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举报
开通vip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n全璺±塞垫:堂塑型茎查要塞!竺兰苎!塑璺苎!!!塑 I 166■ ■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oo■■’。’。‘‘oo’。。。’——。’———————————————————————————————————一 一HUNDREDSCH00LSlNART 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8-0166—02 设计的文脉① ——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赵传玉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 摘要...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n全璺±塞垫:堂塑型茎查要塞!竺兰苎!塑璺苎!!!塑 I 166■ ■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oo■■’。’。‘‘oo’。。。’——。’———————————————————————————————————一 一HUNDREDSCH00LSlNART 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8-0166—02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文脉① ——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赵传玉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 摘要:文脉设计在老城区或是在城市重要的、经典的建筑区域是比较适宜的。美籍华 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文脉设计在苏州老城区的一个经典之 作。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设计;文脉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图分类号:TU一80 文献标识码:A AcademicIdeasinDesign ——OnVisitingSuzhouMuseum ZHAOChuan—yu 2006年10月笔者去苏州考察,参观了由美籍华裔建筑大 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并有幸见到r这位令 华人骄傲的年近九旬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苏州博物馆 新馆由贝先生来主持设计实在是苏州市政府的明智之举,也 是中国建筑之幸事。贝聿铭先生是一位有着辉煌建筑业绩的 著名建筑大师,他的建筑杰作如: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香 港中银大厦等经典之作早已为世人熟知。他也是一位谙熟中 国文化的智者,在上个世纪中国14tl冈Jl改革开发的八十年代初, 由他主持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件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 优秀的当代建筑作品,可以说他懂得怎样延续中国建筑的文 脉。今天选择贝老来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实在是恰如其分、 再合适不过的了。第一,他已完成许多辉煌的建筑手笔;第 二,他有丰富的建筑经验和人生阅历;第三,他就是一个苏州 人,他在苏州出生长大,尽管他在国外生活多年,但他的根在 中国在苏州。据说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就是他曾经的 家,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我想,应该是中国优秀古典园林的 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地熏陶了他,造就f『他在建筑方面具有超 人的智慧吧。他懂得中国文化,但他更懂得如何用当代的建 筑形式来表现中国建筑,延续中国建筑之文脉,其实香山饭店 的设计他就是这么做的。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更加注重 了建筑的发展与城市和谐。新馆座落在苏州市老城区,原李 秀臣忠王府和著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就紧邻新馆,师古 而不泥古是其设计原则。我记得他在新馆落成后的电视新闻 采访中曾说新馆设计要有新意,又要吸收中国古典建筑的精 髓,不与周围的老建筑相冲突。而新馆就体现了他的这个设 计意图,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整个建筑和建筑内外环境 的设计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与文化气息,与周边老建筑也 极协调。可以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落成是贝聿铭先生的又一 件经典之作,他把这件作品戏称为他的“小女儿”,可见他对新 馆也是非常满意而钟爱有加的。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落成是文脉设计的成功范例。文脉设 计的好处就是较为和谐,一是具有新意,二是较符合变化统一 的审美原则。建筑除了使用功能外,其形式美感往往总是成 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建筑是有群体性特征的,就像是具有社 会性的人一样。建筑在城市中怎样发展,在城市中怎样去设 计建筑这些个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交通和 ①作者简介:赵传玉(1964一),男,汉,湖南长沙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读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剐 院长,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万方数据 167l 全里生奎望:堂塑型茎查亘窒!竺!兰苎!塑璺竺!竺塑n HUNDREDSCH00LSINART一 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都是缓慢的,不同的文 化和审美缺乏交流而相互影响也比较小。因此各国各地区建 筑的发展主要呈现因袭与传承的状态,其主要的样式也不多。 几千年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就是如 此,城市一般都会呈现较为统一的建筑风貌。然而就是在二 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一百多年问里,随着科学技术的 飞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交通能力和信息传播水 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社会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随之也 变得非常频繁与迅捷。不同的意识形态及审美的影响也变得 更加深远。在此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国城市建筑的发展都存 在着文脉的问题。发端于欧洲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是 建筑领域里的一次革命,同时也割裂了欧洲建筑的文脉,因有 深层的历史原因,今天看来却也符合建筑的发展规律。从上 世纪六十年代直至今天。建筑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且风 格流派众多。这众多风格流派的建筑汇于一个城市的状况已 不足为奇了。然而一个城市总会有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统 一的建筑风貌。迥异于这统一建筑风貌的新建筑层出不穷地 出现就会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要想不破坏城市的建筑格局,这 新建筑往往就会成为不同审美群体争议的焦点。北京市天安 门广场附近的中国国家歌剧院的设计就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我认为此建筑的设计本身是具有新意的,同时具有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不愧为时代新建筑之力作,然而它所处的位置却存 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其建筑形式与周边建筑风貌格格不入, 反差极大。如果此建筑是在北京城三环以外甚或是二环以 外,我想它是不会引起如此大争议的。但它偏偏是建在中国 的首都的中心,神圣的天安门广场边上。别说普通市民无法 理解,就是专业人士反对的呼声也很高。也许有人会说天安 门广场附近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 筑不是也借鉴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语言吗,可它们总归还是 比较庄严的,符合天安门广场的特殊气氛。我的观点也许有 些保守,但我认为老城区的建筑发展还是以文脉设计形式为 上。风格迥异的建筑还是在新城区发展较为合适。也许还有 人会说,贝聿铭不是也在法国巴黎神圣的卢浮宫前设计建造 了令世人瞩目的,与卢浮宫古典建筑风格截然相反的玻璃金 字塔吗,虽然以前有极大的争议,遭受强烈的反对,而建成后 不是又得到广泛的认同了吗。我只能说建筑审美问题是一个 复杂的问题,建筑审美是受社会时代审美风范影响的。至于 巴黎卢浮宫的扩建项目——玻璃金字塔建筑是否真正会成为 建筑的经典,有没有破坏卢浮宫建筑的整体性,我想这个问题 只能交给历史,让后人去评说。 我坚持认为文脉设计在老城区或是在城市重要的、经典 的建筑区域应用是比较适宜的。我这里的文脉设计似乎有些 折衷主义建筑思想的味道,其实在老城区或是在城市重要的、 经典的建筑区域进行建设和改造还真应该慎重,不要哗众取 宠。就像要改变老人的形象也不必做得太新潮一样,要想搞 新潮还是装点年轻人更加适宜,也就是说新建筑在城市新区 里去试验去建设更好。 万方数据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作者: 赵传玉, ZHAO Chuan-yu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 刊名: 艺术百家 英文刊名: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卷(期): 2008,24(z2) 被引用次数: 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姜爱兵.刘翔 我眼中的建筑大师——试论贝聿铭的建筑思想 -四川建筑2008,28(5) 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美藉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获得过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建筑奖.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为世界建筑史留下许多经典 杰作.文中通过其成长历程、主要作品及言论来探讨这位建筑大师的建筑思想,力求可以深层次地理解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理念. 2.期刊论文 冀华.JI Hua 贝聿铭建筑思想初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8) 通过对贝聿铭先生一些零星口述的记载和对其作品的研究与分析,尝试去认识、理解这位大师的建筑设计理念,试图揭示其建筑理论的内涵. 3.期刊论文 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解析贝聿铭的建筑设计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3) 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解读贝聿铭的建筑,通过与前辈建筑大师们的比较,使我们看到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对前辈大师的继承和借鉴,而是 不断地超越他们已经涉及的领域,不断地尝试他们未曾做过的事情,从而不断地演变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特色. 4.期刊论文 黄健敏.HUANG Jian Min 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时代建筑 2007(3) 出生于苏州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于2007年为家乡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以其一贯的几何设计实践"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审视这幢精致的建筑物,可 以发现许多眼熟的建筑元素.文章通过比较,阐释贝氏作品的风格,分析了大师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演绎,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苏州博物馆. 5.期刊论文 黄海峰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思想及作品诠析 -建筑设计管理 2009(8) 目的不在于去重复以往别人对贝聿铭建筑设计理念的过多描述,而是意图系统地去解读他的建筑哲学思想.认为必须从他的成长背景来探寻其思想形 成的路径,并且借用"尚中"这一哲学概念来诠析其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使中西文化融贯、古今共生的过程,最终得出一个普适性的道理. 6.期刊论文 毛开宇.MAO Kai-yu 从香山饭店到玻璃金字塔——贝聿铭建筑创作的两种创新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9(1) 从建筑创作创新视角出发,通过对北京香山饭店和巴黎卢浮宫美术馆的剖析,探讨建筑的内在逻辑及与环境 R 关联,论述了贝聿铭 3 个重要作品R 延 续性与突破性创新思维在不同文化、地域上的异同. 7.期刊论文 高轶昆.孙晓军.Gao Yikun.Sun Xiaojun 贝聿铭对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 -黑龙江冶金 2010,30(1) 文章通过对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物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香山饭店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为中国建筑创 作民族化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 8.期刊论文 梅青.薛求理.贾巍.Mei Qing.Xue Qiuli.Jia Wei 纯净的完型——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 -新建筑 2010(5) 通过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作品及其与周围环境之拓扑布局关系,对照贝聿铭其他设计作品,尝试以"道"与"器"、"名"与"实"的中、西方古典哲学视角 ,再度挖掘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内涵及其设计手法,解读分析这一"完型"之作中所体现的主题,并发现其对当今建筑实践的启迪意义. 9.期刊论文 陈怡 香山饭店贝聿铭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3) 文章通过对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物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香山饭店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为中国建筑创 作民族化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 10.期刊论文 李宁.LI Ning 解析贝聿铭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5) 贝聿铭先生是当今国际建筑界一位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他那些矗立于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的风采.通过对贝氏若干建筑作品的分 析,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中国人文精神体现以及中国式信仰三个方面探究指导其建筑创作的思想理论与手法的脉络.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sbj2008z2050.aspx 授权使用:青岛理工大学(qdlgdx),授权号:94659aae-202d-4e73-b0f4-9ea801545536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6日
本文档为【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09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2-04-17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