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

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

举报
开通vip

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 1.羌族舞蹈与羌民族悠久的历史相结合,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有关史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黄河上游我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就有古羌人活动的记载.秦汉时期,羌人的一支名"冉马珑"的羌族部落就居住在今岷江上游,此后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居住在此地区的许多羌族接受着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而今天居住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即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传说我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人类文化初祖夏禹王就出生在这里。在羌族地区,由于历史的沉淀深厚,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使羌族舞蹈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

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
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 1.羌族舞蹈与羌民族悠久的历史相结合,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有关史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黄河上游我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就有古羌人活动的记载.秦汉时期,羌人的一支名"冉马珑"的羌族部落就居住在今岷江上游,此后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居住在此地区的许多羌族接受着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而今天居住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即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传说我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人类文化初祖夏禹王就出生在这里。在羌族地区,由于历史的沉淀深厚,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使羌族舞蹈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风貌。例如:流行于羌区的布兹拉(羊皮鼓舞),便是一种带有古老历史沉淀的宗教祭祀舞蹈。羌族祭礼活动主要由"许"或"释比"(羌族wu师)主持,其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生产知识等主要靠"释比"的传授延续下来。在羌族地区,无论是在庄严的宗教祭礼活动,还是还愿、求雨、占卜、shang zang、qu mo pi xie以及各类节日、春耕秋收等活动中,为了敬神、娱神、媚神,为了消灾避难,祈求神灵降福保佑,都要跳羊皮鼓舞。羊皮鼓舞又分独舞、对舞、集体舞等形式.舞和集体舞主要用于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独舞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舞蹈时,多是沿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响盘(铜铃),其他表演者身穿羊皮褂,手执羊皮鼓,以鼓声、铃声两种不同的音响的有机交融为主旋律,舞蹈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转换,具有敏捷、粗犷、虔诚之特点。鼓铃声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其节奏有力而和谐,及富鼓动性和感召力,既起到了抒发人们情感的作用,也真实地再现了远古时代,羌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祭祀性舞蹈都保留着"万物有灵"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征,可以说是远古时代羌族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带有极为古朴的原始2.羌族舞蹈与羌民族的传统习俗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欢乐的娱乐性与其他各民族的习俗一样,羌族的民间习俗是羌族先民为适应各种生存环境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的集体行为,它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羌族的习俗众多。比如:四月初一的"祭祀会"或"塔子会",十月之一的"羌历年",农历六月的"歌仙会",农业春耕秋收,以及婚事、丧事等都要举行不同类型的庆典和祭祀仪式活动,而且无论举行哪种活动都有舞蹈出现,都要以舞示意。羌族舞蹈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 蹈,集会性舞蹈四大类,虽各具特色,但基本动律较为一致。自娱性舞蹈流行于整个羌区,最具代表性的舞种有"莎朗"和"哟粗布"。跳舞时,人数不限,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围着火塘或场院一圈,沿反时针方向边歌边舞。舞蹈开始,先由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舞至激动时,领舞的男子加快舞步,带头变换动作,时而双腿交替着地,时而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十分热烈,舞至高潮时,常伴以歌声、吼声助兴。羌族舞蹈之舞风古朴典雅、节奏明快、动作有力、粗犷、健美、热情豪放等风格特点的形成,与羌民族特殊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在长期艰苦的生活斗争中所形成的坚强、勇敢、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羌族的舞蹈、音乐素有"唱什么歌,就跳什么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的传统习俗。音乐同舞蹈同时出现,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是数千年来,它时时代代伴随着羌族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是羌族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直接地表达了自己 情动于中,行于言,其言不足,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所谓"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3.羌族舞蹈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羌族信仰多神,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在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祭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羌族人民无论在婚sang、生育、疾病还是在春耕、收割、征战、shou lie以及各种大型活动中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而各种祭祀又无不以音乐歌舞贯穿始终。他们怀着赤诚的心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求山神,地神保佑年年丰收,人畜兴旺;亲人归天时,祈告yin hun的安宁。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不仅在舞蹈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有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性。因而有些宗教ji shi性舞蹈还是专由"释比"(巫师)表演的。按照羌族传统习俗,凡有亲人归天时,都要举行shang zang仪式,唱shang歌,跳shang舞,喝shang酒以志永别。而当有影响,有威望的老人死后,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不仅要请"释比"念经,还要跳羊皮鼓舞及花qiang舞。跳舞时,六至八人戴面具,敲打羊皮鼓,排成长蛇阵,先到祖先墓地转圈,后在空地跳羊皮鼓舞。有的则是在室内死者灵前围棺而跳,拜四方神,拜死者。接着由八至十六人组成花qiang队跳花qiang舞(即明火qiang上裹缠彩色布条,qiang筒上吊以各色纸条和挑绣的彩飘带),左肩挎qiang,右手执刀,边唱边跳,至祖先坟地,将彩色纸条撒在坟墓上。酒席之后全村男女老幼还要跳一种主要在丧事、民间举办酒席时所跳的自娱性舞蹈《席步蹴》。此舞以唱为主,动作简单,颇为原始古朴。羌族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他到另外一个世界中 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要用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以及对死者亡灵的超度。羌族这些原始信仰的崇拜方式,虽然缺少理论色彩,但却显示出羌族先民将灵魂不死观念和血亲敬仰的观念结合起来,一方面希望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也祈求祖先的神灵能庇护自己的后代,家族兴旺,无灾少难,生活安宁。 4.羌族舞蹈与战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艺术起源与劳动.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羌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不仅与羌民族之原始牧农业、狩猎业等生产劳动及其原始宗教信仰有关,而且与古代战争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羌族舞蹈中有不少都是反映羌族生产劳动情况以及战争情景的。例如:羌族先民在原始时期是以狩猎和畜牧为生的,因而狩猎是羌族先民经常进行的一项生产劳动。每当寨中的猎手打到一头野猪或豹子老虎等猎物时,寨民们都要跳狩猎舞,以示庆贺。又如羌族地区各村寨每当春耕及秋收前后或盖房子等,都要跳自娱性或集会性舞蹈,以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祝福主人家平安幸福。而且在羌族舞蹈中有许多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生产劳动状况的,其表现形态和动作均给人以生动的农舞形象之感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如表现劳动欢快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娃西切玛"、"姜得儿学"、"石奎余奎"等,其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同体轴向转动时,很象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包在搓粒;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像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在舞蹈中出现的摸摆律形态则又像茂密的农作物随风摆动,给人一飘逸秀美的感觉。另外,舞蹈中出现的蹲跳,拐腿,搓步跳等,又是模仿了野鸡、獐子等动物的动作。羌族妇女擅长挑花,刺秀,因而女性舞蹈则往往与她们精致的服饰有关。今天流行与岷江上游北部羌区的民间祭祀性舞蹈《跳钾》、《跳盔甲》和《铠甲舞》,就是与古代战争有关的舞蹈。唐代诗人卢伦在《塞下曲》中所描述的《金甲舞》,从其舞蹈形式和内容看,与今天流行于黑水河上游羌区的《跳盔甲》和《铠甲舞》相比应属同源舞蹈。三种舞蹈都是以武士装束来表现战争悲壮情绪的男子舞蹈。此种舞蹈原是为有战功的将士举行大葬式表演,后来在一般葬礼中也跳此舞。与此同时,古代羌人在出征抗敌前还要举行出征仪式的集会性舞。这种以兵器和阵形为仪式的演兵操练性舞蹈,其目的既是用以统一意志,提高士气,显示武力,也是羌族男子勇敢和强悍的性格表现,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英雄气概。5.羌族舞蹈与音乐,文学相结合,充满着迷人的观赏性.在羌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其音乐、 舞蹈、文学三者之间结合紧密,具有不可分割性。能歌善舞的羌族人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等思想情感变化和表现都离不开歌与舞.而且是有舞必歌,有歌必舞,歌舞中又包含着特定的文学内容,边歌边舞均结合具体的内容给予叙述的词句,使歌舞的形象变得极为生动,活泼。无论是节日喜庆,丰收还愿、迎宾待客、祭祀鬼神、婚嫁丧葬,羌民都要以舞示意。且往往是越 歌声越强烈,情绪越高涨。舞蹈时,伴歌舞曲的旋律朴实优美,内舞得兴奋时. 容丰富,节奏缓紧适度,拖腔婉转动人,很有典雅,朴素,豪放之感。与此同时,羌族的民歌,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其悦耳动听的歌声,悠扬婉转的羌笛、口弦和朴素、健康、粗犷优美的舞蹈相结合,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使舞蹈显得更为丰满,更富特色和生命力。 6.民族服饰对产生舞蹈动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羌族舞"布兹拉"中表演者(主祭师)头戴猴皮帽,身着麻布百褶裙,外套豹皮背心,腰挂短剑;腰后吊铜勾、铜钱、鹰爪、贝壳等物;手拿响盘,扛神棍或执旗幡,在参与的群众中他们也手执皮鼓、响盘或花伞;边击鼓边舞蹈。由于"服饰"有作为个人身体延伸的意义,因此最需被"特殊化"来表达一个民族的特色;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有如在羌族舞"撒朗"和"哟粗布"中男舞者头缠白布或黑布头巾,身穿麻布大襟长衫、深色中式长裤,束黑腰带,扎绣花裹肚荷包,外罩羊皮背心,小腿裹腿,脚穿绣花云云鞋。服装的多样性在羌族舞蹈中起着重要作用,也给羌族舞蹈的多元化注入新的色彩。
本文档为【转 羌族舞蹈的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