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摘 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组织是实施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技工职业院校学生现状,对课堂教学过程做了设计与实践,希望能对目前技工职业院校电工(电气)专业采用的 “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起...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摘 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组织是实施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技工职业院校学生现状,对课堂教学过程做了设计与实践,希望能对目前技工职业院校电工(电气)专业采用的 “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 课堂教学 职业能力 - I - 目 录 摘 要 ..................................................................................................................................... I 引 言 .................................................................................................................................... 4 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概述 .................................................................................................... 5 1、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 5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 5 2.1、专业基本技能 ................................................................................................... 5 2.2、社会适应能力 ................................................................................................... 5 2.3、专业发展能力 ................................................................................................... 5 3、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征 .............................................................................................. 6 4、课程改革思想的提出 .................................................................................................. 6 4.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发展性教学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观 ........................................................................................................................ 6 4.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应从学科系统化转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 6 4.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7 5、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 7 5.1、重构课程体系 ................................................................................................... 7 5.2、重组教学内容 ................................................................................................... 7 5.3、转变教学方式 ................................................................................................... 7 5.4、改造教学情境 ................................................................................................... 8 6、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必要性 .................................................................................... 8 7、实现工作过程教学的必要条件 .................................................................................. 8 8、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 9 9、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存在的问题 .................................................................. 9 9.1、存在的问题 ..................................................................................................... 10 9.2、关于对教师的高要求 ..................................................................................... 10 10、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学校层面没有与企业 .......................................................... 11 11、工作过程教学的实施 .............................................................................................. 11 11.1、创造职业情境 ............................................................................................... 11 11.2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 ................................................................................. 12 11.3、培养方法能力 ............................................................................................... 13 - II - 12、教学评价以行动能力为核心 .................................................................................. 13 13、需说明的两个问题 .................................................................................................. 14 13.1、 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境”问题 ............................................................. 14 13.2、知识的完整性问题 ....................................................................................... 14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分析: .......................................................................... 15 1、电力机车电器概述: ................................................................................................ 15 2、学习情境说明: ........................................................................................................ 15 3、学习情境考核评价标准: ........................................................................................ 16 4、项目实施过程: ........................................................................................................ 18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受电弓检修及试验分析 ...................................................................... 18 1、学习情境说明 ............................................................................................................ 19 2、学习内容 .................................................................................................................... 21 2.1、 概述 ............................................................................................................. 21 2.2、型受电弓结构 ................................................................................................. 22 四、TSG3-630,25型受电弓举例 ........................................................................................ 25 1、TSG3-630,25型受电弓概述 .................................................................................. 25 2、TSG3受电弓检修 ..................................................................................................... 25 2.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 25 2.2、引用标准 ......................................................................................................... 25 2.3、须用材料 ......................................................................................................... 26 2.4、须用设备与工具 ............................................................................................. 26 2.5、受电弓检修范围 ............................................................................................. 26 2.6、限度表 ............................................................................................................. 27 2.7、电力机车受电弓 TSG3-630,25型受电弓主要技术参数 ......................... 27 2.8、检修工艺 ......................................................................................................... 30 2.9、检修考核标准 ................................................................................................. 33 2.10、学习情境考核标准 ....................................................................................... 34 结 论 .................................................................................................................................. 35 致 谢 .................................................................................................................................. 36 参 考 文 献 ............................................................................................................................ 37 - III - 引 言 目前多数高职学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停留在学科知识的单一技能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技术、工艺相距甚远。近几年很多职业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采用了“一体化”、“模块化”、“任务引领型”、“基于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这些好的职教模式也正在被积极推广,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中职的课程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只是采用简单的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毕业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相对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从事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也就是工作过程知识。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另外如课堂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本文通过对电力机车电器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研究,使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4 - 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概述 1、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育部[2006]16号文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即专业基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1、专业基本技能 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 2.2、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 2.3、专业发展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决定毕业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 5 - 3、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征 高职教育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特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目前,尽管我们可以说有比较明确的课程改革方向,在方法上也有比较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但是具体的操作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和建设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4、课程改革思想的提出 4.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发展性教学评价观 专业课程教学对象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传统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学教育的后进者,文化基础和认知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落实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知识的认知起点和递进阶梯,化解知识和职业能力构建的抽象性和难度,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在课程教学评价上必须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激励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潜能、建立自信,主动投入。 4.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应从学科系统化转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照先后顺序开设教学科目。其教学过程以传授学科知识为宗旨,忽视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它与职业活动 - 6 - 的系统性不是等同的。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能力,增进学习者职业发展的灵活性,帮助学习者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飞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具体的职业行为相联系。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中职业者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一种课程体系,它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4.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就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谋求职业发展,并在更高层次上以自身职业作为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载体。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5、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5.1、重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5.2、重组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5.3、转变教学方式 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 - 7 - 5.4、改造教学情境 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6、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必要性 工作过程教学是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为实现任务目标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人才。高职院校成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但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硬件、软件条件还未充分具备,而且在办学观念上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尽管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进入职业角色的适应期却长,原因在于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技能之间没有很好地对接。尽管学生有半年甚至一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但其作用、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职业竞争中学生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能适应某类工作群和转岗的一种能力。无疑,培养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以上能力,实现与工作实际零距离的对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学之中。 现代教育研究及实践表明,本科院校大多数学生属于抽象思维的智力类型,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形象思维的智力类型,两者是同一层次不同的人才类型,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智能的结构和类型的不同。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不同智能结构和智力类型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具有形象思维智能结构的职院生,具有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的优势,只有采取适合形象思维智力类型的培养模式,才有利于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 教学过程应是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策略的构建过学在课程开发上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 程。知识的获取是在“为了行动”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行动”而实现的,而行动体系的参照系就是工作过程。 7、实现工作过程教学的必要条件 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之间的纽带是学习情境,要创设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必须解决“硬件”与“软件”两大问题。这里的“硬件”是指围绕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境,是一 - 8 - 种“真真假假”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一种柔性集成的存在,这就要求把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的教学原则融合起来,使教室既是集理论教学、小组工作、实验操作的多功能教室,又是采用智能化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的实习场所。这种教室所构建的职业与学习集成的情境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融于一体,形成了学习就是工作的学习氛围,教学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这里的“软件”是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清楚认识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学生的智力类型,明确过程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是教学行动中角色的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难免使知识世界失去本色。而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去学习、体会,从而感受知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教师的角色应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咨询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工作过程进行创新。 8、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产品(或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该课程体系的开发按照企业调研——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学习领域确定——课业设计(教学项目或教学情境设计)的步骤进行。 9、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学习领域课程。有着其针对来源与企业实践、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综合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 9 - 9.1、存在的问题 缺少专业标准:国家层面的专业划分过细,相似而且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趋向一致。一个专业名称对应多个培养目标和完全不同的岗位。 学校层面没有与企业情况配套的专业标准,专业教师对企业部门和岗位情况不了解,不能准确知道学生毕业后能胜任部门和工作岗位。 能力定位不准:学校对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不了解,制订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顶岗。 对培养的学生能力定位不准,分不清中职与高职学生的能力界限。 知识定位混乱:教师对企业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流程不了解,不知何为“适度,够用”。 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课程知识点重复,缺少优化配制,导致学时过大。 知识衔接性不好,前后课程没有延续性,缺少贯穿基本职业技能主线。 教学标准粗放:只有教学大纲,没有单元课程的细化标准,授课内容与深度随教师水平变动,没有统一标准。 教学大纲,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由老师个人编写,没有经过论证,没有体现教师团队智慧。 教课体系色彩重: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严重,留有旧痕迹。 教师难以转变观念。 9.2、关于对教师的高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 二是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也包括学习情景的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 - 10 - 三是教师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了,可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 四是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到,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现在打破职业教育中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多数高职教师没有企业经历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存在难度。 忽视开发过程:教学计划制定只注重结果形式,忽视过程建设,缺少调研和设计过程。 10、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学校层面没有与企业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实施教学,同时也必须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实训场所的建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11、工作过程教学的实施 11.1、创造职业情境 我们学生的智力类型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它不是线性、一维的,而是面型、多维的,这种思维总是与情境相联的,其对知识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经验形成与策略构建离不开具体情境,所以教学必须融入到职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获 - 11 - 得经验(怎么做)和策略(怎么做更好)。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其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作为一个子项目,最后整合为一个大项目。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在这里除了对学习场地的要求之外,重点要求必须结合每个教学子项目设置学习情境。首先尽量对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模仿,创设不经加工而能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与职业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身临其境”的工作过程,学习是主动、过程性的行动。不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做到:学习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实际,易于实现;项目具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性,目标明确,且容易理解,符合经验;在策略能力的发展上有施展的空间。 11.2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 由于课程的应用性强,教学应遵循情境原则,努力实现职业氛围。教学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首先要重视促进学生对实践情境的理解,项目教学目标有定向性、应用性与整体性,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所以要求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这是强调学生的主观意识行动;同时“有目标的活动”又强调行动就是学习,要求“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指学生的客观具体的行动。过程学习中必须要求学生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达到所谓“动作到位,心意到位”。 工作过程的教学,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问题中的咨询师。教师应善于引导启发,构建和谐课堂。模拟电子技术可采用五个阶段的教学方法。(1)教师引出项目,提出问题,讲述必要的知识,学生获取信息;(2)师生讨论项目的实施方案;(3)学生实施方案,教师帮助,解惑释疑。(4)师生共评项目成果;(5)教师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要求,学生另辟路径完成项目,或变动参数优化,扩展项目功能。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策略能力,以求怎样做更好。 教学中强调指导性原则与构建性原则的融合,让学生在主动、自我构建与情境引导中学习,在主动存在与受动存在中转换,而教师是在激励、咨询中指导、在解释中教,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中转换。 需要强调的是,工作过程的教学能否成功,要着眼于学生获取过程性知识是否完整,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培养与学生职业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中要使“指导行动的思维过程具有完整性”,可对学习项目完成的过程从资讯、计划、决策到 - 12 - 实施、评估进行整体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行动的工作过程具有完整性”,学习行动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完成学习任务一气呵成,注重效率。 11.3、培养方法能力 这里所说的方法能力,是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技能,在新的职业情境下能超越曾经被证明的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去应对,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工作。根据这样的要求,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特点,我们强调首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侧重于吸收、运用与创新。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动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建立、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结合具体项目或问题,从模仿吸收开始,再进行基本应用—分析内化—开拓创新。 项目的完成过程要求学生专心投入,积极互动,在完成项目目标的基础上首先满足大部分学生“够吃”,再提出改变条件、结构,优化性能,提升功效的深层目标,挖掘那些“不够吃”的学生的才智,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行动中要求学生学会与环境互动,面对教学提供的“真情实境”怎样落实任务和目标;学会与人互动,融入小组研究中,吸收他人经;学会与自己互动。教学观察发现学生之间一开始就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智力因验 素、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方面,有些是惰性内向的,教学中要采取“强手”与“弱手”搭配,合作与独创共存,普遍提高与重点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学生的长处,把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应对,敢于挑战,以克服困难,获取成功,提高自信心和竞争力。 教法方法的应用 在教法应用上,授课中采用“项目驱动”、“讨论法”、“引导文法”、 “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精心的课堂组织,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获取,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专业技能,提升了综合能力 12、教学评价以行动能力为核心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我们要转变观念,以往评价成绩通常关注结果,重视学习阶段的终了状态的考核,这是一种显性的功利性的评价,它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能 - 13 - 力作出判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隐性能力,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重视经验的形成和策略的构建过程。这就要求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整性,它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完整性的“物理性”存储,而是对工作过程的“生物性”把握,是一种除技能之外的包括学习能力、反应及策略和应用、扩展的能力;二是连续性,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起点与终点之间能力发展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三是互动性,不只是老师对学生评价,而应有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四是反馈性,行动中学生反馈出的新思路、新策略都是能力发展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职业能力的评价应以职业实践所需的行动能力作为起点,对学生能力进行整体性评价。评价中要把握如下几点:(1)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平时的技能考试与总体的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2)过程与结果,教学中每个子项目就可以组成一个产品,不只考核产品形成及功能的正确性,还应设置故障考查学生判断、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重视过程的完整性。(3)静态与动态结合,有笔试,考查对知识的储备和知识理解的深度;也有技能操作考试,主要考查以职业技能为主的操作能力、产品改造以及以不同方式实现和扩展产品功能的动态能力。 13、需说明的两个问题 13.1、 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境”问题 我们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其实是对工作岗位的一种模拟,它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工作岗位。其原因:一是真实的工作岗位种类多,学校的教学模式无法一 一替代;二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中的工作岗位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岗位上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利益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使教学中的工作岗位与实际的工作岗位在客观层面上应有可比性,根据课程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分解项目内容,尽量设计“真情实境”,将设备、任务、知识进行整合以求最佳组合。 13.2、知识的完整性问题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较重视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理论性过强,学后遗忘快,以后的工作中甚至用不上,学生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学,因此相应产生“必需够用”的观念。以模拟电子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 - 14 - 学方式为例,首先要在“必需”上做好文章,动手操作,规划、设计、完成应用电路,要求学生主动获得过程性知识,在操作中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在观察中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使理论知识的讲授变得利时顺势,接下来是怎样做才最好,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相同结果的其他途径以及电路功能的扩展应用,以达到简捷、节约、环保、效用高,这些建立在行动体系上的教学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不过这样的教学保持了职业活动的完整性,却打破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因此教学中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还需将达到“够用”数量的系统知识和定量理论进行梳理与整合,以知识包的形式授给学生。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分析: 1、电力机车电器概述: 概念: 凡是对电能的产生、输送和应用起开关、检查、控制、保护和调节作用,以及利 用电能来控制保护调节非电量器械设备的各种电工设备都称为电器 机车电器分类: 按接入的电路分: 1、 主电路电器 2、辅助电路电器 3、控制电路电 按用途分: 1、 控制电器 2、保护电器 3、检测电器 4、受流器 连续而强烈的机械振动和断续的机械冲击 1、 2、周围空气污染严重 3、温度和湿度变化大 电力机车电器4、电压经常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工作特点: 5、电器安装受空间限制 6、正常运行时操纵频繁 2、学习情境说明: 学习情境名学习情境说明 学习场地要求 学习方法建学 称 议 时 通过对电力机车高低压电器柜的检 查与维护这一工作任务,使学生掌具备电力机车多媒体软件 握高低压电器柜内电器的布置,各的网络多媒体实训室、具 电器的作用、结构、动作原理及主备电器综合试验台和牵引任务教学法 高低压电器要技术参数,初步掌握高低压电器电器实物的牵引电器实训现场教学法 18 柜的检查维柜的使用维护及检修调试方法和简室。 实践操作法 - 15 - 护 单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掌握高低模拟驾驶与演练实训室 压电器柜检查维护的安全操做规机务段现场 范。 通过对电力机车司机室设备的检查具备电力机车运用模拟软 与维护这一工作任务,是学生掌握件的网络多媒体实训室 电力机车司司机室内电器的布置,各电器的作具备牵引电器实物的牵引任务教学法 机室设备检用、结构、动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电器实训室 现场教学法 6 查维护 数,初步掌握司机室设备的使用与具备电力机车设备实物或实践操作法 维护及检修调试方法和简单故障分模拟装置的模拟操纵实训 析和处理方法。掌握司机室设备检室 查维护的安全操作规范。 机务段现场 通过对车顶电器的检查与维护这一具备电力机车运用模拟驾 工作任务,是学生掌握车顶电器设驶软件的网络多媒体实训 备的布置,受电弓、主断路器、高室 车顶电器设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开关的电器的具备受电弓、主断路器实任务教学法 备的检查与作用、结构、动作原理及主要技术验和牵引电器实物的牵引现场教学法 18 维护 参数,初步掌握车顶电器设备的使电器实训室 实践操作法 用维护及检查调试方法和简单故障具备电力机车设备实物或 分析和处理方法。掌握车顶电器设模拟装置的模拟操纵实训 备检查维护的安全操作规范。 室 机务段现场 3、学习情境考核评价标准: 建议评 价 标 准 成绩考核名称 考考核优(90分) 良(75分) 及(60分) 比例 核点 方式 1、 熟悉高低压电器设备布置 及设备清单 2、 能够说明高低压电器柜内 主要电器设备的作用、结小组 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汇报 - 16 - 高低压电器技术参数 现场4个考核3个考核2个考核40% 柜检查维护 3、 能够完成高低压电器柜内口试点合格 点合格 点合格 主要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答辩 与维护工作 4、 能够了解高低压电器柜检 查与维护的安全操作规 程,能进行高低压柜检查 与维护安全工作 司机室设备1、 熟悉掌握主、辅司控器、 检查维护 电控制动控制器及空气制 动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 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2、 熟悉掌握司机室内其他主 要电器设备结构组成、工 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小组4个考核3个考核2个考核20% 3、 能够完成司机室内主要电汇报点合格 点合格 点合格 器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现场 工作 口试 4、 了解司机室检查与维护的答辩 安全操作规程,能够进行 司机室检查与维护安全作 业 1、 熟练掌握车顶电器的作 用、结构组成、动作原理 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小组3个考核2个考核1个考核40% 车顶电器检2、 能够完成车顶电器的日常汇报点合格 点合格 点合格 查维护 检查与维护工作 现场 3、 了解车顶电器检查维护的口试 安全操作规程,能进行车答辩 顶电器检查与维护安全作 - 17 - 业 4、项目实施过程: 目的: 学习内容: 场地 使用工具: (1)布置工作下发任务书 (2)学生分组,讨论本任 1、资讯、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学习 计划、决相关资料。制定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网络 策 和机车电器检修作业方软件 案,确定工作要求,工作 注意事项及任务分工。 学生根据分工完成各自任 2、实施 务,进行汇总,完成工作检修车间 作业指导工 单,并根据机车检修手册,艺卡 编制各电器检修作业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 3、检查 务完成情况汇总和总结,检修车间学习检查单 如有疑问出可返回检修车室 间重新完成 (1)制作PP,T介绍各电 4、评估 器基础知识,电器的检修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及演 标准和内容。 示软件投影 (2)整理资料并归档。 仪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受电弓检修及试验分析 本章以了解机车受电弓的结构及动作原理“工作—学习”任务。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过程,着重了解受电弓主要部件,并以此为引导,简单介绍受电弓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动作原理;通过课后任务,了解受电弓的主要参数、检修流程、更换配件。 - 18 - 1、学习情境说明 学生学习手册: 授课教师: 学习领域名称: 学时数: 20 学习情境名称: 电力机车检修 授课班级: 项目名称: 电力机车受电弓检修 授课时间: 1、 掌握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2、 能够使用受电弓检修的专业设备和一般检修工具。 3、 根据中修规程,实施受电弓的检修工作。 4、 编制受电弓检修工艺卡和工作指导。 1、 SS4、SS9车顶电器工作原理、结构与检修互动软件。 2、 SS4、SS9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互动软件。 学习资料: 3、 电力机车检修多媒体课件。 4、 电力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 5、 电力机车检修作业视频。 1、掌握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基础知识。 学生应达到的2、能够使用受电弓检修的一般设备。 标准: 3、能够完成受电弓检修各个工作准备工具,熟悉检修内容及标准。 4、能编制受电弓检修工艺卡和工作指导,并按照规程工艺组织实施受电弓的 修工作。 1、 电力机车受电弓检修工具和器具的使用能力。 2、 电力机车受电弓检修流程编制能力。 3、 能正确更换受电弓滑板、主断路器零部件的能力。 专业能力: 4、 安装调试阻尼器的能力。 5、 安装受电弓的能力。 6、 车顶调试受电弓的能力。 7、 能编制受电弓检修工艺卡。 1、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2、 学习能力。 方法能力: 3、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能力。 4、 电力机车仪表识别能力。 - 19 - 5、 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 交接工作流程确认能力。 2、 作业流程的认识能力。 3、 沟通协调能力。 社会能力: 4、 团队组织能力。 5、 语言表达能力。 6、 班组管理能力。 7、 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8、 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 9、 环境保护能力。 1、 制作PPT,介绍电力机车受电弓基础知识,受电弓检修标准及内容。 技能考核项目2、 绘制受电弓的检修流程图。 要求: 3、 编制受电弓的检修作业指导和工艺卡。 4、 总结受电弓的检修作业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学习受电弓检修的相关知识,学习企业生产管理,学习一般设备学习情境的说和专业工具使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设计实施受电弓检修作业指导书提明: 高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操作能力。 1、 小组成员先集中讨论和学习任务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工合作。吸 收、消化学习资料、分析学习目标,制作工作计划和实验计划。 学习任务: 2、 学生能够在引导文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 3、 学生能够按照受电弓检修任务计划组织实施受电弓的拆卸检修任务。 4、 学生组成制作汇报PPT,小组成员全部上台汇报,其它小组给予评价。 5、 设计总结表,将学习成绩总结归纳。配合教师进行项目反馈。 项目实施过程 目的: 学习内容: 场地 使用工具: - 20 - (1)布置工作下发任务书 (2)学生分组,讨论本任务所 1、资讯、计划、需的知识技能,学习相关资料。 决策 制定工作计划和受电弓检修作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网络软件 业方案,确定工作要求,工作注 意事项及任务分工。 学生根据分工完成各自任务,进 2、实施 行汇总,完成工作单,并根据机检修车间 作业指导工艺卡 车检修手册,编制受电弓检修作 业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完 3、检查 成情况汇总和总结,如有疑问出检修车间学习室 检查单 可返回检修车间重新完成 (1)制作PP,T介绍受电弓基 4、评估 础知识,受电弓的检修标准和内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及演示软 容。 件投影仪 (2)整理资料并归档。 2、学习内容 2.1、 概述 电力机车受电弓 受电弓是电力机车、电动车 受电弓是电力机车、电动车 辆从接触网导线上受取电流 辆从接触网导线上受取电流的一种受流装置。 受电弓按其杆臂的结构形 受电弓按其杆臂的结构形 式可分为双臂受电弓和单臂 式可分为双臂受电弓和单臂 电力机车上装有两台受电 电力机车上装有两台受电 弓,受电弓两种。 受电弓两种。 正常运行时只升后弓, 前弓备用。 - 21 - . 2.2、型受电弓结构 名称: 作用原理: 底架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在框架上焊有升弓装置、下臂、下导杆、减 震绝缘瓷瓶、管路等支座。底架下臂 下臂管上、下端焊接轴套(连接 低架: 器),轴套上焊有联线板、缓冲器支架,并在 下轴套上装有“线导向” 下轴套通过轴承、轴与底架相连。 上臂 在上臂框架内装有涨紧绳,框架下焊有下导杆支架及联线 板。弓头与通过框架上 管的轴、止动器、控制杆、左右支架连 上臂: 接。上臂下端通过连接器、连接板与下臂 相连。上臂上端与上 导杆相连,上导杆上端与弓头支架相连。上臂下端与下导杆 相 连。下导杆与底架相连 下臂 弓头与滑板 弓头支架上端用螺栓与滑板相连,弓头支架通 过两个横簧与上臂相连,保证横 向弹性。在支架与上臂间装有 下臂: 四个涨簧以保证纵向弹性。通过弹簧使滑板与接触 网间得以缓 - 22 - 冲。弓头调风翼根据受电弓上升速度调节气动力。 升弓装置: 升弓装置由升弓气囊、升弓钢丝绳、安装机械及轴组成。当气囊 充气后,气 囊膨胀,在驱动器作用下,拉伸钢丝绳,使线导向 绕下臂轴转动、受电弓升起 缓冲器 缓冲器安装在底架和下臂轴套之间,由阻尼器、防 缓冲器: 尘盖、保护套、接头、锁 紧螺母等组成 自动降弓装置 自动降弓装置由滑板上的管道、快速下降阀、结构: 试验阀、关闭阀及导管组成。 当滑板上的管道出现漏气,使管 道压缩空气排出,压力下降,导致升弓装置压缩 空气从快速下 降阀排出。迫使受电弓快速下降。如果快速下降阀与滑板间的导 管断裂,可用关闭阀使自动降弓装置停止工作。当滑板出现小裂自动降弓 装置: 缝不会影响受电弓 正常工作时(在允许范围内),少量漏气可 由快速下降阀遏制。 靠滑动接触而受流。要求滑板与接触导线接 触可靠,磨耗小,升、降弓 不产生过分冲击。 升弓时滑板离开底架要快,贴近接触导线要 升弓时滑板 离开底架要快,贴近接触导线要 慢,防弹跳。降弓时脱离接触导线要快,以特点: 防拉弧;降弓时落在 底架上要慢,以防对底架有过分的机械冲击 - 23 - (1)额定静态接触压力 在静止状态下,受电弓弓头滑板在 工作高度范围内对接触 网导线的压力。该值的大小,直接影响 受流质量。压力值偏 小,受流时离线率高,离线瞬间所产生的 电弧,影响着正常的 受流,而且使滑板和接触网导线间的表面 光滑度恶化,从而加 剧摩擦偶件的磨损。此外,接触压力偏小, 接触电阻就大,在 机车未运动时传导较大电流,会在接触网导 线和滑板间产生高 温,从而损坏接触导线或滑板。压力值偏大, 机械摩擦增大, 磨损也随之增加,影响接触网导线和滑板的使 用寿命。试验证 明:静态接触压力值70N是最佳值。并规定了 静态压力值的允许偏 差为?10N电力机车受电弓 接触(2)同高压力差 它是指受电弓弓头在同一高度下,上升和 压力 下降时的静态接触压力 差。该值的大小,表征了受电弓各运动 铰接部分的摩擦力大小。由于 摩擦力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因 此当接触网导线向下倾斜而要求弓头 滑板跟随着下降时,该摩 擦力使接触压力增加。同理,上升时接触压 力小。所以为了减 小摩擦力,在受电弓中的各铰接部分均装有滚动轴 承。TSG型受 电弓规定同高压力差?15N。 应该指出:升弓弹簧性能的优劣也 会影响该值的大小。接触压力是 升弓弹簧形成的升弓力矩作用 的结果,升弓弹簧的拉伸和回缩对应着 弓头的下降和上升的过 程。当升弓弹簧性能差时,在同一变形量下, 拉伸时的弹簧力 性能: 往往大于回缩时的弹簧力,同时随着升弓弹簧性能愈 差,该弹 簧力的差值愈大,因此对应着受电弓在同一高度下,上升和 下 降时的接触压力差也就愈大。所以应该特别注意控制升弓弹簧的 质 量。 (3)同向压力差 它是指在工作高度范围内,受电弓上升 时 和下降时的最大静态接触压力差。该值的 大小表征了受电弓的 总体调整水平。TSG型 受电弓规定该值不小于10N。 工作高度应在距轨面高度5200,6500mm之间。这个高度 减 工作高度: 去机车落弓位时的高度,便是受电弓实际工作高度区域, 同时 应考虑到机车高度值的偏差和受电弓工作区的裕度,因 此TSG 型受电弓工作高度定为400,1900mm(以落弓位滑板 顶面高度为 零计)。 最高升弓最高升弓高度 指受电弓按其结构所能升起的最高限度。通 高度: 常该值小些, 可以缩小受电弓的总体尺寸。TSG受电弓最高升弓 高度 ?2400mm。 升、降弓时间 升降弓时间是通过调整缓冲阀来达到的。 TB - 24 - 规定:升降弓时间指在传动风缸处在额定工作气压时,由 落弓 升、降弓时位升到最大工作高度和由最大工作高度降至落弓位所需的时 间: 间。TSG型受电弓规定:升弓时间?8s,且对接触网导线无有害 冲 击。降弓时间?7s,且对受电弓底架无有害冲击。 弓头运行轨迹 弓头在工作高度范围内应该始终处于机车转 弓头运行向架的回转中心上。 这样当机车在弯道运行时,使弓头相对于 轨迹: 轨道中心的偏移量最 小,以避免弓头滑板偏离接触网,造成失 流或刮弓的不良后果。 因此要求弓头垂直运动轨迹在工作高度 范围内是一直线。 四、TSG3-630,25型受电弓举例 1、TSG3-630,25型受电弓概述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TSG-3型受电弓和DSA型高速受电弓。 电力机车受电弓 TSG3型受电弓 TSG3-630,25型受电弓是一种通过利用 压缩空气来进行操作控制的电器。受电弓在 工作时,其传动风缸一直被供以压缩空气, 受电弓可随接触网的高度变化而变化,保持 与接触网的接触。切除供风,受电弓会自动 地降弓。 2、TSG3受电弓检修 2.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SG3-630/25型受电弓的检修工艺标准,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韶山各型电力机车中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定及验收的标准。 2.2、引用标准 部颁《韶山1、3型电力机车段修规程》 部颁《韶山4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 部颁《韶山6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 部颁《韶山7-7D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 《韶山7E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试行) 部颁《韶8型电力机车段修技术规程》 - 25 - 2.3、须用材料 棉纱 白布 毛毡 砂布 30#机油 3#锂基脂 螺纹润滑剂 环氧树脂油漆 中 替换配件 标准件 性清洁剂 滑板 2.4、须用设备与工具 受电弓试验台 高度量尺0-300mm 手动压力机 榔头 开口扳手 活动扳手 套 筒扳手 卡圈钳 尖嘴钳 钢丝钳 剪刀 卡尺 钢板尺 卷尺 塞尺 紫铜棒: 2.5、受电弓检修范围 序号 段修类 检修内容与要求 别 辅修 小修 中修 各紧固件齐全、完好、紧固,各软连接编织导线不许有 ? ? ? 1 断股,10,。各部件状态良好不许有变形及弯曲,轴承 良好。钢丝绳两边松紧一致 2 拧开阀板上过滤器外罩,清除灰尘及水。不许有污垢、 ? ? ? 阀板上物件是否完整 3 绝缘子表面良好、清洁,不许有裂痕现象。 ? ? ? 检查弓头滑板,不许有松动、切口、缺口及由电弧发生 ? ? ? 4 引起的变形或缺陷,碳条高度,5mm或滑板总高度? 22 mm时更换。同弓新、旧滑板高度差?3 mm。中修 全部 更新 下导杆两端轴承、升弓装置销轴、下臂6个轴承注入 双小 ? 5 SHELL ALVANIA R3型壳牌润滑脂。油杯密封 检测受电弓性能,进行三次升、降弓试验,并记录 数 ? ? 据。 静态压力调整 要求:额定静态接触压力,滑板在 工作高度范围内 对网的压力值70?10N 同高度压力差 ?15N 在工作高度范围内 同向压力差?10N 升降弓时 6 间 升弓 ,5.4s 降弓 ,4s 自动降弓时间 ,1.2s(离 网150 mm) 受电弓高度(工作气压:0.36~0.38Mpa) 最 大升弓高度 3000mm 最大工作高度 2800mm 最小工作 高度 888mm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50Hz正弦波 75kV,1min无击穿闪络 7 检测各弹簧,紧固相应紧固件:M8螺栓扭矩 12?2Nm ? ? 8 缓冲器状态良好,当有漏油、磨损、动作不良时应更换 ? ? - 26 - 9 检查钢丝绳: 受电弓在降弓位置检查钢丝绳的松紧(两 ? ? ? 边松紧一致)。避免气囊下弯。出现断股更新,中修时 更 换钢丝绳 10 检查气囊,发现漏气更换 ? ? 11 受电弓底座应保持水平,受电弓由三个橡胶减震器支撑 ? ? ? 2.6、限度表 序号 名称 原形 中修 禁用 1 粉末冶金滑板厚度 10 10 ?3 2 粉末冶金滑板条局部磨耗深度 0 0 ?3 3 粉末冶金滑板条接缝间隙 ?1 ?1 4 滑板与平衡角、弓形框架间隙 ?0.3 ?1 5 滑板工作高度范围内两端水平差 ?3 ?10 6 橡胶止挡两水平差 <2 <5 7 滑板最大升弓高度 2600 ?2580 8 最低升弓气压 375 375 9 静态接触压力 60-80 55-80 10 受电弓单方面运动不同高度静态接触压力差 ?10 ?15 ?20 11 上升、下降同高度压力差 ?15 ?18 ?22 12 升弓时间 ?8 ?9 13 升弓弹簧自由高度 395-405 395-416 14 升弓弹簧自由高度(内圈) 592-602 585-602 15 传动风缸活塞行程 113 112-114 16 分流线圈面积缺损(%) 0 0 ?10 2.7、电力机车受电弓 TSG3-630,25型受电弓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25 V 额定工作电流:630A 最大运行速度:120km/h(无阻尼器)170km/h(有阻尼器) 静态接触压力 :70+/-10N 工作高度:40_1900mm 最大升弓高度 :2600mm - 27 - 折叠高度 :228mm 弓头总长度 :2085mm 滑板长度:1250mm 传动风缸工作压力 :520-1000kPa 传动风缸最小工作压力:520kPa 从0—1800mm间升弓时间:6-8s 从1800—0mm间降弓时间: 5 —8 s 降弓位保持力 : s 80 N 粉末冶金滑板原始厚度 : 10 mm 可磨耗厚度 :7mm(剩3 mm为禁用) 分流线截面面积: 100 mm 弓头重量: 11(8 kg - 28 - - 29 - 滑板长度:1250mm 8s 从0—1800mm间升弓时间:6- 从1800—0mm间降弓时间: 5 —8 s 降弓位保持力 : s 80 N 粉末冶金滑板原始厚度 : 10 mm 可磨耗厚度 :7mm(剩3 mm为禁用) 分流线截面面积: 100 mm 弓头重量: 11(8 kg 受电弓重量(不带弓头和绝缘子): 148 kg 支持绝缘子重量(瓷质,单个): 20kg 传动风缸重量 : 50 kg 受电弓总重量 : 270kg 2.8、检修工艺 2.8.1解体受电弓,清扫检查底架,活动关节,风管及接头。 2.8.2、 各软连接编织导线状态良好,断股应更换。 2.8.3、 擦拭检查绝缘子。表面光洁,安装牢固,不允许有裂纹,如表面缺损面积大 于 3cm时需经75kV耐压试验,缺损面积大于 30cm 2 时更换。 2.8.4、 调整缓冲器,当受电弓实际运行值与额定值间有差别,应检查调整缓冲器。 应采取以下步骤: [1]卸下保护套(10) [2]松开调整螺栓的锁紧螺母(7) [3]将防尘盖(6)拧到上接头。当无法拧开锁螺母时,可将接头拔高4mm; [4]标好位置,向左拧紧,旋转的圈数与调整的圈数相对应(最多为2.5圈);向 右旋转所需的圈数,同时数好该圈数(对最后位置的复原没有影响) [5]将缓冲器拉长10mm,将防尘盖拧到原先的位置,固定好,装上防尘套,注 意保护套的排水口须在底部。 [6]缓冲器磨损、运行不佳、漏油时,必须更换缓冲器。 [7]更换缓冲器操作步骤如下: (1) 将新缓冲器固定在垂直位置,固定在下 - 30 - (2) 拉出缓冲器,压5次。使长度(1)为54mm,落弓位置的安装长度(2)为 480?1.5mm。 (3)如受电弓上的实际长度大于481.5,可在下臂和螺栓之间装入φ8.4 垫圈,或 最多拉出接头5mm ,并用螺母固定。如在受电弓上的实际长度小于478.5mm,可将 上接头最多拧入3mm,并用螺母固定。 解体清洗阀板上的过滤器。 (1) 拧开外罩 (2) 清理灰尘、水 2.8.5、更换升高装置 [1]卸下主通气管,然后提取出气囊装置 [2] 卸开固定钢丝绳的螺栓,拆下钢丝绳。 [3] 卸下开口销、销轴,提出升高装置。 [4] 更新升弓装置后,在受电弓垂直运动几次后,重新绷紧钢丝绳,把气囊装 置的可动部分固定在钢丝绳中间。 2.8.6、更新滑板条,更新牵引钢丝绳。 2.8.7、对整台受电弓外露铁质零件除锈、涂漆。 2.8.8、受电弓的试验与调整 [1]受电弓调整试验应在受电弓安装后进行。并在调试工作前,做几次(至少两、 三次) 升弓和降弓试验。 [2]静态压力特性调整 - 31 - (1)接入压缩空气管并打 开精密调压阀,首先初调 受电弓静态接触压力,将 将精密调压阀完全转到 “,”位置,打开升弓电 空阀。在受电弓顶管上挂 弹簧秤,再调精密调压 阀,直到受电弓慢慢上升 为止。然后,在弓头升高 1.6m时, 人力阻止受电弓 上升,使弓头能在这一高接触压力 度处停留。弹簧秤应显示 为70N。 (2)精调静态接触压力:用弹簧秤使受电弓缓慢地朝下运动,而后,再向上缓慢 运动。(上升和下降运动均是在大约1.6m的高度上进行,且每次上、下移动距离为 0.5m),取平均值为70N。 受电弓向下运动时,力的最大值不超过80?5N,向上运动时,力的最小值 不小于60?5N。在同一高度两个值之差都不应大于20N。由于滑板的磨损(重量的 损耗),接触压力最大可以增加10N。此时不必调节压力,因为一旦安装上新的滑 板时,又恢复到以前接触压力值。调压阀上的压力表只能做粗略检查,不能做校正依据。拧紧精密调压阀手轮防松螺母,固定调压阀的最终调整压力。 (3) 调整试验要求 ? 额定静态接触压力:在静止状态下,弓头滑板在工作高度范围内对网线的 压力。要求压力值70 ? 同高压力差:受电弓在同一高度下,上升和下降静态接触压力差。要求不 大于20N。 ? 同向压力差:工作高度范围内,受电弓上升或下降时的最大静态接触压力 差, 要求不大于10N。 [3] 升降弓时间调整 (1)调整要求:调整过程应在0.36~0.38Mpa额定气压下进行。通过阀板上的两 个节流阀调整。静态接触力调整好后,从受电弓的落弓位置到工作 位置,即受电弓从落弓位置上升2m高(包括绝缘子)的升弓时间和降弓时间。 升弓时间:?5.4s 降弓时间:?4s 升弓时,受电弓不允许有任何回跳。降弓时,受电弓必须有缓冲,并落在两个 橡胶减震器上,允许降弓时在降弓位弹跳。 (2) 调整方法:调整调节阀控制受电弓的运动速度,使其满足升、降弓时间的 要求。 [4] 橡胶减震器位置检测 受电弓在落弓位,受电弓应放在三个橡胶减震器上。三个橡胶减震器承载着 受电弓的上、下臂和弓头。且由弓架防护弓头。受电弓安装后应检查受电弓是否 由橡胶减震器支撑着。并通过调整橡胶减震器的高度来保证。并通过调整弓架使 弓架与弓头间留有8~10mm间隙。 [5]自动降弓装置ADD的调试 - 32 - (1)将自动降弓装置的关闭阀在“开ON”位置、试验阀在“关闭OFF”位。气 囊工作正 常。受电弓升起。 (2)将试验阀在“工作OPERATION”位。快速降弓阀排气,受电弓快速下降。 (3)关闭阀放在“关闭NO”位,可重新启动受电弓。 (4)试验后打开关闭阀、关闭试验阀,恢复受电弓正常工作状态 2.9、检修考核标准 下车号 编号 修程 下车日期 检修日期 上车号 修程 上车日期 序号 检修内容 状态 工作人 1 弓头部分 更换滑头、支撑、弹条、绝缘套、导流线、清理托架 2 风路部分 更换所有进出风胶管及控制风管小胶管 3 分解检查外表无老化、龟裂、无漏气、连扳轴箱与轴套,磨损 气囊 间隙?0.08?,连班组无裂纹、变形、气囊组装整体 作用良好 4 检查平衡外观检查高度调整筒零件无修饰、变形、运动灵活, 杆 球轴组套无松动、转动灵活 5 清洗检查外观无变形、裂蚀,各轴销无变形,磨损不大于0.05 低架 ?,更换技术尺寸超限的轴承,阻力器无变形、锈蚀、 漏油,作用良好 6 清洗检查外观无变形、裂蚀,个轴销无变形,轮工作面磨损量 上臂杆 不大于0.03?,更换升弓钢丝绳,更换即使尺寸超限 的轴承 7 清洗检查外观无变形、裂蚀,各轴销无变形,定形刚无损伤, 下臂杆 调整无滑扣,状态良好,更换技术尺寸超限的轴承、 绝缘套 8 分解检查外观无变形、裂蚀,各轴销无变形,调节螺纹状态良 拉杆 好,无损坏,更换即使尺寸超限的轴承 9 试验(不各风路及接头无泄漏 小于静态压力调整 上升 N 0.6MP (在工作范围内) 下降 N - 33 - 风源) 在止档高度内升降弓都升弓时间 S 能达到先快后慢 降弓时间 S 自动降弓装置试验;打开试验阀受电弓应迅速降弓 10 受电弓探探伤结果 伤 工长 质检员 验收员 2.10、学习情境考核标准 评价标准 优(90良(75及(60成绩学习情境 考核点 建议考核方分) 分) 分) 比例 式 1、 知道受电弓组成部 分。 1、受电弓 2、 了解各部分作用原组成 教师提问 3个考2个考核1个考 理。 核点 点 核点 25% 3、 知道各部件在受电 弓中所处位置。 2受电弓特了解受电弓特点、受流 点 及各部件动作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予以考核 10% 1、静态接触压力 3、受电弓2、升弓高度 教师提问 4个考3个考核2个考20% 性能 3、升降弓时间 核点 点 核点 4、弓头运行轨迹 1、受电弓检修流程 2、工具使用 教师提问加5个考3个考核2个考35% 4、受电弓3、团队协作能力 现场操作 核点 点 核点 检修 4、自我保护能力 5、沟通协调能力 5、总结汇1、学生自我点评 报 2、团队集体点评 教师根据情况予以考核 10% 3、团队互相点评 - 34 - 结 论 本文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受电弓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经过“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的多次循环。从而完成在工作过程环境下的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了解现场工作要求、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总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有利于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的措施,而且更有利于实质性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现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创新人系培养模式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重要手段,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保证。 - 35 - 致 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催晶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渐进,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 36 - 参 考 文 献 [1] 莫坚.电力机车检修.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王学明.铁道机车总体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富胜.机车牵引传动.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原铁道报.2010年3月 第9482期. [6] 中原铁道报.2010年3月 第9479期. [7] 中原铁道报.2010年2月 第9402期. [8] 人民铁道网.电力机车受电弓维护.2010年3月 [9] 赵志群.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 [10]姜大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 37 -
本文档为【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力机车电器检修及试验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4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