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徐纪谈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7年6月)

徐纪谈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7年6月)

举报
开通vip

徐纪谈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7年6月) 令 幼前语 � 由于此文谈及张之江先 生的逸闻旧事 , 本刊即翻阅资料 , 遂将 《张之江 为何提倡武术》附 于后 , 以飨 读者诸君 。 远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市 , 连续 拜读了内地的武术杂志《中华武术》的 二期 , 张之江先生的爱媛张润苏女士 的《张之江与中央国术馆》, 使我增长 了许多知识 。 我是出生在大陆 ,成长在宝岛 , 而 如今侨居美国的中国人 。 念学堂时的 体育教员及练功夫时的武术师傅中 , 许多是中央国术馆 �以下简称 “国术 馆 ” 或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 �以下简称 “国体 ” ...

徐纪谈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7年6月)
令 幼前语 � 由于此文谈及张之江先 生的逸闻旧事 , 本刊即翻阅资料 , 遂将 《张之江 为何提倡武术》附 于后 , 以飨 读者诸君 。 远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市 , 连续 拜读了内地的武术杂志《中华武术》的 二期 , 张之江先生的爱媛张润苏女士 的《张之江与中央国术馆》, 使我增长 了许多知识 。 我是出生在大陆 ,成长在宝岛 , 而 如今侨居美国的中国人 。 念学堂时的 体育教员及练功夫时的武术师傅中 , 许多是中央国术馆 �以下简称 “国术 馆 ” 或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 �以下简称 “国体 ” 出身 。 因之 , 拜读 《中华武术》刊载的儿篇鸿文 , 倍感亲 切 。 然而文中的记述 , 间或与我局限一 隅的见闻 , 稍有出人 。 斗胆将自己的疑团 , 草此小文 , 敬 向“国术馆 ”和 “国体”的前辈先进以及 读者先生们广泛地求教 。 而关于张女 士文中所提 ,迁台寓美的校友同仁 , 亦 据我个人所知 , 间作少许或非必要的 补充 张女士文 � “ !∀ #∃ 年冬 , 父亲在养 病期间⋯⋯恢复武功锻炼 。 他自幼对 武术感兴趣⋯⋯在养病期间⋯⋯充分 ⋯⋯练习拳 、剑之类 , 如太极拳 、八卦 掌 、青萍剑等 。 ” 以张馆长生长的年代 、 乡里及个 人志向 �从军 、救国 而言 , “ 自幼对武 术感兴趣 ”是极其自然的 , 但不知习什 么门派%师承何人 %而造诣义到什么境 地 % 张馆长少时 , 太极拳尚未风行 , 如 何习得此技% 而如曾人门练习八卦掌 法 , 则应在本门谱系之中 , 何以后来不 见任何记录 % 我的见闻是 , 张馆长本人并不擅 武 , 而是习万人敌的名将 。 有时候旧友 欢聚 , 酒酣耳热之际 , 屡曾受人戏谑 , 强请演武 , 并说 � “ 全中国的国术头子 , 功夫一定大得不得了 & ”张馆长支吾不 ∋主, 曾想将国 术馆 的 初级 必 修课 程—连步拳练好 , 以资应付 , 而始终 未能⋯⋯ 当年 , 陪张馆长练功的 ,是燕青门 陈玉山先生爱徒 、 六合门侈忠义先生 快婿 、 “国术馆”二期毕业 、曾在馆中及 “ 国体 ”任教的李元智老伯�曾与先父 同事 , 长女公子维平学长与我大学同 窗 。 他曾亲口告我 � “张馆长记不住套 路 , 只能跟着人练 。 一离了人 , 自己就 划不下来啦 & ”他又 回忆 �陪张馆长练 过的东西很多 , 其中确有太极拳 、八卦 掌同青萍剑 。时间% 当然是在“国术馆” 成立之后 。 准此 ,则与张女士 “由于他天天坚 持锻炼⋯⋯疾病居然痊愈⋯⋯故本着 推己及人的动机 , 大力提倡武术 ” , 终 至成立 “国术馆” 的一段回忆先后倒 置 。 李老伯已伤仙游 , 不知道张女士还 记得这么样的一位青年武士否% 张女士又云 � “先后儿任副馆长是 李景林 、张树声 、纽永建 、王子平 、张骤 武等 。 ” 纽氏是沪上望族 。 清末 , 在上海俞 塘创设强恕中学 , 后在台北复校 。 我是 强恕的学生 攻读于研究所时 , 曾回母 校侍读 。 因之 , 稍是知纽校董的生平 。 他确是 “国术馆 ”的发起人之一 , 却不 知曾否担任过副馆长。 至于张嚷武 , 名宪 , 字骤伍 , 不是 嚷“武” 。 韩复渠督鲁时 , 曾任第五路总 指挥 。 在山东清剿土匪 , 查缉烟毒 , 极 为严峻 , 故有 “张剥皮” 、 “张阎王 ”之 号 , 他不但是军人 , 而且是武林高手 , 曾从我的太夫子李书文习八极拳与劈 挂掌 , 与家师刘云樵先生兄弟相称 , 而 年纪大了许多 。 其副官刘序东先生是 云樵师族侄 , 而年岁长于家师。 云樵师 侍李太夫子游鲁 , 便下榻于张将军设 在黄县�后迁牟平 的指挥部里 。 张之 妻弟那玉昆先生也曾问技于李太夫 子 。 抗 日军兴 , 张氏已息影西安 ,续娶 一妻 , 且得一子�前妻那玉兰氏 , 育有 数女 ,仍与武林中人相往还 云樵师 曾去探望 , 见他 自署 “襄 五 ” , 怪而问 之 张将军笑日 � “我如今可不是也没 国一一一一( ) )∗ 武史钩沉 团 ‘人 ’也没 ‘马 ’了吗 % ” 据此 , 则原字有 “人”有 “马 ”的骥伍二字 , 大约是不 会错的吧 & 另外 , 历任副馆长中 , 应有陈伴岭先生 。 陈自幼习 武 , 入北京大学及北洋大学 , 攻读时 , 曾参加五四运动 , 负伤被捕 。 课余 , 曾从李存义 、纪子修 、杨少侯 、许禹生 、 昊鉴泉 、侈联吉 、刘彩臣 、程海亭等诸位先生问技 。 陈虽从政事冗 , 然终身提倡武术 。 在开封创办青年 改进俱乐部 , 发展武术 。 !∀#+ 年 , 又成立河南武术会。 在 家乡西平县 , 成立守望社 。 在淇县任县长时 ,创办团练 。 !∀ , ∀ 年 , 任国术馆副馆长。 !∀−! 年 ,主持“教育部及军政 部” �国民党国防部的前身 , 合立之国术教材编审委员 会 。 编成之教材达五十余种 , 挂图四十余幅。 !∀−− 年 ,送 部付印通行 。 迁居台湾之后 , 陈曾拟恢复“国术馆” 。 据知 ,连房子 都找好了 。 因为未获支持 ,乃于 !∀ +. 年成立中华国术进 修会 ,继续团结人才 ,鼓吹思想 。终因未得政教当局重视 , 事与愿违。 厥后 , 进修会转变成中华国术会 , 迄今 。陈本人则不 愿参与 , 而在台中之模范农场传授武术 , 诲人不倦 。 !∀ +/ 年 ,从学者成立九九健身会 , 以示崇敬 。 前述五十余种教材 , 在陈谢世之后 , 曾被人在台南 某处的旧书摊上搜罗了不少 ,转售给台北真善美出版社 的宋今人先生 。 宋先生约我 , 再三详商处置之道 。我当然 力促悉数翻行 , 以备资料 , 刺激风气 。 然而 , 真善美是以武侠小说为基干的出版社 。 宋先 生本人礼佛修道 , 因而也出版有关的书刊 , 有名的《仙 学》杂志就是在如此情况之下出刊的。 至于武术作品 , 则 是业务上的第三个考虑 , 销路有限。 所以 , 这一大包的教 材 , 只出了《擒拿术》、《摔角术》同《弓箭术》等有限的几 部。 如今 , 宋先生已逝 , 余稿是否仍在社中 ,抑或是又复 浪迹天涯去乎% 陈另外有《中华国术太极拳教材》, 真善美出版 。 我 助云樵师编行《武坛 杂志时 , 也连载过他的《中华国术 太极拳图解》。 此外 , 亡友雷殊曼�啸天 先生是陈门下 士 , 曾整理了好几本形意 、八卦方面的专著 , 也是真善美 刊行的 。 而杨宗鼎将军�段于纽约 更是九九会的元老重 臣 ,联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门 , 编成《中华国术教材全集》。 惜因自资出 版 , 便无行销的路线 , 因而流传不广。 张女士文 � “教务处负责教学 , 先后担任处长的有 ⋯⋯赵崇俊⋯⋯吴俊山�擅长八卦掌 、杨松 山�文武双 全 等 。 ” “赵 ”崇 “俊 ”应是刘崇峻先生之误 。 四川武术名家 , 打擂屡捷 , 时誉多之。 应聘到 “国术馆”后 , 老当益壮 , 仍 要鼓勇上场 , 则告败落 。 至于刘处长参加的是哪一届的 比赛 , 败于何人之手 , 以及任职一年之后的事迹 ,均望大 雅君子不吝赐教是幸 。 前述张馆长曾练的连步拳 , 就是刘处长引进“国术 馆”的 。可能 ,也是馆中惟一长江流域的武学 。然而 , 因为 “国术馆”里北派偏盛 , 此拳也被练成了北方风味 , 与刘 处长后来出版单行本《练步拳》中的图文 �吴志青先生编 撰 , 其趣不牟 。 连步拳曾在学校及军队推广 , 作为初级教材 。 然分 析此拳 , 下肢步式尚可传授初学 , 上肢却连一个直拳也 无�家师韩庆堂先生在收式之前 ,改变推掌为采手冲捶 , 非原式也 ,实非理想的人门拳套 。 当年想是人情所拘 , 不能不给教务处长开一门必修课程 , 才采用了这么一套 东西的吧 & 另外 , 昊“俊 ”山 ,应是吴峻山 。 张女士文 � “开始设两个门派 � 少林门长王子平 、武 当门长高振东 ,都曾由国术馆聘任 。 ” 张馆长本人如果素捻武术 ,必不至于开设这么样的 两个门派。 我认为 , 据此 , 似乎可以为张馆长并未精习拳 脚的一个旁证。 因为少林 、武当之事 , 是以小说 、戏剧的 渲染与传播 , 在一般人士中流行 。 而真正的武术家 , 是不 曾标榜此一失实不确的观念的。 再者 , 王子平先生是天方教徒 , 扯旗 、钟蟠拿手 , 会 摔角 , 也打八极 , 曾从杨洪修先生习练查拳 。 然而 ,他一 不是佛教徒 , 二不会少林拳 , 如何当得少林门的门长 %至 于强合形意 、八卦 、太极为内家 , 为武当 , 更是清民初才 兴起的时髦之论 。 据之而立武当门 , 实在很难服众。 本 来 ,武当门的门长 ,请的是孙禄堂先生 。 孙先生门出形 意 ,兼习八卦 , 晚修太极 , 在南方设帐课徒 , 著书立说 , 声 誉藉甚 。 结果 % 孙先生见机 , 或是辞谢 , 或是挂名而不就 职 ,才由其师弟高振东先生代行 。 至于高先生是否曾得 “国术馆聘任” , 则不知矣 。 后来 , 这两个门派时生争执 , 所谓少林门的好汉爷 们 ,鲁朴不文 , 动辄讲打 。武当门的高手们 , 颇受压力。 马 良将军任济南镇守使时 , 亲见李存义先生连败于杨洪修 及张凤岩两位先生 �保定快跤 , 常东升老师之师及岳父 之手 。 而李景林将军谑称孙禄堂先生为小禄�鹿也 , 又 屡低杨澄甫先生为欺人 。 再说 , 此二门的分立 , 在意义的界定上与技术的事 实上 ,无不启人疑议 , 于是才引起了编审处长唐豪先生 , 如张女士文中所说的“亲自到河南篙山少林寺 、陈家沟 、 湖北武当山作实地考查 、探访 ·一并著有《少林武当考》 ⋯⋯并对中央国术馆建制改革都起到积极作用 ” 。 张女士在其鸿文第九小节 《师资来源和培养人才》 之下两段 , 又立了一个小标题《当时国术馆还设有学生 队》, 谓 “队长为朱国祯兼教搏击⋯ ⋯由朱国禄兼教长 令 团∗— 一 一 武史钩沉 令 拳 , 张英振兼教查拳 , 杨法武兼教摔跤 ,刘阳庆兼教器 械”一段 ,语焉不详 , 敬加说明如后 �张馆长不熟悉武术 , 是小事 , 没有礼聘一位有现代眼光的内行当参谋长 , 才 是致命的大伤害。 因而 , 草创时期 , 一切是摸索前进的。 张女士文中有关《成立 目的及口号》一节 , 的属事实 ,方 向也极为正确 。 只是 , 那乃是战略目标 , 比如是一座必须 占领的城堡 。 至于何时去攻占这座城堡的军事战术 ,就 没有适当的解决之道了。 因之 , 才有少林 、武当的分门 , 随后取消 。 而馆中的 课程 , 也无甚规划 , 因人而设 。 有些虽不合适 , 却是人情 阻挠 , 改进不能。 再加上 , 初期人馆的学生都是带艺的 , 其中不乏高 手 。 馆中灵活运用了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话头 , 使成为 ‘�因材 ”—招来了会得什么功夫的栋梁之材 , “施教 ”一一妇便请他们向其他学生教一些什么样的功夫。 而这些 张女士所谓“兼教 ”什么什么的人士 , 同时也兼学其它的 功夫 。 为了图个正式的出身 , 更还有先是应聘来馆教学 , 而后也去当当学生 ∗ 取得资格 , 成为某期某期毕业的。 总 因为一切是开天辟地 , 没有模式可循环 , 就只好 “草鞋没 样 , 边打边像”了 。 张文 � “另有名家孙禄堂�江苏国术馆副馆长 教授 形意⋯⋯陈子荣教授陈氏太极拳⋯⋯马英图教披挂掌 和八极拳及技击 , 毕凤亭教摔跤 , 李玉山教燕青拳 、太极 鞭⋯⋯李远智和徐宝林教猴拳 、醉拳 。 ” 孙禄堂先生在馆中也教过八卦 , 而另有黄柏年先 生 , 也曾在馆里教过形意与八卦 , 著有《龙形八卦掌》一 书行世 。 陈子荣先生的大名 , 不知有否错误%据知 ,乃是陈子 明先生 , 在馆甚短 , 浅尝辄止。 有些学生甫练了第一个招 式“金刚捣捶” , 就瞎捣蛋 , 讥之曰 “金刚捣 ‘蛋 ”’ 。 除马英图先生外 , 教披 �一作“劈” 挂的还有郭长生 先生 。郭先生并在馆中传有苗刀之技 。 而教八极的 , 则更 曾有过韩化臣 、赵树德 、程陵华等诸位先生 。 毕凤亭先生 在馆时 , 已五十许人 , 魁伟精壮 ∗ 两撇东洋胡子 , 手指头 粗逾恒人 。 因为看不起二十出头 、也来教授摔跤的常东 升老师 , 终于在张馆长暨马良教务长亲临监督之下 , 公 开较技 。失手后 , 辞去 。人笑谓“青春年少的赛尔墩 ,这一 次可打败了五旬开外的黄三泰了”云云 。 李玉山先生教太“极”鞭 , 应是太师鞭之误 。 后来 , 姜 容樵先生曾据以出版过专书 。 李“远”智自是李元智之误 , 见前 。 李老伯不会猴拳 , 也不会醉拳 , 之所擅长的 , 实是习 自傅万祥先生的醉八 仙 。 据称 ∗ 摔跌扑打的功夫不易 , 而且 , 还要演示出把位 仙人不同的形象与性格 。 据此 , 再一一分别表现其喜 、 怒 、惊 、诧 、呆等等不同的肢体反应与情感 。 李老伯尚未 学全 , 傅先生要求同出关外 , 闯荡江湖 , 继续研习 , 李老 伯乃谢不敏。 其实 ,醉拳与醉八仙均源自地躺 , 而各有发展。 醉拳 在地躺的基础上 , 加上醉酒 0 而醉八仙更刻画八仙的醉 态 , 表演的成分更浓 。 想当年 , 在馆中 , 另有李凤鸣先生以地躺功夫擅胜 场 。 其父李成斌 ,脚踏车上翻腾倒立之功精湛。 抗日时 , 在四川 ,屡曾表演。 迁台后 , 曾在复兴戏剧学校任职 ,替 学生看伤科 。 本科学生参加晚会 ,演出毯子功后 , 李老也 一展其单车绝技 。 我在新北投的七虎球场 , 曾得寓目 , 的 确宝刀不老 , 得彩无数 。 经由李老伯带人馆中 , 并列为必 修科的 , 另有梅花刀 �燕青门的四门刀 , 因梅花为国花 , 乃改此名 。 后由吕光华执笔 ,上海某书局出有专书 、九 路枪 。 至于少林棍 , 则不知是是否李老伯携来。 张女士文中所述黄国祯先生 , 是黄柏年先生之子。 当 年先人国术馆之幼年班 , 表现不俗。 无事时 , 来两句“西皮 二黄” , 很得同学们欣赏 。 后来转送“国体” , 专攻西洋运 动 , 改唱英文歌曲 ,外语能力已现端倪。 在台湾时担任外 事警察之工作 ,也常与“国术馆” 、 “国体 ”的师友相往还 。 常东升老师虽逝 , 学生在台 、美 、欧洲均众 , 并成立 有团体组织数所 , 是推动中国摔跤于海外的主干 , 并曾 组队回大陆访问比赛。 至于吴文忠先生 , 曾任台湾师大体育系主任 , 二十 余载 , 造就的人才极多。 在体育界言 , 真有门生故吏遍天 下之盛 。 当我承乏该系的国术课程时 , 昊主任曾大力倡 导民族体育 , 增聘李元智 、常东升 、傅淑云等名师来校任 教 。 开设学生社团 , 举办各项活动 ,风气为之一振 。 “国 体 ”校友苏桐凤 、郭秉道及体育系首期毕业生樊正治等 先生 , 均以国术著作升等为教授 。 其后 , 吴主任又创立了 台湾的第一个研究所 ,研究生翁启修先生以国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获 颁硕士 , 这在西洋体育统治体坛的时风下 , 都是新的里 程碑 。 吴主任退休后 , 又应各方面的征召与敦促 , 抱病应 聘中国文化大学 , 开创了第一个国术系 , 现已造就了三 届颁授学士学位的毕业生 。 此外 , 又在该校的中华学术 院中 , 成立了国术研究所 。 张震海教授退休后 ,侨居洛杉矶 。 或因寄身国外 ,更 能促成他对平生体育事业的反思吧 , 忽然地大量向台湾 介绍大陆武术出版物 , 又以张大波之笔名在报纸副刊上 撰写半小说式武林掌故 。 曾访大陆 , 在北京体育学院演 讲 , 蒋浩泉先生�现已定居洛杉矶 访美时 , 曾任居停主 人 。 张女士谈及 , 国术馆出版过武术书籍等。 据知 , 早期 “国术馆”曾有期刊一份。 自惭孤陋 , 未曾寓目。 至于专门 著作 , 则如同全无 ,亦必甚少 。 只是国术馆奠基紫金山下 旦一一一 ) ) ) ) ) ( ( ( ( ( ( ( ∗ 武 史钩沉 团 时 ,确曾有过一阵复兴武术的风气 。 特别是姜容樵 、吴志 青等诸位先生曾就“国术馆 ”中的人才与武功 , 出版过不 少专著。 其中当然有 “国术馆”的一份力量 , 有些更是“国 术馆 ”的课程 。 然而 , 毕竟不能径作“国术馆”的出版物 。 此外 , 与“国术馆 ”有关 、而前文尚未叙及的 , 似有翁 国勋 、朱国福之《国术论丛》, 朱国福 、 吕光华之《六合潭腿 图说》, 吴志青之《科学话的国术》、《太极正宗》、《教门弹 腿图说》、《四路查拳》、��七星剑图说》等 , 郭锡三之��青萍 剑》, 姜容樵之��写真青萍剑》、《写真昆吾剑》、《写真八卦 奇门枪》、《写真少林棍法》、《写真水磨鞭》、《写真鞭枪大 战》等 ,及马永胜之��新太极拳书》�合查拳以人太极 。 此 外 , “国术馆” 似乎曾为张馆长出版过言论集之类的小册 子 ,憾未尝见 。 张女士文述及 “要求⋯⋯什么拳都要学 ” , 其中 “吴 氏太极 ” , 只怕不是通常指称由全佑先生 、哲嗣吴�旗人 , 自此代始袭汉姓 鉴泉立派的那家太极拳 , 而是指吴俊 山先生融八卦之技以入太极之后的那一种新成品—也叫“八卦太极拳 ” 。 至于说“还要学会器械如刀 、枪 、剑 、棍 、鞭等 ” , 则必 修科中 , 似乎未曾列人过鞭法 。 此外 , 不知出自哪位高明 之手 , “国术馆 ”曾明定刀 、枪 、剑 、棍四大门类为主要兵 器 , 其它林林总总一概统归一类 , 曰 “杂兵器 ” 。 可谓 目光 如炬 , 千古不刊 , 令人可敬 、可服 & 然“劈剑”指的是 日本的剑道 , 也就是武士刀法 , “刺 枪 ” 也是指日式步枪加刺刀 , 并不是我国的百兵之 王—枪术对扎的训练 。 黄柏年先生编有《写真拳械教 范》,据形意拳而抡指挥刀 、舞步枪加刺刀便是这个时代 背景下的产品 。 张女士文中提及闰术馆比武之事 ,据我 所知 , 国术馆时代 ,较大规模的比武 , 除张女士提及的两 次国考外 , 还有在杭州举行的游艺大会 , 以及好像是紧 接在杭州之后 , 几乎是原班人马移师上海慈养义演的一 次 。 其中 , 第一次国考的冠军 , 似是朱国福先生 王子庆 先生则是在杭州比赛中抡元 , 不是第一届囚考 我曾访问参加过这几次打擂的老师 , 及参观了这几 场大赛的内外行前辈多人 , 对当日比赛的评论相当接 近 。 大致如后 � 首先是中国地大人多 ∗ 门派如林 。 这儿次参赛的选 手 , 不能说就是全国的精英 , 恐不能代表武术最高的层 次。 二是练习时不讲应用的实践之技 , 只凭个眼明手快 的血气之勇是不够的 。 三是规则甚欠完善 , 纠纷乃多 , 且有打到中途修改 规则之事出现 。 四是主事人员与参赛选手均不够严肃 、敬业 , 讲关 系 , 相礼让 , 不能代表真本领 。 张女士文谈及 “傅淑云 , 女 , 现在台湾国术馆”一事 , 台湾并无 “台湾国术馆 ”之组织 , 只有“ 台湾省囚术会” 、 “台北市国术会 ” 、“中华国术会” , 同为宝岛国术界共大 民间团体 , 齐头并大 ,互不相属 囚术家及国术爱好者是 否入会或是跨会 , 悉听尊便 。 私人成立囚术馆 , 也很 自 由 ,不一定非要纳入上述二大的哪一大之下 「。 孟昭勋老 伯与傅淑云伯母成立有“淑云国术馆” , 桃李满门 。 曰 令 提供 1 言真 �与上文链接 张之江生于河北省武术之乡沧 州地区 ,受武术的熏陶 , 自幼热爱武 术 。 清末 , 洋枪洋炮输人中国 , 因而 武术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 , 遭到社 会冷落 , 武林英杰无用武之地 。 民初的统治者为防止练武之人 造反 , 一度禁止练武 , 武术运动渐被 淘汰 , 一些武术家流落乡镇 , 卖艺求 生 , 处境极为悲惨 。 这时 , 沧州地区出了一位辛亥 革命之士张之江 。 他不畏强暴 , 挺身 而出 ,立志把武术复兴起来 。 他提倡 武术的动机有三个 � 第一 , 由于统治者不提倡 , 不支 持 , 因而练武的人逐渐减少 , 人民的 体质逐渐衰弱 , 所以帝国主义给我 们民族扣上了一顶 “东亚病夫”的帽 子 , 一直戴了一个多世纪 , 这是我们 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 。 实际上中国 是世界上最先进 的文明古国之一 , “东亚病夫”是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 诬蔑 , 我们一定要洗霄这个国耻 。 第二 , 张之江在他的戎马生涯 中训练的一个大23 队 ∗ 在每次战役 中 , 总是以大刀取胜 。 例如 , 宋析元 率二十九军在喜峰 口与日寇作战 时 , 用大刀杀得 日本鬼子人头满地 , 尸横遍野 , 杀死 日寇将近半个师团 。 随后 , 日寇增援部队的每个日本兵 脖子上都戴上一个铁套 , 以防被杀 团) ∗
本文档为【徐纪谈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7年6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898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7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7-09
浏览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