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

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教学要点:幼儿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一、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与绘画发展轨迹(一)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二)幼儿表现图像、色彩、构图、构思的发展轨迹(三)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率二、幼儿绘画能力的观察与分期(一)涂鸦期:1岁半至3岁(二)表象符号期:3至5岁(三)意象表现期:5岁至8岁三、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一)艺术视知觉阶段(二)艺术体验与反思阶段(三)艺术表达阶段四、多姿多彩的心象世界(一)幼儿绘画与智力(...

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
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教学要点:幼儿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一、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与绘画发展轨迹(一)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二)幼儿表现图像、色彩、构图、构思的发展轨迹(三)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率二、幼儿绘画能力的观察与分期(一)涂鸦期:1岁半至3岁(二)表象符号期:3至5岁(三)意象表现期:5岁至8岁三、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一)艺术视知觉阶段(二)艺术体验与反思阶段(三)艺术表达阶段四、多姿多彩的心象世界(一)幼儿绘画与智力(二)幼儿绘画与性格爱好(三)幼儿绘画能力与教育教学重点:幼儿绘画能力的观察与分期教学难点:幼儿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考核内容:幼儿绘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教学建议:1、欣赏3-6岁幼儿美术作品,寻找其区别与发展过程。2、通过绘画观察幼儿智力成长状况3、通过绘画窥视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绘画潜能,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体系本章主要学习内容:基础理论、实践探索、他山之石、拓展阅读、案例分析、在线交流、专家论坛。基础理论第一节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与绘画发展轨迹第二节幼儿绘画能力的观察与分期第三节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第四节多姿多彩的心象世界第一节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与绘画发展轨迹一、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分为三个阶段1.直觉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在儿童三岁以前,即婴儿期,是儿童认知显现的初级形式阶段。这种认知是跟动作相联系的,在儿童绘画过程中表现为不受或少受运动神经和视觉控制的肌肉动作表现,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凭感觉作画,画其所知非所见,无任何明确意图、计划和思维的控制,是在经常变化的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游戏动作停止,思维、绘画活动也停止了。从儿童认知过程中,可以发现儿童学画并非象认字、识数那样,必须依靠老师教授。绘画是发育正常儿童的本能所致,他们往往在随心所欲的自娱中发展,本能地驾驭绘画语言,以此来表达自我的思想情感。这正是成人常常对儿童绘画不经教育,无师自通的一种魔法式的现象感到疑虑的原因。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直觉动作思维。这个阶段的儿童,表现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绘画主要以几何线条或几何形进行描绘。这种线和形也是粗线条、符号式的。例如,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看到彩笔和纸,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跃跃欲试,常以徐疾的线条和稚拙的几何形进行无拘无束地涂鸦,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儿童通过涂鸦得到视觉的、动作的、模仿意识方面的满足。在绘画的同时,儿童的握笔、用笔的能力不断提高,眼、脑、手的一致性不断发展。这个阶段是儿童绘画的启蒙阶段,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迎合儿童游戏作画的情趣,引导儿童自由自在地在玩中画,画中玩,为下一阶段学画打好基础。2.主观象征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儿童4—5岁,即幼儿期。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开始萌芽,尤其是儿童具体形象思维迅速发展,对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地摆脱单纯的线和形的同时,努力赋予线和形的具体内容,并在整个幼儿期认知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握笔写字、画画了,但对所画的物象毫不顾忌其结构、比例的准确性,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象画,具有更为明显的主观性特点。能用一些简单的形象,画出一种类似“符号”的作品,这些“符号”也就是把所画的物象简化为最简单的基本形,概括为一种象征性图式,赋予象征意义。进而能把一个图形与一个以上的图形组合起来,达到人们能够认识的象征阶段。儿童常常在“自我中心”和表现欲的推动下,非目的性的随意画出其主观想象中的物象。例如,这个阶段儿童能把一大一小两个圆(象征小鸡的身体和头)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两个三角形(象征小鸡的翅膀)就画成了一只小鸡。这种象征性的物象,尽管画得还不成样子,但这一阶段较之前一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在儿童绘画中产生了意义、象征,是一个从意象到具象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势利导,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画自己喜好的物象,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高儿童绘画能力。3.随意写实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儿童6岁以后,即学龄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重要时期。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情经验相结合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自觉地进行主客观相吻合的、以物象外部特征为依据的绘画。也能进行简单的构图,形象趋于写实,色彩逐渐接近现实。但缺乏对对象细致深入的观察,不能完整地表现对象。这个阶段是儿童绘画的发展期,特别要注意培养儿童在抽象的基础上理解各种图形、大小、形状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避免“照猫画虎”,更不可把儿童绘画引入“样式化”、“概念化”的俗套。要在随意写实的基础上,给儿童充分自由想象、绘画的空间。以上三个阶段是一个儿童在心理特征上,从表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过程,而在绘画实践上却又是一个从抽象到意象再到具象的深入提高的过程,从而初步揭示了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和阶段规律。由此可见,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规律,一般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后一阶段不能代替前一阶段,既不能超越,也不会倒退。同时,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也是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和年龄的增长相适应的,不是孤立进行的,是在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同时而得到相应提高的,并呈现出阶段性。所以,儿童绘画与其自身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认识儿童绘画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绘画的阶段规律,对研究儿童绘画并由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极为必要的。唯有通过对儿童绘画的正确认识并结合儿童在各阶段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才能因材施教、逐层深化、不断提高儿童绘画教学水平。二、幼儿表现图像、色彩、构图、构思的发展轨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绘画能力经历了不同阶段,其过程是连续渐进的,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它们的特点受到幼儿感觉、空间知觉、颜色知觉与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制约。现就幼儿造型时,在表现图像、色彩、构图、构思中特点与发展轨迹作一简介:1.幼儿在表现图像中的发展轨迹(1)笼统地用一个图形来表示   早期幼儿运用的图像最多的是圆,圆被用作表示一切事物,并和一些简单的线条组合,以后逐步用方、半圆、梯形、椭圆、长方等一线条组合表示物体。   (2)图形逐步分解   幼儿用图形表示物体各部位的分化日趋明确。这些图形通常是以互不关联的形式出现,每个图形都是封闭的、没有共同的边界。在画一个图形时,幼儿并不注意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大小、方位的关系,因此,在将图形组合成物体时,常出现与客观事物极不符合、不合理的现象。   (3)用图形组合成各种图像   各种几何图形是幼儿组成图像的基本形式,认识和组合这些图形,表明了幼儿认识的发展与整体意识的产生。通过图形的不同组合来表现动态的世界   (4)用简单的轮廓线取代图形幼儿在逐渐把握描绘物体的基本特征后,开始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勾出物体的轮廓来取代呆板的图形,使图形融合起来。这一时期是幼儿美术创作十分重要的时期,将会出现大量令人佩服、眼花缭乱的图像。    2.幼儿在表现色彩中的发展轨迹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儿美术中更占有重要位置。   (1)认识颜色,但不理会颜色  开始幼儿能说出一些颜色的名称,从最明显差别的颜色开始,逐步扩大认色范围,但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常并不理会颜色,作品的色彩大都单调,很少换色。   (2)偏爱颜色   幼儿开始从注意图像设计到注意颜色以后,表现出特别偏爱颜色,尤其是偏爱选用红、黄、绿等鲜艳的颜色,并喜爱在作品上选用许多颜色,时常使作品色彩杂乱和不协调。   (3)学会观察,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从分辨物体的固有色着手,将工具材料与客观物体的颜色建立对应。随着幼儿感知颜色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逐步会分辨颜色的细微差别,体会色与光的关系。幼儿对他们感知的颜色是经过加工处理表现的,并不是生活的原型。所谓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感受的,没有概念化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幼儿无意识地选色时,切忌刻板地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某个物体应涂成某种颜色。例如:太阳必须涂红色,树涂绿色等。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降低幼儿对色彩刺激的敏感,影响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去进行创造。(4)学会配色配色是在更多地感知颜色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创造,表现作品的气氛和个人对颜色的爱好。配色有一定的规律,此时幼儿尚不能理解这种抽象的配色色规律。他们从对颜色的审美感出发,依赖直觉体验,基本上是从对比明显的颜色调配开始,探索原色之间、原色与间色的对比,同种色深浅,变化运用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5)开始出现整体的色调在配色中,幼儿开始注意整幅作品中颜色的调配,逐步体会颜色与内容之间的联系。3.幼儿在绘画构图中的发展轨迹构图是表示作品中物体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1)杂乱早期幼儿不具备构图的意识,作品中大都是许多互不关联的图像,并且不受空间位置的约束,在成人看来会觉得它们似乎杂乱无章。(2)把所有的物体并列地安排在一条地平线上幼儿开始围绕一个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思考,出现了最原始的构图,表现事物之间的左右关系,这种构图往往比较呆板。(3)摆脱地平线幼儿对物体之间空间位置的认识,从表现左右关系扩大到表现上下关系,并在画面上用上下关系来表示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地平线的重要性随之降低,幼儿在摆脱地平线的尝试中使构图更有变化。(4)出现重迭重迭的出现是幼儿作品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对三维空间的认识与表现仅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只能注意物体之间明显的重迭,而且这种认识也是从直接观察出发,他们对物体前后位置与地平线的关系及物体的透视等三维空间尚不能理解。因此作品中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表现,但这种探索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也为构图开辟了新的途径。(5)平衡构图的平衡是一种心理体验,幼儿在主动探索多种构图方法中体会画面的平衡,并在打破绝对均衡的呆板构图中寻求构图的变化,使作品图像的组合更灵活多变,达到更为丰富多彩的境界,表现为主观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4.幼儿在绘画构思中的发展轨迹   幼儿构图能力与思维逻辑性的发展密切有关,受年龄特点的制约特别明显。(1)边想边画,随情绪与环境变化,不断变化作品内容,在作品上常出现众多相对独立、互不关联的图像(4岁前)。(2)出现最原始的主题,以一个图像为主题,其他图像均围绕中心图像展开,它们之间常没有关联(4岁—4岁半)。(3)围绕主题思考,表示简单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4岁半—5岁)。(4)开始构思简单情节,在作品中表现某些因果关系(5岁以后)。(5)爱好表现情节,围绕展开丰富的想象,努力在作品上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6岁左右)。 (三)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率  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人生最初五六年中,个体心理的发展最为迅速,即使年龄相差较小,其心理发展水平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尽管幼儿心理发展遵循着同样的阶段顺序,但发展速度总是因人而异的。  在幼儿美术的发展中,幼儿之间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率,在色彩、造型、构图、构思能力上均存在着差异。现以色彩为例,在美术表现能力上的差异作过统计比较: 4—4.6岁4.7—5岁5.1—5.6岁5.7—6岁6.1—6.6岁作品数150张549张430张334张314张色彩单调50张(31%)92张(17%)37张(9%)10张(3%)11张(3%)色彩杂乱59张(37%)102张(19%)76张(18%)35张(10%)37张(10%)有意识选色47张(30%)296张(54%)208张(48%)196张(57%)118张(38%)注意配色3张(2%)56张(10%)109张(25%)73张(22%)60张(20%)初步色调   26张(8%)88张(28%)   (因统计张数不同,所以以百分比计算)  以上调查表明,幼儿美术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是连续渐进的。同时却存在实际发展水平、侧重与发展速率的不同。例如大多数幼儿在4岁半左右就已能克服色彩单调,注意选色配色、初步形成色彩感,但仍有个别幼儿到6岁半左右仍难克服单调。第二节幼儿绘画能力的观察与分期从我国幼儿绘画发展现状分析,根据幼儿绘画心理和造型特点,幼儿绘画发展大约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1岁半至3岁。由无目的到有目的涂画,没有具体形象。象征期(表象符号期):3至5岁。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图式期(意象表现期):5至8岁。根据观察描画物象特征,并把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进行意象表现。(一)涂鸦期:1岁半至3岁婴幼儿阶段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到18个月时,脑重量由出生时的350克左右,增长到900多克,已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2/3。幼儿开始会用食指和拇指相对取物,做比较精细的动作。由于动作、视听、言语等方面的发展,使婴儿的思维活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主要还是在具体行动中思维。如果我们拿一支笔给他,他会以为是吃的东西,本能地放到嘴里;如果给他一张纸,他会把纸弄皱撕破;如果用笔在纸上画出线来给他看,幼儿就可能学大人的样子,在纸上乱画起来。我们把幼儿这一时期画的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线称为涂鸦。幼儿涂鸦起初是一种无控制的动作,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但他们对这种动的快感和对纸上能出现线条所感到的惊奇,便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始。幼儿涂鸦的起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出自幼儿自身运动的要求,其二是来源于模仿。婴幼儿这种主动的“动”,对他们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据心理学家实验,对出生数小时后的婴儿进行适当刺激,以增进婴儿动作发展,四周后帮助他们做体操,使他学会“玩”球,促进手、足、眼、脑的协调,经过各种训练的婴儿,在智力发展上均比一般正常婴儿早熟,他们越长大,差异越显著。可见,婴儿在动作方面,从无控制到能控制,从无意义的反射,到主动表现意念,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当幼儿还不大会使用言语时,常用动作模仿曾见过的事物,有的孩子一两岁就会模仿老人走路、抽烟等姿势,学大人生气的神情。幼儿涂鸦也常常因为看到家人写字、画画而引起模仿动机。有的孩子看到哥哥、姐姐写作业,他也要一支笔去“写”。我的邻居平平,一岁多就喜欢每天安静地坐在床上“写字”,她在练习本的每个小格子里画小圆圈。她的“功课”做得十分认真,逗人喜爱。幼儿涂鸦如果能及时被家长或教师理解,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幼儿的绘画启蒙就从这儿开始。一般家长对幼儿乱涂乱画并不重视,认为是孩子胡闹而加以制止。这样就阻碍了幼儿通过涂鸦,可以使手、眼、脑的活动逐渐协调一致起来,并使手的肌肉受到锻炼。他们在无意识的乱涂中,享受笔在纸上涂抹的那种有节奏的快感,渐渐地就能控制双手的力度,学会在纸上有轻有重和转动地用笔,逐渐由无意识地涂鸦,发展到画有表达意念的涂鸦画,这既是一种成就也是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成长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幼儿涂鸦期从1岁华至3岁,每个孩子由于成长有快有慢,他们涂鸦的发展也略有区别,但同样都沿着同一轨迹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未分化的涂鸦:由于动作不够协调,画在纸上的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会把线条涂到纸外。2.控制涂鸦:这时动作已经较能控制,手、眼之间也逐渐协调。幼儿可以在纸上画出上下、左右的直线。3.圆形涂鸦:在纸上重复地画圆圈。4.命名涂鸦:这个阶段,幼儿虽然仍未能画出具体的形象,但已很明显地表示要表现些什么:他一面画,一面喃喃自语或做出表情,说明他所想画的东西。图1至图4是幼儿涂鸦画发展的4个阶段:(二)表象符号期:3至5岁幼儿发育到3岁时,脑重量达1011克,约为成人脑重量的60%至70%,到4、5岁时,脑的发育达到成人的80%了。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完善和复杂,小肌肉也逐渐发育起来。由于言语、视听、动作的迅速发展,他们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这一时期的幼儿表现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提问题,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这一阶段幼儿绘画的特征,反映出幼儿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智慧在发展中的表现。所谓符号,就是将所见事物简化为最基本的图形,例如,幼儿所能分辨和使用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幼儿之所以能将复杂物象简化为符号、国式表现出来,是由他们的心理符号是以视觉影像为基础这一特点决定的。这一时期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直觉的象征化,与真实物象相差比较大,也更具有独创性。形成这一时期幼儿绘画的特点是抽象地表现人和物。所画的人物、房屋、动物、植物等,都用象征符号表现,因此,称这一阶段的儿童绘画为象征期。图5中所画的是马和老虎。幼儿对物象的初级概括,一般都比较简单,马的头部画成三角形,上面有眼睛和耳朵,身体和头之间用柱形连接,表示脖子,四肢用身体下面的五条线表示,由于2岁幼儿对数的概念还不清楚,所以用任意数量的线,表示多的意思;画老虎的头用扁圆形,上面画两只三角形耳朵和一个四方形嘴,两个圆点表示眼睛,头的两边长有胡须,下边画的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形,代表身体和四肢。图6是作者凭记忆画的大马拉车。这幅画据家长说带这个幼儿去实地观察了3次,才画出来。马头概括为长圆形,上面有眼睛和耳朵,身体用长方形表示,臀部长有马尾,四肢用了许多条线表示,用两个圆形的车轮表示大车,车轮上还用了3条线与马尾连接,表示马驾辕的意思。象征期的幼儿绘画一般所画的是记忆中的心象,图7至图10四幅画具有这一时期绘画的典型性。图7所表现的是排着队过桥的人们;图8所画的是一把椅子和一双长靴;图9所画的是一只长颈鹿;图10画了两条会喷水的鱼。当幼儿的思维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开始对事物产生初级概括,这种概括能力的发展是沿着一条轨迹向前发展的,我观察不少幼儿画人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幼儿刚脱离涂鸦后,一般都画“蝌蚪人”,即头上长着四肢的人。他们把人脸用一个大圆圈表示,在上面画了个小圆表示两眼和嘴,他们常常不画眉毛、鼻子和耳朵,大概是因为眼睛和嘴会动,动的比静的刺激明显,所以不会动的耳朵就常被忽略,不少幼儿直到6岁,甚至年龄更大些还爱画没有耳朵的人。可是他们画动物时却从不会忘记画耳朵,这是因为动物的耳朵常动的原故吧。幼儿随知觉发展,所画的人也越来越复杂。他们逐渐给人穿上衣服,四肢由用单线表示换成用长方形表示。我发现幼儿表现手也有一定规律,开始时仅画一个圆圈代表手,逐渐知道手有指头,就在圆上用一组长线表示手指,手指的数量则任意添加,有时画4条线、5条线,甚至更多的线。再往后他们把手画成有5个瓣的小花。图11至图14是幼儿不同时期画人时,对手的不同表现方式。儿童画人的形象特点在原始艺术中也可以见到。如图15中,外国史前崖画所画的手,用线表示手指,图16中史前澳大利亚树皮画中所画的手与儿童画的手也很相似。幼儿画人喜欢画正面的人,画人物活动也常画一种模式化的形象,我们经常在儿童画中,看到两只手平举在身体两侧的人物,如同稻田里的稻草人一样。幼儿在画侧面活动的人时,也常把身体画成正面,如图17中我为奥运喝彩站立着的孩子,作者把人物头部画成侧面,身体却画成正面。图17  我为奥运喝彩幼儿在画侧面的人时,仍然把头先画一个圆,再在圆的外侧边上画突出于外形的五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孩子心里,圆代表头的整体,五官是长在头上面的。幼儿常依靠观察、记忆和想象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创造象征符号表现出来。幼儿在3、4岁时腕关节的骨化过程还没有完成,小肌肉的活动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手腕和手的动作不灵活。他们初学绘画时,画的形象歪歪扭扭、怪里怪气是很自然的,我们应该理解,并给予鼓励,不能对他们粗暴地进行伤害。有的家长看到这种画嫌不好看给撕掉,这样势必会毁掉儿童的自信心。相反,有的家长就比较注意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把孩子的画悉心加以整理保存,并对他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绘画的兴趣,而且使孩子的绘画才能得以顺利地发展。幼儿的腕关节有8块腕骨,幼儿到7岁腕关节的骨化发育才基本完成。因此,使用制图工具绘制比较精细的图画,不适合在低幼儿童中进行。幼儿观察客观物象后,根据物象特征,把复杂的形象概念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历程,是心智发展的表现。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瑞士教育家穆勒尔把复演说应用到人类身心发展的程序上,认为人的一生,完全是复演一次人类进化的历程。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根据,我们暂不作研究,但是,从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上,我们却能发现幼儿所使用的一些符号与原始艺术及我国早期象形文字中的符号相类似,在表达方式上也常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人类史上的原始时期,由于人们生活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心智状态和儿童期颇为接近,心智发展比较缓慢,就像现在还存在的一些原始部落的情况一样。这些社会中的成人,尽管生理成熟,但心智能力,仍然单纯稚拙得像儿童一般。表象符号是幼儿对自然的概念认识,又是近代艺术家对自然的抽象。西班牙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说:“艺术与自然是两回事,我们透过艺术,把我们不属于自然的概念表现出来。”让我们以毕加索画牛为例,了解一下艺术家是怎样将写实的牛抽象为符号化的牛。图18至图21是毕加索画的公牛的部分变形过程。图18是一幅写实的公牛,表现牛的自然属性较多,比较真实;图19至图21是符号化的牛,经过不断删减,一幅比一幅精炼。毕加索为了表现出自己的牛,为了寻求这最后由一条线构成的牛,画家数易其稿,花费了很大心血。有人评论说:“有些画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符号化的公牛是对牛的自然属性的高度概括,它更集中、更典型,从本质上说,也更像牛。将自然形态的物象抽象为符号表现.是现代绘画史上一部分画家在艺术实践探索中的创举,为绘画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其中最有影响的画家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瑞士画家保罗·克力和西班牙画家若安·米罗等。4、5岁的幼儿在视觉的发展上,已经可以识别主要的色相了。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但不能辨别细微的色相,如柠檬黄、淡黄、中黄等。有一次,我在一个4岁的幼儿绘画班里,遇到一件事证实了幼儿的辨色能力。一个孩子在地上拣到一支淡黄色油画棒,他把这支笔交给后面的同学,但那个孩子不认为是他丢掉的,于是争论起来。我问明情况后查看他的颜色笔,里面确是有黄色笔,但不是淡黄,而是柠檬黄。淡黄色仅比柠檬黄稍暖一点,稍深一点,这些微小的差别,4岁幼儿是难以辨别的,所以这个孩子也就不认为是自己丢掉的笔。由于这一时期幼儿受辨色力和知觉的局限,他们的图画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浓度颜色,在表现上也不受物体固有色限制,他们常选择自己认为好看的鲜艳色,随心所欲地涂抹,如同现实主义绘画作品那样强烈。(三)意象表现期:5岁至8岁5、6岁孩子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开始能脱离父母独立活动了。幼儿6岁时的大脑发育已达成人的90%,他们开始努力以社会一员的资格进行活动,喜欢和家庭以外的人来往,参与成年人的谈话,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在思考力上仍处于具体性、自我性思维,也就是处于行动性思维阶段。幼儿一般是通过放在眼前的具体物象进行思考,还不善于在头脑中进行抽象思维来理解事物。他们的想象力仍很发达,有时想象着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6岁以前的幼儿一般不能照物体的原样进行知觉,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无论什么都和人的脸或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如:认为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都和自己一样会睡觉,布娃娃也要吃东西,给它喂饭,和它交谈,觉得他们的动物玩具也和人一样,晚上要给它盖上被子和自己一块睡觉。心理学上把这一特征叫做“情景知觉”。一过6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客观世界。幼儿5、6岁还不能完全区别空想和现实,他们在画画时,有时还不是画所看见的物体原样,还以记住的、经历过的知识为基础,在进行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在记忆力方面,他们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记忆的最大特征是整体记忆,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记下来,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幼儿期是感觉敏锐、反应强烈的时期,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化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心理学称之为图式期。但是;我观察到,有创意有个性的儿童绘画并不都是用模式化的图式表现的,而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意,所以我把这一阶段称为意象表现期。其绘画特点如下:1.感觉的强调与夸张儿童绘画是画自己所感、所知。因此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其手法是把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画大,以说明其重要性。图22中的人,为了表现美丽的衣裳,分别夸张了他的衣服袖子和腿,举起长的手臂,手舞足蹈般表示美丽的衣裳,为强调服饰而显示夸张的动态。图22  美丽的新衣裳  刘俊泰(大班)为了追求一种美的艺术效果或个人的艺术风格,改变人体比例关系,进行夸张变形,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这方面的作品是屡见不鲜的。幼儿由于受造型能力的局限,画不准形,常常画出千奇面怪的形象是不足为奇的,如有的画五官司错位,身体比例失调,形象扭曲等,但这些问题对儿童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儿童绘画并不以是否真实为标准,他们用画来表达感受,流露出他们的天性和纯真。现代绘画创作中非写实绘画,采用变形、抽象、象征等手法,追求主观的自由表现,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图23、图24现代绘画大师作品。图23 抽象画 雄鸟报晓 米罗                          图24 保罗·克利作品2.X光线式的透明画法儿童绘画着重说明性,当儿童认为事物的内部情景特别重要时,就把看不到的内部和外部一块画出来,如同用X光射线透视过一样。透明画法是儿童画中常见的形式。如荣获世界绘画比赛大奖的日本儿童画,作者画了一只有透明肚子的黑猫,并表现了猫吃过鱼并拉出屎的过程,充满童趣。透明画法不仅表现在儿童绘画创作里,在他们的写生画中也常使用。儿童的知觉能力尚处于情景知觉阶段,他们写生时先画后面的物象,后画前面的物象,因此,透过前面的形能看到后面的形,就产生了透明效果。透明画法是儿童对事物认知和知识面扩展的痕迹,也是他们在立体空间知觉尚未形成时,表现前后关系的一种独特方法。透明画法在古今中外的成人绘画中也有先例。图25是现代主义绘画大师克利的作品,这幅画尤如做线的游啦我们从绕来绕去的线所构成的互相叠映的轮廓,能隐约看出月夜下的树木和动物。图25  月之颂歌  克利(瑞士)3.平面和意念的空间表现空间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是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组成的。只有当幼儿能用手或身体去接近物体产生运动觉并和视觉配合时,才会有关于物体的大、小、远、近、方位、形状等空间知觉。儿童空间知觉发展有赖于他的生活经验,是否具有丰富的表象,是否掌握了表示空间关系的词,如亡、下,远、近,左、右等。由于儿童受空间知觉能力的限制,一般对物体的遮挡关系、纵深关系、远近关系、。虚实关系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等,有时还不能理解和辨认,因而形成儿童绘画在表现画面空间时具有的特殊性。(1)不定向的绘画。儿童的空间知觉在还没有形成画面的垂直定向概念时,他们不知道使用画纸需要固定一个方向画,常随意转动画纸的方向画。我们常看到儿童画中出现不同方向的房屋或车辆,好像景物有横躺着的,还有倒立的。如图26中画的3只鸵鸟,其中有一只鸵鸟的腿扭到另一个方向上了。儿童这样画有时也因为纸画不下了的原故。图26  鸵鸟  邵海宁 6岁不定向的图画随着儿童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一般会自然消失。此外,儿童的方位知觉问题,有时也反映在书写的文字上,我常在幼儿图画上看到把一个字左右分解开上下排列写的样式。对于这种现象随着他们知觉的发展,稍加点拨就会得到纠正。(2)纵深层次的横向排列。低幼儿的形状知觉表现为能辨认平面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但对物象的体积感、纵深感,有时还不能完全感知,所以,他们的画大多用平面的二维空间手法表现。比如,他们常把动物的腿、桌、椅、板凳的腿平列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表现物象的体积感和纵深感的平面艺术,在成人的艺术创作中,如我国的民间艺术、装饰艺术以及现代艺术中常被采用,这种把纵深层次的形做横向排列的表现手法,在民间剪纸里常见,图27这幅剪纸中马的造型是剪纸艺术的典型手法。此外,根据教学实验证明,儿童对物象产生的视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通过直观感受能够表现出来。如图28中景物的透视缩短现象,图29中的人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图27  回娘家  民间剪纸 胜利            图28  北京的胡同 陈思 6岁图29  坐长椅的人 李颖涵 6岁(3)地平线。地平线是孩子表现天空与地面的界限。地平线代表人们生活在地面空间之上,幼儿表现这种空间关系时就画~条线来表示,有的儿童画是用纸的底边代表地平线。儿童绘画中地平线的出现,使我们了解到儿童心智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它标志着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关系以及对画面空间方位的感知。当儿童欲表现广阔的地面时,他们还用许多地平线来表示。如图30这幅画,作者把大街上的景物分别画在三条线上,上边一条线表示大街对面的便道,上面站了几个想过街的人;马路中间的地平线上行驶车辆;纸的下边一条地平线上停放着一排自行车,用三条地平线清楚地把大街的空间距离表现出来了。图30  大街上  范思成 6岁 胜利            (4)鸟瞰式、开放式、折式的构图方法。幼儿在绘画时受“自我中心”意识的影响,处理画面空间关系时就不能根据物象的真实情景描画,也不懂得画画需要固定在一个视点上观察,才能真实地再现物象的相貌。他们常根据需要移动视点去表现要说明的事物,于是就产生了成人看起来十分可笑的奇怪画面。鸟瞰式构图是儿童常用的方法,作者如同自己是一只飞在空中的小鸟,向下俯视地面上的一切,他们把画纸当做地面,地上的景物互不遮挡地表现出来。如图中的开放式构图,是指画面中的人或物,由中心向四周开放排列的绘画。儿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受心理上“自我中心”的影响。如将桌椅的腿、动物的腿从身体下边向四周展开。或将围成圈的人或物向四面展开排列。儿童图画中所以出现这种表现方式,是由于他们还不懂景物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用转动画纸的方法绘画的结果。低龄儿童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想出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显现了他们非凡的创造能力。如图31我国沧源崖画《5人舞蹈图》或图32埃及的《汲水图》中池塘周围树的排列那样。图31  5人舞蹈图                                         图32  汲水图(5)平视和俯视的混合空间。幼儿为什么会把平视和俯视的景物混合在一个画面中来表现呢?其原因是儿童绘画受知觉经验的影响。通常儿童观察人物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与被观察的对象站在同一个地面上,看人的正面或侧面,容易表现人的特征;要表现一个宽阔的环境,当然俯视最容易看清一切。因此,移动视点画画是造成儿童常画混合空间构图的原因。 4.非凡的想象力幼儿思维处于情景知觉时,对时间、空间这些抽象概念是分不清的,常把过去发生的事和现在的事混在一起,还把无生命的与有生命的东西随意组合,使他们的绘画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拟人化是儿童想象力的一种表现。因为儿童常以自己的感情看周围一切,不管是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星星、月亮,以至他们的玩具,都认为和自己一样生活。当孩子还没有建立时空概念时,他们的图画并不受时间限制,常把事物发展过程放在一起表现。想象力浸含着人们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所以它更具有感染力。图33是一幅极具想象力的图画,因此这张画在一万张画作的竞赛中,荣登榜首。画中表现圣诞夜,圣诞老人来到人间,他把爱心也洒满人间。想象画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涎,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图33  圣诞节 加拿大儿童画 胜利 (5)表现动的感觉儿童在画运动题材时,为了表现动的感觉,常利用物体运动的轨迹表示,如画滚动的球就画很多圆圈有时还用许多重复的线表示动感,如马腿的运动与图34这幅原始岩画相同,这种表现持续时间中形体的连续性活动。图34      原始岩画(6)随心所欲的色彩表现幼儿画色彩画是不受物体固有色限制的,基特点是喜欢用鲜艳、强烈的颜色抒发情感,并不考虑物体固有的颜色,这是幼儿“自我中心”的心理反映。如幼儿用红色画马,蓝色画太阳或画五颜六色的楼房,有时还把人脸涂抹上各种颜色。幼儿使用颜色往往根据个人爱好,用认为好看的颜色画。也有时根据直观知觉,把看到色彩变化,做主观的夸张表现。我观察幼儿画色彩写生画时,他们看到脸上受光的影响产生各种变化,就在脸上用各种色块涂抹,如图35的人像和图36的风景画,色彩对比都十分强烈。这一时期的画尽管用色并不真实,但是依据对象感受进行夸张的色彩表现,画面艳丽而生动,这与表现主义绘画追求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运用,强调色彩的独立性方面,虽然本质上并不同,但画面效果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幼儿还喜欢用装饰性色彩表现。他们用彩色线勾画轮廓,然后用色面平涂,构成画面的装饰美感,这与幼儿处于平面空间思维阶段直接关系。幼儿使用色彩也并不全部喜欢用高纯度色,也有些孩子爱用混合色表现。这种现象是幼儿进行色彩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在做色彩游戏中发现,颜料混合后会出现色彩变化,这种探索为儿童掌握调色知识打下了基础。因此,我们对能用复色画画的幼儿,应及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引导。                                 图35                                                    第三节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幼儿绘画创作活动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艺术视知觉阶段绘画创作必须有原材料,大自然和生活就是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源泉。绘画活动中,原材料是通过视觉器官所进行的知觉活动来获取的。绘画活动中的这种视知觉与一般的视知觉不同,它是指视觉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思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即“一种把知觉特征与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因此,在阿恩海姆看来,一片混乱的景物,“只有被看做是一种由清晰的方向、一定的大小及各种几何形状和色彩等要素组成的结构图式时,它才算是被真正地知觉到了”。幼儿对绘画创作原材料的获取是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来进行的,其中主要的是他们的视知觉。幼儿阶段,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个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因此,可以说,幼儿时期具有完形与超完形的知觉特点,在幼儿绘画作品中就表现为透明式与展开式的画法。 (图37坐摇船)我们还可以从图37中看出幼儿是怎样进行视觉思维的。这是一幅一个2岁半的幼儿再现她与另一个小朋友一起坐摇船的画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像长方形又像半圆形的图形代表了摇船,两个圆各加两条人字形线代表了两个人,线条的交叉代表了两个人是坐在摇船里。我们从摇船的侧面仍然可以看到两人坐着的样子。与这幅画所要再现的复杂事物相比,画面本身是相当粗糙简单的。然而,它展示的不仅是心灵对所要再现的题材的完整的结构特征的自由发现,还展示出这一幼儿对这些结构特征在“线条”和“平面”等媒介中的结构等同物的发现。画中的摇船不是眼睛所见的摇船,而是一种支撑人体的“座架”,这一“座架”与话个圆形物之间则似乎是一种支撑者与被支撑者的关系。这说明,在这个2岁半幼儿的“陈述”中,包含着种种视觉概念,它们是在直接经验的驱使下被创造出来的,却又通过形状、关系和功能中的某些突出特征达到对题材的抽象性表现。因此,这幅线条画的形式,与其说来自摇船和人的个别表象,不如说来自代表“一般性概念”的“纯形状”。它展示出在一个幼儿的心目中那些能代表“坐摇船”的最重要的特征——人坐在摇船里,下面有支撑物。虽然这幅画是高度概念化的,却又完全来自幼儿对感性世界的敏锐观察和解释(它对原型的某些特征作了变通,却又没有完全脱离视觉所能接受的范围)。二、艺术体验与反思阶段创作者通过视知觉得来的原材料还必须进入大脑进行加工、改造。这一加工、改造过程也就是艺术反思的过程,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艺术反思过程包括了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个方面。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人人都能体验到。格式塔心理学把视觉所经历的事物的状态分为物理镜和心理场两种。物理镜是指视觉对象的完全、纯粹的客观存在,这是每个人的视觉都能努力达到的对象;而心理场则是指人的心目中的事物状态。如果说,物理镜是一种既定的、客观的世界,那么,心理场则是充满了变异和主观化的天地,它把人的需要、兴趣、动机、能力、性格、心境等心理成分,都汇人一种创造的境界。幼儿心理发展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及其思维发展的形象性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的主观化色彩。皮亚杰认为,幼儿的知觉处于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的阶段,他们觉得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4岁以前)和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有生命和心理(4~6岁)。在这样两个泛灵论的阶段中,他们对视觉获取的对象倾注了极大的情感。在他们看来蓝天是白云的家、满天的繁星是万盏点亮的小灯、飘零的落叶是离开了大树妈妈的可怜的孤儿、颠簸的汽车是在跳舞。这样的体验一方面加深了幼儿对外界视觉对象的印象,使心理印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另一方面,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促使他们从事绘画创作活动。如(图38A、B)《挨打日记》是5岁幼儿用图画日记记9月11日、12日两天挨打的情景,看上去很可怜,却是小作者对爸爸骂,妈妈打后深切的体验以后画出来的。(图38 挨打日记)艺术反思阶段还包括将体验过的对象作艺术形式上的分析。一般来说,幼儿美术创作中的反思阶段到此就结束了。但实际上,幼儿头脑中的思维活动并未结束,他们还对这些艺术语言进行重新标识,以作为以后此类创作的一种流畅的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者将自己体验过的对象作了形式上的诠释以后,绘画创作就进入表达阶段了。三、艺术表达阶段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绘画创作者对外物的知觉和体验等,必须通过纸、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造型、设色、构图等艺术语言才能形成绘画作品。绘画表达活动在绘画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活动就是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说,在绘画创作领域里,离开了绘画表达,再好的知觉与体验也得不到表现,也就无法让其他人欣赏,而只能留在创作者的头脑中。能将自己的知觉和体验用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所在。绘画表达活动是绘画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对于知觉活动和体验与反思活动而言,表达活动是一种操作实践活动。不同的艺术操作实践活动所采用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各不相同,因此,作为艺术之一的绘画也有自己特殊的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法,这对于绘画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的绘画表达是他们的知觉与情感的物化形态。他们将自己对外物的知觉与情感通过绘画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传达给他人。在绘画表达过程中,由于受其自身肌肉动作发展的影响,幼儿的绘画表达在技能技巧上表现得明显不如成人熟练与完美,透出一种稚拙感。然而,也正是这种纯真的童心、童趣,才使得儿童画充满了魅力。同时,在绘画表达过程中,幼儿有时并不按照预想和计划来进行,而是依据自己构思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调整,以至于最后的作品与预先的设想不一致。第四节多姿多彩的心象世界幼儿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幼儿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孩子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你就要掌握幼儿绘画这把钥匙。一、幼儿绘画与智力1、通过绘画观察幼儿智力成长状况幼儿的绘画能力是按一定轨迹发展的,虽然每个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但发展的次序不会颠倒。比如,幼儿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幼儿2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幼儿,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幼儿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幼儿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幼儿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单看幼儿的作品就可以判断其智力水平,人的智力发展因素往往是复杂的,对幼儿来说,保持情感和智力的均衡是很重要的,如果幼儿的表现力有受到约束的迹象,而他的智力发展已到相当高度,则需要给予均衡发展的机会,美术教育将有助这方面的调节。图39至图41看似3个孩子的象征期绘画,其实他们的年龄相差较大。马健翔是个聪明的男孩,从小喜欢画画,他把画画当游戏,2岁时所画的人表现了他的认知能力,他已知道人的头上有眼和嘴,还知道身体有手和腿。图40是一个6岁男孩画的创作画,表现3个游戏的孩子,他的绘画表现力仅相当于3岁幼儿画的“蝌蚪人”,在大大的脑袋上长出手和腿,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幅画,可以看出画的是3个不同动态的人,有的人蹲着,有的人站着,有的人正准备跑。从这点看,这个6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表现力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图41是患重度智力障碍的人所画的画,他的智力不足3岁幼儿的水平。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小注意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环境的改变可以极大地影响发育的速度,但并不影响幼儿整个智力发育的进程,也不可能超越一定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的特征。丁昕的父母是美术学院的教师,他们的儿子从小在绘画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用画同孩子讲故事做游戏,用画交流感情,互赠礼物,爷爷过生日时让孩子给爷爷画张像做礼物,过年过节画张画送给亲戚朋友,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画画的兴趣,也刺激了孩子的创作欲。图42至图47是丁昕1岁半至10岁的绘画,从画中使我们了解丁昕的绘画能力比一般儿童各年龄段具备的能力都高。他不到2岁时已有了图式的萌芽,1岁11个月时所画的命名为《爸爸》的画,已能隐约看出人的脸上画的是眼睛和嘴;他2岁时就能创造符号表现人的形象了;4岁时就能参照人的特征根据记忆画意念性的“写生”;6岁以后能根据观察描画人物特征,尽管开始时画不准人的比例,但是从图46以后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笔下的形已比较具体,人面部侧面的起伏不再是概念化的形象了,随着年龄增长,观察人物也越来越细致具体,把握形的特征也更准确了。丁昕的绘画尽管可以说是同龄儿童中出类拔萃的,但他发展的进程并没有超出一般人发展的规律。丁昕的几幅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42、图43为涂鸦期绘画,图44至图45为象征期绘画,图46为意象表现期绘画,直到图47他lO岁画的写生画,才完全进入写实期。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要点,即:①智慧成长;②感情成长;③社会成长;④知觉成长;⑤生理成长;⑥美感成长;⑦创造性成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作画的过程和内容,观察分析得知儿童成长的情况,也可以从同龄儿童比较中,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和快慢。因此,儿童绘画可以被当作我们检验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参照物。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幼儿绘画能力的自然过渡,不能过于急躁去“拔苗助长”。2.绘画与“智力刺激”幼儿绘画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出生至2岁为感觉运动时期。能借着试探的喜悦,区分自我和外界物体。会寻找刺激物,声昔和颜色会引起倾听和凝视。“智力刺激”越多,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越大。2至7岁为预先运用思想时期。2至4岁时,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外界。例如:认为天上的星星也像自己一样需要上床睡觉。能辨别方、圆、三角等图形。我国儿童智力发展状况,儿童各年龄段的实际能力发展比上述各阶段的年龄至少要提前2至3岁。孩子智力的发展在10岁以前最为迅速,其中前5年比后5年更迅速些。之后成长率速度就比较慢了。因此,要在幼儿和小学阶段给儿童充分发展智力的刺激,正他们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更高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的智力提出“多智力”的新理论,他证实人的大脑有6种智力,每种智力都受大脑一个“小区”控制。其中有两种是人们熟悉的,这就是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此外,还有音乐智力、空间直观智力、身体活动智力和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力。各种智力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因此,所谓“智力”,就是观察、分析、理解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根据加德纳的这一理论,现在的儿童教育忽视了对其它智力能力的开发。事实上,儿童智力的发展因人而异,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才能,及早发现儿童具有哪75面的优势,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早日成才。在一所业余儿童美术学校里,老师正指导6岁幼儿上写生课。坐在前排有个长得又白又胖的小男孩,神情专注,手拿一支红色水笔,用吃力而肯定的线,描画着摆在面前的玩具鹿(见图48A)。他叫何峰,写生已经能画出人物的基本特征(见图48B)。据介绍何峰在幼儿园里唱歌、跳舞、背诵诗歌都很好。看来,这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有位叫丁昕的小朋友,他不仅画画得好,还喜欢唱歌、跳舞,小提琴也拉得好,常上台演奏,并且会看棋谱下象棋,他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超出一般儿童水平。上学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每门课考试均得满分。通过上述实例可见,儿童的绘画能力与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同时,各种智力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其一是遗传因素,其二是环境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哪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呢?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位外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根据这种说法,只有画家的子女天生都能成画家,但现实中常有著名画家的子女对绘画根本不感兴趣。另外,环境决定论者却持相反意见,美国有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按不同要求,用不同方法,把他们随意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盗贼。”也有些人不像前两种人那样极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遗传与环境对人类智能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在更多的人主张要辩证地看问题,研究这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说,遗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则决定了发展的现实性。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更重要的作用,其中早期教育尤其重要。儿童6、7岁以前学的东西,常常终身不忘。鲁迅先生曾说:8岁以前开发出来的智力,够人终身受用。许多人认为,学习某种东西有一个最佳时期。4岁左右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必要的音乐、绘画教育可以使儿童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迅速发展。阅读和外语教学也如此,4岁幼儿虽然不识字,但语言传授会使他们记住并背诵名篇、诗词。儿童在绘画能力上的差异,与接受启蒙教育早晚,以及受教育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当然与儿童自身的智力水平也有一定关系。儿童的绘画才能主要通过空间直观智力水平检验,每个儿童这种智力因素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他们对物象的立体空间认识以及表现画面空间关系的能力常有很大差别,如表现物体方位、空间透视、遮挡关系等。图49是李希林小朋友5岁时第一幅记忆画,从画中所表现的空间关系上观察,他的空间直观智力是超常的,因为这个年龄段一般幼儿的绘画能力尚处于象征期,即用简单的符号平面表现物象空间关系,而李希林却画出了有透视、有遮挡的三维立体空间。图50是他6岁画的风景写生,半年时间的绘画启蒙使他的绘画能力得到飞速发展,据他母亲说他对建筑十分着迷,有特殊的兴趣。图51、图52是两个5岁儿童的第一张写生画。从画中可以看出他们绘画能力的差别。在发展儿童才能方面,先天因素只起一部分作用,后天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图53A、图53B两幅画是对一个儿童进行的教学实验。图53A是先让儿童观察实物后凭记忆画的仙人掌,图53B是先引导儿童观察和分析物象特征,然后依据实物写生的仙人掌。两幅画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一般儿童画画是画记忆中的心象,所以
本文档为【第二章幼儿绘画心理与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双喜
人民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7-31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