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举报
开通vip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希腊、罗马、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从来就不曾有过所谓统一的欧洲风格,所以欧洲风情的提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是对建筑风格的一种误导。为了让大家对欧洲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能够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基本特点,避免受到虚伪广告的误导,下面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古希腊建筑风格――古希腊位于欧洲西...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希腊、罗马、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从来就不曾有过所谓统一的欧洲风格,所以欧洲风情的提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是对建筑风格的一种误导。为了让大家对欧洲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能够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基本特点,避免受到虚伪广告的误导,下面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古希腊建筑风格――古希腊位于欧洲西部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它的建筑也是西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沿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主要有三种柱式:一是代表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粗壮刚挺而起的雄伟感;二是代表女性美的夏奥尼克柱式,修长俊美,柱头有蜗旋纹饰,下有柱础使人产生婷婷玉立之感;三是科林斯柱式,柱头多用植物叶片花纹装饰,代表了丰收的喜悦。这三种柱式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 2、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继承和发展。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罗马的建筑类型非常丰富,建筑技术也有飞跃的发展,并且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结构理论,对欧洲建筑及至全世界建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最辉煌的成就是创造了券拱结构的建筑形式。由于罗马地处火山多发地区,有大量火山灰,罗马人发现将火山灰在加上石灰石和碑石后产生的天然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凝结力,利用这种混凝土可以建造大跨度的拱券,从而大大改进了建筑的受力状态,创造出券柱式和叠柱式的多层建筑形式。这是柱子已从承重构件演变成纯装饰的壁柱因而变化也更多更为自由。除了继承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外,罗马人还发展出两种新的柱式,一种是陶立克柱式的变体称为塔斯干柱式,另一种是把夏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结合而成的混合柱式。 3、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法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个飞跃。从十二世纪开始随着人们对教学建筑空的追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法国人首先在罗马式拱券的基础上改用了矢状券的框架结构从而减小了侧推力,同时又在四周用独立的飞券来加强抵抗主拱的侧推力,从而形成了一种轻灵向上玲珑通透的建筑风格,人们称之谓哥特式建筑。它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垂直线条和尖塔装饰,有强烈的上升趋势,还大量采用彩色液璃和高浮雕技术,使整个建筑更显得轻巧玲珑,光彩夺目,产生升华神秘的美感。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运动是一项伟大的解放生产力的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它起源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取得了统治地位,它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教会,在建筑上则表现在,重视几何形体的应用,为方形、三角形、球形、园柱形等通过重组叠加创造出理想 的形体,并以古典建筑构件为母体,通过建筑师的创造形成一种具有平静优雅的古典气息而又符合当时新生活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新颖的建筑风格,由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场改革先后经历了200多年,并留下了大量 优秀作品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5、巴洛克建筑风波――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种流行艺术风格的总称,即意大利语(Barocco),原意是奇特、古怪、狂想和反传统的贬义词,它反映在建筑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 宣扬豪华奢侈,过度的装饰,追求强烈的感官享受。 ?( 打破古典建筑的和谐平静,追求夸张的、非理性的、幻想的和浪漫的情调。 ?( 大量采用起伏曲折的交错曲线,强调力度变化和运动感,使整个建筑充满了紧张、激情和骚动。 ?( 强调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追求层次和深度的变化 。 ?( 注意和周边环境的综合协调。建筑是开放的,外向的,因此把广场、花园、雕塑、喷泉和建筑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古典柱式的发展 古典柱式是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的艺术形式。柱式形式形成于希腊,而在罗马得到发展。希腊柱式形成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柱式和形成于希腊的多立克柱式,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古典柱式,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代表性作品。爱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还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茛叶,壮美而华丽,其余部分则如爱奥尼柱式。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并加以改造,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并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他们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发展出塔斯干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5种柱式。 罗马人创造的最重要的柱式是券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马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罗马建筑风格。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多数地区柱式建筑不再流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重新使用罗马柱式作为基本建筑造型手段。16世纪下半叶产生两种潮流。一种是破坏柱式的结构来创造新的建筑形象,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流行于法国和北美。另一种是给5种罗马柱式规定不可动摇的规范,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比巴洛克建筑大,因此罗马式的柱式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广泛使用。 拜占廷建筑 4世纪,罗马帝国政权腐败、经济破产,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到帝国东部的拜占廷,命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拉文纳,476年为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又称拜占廷帝国。它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非洲北 部。4至6世纪时处于极盛时期,到1453年为土耳其人所灭。 拜占廷建筑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综合。教堂格局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十字式。多用彩色云石琉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来装饰建筑。 拜占廷建筑分为三大阶段。前期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建筑有城墙、城门、宫殿、广场、输水道与蓄水池等。基督教是其国教,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大穹窿为中心的圣索菲亚教堂。中期在7至12世纪,建筑规模大不如前,特点是向高发展,中央大穹窿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窿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 的圣马可教堂和基辅的圣索菲亚教堂。后期拜占廷建筑在13至15世纪,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廷帝国大受损失。其建筑在土耳其人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古代埃及的建筑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部分。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帝国,埃及的奴隶主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出来,民族公社没有完全破坏,公社成员受奴隶主奴役,地位同奴隶相差无几。因此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产生了强大的祭司阶层。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因此成了主要的建筑物,它们追求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尼罗河两岸缺少良好的建筑木材,古埃及劳动者使用棕榈木、芦苇、纸草、粘土和土坯建造房屋,并且至迟在古王国时期,已经会烧制砖头,会用砖砌筑拱券。大约因为难得燃料,难得大材来制作模架,所以砖和拱券结构没有重大发展。 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富源,劳动人民以异常精巧的手艺用石头制造生产工具,日用家具,器皿,甚至极其细致的装饰品。早在用石头做工具的时候,公元前四千纪,就会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地面。公元前三千纪之初,皇帝的陵墓和神庙就用石材建造了。古王国时期大量极其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砌筑得严丝合缝,在没有风化的地方,至今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哈弗拉皇帝的祀庙的入口处,有块石材长达5.45米,重达42000公斤。中王国时期,青铜工具还不多,却用整块石材制作了许多几十米高的方尖碑,最高的竞达52米,细长比大致为1?10。新王国时期的神庙中,有些石梁的长度已经超过9米,而柱子竟有高达21米左右的。 在这些坚硬的花岗石上,古埃及的劳动者早在主要用石质工具的时期,就刻下了大量的浮雕,用巨大的雕像装饰纪念性建筑物。不仅在石材上雕出用木材或纸草的柱子模样,甚至逼真地刻出编织的苇箔的模样来。 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方位和水平的准确,几何形状的精确都很惊人,误差几乎等于零。在库富金字塔大墓室的门口安置了五十多吨重的大石块,在神庙大门前竖立二、三十米高的修长方尖碑,在神庙主殿里架设好几十吨重的石梁,都是起重运输技术上的重大成就。 ——金字塔的原形 玛斯塔巴(Mastada) 古埃及比较原始的住宅大致有两种。一种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外面抹泥或者不抹。屋顶也有用芦苇束密排而成的,微呈拱形。这一种在下埃及比较多。 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三千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有财有势的人家的陵墓很考究。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庞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其形式可能源于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但是,昭赛尔金字塔的祭祀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它们依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造的宫殿,用石材刻出那种宫殿建筑的种种细节,不过,这做法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纤细华丽把金字塔映衬得更端重,单纯,纪念性吏强。 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象。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时震撼着人们的心,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 麦登金字塔 (Pyramid at Meydum)建于第三王朝末朝,塔底边144.5米见方,高约90米,塔身下部斜度呈51?。 达舒尔金字塔 (Pyramid at Pahshur)建于公元前2723年。塔底边187米见方,高约102米。塔身下部斜度呈43?,上部斜度呈54?15′。 吉萨金字塔群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 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峡谷里的陵墓 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峡谷窄狭,两侧悬崖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 于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整个悬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的墓,开创了新的型制。一进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 太阳神庙 到了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到西方国家。 奴隶泥屋 由一杂院与居室组成,简陋拥挤,当时奴隶大多沿有固定的栖所。 卡纳克 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 新王国时期,皇帝们经常把大量财富和奴隶送给神庙,祭司们成了最富有,最有势力的奴隶主贵族。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karnak和鲁克索(luxor)两处的阿蒙神庙。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它高43.5米,宽113米。 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宽103米,进深52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径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两旁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鲁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西方建筑学的源流 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拥有大量奴隶劳动力的奴隶社会开始的。奴隶社会时期建筑文化发达的地区是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 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学的渊源。 埃及产生了历史上第一批各种类型的巨型建筑,有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这些建筑物以巨大的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工程宏大,施工精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埃及古代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埃及人已经会用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和平面图,并能用比例尺绘制建筑总图和剖面图。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建筑图样留传至今,可资证明。埃及的建筑主持人,称“王家工程总管”,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甚至死后封神。这反映了建筑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其建筑设计的艺术原则影响深远。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帕提农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但是直到这时,建筑类型还是不多,形制和结构也很简单。到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的类型增多了。随着结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艺术手法也逐渐丰富。据记载当时已经有专门的建筑学著作,涉及建筑物的营造经验、构图法则、施工机械等等,可惜都已失传。 古罗马国力强盛,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但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窿结构的技术,求取高大宽广的室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欧,古罗马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失传了。10,12世纪,由于当时建筑上的木构架易受火灾又难以加大木结构跨度,于是开始探索石拱券的技术,形成了罗曼建筑。石拱券技术的不断发展,终于形成了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教堂建筑近似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石结构,与相同空间的古罗马建筑相比,重量大 大减轻,材料大大节省。用来抵挡尖拱券水平推力的扶壁和飞扶壁,窗花格和彩色嵌花玻璃窗,以及林立的尖塔是它的外部特征。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和特征给人以向上的感觉,体现了追求天国幸福的宗教意识。哥特式教堂的结构技术和艺术形象达到了高度统一。 12世纪下半叶,建筑工匠分工已经很细,有石匠、木匠、铁匠、焊接匠、抹灰匠、彩画匠、玻璃匠等,技艺日益精湛。当时称为“匠师”的工匠首脑掌握着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在长期实践中对石拱券的力学知识比古罗马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细部大样,制作模型,还参加施工,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知识,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现实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重视科学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反对教会文化统治的浪潮。15世纪初,这个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 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又成为崇奉的对象。 勃鲁涅列斯基通过对罗马废墟的研究,了解古罗马建筑的做法以后,顺利地解决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大穹顶的建造问题。这座大穹顶于1434年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在此以后,很多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纷纷涉足建筑领域。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集当时艺术和技术之大成,穹窿顶便是米开朗琪罗等人设计的。此时期建造的大量贵族府邸,也反映文艺复兴建筑技艺和艺术的高度水平。 文艺复兴是巨匠辈出的时代,也是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在这一时期,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到专业建筑师手中。他们以丰富的知识,睿哲的眼光,探索古罗马建筑的法式和规律,总结当时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代风格。 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的建筑制图也逐步完善。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伍才娄创制透视图,扩大了制图领域。后来法国数学家蒙日于1799年出版的《画法几何》一书是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制图方法的总结。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达手段,有助于建筑学的发展。 随着建筑创作繁荣,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建筑活动,各种建筑学著作纷纷问世。其中阿尔伯蒂的《论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学理论著作,书中第一次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关的门类加以论述,为建筑学确立了完整的概念,是建筑学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教育以“艺术私塾”为主,1562年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瓦萨利创办设计学院;1563年佛罗伦萨城巨富美第奇创办艺术设计学院以代替“艺术私塾”;1655年创立于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793年更名为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完善的建筑系科的学院,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有广泛的影响。学院总结并传播了文艺复兴以来建筑艺术的成就,对建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艺复兴晚期,由于企图突破已有的建筑程式,追求奇特奔放的效果,崇尚豪华富丽的装饰,而出现了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风格。 十八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开始以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建筑物日益商品化,城市迅猛发展,建筑类型大量增加,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日趋复杂,形式和 一种倾向是将建筑的新内容程度不同地屈从于旧的艺术形式,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这些流派;另一种倾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探求新的建筑形式。后一种倾向顺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成为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19世纪下半叶钢铁和水泥的应用,为建筑革命准备了条件。 1851年为伦敦国际博览会建造的水晶宫,采用铁架构件和玻璃,现场装配,成为近代建筑的开端。至20世纪初终于出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一批思想敏锐的青 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和美国建筑师赖特是现代建筑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主张和建筑作品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包豪斯校舍和流水别墅等是当时的代表作,它们不论在使用功能、建筑形式、结构造型以及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随着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建筑学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致 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反对不合理的外加的建筑装饰,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突出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将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重视建筑的社会性质,强调建筑同公众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建筑的经济性。这些现代建筑基本理论的建立,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飞跃。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包豪斯学校。包豪斯的教学活动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为现代建筑理论的传播作出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现代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产生了怀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其中以后现代主义较为活跃。 19世纪的建筑变迁 时代背景 近代西方的文化变迁比之东方要活跃的多。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新陈代谢时时都在进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广泛的突变——一场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 在世纪转折时期,西方社会,首先是西欧各国出现了文化方面的大震荡、大转变,形成反传统、破旧立新的一代奇观。这次文化变迁的浪潮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这次文化大革命,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文明或现代文化的新阶段。尽管各方面的变迁并不平衡,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真的消除殆尽,但世界一大部分地区终于跨进了既有工业化又有现代文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剧烈的社会变迁。这一时期,建筑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芝加哥学派——昙花一现的建筑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而1871年10月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的大火灾,更加剧了以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加哥学派”。 他们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使楼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 被称为“芝加哥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筑师是路易.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认真解 决新高层商业建筑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新样式的新建筑。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史传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深度,没有份量,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只存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由于任务稀少,竟致破产,于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芝加哥学派”的昙花一现和沙利文的潦倒而卒表明: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统的建筑观念和潮流在美国仍然相当强大,不易改变。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新建筑的大潮势不可挡。 新建筑的启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末,在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拉斯金——莫里斯的“美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的主张影响下,英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工艺品生产机构。1888年英国一批艺术家与技师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定期举办国际性展览会,并出版了《艺术工作室》杂志。拉斯金——莫里斯的工艺美术思想广泛传播并影响欧美各国。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于工业革命初期人们对工业化的意识认识不足,加上当时英国盛行浪漫主义的文化思潮,英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追求表面效果,结果使英国的设计革命未能顺利发展,反而落后于其他工业革命稍迟的国家。而欧美一些国家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得到启示,又从其缺失之处得到教训,因而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快于英国,后来居上。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有:魏布设计的莫里斯红屋和美国甘布尔兄弟设计的甘布尔住宅。 美丽的动感——新艺术运动 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示,19世纪最后10年和20世纪前10年,欧洲大陆出现了名为“新艺术派”的实用美术方面的新潮流。新艺术运动的最初的中心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 “新艺术派”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在家具、灯具、广告画、壁纸和室内装饰中,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线和曲面。形成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格。 “新艺术派”在建筑方面表现在:在朴素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柔化了,结构显出韵律感。“新艺术派”建筑是努力使工业艺术与艺术在房屋建筑上融合起来的一次尝试。 代表建筑有戈地设计的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和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让松街6号住宅、索尔威旅馆等。 维也纳分离派——与传统分手 维也纳分离派是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的产物。由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的学生奥别列兹、霍夫曼与画家克里木特等一批30岁左右的艺术家组成名为“分离派”的团体,意思是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 瓦格纳在1895年出版的专著《论现代建筑》中提出:新建筑要来自生活,表 现当代生活。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不可能美,主张坦率地运用工业提供的建筑材料,推崇整洁的墙面、水平线条和平屋顶,认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 力。 瓦格纳的观念和作品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他的作品还带有由旧转新的痕迹,而他的学生则有意同传统划清界线。他们的作品不但各自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很强的感染力,甚至初具19世纪20年代“方盒子”建筑的雏形。 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作品有: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维也纳美国酒巴间、维也纳米歇尔广场等。 格拉斯哥学派 由英国建筑师麦金托什和他的三个伙伴组成。他们主张建筑应顺应形势,不再反对机器和工业,也抛弃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曲线为主的装饰手法,改用直线和简明快洁的色彩。室内设计常用白色墙面,家具以黑白两色为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格拉斯哥学派的设计超出了流行的风格,打破了长期以来英国设计界的沉闷气氛。格拉斯哥学派的还对维也纳分离派有过影响。 格拉斯哥学派的主要建筑有:风山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等。 未来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前数年,意大利出现了一种名为“未来主义”的社会思潮。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 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界各领域的冠以“未来主义”名称的宣言纷纷发表。1914年7月,意大利年青的建筑师圣伊里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激烈批判了复古主义,认为:历史上建筑风格的更迭变化只是形式的改变。因为人类生活环境没有发生深刻改变,而现在这种改变却出现了,因此,未来的城市应该有大的旅馆、火车站、巨大的公路、海港和商场、明亮的画廊、笔直的道路以及对我们还有用的古迹和废墟„„在混凝土、钢和玻璃组成的建筑物上,没有图画和雕塑,只有它们天生的轮廓和体形给人以美。这样的建筑物将是粗犷的像机器一样简单,需要多高就多高,需要多大就多大„„城市的交通用许多交叉枢纽与金属的步行道和快速输送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筑艺术必须使人类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他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使物质世界成为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来主义”的建筑观点虽然带有一些片面性和极端性质,但它的确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止,西欧建筑改革思潮中最激进、最坚决的一部份,其观点也最肯定、最鲜明、最少含糊和妥协。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改革者的零散思想的集大成和深化的产物。不仅如此,直到20世纪后期,在世界上一些著名建筑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未来主义建筑师的思想火花,如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9-1985)等。 德国马车——制造联盟 在西欧各国中,德国原是一个后进国家,德国人在赶超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时很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当经济实力增长以后,为了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已被刮分过的世界市场,他们特别注意改进产品质量,其中主要的一环便是改进产品的设计。 为了改进产品设计,德国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德国建筑师穆台休斯在对英国的设计风格和建筑发展进行了细心的考察后,于1907年成立了“德国制造联盟”。 “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是促进企业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以推动设计改革,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肯定标准化和用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而设 计者的任务是把标准的定型做得尽善尽美。 “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另一旗手勒柯布西耶在德国考察时,也受到了“德国制造联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德国制造联盟”继续积极活动,1927年它在斯图 希特勒加特举办的一次住宅建筑展览是现代建筑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1933年在德国执政,“德国制造联盟”至此解散。 “德国制造联盟”及有关的一些建筑师的活动为20年代的建筑设计改革奠定了基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德国的建筑创新活动引起了更加广泛的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反响。至今“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仍在影响着德国人的设计工作。 新建筑运动 世纪转折前后,西欧大部分地区不但先后发生产业革命,出现工业化的经济技术基础,而且渐次出现社会文化方面的大变动,进入20世纪的门槛,一种新的属于20世纪特有的现代文明渐渐成形。在这样的情势下,建筑文化全面变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陆续成熟,在西欧发达地区,不只是建筑的经济和技术因素要求变革,而且社会对建筑的新的精神和审美要求也推动建筑师在创伤中进行创新试验。这一时期在西欧的一些大城市如伦敦、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巴黎、维也纳、柏林以及米兰、巴塞罗那等地,建筑师中涌现了这样那样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汇款单新探索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努力和影响超越了城市和国界,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20世纪初年便在西欧地区形成彼此呼应的创新潮流。 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派建筑师向原有的传统建筑观念发起一阵又一阵的冲击,为后一阶段的建筑变革打下了广泛的基础。这一时期是19世纪的建筑到20世纪的建筑的蜕变转换时期。这些建筑师的思想和业绩对后来的反映20世纪特点而与历史上一切建筑相区别的建筑有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作“新建筑运动”。 表现派 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产生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例如,画家心目中认为天空是蓝色的,他就会不顾时间地点,把天空都画作蓝色的。绘画中的马,有时画成红色的,有时又画成蓝色的,一切都取决于画家主观的“表现”的需要, 他们的目的是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励。 在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大战后出现了一些表现主义的建筑。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孟德尔松(Eric Mendelsohn,1889-1953)在二十年代设计过一些表现主义的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19-1920年建成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Einstein Tower,Potsdam)。 有个表现派的电影院建筑在内部天花上做出许多下垂的卷券形花饰,使观众感到如同坐在挂满石钟乳的洞窟之中,有个轮船协会的大楼上做出许多象征轮船的几何图案。荷兰表现派的住宅建筑甚至把外观处理得使人能联想起荷兰人的传统服装和森砂鞋子,表现派建筑师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他们是用一种新的表现面的处理手法去替旧的建筑样式,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在战后初期时兴过一阵,不久就消退了。 风格派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1872-1944),万?陶斯柏(Theo Van Doesberg),雕刻家万顿吉罗(G.Vantongerloo),建筑师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他们 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蒙德利安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他说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他的不少画就只有垂直和水平线条,间或涂上一些红、黄、蓝的色块,题名则为“有黄色的构图”,”直线的韵律”,“构图第×号,正号负号”等等。网络派雕刻家的作品,则往往是一些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和板片的组合。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Ner-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总的看来,风格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Cubism)艺术的分支和变种。 风格派和构成派既表现在绘画和雕刻方面,也表现在建筑装饰、家具、印刷装帧等许多方面。一些原来是画家的人,后来也从事建筑和家具设计。例如:万?陶斯柏和马来维奇都是既搞绘画雕刻,又搞建筑设计的。 风格派和构成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作为绘囤和雕刻艺术,他们的作品不反映客观事物,因而是反现实主义的。最能代表风格派建筑特征的是荷兰乌德勒支(Utrecht)地方的一所住宅。 但是,如果我们把风格派和构成派只是当作一种工艺美术方面的流派来看,那么它们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探索还是有一些价值的。新材料出现了,技术和工艺改变了,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变化了,人们的美学观点和爱好也跟着转变了。建筑、家具、服饰、交通工具、纺织品、日用器具和印刷品等等各种器物都要改变它们的造型。因此,对于形式和空间作一般性的试验研究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提出来的要求。风格派、构成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许多艺术流派在这些方面所作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建筑及实用工业品的造型设计是有启发意义的。 构成派 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刻,很象是工程结构物。这一派别被称为构成派。代表人物有马来维奇(Kasimir Malevitsch),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加博(Naum Ga-bo)等。构成派在旨趣和做法上和风格派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实际上两派的有些成员到后来也在一起活动了。 构成派的代表作品是莫斯科工人俱乐部和由塔特林设计的俄国第三世界纪念碑,这个由抽象几何体与线条组成的雕塑看起来像个工程构筑物,体现了构成派的追求。 现代建筑 (modern architecture) 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在 现代建筑运动的时代背景 现代建筑不是随着20世纪的来临而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这种变革表现如下: ? 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19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建筑、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等。在建筑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坛庙和陵墓退居次要地位,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愈益重 要。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有的要求大跨度,如博览会、展览馆、铁路站棚;有的要求增加建筑层数,如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建筑;有的要求有复杂的使用功能,如医院、科学实验室。建筑形制变化迅速,照搬照抄传统的定型的法式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了。 ? 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已往几千年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不外是土、木、砖、瓦、灰、砂、石等天然的或手工制备的材料。产业革命以后,建筑业的第一个变化是铁用于房屋结构上。先是用铁做房屋内柱,接着做梁和屋架,还用铁制作穹顶。19世纪后期,钢产量大增,性能更为优异的钢材代替了铁材。与此同时水泥也渐渐用于房屋建筑。19世纪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和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飞跃的变化。 ? 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有目的地创造优良的新型结构。过去建筑工匠只能按照传统做法或凭感性判断去建造房屋,盲目性和局限性很大。随着数学和力学的发展,终于在19世纪后期弄清了一般建筑结构的内在规律,建立了为实际工程所需要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结构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计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做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房屋结构设计。1889年巴黎建造的高 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和跨度为 115米的机器陈列馆就表明了建筑结构方面的成就。 ? 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转入资本主义经济轨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的房屋是企业家手中的固定资本或商品。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从建筑活动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一准则也在建筑设计、建筑观念以及建筑美学方面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此外,从19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师的社会地位 也有了变化。建筑师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在建筑设计中从事竞争,于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法则也渗入建筑师的职业活动中。 19世纪出现建筑领域的这些变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来说,在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是一场由产业革命引起的建筑革命。进入20世纪后,变化继续进行着,并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区扩散。正是这个建筑历史上空前的建筑革命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建筑。 新建筑运动 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衷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在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潮流影响下,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艺术高。这种建筑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唯美主义。当时的大本营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因此,这样的建筑潮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但是建筑领域中正在涌现新事物,社会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这就同学院派建筑发生矛盾。例如,现代化银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复杂的大小房间,如果把它们统统纳入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的。在十几层的钢框架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仍用中世纪罗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是削足适履,徒增造价。因循守旧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矛盾。19世纪中叶,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例证。1850年为建造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了国际设计竞赛。欧洲各国建筑师送去 245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没有一个被采纳,原因是博览会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博览会结束后又要能够方便地拆迁。当时的建筑师们对此束手无策。后来采用的是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温室的园艺师的新颖的建筑方案。用工厂生产的玻璃和铁构件作建筑材料,利用预制装配的施工方法,终于在很短时间内建成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建筑。这个事例表明保守的传统的建筑观念已不适应建筑发展的新形势。建筑学到了需要改造和发展的时候了。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H.拉布鲁斯特1830年写道:“在建筑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能。”他设计的巴黎国家图书馆(1860,1868)采用了新颖的铁结构。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芝加哥是美国摩天楼的发源地,建造的房屋越来越高,结构和功能都同传统建筑大不相同。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L.H.沙利文指出,复古主义的做法,使“功能受到压抑”。他强调“形式随从功能”的原则。 传统观念是不容易消失的。芝加哥学派只活跃了20年左右就在学院派的冲击下沉寂了。但改革者仍然此伏彼起,影响渐渐扩大。从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如法国建筑师A.佩雷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批房屋;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其中有以比利时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奥地利的“分离派”,意大利的“未来派”等。1907年,德国成立“德意志工业联盟”推动各种产品的设计改革,其中也包括建筑。德国建筑师P.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涡 轮机工厂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在美国,建筑师F.L.赖特继承芝加哥学派的精神坚韧不拔地进行建筑创新活动。他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其独创的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启发和鼓舞了当时欧洲的改革派建筑师。 以上这些建筑师个人或流派虽然在思想观点和建筑风格上差异很大,但都是在 30寻求新的建筑。他们的活动被称为“新建筑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保守和革新两种趋向激烈斗争,新建筑运动终于由弱而强,取得成功。在新建筑运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两个流派对20世纪的建筑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很多纪念性建筑和官方建筑以及一些大银行、大保险公司仍然应用古典柱式。1924年建成的伦敦人寿保险公司以至到40年代完工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美国最高法院大厦都是这样的例子。 但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有利的。第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第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 战后初期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expressionism)、风格派(de stijl(也称新造型派neo-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和构成派(constructivism)。德国、法国、荷兰以及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苏联是这些新流派最活跃的地方。由E.门德尔松设计1919,1920年建造的德国波茨坦市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是表现派的代表作品。建筑师G.T.里特弗尔德1924年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市一所小住宅体现了风格派的特征。苏联美术设计师B.E.塔特林1929,1930年所作的第三国际纪念碑建筑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是构成派的作品。 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等原是美术方面的派别。它们对建筑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造型风格方面。要解决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还需要回答一系列实际的与理论的课题。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功能要求;建筑如何同工业和科学技术相配合;建筑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筑师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有一些人作过探索。在此基础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批青年建筑 师提出了比较系统比较激进的改革建筑创作的主张,并且推出一批大胆创新的优秀作品,大大推动建筑改革走向高潮。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和L.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 ?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 ?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以上这些建筑观点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50年代以后,更多地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70年代以来,也有人在“现代主义”之前冠以“20年代”或“正统”的字样。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现在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在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 现代主义首先向北欧和拉丁美洲扩展。芬兰建筑师A.阿尔托和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在30,40年代的建筑作品明显地表现出现代主义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迁居美国,使现代主义在美国迅速扩展。第 60年代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 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新建的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文教建筑和大规模建造的住宅几乎都摆脱了传统风格的羁绊,具有显著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许多政府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也舍弃了历来沿用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巴西议会大厦和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大厦都是例证。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比较符合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 现代主义思潮到20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建筑走向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是现代主义风行的时候,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一方面在50,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建筑和建筑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初在西欧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新一代的建筑师要求修正和突破20年代现代主义,导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1959年停止活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 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E.D.斯通和 M.雅马萨基(山崎实)为代表的典雅主义(formalism),又称新古 典主义(neo-classicism),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brutalism)。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术倾向” (high-tech),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humanism)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 “地方化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此外,还有许多次要的流派,诸如“反直角派”(antirectangle)“新自由派”( neo-liberty)、“雕塑派”( sculpturalism)、“感性主义”(sensationlism)以及“怪异建筑派”(fantastic architecture),其中一些流派存在时间短暂。 60年代后期,对现代主义的指责和批判增加了。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批判了现代主义,影响很大。文丘里主张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可以脱节;针对“少就是多”的说法,认为“少是枯燥”。他主张建筑要有装饰,要有象征性,建筑创作不必追求纯净、明确;提出含混、折衷、歪扭的形象也是美的。自此以后西方建筑界出现了讲究建筑的象征性、隐喻性、装饰性以及与现有环境取得联系的倾向。这种潮流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展望 60年代以来,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发生激烈争论;在建筑设计理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渗入建筑领域,孕育着建筑学新的突破。现代建筑在100年左右的时间中所取得的进步,无论在建筑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都是历史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当代建筑发展情况 时代背景 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建筑活动与经济状况紧密相关。战后初期,各国经济都受到削弱,只有美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增强了,战后一段时间内,美国是首掘一指的经济强国,1950年前后,美国是条件最优越、盖房子最多和最考究的地方。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建筑活动在50年代中后期才渐渐活跃起来。 战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后建筑领域的科学技术也有新的进展。钢材仍是主要的结构材料,但建筑用钢向高强度方向发展,结构自身的重量因而有所降低。水泥标号也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向轻质高强度方向迈进。预应力技术在50年代中期推广使用。战争期间,由于制造飞机的需要,铝产量大增;战争结束后,铝材大量用于建筑之中。塑料也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之中。从建筑材料看,品种和质量都比战前进步了。 二战之后建筑结构科学有很大进步。电子计算机(电脑)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结构计算的速度,以前难于采用的结构形式现在可以采用了。壳体结构、空间结构、悬索结构大量用于大跨度建筑物,影响并改变了大跨度建筑物的形体。 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大规模工业化建筑而大声疾呼。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一个例子,格罗皮乌斯大林在20年代亲自做过装配化住宅的试验,密斯想着用玻璃和钢做高层建筑的外墙,等等。这些构想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二次大战之前并没有真正普遍地实现。二次大战以后逐渐成为现实。5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工厂制备的各种幕墙就是证明。 从建筑创作和建筑艺术的角度看,战后初期的建筑格局和热点改变了。二战前,建筑创作的热点在西欧;二战后,西欧仍不断有新动向出现,但在50--60年代,美国的建筑更加引入注目。美国经过二战前一段时间的建筑文化的转变,二战之后,建筑舞台上活跃异常。20--30年代西欧提出来的不少建筑构想,在战前没有条件或来不及实现的。战后在美国这个富饶的国家中开花结果了。 除了前述的社会经济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欧洲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其中著名有格罗皮乌斯(1937年抵美)、密斯、孟德尔松(1941抵美)等。 他们除了以自己的建筑作品影响美国人之外,有的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美国门徒。后来成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佼佼者,他们于50年代开始逐渐登上建筑舞台,使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兴盛一时。这时的美国成为全世界年轻建筑师向往的建筑热点。 这时候,不但在美国,而且在世界在多数地区,现代主义建筑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主流。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建筑界更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建筑流派五花八门,建筑形态千资百态,逐渐形成今天缤纷灿烂的建筑世界。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最普通与最多数的一种。以设计方法来说是属于“重理”的。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故常被忽视,甚至还不被列入史册。然而,它有不少作品却毫无异议地被认为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需要的。 “现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战后的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没有倡导人,没有代表人物,更没有什么公开或默认的组织。它是一种思潮,而且是相当普通的思潮,其特点是坚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但对它的缺点与不够的地方作了一些充实与提高。特别是在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了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创造,其中有些还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价并不特别高,外表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的、技术上的、社会上的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的思想与方法,使它们在功能、技术、环境或形式上均分别做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经验。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战后第一个阶段(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 早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密斯?凡?德?罗便在他的作品中——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和1930年布尔诺的吐根哈特住宅中——探讨了他特感闪趣的所谓结构逻辑性(结构的合理运用及期忠实表现)和自由分隔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这种结构一空间一形式的见解,自他到达美国以后,逐渐洗炼,发展成为专心讲求技术上的精美的倾向。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 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分在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 这种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被密斯.凡.德.罗广泛套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去,成为密斯.凡.德.罗的标志,曾于50-60年代极为流行,因而被称为密斯风格。 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的诘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年代末开始降温。自从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能源危机后,现在,时而会被作为浪费能源的标本 而受到指责。 “粗野主义”倾向 “粗野主义”(Brutalism,又译野性主义)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它的含义并不清楚,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被理解为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对它的代表人物与典型作品也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粗野主义”这保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的一对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 )于1954年提出的。 (A.&P.Smithson,前者生于1928,后生于1923 可能这个名称使人联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的毛糙、沉重与粗鲁感,于是“粗野主义”这顶帽子被戴到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的头上去了。 要了解“粗野主义”的理论根据还得从提出这个名称的史密森夫妇那里去寻求。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近切性、技术等等——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说明“粗野主义”不单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有尖的。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不惜重金地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端庄及其与材料和结构一致的“全面空间”;而“粗野主义”则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 “粗野主义”假如单从形式上看,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在欧洲比较流行,在日本也相当活跃。它到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典雅主义”的倾向 “典雅主义”(Formalism又译“形式美主义”)是同“粗野主义”并进然而在艺术效果上却与之相反的一种倾向,不过两者从设计思想上来说都是比较“重理”的。“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在美国。前者的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对材料与结构的“真实”表现,后者则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遍地开花与典雅的庄严感。它的代表人物主要为美国的约翰逊(P.Johnson,1906生),斯东(E.D.S.tone,1902-1978)和雅马萨基(M.Yamasaki,1912生)等一些长二代的建筑师。可能他们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的建筑形式,于是“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作为一种风格,“典雅主义”即如其它风格一样,的确有许多肤浅的粗制滥造的 作品,但是,具有“典雅主义”风格的作品中,却也有不少是功能、技术与艺术上均能兼顾并相当有创造性的。 美籍日商建筑师雅马萨基主张创造“亲切与文雅”的建筑。雅马萨奇在创造“典雅主义”风格中特别倾向于尖(左“石”右“旋”)。1964年在西雅图世界朝览会中的科学馆是采用尖(左“石”右“旋”)的,197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也是小尖(左“石”右“旋”)。虽然有人把这样的处理称为“新复古主义”,然而,它们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相结合的。 “典雅主义”倾向在某些方面很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一个是讲求钢和玻璃结构在形式上的精美,而“典雅主义”则是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典雅主义”倾向开始降温,但它毕竟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所以至今仍时有出现。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High-Tech)是指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 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广义来说,它包括战后“现代建筑”在设计方法中所有“重理”的方面,特别是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讲求精美的倾向和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粗野主义”倾向;较确切地是指那在五十年代末才活跃起来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地采用与表现预制的装配化标准化构件方面的倾向。 五十年代末,西方各先进工业国的经济与生产开始进入战后的非常繁荣时期,科技迅速发展,生产大大提高,其中,迅速地把先进的科技利用到生产上去、带动生产,然后生产上的进步又己上反过来影响科技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特征。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与其自身的迅速进步与发展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生产与科技发展,还强烈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建筑中的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个繁荣时期共持续了十二、三年,到七十年代初逐渐停滞。在建筑中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亦以六十年代为最活跃。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它们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我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的。 新技术与艺术性能否很好地结合,败坏年来一直是一个费人思考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少人,有些由于保守,有些由于“激进”(如现在有些自称为是最先进的“现代主义之后”的学派)就是以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中的“缺乏人情”和“没有艺术性”而反对它的,社会上也有些人因为憎恨环境污染而责怪工业技术的发展,进而迁怒于建筑中采用与象征高度工业技术倾向。诚然,这个倾向同其他倾向一样,有其合理的也有其不合理的方面,并且,这个倾向由于它同材料与设备的关系,的确是经常会受到垄断企业的左右与控制的。然而,注重工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地把最新的工业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将永远是建筑师的应有职责。问题在于是为新而新,还是为了有利于合理改进建筑而新。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战后的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同下面将要谈到的各种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尝试,常被统称为“有机的”建筑或“多元论”建筑。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多无论”按挪威建筑师与历史学家诺伯-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 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在形式上的雷同反抗。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最先活跃于北欧。它是二十年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北欧的地方性与民族习惯的发展。北欧的工业化程度与速度不及产生二十年代“现代建筑”的德国和后来推广它的美国那么高与快。北欧的政治与经济也不象它们那么动荡,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与干扰也不那么大。此外,北欧的建筑一向都是比较朴素的,即使在学院派统治时期。也不是现代怎么夸张与做作的。因而,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使外来经验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形成了现代化的具有北欧特点的“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 “地方性”自五十年代末在日本也很流行。五十年代中叶以后,日本在探求自己的地方性方面也作了许多尝试,其中不少还带有一定的民族传统特色。当时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得不错,并正在赶超西欧而大有起色,建筑活动十分频繁。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对于创造日本的现代建筑很感兴趣。丹下健三本人也是在设计县政府新办公楼中进 行了不少尝试。 六十年代起,随着第三世界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独立与兴起,第三世界的“地方性”战后显得特别活跃,特别是在居住建筑方面。它们的建筑,无论是自己设计的,或外国人为它们设计的,大多从规划、设计到形式都特别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生活习惯。在现代化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中做出不少成绩。 近十多年来地方性的倾向越来越流行。它在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先进工业国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各国与各地均有它自己来自地方与当地民族习惯的表现。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多元论”与“有机的”建筑的另一个方面是各种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它们开始活跃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很盛行。其动机和“人情化”与地方性一样,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千篇一律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情。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为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运用抽象征的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主张这种倾向的人并不断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手段上,也不与他人结成派,只是各显神通地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在运用几何形图中,战后的赖特可谓是一个代表。 而勒?柯布西耶则是在运用抽象的象征来达到目的的代表。 在追求“个性”与“象征”中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段的可举小沙里宁设计的在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和伍重在澳大利亚设计的悉尼歌剧院。 从上述可见,“多元论”或“有机的”倾向主要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格式。其基本精神是建筑可以有多种目的和多种方法而不一种方法,设计人不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原则或某种格式上,而是按着对任务与环境特性的了解来产生能适应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建筑。
本文档为【西方古典建筑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3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