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 的思考 量泰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王立鼎 -^'-__ 刖昌 洮,岷地区,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临潭县和岷县及其毗邻地区.临潭县古称洮州,岷县古称岷州.这 两个县在地域上是相连的,又因为这两个县在古代民族,历史的变迁上有诸多的相似性,在地方史志 上,常常把这两个县合称"洮岷地区".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洮岷地区的各民族携手共同创造出...

【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 的思考 量泰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 王立鼎 -^'-__ 刖昌 洮,岷地区,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临潭县和岷县及其毗邻地区.临潭县古称洮州,岷县古称岷州.这 两个县在地域上是相连的,又因为这两个县在古代民族,历史的变迁上有诸多的相似性,在地方史志 上,常常把这两个县合称"洮岷地区".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洮岷地区的各民族携手共同创造出一 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城端午节龙神赛会.这是庙会文化当中的一支奇葩.从明初开始至今, 这种端午迎神赛会已有了500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一种浓郁藏乡风俗和江南古风完美结合的民俗 活动,这在全国来讲是独一无二的. 洮洲和岷州各有l8位地方保护神,当地人叫做"龙神或佛爷"(既湫神)."龙神"的信仰者有当地 的汉族,藏族和土族.并且洮岷地区"龙神"的形象和传说中龙的形象大不相同.洮岷"龙神"大多是 真实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洮洲地区的"龙神"都是明朝开国将领和军官眷属,是被朝廷敕封为神的.他 们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康茂才等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所以有人把洮 岷各地供奉的十八路神庙的龙神称之为"一部活着的《大明英烈传》". 新城的端午节迎神赛会,是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为"跑佛爷".清晨,洮岷各地的十八位佛爷来到 洮州卫城(临潭县新城镇所在地)的南门参加简短的"接迎会",即抬着佛爷塑像的这些队伍一到南门 外,准备迎接的人开始放鞭炮,吹锁呐,然后将他们抬来的神像请人准备好的房间里供了起来.在接迎 会完了之后,还有"献羊"仪式,下午集中在东门月城内,举行"降香"仪式,各自抬起坐有佛爷塑像的神 轿竞跑,以最先跑到终点——隍庙内的龙神祠入座为胜利.第二天,人们举行"踩街"活动,也就是各路 龙神按规定的座次在城内各个街道游行."踩街"结束后,人们抬着龙神返回隍庙,重新入座;第三天拂 晓时,各路龙神被抬到城西北面的大石山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午下山到西门"扭佛爷",下午 返回隍庙,晚上黄昏时,各路人马返回原地.至此,一场龙神赛会也就结束了. 以上仅是简约介绍的龙神赛会的概括情况,有关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龙神信仰的问题,自20 世纪8O年代以来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武沐的《岷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洮州地区湫神奉祀 研究》;晏云鹏的《洮岷地区"龙神"信仰探源》;马文惠的《临洮端午迎接八位官神赛会风俗的调查》;杨 士钰的《论临潭新城端午节龙神赛会的文化意蕴》;周大鸣,阙岳的《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 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王文元的《洮州端午祭》等.已对龙神赛会的过程,龙神(湫神)信仰 的来源讲的比较透彻了.本人仅是对龙神信仰中有几位女性龙神比较感兴趣,因为在中国封建历史时 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男尊女卑,男性神占主导,特别是龙王爷基本是以男性为 主的情况下,出现了 .--—— 94?--—— 几位女性龙王,比较耐人寻味.在这里本人对洮岷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女性龙王,谈 谈自己的理解.不 妥之处,祈请指正. 一 ,洮岷地区的女性龙王 武沐老师的《岷州地区漱神奉祀研究》,《洮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中十八位龙 神详细列表:? 洮州十八湫神 座次姓名神衔立庙地方 l常遇春敕封总督三边常山盖国都大龙王冶力关乡池沟 2徐达敕封陀龙宝山都大龙王新城乡城背后 3李文忠敕封镇三边朵中石山镇州都大龙王新城乡大石山 4胡大海敕封洮河威显黑池都大龙王新堡乡青石山 5郭英敕封普天同知显应龙王扁都乡杨家沟 6康茂才敕封东郊康佑青龙宝山都大龙王新城乡晏家堡 7马秀英九天化身白马太山元君(女性)长川乡冯旗村 8朱亮祖敕封南部总督黑池都大龙王流顺乡上寨村 9安世魁敕封镇守西海感应五国都大龙王l临潭县城关镇 10赵德胜敕封祥渊赤察都大龙王陈旗乡石旗崖 l1朱氏敕封西郊透山响水九龙元君(女性)头永乡白土村 12花云敕封四季九旱降虏护国都大龙王流顺乡水磨川 l3郭宁妃敕封金木元君(女性)陈旗乡牌路下 14武殿章敕封五方行雨都大龙王总寨乡秦关村 l5成世疆敕封成沙广济都大龙王羊沙乡甘沟村 l6张德胜敕封祥眼赤察温卜都大龙王陈旗乡梨园村 17韩成敕封水司杨四将军都大龙王陈旗乡韩旗村 l8刘贵敕封金龙龙洞宝山小吉都大龙王扁都乡刘旗村 岷州十八湫神 座次名号俗称原形庙址 l忠简公南川大爷北宋宗泽城郊乡南川村 2汉代忠良梅JlI大爷白马爷缩脖大爷东汉庞统梅川乡杏林村 3汉室佑风关里二爷白马爷东汉庞统城郊乡龚家堡村 4汉代忠良王家三爷三国姜维十里乡王家山村 5汉代直臣河北爷汉代朱云十里乡上北小路村 6太子太保太子爷北宋范仲淹城郊乡下北小路村 7总督三边黑池爷明胡大海西寨乡大庙滩村 8兵部侍郎艰难爷明张锦西寨乡坎铺塔村 9唐代忠良涂朱爷唐雷万春清水乡清水村 一 95— 座次名号俗称原形庙址 10金龙大王大王爷唐李晟宕昌县各奄庄(原属 岷县) ll珍珠圣母崖上阿婆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城郊乡周家崖村 l2金火圣母金火阿婆地方神话传说人物城郊乡白塔寺村 l3斗牛宫主斗牛阿婆地方神话传说人物寺沟乡杨家堡村 14金花圣母金花阿婆兰州民女寺沟乡纸坊村 l5乃慈圣母奶子阿婆地方神话传说人物寺沟乡白土坡村 l6分巡圣母小西路阿婆娘娘阿婆甘南康多藏家女秦许乡包家族村 17头山娘娘透山阿婆地方神话传说人物岷山乡下迭马村 宕昌县哈达铺新寨l8铁丝娘娘添炕阿婆地方神话传说人物 村(原属岷县) 晏云鹏的《洮岷地区"龙神"信仰探源》中十八位龙神详细列表:? 洮岷地区龙神列表 座次姓名神衔立庙地方 l徐达敕封陀龙宝山都大龙王新城乡城背后 2常遇春敕封总督三边常山盖国都大龙王冶力关乡池沟 3李文忠敕封威镇三边朵中石山镇州都大龙王新城乡大石山 4胡大海敕封洮河威显黑池都大龙王新堡乡青石山 5郭英敕封普天同知显应龙王扁都乡杨家沟 6康茂才敕封东郊康佑青龙宝山都大龙王新城乡晏家堡 7马秀英敕封九天化身白马太山元君长川乡冯旗村女性 8朱亮祖敕封南部总督黑池都大龙王流顺乡上寨村 9安世魁敕封镇守西海感应五国都大龙王临潭县城关镇 10赵德胜敕封祥渊赤察都大龙王陈旗乡石旗崖 ll朱氏敕封西郊透山响水九龙元君头永乡白土村女性 12花云敕封四季九旱降虏护国都大龙王流顺乡水磨川 13郭宁妃敕封金木元君都大龙王下陈旗乡牌路女性 14武殿章敕封五方行雨都大龙王总寨乡秦关村 l5成世疆敕封成沙广济都大龙王羊沙乡甘沟村 16张德胜敕封祥眼赤察温卜都大龙王陈旗乡梨园村 17韩成敕封水司杨四将军都大龙王陈旗乡韩旗村 l9刘贵敕封金龙龙洞宝山小吉龙王扁都乡刘旗村 周大鸣,阙岳的《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中一t-A位龙神 详细列表:? "在龙神赛会的田野调查中,关于十八位龙神笔者获得了两套名目表,一种是由临潭县新城镇文物 管护委员会《洮州史从》编辑部提供的文献资料,一是由田野访谈所获取的临潭县群众的口述资料.两 种名目表除对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郭英,康茂才,赵德胜,朱亮祖,花荣,安世魁,成世疆,韩成 有一致地认同之外,对其他的5位龙神有不同的看法(见下表l,2)" 表l(由新城镇文物管护委员会《洮州史丛》编辑部提供): 一 96— 姓名敕封号性别备注 武殿章五方行雨都大龙王 马秀英西郊透山响水九龙元君女性朱元璋的妻子 朱氏金木元君都大龙王女性朱元璋的姐姐 刘贵金龙龙洞宝山小吉龙王 郭氏九天化身白马太山元君女性朱元璋的嫔妃 表2(由新城镇群众提供): 姓名敕封号性别备注 伍金龙五方行雨都大龙王群众称五方爷 白土村佛爷西郊透山响水九龙元君女性群众称自土娘娘 牌路下娘娘金木元君都大龙王女性 刘旗佛爷金龙龙洞宝山小吉龙王 冯旗佛爷九天化身白马太山元君女性群众称冯旗太太 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表格看出,因地域的不同,或获取资料的来源不同,各地龙神也略有不同.但无 论那一份资料都有女性龙王的存在.女性神在以农为主的汉族某个地方成为保护神,这样的情况是有 的.例如南方信奉的"妈祖神",但一般往往是民间地方性祭祀,不受官方认可,既所谓的"淫祀".中 国传统认为"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女性成为兴云司雨的龙神,并且"属于当时社会的主流人 物受到官方的推崇"还是不多见得.宗教信仰是"以虚幻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 而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受儒家思想浸染,对待妇女往往是以"三从四德"为约束,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是很 高.与此相对,龙神在中国汉族的信仰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洮岷地区的端午龙神庙会起源于明 朝,但明朝作为封建王朝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时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基本上是隶属于 男性.例如:明王朝建立之初,明太祖就命翰林学士朱升等纂述《女诫》,对后宫嫔妃,宫女有严格的约 束.洪武三年(1370)五月,明太祖再次下诏,明确规定:"皇后之尊只治宫中嫔妇之事,官门之外毫发事 不预焉……"由此可见,贵为皇后也只能管理宫中嫔妇之事,政治事情不许插手.那么社会中的妇女 也只能"妇人之行,不出于闺门".《明史一烈女》共为二百四十多位贞妇烈女列了传记.从中可看出 妇女基本上是男人的附属物,夫死妇得亡,即使不亡也是终身守寡,毫无人身自由,更不用说社会地位 了.我们随便选取一篇《汪烈妇》来看: "汪烈妇,晋江诸生杨希闵妻也.年二十三,夫死,无子,欲自轻.家人防之谨,不得间.氏闻茉莉 有毒能杀人,多方求之,家人不知也,日供数百朵.逾月,家人为亡者斋祭,妇自撰祭文,辞甚悲,夜五 更,防者稍懈,取所积花煎饮之,天明死."? 汪氏可以"自撰祭文"并且"辞甚悲",可见是受过一定的教育,知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识字之人,仅仅因为"夫死,无 子"没有依靠就要弃世.并且朝廷还为其列传,当作楷模.由此可以看出明朝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何. 二,女性神在汉族神谱谱系中的地位 中国汉族是多神信仰.以其信仰的神谱谱系来看大约可以分成三种:原发性的神谱信仰,例如:盘 古,伏羲,女娲,炎帝,神农,黄帝,文圣,武圣…….道教神谱信仰,例如:原始天尊,灵宝天尊,玉皇大 帝,太上老君,城隍,土地…….汉传佛教神谱信仰,例如:如来佛祖,弥勒佛祖,观世音菩萨,五百罗汉 o~~~ol 0在这些神谱中女性神寥寥可数.原发性神谱中女娲是女性,其主要作用是创造了人类.男性不 ?-?—— 97---—— 能生育,所以造人必须由女性神来担任.道教神谱中有分量的女性神是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配偶. 所起的作用不详.而汉传佛教神谱中最着名的是观世音菩萨,但观世音菩萨的原形是一位男性神. "最早是一对双肩相连的双马童神,本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善神,以慈悲和善为象征"?.佛教创立时, 吸纳了观世音菩萨,仍是慈悲为怀,形象由马头变成威猛伟丈夫.观世音菩萨由男到女的改变发生在 南北朝时期,是为了给人数激增的尼姑和在家修行的女居士有所崇拜的偶像而设.并且给观世音增添 了"送子"的重任,也是为了适应受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浸染的广大中国信徒传宗接代的 愿望.其余如嫦娥,七仙女等,在神谱中地位低,所占分量轻. 三,汉族的龙神崇拜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汉族则主要以农为本,靠天吃饭.农业与降雨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把龙 作为掌管雨水的神进行崇拜已有很长的历史.三千年前的甲骨b辞就有了祀龙求雨的文字记载:"其 乍龙于凡田,又雨".到春秋时,《吕氏春秋?召类》记载:"以龙致雨".高诱注:"龙,水物也,故致 雨".到宋徽宗时期则正式敕封了龙王.《宋会要辑稿一礼四》记载:"京城东春明坊五龙祠,太祖建隆 三年,自元武门徙与此.国朝缘唐祭五龙之制,春秋常行其祀"."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 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 自此,兴云布雨的龙便被称为了龙王或龙神.龙的发展由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越发的丰富和神通广 大起来,甚至于连日后的皇帝也自称为真龙天子.到明王朝时,也有龙神祭祀的文字: "大小青龙神者,记云:有僧名卢,寓西山.有二童子来侍.时久旱,童子入潭4L"-青龙,遂得雨. 后赐卢号日感应禅师,建寺设像,别设龙祀于潭上.宣德中,建大圜通寺,加二龙封号,春秋祭之".凹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汉族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因此表现在宗教中,也是女性神无论数量还是 重要程度都比不过男性神.而龙神崇拜在汉族的广大地区,特别是一些干旱少雨的地域,所处的地位 和分量都是非常重的,决不会由一个女性来担此重任.所以洮岷地区出现的祭祀女性龙王,本人认为, 可能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一 ,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看 李智君(男,宁夏彭阳人,厦门大学历史系讲师,复旦大学史学博士)说道: "对河陇历史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造成周期性破坏的,除去战争,便是旱灾了.从多年平均降水量 来看,深居内陆的河陇,属季风区的边缘,降水量比沿海地区少是正常的.但问题并不在于其多年平均 降水量不足这一点上,,而在于河陇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很大.据统计,河陇地区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 极高.仅从清代以来的历史纪录来看,306年中,河陇共发生旱灾203次,平均三年两 旱,大早年份平均 9年半出现一次,俗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在梳理清代河陇民间信仰资料时,笔者发现,针对边塞战事和区域旱灾所产生的民间崇祀行为, 在河陇民间信仰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与边塞战事有关的信仰形式是庶民对历史上边塞战争人物的 广泛崇祀.当然历史上全国各地都对廉吏,乡贤有所崇祀,但河陇地区却把更多的荣誉给了那些驰骋 疆场的边塞人物." "河陇地区普遍干旱少雨,所以方志对龙神的记载颇为详尽,正如宣统《甘肃新通志?祠祀上》所 云:甘省盛夏易旱,龙神祷雨辄应,功德之及,民显然易见其护,加封与否,则亦有气数存焉,故凡庙祀正 神于祷雨素着灵应者,不因祀典未及,概以丛祠置之.列入祠宇,于敬鬼神见务民之义焉.(宣统《甘肃 新通志?祠祀上》)."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民间崇祀,而洮岷地区正处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 原交汇地带,海拔较高,一般都在2,500米以上.气候寒冷,雨季集中,降雨量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 一 98— 中在夏,秋之间,并且因气候寒冷容易形成雹灾.而在农作物最需要雨水的初春,初夏,则少雨或无雨, 形成旱灾.特别是春耕前后,常因干旱而无法下种.在当地的民谚或"花儿"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如农谚"不怕恶风刮,就怕白雨(冰雹)打",神花儿(在各村社祭祀当地龙王爷的庙会上唱的花儿)中唱 到: (1)灵佛爷, 你要叫白雨消散呢, 庄稼成下是有饭呢, 百姓(给你)就把羊献呢! (2)龙神爷, 黄田就怕白雨发, 你的神力稀没大, 要把受苦的百姓拉一把! (3)染房门上挂蓝布, 龙神爷, 你把恶风暴雨要堵住, 叫黄田收下入了库, 叫一年的辛苦白耽误.@ 明朝的戍边将士后裔和迁徙到此地的汉族,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因子带进了洮岷地区,把当地 的"生藩"成功转变为"熟藩".因为"汉文化对洮岷地区影响最大的,既不是儒学之道,更不是道教,佛 教,而是汉文化中先进的科技因子"@.汉族,吐蕃共同形成了一股新的当地居住者,面对的是同一个严 峻的自然环境,双方自觉不自觉的在相互交往中都受着对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抗自然环境方面. 汉族在带进农耕文化因子的同时,也带进了地方神的崇拜.经过双方的磨合,留下了彼此都可接受的 部分.例如明朝还有对汉寿亭侯关公的祭祀,马神的祭祀(见《明史》志二十六马神京师九庙).但在 洮岷地区保留迄今的只有龙神崇拜而已.我认为是共同的地理环境和吐蕃文化的影响造成的,因为藏 族也有龙神崇拜.并且有意思的是在藏族的神谱体系中,女性神不仅数量多,地位也不低. 二,从藏族信仰龙神来看 藏族对龙神的崇拜和信仰由来已久,大概起源于原始社会.藏语中称龙为"鲁".@藏族信仰龙神 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龙王形象模糊,居住地纷繁广多.只是到中期后,龙神才 有了明确的分工.藏族把居住在东,南,西,北,中的龙神分为嘉让,解让,莽让,章赛让,得巴让五类. 这五类龙神又分为左,中,右三种势力,嘉让是善的龙神,它可以保护人类,给人类带来幸福;莽让是恶 的龙神,它可以给人间带来灾难祸害,诸如瘟疫,疾病,干旱,均为彼之所为;解让,章赛让,得巴让基本 属于不好不坏,兼善兼恶的龙神,它们可能给人类带来祸乱,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藏区的龙神们, 也有自己的劳动分工.如恰布等龙神主司下雨,降雪,闪雷,若天遇久旱不雨,当求它降雨;僧波等龙神 主司各种龙病,若生癞子,疮疱,水痘等龙病,当求它免去灾病沉疴.也不能得罪,触怒那些主司跌打摔 伤,腿断骨折的汤畦等一些意外事端的龙神.却热等龙神主司人间饮食饥饿和战争冲突,人们吃不饱, 或遇战争,是因这些龙神不高兴,等等.除了这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职司外,也有主管精神领域 的龙神,如嘎波,宁嘎等就是让人们存心善正直,不要生贪嗔,嫉妒之心的龙神.到晚期的龙神,形体已 单一化,丹珠昴奔说道:"(晚期的龙神)抹去了早期龙神不断害人的精怪性,使它成了善神.这可能是 藏汉,藏印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至今一些地区,倘遇久旱不雨,便请龙王降雨,在许许多多的文学 作品中都有反映.后期藏区绘画,雕塑中的龙的形象与汉地无二".@ 藏族不仅崇拜龙神,而且还有女性龙神的祭祀,例如: "在热贡(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务河流域,传统上被称为"热贡")民间农历 一 99— 六月举行的村落祭神仪式中都有龙神祭祀的仪轨.在朗加村有专门供奉龙神的神庙,朗加人称本村供 奉的龙神为"勒姆"或"阿妈勒姆"汉意为"龙女"或"龙母",显然朗加村供奉的龙神是一女神,被具象化 的龙神是一副人面蛇身或人面蟒身的形象,龙神面容娇美,少女容貌,双手托着象征财富的"宝贝",下 半身是蟒蛇状,盘蜷在波涛翻滚的大海中."@ 并且"在热贡朗加村的"勒什则"仪式中(朗加村祭祀龙神的仪式被当地人称为"勒什则",意为"娱 龙神"或"龙舞")可以看出龙神供养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生育,丰产的功能."@与此相对的是在洮岷地 区龙神赛会上所唱的"神花儿"中,也有求子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例如: (1)木匠做下柜者呢, 灵佛爷, 我想儿女得下病者呢, 愁者炕上睡者呢, 骨头连肉另者呢. (2)剪子要铰葡萄呢, 灵佛爷, , 我儿子女子都要呢, 儿子披麻带孝呢, 女子洗锅抹灶呢. (3)白杨杆杆打杏儿呢. 灵佛爷, 儿子我要一对儿呢, 谁把女子算数儿呢. (4)去年来是要者哩, 今年来是抱者哩, 灵佛爷, 你把娃娃给者哩, 娃娃给你笑者哩, 裆里牛牛吊者哩!圆 如此相吻合,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洮岷地区的女性龙神崇拜,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是接纳了藏族的龙 神崇拜所至. 三,从藏族神谱中女性神地位来看 我们先从藏族早期的创世神话来看,比如藏族的起源神话《喜玛拉雅的传说》中说道: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喜玛拉雅所处的地方是无际的海洋.海水拍击着岸上的松柏,棕榈,森林是 有无数的羚羊,斑鹿,犀牛.可是这安适的生活突然被从海中而来的一只五头毒龙搅乱了.毒龙兴风 作浪,残害生灵,毁坏森林.正在这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遭受危难的时候,天空飘来五朵祥云,变成五位 慧空行母,施展法力,降伏了毒龙,而且喝令大海退水.海水退去,东边有了森林,西边有了良田,南边, 北边有了草原.五位仙女应众生的要求留在了人间,变成了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 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五座喜玛拉雅主峰,守卫着这里的大地.据说山南错那县有一湖就是当时海水 退走时留下的,称为最早的湖,又说这五位仙女中,翠颜仙女是珠穆良玛的主神,掌管人间的"先知"神 通;祥寿仙女掌管人间的吉祥福寿;贞慧仙女掌管农田耕作;冠咏仙女掌管人间财 宝;施仁仙女掌管畜 牧生产,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传说中不仅是女性神拯救了人类,而且在汉族中由男性神担当的重任,在这里却都由女性神来担 当.贞慧仙女掌管农田耕作,汉族则是神农氏.冠咏仙女掌管人间财宝,汉族则有财神爷.祥寿仙女 一 100— 掌管人间的吉祥福寿,汉族则是寿星. 我们再从藏族的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传>看: 在我的右肩上. 有水晶白额男神. 在我的左肩上. 有绿色度母女神.@ 实际上,这种藏俗人身附有神祗,并且分为阴阳神的观念在藏族中非常普遍,丹珠昴奔说道:"在右 肩的颇拉米孜(父神)和在左肩的玛拉布孜(母神),与整个藏族的民间说法相一致.同时它们也可以 阳神和阴神的身份出现". 最有意思的是藏族崇拜的年神,如《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的发生于藏王赤松德赞时的一则事: "于是阿奢梨去尼泊尔请白玛桑坝哇的大密师(即莲花生),莲花生大师也应请前来,与藏王的迎使 相遇而来西藏,首先和西藏的十二女神较量,运用威力慑伏众女神,令受灌顶而许誓守正法……" 这里的"十二女神"又叫"十二丹玛年神"都是女性,分为四夜叉四魔女四神女.在藏俗中"年神, 山神,土主(类汉族的土地神)是混淆的".并且"(藏族)部落的保护神实质上是山神".汉族以农为 本,基本上是以村为单位,因为要靠天吃饭,所以保护神多是龙神或土地.而早期藏族是以游牧为主, 以部落为单位,保护神多是山神.而这里的"十二丹玛山神"则全为女性.所以当地汉族的保护神与藏 族的保护神相重合,给双方文化一个接洽点,形成了洮岷一带龙神信祀中出现女性龙王. 四,结论: 洮岷地区是汉,藏,回三族杂处的地方,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彼此的文化,风俗都有一 定的相互影响.藏族也崇拜龙王,并且有女性龙王的崇拜,汉族为了融合藏族,也在不同程度的接受藏 族的女性龙王崇拜,但把龙王换成汉族女性.所以出现主管一方的龙王爷由女性来担的女性龙王崇 拜. 参考文献: ?《岷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洮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武沐《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版. ?《洮岷地区"龙神"信仰探源》晏云鹏《西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X《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周大鸣,阙岳《民俗研究》 2007年第2期. ?《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林耀华. ?《明太祖实录》,卷52. ??《明史》列女(一);志二十六礼(四). ?《众神的起源》天津人民出版社陈世珍.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的地域格局与边塞特征》李智君,复旦(社会科学版)20o6 年第4期. ?《甘肃省地图册》20o7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诗与歌的狂欢节一'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柯杨. ?《明代河岷洮三卫戍边军屯研究》,武沐. ?《藏?为何崇拜龙神》《丝绸之路》l999年,华锐?东智. ?-——— 101?--—— ???《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册)甘肃教育出版社,丹珠昴奔. ???《从民间信仰层面透视高原藏族的生态伦理一以青海黄南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青海民族 研究)2007年1月第1期.索端智. 注释: ?《岷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洮州地区湫神奉祀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武沐. ?《洮岷地区"龙神"信仰探源》晏云鹏《西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周大鸣,阙岳《民俗研究》 2007年第2期. ?《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周大鸣,阙岳《民俗研究》 2007年第2期. ?《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林耀华,455页. ?《明太祖实录》卷52. ?《明史》列女(一). ?《众神的起源》天津人民出版社,陈世珍,300页.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 ?《明史》志二十六礼四.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的地域格局与边塞特征》李智君,复旦(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甘肃省地图册)2007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诗与歌的狂欢节一'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柯杨. ?《明代河岷洮三卫戍边军屯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武沐. ?《藏族为何崇拜龙神》《丝绸之路》1999年,华锐?东智. ?《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甘肃教育出版社,丹珠昴奔,第203页. ?《从民间信仰层面透视高原藏族的生态伦理——以青海黄南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青海民族研 究2007年第1期,索端智. ?《藏族文化发展史》(下册),甘肃教育出版社,丹珠昴奔第342页. ?《藏族文化发展史》(-v~-),甘肃教育出版社,丹珠昴奔第343页. ?《诗与歌的狂欢节一'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柯杨. ?《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第283页,丹珠昴奔. @《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第231页,丹珠昴奔. .--—— 102?-?—— (作者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雪莲)
本文档为【【doc】对洮岷地区端午龙神赛会中崇拜女性龙王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