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汉民俗资料

武汉民俗资料

举报
开通vip

武汉民俗资料精选文档PAGEPAGE5—武汉民俗资料系别: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姓名:马思敏学号:2012145203结婚习俗:中国传统婚礼比较繁琐,早在先秦时代就制订出来,包括如下六个环节,通称“六礼”;“纳采”,即欲与女家结秦晋之好,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家同意后,乃使人纳其采择之礼,用雁为执,取其顺阴阳往来之义。“问名”,男方家长具书遣使者问女方姓氏,以便卜其吉凶。此礼与纳采一道进行。“纳吉”,纳采、问名后,于祖庙卜之,得其吉兆,乃使人报告女家,打算婚事。也要送雁。“纳征”,即纳聘财,行于纳吉之后,使使者纳币以...

武汉民俗资料
精选文档PAGEPAGE5—武汉民俗资料系别: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姓名:马思敏学号:2012145203结婚习俗:中国传统婚礼比较繁琐,早在先秦时代就制订出来,包括如下六个环节,通称“六礼”;“纳采”,即欲与女家结秦晋之好,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家同意后,乃使人纳其采择之礼,用雁为执,取其顺阴阳往来之义。“问名”,男方家长具书遣使者问女方姓氏,以便卜其吉凶。此礼与纳采一道进行。“纳吉”,纳采、问名后,于祖庙卜之,得其吉兆,乃使人报告女家,打算婚事。也要送雁。“纳征”,即纳聘财,行于纳吉之后,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用玄纁、束帛、俪皮为礼。“请期”,男家于纳征以后,卜婚期,得吉日,又遣使者往女家请期,表示恭谦。女家知阳唱阴和,乃辞之,使者既见女家辞,便将男家所定日期告知。“亲迎”,婿至女家迎其妻以成婚礼(交拜、合卺之礼)。由于风俗习惯的传承性,直到近现代很多地方仍仿古六礼,只不过省其仪文,变其名称而已。拿湖北来说,在民国时期所编纂的《湖北通志》所记载的婚礼仪节为:欲缔结婚姻,先由媒人传辞,得到女家许可,乃取男女生辰八字令星土推之,审其吉利与否,谓之“合婚”;合婚后选择吉日延媒氏传庚帖为婚据,谓之“鸾书”。男家要送去钗、镯等物,名“压庚”。富有者还赠以猪肉、酒、果、饼或现金,谓之“下聘”,婚姻定妥;于将娶之前,男家必具牲醴、茶果及饰等物致女家,谓之“过礼”;于确定婚期后,朊藉巴冶ǜ妫壮啤氨ㄆ凇保患捌冢銮子裥械煅悖鱿裙椋姑磐庖拘赂荆蚋窘话荨⒑馅?/DIV>《夏口县志》上说:“昏礼大致近古”,说明武汉地区婚礼基本上遵循以上这些仪节,只是因社区环境不同而大同小异。在汉口等地,男女结婚,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因近世文明发达,间有自由结婚者,但不多见。婚礼俗谓纳采为“行茶”,果味虽备,必主以茶和盐,而名之曰“山茗海沙”。茶即“山茗”,盐即“海沙”,取其谐音以寓意婚姻经过山盟海誓,牢不行破。俗语又云:“一片黄茶叶,定倒须弥山。”须弥山为佛教徒心目中的山,它与芥子大小相容拘束,融通无碍。此处指以茶叶之微,可以将须弥山镇住,使婚事铁定不变。亲迎时,肩舆以杂色缣缀其上,曰“花花轿”,因此新娘出嫁曰“上花轿”。合卺,谓之“饮交杯酒”。古礼中有三日庙见,近现代人家多无家庙可见,只称“拜堂”,俗曰“见大小”。新妇到时,亲友群相庆贺,言人所不能言,以取笑乐,名曰“闹房”。又三日,双诣妇翁,名曰“回门”。汉口婚礼给人的印象是“不免于奢僭”,由于大婚之时,无论何人子女,男必色顶补服,女必凤冠蟒袍,奢华程度连古人也望尘莫及。民国以后虽无冠裳品级之冒滥,但服饰铺张更逾于从前。这生怕是由于汉口乃明清时代天下四大聚之一,近代以降又是有名的商业大都会,经济发达,市面富强,居民生活竞铺张的原因。在这种社会风尚的影响下,汉口人嫁女,只求丰衣足食,皤皤白发也所不计。时人慨叹曰:“习俗如此,内政所以不修。”黄陂县(今黄陂区)婚礼又有不同于别地者。儿童初生之时,即有媒人前来说媒。如双方面满足,便请媒人饮筵,名曰“呷准酒”,以表示允许之意。随即请命先生择一吉日,摆起筵席。酒足饭饱后将男女生辰书于庚帖之上,彼此各一纸,以为证据,即今之订婚。至结婚之前一二年,男家每逢年节,必需送妆饰品及鱼肉等至女家,名曰“送礼节”。等到男女年龄至二十五、六岁之时,始择期迎娶。娶亲之礼,分“迎亲”、“求亲”两种。“迎亲”为:男家迎以彩轿,除鼓吹以外,媒人须伴新郎一同至女家,先向女家祖宗之座位叩首,然后大张筵席。宴毕,始同新娘及女家媒人、送亲人等,一途而回,“求亲”为:婿偕媒同至女宅,女宅闭门,请知宾(司仪)立于大门左右迎婿。新婿下轿,鼓乐大作,鞭炮齐鸣,烟雾迷漫。要等好半天,女宅才开门纳婿,婿逢门必行跪叩礼,表示为“门下婿”。至堂屋,新婿行拜见岳父岳母礼,地上铺以红毡,毡下必放三角磁瓦等物让新婿跪拜,以此戏弄之;岳父母虽不想让新姑爷尴尬,但诸姑伯叔不答应。新婿拜过之后,坐上酒席,喝“三元汤”,取八股时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之意。汤中三圆,即鱼圆、肉圆、汤圆。肯定要用重油汤圆,内心必重糖,使新婿难于下咽而取笑之。食毕,新娘上轿,婿向花轿躬身而置封条。不论迎亲、求亲,花轿进男家之门,由人将新娘引出,同新郎先向男家之祖宗叩首,名曰拜堂。拜堂礼毕,同入洞房,有坐帐、呷交杯等礼俗。至天将晚,亲戚伴侣至新居,新娘对于长辈者叩首,名曰见礼,对于幼辈,亦须送茶送烟。新婚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女家,拜视新娘之父母。三日后,新娘入厨烧火做饭,亦循古礼。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之谚,是说在婚礼之夜及新婚最初三天里,无论长幼均可戏弄新婚夫妇。由于闹房者多系男方亲友,戏弄对象主要是新娘,故又称“闹新婚”或“耍新妇”。“闹房”之俗,各地有之,雅俗不同,随乡而异。其“文闹”者,淫词戏语信口而出;而“武闹”者则下流淌作不堪入目。闹房陋俗既含有侮弄新妇的旨趣,就必定有反对这种野蛮行为的举动,故闹房启衅,甚至涉讼之事时有发生。《点石斋画报》报道,光绪年间在武昌汉阳门外筷子街,某甲娶妇,亲友来闹洞房的比较多,格外吵闹。其中有位客人竟探手伸入新娘裙底,戏捉“双莲钩”,新娘被纠缠不已,一时性急,用脚一踢,将客人眼睛踢破,争吵起来,翁姑都归咎于客人的轻薄、卤莽,但是无论如何,当时的舆论方面都是偏袒观客的,由于这事被认为一种敬客之礼,越闹得凶,越显得仆人的风光。在一些地方,若办喜事,乞丐也来庆贺。他们来时燃放一挂二五小鞭,一乞丐道吉利说恭喜,其余皆和之。必为他们设席,席中仆人给以酬金,说尽好话,恳求他们尽快离去。那酬金算是偿付鞭钱,其数目实际上是乞丐们买鞭钱的数百倍。少不如意,辄倾席毁具,碎碟破碗,直到主家赔礼,另外为他们设席才罢休。当然他们还要看主家之境遇,贫困之家他们是不会去吵闹的。民国时期有关方面对武汉民事习惯进行了调查,关于婚姻习惯有这样一些状况,顺便介绍如下。一般订婚习惯,须婚书和聘礼两者俱备。婚书有“草八字”和“庚书”两种。草八字是媒人得到男女两家同意后,先书立八字单,作为彼此允许订婚的凭证。庚书是在订立草八字后或到完婚时,或在某个适当的年节书立的正式庚贴。武汉地区婚姻方式,两家若有了缔结婚姻的意向后,由女家先将草八字送至男家,这个草八字的效力比较薄弱,不足以作为婚约成立的依据,必需定期再另立正式庚书,称为“红庚”,婚约才算完全成立。所以在民事诉讼中,仅有草八字不能作为要求履行婚约的证据。但假如草八字由媒妁书立,并已送了聘礼,亦应认为有效婚书。有因订婚时男女双方均未成年,而预先迎娶,仅进行“便礼”(一种最简省的结婚仪式),并未“圆房”(同宿),嗣后或住夫家或住娘家,没有肯定。也有进行便礼后仍由娘家抚养,等成年后再定期圆房者。这种状况与不合婚龄而结婚的童养媳又肯定区分。至于童养媳结婚的仪式,在汉阳县是这样的:假如童养媳年龄在十岁以下,就只能童养媳一人敬神跪拜;若年龄在十岁以上而又尚未及笄者,则由童养媳及其夫双双行敬神跪拜礼。嗣后圆房没有肯定年限,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岁,但仍要进行如下仪式:先期让童养媳归宁(回娘家),届时乘轿迎回夫家,傍晚由傧相牵至神前双拜,随至洞房行合卺礼。关于孀妇再醮,一般由夫家父母主持,无夫家父母,则由娘家父母主持,如夫家、娘家均无父母在,则由孀妇自主改嫁。但也有这样的说法:“娘家择人,婆家得钱”,由于娘家对于女儿的利害关系比婆家要关切些,选择后面女婿也比原夫家要周密,所以孀妇再醮有时由娘家主持,夫家得财礼。这有利于妇女的前途和将来家庭的清静,应视为一种和善的习惯。饮食习俗早点:“过早”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武汉地处华中,风俗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于是有了“俗具五方”的说法。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地区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汉口始终以商业繁华著称。早上,人们就要匆忙赶到集市,来不及在家用早餐,就在小吃店用餐。“过早”这一词汇最早消灭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直到今日,武汉人仍旧保持了这一习俗,并且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武汉三镇的特殊地理分布,人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与居住区距离的增大,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加的趋势。武汉的小吃店极为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武汉的早点不仅便利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干稀兼有,美味可口。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殊宠爱的大众化食品,它廉价实惠,花上1块钱,就可以舒舒适服填饱肚子。据说,30年月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普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当心遇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干脆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其次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马上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热干面”。此后热干面便渐渐成为武汉人“过早”不行缺少的一种食品。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早年间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近有名,这里的三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制馅讲究,煎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面窝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宠爱。  武汉早点食品丰富多样、经济实惠、味道可口。除了上面提到的豆皮、热干面、面窝外,还有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老谦记的炒豆丝、田恒启的糊汤类粉等。武汉人"过早"的吃相也很好玩:有的蹲着吃;有的站着吃;有的边走边吃;有的一家数口一块吃,吃完各奔东西。在街头、在候车处、在轮渡上,处处可见这种“过早”的武汉人。你也如此,我也如此,大家彼此彼此,并不觉得失“风度”。户部巷早点一条街:长仅150米的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多年经久不衰。这条百年小巷在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里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的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夜宵:人们劳碌一天后,多习惯于在晚间,尤其是夏秋酷暑季节,结伴而聚,在街头广场、公园纳凉,或谈天说地,或参与街舞。年轻小伙、姑娘宠爱“泡吧”,三五成群,到各种小酒吧喝喝咖啡、斗几把“地主”,也有不少去江滩迪吧一条街蹦迪的。玩够了,肚子饿了,便有了“宵夜”的习俗。“宵夜”已成为武汉夜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最具特色的是汉口的吉庆街、精武路、堤角,武昌的首义园等。这些地方既非清静的茶馆,亦非高档的餐厅,人们尽可以自由拘束地围坐桌前,边喝啤酒,边吃麻辣虾球、精武鸭脖、牛骨头,喝兴奋了还可以扯起嗓门大喊大叫。间有卖花的、照相的、画像的、拉琴卖唱的穿梭桌间,构成了一幅民俗风景图。很多来汉出差、旅游的外地客,也纷纷加入“过早”、“宵夜”的行列,从中品尝大众百姓的生活乐趣。☆腊月三十——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团聚一堂,吃一顿丰富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加了节日气氛。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现已禁鞭),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预备开饭。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法规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头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制春卷。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汤圆食用,以预祝一年工作圆满、顺当。春节期间,人们还吃糖炸年糕,以象征新年生活甜蜜、高升。☆农历三月三——武汉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春游",或登高或临水巡游。大家边游玩边采集地米菜,一方面领会了大自然的风光,另一方面又活动了筋骨。兴尽归来,人们用采来的地米菜煮鸡蛋。☆农历五月五端午节——武汉人有吃咸鸭蛋、粽子、饮菖蒲雄黄酒及馈赠绿豆糕、杏仁豆腐、八宝稀饭、冰糖莲子、米面发糕等去暑败火食品。冰箱的普及,冰镇汽水、冰镇啤酒为人们解除了不少夏日的暑热郁闷。☆八月十五中秋节——武汉人必于这花好月圆之夜,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中汪玉霞酥饼松、酥、香、甜,为饮酒赏月的上等点心。☆九月九为重阳节——民间习惯饮菊花酒,还吃蜜汁甜藕、红薯面窝、桂花糍粑等。☆冬季,武汉天气寒冷,人们为了补充热量、滋养身体,除了进食牛肉、羊肉、狗肉外,还有煨汤的习惯。家家都有煨汤陶罐,武汉人常以煨汤待客。煨汤的主料多为排骨、鸡、鸭、牛肉等,辅料则有萝卜、藕、海带、香菇等。萝卜以黄陂县麦地湾出产的最佳,武汉月湖藕因其淀粉含量高,亦人为所宠爱。☆武汉人在腊月还有腌制腊鱼腊肉的习俗。每逢农历年底,在临街向阳的阳台上都有一挂挂红扑扑的腌鱼腌肉。菜苔炒腊肉是寒冬腊月武汉人桌上的佳肴。☆武昌洪山的红菜苔色、香、味俱佳,脆嫩爽口,养分丰富。清人在《汉口竹枝词》中吟唱"不须讲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消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红菜苔同武昌鱼一起被誉为楚乡两大名菜,被皇家封为"金殿玉菜",当年慈禧及后常差人到洪山宝通寺一带索取红菜苔食用。☆农历腊月初八,武汉人习惯用糯米、红豆、杂果等煮果子粥,称为腊八粥。☆煨汤待客。很多地方卖猪肉,都是连骨头带肉一起卖,买肉的人不愿要骨头,找熟人买,尽量少搭点骨头。武汉人买肉不一样,宠爱要骨头,特殊是排骨,争相购买。排骨供应少时,人们起早床去急躁排队等候,或者找熟人,想方设法买排骨。由于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假如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款待。地道的武汉人煨汤待客,并不只是把排骨汤当做席上的一道菜,而是在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让客人吃肉喝汤。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热忱的仆人还要劝客人再喝一碗汤。外地人开玩笑说:武汉人"奸"得很,客人去了,光用汤也把你灌饱了。多来个把客人,只消往沙吊子(煨汤的器具)里添瓢水就行了。武汉人宠爱喝排骨汤,除了待客,人们也常煨汤改善生活,或为病人、产妇补养身体。节庆习俗☆除夕:除夕凌晨吃年饭:我国人民格外留意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支配在除夕的凌晨。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人高潮。这一天,全部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看预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丝、千丝、粉丝、胡萝十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quot;转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始终闹到东方发自,天明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快,开头拿碗筷时要留意,掌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假如每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假如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罩上阴影,由于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男人: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然后要整理屋子,换春联,贴门神。黄昏时开头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利”。女人:不管多忙,到这天肯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年饭:先放鞭驱邪,天亮前吃年饭,“越吃越亮”,吃时鱼不能动筷,要“年年有鱼(余)”。其间长辈给晚辈“压祟”钱(今之压岁钱其实是讹传)。守岁: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谈天,据说这天假如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头禁鞭)。☆初一:听动静:五更时鸟雀鸣叫则主丰年,群狗乱吠则主乱象。观天色:风宜北,谚曰“北风吹到南,无钱也去担,南北吹到北(Be),有钱也没得”。出方:初一起来,衣冠整齐,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长,然后燃鞭出门,向喜神方拜,称为“出方”。接年饭:头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企盼“有吃有剩”。后来演化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顿。不能向外泼水,也不能扫地,以免走了“财喜”。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则就是“欺祖灭伦,宠妻灭母”。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否则便一年走下坡路。送年:初三后可连续拜年,但要开头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侣出来沿家收年饭,施主们都不吝啬,谓之“越把越有,富贵长期”。春节期间,武汉消遣很多,有跳狮、杂技、朝山进香等等。建国以后这其中拜年的习俗仍在连续,但形式已有很大变化,初一、二、三仍是拜父母、岳父母、邀亲友聚餐,或带孩子逛公园。近三五年才开头去酒楼订年饭、外出旅游等。汉口旧俗元宵节赏灯。每届元宵,扎灯的、卖灯的、玩灯的、赏灯的,人人劳碌,以四官殿元宵灯节为最盛。“元宵节一到,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各路龙。灯结队而来,通宵达旦,吵闹非凡。龙灯队伍,沿街起舞”。(《武汉市志》)武昌旧俗中秋节玩荷叶灯,孩子们常取一张连柄荷叶,在叶与柄相连处穿一个小孔,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于中秋夜月下结伴带着荷叶灯周游大街小巷,期间不时呼朋唤友,以祈吉利平安,直至深夜方才散去。甘蔗节:五十年以前,武昌进行一年一度的甘蔗节。那时,武昌流行一首民谣:"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据《汉口罗时记》记载:"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诞辰,以(武昌)大东门外大东岳庙香火最盛。男女祀神者,便游洪山。"三月二十八是夏历的三月二十八日。东岳是守护泰山的神祗。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公元l011年)敕封他为"东岳天齐仁至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人们道、佛不分,也把这位道教的神仙叫做"菩萨",称为"东岳菩萨"。每逢夏历三月二十八日,大东岳庙便为这位"天齐仁至帝"举办"天齐会"。好玩的是,佛寺宝通禅寺也凑吵闹,为这位道教神仙祝寿。如潮的善男信女根本不管什么东岳西佛,同样涌到寺里去"敬菩萨"。敬罢菩萨,人们使到洪山上去春游寻胜,玩个痛快。各式各样的小商小贩不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使到洪山一带去摆摊设点,卖甘蔗、卖麻花或其他物品。由于这一天是甘蔗节,人们都想买甘蔗吃,甘蔗售价较高,带钱少的人便只好"吃麻花"。武汉地区还曾流行一种占卜方式“数罗汉”,凡到汉阳归元寺敬香的善男信女都要到罗汉堂“数罗汉”。很多青年人则把“数罗汉”作为一种玩耍乐趣。归元寺罗汉堂内五百金身罗汉千姿百态,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与淳朴的人情味,是一幅人间生活画卷。所谓数罗汉,即从自身年龄这一号罗汉数起,如当年20岁即从其次十号罗汉数起,依次顺数到其次十个罗汉(即40号罗汉)止;还有一种数法,即任凭选一尊罗汉数起,数到当年年龄那一号止,其大小年龄,均依次类推。两种数法,均要数到自己的序数的那一尊罗汉,对比罗汉神态来应验心事。当数到面貌带笑者,以为必有好运,喜滋滋;当数到面貌哀愁或盛怒者,便认为不吉利,心存不快。当然,这些纯属巧合,不必当真。欲以此来卜知自己或亲友的命运,实乃笑话。这种活动虽盛行,但信者不多,如今已成为一种玩耍。早年,每届农历正月初,善男信女赴罗汉堂拜佛,有如潮涌,所烧檀香,烟尘如雾,无法张目,但游客仍源源而入,挤得水泄不通,多半是为数罗汉问卜而来。如今,前来归元寺罗汉堂参观的游客如织,往往以其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爱好,在这里指教导点,品评自己数着的罗汉。喜怒哀乐,各自心领,并叙述着各自采集的神话故事,谈到动情处,往往引起一阵欢乐,实乃一桩乐事。语言习俗武汉本地语言听起来较生硬,发音较快,但是不太难懂。现在武汉人大多数都能说一般话,所以在武汉的外地人一般不会消灭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武汉方言,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常年生活在武汉的人可察觉出这些微小的差别:最正宗的武汉话为汉口方言;最混杂的武汉话为大专院落校内使用的南腔北调的类似一般话的武汉话。称谓常用语:老头(爸爸)老娘(妈妈)舅辫子(妻子的哥哥或是弟弟)拐子(哥哥)外外(外甥)老亲爷(岳父)老亲娘(岳母)麻木(人力或机动三轮车)扁担(挑夫)生活常用语:你吓我(对某事吃惊)蛮扎实(很厉害)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条子(身体)胯子(腿、胯读3声)称透(洁净,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打赤巴(半裸)打挑胯(全裸)挑土(临时代替某人做某事,如替别人打麻将,开出租车等)浮子(毛巾,抹布等)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灶妈子(蟑螂)谈天常用语:么斯(什么)冇得(没有)是说沙(表示赞同)耍拉(麻利)铆超、铆倒、喔涩(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喔读2声)晕(慢性子)逗里(里面)其它常用语: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不中神(不行了)掉得大(出丑、吃亏)翻跷(形容人有意惹人生气)岔巴子(多管闲事)掉底子(丢人)撮虾子(间或赚点小外快)撮白(胡说八道,骗人)戏曲习俗清末民初,汉口的花鼓戏(即楚剧)盛行,戏园亦称戏院(今日统称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比较有名的,有满春、美成、天仙、天声、大舞台、怡园、新市场、凌霄和老圃等。  最初,这些戏园上演的几乎全是花鼓戏,后来,随着汉剧、京剧的日益进展,戏园无形中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满春、天仙、凌霄、怡园、老圃多演楚剧;美成多演汉剧;而友益街的大舞台(今人民剧院)、新市场内的大舞台(今江夏剧院)则以演京剧为主。  满春戏园在今满春路集贸市场内。满春即“满园春色”之意也。它开业于20世纪初。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出过京、汉、楚等剧。30年月初,楚剧名演员沈云陔、高月楼、李百川等荟萃于此,名噪一时。当年的花鼓戏,是很能吸引观众的,由于它符合一般小市民的口味,人们一天工作劳累之后,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乐趣。  美成戏园在今清芬路汉剧院内,它素有盛誉。该园创建于1913年,取名“丹桂舞台”,汉剧名伶余洪元、余洪奎、周小桂、张花子、李彩云等经常轮换在此演出。30年月初改名美成戏院,除演汉剧外,楚剧名角陶古鹏、黄汉翔、江南蓉、严桶芳、黄楚村等也曾在此献艺。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汉剧名演员周天栋、徐继声、刘金屏、袁双林等组成“栋联汉剧团”,进人美成戏院演出。戏院仿效上海,设有布景房,上演了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如《岳飞》、《张汶祥刺马》、《血滴子》和《火烧红莲寺》等剧,观众如潮,场场爆满。  新市场内大舞台是1917年(民国六年)动工修建的,有座位2011个,观众最多时可达3000人。最先在大舞台演出的,是以名演员余洪元为首的汉剧戏班,末、净、生、旦、丑等十大角色俱全。演出期间,观众踊跃特别,不仅座无虚席,而且站立者踵趾相接,几无隙地。  30年月以后,大舞台始终演出京剧,除名角演出外,常上演机关本戏,如《彭公案》、《西游记》、《八大剑侠》等。《彭公案》长达25本,演期竟达一年多。怡园戏园在今江汉路无线电商店,专演“髦儿戏”,完全是坤角演出。当时名震一时的坤角,有王克琴、恩晓峰、张文艳、碧天霞等。  旧汉口的各戏园,多按时令排演戏曲,如端午演《白蛇传》、七夕演《天河配》、中秋演《唐明皇游月宫》等。这些应时剧,观者踊跃,有时人们也宠爱看一些新剧,如《大香山社会》、《潘烈士投海》、《情天恨》等剧,都很受欢迎。
本文档为【武汉民俗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Nina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22-04-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