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护理学辨证

中医护理学辨证

举报
开通vip

中医护理学辨证第二篇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八章  辨  证 【重点难点】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纲领。 1.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特点】: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

中医护理学辨证
第二篇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八章  辨  证 【重点难点】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纲领。 1.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特点】: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 【基本特征】:多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基本特征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表证多有头身疼痛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明显;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此外,辨别表证和里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冷冷清清白划迟) 2.热证由 感受热邪 阴虚阳亢 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过服辛辣湿热 久病阴液损耗,所致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热渴红数二便结)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二便、舌象、脉象等对寒证、热证鉴别最为重要。 (三)虚实证候的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疾病损耗所致 【临床表现】以不足、松弛、衰退为基本特点,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病程较长。 2.实证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虚。 【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征。实证临床表现多样,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萎振,声息强弱,疼痛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和脉象等。P87 (四)阴阳证候的辨证,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证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1.阴证  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 【特征性表现】面色苍白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2.阳证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特征性表现】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降,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3.阴虚证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所致的虚热证候。又称虚热证。 【临床表现】咽干口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指由于体内阳气虚衰,不能制阴所致的虚寒证候。又称虚寒证。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5.亡阴证指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汗温粘、如珠如油味咸,面色潮红,肢温身热,唇焦,口渴欲饮,目眶凹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呼吸急促,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6.亡阳证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汗冷,味淡微黏,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肌肤不温,四肢厥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呼吸微弱,舌淡白润,脉微欲绝。 二、气血津液辨证 1.气虚类证 (1)气虚证指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疲弱淡虚) (2)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便意频频,久痢久泄,形体消瘦,腹部有坠胀感,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弱。 (3)气脱证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神识朦胧,昏迷或昏仆,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 2.气滞类证 (1)气滞证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气郁证、气结证。多由情志不舒,邪气内阻,阳气虚弱,温运无力所致。 【临床表现】胸胁、乳房、脘腹等处胀闷或疼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按之无形,痛胀常随嗳气、矢气、叹息或情绪好转而减轻,或随忧思恼怒而加重,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2)气逆证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的证候。胃之气上逆,肝气升发太过 【临床表现】肺咳嗽,喘息;呃逆,嗳气,胃恶心,呕吐;肝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以及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咽。 (3)气闭证指邪气阻闭脏器、管窍,突发昏厥或绞痛的实性急性重证。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或晕厥,四肢厥冷,或见绞痛,二便不通,并有呼吸气粗,声高,舌暗苔厚,脉沉实有力。 3.血虚类证 (1)血虚证指血液亏少,脏腑、经络、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眼、口唇、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血脱证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以致血液亡脱所表现的危重证侯。【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无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微而短,四肢厥冷,甚至昏厥,不省人事,舌色淡白,脉芤或微欲绝。 4.血瘀证,由于寒邪凝滞,气滞血瘀;气虚推动无力;外伤等致血溢脉外不能及时排除和消散所引起瘀血内阻。 【临床表现】为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重。P91 5.血寒证  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所表现的实寒证候。 【临床表现】冷痛拘急,得温则痛减,遇寒则加剧,皮肤紫暗发凉,形寒肢冷,妇女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苔白,脉沉迟涩或紧。 6.血热证  血热证是指火热内炽,侵犯血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咳血、吐血、衄血等急性出血症,血色鲜红质稠,身热,面红,口渴,心烦,失眠,或局部疮疡,红、肿、热、痛,舌红绛,脉滑数或弦数。 3.气血两虚类证 (1)气血两虚证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舌淡而嫩,脉细弱。 (2)气不摄血证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出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鼻衄,气短,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3)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随血脱证 (二)津液病辨证 1.津液不足证指由津液亏少,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滋养润泽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渴欲饮水,唇焦而裂,鼻孔干燥,皮肤干枯无泽,目眶凹陷,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痰证是由水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粘稠。由痰浊停聚或流窜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表现的证候,即为痰证。 【临床表现】胸闷,咳喘,痰多粘稠,喉中痰鸣,脘痞,纳呆,恶心,呕吐痰涎,头晕目眩,表情淡漠,神昏神乱,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瘰疬气瘿,痰核乳癖,喉中异物感,舌苔白腻,脉滑。 3.饮证是由体内水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清稀。由饮邪停滞于胃肠、胸胁、心肺、四肢等脏腑组织处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脏腑功能减退或障碍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胸闷心悸,喉中有哮鸣声,甚或咳逆倚息不得平卧;脘腹痞满,沥沥有声,泛吐清水;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或滑。 4.水肿指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引起的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 【临床表现】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即起(气肿) 阳水,眼睑先肿继而头面,甚至全身多由外感风邪,水湿浸淫所致属实 阴水,身肿,腰以下为甚多由劳倦内伤,脾肾阳衰,正气虚弱引起属虚。 3、脏腑辨证 (1)肝胆病辨证 1.肝气郁结证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经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突然精神刺激以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临床表现】胸胁少腹胀痛窜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辨证要点】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胀闷疼痛,妇女月经不调。 2.肝火上炎证指肝火上逆,表现以肝经上行部位火热炽盛为特征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热邪内犯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耳鸣耳聋,耳内肿痛流脓,吐血衄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要点】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 3.肝血虚证指全身营血亏虚,使肝藏血不足亏虚所表现的症候。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苔白脉细。 【辨证要点】筋脉、爪甲、双目、肌肤等失血之濡养及全身血虚表现的虚弱证候。 4.肝阳上亢证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表现以亢阳上扰为特征的上盛下虚的证候。多因情志过极,肝肾阴虚,致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而发病。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 【辨证要点】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 5.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1)肝阳化风证指阴虚阳亢,肝阳升发无制,亢极化风所导致的一类动风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言语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辨证要点】肝阳上亢,突现动风症状 (2)热极生风证指由于邪热炽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动风证候。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热闭心神而发病。 【临床表现】高热神昏,燥热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3)阴虚动风证指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虚热证) (4)血虚生风证指血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虚证) 6.寒凝肝脉证指寒邪内侵肝脉,多由感受寒邪发病。(了解) 【临床表现】{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或男子阴囊收缩引痛,或女子痛经,遇寒加甚,得温则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迟。 【辨证要点】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 7.肝胆湿热证指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或湿热下注肝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右胁肋胀痛,或有痞块,口苦,纳少腹胀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或寒热往来,或身目发黄,或男性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阴部瘙痒。 【辨证要点】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 8.胆郁痰扰证指肝失疏泄,痰热内扰,胆气不宁,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化火生痰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惊悸失眠,胆怯,烦躁不寐,胸胁太息,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耳鸣,惊悸失眠,舌红苔黄腻 (二)心与小肠病辨证 1.心气虚证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自汗,舌淡苔白,脉虚。 【辨证要点】心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 2.心阳虚证指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畏寒肢冷,气短自汗,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滑,脉微细。 【辨证要点】心气虚及虚寒症状 3.心阳暴脱证指心阳衰竭,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的表现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淡紫,脉微欲绝,或心痛剧烈。 【辨证要点】心阳虚及虚脱亡阳 4.心阴虚证指由于心阴亏损,心失所养,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辨证要点】心的常见症状及阴虚证 5.心血虚证指由于心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健忘,口唇舌色淡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心的常见症状及血虚证 6.心火亢盛证指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可由五志,六淫化火,劳倦,进食辛辣厚味引起。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便秘溲黄,舌尖红绛,或生疮,苔黄,脉数有力,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吐血衄血,肌肤生疮,红肿热痛。 【辨证要点】心,舌,脉,等组织出现实火内炽的症状 7.心脉痹阻证指年高体弱,久病正虚以致瘀血、痰浊、寒凝、气滞而阻痹心脉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瘀阻心脉);或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痰阻心脉);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寒凝之象);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气滞之证)。 【辨证要点】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 8.小肠实热证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心火炽热,小便赤涩灼痛。 (三)脾与胃病辨证 1.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其他慢性病耗伤脾气所致。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稀溏,肢体倦怠,消瘦或虚肿,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淡白,形体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运化功能减退及气虚证 2.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亦可称脾虚寒证。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完谷不化,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大质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脾运失健及寒象。 3.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以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引起。 【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各种慢性出血表现。常伴见食少腹胀,便溏,面色无华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脾气虚证及出血 4.湿热蕴脾证是湿热之邪内蕴中焦,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寒之邪,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痞满,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皮肤瘙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脾运化功能障碍及湿热内阻。 5.胃阴虚证是由于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影响胃的正常功能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胃阴所致。 【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胃病常见症状及阴虚证。 6.食滞胃脘证指饮食停滞胃脘,胃不能腐熟、消化水谷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或吐出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矢气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辨证要点】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 7.寒滞胃腑证是由于阴寒之邪凝滞胃腑的证候。多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过劳伤中,复感寒邪所致。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泛吐清水,或恶心呕吐,伴胃中水声辘辘,舌质淡苔白润,脉弦或迟。 【辨证要点】胃脘疼痛及寒象 8.胃热证是由于胃中火热炽盛,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异常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胃病常见症状及热象。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 1.肺气虚证指肺气不足卫表不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气生化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尤甚,体倦懒言,语声低怯,痰多清稀,面色淡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证要点】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气虚证 2.肺阴虚证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燥咽干,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肺病常见症状及阴虚内热证 3.风寒犯肺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稀色白,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舌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咳嗽兼见风寒表证 4.风热犯肺证指风热之邪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微渴,或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咳嗽,风热表证 5.燥邪犯肺证指秋令燥邪侵犯,津液耗伤,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粘难咯,或痰中带血,唇、舌、鼻、咽喉干燥,微恶风寒,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浮紧。 【辨证要点】肺系症状,干燥少津 6.痰热壅肺证指邪热内盛,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肺经实热证。 【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 7.寒痰阻肺证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痰多色白粘稠易咯,胸闷,或喘哮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辨证要点】咳喘痰多色白粘稠易咯 8.大肠湿热证指湿热下注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因感受湿热外邪,饮食不节导致 【临床表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腹痛,排便次数增多,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 9.大肠液亏证指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阴亏,久病伤阴,热病后津伤未复,妇女产后出血过多所致。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辨证要点】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阳虚证是肾脏阳气虚衰,温煦失职,气化无权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多由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晄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男子阳痿,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 【辨证要点】全身机能低下,寒象 2.肾阴虚证是肾脏阴精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肾,禀赋不足,房事过度,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肾病主要症状,阴虚内热证。 3.肾精不足证是指肾中所藏之精亏损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调养失宜,房劳过度,久病伤肾所致。 【临床表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性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动作迟缓,囟门迟闭,骨骼萎软。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舌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发育迟缓,成人早衰,性功能减退 4.肾气不固证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无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年高或年幼,房事过度,久病伤肾所致。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面白神疲,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遗尿,小便失禁,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本文档为【中医护理学辨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1-17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