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课 印度文明

第4课 印度文明

举报
开通vip

第4课 印度文明第4课 印度文明 第4课 印度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哈拉帕文明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地位。 (2)知道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划分和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佛教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4)知道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和教义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与方法 (1)教师通过考古资料的介绍,使同学们认识到,古印度文明早期的主要成就。 (2)教师通过对种姓制度起源所依据的一个神话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印度四个种姓的差异和种姓制度所给印度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

第4课 印度文明
第4课 印度文明 第4课 印度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哈拉帕文明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地位。 (2)知道印度种姓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对社会成员的划分和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佛教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4)知道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和教义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与方法 (1)教师通过考古资料的介绍,使同学们认识到,古印度文明早期的主要成就。 (2)教师通过对种姓制度起源所依据的一个神话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印度四个种姓的差异和种姓制度所给印度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网上搜索获取古印度文明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古代印度人为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就,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古印度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古代印度人所取得的文明成就,使学生对我们现在的重要邻邦印度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印度和中国同为两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对印度的现状有一个了解。 (2)通过了解佛教,使学生对我们周围所保留的佛教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姓制度,早期佛教是本课教学的另一重点。 本课导语 本课导语从对“死亡之丘”摩亨佐?达罗的介绍,引出了作为印度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哈拉帕文明,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印度古典文明的兴趣。 子目内容 哈拉帕文明 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历史上所讲的古代印度和现代印度地理范围上的差别。哈拉帕文明的成就和主要特征将是本目讲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一段大字说明了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和古印度的早期文明是哈拉帕文明,并指出它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荼人。第二段大字讲述了哈拉帕文明的成就与主要特征,指出其重要特征是城市的精心规划与建设。第三段大字介绍了印度最早的文字“印章文字”。 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划分是本目的重点,讲清种姓制度的特点与历史影响,是本课的难点。第一段大字介绍了种姓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四个种姓。指出,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由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雅利安人内部分化的结果。第二段大字阐述了四个种姓之外的贱民的社会地位。第三段大字介绍了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影响。指出,种姓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妨 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早期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一大宗教。本目介绍了佛教的产生、主要教义和主张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内容。第一段大字介绍佛教产生的时间和创始人。第二段大字介绍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它的基本教义。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公元前4世纪为早期佛教(又称原始佛教)时期,这是佛教的初创阶段。第三段大字介绍了佛教获得广泛社会支持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指出它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资料 1、历史事实简介 (1)哈拉帕文明 南亚次大陆文明最古老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由于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所以它被称为哈拉帕文明。它大致存在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为250多处,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萨雷?科拉和坚戈,南至濒临阿拉伯海的坎吉塔尔,东达今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普尔,西抵今巴勒斯坦与伊朗交界地区的苏特卡根?杜尔,南北纵深1100多公里,东西横跨1600多公里,覆盖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对南亚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印度历史年代和文明年代的开端上溯了1000多年,从而使古代印度进入了人类文明发源地的行列。 在哈拉帕文明时期,印度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时文明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锻铸和焊接技术。虽然石制的刀、罐等仍然在使用,但铜或青铜制的斧头、凿子、镰刀、矛、短剑、鱼钩、碗、镜子等生产、生活用具和武器已属常见。农业是哈拉帕文明的基础和主要部门,由于铜器出现,农业更加发达,人们使用青铜鹤咀锄等耕种田地,用水牛、牦牛等作牵引,犁是木制的。栽培的主要作物有大麦、小麦、棉花、胡麻、香蕉等。棉花的栽培是古印度居民最突出的农业成就。个别地区还种植了水道。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人们已经驯养了黄牛、山羊、绵羊、猪、狗、象、骆驼、鸡等。狩猎物有鹿、野牛、虎、熊、野兔和鱼类。 在这一时期,印度的手工业也达到了较高水准。纺织和陶器制造是当时主要的部门,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当地许多家庭都有纺车。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擅长制造一种很具特色的红色陶器,这种陶器十分结实耐用。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日渐活跃。这是印度不但内部贸易兴盛,国际贸易也很频繁。人们在哈拉帕文明遗址中发现了有螺旋头或动物头的别针、有插口的铜或青铜手斧等西亚的器物,还发现了玉、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这些都不是印度所产,而是通过与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和中亚的贸易得到的。后来人们又在坎贝湾附近的罗塔尔发现了一座长216米宽37米的巨大船坞,还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水道,来自西亚、中亚、北非的商船把各种宝石、工艺品、矿产等运到这里再输往各地,而次大陆的木材、棉花、纺织品、 象牙、香料也从这里运往海外。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和繁荣,城市的精心规划与建设是哈拉帕文化的重要特征,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其中杰出代表。这两个城市的面积和布局都很相似,大约各占地85万平方米,均由西面的上城(也叫卫城)和东面的下城(即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城市的街道十分整齐,宽大的主街和狭窄的小巷纵横交错,街面由规则的方砖铺成,下面有四通八达的排水沟。哈拉帕的下城内建造有许多居民的房屋和不同的店铺,上城由高达13米多的城墙环绕,其人口大约在3万左右。摩亨佐?达罗的城内有谷仓、浴室、餐厅等许多建筑物,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位于上城北部的一个长12米、宽7米、深2.5米的漏天大浴场。它的南北两边都有通向池底的阶梯,池底和池壁都砌了好几层砖,并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沥青以防止漏水。该城大约有人口4万人左右。另外,从这两个城市的遗址中也反映了贫富差别,富人住在宽敞明亮、设备完善的两层或三层的楼房中,而穷人的住所往往底矮简陋、十分拥挤和杂乱。 (2)达罗毗荼人 是古代印度河流域的一支土著居民,他们皮肤颜色较深,鼻子扁平,说达罗毗荼方言。他们很早就定居在印度河流域,和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等创造了古印度从新石器时代向铜器青铜器时代过渡的文化。 (3)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The Aryans)这一称谓源于梵文,是“自由出身”或“高贵”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他们生活在包括今日俄罗斯、中部欧洲、伊朗、中亚等地区在内的辽阔草原上。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由于气候变暖、人口增加等原因,他们开始了由北向南的大迁徙。“雅利安”是迁到伊朗和印度的这支人种的称呼。他们是伊朗、印度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利安人对自己的外表很自豪,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头发是金黄色,鼻梁笔直高耸,身上长着浓厚的体毛。他们把这些当作本民族的特征,并赋予这些特征以美丽、高贵的含义。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一部分雅利安人南亚次大陆的西北大门,进入旁遮普地区。在他们眼里,那些先于他们定居在次大陆的民族邪恶、野蛮,于是,他们以惯用的方式,用血与火征服了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印度的历史进入了所谓的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900年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是后期吠陀时代)。从这个时代到公元4世纪笈多帝国兴起,印度人民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也产生了种姓制度这一对其文化发展主要起负面影响的制度模式。 (4)种姓制度的含义 种姓制度是印度文化中颇有特色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Varna),意为颜色、品质。中国古籍称之为“族姓”或“种姓”,16世纪来到南亚次大陆的葡萄牙人则称其为“卡斯特”(Caste),意思是种、出身等。 (5)印度种姓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由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两大瓦尔那集团的出现是征服战争的直接后果。征服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Dasas),意为“敌人”(后指“奴隶”)。于是种姓制开始萌芽,产生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这种根据肤色来划分居民等级的做法。种姓制度的产生也是雅利安人内部分化的结果。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内部已经有了贵族和平民的区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由游牧生活转入农业定居生活,随着社会经济与劳动分工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也日益加剧,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瓦尔那集团的划分,终于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为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僧侣贵族组成,他们掌握神权和教权。第二等为级刹帝利,由王族、官吏和武士构成,他们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为吠舍,由雅利安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他们是从事农、牧、工、商等业的平民大众。第四等级为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中有雇工、奴隶,也有各行各业的独立生产者。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最受人们鄙视。贱民只能住在与世隔绝的村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不洁”职业,如充当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者、皮革工人、清道夫等。他们必须穿破旧的衣服,用别人遗弃的破容器吃饭。贱民只能使用他们自己的寺庙和水井,并小心避免沾污其它高种姓的人。走在路上时,他们要在身上挂一个响铃,或敲击某种器物,以告知高种姓的人及时躲避。人们把接触贱民甚至看到贱民都视为极为不幸的事。 (6)种姓制度的特征 按照家庭血统划分贵贱,种姓之间界限森严,职业世袭和实行内婚制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重要特征。高级种姓出身的后代理所当然的属于高级种姓,低级种姓出身的子女,因为血统的关系仍然是属于低级种姓。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此外,种姓制度在饮食等社会生活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许多印度人宁肯饿死,也不愿食用较低种姓准备的食物。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世袭的规定有所松动,高级种姓的人因为贫困可以去从事农耕和经商等原来低级种姓的职业,但低级种姓的人却不能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社会分化加剧和混婚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出现了允许“顺婚”,禁止“逆婚”的变通办法,也就是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的女子,但低级种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级种姓的女子,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7)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和《摩奴法典》 统治阶级利用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圣的宗教外衣。婆罗门教是由雅利安人的 原始宗教演变而来的,它把《吠陀》作为经典。吠陀(Veda)一词是“知识”、“学问”的意思,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它由《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组成,其中《梨俱吠陀》最古老,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1000年,是吠陀经典的核心,也是印度文化思想的源泉。 婆罗门教崇拜的三大主神是最高主宰和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它主张“三神一体”,“梵我同一”。该教宣称,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出于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它引用《梨俱吠陀》中的神话说,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Purusa)的身体,他的口转化为婆罗门,双手转化为罗阇尼亚(后来称为刹帝利),双腿转化为吠舍,两脚则变为首陀罗。与此同时,婆罗门教也极力主张“轮回业报”说。按照这一理论,人生是一种轮回转世的循环。宣扬凡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者,来生可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必将降为较低的种姓,甚至畜生。例如,首陀罗犯上作乱,下世就会变成粪蛆,要轮回120转才能变为人。婆罗门教还将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承认他们有权参加入门式,从而在宗教上获得新生。它把首陀罗称作“一生族”,不允许他们学习吠陀经典和参加宗教祭祀活动。很显然,这套教义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逆来顺受,不作反抗,维护种姓制度,从而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和精神枷锁。 为了实践这套教义并把世俗生活纳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罗门教为其教徒规定了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梵行期,亦称“学生期”,即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过独身苦行生活,一般需要12年;家居期,居家过世俗生活,结婚生子,敬祖教子,进行家祭并施舍;林栖期,家事既毕,携妻隐居森林深处,过简朴的修行生活,苦思冥想,严格奉行教规;遁世期或苦行期,弃家云游四方,以接受施舍为生,把苦乐置于度外,严守五戒,以期得到最后解脱。雅利安男子一生的“四行期”只适用于再生族的种姓。 婆罗门教的这套教义和理论以及修行生活,被后来产生的耆那教和佛教所吸收和采纳。到公元6—7世纪,经过宗教改革后,婆罗门教为印度教所取代。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阶级还制定了种种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根据印度神话的说法,摩奴是创造神梵天的孙子,也是人类的始祖。假托摩奴名义制定的这部法典,其目的是为了在应有的次序上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摩奴法典》全书共12章,该书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各种姓的不平等关系在法典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诸如侮辱、伤害、盗窃和杀人等刑事罪方面,四种姓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定。法典规定:低级种姓用肢体的一部分伤害了高种姓的人,就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如果首陀罗向婆罗门傲慢吐痰,国王可叫人切去他的双唇。如果他辱骂前三个种姓(再生族)的成员,会被割掉舌头。如果首陀罗胆敢对婆罗门的义务提出意见,国王可派人将沸油灌在他的口内和耳朵内。但是,如果婆罗门辱骂了首陀罗,他只要付12钵那的罚金就可以了事。当其它种姓犯奸应处死刑时,婆罗门则可以用剃发来代替死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摩奴法典》的一切规定都是维护高级种姓,尤其是婆罗门的利益的。 《摩奴法典》是印度历史上第一部正统的权威性法典。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不仅对印度,而且对次大陆周边国家也有影响,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和爪哇岛的许多律书和法令都与它有关,甚至英国人在统治印度指定法律时,也参考了该书。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其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许多种姓和亚种姓,印度独立前,种姓的数字达到了3000以上。直至今日,印度仍然存在着种姓制度的残迹,受压迫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种姓制度在一度程度上向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但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强盛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8)佛教产生前的印度社会 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次大陆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共存,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个被称为“宗教王国”的地方。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 公元前6世纪初,次大陆北部主要有摩揭陀等16个国家,史称列国时代,它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兴起之时。在列国时代频繁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刹帝利种姓的军事行政贵族获取了大量财富,并得到了可观的国内赋税收入,政治经济实力急剧增强,他们对享有种种特权的婆罗门心怀不满,更不甘心长期屈居于婆罗门之下。 在列国时代,印度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铁器广泛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质地细腻、表面抛光的“黑精陶”出现,城市繁荣,工商业兴盛,行会组织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公元前6世纪印度产生了铸币。这时印度与海外的贸易也十分活跃,商人们组成商队用车船把印度的产品运向远方,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吠舍中崛起了一个拥有巨资财富的大商人阶层,他们构成了吠舍种姓的上层。和刹帝利一样,吠舍上层要求打破婆罗门的特权以及它对宗教和知识的垄断,取得与自己的财富相适应的社会地位。而吠舍下层和首陀罗生活状况恶化,不时群起反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在这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印度思想界空前活跃,出现了各种反对婆罗门正统思想的思潮,当时统称为“沙门思潮”,兴起了许多新的哲学派别和新的宗教。据佛经记载,当时有“六师”、“六十二见”、“九十六外道”,各派竞相表达自己的学说和见解,在思想领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产生了耆那教和佛教两个重要宗教,掀起了一场宗教革新运动。据说,耆那教由筏驮摩那(后被称为耆那大雄,意即战胜情欲的伟大英雄)创立,该派反对婆罗门的权威,认为灵魂解脱之路在于奉行正智、正信和正行“三宝”,提倡苦行主义和非暴力,相信万物皆有灵魂,其教徒行走时要清道,以防踩到小虫,饮水前先要过滤,以免某些生物遭到毁灭。佛教则以更重实际、更有组织的方式向婆罗门的地位进行挑战,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9)释迦牟尼和佛教的产生 佛教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前485年),系古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王国(在今尼泊尔王国境内)的净饭王之子,属刹帝利种姓,自幼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曾娶妻生子。据说,他在出游时遇到老者、病者、死者和修道者等四种人,感到人生皆苦,试图找出一种摆脱诸种痛苦的办法,在29岁时毅然弃家修行。此后,他到处访师求道,还在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苦修了6年,但一无所得,于是决定放弃苦行,选择一条在自我放纵和肉体苦行之间的道路,终于在当时的宗教城市菩提迦耶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创立了佛教。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他还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成佛后即开始向人们宣说自己证悟的“真理”,在北印度许多地方说法,吸引了众多的信徒,80岁时在拘尸那迦的娑罗树林中逝世。 (10)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特点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公元前4世纪为早期佛教(又称原始佛教)时期,这是佛教的初创阶段。原始佛教吸取了婆罗门教的轮回业报思想,创造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教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其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 四谛说是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说明世间充满着痛苦,认为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离别、五阴盛(色、受、想、行、识),可谓“一切皆苦”。集谛探讨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指出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灭谛讲述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其中最关键的是消除欲望,才能达到理想的无苦境界,也就是摆脱轮回、不生不灭的涅槃之境。道谛阐明进入这一境界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 八正道主要解释道谛所遵循的八种途径,即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念)、正定(正确的修习禅定)。 十二因缘说(也称缘起说)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佛陀认为,世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依赖于相互作用的因缘,事物随因缘合和而产生,又随因缘离散而消亡。他把人生分成十二个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例如,“无明”(无知、不懂佛教“真理”)是产生“行”(造业)的条件,“生”是产生“老死”的条件;而如果没有“无明”则“行”也随之消失,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归根到底,只有消除“无明”,才能得到解脱。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是证明文件真实的一种标记。这里用来比喻佛教的教义,要以这三种标记来证明其是否为真实佛法。“诸行无常”是说世界万有变化无常;“诸法无我”是指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涅槃寂静”是说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 提倡“众生平等”是原始佛教区别于婆罗门教的重要特点。佛教反对婆罗门关于四种姓 是从原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出来的说法,创造了自己的四姓本缘说。根据佛经的说法,四个种姓都是由生活在大地上的光音天众发展起来的,他们同为一色,同为一种。社会上的不同种姓是不同职业分工的结果,没有贵贱之分。 原始佛教是当时具有改革思想的重要宗教之一,它以“无我”说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梵我同一”论,以“众生平等”说来反对种姓制度,适应了正在迅速扩张势力的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的需要,也反映了备受压迫的下等种姓的某些要求;它重信仰和修心,反对苦行和杀牲献祭,并用通俗的语言传教,因而获得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支持。但它接受并发展了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说,引导人们抛弃现实世界,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11)佛教的发展和传播 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进一步发展。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较大,加上各僧团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以后又在这两部中分裂为18部或20部,这些不同的派别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思想体系。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在位时,积极扶持佛教,大力弘扬佛法。为了统一佛教的教义和戒律,阿育王召集各地僧人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集结,议定了佛教经典,使佛教的经、律、论三类经典基本齐备。(佛教的经典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总称三藏。“经”是佛陀关于教义的说教,“律”是为僧众制定的戒条和生活规则,“论”是对教义的解释和论述。)除此之外,他还派遣高僧到锡兰、缅甸、克什米尔、尼泊尔、马其顿、埃及、叙利亚等地去传教,使佛教不仅在次大陆内部影响日广,而且越出印度国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公元1世纪,佛教出现了一个新派别,称为大乘佛教。“乘”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大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故名“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大乘佛教主要有两派: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相同,但在宗教实践上和理论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小乘仅把佛陀看作是圣贤、伟人和现实的教祖,而大乘则把佛陀尊奉为威力无比、全能全智的神。小乘主张修三学(戒、定、慧)和八正道,大乘则兼修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坐禅、智慧)和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菩萨行。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则以普度众生、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为最高目标。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小乘认为要修行非出家不可,大乘则允许在家修行。标榜“度他”的大乘佛教比强调“自度”的小乘佛教得到了更多的追随者,逐渐在印度佛教中占了主导地位。因此,佛教史把公元1世纪至7世纪称为大乘佛教时期。 2、图片说明 (1)古代印度地图 (2)摩亨佐?达罗遗址 (3)圣牛水印 (4)佛陀像 (5)桑奇佛塔 节选自《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各抒己见 (1)神话中所指的“口、臂、腿、脚”有何含义,婆罗门这样宣传用意何在, 这种说法出自属于《梨俱吠陀》的著名的《原人歌》,意为口为婆罗门,双臂为刹帝利,双腿为吠舍,双脚为首陀罗。婆罗门这样宣传意在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把种姓的差别归结为神的意志,从而使人们安分守己,忍受一切苦难。 (2)你见过佛塔吗,你能列举出一些中国建造的佛塔的名称和它们所在的地点吗, 有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宁夏银川的海宝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浙江杭州的六和塔等。 4、动手动脑答案 印度——印章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巴比伦——楔形文字。 5、学术动态简介 哈拉帕文明消亡的原因 作为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8世纪,从那时起,城里建筑物破败,供水和排水系统失修,道路难以通行,贸易停顿,以至城址也被人们遗弃。于是,曾经灿烂辉煌的哈拉帕文明消失了。一度繁华喧闹的摩亨佐?达罗变成了人迹灭绝的废墟。直到1922年,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们才第一次发现了这座古城的废墟,因城中遍布骷髅,所以称之为“死亡之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学者们作了种种推测,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外族入侵说 有学者提出了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大批屠杀摩亨佐?达罗城内居民导致该文明的衰落的说法。可是入侵者又是谁呢,有人曾提出可能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然而事实上雅利安人入侵的年代比这座古城毁灭的年代晚得多,相隔几个世纪。因此,入侵说也因缺少证据而不能作为定论。 ?地质和生态变化说 有些学者如R?L雷克斯、S?威尔帕特等,从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死亡之丘”可能是由于远古印度河床的改道、河水的泛滥、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特大的洪水把位于河中央岛上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了。然而,有些学者不赞同上述说法,认为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的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就会随着洪水漂流远去,城内不会保存如此大量的骷髅。考古学家在古城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任何证据。 有些学者猜测,可能是由于远古发生过一次急性传染疾病而造成全城居民的死亡。然而 这一说法也有其漏洞,因为无论怎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不可能使全城的人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全部死亡。从废墟骷髅的分布情况看,当时有些人似乎正在街上散步或在房屋里干活,并非患有疾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内部阶级斗争说 有学者认为从摩亨佐?达罗城的建设耗费之大和阶级分化十分明显的特征来看,当时它的内部阶级关系一定非常紧张,出现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是完全有可能的。据此,他们认为是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导致了摩亨佐?达罗城的灭亡。然而,由于保留的文字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太少而且无法释读,这种阶级斗争说也只能是一种猜测而已。 ?大爆炸说 在对“死亡之丘”的研究中,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即在城中发现了明显的爆炸留下的痕迹,爆炸中心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科学工作者还在废墟的中央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碎块,这是黏土和其他矿物烧结而成的。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高达1400—1500?,这样的温度只有在冶炼场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才能达到。然而岛上从未有过森林,因而只能推断大火源于一次大爆炸。 也有人认为,在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下,大气层中会形成一种化学性能非常活泼的微粒,这些微粒在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并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球形“物理化学构成物”,形成这种构成物的大气条件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积累多了便会发生猛烈的爆炸。随着爆炸开始,其他黑色闪电迅速引爆,从而形成类似核爆炸中的链式反映,爆炸时的温度可高达1(5万度,足以把石头熔化。这个数字恰好与摩亨佐?达罗遗址中的发掘物相一致。据推测,摩亨佐达罗可能是先被有毒空气袭击,继之又被猛烈的爆炸彻底摧毁。而在古城的大爆炸中,至少有3000团半径达30厘米的黑色闪电和1000多个球状闪电参与,因而爆炸威力无比。 还有人认为,摩亨佐?达罗毁于外星“宇宙飞船”。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推测。3500万年前,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在印度上空游弋时,可能意外地发生了某种故障而引起爆炸,以至造成巨大灾难。然而外星人是否存在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故此证据不足。 ?综合因素说 今年来,国内外学者倾向于一种综合因素说。他们认为,自然灾害加剧了哈拉帕文明诸城市的政治经济危机和阶级冲突,内部的削弱给外敌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社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哈拉帕文明的衰亡。 对以上几种观点,现在还难以判断孰对孰错。 四、教案选刊(略) 五、参考资料 赵伯乐:《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版。 [印度]D.D.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档为【第4课 印度文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1-29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