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咨询案例一、基本情况 张XX,男,18岁,文盲,劳教人员,因盗窃罪被劳教。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母 亲在张年幼时与父亲离婚,后来带着张嫁给临村的一男子,生活非常困难,到了上 学的年龄无钱上学。母亲对张甚是疼爱,张与母亲关系很亲密。母亲与继父感情较 好,张感到受到冷落,经常与继父的儿子打架。15岁时随村里的人跑到县城,开始 与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后来在其继父开的赌场里帮忙,认识了许多在社会上有名 气的人,甚是得意,认为自己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 价。在朋友中,一呼百应,对朋友非常义气。也常为了朋友的事...

心理咨询案例
一、基本情况 张XX,男,18岁,文盲,劳教人员,因盗窃罪被劳教。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母 亲在张年幼时与父亲离婚,后来带着张嫁给临村的一男子,生活非常困难,到了上 学的年龄无钱上学。母亲对张甚是疼爱,张与母亲关系很亲密。母亲与继父感情较 好,张感到受到冷落,经常与继父的儿子打架。15岁时随村里的人跑到县城,开始 与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后来在其继父开的赌场里帮忙,认识了许多在社会上有名 气的人,甚是得意,认为自己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 价。在朋友中,一呼百应,对朋友非常义气。也常为了朋友的事与别人发生冲突, 并以此为荣。平日里忍耐力较差,性子较急,直线思维,很爱面子,喜欢被别人吹 捧。在社会上朋友较多,在所里,认为可以讲知心话的人很少。刚来到所里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较好,也好表现,曾被任命为“民管”。在今年六月份,因队内进行了调整,张在新 的学员队曾不断的与其它学员发生冲突,队里换用了其它的学员做民管。张与其它 学员的冲突更加明显和频繁,认为自己比现在担任民管的学员资格要老的多,对民 管很不服气。情绪波动较大,表现的心情烦躁,且自控力较差。认为自己总是管不 住自己。 二、外在表现 求助者进入咨询室时,衣着整齐,神情显得有些压抑。回答问题时较爽快,有问 必答。叙述一件事情时,喜欢讲细节,尤其是讲到其认为得意之处,滔滔不绝。谈 到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有些悲观,认为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能反省自己 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对于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很无奈。 三、表现出的问题 求助者近日来常与其它学员发生冲突,(尤其是民管)当民管管他时,他常表现出 不服气,喜欢以武力来抗争。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的情绪烦躁,难以控制自己的 行为。 四: 治疗分析、评估 求助者18岁,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身体已经成熟,而心理却处于幼稚状态。 心理特征常表现为对自我的不确定性,需要以突出、异类、反抗管束等来认可自己; 喜欢以成人的标准来行动,内心却是一种较幼稚的思维。在其的成长过程中,没有 上学读书,文化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同时,约束力在幼年没有 得到很好的发展,养成了喜欢自在、没有任何约束的习惯。而现在劳教所里,场所 内有严格的纪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另外,其在赌场工作了一段时间, 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对自己评价过高,爱面子,喜欢占独角,一旦得不到满足就 会非常的失落,这种失落的心态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较 为强烈的情绪。学员队的民管调整是其不良情绪累积的起点,与学员的冲突,是其 情绪暴发的导火锁。 根据其表现及家族史,确定其为非精神病性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治疗目标 帮助求助者调节情绪,建立良性的情绪疏通渠道。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 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劳教场所的各项规定,主动接受改 造。 六、治疗方法 用人本的方法贯穿咨询全过程,表现出对求助者尊重,与其共情,体会其当时的 心情,建立良好关系,获得求助者的信任,愿意将心事倾吐,进入咨询境况;用精 神分析的方法,了解其成长史,分析其个性形成的原因,及个性的发展;用认知疗 法帮助其认识自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的看问题,寻找自己的不足。 七、治疗过程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不着警服,着便装,以便使来访者有亲近感;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所说 的话认真倾听,无条件地关注来访者,尊重来访者,真正地理解来访者,取得来访 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 通过队里民警了解到其平日里的表现,以及近日出现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在咨 询过程中,用询问的方式,向其本人了解他最近的情绪及思想状况,通过与民警的 叙述相比较,判断其自我觉察能力。了解其家庭背景,个人嗜好,交友习惯,成长 史,基本的人生观,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际关系,他处理事情 的一般方式等,来判断其个性,思维方式等。 3)确定主要问题 通过队里民警反映的情况,以及其自我觉察的情况,确定主要问题为:情绪波动 较大,自我控制力较弱。 4)探寻问题根源并分析 在询问来访者情绪波动的过程中,观察来访者的表情、声调、身体姿式的变化等 非语言表现,适时介入。在谈到其感到愤怒的具体事件时,张的情绪显得异常激动, 声调显得很委屈,身体也显得委缩的很小,咨询师在此时介入,让其体会此时的情 绪是否觉得很委屈。验证之后,咨询师又让其体会现在的年龄。其体会到,此时的 年龄只有七岁。说完之后,他自己笑了起来。咨询师在此时与来访者探讨他的体会, 及笑的原因,来访者得出:自己在情绪失控时,心理年龄会变得很小,甚至只有七 岁。 5)将分析结果与求助者紧密结合起来 来访者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是在那时心理年龄会变得很小,内心产生了许多的 愤怒,发泄不出去。而其个人认为那时的年龄又恰好是七岁,与幼年时与母亲感情 的分离恰好是同一年龄。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与来访者讨论:“亲密关系的相处 方式”。并与现实相结合,来访者已经是十七岁的年龄,让其谈一谈十七岁的年龄, 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认为十七岁就是成人了,完全可以用成人的方式来面 对问题,比如说:正确的表达,或是进行一些情绪的渲泄,不需要用幼稚的方式来 发泄。 6)使求助者对结果主动认同 咨询师将其的情绪失控与年龄联系起来,来访者完全认同以上的讨论结果。其自 述,“在自己情绪失控时就会想起咨询师告诉自己的话,一想到此时自己只有七岁, 就会觉得很羞愧,愤怒也消减了很多,过激的情绪好像也少了很多”。 7)布置咨询作业 a. 提高自控力 嘱咐来访者将自己控制情绪的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反复应用,以强化其行为能力。 b. 加强与人交流 以新的方式在所里交朋友,将在咨询室学习的表达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c. 增强自信心,制定行为目标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鼓励可以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并与其讨论制定出目标。 使其尽快地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评价:你能够听我倾诉,我舒服多了。我知道自己习惯了自在的生活, 但我相信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我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也有决心改掉不良习气。 你说得对,我也发现自己情绪波动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小孩子,“好像只有几岁大”,需要用武力来证明自己。当我冲动时,一想到自己才有几岁大,就觉得很可笑,心 里也就没火气了。现在,我的内心平和了许多。 2.咨询师的评估:通过这次会谈,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求助者烦燥不 安的情绪,提高了适应性水平。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一、赵某基本症状 赵某,男,现年36岁,技校毕业,家住烟台市,因赌博被劳动教养1年(有 吸毒史)。2009年11月被送入烟台市劳教所,刚入所时,比较活泼,乐于助人,喜欢与人交流、娱乐,与学员关系融洽。在一次亲情会见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生活中行动缓慢,与人交流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节假日以看书为主,晚上入睡 较晚,独自沉思,经常突然坐起,伴有撕纸、长时间吸烟等行为,大队发现以后, 为防止发生意外,对其进行包夹监控,民警多次找他进行个别谈话,但效果不理 想。为此,大队请求对他进行心理矫治。 二、首次咨询 赵某由大队民警带到心理咨询室,着学员服,衣服整齐洁净,咨询师起身示意 其坐下,观察到其坐姿刻意保持端正,主动将椅子向其稍作挪动并将身子向其微 倾以拉近心理距离,咨询师首先摆明了自己的咨询师身份,接着简要说明了心理咨 询的概念及保密原则。赵某向咨询师问候之后开始少言寡语,咨询师发现其身体 语言显示出有些紧张(其双脚前脚掌撑地,双腿不停上下抖动),引导其深呼吸, 放松后继续咨询。咨询过程中赵某回答简略,没有倾诉的欲望,当提到其表现与 以前有较大变化时,赵某先是沉默,后认同其一些异常表现,但解释为老学员相 继解教,与新下队的学员不熟悉,就没有交流;自己经常失眠,是想一些外面的 事,想今后的出路。转眼就到四十分钟了,咨询师肯定了他的内在感受,同时帮 助他认识到自己的异常表现,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持续下去,会影响自己的身 心健康。他表示愿意去尝试改变,计划先从周末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开始,逐渐融 入集体服教生活。 首次咨询的初步印象:该学员情绪比较低落,思维比较缓慢,但语言表达清晰。 他的少言寡语、时而的沉默以及对其异常表现问题的回避是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也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契机。 三、收集资料 (一)询问民警及熟悉的劳教人员 据大队民警反映,该学员下队后表现尚可、性格活泼、善于交际,在一次会见 后逐渐开始封闭自己。同室劳教人员提供,其妻子和一男性邻居探望他后,开始 逐渐改变,虽然其妻子仍按时探望,但其没有好转。曾经与其同在戒毒所服教的 劳教人员提供,其在戒毒所烧锅炉期间也有过这种行为及表现。 (二)针对性心理测试 为针对性诊断其是否有抑郁,首先选择了抑郁自评测试(SDS),标准分58 分,为轻度抑郁状态。 (三)摄入性会谈 七天后赵某如约而至,咨询师首先肯定了其在上次咨询过程中的表现,然后表 明从心理学的角度,想了解他从幼年到现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在咨询师的 引导下,赵某陆续提供了以下信息:父母在铁路系统上班,从小到大一直比较顺 利,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挫折,技校毕业分配后,不满足现状,开始停薪留职闯 荡社会,逐渐接触赌博,在以此为主业的过程中开始吸食毒品,吸毒史长达四、 五年。第一次服教是因吸毒被劳动教养,后逐渐远离毒品。在赌博期间认识了大 其几岁、带有一女孩的离异东北女性,并不顾家人反对,与其结婚,共同生活至 今。两人感情尚可,都以走偏门为生,其妻子在圈内小有名气。当咨询师以诚恳 的、与他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向他询问,没有尝试改变自身异常行为的原因及他 的想法时(据民警反映首次咨询后其行为没有太大改观),赵某开始沉默。咨询 师反复向其解释何为阻力,并说明阻力的真实意义,他才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是 看到妻子搭邻居的车来看他后,预感到危机,担心妻子把其这几年的积蓄带走, 离开他与别人生活。 四、综合分析与诊断 根据赵某的叙述和前期收集到的资料,咨询师认为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 (一)赵某目前的状态 1、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抑郁 2、生理功能改变:失眠、食欲下降 3、社会功能状态:对生活、交往产生严重影响 (二)对赵某的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学员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 力,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引起该学员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对其威胁较大的刺激;其不 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以上,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其生活、 交往等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该学员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 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无自杀倾向等症状,虽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但 是其思维清晰,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学员存在焦虑、猜疑等症状,但持续时间短, 未严重影响逻辑思维,且该学员的心理冲突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心理冲 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三)该学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学员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其成年后生活在比较灰暗的环境中,接触交往的人员为社会不 良人员,尤其是吸食毒品的几年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人的信任感等产生一 定的影响。同时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妻子,在灰暗的生活环境中,发展势头正猛, 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些自卑心理。在其选择生活方向时,与家 人产生一定隔阂,缺乏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其朋友多为不良人员。 3、心理原因:?存在认知错误:自己被劳动教养,自由受限,妻子生活在灰 暗的环境中,与异性邻居来探望自己,妻子可能转移感情,离开自己。?缺乏有 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自己产生疑虑,不知道怎样解决,而是延用以往的自闭 模式,独自胡思乱想。?被抑郁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调节,找不到不良情绪宣 泄的途径。?个性特征:具有吸毒人员特有的易受暗示、回避矛盾、逃避现实等负性心理特征。 五、后续处理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诊断,咨询师认为该学员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仅是简单的 调节其抑郁情绪,矫正其异常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他解决问题的不良行为模 式和吸毒人员特有的负性心理特征。 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一)讨论认为给自身带来忧虑与担心的因素,作为释放抑郁感觉的过程。 (二)与其家庭取得联系,引导其主动采用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妻子沟通,以 缓解其猜疑、自卑心理,减轻抑郁困扰;同时与父母进行沟通,帮助其建立良好 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要求其写一封信给妻子,主要谈他对妻子猜疑的原因及忧虑,写好后不 寄出。 (四)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向其解释改变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的 道理,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 (五)与其服教大队联系,鼓励其参加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使其压抑 的内在能量寻找到一个释放渠道,排解其抑郁情绪。 六、矫治结果 (一)自我评定:经过二个月的时间矫治,赵某自称感觉轻松了许多,对妻子 的猜疑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大大减轻。 (二)他人评定:向大队民警了解,称该学员失眠次数减少,晚上沉思时的吸 烟、撕纸、剃须等行为已消除,生活、生产中已基本恢复正常,但有时注意力还 不太集中,已能与学员交流,并主动参加一些娱乐活动。 (三)心理测试:再次抑郁自评(SDS)测试得分50分,表明抑郁情绪基本消除。 一、一般资料 王某,男,初中文化,因诈骗被劳动教养2年。父、母是工人,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对王某管教很少。王某自入所以来基本正常,最近 情绪容易激动,经常因为一些小的口角而同他教引发争执,民管委员上前制止,王 某冲上去就要打民管委员,被拦截等。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测验结果: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偏高。 2、16PF测验结果:焦虑、敏感因子分偏高。 3、SDS:测验分66,中度抑郁。 4、SAS:测验分68,中度焦虑。 二、主诉 王某称,“讨厌民管委员冯某,非打他不行”;“看他那样,和哈巴狗一样,什么东西”;“别以为我是好欺负的,我一定会报复的”。 三、观察和民警的反映 观察:求助者显得非常气愤,呼吸很急促,双拳紧握,坐力不安。 民警反映:王某近期内多次违反纪律,对干警的批评不服,顶撞民警。 四、诊断和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激进敏感,感情易于冲动, 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出现一些不够理智的行为;精神质因子高,对外 部环境的适应性不强,喜欢寻衅滋事,不顾危险、后果。 分析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问题持续时间、强度、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 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相关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家族史 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神经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严重心理问题范畴。 主要问题表现为: (1)敏感、冲动、焦虑、抑郁; (2)人际关系紧张(与民警、与其他劳教学员); (3)敌对,人际关系紧张; (4)环境适应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改变现有不合理信念,减轻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消除敌对情 绪,改善人际关系;(2)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减轻焦虑,增 强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新的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适应 社会。 六、咨询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制定 (一)主要方法与应用原理:合理情绪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了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攻击性的行为还是人际关系紧张, 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 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 化,还是行为的异常,都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得偏差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家庭教 养方式、学校和劳教所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强,目的明 确,时效性高的合理情绪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求助者会恶性循环,很容易导致反 社会和攻击性人格的养成。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七、咨询过程 (一)具体咨询过程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进行了两次咨询:(2007年5月11日,2007年5月18日) 目的:(1)愤怒情绪的疏导;(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探询改 变意愿。 一、愤怒情绪的疏导。 方法:合理宣泄愤怒情绪——“空椅子技术”。 过程:指导求助者进行以下程序:(1)将空椅子摆放在宣泄室中央,想象上面坐 着发怒的对象。(2)将你想对“他”说的话全部说出来,想对“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可以告诉“他”你现在所有的想法和情绪,但要保证你自己的安全。(3)发泄结束后进行反思,想想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再重新告诉自己坐在椅子上的人是你发怒的对象, 你现在又想对“他”说什么,把这些要说的话写下来,有机会的时候对他表达出来。 二、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 2、做心理测试,同时了解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临 床资料,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4、与求助者交谈,探询其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本人,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2)心理咨询阶段 进行了四次咨询:(2007年5月25日,2007年6月2日,2007年6月9日,2007年 6月16日)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认识自身的偏激、敌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 形成应对策略;(3)学会合理评价,提高自控能力。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过程:(1)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指 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产生的 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与特定情景相伴产生的个体情绪与行为结果。ABC理论认 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 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映的直接原因。因此人们应该为自己 所构建的情绪困扰承担起大部分责任。(2)找出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 表现,(C:愤怒,气愤,责骂,打架,报复。)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诱发自己行为问 题发生的生活事件,如(A:违规受队长批评,与民管委员发生冲突等)与自身的不 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针对求助者持有的绝对化要求这一类不合理信念 提出质疑,如“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和想法来发展,如果不是这样,你又会怎么样”等等。(2)运用“黄金规则”: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指导求助者正确看待与他人发生的冲突。(3)制定“行 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内进行向队长,其他学员道歉的演练。(4) 布置作业: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主动与其他学员打招呼,遇到事情在心中默念 “黄金规则”等。 (3)巩固阶段 进行了一次咨询:(2007年6月23日)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评价“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的应用和体验。(2)提 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强调自我监督与控制。(3)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家人、其他学员和民警的关系。(5)进行心理测验。 八、咨询效果评价 (一)求助者评价 “现在我看到其他学员没有那么多敌意了”、“有些人身上有不少优点,我可以多和 他们学学”、“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和别人很好的相处”。 (二)父母的评价 “近来感觉孩子变了很多,看到我们感觉他很高兴,他也能给我们讲很多在他身 边发生的事情,也变的很关心我们”。 (三)干警的评价 “该学员对之前所犯的错误有了很清醒的认识,并且表示愿意悔改,写了检查并 在学员大会上做了表态,现在情况基本良好。” (四)心理测验评估 在第七次咨询中进行了心理测验,SCL--90显示,偏高的因子分明显下降,偏执 因子分2分、人际关系因子1.9分、敌对因子1.8分,其余各因子均保持在阴性范围内。 (五)咨询师评价 通过跟踪和回访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偏激、敌对行为,促进了 人际关系良好发展,提高了适应性水平。 第四例 基本情况:劳教人员张华(化名),男,23岁,小学文化,因寻衅滋事被劳教一年。入所一个月。自诉最近一直睡眠特别不好,晚上顶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白天又很没精神,感到头昏、烦燥、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种状况已持续近一个 月。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申请心理咨询。 (一) 了解情况,进行初诊。在咨询开始前,咨询师首先向求助者说明了 保密原则及心理咨询的性质,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使之明白相互建立一种信任、 和谐的咨访关系是咨询师协助其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与张华(化名)交 谈,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并根据他的相关症状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结 合其在新入所学员心理测量中做过的气质、行为量表,总体结果为:气质:胆汁 质;行为:A型;SDS:65;SAS:50。 评估与诊断 (1)可排除重性精神病。张华(化名)自幼身体健康,在入所体检中没有 异常发现,家族中没有精神病史,没有幻听幻觉等症状,有自知力和较强的求助欲望。 (2)可排除神经症。 一是不良反应——失眠在时间上未满一个月;二是失眠由现实因素激发的——思念家人、对象;三是没有严重破坏社会功能,能维持 正常的生活、劳动、学习;四是不良反应没有泛化。 (3)从咨询师和张华(化名)交谈了解的情况,结合测量结果可判断他是 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及失去自由后对亲情的渴望和担心失去亲情的恐慌而引 发的轻度焦虑,加上自己被劳动教养所导致的自卑、自责心理引发的抑郁情绪, 导致失眠现象的产生。持续的失眠又导致对失眠的恐慌,越怕自己睡不着,就越 睡不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目前的心理状态。 张华(化名)很认同咨询师的分析。并表示了强烈的求治愿望。咨询师通过谈话 使之认识到:发生改变的决定性因素在他自己,咨询师不能为他解决问题,但可 以帮他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张华(化名)表示一定 按老师说的去做。双方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咨询关系。 (二) 确定咨询方案及治疗阶段。针对张华(化名)的具体情况,双方商 定把咨询过程确定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步缓解失眠的状态;第二个阶段, 分析形成初始失眠的原因,解决失眠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第三个阶段,巩固阶段,通过自我思辩巩固前两个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其他 方面。 根据对张华(化名)情况的分析,咨询师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 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基本理论为ABC理论。即事件(A)并不是引起情绪(C)的原因,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B)才是其决定性因素。 具体步骤: 第一步(第二次咨询):咨询师通过与张华(化名)同共分析、讨论使之认 识到,自己失眠的直接原因在于自己对失眠的恐慌,是因为怕睡不着,从而总想 的控制自己的思想不去想家人、对象。但处在于特定的情境下:被劳教后刚到了 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与亲人的联系。思念亲人是一种自然的 本能。想让自己不去做,是一种不合理的想法;每天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原 因,是因为他总想的“我不能去想他们了,老想他们会让我睡不着”。要想改变失眠的状态,首先要改变这种认知偏差。认识到“我现在处在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里, 思念亲人是很正常的。”同时,每当晚上躺在床上想到他们时,就想他们对自己的 好,自然的去想,抱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享受所想的内容。 张华(化名)第三次咨询时就很高兴地说,自己按老师说的去做,虽然睡的 晚了点,但当天晚上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觉得精神也不错,这两天 睡觉觉得基本上还行。 第二步(第三、四次咨询):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张华(化名)逐步明白,其之所 以失眠的深层原因在于他对父母、女友的一些不合理观念。他之所以会担心父母 不管自己,并不是因为父母对他不好,而是因为他的观念“父母就必须像我希望的那样爱我,关心我”与他的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对他们不行,我长这么大, 从18岁上就出来混,到现在没有往家里交过一分钱,倒是经常在外面闯了祸, 这儿一万,那儿五千的,都是家里给出。”父母与子女的爱也是相互的,只有你用 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他们也才会更爱你。同时,正是父母无私的爱“每次出了事,父母从来没有说不管过”与他自私的行为“从小到现在基本上没给家里带来一点 好”在他的潜意识中发生了冲突。他就有了“害怕父母像自己对待他们一样来对待 自己”的担心与恐慌,从而在明知道“不够一个月不允许接见”的情况下会为父母没能来看自己而焦虑。使之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观念“父母就必须要爱我,关心我”的不合理性。最终接受“父母像自己对待他们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可能性。同时建立“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们”的观念。 对于他对女友“在外面再找一个”的担心,同样也是不合理信念“她应像我希望的那样对我好”在作怪,再加上他自己“出事前还又谈了一个”的行为,使得他把自己“同时谈两个对象”的行为投射到女友身上。在理智上认为她还是爱自己的, 但在潜意识中总觉得她会和自己一样,再去和别人好,所以就会老做“梦见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这样的梦。而连续的做这样的梦又会加重自己的焦虑。再加上“我 自己条件不好,家庭条件差,个子低,长的也不好看”这样的自我认知以及“她妈坚决反对”的现实因素,进一步自我否定,产生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到睡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当张华(化名)认识到这一点后,便树立了“我要一心一意的待她好”的信念,同时也表示能接受“她不与自己好”的可能性了。 第三步:(与第二步同时): 每天做一定的作业。内容是反复的想自己的 不合理信念,自己同自己辩论,从而逐步建立理性的信念。同时写出对自我的评 价,发现自己的积极评价,否定消极评价。并把所反思的结果记下来。 第四步:巩固阶段(第五次咨询) 经过四次咨询,张华(化名)表示自己 每天晚上的睡眠基本上正常了,现在劳动也能完成任务了,和同组的学员关系也 融洽了好多。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自己自私的表现”。并表示“以后我要像老师说的那样,用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同时也认同了“别人不一定就会用自己希望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咨询师及时引导他把这一信念运用到生活 中,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都能坚持这样的信念。又做了一下SDS,标准分为45分,正常。双方协商下次结束咨询。 (三) 结束咨询 在第六次咨询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张华(化名)回顾 了近一个月里自己心理状况的变化过程,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明白了 自己失眠的原因。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与父母、对象关系时的错误。并表示以后在 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也要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咨询师也在充分肯定他的进步 的同时,和他一起分析了今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注意的地方。双方愉快地 结束了咨询。 本案例主要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引导张华(化名)逐步认识自己的不 合理信念,并在进行自我思辩的过程中用合理的信念来代替,最终帮助其摆脱了 抑郁、焦虑情绪和失眠的痛苦。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心理问题解决的过程 中,有以下几个决定性因素: 首先,在心理问题出现时及时寻求帮助是关键。张华(化名)回顾自己心理状况变化的过程时就谈到,自己的症状是慢慢加重的过程:刚开始是因为想家里 人没睡好,后来是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白天就没精神,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去 劳动、学习,以至“一静下来就觉得不由的去想这些烦心的事,越想脑筋越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不能自拔。当然张华(化名)在进行入所心理测量 时及时向咨询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从而使自己很快从中解脱出来,但如果他不 能及时提出,就很有可能使问题泛化,从而也变得更难解决。因此,在劳教人员 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的不同,树立“有了心理问题就像患了感冒一样正常”的观念,明白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寻求 帮助,越早治越好治的道理,是我们在劳教人员中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实现咨询目标的重要条件。正是由于咨询师采用了 尊重、热情、共情、积极关注等多种心理技能,使该学员能敞开心扉,把自己的 内心完全展现在咨询师面前,从而使咨询师能尽快发现其心理问题的症结,制定 恰当的咨询方案,帮助其及时解决烦恼。 最后,咨询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决定咨询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案例是一个比较 轻微的心理问题,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已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同时在基本技 能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提问不当、不能恰当把握共情等。这反映了 劳教场所咨询师一个共同的缺陷:实践操作训练不足。这也是制约劳教场所心理 咨询工作水平的一个决定因素。 姓名:李小前(化名) 性别:男 年龄:18岁 职业:无业 婚姻状况:未婚 文化程度:小学 社会交往:因盗窃电动自行车被劳教,之前曾因盗窃被治安拘留5天。2010 年3月入所。 紧张、内向、敏感、冲动,不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做事不考虑后果。 人际关系不适,常被别人看不起,自己感到很压抑,但找不到突破口,心里 难过的时候找不到人来诉说,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对他人有仇恨 感,受到委屈或欺负时常有报复心理,趁不注意偷袭他人。 求助者性格内向,出生农村,后来才住到城市,内心有一种自卑感,学习很 差。父母关系不和,很少沟通说笑,家里感到很压抑。父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打 架,使他无所适从。步入社会后,社交兴趣和社会活动较少,朋友少,对集体活 动参加少,爱独处。道德和法律责任感弱。 2007年6月2日与同队学员打架而被延教一个月。6月19日因被怀疑偷窃同班学员一包香烟发生争吵,进而打架。6月20日上午,因对该学员怀恨,趁其不备在花池里拿起一块砖头对该学员偷袭,致使该学员头部被打伤,缝了两针, 后被禁闭、戴戒具3天,并加教一个月。 生理因素:年龄小,个子低,长相不好,不被人注意和欣赏。 心理因素:人际关系不适,内向、敏感、冲动、自卑,不满情绪得不到合理 宣泄,长期受压抑。 社会因素: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不和、经常打架的家庭。小学毕业即走向社 会,经常遭到他人的冷眼和欺负。为了表现自己,让他人注意,瞧得起,染上了 小偷小摸的坏习气。 气质测试为:抑郁质——胆汁质。抑郁质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 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 情用事为特征。行为测试为A型。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差;急躁,脾气暴, 外倾;人际关系不融洽,有时表现出戒心和敌意;争强好胜,想多出成绩又缺乏 耐心;行动敏捷,做事效率高,有紧迫感;其行为常为引起人们注意。卡特尔16 种个性因素测试:A3、B2、C3.5、E8.2、F3.5、G2.7、H8.8、I8.5、L8.3、M5.5、 N3.2、O7.3、Q15.2、Q24.6、Q33.7、Q47.2。适应与焦虑性7.4,为焦虑性,易激动、焦虑、对环境不满意;内向与外向型3.5,为内向型,羞怯谨慎,与人相处拘谨不自然,较专心;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性2.9,为感情用事性,情绪困扰、挫折气馁;怯懦与果断性5.4,为怯懦性,优柔寡断,依赖他人,事事迁就。 根据所收集信息和咨询谈话了解,认为属一般心理问题。这是由于心理压力 过大而产生的极度冲动和压抑,进而导致急风骤雨式宣泄行为的案例,即心理负 荷过大而引起过激反应与行为。属人际关系不适。 协助求助者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心,冷 静对待人和事,做事三思而后行。 第一,尽可能让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咨询师给予无条件的心理关注 和尊重。 第二,通过咨询谈话,使求助者自身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的 症结。 第三,在求助者情绪好转时,咨询师主要从自我宣泄、压力转移、人际关系 改善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其逐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 理的平衡,情绪的稳定。 第四,授之以“渔”。通过咨询使其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一阶段:每周一次,共四次到心理宣泄室宣泄,并把沙袋当作自己所谓的 仇人,用尽全身力气打击。每宣泄完一次后,咨询师与其谈话,并加以正确引导。 刚开始求助者觉得很痛快,出了恶气,到了后来觉得处理人际关系和不顺心的事 光凭打是没有用的,仇生仇,冤冤相报何时了,于是认为沟通是最好的解决矛盾 的方法。 第二阶段:咨询谈话,每周一次,共四次。通过咨询谈话,求助者自身的缺 点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动承认,自己从小在家里看到父母解决问题就是打架。 由于耳濡目染,出生社会后,解决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先下手为强,即使这次打不赢,下次乘其不备就偷袭。所以变得敏感、冲动、不考虑后果,缺乏责任感。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咨询师帮助他认真分析其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 家庭教育环境,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出生社会后不良风气影响过大,文化 层次、水平低,能力差,缺乏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只能凭感情用事。咨询师运 用认知疗法,使王某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情绪逐渐好转,能与其他学员正常交往。 第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咨询,王某有了很大的进步。咨询师不适时机 地对其采取行为疗法,首先提醒他感觉自己有压力时,通过大量的运动进行发泄, 排出不良情绪。其次面对矛盾与他人发生争吵有打架的冲动时,使劲打一下自己, 提醒自己冷静,迅速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再次,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习一技 之长,用正常的方法让人看得起,同时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 有能力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挑战。 第四阶段: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的理解、真诚、热情、尊重和爱心, 完全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求助者不仅非常配合咨询,而且还唯咨询师之命是听。 鉴于此,咨询师决定授之以“渔”: 1、以诚相待,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 2、学会“听话”,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倾听他人的 讲话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经济运行调度会讲话志愿服务队成立讲话校长高三动员讲话经济指标调度会讲话 是十分必要的 。 3、学会说话,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 不讲不该说的话。 4、抛弃嫉妒心,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不良心理状态。 5、慎交友,交益友,多交流。 6、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7、胸襟要豁达,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要不失时机给他人以表扬。 8、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多参加集体活活动和集体讨论,把自己融入集 体之中。 在四个阶段的咨询中,咨询师为其设置了各种不同的情景,以作实践练习用,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经过两个月的咨询,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自卑、敏感、冲动、复仇 等心理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咨询阶段未与学员发生争吵、打架,使得同 队学员刮目相看。本人也信心百倍,正满怀希望地步入美好的明天。 求助者王亮(化名),男,42岁,小学学历,烟台市人。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一年,于2009年10月入所。 近一个月来心里突然害怕起来,担心自己是不是同性恋。每当我看见他时心 里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想和他亲密接触,而且不能看 见他与别人有较亲密的交往,这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有时我都恨自己没 有骨气,也曾刻意的不与他接触,但是越是这样克制自己反而越是心理难受。还 有就是非常牵挂我的女朋友。你知道吗?她是我有生以来,真正接触的一个女的。 19岁我就进了监狱,一呆就是15年,出来后认识了她,我们一直在一起。上次 劳教就是因为她,她说她想要手机,我就给她偷了一部手机。这次是为她偷自行 车当场被抓的。可是这次同上次不一样了,从进看守所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她的消 息,我非常希望她能够来看我,就是能来封信也好呀!其实我的要求一点都不高, 只要能让我知道她的消息就行了。我真的不明白,这么一个大活人是真的想不出 办法来看我吗?还是想要离开我。我说过,她可以骗我的任何东西,唯独不能欺骗 我感情。到这里后,我就想逃跑出去找她。我的心理越来越烦躁、苦恼、着急, 晚上根本睡不着,闭上眼睛就浮现出她的身影。我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帮我,担心 自己快要神经了。 求助者从小与姥姥生活在农村。但在他印象中与姥姥的关系不太好。有一次 姥姥给他一个饼子吃,因为年龄小只能吃半个,但姥姥不许,他就耍小孩子脾气, 将饼子扔进锅里,姥姥狠狠地打了一顿,他至今不能忘记当时的情形。求助者父 亲是在他三岁时死的,后来是继父将其接回烟台的。求助者说继父对其不错,劳改时四处托关系,并经常到监狱看他。回到烟台后,开始上学,但学习成绩一般,多次旷课。上初一时因为打架被勒令退学,随后就开始在社会上流浪,经常跟着 别人在外打架。母亲多次说他办事没脑子,他也感觉自己比较笨,有的事情就是 想不清楚。在监狱里有一小伙子和自己一起吃饭十年左右,彼此感情很好,在自己出狱时,他都哭了。求助者的室友容貌似女生,白净秀气,而且与其女友在容 貌和神情上相似。 (一)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谈到自己的症状时表现焦虑、羞涩、急于解决自己问题,并要求咨询 师替自己保密。谈到自己女友时,表现的愤愤不平,认为女友骗了他。在意其他 劳教人员对他的看法。 (二)心理测量 症状自评量表 名称 躯体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分值 1.5 2.3 2.222 1.615 2.6 1.8333 名称 恐怖 偏执 精神病 其他 总分 阳性项目 分值 1.428 1.333 2.1 3 175 46 3、民警反映:求助者在中队学习、劳动比较消极,喜欢运动,动态分析发 现有逃跑可能,被中队定为重点人员,并采取包夹包控措施。 (一)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义协调一致,个 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而可排除精 神病。 (二)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出现烦躁、焦虑、愧疚等情绪症状,体验 着不同的痛苦情绪体验;在行为方面有接近同性的行为,自己想克制但是克制不 住;求助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影响到正常的改造生活功能。求助者的问题没有 泛化,时间在三个月以下。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三)根据以上判断,可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性取向问 题,同性恋倾向,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一)生理方面 求助者身体健康,未发现阳性症状和明确的既往病史。 (二)心理方面 认知:求助者认为自己接近同性的行为是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女友应该来接 见;认为自己比一般人笨; 情绪:越是克制自己越是难受;看见对方就出现渴求和冲动;想女友,苦恼、 烦躁、焦虑; 意志:主观上想克制自己的行为;有逃跑思想; 行为:有与同性接触的经历;为自己的女友盗自行车和手机; 人格方面:性格比较外向,情绪不稳定,好冲动。 (三)社会方面 从小同姥姥生活在一起,且关系不好; 学习不好,喜欢跟人打架; 在监狱住了十五年; 母亲认为他的脑子笨; 这次劳教没有女友的消息,更没有接见他; 被劳教两次。 通过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方案。 (一)确定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首先缓解苦恼、烦躁、焦虑情绪,增强对女友未接见 事情的理解和对同性恋知识的了解。通过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克服同性恋行为, 并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情绪。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使求助者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并有正确的 性取向。不断提高认识,树立积极改造的信心和决心,搞好学习和劳动,争取早 日解教,回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咨询方法 1、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首要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女友长时间不来接见, 也没有消息,而感到苦恼、心烦、着急、焦虑,咨询师认为这种不良情绪的存在 主要是求助者在长期的生活经历和自己个性特征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形成的不合 理的信念所导致,加上求助者在这种特殊的劳教环境中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强化 了他的这种观念。这种不良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求助者正常的学习改造,使他 的心思都放在想女友上,甚至怎么报复女友的事情上了。所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 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观念上存在的不合理,缓解他的不良情绪。 2、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在想要消除的不 适应行为发生时,提供令人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使被治疗者产生厌恶的心 理或生理反应,以此作为对不适应行为的“正性惩罚”,是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起条件联系,从而达到戒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求助者的靶症状是见到固定同性时出现心理冲动和异样感觉。在求助者的手腕部带一橡皮圈,当 出现异样冲动时使劲拉起橡皮圈使之产生痛觉,作为厌恶刺激,多次训练后求助 者把看到室友和疼痛刺激建立条件联系,从而逐渐消除异样感觉的程度和频率。 (三)咨询的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应积极配合心理咨询,提供自己有关症状和相关情况。咨询师应保护 求助者的秘密,为求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一)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首先向求助者简要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操作过程,以及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通过摄入型谈话了解求助者一般资料,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因为 其女友始终未来接见,且没有女友的任何消息,而感到苦恼、烦躁、焦虑,甚至 出现逃跑的念头,求助者认为其女友不来看他,就是不想和他再交往了,欺骗了 他的感情;另外还有见到同室的某个学员出现异样的感觉和心理冲动,而且看见 对方与别人交往心理特别不舒服。形成求助者出现同性恋的行为的原因是求助者 19岁开始被劳改15年,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性成熟并逐渐旺盛的时期,求助者因 为劳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且整天面对的都是男性,从 而可能使自己的性取向发生偏移。另外求助者幼年与姥姥的关系比较差,母亲也 常说他不会动脑子。在这里同室的学员与其女友在容貌和神情上有些相似,把自 己对女友的思念影射到男室友身上。另外求助者在外时有女朋友,而且一直在一 起,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者。 (二)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分析 1、求助者问题的ABC,求助者被劳教后女友一直没有接见,没有消息。(A) 出现苦恼、烦躁、焦急、逃跑思想。(C)其不合理信念是女友必须来看他,否则就是要和他分手,就要报复她。 2、通过分析引导进入领悟阶段。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明白一个事实,他女 友没有来看他,就认为她要和他分手,仅仅只是一种猜测,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 说明她就是要和他分手。女友没有来看他是事实,但是没有看他可能有几方面的 原因:比如女友生活比较困难,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维持自己的生活都比较困 难,没有办法来看他;还有求助者一次一次的劳改劳教对女友造成了很大的社会 压力,她虽然很想来看他,但人总是生活在与人的交往中,可能是担心别人的看 法不敢来看他。自己作为求助者的男友最大的心愿就应该是让对方过的幸福,如 果她认为他来看你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话,你还想让他来看你吗?就算是对方决 定和你分手,你现在在劳教所里,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你的主动权有多少呢? 对方不愿当着你的面向你提出离婚,一方面可能时因为她不想当面伤害你的感 情,免得彼此都尴尬,或者认为既然要分手何必再痛苦一次呢?现在看来最坏的 结果就是她最后和你分手了,但现在情况也许要比这好得多。另外求助者可以通 过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在努力和对方取得联系,向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对方 的谅解。 3、修通阶段。通过上面的分析让求助者知道导致自己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 不是因为女友不来接见他,没有女友的消息,而是求助者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导致 的。求助者要改变自己现状,消除不良情绪,自己必须经过努力,放弃自己不合 理信念,积极改造,把自己的情绪调解好。 (三)厌恶疗法 首先告诉求助者自己出现的同性恋症状,与其长期的生活经历有关,一方面 在同年与姥姥的关系不好,母亲也认为他不动脑子。在进入监狱后的十五年正是 自己性成熟、性欲旺盛的时间,这时在监狱里无法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且自 己每天都与同性(男人)生活在一起,影响了自己的性取向。同时宿舍的室友与 自己的女友长的比较像,把自己的对女友的思念影射到室友身上。解教后,找到 自己的女友这种症状自然会好转。其次使用厌恶疗法来消除自己的不适症状。通 过分析知道求助者的靶症状是当室友出现时有异样的感觉和冲动。把在求助者手 腕部套上橡皮圈,拉动皮圈引起的疼痛作为厌恶刺激。要求求助者只要出现症状 就使劲拉动皮圈,并且必须产生痛觉,每天详细记录拉动的次数以及自己的心理 感觉。第一周后,查看求助者的记录,求助者从开始时每天出现不良症状的次数 为6到8次,逐步减少到5到7次,出现异样的感觉的程度也开始减轻。到第二 周结束,求助者出现不良症状的次数家少到2到3次。第四周后,每天出现不良症状每天不到一次,感觉很轻,几乎没有冲动,看到室友与别人交往时没有什么 不同的感觉。两个月后,求助者说自己就是和室友说话没有什么不同感觉,和其 他室友交流是一样的。 (四)巩固咨询效果 经过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对女友没有接见,没有女友的消息能够正确的认识 理解,要求求助者把咨询中的合理情绪疗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将来回归社会 后仍然能够运用合理情绪的方法,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减少不良情绪出现的 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同时,要求求助者正确认识自己出现同性恋症状的原因,学 习性知识,了解性心理,掌握性科学,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拥有合理的性取向。 (一)求助者自评 求助者认为通过咨询,自己已经能够正确看待女友没来接见、没有女友消息 这件事,明白了在当前的情况只有努力学习,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再想办 法去找她,就是人家不同意继续在一起,那也是对方的权利,能够正确对待。如 果现在自己出了问题,反而使自己的愿望更无法实现。同时,自己认识到出现同 性恋症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自己能够和女友正常相处,肯定能消除不良 症状的影响,而且通过厌恶疗法自己的不良症状再也没有出现过。 (二)心理测量 症状自评量表 名称 躯体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分值 1.25 1.3 1.222 1.153 1.2 1.5 名称 恐怖 偏执 精神病 其他 总分 阳性项目 分值 1.285 1.5 1.4 1.285 116 24 (三)其他民警和学员评估 民警反映这一段时间以来,求助者情绪比较稳定,劳动比较积极,能够完成 各项学习任务,夜间睡眠较好。 (四)咨询师评估 咨询结束时,咨询认为求助者的咨询目标因为女友没有接见和没有女友的消 息,带来的苦恼、失眠、焦虑症状已经消除,而且求助者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合理 的认识。同时,求助者的同性恋的症状出现的频率非常低,能正常对待自己室友。 求助者这些变化,不仅使求助者消除了当前困扰自己的症状,而且帮助求助者逐 步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本文档为【心理咨询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8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6
浏览量: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