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举报
开通vip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七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一)让学生对本章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学完本章后,他们应该能够: 1(描述体育锻炼带来的心理效益; 2(了解健康体能是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社会应激的重要变量; 3(阐明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4(了解各种锻炼行为理论,并且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认识; 5(描述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 6(对体育锻炼的消极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二)除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提高锻炼坚持性...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七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一)让学生对本章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学完本章后,他们应该能够: 1(描述体育锻炼带来的心理效益; 2(了解健康体能是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社会应激的重要变量; 3(阐明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4(了解各种锻炼行为理论,并且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认识; 5(描述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 6(对体育锻炼的消极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二)除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提高锻炼坚持性的原则和策略应用到指导大众健身的实践中去。 二、教学内容框架 对体育锻炼的界定 体育锻炼的心 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理益处 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 体能与有氧体能 有氧体能和应激状态下心血 体 管系统的唤醒 体能是社会应 激的调节变量 育有氧体能和应激状态下的抑郁 锻 有氧体能与人体免疫系统 炼 体育锻炼与心生理学假设 理健康关系理与 论解释 心理学假设 心 参与体育锻炼的理由 理 不从事体育锻炼的理由 健 影响体育锻炼 的坚持性的因退出体育锻炼的理由 康 素 影响人们坚持锻炼的因素 体育锻炼的心 理益处 锻炼行为的理论 体育锻炼的行 为的理论及干 预 锻炼行为干预 锻炼成瘾的界定 体育锻炼的成锻炼成瘾行为的测量 瘾行为 关于锻炼成瘾行为的研究 图 7,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框架 三、知识拓展与深化 (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这一方面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生物医学领域大脑,机体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该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相互分割,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生理过程的紊乱有关,与大脑无任何关系。因此,这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到研究普通人体育锻炼的心理状态,锻炼心理学因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1(都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国家疾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不适或损伤变成了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对“现代文明病”的研究分析(见图7,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社会背景和机理。因此,人们开始关注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身心效应,因此,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受到了广泛的注意。 社社会环境复杂化 生活、劳动机械化,汽车饮食丰富 会化,家庭电气化 背 景 紧张度增加 运动不足 新的营养问题 机 紧张肌力 代谢能量消能量摄矿物与癌 积累 下降 异常 耗减小 取增大 缺乏 有关 理 肥胖 预 测 健精神疲劳 运动机能障碍 循环系统疾病 代谢疾病 缺乏症 癌症 康 危精神病 腰疼 高血压 糖尿病 骨质疏松等 食道癌等害 抑郁症 老年性肩疼等 动脉硬化 高血脂等 体力下降等 供血不足等 衰 老 图7,2 “现代文明病”的生活背景及机理(《身体活动の科学》,1995) 2(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等因素的出现 这是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得到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很明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合算的健康行为,因而,体育锻炼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纷纷涌现出来,而锻炼心理学也就因此重又寻回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3(身心分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这是促进锻炼心理学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全新的理解,健康不再被看作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被看作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到心理疾病或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据统计,1983年至1990期间,对抑郁群体的研究增加了约40%,有23项研究是针对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有42项研究是针对焦虑、心境和其他自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对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概念等所进行的元分析。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运动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 探讨。 (二)体育锻炼的心理益处 1(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儿童时期的体育锻炼更多的是以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目前,对体育教学与儿童认知活动的关系,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第一,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加工速度。这是因为体育运动可能对大脑的氧供应、氧利用、神经递质的功能和大脑本身的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得大脑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 第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个体综合运用多种感知觉的过程。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通过视觉、听觉来获得动作的感知觉信息,而且要通过触觉和本体运动感知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的程度,以及动作的时空关系等。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他们的时间、空间和运动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速度觉、距离觉等更为准确。 第三,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意识得到有效地调整。体育教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进入更为合理有序的状态。 大量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发展的密切关系在儿童身上有着直接的体现。研究发现,智力发展落后的婴儿,在身体活动发展上,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明显的滞后。有研究者以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和小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研究(傅正军,2001),结果表明,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与幼儿心理潜能有关,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促进智商的相应改善,使幼儿的智力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综合历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受试对象越小,或运动任务越复杂,或小肌肉运动越多,则运动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与身体活动能力的发展逐渐分化开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不那么密切。 2(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老年期,人的认知功能开始逐步衰退,主要表现在信息加工的速度和信息加工的容量下降,反应速度减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功能衰减等方面。因此,研究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指出: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中老年人简单反应速度、复杂反应速度及数字广度等信息加工能力的衰减,其中,锻炼者简单反应速度的衰减只与年龄增长有关,与锻炼项目、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无关;复杂反应速度除受年龄影响外,还与锻炼项目有密切关系;而数字广度则主要受锻炼方式与坚持年限的交互作用。研究还发现,太极拳和太极剑比慢跑更能有效地延缓被试认知功能(复杂反 应和注意广度)的衰减(毛志雄,1996)。 对老年人与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体育锻炼能改善其认知功能(Folkins,1981)。降低老年人的简单反应时和平均反应时,增强记忆搜索能力。有氧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数学操作”这一分测验的得分。一些研究还指出,体能好的人比体能差的人更少体验到认知衰退(Bandura,1997)。 1993年—1995年期间,上海市体协、上海市体科所对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其认知功能的损害人数在增加;参加体育锻炼者比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的人其认知功能损害得少,无论男女通过短期或长期的体育锻炼都能改善认知功能(杨剑,2002)。 对此,张力为等人进行了总结:测验任务的难度越大,体育锻炼对反应时及其他认知功能的影响就越明显。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下降的幅度比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小。即使是年龄很大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同样也可以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张力为,2003)。 当然,由于研究的方法与具体领域的不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就有所差别。一些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认知只有微弱的积极影响。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在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而言,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尚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强有力的论据加以证实。 3(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情绪一直被视为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类行动产生的主要根源,它在人际交往、态度改变、工作表现、乃至学习和记忆的效果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间的一整套复杂的交互作用,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可以(1)增强情感体验(如唤醒、愉快/不愉快);(2)激活认知过程(如与情绪有关的知觉、评价、体验等过程);(3)诱发对唤醒状况进行广泛的生理调节;(4)产生表现性的、目标指向的和具有适应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情感体验、认知评价、生理唤醒与行为表现四种特征的心理现象,都与情绪有关。 据统计,在psychINFO上,1983,1990年有65篇有关锻炼与情绪关系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约40%是关注抑郁失调的,25%的研究对象是女性,57%的 研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比较(李京诚,1999)。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情绪效益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研究一次性锻炼后的即刻效益;另一类是考察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后的情绪效益。 (1)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 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是指一次性体育锻炼后即刻的情绪变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主要表现在心境状态的改变、焦虑水平下降、应激水平降低等方面。这类研究在实验设计上多选择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跑台或者专门设计的锻炼活动计划作为自变量,锻炼强度多以最大吸氧量或每分钟心率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从低强度到高强度不等。 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短期情绪效应。一次体育锻炼可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以及精力感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仅一次功率自行车练习就使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Weinberg Robert S.,1988)。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即使是5min的步行也有助于提高心境状态(Mcinman,1993)。研究发现,对锻炼后的被试即刻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但同时,研究也指出,锻炼后情绪的即刻变化可能与个体的健康状况、锻炼形式、锻炼强度以及锻炼与情绪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关(Mcinman,1999)。 Berger等人的研究(Berger,1988)表明,许多体育活动如慢跑、游泳、有氧体操、健美训练、瑜珈、帆船、放松训练等运动形式均有改善情绪的作用。此外,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吸氧量的60%,75%)的锻炼,每次活动20,60分钟也有助于情绪的改善(Berger,1993)。 当然,也有少数研究结果显示了相反的结果。例如, King等人1989年的研究指出,被试紧接着体育锻炼后的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没有任何显著的变化(King,1989)。但有人认为,这些没有发现体育锻炼具有短期情绪效应的研究可能存在着方法学的缺陷(Plante,1993)。 (2)体育锻炼的长期情绪效应 体育锻炼的长期情绪效应是指长期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每次锻炼持续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情绪变化。与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的研究相比,体育锻炼的长期情绪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有限的一些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大多数研究在实验设计上多选择较长的锻炼时间周期,通常为8,10周,每周2,4次的体育锻炼,有时也会进行更长时间的追踪研究,因而难以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3)情绪研究面临的问题 回顾以往有关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还存在着问题: ?研究设计水平的局限 在情绪领域的研究中,有大约50%的研究是采用准实验设计。由于在实验设计上的问题,大多数对长期效应的实验研究不能提供关于锻炼变量的足够信息,因而,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比较大。此外,在实验情境中引起的情绪带有明显的人为性质,难以提供正确的依据, ?测量工具的问题 由于测量工具的不足,在现实的体育锻炼情境中,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只能进行笼统的描述,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因而,定性研究还占据较大的比例。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来明确个体在锻炼中和锻炼后的情绪。 ?对锻炼产生情绪效益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研究体育锻炼如何影响情绪状态的研究数量很有限。大多数只反应了体育锻炼能否对情绪产生影响,却不能很好地回答体育锻炼为什么会影响情绪,它是怎样影响情绪的。因此,随着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研究的重点将要从强调锻炼对情绪的表面影响转向锻炼对情绪影响的内在机制上来。 ?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理论模型 在情绪领域,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进行研究,每一个角度和观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假设和基础,都反映了体育锻炼与情绪不同维度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多研究侧重体育锻炼的自然生物属性,忽略了它的社会属性,单纯地将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内容等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因而,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系统模型,以与体育锻炼有关的生物、认知、社会等因素为自变量,以体育锻炼作为干预手段,以情绪状态的变化为因变量,通过实验的手段来获得结论。事实上生物模型、认知模型等与系统模型之间并没有冲突与竞争,生物亚系统有责任保持情绪的生理稳定,但是却与认知系统有交互作用,而认知系统是主要的自我参照控制系统,它监控着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和信息加工过程,应该说,每一个模型都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着调节功能,并保持一定的平衡或稳定状态。 4(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心理学中最难下定义的概念之一,据统计,人格的定义有50种之多。我国心理学界认为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个界定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第二,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稳定的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 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人格是由一定特质构成的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1)人格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即人格特质,也就是说,人格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应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按照这种观点,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从同样的维度去分析,只是不同的人在维度上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特质理论试图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一特质。但是不同的特质理论家所找到的特质各不相同,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特质理论。 Allport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不同的人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与强弱不同而已;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个人独特的行为倾向。Allport 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一个人行为的各方面。?中心特质,指能代表一个人性格的核心成分。?次要特质,指一个人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人们一般用中心特质来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一个人的性格,而大多数特质心理学家则更关注Allport所说的共同特质,因为这些特质适合于定量分析,并可用于个体之间的相互比较。 人格心理学家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它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根源特质必须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 英国心理学家Eysenck在Cttell的研究基础上对人格特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找到了更稳定的特质,即内—外向和神经质。这两种特质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外倾—稳定、内倾—稳定、外倾—不稳定、内倾—不稳定。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或精神病倾向),在此特质上得分高的人倾向于自我中心、攻击性、冷漠、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他人,在此特质上得分低的人则具有相反的特点,如温柔、体谅等。 之后,一些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中得出了大体相似的结论,即人格是由5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心理学家们称这5个维度为“大五因素模型”(简称FFM):神经质性、外向性、开放性、意识性、尽责性。 (2)体育锻炼与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人格并不能单独、完全地解释锻炼行为。神经质与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关系呈负相关,即长期坚持锻炼的人很少有神经质倾向,而且锻炼者和不锻炼者之间神经质得分也有所不同(Szabo,1992)。外向性与锻炼行为方式和锻炼坚持性成正相关。但是,外向性不能一直区分坚持锻炼组和中断锻炼组; 开放性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之间成正相关;意识性和被试自我报告的中等强度、大强度和小强度以及锻炼坚持性成正相关;尽责性与自我报告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坚持性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总的来说,虽然体育运动领域中的人格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主流,但是,综观这些研究,有代表性的结论并不多。 (3)人格研究存在的问题 ?研究方法上的问题 目前不少研究采用的是横向研究,这往往会受到方法学上的限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只能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解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纵向追踪研究时间太短,不足以使人格特征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研究结果解释上的问题 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的变量控制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因此,也就无法确定人格特征的变化是由锻炼引起的。 ?操作性定义的问题 考察目前已有的支持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许多人格特质上有差异的证据,可以发现,有不少研究在概念的界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如何定义运动员的问题上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运动员是参加校队的人,是一个有相当运动技术水平的人,每天跑步的人,还是参加校内运动的人,还是以运动为职业的人,这些研究缺少一个可行的、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来界定运动员,因此,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许多人格特质上有差异这一结论仍然缺少说服力。 总之,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被测量与定义的问题困扰着,因此,在解释数据时必须谨慎。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的研究结果不能支持体育锻炼可以改变人格整体结构这样的观点(季浏,1997)。 (三)体能是社会应激的调节变量 1(关于应激 生理学家Cannon第一个将应激这个术语引入了社会领域,他认为有机体在面临压力时会试图保持平衡。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应激这个概念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含义:应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应激是一种主观的反映,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应激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社会应激理论提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在强制自己的成员去遵守社会准则。而社会变化的现实、环境变化的现实、生活变迁的现实给人们造成了众多的冲突和矛盾,应激就由此而产生。个体不能与之抗争,只能去适应。 根据应激的系统模型,应激影响健康的途径有三种:生物维度使用的是生理倾向因素、身体因素;个体维度考虑的是认知、态度、人格;环境维度则包括社会支持系统、生活变迁、外部期望等。 2(体能与应激反应的研究 (1)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57年,Michael发表了一篇题为《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应激反应》的论文(复印书),他从一些间接的证据中总结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肾上腺的活动,引起类固醇储备的增加,从而能够抵抗应激。” (2)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Folkins和Sime(1981)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对1980年以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体能,从而改善心态、自我概念和工作能力(如降低缺勤率、降低错误率、提高生产率等)。他们提出,体育锻炼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体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认知评价这一中间变量来实现的。这一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体能的提高为什么会产生心理效应,为什么同样程度的体能提高,对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这之后的很多研究包括:Long(1984)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的被试都比控制组(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与沉思技术和音乐欣赏相比,一般性体育锻炼加快了个体在强烈的应激情景中降低皮肤电反应的速度。Cobasa(1985)在一项对137名男性商业总裁的研究中,将心理坚强和体育锻炼作为抗病的缓冲器。她发现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会提高患病的可能性,但心理坚强和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这种可能性。而且,压力越大,体育锻炼和心理坚强性作为缓冲器的作用越明显(Phillipl.Rice,1998)。同样,在一项对律师进行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积极的缓冲效果。Crews等人(1987)回顾了34篇研究论文后,发表了题为《关于有氧体能和心理社会刺激反应的元分析》的论文,文章指出,与惯于久坐的人相比,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即使有应激反应也能很快恢复。他指出,当时的大部分研究是以心率、血压作为测量指标,多数研究结果支持有氧体能的提高会增强个体抵抗心理社会应激的能力。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McDonald和Hodgdon(1991)对有关体能与自我概念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运用各种生理和心理测量手段可以证明体能的增强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概念,其中老年人的 自我效能与体能的相关度最高。这一证据支持心脏康复方面的研究结果: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身体接受度和对力量的自信,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身体康复。 这一时期,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体能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季浏(1997)提出,体育锻炼能改善特殊人群(孕妇)的知觉状况和身体不适感,减少分娩时的应激和痛苦;吴秀琴(1997)认为,有氧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应激的应答,与心血管疾病、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有氧素质,从而减少应激的影响(吴秀琴,1997)。颜军等人(1999)从神经心理免疫的角度研究了体育锻炼对应激和紧张的改善。樊兆华等人(2001)通过研究部分优秀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应激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提出了运动员应激反应的特点。 3(对体能影响应激反应研究的评价 (1)无关变量的控制不严 随着科研设备的完善,研究者能够随时监测到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追踪体能练习对日常应激反应的影响。但是,如果无法确定被试在测试前3,4小时是否进行了剧烈的体育锻炼,那么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或许就不是由于锻炼引起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无关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2)理论模型的选择有局限 目前,生物模型在应激研究中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研究者仅仅凭借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就来解释体育锻炼对各种应激反应的积极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必须认识到,应激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仅凭生物模型是不够的,必须要构建更为广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一些实验研究凭借生物学指标设置了的应激情境,研究者们认为由他们创设的客观刺激可以将被试置于受威胁和挑战的情境中,然而,被试面对这些刺激时产生的应激反应是否就与面对真实威胁和挑战情境时所产生的认知相类似,刺激的其他特征又是怎样产生影响的,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要得到比较明确的因果关系,就有必要在理论模型中包括社会、心理和生物等各方面的内容。拉扎鲁斯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应该将体育锻炼放在次要评价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个体一旦意识到挑战和伤害带来的威胁,那么,他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资源所作的认知评价就会成为引起生理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个体认为体育锻炼是有益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力,那么这种认知可能就会成为体能对应激影响重要的中介变量。 (四)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 要形成积极的锻炼生活方式,关键是什么,什么原因会促使人们参加并坚持 锻炼,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1968年,Kenyon提出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理由是为了增加社会交往、促进身体健康、寻求刺激、寻找发泄、增加审美情趣等。然而,除了Kenyon所做的研究之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全面开展起来。该领域颇具代表性的结论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动态的,贯穿于体育锻炼的始终。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并坚持锻炼的原因各不相同,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为了控制体重和保持体形而去锻炼,等等。 1(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1981年,Dishman等人提出,自我动机强度是衡量锻炼坚持性的个体因素。1985年,Melready的研究显示,将参加体育锻炼看成是降低应激和紧张的手段的人,其体育锻炼参与率很高。1989年,Dzewaltowski从自我效能理论出发进行研究。研究指出,对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与那些感知到的障碍密切相关,如锻炼时的身体负荷、锻炼所需要的时间等。 20世纪80年代,Dishman和他的同事(1981)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对有关的锻炼动机的文献进行了元分析,作了如下总结: “(1)蓝领工人、吸烟者、肥胖者进行自发或非自发性锻炼的可能性相对较小;(2)高自我动机很可能会产生坚持性,不会导致半途而废,因此高自我驱动的人很有可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锻炼;(3)感到不方便和没有时间锻炼通常与中途退出的行为有关,但是有的锻炼者尽管碰到同样的问题,但他们还是坚持锻炼;(4)对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来自健康或锻炼方面的专家、同伴、家庭、健康感等方面的促动可能要比对健康益处的信念来得更加重要,尽管这样的信念也能影响锻炼行为;(5)锻炼行为的采纳与锻炼的目的和对锻炼能力的评价有关,但不能由此而预测锻炼的坚持性;(6)一些人中途退出锻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锻炼处方是根据锻炼者锻炼前的体能水平制订的,因此不能满足他们后来的需求。” 此后,有关锻炼参与和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涌现,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影响锻炼参与和坚持性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 Silberstein等人(1989)的研究表明,男性总是希望能够变得强壮,而女人却不希望这样。类似的研究也发现,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锻炼动机也就有所不同,对锻炼结果的期待也就有差别。Cass等人1992年对127名年龄在55,90岁之间的老年人参与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参与锻炼的主要动机依次是“增进健康”、“喜欢锻炼”、“身体感觉好”、“喜欢交往”等。为了调查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他们又将被试分为3个年龄组,即55,64岁组,65,74岁组和75岁以上组。结果显示,3个年龄组之间的主要 差别是75岁以上组最主要动机是“我喜欢社会活动”,可能这一年龄段的老人将参加体育锻炼视为消除孤独的一种重要手段。 (2)研究社会评价对运动参与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与社会支持密切联系的健康行为。有研究证据表明,不同形式的社会支持对锻炼动机有很大的作用(King,1988)。亲友的支持有助于激发锻炼的愿望及启动锻炼行为(Sallis J.F.,1990);而且,长期参加锻炼或保持自我指导的锻炼可能更多取决于实际的工具性支持而不是感知和信息支持(Fucht,2000)。 (3)重视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 1992年,McAuley对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他指出,可以运用自我效能这个机制来解释目标设置、社会支持等过程的影响,他认为运用理论模型来进行解释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改善自我效能,并间接地影响锻炼行为,因此,自我效能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 (4)采用多维系统研究的观念 1992年,Weiss根据影响锻炼动机的信息源进行分析,提出锻炼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人、目标和环境三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与参加和坚持锻炼密切相关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等;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身体锻炼本身的特征等。 2(锻炼参与和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的误区 回顾过去的研究可以发现,锻炼坚持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混乱,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Dishman(1981)的元分析曾经总结到:“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不会决定个体是坚持锻炼还是中途放弃。” 如果我们对那些研究进行检查,就会发现这些研究对“态度”所下的操作性定义很不一致,对测量过程的描述也不很清晰。因此,简单地认为态度与体育锻炼的开始和继续有关是不成熟的。此外,Dishman还提到:“高自我动机很可能会产生锻炼坚持性。”但是,实际上,过去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自我动机的作用是积极的结论。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很简单:自我动机可能只是很多重要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 心理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对行为的预测既不能依赖于心理结构的总体水平也不能依赖于某个单一的心理结构。这就使得我们要对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重新检验,例如,参加锻炼的个体感觉进行锻炼没有什么障碍,这有可能会产生高水平的自我效能,但是,如果个体没有将这种评价与锻炼联系起来,那么这种认知是不可能导致个体坚持锻炼的。因此,必须注意的是,要建立稳定的行为预测模型, 仅仅依靠单一的心理结构是不够的。 (五)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及干预 1(锻炼行为的理论 在对锻炼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会利用一些概念模型或理论建立一些假说,这些概念模型和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锻炼行为进行了描述。对今天的研究者来说,还是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模型及理论的完整性和说服力,这尤为必要。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健康信念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控制点理论、行为变化的跨理论模型等等。 2(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信念模型(以下简称HBM模型)最先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Becker,1977)提出的(见图8—3)。 个体认知 调节因素 行为的可能性 1、 人口学变量(年龄、性 别、种族等) 2、 社会心理学变量(个 认识到的预防行为的性、社会阶层、同伴与好处减少 参照群体的压力等) 认识到的预防行为的 3、 结构变量(关于疾病的障碍 知识、过去的经历) 感受到的对疾病的 易感性 从事他人所推荐的 感受到的疾病威胁 对疾病严重性的认预防行为的可能性 识 1、 行动线索 2、 大众传播媒介的运动 3、 他人的建议 4、 来自医生的警告 5、 家庭成员或朋友的疾 病 6、 报纸和杂志的文章 图7—3 健康信念模型(Rice,1998) 图7—3说明了健康信念模型的基本成分,在某种意义上该模型是多重因果的。它提出,健康行为是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它的核心部分是一套关于健康的个人信念,这些信念调节着人们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HBM模型假设: 第一,人们具有一定的关于疾病严重性的信念。例如,那些相信吸烟很可能会导致肺癌的人,会因此而戒烟。 第二,每个人对自己的疾病抵抗力都有一个认知。有的人总担心自己会生病,有的人认为自己健如磐石,这种想法会使人较少地采纳健康行为来避免危险。即使一个人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他也坚信自己是个例外。 第三,每个人都有一整套关于健康行动的利弊的信念,都有对自己采纳健康行为的代价及障碍的感知。 当然,这些因素还会受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统计学因素和行为暗示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比如大众媒体的宣传或亲朋好友的带动等等。Janz和Becker报告有40项以上的研究支持这一理论(Janz N K,1984),发现“知觉到的益处与困难”因素对锻炼参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不良健康的易感性”因素在预防性健康行为中的贡献率最大。 尽管该理论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理论中包括了太多的变量,这反而影响了预测度,难以发现主要的预测因子。 其次,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健康信念。第三,目前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回溯性的,这类研究难以解释健康信念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1)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是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这两个方面来解释行为,它从行为(如成功的经验)、认知(如榜样的作用)、社会(如言语劝说)、生理(如情感或生理唤醒)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并认为结果预期包括生理的、社会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用班杜拉的话来说:“对个人控制的预期能影响应对行为的产生和持续,人们对自己应对行为有效性所持信念的强度,很可能会影响着人们是否去试图应对特定情境”。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在解释行为时,自我效能似乎比结果预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如Sallis和Hovel(1990)的研究综述表明,自我效能是与锻炼行为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变量。 运用该理论可以比较全面的分析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因此它成了锻炼心理学领域内一个比较成功的理论,许多不同年龄组和跨文化的研究结果均支持社会认知理论。 当然,这个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不足之处是存在设计和测量问题。设计问题包括纵向研究、随机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完善的跟踪研究;测量问题是指由于自我效能概念解释的不一致,事实上目前存在六种不同的自我效能概念的解释:行为自我效能、障碍自我效能、特定疾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行为控制感、一般自我效能和其他类型的自我效能(毛荣建,2003)。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带来了难度。 (2)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合理行为理论的假设前提(Ajzen I.,1981)是: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各种行为发生前要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合理的思考,一系列的理由决定了人们实施行为的动机。根据该理论,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而态度和主观标准又对意图有很大的影响。合理行为理论阐明了行为信念、行为态度和主体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之间的因果关系。它认为,锻炼行为是个体对某一个健康威胁的反应,当个体认识到由于他们的静止生活方式而使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时,就会采纳合理的建议、做出参加锻炼的决定。一项元分析研究表明:态度对意图的影响是主观标准的两倍(Hausenblas et al.,1997)。 然而,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一种行为不太可能轻易从一个人的生活中消除。这是因为个体不可能控制行为的所有影响因素,情境中的不可控因素会对个体行为的选择和坚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意图并不是唯一的行为预测因子,对危险的感知只是行为改变的弱预测因子。由此,计划行为理论应运 而生。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合理行为理论变化而来。该理论比合理行为理论增加了一个“行为控制感”变量,即知觉到的完成行为的困难和容易程度。这一增加的变量有利于解释自主控制相对比较低的行为。Ajzen认为,行为控制感对行为和意向有很强的作用,尤其在主观控制非常接近实际控制的情况下,对行为的预测非常准确。有研究者运用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口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性别组的运动意图随态度和主观标准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态度的影响会弱化。 合理行动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对行为干预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该两个模型也有一些局限性,其假设的前提是人们的行为实施是以合理思考为基础,但实际情况却不总是这样,因此,理论模式只能从某一角度来阐明行为和行为改变的规律,不可能解决行为干预的所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 (3)控制感理论 “控制点”(LOC)是指个人有效控制行为和驾驭外部环境的期望值,也就是说,个体要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内控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外控型),实际上它反应了个体的动机价值期望。有研究表明,与那些锻炼动机更倾向于外部控制的人相比,内部控制的人报告有更强的活动意向和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Chatzisarantis N.,1998)。研究者发现,用内部控制格式测量的意向(我想„„)对身体活动所做的预测比用外部控制格式测量的意向(我应该„„)所做的预测要更加准确。因而,有证据表明,内部控制是预测锻炼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 Deci和Ryan(1985)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充,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DT),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动机形式不同,行为调节的模式也各不相同。该理论提出,在非自我决定和完全自我决定之间存在着的连续体决定了行为调节的不同模式,依次为:无动机状态、外部调节、外倾调节、摄入性调节、认同调节、内部调节。无动机状态是指缺乏任何行为参与的动机,或者是指完全非自我决定的调节形式;外部调节是指参与一种行动只是迫于外部压力或为了获得外部奖励;外倾调节是指外部动机的内部倾向,即通过自我加压以避免愧疚、维持自尊;摄入性调节是一种对行为重要性认可的意识,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个体价值;认同性调节是指行为的参与和个人的自我观念相一致;内部调节是指个体参与活动是出于对行为本身的喜爱和满足感。 (4)跨理论模型 跨理论模型从认知、行为和时间等三方面来综合考虑行为的变化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指出了不同类型的认知在锻炼行为改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重要性也不同。这个模型也包括了自我效能感和其他相关概念,被成功地运用于各种健康行为中。 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见图7—4)。 前意向阶段 思考阶段 保持阶段 准备阶段 行动阶段 图7—4 阶段改变的循环模式(Weinberg,1999) 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两个,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人们在对锻炼行为做出决策时,通常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这就叫决策平衡。每一种获益和付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概念:自我的满意和实利获得、他人的满意和实利获得、自我的不满意和实利损失、他人的不满意和实利损失。 当行为产生后,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努力的程度和坚持的程度。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较强的泛化作用。自我怀疑的人更可能遇见失败的情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并使计划流产;而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则会看到成功的情景,并以此指导行动,这使他们尽管面临困难也会坚持下去。 当然,跨理论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1)对于行为变化不同阶段划分的支持性证据太少且不一致;(2)对于行为变化过程和变化阶段关系的证据混淆不清;(3)跨理论模型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4)跨理论模 型没有考虑到调节变量的作用,如个体差异、社会影响等。 3(有关锻炼干预的研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除了涉及参与锻炼的前因(加入和选择)、锻炼期间的心理过程(坚持)、锻炼的后果(心理效应)等内容之外,还包括对锻炼行为的干预,即通过为那些缺乏锻炼的人们制订教育策略,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促使更多的人投身锻炼,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锻炼生活方式,使他们身心状况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1)锻炼干预的主要原则 在了解了影响锻炼坚持性的诸多因素之后,锻炼计划指导者的工作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a根据锻炼对象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 b为锻炼对象设置良好的锻炼情境(如标识、口号、海报、漫画等); c设法让锻炼者喜欢所从事的运动; d为参加者设置适宜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 e提倡参与者以小团体的形式或与朋友一起锻炼; f和参与者一起制订锻炼计划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或声明,使他愿意完成计划; g提供机会让参与者自己选择锻炼项目; h奖励锻炼者的出勤和积极参与; i给予个别化的反馈; g寻找方便的锻炼地点; k让自己达到预期目标的锻炼者自我奖励; l鼓励参与者自行设定灵活的、以时间为基础的目标; m提示锻炼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环境(而不是自己的身体)。 n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o在锻炼计划开始执行以前,让参与者完成决策平衡表(即锻炼得失评估表); p帮助锻炼者争取配偶、家人和同伴的社会支持; q建议锻炼者写锻炼日记。 (2)锻炼干预的策略 一般而言,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方式分为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主张认知干预的学者相信,人类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内部表征与个人解释可以主动地指引自己的行为。他们认为合理的逻辑和推理可以给人们带来信念与态度的变化, 并且认知过程与学习经验的交互作用会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主张行为干预的学者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无论是好是坏、是安全还是危险,都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即使是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控制问题行为的刺激来进行改变。然而,在具体的锻炼干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要用恰当的方法把各种干预策略和行为变化的具体阶段联系起来。 使新的锻炼行为发生:锻炼行为塑造的自我干预策略 在与一些55岁的退休人员交流过之后~弗兰克决定让生活改变一下~但是~他不能确定从何处入手。他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自己久坐的生活习惯~于是他报名参加当地社区大学的行为调节课程。接着~遵照医生的建议~他决定开始实施一个锻炼计划。在过去的生活中弗兰克是个特别不爱动的人~一下班回来~他尤其喜欢坐在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着电视。弗兰克开始了自己的锻炼计划~他信誓旦旦地告诉妻子~他要保证每天跑400米。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他又会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中。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塑造计划~这个塑造计划包括三个程序: 1( 明确行为的最终目标。 弗兰克的目标是每天跑400米~对于一个长期缺乏锻炼的人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必要首先加强其它目标。 2( 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要确定一个开始点。 弗兰克决定~刚刚开始时~先绕自己的房子散步~尽管这离400米的路程还很远~但这至少是个开始。 3( 逐步增加跑步的距离~慢慢接近400米的目标~直到最终达到自己想 要的目标。 弗兰克决定将喝啤酒作为自己完成目标的奖励~并将这个计划告诉他的妻子~让她监督自己~提醒自己只有完成任务才能喝到啤酒。就这样~弗兰克慢慢接近目标~并最终形成了有规律跑步的习惯。 体育教学中的锻炼行为塑造策略 1(选择最终锻炼行为 ,1,选择一种特定的锻炼行为,如每天绕操场慢跑2圈,~而不是选择一类行为,坚持课外体育锻炼,。 ,2,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一种在形成之后~还可以处于一定促进作用控制下 的行为,如有同伴参与的行为,。 2(选择适当的激励手段和措施 3(制订行为塑造计划 ,1,列出达到最终锻炼行为的步骤~然后进行初始行动。为了更好地达到 目的~最好选择一种与最终行为,每天绕操场慢跑2圈,比较接近的初始行 动,散步,~而且~这些步骤之间必须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 ,2,你的计划只是最初的“教育设想“~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学生的 执行情况进行调整。 4(完成计划 ,1,在开始之前向学生详细解释你的计划。 ,2,每次当初始行动开始之后~都必须进行强化。 ,3,只有当学生形成了上一级行为之后~才能进入新的行动。 ,4,在任何一个步骤上~都牢记既不要过度强化~也不要强化不足。 ,5,如果学生退出锻炼了~那么~你有可能是你的进度安排不合适~也可 能是由于你的强化手段不起效。 a首先~检查你的强化手段的有效性, b如果学生变得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现厌烦的状况~这说明你的计划进度太慢, c注意力分散或厌倦也有可能是因为计划进度太快~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返回到上一步行为中, d如果回到上一级步骤你的学生还是觉得很困难~那么~就应该在这一层次上增加更多的步骤。 (六)体育锻炼造成的心理耗竭 1(心理耗竭的含义及测量 心理耗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运动应激症状,它是指运动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应付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它与运动者的认知因素直接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表现不佳的综合表现。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往往会直接导致运动者中途退出锻炼。其主要症状如下:失去活动的欲望;失眠;躯体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消极的自我意识;头痛;心境变化;药物滥用;价值观和信念的变化;孤立感;焦虑等。 最为广泛应用的心理耗竭测量工具是Maslack心理耗竭量表,它主要用来测量自我报告的疲劳感的频率和强度。该量表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三个成分: (1)心理上的耗竭:自我感觉精疲力竭。 (2)去人性化: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一种对生活、工作、他人的消极态度。这是一种对人疏远的感觉和宛如行尸走肉般的经验。 (3)个人成就感:是一个人具有胜任能力和成功愿望的感觉。疲劳者常常会感到低成就感,这通常是由于自己感到缺乏控制情境的能力。 Maslack心理耗竭量表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量表,已经经过修订并用于竞技运动和体育锻炼领域,除此之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各种有可能产生心理疲劳的职业,包括护士、律师、医生、教师、心理从业人员、警察、商业人士等。 2(导致心理耗竭的因素 造成心理耗竭的原因主要有:锻炼动机的丧失、体育锻炼与比赛的复杂性和紧张性、体育锻炼内容的单调性和恢复措施的局限性等(颜军,2000)。有研究(王长生,2000)指出,体育锻炼导致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指气候和生理机制方面)和社会环境(主要指人际关系方面);(2)行为因素:主观因素(指锻炼者对练习的态度、行动方式、人格因素)和客观因素(锻炼者对场地、器材的不适应,行为目标过高等);(3)动机因素:内在动机(建立在锻炼者自身需要与兴趣的基础上,表现为锻炼意向和锻炼愿望,一旦丧失就容易产生主观体验的倦态)和外在动机(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下表(见表7,1)为与锻炼者心理耗竭有关的因素(简耀辉,2002)。 表7,1 与锻炼者心理耗竭有关的因素 情境需求 对情境的认知评生理/心理反行为反应 人格和动机因 估 应 素 〃低社会支〃知觉运动负荷〃动机水平降〃身体上的退〃特质焦虑水持, 过度, 低, 缩, 平高, 〃对环境缺乏〃缺乏成就感, 〃机体疲劳, 〃情绪上的退〃低自尊和低控制力或过〃缺乏锻炼乐趣, 〃注意力分缩, 胜任能力知于依赖环境, 〃习得性无助, 散, 〃心理上的退觉, 〃自己或他人〃长期压力, 〃体重降低或缩, 〃自我定向~的高期望, 〃生活满意度降增加, 〃运动表现下害怕失败, 〃人际关系问低, 〃容易生病或降, 〃害怕负面评题, 〃有危机感, 受伤, 〃锻炼中力不价, 〃外界的负面〃有陷入困境感, 〃情绪不定、从心, 〃自我概念比反馈 〃对锻炼本身的缺乏耐心, 〃动作僵硬~较单一, 〃运动损伤, 价值评价比较〃容易愤怒, 出现不适当〃高度讨好他〃对运动负荷低。 〃肌肉疼痛, 行为, 人的需求, 的过度要求, 〃感觉无聊。 〃睡眠困扰, 〃低果断性, 〃对运动时间〃人际关系障〃自我挑剔, 的过度要求。 碍。 〃追求完美, 〃低控制感, 〃高挫折感, 〃低挫折感。 3(心理耗竭的模式 (1)认知——情意压力模式 虽然目前并没有对心理耗竭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还是出现了不少有关心理耗竭的研究。其中有一些是针对与锻炼有关的心理耗竭的模式进行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史密斯的认知——情意压力模式。 认知——情意压力模式是由Smith(1986)提出的,他提出了四阶段、以压力为基础的锻炼心理耗竭模式(简耀辉,2002)(见图7,5)。 第一阶段称为“情境要求” 阶段,当情境的要求大于个体潜在的应对资源时,就会出现压力,进而发展到心理耗竭。第二个阶段为“认知评估”阶段,即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和评估,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将其看作威胁。第三个阶段称为“生理反应”阶段,当个体评价一个情境为有威胁时,持续的压力会使其产生生理上的变化,如紧张、愤怒、疲劳等,容易生病或出现睡眠方面的困扰。第四阶段为“行为表现”阶段,生理上的反应会导致一些行为表 现下降,如运动水平下降、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甚至于从活动中退出。史密斯认为,每个人对运动中压力的反应都会受人格和动机的调节,也就是说,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和内在动机常常会决定这个人是否会产生心理耗竭。 人格和动机 认知评估 生理反应 压力 行为需求方面 资源方面 表现 结果方面 情境需求和资源 心理耗竭 严格或矛盾的 知觉过度负荷 要求 僵硬、不 低控制感 紧张、愤怒、 适行为 习得性无助 焦虑、沮丧 低自主性 运动水低成就感 失眠、疲劳 平下降 低自我效能 容易生病 过度负荷 人际关系困难 低社会支持 从活动中退出 低报酬 人格和动机因素 图7,5 Smith运动心理耗竭认知——情意模式 (2)训练压力反应模式 Silva的训练压力反应模式虽然承认心理因素的重要性(Silva,1990),但是它更强调运动者对训练的反应。它认为,训练压力是运动者获得良好运动成绩必须的,但这种训练会给运动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运动者能积极地适应这种训练压力,那么运动者将会从中受益;如果运动者消极地适应训练压力,那么就会产生负面效应,运动者的会感到厌倦、疲劳,最终导致心理耗竭,并退出运动。 (3)单一认同发展与外在控制模式 Coakley的单一认同发展与外在控制模式承认运动心理耗竭的产生与压力有关,但他同时也认为,这种压力只是心理耗竭的症状而不是根本原因(Coakley,1992)。他指出,引起心理耗竭的真正原因是由体育运动的社会组织所引起的,这些社会组织影响了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和控制感。当运动者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失去运动的内在动机,当他们在运动中受伤或无法成功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耗竭。 Silva的训练压力反应模式和Coakley的单一认同发展与外在控制模式虽然都认为心理耗竭与压力有关,但两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强调运动者对身体训练的反应,而后者则比史密斯的模式更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但相比而言,三种模式中还是认知——情意模式比较全面,它包含了其它两个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对身心关系的探讨,以及心理健康的理解; 2(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人格有无影响; 4(各种锻炼行为理论之间的差异; 5(影响人们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 6(促进人们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锻炼的心理效益; 2(解释锻炼行为模式;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锻炼行为干预策略。 五、教学指导建议 (一)知识点1:对身心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教学活动: 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比较几种不同的理论,通过比较使学生加深对身心关系的理解。 结合研究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有所了解。 实验法:组织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测量手段,掌握测量方法。 (二)知识点2: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教学活动: 围绕“体育锻炼到底能不能对运动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如何影响,”这 一话题展开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点3: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教学活动: 首先请学生罗列出体育锻炼会产生哪些情绪效益。 重点介绍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的影响。 通过实验法指导学生对抑郁和焦虑状态进行测量。 布置预习作业: 搜集体育锻炼对人格影响的研究成果。 (四)知识点4: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教学活动: 以讨论课的形式来进行。讨论的议题为: 1(“运动员人格与一般人的人格有无区别” 2(“通过体育锻炼能否对人格产生影响,” 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肯定组和否定组。让他们相互辩论。采用启发式教学的 方法促使他们进行思考。 (五)知识点5:体能对应激反应(心血管系统、抑郁、免疫系统等)的调节 教学活动: 重点分析有氧体能对心血管系统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 论:体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 (六)知识点6: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原因分析 教学活动: 在分析现有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提出这些理论的不足 之处。 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对锻炼行为理论有初步了解”。 (七)知识点7:各种锻炼行为理论之间的差异 教学活动: 讨论课,结合作业完成情况,探讨各种不同的锻炼行为理论的意义及不足。 讨论影响人们参与锻炼的因素,结合实践初步掌握锻炼行为调节的策略和措施。 (八)知识点8:体育锻炼的消极影响 教学活动: 采用课堂讲授法,介绍锻炼成瘾和锻炼心理耗竭的有关知识。 六、参考文献 [1]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2] 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简耀辉等译。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台北:台湾运动心理学会,2002。 [4] 季浏,(澳)罗伯特J.科克比。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 3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5] 傅正军等。开发小学学龄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 [6] 毛志雄,王则珊。北京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增刊)。 [7]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02。 [8]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0] 季浏,(澳)罗伯特J.科克比.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11] 季浏。体育锻炼对怀孕妇女心理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7,1。 [12] 吴秀琴。浅谈有氧素质在心理应激中的作用。 福建体育科技,1997,2。 [13] 颜军等。体育运动对神经心理免疫影响的研究述评。体育与科学,1999,5。 [14] 樊兆华。运动员应激反应特点初探。体育科学,2001,3。 [15] 毛荣建等。 锻炼行为激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体育学刊,2003,2。 [16] 颜军。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张力为、任未多。 体育运 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 王长生。 体育健身中的心理疲劳及其疗法。 湖北体育科技,2000,2。 [18] 简耀辉等译。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台湾运动心理学会,2002。 [19] 简耀辉等译。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台湾运动心理学会,2002。 [20] 茨城大学健康运动科学研究会编。身体活动の科学,日,。东京:大修 馆书店,1995。 [21] Richard H. Cox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2] Folkins,C.H.,,Sime,W.E.,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American Psychologist,1981,36 [23] Bandura,A..Self-efficacy:The.exercise.of.control.NewYork:W.H.Freeman,1997 ] Dishman,R. K., & Buckworth, J.。Adherence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W.P. [24 Morgan (Eds.),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Washing DC: Taylor & Francis. 1997 [25] Weinberg Robert S., Jackson, A., Kolodny, K.. The relationship of massage and exercise to mood enhancement.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88, 2 [26] Mcinman,A. D. & Benger,B. G.. Self-concept and moo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erobic da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3,45 [27] Berger, B. G., Friedman, E., & Eaton, M.. Comparison of jogging,the relaxation response, and group interac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88,10 [28] Berger, B. G., McInman, A., Exerci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R. N. Singer, M Murphe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29] King, A.C., Taylor, C.B., Haskell, W.L., & Debusk, R.F.. Influence of 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ealthy middle-aged adults. Health Psychology. 1989,8 [30] Plante, T.G.. Aerobic exercis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sychology. In P. Seraganian (ED). Exercise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3,1 [31] Szabo, A., Gauvin, L.. Reactivity to written mental arithmetic: Effects of exercise lay-off and habituation. Physiology Behavior, 1992 [32] Folkins, C. H.,& Sime, W. 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1,36 [33] Long,B. C.. Aerobic conditioning and stress inoculations: A comparison of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84, 8 [34] Phillip L. Rice. Health Psychology [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8 [35] Crews D J. Meta-analytic review of aerobic fitness and reactivity to psychological stressor [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87, 19 [36] Kenyon, G. 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characterizing physical activity. Research Quarterly, 1968, 39 [37] Dishman, R. K.. Biologic influences on exercise adherence].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81, (52) [38] Melready B.H. Motivationl Readiness, Self-efficacy and Decision-Making for Exercis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2 [39] Dzewaltowski, D. A. Toward a model of exercise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89, 11 [40] Dishman, R. K.. Biologic influences on exercise adherence].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81, (52) [41] Silberstein, L.R., Mishkind, M.E., Striegel-Moore, R.H., Timko, C., and Rodin, J.. Men and their bodies: A comparison of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e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89, 51 [42] Cass J., Kirkby, R.J..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 of 127 Older Adults in Walking Programs. An Unpublished Study,1992 [43] King, A. C., Taylor, C. B., Haskell, W. L., & Debusk, R. F..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early adherence to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home-based exercise training in healthy middle-aged man and woman .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88,61 [44] Sallis J.F., ,ovel M.F..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1990, 19 [45] Fucht,B.C., Bouchard, L.J., Murphey, M.. Influence of martial arts training on the perceptions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pressure pain and selecte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000,23 [46] McAuley, E. understanding exercise behavior: A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In G. C. Roberts (ED.),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Chicago IL: Human Kinetics, 1992 [47] Weiss,M. R., & Chaumeton, N..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in sport,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992 [48] Dishman, R. K.. Biologic influences on exercise adherence].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81, (52) [49] Becker M. H.,et al.. Selected psychosocial models and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Medical Care,1977;15(Supplement) [50] Phillip L. Rice. Health Psychology [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8 [51] Janz N K, Becker MH.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 decade later .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1984,11 [52] Sallis J.F., ,ovel M.F..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1990, 19 [53] Ajzen I., & Fishben, M..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1 [54] Hausenblas HA, Carron A V, Mack D 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to Exercis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19 [55] Chatzisarantis N., Bibble SJH,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intentions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28 [56] Deci E L, Ryan R.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5 [57] Weinberg Robert S. & Daniel Gould, 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1999 [58] Silva, J.M.. A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tress syndrome in competitive athletic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0, 2 [59] Coakley, J.. Burnout among adolescent athletes: A personal failure or social problem?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2, 9
本文档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6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