,无法往深刻的内 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到表面,在字、词、 句、段、篇上瞎折腾了。而抓住了矛盾,就可 以分析到深层去了。他说, “一个人,背着手 踱着”,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 想”,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 话,现在都可不理”,“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因为觉得 “自由”,便感到一种 “独处的妙 处”,妙在何处呢>妙在 “什么都可以不想, 什么都可以想”。我以为这两句话,非常重 要。为什么重要>因为,这是后面的矛盾的线 索。平时并不怎么起眼的荷塘,此时此刻变得 美好起来。所以,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 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要真正在艺 术上读懂经典文本并不是很轻易的。余光中先 生在七十年代,在一篇批评朱自清的文章中, 发过一点非常有意思的议论,说是朱自清很奇 怪,晚上一个人出去居然不带太太。这就是没 有读懂 “自由”这两个字。人家要写的就是离 开了太太和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自由的心情, 这种心情和跟太太在一起是不一样的。正因为 这是不一样, “独处的妙处”,才值得写一 下。 发现了矛盾的深层是 “自由”,就有可能 深入分析了,就不用在什么段落大意上纠缠不 清了。 由于摆脱了白天里的烦累,心情变得解放 了,平淡的荷塘就显得有诗意了。 以下两三段就用非常浓重的笔法来写荷塘 之美。一连用了十几个比喻 ?余光中先生统计 过一共是十四个比喻 @。风是轻轻的,花香是 微微的,云是薄薄的,雾是淡淡的,光是朦胧 的,所有的意象不但在性质上是相当的,而且 在程度上是相近的。尤其是形容花香的那一 语 文 讲 堂 名作 欣赏 !! " #$ %&’$ " ’()$ *+ +,,& ’((- " (’./ 0123 . * !(() !" 句:微风过处,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还有形容月光的那句:光和影的旋律,像 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关于这两个比喻为什么 最好,由于钱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先生六十年代初期的 《论通 感》影响巨大,大家都以通感来阐释,这应该 说是比较贴切的。但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无所 畏惧的。事物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十四个比 喻,不可能全是很精彩的,如把荷花说成是 “像碧天里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荷 叶如 “亭亭的舞女的裙”之类,孤立起来看, 比较平庸。余光中先生在批评朱自清的文章中 说:比喻都不高明,那么多明喻,不好。这是 因为余光中先生从美国新批评出发,认定明喻 不如暗喻。但是,他又认为,这十四个比喻 中,最好的是形容月光从高处丛生的灌木中, 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 “峭愣愣的,如鬼一 般”,但是,这是个明喻,这就有点自相矛盾 了。其实,把比喻分别加以研究,是一种方 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完善,因为就文 章而言,首先是整体的效果,一般不宜拆开来 分析。局部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整体功能 大于要素之和,这是系统论的起码规律。整体 效果好了,就构成了一种互相渗透的和谐,没 有什么地方的语言在程度上,或者在性质上, 互相冲突,互相扞格,互相抵消的;也就是朱 自清自己在文章中所说的 “恰到好处”。哪怕 局部比较差,由于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 渗透,总体上就比较完善了。这篇文章属于抒 情散文,所动人者,情绪也,情绪、感觉和语 言达到和谐统一,给人的印象就比较强烈。但 是,在阐释这一段文章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 老师涉及到这一番风景描写的风格问题。余光 中先生认为,朱先生所用比喻都是“女性拟人 格”,评价不高。殊不知,也有人认为所有这一 切都是一种女性的暗喻,或者是 “借喻”——— “那些关涉女性的爱欲形象却可能是真正的本 体” 4高远东: 《〈荷塘月色〉——— 一个精神 分析的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 〇〇〇年第一期 5。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思考 的。但是,似乎并不到位,因为都离开了自由 和独处的自我欣赏之妙。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 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 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从心 理上来说,外部的寂静和内部的安宁达到了和 谐,也就是 “恰到好处”,而这就使散文构成 了诗化的意境。这种诗化的宁静的境界,是自 由的,因而是美好的。 问题在于:这种自由是什么性质呢6当然 自由有属于政治范畴的,是相对于专制而言 的。但是,自由并不是只有这样一种涵义,自 由还有分属于哲学的、伦理的、实用的范畴 的。哲学的自由是相对于必然而言的,从斯宾 诺沙开始就有了自由是对于必然的认识的命 题。朱自清在这里追求的并不是哲学上的自 由,这一种内涵可以排除。实用的自由是相对 于纪律而言,例如一个学生老是上课迟到,你 可以批评他自由散漫,这个自由,与政治不搭 界,和朱自清先生的心情也没有什么关系。伦 理学上的自由是相对于责任而言。作为父亲、 儿子、教师、丈夫的朱自清因为肩负着重重责 任,“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因而是 不太自由的。把这几种自由的范畴拿来比较一 下,哪一种更符合文章的实际呢 6我倾向于: 文章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和孩子获得一种心灵 的解脱。这一点下面还要仔细地分析。 4二 5为什么对蝉声蛙声他充耳不闻却想到 了 “风流的季节” 政治与非政治,整体与局部的矛盾抓住 了,就有可讲性,抓不住矛盾就没有可讲性, 许多同行之所以在课堂上磨洋工,把一些不须 要讲的东西拿来折磨学生,就是因为没话找话 说。而在明明有话可说的地方,反而视而不 见。这就是不会把潜在的矛盾抓住所造成的后 果。比如,下面的文章中,有几句话,几乎被 所有的老师和论文作者忽略了的话: “这时候 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不是又有矛盾了吗 6朱自清用最明确的 语言告诉我们:原来清华园的一角,并不是如 文章中所写那样宁静,那样幽僻,还有喧闹的 一面。朱先生不过是选择了幽僻的一面,排斥 语 文 讲 堂 !" #$ % &’ () )* +, -. /-0 1 02 3. 4 05 6 7- /+ *. *8 9 0* :6 !! (379 ; < =!!# 名作 欣赏 语 文 讲 堂 了喧闹的一面。因为幽僻的一面和他的内心相 通,因而他用相当华丽的语言,排比的句法, 营造了一种宁静的诗意的境界。这种诗意来自 一种 “独处的妙处”,独处的好处是 “便觉是 个自由的人”。这种 “自由”的性质是什么 呢>余光中先生曾经为文批评朱自清夜出游, 不带太太,看似笑话,但是,也有启发性。他 离开了太太 ?和儿子 @享受着宁静,连蝉声和蛙 声都听不到,可是接下来,却引用了梁元帝的 诗 《采莲赋》,他内心想到了南朝宫廷男女嬉 戏的场面上去了。还说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 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 无福消受了”,这不是太矛盾了吗> 不难看出,有两个清华园,一个是平常 的,一个是当天的。他写的自己,也有两个, 第一个是平常的,另一个是当天的,不是平常 的那个自己,而是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这 个自己和平常的自己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 感到 “是个自由的人”。自由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那 么,他想了些什么呢>这是很值得追究一下 的。很可惜,许多同仁,满足于被动的阅读, 忘记了化被动为主动,在追随中进行预期和回 顾,这样矛盾就会从隐性变为显性。关键在 于,对于自由这样一个概念,要有分析的能 力。通常的分析都是分析一个具体的、感性的 事例,这固然不容易,但是,难度不太大。可 是分析一个抽象的概念难度就比较大了。但 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很难愉快而胜任地做 一个奋发有为的语文教师。分析完自由的概 念,事情并没有结束,还要看文本:究竟哪一 种自由的范畴更适合文本的实际。 从外部感觉来看,他连树上的蝉声和水里 的蛙声都听不到,从内心深处却想着梁元帝 《采莲赋》中男女调情的场面和 《西洲曲》中 民间少男少女恋爱欢会的场面。而且还要感叹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 节”,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 就是他所说的 “什么都可以想”的 “自由”。 高远东的论文 《〈荷塘月色〉——— 一个精 神分析的文本》说, 《荷塘月色》中有一种 “心理骚动的性质”,或者如俞平伯所说的 “没来由的盲动”,用朱自清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 “随顺我生活里每段落的情意的猝发的要 求,求每段落的满足”。如果我们拿 《荷塘月 色》和他的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对照, 就不难看出朱先生内心的苦闷的性质了。在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先生很诚实地 写出他本想听一听歌妓的歌喉的,但囿于知识 分子的矜持,拒绝了。可是内心又矛盾,失 落。 我的学生邢娜妍查阅了朱自清的传记,更 为雄辩地说明了 《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并 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 朱自清于一九二〇年北大毕业以后,到杭 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虽然已经寄给家里 一半,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妻子儿女 生活在家中,受着折磨。从 《背影》中可知, 一九二〇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 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为了减少矛盾,节 约开支,朱自清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的教务主 任。由于庶母的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的私 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得领取,被直接送 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 杭州另组小家庭。一九二二年,朱自清带妻儿 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 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作者给其好 友俞平伯的信中就写道: “暑假在家中,和种 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下去,于是 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 ?所谓刹那主义就是 从生命每一刹那间中均获得意趣,使得每刹那 均有价值 @。后来,朱自清的父亲因为考虑到 孙子的教育问题,从朱自清处把两个孩子接回 扬州。朱先生的生母,也随之一同回去。但 是,父子关系,一直没有缓和。朱自清每月寄 钱回家,往往得不到回信。在 《背影》中提到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 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也渐渐不如 往日”。暑假中 ?也就是写作 《荷塘月色》的 七月份 @,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 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 “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之语。这一切都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 名作 欣赏 !! " #$ %&’$ " ’()$ *+ +,,& ’((- " (’./ 01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刊读者俱乐部邮购书目 语文学习小丛书 4修订本 5 常用文体写作常识 -6 ((元 词和短语 -6 ((元 怎样修改病句 -6 #(元 单句和复句 #6 .(元 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6 #(元 修辞常识例话 #6 ((元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76 !(元 标点符号 $6 ((元 语 文 讲 堂 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 “自 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 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 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 是更加切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 地揭示了心理的和艺术的奥秘。当然,伦理的 自由,也不是与政治的自由没有一点联系,前 面所引用朱自清先生自己的话,就表明他也因 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 由地作政治的抉择。但是,我以为那是比较间 接的,次要的。 我曾经对大学一年级中文系的学生如此分 析 《荷塘月色》,反反复复讲了四堂课,到最 后还是有一些同学转不过弯来,有一个女同学 课后对我说,你怎么能这样讲 8我本来读这一 课,头脑是很清楚的。你这么一讲,把我的思 想都搞乱了。我说,搞乱了,好啊。不是要搞 活思想吗8搞活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搞乱,我 这里所做的,就是要把你原来社会功利是惟一 的价值的心理定势打破。 当然,作品一旦公开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有 自己的解释,甚至可以有与作者不同的理解。 但是,这样的解读,从作者心理方面,而不是 单纯从社会政治反映方面,提出了一种新思 路,至少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空间。这种阐释 的理论基础不是社会学的,而是心理学的、伦 理学的,涉及到意识和潜意识的问题。这就要 求教师对于弗洛依德的学说有一点涉猎,光有 一点粗浅的社会学、反映论的哲学常识对于一 个合格的中学教师来说,是不够的。 有了比较丰富的学理基础,对于人的心灵 的理解就可能比较自由了。但是,这还仅仅是 一种可能而已,要真正把文本解读得深刻,还 要下苦功夫。美国新批评强调对文本的细读 4 9:;<= >=?@ABC 5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到高 潮,而我们在八十年代,引进西方文论的时 候,虽然,引进了一些理论主张,但是,并没 有把人家的方法用到我们的阅读过程中去,因 而,还没有来得及在中国生根,就被认为是过 时的东西,而被搁置了。当然,新批评也不是 十全十美,它的最大局限,第一,常常是限于 诗歌的解读,第二,它的解读方法,也比较狭 隘,第三,它的操作性也比较差。九十年代以 后,我们又引进了西方最新潮的文论,如福 柯、德里达的东西,但是,也只是偏重于他们 的宏观理论,而忽略了人家为了达到这样的宏 观理论所使用的微观分析的方法。因而,至今 还没有一种西方文论成熟到可以说是达到了活 学活用的程度。 在与学生 “对话”而不是灌输的课堂上, 老师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全 新的课题,人文精神不是简单的教条,而是一 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比如说,在讲解鲁 迅的作品时,许多教师都讲到了鲁迅对于劳苦 大众的悲惨命运,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但是到了作品分析时,就不再提起了。真 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而不是文本 之外的。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 来,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这不是很容 易的,因为,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 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 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一般读者,常常 视而不见,解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所谓于 细微处见精神。光是在字句上理解人文精神是 不够的。在课堂上要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 分析。在看来平淡的地方分析出深刻的人文内 涵来,是需要真功夫的。要在分析作品时,从 字里行间揭示出来才到位。要从作品中,从文 本中分析出来,这样才是活生生的。
本文档为【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_荷塘月色_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2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5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24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