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举报
开通vip

【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 经》为中心的考察 2009年第5期 总第212期 齐鲁学刊 QILUJOURNAL No.5 GeneralNo.212 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 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王曰关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 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

【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 经》为中心的考察 2009年第5期 总第212期 齐鲁学刊 QILUJOURNAL No.5 GeneralNo.212 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 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王曰关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 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自然主体转变为 社会主体,有了明确的"类"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 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关键词:《诗经》;祖先崇拜;主体;类意识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O22X(2009)05—0035—04 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早期的物我混沌 状态以后,逐渐由图腾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而祖先崇拜与 图腾崇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图腾崇拜的崇拜对象是物,其 崇拜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无知与敬畏.而祖先崇 拜的崇拜对象是历史主体—,人,其崇拜的原因则主要在于 "祖有功,宗有德",即社会原因.这进一步说明人类已逐渐 由自然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体.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殷 周之际人类有了明确的"类"意识.这时的"人"已不只是一 种肉体的存在,自然的存在,更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存在. 这时的"人"才堪称天地之灵符,五行之秀气,具有了庄严性, 神圣性.这必然大大激发"人"在诸方面的创造力.《诗经》 的诸多篇章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类意识". 《诗经?商颂》中的《玄鸟》,《长发》,《殷武》是三篇带有 史诗因素的,商部族祭祀先祖的颂歌.诗中人物都是人神杂 炫耀暴力和 糅之英雄,所叙史事也多杂有神话传说的成分,而 武功则是它们共同的主题. 《玄鸟》写成汤征服天下,据有九州;武丁继承武汤事业, 战无不胜,"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 假祈祈".无论是汤,还是武丁,他们都是集王权,神权于一 身,奉上天之命统治四方,形象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殷商奴隶制的特征 以及他们对暴力的崇尚,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统治者的 威严,力量和意志.《长发》颂赞殷人先祖契,相土和汤的丰 功伟绩."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拔,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 达";"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汤降不迟……武王载旆,有虔 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无论是契,相土,还是汤,他 们都显示出一种无往不胜,无敌不克的英雄气概.《殷武》则 叙写商王武丁"奋伐荆楚"的武功,"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受 天命主宰天下,下民则"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商颂》中的这三篇作品,明显地体现着对原始诗歌中同 类作品的继承,从中可以发现大量原始混沌观念的残余. 《玄鸟》篇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篇的"帝立子生 商",充满了对"天","帝"的崇拜与敬畏,但诗中又有大篇幅 的对殷商始祖的歌颂,这都展示了商族作为"群体存在的人" 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在《诗经?大雅》里,也有五篇记述周人开国历史的诗 篇,我们称之为"西周民族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 《绵》,《皇矣》和《大明》.这组史诗比较完整的叙述了从始祖 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胜利为止的周人建国过程中一系列重 大事件,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这六位对 开国有重大贡献的英雄祖先,显示了周族对自己民族的充分 自信,这种自信既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征服,也表现在对异 族的征服,集中体现了他们作为人类的主体精神,以及对人 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 进一步提高. 周族的史诗中最有价值的是《生民》.全诗追述周始祖 后稷的事迹,可以说是一篇十分生动的后稷传记. 诗共分八章,前三章叙写后稷的出生,是一个相当有意 味的传说故事.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王日美(1972,),女,山东利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35 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如何?克裎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栽震载夙,载生 教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苗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裎祀,居然生子.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 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 矣.实覃实行,厥声载路. 《生民》所叙后稷出生的灵异故事,是流行于周族中的关于自 己部族起源的神话传说,表明一个民族已从浑沌未知的状态 中觉醒起来,开始探寻本部族的起源.当然也蕴涵着一些先 民在当时确实存在过的观念和意识,曲折地反映了母系氏族 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历史情况. 首先,传说姜螈履帝迹而生后稷,实际上包含着上古时 期关于部族起源的一个重要母题——"感生神话".这一母 题不仅存在于周部族的起源传说中,其它诸如夏禹乃其母有 莘氏之女"得薏苡以吞之"而生,商之始祖契乃简狄吞燕卵而 生,太昊伏羲氏为其母华胥在雷泽履大人迹而生——这些传 说都是"感生"母题的具体体现.表明后稷的时代是母系氏 族社会的结束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开始.郭沫若曾分析说: "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王的祖先的诞生传说,都是感天而生, 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一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者血族 群婚的母系社会."[2](导论)它包含了这样一些文化内涵: (--)"感生"母题的哲学或宗教基础是当时人们的图腾崇拜 观念,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体现了人 类对自然的极大依赖,人们还处在极其低级的生存状态一一 蒙昧阶段,但他们已经接近了野蛮时代的边缘.(二)当时正 由血缘群婚向对偶婚制过渡,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作 为女性始祖配偶出现的都是一些与先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动 物或植物.在男性始祖出现之前,人们还仅仅把自己视作整 个自然界的一部分,还没有丝毫对人类自身存在价值的认 识,其主体意识也就不可能存在;但在男性始祖出现以后,便 相应地出现了带有宗教意味的祖先崇拜,并已开始透露出最 初的英雄崇拜的消息,这表明伴随着认识,征服自然能力的 提高,人类的主体意识已经从无到有,开始萌芽了. 其次,诗中所谓"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是说姜螈生下 了一巨卵,这也是古代传说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母题——"怪 胎生育"或称"卵生神话".据《魏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卷100载:河伯之女生 育朱蒙时,"有孕,生一卵,大如五斗".另《博物志》卷七记 载:"徐君(徐偃王)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如 果再联系其他少数民族传说中兄妹成婚之后所产之种种怪 胎(多为一卵形肉球),可以看出;"卵生神话"这一母题在中 华大地上流传之久,分布之广.这种现象的发生绝不是一种 偶然或巧合,它必然有其深层的文化原因.我们认为这一母 题的背后起码应该隐含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处于母系氏族 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人类对原来血缘群婚制度 的否定,这种否定是通过设置生育怪胎来体现的;一是这种 "卵生神话"与先民朦胧的宇宙观念有着深层的联系,保存在 36 三国时《三五历纪》中的盘古神话传说,向我们透露了这方面 的信息:"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卵是一切生命得以出现的最基本 依据,同时也是一切自然现象的最原始形态.周人史诗中所 包含的卵生情节,同样也是他们这方面观念的反映,在一定 程度上也标志着他们对自身,对宇宙认识的混沌状态. 再次,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早期人类"英雄弃子"传说的母 题,它反映了先民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从 蒙昧进入野蛮,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一步步脱离自然而 发展自身的坎坷历程,只不过在《生民》中被较多地涂上了一 些喜剧色彩罢了.通过后稷被弃后的种种遭遇和行为,我们 切实感到了一个顽强生命的存在.后稷身上洋溢着一种蓬 勃向上,健康倔强的生命力,他是周部族群体形象的象征,体 现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接下来的三章叙述后稷懂得耕作,栽培五谷,在农业上 取得了很大成就.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 菽旆旆.禾役褪褪.麻麦蠓檬,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第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襄,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 实粟,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柜维枉,维摩维芑,恒之柜枉.是 获是亩,恒之麋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这三章诗所描写的劳动过程,反映的是周人对劳动和本民族 的热爱,这是人类的群体意识的重要表现.在这里,我们看 到周部族所有成员都热情洋溢地参与到了这种集体的劳动 中去,通过劳动,他们从自然界中获得了以往游牧时期所不 可能获得的生活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从而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与自然作斗 争的力量,这样,人们通过劳动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 外化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的结果中,从中我们看到 了刚刚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第一次以"人"的姿态面对世界 的周人群体形象. 诗的最后两章描写后稷在农业丰收之后祭祀神灵的情 形.诗日: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榆,或簸或蹂.释之叟 叟,罴之浮浮.载谋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戟,栽 燔载烈,以兴嗣岁. 仰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 臭童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在周人看来,是上天把如此神能的后稷"赏赐"0给了他们. 后稷从事稼穑,树艺五谷,其成功固然是他智慧和勤劳的结 晶,但同时也有赖于天神的佑助.因此,后稷便在农事丰收 之后以五谷向上天祭奉.从诗中我们发现,周人祭祀的场 面,简直就是部族文明的一次大检阅,大展览.他们把自己 最好的东西敬奉给想象中的天神,表面看来是要赢得神灵的 满意,但实际上却是人们要求证明自己劳动能力智慧水平愿 望的体现.在想象着"其香始升,上帝居歆"的同时,他们自 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另外,在《生民》所描写的祭 祀场面里,我们感受不到后世祭祀活动中那种庄严,肃穆,甚 至压抑的氛围,这里有的只是热烈,喜庆和欢欣,我们甚至无 法想象这居然是一次宗教性质的活动,它应该是一场全民族 的大联欢,是先民的狂欢节.黑格尔在论述泛神主义时,称 赞东方人心情开朗,泰然自得,"所以我们看到他们在火热的 情感生活中的狂欢极乐进发为无穷无尽的丰富华严的灿烂 形象,和欢乐,美丽,幸福的音调"E23(P86)他们的欢乐源自于 对自己辛勤耕耘稼穑所取得成就的无比自豪,同时也来自于 对来年丰收的无限希望和无比自信.可以说,姜j霸c履"大人 迹"而生稷,表现的还是先民的物我混同意识,那么周人在丰 收后发自内心的欢乐与自信则表现了他们群体主体意识的 觉醒,他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自己价值的实现而 欢呼雀跃.但这种欢呼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 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反映此种情况的诗歌还有很多,其中《诗经?召南》中 的两首劳动诗——《采蘩》和《采蒴》就很能说明问题: 于以采蘩,于沼于扯.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 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采蘩》) 于以采频,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莒.于以湘之,维铸及釜.于以 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采赫》) 这两首诗不仅形式相近,而且内容也十分接近,它们的作者 大概都是贵族家中的女仆0.仆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站在主人 的立场上替主人着想,以主人的哀乐为哀乐,这两首诗反映 的就是这种心态.诗的前两章都以直接叙述的方式交代了 劳动的内容,地点和目的,把从事的工作与工作目的直接联 系起来是它们的特点.从两诗可以看出,诗人显然没有对主 人的差事感到不满,恰恰相反,她们觉得主人的工作是相当 重要的,从反复咏唱"公侯之事","公侯之宫"之中可以感到 一 种荣誉感洋溢其中.主人的需要几乎成了自己的需要,甚 至比自己的需要更加崇高,更加富有意义.末尾一节是想象 和赞叹之辞,更加清楚地表达了女仆们崇拜,羡慕主人的感 情:女主人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首饰,身着华丽的祭服,于黎 明的羲光中庄严地步入宫殿,祭台上摆满了采集来的祭品, 香烟缭绕,万声俱寂,这场景动人而富有神秘色彩.以上就 构成了仆人劳动的意义.广泛一点说,也就是生活的意义. 它们显然不是个体独立的意义,而是奴性的意义.此类作品 说明诗人的主体意识还处于群体意识阶段,还不具备觉醒了 的独立个体意识. 祖先崇拜比较典型的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这一 阶段.人们崇拜祖先,不仅因为祖先繁衍了后人,而且因为 人们相信已故祖先的灵魂能够保佑后人,惩恶扬善.敬天祭 祖祈福祛灾,是氏族社会迄殷周两代的重要意识形态,也是 殷周人共同具有的宗教信仰.如果说《诗经?商颂》中那三 篇歌颂商族先祖的颂歌,与《诗经?大雅》中的这些歌颂周族 先祖的史诗,在上述信仰的种类上尚无明显区别的话,那么 在关于上帝和祖先神是否合而为一的问题上,周人则表现出 明确的群体主体意识的觉醒. 殷人崇信"上帝",重"神事".周人则用代表周部族的祖 先神来融合吸收殷人的上帝崇拜,从重神事逐渐转而重"人 事",为殷周时代的帝神崇拜抹上了浓厚的人伦色彩,从而使 西周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了某种主体自觉的人文意识. 如果说周部族在后稷时代由蒙昧进入野蛮的话,那么到 了公刘时期,周部族已经踏上了进入文明的门槛,《公刘》一 诗所描写的就是周人的英雄祖先公刘的事迹. 公刘是周人开国史上的第二个伟大人物."公"是爵, "刘"是名.据周世系记载,从后稷起,公刘是第四世.《史记 ? 刘敬传》载:"公刘避桀居豳."意思是说,原来居住在邰地 的周人,常常受到夏桀的侵略,于是在公刘率领之下渡渭水 北迁豳地(今陕西邻县和永寿县之间),周人经过多次战斗, 终于驱逐了戎狄,在豳垦植并第一次营建了自己的城邑,这 是周部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史记?周本纪》说:"公刘 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 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 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一 诗对周人历史上的这次大迁移作了详尽的描写,形象地刻画 了公刘容光焕发的军事领袖形象. 《公刘》凡六章,每章都以赞美公刘领起.诗歌首先叙述 了周人在公刘的率领下为迁移作了充分准备,满怀豪情离开 故乡到豳寻求新的发展——"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 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 戈戚扬,爰方启行."接着写周人在公刘率领下对豳进行艰苦 的开拓.他们察看地形,调查水源,人们谈笑风生,七嘴八 舌,热火朝天情绪高涨的劳作——"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 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 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再写周人营建城邑宫室,立庙祭 神,欢庆宴饮,体现了一派安居乐业,繁荣昌盛的欢乐景 象——"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 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统观全诗可以看出,公刘已不再像《生民》中的后稷那样是一 个半人半神的人物,而是有着更多社会规定性的真实的 "人",在他身上,真实的史事代替了幻想的神话,显示了人类 主体性的提高.然而公刘的英雄业绩始终同整个周族的集 体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更多的是 那种浑阔,恢宏的部族整体形象,而不是鲜明的,具有个性特 ?姜螈履大人迹生后稷就是上天的赏赐. ?关于这两首诗的题旨,高亨先生的解释是:《采蘩》的"作者是诸侯的宫女,叙写 她们为诸侯采蘩,以供祭祀之用";《采苹》 "是贵族家里的女奴所作.古代贵族的女儿临出嫁前,要祭祀她家的宗庙,由女奴们 给她置办蔬菜类的祭品.这首诗正 是叙写女奴们置办祭品的劳动".见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7 点的个体人物形象,故所谓人的"主体性"也只能是类的主体性了. 公刘之后又过了八世,到殷商后期武乙之世,居住在豳 地的周人,因不堪忍受商王的暴虐和游牧部族的侵扰,在古 公直父的领导下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迁移,南迁到岐山 之南的周原.古公宜父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后被迫尊为太 王.《绵》就是叙述古公直父率领周人由豳迁岐的史诗. 《绵》共九章,除末章写文王事迹外,其他八章都是叙述古公 直父迁国开基的史事.诗歌形象地描写了古公宣父来岐之 后,一大清早便急不可待地偕同其妃太姜视察居地,然后经 过龟甲占,确定了在岐山之阳建造都邑宗庙和太社—— "古公宣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 来胥宇.周原腮腺,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日止 日时,筑室于兹."接着,诗歌对营建宫室住房做了详细的描 写,对如何选定地基,如何分工布置,对人们如何拉墨绳,树 筑版,铲土,倒土,捣土,刮土等等整个过程,一应俱全地作了 描写:"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 载,作庙翼翼.抹之瞑瞑,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馨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 将将.乃立冢士,戎丑攸行."整首诗表现出了周人面对新生 活的欢欣愉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该诗通过一系列故事情 节的展开和细节上的描写,使古公宜父这一英雄形象得到了 栩栩如生的刻画,与《公刘》相比,《绵》中的主人公形象已经 开始从部族整体形象中逐渐向外分离,具有了最初步的个体 性因素. 《皇矣》是记述周人开国历史的第四篇史诗.从古公宣 父徙居周原,太伯让国,王季巩固亲族,叙述到文王姬昌兴起 及其伐密灭崇的胜利.其中对季历之子文王姬昌的歌颂所 费笔墨最多.而对这位被神圣化了的人物的歌颂,也是《诗 经》中《雅》,《颂》的基本主题.因为文王是开明的奴隶主政 治家,在他的时代,殷商奴隶主集团已极端腐朽,黑暗暴虐的 统治更加剧了统治者与广大奴隶以及各族人民的矛盾.这 ",被封为"西伯",却在文王的统治下 时的周虽为商的"臣邦 日益强盛起来,成为商的"劲敌".文王执政五十载,积极进 行灭商准备.他长期积蓄力量,联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盟者,一一剪除商的 羽翼,向东方和东南方发展,并逐渐向商王都城进逼.到了 文王晚年,周已将领土和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汉水,汝水三 个流域,取得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奠定了灭商的基础.与 此同时,文王也进行了政治和上层建筑上的一系列改革,制 定了西周的各种典章制度,周人对他奉若神明.因而下一篇 史诗《大明》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赞颂文王——"维此文王,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 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 诶.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故而,《皇矣》,《大明》中对人物, 尤其是对文王形象的刻画,与《绵》相比,个体性因素又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诗经》中所保留下来的这些殷周部族的史诗,作 为对各自祖先的赞颂,以其雄浑典雅的基本风格,全面地展 示了部族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趋向,用诗的形式反映了当时 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理想,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 自身价值的认识.它们既是人类主体意识逐步发展的结晶,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人类主体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阶段一一人类"类"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WorshipforancestorsandAwarenessofIndividualsasSubjects —— AStudyBasedOntheBookoftheSongs WangYue-mei (DepartmentofHistory,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China) 责任编辑:杨春梅 Abstract:TheBookoftheSongsconsistsofthreesections,whichrespectivelyreferstoballads,festalsongssungatcourt duringbanquetsandentertainmentofguests,andsongsinpraiseofimperialancestorssungonsacrificialoccasions.Among them,OdesorEulogiesandCeremonialorCourtMusicaresongsonsacrificialoccasionstakingtheformofpoetryandthefea— tureofepics.TheysingthepraisesoftheforefathersintheShangDynastyandZhouDynastyinancientChina,expressthere— spectforhumanvalueandreflectindividua1consciousness— raisingduringthatperiod.Consciousnessraisingorenhancement referstoaprocessduringwhichanindividualchangingfromanaturalsubjecttoasocialsubject,withtheappearanceofaware— nessofcategory.However,thecategoricalawarenessiscollectiveandbelongstoagroup,because"duringthatancientperiod, anindividualdoesn'thavethecapacityofseparatingformacollectivegrouptogainanexistenceasanautonomoussubject. Consequently,itisunlikelyfortheawarenessofindividualstoemerge. Keywords:TheBookoftheSong;worshipforancestors;awarenessofindividualsassubjects;awarenessofcategory 38
本文档为【【doc】祖先崇拜与人类主体地位的觉醒——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