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以西南地区为例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以西南地区为例

举报
开通vip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以西南地区为例 l5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4年第 1O卷第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I n RSr (s0dal Sciences Edition)Vo1.10 No.3 2004 多元 文明交融视 野 下 的文化 景观视 点 以西南地区为例 张祖群,赵 荣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对区域的文化交融研究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为此,笔者以三元文明交融的西南地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从西 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文明交融、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以西南地区为例
l5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4年第 1O卷第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I n RSr (s0dal Sciences Edition)Vo1.10 No.3 2004 多元 文明交融视 野 下 的文化 景观视 点 以西南地区为例 张祖群,赵 荣 (西北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对区域的文化交融研究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为此,笔者以三元文明交融的西南地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从西 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文明交融、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文明交融、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半岛等的文明交融中概括了其主要文化 景观遗迹类型。笔者以为:文化景观是空间整合的产物,是旅游拓展的良好载体,也是认识人地关系的线索,因而必须辨证认识 地理环境对文化景观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交融;文化景观;空间整合;人地关系;西南地区;旅游拓展 中图分类号:O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B-5831(2004)O3-0l52-05 Rel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 on Mul廿.dimensions CiviliT~,tion 一 ld】llg Southwest Region as the Example ZHANG Zu—qtm,ZHAO 1%ng ( 刺 of Urban锄d忍s 艘 sa l ,Northwest U~ers ,Xi’O,rt 71000),‰ ) AbstradISome~Ople sh】dy the culture blenO~ of re 0璐in recent years with open al-lrts.Southwest re 0r1 which blerd~by three kinds ofd 0rIis atypical case.TIle culturallarlds∞p圈are 唧 zed nthe blend~ of southwest negion andmiddleChangjiang river 0rI, from the blending of southwest re 0|I and Huanghe river redo., 0rn the blend~ of southwest regi0rI and D 移lar IIiI_ 】1a.Tlds paper think,that cLdtⅢal1ard bethe result of space conformity,the g00d o~'rie.i"oftourism colmizing,andthedue ofll0wto undemandthe la· tim between llI衄an and envL,uenem,so the effect ofge~ aphical envimmI删 which affects the cultural lard ape sl~ ld be known c0r· r~-'tly. Key wofds:the blending ofciv1]iT~on;cultura1]a~sc..ape;space cor~ormity;the rela五0n between human and envL,uenem;south· west re on;tou_r~m c0l0r Ilg 一 、文化交融区研究进展 学术界对区域文化交融研究经久不衰。葛剑雄、曹树 基⋯1认为,华夏汉族的形成发展和少数民族的迁移变化,最终 导致中华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它被解释为一个不断文化交 融补偿的历史演进过程。邹逸麟I2 (p9—54)以中国历史文化的 时间为序列,将中华文化区看成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 化的交融区,探讨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彭树 智I3J认为,文明交往是关于全球文明和谐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科学课题。 就其本质来说,文明的本质在于交往与融合,交往与融合的价 值在于文明。 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 化交融情形 4J。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为此。 我们应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学者研 究多集中于国家或全球的尺度,对典型的小尺度区域研究还 不多见。事实上,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文化体系相 互交融,已经形成了各种异质文化景观。 二、西南地区的多元文化交融 (一)地理概况 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今之川、滇、黔、藏,甚至包括广 泛意义上的汉中。在历史进程中,西南地区的整合经历了一 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方面,由于中央王朝的活动长期集中 收稿日期:20o4一∞一05 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o1O100B)和陕西教委专项基金(∞jk160)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祖群(1903一),男,湖北孝感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祖群,等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 l53 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离这些地区的所谓“边地” 往往容易成为王朝控制体系的末端,不仅在开发程度上远远 逊色于中原地区,而且在较长的时段里一直作为少数民族的 势力范围,与中央王朝保持一种非统辖关系。在地形上的相 对封闭性也使西南地区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 元。另一方面,正是在远离中央政权的前提下,西南地区充当 着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彼此交流、融合、 共生共存的舞台。 实际上西南地区受多种文明交融的影响,核心上处于三 种文明交融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三角形。从区位看,西南地 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 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度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中国 乃至亚洲的几个主要文化区都在这里延伸、接触、交融,从而 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显示出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旱地 农业文化和南方水田稻作农业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从整个亚 洲来看,东亚大陆的农耕文化与西太平洋渔猎文化在这里延 伸与交融。这种碰撞与交融导致了西南地区民族和文化的多 样性。正是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与作用之下,才使西南地区产 生了发达的滇国青铜文化和蜀国三星堆文化,它们以丰富的 内涵、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中国乃至亚洲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 的位置。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中国西 南民族关系的基本发展背景和基础。各民族为了生产和生活 生态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程度等构成了中国西 南民族关系的基本发展背景和基础。西南民族曾在西南地区 建立过巴国、蜀国、滇国以及吐著、南诏、大理等政权,此外西南 地区还有像夜郎、句叮这些有历史影响的政治集团。 (二)西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文明交融 1.历史上从关中穿越秦岭的川陕交通孔道 嘉陵、褒斜之开辟,远在先秦,子午道成于西汉初年,刘邦 人汉中之际。褒斜道和金牛道是巴蜀地区通向北方关中地区 的一条道路,也是自古以来古蜀国北连周、秦的交通干线。此 道最初出现的年代可能很久远,以后秦国和蜀国都曾出动人 力维修过,多凭栈道而通。汉代,刘邦人汉中走子午道,北定三 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嘉陵故道返。 汉武帝重修褒斜谷,成为常途,沿路保存了许多石刻。如 <杨君石门颂)、<右扶风孝君志>,反映此段道路的使用频繁。 但是,因水流湍急,谷中多乱石,漕运不便。西羌骚扰时,临时 东修子午道人川,乱平之后,又恢复以褒斜道为川陕主要通 道。褒斜道与嘉陵道之间另辟有新道,经今陕西留坝越岭与 凤州相连,史书称:“翅车道”。史载翅车道始开凿于拓跋魏时 期,实际可能比之更早。民国抗战时期,重修此段盘山道路,时 至今日,川陕公路仍然是从宝鸡——凤州——留坝——汉中, 再经沔县——宁强——广元而至成都。上述四条道路的终点 都是汉水上游谷地的汉中,后抵成都(表 1)。因此,汉中在历 的需要,结成了紧密的关系,甚至互相融合[5_。生态环境和由 史上棺彀四方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表 l 穿越秦岭的川陕要道 2.历史上穿越大巴山的川陕交通 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一线,因嘉陵江在广元昭化切割一个 缺Izl,盆地与陕南的联络自然便利。成都至昭化的交通多沿盆 地边缘的山麓,抵达剑阁。大巴山裂开一条隘路,即有名的剑 门关。因翻越米仓山、大巴山联系四川盆地内的道路终点不如 汉中集中。因此,穿越大巴山有三条通道(表2)。 表 2 穿越大巴山的川陕要道 古道名称 战略 区位 剑阁道 直 省会成都,最为重要,或直取锌阳、成都,又可以 顺嘉陵江而下重庆 米仓道 借用南江水运之便,可抵达南江、巴中等地 洋巴道 北与荔枝道相通,南连万潭、达县、重庆、涪陵 I~jjl盆地内的交通主要是江水道。其路线为从成都顺着 今岷江而至焚道(今宜宾)人长江,再沿江而下。这是一条沟通 巴蜀地区内部以及巴蜀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的主要通 道。(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威胁楚王时便声称秦的。大船 积粟起于汶山,浮江而下,至楚三千余里”秦将司马错即是从蜀 地顺江而下伐楚的。秦代以前这条水路的航运可能很艰难,尤 其是对于大型船只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秦灭巴蜀以后,李冰 曾对这条水道进行过大规模的整治疏通。此外,估计秦时西汉 水(今嘉陵江)也已作为从四川北部葭萌经阆中到江州(重庆) 之主要水路。 (三)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文明交融 西南边疆今天的民族构成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绵延不 断的人Izl迁徙有密切关系,这些迁徙活动有五大特点,与今天 的人口流动有异亦有同,文化和生态环境是西南地区历史上人 口迁移特点的决定性因素[6_。 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交融 自古有之,如三星 堆文化即带有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特点,并与之有密切关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54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 lO卷第3期 唐以后,文明交融以“湖广填四川”影响尤甚【’J(p3o7—310),伴随 着大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移民以四川为主要目的地的西 南地区,在吸取丰富湖广文化基础上迅速获得新的文化基因。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发生在元末明初。 宋元之际,四川饱受战乱,人口损耗严重,最多时人口仅 70万 人;元末明初战乱更起,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带均受到极大摧残。 为避战乱,大批湖广人移民四川。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损耗极 大,清初土著残存很少,县志中多有“百不存一”、“土著仅十之 一 二”的记载。估计清初四川残存人口仅50万或6o万。顺治 十一年(AD1654)清政府鼓励移民入川垦殖,允许“四川荒地,官 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至康熙年间“湖广填四 川”达到高潮,其中湖广籍移民占总数 35%左右。 西南边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是有一定特点可寻的,这些特 点有的是地域性的或民族性的,有的则是各地人口迁移的共同 特征。各民族总体向南迁移的趋向是一种地域特征,而向人口 稀少地方迁移的特点则与现代农村向城市、西部向东部的流向 相反:从山地到山地的迁移是自然地理气候、民族文化以及外 来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族相聚的迁移原则是古今移民共同 心理状态使然:边疆移民的递进式迁移是向边远和人口稀少地 区的迁移,与当代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小城镇人口到大城市的 递进式不同。文化和生态环境是西南边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特点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两次大的移民运动对恢复西南地 区的经济与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江中下游的移民带来 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作物与新移民风尚,最终在长江中上游形 成独特的川蜀文化。 (四)西南地区与东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的文明交融 西南地区官道的开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代和 汉代。秦主要开通了巴蜀地区与北方之间和巴蜀地区内部的 交通道路。汉则主要开通了巴蜀地区通向西南夷地区、西南夷 地区内部,以及从西南夷地区通向其它地区的交通道路。 在中国历史上,甘青川滇直到东南亚的横断山纵列河谷受 东亚历史气候与地理环境等影响,演出了一次~AA,X:lt向南的民 族大移民,称为“横断山民族大走廊”[’J(p3 一3o5),它沟通了西 南地区与东南亚的文明交融。我国古代还有一条北起蜀地成 都而经滇西出滇越(腾仲)延往异地他邦的古老通道。随后变 成了由三条古道相交连接的驿道网络。由千古道出口过大批 蜀产锦缎和滇西的丝帛、桐华布而被后人称作。“西南丝绸陆 路”或“南方丝绸陆路”。西南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社会 发展、人民进步,沟通了云南与中外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对全 人类的和平友谊、繁荣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宝贵贡献【8J。 1.五尺道 此路线为从焚道(今四川宜宾)向南进入夜郎地区的北部。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曾命令秦吏常颊“略通五尺道,诸 此国颇置吏焉”。西汉武帝进兵西南夷地区时,又重侈扩建此 路并成为汉代的官道——南夷道的一部分。 2.南夷道(附群舸水道) 南夷道的路线北边一段与秦五尺道重合,南边一段继续向 南延伸,并与西夷道汇合。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在夜郎等南 夷地区设置郡县的同时,又命令唐蒙“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指 蛘舸江”。即将道路从犍为郡的焚道修到了夜郎国的群舸江一 带(今贵州西部珠江上游的北盘江)。可能在元封二年,武帝第 二次进兵西南夷并置益州郡前后,又将此道延伸到滇池一带并 最终再向西延伸与西夷道汇合。在汉帝国的统治到达南夷地 区之前,夜郎国就已经可以从水路沿群舸江到达南越国的都城 番禺。汉代时,这条水路更是从群舸郡到南海郡的主要通道。 3.西夷道 西夷道又可分为两段,即灵关道和-ig-m道。汉帝国的势力 到达西南夷地区之前,已存在着一条从成都经西夷地区通向身 毒(天竺、古印度)的民间商道。汉代以后,这条道路也一直在 利用,除了到达身毒之外,还可以向南沿今伊洛瓦底江到达今 缅甸南部。前者大致从成都经青衣江至邛都(西昌),后者又从 邛都延伸至不韦(云南保山)。大约在元封六年,汉武帝第二次 进兵西南夷前后,开能博南道。根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 “孝武帝时通博南山(今云南永平西部),度兰沧水、渚溪,置{|} 唐、不韦二县⋯⋯行人歌之日:’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 津。渡兰沧,为他人。’渡兰沧水以取哀牢地。”这段史实虽不 见(史记>、<汉书>记载,却也能够证明从四川成都向云南西部 的道路已经开通,史书也称“身毒道”。 自从秦开“五尺道”,汉武帝开“身毒道”(西南夷道),我国 西南对外交通联系一步步打开。这条道路是从川、贵边界南至 滇池盆地,再西去保山地区。以后从成都向西南经灵关,至邛 都(西昌),再沿孙水而下至云南保山的道路开辟后,就奠定了 川滇间的二条主要交通孔道,其交汇于永昌郡(保山、下关之 间),永昌郡有路通缅甸、印度,成为公元 1—6世纪西南对外通 商的都市。东汉时,今缅甸南部的一些政权和部族即经此道向 汉帝国朝贡。 云南东南有元江(红河上游)与越南相连。根据汉晋时期 的文献记载,汉代时从益州郡和永昌郡还可沿仆水(今元江、红 河)到达交趾郡。东汉时期,一些在中原为官的人曾南逃交趾, 然后溯红河一 元江进入东汉的益州郡(今云南昆明地区),再 北上成都投奔刘璋。 唐朝时期,由成都通云南道路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名称有 变化。汉灵关道改称:清溪道,秦五尺道、汉南夷(群舸)道改称 石门道。具体线路见<新唐书·地理志)载贾耽著<边州入四夷 路>和樊绰于成通年间(ADS60—873)写的<蛮书>。 4.清溪道 据<蛮书·云南界内途程>:自成都达南诏都城阳苴咩城,共 有2"r2o~。其路程是由成都——双流县——新津县——临邛 — — 雅州(今四川雅安)——名山县——严道县——荣经县 — — 黎州——清溪关——餐州(今四川西昌)— 会川镇(今 四川会理),乘皮船渡金沙江,过大岭至弄栋城——云南城(今 云南祥云)——龙尾城(今云南下关),抵南诏都城阳苴咩城(今 云南大理)。 5.石门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祖群,等 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 155 石门道是在汉代五尺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戎州(今四 川宜宾)至拓东城(今云南昆明),经过地点,据记载是:开边 — — 石门——邓枕山——马鞍渡——蒙夔山——蒙夔岭—— 曲州(今云南曲靖)——拓东城。然后,西去,<蛮书·云南界内 途程):——安宁馆(今云南安宁县)——龙和馆——沙雌馆 — — 曲馆——沙却馆——求赠馆——波大驿——白崖驿—— 龙尾城,遂达阳苴咩城。南诏谓入川清溪道是南路,石门道是 北路。迄至宋初,石门道一直可通行。石门道较清溪道更难通 行,驿馆等设施亦不如清溪道。 由云南出境的路径为:阳苴咩城——龙尾城——永昌(今 云南保山)——诸葛亮城(今云南滕冲高黎贡山顶)——乐城 (今云南龙陵),由此进入骠国,经万公(瑞丽江、伊洛瓦底江汇 合处)——悉利城——骠国(今缅甸卑谬),西渡群山至东天竺 迦摩波(今印度曼尼普尔),至今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 南宋建立后,自西南向诸蕃买马的地点,由四川的黎州、戎 州等地改为广西的横山寨(今广西的田东),宋买马提举司亦置 于邕州。在此情况下,邕州道便取代石门道、清溪道成为宋朝 联系大理国的主要通道。 蒙古帝国兴起,元宪宗二年(1252),蒙哥汗命忽必烈进攻 云南大理政权。次年九月,忽必烈率军至达塔(今四川松潘以 北与甘肃的草原谷地),兵分三路向大理进军。西路由兀良哈 率领,经今之阿坝、壤塘、炉霍、新龙、理塘,入今之云南,经中甸 等地攻大理。中路军前行,东路军殿后,沿吐蕃与宋朝势力相 接的地带和川西滇北古道进军。经今茂汶(满陀城)、小金(懋 功)、泸定、过大渡河,经石棉、冕宁、西昌、盐源,过金沙江入云 南,经丽江等地攻人大理。蒙古军队南下所循道路形成今之 “汉藏走廊”或“藏彝孔道”。至元十一年云南行省建立以后,先 后开通的重要驿道有:由中庆(昆明)经乌蒙(昭通)至叙州(宜 宾)道。在至元二十八年元朝开通由中庆经普安达黄平的交通 线后,云南运往内地的纲运辎重,仍由乌蒙水道递运。 三、讨论 (一)多元文化景观是空间整合的产物 文化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西南地区处于沟通三种文明 的枢纽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时空中,它是在融合进程中 催生的,其兴衰则是与两大河流的文明交融和中国文化中心转 移的节律联系在一起的,并已最终成为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自北而南的结穴。 从纯空间的角度看,西南地区并非一个非常整合的统一的 区域,整个区域由多个小地理单元组成,小单元之间甚至存在 着比较大的差异。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对于中原文化始终抱有 认同感,尤其是在封建王朝中后期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之后,西南地区经济向东倾斜的特点益加突出。这不仅与 长江水道的利用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东边的处于强势 地位的经济、政治控制力逐渐渗透到西南地区,最先受到影响 的必定是东部地区。也许这样的认识并不过分:西南地区是这 样的一个结合部,它将早期自然形成的中国西部高原文化和后 期来自东部的平原文化整合在一块大的地域范围之中,并且有 效吸收来自黄河流域、东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文明,呈现在历 史进程中的就是西部的起源和面向东部的转移过程。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巳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之而 来的是强势文化以普泛性知识的面目在全球流通,民族的价值 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为世界多留一 分精彩,越来越成为必需面对的严峻问题[1o】。经济全球一体 化给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 日益加深,而各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逐渐衰微。基于这 样的时代背景,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西南地区文明交融加以探 讨,并尝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其多元文化景观特征,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 民族文化危机。 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 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行为方式的差异悬殊,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必然存 在不同的发展特色,形成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世界与我国多元 文化格局的存在,使多元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成为不可抗拒的历 史潮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 的共存共处,形成了区域文化景观的多元格局。 (二)文化景观是认识人地关系的线索 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该地的某文化集团,利用自 然界所提供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出自己所创造 的文化产品。现代文化景观理论发源于美国,索尔(Cart Or twin Saner)和惠特尔西(Vertexes)是其中的代表。美国人文地理 学家索尔(Carl Or twin SaI埘)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 理学的研究核心。美国人文地理学惠特尔西创立文化史层研 究(S,~ent Occupancy),利用过去文化景观遗留下的遗迹,来探 索地区文化景观过去的发展历程,这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特 殊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p43—44)。文化景观之所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 研究对象,是因为它现象地反映了文化集团的特征,这种文化 集团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一定文化共性的人群 集合体。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景观学者主张回归自然、保持乡 土文化、兴起绿色运动、保护全球地理环境——我们共同的家 园,这些均体现了一个精神实质,即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 处,减少人与大自然的对立矛盾。 当代中国许多人文地理学者应用与发展了现代西方文化 景观理论。如司徒尚纪【12]研究了广东区域文化景观,赵荣和 李同升 】研究了陕西文化景观,胡兆量【n】则从全国意义上研 究了区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差异条件以及语言文化景观、文学艺 术文化景观、人才景观、饮食景观、建筑园林文化景观等。俞孔 坚全面阐释了景观的意义 (p11一lz,7)。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 彼此相连、功能上相互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 系统的聚合。它们实质是统一的,并且景观、文化、生态与人的 感知是内部的统一和谐和有紧密的联系。文化景观的内涵是 景观文脉,是一个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及其有 机联系,是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沉淀和 经济发展水平的四维时空组合【15]。 生产方式和生计方式在何时何地都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 动力,文化景观是其最直接表现;文化景观是有形的,可以观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5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304年第 10卷第3期 的,是反映人地关系互动的直接参照,其中包涵诸多俗民智慧, 这对于揭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意义。任何文化景观 及其相关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时间和空间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 产物E (p2蹈)。如果暂时不考虑文化景观的时间差异,所有的 文化景观均可以视为在同一断面上的地理存在,文化景观是有 效认识人地关系的线索。 (三)文化景观遗迹是旅游拓展与形象定位的良好栽体 多元文化交融区的文化景观遗迹沉淀有多元文化信息因 子,富存可供挖掘与拓展的空间载体。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 因,多元文化交融区多与“老、少、边、穷”地区相重叠,陷入文化 景观遗迹极大丰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二难境地。 目前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中部相比还有 较大差距。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具有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特征, 战略性和紧迫性特征,异质整合的发展特征,在二元结构上进 行社会现代化的区域文化特征等E16]。9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 社会现代化进展神速,水平很低。加速西南地区现代化,必须 走西南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对其进行整体提升,首先在于 进行旅游拓展。重要出发点便是在充分认识与保障文化景观 遗迹的基础上,在不破坏稳健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拓 展。如九寨沟、黄龙作为西南与西北文明的交融地,其旅游成 功开发即是国内典型案例;云南与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开发 澜沧江——湄公河旅游项目便是国际典型案例。因此这为川 陕旅游合作、川(渝)鄂长江三峡黄金水道合作开发、云南—— 孟加拉、印度旅游商贸拓展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良好实践基 础。第二,作好形象定位与形象。社会组织或地区的形象定位 与形象传播问题在发达国家早已受到高度重视。中国西南地 区毗邻东南亚、南亚,从地缘关系来说,这一地区首先应建构其 在东南亚、南亚的良好形象。对西南地区进行形象定位,可从 区域经济特色、市场特色、人口形象、地区文化形象、接受外来 投资的政策与信度等人手El7J。为进行西南地区的旅游形象传 播,增进传播效果,建议各省区成立传播研究机构,并在此基础 上成立西南地区面向三种交融区的传播研究与协作中心。在 传播中,应当特别注意传播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真实性是传播 与形象的生命;艺术性是传播与形象的活力。同时,注意不要 偏离传播的价值目标,形象传播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塑造 西南地区形象,为西南各省市区的形象定位服务。二是把尽可 能多的资金引进来;把西南地区的产品、服务推出去;促进西南 地区与三种交融区的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向产 业地域分工协作演进;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朝 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辨证认识地理环境对文化景现形成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其研究对象与归结 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关于地理环境在人类 社会中的作用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近 20年来,在人地 关系理论上有了深入的研究,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在地理环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原 因、中华文明产生地理因素、气候对历史趋势影响、我国北方农 业区的衰退与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等方面有突破进展Ll引。独 特的地理环境对西南地区文化景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 基础性作用,并且在人地互动的作用下形成文化交融区的文化 景观遗迹。因此,我们既要摈弃地理环境决定论,也要走出简 单的“人定胜天”论;只有辨证认识地理环境对文化景观形成有 不可估量的作用,才能在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思维下将历史地 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等发展为“人地时空学”。 参考文献: [1]葛剑雄.曹树基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J].历史教学问题.2OOO, (3):14—18. [2]邹逸辟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54. [3]彭树智 -~-ql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1302. [4]万本根.蔡方鹿 .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J].河南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OOO.40(6):88—92. [5]王文光.龙晓燕 .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散论之二[J].思想战线. .28(1):63—70. [6]苍铭 .西南边疆历史上人口迁移特点及成曰分析[J].中央民族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G2, (5):11—17. [7]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302. [8]李洋 .西南丝绸路上交流的东西方音乐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 2001.(6):36—4o. [9]舒净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色彩文化[J].四川 建筑科学研究,21303.29(2):1(13—106. [10]王恩涌.赵荣,李小林.等 .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0.43—44. [11]司徒尚纪 、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12]赵荣,李同升 .陕西文化景观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9. [13]胡兆量.等 .中国文化地理概W_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俞孔坚.景观:生态、文化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 — 127. [15]赵荣,郑国.论区域旅游规划中的景现文脉整合[J】.人文地理. 20 .17(4):89—91. [16]文献良.浅论西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与现状[J].社会科学研 究,1998.(3):72—77. [17]秦启文 .应当重视中国西南地区在东南亚、南亚的形象定住与传 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1一 . [18]华林甫 .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OO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多元文明交融视野下的文化景观视点——以西南地区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1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7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