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课时教学内容: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找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因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并写出乘法算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 19 4 32 11反馈:小结: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4课时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找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因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并写出乘法算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 19 4 32 11反馈:小结: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强调学生要有思考,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巩固填空 看谁找得快课本第5题总结作业第5课时教学内容:找质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与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理解教学难点:找质数的方法教学过程:铺垫1、找出以下各数的所有因数  1、3、6、12、7、15、232、根据以上各数的特点分类一、新授1、观察讨论: 只有一个因数 1只有1和本身的 3、7、23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6、12、152、学生自学课本: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3、讨论交流二、巩固 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9、14、3、18、25、5、16、19(交流是怎样判断的)2、完成书本练习第一题3、指名说说你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三、总结作业第6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等概念。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倍数。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奇倍数。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先学生思考然后再交流讨论。二、分一分1、10、12、25、37、54、102、417、23、398奇数  合数   质数   偶数4、猜一猜  练习一第4题 (同桌讨论)5、应用  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6、作业第7课时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经历探索 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侓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奇偶性指名学生演示:学生先站在教室前面,再从前面走到教室后面,这样来回走.请问:走4次后,这位学生在哪里?走15次后这位学生在哪里?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老师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列表或画图。二、应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指名回答活动的两个问题,说说是怎样思考的?试一试:翻动杯子,判断杯子口的方向。你能提出生活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同桌互想交流。三、奇偶数相加的规律让学生观观察下面两组数,各有什么特点?(1)801220618341652(2)1121378710125349试一试小结:偶数加偶数奇数加奇数偶数加奇数判断:让学生交流判断的思路四、总结作业第8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提问: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同学进行交流。二、归纳比较的方法:(1)平移(2)分割(3)数方格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三、练习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根据自已的理解画图形,只要面积是否120平方厘米都可以。让学生讨论观察补哪块图形好。四、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17页第4、5题。第9课时教学内容: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教学目标: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图形有什么特点?求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求积的方法:(1)数格(2)大面积减小面积(3)分割数格二、练一练求下列图形的面积: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讨论)下列点图上的面积是多少?请学生说如何分割?为什么怎样分割?总结:求这类图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应注意什么?三、作业第10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激发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1)长厘米,宽3厘米。(2)长0.5米,宽0.4米。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二、尝试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1)请大家打开书自学(2)指名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3)投影出示长方形。提问: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①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剪、拼。②互相讨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2)揭示转化规律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闪动被剪掉的部分)。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3.归纳总结公式(1)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结果完成填空。引导学生明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①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面积没有改变。即长方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同时板书)②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同时板书)(2)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出来?强化理解推导过程。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教学字母公式(1)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S=a×h(2)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同时板书)(3)提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三、应用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厘米厘米①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③订正。提问:根据什么这样列式?订正时提问:计算时注意哪些问题?3.填空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它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相等。这个长方形的()与原平行四边形的()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4.判断,并说明理由。(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5.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吗?如果能,请计算出面积。(单位:厘米)16201520四、体验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五、作业。第11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75页练习十七第4~9题。)教学要求: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4×-530+270×542-986÷12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⑴底12米,高7米;⑵高13分米,第6分米;⑶底厘米,高4厘米二、指导练习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⑴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⑵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公顷,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3650千克⑶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⑷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2.练习:下土重量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厘米厘米⑴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⑵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⑶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3.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求高。28平方米7米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三、课堂练习四、作业第12课时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厘米2厘米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2厘米,高是厘米,求它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尝试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1)看书(2)订正数的结果。(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提问: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接把一个三角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②怎样才能使上面的三角形倒过来,使它原来的底在上面,底所对的顶点在下面?我们用旋转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不动,使三角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也可以左边顶点不动,顺时针转动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成一条直线为止。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重点指导: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转化的过程中旋转和平移有什么不同?(平移时各个点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时一个点不动,其它点都绕着不动点转动。)(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面积=面积的一半(5)练习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面积=面积的一半4.归纳、总结公式。(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汇报结果。引导学生明确: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4)完成书空。5.教学字母公式。(1)学生看书。(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S=ah÷2。(板书)三、应用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①读题。理解题意。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2.做一做。订正时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填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4.练习。5.利用公式求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四、体验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五、作业第13课时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教学要求: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⑴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⑵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米,高是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二、指导练习1.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途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⑵看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了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为什么?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涂了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2.练习: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3.练习: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分析与解:课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米,再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约是:400×60÷2=12000(平方米)=公顷。三、课堂练习练习。(分组完成)四、作业。第14课时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教学过程:一、激发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3厘米3.指出下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4.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     4厘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     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     5厘米    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二、尝试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3.根据讨论结果,完成80页书空,并计算出复习(3)的面积。 4.汇报结果。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①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板书)强化理解推导过程。④计算过程中“3+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计算时要加上小括号。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计算中要加上“除以2”?⑤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口述,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4.字母公式。 (1)学生看书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a+b)h÷2(板书)(3)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5.小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三、应用1.出示例题: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①拿出渠道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横截面是一个平面。②生试做。③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2.做一做。①学生试做。②订正。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判断。(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练习(1)让学生用铅笔代替圆木或钢管摆成图中的形状。(2)根据公式求出总根数,说一说是什么道理。使学生体会到:把另外一堆同样形状的钢管倒过来,同原来的一堆摆在一起,每层的根数就变成同样多,即都等于上、下底根数之和,这个和乘以层数得到的根数正好是原来一堆根数的2倍。5.练习四、体验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五、作业第15课时练习内容:梯形面积的巩固练习。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梯形的面积。练习重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十八第5题。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5×1000×25--++10÷×+×2.看图思考并回答。(1)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右图所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二、指导练习1.练习(1)名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高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2)根据改写的方法将第6题的结果填在课本上。公顷=()平方米1200平方米=()公顷4平方千米=()公顷52公顷=()平方千米1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2.练习: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机翼的平面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制成的(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1)生独立审题,分小组讨论解法。(2)选代表列出解答算式,不计算。(3)由学生讲所列算式的想法,(4)指导学生讲“(100+48)×250”为什么不除以2?(5)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1.练习:根据表中所给的数值算出每种渠道横截面的面积。渠口宽(米)渠底宽(米)渠深(米)横截面面积(平方米)生独立解答出结果并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2.练习一个果园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80米,下底是160米,高是5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平方米?四、作业第16课时练习内容:混合练习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练习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的图形的面积。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回答下列各图面积地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长方形长×宽ab正方形边长×边长a2平行四边形底×高ah三角形底×高÷2ah÷2梯形(上底+下底)×高÷2(a+b)h÷2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二、指导练习1.练习: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3米8米12米5.6米9.5米12米5厘米分厘米厘米米3分米5厘米7厘米⑴独立审题,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⑵师巡视,看同学们在计算书三角形和梯形的的面积时是否注意了“除以2”⑶指6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2.练习。生独立审题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注意单位的换算。三、课堂练习四、攻破难题1.16题: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分析与解:⑴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⑵上底+下底=21+45=66米⑶高=759÷66×2=23米20厘米2.17题:已知右面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4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34厘米分析与解:要求梯形的面积,但不知道高。根据阴影部分是三角形,又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可以求出它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再算出梯形的面积。高:340×2÷34=20厘米,面积:(34+20)×20÷2=540平方厘米3.18题:在下面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5厘米12厘米25厘米分析与解:以下底为底,一上底上的任意一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剪下的三角形都是最大的。因为所有的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没有变,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一个三角形,也可能是两个三角形。(15+25)×12÷2=240平方厘米25×12÷2=150平方厘米240-150=90平方厘米4.思考题4厘米右图中,梯形的面积是7212平方厘米。请你算出阴影厘部分的面积。米解法一:先算出没有阴影部分的面积:4×12÷2=24平方厘米,再用梯形的面积减去这个三角形的面积:72-24=48平方厘米。解法二: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底与梯形的下底是同一条线段,先算出梯形的下底:72×2÷12-4=8厘米再算阴影部分的面积:8×12÷2=48平方厘米。五、作业三分数的再认识单元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生产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第17课时教学内容:分数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教学新课。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师: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你准备怎么拿呢?生1: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生2: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拿出3枝笔,另一个学生拿出4枝笔。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生:他们拿出的枝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枝,一个是4枝,这是为什么呢?师: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生:我们认识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多。生:有可能数错了。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吗?学生都表示同意。师:告诉大家总枝数是多少,1/2是多少枝。生1:全部是8枝,1/2是4枝。生2:全部的铅笔是6枝,1/2是3枝。师:真的是不一样多,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二、练一练1、看数学书说一说,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说说理由。2、画一画,说说画法对吗?为什么?还有别的画法吗?三、巩固练习:独立完成1、2、3,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四、思考题。放学后独立完成,课后讲评。五、课堂作业第18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分数的再认识和完成作业教学目标:通过完成作业,巩固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晓鸿和小明都吃了1/2块蛋糕,谁吃的多?学生讨论(2)讲解33页第6、7两题。本题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发现了什么。二、独立完成《数学课堂作业》三、讲评课堂作业。第19课时教学内容:分饼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直接导入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给分数分类的知识.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新课把下面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2.观察直线上各分数.(1)找出比1小的分数写在里,找出等于1或比1大的分数写在○里.(2)我们是以什么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把直线上的所有分数分成两类(组)的?(以1为标准划分的.)3.说一说,里的分数为什么比1小,○里的分数与1又是什么关系?学生:我是从这些分数在直线上的位置看出来的.因为像、、……这些分数在直线上的位置都不到1,所以它们都比1小.而像、、这些分数在直线上的位置都超过了1,所以它们都比1大.、的位置正好就在1上,所以它们与1相等.学生:我是这样想的,里的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取的份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都比1小.而像○里的分数也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但取的份数已经超过了单位“1”或等于单位“1”,所以它们比1大或等于1.4.找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教师:同学们说得对.实际上我们已经从直线上直观地看出了里的分数位置都在1的左边(不到1),所以它们都比1小;○里的分数位置有的在1的右边(已经超过1),有的正好在1上,所以它们有的比1大,有的等于1.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比1小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比1大的分数或与1相等的分数又有什么相同点?能把你观察结果告诉大家吗?学生:我发现比1小的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1.学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也比1小,但是,它的分子都不是1.学生:我发现比1小的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一些.比1大的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大一些.学生:我还发现与1相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样大.教师:很好.像这些小于1的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比分母小.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我们称它为真分数.所有的真分数都小于1(板书:真分数<1).同学们自己能举出几个真分数吗?学生:、、、、……教师:○里的分数我们称它为假分数,谁能像老师说真分数那样把这些假分数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试试看.学生: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学生: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也叫做假分数.(提问:能把这两种情况连起来说吗?)学生: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有的假分数大于1,有的假分数等于1.(板书:假分数≥1)教师: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假分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分子比分母大(它们都大于1),另一种是分子和分母相等(它们等于1).后一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略.请同学们自己举出几个假分数的例子来.注意:看看学生举例中有没有等于1的假分数例子,如果没有,则要提醒学生举出这种例子.5.自学,(1)进一步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2)提出自学中的问题请同学或老师帮助.①真分数都小于1,可不可以说小于1的分数一定是真分数呢?②我看出这个假分数实际就是2个圆,我可以把写成2吗?③真分数、假分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④人们划分真分数、假分数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把分数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两大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我知道.我们是以1为标准来划分的(指黑板上的直线),真分数全都比1小;假分数都大于或者等于1.思考:(1)什么条件下,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2)把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根据是什么?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叫真分数,什么叫假分数,还知道了把分数分成这两大类的分类标准是1,并且还自己学会了怎样把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真是不简单!下面让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练习,看看哪些同学记得牢,做得好.三、课堂练习1.独立练习练一练1、2、3集体校对2.判断正误.(1)小于1的分数是真数.?????????????????????????????????????????????(  )(2)假分数大1.?????????????????????????????????????????????????????(  )(3)假分数大于或等1.???????????????????????????????????????????????(  )(4)真分数小1.?????????????????????????????????????????????????????(  )(5)大于1的分数是假数.?????????????????????????????????????????????(  )(6)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数.????????????????????????????????????????????(  )3.教师或学生评价做练习的情况.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学生:这节课学的是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我们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填写、观察、比较,找出了真假分数的特征.采用这种方法学习知识,我觉得很有趣,也记得牢……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究,我们较好地掌握了有关真分数、假分数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努力,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继续探索新的知识.第20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关心他人、先人后己等优良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a/b(b≠0)的意义。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36÷6=6???4÷5=??80÷5=163÷7=?????5÷10=??4÷9=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分类:36÷6=6和80÷5=16的商为整数;4÷5=和5÷10=的商为有限小数;3÷7=???和4÷9=?的商为循环小数。2、师指出: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板书:分数与除法)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创设情境,引入关系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儿童节,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野游活动,到了野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联欢活动,前几天我同 班主任 高三班主任计划七年级班主任计划初中七年级班主任计划初二班主任计划高一班主任计划 刘老师对想要买的食品做了一些粗略的计划,知道买哪些东西了,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详细的计划吗?生:愿意!师:好!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吧!师:请看我们班级为这次活动准备的食品:食品名称??食品数量??班级人数??平均每人分的数量??苹果?????40个????47?????40÷47??饮料?????39瓶????47?????39÷47花生?????8千克???47??????8÷47上面表格里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分数来表示呢?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2.层层深入,感知关系师:我想调查一下,最近谁要过生日?指一名同学说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必须要买什么食品?(生:蛋糕)买了蛋糕是自己吃,还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吃?师: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生:愿意!师: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师: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列式?(指名口述算式)1÷3=师:大家拿出练习本来计算这个商是多少?(用小数表示)生:…或?课件显示:1÷3=…或师: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家看,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生:??师:对了!那么上面的算式1÷3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了,即:1÷3=?(个)??(2)现在小组讨论:1÷3=??中,你发现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3)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出示课件:被除数÷除数=????(4)师:现在大家会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了,那么,大家能把前面表格中的得数用分数表示吗?生:会!师出示:40÷47=??39÷47=??8÷47=?3.,巩固关系师:“六一”联欢的时候,我打算买3张非常好吃的比萨饼,想和班主任刘老师、还有两名在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同学A和B共同分享,大家能帮我们合理的分一下吗??生:想!?师:大家看问题:我想把这3张饼平均分给我们4个人,每人分得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呢?①议一议:讨论如何分,有哪些分法?(让同学们充分考虑好后,说说自己的想法)②剪一剪:想好后各小组可以行动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我们事先准备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和剪刀剪一剪,并把分好的四份摆在桌子上。??????????③拼一拼:分好后,请同学们每人取一份拼在一起,看看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④列一列:怎样用算式表示自己分饼的数量关系?谁会列式?⑤算一算:师指一名同学板演算式:3÷4=?(张)???????答:每人分得??张。??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⑥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师板书:a÷b=?(b≠0)?师: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生:不可以,因为这里的b≠0?师: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师:讨论完后,教师用红色粉笔标上:b≠0(引导学生懂得: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三、总结提升,归纳关系(师生共同完成)1、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2、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最后教师总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四、拓展延伸,发展能力1、填空:7÷13=?????=(?)÷(?)??(?)÷9=??(?)÷26=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3÷4=?7÷12=??16÷49=?25÷24=??12÷25=?36÷57=?30÷37=?33÷78=7÷13=?74÷14=?77÷13=?78÷97???????????3、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4、“六一”联欢的时候,大家都会带好多自己爱吃的食品,你们愿意与同学们共同品尝吗?如果愿意的话,请说说你的打算,并编一道符合这节课学习内容的题目说给大家听听好吗?五、情感教育,教书育人同学们,我刚才听了大家的各种打算,感到很欣慰,同学们都打算把自己的好吃的分给大家一起享用,我都盼望着过“六一”儿童节了,到那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好吃的礼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但愿我们同学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亲如兄妹,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班级体!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分数与除法a÷b=???(b≠0)3÷4=?(张)答:每人分得?张饼。第21课时教学内容:带分数假分数的互化和作业教学目标:巩固带分数假分数的互化教学过程:妈妈买了个蛋糕,即是买了多少个蛋糕?教师可利用以下提问,引导学生作答:分母的2代表什么?(每个蛋糕分为2等份)分子的5代表什么?(占了5份)这个是哪一类型的分数?它的数值是大于1,还是小于1?(大于1)教师出示圆形教案1个蛋糕代表2个蛋糕代表个蛋糕代表所以,=教师把化为。=5÷2=请学生把化为带分数。教师可利用以下提问,引导学生作答:这个共有蛋糕多少份?(10份)每几份可合成一个蛋糕?(3份)10份中包含多少个3份?(10÷3)学生讨论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后,分母有没有改变。为什么?(分母不变;每份的大小不变)9、独立完成作业10、讲评作业。第22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2、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3、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复习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填写1、2后,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4/5、1/5)(4/12、8/12)(3/6、3/6)(3/7、4/7)重点说说写出涂色部分后空白部分你是怎样思考的?先让学生独立填填后,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比较是怎样思考的?1/4=1/42/8〈2/3重点说说2/8和2/3是怎样比较的?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举例说说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第5题。先独立完成第6题,然后说说比较方法。先独立完成第7题,然后说说思考方法。实践活动:观察年历,独立完成,交流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哪些问题?作业:实践活动出数学报,并说说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纸的几分之几第23课时教学内容:找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4.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学生每人三张同样大小的纸条、彩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读题说得数)×3    ×5    ÷     8+      ×2×4    3÷    +     ×     ×6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3.根据120÷30=4在□里填数。(120×3)÷(30×3)=□(12÷□)÷(30÷10)=4(1)学生填空。(2)你是怎样想的?(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二、探究新知:1.新课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2.实际操作,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①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②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③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份,其中3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2)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3)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3.启发引导,总结规律。(1)从左往右观察总结。①观察手中第一、第二张纸条。知道平均分的份数由2份变成4份,表示的份数由1份变成2份。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填书,一人板演。④观察上面两个式子,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从右往左观察又知道了什么?启发学生知道:(3)观察上面两组式子中,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4)总结归纳:①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汇报交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②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③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④学生读书中分数的基本性质。⑤为什么“零除外”?因为分母不能是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又因为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4.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在下列各图中,画出阴影,表示图下面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5.看书(2)学生阅读课本并填书,一人板演。(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6.反馈练习:(1)填空。(投影出题,一人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填书,再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为什么?2.口答(由学生提问,并指名回答)3.同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互相编题、提问。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曹兄弟创作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8-04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