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

【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

举报
开通vip

【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 【大鼓】 大鼓 1.打击乐器 大鼓 目录 基本资料 1. 2.曲艺的一个类别。 大鼓简介 乐器结构 大鼓种类 1. 简介 2. 戒晨鼓 3. 藏族的额阿 4. 壮族的种劳 5. 瑶族大鼓 6. 侗族的工 7. 彝族的额格子嫫 8. 水族大鼓 9. 土家族大鼓 10. 澧州大鼓 基本资料 1.管弦乐队中最大的鼓。 直径近1米。由蒙上皮的木制框架构成。演奏时通常竖着放置,虽然可能有一面或两面鼓膜,但实际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个单鼓槌敲击,被称作...

【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
【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 【大鼓】 大鼓 1.打击乐器 大鼓 目录 基本资料 1. 2.曲艺的一个类别。 大鼓简介 乐器结构 大鼓种类 1. 简介 2. 戒晨鼓 3. 藏族的额阿 4. 壮族的种劳 5. 瑶族大鼓 6. 侗族的工 7. 彝族的额格子嫫 8. 水族大鼓 9. 土家族大鼓 10. 澧州大鼓 基本资料 1.管弦乐队中最大的鼓。 直径近1米。由蒙上皮的木制框架构成。演奏时通常竖着放置,虽然可能有一面或两面鼓膜,但实际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个单鼓槌敲击,被称作大鼓槌,两面的头都可使用,头上包着羊毛或毡子。通常敲击时,是击鼓膜的中心与鼓边之间,击鼓的中心只是用于短促而快速的击奏(断奏)和特殊效果。尽管现代大鼓在交响乐队已广泛使用,但最初它只是和其他土耳其军乐队的打击乐器一起在18世纪晚期进入欧洲,19世纪中叶以前一般只用于模仿军乐队的音响效果。 2.曲艺的一个类别。 清代形成于北方,一般认为由鼓词衍变而成。一人自击鼓板演唱,另有三弦等乐器伴奏。近代流行各地的大鼓不下二三十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等。通常还把弦子书一类归在大鼓中。各种大鼓的书(曲)目、唱腔等不尽相同。 大鼓简介 大鼓(梵名dundubhi)乐器名。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在佛教古来被做为敲打集众之用。 在《有部目得迦》卷八中说:“六大都城诸苾宣等,咸悉来集,人众既多,遂失时候。佛言:应打犍稚。虽打犍稚,众闹不闻。佛言:应击大鼓。” 此外,鼓也用来做为警示之用。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亦将在鼓用于仪式、舞乐与军阵中。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有“法鼓”、“茶鼓”、“斋鼓”、“更鼓”、“浴鼓”等多种。其中,法鼓是在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击之。上堂时击三通,小参时击一通,普说时击五下,入室时击三下,皆当缓击。茶鼓是在祖忌献茶汤时,长击一通,由侍司主之。斋鼓悬于库司之前,于斋时击三通。更鼓是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通,其余随更次击之。浴鼓是在浴时击四通,由知浴主之。 乐器结构 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 鼓的材料,鼓身?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 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鼓圈和鼓卡:目前多用铝合金制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条、布料或绒毡,呈球状。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 变化。用鼓棰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 现代大鼓起源于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称大军鼓,中世纪时传入欧洲。是军乐队、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几乎不作独奏,而是参与合奏或衬托乐队和声的伴奏乐器, 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乐队的低音声部更加充实、丰满,而且为整个乐队带来一种气势,增添了活力。 大鼓种类 简介 大鼓是藏、壮、瑶、苗、侗、彝、水、土家、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额阿。壮语称种劳。苗语称嗯铎。侗语称工。彝族称额格子嫫。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最为盛行。 古往今来,大鼓一直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因流行地域、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形制也有区别。多用于报时、祭祀、宫廷仪仗、军事、宗教、器乐、舞蹈、戏曲、婚丧、节日和民间娱乐等场合中。 戒晨鼓 作为报时的大鼓又称戒晨鼓,常置放于城池的鼓楼之上。北京鼓楼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专门作为公共报时使用的,为使北京居民都能听到报时,鼓做得特别大,鼓面直径150厘米,曾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钟鼓楼上钟鼓齐鸣,低沉的鼓声传播全城。直到1915年钟表普遍使用后,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文物。在北京天坛,也收藏有一面清代制造的大鼓,鼓面直径150厘米、鼓高200厘米,是旧时皇帝祭天时才使用的。大鼓用于报警的称警鼓,用于告状的称登闻鼓。 在全国各大佛教寺院,建寺时已在山门之后建有钟、鼓楼。钟楼在东、鼓楼在西,互相对应。大鼓悬于鼓楼之上,鼓的大小往往随寺院规模和等级而定,鼓面直径小者60厘米以上,大者可达150厘米以上。河南白马寺的大鼓,鼓面直径128厘米、鼓高130厘米,横置在120厘米高的木架上,僧人要站在梯子上击鼓。有的寺院在大雄宝殿西南侧的木架上也置有大鼓。寺院的大鼓,用于僧人早晚上殿作功课、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盛典仪式做法事时敲击,晚上还作为报时用。 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西藏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 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西藏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壮族的种劳 壮族的种劳,呈圆墩形。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鼓框用杉木板拼制,以竹篾圈箍紧。鼓面直径和鼓高均为60厘米,上口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用鼓钉固定。鼓腰稍粗,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底敞口并向内收束。将鼓置地,双棰击奏,发音洪亮。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或为舞狮、舞龙伴奏。? 瑶族大鼓 瑶族大鼓,呈圆柱形。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等地。各地形制不同。南丹县里湖、瑶寨一带的大鼓,多用整段樟木掏空作鼓框,上口单面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牛 皮,用竹钉固定,鼓面直径60厘米,70厘米、鼓高90厘米,100厘米,下端敞口。田林县平山等地的大鼓,鼓框用木板拼成,两端均蒙牛皮,鼓面直径80厘米左右、鼓高100厘米,120厘米。瑶族大鼓是瑶族铜鼓乐队的指挥和领奏乐器。演奏时置于乐队中央,用双棰敲击,声音洪大。奏法有跨腿击、弯腰击、反击擂、交叉棰等,并交替击奏鼓心、鼓边或鼓框等。奏者 边击边舞,奏法千变万化,舞姿优美动人。多用于民族节日、婚丧礼仪等场合。 苗族的嗯铎,汉称苗族皮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南丹等地。鼓框用整段原木掏空制成,两端蒙以牛皮,用竹钉固定,鼓腰置鼓环。各地尺寸有别。那坡县的鼓面直径60厘米、鼓高80厘米;南丹县的鼓面直径50厘米、鼓高100 厘米。演奏时,双手执棰,边击边舞。常与铜鼓、锣、钹等乐器一起合奏,用于婚娶丧事等场合中。 侗族的工 侗族的工,呈圆筒状。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鼓框用整段“梅香雪” 原木挖空制成,两端收束,中腰稍粗,鼓面直径50厘米、鼓高100厘米,150厘米,两端蒙牛皮, 边缘 用竹钉固定,鼓两侧置鼓环。系绳横吊于侗寨鼓楼中。以两棰击奏,发音洪亮、浑厚,远闻数里。平时不用,仅在盛大节日、传达上级公文和聚众议事时方可击奏。 彝族的额格子嫫 彝族的额格子嫫,圆筒状。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和泸西等地。鼓框用一整段椿木或核桃木掏空制成,两端蒙以羊皮,鼓面直径60厘米、鼓高95厘米。演奏时置于架上, 用双棰击奏,棰头一端包以绒布。也可前面一人背鼓,后面一人边走边击。每逢节日、喜庆或赶集场合,用于伴奏民间歌舞《大三弦舞》(又名《跳月》)。 水族大鼓 水族大鼓,呈圆筒形。流行于贵州省各地。鼓框用整段椿木、樟木或桑木挖空制成, 中间略粗,两端蒙牛皮。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100厘米,置于鼓架上,以短木棰敲击。用于六月六、过端(水族过年,八、九月间)、过捻(正月)等传统民族节日,常与铜鼓、芦笙等乐器合奏,众人围鼓歌舞。 土家族大鼓 土家族大鼓,又称堂鼓,圆筒形,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牛皮,鼓皮边缘用两排铁钉或竹钉固定。鼓面直径44厘米、鼓高46.5厘米。鼓置于地,双棰敲击。也可鼓绑长杆,前后两 人抬鼓,中间一人击奏,发音粗犷洪亮,常与唢呐、锣、镲等乐器用于花锣鼓或丝弦锣鼓合奏。喜庆或节日也用于民间舞狮、舞龙伴奏。 澧州大鼓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起源不详。传说源自庄子的鼓盆歌。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以上历史。 【排鼓】 排鼓 百科名片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 目录 乐器简介 研制 鼓架研究 鼓棒 1. 红木鼓棒 2. 白杨木鼓棒 历史记载 演奏 发展 作用 堂鼓棒与排鼓棒 乐器简介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中央 花盆鼓/大堂鼓 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 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每个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幅度可达四或五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定音。鼓身固定在一个可以升降的特制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形架,鼓身置于架中可以翻转进行音高选择。 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洪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在乐曲《山寨的节日》、《海上锣鼓》、《龙船锣鼓》中,均有排鼓的独奏乐段。 吉林省歌舞剧院于延河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研制成由十三面鼓组成的排鼓,鼓身用玻璃钢制作,鼓和架为插口式结合,结构新颖,已用于舞台演出。 研制 制鼓步骤,一共分为取皮、除毛、去脂、晒皮、制框、烘鼓、装胆、绷皮、调音、打钉、装环、上漆等步骤。在台湾制鼓所采用的皮是水牛皮或黄牛皮,以手工方式制鼓,牛皮的去脂和除毛是制鼓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关系著鼓皮的品质。鼓胆用铁丝绕成螺旋圆柱状,使敲击鼓面后,鼓声能起共鸣,延长振动的时间。小鼓的制作,和大鼓一致,只是鼓框只用一块木头制成,没有大鼓需多块木头籀绕成圈的手续。 1959年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根据浙江吹打乐中鼓的组合特点,在堂鼓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种“套鼓”,鼓框二端厚度不等,有效振动面积大小不一,发音高度相差一个小三度,把鼓框固定於“U”型鼓架上,可以随意升高或降低,亦可改变敲击角度。排鼓一套四个,各鼓大小不一,称一号鼓、二号鼓、三号鼓、四号鼓,或中堂鼓、次中堂鼓、小堂鼓和高音堂鼓,由低音到高音依次排列。1963年又增加了一个花盆鼓。以后再经改进,扩大了音域,每鼓均能在四至六度以内的调定音。台湾在实验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立国乐团及台湾大学、师范大学及各艺术院校,都有此种五个一套的双面排鼓。 另外由吉林省歌舞剧院于延河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研制成十三面鼓组成的排鼓,鼓身用玻璃钢制作,鼓和架为插口式结合,目前基隆市立国乐团有这种排鼓。由于每个鼓只有一面鼓皮,另一面为平面鼓身,实际打起来没有双面排鼓般具有较佳的共鸣较果。演奏时,排列方法有一字形、八字形、弧形、半圆形和“A”字形等,可供站击、坐击、侧击、斜击及拍 击、轮击、交叉击等。演奏技巧除点击、滚击外,由於一人演奏五面鼓,在快速乐曲中,难度是比较大的,目前已有排鼓的独奏段落。 鼓架研究 排鼓架 排鼓 现今所使用的双面排鼓架,架身的钢珠常会因转动而掉落。台北市立国乐团及实验国乐团,常用西洋小军鼓架当作排鼓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整体架五音排鼓,是由中国鼓王——刘汉林先生和济南鼓韵打击乐器厂王令新经理共同设计制作的,在原来分体架的基础上组合成整体架,在演出前方便移动,适合赶场。整体架可以拆装,也方便长途运输。更重要的是在制作工艺上有了很大改进;整体架和鼓使用的金属件质量更加可靠。 鼓棒 1(软棒:用于花盆鼓及定音花盆鼓,棒身用竹子制成,鼓棒敲击处黏上圆形木头或软木,外部以圆形绒布缝合,收线处在棒头下方。在台湾,常见演奏者用西洋定音鼓棒代替,由于西洋定音鼓棒外部绒毛纤维,易被鼓皮毛孔沾黏,所采用的鼓棒多是用西洋绒布皮堆叠而成的扁形圆柱鼓棒。 整体架鼓韵五音排鼓 2(硬棒:多用红木、乌木制成,鼓棒质材重,敲击端鼓棒圆径小,手握端鼓棒圆径较大。根据日本鬼太鼓来台演奏时节目单记载,所用的鼓棒为桦木所做。中央音乐学院李真贵老师送给笔者的大鼓棒也是桦木所做,长为35.2公分,前尖后钝,距离尖端1公分处,直径为1.7公分;距后端1公分处,直径为2.1公分;距后端6.6至7.2公分处0.6公分的棒身,绕著棒身刻上二道圆环;距后端3.4公分处,钻上直径为0.4公分的孔。鼓棒质量较红木、乌木轻,适合花盆鼓,大鼓的演奏。 红木鼓棒 为国乐团中常用于堂鼓、排鼓及大鼓的演奏,台湾常用的红木鼓棒为长25.5公分,距离鼓棒前后两端各1公分处,棒身直径各为0.8公分及1.2公分,红木质材坚硬,适合鼓棒制作。 白杨木鼓棒 自从近年来白杨木被利用于制作鼓棒的材料后,渐渐被国乐打击者所采用。因为白杨木的外环绕著中心有六道清楚的木纹,所以又称六道木。白杨木质地结实具韧性,不似红木棒身常有打击后裂开的情形。白杨木在使用锯子修整时,可看见其碎屑往下沉,不似一般红木木材,会四处飞散。六道木鼓棒,长约30.4公分,前端1公分处,直径为 1.1公分,后端1公分处,直径为1.4公分。经砂纸磨尖棒端和修整棒身后就可使用。 历史记载 中国打击乐以其多样和富于变化的音色,为传统民间戏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历史上鼓和锣这两样至今仍被广泛演奏的中国传统乐器,其起源和发展多有学者研究,其种类及制造的过程,是想深入去探索的,在此先初步探讨现代台湾国乐团中常见的鼓、锣类及其鼓棒、架子之形制,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开端。 关于排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排鼓。” 这是对排鼓的最早记载。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写道:“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 面阔丈余。”房玄龄《晋书?南史》:“广州夷人,宝贵排鼓。”当时的广州地域很大,包 括今两广绝大部分。骆越系秦汉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个部族,即今之壮族。隋唐以来的文献 中,更多见到两广、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关铜鼓的记载。《隋书?地理志》:“自岭以 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唐代杜佑《通典》: “排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提到只有一个鼓面。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 》中描写排鼓形象时写道:“蛮夷之乐有排鼓焉,形如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 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 ,击之响亮,不下鸣鼍。”南宋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 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演奏 排鼓的击鼓要领和动作与大鼓相同,排鼓两面都能定音,这是因为每只排鼓的鼓膛一面大,一面小,其音域也不一样,每只排鼓两面定音多为四五度关系,其原因是在演奏时虽然只敲击一面,但另一面的鼓皮不是静止的,会产生共振。所以将两面鼓皮定音为协和音程,一方面容易把音定准,另一方面又可使发音纯净,因为敲击声音就是音乐的素材本身,使声音悦耳动听,节奏鲜明,在排鼓演奏与教学中,无论打轮奏、滚奏,还打练习曲、独奏曲时其声音质量是需要特别下工夫的。 在排鼓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与敲击排鼓时使用力量的来源,力度的支配,触击排鼓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生理学角度把人的上肢划分为手、小臂、大臂、肘部、腰部、等几个可以独立活动的部分,正确运用力量是学习排鼓基本技能的关键,力的运用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决定所打作品的成败。 手指、腕、臂的力量协调运动的发力之源来自腰部。换言之,腰部力量是敲击排鼓的发力之源。“人之驱,腰为中”腰部在行走,立走时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而发力时,则反映在大脑指挥下的力量储备,在排鼓演奏中,经常遇到乐谱所规定的力度记号,如f、ff、fff等。这些记号的演奏,虽然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的要求,但都是表现力的强烈程度。这些演奏力度 必然要腰部力量为发力点。并使鼓皮自上而下地充分振动,(似乎要让大地发出声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把声音打透)。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演奏效果。 如鼓乐合秦《鼓动中原》的开始和结束向由两个f直到三个f构成的,气势有力、雄伟、大气、若不是靠腰部发力是不行的,腰部力量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排鼓演奏,而是通过手指、手腕、双臂、双肩、背部的瞬间传送来完成演奏的,这种力量传送的是否协调,是排鼓产生良好演奏效果的关键。他们是爆发性强秦,适中强秦。 爆发性强奏。这种力度在乐曲中常见,敲击排鼓时要使声音有弹性并有爆发力,就要把声音打“透”。尤其是在演奏快速度的节奏时、敲击重音部分所要发出的力量要做到身体部位自下而上地“拔地而起”。要求演奏效果特别强劲,饱满,音色雄浑,通过腰部,上身、手臂和手,最后用鼓槌敲击在鼓面上明显的“动感”处于“提劲”状态,敲击时不仅只用手指,手腕、手臂、腰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要包括腰部双膝和双脚等部位的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才能腰部力量高度集中驱动爆发是它的发力特点。 适中强奏。这种力度强而不爆,音量也在爆发性强奏之下,手指、腕、臂部所强调,所感受的力感集中但不驱动爆发:指、腕、臂部力量驱动内在力量的支持是它的特点。只有巧妙把握并将指、腕、臂部力度在内在支持贯穿于击打鼓面之中,方能达到丰厚、饱满、坚实内在的力的效果。 弱奏。爆发性强奏的发力特点是手指、腕、臂和腰部,双膝,双脚驱动爆发。适中强奏的发力特点是手指、腕、臂部驱动内在力量的支持与瞬间传送。而弱奏时有手指、腕部力量的传送最具特色,用二十个字概括它的发力原则:意念由指腕、发力要匀称、力贯满肩背、缓推手指腕。在弱奏中,既要求音量要弱,又要求敲击到底,声音实在,弱而不虚。此点很难控制,正确运用二十个字原则,会有满意效果的。 在打击乐排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今对手指、腕、臂部的动作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主张整体的放松,让手臂的自然重量通过鼓槌传到鼓面上,认为手腕、小臂、大臂、肘部、肩部都应协调。正确地运用手指、腕、臂、肩、背、腰、双膝、脚的力度,才能演奏出满意的音响效果。声音技巧,也就是基本触击手法。严格地说,声音技巧首先应该包括头脑中的声音意识,声音意识是指头脑中对声音的想像,这种相像来自听觉对击打鼓面音色的直接感受和对曲子的理解。如果离开了头脑中对声音的相像,触击鼓面技巧就是无本之木,也就是不能表现出所需要的声音来。了解排鼓的发音原理和特点是研究排鼓演奏声音技巧的必要前提。触击通过鼓槌敲击到鼓面而发音这就是排鼓发音原理最简单的陈述。如果对排鼓的发音原理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便能够发现,鼓槌敲击鼓面运动轨迹是直接的,并且其运动形势仅有快慢之别,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排鼓强弱的声音变化包括音质、音色、音量的变化,实际上只产生敲击瞬间鼓槌速度的变化。因此,归根到底,排鼓演奏者的敲击方式,控制和影响着鼓槌的敲击速度。声音的变化取决于导致的鼓槌敲击鼓面速度的变化。如何运用这简单的原理研究出可操作性的技巧规律。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什么是鼓槌触击的变化形式,即触击方式,简单地说,触击方式就是触击的用力形式。触击的用力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用力方式和传力方式。用力方式主要体现于形式不同的触击速度;传力方式主要体现于触击手指或手部的支撑形式,这都是决定击鼓速度的关键的因素。 发展 属于膜鸣乐器的蒙皮鼓,其起源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圣人制鼓说、《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鼓、控、揭、埙、箎,此六者,德之音也。”伊耆氏之鼓。《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黄帝制鼓说。《山海经?大荒乐经》 :“乐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内经》亦云:“黄帝伐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 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神农制鼓说。明朝罗欣《物原?乐原》 云:“神农作鼓。” 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为框以革为两面,用草扎成的鼓槌敲击。 鼓在商代是广为流传的乐器,商周以来有多种形制。《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足鼓为鼓下带足,商代晚期的双鸟饕餮纹铜鼓即是足鼓,鼓腔两面饰鼉皮纹,鼓腔下有四个兽首为足。这时期也出现了一种像近代民间流行的“拨浪鼓”,当时称为或鼓,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两边系著两条绳,绳端是小珠,当手榣木柄,这两个旁耳就来回敲击鼓面而发出声音了。 到了周代,在《诗经》所记载的二十九种乐器当中,打击乐器就占了二十一种,其中的鼓类包括有贲鼓、县鼓、鼉鼓、鼓等。在大射仪乐队中,还使用了建鼓、羯鼓、应鼓、鼓等打击乐器。 一种铜制的乐器,称之为铜鼓的,流行于春秋时期,它是由当作炊具的铜釜所发展来的。到了西元前七世纪,才作为专门的乐器使用,这时的形制也较为稳定,并有多姿多彩的图饰在鼓上。铜鼓是作为统治者的一种权力的象征,后来用于战事,也作为祭祀、赏赐及进贡的重器。 五音排鼓 汉代的百戏,其乐队为盛行於汉代的大型钟鼓乐队,以鼓为主,配有箫、笙、筑、瑟、编钟及编磬等乐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应鼓。应鼓为应和大鼓之意,为放置於大鼓旁的小鼓,另有一种鼓,在百戏中作为掌控节奏作用者,称为鼓。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造成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传入了中原地区,如羯鼓、腰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等,这些乐器随后盛行于唐,使用于隋唐燕乐中。 隋唐时期,在隋九部乐与唐十部乐中,出现了节鼓、腰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齐鼓、担鼓、连鼓、革鼓、桴鼓、同鼓、王鼓、正鼓、和鼓、檐鼓等近二十种的鼓类,不同於汉以前之鼓。 宋代作为军乐或仪仗使用的鼓吹乐,以鼓和吹管乐器为主,人数达数千人。 元代承宋遗制,在宫廷雅乐中,包括了建鼓、鞞鼓、应鼓、晋鼓、雷鼓、路、雷、路、雅鼓、相鼓、搏拊等十二种打系乐器;在宴乐的部份,则有杖鼓、扎鼓、渔鼓、和鼓、金鞚鼓、金鞚稍子鼓、花腔稍子鼓等等鼓类。 明清以来,鼓之数量与种类不及唐宋,乃因其时以战曲说唱、民歌小调为主,乐队则以拉弦乐器为中心,出现的鼓异於前期来自西域之腰鼓类,包括有荸齐鼓、板鼓、堂鼓、缸鼓、腰鼓、书鼓、八角鼓等等,作为戏曲、民间音鼓、昆曲、江南丝竹等的伴奏。 作用 鼓在生成初期,主要用于宗教、军事、通讯、民俗、典礼等相关的活动中,是出于实用的功能。后来慢慢地藉由其丰富的音响与鲜明的节奏,人们开始将鼓当做一种审美的物体,应用 于日常娱乐或民间游艺之歌舞音乐中,鼓就开始具有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排鼓 中国鼓的艺术表现力是由节奏、音色、力度及速度等要素的综合作用所构成,虽然大多数之鼓不具固定音高,但由於上列数要素的结合,乃产生了高深的艺术特色。 以音色来说,由于鼓的形制构造不同,以及演奏技巧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力度使用在相同的节奏及音色的鼓点上,也可产生很多的变化,加上速度的掌控,中国鼓将可表达出更丰富多彩的音响艺术。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鼓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民间舞蹈、器乐合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民歌中,出现了很多以鼓为主要角色的乐种,以下作简要叙述。 历史以来,鼓经常作为民间舞蹈的伴奏乐器或道具,鼓作为舞蹈的主要角色,掌控节奏,以宏亮的鼓点,激发了舞蹈的情绪。在各种民族器乐乐种中,鼓是一件重要的乐器。例如吹打合奏中的打击乐合奏,是纯以打击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包括在陕西鼓乐与江南的十番锣鼓等大型套曲中的锣鼓段子,以及戏曲开场锣鼓与武打场面的伴奏,宗教科仪音乐的前奏、间奏、伴奏、尾声;还有如民间节庆活动与红白喜事活动的锣鼓班社等等,都有纯粹的打击乐演奏。在不同的鼓与其他打击乐器的音响组合下,以丰富而复杂的音色、节奏与力度的变化,表现了热烈激情或轻巧活泼的气氛。 在说唱音乐中,其伴奏多含有鼓类击乐器,甚至如鼓词、大鼓、渔鼓等曲艺还以鼓来命名,可见鼓与说唱音乐关系之密切。在这些说唱伴奏中,鼓具有击节伴奏或衬托气氛用, 戏曲音乐,无论是唱、念、做、打,都特别讲究节奏的准确鲜明,这节奏性就靠锣鼓乐来表现与控制。、鼓除了单独表现,作为模拟生活音响,如流水声,更鼓报唱。主要是以主导性地位与其他的打击乐器配合,作为演员之刻划角色,如表情、强调、标点、统一协调、桥梁、渲染、省略与提示等作用,鲜明的表现出演员的角色。这种能力当然也是靠鼓及其他击乐器在音色、节奏、力度上的有机配合。 堂鼓棒与排鼓棒 鼓 台湾很多民间艺人喜爱用竹制鼓棒,可由民间曲艺中发现,亲见亦宛然掌中戏团打鼓师傅,对其来自大陆的竹制堂鼓棒爱不释手。竹制堂鼓棒前后端直径相同,以有竹节端 为前端,打起音来是“通.通.通..”的效果。红木鼓棒为国乐团中常用於堂鼓、排鼓及大鼓的演奏,台湾常用的红木鼓棒为长25.5公分,距离鼓棒前后两端各1公分处,棒身直径各为0.8公分及1.2公分,红木质材坚硬,适合鼓棒制作。自从近年来白杨木被利用于制作鼓棒的材料后,渐渐被国乐打击者所采用。因为白杨木的外环绕著中心有六道清楚的木纹,所以又称六道木。白杨木质地结实具韧性,不似红木棒身常有打击后裂开的情形。 白杨木在使用锯子修整时,可看见其碎屑往下沉,不似一般红木木材,会四处飞散,六道木鼓棒,长约30.4公分,前端1公分处,直径为 1.1公分,后端1公分处,直径为1.4公分。经砂纸磨尖棒端和修整棒身后就可使用。李真贵老师在台湾演奏时也是使用这种形式的六道木鼓棒,而李民雄老师在台湾演奏时,所使用六道木鼓棒长仅有10公分,鼓棒前端磨得非常尖,鼓棒尾端钻孔穿上线,套在小姆指上适合演奏节奏快的吹打乐曲,如:夺丰收的排鼓演奏。但是因为棒心较软,一旦磨得太尖,经过打击后,鼓棒尖端较易磨损而变钝。 【壮族种劳】 壮族种劳 壮族的种劳,呈圆墩形。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 鼓框用杉木板拼制,以竹篾圈箍紧。鼓面直径和鼓高均为60厘米,上口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用鼓钉固定。鼓腰稍粗,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底敞口并向内收束。将鼓置地,双棰击奏,发音洪亮。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或为舞狮、舞龙伴奏。 【瑶族大鼓】 瑶族大鼓 瑶族大鼓呈圆柱形。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等地。各地形制不同。南丹县里湖、瑶寨一带的大鼓,多用整段樟木掏空作鼓框,上口单面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牛 皮,用竹钉固定,鼓面直径60厘米,70厘米、鼓高90厘米,100厘米,下端敞口。 田林县平山等地的大鼓,鼓框用木板拼成,两端均蒙牛皮,鼓面直径80厘米左右、鼓高100厘米,120厘米。 瑶族大鼓是瑶族铜鼓乐队的指挥和领奏乐器。演奏时置于乐队中央,用双棰敲击,声音洪大。 奏法有跨腿击、弯腰击、反击擂、交叉棰等,并交替击奏鼓心、鼓边或鼓框等。奏者 边击边舞,奏法千变万化,舞姿优美动人。多用于民族节日、婚丧礼仪等场合。 【水族大鼓】 水族大鼓 呈圆筒形。流行于贵州省各地。 鼓框用整段椿木、樟木或桑木挖空制成,中间略粗,两端蒙牛皮。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100厘米,置于鼓架上,以短木棰敲击。 用于六月六、过端(水族过年,八、九月间)、过捻(正月)等传统民族节日,常与铜鼓、芦笙等乐器合奏,众人围鼓歌舞 【塞吐】 塞吐 目录 古老传说 乐器结构 制作塞吐 演奏方法 演奏形式 古老传说 在基诺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候,世界上混混沌沌,茫茫一片。没有天地高山,没有日月星辰,没有草木人烟。是女始祖阿墨腰白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但忘了造水,世上一切都没生机。后来始祖把水造出来,顿时暴雨倾盆,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淹没了大地,人和动物也未能幸免。阿墨腰白事先掏空一段树干蒙上牛皮做成大鼓,让墨赫、墨妞兄妹俩钻进鼓里随水飘流。洪荒过后,大鼓在司基作密停下来,当时兄妹还年幼,后来他们长大后,为不使人类绝种,通过神的启示,墨赫、墨妞结为夫妻,繁衍了基诺族、傣族、哈尼族和布朗族。此后,为感谢始祖阿墨腰白创造世界,感谢大鼓拯救了人类,每逢年节就要唱起《大鼓调》,跳起《大鼓舞》,表达怀念之情。塞吐也就成了基诺族神圣的图腾崇拜物。大鼓神塞吐拉成了村寨的守护神。 乐器结构 今日的塞吐,用一段红毛树原木掏空制成,呈圆筒形。规格尺寸不定。鼓框两端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黄牛皮,鼓面直径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边缘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长30厘米,上粗下细,最粗处为4厘米见方。钉牢后,露出鼓框外部的木棒长25厘米。从鼓的两端看,鼓面像一轮红日,木棒犹如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美感。故此,人们又称它为基诺太阳鼓(图)。鼓身两侧设有方形音孔,一为出音,二为拴绳。有的鼓身还绘有红、白、黑三色图案。鼓棰木制,棰长30厘米,木棰两端为圆球状棰头,手握中间,两端均可用于敲击。 制作塞吐 制作塞吐,基诺族有着较为严格的风俗。先要进山选材,凡树尖、树枝折断者均不能入选,树木选定后再择吉日砍伐。伐树在夜间进行,要先杀一只公鸡祭奠树魂,伐时不能叫女性或任何动物看见,树木砍倒后随即凿好鼓腔,再将其抬回村寨,路上女性也得回避。蒙鼓皮最有讲究,白天有太阳、黑夜有月亮、有灯光都不能蒙,最忌讳这些光亮把蒙鼓者 的人影映进鼓腔,把魂关在鼓里面,所以最好的蒙鼓时间是星星刚落到太阳未升起的清晨。蒙皮前,要由长老念祷词杀鸡供奉。蒙好后,在鼓的木芒上挂以竹编的牛羊、鸡鸭等模拟家禽,待长老作揖并擂响第一声大鼓后,塞吐即与铓、镲合鸣,新鼓在寨父家的鼓房中吊好,村寨议会七长老跪祭大鼓,宴请全寨老人,宣告新塞吐诞生。 演奏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基诺族的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广大群众已经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塞吐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中。演奏时,常将塞吐横置于特制的梯形鼓架上,架高130厘米,一人在后敲击固定节奏,两人在前轮流击鼓对舞或一人在前边击边舞,舞姿刚健优美,奏法丰富多变。另有四人执两面、两副镲合奏。在群众性歌舞活动中,塞吐是主要的节奏乐器,用它和铓、镲等乐器 伴奏的歌舞称“大鼓舞”,歌舞并重,其曲有《大鼓调》、《欢乐调》、《过年调》等,曲调仅为一个乐句,可反复演唱不同歌词。 演奏形式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诺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农村公社阶段。村寨由七人组成的“长老议会”管理,为首的二人称“寨父”、“寨母”(均为男性)。每个村寨都有一对大鼓,大者为母鼓称卓巴,小者为公鼓称卓色,分别放置在寨母寨父家中。平时任何人不能随意敲击或移动,只有在宗教祭祀(如祭祀女神)、盖新房等活动中方可击奏。真正使塞吐成为群众娱乐时的伴奏乐器,是一年一度的年节,届时欢庆三天,人们在塞吐、铓、镲等乐器伴奏下,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而在其它喜庆场合,如新米节、婚礼庆典等都不能敲击塞吐。 【略斗】 略斗 目录 乐器简介 传说故事 形制特征 演奏方法 乐器简介 略斗,苗族棰击膜鸣乐器。苗语“略”为木、“斗”为鼓,意即木制大鼓。又称竹龙。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地。 略斗 传说故事 在苗族民间,传说略斗是为纪念一位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而制作的,它是一种可以通神的乐器,只在节日祭祖时才使用。丹寨县还有这样的传说:自清江寨苗民制成略斗后,九湾十八寨的苗胞便来到清江寨踩鼓歌舞,这可惹火了财佬,一怕踩鼓会耽误地里的劳作,二怕来客多了吃少了他家的粮食,清江寨财佬便勒令百姓把鼓丢到偏僻的山洞中,压在大石板下,不准击鼓歌舞。从此人们没了欢乐,种子也不发芽,果树不再开花。后来苗族人民不顾财佬的阻挠,撬开山洞,翻开石板,从洞中取出略斗,在院坝上踩鼓歌舞。那年苗岭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此后,苗家就将翻出鼓来歌舞的阴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定为“翻鼓节”。届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寨子广场,以略斗为中心,围圈击鼓歌舞三天三夜。从此以后,人们称以鼓为节的歌舞为踩鼓。 形制特征 鼓框用一整段楠木掏空制成,呈圆筒状,两端蒙以牛皮为面,鼓皮四周边缘以竹篾条箍紧固定。鼓的规格不一,按民间传说,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形制为6尺长、1尺2寸宽,乃仿英雄身高6尺、体宽1尺2 寸。民间现存略斗,大者长200厘米,300厘米,小者长100厘米。常见者,鼓面直径40厘米,50厘米、鼓长120厘米。 略斗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横置于木制鼓架上,鼓架高140厘米。由一人或二人(一端一人)双手各执鼓棰敲击,鼓面发出“咚咚”声,鼓边发出“哒哒”声,无固定音高。用于每年的翻鼓节、三月三等盛大节日,男女青年身着盛装,边击鼓边围着略斗歌舞,沉浸于狂欢之中。 20世纪50年代后期,民间传统略斗已很稀少。嗣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将《踩鼓》加工提高,搬上音乐舞台。鼓的形状与民间稍有不同,两端小、中间大,似橄榄形。演出时,将鼓置于高台,两人执棰击奏,众人围圈踏节而舞,两脚向左右摆动,步伐整齐,有时还唱《踩鼓歌》,再现了苗族节日欢乐歌舞的热烈场面。 【光拢】 光拢 百科名片 光拢又称光弄。“光弄”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傣族棰击膜鸣乐器。傣语“光”为鼓。“拢”或“弄”均为大,意 为大鼓。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孟连、耿马等地。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区称之为“光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之为“光边”,另有“两面鼓”、“双筒皮鼓”之称。 目录 历史渊源 制作工艺 演奏方法 演奏技巧 常用鼓点 艺术风格 发展情况 历史渊源 光拢 早在500多年前,傣族民间就有这种大鼓了。几百年来,光拢在傣乡盛传不衰。如今,它是傣族传统民间舞蹈“嘎光弄”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光弄”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 历史较久远,明代李思聪在《百夷传》中记述傣族风俗时曾写道:“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 、吹芦笙,舞(盾)牌为乐。”据此史籍记载,光拢已有五百余年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流传于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被供置于佛寺中。鼓框用整段红毛树掏空制成,呈圆筒状,两端鼓面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生牛皮。规格尺寸不一,置于景洪县曼厅佛寺前廊一侧木架上的光拢,鼓面直径81厘米、鼓框高128厘米 ,鼓皮周边用三十根方形木钉固定,木钉上粗下细、呈方形,露出鼓框外部的木钉长5厘米。外形与基诺族的塞吐有些相像。 制作工艺 光拢 光拢用当地生长的梧桐树、芒果树或椿树掏空制成,鼓身长80厘米左右,外形与水缸相似,两端一头大、一头小,两面都蒙以牛皮、鹿皮或其他兽皮。大的一端鼓面直径约50厘米,小的一端直径25厘米左右。两面的鼓皮用牛皮条勒紧,并可调节其松紧。鼓的内部结构特殊,掏成中间可以互通的两个鼓腔,故能产生良好的音响共鸣效果,有着较长的余音。鼓身一侧还开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孔。当鼓皮受潮松塌时,便可由此灌酒而入,润湿鼓皮,待酒挥发以后,鼓皮就会自然绷紧。 演奏方法 光拢 演奏时,光拢置于高100厘米的木制鼓架上,奏者右手执棰头包布的木制鼓棰,边击边舞。音响低沉、厚重,共鸣强烈,远传数里。也可二人合击,一人在前面执棰边击边舞,另一人在后面用两根细而长的竹篾片陪衬击奏,发出“咚咚、啪啪”之声。击奏时并有大、小和傣镲等乐器合奏,气氛热烈。过去,逢傣历的每月初一、十五,佛寺中都要击奏光拢、歌舞。此外,在赕佛诵经等仪式中也要使用。 傣族大鼓光拢。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边击边舞,也可2人合击。合奏时,1人在前执槌边击边舞,另1人在后用长篾条击奏,发出咚咚啪啪的音响。20世纪50年代,将体积缩小后搬上舞台,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壮族大鼓奘络。形似堂鼓,单面蒙牛皮,两侧中部设铁环。演奏时置于地上用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和狮舞、龙舞的伴奏。演奏大鼓时,傣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鼓两端拴系背带,挎于左肩上。左手掌拍击小的一端鼓面,发出较高的音;右手执一粗大木制鼓棰,敲击大的一端鼓面,发出较低的音。也可将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鼓架上敲击。演奏者边敲过舞,音响宏亮,撼人心魄。由于鼓两端所发音高不同,再加之节奏的多变,鼓声时重时轻,音色丰富多彩。 演奏技巧 光拢 一、鼓手必备条件: ?热爱腰鼓艺术,具有吃苦精神。 ?熟打鼓点。 ?动作与击乐节奏相统一。 ?明辨击乐节奏。 ?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具备以上几项条件,再加上鼓手动作协调、到位,就可确定为正式鼓手。 二、表演要求: ?精神饱满,昂首挺胸。 ?感情丰富,富有变化。 ?动作大方自然,流畅优美。 ?对艺术精益求精。。 ?识大体,顾大局。 三、腰鼓基本知识 1、腰鼓的组成 腰鼓由鼓框、前鼓面、后鼓面、前鼓环、后鼓环组成。 2、背带 光拢 背带,是从前鼓环绕右肩到后鼓环之间背腰鼓的绸带或布带,学生宜150厘米左右。 3(鼓槌 打腰鼓的短木棍,长度一般以20,25厘米为宜。 4、鼓绸 既起装饰作用,又能清楚看出手打腰鼓的线路,使手势更具活力,它的长度以35厘米为宜。 5、腰鼓的背法 腰鼓的背带在右肩,腰鼓在左侧腋下,以此来确定背带的长短、腰鼓的高低。 6、鼓槌的握法 右手握鼓槌,使槌的末端在小拇指略下,末端鼓槌夹在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外露。大拇指向上顶,其余三指自然握。左手握鼓槌,四指平压鼓槌,大拇指直扣。 常用鼓点 潮州大鼓 光拢 鼓点在腰鼓表演中的作用与功能是多维而复杂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常用鼓点由最基本的换点和流水发展而成。 1、换点 冬冬?冬冬?冬冬巴 冬巴?冬 0‖ 叉叉?叉叉?叉叉叉 ?叉 0‖ 2、流水 冬巴 冬巴?冬冬巴 冬巴?冬冬巴 冬巴?冬冬巴 冬巴‖ 叉叉?叉0?叉叉 叉?叉0‖ 3、踢跳步 冬冬巴 冬巴?冬巴巴 冬巴?冬冬巴 冬巴?冬 0‖ 叉叉 叉? 叉 0?叉叉 叉?叉 0‖ 4、凤凰三点头 冬冬巴 冬巴?冬 0:‖冬冬巴 冬巴?冬 冬?冬 冬?冬冬巴 冬巴?冬 0‖ 0 0?叉 0:‖ 0 0?叉 叉?叉 叉?叉叉 叉?叉0‖ 艺术风格 狠劲。是顽强拼搏、威武不屈的集中反映和艺术再现。狠劲主要体现在腰鼓动作的“跺脚”上,讲究“一脚千斤重,三脚跺破地皮”。 猛劲。表现震耳欲聋的鼓声,疾如旋风的舞步。猛劲主要体现在腰鼓的收、放、跨等动作中。 斗劲。打腰鼓要用斗劲表现艺术,用艺术再现斗劲。 飘逸。表现潇洒不凡的动作,体现内心的喜悦之情。 柔婉。表现优美动人的身姿和舞步。通过扭、甩、摇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发展情况 20世纪50年代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歌舞团,将长期在佛寺中演奏的光拢及其歌舞,加以推陈出新,搬上文艺舞台。西双版纳州歌舞团用于舞台演出的光拢,体积较小,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69厘米,鼓架高100厘米、横宽62厘米,鼓架上绘有民族风格的彩色图案纹饰。单独表演时,光拢右下侧挂有一面小鼓,奏者交替敲击大小鼓,声音高低有别,音响变化丰富,也用于歌舞伴奏。原置于佛寺的光拢,也已用于节日或喜庆等场合,通常在傣族的泼水节等盛大节日中用于歌舞伴奏。 【赠疆】 赠疆 目录 乐器简介 乐器结构 演奏方式 乐器文化 乐器简介 赠疆,又称大长鼓。是景颇族特有的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 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地。 赠疆为棰击膜鸣乐器,属打击乐器类。 乐器结构 鼓框原用一整段硕大原木掏空而成,现在也有用两个大汽油桶焊接而成的,呈圆筒状。两端蒙以牛皮为面。鼓面直径80厘米,100厘米、鼓框长250厘米,300厘米,皮面四周边缘先绷在竹篾圈或藤圈上,后盖于两端鼓口,用绳索将两圈勒紧(图)。鼓棰木制,棰长40厘米。 演奏方式 演奏时,将其横置木架或两根粗木棍上,两人同时各击一端鼓面,奏者或坐在鼓身上敲击,或站在鼓旁边击边舞。用于民族节日庆祝和祭祀舞蹈伴奏。 乐器文化 景颇族人民普遍崇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祭“木代”鬼,即举行“目脑”,景颇族载瓦支系称“纵戈”,都为“歌舞”之意。现合称“目脑纵戈”,已发展为景颇族大型集体歌舞活动。每逢节日,在群山环抱的景颇寨,场坪上架起赠疆,乐手们吹起洞巴和吐任,敲响赠疆、大铓、小铓和镲,人们在风格浓郁的景颇音乐伴奏下,围成圆圈随乐踏节而舞,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前来欢度节日、庆祝丰收,历时数日、尽兴方休。在景颇族民间吹打乐队中,赠疆是主要的节奏乐器。它还用于丧事祭祀舞蹈《崩董舞》(即丧葬舞)伴奏,凡景颇老人去世后,亲友中的青年男女都要到死者家中跳《崩董舞》,通宵达旦、络绎不断,并用一个大铓和小铓奏出节奏缓慢的“咚叮咚”之声,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瑶族猴鼓】 瑶族猴鼓 百科名片 瑶族猴鼓 瑶族猴鼓,瑶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其为《猴鼓舞》伴奏而得名。 目录 乐器简介 乐器文化 乐器结构 演奏方式 神话传说 乐器简介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的上林县一带瑶族地区。 乐器文化 相传,每逢瑶族的达努节(又称瑶年或祖娘节),布努支系的瑶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届时,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铜鼓舞、芦笙舞、牛角舞等,舞者边奏边舞,气氛极为热烈,反映出瑶族祖先的对敌斗争和生产活动。 乐器结构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圆形坐墩状,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 ,腰径27厘米,两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后再打进木楔,鼓皮即可绷紧(图)。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长30厘米。 演奏方式 演奏时,多将鼓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双手执棰击奏。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鼓置腹前,边击边舞。还可一人背鼓,另一人边击边舞。音色铿锵粗犷。主要用于瑶族民间舞蹈 《猴鼓舞》伴奏。舞者通常为十二人,多少不限。表演人都化装成猴子,分别敲击猴鼓、小锣、小钹,或手执金箍棒、芭蕉扇等各种道具,模拟猴子的跳跃、抓痒、嬉戏等动作,欢跃起舞,整个舞蹈的起始、疾徐,也都以猴鼓的节奏为据。? 在瑶族的达努节,人们集体表演《猴鼓舞》,高亢的鼓声,矫健的舞步,为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一连数日,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神话传说 从前,有个瑶家老人叫卜努,住在平湖大江旁边,祖祖辈辈都是给侯爷帮工,受尽凄苦。到了卜努这一辈,侯爷与隔江的万户侯爷争夺地盘打起仗来了。侯爷为了取胜,就要所有的帮工上战场,不去的就要挨千刀万剐。卜努看到侯爷这般凶恶,再也不能在这里等死了,就暗地告诉瑶家弟兄——三十六计,跑为上计。 瑶家兄弟听了卜努的话,一天夜晚大家汇拢起来,就往有山岭的地方逃跑了。 卜努带起一般人逃了不久,就被侯爷晓得了。他气死啦,本来想亲自带兵去把逃跑的人抓回来千刀万剐的,因为正在与万户侯打仗,脱不了身,他就向皇上告了一状,说卜努带起一般人谋反南逃,请皇上派兵追剿。那时的皇上是专护下属的,接到侯爷的禀报,马上派兵将往南,去追逃跑的瑶人。皇家兵将一路追赶,好多的瑶胞都挨他们杀了。卜努呢,是个有计谋的人,一路上躲过追捕,带起一般人跑进了一座大山。这座大山里长宽百里,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山顶上有一个岩洞,卜努见这里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就带领同胞走进大岩洞里躲了起来。 卜努躲进山洞还没满三天,皇家兵将又追赶上来了。他们四路围合,从下而上,离岩洞越来 越近了。卜努这时一看兵将逼近,又无退路,正在唉声叹气等死时,山岩的旁边,突然窜出一只大猴子,带着一群小猴子,跑在卜努的前面,舞着毛绒绒的手臂,“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卜努不懂猴子在说什么,没理它们。大猴子就把卜努拉到岩门口。他往下一看,皇兵直朝岩洞走来,知道大势不好。卜努这时没了主意,便对大猴子说:“猴子老兄啊,你如果有灵性的话,就请帮个忙,把皇家兵将引走,我们瑶家世代不会忘记你们的。” 卜努一讲,大猴子叫了一声,带着群猴一溜窜到岩背去了。 不多久,只听得山林深处的对面大岭上,传来一阵阵钟鼓、铜锣的声音。那响声有强有弱,时疾时,叮叮咚咚,活象有人在岭头庆贺什么。这时,皇家追剿瑶家的兵将,听到山头传来鼓锣的声音,以为是卜努他们在庆贺胜利,于是大喊道:“追呀~他们在那个山头打鼓跳舞呀~” 卜努听到喊声,从岩洞口拨开树叶往对面山顶上一看,只见几只猴子在岩壁上用石头敲着钟乳石,一边敲,一边跳,欢乐得很。皇家兵将,跑得气喘吁吁,爬到山头一看,是一群猴子在游戏,他们气得要命,抓不到卜努,就要抓猴子来解恨。他们扑上去,猴子又跑开了,他们停下来,猴子也停下来,朝着他们跳舞。就这样一追一停,接连跑过了几个山梁,猴子把皇家兵将引到了虫蛇遍地的山里。皇家兵将再也不敢乱窜了,只好退兵回朝。 猴子引走皇家追兵后,卜努带着瑶家弟兄在这深山大岭里住了下来。他们一边打野兽,一边开荒种地,虽然与世隔绝,生活倒也安静。后来,卜努想起瑶家能在这高山上住下来,没遭到追来的皇家兵将的杀害,全靠有灵性的猴子帮了大忙。为了报答猴子的恩情,每年开春,卜努就选定日子,带领瑶家兄弟,备办三牲酒礼,烧香祭奠,并叫大家敲起鼓,打起锣,带上猴子面具,学着猴子们的动作,欢乐地跳起猴鼓舞来、敲起猴鼓来。 瑶家现在过达努节,还是喜欢猴鼓,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猴子的感谢。 【苗族猴鼓】 苗族猴鼓 目录 乐器概述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传统习俗 乐器概述 苗族猴鼓,苗语称干那,苗族棰击膜鸣乐器。因伴奏《猴鼓舞》而得名。又称花鼓。旧时巫师用时曾诬称“蛮鼓”。流行于贵州、湖南等省苗族地区。 形制结构 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呈圆筒形,两端较细,中腰略粗,两端蒙以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竹钉固定(图)。鼓面直径58厘米、鼓高70厘米、鼓腰直径68厘米,鼓框中部一侧置一鼓环,以便于系带携、挂。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长35厘米。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横置于梯形鼓架上,架高150厘米,奏者双手各执一棰击奏,通常左手敲击固定节奏,右手敲击多种花点,民间有多种节奏的鼓点,敲击部位有鼓心、鼓边和鼓框等,分别发出“咚、切、哒”等音响。击鼓者边击边舞,这就是苗族的《猴鼓舞》,形式有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等多种。与猴鼓一起配合伴奏的,还有长号、唢呐、小鼓、锣、镲等乐器。 传统习俗 场面活泼热烈。猴鼓用于苗族吃牛盛会、正月游春和赶秋节等节日和群众娱乐等场合。 【腰鼓】 腰鼓 百科名片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满、彝、汉等民 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 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目录 释义 简介 历史 1. 发祥地及起源 2. 发展 风格特征 形制 奏法 表演形式 活动习俗 传承 鼓的种类 释义 词目:腰鼓 拼音:yāo gǔ 基本解释 [waistdrum] 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详细解释 1. 古时打击乐器。框用瓦或木制。两头大,中腰细,用手掌拍击。 宋 苏轼 《惜花》诗:“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幸无邻比喧腰鼓,嬾逐游人上堍桥。” 2. 清 代凯旋铙歌乐所用之鼓。两面蒙革,腹部稍大,悬于木架上击之。参阅《清会典图》卷三九。 3. 现代腰鼓舞用的腰鼓,框用木制,两头小,中腰稍粗,奏时悬于腰际,用木槌击奏。初盛行于 陕北 革命根据地,解放后流行全国。 郭影秋 《自丝房回泸州》诗:“ 龙头关 在望,腰鼓响通通。”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八》:“ 北京 已是一座解放了的城,一座人民的城,一座无日不在闹花丛中,无时不在腰鼓声中的,载歌载舞,青春弥漫的城。” 4. 比喻兄弟成就的优劣。 清 王晫 《今世说?轻诋》:“ 张祖望 弟 祖静 、 祖定 ,俱能诗。 祖静 微逊, 孙宇台 尝读其诗,赏之曰:„ 张氏 兄弟如腰鼓,夫岂其然~?”参见“ 腰鼓兄弟 ”。 简介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 腰鼓 。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 [1]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历史 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 腰鼓 贺。 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 发祥地及起源 位于横山县黑木头川南塔乡的张村有地村,是腰鼓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今天腰鼓保存最原始和最完整的地方,它保持着腰鼓自清以来的完全传统的东西。 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 腰鼓 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 英姿。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 发展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腰鼓参加了中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腰鼓扬名海内外。 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风格特征 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腰鼓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 腰鼓 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4、击鼓转身是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形制 腰鼓形制与花鼓相同而稍大,相传是由花鼓发展而来。 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描绘纹饰。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棰敲击。大腰鼓长40厘米、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厘米、鼓面直径15厘米。 奏法 腰鼓奏法变化繁多,如“中国”、“止点”、“单点”、“花点”、“乱点”、“长点”、“流水”、“紧三锤”等。鼓点与动作结合的技法则有“凤凰三点头”、“老虎大洗脸”、“雷神鼓”、“蝴蝶飞”、“鸡啄米”、“马步大缠腰”等。民间腰鼓队在喜庆节日里表演腰鼓舞,可多达数百人,往往分成两个队,具有竞赛性质,以增加欢腾热烈的气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3年曾谱曲配词,创作《胜利腰鼓》(贺敬之词、刘炽等曲)在舞台上演出。 表演形式 腰鼓的演奏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称为“腰鼓舞”。最初流行于陕北的安塞、横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横山最为普及。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 “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乙-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头路鼓子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 腰鼓 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中的人物,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 场地鼓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谒庙”时,有拜庙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 表演达到高潮。近年来腰鼓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场地鼓”时由挎鼓子在场内单独表演。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精神振奋,击鼓狂舞,此时只见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极富感染力。这一段结束后,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场节目, 如“跑驴”、“水船” 、“高跷”、“二鬼打架”、“大头和尚”等。节目形式的多少,视各村的人才和条件而定。小场节目结束后,再接着表演一段大场腰鼓。此刻锣鼓敲得快,唢呐吹得紧,击鼓更激烈,情绪更欢快,使整场表演在强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活动习俗 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 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这是古“乡人傩”的习俗遗风。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是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此后,老乡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传承 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 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鼓的种类 羯鼓:原流行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大约于公元四世纪时开始流行。唐时成为主要演奏乐器,演奏时一般横放在木座上,用两根鼓杖敲击,速度可以很快。是当时龟兹乐队的特性乐器之一。唐玄宗擅击羯鼓,练习时敲坏的羯鼓就有四大柜。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 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 狼涨:又名“狼鼓”。流行于福建地区。狼涨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壮族蜂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用于福建地区“笼吹”、“福州十番”等器乐合奏和 闽剧伴奏。 渔鼓: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板鼓】 板鼓 百科名片 板鼓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 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 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目录 乐器简介 历史追溯 乐器构造 主要种类 乐器演奏 演奏手法 1. 静式 2. 动式 方法要领 1. 在击打当中要注意掌握如下方法和要领 2. 左手挎板击打方法与要领 3. 左手握板击奏要注意掌握好如下方法与要领 戏曲应用 乐器保养 与京胡 乐器简介 板鼓 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班鼓(过去戏班专用)。是纳西、土家、侗、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纳西族称环鼓。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 、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历史追溯 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隋唐时期已用于隋九部乐、唐十部乐的“清乐”中,当时称为节鼓。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广泛用于昆曲、京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清代还称搭鼓,《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噍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 板鼓 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乐器构造 板鼓: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单皮”(一面蒙皮)和“班鼓”(过去戏班专用)之称,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 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板鼓 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高低,取决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 主要种类 板鼓因适用的剧种不同,而在规格上有大鼓膛、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小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仅有5厘米,鼓中间高11.5厘米,鼓下口直径23.5厘米,发音高亢脆亮,主要用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伴奏以及器乐合奏,适用范围较广。大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10厘米,鼓中间高11厘米,鼓下口直径24.5厘米,发音宽亮淳厚,适于南方的十番鼓使用,可独奏出快鼓段。中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8厘米,鼓中间高11.2厘米,鼓下口直径24厘米,发音介于大、小膛板鼓之间,多用于越剧、陕北和山西的地方戏曲伴奏,并在器乐合奏中使用。 板鼓 板鼓分为几种,鼓面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它们各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南方十番鼓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大;京剧和其它一些地方戏中所用的板鼓,鼓面较小。在板鼓上,鼓心和鼓边,发音高低不同。演奏时用点签(用鼓签点击鼓面)和用满签(用鼓签平击鼓面)能发出不同的声响,结合着力度的轻重,鼓点的疏密缓急,杰出的鼓手,常能作出多样的变化。 演奏板鼓时,将鼓吊于木架上,使用两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而且因使用了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用鼓箭平击鼓面),发出的音响也不同。 乐器演奏 演奏时,将板鼓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的鼓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使用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有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 、单打(右手执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戏曲乐队中,板鼓和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它还是武场的灵魂。演奏者被称为“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段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在民间器乐合奏十番鼓、十番锣鼓中,板鼓与同鼓(堂鼓之一种)并用,由一人兼奏, 居领奏地位,可奏出风格迥异的鼓段。? 板鼓 纳西族称板鼓为环鼓,形制较京剧用小膛板鼓略小,用于纳西族洞经音乐,以单箭击奏,在合奏中通常由副指挥(纳西族称副善长)演奏。在土家族民间,用于丝弦锣鼓。在侗族民间,用于吹打乐队中。 在戏曲乐队中,板鼓与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段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演奏板鼓,将鼓吊于木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使用点箭(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 有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单打(右手持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民间器乐合奏,如“十番鼓”、“十番锣鼓”中与同鼓并用,由一人兼奏,居领奏地位。 演奏手法 静式 静式:坐姿端正,头,颈,胸,腰取直,放松,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右脚蹬踏在坐椅前放置的小木登上,右膝头对准板鼓中心方向,调节好板鼓高低,其高度无硬性规定,大致根据自己的肢体高低长短而定,只要右膝垫击部位与鼓面基本持平即可。肩,臂放松,双臂不夹腋窝,小臂平抬,双手放在右膝头后部的垫击部位。双手持箭并齐,各向内侧微扣,呈扣范儿或 圆范儿 。双手持箭方法:以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鼓箭后端约一寸的尾部,拇指在上按箭,食指与中在下托箭,五指自然握拢。拇指与鼓箭基本形成一条线,拇指,食指,中指捏箭不宜过死,只要捏住尚能灵活甩动,击打时不易脱手即可。左手挎板方法:坐姿与右手持单箭方法同前。右手放在右膝垫击部位。左手轻握 底板 ,食,中,无名,小指同握在底板外缘,拇指大关节里侧靠住底板内缘,拇指竖起挑起板绳,拇指大关节向外抻开,使盖板背面紧靠在拇指大关节外侧, 底板和盖板的上端呈现交叉口。 底板下端板桥尖突撞击盖板下方中间点是交叉点。交叉点撞击处是否准确,对于响板的发音非常重要。为了确保交叉点准确,手握 底板 的上端必须高于盖板上端,下端的交叉点才能准确。总之,左手挎板时要松肩,小臂自然向前抬平,不要夹腋窝,不要坠肘,整体保持松弛,端正。 动式 动式:在进入动式的击打训练时,要在静式的要求基础上,保持静式的姿式与方法进行严格的击打训练。掌握静式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要求,才能更好的保证动式训练,进一步掌握动式的方法和要领;通过动式的严格训练叉可以使静式不断熟练,巩固和深化,两者是辩证关系。静,动为一体,最终达到掌握板鼓演奏的正确姿式与手法的目的。双手持箭击打方法与要领:双手持箭扣范儿 在右膝上的垫击部位。扬腕,立手,抬箭,双箭交替甩动直下击打鼓门,使其发出均匀,清脆的音响。 方法要领 在击打当中要注意掌握如下方法和要领 (1)双箭击鼓要始终保持扣范儿姿式和手法,时刻防止击打时变形走样。为什么如此强调扣范儿呢,扣范儿是经过前辈鼓师们长期演奏实践的摸索,经受考验,不断总结得出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最佳姿式和手法。 扣范儿的最大特点是能充分调动手腕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少小臂或肘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使手腕发力集中,手腕的灵活性强,便于控制力度的轻重及速度的快慢变化。只要能坚持 扣范儿 的严格训练,就会习惯掌握击打的正确姿第28卷第1期 耿连军:京剧板鼓的演奏方法及职能作用态式与手法。 (2)双手持箭击鼓,以小臂作支撑,主要依靠手腕关节活动,使小臂肌肉拉紧支撑(忌僵)传感活动于手腕,甩动双手发力击打。感觉上应发力在手上,力量要贯通在箭头上。 (3)扬腕立手,双箭向两眼方向抬起落箭击鼓。起箭时避免过于向两侧分箭或向内并箭。始终要保持端正,自然,直线击打,落箭有力。落箭击鼓后的瞬间仍要保持 扣范儿 。 (4)准确有效击打鼓心 (鼓门)。行箭起落,手触右膝上的垫击部位,是落箭的自然托垫,顺势而就的。垫击是为起到校准击箭保持准确击打鼓心平面水准的作用,是保证有效击打鼓心的手法之一。如果托垫击箭校准偏高,落箭后就打不出嗒的最佳音响,而是 哆 的音响;倘若击箭校准偏低就会打到鼓心的缘木上,发不出鼓音,发出的是膛木声音。因此垫击部位的高低要调整的适度。垫击不是故意加力砸腿,否则就会出现 嘭嘭 的 砸台板 噪声效果!击打力量最终要放在箭头上,不要放在砸腿上。击箭前端要准确平击鼓心平面,击实,吃满鼓心直径,才能击奏出沉实有力,清脆响堂的鼓音。否则发出声音偏薄。 (5)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箭不要捏死,即能灵活甩动又不至于脱手而出。击鼓时手法要富于弹性感觉,而不是死打硬按的感觉。双箭的基本功是板鼓专业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的基本功,其中包括有长时间的双手轮奏(亦称撕边 ),快速短轮(亦称 捻搓儿 )及左右手相互变换,协同的击奏技巧与动力,通过训练进一步消化和巩固静式与动式的要求要领,增强击奏力度,速度,音准,节奏感和持久的耐力。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求达到掌握扎实,过硬的板鼓基本功,为今后的学习,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功夫。 左手挎板击打方法与要领 挎板的击打手法从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实际上要掌握好是比较复杂的。在击打同时要解决好多方面的协同问题,也就是在击打中要解决好左手摇动,握板,挑绳,准确撞击交叉点等问题,才能掌握好正确的击板方法,保证发出清脆明亮的最佳板音。 左手握板击奏要注意掌握好如下方法与要领 (1)击板运动是以左小臂作支撑,手腕关节为活动轴,左手发力握板摇动击打。应避免小臂横向摇摆,影响手腕活动。 (2)击板之前的起式瞬间,要使 底板 和 盖板 的下端各向不同方向运动摇开,然后乘双板落势而撞击。撞击点一定要准确击打在交叉点部位。 (3)握板手形应呈 斜竖形 ,也是击打惯力形成的自然方向和形状。 戏曲应用 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 乐器保养 板鼓重要的地方要注意保湿,还有收放时要注意别刮到鼓皮,否则会因湿度的变化而把鼓皮 拉破。选鼓时该注意木头的部分是不是完整,有没有补过,特别注意木头的部分有没有上漆,若有的话,常是为了盖住修补瑕玼的地方。至于鼓皮的部分,可以把它拿在日光灯下,从下面看看它皮的厚度是否一样,有没有针孔。 与京胡 “京胡与板鼓”意指两种不同的演奏形式两者能异曲同工又相得益彰。众所周知,京剧乐队俗称“(京剧)场面”,其中又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京胡演奏者称为“琴师”,是文场中的“核心”和“引领”者。板鼓演奏者称为“司鼓”或“鼓师”(早年俗称“鼓佬”),司鼓是京剧乐队中的“灵魂”。板鼓又为两种乐器,“板”为鼓师左手操作(亦称“挎板”),与右手(持竹楗子敲击鼓,俗称“单皮”或“底鼓”)结合,这种演奏形式多用于“唱腔”和“清(曲)牌”的旋律中。 京胡与板鼓之间可谓是“鱼水”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若能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相互掌握对方的一定专业知识与演奏手法,并长期不断地在一起研究、探讨、磨合及实践,方能融为一体,否则易造成“一盘散沙”而功败垂成。然而,京胡与板鼓合作间的“情系”感受是字里行间所找不到的,因为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有声艺术,换句话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京胡作为“引领”者应有条不紊地配合好演唱者的唱腔,以丰富的曲牌衬托舞蹈动作及各种曲子,并一清二楚地将“托、保、裹、垫、衬”的演奏技法拟作“行动定义”而准确无误地向合作者“传带”,前辈们称之为“肩膀头儿”。与此同时,要协调好与板鼓的节奏及强弱关系。如“入(头)、转(接)、收(头)”,以其衡量琴师所掌握的板鼓知识的深浅和灵活多变的演奏能力。所谓“入”是指板鼓 [开头] 及“快、慢”和“轻、重”顺应进入起首 [过门] 或曲(子)牌的旋律,前辈们称之为“入榫儿、合槽儿”。“转”是指唱腔的旋律或曲(子)牌的某个“乐句”有变而转入其它,如唱腔的上下句落音转接 [过门] 或转接曲(子)牌和 [行弦] 及 [亮弦] 等,都需要根据板鼓所开出的“点儿”而转接,决不能“我行我素”,应做到心领神会。“收”是指某唱腔或曲(子)牌的最后一句即将结束而用,文场应盯住鼓(右手楗)“点儿”重击将其收住,至于快、慢和轻、重要视听板鼓的速度和强弱而灵活操作,决不能含糊不清而畏首畏尾,应坚定果断,否则就失去了赋予京胡在文场中的“掌杆儿人”称谓。切记,在传统戏里京胡的所有起奏均由鼓师开“开头”而衔接其它,这是程式化的必然规律。过去有句老话“鼓师开什么,你就拉什么”,可谓“言听计从,亦步亦趋”。 板鼓作为“领军”者在指挥全乐队的同时,应对剧情和人物的“唱、念、做、打、舞”等五项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并拟作“模式定义”清晰、规范、准确和完善的组合“套路”(俗称“鼓套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合作者应对如流,殊途同归,“启、承、转、接、合、收”的各种繁多而又用法各异的演奏手法使人一目了然。 【猪嘴鼓】 猪嘴鼓 目录 流行 形状 演奏 流行 猪嘴鼓,壮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形似猪嘴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忻城县一带 。 形状 鼓框用整块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挖凿而成,呈空心圆锥体,上小下大,鼓框上端中间高、四周低、呈馒头形,单面蒙以猪皮,皮面除盖住鼓口外,四周边缘延伸至鼓框中部,用双排铁钉固定。馒头形鼓面四周为木制鼓框,中央振动发音的皮膜鼓面较小。鼓下端敞口(图)。鼓面直径6厘米,7厘米、鼓高20厘米、鼓底直径18厘米。鼓棰用细竹或毛竹削制,棰长20厘米,呈直棒形。 演奏 演奏时,将鼓置于木架上,用双棰击奏,发音高亢、尖锐。用于壮族丝弦戏伴奏,有如京剧乐队中的板鼓。 【姜鼓】 姜鼓 目录 乐器概述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双重价值 乐器概述 姜鼓,壮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德保、靖西一带。? 形制结构 鼓身用一整段杉木掏空并雕凿而成,上部呈圆筒形,下部收束封口、鼓底呈蛋壳形,并在鼓底雕出三条鼓腿支鼓,鼓框上端单面蒙以牛皮,皮面四周边缘用双排铁钉固定。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60厘米(包括鼓腿高20厘米),鼓身中部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底中心开有一个直径10厘米的出音孔。鼓身外表涂漆并彩绘壮族图案纹饰。鼓棰木制,棰头先缠绒布,后再用布包头。?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置于地面,双手执棰击奏。发音浑厚洪亮。主要用于桂西壮族戏曲乐队,是南路壮剧的伴奏乐器。 双重价值 姜鼓选料精细,制作技艺水平要求较高,外观古朴、造型大方,纹饰富有民族特色。它既是一件戏曲伴奏乐器,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实用和观赏双重价值。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 百科名片 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目录 简介 风格特色 风采荣誉 传承与发展 简介 [1] 正定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发源地河北省正定县原名真定,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自晋至清末以来一直都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古代冀中冀南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 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起始于战国,兴盛于明代,因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故而得“常山战鼓”之名。 [2-3]常山战鼓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 风格特色 [4] 战鼓 常山战鼓是由演奏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民间锣鼓,,俗称架鼓。鼓队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由单鼓、大钹、小锣、串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单鼓直径50厘米,厚30厘米,鼓手用彩绸将鼓系于腰间,手执一对涂有红漆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 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以“翻打”、“出手”、“搓音”、“花击”、“绕脖”、“挽花”、“蹦跳”等优美动作,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常山战鼓曲牌繁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共9系72套之多。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正定专门研究了鼓谱和敲法,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常山战鼓是“所见 鼓类中最有特色,最激动人心, [5] 常山战鼓演员 鼓点最丰实的鼓队”。由此,常山战鼓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鼓之一”。 正定县有关部门多次聘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挖掘整理出“大点兵”、“小点兵”、“大闯帐”、“小闯帐”、“大西鼓”、“小西鼓”、“猴爬竿”、“鸡上架”、“72番”、“十面埋伏”、“幽州花园”、“大得胜”等传统鼓点套路。 正定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 [3][6]所以不仅春节、庙会要敲,大的庆典、活动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风采荣誉 每逢春节,常山战鼓必参加 [7] 常山战鼓在天安门广场 县、市举行的民间花会表演,省、市、县各项重大庆祝活动、也常来大显身手。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听、看他们的表演 ,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 该队曾荣获1991年河北省民间花会调演最高奖“优秀奖”;荣获1989年、1990年两届石家庄市民间花会 调演“特别奖”;1990年应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特邀,参加了“亚运 [8] 鼓王争霸赛 会”艺术节开幕式表演;1992年应邀参加了中国“兰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开幕式表演;同年又参加了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天津“ 南开杯”民间艺术邀请赛获二等奖;1993年应邀参加了中国齐齐哈尔第二届“观鹤节”表演活动。尤其在“北京亚运会艺术节”期间的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亚运会组委会、首都各界群众、艺术 同行、国际友人及海外侨胞观光者们的一致高度评价。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对他们的精彩表演,予以热情报道和赞扬,轰动了整个京城。1997年北京圆明园迎香港百面大鼓庆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获得了天津南开杯和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特别奖,建党八 [9] “常山战鼓”擂响世博园 十周年中华鼓舞大赛银奖,参加了国际吴桥杂技艺术节第五、八、九界开幕式,上海首届旅游节开幕式,2003年特别表演奖,2004年、2010年荣获河北省金鼓王,2008年7月参加了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迎奥运圣火等演出活动,在奥运期间3次进京进行奥运活动演出,受到国内外人士一致好评。2009年4月参加了山西洪桐中远杯全国鼓王约请赛并获得最佳表演奖。2010年,上海世博局向河北特别点名指定邀请常山战鼓做为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参 [3][10-12]演的节目。 传承与发展 [13] 鼓王锦旗 常山战鼓伴随多种民俗活动而形成并发展,多用于婚寿嫁娶以及节日典礼,是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山战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 [3]特有。传承严格,有家传和以师带徒两种方式。常山战鼓传承人左建华、张书社等。他们 为了将常山战鼓发扬光大,广教学徒,他们教出的队员遍布全国各地,部队、学校、厂矿、农村,学徒已达一万多名。 更可喜的是,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学校弘文中学组成常山战鼓队,把鼓谱列入音乐课,敲鼓 [1]成为体育课内容。 2007年,根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的有关规定,文化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1209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进行了评议,提出了95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名单。正定常山战鼓被列入推荐名单之中。并且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铮鸣也远去。战鼓声中,沙场重现。当年只在村落之中口口相授,密不外传的传统艺术,已经走出了乡村,走向了省会,走向了全国,还必将作为一个文化品牌走向全世界。 【扁鼓】 扁鼓 百科名片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 目录 扁鼓简介 扁鼓分类 1. 蒙古族扁鼓 2. 藏族扁鼓 3. 朝鲜族、满族扁鼓 4. 纳西族扁鼓 5. 苗族扁鼓 扁鼓用途 演奏技巧 扁鼓简介 扁鼓,打击乐器。又被称作战鼓,旧时用于宗教音 扁鼓演奏 乐和民间婚礼一时,现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群众性锣鼓队中。广泛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扁鼓圆形,鼓框木制,两面蒙羊皮或牛皮,用绳索绷紧。鼓面直径37,45厘米。 演奏扁鼓时,将鼓置于地上或斜挂于胸前,右手执木制鼓棰敲击,左手直接拍击鼓面,也可置于鼓架架上演奏。演奏风格与长鼓近似,节奏变化较多。 大体而言,扁鼓声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扁鼓用于歌舞伴奏或器乐合奏,有时在乐队中还居于主导地位。 扁鼓分类 蒙古族扁鼓 蒙古族的扁鼓,又称恒格里,意为鼓,汉称蒙古鼓。流行于内蒙古、东北三省、甘肃和青海等省区。历史较悠久,元代已盛行于宫廷和民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出土元代壁画《宴乐图》中有演奏此鼓的图像。《元史?礼乐志》:“鼓,以木为框,冒以革,朱漆雕花,面绘复身龙,长竿二。廷中设,则有大木架,又有击挝高座。” 藏族扁鼓 藏族的扁鼓,体积较大的称额阿,体积较小的称额穷、当木穷。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地区。鼓框木制,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边四周用铁钉固定,皮面原色或漆为绿色。大型扁鼓,多用于佛教寺院。鼓面直径通常在100厘米以上,鼓高40厘米左右。青海玉树当卡寺的额阿较大,鼓面直径153厘米、鼓高45厘米,鼓面涂绿色漆、鼓身涂棕黄色漆。多悬于巨大的方柜形木架中,鼓架雕饰精美、色彩艳丽。鼓棰木制直棒形,棰头多包以红布或羊皮,也有用藤条或细竹制成钩状鼓棰。 朝鲜族、满族扁鼓 朝鲜族、满族的架鼓,汉族称大鼓。流行于辽宁、吉林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或马皮,鼓皮四周由鼓钉固定或用细皮绳交叉勒紧,鼓面直径100厘米,120厘米、鼓框高20厘米,40厘米,鼓面四周彩绘民族图案纹饰,鼓框四周各设一鼓环。演奏时,将鼓悬于特制的框式鼓架上。架高200厘米、宽160厘米,上梁雕饰双龙,下梁彩绘云纹,奏者站立鼓前,两手各执一棰击奏,多用于道教寺院和尼姑庵中。20世纪80年代,架鼓已用于新编的满族舞蹈《盛京建鼓》和朝鲜族舞蹈《僧舞》等民族歌舞伴奏。 纳西族扁鼓 纳西族的扁鼓,又称大鼓。彝族的大扁鼓,又称羊皮鼓。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泸西等地。鼓框用核桃木制成,两面蒙以羊皮,皮边四周用鼓钉固定,鼓面直径70厘米、鼓高20厘米,鼓框两侧各置一鼓环,系以红布鼓带,通体涂饰棕色。鼓棰木制,一端缠以布条为棰头。演奏时,将鼓挎于肩头或置于鼓架上,以棰击奏,发音洪大深厚。用于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庆祝,是民间吹打乐队中的节奏乐器,常和额格子嫫、唢呐、锣、钹等乐器一起合奏。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鼓框楸木制,两端蒙牛皮为面,鼓皮四周边缘用双排鼓钉固定,鼓面直径6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身绘有双龙和彩色纹饰,四周各置一鼓环。演奏时,将鼓置于木制鼓架上,两手各执一棰击奏,发音洪亮雄浑,用于纳西族道教音乐,当地称洞经音乐,是乐队中的节奏乐器。 苗族扁鼓 苗族的嗯铎,是大鼓的统称,既有长腔筒形的,也有短腔扁圆形的。扁圆形嗯铎,流行于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和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鼓框用原木掏空或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以牛皮为面,皮边四周用竹钉固定。鼓的规格因地而异,融水的鼓面直径80厘米、鼓高50厘米。隆林的鼓面直径42厘米,鼓高20厘米。鼓两侧各设一鼓环,系以鼓绳。演奏时,将鼓横悬于梁下,双手执棰边击边舞。常与铜鼓、锣、钹等乐器合奏,奏嗯铎者为合奏指挥,并可随意发挥,待奏出长段引子后,方可击奏铜鼓等乐器。多用于苗族婚丧喜事场合中。 小型扁鼓,多用于佛教和民间舞蹈中,鼓面直径30 厘米左右、鼓高12厘米左右,凡僧侣独往居民家中诵经布道,左手以皮带悬鼓,右手执钩形鼓棰敲击。在西藏山南地区桑耶寺附近的民间舞蹈《山南卓》中,舞者以皮带将鼓竖缚于左胯部,右手执长鼓棰、左手执短鼓棰边击边舞,常集体表演,情绪热烈、舞姿奔放。小型扁鼓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扁鼓用途 清代时曾用于宫廷卤薄大乐中,多至二十四面。鼓身木制,两面蒙牛、羊或马皮,皮边四周用两排鼓钉固定。 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40厘米,80厘米、鼓高15厘米,20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鼓环,外表涂红、蓝或绿色漆,绘金色双龙或花纹图案。演奏时,双手执棰敲击,用于喇嘛教活动中。本世纪80 年代,赤峰市民族歌舞团制成高音、中音和低音恒格勒格,已用于器乐合奏、歌舞伴奏或民间喜庆节日中。 演奏技巧 演奏时,右手执单棰敲击。中型扁鼓,多用于寺院或康方言区藏戏乐队。鼓面直径50厘米左右,鼓高20厘米左右,鼓皮多使用野山羊皮,皮边四周用铁钉、木钉或胶粘固定,鼓皮 涂绿漆、鼓心绘佛教图案,鼓身做工精细,外表彩绘图案纹饰。悬挂于木架中或寺院梁柱之间,奏者执单棰或双棰敲击。在藏戏乐队中,常由鼓师一人兼奏鼓与钹,右手执单棰击鼓并持一单钹,左手持另一单钹,双手协调配合演奏,有时也两棰击奏,右手击鼓心,左手击鼓边,节奏多变。 【八音鼓】 八音鼓 目录 乐器简介 流行地区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乐器简介 八音鼓,又称八仙鼓。是壮族、仡佬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在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中使用而得名。壮语称种依,意为较小的鼓。 流行地区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和黔桂边界等地。 形制结构 壮族的种依,鼓身呈扁圆形,用杂木制作,以用一段木棉树为佳,掏空原木内腔而成。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13.5厘米,26厘米、鼓框高5.7厘米,11厘米、框壁厚1.3厘米,1.5厘米,两端蒙以牛皮、羊皮或薄木板为面。木面者,板厚不超过0.4厘米;皮面者,鼓皮周边用竹钉固定绷紧。在鼓框一侧缀有一个小铁环,环上拴系彩色布条或鼓绳,另一侧钻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音孔。 仡佬族的八音乐队称八仙乐队,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称八仙鼓。这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鼓身圆形,有大小不同规格,鼓面直径13厘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10厘米,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兽皮,鼓框一侧置有用粗铅丝制成的鼓柄。鼓身外表涂以红漆并绘有描金纹饰。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提鼓绳、布条或持鼓柄上举,右手执小木棰敲击。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音色柔和。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又称八仙)和壮剧伴奏中。每支八音乐队、八仙乐队或壮剧伴奏乐队,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是壮族、仡佬族节日、婚娶等喜庆场合中离不开的节奏性乐器,常作合奏击节之用。 【书鼓】 书鼓 百科名片 书鼓书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器之一,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 奏。书鼓、三弦、四胡、打琴(扬琴)、瓦琴、简板这几件乐器可谓均是古董,都是从祖辈 那儿传下来的。 目录 简介 形制结构 演奏场合 收藏乐器 演奏方法 书鼓砖雕 鼓的来历 大鼓书的由来 五音大鼓 书鼓艺人吴立兴 简介 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布依族称手鼓。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 书鼓 形制结构 鼓框木制,呈扁圆形,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面四周边缘用鼓钉固定。规格大小不一,大者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8厘米;小者鼓面直径22厘米、鼓框高6厘米。鼓棰又称鼓箭,用竹制成,棰长24厘米。 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布依族称手鼓。 书鼓 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 鼓框木制,呈扁圆形,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面四周边缘用鼓钉固定。规格大小不一,大者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8厘米;小者鼓面直径22厘米、鼓框高6厘米。鼓棰又称鼓箭,用竹制成,棰长24厘米。 演奏时,汉族地区将书鼓置于鼓架上,鼓架以六根细竹用绳攀结而成。鼓面略低于肘部,或将书鼓以小木架支撑于几案之上,右手执单箭敲击鼓面。鼓面直径22厘米的书鼓,主要用于河南坠子伴奏。鼓面直径30厘米的书鼓,主要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由演员自击自唱,唱时轻击、过门重击,是鼓词类曲艺必不可少的击节乐器。 在贵州省布依族聚居地区以及西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则不用鼓架支鼓,而以左手托持鼓框,右手以单箭击奏。用于佛教法事和民间婚娶丧事等场合中。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所中 国乐器博物馆收藏书鼓多面,有两面是由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珍藏多年后捐献国家的。 书鼓 其一鼓面直径22.5厘米、鼓框高6.7厘米,两面蒙牛皮,鼓架由六根短竹绑制而成;其二鼓面直径25厘米、鼓框高8.9厘米,外表无漆饰。 书鼓,鼓中形制较小者。鼓身呈扁圆形产,鼓框用硬质木料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身四周刷朱漆。鼓面直径22—30厘米,鼓身高8—8.5厘米。发音较小堂鼓低,但很响亮。专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 演奏时,用一支竹制鼓箭敲击。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左右。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演。 演奏场合 鼓面直径22厘米的书鼓,主要用于河南坠子伴奏。鼓面直径30 书鼓 厘米的书鼓,主要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由演员自击自唱,唱时轻击、过门重击,是鼓词类曲艺必不可少的击节乐器。? 在贵州省布依族聚居地区以及西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则不用鼓架支鼓,而以左手托持鼓框,右手以单箭击奏。用于佛教法事和民间婚娶丧事等场合中。 收藏乐器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书 书鼓 鼓多面,有两面是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珍藏多年后捐献国家的。其一鼓面直径22.5厘米、鼓框高6.7厘米,两面蒙牛皮,鼓架由六根短竹绑制而成;其二鼓面直径25厘米、鼓框高8.9厘米,外表无漆饰。 演奏方法 演奏时,汉族地区将书鼓置于鼓架上,鼓架以六根细竹用绳攀结而成。鼓面略低于肘部,或将书鼓以小木架支撑于几案之上,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单箭敲击鼓面。 书鼓砖雕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豫对陵川县潞城镇等十五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以潞城镇上郊村为中心的一些村庄保存着从康熙年间到上世纪80年代的书鼓砖雕共150余 书鼓 处。这对于该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鼓书之乡奠定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对于申报中国陵川书鼓砖雕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李教授与现场的专家学者指出,砖雕工艺在全国到处都有,但是将本地非常兴盛的曲艺活动变成一种民俗并作为一种非常奇特的书鼓砖雕图案,在全国没有见到。这种书鼓砖雕图案是以当地非常兴盛的陵川鼓书说唱中的主乐器扁鼓作为主形象,而其他说唱鼓书中的人物情节图案作为辅形象。这种书鼓砖雕图案印证了在康熙以前陵川地区鼓书说唱的兴盛情况,因为只有在长期曲艺曲种兴盛的前提下,才可能把一种曲种的标志变成本地的一种民俗。陵川本地出现鼓书说唱的时间由此可断定在康熙以前。李教授建议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保护和抢救措施,在以上郊村为中心的一带村庄组建 “中国陵川书鼓砖雕艺术博物馆”,并将陵川地区书鼓砖雕工艺匠人现在还传留的技艺进行全方位的工艺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整理,使这种国内唯一的曲种与民俗接合的书鼓砖雕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鼓的来历 鼓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 书鼓 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腰鼓的鼓身中间粗,两端细,呈筒状,两面蒙以牛皮或骡马皮,在鼓身一侧有两个鼓环,环上系绳子,用于鼓的固定。腰鼓有大小四种规格,但没有固定音高,发音清脆,常用于民间秧歌歌舞伴奏,它既是舞蹈音乐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者的道具。表演时,将腰鼓斜挂在腰侧,双手各执鼓棰击奏。 大鼓书的由来 大鼓书的种类:梨花大鼓、铁板大鼓、五音大鼓; 按地域分为:山东大鼓、乐亭大鼓、奉天大鼓、天津大鼓。 清代初时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一说大鼓旧称“鼓词”,或从鼓词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各省、市,兼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20世纪初叶之北京的大鼓书,源自两个方向:向京东追溯,经通州、三河至河北乐亭,辐射至京东北的平谷、密云,这一脉产生了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派生出平谷调;另一个是向京南追溯,经廊坊、霸州、沧州至河间,这一脉产生了西河大鼓和沧州木板大鼓。 乐亭大鼓、西河大鼓在清末传入北京后,吸引了一批市民听众,养活了一批说书艺人,木板大鼓传到北京,由于乡土味儿太浓,作为一个曲种未能扎下根来,但经过京津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的改造,产生了京腔京韵的京韵大鼓,一代鼓王刘宝全、京韵泰斗白云鹏就此诞生。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距今已有百年之遥了。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的著名艺人马瑞河(马三疯子),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咸丰年间。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传统节目长、中、短篇都有,已知名目的有中长篇一百五十余部,书帽及小段三百七十余个,内容多为历史征战故事和民间通俗演义,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 西河大鼓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流行地群众的喜爱,出现过马瑞河、朱化麟(朱大官)、毛贲(王振元)、王再堂(转眼王)、张双来、郝英吉、赵玉峰、马连登、王书祥、李全林、马增芬、王艳芬、段少舫等著名艺人,以及《响马传》、《呼家将》 、《薛家将》、《刘公案》、《施公案》、《前后七国》、《小两口争灯》等经典节目。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创演凋零,传人断档,大有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 、 “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曲种,清朝就有诗云:“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密云蔡家洼的五音大鼓是现存演唱组合完整、伴奏乐器齐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形态。 乐器均是古董的“五音大鼓” 伴奏“五音大鼓”说唱的六件乐器是三弦、四胡、打琴(扬琴)、瓦琴、书鼓、简板。这几件乐器可谓均是古董,都是从祖辈那儿传下来的。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瓦琴。瓦琴系拉弦乐器,是六种乐器中最独特的、古老的,据考证可追溯到唐代。蔡家洼的打琴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流传我国较早的两排码八档式扬琴。另外,三弦、书鼓和简板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五音大鼓”的六件乐器参加了1998年底举办的北京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展赛,获得民间收藏一等奖。 仅存蔡家洼一脉的“五音大鼓” 密云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现存的五音大鼓演唱班组,由齐殿章(80岁,打琴)、齐殿明(74岁,四胡)兄弟和贾云明(64岁,三弦)、陈振泉(64岁,瓦琴)、李茂生(60岁,鼓板说唱)五位老艺人构成。从他们的口碑资料推算,五音大鼓在这里扎根的历史,应在100年左右。 神秘独特而又珍贵的“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人使用鼓板击节说唱,另有四人分操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专司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也是现存鼓书和鼓曲类曲艺形式中比较神秘、独特而又珍贵的一种。 长期销声匿迹,外界不知真容 说它神秘,是由于这种形式在过去的曲艺史料和相关传说中仅知名目,但缺乏具体的文献资料和遗存证明。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编纂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暨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两部大书的相关卷本《北京卷》和《河南卷》,都没有作为独立的曲种加以正面记载。长期销声匿迹,外界不知真容。84岁高龄的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是从前只从前辈师傅那里听说过五音大鼓这个名字,却不知具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直到1998年在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被正式发现,这个传说中的曲艺品种,才得以显其庐山真面目。期间虽有人称北京南部的大兴区见有此种形式的娱乐演出,但相关资讯并不十分明了。 现存的仍将“鼓书”说唱和“鼓曲”演唱同时统一于一种形式之内的为数不多的曲艺形式。 说它独特,是由于它乃现存的仍将“鼓书”说唱和“鼓曲”演唱同时统一于一种形式之内的为数不多的曲艺形式。因为,20世纪以来的绝大部分传统“鼓书”在进入城市之后,基本上都转向演唱短篇的抒情性“鼓曲”即变为“唱曲”了,传统说唱相间表演的长篇连回叙事性“鼓书”即“说书”型节目,大多趋于式微。密云蔡家洼五亩地自然村的五音大鼓和流行河北唐山一带的乐亭大鼓是少数尚且葆有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同时,从音乐唱腔到伴奏乐器的构成来看,五音大鼓与北方同类的曲艺形式有较大不同。一般北方“鼓书”或者“鼓曲”的唱腔音乐,多属一种基本唱腔进行多种板式的变化运用。而五音大鼓的唱腔音乐,由所谓的【四平调】、【奉调】 、 【柳子板】、【二性板】和【慢口梅花】五种曲调构成。这些曲调的演唱运用既有不同板式的变化特点,又有类似曲牌的连缀使用。据老艺人说,其中的【四平调】来自京东大鼓,【奉调】来自东北大鼓,【柳子板】来自平谷大鼓,【二性板】来自乐亭大鼓,【慢口梅花】来自梅花大鼓。据此,我们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五音大鼓的形成与这些曲种有着一定的关系。所谓的“五音”,大抵是指萃取上述五种大鼓的唱腔曲调,融汇合成而为新的“大鼓”之意。另外关于“五音”的解释还有三种:一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节;二指由五个人配合表演;三指唱腔的音乐曲调多样丰富。曲艺史研究的“活化石”。 说它珍贵,是由于五音大鼓的本体构成和形成流变,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首先,它不仅是北京琴书的孕育母体,而且与流传甚广的京东大鼓、东北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和平谷大鼓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近代北京、天津和河北曲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影响;其次,它的产生和形成原因十分独特。相传是在清朝各地不同的民间曲艺形式流入承德之后,在宫中承应演出的过程中,被宫廷乐师萃取不同形式的唱腔曲调,加以创制合成。初在宫内以“清音会”形式自娱说唱,后来流入民间,被艺人们传至京南、天津和河北的安次(今廊坊)一带。其中,传入安次的一支发生变异,在主要承续【奉调】演唱的基础上,孕育形成了单琴大鼓并在后来发展成为北京琴书;而传到河北兴隆及其附近北京密云的一支,在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直至今天被重新发现。从而对我们研究清代宫廷娱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它的伴奏乐器之一的瓦琴,为北方的鼓书和鼓曲形式所仅见。对于研究曲艺音乐史,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第四,如前所述,现存尤其是城市中被称为“大鼓”的各种曲艺形式,伴奏使用的“大鼓”已然不大,而是直径不过尺许、厚度不过两寸半的小书鼓。演出的节目也非真正“大鼓”时代的长篇大套,而是基本上都异化为专门演唱短篇抒情性节目的“鼓曲”了。能够同时继续保持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且仍叙事“说书”的,已经十分少见。而五音大鼓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将鼓书说唱和鼓曲演唱同时统一于一种形式之内的曲艺形式。艺术表现的功能价值相对较大而又独特,从而具有相当的 稀有性。不仅是今天发掘、继承和保护、传扬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深入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曲艺在宫廷和民间、乡村与城市生存交流和发展演变的重要活态标本,堪称曲艺史研究的“活化石”。 过去,密云及其附近一带的农村,每逢年节都有搭“灯棚”请艺人说书的习俗。当年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很有名气,至今流传的俚谚“五音大鼓响,山中百鸟都观唱”就是明证。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的娱乐方式不断增多,适宜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被迫改变,“五音大鼓”这种古老的曲艺表演形式很难引起青年人的重视,艺人们也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自身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加之现在仅有的五位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传承堪忧。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抢救和保护。 书鼓艺人吴立兴 “战鼓一敲咚咚咚,打起简板响连声。我把男女老少都请到,想听啥戏说分明:听文的咱唱《施公案》,爱听武俺唱《杨家兵》,半文半武《包公断》,酸辣苦甜《挂红灯》。哪部书都经过百人唱,哪场戏都经过万人听,百人唱、万人听,各人嘴里变巧能”……这是淮阳县曹河乡吴庄村书鼓老艺人吴立兴常唱的开场“广告”词。他唱、念、对、白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且声腔并茂,为人们所喜闻乐听。他尤其注重宣传效果,努力做到德艺双馨,颇受群众欢迎。 年近古稀的吴立兴从事书鼓演唱已有40个年头了。上世纪80年代,他当过县曲艺协会理事、乡曲艺分会会长。1956年,他参军在部队时,由于爱说爱唱,参加文艺宣传队后,学会了山东快书、柳琴、二人转、相声、小品等段子,为战友们表演博得阵阵掌声。后来他转业返乡,仍想当个艺人为大家演唱。可他又不会多少戏,便找朋友求人搭桥,拜当时的县曲艺队长孙长更老艺人为师学艺。一年多功夫他就掌握了说、唱的基本技巧,能熟练地敲鼓打板等,不仅学会了许多幽默生动的小书帽,还能全书说唱《杨家将》、《大红袍》、《施公》、《彭公》、《岳飞传》等大部书。吴立兴“出师”单独演唱不足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拿他作为宣传“四旧”的牛鬼蛇神准备揪出来示众。好在他在外地演唱,抓不住他的证据,吴立兴才幸免一难。 10年劫难结束,吴立兴又重操旧业,背上“战”鼓,带着文化部门开的“通行证”,走村串巷,说书演唱。他活动的范围很广,远到菏泽、许昌、驻马店、商丘、开封,近至项城、商水、西华、太康等周边县市及本县农村。每到一村,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往往一部书未唱完,新户主又来请。特别是到外地,一出去就是半年多,很受欢迎。正因为老吴动脑子、费心思、苦练功,所以他表现生、旦、净、丑等各种各样的人物,逗人发笑、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激人奋进。吴立兴说书演唱,讲究情调高雅、雅俗兼备,很讨厌一味的仿效。书鼓是一门为众人喜闻爱听的艺术演唱,唱词应文明高雅,开口有益,不能信口开河地塞进一些低级粗俗的东西,这方面老吴是十分注意的。 为了求师访友,亮艺会书,进行艺术交流,吴立兴每年照例去赶“马街会”。在宝丰县城南十五华里的马街镇上,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传统书会,有几百台民间说书同时演出。艺人来自全国各地,山岗上、河滩上、田野里、路两旁,扎下书摊,摆开阵势,鼓板一打,弦子一拉,亮艺卖书便开始了~一阵“战”鼓咚咚,琴声悠扬,吸引着方圆数百里的农民前来赶会,场面热闹非凡,十分壮观~在会上最活跃的人是赶来写书的各地农民。当地传统是,做生意发财的、种田丰收的、修房建屋的、娶媳妇的,都要写台说书戏庆贺一番。写书人在书场中钻来钻去,听听唱的,看看演的,挑选最好的,犹如相亲一般仔细,看中后就与艺人商议书价。吴立兴的演唱很受欢迎,都是几家争着抢。 改革开放以来,老吴根据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自编自唱小书帽30多个,如反映改革带来农村变化的“全家福”、“小洋楼”、“修路”、 “专业户” ,反映计划生育的“公公劝儿媳”、“上门 女婿”等,表现人们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让座”、“拆墙”、“好邻里”、“婆媳争星”、“新嫁妆”、“贤妻良母”、“镜重圆”等等。 吴立兴感到欣喜的是,他的说唱确实起到了教育人的效果呢~1997年春天,乡里规划修乡村公路时,他们村有几户的房子碍事而户主不让拆房,要求包这包那的,当听了吴立兴演唱的“拆墙”、“修路”小段子后,懂得了“公路通,百业兴”,并认识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都积极地拆了房、扒了墙,使修路顺利动工。1993年初冬,他在西华县叶埠口乡王村演唱时,村上有婆媳俩不和睦,经常吵嘴生气。老吴就有意唱“婆媳和”和“贤妻良母”,白天还去帮她家干点活儿或者拉拉家常,“旁敲侧击”地讲新风尚、新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事例。没想到还是马脖子上的毛———真中,婆媳俩争向对方道歉,终于和好了,她们还请老吴吃顿饭。 现在吴立兴年岁大了,出远门说书已力不从心了,在阴天下雨、农闲、逢年过节时,他仍要满足村民的要求。可喜的是,吴立兴的所在村治安秩序好,经济生产红红火火,该村被县乡被评为文明村。干部们说这与吴立兴的宣传有很大关系,“战”鼓醒人嘛~应该给他记上一功。 【火者】 火者 目录 名词:火者 1. 1.宦官 2. 2.厨房中烧火的人 3. 3.源于穆斯林词汇 4. 4. 彝族、布依族打击乐器。 概述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传统乐曲 名词:火者 1.宦官 亦泛指受阉的仆役。 元 张昱 《宫中词》之十八:“近前火者催何急,惟恐君王怪到迟。”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一:“ 正统 时,司礼监火者 贾麦儿 以私事嘱吏部尚书 郭璡 、户部尚书 刘中敷 ,皆从之。”《明史?太祖纪二》:“ 闽 粤 豪家毋阉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 2.厨房中烧火的人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 峨眉 ,山中有一施主斋僧,有一僧擕犬来,欲化斋四枚„„施主弗从。僧曰:‘平日好施,今何吝耶,’有一火者曰:‘我有二枚与之。’” 3.源于穆斯林词汇 “火者”是波斯文Khwaja的音译,又译作“和卓”、“和加”、“霍札”等,意为“显贵”或“富有者”,是伊斯兰教中对“圣裔”和学者的尊称。亦为 新疆 和 中亚 地区伊斯兰教上层贵族之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土鲁番表》:“今幸太平,亟遣 亦思喇木 火者,前往进贡。” 4. 彝族、布依族打击乐器。 流行于 贵州省 水城 、 盘县 、 威宁 、 毕节 、 纳雍 、 赫章 、 黔西 等地。二乐器 概述 火者,彝族、布依族棰击膜鸣乐器。彝语称火者。布依族称的光。流行于贵州省西北部威宁、赫章、毕节、水城、纳雍、黔西、盘县等彝族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贞丰等布依族地区。 形制结构 鼓框用核桃木或梧桐木板条拼合而成,呈扁圆形,两端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生牛皮,皮边四周用两排竹钉固定,竹钉露出鼓框1.5厘米。鼓的规格不一,大者,鼓面直径40厘米,45厘米、鼓高20厘米,小者,鼓面直径15厘米,20厘米、鼓高10厘米,鼓框两侧置鼓环、系鼓绳。鼓棰木或藤制,大者长25厘米、小者长20厘米,棰头包布。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提鼓绳,将鼓置于胸前,或将鼓绳系于腰间,鼓面垂直或平置,右手执棰击奏,发音较沉闷。用于民间喜庆婚丧等场合中,火者常和彝族木唢呐、锣等乐器组成小型吹打乐队为唢呐调伴奏。 传统乐曲 乐曲有文牌和武牌(又称花牌)两种。文牌有十二调,每调又有十二曲,奏法有别,每曲先由轻而重、由急而缓连击数十响,再重击一棰,表示乐曲开始;武牌则无固定的曲调和节奏。 【如咚】 如咚 目录 乐器概述 由来传说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乐器概述 如咚,瑶族棰击膜鸣乐器。瑶语“如”为鼓,“咚”为小,“如咚”即小鼓之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 由来传说 传说古代瑶族先民在乘船迁徙途中,突然遭遇风浪袭击,情况万分危急。便祈求盘王保佑平安,并许下祭祀供奉之愿。瑶民脱险后履行了诺言,每年还盘王愿,世代相传至今,还将这种传统祭祀活动称其为跳盘王。届时,相邻几十里的各村各寨瑶族群众,身穿节日盛装,汇集在一起击鼓舞蹈,尽情欢乐。如咚是舞蹈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形制结构 鼓框用整段樟木挖空制成,为扁圆形,两端蒙以牛皮或山羊皮,皮面四周边缘先缝在 略大于鼓框的圆形铁圈上,再分别盖于两端鼓口,用绳索将两铁圈拴系勒紧,皮膜张力可调。规格大小不定,常见者鼓面直径21厘米,27厘米、鼓高11厘米,16厘米、鼓框厚2厘米。 鼓身一侧置有一个鼓环。鼓棰青杠木制,棰长20厘米,棰头包布。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左手提携鼓环,右手执棰敲击鼓面,发音较沉闷,可击出不同的节奏。常用于师公道场度戒和驱魔,在跳盘王传统祭祀活动中,它经常与蜂鼓、锣、钹等乐器一起为之伴奏。 【小鼓】 小鼓 百科名片 小鼓,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 区。 目录 小鼓简介 基本信息 特色 演奏方式 1. 单击 2. 滚奏 分类介绍 1. 壮族的小鼓 2. 侗族的小鼓 3. 彝族的小鼓 4. 土家族的小鼓 5. 西洋小鼓 乐器保养 1. 在装鼓之前 2. 检查所有的零件 3. 让鼓皮保持弹性 小鼓简介 各民族的小鼓,因流行地域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在形制上也有区别,它们多用于民族传统节日、婚丧喜庆场合、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 小鼓(7张) 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 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 音色清晰、明快, 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 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 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 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 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 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 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小鼓无固定音高,用一线记谱。 小鼓的奏法与大鼓基本相同,但由于鼓面较小,音色的变化不如大鼓明显。 小鼓用于演奏较密集的音型。 小鼓击音比大鼓高,声音较结实,余音较短。小鼓常参加合奏或伴奏,与其它敲击乐器同时或交替击奏。 基本信息 乐器名称:小鼓(Snare Drum) 结构组成: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 使用材质:基本与大鼓相同,只是鼓皮为羊皮, 且不敲的一面绷有多条响弦; 鼓棰使用两条硬木棰, 棰头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 特色 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 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 音色清晰、明快, 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 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 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 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 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 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 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演奏方式 单击 仅指单纯的敲击鼓面一下称单击。 滚奏 滚奏Roll又称轮鼓,是以鼓棒轻弹鼓面,使鼓面的弹力带动鼓棒,以在短时间内发出连续的震动声音,而其特殊的声音则是来自于响弦(请参考上方之响弦)。 而在力道上若有适当的控制的话,也可以轻易作出渐弱(dim.)及渐强(cresc.)的效果。 分类介绍 壮族的小鼓 壮族的小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各地。鼓框用杉木或杂木板拼合而成,呈扁圆形,鼓腰略成拱形,两面蒙以牛皮,皮面四周用单排大帽铜钉固定,鼓面直径30厘米、鼓高22厘米。鼓框外表涂以红漆,鼓腰周围置三个铜制鼓环(图)。演奏时,将鼓置于鼓架或木凳上,双手各执一木制鼓棰击奏,发音短促,音色清脆,常用于八音乐队合奏或为壮剧伴奏,是离不开的节奏乐器。也用于民族节日庆祝或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中。 侗族的小鼓 侗族的小鼓,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榕江、从江等地。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呈扁圆形,鼓腰向外微拱,两面蒙以牛皮,皮面周边用三排铜钉固定,鼓面直径22厘米、鼓高6厘米。鼓框外表无漆饰,在鼓的一侧钉置一段皮带,上串一个小绳圈。演奏时,左手提携皮带或绳圈,右手执棰敲击,是侗族民间乐队中主要的节奏乐器。它常和唢呐、小锣和钹等乐器一起合奏,用于六月六踩歌堂和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 彝族的小鼓 彝族的小鼓,又称团鼓。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南华等地。鼓框用一整段松木或核桃木挖空制成,呈扁圆形,两端蒙以羊皮为面,皮的四周边缘用大帽铁钉固定。鼓面直径22厘米、鼓高11厘米。鼓框两侧置小鼓环、系鼓绳。鼓棰木制,棰长18厘米,棰头包布。演奏时,奏者坐奏,将鼓置于两腿间,双手执棰击奏,是民间吹打乐队中的节奏乐器,它常和唢呐、锣、镲等乐器一起合奏。用于民族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 土家族的小鼓 土家族的小鼓,又称棋子鼓。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鼓框用一整段梧桐木或松木挖空制成。呈扁圆形。单面或双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边四周用鼓钉固定。规格不一,单面蒙皮的鼓,鼓面直径27厘米、鼓高15厘米;双面蒙皮的鼓,鼓面直径35厘米、鼓高18厘米,鼓框两侧各置一鼓环,两环间以鼓带相连。鼓棰木制 ,棰长20厘米,呈直棒形。演奏时,奏者将鼓带挂于颈项,使鼓面平置腹前,两手各执一棰击奏。为使行进中演奏方便,还在鼓框外侧围以较长竹片,并将竹片两端夹于奏者腰部两侧,使鼓身稳定不动。用于土家族传统民族节日和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它常与钩锣、溜子锣、冬子锣、头钹、二钹等乐器一起组成打击乐合奏,称花锣鼓,如再加一支唢呐演奏,则称吹锣鼓。棋子鼓在以上两种合奏中,都居于领奏地位,是土家族重要的节奏乐器。 西洋小鼓 小鼓又称“小军鼓”,在各类乐队中与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与大鼓同时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样用来加强强拍,而是在弱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以调和音色,增强乐曲的节奏感。小鼓的音响穿透力强,力度变化大,还可以通过在鼓面上盖绒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来改变音色,能奏出各种气氛,表现力非常丰富。 乐器保养 在装鼓之前 把鼓的零件都擦拭一下如汗水,清水,啤酒或其它的液体都可以缩短你的鼓的寿命。你手上出的油会对镲片表面起到侵蚀作用,会使镲片失去光泽。在装或拆鼓的时候,其实只要用毛巾把它们擦拭一下就好了,这就能对它们有保护作用。 检查所有的零件 确保它们都上的很好,需要时常更换镲垫,确保固定镲片的镙丝能很好的拧在镲架上。踩镲架子以及踩槌的踏板这些需要经常运动的地方要隔一段时间上一次润滑油,让它们保持很好的运动。如果有些弹簧出现了刺耳的“吱呀”的声音,那么就要把它们换掉。其实最好能有一些备用的零件。但是现在零件单买起来会非常的贵。所以建议还是好好的对零件进行保养,这样可以省去许多的钱。如果对自己的鼓关爱有佳的话,鼓就会有良好的状态和声音,就像有些七十年代生产的鼓到现在还保养的很好。 让鼓皮保持弹性 “下鼓皮”一般都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但是“上鼓皮”就不一定了。如果可能,我们建议经常更换“上鼓皮”以保持其弹性和良好的手感。经常使用破旧不堪的鼓皮不但没有音色而言,同时还会把手感毁掉,这是非常可怕的。 【太平鼓】 太平鼓 百科名片 太平鼓 太平鼓,中国东北地区曲种。又称单鼓。原为满族祭祀、祈福、驱邪、庆喜的歌舞形式,后传入关内汉族,故有旗香(满)和民香(汉)之分。太平鼓是京郊门头沟地区老百姓打发农历腊月与正月农闲时间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同时藉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太平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 基本信息 1. 概况 2. 简介 3. 溯源 4. 清朝-太平鼓 5. 道具介绍 6. 艺术特色 分类 1. 京西太平鼓 2. 兰州太平鼓 3. 形制结构 4. 收藏太平鼓 基本信息 概况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 太平鼓 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简介 太平鼓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象征“太平安乐”。表演者成双成对,腾挪 太平鼓 跳跃。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金属声清脆悦耳。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姑娘家则舞姿柔韧轻巧。门头沟大峪村太平鼓,据说来源于清代,每年春节前后,青年妇女和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斗公鸡”、“扑蝴蝶”、“走月牙”。他们打起《大扇鼓》、《小扇鼓》,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唱衣食住行和岁时风俗。这种舞蹈一般在旧历腊月初一至来年二月初二时才表演。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历史上门头沟很多村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击打太平鼓,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 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溯源 太平鼓历史较悠久,唐代已有,满族打击乐器,外形与团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宋代谓之“打 太平鼓 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称为“猎鼓”。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 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 相传太平鼓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据考证,晋时,此种鼓就已形成了一种舞蹈,被称为“革卑舞”。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 传统的太平鼓舞蹈规模不大。民国年间,玩鼓的多数是妇女,她们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里结伴玩耍,日伪时期,人民处在铁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销声匿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为庆祝解放,太平鼓艺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来到公路上,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太平鼓从此才变得壮观起来,据说当时的门头沟从圈门一直到东店,太平鼓的队伍排满了十三里长街。 清朝-太平鼓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宛转九腔十八调,祭祖敬神求多福。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道具介绍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 太平鼓 ,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图),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绘有花 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团扇形,用直径0.6 厘米铁条弯曲而成,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边缀有五枚彩色绒球为饰。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面太平鼓较大,鼓框椭圆形,长径76厘米、短径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绘八仙人物图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长15.5厘米,柄下大铁环直径15厘米,内串直径5.5厘米小铁环13枚。鼓鞭长50厘米。 艺术特色 太平鼓是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击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有着别具一格的伴奏形式,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鼓、锣、号等乐器,同时还有伴唱的歌词,伴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十二月歌”等曲目;表演套路上有斗鸡、串花琵琶、大圆鼓等,绕八字、园鼓、两头忙、扎花篱笆,卧娃娃等几十套动作、十分风趣,滑稽幽默;太平鼓表演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舞,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达到鼓和舞的和谐统一,形成清脆多变的影响效果。 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真是“人随鼓,鼓缠人”。姑娘家的舞姿柔韧,轻巧,可以形容她们“扭起身驱似柳弯,扇鼓舞动肩带颤”。很有点俏劲。门头沟区的太平鼓有舞蹈,有歌唱,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词,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有唱衣食住行,岁时风俗的。太平鼓的鼓点比较丰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太平鼓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象征,是典型的北京地区汉族民间舞,京西太平鼓独特在它边打边舞、鼓舞结合的特点。跳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部,一边以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断击鼓。每村都有不一样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编排。 分类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 太平鼓 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的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扇劲”和“艮劲”。 京西门头沟会打太平鼓的村子不下几十个,远至百花山下的黄塔乡、军响乡,历史上都曾有太平鼓,但最普遍,最活跃的是门城镇一带,每年春节前后,圈门里、三家店、东西辛房、大峪村等地都可见到青年妇女三五成群“斗公鸡”、“扑蝴蝶”、“走月牙”、撩腿扭腰,婀娜多姿,当姑娘时在家玩耍,出嫁后把舞技带到婆家。每年秋收一结束,家家户户就开始拾掇太平鼓,请铁匠打鼓圈,请手艺人蒙鼓皮。每到傍晚,只要有人在村头咚咚地敲起鼓,远近的街坊邻居就会闻声而至,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一起尽情尽兴地"耍"起鼓来。打太平鼓也是一次人与人之间、邻里街坊之间、村与村之间互相交往、沟通感情、融洽关系的机会。 太平鼓是北京市门头沟区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舞蹈,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入清后,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 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京西太平鼓是本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 兰州太平鼓 清代以来,太平鼓曾在东北、华北广大地区流传。 太平鼓 所用的太平鼓外形与团扇相似,是在一个圆形铁圈上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而成,截面直径30,40厘米,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铁圈四周系有数个绒球为饰,鼓柄下端缀有数枚小铁环或数对小铜钹。 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一藤条鼓鞭敲击鼓面、鼓心或鼓边,并同时震动铁环或铜钹作响。鼓柄端和藤条上均缚有红缨穗。太平鼓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打、双人打和集体打等多种。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一种道具。 形制结构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 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 穗或红绸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方法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收藏太平鼓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团扇形,用直径0.6 厘 兰州太平鼓 米铁条弯曲而成,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边缀有五枚彩色绒球为饰。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面太平鼓较大,鼓框椭圆形,长径76厘米、短径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绘八仙人物图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长15.5厘米,柄下大铁环直径15厘米,内串直径5.5厘米小铁环13枚。鼓鞭长50厘米。 【日木】 日木 目录 乐器概述 由来传说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现存状况 乐器概述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 由来传说 民间流传着关于日木的传说:古时候,在羌族首领的住处,一只白山羊偷吃了桦皮经书,使羌族的经典失传。首领盛怒之下,杀死白山羊,剥羊皮制成鼓。从此羌族有了羊皮鼓。? ? 形制结构 鼓框桑木制,呈扁圆形,单面蒙以羊皮。规格尺寸不一,鼓面直径33厘米,40厘米、鼓框高9厘米,1 1厘米,鼓框里面置有木制横梁,可作为鼓柄使用。有的日木在鼓框一侧连有一个呈弓形的木柄,木柄上端雕以羊头为饰,柄下端拴系两束彩色丝穗。在鼓的框边上拴系有小铃和铁片。鼓棰用藤条和杉木制作,呈勾形,羌语称尔渥特,棰长40厘米,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经过改革的日木,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或图案纹饰,鼓框周围饰有彩色丝穗。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持握鼓柄,右手执鼓棰敲击。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敲击等三种。 鼓心发音低沉浑厚,鼓边发音高亢清脆。日木是羌族古老的打击乐器,旧时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动,为端公(巫师)跳神时所用乐器,巫师手持日木跳巫舞,又称皮鼓舞或跳经,羌语称莫尔达沙。 现存状况 如今,羌族手鼓经过改革和美化,已用于《跳锅庄》、《铃鼓舞》 等歌舞表演中,充分表现了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日木既是歌舞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环鼓】 环鼓 目录 乐器概述 单面环鼓 单面演奏 双面环鼓 双面演奏 乐器概述 环鼓,回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宁夏、甘肃等省区。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形制。 单面环鼓 单面环鼓,鼓框铁圈制成,蒙以羊皮为鼓面,外观似团扇。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外围接一直径40厘米的铁圈,鼓框与铁圈之间以细铁条相连,铁条上串以若干小铁环。铁圈下接鼓柄,柄端拴系彩穗或缀以彩球为饰。鼓面彩绘回族风格的花卉或图案纹饰。鼓棰又称鼓鞭,用竹条制成,长40厘米、宽1.7厘米、厚1厘米,鼓鞭上端略呈弧形,鞭头系彩色绒球,鞭尾系以彩色绸带,带长两三米。 单面演奏 演奏时,左手持鼓,置于胸前,右手执鼓鞭,将绸带握于手中,边击边摇,鼓声“咚咚”、环声“哗哗”,响亮而清脆。边击边舞时,则倒执鼓鞭击鼓,绸带随着鼓鞭飞舞。用于节日庆祝和民间舞蹈伴奏。 双面环鼓 双面环鼓,鼓框用椿木或松木板拼合而成,框边较厚,内侧较高、外侧略低,为倾斜状,双面蒙以牛犊皮,外观呈扁圆形。规格大小不一,较大者鼓面直径90厘米、鼓框高16厘米,鼓框外围接一铁圈,圈上串以若干小铁环,铁圈两侧各设一个可以转动的把手。 双面演奏 演奏时,将鼓置于木制鼓架上,奏者两手各执一棰击奏,奏法有鼓心或鼓边音等,鼓心发音浑厚洪亮;鼓边发音清脆高亢。也可两人将鼓抬起,使其鼓面转动,一人执棰击鼓,同时边击边摇,其鼓声、铁环声同时作响。用于回族歌舞伴奏。 【抬鼓】 抬鼓 目录 概述 历史悠久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概述 抬鼓,又称水鼓。傣族、德昂族棰击膜鸣乐器。德宏地区傣语称梅藏嘎。德昂语称格楞当,为大鼓之意。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 历史悠久 历史悠久,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德昂族民间就流传这种大鼓了。明代李思聪《百夷传》载:“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说明它广泛用于盛大节日和民间娱乐场合中,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 形制结构 用当地生长的梧桐树、芒果树或椿树的大树干掏空制成,外形与水缸相似,两端一头大、一小头,两面都蒙以牛皮、麂皮或其它兽皮。鼓身大小不一,规格尺寸不定,一般全长100厘 米,1 20厘米,大的一端鼓面直径50厘米,60厘米,小的一端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皮膜先附在两个大于鼓口的铁圈上,然后分别盖于两端鼓口,用牛皮条勒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图)。 鼓的内部结构特殊,掏成中间可以互通的两个鼓腔,故能产生良好的音响共鸣效果,有着较长的余音。鼓身中部一侧还开有一个直径3厘米,5厘米的圆孔。在陇川的傣族地区,平时将鼓泡在水里,使用前再把鼓捞起,将鼓腔中的水由圆孔倒出;在陇川的德昂族地区,鼓则不泡在水里,平时置于小乘佛教寺院,而是在使用前,要从圆孔灌入一定数量的水或酒润湿鼓身,以获得较好的音响效果,故此而有水鼓之称。 演奏方法 演奏抬鼓时,因鼓身大小不同而有异,体积较小的鼓,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人背鼓,两人边击边舞;体积较大的鼓,则两人用长竹竿抬鼓在前,一人随后双手各执一根木制鼓棰敲击 粗端鼓面,边击边舞,众人也随乐起舞,并有象脚鼓、铓、镲等乐器一齐参加合奏。概是抬鼓因此而得名吧!演奏者边击边舞,音响洪亮,撼人心魄。由于鼓两端所发音高不同,再加上节奏的多变,鼓声时重时轻,音色丰富多彩。 抬鼓多在院坝上演奏,常以一个或两个抬鼓为核心,周围有十几个象脚鼓紧紧相随,每个象 脚鼓还都配以一面铓和一副傣镲。伴奏乐队如此庞大,舞蹈群众成百上千,场面蔚为壮观,这就是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的“贡母摆”盛会,情绪热烈,充满欢乐和幸福。在乐舞的间隙,年青的小伙子和姑娘们还要围成圆圈,唱一段赞颂美好生活的民歌,抒发自己对未来的向往。 【达玛】 达玛 百科名片 达玛,同名义项有,西藏的赞普,他是赤德松赞的儿子,赤祖德赞的哥哥(一说是弟弟)。在赤祖德赞死后继位为西藏赞普;乐器,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目录 西藏的赞普 乐器 1. 简介 2. 历史追溯 3. 形制结构 4. 降低鼓音 5. 演奏方法 西藏的赞普 达玛,名朗达玛,达磨( Gldarma,,842年),”,《新唐书》作“达磨”,吐蕃末代赞普(838年至843年在位)。 他是赤德松赞的儿子,赤祖德赞的哥哥(一说是弟弟)。在赤祖德赞死后继位为西藏赞普。 《蒙古源流》:“汗(寅恪案,此指持松垒。)无子,其兄达尔玛,癸未年所生,岁壬戌,年四十岁,即位。因其从前在世为象时,曾设恶愿,二十四年之间,恶习相沿,遂传称为天生邪妄之郎达尔玛。(寅恪案,藏语谓象为朗gl。)汗将大乘三藏以下,下乘以上之三乘及四项僧人,俱行殄灭,残毁禅教。” 朗达玛在位期间,对佛教采取禁绝措施,史称“朗达玛灭佛”,佛教徒视其为牛魔王再世,故称其为“朗达玛”(“朗”意为牛)。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其死后,乞离胡二子相互争位,吐蕃分裂。 乐器 简介 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 历史追溯 历史悠久,最早一直流传于西藏地区。但到了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朗达玛统治时期,佛教遭受破坏,歌舞被迫禁绝,达玛也曾失传达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时期(1642年—1682年),拉达克土王前来朝觐达赖时,达玛才随之再现于宫廷乐队。首先用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嘎尔巴乐队,嗣后又流传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宁寺等寺院。 形制结构 鼓身多用黄铜铸造而成,个别用铝合金或木制作,外观与口小肚大的坛子相 达玛 像。鼓底较小,上部是鼓体直径最大处,顶部鼓口稍内收。达玛有大小两种规格,大鼓称达 玛切,又称雄达玛或低音达玛,鼓高30厘米,34厘米、鼓面直径37厘米,41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45厘米,50厘米、鼓底直径15厘米,18厘米、鼓底正中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音孔;小鼓称达玛穷,又称雌达玛或高音达玛,鼓高16厘米,20厘米、鼓面直径29厘米,32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31厘米,34厘米、鼓底直径12厘米,16厘米、鼓底正中小音孔直径0.6厘米。上端 鼓面蒙以牦牛皮。蒙皮时间一般以藏历九月为佳,因为此时牦牛长得最肥壮,皮质也最好。蒙皮要用当天所宰之牦牛皮,皮板湿润易于拉伸。鼓皮周边扎有若干小孔,用整根细牦牛皮条穿入小孔并与鼓底皮圈往复串连、勒紧固定。松弛或绷紧皮条可以调节鼓皮的张力,改变鼓的音高。铜制鼓身外表多涂以银粉。鼓棰木制,棰长30厘米,棰头稍粗,尾端略细并系以红绸条为饰。 降低鼓音 演奏前,为使两鼓发音高低分明,常将达玛切的鼓皮用水浸泡,以使鼓音降低,而达玛穷的鼓皮则要在日光下曝晒或在火边烘烤,以使鼓音升高。达玛属于无固定音高膜鸣乐器,但大小两鼓音高常为五度关系。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达玛切置于奏者右侧,达玛穷置于奏者左侧,两鼓用皮带或布带连结固定在一起,一人要同时演奏一对鼓。达玛既可坐奏,也可行奏。主要用于藏族宫廷嘎尔巴乐队伴奏宫廷歌舞、迎送达赖喇嘛、佛教寺院举行传召大法会迎请强巴佛等礼仪、羌姆和藏戏伴奏。一般在室内或园林中伴奏歌舞时,奏者多席地或坐在卡垫上随乐曲的需要而敲击演奏。每个鼓的下面都垫一个厚3厘米的环形布圈。达赖喇嘛远巡举行迎送仪式时, 则要在户外行奏,将一对达玛分置于马背两侧,奏者骑在马上敲击,也可由一人背二鼓在前,另一人随后演奏。达玛发音坚实有力,音量洪大,音色明亮,传远效果好。演奏时使用的数量因地而异,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表演藏族宫廷歌舞时,要同时使用四对达玛,而在其他藏传佛教寺院和藏戏团,则要使用一对或两对达玛。 【纳格拉】 纳格拉 百科名片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身用铁 铸成,故汉族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目录 简介 1. 基本信息 2. 详细介绍 历史追溯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传统乐曲 收藏乐器 乐器风格 乐器现状 简介 基本信息 纳格拉(Nakers)是起源于阿拉伯或撒拉森的一种中世纪的小型定音鼓(在霍恩波 纳格拉鼓(17张) 斯特尔与萨克斯的体系中归为膜鸣类)。在20世纪末,这种乐器存在于北非、土耳其、埃及和叙利亚,它的鼓身是由木头、金属或陶制成的碗状的,且在它开口的顶端蒙以动物的皮革。在西方它通常使用较厚的皮革,在皮革未干前就在模型上定型。尽管纳格拉(Nakers)在8世纪以前就被摩尔人介绍到了西班牙。 详细介绍 纳格拉又称奴古拉、铁鼓等,是习以为常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鼓身铁铸(亦有铜 纳格拉 制,鼓腔中空,鼓面蒙皮。常用大小不同、音高不一的两个鼓构成一组,由一人演奏。纳格拉无固定音高(一般两鼓音高相差约四、五度)。用五线记谱(较大的记在第三线上,较小的鼓记在第四线上)。 纳格拉 纳格拉用两根鼓槌敲击。可以单打、双打或滚奏,亦可运用鼓中心击、中圈击、外圈击、鼓帮击、闷击等奏法,以求得音色的变化。两鼓可交替或同时演奏。 纳格拉音色铿锵,常与唢呐、巴冬(大铁鼓)一起合奏,也可与手鼓相配合,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历史追溯 历史久远。纳格拉与西洋乐器定音鼓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同起源于西亚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罐鼓。这是一种类似锅形、鼓框用陶土或金属制成的鼓,蒙以骆驼皮,在民间音乐中总是一大一小的成对使用,以小棰敲击,发出“咚、哒”的音响。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还叫纳格拉。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公元5世纪时,纳格拉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用于宗教节日演奏。后于1759年传到我国中原。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将其列入回部乐,清《钦定大清会典图》载:“哪噶喇,铁匡冒革,上大下小,形如行鼓,……两鼓相联,左右手各以杖击之。 纳格拉 纳格拉:又称“哪噶喇”、“奴古拉”和“拿古拉”。维吾尔族独特的民间乐器。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 。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14世纪以前,纳格拉经“丝绸之路”东传中国,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用于宗教节日演奏。1759年已传至中原,清代列入回部乐中,当时称为“哪噶喇”。 纳格拉鼓不是诞生于皇家的贵胄之地,而出自于戈壁村落的黎民百姓之手,它的平民化倾向显而易见。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政权更迭,信念繁衍,但纳格拉鼓并未消逝,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傲视苍穹。“咚吧吧”作响,至今弥久不衰。 在民间,它露脸最多的是麦西莱甫。 麦西莱甫,在维吾尔语中泛指娱乐性的民间歌舞集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麦西莱甫大多在秋天的黄昏后举行。也许是秋华果实,人们格外兴奋的缘故,农民们选择这样的时日是再理想不过了。 形制结构 鼓身用生铁铸造而成(也有铜制),鼓腔中空,上口较大,下底较小,外形呈花盆状。鼓身两侧各 纳格拉 设有一个环耳,以便于搬动时作把手。鼓上口蒙以牛皮、羊皮、驴皮或骆驼羔皮,鼓皮四周由绳索拴系勒紧于鼓身中腰(图)。纳格拉通常大小两个组成一对,鼓面直径,大者25厘米-27.5厘米、小者18厘米-20.5厘米、鼓高20厘米-30厘米。因鼓身和鼓面大小不同,发音高低也有区别,两鼓多定成四度或五度关系。还有一种低音纳格拉鼓,又称冬巴,比小纳格拉的体积大三四倍的大铁鼓,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40厘米,可发出浑厚而粗壮的低音。 铸铁作鼓身的单面鼓,状若一个上大下小的水桶,色气呈褐。它通常有两个鼓配台,大的敲节奏,宏亮如战鼓;小的敲“花点”,音色高亢。加上一把唢呐,就构成了三人鼓乐队。这个“袖珍乐队”十分精当,多一个累赘,少一个不可,多一件乐器有蛇足之虞,少一件家当就会黯然失色。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简洁最和谐也最富有音乐感染力的鼓乐队。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飘一落,全在鼓锤之间;舒缓时,如行云漫游,激昂时,如千驹驰骋,组合成天衣无缝美妙绝伦的音乐辐射。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置弹奏时把纳格拉鼓平放在地面上,由一人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棰, 纳格拉 右手敲击大鼓,左手敲击小鼓。大鼓发出“咚咚”的低音,小鼓发出“哒哒”的高音,音响铿锵、 雄厚,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飘一落,全在鼓锤之间,舒缓时,如行云漫游,激昂时,如千驹驰骋,组合成天衣无缝美妙绝伦的音乐辐射。由一人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棰,右手敲击大鼓,左手敲击小鼓。大鼓发出“咚咚”的低音,小鼓发出“哒哒”的高音,音响铿锵、雄厚。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滚奏或闷奏等,并可运用鼓心、中圈、外圈或鼓框等不同部位,获得不同的音色。两鼓并可交替演奏。低音纳格拉鼓,则由一人右手持单棰击奏。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维吾尔族的鼓吹乐乐队,由一支苏尔奈、一对纳格拉和一个低音纳格拉组成,苏尔奈吹奏曲调,纳格拉和冬巴敲击节奏。有时乐队要用到三对纳格拉,分为头鼓、中鼓和尾鼓。头鼓多由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执棰,奏出复杂多变的鼓点,中鼓和尾鼓则敲出节奏。冬巴鼓在合奏中只敲击基本节奏,即一拍击一下,不单独演奏。由一个冬巴、两支苏尔奈和三对纳格拉组成的合奏,可产生庄严、雄伟的音响效果,只用于盛大民族节日和婚礼喜庆等场合。在一般民间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只用一对纳格拉即可。它还可以和达卜一起合奏。 纳格拉因舞者参与和表演尽显神采,而因纳格拉鼓的垫底,舞姿又那般潇洒和飞扬。没有纳格拉鼓,就没有麦西莱甫,没有麦西莱甫,就没有农民的欢畅。有了纳格拉鼓才有了麦西莱甫的生生不息。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西缘的维吾尔族农民饱尝风沙贫瘠之苦,需要一种东西填补和化解,纳格拉鼓是最能调动欢乐的法宝。 听纳格拉,需要一种心旌,可以驰骋想象的翅翼,也可以放纵久藏心底的秘密,尽兴地让鼓声融入心肺,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这鼓声,是一种信念,一种召唤,一种莫名的精神寄托。听到这鼓声,便不能沉湎,更不会逃避,即使你身体不适,也会像注射了强心剂般容光焕发。难怪维吾尔族人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巴扎可以不逛,但与纳格拉鼓的共鸣不能失之交臂。 纳格拉 每年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是纳格拉最能尽情酣畅的时日。肉孜节,极善歌舞的维吾尔族小伙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来到喀什艾提尕广场,跳上整整一天的舞,还不过瘾。只有在七十天之后的古尔邦节才能过足三天的舞瘾。“萨玛”是一种很古老的宗教舞蹈,一年一度只在艾提尕广场举行。这种舞跳起来粗犷豪放,热烈异常。维吾尔人把这一古朴的艺术移植到节目中来,至今相沿成习,经年不衰。 每年的古尔邦节第一天,喀什的晨光分外明媚。三位纳格拉鼓的乐手们已在金碧辉煌的艾提尕大清真寺门楼上坐定,高亢激越的唢呐声引出了纳格拉的鼓点。萨玛舞开场了。 传统乐曲 维吾尔族的鼓吹乐曲随着歌舞的发展,形成结构庞大的乐曲,在北疆伊犁地区流传有《赛乃姆》、《双赛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儿》、《古杜姆》、《木夏乌热克》、《萨里哈》、《纽威特》、《库尔特》、《月兰》、《夏地亚那?》、《夏地亚那 ?》等十二套传统乐曲,题材广泛,节奏明快,既有用于宗教、迎宾的乐曲,又有适于野游 、围猎的乐曲,还有用于婚 礼和麦昔若甫的乐曲。每套多由二至四个不同的曲调组成。维吾尔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每逢肉孜节或库尔班节,在高大的清真寺楼顶上,乐手们敲响纳格拉,吹起苏尔奈,远近群众聚集在寺前的广场上,随着鼓乐声欢乐而舞,这种节日庆祝活动,既盛大又壮观。 收藏乐器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对纳格拉。其中两对,大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7.5厘米、29.5厘米,底径分别为18厘米、16厘米,鼓高分别为24厘米、25厘米;小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1厘米、22.2厘米,底径同为12厘米,鼓高分别为13厘米、17厘米。此外,还珍藏着一对用核桃木作鼓身的纳格拉,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赠送我国的礼品,大鼓高18.5厘米、鼓面直径19.5厘米,小鼓高 17.5厘米、鼓面直径15.5厘米,均以羊皮蒙面,用绳索张紧,制作工艺精细,木纹清晰美丽。 乐器风格 维吾尔族的鼓吹乐曲随着歌舞的发展,形成结构庞大的乐曲,在北疆伊犁地区流传有《赛乃姆》 、《双赛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儿》、《古杜姆》、《木夏乌热克》、《萨里哈》、 《纽威特》 、《库尔特》、《月兰》、《夏地亚那?》、《夏地亚那 ?》等十二套传统乐曲,题材广泛,节奏明快,既有用于宗教、迎宾的乐曲,又有适于野游 、围猎的乐曲,还有用于婚礼和麦昔若甫的乐曲。每套多由二至四个不同的曲调组成。维吾尔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每逢肉孜节或库尔班节,在高大的清真寺楼顶上,乐手们敲响纳格拉,吹起苏尔奈,远近群众聚集在寺前。纳格拉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欢乐。如果没有纳格拉的召唤和陪伴,能有萨玛舞的宏大舞台,没有萨玛舞的参与还叫古尔邦节吗 。 古老的纳格拉适逢新时代,才从民间的小旮旯昂首登入现代社会的大殿堂。连续几届的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治淡会隆重的开幕式,一溜儿排列的纳格拉鼓方阵,分外引人注目。不在场面壮观,而在鼓声重叠,鼓声响起,如万山泄海的磅礴轰响,刹那间,人心震撼了,全场沸腾了,令中外嘉宾惊叹不已,成为“无冕之王”们猎奇追新的好风景。此时此刻的纳格拉已不再是单纯的营造喜庆场面的工具,而释放着宣传自我鼓动人心引诱客商的广告媒体之功能,演绎着从封闭到开放、由固守到出击的进化历程,倾吐着中国西域不甘落伍、重振丝路雄风的博大心声。 从此,新疆众多的厂家商家开业庆典或商品展销,都请纳格拉乐队擂鼓助威。纳格拉成了商家促销的“公开武器”。有时市区内同时有几家商场开张,各家门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人们循声汇拢,商品销得快。几家鼓乐此起彼伏,给城市增添了活力。花钱雇来的鼓手们十分卖力,各事其主,无甚奇怪。只是他们的鼓技越发放浪恣肆,个个汗流浃背,也不歇息。谁家的鼓点优美,谁家的生意定然“灿烂”而“辉煌”~ 纳格拉犹如“古老的土陶碗里盛满了现代佳肴”,将纯粹的民间娱乐功能延伸入经济领域,连鼓的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探究纳格拉鼓功能孰优孰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主人仍然对它一往情深,百般钟爱。 乐器现状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对纳格拉。其中两对,大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7.5厘米、29.5厘米,底径分别为18厘米、16厘米,鼓高分别为24厘米、25厘米;小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1厘米、22.2厘米,底径同为12厘米,鼓高分别为13厘米、17厘米。此外,还珍藏着一对用核桃木作鼓身的纳格拉,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阿塞拜疆共 和国赠送中国的礼品,大鼓高18.5厘米、鼓面直径19.5厘米,小鼓高 17.5厘米、鼓面直径 15.5厘米,均以羊皮蒙面,用绳索张紧,制作工艺精细,木纹清晰美丽。的广场上,随着鼓 乐声欢乐而舞,这种节日庆祝活动,既盛大又壮观。 【达玛如】 达玛如 目录 乐器简介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博物馆收藏 乐器简介 达玛如,藏族、蒙古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又称达如、达日。蒙古语称丹不楞儿、布楞儿。 汉族称法鼓、拨浪鼓。流行于西藏、内蒙古自治区藏传佛教寺院中。 形制结构 历史久远,其形近似古代无柄鼗鼓。是一种无木柄的小型双面细腰拨浪鼓,但异于内地流传 的拨浪鼓。鼓体 由两个底部对接、中腰相通的碗形腔体组成(图)。旧时,藏族地区多两个人的头盖骨制作,在其底部中央钻孔,用胶粘固于木制的环形联结体上。有的寺院还象牙制作,选取整块牙料雕琢成形。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丹不楞儿,则多使用紫 木或红木制作。鼓体大小不等,规格尺寸不一。较大者,鼓面直径20厘米,30厘米,鼓厚(两个碗形鼓腔)10厘米,12厘米,多为木制。较小者,鼓面直径7厘米,10厘米、鼓厚7厘米,8厘米,多为人头骨或象牙制。小达玛如的两端鼓面,均蒙以墨绿色羊皮(将皮膜浸泡于铜锈与酸类物质溶液中进行着色);大达玛如则蒙以牛犊皮或猪皮。鼓身多涂以棕、红或绿色漆。鼓腰(木制联结体)左右两侧各系一条皮绳或丝绳,绳端系以用皮革或绒布包制而成的球状硬质小鼓坠,四周镶有装饰银片,并在活环中拴系彩色缎带或丝穗作为装饰,缎带上还缀有白色小贝壳,有的缎带长达50厘米。在藏族地区,虽同属藏传佛教,但因教派不同,使用的达玛如也不同,宁玛派多用较大的,格鲁派常用较小的。拉萨大昭寺(格鲁派)的象牙达玛如,鼓面呈椭圆形,长9.5厘米、宽8.3厘米、鼓厚5.6厘米、鼓坠丝绳长4.5厘米,鼓面墨绿色。 演奏方法 演奏时,乐僧右手拇指、食指执鼓腰部位,其余手指托彩色缎带或鼓穗,快速左右往复转动手腕,使鼓坠敲击两端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响亮。是藏传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乐器,主要作为寺院的法器,用于诵经中。当僧侣集体诵经时,领经的活佛 或喇嘛便持而摇之,僧侣单独诵经时也要敲击达玛如。此外,寺院里表演羌姆或民间艺人演出热巴鼓铃舞时,领舞者也常手持小达玛如,边奏边舞。 博物馆收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的一面达玛如,红木制,两 端鼓面蒙以羊皮,鼓面呈椭圆形,长径12.5厘米、短径11厘米、鼓厚9厘米、 丝绳长7厘米,鼓坠为两粒小红珠。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建鼓】 建鼓 百科名片 建鼓 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曾为历代宫 廷所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 目录 历史悠久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出土文物 现存状况 历史悠久 历史悠久,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常:旗名,画日月于其端。)建鼓,挟经秉枹(经:兵书,枹:鼓棰。),万人以为方阵。”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礼记?明堂位》载:“殷楹鼓”。注曰:“楹,贯之以柱也 。”战国时期铜器上镂刻的花纹图案和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中均有敲击建鼓的图像。汉代建鼓多以流苏羽葆为饰。汉代张衡《东京赋》:“鼓路鼓,树羽幢幢。”羽葆以翟尾(野鸡尾毛)做成,羽葆中间的幢上有流苏,用丝帛之类制成,可随风飘扬。《隋书?音乐志》载:“建鼓,夏后氏加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旧唐书》与《隋书》所记相同。建鼓在壁画中较为少见,敦煌石窟唐代156窟壁画中有建鼓图像,但奏法完全不同,是一人背鼓在前面走 ,随后一人双手执鼓棰边走边奏,曾用于出行仪仗队和天宫伎乐中。此法至今仍在甘肃省河西广大地区的民间社火活动中沿用。明清两代宫廷一直使用建鼓。在明代中和韶乐和清皇朝祭司乐中,建鼓均为开典领奏乐器。沈阳故宫博物院也将此鼓收藏于历代宫廷乐器中。 形制结构 建鼓的鼓身长而圆,鼓体较大,中间稍粗,两端略细,两面蒙皮,用两棰击鼓一面,音量洪大,传播甚远。我国今日流传的许多大鼓,都起源于建鼓。到了清代,宫廷中使用的建鼓,工艺精致,鼓面直径73.7厘米,通体饰以金漆,鼓面绘以彩色双龙和彩色云纹图案,鼓座已衍变为十字形木制脚架,四脚之上均雕有兽饰,木柱的上端,盖以皇冠木架 ,架的四角垂以长长丝穗,木柱顶端立有一支金色飞禽为饰。 演奏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喇嘛寺院中的建鼓,鼓身木制,鼓体短而圆,鼓长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30厘米。室内演奏时,将直贯鼓身的木柱插入木座,双手执棰击奏;室外演奏时,左手持握木柱,右手执单棰击奏,发音清脆明亮,用于寺院法事场合。 出土文物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百余件战国时期古乐器,其中有一面建鼓,这是目前所知我国年 曾侯乙墓出土建鼓底座 代最早的建鼓实物,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历史。鼓框木制,鼓身长约100厘米,两面蒙皮,鼓面直径80厘米,鼓身中间垂直贯穿一根直径7厘米的木柱,并牢固植于一个青铜盘龙鼓座上。鼓座高50厘米、直径80厘米,由数十条青铜雕龙相互纠结盘绕而成,其中有十六条大龙对称缠绕,在每条大龙的头、身、尾部均攀附数条小龙,龙身上嵌绿松石,制作技艺无比精美。这面建鼓根据实物复原,植于原青铜鼓座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现存状况 1990年,江苏省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制成世界上最大的楹鼓。鼓身呈腰鼓状,鼓长350厘米、腰径25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134厘米,它比现存美国的世界上最大之鼓还长100厘米。它是根据山东曲阜文化工作者王明星整理的《礼记?明堂位》、《周礼》、《乐律全书》等文献中殷楹鼓的有关资料制作的,安置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已用于同年的山东省国际孔子文化节箫韶乐舞演出中。 【神鼓】 神鼓 神鼓,又名喇嘛鼓。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使用的打击乐器。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形状 鼓框木制圆形,两面蒙以羊皮或牛皮。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40厘米左右,最大者90厘米。鼓框厚21厘米左右。鼓面涂棕红色漆。鼓框多饰以各种彩绘图案花纹。下端连接木制鼓柄,柄长60厘米以上。通高约120厘米。鼓棰藤制、呈弯曲形,棰头包羊皮或布,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雕饰。 演奏 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鼓柄立于地上或插在鼓架上,左手扶持长柄,右手执鼓棰击奏;也可在仪仗乐队行进中演奏。在蒙古族地区,喇嘛跳查玛时,则边舞边奏。现在已用于歌舞表演,可系绸带斜挎于胸前演奏。亦用于藏戏伴奏。 【那额】 那额 百科名片 那额,又称热巴鼓。藏族、门巴族棰击膜鸣乐器。汉族称藏族手鼓。流行于西藏昌都、那曲、 林芝、青海玉树、甘肃甘南、四川甘孜和云南迪庆等藏族地区。 目录 乐器简介 由来传说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乐器简介 那额 那额:原为藏族宗教乐器。现已成为藏族“热巴舞”等民间歌舞离不开的伴奏乐器。汉语称“手鼓”。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及其他藏族聚居地区。 那额鼓框用木料制成扁圆状,双面蒙以羊皮,规格大小不等,在鼓面的中心区及四周,绘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纹饰。鼓框上连接着一个较长的木制鼓柄。有的那额还在鼓框上饰以彩色绒球。鼓棰用细藤条制成弓形,棰柄木制,并在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 那额不仅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弓形鼓棰击奏。由于鼓棰落点部位的不同,音响也变化万千,奏者边打边舞。 由来传说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早以前,天上神仙要给菩萨建一座布达拉宫,魔王便派了小妖们前来破坏,还毒死能工巧匠。管理建造宫殿的菩萨请了精通佛法的高僧来惩治魔王,高僧找了英俊美貌的青年男女,教会他们最优美的舞蹈,便在建筑工地前面的草坪上跳起舞来,并吸引来成千上万的百姓跟着跳,魔王装成藏胞混进舞场兴妖作怪,高僧用计从袖口里飞出钢刀把魔王杀死,并用魔皮绷成那额,用肋骨作成弯曲的鼓棰。高僧教的舞蹈,原是为了诱杀魔王,跳舞时女舞者手里又拿着魔王肋骨作的鼓棰,人们便把这种舞蹈叫作《肋巴舞》,后来就称其为《热巴舞》了,而那额在藏族民间也广泛流传至今。 形制结构 鼓框圆形,系用一块薄木板条煮后弯曲而成,两面蒙以山羊皮,用金属鼓钉固定皮膜。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最小者20厘米,鼓框厚5厘米,7厘米,皮面中心区及四周绘有色彩鲜艳的民族图案纹饰,有的还在鼓框上端系以一块红绸或彩色绒球为饰。鼓框下端连接一根用松木制成的圆柱形鼓柄,柄长20厘米,30厘米,鼓柄外涂棕红色漆。鼓棰用细藤条烘烤制成弯弓形,棰头包以布或皮革,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图)。那额多为自制自用,制作较为粗糙,装饰也较简单。 演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持鼓棰击奏,因鼓棰落点部位的不同,音响也有较大变化。原为藏族宗教乐器,现用于喇嘛寺院羌姆、藏戏鼓舞段落和《热巴舞》等民间歌舞伴奏。热巴艺人表演时,男艺人手执盘铃,女艺人手执那额,边奏边舞,鼓点千变万化,乐声优美动听,舞蹈技艺高超,舞姿优美动人。那额既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道具。 门巴族那额,鼓框用竹片制作,鼓面一侧蒙野山羊皮,另一侧蒙家山羊皮。鼓身涂漆,鼓框两侧均雕龙为饰。除用于宗教活动外,还用于门巴戏伴奏。 【达布尔】 达布尔 目录 历史起源 外形 演奏场合 哈萨克族介绍 1. 简介 2. 艺术形式 历史起源 历史久远,古代曾有大小两种达布尔,鼓身均绘有哈萨克族风格的图案纹饰, 达布尔 并在木制鼓棰的尾端系有红绸条。古代曾用于抗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中,以鼓舞士兵斗志,增强必胜信心。 外形 鼓身用木制成,上大下小,呈圆桶状,上口蒙以马皮或驴皮。鼓面直径30厘米、鼓底直径20厘米、鼓高20厘米,鼓底连接铁制三脚架,架高24厘米。鼓棰木制。 演奏场合 演奏时,奏者立于鼓的一侧,双手各执一棰击奏,发音深沉浑厚,常用于各种仪式场合中,其音有庄严肃穆之感。 哈萨克族介绍 简介 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伊斯兰教传入后,1959年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但推广条件不成熟,1982年恢复使用原有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艺术形式 哈萨克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口头文学尤为发达。其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谚语、格言等。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的诗歌(较为著名的诗歌有《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故事(较为著名的民间故事有《乌萨尔王子》、《聪明的鞋匠》等)、格言、谚语等。其中以“阿肯”(演唱者)弹唱最具特点。此外,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编织艺术、器物制作(包括金银、玉石、铁器、骨器、木器等)等也较为著名。 【竹鼓】 竹鼓 百科名片 竹鼓,又称竹筒鼓、升筒鼓。佤、布朗、傣、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区,几乎家家都有竹鼓,供儿童敲击娱乐。广泛流行于云南省沧源、耿马、西盟、孟连、澜沧、德宏等地。 目录 文献记载 乐器历史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文献记载 竹鼓 竹鼓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竹鼓”,即陶器的竹鼓。 由于竹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竹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竹鼓人”来管理竹鼓制、击竹鼓等事。竹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竹鼓,如寂祠用的雷竹鼓、灵竹鼓、乐队中的晋竹鼓等。 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竹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竹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竹鼓。此外,路竹鼓、晋竹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竹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竹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乐器历史 竹鼓 竹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竹鼓是群音的首领,竹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中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最早的竹鼓,是用大龙竹筒做成的竹制体鸣乐器,后来才蒙以猪膀胱、青蛙皮或蛇皮。德宏傣族,称竹鼓为猪尿泡鼓。澜沧布朗族,称竹鼓为土鼓或地鼓,它的使用与风俗活动有密切关系。过去,凡遇久旱不雨之年,根据民族传统风俗,全寨要举行宗教祈雨祭祀活动,多在寨外山坡大青树下,挖一深30厘米的圆坑,将竹鼓置于坑内,坑前置桌供以鸡、酒、糯米饭 等食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坑前边念祈祷词边执小棍击敲。本世纪70年代末,经过沧源佤族自治县音乐工作者的改造发展,在鼓腔下端延展出鼓腰与鼓足,使之能立地演奏。[1] 形制结构 竹鼓 鼓身竹制,用一根长约100厘米、直径10厘米-11.5厘米的三节大龙竹筒制作,竹筒中间去节,两端通透。用上端的一节作为鼓腔,一般长20厘米-厘米、竹壁厚0.8厘米-1厘米,鼓面蒙以羊皮,鼓腔以下的一节竹筒挖成空条状,中间用竹篾片绑扎成蜂腰状鼓腰,并将最下面的一节制出三条腿,鼓身通体施以彩绘。 大小不同的数面竹鼓组成一套。形制美观大方,富有地方特色。 竹鼓又一制作,竹鼓外形精美,它是用三节大龙竹筒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 鼓身常有图饰,有时竹鼓在舞动中还插上几根孔雀羽毛,是阿佤最珍视和喜爱的鸟类,它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现了阿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样,竹鼓在阿佤人的心中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美好。从竹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无不表明出傣族人民的美好愿望。 演奏方法 竹鼓 演奏时,奏者既可将竹鼓立于地上,双手执短木棰敲击鼓面,也可用左手将竹鼓抱在腰间,鼓面朝前,右手执棰击奏。竹鼓无固定音高,发音高亢清脆,常用于民间舞蹈伴奏。在佤族《竹鼓舞》中,男女青年边奏边舞,很有特色。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者的道具。 演奏时,有时将竹鼓背带挂于肩上,鼓身斜向身前,也可将鼓直立于地,左手扶住鼓边,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敲击鼓面。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手肘和脚也参加击奏。演奏方法有正拍、闷拍、指拍(用一个指头)、掌拍和拳击(半握拳)等,右手多击重拍,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手肘和脚也参加击奏。 佤族家鼓手演奏时,为了改变鼓的音色和音高,还在鼓面中心糊上饭团,用饭团的大小、厚薄来改变演奏效果。竹鼓因大小不同而发音各异,大鼓音色雄壮、浑厚,中鼓激越、昂扬,小鼓清脆、明亮。竹鼓常与铓锣、佤族镲组合在一起,为佤族族的孔雀舞等民间舞蹈伴奏,在民族乐队或佤族剧乐队中,竹鼓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此外,竹鼓还与舞蹈相结合,作为独奏节目来表演,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竹鼓舞》。 竹鼓演奏 有时演奏,鼓绳挂于颈部或左肩,将鼓置于左胯部位,双手各执一棰击奏。旧时用于婚丧嫁娶的仪仗乐队,一般八至十六面鼓,排成两列,在行进中演奏。有时在鼓身前面挂有绣花的锦缎帘面作为装饰。当仪仗队伍缓缓行进时,众鼓齐奏,隆隆作响,颇有气势。在灯节和迎神赛会的“走会”( 多种民间艺术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表演形式)中,也有跨鼓表演节目。清人绘《北京走会图》中有跨鼓图,画面上,八名强壮男性肩挂跨鼓,排成两列,边行进边演奏。今日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民间舞蹈伴奏、节日庆祝等民间娱乐和婚丧嫁娶等场合中,是常用的节奏乐器。 【夏尔巴鼓】 夏尔巴鼓 目录 流行 形状 演奏 收藏 流行 夏尔巴鼓,藏族支系夏尔巴人拍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形状 鼓框木制,形状与腰鼓近似,但较之细长,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不用鼓钉固定,而是皮面四周穿有若干小孔,用牛皮条往返穿系其中,将两端鼓皮绷紧。形制大小有别,较大的鼓,鼓身长100厘米,中部腰径3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大小稍有差异,稍大者一端鼓面直径28厘米,略小者一端鼓面直径26厘米(图)。将鼓体大小相同、音高稍有差异的两个夏尔巴鼓,在鼓框的两端部位用皮条捆扎牢固、相连成为一体,即是夏尔巴双鼓。 演奏 演奏时,奏者坐姿,将鼓横置于双腿上,直径稍大的一端鼓面置于右边,直径略小的一端鼓面置于左边,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发音,虽无固定音高,但音响高低有别,音色清脆响亮,穿透力较强。演奏夏尔巴双鼓时,奏者立姿,将鼓竖立于地面,两手分别拍击一鼓,音响高低、节奏疾徐互相交错,颇富民族风格。夏尔巴鼓均由男子演奏,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收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夏尔巴鼓一面,鼓框用硬木制成,鼓长48.5厘米,中间腰径28厘米,鼓框两端口径和蒙皮均不相同。稍大一端口径19厘米,蒙以羊皮为面,不用鼓钉固定,而用两层牛皮将鼓皮外圈盖严,皮的四周穿有若干小孔,孔中穿以皮条并编成圆形皮圈套于鼓口外沿,中央露出直径12厘米的鼓心;略小一端口径16厘米,蒙以牛皮为面,用一层牛皮将鼓皮外圈盖严,皮四周有小孔,穿以皮条并编成皮圈套于鼓口外沿,中央露直径8.5厘米的鼓心,为使发音高亢,鼓心粘有一层牛皮。用较粗牛皮条将两个皮圈往返勒紧。制作工艺精细,鼓的外表刻以深浅、宽窄不同的环形纹饰,略细一端的鼓心并涂以黑色。 【八角鼓】 八角鼓 百科名片 紫檀八角鼓 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八角鼓明代中叶以后开始流传北京。除满族、汉族使用外,还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剑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区。白族八角鼓又称金钱鼓,有八角和六角形两种。演奏时,左手举鼓,右手掌击,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目录 简介 满族 外观 八角鼓的全班 流传 角色 形式 拆唱 全堂八角鼓 主要演奏技巧 八角鼓戏 演出时的顺序 1. 一、序幕 2. 二、正式演出 简介 八角鼓是满族、白族、汉族等族打击乐器。明代已开始流传于北京。满族、白族、汉族拍击膜鸣 乐器。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剑川等地。 满族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而后又扩 及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气氛热烈。民间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外观 八角鼓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 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制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制鹅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为乐器演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演唱形式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 八角鼓的全班 八角鼓的全班应包括:鼓,柳,彩三种。鼓是八角鼓,柳是小曲,彩是戏法。由来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 流传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当时的八角鼓演奏技艺水平很高,刘雄被誉为都城八绝之一。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满人入关,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曾盛行于宫廷和北京、天津、东北各地。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在 聊城、临清、济宁等地,又演变成为“山东八角鼓”。发展 八角鼓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原,传说不一。始见于清康熙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记载:“八角鼓,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的序言记载,内蒙古满族八角鼓老艺人说:“八角鼓原是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民间艺术。满族人民常在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又说:“八角鼓原系一种坐腔岔曲形式”,形成于“清康熙、乾隆时期”,“乾隆、嘉庆以后,己无专业艺人,仅由八旗子弟做非营业性的演出,清唱于厅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区八角鼓艺人的传说,见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升平署岔曲》一书的引言所记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宝小岔”。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现代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满族八角鼓发展而成的新城戏,都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原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本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角色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唱一二个角色。演唱时,仅由丑角一人化妆。既以丑角为主,也就在唱词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半与故事内容无干,只是抓哏凑趣的噱头,游离于剧情之外,供听众取笑而已。 形式 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 ?岔曲。 ?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刘振卿《八角鼓遗闻》记述满族票友宗承芝说: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凯旋后,将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 《万民乐》、 《龙马吟》等满语军歌译为汉文,以八角鼓曲调谱曲,用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乐器金川鼓、大铜铙、铜钹、小锣等击节,使军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应邀在亲友的喜庆堂会上演唱,民国以后已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曲艺团体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来演唱,称为“单弦联唱”。 ?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根据曲词内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赶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这种演唱形式兴起于乾隆、嘉庆之间,嘉庆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中有一支小曲,专咏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况。演唱时以丑脚为主,曲词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近于相声的逗哏,徒供听众取笑,趣昧不高,已渐衰落。 ?单弦。 ?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清代对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多称为单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称为双头人,或说双头人是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的形式。 拆唱 拆唱八角鼓形成于清代中叶。又名“牌子曲拆唱”、“ 八角鼓带小戏”、“牌子戏”。是由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的“岔曲带戏”发展而来。“拆唱”,意即将由一个人演唱的曲目拆开改由二三人至四五人依情节、人物分包赶角演唱。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就收有称为“平岔带戏”的曲词四种: 《青云路通》、《太君有命》、《旷野奇逢》和《沉沉睡》 。据《霓裳续谱》点订者王廷绍序文所述,当时这种平岔带戏及其他各种时调小曲,是由优童来演唱的,“妙选优童,延老技师为之教授。一曲中之声情度态,口传手画,必极妍尽丽而后出而夸客……红氍匝地,灯回歌扇之光;彩袖迎人,声送明眸之睐。朱缨白纻,与晓风残月争妍,亦所以点染风光,为太平之景色也。”拆唱八角鼓的表演讲究说、学、逗、唱,而其中又以逗哏为最重要。从现存的作品看,丑角所用语言的逗哏手法有“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庸俗的“伦理哏”也时有所见。有人认为,拆唱八角鼓中的丑角逗哏,直接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丑角的插科打诨。 清人小说《风月梦》第十三回,有描述道光年间(1821-1850)旗籍子弟在扬州演出拆唱八角鼓的具体情景:“三个人上来,将桌子摆在中间,有一个拿着一担大鼓弦子坐在中间;那一个拿着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一人抄着手站在右边。那坐着的念了几句开场白,说了几句吉祥话,弹起大鼓弦子,左边那人敲动八角鼓。那坐着的唱着京腔,夹着许多笑话。那右首的人说闲话打岔,被坐着的人在颈项里打了多少掌,引得众人呵呵大笑;这叫作斗绠儿(按即“逗哏”)。”上述站在右首的人就是丑角,表演分工是逗哏。 拆唱八角鼓以三个人分包赶角的表演较多,民国后由于表演双簧的专业艺人大都兼演拆唱八角鼓,遂改成两人演唱,即一个人担任丑角,一个人演其他角色兼三弦伴奏,丑角于舞台上临时作简单装扮。演出时在唱词中间穿插了很多抓哏逗乐的内容,以活泼气氛。清末民初,拆唱八角鼓开始和各种大鼓、相声、双簧、戏法等技艺同台演出,被统称为什样杂耍。民国初年以来的著名演员有郭荣山与韩永先、杜贞福与果万林、顾荣甫与尹福来等数档。主要的曲目有《汾河湾》、《小上坟》、《双锁山》、《赵匡胤打枣》、《怯算命》、《胡迪骂阎》、《打灶分家》等。由于曲目较少,趣味格调不高,演唱和表演很少革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衰微,后继无人。北京市曲艺团存有1980年徐澣生、蔡源莉据顾荣甫、尹福来演唱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汾河湾》等八段曲词及录音。 全堂八角鼓 清代旗籍子弟组织票房演唱八角鼓时,还包括一些其他曲艺、杂技形式,称为“全堂八角鼓”,简称八角鼓,其曲种包括,清音大鼓、岔曲儿、琴腔儿、腰节儿,马头调、拆唱、相声、古彩戏法等。延至嘉庆、道光年间,又增加了单弦儿、西韵等曲种。清末,又加入了连珠快书,演出时,需要演员三、五人至十几人,一次堂会中,演出九场或十几场节目。以说当先,以唱为主。分为“鼓”(八角鼓、大鼓)、“柳”(时调小曲)、“彩”(古彩戏法)三大类。说、学、逗、唱、吹、打、弹、拉、变都包括了。故谓之“全堂八角鼓”。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种为完备。鼓,唱也;溜,相声之类;彩,戏法。”北京艺人的说法略有不同,认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联珠快书等形式;“溜”应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马头调等小曲之类;“彩”指古彩戏法、相声、双簧等形式。清代俗曲总集《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百万句全》、《牌子曲五种》、《别本牌子曲五种》等书中都收录了不少八角鼓曲本。但在《霓裳续谱》中收录的曲词,都是乾隆年间歌童演唱的脚本,作品在情趣、格调上与满族旗籍子弟编唱的曲词不同。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 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 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 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主要演奏技巧 主要演奏技巧有“弹、摇、碰、搓、拍”诸法。 弹: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弹击鼓面,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为“单指弹”、“双指弹”、“联弹”等方法。 摇:以左手持鼓摇晃,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 搓: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颠响。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单拍鼓面,用于演奏完毕,以示结束。 八角鼓戏 八角鼓戏,满族地方小戏。八角鼓原为满族曲艺形式。建国后,归绥市新城区一些满族人士和艺人搜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传统曲目,并于1952年成立业余八角鼓剧团,创建八角鼓戏。唱腔以八角鼓传统曲牌联缀而成,道白用普通话,表演模仿戏剧的身段动作,但无脚色行当。1955年在自治区首届音乐舞蹈戏剧会演中,表现满族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新编传统剧目《对菱花》获得优秀演出奖和演员奖,1959年和1963年又先后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内蒙古自治区卷》和《少数民族戏剧选》。此后,又先后整理、改编和创作了《挎柳斗》、《满族之花》、《庆月光》等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剧目。 演出时的顺序 其演出时的顺序通常为: 一、序幕 ——三个节目。 1、五音大鼓;2、单弦或杂牌子曲;3、红柳、琴腔等小曲。 二、正式演出 ——六个节目。 1、岔曲:用三弦、八角鼓伴奏,唱两个小岔曲,一个大岔曲。 2、逗哏:二人或三人插科打诨说笑话,顺便介绍各种节目演员的姓名。 3、腰节:包括群唱《四季黄鹂调》、《大八仙》、《渔家乐》、《万寿香》等。 4.古彩戏法或三人逗哏。 5、连珠快书或双簧(原名“双学一人”)。 6、拆唱八角鼓:又名牌子戏,二、三人分包赶角演唱,曲目有《喜荣归》等。 全堂八角鼓中,除说唱曲艺外,还穿插了一些杂技,如耍盘子、舞剑、钻圈儿等等。 【铃鼓】 铃鼓 百科名片 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目录 铃鼓简介 铃鼓规格 铃鼓演奏 结构组成 来源用途 儿童教育 基本技巧 打击乐器 铃鼓简介 铃鼓,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汉等族的打击乐器,也是西方管弦乐队的重要打击乐 铃鼓 器之一。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 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形小长孔,装有5,7 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不装小钹的圆孔作为手握部位。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 [1]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 铃鼓规格 铃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鼓框高4—4.7厘米,鼓框厚1.2—1.3厘米,鼓面直径20—25厘米。塔吉克族 铃鼓 的铃鼓,形制独特,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还蒙以狼皮或牛皮,框内装3对小铁钹,发音低 [1]沉浑厚。 铃鼓演奏 演奏时,多用左手持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 铃鼓 [2]奏,也可用于器乐合奏。 结构组成 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 使用材质: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鼓皮:多用羊皮制成。 铃鼓 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直接用手敲击发声,无固定音高。 铃鼓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适合于民间舞蹈,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地。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甚至铃声),常用来烘托热烈的气氛,表达一种欢乐的情绪。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真可谓“载歌载舞”。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铃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鼓框高4,4.7厘米,鼓框厚1.2,1.3厘米,鼓面直径20, 25厘米。塔吉克族的铃鼓,形制独特,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还蒙以狼皮或牛皮,框 铃鼓 内装3对小铁钹,发音低沉浑厚。 演奏铃鼓时,多用左手执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 [3]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亦可用于器乐合奏。 来源用途 中国瑶族曲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源于节日饮宴时的一种说唱土别。土别是劝酒时 铃鼓 即兴编出的笑话或故事。铃鼓演唱时有人敲铜鼓助兴或帮腔,演唱者说、唱、舞并重,唱段多安排在故事的开头、高潮和结尾处,唱词韵律自由,四句一组,一、二、四句押尾韵,每句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不等。声腔则综合采用瑶族民歌。主要伴奏乐器为铜鼓和带铃的鼓棒,配以二胡、三弦、琵琶等丝弦乐器。新编曲目有《智斩栾平》等。 儿童教育 铃鼓既可以握在手中轻轻晃动来发出声响,又可以同时用另一手的手指轻击鼓而来打出节奏,在游戏中训 铃鼓 练宝宝的双手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培养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1、握在手中摇晃发出铃声。 2、轻击鼓面来打击节奏,培养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铃鼓是羊皮手鼓的周围装着许多小铜片,用手打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时,小铜片也叮铛地响起来。它也是没有固定音高的。 在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中,当奏完了前四个主题,简短地再现了第二主题,迎来了全曲的最高潮——优秀的塔兰台舞曲后,再次出现了第三个主题,不过这个主题在一个新的调性中出现,铃鼓奏出细小而欢快的节奏,定音鼓敲出强烈的重音更加辉煌。 基本技巧 铃鼓也是手鼓的一种,所以自然各种演奏技巧都和手掌、手指有关。 铃鼓也是手鼓的一种,所以自然各 铃鼓 种演奏技巧都和手掌、手指有关。 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铃鼓是个非常迷人的乐器呢。 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铃鼓是个非常迷人的乐器呢。铃鼓的基本技巧可以分成这几种:打点、滚奏、 Finger Roll 、 Thumb Roll 、手腕/膝盖等。 使用的场合各自不同,依照音量、速度、音色等要能自在的转换各种技巧才行。 在讨论几种技巧前,要注意的是拿铃鼓时的姿势,由于铃会晃动和发生残响,把铃鼓维持45 度的角度可以使铃声不会太短或太长。 (一) 打点:一般是用左手握铃鼓和打滚奏,右手打节奏。 从小声到大声, 基本上都使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最前端来打,打的位置在介于鼓边和鼓中央的中间,小声时靠近鼓边(鼓面的声音较小);大声时靠近中间(鼓面的声音较大)。 再大声时,我们可以握起拳头,用第一和第二指节中的平坦之处来打。 感觉上是在敲门一般。 此时声音会变大,鼓面的共鸣声也变大。 (二) Finger Roll :把大拇指撑在中指之下,以支持中指的力量。 轮音时将手指沿着鼓框由下而上的推 铃鼓 动,手指接触位置是指尖和指腹的中间。多试几次掌握到适中的摩擦力,自然就可以练成。 Roll 的一开始加上一点点重音,像小鼓和定音鼓的轮音一般。 (三) Thumb Roll :和 Finger Roll 一样,只是改用大拇指的指尖。 这两种技巧各有人爱用,找一种你喜欢的好好把他练好吧。除了大拇指外,其余四指沿着鼓框一起移动(没有碰到喔),这样子到停止的时候四指可以快速的转至鼓面上停住轮音。 (四) 快速且小声时:可用毛巾卷成长统状,把铃鼓翻过来置于毛巾上,用两只手的手指尖来打鼓框处此时,声音会极小,只听的到铃的声音,而没有鼓面的声音。 (五) 快速且大声时:当一只手来不及打的时候,我们开始要用到膝盖。铃鼓可以鼓面朝上或鼓面朝 铃鼓 下,端视个人的喜好。先以手握拳,用整个手腕的甩动打第一下,第二下则由左手将整个铃鼓鼓面向下撞击膝盖要注意的是手打的地方和膝盖撞的地方是刚好在隔着鼓面对称的位置。铃鼓的角度要稍微调整,直到手和膝盖发出的音色是相同的。 至于左脚踩的椅子,我觉得儿童用的爵士鼓椅非常适合,无论是大小或是可调整的高度。 另外要注意的是铃鼓很容易落在乐团的后面,因为铃会比鼓面晚一点点发出声音,所以在乐 [4]团演奏的时候,要注意打在拍子前面一点,这样铃的声音才会和乐团合在一起。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 铃鼓 锣、编钟等;其它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若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 (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发出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2)“体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等。 大多数打击乐器有一个确定的音,甚至连鼓的音也是确定的。但一般来说打击乐器的分类是看一个乐器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马林巴、颤音琴、铃、管钟、古钹和钟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响板、响棒、牛铃、吊钹、沙球、齿轮剐响器、勺、木鱼、嗵嗵鼓、蒂姆巴尔鼓、三角、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良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吊钹也有有确定音高的,但很少见。此外打击乐器还分膜鸣乐器和自鸣乐器。膜鸣乐器上覆盖着一层膜,打击膜产生声音,比如鼓。自鸣乐器自己就可以发声,比如三角。铃鼓即是膜鸣乐器也是自鸣乐器。 【达卜】 达卜 百科名片 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也称手鼓。是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拍 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天山腹地最为盛行。 目录 简介 名字由来 形制结构 达卜历史 分类特征 演奏方法 现存状况 简介 达卜源于阿拉伯,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南北朝时我国已有了达卜,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34年)壁画中,就绘有鼓形扁圆、单面蒙皮、背面有许多小铁环的单面鼓。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写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 鼓一声双袖举,雪飘转蓬舞。”生动地描绘了达卜与歌舞的密切关系。《西域闻见录》(云岫抄藏)卷七写道:“回乐以鼓为主”,“声音抑扬高下,随鼓而起落,而歌舞节奏之盘旋,亦以鼓为节。”可见达卜在民间乐队或歌舞中还起着指挥作用。清代,达卜列 达卜 入宫廷的回部乐中,清允禄等编《皇朝礼器图式》(卷九)中有较详细的记载:“钦定宴飨设回部乐。达卜,木匡,上冒以革,形如手鼓而无柄。径一尺三寸六分五厘,厚二寸二分七厘五毫……以二手击之。”《清史稿》(卷一百一十)载:“达卜,木框冒革,形如手鼓而无柄,有大小二制,一面径一尺三寸六分五厘二毫,一面径一尺二寸二分四厘,皆髹黄漆,面绘彩狮,以手击之。”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 鼓框用桑木制作,呈扁圆形,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三十余枚小铁环。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达卜还多用蟒皮蒙面,使发音清脆响亮。在维吾尔族民间,达卜规格不一,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鼓面直径44厘米,52厘米、鼓框高5厘米,5.5厘米;中者鼓面直径32厘米,40厘米、鼓框高4厘米,4.5厘米;小者鼓面直径20厘米, 28厘米、鼓框高3厘米,3.5厘米。维吾尔族民间乐队合奏或手鼓舞伴奏常用 中型或大型鼓,并可做表演性独奏;木卡姆伴奏乐队则常使用小型鼓。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达卜多面,其中有大小两面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名字由来 在南疆叶尔羌河畔流传着达卜的传说:很早以前,天山南北丛林密集,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有一年,突然出现一条大蟒,凶恶异常,它吞食了附近的鸟兽牲畜。百姓提心吊胆,日不出门,夜不点灯。这事被一位青年猎手达卜知道了,决心为民除害。他带着干粮、弓箭和腰刀,潜伏在森林里,三天三 达卜 夜过去了,达卜没合眼,却也没见巨蟒的踪迹。第四天,他已十分疲倦,为了不打瞌睡,他砍下一截松枝弯成圆圈,蒙上羊皮,做成一个单面皮鼓,一边用手击鼓一边高声唱道:“哪个牧人不爱草原?哪个猎人不恋青山? 只因蟒蛇侵袭昆仑,牧民日夜担忧祸患。我猛击羊皮鼓引蟒出洞,誓将那凶残的恶魔铲除。弯强弓举利刃为民除害,剥蟒皮做手鼓让千家敲击。……”达卜的歌还没唱完,仰头猛见一条巨蟒从树上向他扑来。达卜纵身跃起,挥刀砍去,不料砍在树上,他又转身张弓搭箭,射中大蟒眼睛。蟒带伤挣扎,用尾巴猛抽达卜,猎手被抽倒在地,撞在羊皮鼓上,只听“咚”的一声,巨蟒受惊败退,达卜急中生智,挥拳猛击羊皮鼓,趁势飞身举刀向巨蟒劈去,巨蟒被拦腰截为两段而死。恶蟒已除,人们又恢复了以前的宁静生活,维吾尔族人民为了表彰达卜为民除害的功绩,剥蟒皮做鼓,取名为“达卜”。 形制结构 达卜鼓框木制,内缀有小铁环,单面蒙皮,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达卜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许多小铁环而成。现达卜还多蒙以蟒皮,使发音清脆响亮。 在维吾尔族,达卜有大、中、小型三种,面径36,52厘米。一般乐队和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鼓,鼓面直径约44厘米,鼓框 达卜 高5厘米左右;木卡姆伴奏乐队则用大型鼓和小型鼓。 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 位,能发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乌兹别克族的达卜,在外形、制作和奏法上,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锡伯族的达卜,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拴系于鼓框内侧,鼓背用羊皮遮盖,中心留有通孔。演奏时,左手持握手柄,用右手拍击鼓面。在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达卜通常由男子演奏。 塔吉克族的达卜,鼓框宽大,形制别具一格。民间多使用白杨木制的旧筛子边据作鼓框,蒙以狼皮、牛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不缀小铁环,有的只在鼓框中装以3副小铁钹。演奏起来,音色低沉、浑厚,装有铁钹的达卜,音响更为铿锵雄壮。尤为独特的是,塔吉克族的达卜,几乎全由女子演奏,这是多年来留下的传统风俗。 达卜历史 达卜源于阿拉伯,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南北朝时我国已有了达卜,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34年)壁画中,就绘有鼓形扁圆、单面蒙皮、背面有许多小铁环的单面鼓。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写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 鼓一声双袖举,雪飘转蓬舞。”生动地描绘了达卜与歌舞的密切关系。《西域闻见录》(云岫抄藏)卷七写道:“回乐以鼓为主”,“声音抑扬高 达卜 下,随鼓而起落,而歌舞节奏之盘旋,亦以鼓为节。”可见达卜在民间乐队或歌舞中还起着指挥作用。清代,达卜列入宫廷的回部乐中,清允禄等编《皇朝礼器图式》(卷九)中有较详细的记载:“钦定宴飨设回部乐。达卜,木匡,上冒以革,形如手鼓而无柄。径一尺三寸六分五厘,厚二寸二分七厘五毫……以二手击之。”《清史稿》(卷一百一十)载:“达卜,木框冒革,形如手鼓而无柄,有大小二制,一面径一尺三寸六分五厘二毫,一面径一尺二寸二分四厘,皆髹黄漆,面绘彩狮,以手击之。”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 分类特征 在维吾尔族民间通常用三种卜鼓:一种是为民间职业歌唱家所用, 达卜 专为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木卡姆和多郎赛乃姆伴奏的小手鼓;一种是为一般农民和市民所使用,并常为舞台歌舞伴奏的中型手鼓;一种则专为民间巫师用以“驱鬼”治病的大手鼓。达卜是乐队的灵魂,节日的大腕,特别是每逢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或婚礼喜庆的日子里,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达卜鼓一敲响,人们随鼓乐起舞,整个场面呈现狂欢的高潮。在欢乐的日子里,它能把人们的激情和快乐通过声音和敲击传递给每个人,那份浓浓的情意弥漫在空气和人们心中,让你一靠近就能体会并很快融入这种氛围,因此,达卜也被人称为“灵魂的演奏者”。 达甫既是用于唱歌跳舞的伴奏乐器,又可作为风格独特装饰品。 演奏方法 演奏时,双手虎口托持鼓框,重心在左手上,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由于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和力度有别,便可发出音响各异的“咚”、“哒”之声,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也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达卜 达卜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传统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鼓心音、鼓边音、掌音、指音、挫音和弹音等,奏出的音响高低顿挫,形成丰富的音乐语言。此外,也可将达卜置于两腿之间,双手滚奏鼓边,发出如铃的声音。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独奏曲有《丰收》等。著名演奏家有阿布力孜?阿克希等。 乌孜别克族的达卜,在外形、制作和奏法上,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不论在维吾尔族,还是在乌孜别克族,达卜通常都是由男子演奏。 在天山南北的广阔大地上,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丰收、集会或婚礼喜庆之日,各族人民便敲响手鼓、奏起鼓吹乐,载歌载舞。随处可以看到人们欢乐的笑容,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达卜声。 现存状况 传统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鼓心音、鼓边音、掌音、指音、挫音和弹音等,奏出的音响高低顿挫,形成丰富的音乐语言。此外,也可将达卜置于两腿之间,双手滚奏鼓边,发出如铃的声音。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独奏曲有《丰收》等。著名演奏家有阿布力孜?阿克希等。 乌孜别克族的达卜,在外形、制作和奏法上,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不论在维吾尔族,还是在乌孜别克族,达卜通常都是由男子演奏。 在天山南北的广阔大地上,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丰收、集会或婚礼喜庆之日,各族人民便敲响手鼓、奏起鼓吹乐,载歌载舞。随处可以看到人们欢乐的笑容,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达卜声。 【黄泥鼓】 黄泥鼓 百科名片 黄泥鼓属于长鼓中的一种,是居住在大瑶山上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这种鼓最特别的是要用大瑶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才能定准鼓音,所以人们便称黄泥鼓。用黄泥浆糊过的鼓面,由于鼓面湿润,增加了厚度,敲打起来发出“空央、空央”的双连鸣音,特别宏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黄泥鼓是用木质软韧而轻便的泡桐树木镂空两头制成。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长,母鼓腰短,鼓头两端呈喇叭形。 目录 由来传说 历史溯源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演奏场合 由来传说 [1] 黄泥鼓演奏 黄泥鼓传说是为了纪念瑶族祖先盘王而制作的。在瑶族人民世代传诵的史书《过山榜》中有这样的记载:瑶族祖先盘王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当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勇闯异国,用计谋将敌人首领的头颅取回,保卫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财产,国王遂将三公主嫁给他,并封他为王,从此人民称他为“盘王”。盘王与公主结婚后入山居住,生了六男六女,这就是瑶族的后代。一天,盘王上山打猎,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丧生。儿女们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树上发现了盘王的尸体,他们悲痛欲绝,遂把泡桐树砍下,锯成七截,制成一个母鼓和六个公鼓的鼓身,并将山羊皮剥下做鼓面。 糊上黄泥浆,是因为黄泥粘的鼓皮上可以遏制鼓声的噪音,这是我国早期在鼓的音色改进上的重要发现。 鸣锣击鼓悼念盘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愤。这就是祭祀盘王时要击打黄泥鼓,跳黄泥鼓舞的原因,这一习俗世代流传。此后,瑶寨里凡遇丧事,都要敲击这种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两种。丈夫去世,妻子要在灵柩前打母鼓、儿子打公鼓;妻子 [2]去世,丈夫和儿子都要打公鼓,这已成为瑶家习俗,世代传承。 历史溯源 据瑶族史书《盘王券牒》记载,公元前11世纪,瑶族祖先盘瓢,帮助评王打败高王有功,得到评王的赏赐,配以第三公主为妻,并封为盘护王。一天,盘护王进山打猎,不幸被山羊撞下悬崖,丧生在一棵泡桐树上。三公主万分悲痛,令其子女砍下泡桐树做成一个大鼓,六个小鼓,把山羊打死剥皮作为鼓面。鼓做成后,三公主背着大鼓,儿女们背着小鼓,边打边跳边唱,祭祀盘护王。所以,瑶族打黄泥鼓就沿袭下来了。 黄泥鼓的历史悠久,在中国三大石窟中的云岗石窟,可以看到早在北魏时期人类使用腰鼓的历史,其造型与瑶族黄泥鼓同属一源。 宋人沈辽在《踏盘曲》中也写道:“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反映了居住在湘水的瑶族先民使用打腰鼓的历史,进一步说明瑶族用腰鼓已经进入到瑶族社会的祭祀活动中。明人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述了当时居住在湖南的瑶族使用腰鼓的情况: “以木为鼓,圆径一斗余,中空两头大,四尺长,谓之长鼓,二尺者,谓之短鼓”。从史料记述鼓的大小、长短来看,和我们现在用的黄泥公鼓、母鼓是基本一致的。 历来就有“瑶不离鼓”之说,黄泥鼓在瑶族人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它是瑶族文化的象征。金秀瑶族博物馆高大的墙壁上,浮雕着二只3米多长的黄泥鼓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从黄泥鼓可联想到瑶族系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金秀县六巷乡民间老艺人应日本人 的邀请,在自治县民委的带领下,组成黄泥鼓表演队到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民间文化交流, [3]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形制结构 鼓身用整段苦楝树、桐树原木挖制而成,两端蒙以山羊皮或牛皮,皮面固定在两个圆形铁圈上,盖于两端鼓口上,用铁钩系绳相对绷紧。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两种,其鼓形和 尺寸各不相同。公鼓,全长170厘米,鼓身中间细小、两端粗大,形如两个倒接的喇叭,鼓腰直径6厘米、两端口径均为23厘米,两个皮圈直径26厘米、鼓身壁厚1厘米。母鼓,全长100厘米,鼓身两端似桶,中间细腰较短,形如两个倒接的脚杯,鼓腰直径11厘米,两端口径 [4]均为22厘米,两个皮圈直径26厘米、鼓身壁厚2厘米。鼓身素色或彩绘龙凤图案。 演奏方法 演奏时,公、母鼓的持法、奏法各有不同。奏公鼓时,左手持握鼓腰,举鼓于胸前,并上下、左右舞动,右手交替拍击两端鼓面;奏母鼓时,将鼓系带挂于腹前,双手分别拍击两端鼓面。黄泥鼓的演奏常与舞蹈相结合,多为边击边舞,民间称其为黄泥鼓舞。也可两人同击一鼓,常由一个母鼓和几个公鼓组队进行演奏。黄泥鼓无固定音高,参加合奏的鼓均需用 湿黄泥 [4]粘涂鼓面,使其音高一致、音色铿锵明亮。用于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演奏场合 凡逢年过节、师公活动、喜庆丰收、祭祀祈祷或丧葬斋事等场合,瑶族人民都要演奏黄泥鼓。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等地,每个寨旁林中都有一块“浪坪”,春节期间,青年男女到这里尽情歌舞、谈情说爱、跳黄泥鼓舞,许多美满姻缘就是这样缔结的。黄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长鼓】 长鼓 百科名片 长鼓 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 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 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目录 朝鲜长鼓 瑶族长鼓 1. 长鼓简介 2. 民间舞蹈 3. 历史传说 4. 形状分类 5. 击鼓动作 6. 相关风俗 朝鲜长鼓 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长鼓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中。宋代《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日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元代记载尤详,《元史?礼乐志》:“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制,呈圆筒形,两端粗而中空,中段细而实。全长(70—80厘米,鼓面直径约40厘米。两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别。粗的一端蒙牛皮、马皮或猪皮,细的一端蒙鹿皮、白色鱼皮或狗皮,皮膜以铁圈为框,由皮条或绳索绷紧并可调节张度。鼓身外涂红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别,可发出两种不同音色,粗端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为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可根据需要调节音高。 演奏时,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身前,右手执鼓棰敲击细端鼓面,鼓棰用细竹条做成,长40厘米左右,棰头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边,用其余四指拍击。演奏技巧丰富,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和闷鼓点四种,右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多种。演奏者往往是不10至20岁的年轻姑娘. 瑶族长鼓 长鼓简介 瑶族长鼓,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已能制作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 民间舞蹈 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为著名的。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瑶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历史传说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进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已有800多年历史。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 形状分类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6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5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 180-24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50厘米。无论哪种长鼓,均由木质松软的树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涂上油漆,绘上龙凤图案。 击鼓动作 长鼓的击鼓动作有72套,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演奏者大多是壮年男子,现也有女子敲打. 相关风俗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 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光亚】 光亚 目录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传说故事 历史追溯 光亚鼓语 形制结构 鼓身修长,头大、腰细、尾端喇叭形,可分为鼓胸(共鸣腔)、鼓腰(传音孔道)和鼓足(鼓尾)三部分。各地规格不一,高度有别。一般通高160厘米,180厘米,最高者达200厘米,鼓面直径28厘米,32厘米、最大者达38厘米。鼓胸(首端)呈杯形共鸣体,长60厘米左右,下部呈弧形收束与鼓腰相接。鼓腰为空心圆柱体,长100厘米左右,最细处直径15厘米,外表刻有环形纹饰。鼓足呈喇叭口状,其上绘有莲花图案。鼓身多采用一般当地的曼孟树(即芒果树)掏空树心制成,鼓面蒙以黄牛皮,皮面固定在鼓腔边的圆形藤圈上,鼓胸下部收束处也设一小型圆藤圈,用细牛皮条将两藤圈往复勒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控制发音高低。如果在演奏前,用蒸熟的糯米饭做成茶杯口大的一个环,贴于鼓面的正中,拳击环内,鼓便发出沉重的响声,可远闻数里。若不加糯米环,则鼓声清脆,但不能及远。鼓除作伴奏外,多为男子舞蹈时用。光亚通体绘有颇富民族特色的五彩图案花纹。系于首尾两端的鼓带,制作细致,刺绣精美的民族图案, 鼓带一侧,或缀以金黄的穗边,或织作网状,网上缀以各色绒球。节日期间,鼓身也穿上缀有彩球的网状“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羽毛。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带挎于肩上,鼓身斜置于左侧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后着地,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微弯、足尖着地,身体略向右倾斜。左手扶鼓框边缘,以食、中、无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击鼓面,右手多击重拍,用半握拳捶击。演奏方法有正拍、闷拍、指拍(用一个指头)、掌拍和拳击等。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手肘和脚掌、膝部也参加击鼓,弯身扭腰、千姿百态。可击奏出不同的音色和复杂的节奏,并可千变万化。旧时,光亚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击,用于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嗣后,流传于民间,才出现边奏边舞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单独表演。由于鼓身太重,光亚不单独演奏,它常与铓、镲组合在一起,为《孔雀舞》、《马鹿舞》、《白象舞》、《纱巾舞》等各种民间舞蹈伴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到农闲时节,各村寨鼓手要进行光亚竞技比赛,佛寺中的僧人也来参加,凡鼓音动听和技艺精湛者都能获奖。在以光亚为主的打击乐队和傣剧乐队中,光亚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 传说故事 勤劳智慧的傣族人民,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生活在富饶美丽的澜沧江和瑞丽江畔。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野象成群,有位猎手将一只离群小象带回家中,经过驯养结成亲密伙伴,象能帮助人做各种活计,成为勤劳、善良的象征。一天猎手骑象去打猎,在林中听到风吹空心枯树嗡响,便用笋叶蒙住弹出了动听的声音,回家后便用一段芒果树挖空做起鼓来。做成什么样呢?这时在他脑海里便浮现出大象稳健的步伐,于是就照象腿的形状做成了象脚鼓。 据说第一次敲响时,百鸟闻声起舞,数孔雀跳得最欢。傣家人记下了孔雀的舞姿,编成了优美的孔雀舞,表达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猎人又模仿象的动作,挎上象脚鼓边奏边舞,创造了热情、豪放的象脚鼓舞。 历史追溯 傣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早在明代中叶,傣族人民曾到祖国内地表演过自己的民族歌舞。明代李思聪《云南通志?百夷传》载:“车里(古称西双版纳的景洪为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五尺长鼓,以手拍击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与中国僧道之乐无异。”这是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作者亲赴边疆实地考察的真实记录,其中三五尺长鼓即是象脚鼓,并披露了它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傣族的男女老少都喜爱唱歌跳舞,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鼓?打,‘孔雀’跳, 鼓停,山歌唱。”可见光亚与人民生活关系的密切了。在傣族的传统节日,当你走进西双版 纳、德宏、思茅和临沧等地的傣家寨,犹如来到歌舞之乡,到处能听到“赞哈”(民间歌手) 欢乐的歌声,看见姑娘们优美多姿的舞蹈,青年人则肩挎鼓尾插有孔雀尾羽的光亚边奏边舞。 光亚鼓语 聪颖的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生活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语,使光亚能够按照人们说话的声音,敲击出有节奏的语言,能够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过去每到年节,傣家人就借鼓声痛骂土司和头人统治阶级,常常骂得他们跑出院子来禁止击鼓;如今新生活无比美好,按照鼓和的音响,傣家人编了许多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曲调。 【光吞】 光吞 百科名片 光吞 光吞,是傣、景颇、佤、阿昌、拉祜、哈尼、德昂等族和克木人的拍击膜鸣乐器。傣语又称光秃、光旺。傣语“光”是鼓,“吞”、“秃”均为用拳头捶击之意,“旺”为短小,意为短鼓。佤语称格兰、耿。拉祜语称躺。汉族称象脚鼓,这种是较矮的象脚鼓。广泛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目录 历史追溯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风俗习惯 历史追溯 历史悠久。据朱海鹰《象脚鼓探源》考证,光吞是由缅甸中、南部的一种称为韵特的锅演变而来的,缅语称欧西,意即锅鼓,其出现年代当为公元8世纪之前。傣族与缅族文化接近,缅鼓奏时多在鼓面粘有糯米饭,这一民俗也为光吞所承继。 形制结构 鼓身较光亚矮而粗,但构造相同。鼓身高度因地而异,西双版纳地区的通高62厘米,85 厘米,德宏地区的通高80厘米,100厘米,西盟佤族的通高73厘米,95厘米。鼓面直径23厘米,28厘米,鼓腰较短、最细处直径11厘米、鼓尾喇叭口直径23厘米,31厘米。 演奏方法 演奏时,挎鼓姿势和奏法与光亚大致相同,除左右手拍击外,还配合以拳击、腕击、肘击、右脚踢击、膝盖和脚后跟撞击等。音色明亮。有的还在鼓面中心糊上一层糯米饭或粘上一个小饭团,用饭团的大小、厚薄来调节音色和音高。奏者边奏边舞,使演奏技巧和舞蹈姿势融为一体,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的《象脚鼓舞》。舞者身挎光吞,在排和光亚的伴奏下,与奏镲者互相对舞(一鼓对一镲),舞姿矫健、变化丰富、技巧高难。尤以甩动鼓尾,更为惊险动人。由于光吞普及傣寨,又在各民族中广为流传,仅傣族演奏光吞的节奏变化就有三十多套,故演奏技巧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地。傣族地区有比赛光吞的习俗,每逢节日或农闲之时 ,村寨之间、佛寺之间要互相对赛。除要比演奏的节奏、音色变化丰富外,还要赛舞姿的矫健与优美。此外,表演者在鼓声不断、节奏不乱、舞步不停、谐韵压律的对赛过程中,互相用脚对蹬,铓、镲也为双方助威,并有围观者的呐喊欢呼,最后以蹬垮对方者为胜,这项活动一直历久不衰。光吞不单独使用,每逢民族节日或喜庆场合,以光亚、光吞为主,有铓、镲参加的打击乐合奏,是傣、景颇、佤、德昂等族和克木人歌舞时离不开的伴奏乐器。 风俗习惯 光吞是傣族人民的良交密友,在夏秋季节的劳动之余、月明之夜,傣家青年男女在院坝上跳起象脚鼓舞,欢快而轻盈的鼓声,传递着爱情的细语,表达出向往的激情。在傣族传统的泼水节里,傣家小伙子敲着象脚鼓尽情欢乐。白天,人们在波光水影间互相追逐、泼水嬉戏,十分热闹。到了夜晚,走进任何一个坝子,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傣家人,敲着挎在腰间的象脚鼓,边唱边跳,互相串门贺年,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手鼓】 手鼓 百科名片 手鼓 手鼓,朝鲜族、满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 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目录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手鼓类别 羌族手鼓 新疆手鼓 演奏 制作结构 羌族手鼓 非洲手鼓 演奏 形制结构 鼓身扁圆形,鼓框木制,有的用多层板条烘烤弯曲定形而成,鼓口直径19.5厘米、鼓边高3.5厘米,4厘米,两面均蒙以牛皮或羊皮。将皮面预先缝在大于鼓口的圆铁圈上,铁圈用粗铅丝制作,直径21.5厘米,然后在两铁圈中穿以绳索,拉紧铁圈而使鼓皮绷紧。鼓框一侧设有短木柄,柄长9厘米、柄径2.6厘米。手鼓鼓面光素无饰,鼓框和短柄均涂以红漆。鼓棰木制,棰长26厘米,棰柄稍粗。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左手持握鼓柄,将手鼓竖举于胸前,用右手拍击。也可将鼓横置,右手执鼓棰敲击,发音响亮,无固定音高。常用于朝鲜族民间歌舞和满族民间杂技伴奏。舞者表演时,常边击边舞,敲击部位、节奏多变,舞蹈动作难度大,并多有朝鲜族大锣、大金、小金、杖鼓和镲配合伴奏。手鼓既是歌舞、杂技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舞具。 手鼓类别 手鼓是鼓中的一个大类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制法也稍有差别。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手鼓乐器。 其中 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乌孜别克、朝鲜等族的手鼓,流行于新疆和吉林延边等地。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或简称“达卜”,朝鲜语称“平高”。鼓身扁平圆形或八角型,单面蒙羊皮或驴皮,框周围嵌有若干铜或铁制小铜钹,故名。直径20-50厘米不等。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 “抓鼓”也属手鼓类,是东北赫哲、达斡尔、鄂伦春、满族等族的手鼓,鄂伦春语称“温痛” 或“神鼓”。流行于黑龙江、辽宁等上述各民族居住地。鼓身扁平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以桦木为鼓框,单面蒙鹿皮或旰皮,鼓背以交叉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下置彩穗,演奏时左手握皮条执鼓,右手持木槌敲击。用于巫祝迷信活动或萨满歌舞。 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羌语称“日木”。流行于四川茂纹羌族自治县和松潘县羌族自治地区。木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身面径38厘米,厚11厘米。它的特点是框后置一弓形横木梁为把左手持鼓,右手执藤条杆或云杉木槌敲击,旧时用于瑞公祭祀活动。藏族的手鼓名“那额”。汉语又名神鼓。鼓框用铁条制成环状,单面蒙皮,鼓面彩绘,框外多饰彩色绒球,木制鼓柄,用弓型鼓槌击奏,多用于热巴舞。 另外,在非洲还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非洲手鼓。 新疆手鼓 朝鲜族手鼓 新疆手鼓又称达卜。达卜是以其音响命名。 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手鼓是新疆各族人民庆祝丰收、节日的常用乐器。 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1759年以后,达卜列入清代的回部乐。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新疆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吉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 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各具特色,音色丰富,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和民间歌舞伴奏。 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 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 手鼓造型可爱,颜色热烈,能产生欢快的气氛。 演奏 达卜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演奏风格与流派。传统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鼓心音、鼓边音、掌音、指音、挫音和弹音等,奏出的音响高低顿挫,形成丰富的音乐语言。 此外,也可将达卜置于两腿之间,双手滚奏鼓边,发出如铃的乐音。 维吾尔族: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乌兹别克:演奏时,左手持握手柄,用右手拍击鼓面。在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达卜通常由男子演奏。 尤为独特的是,塔吉克族的达卜,几乎全由女子演奏,这是多年来留下的传统风俗。 制作结构 达卜鼓框木制,内缀有小铁环,单面蒙皮,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 达卜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许多小铁环而成。现达卜还多蒙以蟒皮,使发音清脆响亮。 在维吾尔族,达卜有大、中、小型三种,面径36,52厘米。一般乐队和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鼓,鼓面直径约44厘米,鼓框高5厘米左右;木卡姆伴奏乐队则用大型鼓和小型鼓。 乌兹别克族的达卜,在外形、制作和奏法上,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锡伯族的达卜,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拴系于鼓框内侧,鼓背用羊皮遮盖,中心留有通孔。 塔吉克族的达卜,鼓框宽大,形制别具一格。民间多使用白杨木制的旧筛子边据作鼓框,蒙以狼皮、牛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不缀小铁环,有的只在鼓框中装以3副小铁钹。演奏起来,音色低沉、浑厚,装有铁钹的达卜,音响更为铿锵雄壮。 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是羌族的民间乐器。年代古老,又称“羊皮鼓”或“铃鼓”。羌语称“日木”。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 羌族手鼓为木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框高约11厘米,鼓面直径30,40厘米,鼓框内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为“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手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羌族手鼓旧时用于祭祀等活动,为端松(即巫师)跳神时所用,巫师手持此鼓跳巫舞,又称“皮鼓舞”或“跳经”,羌语称“莫尔达沙”。现在经过改革和美化的羌族手鼓已用于歌舞表演。如《跳锅庄》、《铃鼓舞》等羌族民间舞蹈。演奏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击鼓边时则发音脆亮。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击三种。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 非洲手鼓 非洲手鼓 非洲手鼓(Djembe)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最早出现可以回溯到公元500年,最初是由铁匠们手工制造的,它的形状来源于捣碎杂粮的臼,沙漏形状的外型,两端开口,用山羊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用双手演奏。 非洲手鼓比康加鼓和邦哥鼓更老,跟它形状差不多的Doumbek也跟它有关联。非洲手鼓在古代通过埃及尼罗河的贸易古道传播到中东和世界各地。 手鼓掌握着节奏,而节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在非洲原始、美丽大自然中,无论在白天、傍晚、夕阳西下或是繁星满天的夜晚,他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在所有跟劳动有关的事物上他们在热烈的歌唱,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很久以前每当他们唱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东西,打出欢快的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非洲手鼓(Djembe)诞生了。从此非洲手鼓再没有和曼丁人的文化、宗教、歌唱、舞蹈分开过,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非洲手鼓如虎添翼,增加了无穷乐趣。 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着节奏,而且还传递着信息,他们这时给节奏赋予固定的信号,传达着他们想表达的具体事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经知道村里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非洲手鼓的鼓声已经把当时的情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 非洲手鼓是一个宗教神性的鼓,在很多的宗教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并可以用于出战时的战鼓,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中。 传统的非洲手鼓(Djembe)以山羊皮做鼓面,以实木做鼓身,以绳索捆绑拉紧鼓皮和调音。有的鼓身上刻有图案,漆上色彩,如一件工艺品。 时至今日,非洲手鼓(Djembe)有纤维和其他动物皮做的鼓皮,部分用金属圈和螺丝来调鼓皮的松紧。 演奏 非洲手鼓(Djembe)基本的演奏姿势有三个,1,坐在椅子上,鼓身微微向前倾斜,双脚夹住鼓,背部挺直。2,用背带把鼓绑在身上,站立并把鼓夹在双腿之间,身体微微向下倾斜。3,把鼓横放在地上,坐在上面击打。特别留意的是,在打非洲手鼓(Djembe)之前,请先把手上的饰物取下,以避免伤及手部和鼓面。 击打非洲手鼓(Djembe)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非洲手鼓(Djembe)基本音有三个。1,BASS(低音),手指合起来,以手掌击打鼓的中央。2,TONE(中音),手指合起来,以手掌的上半截手指部分击打鼓边。3,SLAP(高音),手指散开,以手掌底部的冲击力冲击手指击打鼓面。 以前的非洲手鼓(Djembe)学习方法是直接跟师傅学习,通过,聆听,观察,口述,练习,记忆来学习,但为了流传和推广,后期的鼓手把非洲鼓乐用不同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记谱方法有多种,有多线谱,英文字谱,和点,方块,圆圈等记谱方法。 【圆鼓】 圆鼓 目录 乐器简介 圆鼓历史 形制特征 演奏方法 圆鼓 乐器简介 圆鼓,是满族、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满语称铜肯,又称抬鼓。朝鲜族又称扁鼓、民鼓。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盛行。 圆鼓历史 圆鼓原为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中使用的伴奏乐器。《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有:“其鼓别有 手鼓、架鼓,俱系主家自击。紧缓一以萨吗(满)鼓声为应。”历史较为久远。 形制特征 满族的圆鼓,形如短桶状,鼓框木制,两端蒙以马皮或驴皮为面,皮面边缘穿有等距小孔,用皮绳或麻绳交插穿入小孔中,勒紧皮面使其固定于鼓框两端,鼓皮张力可调。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25厘米。 朝鲜族的圆鼓,外形呈扁圆形,故有扁鼓之称。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先将皮面缝于圆形藤圈之上,用绳索交插穿入两藤圈中,勒紧绳索使两端鼓面绷紧,余绳缠绕于鼓框中部,鼓皮张力可松紧,音高可调。鼓面直径30厘米,45厘米、鼓框高15厘米,20厘米,鼓框涂以红漆,描绘金色花卉图案,并使用红色线绳勒紧鼓皮。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的朝鲜族圆鼓、鼓框用多层板烘烤弯曲定形而成,鼓框直径37厘米、鼓框高17厘米、框壁厚1厘米,两端蒙以牛皮,皮面缝在两个直径42厘米藤圈上,用红线绳穿入藤圈勒紧使鼓皮绷紧。鼓身涂以红漆,制作工艺精细。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方法 演奏时,满族民间多将圆鼓置于两膝间,以手指或手掌击奏。萨满表演时,则由人肩抬圆鼓 或将鼓置于木架上演奏;朝鲜族民间多在圆鼓框上缠捆红布带,将鼓竖挂于胸前,左手拍击左边鼓面,右手执木棰敲击右边鼓面或鼓边。发音柔和响亮,无固定音高。演奏风格与杖鼓近似,节奏变化较多。演奏者情绪激动时,上下飞动鼓棰,表情幽默、活泼。也可将圆鼓置于左脚背上,以伸屈左脚控制击鼓部位,左手扶鼓,右手拍击或执棰击奏。常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朝鲜族的圆鼓,经常与杖鼓、筒箫一起合奏,并在民间乐队中居于领奏地位,除用于演奏外,它还是民间舞蹈的道具,表演时奏者边击边舞。圆鼓已成为节日、假日和喜庆场合离不开的节奏性乐器。 【边鼓】 边鼓 百科名片 边鼓是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在壮族铜鼓乐(常由4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常用于铜鼓乐合奏和道公歌舞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东兰、巴马一带。 目录 乐器 1. 整体构造 2. 演奏方式 作家 1. 生平简介 2. 主要作品 乐器 整体构造 鼓框竹制或用一整块木料雕凿而成,上口较粗,下口较细,外形呈扁圆状,上口单面蒙以牛皮、羊皮、猪皮或蛇皮,皮面四周边缘用双排鼓钉固定,鼓框下口敞开[图]。规格尺寸不一,通常鼓面直径22厘米,28厘米、鼓下口直径20厘米左右,鼓框高4厘米,5厘米、木制鼓壁厚2.5厘米,3厘米。鼓框外涂红漆,框边周围钉以彩穗为饰。流行于广西武鸣一带的边鼓较小,鼓面直径22厘米,25厘米,单面蒙牛皮或蛇皮;流行于广西东兰、巴马一带的边鼓稍大,鼓面直径25厘米,28厘米,单面蒙羊皮、猪皮或蛇皮。 演奏方式 演奏时,武鸣一带的边鼓用左手托持鼓框,右手拍击或以小木棍为棰敲击;东兰、巴马一带的边鼓用双手拇指和掌心托持鼓框两侧,其余手指同时或交替弹击鼓面。边鼓发音坚实清脆,但音量不大。边鼓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手鼓,原只用于道公(巫师)跳神歌舞。如今,在壮族铜鼓乐(常由四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此外,它还用于道公戏(在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戏剧)和歌舞伴奏。 【双面鼓】 双面鼓 目录 概述 演奏 概述 双面鼓,又称两面鼓。傣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傣语称光萨、光边、光邦。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鼓身用整段芒果木、椿木挖空中间制作而成,外形呈圆筒状,两端鼓口直径不同,一端较大,一端稍小。鼓口蒙以牛皮、麂皮或羊皮,两端皮膜边缘先缝在大于鼓口的铁圈上,两圈之间系以皮绳或皮条勒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双面鼓,全长100厘米,120厘米,粗端鼓口直径40厘米,细端鼓口直径30厘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双面鼓,全长50厘米、粗端鼓口直径25厘米、细端鼓口直径20厘米。鼓身外表涂以红漆,在鼓的两端或近两端处,系以数根皮条或用皮条编织的鼓带。鼓棰木制,棰长25厘米,棰头缠以布条。 演奏 演奏双面鼓,因地区不同而有异。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将鼓带挂于颈项,鼓身横置腹前,左手拍击粗端鼓面,右手拍击细端鼓面,并边击边舞。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光萨舞》,多为集体进行表演。在德宏傣族地区,将鼓带挂于左肩上,鼓身横于腹部左侧,粗端鼓面朝向右前方,两手各执一个鼓棰,左手敲击后边的细端鼓面,右手敲击前边的粗端鼓面,也边击边舞。双面鼓虽无固定音高,但两端发音有别,细端发音高、粗端发音低。在傣族地区,逢年过节或喜庆丰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来到院坝上,一边敲击双面鼓,一边欢乐歌舞,并有铓、傣镲和光吞等乐器一起参加伴奏。舞步徐缓整齐,情绪欢快热烈。有时日以继夜,通宵达旦。 【杖鼓】 杖鼓 目录 概述 杖鼓历史 后世发展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影响 概述 杖鼓,又称长鼓。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朝鲜语称卜。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 和器乐合奏,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 勤劳质朴的朝鲜族人民,主要聚居在我国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绚丽,弦歌处处。自治州首府延吉市,被人们誉为“歌舞之乡”、“文化之城”。每逢节假日、婚礼、寿辰或劳动之余,便会在街头巷尾、公园或庭院里,看到身穿彩色长裙的妇女、花甲老人或儿童们蹁跹的舞姿,听到在铿锵的杖鼓声伴奏下,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激动人心的歌唱。正如《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所载:“高句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 ,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可见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杖鼓源于印度,公元4世纪时传入我国中原,后又东传高丽。在敦煌北魏壁画和云冈石窟北魏浮雕中,都能见到早期杖鼓的舞乐图像。隋唐时期,中原又称杖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旧唐书 ?音乐志》(卷二十九)中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也间接地说明了早期杖鼓的名称和形制。隋唐时期虽然没有杖鼓之名,但实际上已用于九、十部乐中的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和高丽诸乐中。 杖鼓历史 公元10世纪末的北宋时期,始有杖鼓之名,并用于宫廷燕乐的大曲部、鼓笛部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明帝、宋开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今时杖鼓,常时只是打拍,鲜有专门独奏之妙。”详细地叙述了唐宋时期杖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唐代两头都用杖敲,便叫作“两杖鼓”,唐玄宗李隆基和宋?都善于演奏这种乐器,曲目多为独奏曲;宋代是一头用杖敲,一头用手拍,常用于敲击节奏,很少有技艺高超的独奏。到了元代,对杖鼓的记载更为详尽,《元史?礼乐志》中说:“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明清两代的文献都提到了杖鼓,明代王圻《三才图会》:“ 广首而纤腰,两头击之,声相应和。”清《钦定大清会典图》:“杖鼓,上下两面冒革于铁圈,复楦以木匡,细腰。” 后世发展 11世纪初,杖鼓从我国东传高丽,据《韩国音乐史》载,高丽文宗时期(1047年—1082年)的唐部乐就已有了杖鼓。韩国古籍《乐学轨范》记载的鼓制和奏法十分详细:“按:造杖鼓之制,其腰木及漆布为壳者最好,磁次之,瓦则不好。 漆以黑或朱,两面各用围铁。大面以白生马皮为之,小面以生马皮为之。大面用左手拍之,谓之鼓;小面用右手杖击,谓之鞭;两面 同击谓之双;以杖暂击,俾作摇声,谓之摇。唐乐、乡乐并用之。”韩国的杖鼓,过去用于 雅、俗乐,曾是宫廷“唐部”音乐的主奏乐器之一,今日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清代以后,杖鼓在我国中原大地销声匿迹,而在朝鲜族民间仍广为流行,并根据其形有了新的名称——长鼓,已成为朝鲜族民间乐器中重要的膜鸣乐器。 形制结构 鼓身用一段椿木、桦木或杨木(多块木料拼合也可)掏空或旋制而成。全长56厘米,70厘米,两端鼓腔粗而中空,中间鼓腰细而实心,呈两个倒接的脚杯状(图)。左端鼓腔长18厘米,22 厘米、鼓口直径24厘米,26厘米,右端鼓腔长16厘米,20厘米、鼓口直径22厘米,24厘米,中间鼓腰直径10厘米, 12厘米,从而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共鸣腔。鼓身外表涂以红漆,绘有描金花纹图案。左端鼓腔稍大,多蒙一块较厚的牛皮、马皮、驴皮或猪皮,以使其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右端鼓腔略小,多蒙一块较薄的鹿皮、羊皮或狗皮,以使其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皮面缝在两个直径41厘米,48厘米的圆铁圈上,分别盖于两端鼓口,铁圈四周各置八个铁钩,拴以皮条或鼓绳,相邻两绳间穿以可活动的皮套(又称浮转),左右移动皮套可调节鼓皮张力。左右两端分别称为手鼓面、棰鼓面,都无固定音高,一般将其调成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鼓棰用竹条或细竹制作,棰长40厘米。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横挂于腹前或置于木架上,左手拇指扶住铁圈,其余四指可单指敲击或一起拍击手鼓面,右手执竹条敲击棰鼓面。经过人们不断地发掘、整理,演奏技艺极为丰富。手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等四种,棰鼓面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 滚奏、震奏等,敲击的节奏变化有四十多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独唱、舞蹈伴奏。 杖鼓在朝鲜族民间是主要的独奏乐器之一,与筒箫、细筚篥等朝鲜族民间乐器齐奏或合奏时,均为领奏乐器。故民谚中有“第一是有名的鼓手,第二才是有名的歌手。”可见杖鼓在民间乐队中地位的重要了。当人们看到朝鲜族姑娘将一种较小的杖鼓横挂腹前边击边舞时, 这种表演形式就是著名的朝鲜族《长鼓舞》。杖鼓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铿锵的鼓声伴着矫健的舞姿,十分动人。将一种稍大的杖鼓置于木架上,参加器乐合奏或为声 乐(如独唱、伽耶琴弹唱)、舞蹈伴奏,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杖鼓在熟练的演奏者敲击下,两个不同的音响参差交错,两种不同的音色忽隐忽现、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色分外清丽鲜明,有时犹如珠落玉盘,叮咚作响,有时宛如水动荷叶,令人赞叹不已,它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影响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长期以来努力发展杖鼓艺术,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在节日或劳动之余,人们欢快地敲起杖鼓,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抒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蜂鼓】 蜂鼓 百科名片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 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 、 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目录 乐器概述 文化艺术 历史追溯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民间习俗 定音蜂鼓 制作方法 流行传承 传统曲目 乐器概述 蜂鼓,因其鼓身形似蜂而得名,是瑶族、壮族和毛南族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际,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着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欢歌畅舞。 蜂鼓历史悠久,它和朝鲜族的长鼓同出一源。在古代不仅叫作杖鼓,还有拍鼓、正鼓和魏鼓(因北魏时使用普遍)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蜂鼓鼓身用黄泥捏成,然后入窑烧为陶瓷,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全长50—64厘米,鼓腔一端呈圆球状,鼓面较小;另一端呈喇叭状,鼓面较大。鼓腔两端相通,中间细如蜂腰。鼓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上,铁圈四周置铁钩,通过绳索联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以改变音高和音色。 演奏蜂鼓时,将鼓系以彩带横挂在腹前或置于鼓架上,圆球状一端鼓面置于左侧。 蜂鼓 既可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也可左手执竹木鼓棰敲击、右手拍击。球状一端鼓面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喇叭状鼓面发出深沉浑厚的低音。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用于合奏,也为师公戏、师公舞、蜂鼓舞等民间歌舞和曲艺伴奏。 蜂鼓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壮族逢年过节、婚丧、祈庆丰收和祭祀祝寿,在金秀、防城瑶族做鸿门、还愿和度戒,在桂北环江毛南族的道场斋事中,蜂鼓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在民间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常由奏者边奏边舞,声情并茂,颇具地方特色。 文化艺术 生活在美丽富饶的祖国西南边陲的瑶、壮、毛南各族人民,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蜂鼓 山歌对唱悦耳动听,民间舞蹈绚丽多姿。在广西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时,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穿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高歌欢舞。 历史追溯 蜂鼓历史悠久,它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它和朝鲜族的杖鼓同出一源。在古 蜂鼓 代不仅叫作杖鼓,还有拍鼓、正鼓和魏鼓(因北魏时使用普遍)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油画红花纹,以为饰。”周去非《岭外代答》:“腰鼓,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职田乡”。用陶瓷制作蜂鼓由来已久,它源于唐代陶瓷细腰鼓。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临桂职田乡以烧制“腰鼓”腔著名,叫作“窑烧腔”,当为历史上盛产蜂鼓精品之地。在其邻近的永福县及藤县、容县等宋代窑址中,都曾出土了完好的窑烧腔,它与现代民间流传的蜂鼓相比,只是中间的鼓腰略长。北宋陈旸《乐书》对鼓的形状、制作和用途记述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右击以杖,左拍以手,后世谓之杖鼓、拍鼓,亦谓之魏鼓。每奏大曲入破时,与羯鼓、大鼓同震作,其声和壮而有节也。”在敦煌唐代壁画、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浮雕中,都有敲击细腰鼓的舞乐图,其鼓形和奏法与今日广西地区的蜂鼓极为相似。蜂鼓:困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 蜂鼓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其式样和演奏方法与朝鲜族长鼓相似,两者同出一源。蜂鼓在古代不仅叫作“仗鼓”,还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时,因而又有“魏鼓”之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蜂鼓形体较小。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形制结构 蜂鼓,腰细两头粗,酷似蜂体,故名。陶腔皮膜,以绳绷紧。究其源可溯至《周礼》土鼓,西汉杜子春注释云:“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面,可击也”。就地域分布讲,四川成都王建墓棺床右侧饰纹、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壁画和陕西唐墓壁画均有它的身影,名曰“长鼓”。然而,记载详尽并有实物传世的唯广西一地而已。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岭外代答》都说它“出(于)临桂职由乡”。临桂附近的永福窑田岭、藤县中和场与容县城关镇等宋代窑址出土的蜂鼓鼓腔,证实了此说不谬。 蜂鼓 蜂鼓鼓身有陶制、木制两种,形如蜂腰,能发出两种音色。 蜂鼓鼓身多为陶制,广首纤腰,全长62,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鼓面较小,直径只有8,9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形,鼓面较大,直径达16,19厘米。中间衔接处较细而实,形如蜂腰。 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之上,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通过绳索联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 用陶瓷制作蜂鼓由来已久,至今广西河池、武鸣一带的蜂鼓,还都保持着烧陶鼓腔的传统。 在广西的靖西县等地,也有木制的蜂鼓,鼓皮不用绳索牵连,而直接用鼓针固定在鼓的两端。效身漆以红色,两端并有黄色菱形图饰。 演奏蜂鼓时,将鼓横挂于胸前拍击,圆球状的一端鼓面,发出“哒哒”的高音;喇叭状的一端鼓面,发出“嗵嗵”的低音。陶制的蜂鼓,音色清晰、明亮;木制的蜂鼓柔和、动听。 演奏方法既可用双手拍鼓,也可右手持竹制圆头鼓箭敲击,用左手拍打。 壮族人民逢年过节、婚丧之事、祈祷丰收或杀猪做酒等,都要击鼓舞唱;此外,蜂鼓在瑶族,毛难族民间也很流传。 演奏方法 演奏蜂鼓时,将鼓系以彩带横挂于腹前,或置于鼓架上,圆球状一端鼓面置于左侧。既可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也可用左手执木或竹制圆头鼓棰敲击左侧球状一端鼓面,用右手拍击右侧喇叭状一端鼓面 蜂鼓 。球状的一端鼓面,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喇叭状的一端鼓面,发出深沉浑厚的低音。音高不固定,两端发音通常为五度关系。陶瓷制的蜂鼓,音色清晰明亮;木制的蜂鼓,音色柔和动听。用于器乐合奏、师公戏、师公舞、蜂鼓舞等歌舞和曲艺伴奏。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合奏。在壮族逢年过节、婚丧之事、祈庆丰收和祭祀祝寿,在金秀、防城瑶族做鸿门、还愿和度戒,在桂北环江毛南族的道场斋事中,蜂鼓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它还是壮族说唱“蜂鼓”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间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常由奏者边奏边舞,声情并茂,颇富地方特色。 1987年,广西音乐工作者黄仲裕、张颖中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设计制成一套系列定音蜂鼓,共十面。鼓腔使用性能接近陶瓷的玻璃钢制成,通过螺杆调节皮膜的张力,可获得所需的音高,其调音范围为大三度。每面鼓都置于设有机械装置的鼓架上,可任意调整鼓的角度和高度。演奏时,系列定音蜂鼓中间竖向排列八面,两边各横置一面,既可用鼓棰敲击,又可用双手拍击。棰击音色清脆明亮;拍击音色含蓄柔和。音域A—e1。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戏曲、歌舞伴奏。 民间习俗 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合奏。在壮族逢年过节、婚丧之事、祈庆丰收和祭祀祝寿,在金秀、防城瑶族做鸿门、还愿和度戒,在桂北环江毛南族的道场斋事中,蜂鼓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它还是壮族说唱“蜂鼓”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间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常由奏者边奏边舞,声情并茂,颇富地方特色。 定音蜂鼓 1987年,广西音乐工作者黄仲裕、张颖中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设计制成一套系列定音蜂鼓,共十面。鼓腔使用性能接近陶瓷的玻璃钢制成,通过螺杆调节皮膜的张力,可获得所需的音高,其调音范围为大三度。每面鼓都置于设有机械装置的鼓架上,可任意调整鼓的角度和高度。演奏时,系列定音蜂鼓中间竖向排列八面,两边各横置一面,既可用鼓棰敲击,又可用双手拍击。棰击音色清脆明亮;拍击音色含蓄柔和。音域A—e1。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戏曲、歌舞伴奏。 制作方法 蜂鼓,鼓身先用黄泥捏成,然后入窑烧为陶瓷,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形似蜂腰。 全长50厘米,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最大直径20厘米,22厘米,顶端敞口(鼓面)较小,直径只有7厘米,10.5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状,顶端敞口(鼓面)较大,直径14厘米,20厘米。鼓腰细如蜂腰,直径5.8厘米,8厘米,鼓腔两端相通,壁厚1厘米。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上,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通过绳索连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以改变音高和音色。在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等地,也有木制的蜂鼓,鼓皮不用绳索绷紧,而直接用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鼓身涂以朱漆,两端并绘有黄色小菱形图饰,外表也很美观。 流行传承 相传产生于唐代,是在民间跳神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因主要伴奏乐器蜂鼓而得名。蜂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江一带的壮族村镇。从前每逢年节或祈祷丰年时都要演唱蜂鼓,除祭神驱邪、消灾祈福的内容外,还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唱本都是七言韵文的长篇唱词。蜂鼓由一人说唱,以唱为主,并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伴奏乐器除蜂鼓外,还有小堂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后又增添了唢呐。蜂鼓的唱腔原有几十个曲牌,后来失传很多,现存7种曲牌,有〔呼溜亮里调〕、〔呼儿溜调〕等。 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用于合奏,也为师公戏、师公舞、蜂鼓舞等民间歌舞和曲艺伴奏。 蜂鼓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壮族逢年过节、婚丧、祈庆丰收和祭祀祝寿,在金秀、防城瑶族做鸿门、还愿和度戒,在桂北环江毛南族的道场斋事中,蜂鼓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在民间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常由奏者边奏边舞,声情并茂,颇具地方特色。 传统曲目 有《莫一大王》、《布伯》、《三元》、《盘古王》、《梁祝》、《三国》等。新编曲目有《老李煮鸡》、《农机迷》、《老李和小李》等。 【汪都】 汪都 目录 一、历史人物 二、民族乐器 历史追溯 形制结构 演奏方法 汪都,又称黄泥鼓、长鼓、横鼓 一、历史人物 汪都[明]字瀛海,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为薄卅吏目。工书、画、文词,而画尤绝技。晚年以双筋代笔。山水、人物,点染颇佳。——《徽州志》 二、民族乐器 汪都,又称黄泥鼓、长鼓、横鼓。瑶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 历史追溯 源于古代细腰鼓,南宋之时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代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载:“(排瑶)元宵击锣挝长鼓,跳跃作态,长鼓其形头大中小,黄泥涂皮,以绳挂颈,或云亦古制也。” 形制结构 鼓身用整段桐木、杉木挖制而成,两端蒙以山羊皮、黄皮或狗皮,皮面固定在两个圆形铁圈上,盖于两端鼓口,两端皮面系绳对拉,将七个小竹管分别套入相邻的两条绳索中,移动小竹管可调节鼓皮的张力。汪都呈长筒形,其状与金秀坳瑶族系的公黄泥鼓有些相似。全长90厘米,鼓身中段略细,两端稍粗。一端呈喇叭形,口径22厘米,另一端呈碗形,口径19厘米。鼓身外表涂以红漆,绘有金色民族图案纹饰。 演奏方法 演奏前,先将湿黄泥涂于鼓面,使两端鼓音相距为四或五度音程,便可发出洪亮浑厚的音响。演奏时,将鼓带斜挂胸前,喇叭形一端鼓面朝向左上方,左手执一竹片击奏鼓面,右手拍击右端鼓面,奏者边击边舞,这就是瑶族《汪都鼓舞》。常两人对奏或多人集体表演,多用于喜庆节日、民俗活动“还盘王愿”和庆祝丰收等场合中。它既是《汪都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本文档为【【民族乐器-膜鸣乐器】-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97KB
软件:Word
页数:19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5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