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

举报
开通vip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 五、知徐州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四月二十一日到任,至神宗赵顼熙元丰二年(1079)三月,任徐州知州共计二年。在徐州苏轼结识了秦观并成为终生挚交。这里介绍了他在徐州写的二十九首诗词,其中包括苏辙的诗二首、词一首,另有和秦观唱和的几首诗。 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作家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就是在徐州与苏轼相识而结为终生挚交的。秦观小于苏轼12岁,为人“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宋史,秦观传》),对苏轼仰慕至极。苏轼也早在友人孙觉(字莘老)处读到少游作品。苏轼...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
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 五、知徐州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四月二十一日到任,至神宗赵顼熙元丰二年(1079)三月,任徐州知州共计二年。在徐州苏轼结识了秦观并成为终生挚交。这里介绍了他在徐州写的二十九首诗词,其中包括苏辙的诗二首、词一首,另有和秦观唱和的几首诗。 宋代婉约词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家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就是在徐州与苏轼相识而结为终生挚交的。秦观小于苏轼12岁,为人“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宋史,秦观传》),对苏轼仰慕至极。苏轼也早在友人孙觉(字莘老)处读到少游作品。苏轼官任屡迁,少游忙于准备应举,两人无缘相晤。直到神宗赵顼熙宁十年秋后,秦观才于入京应举前抽暇到徐州拜谒苏轼。两人十分投契。秦观《别子瞻》:“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他化用李白文中名言,将结识苏轼视为高雅追求。苏轼当即写了赠和诗《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诗中云: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情,硬黄小字临黄庭。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 诗中着意赞赏少游诗文的表现力,书法的硬功夫,人格的真纯风姿,文才的创新精神,给予这位青年后学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望。次年即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秦观应进士第,不幸名落孙山,苏轼特为其写了《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给予慰勉。其一云: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这里点化司马相如赋作激动汉武掌故,盛赞少游诗赋超群,同时点明中第与否事关机遇,不必介意。三首绝句表达了苏轼不平、开解和激励的复杂情怀。不久苏轼收到秦观应命写成的纪念抗洪胜利的《黄楼赋》,苏轼又立马“作诗为谢”(《苏东坡全集,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苏轼与秦观在徐州的交游酬唱,体现了苏轼精心培植后进的优良风范,也是徐州历史上值得称道的一桩文林佳话。 苏轼在徐州虽仅有两年,却留下了令人铭记的政绩,创作了150余首诗歌和不少著名词章。披览这些作品,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拂动着真诚的淑世精神。宋代文化精英很重视匡世忧民、磨砺品节,范仲淹、欧阳修等倡扬在前,苏轼师承前辈风范,作为又一代文宗弘扬了这一传统,推演到新的境域。仅从徐州时期的吟咏来看,淳厚的地方情缘,关注民生民隐的襟抱,雅洁的处世修己气宇,这几方面的情思和意蕴特别触人心目。苏轼出仕前期,辗转任职州府,可以说行经一方,系念一方;为官一地,为民兴利;交游修己,倡扬正气。这些都自然地流露于笔端,从中体现出可贵的淑世精神,而这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闪光点,是值得记取和弘扬的。 1《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屦,竹色侵盏斝。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 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 声名逐吾辈,此病天所赭。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注释】 1.屦: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屦贱踊贵,鞋价低贱而假肢却很贵,形容社会黑暗,统治者惨无人道,滥施酷刑。 2.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赏析】 司马君实(即司马光)在西京(即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葺一园,名独乐园,作诗寄之。此诗言四海望光执政,陶冶天下,以讥见任执政不得其人。又言儿童走卒皆知其姓字,终当进用。缘光曾言新法不便,某亦曾言新法不便,既言终当进用光,意亦是讥朝廷新法不便,终用光改变此法也。又言光却瘖(yīn,同喑)默不言,意望光依前上言攻击新法也。 独乐园是司马光于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在洛阳所建的园。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神宗赵顼熙宁三年(1070),神宗赵顼欲重用司马光,王安石反对,认为这“是为异论者立赤帜也”。司马光也不愿意留在朝廷,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上疏力辞,请求外任。是年九月,出知永兴军,第二年四月,改判西京(即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御史台,来到洛阳。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他在洛阳尊贤坊北国子监侧故营地买田二十亩,修造了这个园子,取名独乐园,并写了《独乐园记》和三首《独乐园咏》诗。 司马光给他的园子取名叫“独乐”是有深意的。在《独乐园记》文里,他首先说明自己既不同于王公大人之乐,也不同于圣贤之乐,而是像鹪鹩巢林、鼹鼠饮河一样“各尽其分而安之”。他又说自己不敢比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所以叫“独乐”。在三首《独乐园咏》诗里,他用董仲舒、严子陵、韩伯休比拟自己,说董仲舒“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说严子陵“三旌岂非贵,不足易其介”;说韩伯休“如何彼女子,已复知姓字,惊逃入穷山,深畏为名累”。他对自己无力阻止新法的推行,不得不请求外放,实际上是满腹牢骚而又充满自信的。苏轼这首诗针对司马光的这种思想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当时并未去过洛阳,更没有到过独乐园。 诗的主旨,据《乌台诗案》载苏轼自言:“此诗言四海望光执政,陶冶天下,以讥见任执政不得其人。”全诗分四段: “青山在屋上”八句为第一段,正写独乐园。前四句写园的自然环境、园中景物;后四句以花、竹、棋、酒概括园中乐事。据《独乐园记》:园中有见山台,可以望见万安、轩辕、太室诸山;又有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侧”说的就这样的景致。园内又有浇花亭、种竹斋,故说“花竹秀而野”。诗的首四句形象地概括了《独乐园记》文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纪昀评价说:“直起脱洒。”是恰当的。据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独乐园极卑小,不可与他园班。”此诗用自然脱洒的笔调极写园的朴野之趣,是和园的“卑小”和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相一致的。又,如前所述,苏轼并未亲涉园地,只是根据《独乐园记》的内容加以概括,如果写景过细,反而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党。胡应麟《诗薮》讥此四句为“乐天声口”,“失之太平”,“取法”太“近”,意思是说它缺乏盛唐诗人的那种“高格响调”。他不理解诗人的审美情趣是不能离开审美对象的特征的。 “洛阳古多士”六句为第二段,是由“独乐”二字生发出来的文字。北南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说司马光把园名叫做“独乐”,是因为“自伤不得与众同也”。这虽是司马光《独乐园记》文中所包含的意思,但说得太直露,太简单。苏轼这里却放开一步,绕一个弯,从“与众乐”中来突出“独乐”,更觉深婉有致。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名流荟萃的地方,风俗淳美,即使高卧不出,周围的朋友也会云集在周围,那是不可能不“与众乐”的;所以用“独乐”来命名,并非真有遁世绝俗之意,只不过是“有心人别有怀抱”罢了。“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两句,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用意略同。司马光的《独乐园记》文和诗,其弦外之音,都流露出一种失职者的不平,苏轼深知此意,但说得十分委婉、曲折,所谓露中有含,透中有皱,最是行文妙处。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爱香山之胜,与僧如满等结社于此,号称“洛社”,此借用以指司马光在洛阳的朋友们。 “才全德不形”以下八句是第三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一段承接上文“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这层意思加以发展,先引老子、庄子之语作一顿挫,随即递入全诗的主旨。“才全德不形”,用《庄子》原话。《庄子,德充符》篇说,卫国有个叫哀骀它的人,外貌十分丑陋,但在他身上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无论男女,都会受到他的吸引,离不开他。鲁哀公和他相处不久,竟至甘心情愿想把国政交托给他,还生怕他不肯接受。庄子说,这是由于他“才全而德不形”。所谓“才全”,按照庄子的意思就是把生死、得失、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与誉,乃至饥渴、寒暑等等都看成是一种自然变化,而不让它扰乱自己的心灵。所谓“德不形”,意谓德不外露。德是最纯美的内心修养,虽不露于外,外物却会自然来亲附你,离不开你。按照《老子》的说法:“知我者希,则我贵矣。”人是愈不出名愈好的。就算无求于世,把毁誉、得失看得很淡,但如果才德俱全,众望所归,想逃脱名声也是不可能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司马文正公以高才全德,大得中外之望。士大夫识与不识,称之曰君实;下至闾阎匹夫匹妇,莫不能道司马公。故身退十余年,而天下之人日冀其复用于朝。”诗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司马光是当时反对派的旗帜,士大夫不满新法的,寄希望于司马光的起用。《乌台诗案》里说:“言儿童走卒皆知其姓字,终当进用。„„意亦讥朝廷新法不便,终用光改变此法也。”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名声逐吾辈”四句是第四段,把诗人自己摆进去了。诗人说,我们都背上了名气太大这个包袱,用道家的话说,真所谓“天之谬民”,是无法推卸自己的责任的。奇怪的是你近年却装聋作哑,不肯发表意见了。《乌合诗案》说:“意望光依前上言攻击新法也。”宋,王称(以前曾长期误作“王偁”)《东都事略》(即北宋史)记司马光退居洛阳,“自是绝口不论事”。司马光自己也曾在神宗面前公开承认说自己“敢言不如苏轼”。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不像苏轼那么天真,他是很老练的。 此诗借“题独乐园”的题目,对司马光的德业、抱负、威望、处境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进行了深微的描写和刻画。在当时的党派斗争中,这是一个很尖锐的政治主题,苏轼向来是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的。全诗于脱洒自然中别有一种精悍之气,苏轼前期的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于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五月六日在徐州所作,时年四十二岁。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苏轼罢密州任,最初的任命是移知河中府。第二年又得到调任徐州的任命。当时不得入京城,只好寓居郊外范镇的东园。五月六日,读到司马光寄来的《独乐园记》,写了这首诗。此诗借“题独乐园”的题目,对司马光的德业、抱负、威望、处境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进行了深微的描写和刻画。在当时的党派斗争中,这是一个很尖锐的政治主题,苏轼向来是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的。全诗于脱洒自然中别有一种精悍之气,苏轼前期的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2《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或《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作者: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注释】 1.胜:承受。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去年在东武的这个夜晚,明月承受不了忧愁。去年今日的中秋团圆佳节,苏轼在密州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长月当空,想着子由。 2.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曾为古都(黄帝最初的都城)涿鹿的旧称,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3.古汴:biàn,古汴河。 4.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5.鼓吹:鼓吹乐。 6.鸿雁:俗称大雁。 7.汀州:tīng,水中小洲。 8.翠羽帔:pâi,指豪华衣饰。语出《左传》:“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译文:下雪,楚灵王头戴皮帽子,身穿秦国的羽衣,披着翠羽披肩,脚穿豹皮鞋,手拿着鞭子走了出来。仆析父作为随从。) 9.紫绮裘:qǐ qiú,指豪华衣饰。语出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10.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11.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12.曾不:不曾。 13.清尊:酒器。 14.水驿:水路驿站。 15.王粲:càn,177,217.0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年轻时就怀有济世志,曾躲避战乱,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然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文思涌泉,一吐为快,便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 16.相对:相望。 17.“但恐”两句:只怕同王粲一样,因为壮志难酬而登楼怀忧。这倒真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译文】 我们离别得太久了,不知不觉便已经是第七次过中秋节。 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兄长苏轼望着明月而愁绪万千。 却没想到今日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船上奏着《凉州》曲。 丝竹并奏为赏月助兴,这音乐惊起了水中小洲上的鸿雁。 座中的客人,穿着孔雀羽制的披肩和紫绸织成的大衣。 却无可奈何明月渐渐西沉,不肯为赏月者多留片刻。 虽然今夜与客人对饮清酒,明晚却又要孤独地住在船上,与平常一样充满离愁别绪。 只怕会同王粲一样,面对着不得志的现实,却只得登楼望月,抒发那壮志难酬的忧愁。 【赏析】 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 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背景】 苏辙于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神宗赵顼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神宗赵顼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也叫西京)推官。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冬任齐州掌书记,居官三年。当时齐州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社会秩序很不安定。掌书记为知州从官,虽不需四处奔波,却也“官事成林”,劬(qú,过分劳苦,勤劳)劳(劬劳,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辛苦。苏辙是因久慕济南山水而要求来齐州的,官事之余,遍历齐州名胜,写下了大量诗篇。 吕夷简以宋真宗宗赵恒咸平三年(1000)驻跸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亲征契丹为由,奏请建大名府为“北京”。 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苏轼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苏轼《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赵顼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此时,苏辙被南都(河南商丘)留守张方平辟为签书判官。苏轼从汴京(河南开封)到徐州赴任,正好路过南都,于是兄弟俩一同到南都拜访张方平。张方平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的好朋友,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苏东坡兄弟俩进京赴考时,张方平曾为父子三人写过推荐信。他不但赞赏苏洵的才华,对苏轼兄弟俩更是钟爱有加,每次相见均以国士相待。当他得知兄弟俩已经近七年没见面了,这次相会机会难得,他特许苏辙到徐州住一段时间,以便兄弟二人畅叙别情。 苏辙陪同苏轼于四月二十一日来到徐州,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不知不觉三个多月过去了,决定过了中秋节便去南都赴任,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中秋之夜,苏轼邀了府中同僚为弟弟饯行。晚宴的气氛虽然很热烈,却也无法消除苏辙将要与苏轼分别的伤感之情。席上,他填了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送给兄长。 3《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释】 1.彭门:指徐州。 2.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3.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 4.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5.“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6.“中年”两句: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 丝竹,指管弦乐器。 损其欢乐之趣。”’ 7.“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 8.西州:代指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9.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 10.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官位爵禄。 11.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2.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13.要褐裘: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14.迟留:逗留,停留。 15.“惟酒”句:语本房玄龄等《晋书,顾荣传》:“恒纵酒酣畅,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16.相对卧高楼:刘备和陈登的故事。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刘表听了,放声大笑。刘备深情地说:“像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 及其项背了。” 17.“一任”两句:任凭有雄心大志的人瞧不起我们,也不去管它了。 【译文】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时鬓发已霜秋。 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 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 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 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 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赏析】 上片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片。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房玄龄等《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于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片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仁宗赵祯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背景】 这是苏轼、苏辙兄弟分别七年后在彭城(今徐州)相聚的时候,两人同时抒发感情所写。在此次相聚的前一年中秋,苏轼写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这次的相聚中,苏辙的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先作,他按兄弟分别的时间、今天的相聚、明天即将分别、个人的感慨这四个顺序,表达了对多年分别后兄弟相聚时的喜悦和对马上到来的分别 的惆怅,并以担心的口吻希望大家都不要一事无成。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自己就要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笑了:“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的正是本词。 4《阳关曲,中秋夜》或《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阳关曲: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 2.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3.银汉:银河。 4.玉盘: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运转,无声无息,皎洁的月光洒满人间。 此生此夜,经常不好,只有今天格外愉快,明年今夜,月光定好,可我和谁到哪儿去看, 【赏析】 此生此夜不长好,这正说明今夜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明月明年何处看,是抒“离忧”。 这首小词,题为《阳关曲,中秋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两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 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背景】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苏轼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才离去。这是暌(kuí,隔离)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此曲是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依谱填词之作。 中秋之夜,苏轼邀了府中同僚为弟弟饯行。晚宴的气氛虽然很热烈,却也无法消除苏辙将要与苏轼分别的伤感之情。席上,苏辙填了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送给兄长,苏轼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并击掌唱之。 晚宴后,苏轼陪苏辙在逍遥堂外一同赏月。月光虽然明媚而又柔和,但毕竟是秋天了,夜晚的空气中略带一丝凉意。尽管苏轼一再劝慰弟弟对兄弟间暂时的分别不必过于伤感,但此时连他自己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难舍难分之情,一首咏月的千古名作《阳关曲,中秋月》脱口而出。 5《和刘道原见寄》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乌未可辨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注释】 1.淮南惧:《汉书,汲黯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赏析】 此诗意谓刘恕(刘道原)有学问,性正直,故作此诗美之,因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也。 刘恕是苏轼的老友,也不认同王安石新法,自然无可避免地遭到新党排挤。这首《和刘道原见寄》,写于两人失意之时。首句“敢向清时怨不容”,劈空而来,震人心神,是时恕自馆中出监税,言非敢怨时之不容子也。次句“直嗟吾道与君东”开始用典。东汉时,郑玄(郑康成)向马融问学,学成后返回山东,马融感喟:“吾道东矣。”故以比之,意思是说随着郑玄学成东去,自己的学问也向东流布了。 首联两句直书两人的窘境,以及刘恕出走后苏轼那种无人可与言语的寂寞。 颔联以汲黯比作刘恕。汲黯在朝,淮南寝谋,又以比恕之直也。汲黯是汉武帝时的直臣,淮南王想谋反,畏惧汲黯,认为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这句其实就是说刘恕的刚直令王安石畏惧。苏轼将王安石比作淮南王,也很巧妙,隐在“淮南”之后的“王”字,指切王安石的姓。“归去方知冀北空”,冀北之地产马,“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韩愈《送温造赴河阳军序》,一说韩愈《马说》)。这句感慨随着刘恕一走,史馆无人了。 颈联说嵇绍昂昂如独鹤在鸡群。《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鸡天亮而叫。“独鹤不须惊夜旦”,将刘恕比作鹤,以新党众臣为鸡,在赞美刘恕同时,也劝慰他心境无须为处境所动,因为“群乌未可辨雌雄”,今日朝廷进用之人,如群乌不可辨别雌雄,小人君子杂处,而你是“独鹤”,不可能为这些人重用,不必与他们共事。等于说朝廷上只有一群乌鸦,好坏难辨。意言当今朝廷进用之人,君子小人杂处,如乌不可辨雌雄也。 末联承接第六句意思来,说时局如此,我们还是到庐山寻幽访胜罢。值得注意的是,“庐山自古不到处”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仄仄”,是不合常规的句式,并且末句第五字没有换用平声来救。在前六句格律规整的情况下,第七句突然用了这么一个拗句,更增全诗的傲兀。 首句力大,颔、颈联气势宕展,并未减弱,但末联还是溢出苏轼的温良本色,他有怒意,然而没有怨怼。“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的高明之处,在于以表面的淡逸,遮盖内心的刚严,堪可回味。 全诗56个字,字字挟带风雷,当得上是“非同凡响”,迥异于苏轼的大部分作品。在后来的“乌台诗案”里,这首诗被人拿出来,作为苏轼诽谤朝政的证据,令他身陷牢狱,遭遇一生最大的羞辱。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这是龚自珍对陶渊明的评价。愈是旷淡之人,愈应注意他是否潜藏刚强不可犯的气格。《和刘道原见寄》一诗,完满展现苏轼的这种气格。世易时移,今天的人大谈苏轼如何旷达,却往往看不到他在困厄的时候,仍敢对雄强直撄(yīng,接触,触犯)其锋,这份勇锐不是常人能有的。“乌台诗案”后,或许是惧祸,或是心境有所变化,苏轼的诗文一转而为旷语多而激响少。因此,这首《和刘道原见寄》几乎可视为他的少年绝唱之一,值得珍视。 【背景】 此诗作于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苏东坡传》中写过,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 几乎所有的苏诗选本乃至宋诗选本,都不收入此诗。在《宋诗钞》这种收录量相当大的本子里,也没有此作身影。与苏轼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相比,此诗声名不彰,但却是他的上乘之作。 刘道原即刘恕,以史学擅名,曾到过韶关翁源做县令,在司马光的提拔下,成了《资治通鉴》的“副主编”。清,全祖望《通鉴分修诸子考》:“温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义例,多从道原商榷。故分修虽止五代(一说是刘恕分修三国至南北朝部分),而实系全局副手。”据《宋史》记载,刘恕曾与司马光出游,见路旁有石碑,碑主是五代的一名将领,一行人都不知这名将领的更多信息,只有刘恕能当场道出此人的生平来。司马光回家查验,发现果如刘恕所说,遂对这名后辈愈益畏服。 刘恕的父亲刘涣,是欧阳修的同年,因为性情刚直,不被上官所赏,于是在50岁时退休到庐山居住。跟父亲一样,刘恕也非常直。他和王安石是旧交,但不认同王安石的新法,当面直言王安石之过,让老友难堪,“变色如铁。”但刘恕并未因此从情退却,甚至还在人多的场合里公开批评王安石新法,导致两人绝交。其时王安石权震天下,刘恕因此遭到新党排挤,以亲人老病的原因出走。 6《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注释】 1.麦青青:《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zhǒng)。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若何,’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接其鬓,擪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译文是:儒生们按《诗》《礼》挖掘坟墓。有学问的人在上面对下面说:“太阳出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学问浅陋的人在下面说:“裙子与短袄还没有解开——口里面含着珠子~《诗经》里本来就提到过这样的事,说:‘麦苗绿油油,长在山坡上的陵墓上;生前不给予别人施舍,死 后还含着宝珠做什么,’”学问浅陋的人捏住尸体的鬓角,用一个手指按住它的胡须,用金椎固定住它的面颊,慢慢的撬开脸的两侧,一点都没有损伤到尸体口中的珠子。 2.“腐鼠”两句:《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lǐ,醴泉,甜美的泉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李商隐以庄子和鵷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天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赏析】 此诗讥朝廷进用之人,以仁义为捷径,诗书为逆旅,但为印绶爵禄所诱,则假快捷方式以进,如《庄子,外物》所谓:“儒以诗礼发冢”,故云”麦青青”。又言小人之顾禄位,如鸱鸢以腐鼠吓鸿鹄,其溺于利,如人之醉于酒,酒尽则自醒也。这首诗的前三行指的是虚伪的“读书人”侈谈仁义,实则以此为求取功名富贵的阶梯,并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麦青青”一典,按苏轼的意思,是由庄子论追求利禄官爵的人而来,那些人一生迷恋官爵,埋葬时口中含有珍珠,但是他们的坟墓早晚会夷为青青的麦田。第三行包含庄子的另一个典故。楚王愿以高位请庄子去做官,庄子谢绝,并且告诉楚王的使者一个故事:有一个专吃腐肉的乌鸦,找到了一个腐败的老鼠,正在一棵树上大享其美味,这时一只仙鹤赶巧从旁飞过,乌鸦以为仙鹤来抢它的美味,就发出尖叫的声音想把仙鹤吓走,但是仙鹤高飞到白云中去了。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苏轼对小人的争权争位不屑一顾。 【背景】 1077)。 此诗作于神宗赵顼熙宁十年( 《逍遥堂会宿二首》作者:苏辙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序。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箫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注释】 1.夜雨何时听箫瑟:此句见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2.余杭:此指杭州。 3.胶西:今山东胶县,宋代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此指密州。 4.淮阳:即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 5.济南:即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 6.澶:chán,澶州,今河南濮阳。 7.濮:濮州,今山东鄄(juàn)城北。 7其一逍遥堂后千寻木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飘泊在彭城。 【注释】 对床: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床对床地亲切交谈。 8其二秋来东阁凉如水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如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赏析】 第一首是触景伤情,写逍遥堂的潇潇风雨,引起他对旧约的追感,一起对床共宿,暂时忘了飘泊徐州,只可惜终是一场空欢喜,还得离别。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前两句所写之景虽是徐州逍遥堂之景,却与十七年前他们在京师怀远驿所见之景酷似。苏轼《感旧诗》并引说:“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xiā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急速貌),始有感慨离合之意。”苏辙所说的共读韦苏州(韦应物)诗,“相约早退”,即在此时。《感旧诗》中又说:“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这次逍遥堂的风雨声引起苏辙兄弟的“追感前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秋风秋雨,一般给人以“凄然”之感,但这次给他们的却是“喜”,因为他们在“不见者七年”之后,总算“会宿逍遥堂”了。但这种“喜”又是“误喜”,是空欢喜,因为他们原来是“相约早退”,去过自由自在的闲居生活。而此时二人皆在做官,行动并不自由。虽对床夜语,仿佛“旧约”真的实现了;但不久就要“孤帆水驿”,再次离别“贱仕迫程期,迁延防谴怒。”(《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汶上》)“不知”二字也用得妙,既是因“误喜”而暂忘“漂泊”,更是诗人对“误喜”的自嘲。暂时漂泊彭城,其实是没有什么可喜的。 第二首是诗人想象自己离开徐州后苏轼的心情。首句“凉如水”既是写秋凉,也暗示了他离去后苏轼将很感孤独、清冷。次句的“客”是自指,“山公”指苏轼。“山公”即晋,山简,山涛之子,官至尚书左仆射。他镇襄阳时,优游闲适,但是嗜好喝酒,一喝就喝到醉。(房玄龄等《晋书,山简传》)苏轼常以山简自况,如“谁记山公醉夕阳”(《新葺小园》),苏辙这里也以山简比苏轼,说他离去后,兄长定很苦闷,只好以酒浇愁。第三句进一步补写苏轼的醉态,最后仍以凄风苦雨作结。全诗所写的秋凉如水,烂醉似泥,困卧不起,风雨凄凄,既造成了清冷的气氛,又突出了苏轼的苦闷,比第一首具有更浓厚的感伤色彩。 张耒说:“长公(苏轼)波涛万顷海,少公(苏辙)峭拔千寻麓。”(《赠李德载》)苏轼诗如大海怒涛,汹涌澎湃;苏辙诗如高山茂林,幽深峭峻。这两首诗也颇能代表苏辙的诗风,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清幽冷峻,有一唱三叹之致。 苏轼当时安慰弟弟说:“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并且和诗曰:“别期渐进不堪闻,风雨潇潇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后两句是用《后汉书,党锢传》的典故,夏馥在党锢之祸中,为逃避追捕,剪发变形,隐匿姓名,到冶炼之家作佣人。弟弟夏静遇之不识,直到闻其声,才知是兄。苏轼安慰说:比起夏馥兄弟,我们还是好一点了。然而,这一个理想毕竟还是落空了,这次一别,竟直至苏轼病逝,也不能相从。 【背景】 逍遥堂在徐州(今属江苏),即诗中所说的彭城。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辙送苏轼赴徐州任,在徐州住了一百多天,夜晚共宿,想着当年的期约,八月十六日苏辙离徐州,赴南京(今河南商丘)签判任。这两首诗作于当年七月。 苏辙兄弟的情谊是很深的,《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在苏辙二十三岁以前,即苏轼赴凤翔签判任以前,他们兄弟一直生活在一起。从苏辙二十三岁起,他们就聚少离多。苏轼在《颍州初别子由》诗中说:“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苏轼赴凤翔签判任,一别于郑州西门外;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苏辙出任大名府推官,二别于京城;神宗赵顼熙宁三 年(1070)春,苏辙赴陈州学官任,三别于京城。颍州之别之所以“尤酸冷”,是由于他们兄弟都因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而先后离朝,相距比前三次更远,政治抱负也无法施展。这次一别就是七年,是相别最久的一次,离愁别恨也最深。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作于这期间。苏辙一生很少作词,这次在徐州也作《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以别苏轼:“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于东汉末年在荆州投靠刘表,不为刘表所重视,作《登楼赋》感叹离乡日久,功业无成。苏辙提及王粲,正说明他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和《逍遥堂会宿》之所以“其语过悲”(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序),“读之殆不可为怀”(苏轼《和子由会宿两绝》序),除弟兄别情外,政治失意也是重要原因。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 9其一别期渐近不堪闻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注释】 1.近:一作“进”。 2.萧萧:风雨声。一作“潇潇”。 3.“犹胜”两句:《后汉书,党锢传》云,党锢祸起,宦官诬陷、收捕“党人”,党人纷纷逃亡,“党魁”夏馥在党锢之祸中,为逃避追捕,“剪发变形,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cuì,疾病,劳累),人无知者。弟静,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此暗用其事。这次一别,竟直到苏轼病逝,也不能相从(七年后见过面)。 【译文】 不忍听离别的日期就要临近,风雨萧萧更令人黯然伤神。 还胜过相逢的时候彼此不识,模样变尽只有那语音犹存。 10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注释】 1.朱雀、金花:道教炼丹书中的术语。施注(施氏校注的苏东坡诗集,施氏指的是南宋施元之和施宿父子。)引汉,阴真君《还丹金液歌》:“北方正气为河车,东方甲乙成丹砂,两精合养归一体,朱雀调护生金花。”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王琦注引淳于叔通《大丹赋》:“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采。”俞琰注“朱雀,火也。” 2.“五百年间”两句:《后汉书,方术传》记载,一个叫蓟子训的人,有神仙之术,“后因遁去,不知所止”。多年后,有人在长安东霸城看见他,“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 3.铜狄:即铜人,指汉武帝时所铸的“金人”。 4.咨嗟:叹息。 【译文】 只要那金丹炼成就能获得长生之术,分别后就像车轮一转非常快。 五百年间那些争权夺利的人谁还在,看那铜人又和他们计较什么, 【赏析】 第一首诗先抒写离别之苦,写出眼前风雨萧萧,别期将近助人悲哀,故作宽解语,诗语 却充满凄恻之情,言外有更深的含义。第二首安慰苏辙,宽解自己,但言外也同样蕴蓄着对时事的忿懑不平之情。 第一首“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潇潇已断魂”,言别期渐近,已觉黯然销瑰,更加风雨萧萧,助长了这种离情别绪。两句概括了苏辙诗中的惜别之意,着重回答原诗提到的“风雨对床”那一层意思。三、四句:“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表面看是推开一步,以相慰藉,实际上是更深入、更沉痛地表达了此时此地的复杂心情。在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经验:两个朋友、亲人多年不见,岁月催人,容颜易老,一旦邂逅相逢,从外貌上彼此已经不能互相认识,但往往会从声音、神态上还能认出自己的亲人。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催”句,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苏轼此诗,表面上只不过是说他们虽然离多聚少,但究竟还没有弄到相见不相识,只能从语音上辨认自己亲人的程度,所以还是值得互相宽慰的。但实际用意却远不止此。这里他用了一个典故,要知道这个典故才能弄清诗人的真实意图,才能懂得此诗的精妙之处。自熙宁变法以来,反对派不断受到贬斥,苏轼兄弟也连年外放。这时,王安石已罢相,新党中的某些人更加肆意打击、排斥异己。苏轼已经意识到这种危险处境,不过此时他还在徐州任职,苏辙也新近接到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的任命,暂时还算是比较侥幸的。他用夏馥的典故,既切合兄弟间情事,更重要的,暗示了党派倾轧中的危险处境和忿懑心情。他以尚未沦入夏馥那种可怕境地来宽慰苏辙,宽慰自己,曲折地表达了对时事的不满。几年之后就发生了“乌台诗案”,则苏轼的忧危之感,不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首即题目所谓“子由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从这一角度来说明“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的意思,以此安慰苏辙,宽解自己,但言外也同样蕴蓄着对时事的忿懑不平之情。 此诗第一句的大概意思是只要金丹炼成,就能获得长生久视之术。“一转车”用贾岛诗“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的意思,说人生一世,就像车轮旋转那样快速、短暂。一、二句连起来,意思是说:如果真能长生不死,那么,眼前这数年的分别,真像车轮一转,是非常短暂而快速的,确实算不了什么,值不得惋惜、留恋。 接下去两句:“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承接上文长生久视之意,进一步把问题扩大了,意思加深了。诗人说: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五百年间,将会多么大的变化,那些争权夺利、煊赫一时的人,不是早也烟消云散了么,又和他们计较些什么呢, 宋代士大夫多信方士炼丹、养气之说,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十:“丹灶之事,士大夫与山林学道之人喜于谈访者十盖七八也。”苏辙早年也很注意这种“烧炼之事”,他在《龙川略志》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并说自己“治平(1064,1067)末泝峡还蜀,泊舟仙都山下,有道士以《阴真君长生金丹诀》石本相示”,于是两人在一起讨论“烧炼事”。苏轼在与王巩(字定国)、张方平诸人的信札中也常常提到修炼,在黄州时写的诗中还提到在临皋亭设置别室,专放丹炉。但苏轼并不相信有长生不死的人。此诗用“朱雀”、“金花”,只不过借用道书中的语言,藉以表达一种诗的意象。诗人从历史长河这一悠久观点来看待眼前短暂的、变动着的一切,包括个人的遭遇,时局的变化。 这两首诗都用了一些典故,以深化诗的意境和内涵,增强诗的形象性、含蓄性和表现力。苏轼善于根据表情达意的特定需要,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名言警句或历史事实,发掘典故本身所包含的深广的义蕴,精确、贴切地加以提炼和运用。前代批评家颇有讥评苏轼写诗好用典故的,但这一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像这里,特别是像第一首诗,如果不用夏馥这个典故,诗人的复杂心情,是不能在简短的几句诗中表现出来的。 【背景】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罢密州任,移知河中府。第二年正月,行至济南,在弟弟苏辙家住了一个多月。苏辙自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九月任齐州掌书记,有家在济 南,但他本人这时已罢掌书记任,正以上书言事留在京城,兄弟未能相见。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苏轼至郓州,取道澶、濮间,苏辙自京师特意赶来相会。兄弟俩自从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九月在颍州分别,已经快七年不见面了。苏辙决定送苏轼去河中府上任,二人同行入京,刚走到陈桥驿,苏轼又接到新的转赴徐州的任命,不得入京城。他们在京城外的范镇家住了一个多月。这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苏辙陪同苏轼来到徐州,两弟兄在徐州相聚一百多天,到了八月间,苏辙将赴南京(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与苏轼在徐州告别。行前,一起留宿逍遥堂,苏辙写了两首绝句留别。两首诗感情深挚,情调凄婉,苏轼说“读之殆不可为怀”。苏轼则以雄浑之笔,沉郁之思,写了这两首和诗。苏轼兄弟二人自少即怀用世之志,此时却想到“寻旧约”,想到“退休”,这是和他们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这一点,兄弟二人是心照不宣的,只是苏辙的诗说得更含蓄,苏轼的诗写得更骏快而已。所以说,苏轼这两首诗不是一般的伤离惜别之作。 11《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1.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2.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3.雪:这里指梨花。 4.“惆怅”两句:化用了杜牧《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在初冬的晚上,诗人一人在饮酒,梨花如雪一般纷纷落下,但是明年又是谁在这里凭着栏杆喝酒呢,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译文】 如雪梨花淡淡白,柳条浓郁露春色,飘飘洒洒柳絮飞,夹着梨花飞满城。 我心惆怅东栏立,恰如梨花一株雪,人居俗世而自清,谁能看得几清明。 【赏析】 苏轼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是七言古诗,然而苏轼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轼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读者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 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苏轼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地欣赏与人生哲理地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仗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须得细细品味,不过,有时没必要字斟句酌的理解诗句,意境更重要。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背景】 此诗作于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春天,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二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轼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12《蝶恋花,暮春》或《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 1.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2.簌簌:sù,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这里指花落的声音。 3.柳老:即是春老。 4.樱桃过:是指樱桃花期已过。 5.照坐:照在对坐话别的两个人身上。 6.柁:duî,同“舵”,即船舵。tuï,指房架前后两个柱子之间的大横梁。 7.仗:依仗、依凭; 8.些:suî,楚人习用的句尾语气词。如屈原《楚辞,招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魂啊回来吧~东方不可以寄居停顿。那里长人身高千丈,只等着搜你的魂。” 9.“凭仗”句:即“还仗楚些招飞魂”,指唱着楚人的招魂曲来招魂。语出屈原《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此处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李公择。古时招魂既用于亡人,也用于遭贬放或在客中的生人。 【译文】 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寂寞的园林里,春天已经过去。 似乎有情的落日照耀着客座,高耸的青山仿佛刺破了横云。 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通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 我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也在思念着我吧。 【赏析】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通过对暮春的描写,微露惜别之情,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簌簌无风花自亸”,写暮春花谢,点出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好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白居易《别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即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病相怜,友情深厚。 “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 “路尽河回千转舵”,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典故,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征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 【背景】 此词题名一作“暮春别李公择”,此词是写在暮春之际送别好友之事,抒发了浓重的离愁别绪之情。 李公择名常,是东坡的老朋友了。东坡通判杭州时,公择知湖州,为“六客”之会的东道主。嗣后东坡由密州调知河中府(后改知徐州),神宗熙宁十年(1077)正月经过济南,李公择时知齐州(治所在济南),又相见,留月余始去,东坡和公择诗有“到处逢君是主人”之语。 次年(元丰元年,1078)公择调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遂南行,寒食日至徐州见东坡,相与宴饮唱酬,复“论事到深夜”。东坡诗集有徐州《送李公择》诗,中云:“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又云:“颇尝见使君(东坡自指),有客如此不,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尤”。施元之注:“公择与东坡,皆以论新法摈黜远外,意好最厚。”词当与诗同时作。以东坡此时间诗,亦可参知词情。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对此极为关心,他亲往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前往石潭谢神。这组词即是记述他在村野的见闻和感受。 【注释】 1.徐州:一作“徐门”。 2.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是指石潭的水与泗水相通,水的涨落清浊常常是一致的。 13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来说与采桑姑。 【注释】 1.乌:即乌鸦。 2.黄童:黄发儿童。 3.白叟:白发老人。 4.睢盱:suī xū,犹言聚观、喜悦之貌。 5.麋鹿:mí,鹿科动物,也称犴(hān)。古人因为它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名曰“四不象”。 6.猱:náo,猿类,身轻捷善攀。猿猱,猿类的一种。 【译文】 西沉的太阳格外红,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 黄童白叟也喜悦地聚观谢雨。 山村的老人纯朴木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几分“未惯”,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鼓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皮猿之“不须呼”。 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一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目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 【赏析】 前两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句转笔写人。儿童黄发,老人白首,故称“黄童白叟”,这是聚观谢雨的人群中的一部分。“睢盱”二字俱从“目”,张目仰视貌,兼有喜悦之义。《易经,豫卦》:“盱豫”,《疏》:“盱谓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这里还暗用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句意。从童叟之乐见出众人之乐,也寄寓了作者“乐人之乐”的情怀。 接着,下片写谢雨的盛会,打破了林潭的寂静。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了。而喜庆的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猱”。“虽未惯”与“不须呼”相映成趣,两种情态,各各逼真。颇有助于表现和平熙乐的气氛。山村的老人纯朴木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几分“未惯”,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鼓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皮猿之“不须呼”。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一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目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归来说与采桑姑”,这节外生枝一笔,妙趣横生。 词写到日、村、潭、树等自然景物,鱼、鸟、猿、鹿等各类动物,黄童、白叟、采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上片连用“深红”、“绿暗”、“黄”、“白”等色彩字,交错使用,画面生动悦目。下片则赋而兼比。全词虽未铺写谢雨,但无往而非喜雨、谢雨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手取舍经营的匠心。前五句是实写,末一句是虚写,虚实相生,词意玩味不尽。 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 14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排踏破篟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 1.旋:立即。 2.使君:词人自称。 3.棘篱:jí,以荆棘围成的篱笆。 4.排:一作“挨”。 5.篟:qiàn,古书上说有一种竹子。竹子长得茂盛的样子。一作“茜”。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 6.罗裙:丝绸裙子。 7.收麦社: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 8.乌鸢:yuān,乌鸦、老鹰。 9.赛神:用仪仗鼓乐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动,称之为赛神。 在旧时,每逢久旱无雨的时候,潮汕乡民总会举行一些祈雨的形式。在北方,农民求雨,多向老龙王祈告。而潮汕地区的农民,却是向一个毛头小孩祈告。这“雨仙爷”叫“风雨圣者”,原是揭东县登岗人,父母早丧,跟着兄嫂度日。嫂子对他不好,每日里让他干挑水、打柴、扫地。一日,嫂嫂以无干柴为借口要断他的炊。然而这风雨圣者却若无其事地将脚伸进灶里当柴烧,饭熟而两脚安然无恙。有一天,他到潮州城里,忽见一群官员跪在烈日之下求雨,便骂道:“你们这些狗官求什么雨。瞧我的~”说罢竹笠一摇,忽然间乌云满天,降下倾盆大雨。官员大喜,正想褒奖他,他却以为要责打他出言冒犯之罪,拔腿便跑。众人赶到一个小山脚下,他奋身穿入一樟树干里,不知去向。因此,大家为了纪念他,只好用树干雕出他的肖像,当作神仙崇拜。 求雨的仪式有个人与团体的分别:个人的是自己带些礼物,到庙里许愿祷告,预祝将来成功。团体是逢大旱的时候才举行,多由各地的乡绅组织大锣鼓队,率领民众到斗门雨仙爷的庙里请愿。如通过掷杯茭得到神的许可,便将神像抬到开元寺里来。寺里设宽大的篷棚一座,中设雨仙爷的神位,四周张灯结彩,正面摆香案。日间演戏或打醮,夜里燃烟火或祭孤 魂。日夜不断地做神戏以娱神。 总之,拜赛神也是民间祈求平安的一种方式,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得到赛神保佑。 【译文】 姑娘们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三三五五地挤在棘篱门前。 你推我、我推你,争相抢看远道而来的使君,在这种推挤之中,甚至踩破了她们红色的罗裙。 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 和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 【赏析】 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写自己进村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一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女第一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心情。接下来两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心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人群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面的热烈,又表现出围观少女精神的集中。 上片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主要是描写农村中的姑娘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旋抹红妆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红妆赶去观看路过的使君。一个旋字写出了乡村姑娘的特色,她们不会像富家深闺中的女子那样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抹上红妆显示出爱美之心,但也只是稍稍打扮便可;另外,也写出了她们看望使君的急切心情。“三三五五棘篱门”,姑娘们三三五五地挤在棘篱门前,你推我、我推你,争相抢看远道而来的使君,她们活泼、自然的神态不道而明。“相挨踏破茜罗裙”,在这种推挤之中,甚至踩破了她们红色的罗裙,读者可以想象簇拥中的她们因罗裙踏破、或一睹使君的杂乱尖叫声、打闹声,场面感十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见她们欢喜又含羞的笑脸,听到她们娇柔的欢闹。 下片转而主要描写祭祀的情景。“老幼扶携收麦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道逢醉叟卧黄昏”,词人和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以这一特写的镜头反映出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韵味无穷。 15其三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释】 1.檾麻:qǐng,同“苘”,麻的一种,叶似苎而薄。 2.络丝娘:指缫(sāo)丝的女郎,称赏“煮茧”来。“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里转用来指蚕妇。 3.“隔篱:句:从前江南养蚕的人家禁忌迷信很多,如蚕时不得到别家串门。这里言女郎隔着篱笆说话,殆此风宋时已然。唐末五代,项斯《山行》:“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 闻。” 4.缫丝:sāo,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 5.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 6.藜:草本植物,其茎可作杖,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垂白杖藜,形容老叟,而将“老叟”省去。杜甫《屏迹》三首之一:“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 7.捋青:luō,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用麦子制成的干粮。“捣麨”(chǎo,炒麦),将麦炒干后捣成粉末。汉恒帝时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东坡词》傅注:“青者已足捋,而枯者可为麨矣。”以久饥得饱,故曰“软饥肠”。软有慰劳意,以酒食相慰称“软脚”。《海录碎事》卷六,酒门:“玄宗幸杨国忠第,出有饮饯,还有软脚。”(引《开元传信》,当是《开天传信记》)又“宴会门”:“郭子仪自同州归,诏大臣就宅作软脚局,人率三百千。”(引《大唐遗记》)这样说法至宋时还有,本词作者有《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公须软。” 8.软:饱之意。 9.问言:慰问之意,当系作者自谓。 【译文】 雨后茂盛的作物叶片滋润有光泽,谁家煮茧使得一村都传出清香味。 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缫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 词人见后,忍不住地上前关切地问道:叶黄豆熟之时还要多久呢,也就是说:甘霖之后的新一轮的丰收还要多长时间呢,这是在替老翁的一份期待,也是对老翁的一种安慰。关切之心、爱民之意跃然纸上。 【赏析】 写夏日田园风光、乡村风貌,表现了农民大旱得雨、幸免饥馁的喜悦心情以及词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上片写农事活动。首句写地头的作物。“即寈麻,是麻的一种。”麻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叶光“是说叶片滋润有光泽,二语互文见义,是雨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嗅来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语倍有情味。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缫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络丝娘用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此处虽然只写了煮茧缫丝这样一种农事活动,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雨后农民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作者对农民生活的采访,写夏收季节,久饥村民,生活转好,又在期待收成的种种情景。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里的“软”,本字为“餪”,有“送食”之义,见《广韵》。两句可见村中生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简单的一问,含蕴不尽。 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 16其四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簌簌:sù,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这里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2.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 3.缫车:sāo,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也作“缲(sāo)车”。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4.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为牛御寒的衣物,如蓑衣等。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汉书,食货志》:“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5.牛衣古柳卖黄瓜:古柳树下穿着粗布麻衣的农人,乘着荫凉叫卖黄瓜。 6.酒困:是酒后困倦。 7.漫:是情不自禁的意思。随意,一作“谩”。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 8.试问:客气地同人家商量。 9.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 【赏析】 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带着读者走近一个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农事忙碌的乡野村巷,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上片词人集中描写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巾之上,词人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的簌簌声,细小轻微的枣花轻轻坠落的声音,词人都能听到,足见词人此时心境的澄澈、欢欣与陶醉。“村南村北响缫车”,除了那细微的花落声响,词人还听到那响彻村南村北的缫车之声,缫车之声喧腾便是蚕乡丰收的象征,作为此地长官的词人听到这丰收的声音,自然也是内心雀跃。“牛衣古柳卖黄瓜”,远方传来一阵阵的吆喝声,词人寻声望去,原来是阴凉的古柳之下正有农人在卖着黄瓜,这黄瓜也是甘霖之后丰收的果实。词人听着那簌簌的枣花声、响腾的缫车声、卖瓜的吆喝声,虽未写听到这一切之后词人的感受,但可以想象此时的词人内心一定涌起了无尽的喜悦,正所谓“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下片词人集中描写日高之下赶路的行人。“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从上片之中的枣花坠落、缲车缫丝、黄瓜成熟等事项中,可知此时正值初夏,而大麦等农作物也已然登场。在这炎炎的夏日,也许这位行人正赶往麦地劳作,此时骄阳正炙烤着大地,而有路途遥远,使人倍感困倦和干渴,直想沉沉睡去和畅饮凉茶,路途的艰辛、行人的劳苦跃然纸上。“敲门试问野人家”,干渴难耐,行人便走近路旁的人家,敲门试问,看能否乞浆借茶,词作到此戛然而止,农家是否有人、行人能否喝上茶水都不再叙述,词虽止却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与韵味。 17其五软草平莎过雨新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1.平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2.耦耕:两个人各拿一耜(sì,翻土用的农具)并肩耕作,此处泛指耕作。 3.蒿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4.薰:一种香草名。 5.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6.元是:原是。 7.使君:词人自称。“使君”句:我原本就是农夫中的一员。 【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 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 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 写雨后农村风光春色和雨后感受,抒发作者的欣喜之情,表达了归田退隐的思想。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雨过之后,空气更加清爽新鲜,小草平莎更加柔软嫩绿、摇曳生姿,道路之上布满一层轻沙,却洁净无尘,马儿欢快地奔走其上。景物是词人眼中的景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环境的清新、舒适便是词人欢快、舒畅的情感反映,软、轻等字眼便既是莎草、沙路的特征描写,也是词人舒爽、轻快的内心再现。 “何时收拾耦耕身,”景中含情,情因景生,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词人不禁怀想,何时能够耦耕田亩、归隐田园,这其中既有词人对于农村田园的热爱之情,也暗含了词人因游宦疲倦、仕途多舛而渴望隐居的情感。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太阳暖暖地照在桑麻之上,桑麻泛着翠绿的光泽,动人眼目;微风从蒿艾中吹拂而过,蒿艾散发出如薰的香味,沁人心脾。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描摹之景也极为美妙,“暖”字给人的心窝带来无尽的温馨,“光似泼”三字把田野繁茂蓬勃的景象渲染地淋漓尽致,气如薰带来袭人的芳香。 “使君元是此中人”,和上片中的“何时收拾耦耕身,”相互照应,而意思则更进一层,上片只是说渴望归来,而此句中词人深深感叹,原来自己本是此中之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元是此中人”一句含蓄隽永地收束全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赏析】 这五首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以诗的句法入词,是这组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它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辛弃疾的农村词便直受到苏轼词的影响。 这些词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些在中国词史上苏轼是第一个卓有成绩的。同时,在艺术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很好地做到了情景交融。善于抓住特定情况下的景。抒发此时此地的情。善于运用平常的景表现朴素而又丰富深厚的情。在语言上也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 【背景】 这组词是苏轼41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浣溪沙》词即记途中观感,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18《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释】 1.我醉欲眠:直率旷放,喜喝酒,朋友至,即取酒共饮,如己先醉,则谓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见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后用为旷放直率的典实。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范成大《题请息斋》诗:“不惜人扶难拜,非关我醉欲眠。” 2.饶:富足,多,富裕。 3.筹:酒令用的酒筹。 4.从事到青州:《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肚脐);督邮,言在鬲(即膈。胸、腹腔间的膈膜)上住。”从事、督邮,都是官名。后遂用“青州从事、从事青州、从事到齐、白酒到齐”等称好酒,或形容酒味佳美;以“平原督邮、薄酒督邮、督邮”等称劣酒,或形容酒味淡薄。如陆游《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从事今朝真到齐,春和盎盎却秋凄。”如黄庭坚《送酒与毕大夫》:“瓮边吏部应欢喜,殊胜平原老督邮。”如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便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 5.闻道郎君:指孔子。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知道了道理,那么就让过去做错的事情就过去吧,从现在开始就按照“道”来做。孔子曾问道于老子。 6.东阁:?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李商隐《九日》:“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东厢的居室或楼房。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 7.南楼: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兴趣很浓)~’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王羲之)下(去建康),与丞相(王导)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庾亮)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王羲之)答曰:‘唯丘壑独存(唯独幽深的情趣还保留着。)。’”此指称吟咏欢娱的场所或咏谑游乐的雅兴。 8.明日:指重阳节后。 9.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后因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10.“明日”句:郑谷《十日菊词》:“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空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cuī)。”黄庭坚《南乡子,黄菊满东篱》:“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此词更进一层,谓重阳节后菊花凋萎,蜂蝶均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译文】 我喝多了,你可自行归去,真是美酒呀~ 鬓霜你比我长三千丈,诗词我差你一百倍。 喝多了我就不去款待宾客的地方了,且让我老人家上吟咏欢娱的场所。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赏析】 九九重阳,朋友欢会,登高赏菊,把酒赋诗,难得一聚。今日黄花盛开,明日黄花凋零,时光不再,要尽情玩乐,不要忙着回去。 诗人赋蝴蝶以人情。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眼见菊花明日也将憔悴,无花可依,不禁犯愁。蝶愁实际是人愁,蝶都知愁人更愁。直说人愁太直露、太扫兴、煞风景。 由蝶愁寓人愁,含蓄委婉诗意浓。秋天蝴蝶和菊花关系密切,让蝴蝶寓人愁最合情理。重阳赏菊,就地取材寓意于菊花蝴蝶,妙想天成。 黄花指的是菊花,九九重阳赏菊花。感叹人生,惜取当下之良辰美景,开怀畅饮,尽情游赏。苏轼词中,常常流露此意。明日之菊花,色香俱减,故蝶见亦愁。 【背景】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守徐州,王巩曾数度欲往探访,但秋天徐州发大水,直到次年秋天才成行。王巩到徐州后,苏轼与之饮酒赋诗,过了十几天快乐的日子。这次王巩与苏轼的徐州之会,成为宋代文人雅记得典范,反映了王巩文采风流的一面。据《宋史,王素传》附“王巩传”记载:王巩“与客游泗水,登魋(tuí,古书上说的一种毛浅赤黄、形似小熊的野兽)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楼上,未巩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宋史》卷三二?)王巩在徐州的诗都已散佚,苏轼的诗却留了这首九日次韵王巩》,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这一段友谊。 19《永遇乐,明月如霜》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 1.“彭城夜宿燕子楼”三句: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这首词是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苏轼知徐州时作。 2.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曾为古都(黄帝最初的都城)涿鹿的旧称,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3.燕子楼:唐贞元中徐州尚书张建封为其爱妓关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4.明月如霜: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好风如水:好风清凉如水。 6.紞如:dǎn,紞,象声词,击鼓声。 7.紞如三鼓:三更鼓响了。如,助词。房玄龄等《晋书,邓攸传》引吴人歌:“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8.铿然:清越的音响形容声音之美,如金石、琴瑟。铿,象声词,金石声。此状叶落之声。铿然一叶,这时夜深人静,所以一片落叶的声音都听得出是那么清脆。 9.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 10.惊断:惊醒。黯黯梦云惊断,梦中惊醒,觉得黯然心伤。 11.觉来:醒来。 12.“天涯”三句:是说自己倦于作客远方,很想寻找归路到山中去过田园生活,可是故乡渺远,徒然存此心愿罢了。 13.心眼:心愿。 14.“何曾”两句:是说人生的梦没有醒,因为还有欢怨之情未断。 15.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作者设想后世的人凭吊自己时,亦如今日自己之对燕子楼发出感叹,也会发出感叹。 16.黄楼:彭城东门上的城楼。元丰初年徐州抗洪获胜之后,苏轼于彭城东门建黄楼镇水留念,其时黄楼成为徐州一景。他在送别徐州籍友人郑仅(字彦能)赴外地就职时,不无感慨地吟诗云“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清新静谧的夜景真是怡人。 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美景却无人欣赏。 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惊断了我的梦。 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后我寻遍了小园,处处都无痕。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看那山中的归路,苦苦地思念着故乡家园。 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已经不在,空留着那双燕子在楼中的画堂。 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只因有些怀念旧日情感和新怨,还交缠在生命中啊~ 今天我在这里凭吊燕子楼,想起了关盼盼。他日有人来到我建的黄楼上,也会感叹我这历史的过客吧~ 【赏析】 苏轼就任徐州这年,天公不作美,继春旱之后,又逢秋涝。当时河南澶州曹村黄河大堤决口,八月间汹涌的洪水冲击到徐州城下,苏轼组织筑堤抗洪,“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彭城转危为安,取得了抗洪的胜利。 苏轼作为一州之长,并不高踞百姓之上,而与当地乡村父老结下深厚情缘,这在临别徐州所写的诗篇中亦有动人的反映。如《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其一云: 吏民莫扳援,歌声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 此言吏民攀援送行、离曲凄咽,苏轼勉为开解,说人生如寄,随时有别,无须感伤。不过别离之苦,植根于关爱之深。以故今日难于分别,盖由于平日与徐州人士关系亲密。第二首写父老赶来送花敬酒,大家颂扬苏轼决策抗洪的政绩说“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苏轼幽默地婉言推谢说,洪水正是由我的穷命招来的“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这是说水灾出自天机,不要归因于个人功过。这说明苏轼态度谦谨和婉,也表见出苏轼和彭城结下了深浓的情缘。 上片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清”字是核心,盖既有夜风清凉之感,又有超越现实之外的清净之意。“曲港”三句接写梦境,静中见动,仍是着力刻画“清景”,只是视点相对集中而已。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鱼跳向上,露泻向下,一上一下,错落有致。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寂寞无人见”一句,含意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己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夜深人静之时,人事已歇,自然界却是生机初展,只是这种生机罕为人见,徒形寂寞而已。在梦境中揭示人与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对比人事之无情,则虽云写梦,实是曲写现实。然鱼跳曲港、露泻圆荷虽也不无声响,终不至于惊动梦境。只是三更时候的铿然鼓声才扰人清梦,使清景顿失。 词句转从听觉写夜之幽深、梦之惊断: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叶落,铿然作声。“紞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悠然如云的梦境倏地被鼓声叶声惊断,不免感到黯然。上片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词人梦醒后,尽管想重新寻梦,但在茫茫夜色之中,显然已经不可能重睹梦中的“清景”了,故把小园行遍,也毫无所见,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行遍”二字,尤见执着留恋梦境之态。梦境之舒心逍遥与惊梦游园的黯然神伤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意趣也从旁得到了昭示。 下片乃醒后述怀,语意沉郁而超然独悟。换头三句是实写心境,写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此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杜甫曾有诗云:“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苏轼此处当是化用杜诗,写登楼后的思家心理。自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以来,苏轼外任已七阅寒暑,身心极为疲惫,京城故园欲归无期,情绪不免躁急难忍。“望断”二字,尤见其迫切心情。接下“燕子楼空”三句由自己写到燕子楼的沧桑和佳人盼盼的杳无踪影,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燕子楼原建何人何时已无考,唐贞元中张尚书镇徐州时曾别筑一新燕子楼以安宠妓盼盼。盼盼妙善歌舞,雅多风态,为感念张尚书深恩,在张去世后,居燕子楼十余年而不改嫁。白居易曾有《燕子楼诗三首序》述其情事,但只言张尚书,未著名,言盼盼而未著姓。旧传张尚书即张建封,盼盼姓关。但清,汪立名撰《白香山年谱》,考为张建封子张愔之事。两说兼陈,并非乱人耳目,只是意在考察史事,尤当慎重也。苏轼叙写有关燕子楼的一段情事,将要眇之情和凄迷之境写得简约而富于理趣,咏写古事而如此超宕,亦用事而传神之典范也。其以示秦观“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并自以为语约事丰,诚非虚妄。张炎、郑文焯亟赏此三句,亦意在抉发用事使典之妙谛。“古今”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此时的自己,由盼盼的旧欢新怨,联系到自己的旧欢新怨,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三句是用庄子“吾与汝,其梦未始觉者也”之意。由古代燕子楼中的佳人到此日登楼览感的倦客,再到古今所有的普罗大众,无一不是寄身梦中。这是苏轼人生哲学的一次集中反馈,它渊源于《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人生如梦,惟醒者知其为梦。可惜自以为醒者,其实仍是在做梦,自视为智者的人仍不免为愚者。因而古今之间,并不是梦者与醒者的不同,而只是所梦内容在旧欢新怨上的差异,古今同此一梦而已。不独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此日苏轼登楼兴感,仿佛是醒者感叹梦者,将来若有人再相登临,面对黄楼夜景,恐也有醒者对梦者的浩叹。然究其极,亦不过是天地古今一梦者而已。醒者是痛苦的,梦者因其梦而反得逍遥。苏轼从庄子哲学中找到了消解痛苦的良药。“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行香子,述怀》)结尾两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当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亦同此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不免消极。但在北宋党争频仍,词人迭遭打击的历史条件下,读者是不应苛求古人的。毕竟,超越现实的虚幻慰藉也是古代士人相当普遍的一种精神生存状态。 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全词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风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旷,用典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幽逸之怀与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苏轼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这首词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词中“燕子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此三句之妙,正如郑文焯手批《东坡史府》云“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 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谓此词“脱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殊非过誉。 【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词中即景抒情,情理交融,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作者在题记中提及的盼盼,乃唐代徐州张尚书(张愔,武宁军节度使,洛阳人,张建封之子)之爱妾,能歌善舞,风情万种。张氏死后,盼盼念旧情不嫁,在张尚书为其所建的燕子楼独居了十多年。作者声称自己夜宿燕子楼,梦到盼盼,因作此词。 苏轼的《永遇乐,明月如霜》是一首清丽脱俗的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记梦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据元本题下注“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认为“燕子楼未必可宿,盼盼何必入梦,东坡居士断不作此痴人说梦之题”。显然认为傅干《注坡词》所录题注为不可信,而以为王文诰《苏诗总案》所云:“戊午十月,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为可从。王文诰断一事为二事,词中难觅佐证。郑文焯所云更多属猜测之词,显然不足为据。倒是傅注既题作“公旧注”,当不容随意怀疑的,且与词中情事暗合,应可据此解读此词。作者在题记中声称自己夜宿江苏彭城燕子楼,梦到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唐代张尚书之爱妾关盼盼。据传燕子楼是唐朝的张尚书为名妓关盼盼所建的。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谈吐不俗。自从张氏死后,盼盼思念故人,于是独居在小楼上十余年不嫁。 苏轼知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那天夜晚,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述怀》)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因作此词,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词中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20《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释】 1.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年间(713,741)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 2.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两山屹立江中,遥遥相对。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一峰独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江水中。 3.搀:刺,直刺。 4.低昂:高一低,起伏不定。 5.峨峨:高耸的样子。这句以女子的发髻比拟大小孤山水雾缭绕的峰峦。 6.“晓镜”句:以妇女的梳妆镜比喻江面、湖面。 7.贾客:gǔ,商人。 8.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这两句说,船上的商人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早已嫁给彭郎了。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译文】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 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背景】 此诗作于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 李思训是中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 21《送郑户曹》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 1.羸童:瘦弱的仆童。 2.“陋巷”句:《论语,雍也》:“贤哉,同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即颜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夸奖他的弟子颜回的话,这里作者借用以赞美郑彦能。 3.公业:郑太,字公业,东汉时人。据《后汉书》说他“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 4.“广文”句: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人称“郑广文”。他很穷,杜甫赠他的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源明》) 【赏析】 苏轼博学多才,故而喜用典故,但又绝无“掉书袋(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用于贬义。)”的毛病,这是苏轼哲理诗的第二大特点。 诗中赞扬了郑彦能(曾任大名府户曹参军)的才学与贤能。连用三典,自然恰当,藏理于典,不露痕迹,读来绝无艰涩之感。 诗人用“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之典,将郑户比作颜回,赞颂他地位低微而品德高尚;用汉代郑公业虽家富于财,但因喜于结交而自己“食常不足”的典故称赞郑彦能的豪放仗义;最后又用唐,郑虔(曾任广文馆博士)在官清贫,家中无毡可供客坐的情形来比郑彦能的廉洁高尚。 诗中用典,如数家珍,而典中之理,又正表明了苏轼的利义观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可见,“东坡最善用典,既显而易读,又切当”(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确实评得中肯。 【背景】 神宗赵顼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作。郑仅,字彦能,彭城(徐州)人。这时奉调赴大名府当户曹。 22《又送郑户曹》 水绕彭祖楼,山围戏马台。 古来豪杰地,千岁有余哀。 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门下吕布,大星殒临准。 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 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 河从百步响,山到九里回。 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荡荡清河堧,黄楼我所开。 秋月坠城角,春风摇酒杯。 迟君为坐客,新诗出琼瑰。 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 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 【注释】 1.彭祖楼:徐州古称彭城,彭祖所在。 2.戏马台:江苏铜山项羽凉马台。 3.隆准:即高鼻梁,隆公是汉高祖刘邦的别称。 4.重瞳:舜和项羽皆为重瞳。 5.白门:三国时,刘备在白门楼上劝曹操杀吕布。另,白门,天地八方中的西南方,六朝都城建康,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故代指南京。 6.大星:星宿中亮者,亦指杰出人物,亦指启明星。 7.刘德舆: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 8.堧:ruán,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水边的空地或田地。 9.黄楼:苏轼为彭城守,黄河决口,垒土严防,应对有度,城安然无恙,水退,百姓筑大楼颂其功德,涂以黄土,意为土实胜水。 10.琼瑰:次于玉的美石,喻美好的诗句,或出于此, 11.使君:汉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来称州郡的长官。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当年再游风水洞,又留题诗云: 23其一风转鸣空穴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24其二山前雨水隔尘凡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注释】 1.桧杉:表面的意义其实就只是桧树与杉树而已,但他们决不仅仅只是两棵树,他们是我的两个挚友,没有肉体,却有肉体数倍影响的灵魂,他们为我所创造,也将创造我。 2.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píng yí)。也作“冰夷”。河伯之名起于战国,传说不一。 因黄河经常泛滥为灾,故河伯亦性情暴虐,神话谓羿曾以箭射其左目。由于其威不可测,故古有“河伯娶妇”的恶俗,人们以此祈求他平安无患。后魏国西门豹不信其说,以智禁绝之,并率民修渠治水,终绝水患。 大禹治水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 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御寇:列子,名列御寇,或称列圄寇、列圉寇(今河南郑州市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líng,清风)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 3.尘凡:人间,俗世。 4.讥谗:讥议和谗谤。宋,王珪《谢赐生日表》之二二:“速讥谗于众口,媿(kuì,同“愧”)功烈于前人。” 5.最后两句:是朝廷实行新法后,世事渐以艰难,小人多务谗谤,故欲去官隐居也。 【背景】 此诗作于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以前。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25其一吴王池馆遍重城 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 26其二凛然相对敢相欺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注释】 1.双桧:即桧树,桧(guì)、指桧柏、圆柏,深根性植物。本意为这两棵桧树是古树、古桧,枝干呈“卧龙状”,蟠曲伸张,主根一直向下深入,一幅昂扬之态。 2.蛰龙: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唐,曹松《题甘露寺》诗:“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金,元好问《刘曲龙潭》诗:“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明,梁辰鱼《浣纱记,定计》:“蛰龙困久夜长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3.“根到”两句:这树的根在地底下也还是直的,我们不知道,只有潜伏在地下的蛰龙才能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钱塘秀才王复的,其时王复在乡间行医,悬壶济世,口碑甚好。王复在候潮门外的家,庭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百年古桧。诗的意思是说,两棵桧树相对挺立,表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令人敬畏。它们不仅树干笔直地耸入云天,更为奇特的是,它们的根也直伸伸地扎入地下,在九泉之处也毫无弯曲。当然,只有潜伏地下的蛰龙才能了解,双桧的根也是如此之直。诗中以桧喻人,赞美威武不屈、刚正不阿的优良品德,颂扬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它希望人们:在明处要正直,在暗处也要正直,这是人的有价值的精神和品格。 然而这样一首好诗,在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中,差一点让苏轼死于非命。关于这场文字狱,《宋史》和许多诗话、笔记中都有记述,而语焉甚详的则是《乌台诗案》和《眉山诗案广证》。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42岁的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到任不久,御史中丞李定和何正臣、舒亶等人就上章弹劾他,说他的到湖州谢表中有诽谤朝廷的词句。他们还从苏轼的诗集中找出一百多首诗,肆意歪曲,罗织成罪。如“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诬蔑青苗法;“东海若知明主意,应取斥卤变桑田”,是反对水利法;“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是攻击盐业法,等等。由于御史台众口一词,神宗赵顼命令御史派人把苏轼拘捕入京问罪。“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 神宗赵顼同意拘捕苏轼,本来是想把问题查清楚,但他没有想到主要问题则是李定这帮奸佞容不得正直的人。他们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却在新法遭到非议之时联手将王安石排挤出京。这时王安石已经罢相三年,新法也已经变了味,完全成了李定等人用来打击异己的武器。而苏轼在地方任上,因法便民,政绩卓著。特别是在知徐州时,黄河决口,他亲率军民筑堤抗洪,保全了徐州。神宗赵顼通令嘉奖苏轼,说:“汝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东坡续集》卷十二《奖誉敕记》)这帮群小特别害怕神宗赵顼重用苏轼,对于已被收监的苏轼岂肯轻易放过。他们看出神宗赵顼没有严办苏轼的意思,终于使出了杀手锏。苏轼的咏桧诗中提到“蛰龙”,他们就在这两个字上大做文章。于是,和李定等人沆瀣一气而且更加阴险的副宰相王,极尽诬陷之能事对神宗赵顼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求之地下之蛰龙;其不臣如此~”他满以为神宗赵顼一定龙颜大怒,苏轼一定人头落地。但他的歪曲太离奇牵强,神宗赵顼没有相信,并且说:“龙者非独人君,人臣也可以言龙也。”他还指出:“自古称龙者多也,如荀氏八龙(东汉荀淑八子皆贤,时谓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人君耶,” 御史台还不肯善罢甘休,又将苏轼转三司度支审问,想从经济上抓到苏轼什么把柄,但苏轼向来为官清廉,结果也毫无收获。于是,神宗赵顼下诏以黄州团练副使将苏轼贬往黄州。 苏轼在御史台的死囚牢里被关押了四个月零十二天,司马光、苏辙等三十人也受到株连,苏轼的文章诗词被大量毁掉,“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矣~”凡是文字狱横行之日,即是文化惨遭浩劫之时。这是万古不废的历史教训。 “乌台诗案”已经过了900多年,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是一首好诗。它希望人们:在明处要正直,在暗处也要正直。这是人的有价值的精神和品格。 【背景】 《咏桧》一诗写于苏轼四十四岁时(1079),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么两句,却被沈括指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一埸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27《江城子,别徐州》或《江城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释】 1.东风:代指春天。 2.携:一作“摧”。 3.佳人:贤能之人,此处指友人。 4.隋堤:隋炀帝时开通的通济渠,引汴水入黄河与淮河相通,沿渠筑堤,人称隋堤。 5.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6.背归鸿:作者南下吴地,此时正是春天,大雁飞回北方,因此说“背归鸿”。 7.吴中:湖州在三国时属吴。 8.清泗:泗水,源出山东,南下流经徐州,注入淮河。 9.淮:今江苏秦淮河。 10.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曾为古都(黄帝最初的都城)涿鹿的旧称,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11.欲寄:一作“寄我”。 12.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长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为南北走向,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江之东地区称为“江东”;古人以东为左,故晋、南朝之时,又称江左。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即今皖南、苏南、浙江、江西东部这片地区称作江东。 13.楚江东:长江流经楚地,故称楚江;湖州在江东(即江南),词人将移知此处,故云。 14.“清泗”以下四句:白居易《长相思,明月人倚楼》:“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化来而反用其意。 【译文】 流落在滚滚红尘中,人在天涯,思绪无穷~已经相逢了,可在一起时候的欢乐却是那么短暂。 在我临行之时,握着佳人纤细的玉手,欲语还休,只得流泪对着漫天飘零的落花。 想要问温暖的东风还留下多少,春天纵使还在,与谁共赏呢, 隋堤在阳春三月里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却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 回头远望这第二故乡般的徐州,我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 我想把相思离别的眼泪寄给徐州,却是流不到楚江的东面啊~ 【赏析】 《江城子,别徐州》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双片七十字。此词主旨是别恨,上片写别时情景,下片想象别后境况。 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背景】 此词作于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年暮春(史料记载为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今属浙江,州治吴兴)知州的途中,留别徐州田叔通、寇元弼、石坦夫。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28《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或《西江月,平山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注释】 1.西江月: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兹以柳永词为准。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2.平山堂:在扬州城西北大明寺侧,是仁宗赵祯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出守扬州时所建,因地势较高,江南诸山好像都平列于堂下,故名。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负堂而望,江 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 3.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极短暂。《倡只律》)解释: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叟,一日一昼为三十须叟。照此计算:一须叟为48分钟,一罗预为144秒,一弹指为7.2秒。另外,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刹那为一瞬,所以,一瞬为0.36秒,一刹那为0.018秒,同时,一刹那也称为一念。 4.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 5.“壁上”句: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遒劲有力、潇洒飘逸。 6.杨柳春风: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是为“文章太守”、“杨柳春风”所本。 7.万事转头空: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赏析】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此时42岁的苏轼,顿生弹指之间,半生倏忽已过的感慨。近十年的人生跨度中,自己固然已蹉跎岁月,尊敬的恩师欧阳修亦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人心生缅怀之念。 下片道出缅怀之情。“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然深想一层,欧公已去,而树犹青青如此,不由得生出“万事转头空”的叹息。而苏轼还更进一步,谓人生在世,也未尝不是幻梦一场。不要轻言苏轼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又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背景】 此词写于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第三次,是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 词人在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出京通判杭州之时,曾经绕道颍州探望欧公,师生在颍州西湖相聚宴饮,十分欢快,苏轼曾写《陪欧阳公燕西湖》以记其事。但欧公第二年就仙逝了,这次欢聚便也成了最后一次相见,至今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便也将近十年未见了。壁上龙蛇飞动,虽然时间一转眼已经近十年,但墙壁之上尊师的笔迹依然龙蛇飞动,令人不禁产生物是人非之感、物在人逝之痛。 29《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释】 1.菰蒲:gū,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2.“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 面的景象。 3.“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4.渚:水边。 5.吊:怜悯。 6.寒蚓:即蚯蚓。 7.“暗潮”句: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 8.“落月”句:意谓柳树如蛛网,落月如蜘蛛。 9.能须臾:如此之快。能,如此。 10.鸡鸣钟动:指天已拂晓。 11.“暗潮”句:把潮水暗涨的低咽声比作寒蚓蠕动之声。 12.“落月”句:把挂在柳树间的落月比作悬在丝端的蜘蛛,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清冷幽静的图画。 【赏析】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诗人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声响,以为湖面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推开船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波光粼粼。这是诗人起首两句为我们描绘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点出了“舟中夜起”之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幻觉。纪晓岚评此两句之境:“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可说是深有体会的。这种手法,前人也曾使用过,如唐,释无可《秋寄从兄岛》:“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但苏轼此两句,比唐人之句更为成功。 自“舟人水鸟”至“落月挂柳”六句,诗人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此六句可分三层,两句一折,写出了“静”、“独”、“冷”三种心境。 “舟人水鸟”两句,诗人以动静相衬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这是自“开门看雨月满湖”之后的又一次幻觉,它是暗伏着的,不易为人查觉。这境界,如梦如幻、极远极近、极奇极美,“静”字为其魂魄,如查慎行所评“极奇极幻极远极近境界,俱从静中写出”(《初白庵诗评》)。诗人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万籁俱寂的夜境呢,这需要多少了解一点儿苏轼当时的心情。苏轼早年曾“奋厉有当世志”,但二十余年仕宦生涯的体验,使他对之产生了厌恶情绪,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诗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天性格格不入,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诗人自身的“野性”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诗人曾说自己是“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游庐山次韵章传道》),就正是这一矛盾的形象写照。 苏轼既不能真正归隐,丢弃自己“致君尧舜”的本来志向,又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这就使他常常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慰籍。“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的深层蕴涵也正在于此。白天,“举手摇足,辄有法禁”,那是“野性”的囚牢,人性的桎梏,而现在,在这个静静的夜色里,只有自己面对满湖的月光、惊窜的大鱼,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形影互相嬉娱,这是“野性”的解脱,是骏马的脱羁,诗人手舞足蹈,陶然醉之了。此两句“独”字为眼,不仅写出此时此际之独,而且从潜意识上讲,苏轼一生独立危行,“一肚皮不合时宜”,也正是一种人生的孤独,是一种时代先觉者的孤独。“独”字承上,深化了“静”界。 诗人由“静”至“独”,总体来说,是陶醉自然,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种愉悦的审美境界。然而,诗人是不能完全忘却尘世的,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深深思索,会突然闪过心头。于是,诗人的心境转至“冷”字,诗人面前的绝妙夜景也变得冷气袭人了“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挂在 柳条之下的落月,犹如悬在丝端的蜘蛛。诗人使用“暗潮”、“寒蚓”、“落月”、“悬蛛”这些充满暗色寒觉的意象,既进一步为这幅舟湖夜色图添画数笔,又象征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为下一段的议论作了渲染铺垫。 最后一部分,诗人以议论抒情作结。诗人想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天明之后,又要开始那令人痛苦的仕宦生活。你听:在鸡鸣声和晨钟声的合奏里,夜里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夜晚的百鸟都散去了,只有船头的鼓音与之呼应。苏轼此处用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的“猿鸣钟动不知曙”句,反其意,写自己对夜色清境的留恋,暗示对白日“忽忽忧患”生活的厌恶。纪晓岚评结两句说“有日出事生之感,正反托一夜之清吟”,正是此意。 【背景】 作于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由徐州调赴湖州知州途中。
本文档为【苏轼的诗词人生 五、知徐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7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