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

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

举报
开通vip

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北京市)——理科综合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年03月03日浏览次数: 106 查看评论字体 ?(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试卷 题号 学科 分值 1—5 生物 30分 选择题(单选)120分 6—12 化学 42分 13—20 物理 48分 21—24 物理 72分 非选择题180分 25—28 化学 58分 29—31 生...

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
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北京市)——理科综合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年03月03日浏览次数: 106 查看评论字体 ?(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试卷 题号 学科 分值 1—5 生物 30分 选择题(单选)120分 6—12 化学 42分 13—20 物理 48分 21—24 物理 72分 非选择题180分 25—28 化学 58分 29—31 生物 50分 二、分值比例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 三、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考试内容及要求 生物 一、考查目标与要求 1(考核目标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独立完成生物学教材所规定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要考查的知识内容分为五个部分(详见“生物知识内容表”)。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生物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和?标出。?和?的含义如下: ?:了解所列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要知道其含义,能够识别和辨认它们。能够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进行叙述。 ?: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分析各种生物学现象和数据,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并解答问题。 生物知识表 1、分子与细胞 知识内容 要求 1-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 1-2 细胞结构与功能 (1)细胞的类型 ? (2)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1-3 细胞代谢 (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 (2)酶的特性和作用 ? (3)ATP的特性和作用 ? (4)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 (5)光合作用 ? (6)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 1-4 细胞增殖与分化 (1)细胞周期 ? (2)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意义 ? (3)细胞的分化 ? (4)细胞的全能性 ? (5)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 (6)细胞癌变 ? 2、遗传与进化 知识内容 要求 2-1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4)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 ? (5)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 ? 2-2 遗传的细胞基础 (1)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 ? (2)配子的形成 ? (3)受精作用 ? 2-3 遗传的分子基础 (1)遗传物质的证据 ? (2)DNA的结构 ? (3)DNA的复制 ? (4)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 2-4 遗传变异 (1)基因重组 ? (2)基因突变 ? (3)染色体变异 ?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 (5)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 ? 2-5 生物进化 (1)生物进化理论 ? (2)物种形成 ? (3)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3、稳态与环境 知识内容 要求 3-1 植物激素 (1)生成素的生理作用 ?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 ? 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生理意义 ?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 (3)人脑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 (4)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功能 ?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其在稳态维持中的关系 ? (6)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应用 ? (7)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3-3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 ? (2)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 ? (3)生态系统的结构 ?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6)生态农业 ? (7)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 ? 4、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知识内容 要求 4-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2)工具酶的主要类型、特性及作用 ? (3)操作步骤 (4)应用于前景 4-2 克隆技术 (1)克隆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 (3)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 (4)细胞融合 ? (5)单克隆抗体 ? 4-3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原理 ? 5、生物技术与实践 知识内容 要求 5-1 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 (1)制作临时装片 (2)临时装片的染色 (3)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 5-2 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 掌握程度 (1)光合色素的分离 参考生物 (2)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能力要求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2)实 5-3 微生物培养与利用 (1)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验与探究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能力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5)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5-4 调查 (1)遗传学调查:群体调查、家系分析 (2)生态学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5-5 生物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和一般方法 (1)生物学重大发现的启迪 (2)做出假设和预期 (3)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4)收集、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判断 (5)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化学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通常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考试范围涵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 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5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将上述内容按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5个部分。详细内容和要求列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分别用罗马数字?、?、?标出,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的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表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化学科学特点 (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 (2)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3)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物质变化及其能量变化等基本原理和规律 ? (4)了解化学能识别、改变和制备物质 ? 2(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运用以实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获取事实和证据并解释相关化学问题 ? (2)能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比较等方法研究化学问题 ? 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1)识别分子、原子和离子(包括原子团) ? (2)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 (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元素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离子符号 ?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 ? (3)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 (6)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 ? (7)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 3(溶液和胶体 (1)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 (2)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 (3)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计算 ? (4)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 ?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5)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 (2)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 (4)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 (5)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成及其重要应用 ? (6)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 (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 (9)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 (10)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 ?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 (4)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 ?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6)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 (7)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 +-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 (10)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 (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 (3)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 2(常见非金属元素 (1)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 3(结合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了解运用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 ? 4(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 (3)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 (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5)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 (6)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 (2)从官能团的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 (3)根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 ? (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 (5)认识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 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 (2)认识维生素、食品添加剂和药物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3)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 (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 (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 (5)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 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 3(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 ?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5(了解溶液pH的测定方法 ? 6(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 7(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 8(能根据实验要求,做到: ?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3)描述实验现象和收集有关数据 (4)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5)识别或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9(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 物 理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核目标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2(考试的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知识与能力做简单对应。 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属基础的和较高的两个层次。基础层次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较高层次的能力包括“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各种能力的具体含义如下: (1)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理解知识的含义,把握物理情景的本质特征,并能将知识与情景联系起来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与其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研究对象及运动(变化)的特点,正确选用物理量、物理规律描述其物理状态、物理过程。 ?领会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指根据给定的情景,利用已知的知识和方法,针对问题进行逻辑推断、归纳和论证,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正确推断,明确物理状态的存在条件,定性分析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 ?根据具体问题,运用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运算、估算,进行论证和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和结果正确地表达出来。 3(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指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已有条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了解基本仪器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基本仪器。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够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实验故障,正确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对误差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评价实验结论。 4(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将较简单的实际情景抽象为与之对应的物理问题,弄清其中的状态和过程,找出相关条件和主要因素。 ?将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结论。 5(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指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通过阅读和观察,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从新颖的物理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或解决方案,构建适当的简化模型,并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 ?依据已有资源,设计简单实验,组合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探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探究的过程、方法和结论,做出解释和评价,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上述五种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在考查这五种能力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同时也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虑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北京市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参照《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试行)》制定本部分内容。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等部分,涵盖六个模块(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3-1、3-2、3-4、3-5)的内容。具体模块划分的考试范围内容要求见表1《考试范围》。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物理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标出,其中?、?的含义如下: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 考试范围 物理1 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于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2 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3-1 电场;电路;磁场 3-2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表2 物理知识内容表 一、质点的直线运动 要内容 说明 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 2(位移;路程 ? 3(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及其图像 ?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速率 ? 5(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其图像 ? 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要内容 说明 求 6(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 ? 7(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 1(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8(形变;弹力;胡克定律 ? 9(力是矢量;矢量和标量 ? 2(能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共 点力的平衡问题 10(力的合成和分解 ? 1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 12(超重和失重 ? 三、质点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要内容 说明 求 1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 14(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加速度 ? 15(抛体运动 ? 16(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圆? 周运动的向心力 斜抛运动只作 ? 17(重力;万有引力 定性要求 ? 18(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19(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 20(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 21(离心现象 四、机械能、动量 要内容 说明 求 22(功;功率 ? 23(动能;动能定理 ? 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24(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 变的关系 于一维的情况 ? 25(弹性势能 2(能够运用机械能知识和动量知识解决? 26(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包括碰撞、反冲、火箭等问题 用 ? 27(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 28(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五、振动和波 要内容 说明 求 29(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 30(单摆;单摆周期公式 ? 31(受迫振动;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 32(机械波;横波和纵波 ? 33(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 34(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 35(多普勒效应及应用 六、电场 要内容 说明 求 36(静电现象;两种电荷;点电荷 ? 1(能够37(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电荷守恒 ? 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带38(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 叠加 电粒子在电 ? 场中的运动 39(电场对电荷的作用;电场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 4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2(带电 ? 粒子在匀强41(静电感应;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静电危害的防治 ? 电场中运动42(示波管;示波管及其应用 ? 的计算,只43(电容器的电容 限于带电粒? 4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电容器 子进入电场 时速度平行 或垂直于场 强的情况 七、稳恒电流 要内容 说明 求 45(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 46(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 47(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 48(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 49(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焦耳定律 ? 50(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 5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 安法测电阻 ? 52(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八、磁场 要内容 说明 求 ? 53(电流的磁场 1(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与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 ? 情况 54(磁感线;地磁场 ? 55(磁性材料;分子电流假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说 ? 场中的运动,涉及洛伦兹力的计算限于v与B平行或垂56(磁感应强度;磁场对通? 直的两种情况 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 定则 ? 57(磁电式电表原则 ? 58(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洛伦兹力 59(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九、电磁感应 要内容 说明 求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 60(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 限于l垂直于B于v的情况 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 6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 势;右手定则 点电势的高低 ? 62(反电动势 ? 3(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会处理 63(自感现象;日光灯;涡流 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问题 十、交变电流 要内容 说明 求 64(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 像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 对变压器只要求65(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讨论单相理想情况 ? 66(变压器的原理;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 ? 67(电能的输送 十一、光的折射 内容 要说明 求 68(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 69(全反射;临界角 ? 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 要求 70(光导纤维 ? 71(光的色散 ? 十二、光的本性、近代物理知识 要内容 求 72(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 7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 74(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 75(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 76(光的衍射现象 ? 77(光的偏振现象 ? 7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 磁本性;电磁波谱 ? 79(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80(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波是概率波 ? 81(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 82(不确定性关系 ? 83(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 84(电子的发现;电子比荷的测定 ? 85(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 86(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氢原子的电子云 87(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 88(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人类对物质结构的? 认识 ? 89(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 90(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91(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 92(氢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 9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结论 十三、实验 内容 说明 94(研究匀变速直 线运动 95(探究弹力和弹 簧伸长的关系 96(验证力的平行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四边形定则 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97(验证牛顿第二电压表、多用电表、示波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定律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98(研究平抛运动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99(探究动能定理 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100(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101(验证动量守恒 定律 102(探究单摆的运 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 速度 103(测定金属的电 阻率(螺旋测微器的使 用) 104(描绘小灯泡的 伏安特性曲线 105(把电流表改装 成电压表 106(测定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 107(多用电表的使 用 108(示波器的使用 109(传感器的简单 使用 110(测定玻璃的折 射率 111(用双缝干涉测 光的波长 十四、单位制 要内容 说明 求 知道国际单位 112(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 制种规定的单位符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千瓦时、电子伏特(eV)等 号
本文档为【北京高考理综说明[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6-03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