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民间小戏与话剧简史

5民间小戏与话剧简史

举报
开通vip

5民间小戏与话剧简史null一、民间戏曲的发生流变 二、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三、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 四、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 五、民间戏曲的发展前景一、民间戏曲的发生流变 二、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三、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 四、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 五、民间戏曲的发展前景傩仪 ——盛行于商周。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 ——盛行于商周。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 先秦:民间...

5民间小戏与话剧简史
null一、民间戏曲的发生流变 二、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三、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 四、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 五、民间戏曲的发展前景一、民间戏曲的发生流变 二、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三、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 四、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 五、民间戏曲的发展前景傩仪 ——盛行于商周。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 ——盛行于商周。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 先秦:民间流行“傩”与“腊”等既有宗教性,又具有生产性的习俗。腊祭——“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 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祖先、祭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 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这个月被称为腊月。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腊祭——“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 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祖先、祭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 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这个月被称为腊月。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巫风盛行,而以楚国为盛。《楚辞》中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我们从中可以想象出巫觋盛装出场,演出动人的歌舞,表达神与人或神与神之间的感情交流的情景,透露出戏剧的萌芽。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巫风盛行,而以楚国为盛。《楚辞》中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我们从中可以想象出巫觋盛装出场,演出动人的歌舞,表达神与人或神与神之间的感情交流的情景,透露出戏剧的萌芽。秦汉以后:歌舞、杂技等经常在一起表演,统称之为“散乐”、“百戏”或“角抵”。汉代三辅地区(今陕西关中一带)的民间艺人们,为炫奇斗艳的“百戏”提供了一个叫做《东海黄公》的节目。有戏剧理论家认为它是“我国戏剧形成一项独立艺术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寺庙成了与市井游艺场所并立的大众化游乐场,宗教性的节日成了事实上的群 众艺术节。南北朝以来民间不断有精彩 小戏出现,如以滑稽讽刺为特色的 “参军戏”,载歌载舞的《踏摇娘》。魏晋南北朝:寺庙成了与市井游艺场所并立的大众化游乐场,宗教性的节日成了事实上的群 众艺术节。南北朝以来民间不断有精彩 小戏出现,如以滑稽讽刺为特色的 “参军戏”,载歌载舞的《踏摇娘》。 参军戏戏俑 踏摇娘戏俑 隋唐以后:市坊间的“俳优小说”活跃,常和杂技歌舞等一起表演。唐代的寺庙里流行讲唱,而讲唱“变文”为中国戏曲展开了说说唱唱的基本格式,并且提供了可以登台使用的脚本。 隋唐以后:市坊间的“俳优小说”活跃,常和杂技歌舞等一起表演。唐代的寺庙里流行讲唱,而讲唱“变文”为中国戏曲展开了说说唱唱的基本格式,并且提供了可以登台使用的脚本。 宋代以来:城市勾栏瓦舍的日常营业和城乡宗教节日活动中演剧已成习俗,以歌舞演故事。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互相吸收,又形成了明清时代流行四五百年的戏曲剧种——传奇。 null 传奇艺术在文人手中不断雅化,渐渐失去民间戏曲特色,到清代中叶以后逐渐衰落。与此同时各地区民间小戏蓬勃发展,如梆子腔,乱弹腔、二簧调、啰啰腔等。 民间戏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了民间艺术朴素生动的特色,受到民众的欢迎,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有的到近代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如梆子、皮黄等;有的则一直以民间小戏的姿态活跃在广大城乡。 null根据1984 年调查,全国共有360 个剧种。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粤剧、 蒲剧、越剧等属于正宗大戏,占到中国戏曲剧目的20%,欣赏的人口占中国 人口的10%;而欣赏人口占80%以上的是中国民间戏曲,主要是民间小戏。 null一、民间小戏的概念 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小型综合性艺术。 通常称为“二小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 在民间歌舞说唱基础上形成的小戏,演出以两小和三小(小旦、小生、小丑) 为主,采用乡音,贴近生活,载歌载舞,轻快活泼。 小戏本义是指戏的篇幅而言,但那些由民间歌舞演化而成的花鼓戏、花灯戏、秧歌戏、采茶戏等,虽然至今也有许多大戏,但由于地方性强,影响较小,也称为“小戏”。 二、民间小戏的主要源头 ——民间歌舞与民间说唱 二、民间小戏的主要源头 ——民间歌舞与民间说唱 1、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来。 以歌为主的民间小戏来源于民歌,大多是吸取了民歌的曲调与唱词,再增加人物,扩充情节,发展为小戏剧,如晋中秧歌《偷南瓜》、《卖元宵》,陕北秧歌《秃子尿床》,晋北二人台《走西口》等,都是在原来民歌的基础上虚构角色,增添细节,构成了曲折离奇、动人心弦的戏曲剧目。 以舞为主的小戏,往往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扩展戏路,搬演出来。如山西“左权小花戏”最初的形态是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社火时,站在原地边舞边唱,目的是祈祷娱神;到了明末清初增添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使之初具小花戏的雏形。 null2、是从民间说唱发展而来。办法是把民间说唱的叙述体转为代言体,具体来说,叙事性较强的剧目,大都吸取了叙事体民间说唱的特点,将叙述体转为代言体,不再是说唱者一人跳进跳出,代替各种角色,而是用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代替剧中人物说话,戏剧因素不断增加,成为新的表演艺术。如东北的“二人转”、山东的“吕剧”、江苏的“锡剧”等都是在民间说唱基础上形成的民间小戏。 3、由民间巫术、祭祀活动发展转化而来:娱神—娱人 旧时,民间多有驱鬼逐疫、迎神赛会、酬神还愿及大型的宗教、祭祀活动。每届此时,或请巫师驱傩,或者演戏娱神,如安徽的傩戏,四川的端公戏,贵州的土地戏等,都与此直接相关。null全国各省三百多种戏剧,“我所见过的已有一百多种,无论已成大戏,或未成大戏,其最初都是由小调民歌变化而来,他变化的程序,大约可分两个时代,每一个时代中,又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代,为小唱时代; 第二个时代,方可名为戏剧。null小唱时代: 一人独唱时期,“是把从前的故事,或现时的事情,编成词曲,由一人独唱,或二人以上合唱,但都是同唱一词,且无动作,例如大鼓书,莲花落,道情,等等都是这种。这种完全是叙说体的时期。” 两人或几人分唱时期,“是把词曲由二人以上分唱,比方,这个人代替莺莺,则凡莺莺应唱之词句,都归他唱,那一个人替代红娘,则凡红娘应唱之语句,都归他唱,各人唱各人的语句,可是并不化妆,且无动作,只对面合唱。……这已经有了代言体的趋势了。” 稍加动作时期:“这种也是分唱,并且在唱的时候,稍加一点动作,就是表现唱词的意义,也不化妆,什不闲的曲子,多是这种,例如老妈上京,鞑子搬家等等,皆是由代言体中,加上了一点动作。”null第二个时代,方可名为戏剧: 丑扮时期,“这种是演唱的人,稍为化妆,但只是丑的妆扮,俊的不妆扮,本行的名词就名曰丑扮,此为正经男子,及正经俊秀的女子,虽也要装扮,但与平常无异,只不过穿的齐整就是了,在演唱的时候,也有表情的动作,也加上锣鼓,可是锣鼓点和动作,不必呼应,不过是借着锣鼓,使演者休息休息而已,例如八角鼓中之马思远等等各种玩意儿,及跑旱船中之各种玩意儿,多是如此,乡间的打花鼓,也是如此,这可以算是有了戏剧的雏形了。” 写实的时期,“这一种,上场的人都须化妆,表情动作,又有了进步,但他的动作,还近于写实,且有许多动作,实在是写实,总之合平常的动作,想出不远,还没有艺术可言,例如河北省的秧歌戏(又名大锣调),哈哈腔,山东的秧歌,河南的大梆戏,合各省的地方戏或所谓乡土戏,都是如此,二十年前的滴笃腔(现名为越剧),嘣嘣戏(现名为评剧),也都是如此,这可以说是有了戏剧的规模了。” 美术化的时期,“所谓美术化者,即是前边所说的加入了各种舞的姿式,各种动作,都有特别的规定,一切不许写实,且一些真物,也不许上台,用两句话概括着说,就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这种戏,国人才承认他是戏,或曰大戏。”(写意)三、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三、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各民族、各地区民间小戏丰富多彩,从剧种来说多达360余种,我们根据民间小戏的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把它分为六个系统: (一)花灯戏系统 (二)秧歌戏系统 (三)道情戏系统 (四)采茶戏系统 (五)花鼓戏系统 (六)道具戏系统 (一)花灯戏系统(一)花灯戏系统(1)基本概况:主要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源于民 间灯舞,最初是当地农民为庆贺丰收或春节期间演出 的“跳灯”,也就是平地围灯,边歌边舞,洋溢着喜庆的 气氛,后来逐渐发展成表演故事的灯戏。 (2)主要流派:四川灯戏、贵州花灯和云南花灯。 (3)表演特点:以唱为主,说白很少,以旦、丑为主要角色,唱腔质朴明快。表演时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4)代表剧目:《拜年》、《凤鸾起解》、《三访亲》、《刘三姐挑水》等。湘西麻阳苗族花灯戏 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湘西麻阳苗族花灯戏 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  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派系。(二)秧歌戏系统(二)秧歌戏系统(1)基本概况: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 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 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 时所唱的歌曲,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 节的节目,并逐步形成戏曲形式。 (2)主要流派:陕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定县秧歌和山西祁太秧歌。 (3)表演特点: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大扭大作,在表演民俗风情、生活情趣方面很有魅力。 (4)代表剧目:《刘三推车》(太原秧歌);《送樱桃》、《打酸枣》、《偷南瓜》(祈太秧歌);《卖元宵》(太谷秧歌)。 (三)道情戏系统(三)道情戏系统(1)基本概况: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 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流传在山西、江西、 甘肃、湖北。内容主要是神话、史事,比较难懂,当然, 也有表现日常生活的。 (2)主要流派:江西道情、山西道情、陕西道情、河南道情。 (3)表演特点: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 (4)代表剧目:《刘公案》、《王金豆借粮》、《金镯玉环记》、《大红袍》、《洗衣记》等。 如蓝关戏、陇戏等null(四)采茶戏系统(四)采茶戏系统(1)基本概况: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 主要流传于江西和两广。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 主要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 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2)主要流派:粤北采茶戏、湖北采茶戏、江西采茶戏; (3)表演特点: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4)代表剧目:《瞧妹子》、《挖笋》、《拣田螺》、《孙成打酒》等。 黄梅戏: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代表剧目: 《天仙配》、 《女驸马》 、《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玉堂春》等。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兰、韩再芬等。 《女驸马》中的冯素珍(韩再芬饰)《女驸马》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我国采茶戏分布 我国采茶戏分布以采茶戏为例,发源地在江西安远九龙山茶区,共有18 个剧种。(五)花鼓戏系统(五)花鼓戏系统(1)基本概况: 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 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用花鼓作伴奏,演唱时 有人帮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2)主要流派: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 (3)表演特点: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 (4)代表剧目: 《刘海砍樵》(湖南);《卖棉纱》、《绣荷包》(湖北);《凤阳花鼓》(皖南)。 《刘海砍樵》 我这里将海哥 好有一比呀 胡大姐——呃~ 我的妻——啊?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嗬嗬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啦 那我就比不上罗嗬嗬 你比他还有多咯呃 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荷荷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嗬嗬 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罗 走罗~行啦 走罗~行啦 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 《刘海砍樵》 我这里将海哥 好有一比呀 胡大姐——呃~ 我的妻——啊?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嗬嗬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啦 那我就比不上罗嗬嗬 你比他还有多咯呃 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荷荷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嗬嗬 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罗 走罗~行啦 走罗~行啦 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 我国花鼓戏分布我国花鼓戏分布地域阻隔,语言和民俗分异,使得同一类民间小戏分化成许多地方剧种。在语言繁杂的东南各省,这种情况尤其普遍。以湖南为中心的花鼓戏也有18 个剧种。  (六)道具戏系统(六)道具戏系统 道具戏是指不通过演员直接扮演,而是将戏曲内容借助人工制作的偶像、皮影或面具来表演的民间小戏,主要有木偶戏、皮影戏、傩戏。(1)木偶戏:也叫“傀儡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常以对话为主,或兼有歌舞伴随,通过虚拟、幻想、夸张等手法表现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生活,风趣而又简练,带有漫画化格调。 代表曲目有《金鳞记》、《大闹天宫》、《嫦娥奔月》、《英雄小八路》、《马兰花》。 (2)皮影戏:(2)皮影戏: 也叫“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由剪纸发展而来,起源于陕西西安。最初是用纸剪成侧面人形,后来逐渐以半透明的驴皮、羊皮、牛皮制作,更加结实耐用。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刘胡兰》等。 (3)傩戏:(3)傩戏: 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主要流传在西南地区的贵州,近年来北方发现了山西曲沃县任庄《扇鼓神谱》,保存有六个傩戏节目。傩戏的研究涉及到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待深入 探索。 四、民间戏曲与岁礼节俗 四、民间戏曲与岁礼节俗 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曲活跃在南北城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岁礼节俗的关系甚为密切。 岁时节日演戏至今仍为南北各地普遍传承的习惯,无论是宗教性节日、生产性节日、年节或其他文娱性节日,都少不了演戏。如正月十五的“上元戏”,四月初八的“浴佛戏”等。 民间戏曲与人生礼仪也密切相关。旧中国开堂祭祖,或修订族谱,或遇族人高中、升迁、荣归、赐匾、立坊等,皆迎班演戏。每逢新春团拜、祖师诞日,乃至婚丧嫁娶都要演戏庆祝。 null四月初八浴佛节浙江绍兴社戏庙会八月十五演中秋戏八月十五演中秋戏七月十五中元节演出目连戏五、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五、民间戏曲的生存现状(一)大量民间戏曲剧种灭亡 解放初期,我国的民间戏曲剧中有道情剧、高山剧、皮影戏、黄梅戏、花鼓戏、老腔、弦子戏、越调、藏戏、维吾尔族剧、梆子戏等300多种,但到现在有超过半数的剧种或者已经彻底消亡,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存在着,只剩下残留在时代天幕上一个依稀的背影。(二)喜欢戏曲的人数正在减少 据调查,在农村,近四成的人喜欢在休闲时间看娱乐综艺节目;近三成的人喜欢小品等节目;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喜欢看戏曲节目,而这个比例在青年人中下降到了3%左右。 null六、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1.产生背景【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null2、 傩的发展在先秦时期:为国家礼仪所吸收,称为傩仪。(为什么被国家礼仪吸收)天子和诸侯认为其能影响社稷的兴衰存亡null 傩是中国古代驱除瘟疫的巫术,大傩是在年终举行的最隆重的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活动。先秦文献有关傩仪过程的记载很少。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傩仪主要是跳大傩舞。突目面具(商)null “驱傩”是古代一种大型歌舞,有扮人物的,有扮动物的,有扮神的。《后汉书·礼仪志》里所记载的“驱傩”活动的文字,就有关于为驱邪逐疫而演出乐舞的描述。其中扮神的主要舞者是方相氏,他“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意思是他戴着“黄金四目”的假面具,穿着黑衣服,系着红色衣裙,一手执戈,一手拿盾。][图82 方相氏(宋·《三礼图》插图)null 有十二员神将模仿十二种猛兽起舞。又有一百二十名手持大鼗的童子呐喊助威。贵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面具勾德判官 灵官 小鬼null 3、傩戏: 傩戏至迟形成于北宋,汉代至唐宋,傩祭仪式不断变化;唐以后,宫廷傩仪的神秘气氛逐渐减弱,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宋以后特别是在南宋终于演变为傩戏。 后世傩活动中涌进了大量世俗化、人性化的社会生活内容,在中国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戏曲剧种,如贵州的“傩坛戏”、“脸壳戏”,湖北的“傩戏”,湖南的“傩堂戏”等。有些傩戏至今仍作为“活化石”而在民间流传着。 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亦有世情剧目,如《孟姜女》、《董永卖身》等。尽管傩戏名称不一,但都有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即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角色不多,场面多伴以锣鼓。傩戏群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地戏、傩堂戏、变人戏。 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流传有傩戏的有土家、苗、布依、侗、彝、瑶、壮、仡佬、傣、门巴、藏、毛南等10多个民族,涉及不同名称的剧种20多个。傩戏面具保留较完备的是贵州省。贵州傩戏面具又主要流行于黔东北土家族、黔西南布依族、黔西北彝族、黔南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江西傩戏贵州傩戏(地戏、傩堂戏、 变人戏)面 具 贵州傩戏(地戏、傩堂戏、 变人戏)面 具 南洋王朱灿管家秦安秦母(秦叔宝母亲)草冠王雄阎海勾德判官梁山土地灵官(王灵官)阿达母(1500岁)null宗教戏剧类 1.这类戏曲都是在宗教性节目习俗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鲜明的娱神特色。 2.特点: (1)一般在宗教活动中演出,和宗教仪式密切结合 (2)内容多为宗教故事 (3)表演者往往是世袭的,内容也代代传承。(1)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1)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出 山撒种割荞打 荞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交 媾喂 奶绕鸡蛋降 牛null “撮泰吉”在彝语中的含义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撮泰吉”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十五演出,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 变人戏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形象的塑造却十分奇特怪异,其象征意义也很特别。装扮“撮泰”老人的演员身着黑衣黑裤,衣袖和裤筒用白布条捆扎,身上也以白布条跨肩由左至右和由右到左交叉扎至腰间。民间认为这种着装象征裸体,是原始初民的外在形象。他们都面罩面具,用布把头包成圆锥形状,而且年龄(象征性的)很高。 阿布母是一位老爷爷,戴白胡须面具,传说巳有一千七百岁的高龄。阿达母是阿布母的妻子,戴面具,传说她有一千五百岁。阿戛是个小孩,戴面具。马洪母是位苗族老人,相传有一千二百岁高龄,戴黑胡须面具。哼布是位汉族老人,兔唇铁嘴,戴无额兔嘴面具,相传已有一千岁。狮子和耕牛另由两人扮演。阿布母、阿达母、马洪母.哼布四位“撮泰”老人年岁都在千岁以上。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阿布母(1700岁)阿达母(1500岁)马洪母(1200岁)哼布(1000岁)阿戛(小孩)null彝族变人戏面具 “撮泰吉”面具造型粗犷古朴,色彩单调无华,极少雕琢装饰。面具上用粉笔或石灰画出白色各式线条,象征人物高龄的皱纹,也有的说是表示彝族先民在艰苦的长途跋涉中被树枝划下的痕迹。 null 变人戏是在阴历正月初三至十五的彝族“扫火星” 民俗活动中举行。“扫火星”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开场祭祀、表演戏剧、舞狮喜庆、收场祭祀(扫火星)。 1、祭祀开场,由山神老人(村中人扮演)惹戛阿布领着几个脸罩面具的“撮泰”老人(即进化时朋的人类始祖,由村中人扮演),手拄棍棒,踉踉跄跄,发出猿猴般的怪叫声,装着从遥远的原始森林走来。他们向天地、祖先、山神、谷神斟酒祭祀。 2、表演戏剧。这种戏的内容是反映先民创业、 繁衍和迁徒的历史等。表演中,先民驯牛、犁地、撒种、 薅地、收割、脱粒、翻晒、贮藏等原始农业生产过程和民族迁徒的艰苦历程,都以示意性的粗扩动作进行模拟。劳作休息时还有交媾、喂奶等人口繁衍方面的示意动作。 3、戏剧表演结束后即进行舞狮喜庆活动。在锣鼓声中,两人扮演的狮子登场起舞,几个演员挥舞棍棒逗耍狮子,一派洋洋喜气。 4、舞狮结束后即进行收场祭祀活动。山神老人惹戛阿布领"撮泰"老人们走家串户,祝愿村民"一切天灾人祸和邪恶随老人去;一切吉利留下来,六畜兴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同时向各家各户要几枚鸡蛋和一束麻,又从主人家提一些茅草,走到寨边埋了部分鸡蛋,用茅草作燃料把鸡蛋烧食,并高呼 "火星走了,火星走了"。"扫火星"活动遂告结束。null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事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其它地区都有存留,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法国学者斑文干教授在对西方“狂欢节”和中国傩戏进行比较后说:“两者在现代世界里的演变有许多相通之处。尽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原始人类对自然的忧虑和辟邪的愿望。 德国学者罗斯纳教授说,在奥地利、瑞士的一些偏僻山区,至今还有类似中国傩文化的祈求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假面民俗仪式。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一个支系中至今还有系列假面舞蹈仪式“傩季舞”,这些原始形态舞蹈仪式同中国湖南土家族的“毛谷斯”、贵州彝族的“撮泰吉”、广西融水苗族的“芒篙”等傩仪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土家、苗、壮、彝 等民族节日祭祀时 结草为服,假扮祖 先舞蹈,再现祖先 生产生活、繁衍人 类的历史,旨在禳 除灾疫,祈求作物 丰收、人口兴旺。 草 人 假 形万圣节来历: 凯尔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在10月31日的 晚上会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间,寻找替身。因此 他们点燃火炬,焚烧动物以作为死亡之神的献礼。 还会用动物的头或皮毛做成的服饰打扮自己, 发出古怪的声音,使死亡之神认不出自己, 避过灾难。 (2)武 安 傩 戏(2)武 安 傩 戏 邯郸市武安县固义傩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届时直接参加演出的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 “捉黄鬼”是固义傩事活动最主要的内容。扮演黄鬼者全身涂成黄色,“黄鬼”在这里是人间“忤逆不孝”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捉拿和惩罚,劝诫世人尊老爱幼、弃恶扬善。仪式在每年正月十五凌晨开始,持续4天,演员中戴面具的有30多人,画脸谱的有400 多人,直接参加表演的近千人,整个村庄都是表演区,表演场面之大、参演人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属对戏范畴。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一系列仪式,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异,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教化。 固义傩戏《捉黄鬼》是我十几年来所见到的傩戏中内容最丰富、最激动人心的一次,具有黄河流域傩文化的鲜明特点 。nullnull(3)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俗称“跳神”,安顺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演出庄重又神秘,安顺地戏内容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由于屯堡人的神灵观,更给地戏赋予“傩愿”的性质,保持着傩的许多形式图13-18、19 安顺地戏面具图13-18、19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中吸收了古代战争中的各种格斗动作, 格斗双方手持刀、枪、剑、戟交锋,一招一式, 表现出对古代战争格斗场面的模拟。 null张艺谋电影《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因安顺地戏而起,一个日本父亲为了身患绝症的儿子,只身前来中国云南拍摄儿子最想看的傩戏《千里走单骑》。影片中,观众在被父子亲情感动的同时,也被一种神秘的文化吸引。那黑色布面上小巧的彩色面具透着古老而诡异的气息。面具,如同神灵一般被敬畏…… null 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null 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null 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红脸代表 刚直忠勇 的将军 粉脸代表 英俊骁勇 的少帅 青脸代表 凶猛善战 的将领 null蓝色面具,象征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 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 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 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 面具多为皮质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黄色面具象征神圣善良,多为活佛、喇嘛和仙翁佩戴 绿色面具象征慈爱俊美,多为王后妃嫔佩戴 半黑半白面 具象征奸诈 狡猾,多为 巫师、丑角 佩戴 null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巴西狂欢节面具荷兰狂欢节面具诺丁山狂欢节比利时布鲁塞尔狂欢节尼斯狂欢节nullnull二、木偶戏二、木偶戏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null(1)、提线木偶   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 日前,“广东省特色剧种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拉开帷幕。五华县木偶剧团的李师傅以14根纤细的棉线控制木偶人,一口气完成了“盛世中华”四个荡气回肠的大字,让观众拍手叫绝。 null(2)托棍木偶(鬼仔戏)   又称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 null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null(3)铁枝木偶   流传于粤东、闽西,据说源自皮影戏,潮汕人称“纸影戏”。偶高1到1.5尺,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 null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 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 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现在的木偶,故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而称为铁枝木偶。 null(4)布袋戏源于明末清初,起于泉州。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偶高尺余,由头、中肢和服装组成。它以樟木雕头,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分拳、掌,食指入头颈,中指、拇指操纵双手,动作敏捷,准确丰富,构成布袋木偶的主体;有时表演者以一小竹签插入偶袖捻动,丰富了手臂动作,而且他们可以凭借精湛技艺,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动作,令人叫绝。 布袋木偶剧目丰富,传统、现代、神话、童话,题材众多,新型工艺结构,不胜枚举。 3、皮影戏3、皮影戏 皮影是中国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戏,它是利用灯光将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故而得名。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1)皮影历史寻踪:(1)皮影历史寻踪:皮影俗称灯影戏,皮影戏,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源2000年前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皮影戏是最早映像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文化的活化石。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渊源渊源源自汉武帝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汉武帝的爱妃王夫人(一说李夫人)年轻貌美,不幸早亡。武帝非常伤感,甚是思念。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素纸剪成李氏人形,将纸放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并设置了一个“弄影还魂术”,武看后,似在帷幕中影影绰绰看到了爱妃,病渐好。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后来展成为皮制,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记载。 皮影的起源与发展皮影的起源与发展 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当时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它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20世纪初叶,皮影戏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开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皮影的形成分类皮影的形成分类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所以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发展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就皮影人物的造型而言,地域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从大范围上讲,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都各自形成了成熟的独立、完整、系统的美学模式,二者都是中国皮影形象的代表。 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 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人物的长须长发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A、陕西皮影A、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 陕西皮影尤以华县、华阴一带的皮影最佳,形体小巧、雕刻精细。 华县皮影华县皮影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 其中最重要的是 “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 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 “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B、陇东皮影B、陇东皮影 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C、唐山皮影C、唐山皮影 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唐山皮影戏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她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兴盛于乐亭(县),故有"滦州影"、"东亭影"之称,因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雕刻而成,故又称"驴皮影"。 D、四川皮影清代极盛。四川灯影从现存资料看,在清乾隆时期就已十分成熟。 四川皮影的脸谱造型,比陕西和北京更有特色,它夸张幅度大,注重刻划人物的性格,尤其着力人物眼睛的设计,如全脸是阴刻,只将眼球和眼部的装饰阳刻,显得目光炯炯传神。艺术格调浑厚、大气。四川皮影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多为谐剧。影人造型也多夸张、动态滑稽、脸谱服饰多仿川剧、很有地方特色 D、四川皮影null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568.html (2)民间皮影造型特点(2)民间皮影造型特点皮影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影像造型。 人物的造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人物造型平面化∶   对于人物的设计,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 null(2) 人物造型卡通化∶   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经人操纵能做机械性动态表演。 头的比例大些,一般为体高的五分之一。 手的比例要比真实的小些。身子比真实人体细,瘦些,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不然上了亮幕就显得雍肿。 五官部分,眼睛要大,嘴巴要小,方能使人物有神 阳刻正面角色则多为平长细眼,小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 所有人物除旦角外,额头凸现,冠饰大幅度后移,这一变形夸张,使影人倍加精干,神采十足。null(3) 人物造型艺术化∶  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浪漫。 (4) 人物造型戏曲化∶   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  null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军帐兵器、陈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等等,其造型都与皮影人物相谐调,无不透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一、话剧一、话剧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比其他戏剧形式更接近真实生活。西方一般通称戏剧。我国话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称文明戏或新剧。曾在上海、武汉等地盛行,后渐衰落。影响较大的团体有春柳社、春阳社等。五四运动后,现代话剧兴起,称爱美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改称话剧。 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比较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比较中国传统戏剧: 中国戏曲的“程式性” 传统戏剧的“虚拟性” 传统戏剧的民族性 作为舶来品的话剧 话剧表演的“生活化” 话剧的“写实性” 话剧的“现代性” 三、中国话剧的历史三、中国话剧的历史(一)早期话剧——文明戏 话剧本来是一个西方的剧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清政府风雨飘摇 。一些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西方,试图找到治疗中国社会的药方。 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戏曲舞台上上演的仍然是一些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些人对戏曲不能反映现实的状况很不满,因此掀起了戏曲改良运动,创作了大量“时事新戏”:减少唱腔、穿时装。然而改良戏曲仍然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最初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入中国: 1、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人进入中国聚居,他们业余演剧,在上海,他们甚至还建了一座现代剧场——兰心大戏院,一些爱好中国人也去观看,比如早期话剧和早期电影的创始人郑正秋。 2、教会学校学生业余演剧,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南洋公学等,他们学的是改良戏曲,代表人物有李叔同等人。 null 文明戏的诞生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春柳社,通过日本新派剧学习了西方戏剧。 1907年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录》,这个戏运用了西方的分幕、倾向写实的动作和对话,男旦制。这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的诞生。 革命党人利用文明戏宣传革命:春柳社的经验传到上海,上海成立了很多剧社,最有名的是任天知在上海成立的进化团。进化团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的剧团,被革命党人作为宣传革命的有力工具,随着辛亥革命成功文明戏达到高潮。 商业演剧:辛亥革命失败后,1914年-1916年间,文明戏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手段,商业演剧很繁荣,在趣味上流于庸俗,1917年之后衰落下去。 文明戏的特点: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戏剧,具有西方话剧(分幕,倾向写实的动作和对话)和戏曲(男旦制,幕表制,角色分派制)的特点。 null(二)现代话剧的形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陈独秀等人为首的新文化人全盘否定传统戏曲,推崇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张妇女解放、个性解放,最受当时知识青年的欢迎。 田汉、郭沫若在戏剧文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出现了专门的话剧教育机构——北京艺专。中国现代话剧形成。 业余戏剧:从五四至三十年代中期以前,这阶段的话剧处于业余阶段。上海成立了现代话剧最早的剧社——民众戏剧社,北京、上海、天津大中学校园演剧也很频繁。通过演剧,使大众对话剧这一外来剧种有了认识。null(四)战火中的兴盛 抗战时期到建国前,中国现代话剧走向繁荣。 当时有两大戏剧中心:上海和重庆,商业演剧都很兴盛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其必备条件有二,一是必须是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从1929年开始的,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面世之后,这就是《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贡献。 广场戏剧时期 具有极强的政治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null (六)新时期戏剧 (1)揭露四人帮, 反思文革的现实主义戏剧:《于无声处》、《报春花》等。 (2)探索戏剧:引进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手法,学习戏曲,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打破长期以来的写实方式。 十大不可错过的经典剧目十大不可错过的经典剧目null“残忍”的命运悲剧 激烈的戏剧冲突 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 还写出了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复杂的悲剧――命运悲剧, 即人对命运的抗争和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 null冲突律 冲突律就是指以冲突为核心的创作规律。它将戏剧创作中的一切都归结为冲突:题材、情节、戏剧动作等等是否具有戏剧性都取决于是否包括着冲突。 冲突律从传奇到平淡 1:在一段时间里,冲突律被视为戏剧原则中唯一可行的,在传统戏剧中往往通过罕见的、翻天覆地的历史事变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神话来表现冲突。 《俄底浦斯王》:讲述“杀父娶母”,并且有一个贯穿全剧的悬念:神示城里有一个杀害前国王的凶手,并且会带来灾难,只有找到他,灾难才会消失。 《狸猫换太子》:不明真相的寇珠捧着装着太子的盒子要丢入御河,突闻婴儿哭声,寇珠在生与死、善与恶之间选择的紧要关头;陈琳出现,到底陈琳是什么样的人,太子和寇珠的命运将如何,又称为一个悬念;陈琳将太子藏在皇上贺寿八贤王的礼盒中,西宫娘娘却“阴险”的要亲自看看,再次将观众的紧张情愫调动;揭皇上的封印,看礼盒的第三层等等悬念,共同构成了戏剧张力和强度,戏剧效果突出。 2:19C末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戏剧不仅仅存在于罕见的、非同寻常的事件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戏剧。null淡雅技巧的喜剧艺术 null 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上海屋檐下》,通过一群生活在上海弄堂中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前景,力图使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作者夏衍说这是一出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因“八·一三”中日在沪开战而失去了上演的机会,直至1939年1月,才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但这部戏的产生,却是中国抗战戏剧的嚆矢,奠定了夏衍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剧本巧妙地截取了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展现了经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五家住户的命运,生动地刻划了一群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都市中心的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这五家是林志成家、黄家楣家、李陵碑家、施小宝家和赵振宇家。 nullnull该剧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把屈原一生放在一天来表现, 剧情紧张激烈,波澜起伏。风格刚健悲壮,酣畅淋漓。 nullnullnullnull1992年7月,老一版《茶馆》的告别演出后,老艺术家们纷纷隐退,使此剧几成绝唱, 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的演出纪录上。 1999年10月,以创新著称的导演林兆华 重排了《茶馆》,推出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领衔的全新阵容,演出继续并 由此长演不衰。 新版《茶馆》的演出,使这部戏的演出场次快速接近500场, 成为中国目前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之一。 不仅如此,它还飘洋过海,在法国、瑞士、 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八十年代后继承《茶馆》风格的话剧作品八十年代后继承《茶馆》风格的话剧作品苏叔阳 《左邻右舍》,1980 李龙云 《有这样一个小院》,1978 《小井胡同》,1980 《万家灯火》,2002 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1988 郑天玮 《古玩》,1997 “京派话剧”?/“京味话剧”? 参考:王新民《中国当代戏剧史纲·第十一章》 nullnull 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 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 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 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nullnull高行健 高行健热衷于戏剧探索,1982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他创作的话剧《绝对信号》(与刘会远合作),引起不小争议,也引发一场小剧场戏剧探索的思潮。此后,他创作的话剧《车站》、《野人》 ,也产生同样效果。 《车站》模仿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贝克特),虽然在戏剧界产生一定回响,但由于“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与该剧传达的哲学和美学意味相差甚远”,观众寥寥无几,在中国演出的场次不多。 《绝对信号》,《十月》1982年第5期 《车站》,《十月》1983年第3期 《野人》,《十月》1985年第2期 《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nullnull白流苏 范柳原 null赖声川《暗恋桃花源》赖声川《暗恋桃花源》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岛内轰动,编导赖声川于1988年获“国家文艺奖”;1991年,该剧在美国、香港巡回演出;次年由赖声川亲自执导改编为电影,影片获1992年第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剧片和最佳录音入围,及台湾影评人协会评选的1992年度十大华语片第3名。 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搭调了。” null一个剧场/两个剧团 【暗恋】与【桃花源】 不期而遇 从混乱到和谐/从笑闹到沉思 前一秒钟是喜剧/后一秒钟是悲剧 五十年近代史/五千年文明史 二十年前的首演,《暗恋桃花源》这部彻底“不合文法”的戏在台湾开出了一朵奇异的花,同时并置在台上的是时装与古装、时事与古典文学、悲剧与喜剧、疯狂的笑声与宁静的泪水。一
本文档为【5民间小戏与话剧简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5175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3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