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成都市温江区

2成都市温江区

举报
开通vip

2成都市温江区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区府所在地-柳城街道人和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子)4街办,截止2010年11月全区常住人口为4570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22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4780人,增长41.82%。年平均增长3.56%。...

2成都市温江区
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区府所在地-柳城街道人和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子)4街办,截止2010年11月全区常住人口为4570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22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4780人,增长41.82%。年平均增长3.56%。全区户籍人口为365362人。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温江境内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地称天府,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流传着许许多多诸如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动听的历史掌故、民间传说…… 改革开放以来,温江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个丰硕成果向世人展示“金温江”的风采:成都市第一个卫星城;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所在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区);2002年4月撤县建区;2005年9月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2007年11月26日,温江荣获第十一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2008 荣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范例称号;2009 “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奖荣膺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全区国民经济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继续被评为四川省“十强县”,主要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温江排名强势靠前,并一举成为全省最高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区县,可分配收入达25021元(约3850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1],现年温江区更以“兴三优二,一三互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继续开拓,向现代化国际田园城市迈进范围,拉近距离,完美打造。 2010年温江区经济延续较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4.35亿元,同比增长17.8%。上年,温江区围绕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两个率先”,坚持城乡统筹,以创新突破为取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化功能片区建设,全速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取得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成效。 一、国内生产总值。1-12月,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4.35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一产业13.50亿元,增长4.0%;二产业123.35亿元,增长23.3%;三产业77.50亿元,增长 11.2%。三次产业的结构为6.3:57.5:36.2。 二、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2.34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总产值358.40亿元,同比增长3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59亿元,同比增长8.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234.4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54亿元,同比增长18.4%。 三、财政、金融情况。1-12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5.60亿元, 同比增长31.8%。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4.7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66亿元,同比增长3.6%。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55.9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44.26亿元,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达165.21亿元,同比增长3.0%。 四、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较上半年稳步提高。1-12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0元,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8元,增长16.1%。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84亿元,增长18%。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2亿元,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3亿元,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9元,增长17.3%;万元GDP能耗下降4.44%。现代服务业取得新成效。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31亿元,增长14.2%。传统商贸业日益壮大,“四个商圈”、“五条特色街”改造升级初显成效,新型校园经济圈渐具雏形。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5%和67.6%。金融业持续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23.6%和55%。医疗服务业较快发展,成都国际医学城建设有序推进。现代商务业加快发展,新城西商业中心、科技园中心商务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也取得新进展。 新型工业实现新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76亿元,增长29.7%。科技园基础承载能力、功能配套和综合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工业集群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开工项目105个,建成项目102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5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项,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98项,专利申请完成比例居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 都市农业取得新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12.16亿元,增长5.3%。成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友庆花卉产业聚集区和寿安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61家,各类专合组织达127个,产业化带动面达75%。现代农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生产加快推进,被农业部确定为部级项目县,8个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项目全面启动,建成小麦、油菜等各类高产示范片2.2万亩。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相关扶持政策,全年新引进项目29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2个;实际到位资金165.5亿元,增长30.3%;新引进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博会。 区域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旧城改造稳步实施,东关仓库等7个旧城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新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启动建设市场、学校等配套项目9个。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建成府通路等道路43.7公里,金马河大桥及引道工程加紧推进,全区路网密度达28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交、班车线路4条,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通达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保障不断加强,110KV崇柳线等4个项目全面建成,燎原CNG加气站建成投运。 城乡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数字城管建设积极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等技术建设基本完成,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基本完工。实施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细分城市管理单元,采取“点、线、面”结合的管理机制,基本实现无盲区城市管理。积极实施大城管模式,推进管理向镇(街)、村(社区)延伸,初步实现城乡立体管理。 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87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16亿元,增长12.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8.6:61.3:30.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76.9%和2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2元,增长18.1%。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占GDP的比重为5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9%,拉动GDP增长12.0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7.03亿元,增长27.5%;住宿和餐饮业6.20亿元,增长19.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0.95亿元,增长13.9%;集体经济1.99亿元,增长16.8%;私营个体经济19.33亿元, 增长21.6%;股份制及其他经济1.32亿元,增长2.0%。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5家(不含总部不在温江的大型商业企业)。年末全区引进到位资金总额127.01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到位市外内资82.30亿元,同比增长68.8%;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0962万美元,同比增长3.4倍。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区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8.04亿元,同比增长38.2%。各项贷款余额达70.09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9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7.78亿元,分别增长20.3%和77.7%。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2.62亿元,同比增长92.7%。地方财政收入(不含转移性收入)实现24.08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实现地方税收9.51亿元,增长89.3%。 生态是温江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丰富的林盘、水系资源以及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沿岸的河滩湿地和碧水清流环绕现代化城市,郁郁葱葱的13 万亩花木不但扮靓温江大地,而且成为成都巨大的天然“氧吧”。作为成都市“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温江近年来大力实施“兴三优二、一三联动”发展战略,即加快以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以生态旅游、体育休闲、医疗康复、数码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低碳”经济转变。国际医学城、金马国际体育城、北部国际乡村度假旅游片区都围绕健康休闲、运动体验休闲等内容打造,形成了明显了产业聚集优势;而在科技园片区,以网商超市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正以每年造就数十位百万富翁的速度快速发展;离成都市区最近的光华片区,伊藤、家乐福、珠江地产等产业巨头的加盟,正在使一个新兴的宜居新城,傲然屹立于成都市西部…… 温江大蒜—享誉中外,其中尤以“红七星”“白七星”,这两个品种为国内罕见,独具特色,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和“四川名牌”,与温江“天星葱”、“日香桂”、盆景同为温江现代农业知名品牌。 生态是温江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丰富的林盘、水系资源以及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沿岸的河滩湿地和碧水清流环绕现代化城市,郁郁葱葱的13 万亩花木不但扮靓温江大地,而且成为成都巨大的天然“氧吧”。作为成都市“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温江近年来大力实施“兴三优二、一三联动”发展战略,即加快以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以生态旅游、体育休闲、医疗康复、数码信息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低碳”经济转变。国际医学城、金马国际体育城、北部国际乡村度假旅游片区都围绕健康休闲、运动体验休闲等内容打造,形成了明显了产业聚集优势;而在科技园片区,以网商超市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正以每年造就数十位百万富翁的速度快速发展;离成都市区最近的光华片区,伊藤、家乐福、珠江地产等产业巨头的加盟,正在使一个新兴的宜居新城,傲然屹立于成都市西部…… 温江大蒜—享誉中外,其中尤以“红七星”“白七星”,这两个品种为国内罕见,独具特色,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和“四川名牌”,与温江“天星葱”、“日香桂”、盆景同为温江现代农业知名品牌。 林湘领导职务: 区长 领导分工: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71年9月生,四川崇州人,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四川农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区长。 赵一贵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农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林业、水务、民政、粮食、扶贫、兵役、双拥、移民、老龄等工作。主持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区工作。分管区农发局、人社局、花卉园林局、水务局、民政局、供销社、粮食局、隆博公司、江安公司等单位,联系区气象局、驻温部队等单位。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60年12月生,四川崇州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 现任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何敏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教育、卫生、文化广播、新闻、体育、人口计生、机关事务、档案、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主持国际医学城片区工作。分管区教育局、卫生局、文广新局、新闻中心、体育局、人口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档案局(馆)、康城公司;联系区妇联、残联、红十字会、计划生育协会等单位。 领导简历: 女,汉族,1962年11月生,四川郫县人,民建,1983年7月参加工作,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政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吴影梦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公安、司法、民族宗教、侨务、稳定、信访、消防、应急管理等工作。主持区公安分局工作。分管区司法局、外侨民宗局、信访和群众工作局、应急办。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62年8月生,四川成都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西南政法大学自考法律专业毕业,大专学历。 现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分局长。 黎明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科技园、发展改革、工业经济、科技、投资促进、统计、物价、旅游、对台工作、民营经济、安全生产、能源保障等工作。分管区发改局、经信和科技局、投促局、统计局、旅游局、台办、安监局、上海办事处、广州办事处、海科公司等单位;协助分管科技园片区;联系国家统计局温江调查队、区总工会、工商联、科协、工商、食药监、质监、烟草专卖、电力、天然气、石油等单位。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73年8月生,四川简阳人,199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 工作,四川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熊宗辉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房管、环保、信息化建设、人防等工作。主持光华现代服务业片区工作。分管区规划局、建设局(防震减灾局)、国土局、交通局、房管局、市政公用局、城管执法局、市容环卫局、环保局、人防办、信息产业推进办、光华公司等单位;联系团区委、移动、联通、电信、邮政等单位。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71年2月生,四川营山人,199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 现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幸晓斌领导职务: 副区长 领导分工: 领导简历: 男,汉族,1968年4月生,四川彭州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现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成都市温江区商务局 行业分类机关 地址温江区仁和路海科大厦20403 邮编611130 单位电话82766362 负责人黄晓东(局长) E-mail 传真82766362 联系人袁野 成都市温江区商务局 地址:海科大厦二号楼4楼 电话:(028)82766301
本文档为【2成都市温江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4-26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