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年级手工教案

二年级手工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二年级手工教案《手工》课程计划与教案 授课教师:梁敏 授课对象:二年级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一手工课程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手工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

二年级手工教案
《手工》课程计划与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授课教师:梁敏 授课对象:二年级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一手工课程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手工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手工活动。进一步了解手工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教室。 3、手工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手工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安全使用手工材料,下课后打扫干净地面的垃圾。 三、活动内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剪贴和立体手工制作 2、卡纸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 四、定期举办手工比赛 举办作品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学年度二年级手工教案 第一课包糖果 活动目标: 1.学习包糖果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一盘糖。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盘糖“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 “小朋友吃过糖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我们来给它们做糖吧。我们一起来包糖果。” 2.请能力强的学生来包糖果。 两手拿住纸的两条花边,反面朝上放好,橡皮泥摆放在纸的中间,将纸的前后两边分别往里折,包住橡皮泥,左右两头的纸分别收拢并扭转一下,糖果就好了。(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目标2)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2)包好一颗糖果后,还可以包另一颗糖,比比谁包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果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延伸: 将糖果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第二课制作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签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制作书签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尝试的习惯。 2、使学生了解书签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制作书签。 【活动准备】 1、书签、彩色丝带、打洞机。 2、卡纸、牙刷、木梳、油画棒或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让学生做动作进入手工室,组织学生坐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书签,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兴趣。 2、让学生讨论书签的作用?(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书签能够帮助阅读者记住阅读的页数,对图书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3、让学生讨论见过的书签及制作方法(可用喷画、撕贴、线条画等多种手工手段制作书签)。 4、教师出示美丽的热带鱼书签,学生观察讨论其制作方法,然后教师讲解示范热带鱼书签的制作方法: ①在厚卡纸上画出热带鱼的图案。 ②用彩笔给热带鱼涂上漂亮的颜色 ③用剪刀沿图案轮廓剪下来 ④在图案后面用透明胶粘上毛线。 5、发给学生足够的制作材料及课本,参照课本第28页制作书签;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播放轻音乐) 6、教师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材料及不同的制作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剪刀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最后不要忘了系上彩带。 7、制作完后,将作品摆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学生制作情况,表扬敢于尝试探索新方法的学生。 活动延伸:让学生在活动角中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送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 第三课漂亮的礼盒 活动目标: 1、学会包装礼盒,掌握包、扎、粘等技能。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盒,各色彩带,包装纸,双面胶,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一学生扮演小猫:“我是小猫咪咪,今天是我的生日,请小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2、师:你们想参加咪咪的生日聚会吗?去的时候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 3、引导学生说出带礼物。 二、出示范例,引发学生兴趣。 1、师:老师也准备了两份礼物。 2、学生观察,教师简单讲解制作过程。 三、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师:我们一起去买礼物吧。买了礼物然后放在旁边的盒子里,再把礼物包装起来。 2、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四、评价学生作品,结束活动。 1、师:我们的礼物都做好了,真是非常的漂亮!现在我们去参 加小猫咪咪的生日聚会吧。 2、学生扮演小猫:谢谢小朋友的礼物,今天我好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3、学生们跳舞结束活动 第四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装饰帽子。 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各种各样造型的立体帽子。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帽子。 教学具准备: 师: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若干个帽子。 生:彩色卡纸、剪刀、透明胶、手工纸等若干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戴上自己心爱的帽子。 2、师生交流帽子的作用。 3、揭示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学习新知。 1、欣赏帽子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帽子的基本型和它们的装饰美在哪里。 2、学生归纳出帽子的基本型和装饰美。 3、请学生上台展示帽子基本型的作法,并启发学生想出其他造 型的作法。 4、教师示范一至两种,在基本型上进行增加或删减形成新帽形的作法。 5、小组讨论本组想要制作的帽子造型并交流。 6、请学生自行归纳出帽子的制作步骤,教师再进行补充。 7、作业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顶有特色有创意的帽子。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三、生开始设计制作,师巡回指导。 四、帽子展示会。 1、小组自述帽子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 2、你喜欢哪组的作品,为什么? 3、随着音乐展示帽子。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增加和删剪的方式来设计帽子,同学们的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很强,设计出了许多千变万化的帽子。其实,关于帽子还有许多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还可以用一些旧报纸或彩色纸折出你喜欢的帽子。 第五课撕花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名画家笔下的儿童画,了解作品的表现,技法,对绘画的多种形式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展示会丰富的想象,并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作品。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想创作的作品。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艺术的创作有基本的理解。 准备工作: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进行: 活动一:欣赏一思考 (1)欣赏毕加索的《保术与木马》胡安的《伙伴》请学生思考——下每一幅图案所表现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给予评价与肯定 活动二: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1)可以教学生运用手中的纸撕成不同形态的花(教师演示) (2)用彩色笔画上枝叶。 (3)用卡张制作花瓶。 (4)由学生自己制作。(学生作业) 师小结:本课抓住学生对撕纸的趣味性,收到极好的效果,通过孩子们团结协作,设计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图案。 第六课一盘点心 【活动目标】 1、在泥工活动中,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各种点心。 3、能够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初步表现点心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点心,如饼干、烧饼、蛋卷、小小酥等。 2、橡皮泥、小盘子人手一份,各种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印章等。 3、轻音乐、欢快音乐、《饼干歌》音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智慧树中的“红果果”和“绿泡泡”要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了,来,我们一起来表演《饼干歌》。 2. 带领学生观察、认识点心。 配课的赵老师端着一盘点心,说:“来,请大家吃点心。”宋老师说:“哇,这么多好吃的点心,我们一起谢谢赵老师。” 宋老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点心吗?(逐一认一认,请学生说出点心的名称)师问:“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的?大还是小?(分别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点心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长长的,还有的上面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呢还有一些图案。 3.请学生尝点心。师:“这么好看的点心,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请个别学生尝一尝,并请学生说出其味道。 4.带领学生一起学做点心。师:这些点心怎么做呢?你会做哪一种?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团圆、搓长、压扁的方法。(可以引用儿歌“伊比亚亚”一起来做,引导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操作。) 5.教师重点示范、讲解蛋卷的制作方法,即先压长、压扁再卷起来。 6.请学生用橡皮泥做“点心”(放轻音乐)。教师:今天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盘点心送给听课的老师们,你可以做宋老师准备的这些点心,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做好了以后自己添加花纹,看看谁做的点心又漂亮又好吃! 7.鼓励学生大胆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8.请学生将做好的点心送给听课的老师们“品尝”,并对她们说一句:“X X X,请吃小点心!”(放欢快音乐) 第七课糖纸粘贴画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学会用糖纸经过加工、组合、拼摆、粘贴成有趣的图形,并掌握技法。 教学重点: 用糖纸加工成物象,掌握技法、技巧。 教学难点: 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 教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糖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品、用具的准备情况,并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范品,引情激趣 师出示范品数幅,问:同学们请看这些图形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感觉它们很美吗?如果我们也动手做一做,来装饰我们的小房间,你感觉如何?想动手做一做吗? 2、揭题,板书:糖纸粘贴画 三、讲授新课 1、多媒体出示并放大一范图,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装饰画的特 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师并结合学生所答结果归纳其特点: 色彩鲜艳装饰性强需经过构思、设计、剪刻、拼摆、粘贴等步骤去完成。 2、师以制作小猫为例作糖纸装饰: A、取一糖纸 B、设计一小猫形状(力求可爱) C、剪刻(师示范并介绍剪刻的技法要领)(说明:我们在设计图形时可整体也可用局部组合的方法表现物象) 3、引入做一幅完整的装饰画。 引入:我们刚才学做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你喜欢吗?如果我们在猫的周围再配上小鱼、小草等让小猫悠然自得的在钓鱼,那么画面是不是就会更生动、形象。(媒体屏幕展示画面,我们能动手做出一些很美的画面吗?) 4、回顾做法与步骤: A、整体设计构思,画面内容安排什么? B、局部绘制、剪刻; C、拼摆、组合; D、粘贴(讲明粘贴的技法、技巧:用手指轻按物象局部,掀起一端,涂胶水,压平,再掀起另一端,涂胶水压平。) 四、学生制作,师讲明要求: 用糖纸制作物象,力求整体效果的完美、完整。 五、老师行间巡视、辅导,及时评价,择优展示: 1、学生互相评述,交流,互找优缺点; 2、老师评价 六、课堂效果总体评价、总结。 第八课小船扬帆 教学目标: 1、了解船的历史和种类。 2、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能够独立制作出一艘帆船。 教材分析: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并且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一张小小的纸片,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折纸的乐趣。 教学准备: 长方形彩色纸、各种折纸小船 教学过程: 一、船的知识 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我们知道的都有哪些船呢?(军舰、散货船、油轮、矿砂船、渔船、帆船??一般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货船和客船!)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经过商代、汉代、唐代、宋代,到了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 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二、揭示课题—折纸帆船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船,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呢?你们都认识吗? (纸做的;渔船、双体船、小船)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折另外一种船——帆船(出示示范作品) 人类发明帆船的历史最少也有5000年了,最早的帆船图案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的陶罐上。其实,从公元前6世纪起,中国帆船就诞生了,并且中国帆船的制造技术一直领先世界,直到近代才逐渐落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船开始向大型化发展,以便运载更多的货物。为了改善船的操纵性,人们增加了帆的面积,还增加了桅杆的数目和主桅的高度。再大的帆船提供的动力都不及蒸汽机动力来得大,随着蒸汽机时代的到来,帆船的历史使命终于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结束了。帆船主要有两种船体:单体和多体。一般而言,多体船的速度要比单体船快。船体的前部称作船首,船首一般较尖。船体的后部称作船尾,船尾一般较宽。在帆船船体之上的器材主要包括帆、桅杆和索具。桅杆起到支持船帆的作用。(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指出帆船各部分的位置)你们想拥有这样一艘帆船吗?一起跟老师学做吧! 三、示范制作步骤 (对比双体船与大帆船。)我们的这艘大帆船跟双体船长的一点也不一样,但你们知道吗,大帆船是在双体船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 的。 A、你会折双体船吗? 首先把你们长方形的纸裁成正方形,裁剩下的长方形纸不要扔掉,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做成船帆。 B、你能把双体船折成有舵的船吗? C、整理 D、做帆 教师边讲解示范边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选出部分折的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指名1~2名学生对折帆船步骤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五、思考与实践 (教师把浸了油的小船放入水中)怎样才能使纸做的小船放在水里不沉呢?(学生课后实践) 第九课折钢琴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折的方法用正方形手工纸折钢琴。 2.引导学生想象钢琴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正方形手工纸。 2.步骤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吸引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钢琴) 2.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手工纸) 3.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折成的吗? 二.学折钢琴。 1.教师出示步骤图,请学生仔细看每一步折法,教师指导。 2.学生自己依照步骤图折叠,教师适时指导。 3.教师重点指导长方形 第十课折纸展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我展示折纸来增强对折纸的兴趣 2.学生教学生锻炼其能力 3.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等 教学流程 1.导入:小朋友们你喜欢折纸吗?喜欢看那白白的一张纸在你的小巧手下变成千变万化的形状吗? 那你会折纸吗? 2.晒一晒。请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已掌握的折纸(适当夸奖,增强其信心) 3.教一教。通过投影仪小老师教大家折纸 (预计小朋友已掌握的折纸有:裤子板凳东南西北千纸鹤等) 4.学一学。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跟着小老师折纸 5赛一赛。比比谁学得最快,谁折得最好。 6.晾一晾。回家把你学到的折纸教给爸爸妈妈吧! 十一课折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孔雀)让学生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 2、掌握折纸基本技能 3、能合理添画孔雀。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技能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引出活动内容,了解孔雀基本特征 你们见过孔雀吗?在哪见过?“孔雀”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孔雀吗?想不想用小巧手把孔雀变出来? 二、看步骤图折“孔雀”并添画 1、(出示步骤图)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折“孔雀”一共需要几步?(8步)在这8步中哪几步比较难,你可以和同座讨论一下。 2、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困难?(请几名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介绍材料及交代折纸要求。 我们的学生真聪明,真能干。现在就用水彩笔给美丽的孔雀加上美丽的尾巴吧!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巡回指 导时注意添画的合理性。同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十二课植物标本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为了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使它造福于人类,我们需要将植物制成标本,长期保存,以供人们学习和研究。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植物标本。(板书课题) 二、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标本。 2.谈话:刚才小朋友们看了老师带来的花瓣和树叶,现在老师问问你老师手中拿的这些是否便于长期保存?为什么? 3.出示植物标本 讲述:这些就是植物标本。常用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植物压干,压干后的植物不会霉烂,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 叫做压制标本或干制标本(示物);另一种是把植物泡在药水里,杀菌防腐,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叫做浸制标本。自然界的植物万紫千红,如果我们要把植物原有鲜艳色彩长期保留下来,多用这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4.指导学生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1)讲解采集和制作的方法。 (2)指导学生上台纸。 (3)指导学生固定标本。 (4)指导学生贴标签。 教学目标 1、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养成好习惯。 2、培养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 3、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流程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喝饮料吗?那你来说说喝完的饮料瓶你是怎么处置它的? 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啊,这些被我们平时扔掉的没用的东西其实用处可大了。今天老师就让它们来个大变身,看看它们的本领有多强。 2.制作好的花篮展示 3.教授制作过程 认真观察指出共有多少种手工基本制作步骤(剪、贴、拉、撕等)记住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 4.说说你喜欢这个花篮吗?引导其细心观察生活,能把更多的废物利用起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课前学生准备 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教学流程 1. 导入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2.贺卡制作方法简介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 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1. 制作过程示范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教学目标 1. 唤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课前学生准备 纸,剪刀 教学流程 1.、导入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漂亮吗?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3.讲解剪纸的大体状况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4.学习简单的剪纸苹果王冠裙子等。 认真观察老师剪纸,提示注意观察剪纸的手段,方法 5.自己动手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 教学流程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简单的剪纸,运用了画和剪的方法,剪出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快快开动脑筋剪出更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吧! 2. 出示上节课的剪纸作品,焕发学生的兴趣。 3. 出示本节课要剪的奖杯剪刀蜗牛 4. 和学生一起剪,边剪边讲解 5. 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自己动手剪(主要是掌握对折的意思) 6.赛一赛,谁的小手最灵巧。 十七课巧手大比拼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肯开动脑筋就能用双手做出美丽的东西 2.要善于观察生活。 3.巩固一些基本手工制作的技能,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善于观察生活;巩固一些基本手工制作的技能,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媒体 投影仪 课前学生准备 剪刀、卡纸、胶水等 教学流程 1. 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种手工制作的方法了,有贺卡,有剪纸,有植物标本,有折纸,小朋友们学得又快又好,老师真高兴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巧手,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吧,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小巧手能做出最漂亮的东西。 2. 规定时间,学生独立完成 3. 比一比,分类,每一类各选出三名“小巧手”,给与表扬,对其他小朋友也给与鼓励,给其信心。 4. 激发其兴趣,学习其他手工制作的方法,主动观察生活,开动小脑筋,用双手装点美丽生活。 十八课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的的排列。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对吊饰的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 2、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民间饰物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相同: (1)、简练的外形。 (2)、色彩对比鲜艳。 (3)运用点、线、色装饰。 不同:(1)、材料不同。 (2)、悬挂的地方不同。 (3)、装饰图案有寓意。 二、探讨与尝试 1、尝试找找身边的媒材进行吊饰设计,鼓励发现问题。 2、学生互相研究解决问题。 3、同一主题的物象形态选择。 4、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三、创作与评价 1、小组合作创作。 2、自评与他评。
本文档为【二年级手工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18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