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举报
开通vip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PAGEPAGE9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初稿)第一章总则1.1依据为加强和规范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确保游泳场所符合卫生安全要求,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等,制定本规范。1.2范围1.2.1本规范规定了游泳场所的选址布局、设施卫生要求、操作卫生要求、卫生管理要求、人员卫生要求等。1.2.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游泳场所。1.3引用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PAGEPAGE9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初稿)第一章总则1.1依据为加强和规范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确保游泳场所符合卫生安全要求,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游泳场所卫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等,制定本规范。1.2范围1.2.1本规范规定了游泳场所的选址布局、设施卫生要求、操作卫生要求、卫生管理要求、人员卫生要求等。1.2.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游泳场所。1.3引用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或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均不适用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规范。《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1《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设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4定义与术语1.4.1本规范所称游泳场所是指一切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供人们游泳、戏水的公共场所。包括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含宾馆、饭店、酒店、会所、会馆、俱乐部、小区、学校等一切人工建造的室内外游泳场馆)和天然游泳场所(含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一切江、河、湖、海天然水域)。1.4.2循环净化给水系统:将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过滤净化使池水澄清并经消毒杀菌处理后,再送回池子重复使用的系统。1.4.3直流式给水系统: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流,按设计流量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然后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体积的流量连续不断经排水口排出池子的系统。1.4.4直流净化给水系统:天然的地面或地下水源,经过滤净化和消毒杀菌处理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后,经给水口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然后将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池水经排水口不断排出的系统。1.4.5浸脚消毒池:为使每一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设置的含有一定浓度消毒液的池。1.4.6强制淋浴:为使每一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对身体进行清洗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而设置的淋浴装置。第二章设施卫生要求2.1选址2.1.1必须结合城市规划,将场所选择在远离产生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区和企业,宜设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同时应避免游泳场所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2.1.2天然游泳场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内不应有污水排放口,岸边100米以内不应堆有污物或渗透性的污染源。水底与岸边地质适宜,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物,水流速度不大于0.5m/s,并应划定卫生防护区。严禁在有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设计和开辟天然游泳场所。2.1.3人工游泳场所取水处源水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或取用居民的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2.1.4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应按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卫生篇章。其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主要卫生问题、卫生保健设施、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及其预期效果等。2.1.5各类游泳场所应将本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图、装修原材料、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工作规程、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备查。2.2内外环境2.2.1游泳场所应保持内外环境的整洁、卫生、舒适、明亮,无烟蒂、痰迹、霉斑等。2.2.2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2.3设施、布局2.3.1人工建造游泳场所设施布局2.3.1.1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应设医务室、男女更衣室、男女淋浴室、男女厕所、游泳池、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等房间。各功能区的位置要按更衣、强制淋浴和浸脚、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使用要求。2.3.1.2医务室应配备查验游泳者健康状况的基本检查设施、用于消毒及泳后滴眼的有效药物、用于急救的有效药物和救生器材。2.3.1.3男女更衣室地面应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铺设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沟槽。墙壁及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配备与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闭更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设置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更衣柜宜采用光滑、不透水材料并应一客一只。有足够宽敞通道,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常年开放的游泳池宜设有空气冷暖调温和换气设备、池水温度调节设施。2.3.1.4淋浴室每30~40人设一个淋浴喷头。地面应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铺设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沟槽。墙壁及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设有给排水设施。2.3.1.5游泳池应设深水区和浅水区,池面有明显的水深度、深浅水区警示标识,或标志明显的深、浅水隔离带。浅水区水深不得超过1.2米。进水口应设在浅水一端,出水口应设在深水区池底最深处。出水口应安装搁栅,口径一般要大于进水口的4倍,全部池水应保证在4小时内排尽。游泳池壁及池底应光洁不渗水,呈浅色,池角及底角呈圆角。室内游泳池的屋顶内壁宜切成拱形,以便使水蒸汽凝结后从两侧流下。游泳池外四周应铺设防滑易于冲刷的走道,走道有一定的向外倾斜度,走道外缘设排水沟,排水沟面用栏栅覆盖,污水排入下水道。游泳池池壁或池边设溢水槽。2.3.1.6人工游泳池内设置儿童涉水池时不应与成人游泳池连通,并应有连续供水系统。2.3.1.7淋浴室通往游泳池直道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米,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2.3.1.8室内游泳池宜有符合建筑规范的人员出入口及疏散通道,设有机械通风设施。2.3.1.9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池必须具有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游泳池水循环过滤装置的处理能力应以每小时处理全部池水的1/8量为准。采用液氯消毒时应有防止泄漏措施,包括水处理机房应远离游泳池并封闭,房间内有紧急报警装置等。2.3.1.10人工游泳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游离性余氯、PH值、温度、浊度测定仪等水质检测设施设备。2.3.2天然游泳场所设施布局2.3.2.1天然游泳场的四周应设明显的安全防护网与水深示意标志,尤其是海滨浴场应选择岸边适宜地点设立指挥台、望远镜、通讯广播设备、急救室,配备救生圈(船)、卫生医务人员、急救药物等。2.3.2.2天然游泳场所应有平坦的入水走道通向水域并经常保持走道卫生。2.3.2.3在天然游泳场所水面应按一定水深范围分别设置不同颜色且颜色鲜艳的浮筒,并有告示说明其所代表的水深范围。2.3.2.4天然游泳场所应设有无渗透的专用污水处理池,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入游泳场所的下游。2.3.2.5天然游泳池应配备必要的PH值、透明度、漂浮物质等水质检测设施设备。2.4公共卫生间(厕所)2.4.1在游泳场所淋浴室的同一区域内应配备相应的水冲式厕所。男厕所每60人设一个大便池和二个小便池,女厕所每40人设一个便池。2.4.2厕所地坪应低于浴室,并应选择耐水易洗刷材料,距地坪1.2米高的墙群宜采用瓷砖或磨石子。2.4.3厕所内便池宜为蹲式,采用座式便池的需提供一次性卫生座垫。2.4.4厕所内应有独立的排风设施,机械通风设施不得与空调管道相通。2.4.5厕所内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2.5供水2.5.1要有充沛良好的水源,人工游泳池须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2.5.2在水源充沛的地区,当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仅夏季使用的露天游泳池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2.5.3幼儿涉水池及儿童游泳池,宜采用直流式给水系统或直流净化给水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池水循环净化系统。2.5.4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补充足够的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2.5.5游泳池(包括天然游泳池)水质应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提供的饮水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2.6通风2.6.1室内游泳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有宽敞通道,机械通风设施能正常运转,空气主要监测指标应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2.6.2使用集中通风空调系统的,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规定。2.7照明2.7.1室内游泳池自然采光系数不低于l/4,夜间人工照明,水面照度不低于801x。2.7.2开放夜场必须有足够的应急照明灯。2.7.3开放天然游泳场所游泳区水面光照度能够满足救生安全需要。2.7.4灯具应配套并符合卫生要求,灯具需安装安全防护罩。2.8废弃物处置游泳场所应在合适位置设置废弃物盛放容器,该容器应密闭加盖,便于清理,并能有效防止害虫孳生。2.9防虫防害游泳场所应设有防止病媒虫害的设施和措施。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回风口应安装防鼠、防虫设施。第三章操作卫生要求3.1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下载怎么下载操作规程眼科护理技术滚筒筛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的制定3.1.1制定池水循环、净化、补充、消毒操作规程。3.1.2制定浸脚消毒池水更换消毒操作规程。3.1.3制定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3.1.4制定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程。3.1.5制定暖通设备、池水循环净化设备、污水处理排放等使用操作规程。3.2用品采购3.2.1游泳场所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药剂、净化剂、清洁杀虫剂、急救药物及设施、消毒设施、饮水设备、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等各类用品用具应到正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3.2.2确保使用的消毒剂、净化剂、清洁剂、杀虫剂、急救药物等不得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的循环、净化、消毒、通风保暖等设施设备不得对人体安全造成损伤。3.3储藏卫生3.3.1应配备与接待容量相应的存放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药剂、急救药物与设施等的库房,并分类存放,标上明显标记。库房内不得堆放杂物。3.3.2库房应有防止病媒虫害的设施和措施,设有机械通风装置,保持良好通风。3.3.3消毒药剂和急救药物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专间或专柜存放并密闭上锁,并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3.4消毒3.4.1游泳池水消毒3.4.1.1游泳池水宜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3.4.1.2采用氯消毒方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消毒剂采用液氯或次氯酸钠,小型专用游泳池可采用氯片;(2)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mg/L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mg/L计算确定;(3)液氯宜采用真空式自动投加方式,并应设置氯与池水充分混和接触的装置;(4)次氯酸钠宜采用重力式投加方式,投加在循环水泵的吸3.4.1.3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2)不造成水和环境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很小;(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无腐蚀或仅有轻微腐蚀;(5)费用低,且能就地取材。3.4.1.4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简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5)采用液氯消毒时应有防止泄漏措施,包括水处理机房应远离游泳池并封闭,房间内有紧急报警装置等;(6)建设费和经常运行费低。3.4.2游泳场所消毒3.4.2.1每班开场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后擦洗。3.4.2.2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要定期消毒。3.4.2.3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消毒。医务室应定期清洁消毒。3.4.2.4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其他饮水、消毒、抢救等设施设备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3.4.3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游泳场所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钥匙、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拖鞋可用药物浸泡消毒,茶具可采用煮沸和蒸汽消毒,也可采取电子消毒柜或药物消毒。3.5设备设施维护3.5.1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补水、保暖通风等各种设备设施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3.5.2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第四章人员卫生要求4.1健康管理4.1.1游泳场所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4.1.1.1游泳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4.1.1.2“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4.1.1.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4.1.2游泳场所游泳者的健康管理4.1.2.1游泳者须经健康检查,持有当年有效的健康合格证进入游泳场所游泳。4.1.2.2凡患有传性肝炎、心脏病、皮肤病、重症沙眼、红眼病、中耳炎、化脓性疾病、肠道传染病、精神病及酗酒者严禁游泳。4.2卫生知识培训4.2.1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加强业务和卫生知识的培训学习,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规、基本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4.2.2对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人员,如水质处理、消毒、监护和急救等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规定参加专业性的业务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4.3个人卫生4.3.1游泳场所工作人员上岗时应穿着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标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4.3.2禁止在游泳池边吃食物、吸烟,一切污染池水的物品不得带入池内。4.3.3应督促游泳者穿不脱色的游泳衣裤入池,做好入池前准备,如排尿、擤鼻涕、用淋浴冲洗全身部位等,游泳者上厕所后要督促其通过淋浴冲洗肛门。游泳者游泳出池后,应督促其淋浴冲洗、滴眼药水。第五章卫生管理5.1机构及人员职责5.1.1游泳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设立卫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或部门,明确卫生安全主管负责人,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安全管理人员。5.1.2游泳场所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监测。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的组织安排和督促检查工作,并根据健康检查的结果,对患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疾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者调离其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5.1.3游泳场所水质净化消毒、监测、督浴、强制通过浸脚消毒池、强制性淋浴、游泳者的健康查验和泳后滴眼、救生、巡视监护等各岗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应配备专职人员并明确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5.2培训、管理制度(自检、公示)5.2.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应建立卫生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及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并做好记录。建立自身检查制度,对场所卫生状况、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操作卫生、日常清洗消毒等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及检查发现的卫生安全问题应当予以公示。5.2.2人工游泳池应固定专人负责池水净化消毒,配备足量的净化、消毒剂。每场开放前、中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浊度等检测,将结果公示于显眼处并注明测定时间,且记录备查。每周至少有一次以上当地卫生检验部门的游离性余氯、PH值、浑浊度、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验结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游泳池每年开放前和连续开放期间内至少每半年有卫生标准所定项目的全分析合格结果报告单。5.2.3天然游泳场所每年开放前应经卫生部门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对外开放,同时应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表2中指定项目定期进行水质检验,有毒物质每周不少于1次,其它项目每天不少于1次,并记录备查,监测结果应向公众公示。天然游泳场所开放时,水温不应低于18℃。5.2.4游泳场所对游泳者应加强健康查验,游泳者必须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购票入场,无证者不得进场。对游泳者加强督浴和泳后滴眼,加强巡视监护。5.2.5场所入口处应有明显“严禁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的标志。5.2.6游泳场所禁止出租游泳衣裤,并设有明显标志。5.2.7浸脚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必须每4小时更换一次。5.3环境卫生管理5.3.1游泳场所应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舒适,通风良好,空气主要卫生指标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5.3.2配备充足干净的清扫工具,定期做好卫生清扫工作并做好记录,及时清运废弃物并统一定点处理。厕所和废弃物容器无虫害孳生,无积水、无异味。5.3.3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L。5.3.4天然游泳场所禁止在游泳区及岸边吃东西、吸烟等,禁止将游泳用具以外的一切物品带入游泳区,密切注意上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情况,以及资源开发、废弃物的倾入和事故污染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停止开放游泳场。5.4应急预案、事件报告5.4.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预防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当发生可能通过沐浴场所传播传染病疫情时,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5.4.2游泳场所要制订溺水、氯泄漏等危害健康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当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应及时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附近医疗机构救治,保护现场,防止事故的继发,确保不扩大危害范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同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5.4.3当发生下列危害健康事故之一的,游泳场所事故报告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1)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5.4.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关闭游泳场所并进行清洗消毒,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游泳场所内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其他传染病病人;游泳池池水中检出致病菌;集中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军团菌等致病菌的;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5.4.5事故报告责任人是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同时报告公安部门。5.5档案管理游泳场所应建立完善本单位卫生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有关证照: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以及岗位资质证明等;(2)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培训考核制度、自身检查制度、水质循环净化消毒制度、水质监测制度、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换制度、督浴和强制性通过浸脚消毒池制度等;(3)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岗位职责;(4)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应急预案,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发生传染病或危害健康事故后的处理情况。(5)各种操作规程:包括游泳池水循环净化消毒操作规程、空调清洗消毒规程等;(4)有关记录:包括游泳池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记录、水质监测记录、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换记录、自身检查记录、培训考核记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记录等;(5)有关证明:包括预防性建筑设计审核、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纸、有关消毒设施、消毒药物、饮水设备等的有效卫生许可证或卫生许可批件的复印件等。第六章附则6.1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6.2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附录推荐的游泳场所、游泳池水清洗消毒方法一、游泳池水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  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  (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  (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  (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  (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  2.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3.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二、游泳场所消毒  (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一)游泳场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  1.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过水: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应按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并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将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池内,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毫克/升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电子消毒柜,则可直接去污清洗后放入电子消毒柜消毒。  3.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4.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保洁柜内,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消毒剂置于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点应当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三)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罩。
本文档为【游泳场所卫生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式烹调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11-03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