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举报
开通vip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建设规划书 一、建设指导思想................................................................................................................................. 1 二、建设目标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建设规划书 一、建设指导思想................................................................................................................................. 1 二、建设目标 ......................................................................................................................................... 1 三、建设思路 ......................................................................................................................................... 2 四、主要建设项目............................................................................................................................... 12 项目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 (一)建设目标............................................................................................................................ 12 (二)建设思路............................................................................................................................ 13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13 项目二:专业建设 ...................................................................................................................... 14 (一)建设目标............................................................................................................................ 14 (二)建设措施............................................................................................................................ 14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16 项目三:教师队伍建设 .............................................................................................................. 21 (一)建设目标............................................................................................................................ 21 (二)建设措施............................................................................................................................ 21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25 项目四:科研工作 ...................................................................................................................... 27 (一)建设目标............................................................................................................................ 27 (二)建设思路............................................................................................................................ 27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30 项目五:德育工作 ...................................................................................................................... 33 (一)建设目标............................................................................................................................ 33 (二)建设措施............................................................................................................................ 33 (三)实施计划............................................................................................................................ 34 项目六:基础设施设备 .............................................................................................................. 37 (一)建设目标............................................................................................................................ 37 (二)建设措施............................................................................................................................ 37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38 项目七:常规管理 ...................................................................................................................... 40 (一)建设目标............................................................................................................................ 40 (二)建设措施............................................................................................................................ 41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45 项目八: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 ................................................................................................. 48 (一)建设目标............................................................................................................................ 48 (二)建设思路............................................................................................................................ 48 (三)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 50 项目九:建设资金筹措与使用 ................................................................................................. 53 (一)建设资金筹措 ................................................................................................................... 53 (二)资金使用安排 ................................................................................................................... 5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 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突出重点,提升内涵,凝炼特色,强 化管理,系统推进,整体提高”的建设理念,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将 学院的建设主动融入“文化强省”战略中;依托与行业共建的体制优 势和“前台后院”的办学模式,创新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特性的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打造精品,系统推进,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有效提升 学校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不断 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在国内有相当影响 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我国传媒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培养综合素 质高、传播沟通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三年的建设把学院建成“四个基地、三个中心、两个平台”:湖南和周边地区传媒业及其他文化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基 地、行业职工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传媒产品研发生产 基地;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职业技能认证中心; 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持平台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建 成省内一流,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高职学院,成为我国 艺术设计传媒类高职院校的排头兵,成为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引领者。 1 突出1个重点:重点专业建设; 推进2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改革; 加强3项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1个体系:社会服务体系。 紧贴湖南文化产业和全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以重点专业 建设为龙头,带动并辐射相关专业群和学院整体专业建设,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 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按照“巩固基础、突出主线、把握重点、强化管理”的整体思路, 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为背景,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 基础,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各具特色的人才 培养方案,突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以此带动“双师”结 构的教师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校内生 产性实训对学生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培养功能,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 涵建设,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促进学院综合实力和人才 培养质量的提高;强化社会服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经 济建设服务,为推动全省以及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三年,我院将继续在突出传媒特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省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面向重点建设领域开展专业建设,以确保学生顺 利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我 们将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分别代表广播影视业、动漫游戏业和文娱演 艺业的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和影视表演3个专业,以及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代表新兴的第四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计算 2 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从而形成以具有资源优势的艺 术设计传媒类专业为主体,引领和带动电广传媒、网络传媒、动漫游 戏和表演艺术等相关专业群发展的重点专业建设格局。 为适应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地市级媒体和中小文化企 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创意和操作一体化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 的;依托文化产业和传媒行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创新实施“三位 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立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 行产学结合;依靠“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等紧密合 3 作单位实施工学交替;依托校外合作企业,实行顶岗实习。采取多种 分段循环的形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工学结合、 创意品质养成三年不断线,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集中教学 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各个专业紧紧抓住工学结合这个 主线,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多样性的本质属性,结合自身特点,将“三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活化和细化,在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发 掘与利用、教学过程创新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包括人才培养 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评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等在内的一整套人才培养方案 和动态调整机制。 从培养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目标出发,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充分考虑传媒职业人的社会 责任感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二重性对文化从业人员的独特要求,以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按照知识、能力、 素质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 程为导向、体现文化产业从业要求的课程体系——综合职业能力模式 课程体系。 该模式的课程体系由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素质、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三个具有逻辑关联的模块构成,职业基础素质模块重视学生 的社会行为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文化人”、“传媒人”的 人文艺术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将各种素质课设臵成课程包形式,为 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岗位技能模块充分考虑适岗、变岗的要求, 既设有核心技能课,并与职业资格考证对接,以满足学生即时就业的 上岗需求,又开设了多组可供学生选择的技能拓展课,以增强学生的 岗位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就业面;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以项目课 程为载体,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自主思 维、探索创新,既强化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又培 养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前的真实演练。 4 在教学实施中,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贯彻情、 智、艺综合的实践教学思想,突出智力技能训练特征,将工学结合贯 穿始终,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改革中坚持校企深 度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五共”:共建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标 准,共同参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共同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和学生主体的特色教材和课件,共建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 课程,共同参与课程考核并实现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既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课程重要的实施者,教学的特色 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特色来保证。根据“校企合 作、共引共享、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原则,通过实施五项举措, 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高职教育能力。 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建立专业教师轮流挂职锻炼制度,鼓 励教师下基层顶岗实践,直接承担或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服务、项目 合作和员工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或专业技术职称;鼓励引导教师在 实践中进行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开展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 作,提高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能力。 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创新兼职教师的校企“共享”机制,聘 请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等 级证书、或行业专长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和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将兼 职教师编入教研室实施一体化管理;根据专业技术更新和教学需要, 建立动态优化的兼职教师库,使兼职教师队伍每年保持在20%左右的 更新率,实现兼职任课教师的A、B角制度,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兼职教师 讲授的长效机制。 优化专业教学团队——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构建一支年龄、学 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专兼比例不断完善的教学新团队。通过 “实践、进修、研发”三条培养途径,加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 5 教师的培养力度;合理设计培养梯队,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推进老中 青合理组合和教学工作的传、帮、带,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深化课程改革,开发教学资源,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 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培训与考核机制,改革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 和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通过系列培训、测评和“回炉” 计划的实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教育能力。 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加 强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 教师引进、培养、聘用及考核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学院人事分配 制度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完善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与办法,提高 教学团队建设水平。 按照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需求,特别是精 神文化产品生产者对智力技能培养的特殊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 设中,注重满足学生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生产性实训的需要,以解 6 决校外实习中难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际创作的困难;校外实训基地 注重内涵建设,以切实保障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通过3个计划实现3个一体化。3个计划: 一是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计划。按照“设备生产化、项目真实化、 考核员工化”的原则,完善原有32个校内实训基地,使之能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重点是扩建校园电台、电视台,使之能同时满足多 专业学生校内产学结合的需要,成为类似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式的综 合性实训基地。二是校内实训基地拓展计划。以“共建、共享、共赢” 为原则,按照“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市场化”的建设思路,引 进行业、企业资金或设备,自建与共建相结合,新建一批集人才培养、 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三是 校内实训基地运行制度建设计划。一方面要制订生产化、市场化带来 的体制层面的运行制度与操作规程;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合作制订详细 的实训过程管理制度,设计管理流程、制定运作规范和操作细则,通 过灵活的教学组织管理方法,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 过上述计划的实施,实现“3个一体化”,即课堂与工作岗位一体化、 学生与员工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 7 ——通过3个计划实现5结合。3个计划:一 是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利用“前台后院”办学优势,在依托 湖南广电集团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友好、持续合 作”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业合作,建成学生集中进行教 学实习的基地,提供工学交替的实现平台。二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 设计划。按照“互动、双赢”的原则与多家媒体和企业建成学生顶岗 实习基地,创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形式,改一次 实习为多次实习,改一点实习为多点实习,改定岗实习为轮岗实习, 增强学生岗位群工作适应能力,同时,把实习中遇到的生产实践、技 术创新、社会的热点、难点作为实习作业或毕业设计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三是校外 实习基地内涵建设计划。组织学校、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制 订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校外实习做到“四有”,即有管理制度、有作 业文件、有考核办法、有考评证书(校企联合签发),建立“产学合 作工作站”,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建成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网络 测评和信息反馈系统,形成校企联合教学管理和质量反馈机制。通过 3个计划,实现“5个结合”,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实习、 顶岗实习相结合,训练与生产相结合,岗位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 学校管理与实习单位管理相结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8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不仅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 高职院校的需要,也是学院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管理 水平的需要。为此,要解放思想,破除制约发展的陈旧观念,突破体 制束缚,优化运行机制,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改革上有所创新,力 争在资金管理、绩效管理、教学管理上有所突破。 通过引入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等措施, 使学院领导班子的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工 作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得以增强,班子 成员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将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示范 性高职学院的优秀领导团队。 通过建立“竞争上岗、轮岗交流、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和以执行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机 制,激发和促进中层干部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学院的各系部、教务处、学生管理处、招生就业处、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要以找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本 9 部门的具体任务为突破口,转换观念,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观,树立“管 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岗位工作标准、公开办事 程序,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及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着重抓好用人、分配、绩效考核 机制和管理制度四项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在干部使用、专业技术 职称评聘、岗位人员聘用上打破陈旧的条条框框,彻底改变能上不能 下的陋习传统。改革分配机制——要树立“重建树、重实绩、重贡献” 的指导思想,彻底打破平均分配格局,按“一个倾斜一个挂钩一个结 合”的思路改革,即在继续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基础上,向重要岗位倾 斜;效益工资分配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课时津贴与教学质量相结合。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绩效考核二级管理,建立科学合 理、可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体系,将责任目标细化、量化、硬化,分 解落实到每位领导干部、每个责任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和内涵发展需要,开展学院管理制度的 建设和研究,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通 过管理运行机制和制度的配套改革,在全院形成弘扬正气,倡导勤奋 向上、创新奉献、严谨务实、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使学院的管理效 能、整体合力得以提高和加强。 加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与研究,是当前学院管理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要 通过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运行及管理模式、组建产学合作管理 委员会、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 行模式、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 平台、创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措施,建立一系列适应工学 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 水平的不断提升。 坚持“职业道德为先、职业技能为重、职业发展为本”的职教育 10 人理念,充分考虑“传媒职业人社会责任感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二重性 对文化从业人员的独特要求”,重构素质教育体系。改革职业基础素 质模块的课程设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对“传媒人”、“文 化人”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成职业素质拓展和创业能力训 练中心,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弘扬“负责、诚信、守纪、创新”的“传媒”精神,构建以“敬业” 精神为核心、“诚信、守纪、创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制 定《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训实习职业手册》,将职业素 质教育与学生实训实习结合起来;建成一支由企业先进人物组成的校 外德育辅导员队伍。通过建设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为一 体的素质教育工程,形成具有“能把关、有创意、会操作、善沟通” 的传媒人才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学院将开展社会服务、提高辐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以“主动服务、市场运作、提高层次、创建品牌”为原则,积极完善 社会服务机制,为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和社区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培训、 技术服务、文化支持,开展国内外教育教学合作交流。 以学院现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基础,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中心”,建成湖南省广电系统 员工技能培训基地、湖南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面向传媒类职业(工 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与湖南卫视等骨干企业共建演播厅、摄影棚等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 使之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成为媒体综艺节目、谈话节目和情景剧 的拍摄制作基地;面向中小文化企业建立校内师生工作室与区域技术 服务工作站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使之成为中小文化企业的项目加工中 心和技术推广中心。 开放学院体育设施、艺术场馆、图书信息等 11 教学资源,为社区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信息查询等提供免 费服务;通过校园艺术团开展“送戏下乡”和“文艺进社区”活动; 利用学院普通话测试站,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普及活动;通过学生志 愿者活动,参与组织实施社区文化素质提升计划,成为区域文化传播 与服务中心。 发挥学院“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的作用,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示范辐 射作用;通过中印、中美等合作项目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湖 南文化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结合“广电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将传媒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不断把“前台后院”办学模 式放大升级,由单一媒体辐射到整个传媒行业,由目前的表层合作发 展为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各专业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结 合自身专业实际和特色,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特色 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在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产学结合、工学 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具体实现形式,拓宽学院的教学空间和 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同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切实起到 示范引领的作用。 12 吸收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及专业带头人组建专业教学指导 委员会,广泛进行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确定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 人才培养要求及专业特点,创新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 校企合作方式,吸收行业或企业行家里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 程;制定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畅实施。 1.结合学院实际,在全院教职工中开展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和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的学习 活动,使全院上下统一认识,使高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示范校的 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下基础。 2.从加强内涵建设出发,理清示范校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 一步明确示范校建设的建设思路和工作策略;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思路。 3.积极探索各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示范,完成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13 按照“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增强 整体实力、突破重点、形成特色”为基本建设思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 标,加大专业开发和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臵,丰富专 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逐步建成专业数量与学院规模相适应,专业结构合 理,专业设臵与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社会需要,重点专业与一般专业协调发展, 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专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 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为主体,财经、信息等为补充的宽窄并存、稳定与灵活 相结合的专业格局。 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负责 指导专业建设规划的制订、落实和调整工作;各专业成立由教师和现场专家 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坚持每年进行一次人才市场调研,建立面向市场的专业设臵调整机 制,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 对性。 3.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数量上能满足专业教学需 要,质量上能把握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本专业教师培训提高、获得省内同 行认可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4.采取“倾斜式”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学院 目前七个专业大类中继续扶植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两个专业大类的建设, 在保证各专业基本条件的同时,在人、财、物和政策等方面,侧重加大对电 视节目制作、主持与播音、影视表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金融管理与实务 14 五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影视动画、游戏软件、广播电视技术、编导等 院级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 5.根据行业企业标准,构建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 系,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形成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 向的教学模块,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模块式教学;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 设,力争有两门以上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支持和鼓励编写适合本校使 用的专业课本教材,争取三年内编写100本以上,其中正式出版10—15本。 6.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教、学、做 合一”的原则,积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有 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7.强化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课时不低于专业 课时的50%(文科类专业不低于30%),完善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 实习等环节的学生实习教学方案。 8.加强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保证每个专业都建有教学必须实验实训 室,设施设备的项目达标率和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均达到100%,专业实验实训室能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同时,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每个专业都建有够用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15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项目 内容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紧贴市场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保证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去向、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 2-1 专 ?优化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积极发挥他们在制订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业 ?坚持开展年度人才市场调研,并据此设置和调整专业; 设 ?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 置 专 在学校所有专业配有1名与继续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两个重点专业建设大类的主体专业的 专业对口的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养和引进力度,省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带头人学术造诣高、实践能力强,且应用技术开发、教研、科研成果业 称的校级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加强对专业或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有3名与专业丰富。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使之在专业建设和对口的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 发展上能更好地发挥带头和把关作用,带头人,其中有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或2-2 建 在本专业教师培训提高上更好地发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 专 指导作用。 业 带 设 ?实施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配齐、配强专业带头人,特别是对省级以上教改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项目以及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大类的主体头 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要进行重点引进和培养; 人 ?鼓励和支持专业带头人提高学历和职称; ?通过对外交流、在职培训、外出进修、科研实践、应用技术开发、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专 业建设和发展的把关能力。 16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在学校形成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类两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基础上,重点建好广播影视、动漫游戏两大专业群; ?继续建好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影视表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等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力争有2个以上省级精品专业 建设项目; ?省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或省级精品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维持在300人以上(影视表演专业150人以上)。 专 2-3 专 ?根据市场需要,继续开发艺术设?继续加大对两个重点建设专业?继续开发整合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资源; 业 计传媒、电子信息类新专业,优化专业大类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 ?重点建设好广播影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业 结构; ?重点建好广播影视、动漫游戏两?完成电视节目制作、影视表演、金融管理与实务三个省级教改试点 ?做好主持与播音、计算机多媒体大专业群和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专业的验收; 建 特 技术两个2000年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作、影视表演、编导、广播电视技术、?将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或主持与播音专业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 试点专业的验收工作,继续建好电视节影视动画、游戏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项目。 色 目制作、影视表演、金融管理与实务三术8个主体专业; 设 个2004年立项的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重点建设动漫游戏专业实习实 ?重点建设影视动画专业并将其训基地,并将其申报为省级重点实训室 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 ?重点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 业,并将其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 目。 17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项目 内容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完善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相适应,有两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了以任务、项目和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实行了模块教学; ?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标准注重与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与专业相对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 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近三年内编写校本专业课教材(含讲义)100本以上,其中正式出版10-15本,且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发行量?5000册(艺术类专业2000册以上)。 专 2-4 专 业 业 课 程 体 建 ?开展职业能力调研,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系 ?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工作要求,调整专业课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实行模块式教学; 建 ?实行“双证”教育,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设定为毕业条件,将鉴定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合作开发制订2个以上工种的职业技 设 设 能鉴定标准; ?继续推进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每年新增五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一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积极开发专业课校本教材本,2008、2009年编写校本教材(含讲义)100本以上,争取公开出版10—15本。 18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项目 内容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2-5 教学 ?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改革日常教学方法; 方法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积极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与 专 ?积极推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 手段 业 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训实习的过程管理。 建 2-6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各专业课实践课时数保持在专业课时数的50%(文科类专业30%)以上; 实 ?完善各专业学生毕业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毕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践 ?完善学生毕业作品、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规程,规范学生毕业作品(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环节; 设 教 ?精心组织并实施毕业实习环节,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学生在顶岗期的每个时间段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且有检测的标准和措施。 学 19 建设进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在目前实验实训条件较好的基础上,以将来在校人数8000人为基数,按照高标准的要求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建设思路,建成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 ?根据与湖南卫视达成的共建协议,建成集教学实训、节目生产、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四大功能于一体、国内一流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学 院二号实训楼)。 2-7 办 专 业 ?完成320万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计?完成2号实验楼的土建军和内外?完善2号实验楼实验室的配套建设,使之兼具教学、培训、生产和职 学 实 算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新增教装修任务; 业技能鉴定的综合功能; 验 学用计算机300台套,多媒体教室28?按照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的要?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求,建好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类实训室, 定 实 间,新曾网络工程实验室一间; 求,与湖南卫视合作共同完成2号实训并将其申报为省级重点实训室建设项目; 训 ?完成2号实验楼的设计、立项和楼新增实训室的建设规划、部分设备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实训室的实训功能,开展职业培训、职教师资资格位 条 报建工作,并且启动土建工程; 采购、安装调试工作。 培训和技术研发工作。 件 ?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专职 实训指导队伍建设,创新提高使用效益 的方法。 20 以《教师法》和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 意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 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 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打造“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为重点,按照我院中长 期学生发展规模(8000名学生)的师资配臵要求,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 的机制,建设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 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我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 证。 与传媒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构建学院“兼职教师资源库” (1)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要求,从广播、电影、电信、网络、音像公司和 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传媒机构及其关联部门聘请行业、 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 专长的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和顶岗实习指导老师。根据专业技术更新和教学需 要,建立动态优化的兼职教师库,使兼职教师队伍每年保持在20%左右的更 新率,实现兼职任课教师A、B角制度。以此建立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 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长效机制。 建设期内,重点专业(专业群)至少有110名以上的兼职教师入库。同时, 21 严格资格审查和教学水平考核,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与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管理,避免兼职教师聘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终身性。 (2)聘请名师执教,积聚社会优秀人才资源。将传媒行业中卓有建树的 一流专家、学者聘为学院住校教授,负责指导和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 (3)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此相应,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 监督体系,实行适应兼职教师教学特点的课程制度改革。 (1)建立专业教师轮流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下基层顶岗实践,直接 承担或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合作和员工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或 专业技术职称。 (2)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在2009年12月前必须完成相关专业培训,取得技师证书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鼓励其他教师通过考证取得“双师”素质教师资格。对已经具备“双 师”资格的教师,优先考虑其职称晋升、职务聘任、进修学习和学术扶持。 鼓励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进行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开展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 设等工作,提高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能力。 (4)担任专业课的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安排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去相关企事 业单位顶岗实践,结合所教课程演练“实战”技术,提高操作水平。 (5)建立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凡具有教学系列副 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包括“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担负对青年教师 传、帮、带的任务,实行对口指导。青年教师进校后1-2年内,必须安排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中老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签订“传帮带协议书”, 22 明确任务,加强考核、提高实效。 进一步完善《关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办法》,明确院、系两级在师资队伍 建设中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系(部)积极性、创造性。实施积极的 人才引进制度,从精神上、物质上、科研项目上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 紧紧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针对我院专业建设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 要,建设期内,以引进各专业主干课程、重点课程的急需人才为主,兼顾一 般课程师资引进。 将“有研究生学历加两年以上企业专业工作经历”作为专业课教师引进 的必要条件,人才招聘中既重视学历文凭、又注重动手能力,严格执行准入 考核制度,确保新进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认定与考核办法》,真正确立专业带头人在学 院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形成有利于专业带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通过严格的履职考核,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他们 的政治待遇和经济收入。激励广大教师向他们的标准看齐,使用权教师之间 展开良性竞争,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院级专业带头人, 积极申报省级专业带头人,并形成梯队。建设期结束时,每个专业配备1名 的专业带头人,重点专业有省级专业带头人。 学院每年从经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研教改经费,并按一定基数和学生 人数分配到系(部),由系(部)自行掌握使用。各系(部)要积极组织教研 23 教改活动,通过教研教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改革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科 研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建立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培训与考核机制, 对教师的教学数量与质量、综合工作量及工作态度要进行全面考核。青年教 师读研、考证、学习笔记也要纳入综合工作量进行考核。通过系列培训、测 评和“回炉”计划的实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同 时,将课时津贴与综合考核结果挂钩,对完成教师科研任务的给予奖励,对 没有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经济处罚。逐步形成教师退出机制,对连续两年综 合考核结果排在本系(部)末尾者,学校予以解聘。 制定《关于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决定》和《师德师风考评细则》,每 年开展“师德标兵”的评选与表彰,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大力倡导“爱岗爱校、师德为先、技高为荣”的师德风尚,把师德师风建设 直接纳入各系(部)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培养教师的基本职业情 操和对学生充满爱心的事业责任感。 24 (见下表) 建设 建设 2007 2008 2009 项目 内容 进一步修订相关制度,完善全员聘任制,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适应市场办学的教师管理机制。进一步优 化与绩效挂钩的明显向一线教师倾斜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科学、可行的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增强兼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1 : : 管 ?修订学院《人事管理制度》,?修订《劳动分配制度》,更好地体现?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严格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 进一步完善全员聘任制; 向一线教师倾斜; 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形竞争机制; 理 ?修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修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强化对?推行末位淘汰制,加大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力度和范围; 进一步完善与绩效挂钩、优胜劣汰外聘兼职教师的考核,外聘教师重点放在实?至少110名兼职教师进入“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 机 的教师管理机制; 践性指导教师方面; ?制定并施行《职工奖惩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探索面向市场办制 法》,奖罚分明; 学时教师管理机制的新特点;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充实“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 库”。 ?进一步完善《关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办 法》,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 : 教 ?建设期内,生师比不高于16:1。?通过引进专任教师和调整部分行政人员岗位,使专任教师达到335人以上,占教职工总数的60%以上。?专任师 专业课教师达到201人以上,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 ?“双师型”教师达到140人以上,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外聘教师达到150人左右,占队 教师总数的30% ?外聘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实习指导教师全部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达到150人以上伍 (不含高级讲师和高级政工师)占教师总数的30%。专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不含在读)建 达到35%以上。 设 3-2 : : : 师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部获得?引进专任教师22人,行政人员转专?引进专任教师40人,行政人员转专任教师20人,使专任教师总量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任专任教师4人,使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75达到335人; 资 ?外聘教师达到137人,且全人; ?30%以上的专业配有省级专业带头人; 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到100人以上(不含高级讲师和高结 ?外聘教师引进向实验实训课66人(不含高级讲师和高级政工师),占专级政工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 倾斜,主要承担实习实训指导任务; 任教师总数的23%以上; ?45岁以下专任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占45岁以下专任构 ?每个专业配备一名副高职称?45岁以下专任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教师的35%以上; 的专业带头人; 或硕士学位者达到68人,占45岁以下专任?外聘教师达到150人左右,占教师总数的30%,且全部具有中级以 ?45岁以下专任教师获得研教师的30%; 上专?业技术职务; 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达到46人,?外聘教师达到140人,且全部具有中?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教师量达到110人。 占45岁以下专任教师的24%; 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专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每个专业配有1名专业带头人,其中学历; 20%的专业配有省级专业带头人;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教师量达到 库”,入库教师量达到50人。 80人。 25 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加大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专业课教师每年现场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大于30%,时间大于30天。专业课教师每三年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教师培训经费由学院承担。进一步制定并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每年制定专项 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并形成梯队,确保专项培养经费落实到位,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自觉地提升学历和职业能力层次。 : : : 3-3 ?在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的基础上,?安排教师参加双师素质培养和培训。 ?安排3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时间30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天以上。使全体专业课教师完成每三年一次的轮训。 教 ?制定并实施《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划,并单列培训经费。每个专业培养1名专?省级重点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达到正高职称。 办法》,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和职业能力层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 ?与报社、网络公司等媒体企业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师 次; ?与媒体单位签订培养专业教师和实培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协议。 ?安排教师参加双师素质培养和培训指导教师的协议。 ?全部教师的学历达到规定的要求,且专业对口。 培 训; ?安排专业带头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计划,并单列培养经费。 ?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安排“双师型”教师参加培训。 ?完成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且结构合理。 训 计划,并单列培训经费。每个专业培养?安排3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安排专业带头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 参加专业实践,时间30天以上。 教 ?安排专业带头人参加相关学术会 议; 师 ?安排“双师型”教师参加培训;、 ?安排3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到企队 业参加专业实践,时间30天以上。 伍 : 广泛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活动,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尤其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全建 体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加大师德师风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定期考 核结果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教师出现违法犯罪、体罚学生和败坏教师队伍声誉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设 3-4 : : : ?制订并实施《关于加强学习?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聘请专家举行师德师风辅导讲座至少三次。 师 型团队建设的决定》,深入开展师德?聘请专家举行师德师风辅导讲座至?开展教职工“人生观、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组织先进教师师德 师风建设,严格执行教师政治理论少三次。 师风报告会。 德 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并实施《师德师风考评细则》。?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办法。定期开展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 活动; 通过指示细化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考核。 师 ?制定并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分批组织教师到革命对地参观学习。 ?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条例》和《教学系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分批组织教师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 风 把师德师风建设直接纳入各系(部)选活动。 ?继续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 工作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体系?召开一次师德标兵经验交流报告会。 中,以考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 ?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聘请专家举行师德师风辅导 讲座至少二次。 26 按照“科研为专业建设服务,科研为师资建设服务,科研为教学质量提高 服务,科研为传媒行业服务”的原则,以传媒教育研究、传媒技术开发与应用和传媒管理研究为特色,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重点,以重点科研项目为 支撑的基本思路,以提高教师科研整体水平为目标,通过加强科研投入,优 化学术资源配臵,完善科研运行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造就一批优秀 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加大教育科研和应用课题开发的力度,形成以科 研成果促进教学与科研服务于行业的长效机制,使我院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 平在现有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力争2009年学院每个专业有应用技术研究或服务项目1个以上,技术开发及服务年平均到款额到达学校总收入的5%,纵 向课题立项数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广泛建立为社会服务的机制,力争获 得地方企业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使我院传媒特色研究成为地方传媒业的服务 中心。 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保证科研有章可循 (1)制订学院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出台学院横向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 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2)科研管理行实两级管理制。科研处负责学院的科研的宏观管理。系 (部)负责本部门的科研规划。学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科研工作,要 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招生工作、管理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臵。各系部 要有1名副主任具体分管科研工作。学院要将科研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27 每年初要下达科研任务,年终进行验收评比,在全院通报,并按照科研奖励办 法进行奖励,对完成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 (3)将科研与职称的聘任和岗位挂钩。与系(部)的年度考核工作挂钩。每年每一个专业有1项横向课题立项,并有一定的科研到账经费。凡具有副 高以上职称的教师3年内需主持完成厅(局)以上课题一项,每年在核心期刊 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发表教研论文1篇;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3年内需参与完成市级以上课题一项,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或教学论文1篇以上;有助教职称的教师3年内需参与完成院级课题一项,每年发表专业论 文0.5篇以上。不达到要求者,在职称上作低聘处理,在个人专业技术绩效 考核中不能聘为优秀等级。 2.落实科研各项经费,确保科研顺利进行。 科研课题经费和科研成果奖励是保证科研进行的重要条件,学院按照有 关规定严格执行,每年初将科研课题经费和科研成果奖励费用列入财务预算。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在现有奖励基础上,加大对被SCI、EI、SSCI收录论文和获得科研奖励项目的奖励力度。2009年科研经费达到学费收入的5%(200万) 3.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环境建设 (1)合理分配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使教职员工有三分一的时间从事科 研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校本教材的开发。 (2)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积极融入行 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3)学院应积极与本院相关联的期刊加强联系和合作,为教职员工论文 的发表创造条件。 28 (4)继续办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力争成为全国高等 职业学院学报名刊。 (5)开通期刊网,充分利用好Intnert资源。 4.凝练专业优势,汇聚人才队伍,加强院级研究所的建设 充分发挥研究所凝练专业优势,汇聚人才队伍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学院 在“十五”期间的良好势头,继续加强研究所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结合行业发展需要,成立或调整相关研究所,在完成科研 任务的情况下,学院每年给予0.5—1万元的经费支持,促进现有的研究能力 地不断提高。同时通过重点培育和团队引进,汇集一批学术名师和中青年骨 干。形成一支服务于传媒教育教学,服务于传媒行业的科研团队。 5.积极扩大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学术水平 创造条件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开 阔眼界,提高学术水平;学院每年要邀请2-3名在国内或省内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6.广辟渠道,广结“良缘”,加快横向联合步伐。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疏通学院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科技合 作的信息交流渠道,密切跟踪地方政府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发展学院与企业 的合作关系。各系(部)应围绕《湖南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 出的发展主题,利用我院“前台后院”办学优势及专业与人员优势,广辟渠 道,广结“良缘”,在建设湖南教育强省、文化省强、工业强省、建设和谐湖 南中寻找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力争在动漫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环境艺术设 计、多媒体设计、社区文化服务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发挥我院 科技服务优势,加快横向联合步伐。在研究方向和科研选题上主动为地方政 府分忧解难。尽可能拿到更多的“订单式”的研究课题。 29 (见下表) 建 设 进 度 建设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通过进一走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使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学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作用,建设好院级研究所,初步建立起 以“研究所为平台,以课题为纽带,以课题主持人为责任人”的研究机制。通过优化学术资源配置,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提高学院整体科研能实力, 形成一支学历层次、年龄层次、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的科研创新团队。加大科研应用研究项目的力度,力争使我院应 用研究课题数达到课题总数的50%以上;到2009年科研经费达到280万元。 建设思路: ?按岗位设置配备好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新创建1-2个?把现有1-2个传媒类研究所建设成省内有一定知名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发展研究中心的作研究所。有科研创新团队5支,成为服度有研究基地,主办或承办全国或省内学术研讨会1-2次。 用,配备和充实设备和人员构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务于湖南传媒发展和传媒教育的研究?落实学院科研工作二五规划。科研管理工作走向规 对现有院级研究所进行科学论证,调整并建设好现队伍。承办省内学术研讨会1-2次。 范化道路,科研成果奖励费到50万元。到2009年科研经 4-1 有研究。 ?实施学院科研工作二五规划。在课费达到280万元。科研经费达到占学费收入的5%以上。 ?制订并实施学院科研工作二五规划。科研管题立项、成果奖励、学术交流、学术文?加大对传媒类科研应用研究项目的力度,力争使科 理实行两级管理。出台加强横向课题开发的管理办库建设、科研队伍的培训、科研环境建我院应用研究课题数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 研 法。实施科研工作量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成果的设的支持力度,落实并实施科研政策。 管 奖励力度,提升学术交流层次。承办省内学术研讨科研成果奖励费到40万元。到2008年 会1次。落实并实施科研政策。科研成果奖励费到科研经费达到240万元。科研经费达到理 30万元。到2007科研经费达到100万元。初步实占学费收入的5%。 现科研经费接近学费收入的3%。 ?加大对传媒类科研应用研究项目 的力度,力争使我院应用研究课题数达?加大科研应用研究项目的力度,力争使我院 到课题总数的60%以上; 应用研究课题数达到课题总数的50%以上。 30 建设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坚持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的指导思想,即“科研为专业建设服务,科研为师资建设服务,科研为教学质量提高服务,科研为传媒行业服 务”。 通过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指导教育、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 究;探索传媒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及办学模式,实施以特色专业为依托,以重点专业为导向,以重点科研项目为支撑的策略,形成以科研成果促进教 学与教学实践的长效机制,使我院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力争2009年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达到省内高职院校的先进水平。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院?现实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每个系有省(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个以上,每个 教学改革方案。 课题零的突破。 专业有1项教育教学改革院级立项课题。 4-2 ?充分发挥高职研究所的作用,整合队伍,?每个系有省(部)教育教学改革?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成果奖2项以上,有3项教研教 力争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科研项目立研究课题1个以上,每个专业有1项改成果在省内或校内推广、效果明显。 教 项1项;每个重点专业有省(部)教育教学改革研教育教学改革院级立项课题;有省级?产出一批高水平的传媒教育教研成果,在全国有一定影育 究课题1个以上,每个专业有1项教育教学改革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以上,有3项教响的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篇以上,教师年人均论教 院级立项课题。有1项教育教学成果萄省级以上研教改成果在省内或校内推广、效果文0.3篇以上。开发校本教材20部。力争有2名教师成为造学 教学成果奖。有2项教研教改成果在校内推广、明显。 诣较深、治学严谨、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研 效果明显。 ?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刊物上究 ?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以上, 学研究论文10篇以上,教师年人均论文0.2篇教师年人均论文0.3篇以上。开发校 以上。开发校本教材10部。 本教材15部。力争有2名教师成为 造诣较深、治学严谨、在省内及全国 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31 建 设 进 度 建设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通过提升科研实力,赢得企业、地方政府的信任,每年有省级以上的纵向课题立项3-5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研究,积极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院企合作,走为地方经济和行业服务的科研之路,到2009年学院每个专业要有应用技术研究或服务项目1个以上。技术开发 及服务年平均到款额到达学校总收入的5%,纵向课题立项数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广泛建立为社会服务的机制,力争获得地方企业和政府的资金支持, 使我院传媒特色研究成为地方传媒业的服务中心。 ?建立广泛的科研纵向课题申报平台。力?有省级重点课题立项1项。有?有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有5项省厅级课题立项。 争有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3项省级课题立项。5项省级课题立项。 ?与湖南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动漫公司等建立起横向合作 4-3 每个研究所有1 项省级课题立项同。 ?50%以上专业有1项与企业开机制,每个专业有1项与企业开发的横向课题,并有相应的社会 ?积极参与横向课题的开发,每一个示范发的横向课题,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项目。横向课题达到创造经济收益30万元,纵横向科技课 专业专业有1项与企业开发的横向课题,每个专业建立起横向合作机制。横向课题达到题到位经费200万元以上。院级自主开发的科研项目达到20项 应用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横向合作机制。横创造经济收益20万年,纵横向科技?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行业奖3项。出版专著10 技术向课题达到创造经济收益15万元,纵横向科课题到位经费30万元以上。院级自本,出版或编印我院规划教材3—4本;每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技课题到位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开发院级主开发科研项目达到20项。 240余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5篇以上。 与推 自主科研项目20项。 ?出版专著5-8本,出版或编印广 ?争取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行我院规划教材3—4本;每年教师发 业奖1项。出版专著2-3本,出版或编印我院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在核心刊 规划教材3—4本;每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50物上发表20篇以上。教师年人均论 余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5篇以上。教文0.5篇。 师年人均论文0.3篇以上。 32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湘发[2005]8号)等 文件精神。按规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的抓好 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业余党校、团校、学生党员、团员、学 生会干部、团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将理想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列入常规工作和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完善我 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作风严谨的良好习 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形成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 修订和制作新的校训、校歌、校徽,使广大师生有归宿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通过环境的改造、治理、美化,突出传媒特色,积极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 人、环境育人有良好氛围。 1.把理想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列入常规工作和教学计划中,确保德育工作的“四落实”,即:人员、时间、 内容、效果的落实。 2.认真抓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两课”教师、辅导员要按照“政治强、 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来选聘。辅导员队伍要逐步实现专业化、 职业化。 3.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努力建好校外德育基地。 4.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检查、考评、激励制度。 5.德育工作由院党委直接领导的专门项目组负责实施,按上级文件要 求及学院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保障足额经费并确保德育教育工作时间。 33 建设 建设 2007 2008 2009 项目 内容 ?确立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试行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案和计划; ?完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计划、教学大纲; 的首要地位; ?坚持升旗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创?把形势教育、法纪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作 ?形成院系两级共管的德育工建形式多样、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班为日常工作的重点; 作体制; 会机制; ?办好业余党校、团校,发挥党团组织作用。 ?把升国旗活动、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列入德育教育工作,并制度化; 进寝室制度; 5-1 ?修订德育教育工作方案、计?办好业余党校、团校,发挥党团组机 德 划、教学大纲。 织作用。 构 育 ?建立完善学院德育工作领导 ?推进和实施院、系两级德育工作机?全面推行院、系两级德育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对辅导员的学期工与 小组; 工 ?建立完善院、系两级德育工作制; 作考核和对各系年度工作考核,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制 机制; 作 ?优化德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研究?把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业务素质;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 度 生学历在辅导员队伍中的比例; ?重点抓好院系两级学生干部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德育工作作领导小组; ?院团委组织进行升国旗活动、?坚持辅导员统一值班制度,强化辅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各系班级组织主题班会、组织人事处导员进公寓、下寝室的监督和考核措施; ?进一步探索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坚持军训、开学典礼、和团委组织业余党校开办;公共课部 做好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确保课时?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毕业典礼和国庆等重大活动的升旗制度。 数和用规定教材。 推广和探索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坚持军训、 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国庆等重大活动的 升旗制度。 34 建设 建设 项目 内容 2007 2008 2009 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把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作为常规工作来抓,以此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5-2 德 ?把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两课”教学改革,?继续开展“两课”教学改革,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德 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做为常规改进德育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形式要育 育 ?狠抓德育教育课程的重点建设和精品建设; 工作来抓; 达到60%以上,不断增强政治理论课教 工 ?教育教学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学的吸引力和效果; ?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和学生实际困难、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工 作 和教学大纲,授课教师有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有?把德育教育课程作为重点课程 针 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备课; 和精品课程来建设; 作 对 ?做到听课学生有教材或学习?把德育工作和学生实际困难、切?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性 提纲,授课教师有教案、有备课; 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德育工作 ?组织学生到韶山等红色革命基地学习参观,增强革命传统教育。 ?修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术学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 ?按生均15元标低准核定学生障碍、恋爱困惑和自杀等比较突出的心 思想教育经费; 理或行为异常现象,学院有的放矢的开 ?落实业余党校、团校开办工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 35 建设 建设 项目 内容 2007 2008 2009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广大师生有归宿感、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环境的改造、治理、美化,突出传媒特 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5-3 ?重新制定校训、校歌、校徽; ?继续举办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充分利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个大舞台,全面活跃校园文化生德 校 ?抓好“三风”建设(学风、教校园文化艺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活,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育 风、校风),并把“三风”建设的好素质,把崇尚科学、锻炼能力、学习文?继续举办“社团活动大比拼”这一全院性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社 园 坏作为考察单位和个人业绩的重要化、全面成才的理念变为全体学生的共团健康发展、不断壮大; 工 指标; 同追求; ?通过举办学校秋季运动会,建设体育文化; 文 ?学生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通过举办首届校园“社团活动大?组织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传播健康文化,作 ?全校性大型学生文体活动必比拼”,全面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把大丰富校园文化; 化 须赋予一定的主题,学生活动内涵丰学生素质教育推向高潮; ?组织参加全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富、意义深广、感召力强; ?建设好教工和学生之家,保证场 ?继续完善、补充宣传标牌、宣地和设备去投入使用; 传栏。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参加全省第 育人氛围; 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不断促进我 ?把公寓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化建设当中。 36 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学院 总体规划,以“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为目标,大力完善基础建设,进 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建设期内,新建学院二号实验楼,并投入使用;改造 校园网,实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新建语音室两间。增加图书馆书刊藏量,扩建 电子阅览室,使之能同时容纳200人上网;完善体育设施,新增10个室外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增设室内乒乓球台15个及相关设施。 1.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湖南卫视共同出资兴建教学实 训、节目生产、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多功能于一体的演播大楼(学院二号实 验楼),新增校内实训面积12000平方米。 2.新建并外迁学院附属的实验小学。 3.对校园网进行1000M主干升级改造。 4.建设后勤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 5.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采购新书1—3万册,主要为传媒类专业用书;新建 120座电子阅览室、120座电视阅览室、60座视听资料室。 6.拓展运动场地、新建20个室外篮球、排球、羽毛球训练场,增设室内 乒乓球台15个及相关设施。 37 建设 建设 2007 2008 2009 项目 内容 6-1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校园面积,新建学院二号实验楼12000?,使生均实习场地达到2.9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整治校园环境。 校 : : 园 ?与湖南卫视共同出资兴建第二实验楼将于上半年开工施建,整治校园环境,与长沙县协商沟通封闭板仓路。 演播大楼(学院二号楼)完成项将于2009年竣工并交付使用。 校 基 目立项。 ?新建并外迁学院附属的实舍 础 验小学。 : 设 进一步改造校园网;完善教学与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使每100名学生计算机占有 数达20台以上,新增语音室2间。 6-2 施 公 : : 设 共 将网络连接到寝室,实现后?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对校园网进行1000M主干升级改造。增加学院教学用计算机,使每100名学生 教 勤管理信息化。 设备。 能占有20台以上。 备 学 ?装修改造学院实验剧场及学院学?新增语音室2间,使每100名学生有5座以上。 设 术报告厅。 备 ?新建120座电子阅览室。 设 ?增添更新学院网络中心设备设施 施。 ?新建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室一 个。 38 建设 建设 2007 2008 2009 项目 内容 每年按生均40元增加图书馆书刊藏书量,扩建电子阅览室,使之能同时容纳200人上网。 6-3 图 书 ?采购新书1—3万册; ?采购新书1—3万册; ?采购新书1—3万册; 资 ?建设120座电子阅览室; ?建设60座视听资料室; ?采购和更新数字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库。 基 料 ?建设60座视听资料室。 ?采购和更新数字图书期刊电子资 源库。 础 : 设 完善体育设施,新增20个室外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增设室内乒乓球台10个。按照《体育教学大纲》需要新增相关设施和器材。 施 6-4 : 设 体 ?拓展塑胶运动场、室外8?拓展塑胶运动场、室外6个篮球、?拓展塑胶运动场、室外6个篮球、排球、羽毛球场。 育 备 个篮球、排球、羽毛球场; 排球、羽毛球场; ?完善相关设施。 设 ?增设室内乒乓球台5个。 ?增设室内乒乓球台10个; 备 ?改造学生健美操教室1个。 设 施 39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 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符合现代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管理 体制;积极实施院系两级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共青团 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团员在青年师生中的先锋作用;进一步健全“双代会” 制度,确保学院的重大决策在制度化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民主;学院健康持续 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基础更加扎实牢靠,发展后劲更为强劲;各项管 理规范、精准,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能部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 照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形成面向市场的教学管理机 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形成有利于学生自 主学习与发展的管理机制。加强学工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职业教育 办学规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坚持“三服 务、两育人”的宗旨,逐步建立起集管理、服务、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 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和实行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加强监察、审计、工 会监督工作,逐步实现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师权益受 到保障、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依法治校工作 机制健全的目标要求。 40 全面落实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 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高效、节约、规范、廉洁、和谐”的要求,逐步形 成符合现代高校改革与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加强干部执行力监察工作,确 保党委决策执行到位、行政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具有我院特色的督教体 系、督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订《院系两级管理实施办法》,充 分发挥好职能处室参、服务、指导与督促检查作用,直正调动教学系自主管 理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使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为“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 决策能力强、教育思想理念先进、作风过硬、团结务实”,具有影响力、凝聚 力、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坚强领导集体。 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 制度、工作职责,把先进教育思想、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认真贯彻 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实行依法治校工作 责任制,加强监察、审计、工会监督工作,进一步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大力推行校务公开,不断拓展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全面推进依法治 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积极开展“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按照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的“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 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八项著名管理原则的要求,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树立全员管理、过程 管理的观念,积极在全院教职工中营造一种集体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41 建立健全由“宏观管理过程、资源管理过程、教育服务提供过程和监视与测 量过程”四大板块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构建新的内部质量管理平台, 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控和改进。 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精神,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决定》,增强广大师生员工树立 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进一 步完善干部职工考勤考绩制度,积极开展文明处室、和谐处室创建活动,增 强为教学服务意识。教师形成敬业爱岗、爱生的教风,学生形成勤奋、上进、 守纪的学风,努力争取校风校纪的明显好转。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 以恒”的建设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以办公自动 化建设为突破口,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学院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 信息化的虚拟大学;建立健全校园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校园网站 的作用;加大校园信息安全管理力度,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加强法纪教育,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进 一步加大防渗透、反邪教以及防火、防盗、防破坏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 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严格安全保卫制度,切实抓好保安 队伍建设,继续发挥“紧急情况处理中心”的作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陷患; 进上步加强财务风险预防,抓好增收节支,确保资金的筹措和运用为学院的 42 工作目标服务,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建好“职工之家”,丰富教 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 作,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正确处理上下级 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 系;坚持以诚信求理解,以服务求支持,以互惠求发展,正确处理好学院与 附属单位、联系单位、合作单位、友邻单位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校内校外 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积累与消费的关 系,积极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切实提高生活福利待遇。 抓好 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回头看”工作,认真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课程方案,狠抓学工队伍建设,出台《辅导员工作职责与考核办法》以及 班主任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卫生与健康 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加强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知 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传播能力;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国 防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 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校园广播、 电视、网站、报刊等校园媒体的作用,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宣传阵地,优化育 人环境。 建立健全全党委中 心组述学、考学、督学制度,努力提高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进一步健全干部管理 制度,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实行系部班子考核制和处室班子评议制,努力建 43 设一支“好的思相、好的作风、好的能力、好的形象”,得到职工群众肯定和 拥护,为学院发展建功立业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 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党总支、党支部委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 习,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使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发挥 先 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严格坚持党员发展的公示制、审查制 与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学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力争学生党员发展比例达 到4-5%;以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党员队伍三个层次和教育、管理、监督、 服务四个方面为重点,建立健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 途径继续在干部队伍中开展警示教育,培养优良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 活作风,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 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干部不作为和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招生、基 建、维修、采购、招投标、科研等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各项资金使用的审计, 规范财务运作,防止违法违纪和腐败行为发生;支持工会组织完善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好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支持共青团组织按照团章创造性地工作;关心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重视统 战工作,加大对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44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管理体制;积极 实施院系两极管理,进一步加强院系两级班子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执行力监察工作;进一步健全“双代会”制度,确保学院的重大决策在制度化的基础 上更加科学民主;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基础更加扎实牢靠,发展后劲更为强劲;各项管理规范、精准,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能部门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7-1 管 理 体 ?出台《关于开展和谐校园的决?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完成ISO9000认证工作; 定》; 系,按其框架要求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实施中层干部岗位竞聘制和双向选择制; 制 ?出台《关于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体系; ?中层干部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者占90%; 的决定》; ?全面推行院系两级管理; ?创建国家级安全文明校园。 ?出台《院系两级管理暂行条例》?建成高校党建评估优秀单位。 常 及配套办法; 规 ?建成省级安全文明校园。 管 理 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按照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形成面向市场的教学管理机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学、教师管理制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确保占学费收 入30%以上的教学开支,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各专业教学任务,加强对教材的管理,形成严格、规范的教学常规管理和实习管理机制;突出质量管理在教学管理 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对各工作部门、环节的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强化对教职工的7-2 目标绩效考核。 教 学 管 理 ?建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暂行办法; ?完善教学管理机构,明确教学管理流程; 制度;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 ?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善配套措施。 ?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制定教学督导检查暂行办法。 制度; ?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45 把握好课堂内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管理机制;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图书馆、体 育设施和器材的建设,加大上述场所、设施向学生开放的力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软、硬件保障。 7-3 学生 ?出台体育设施、器材管理办法; ?将职业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图书馆周开放时间保持在90小时以上,不断改善阅览条件; 自主 ?制定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机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实训室和实训基?加大体育设备及器材向学生开发力度,使周开放时间达20小时以上。 学习 地都能在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时间达2小与 时; 发展 ?保证体育设施我器材全面实现机制 双休日全天候开发。 以学风、校风建设为中心,落实院系两级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学生日常管理以系为主,努力创建优良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学籍处理的规定和程序。加强 学工队伍建设,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完全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职 业教育办学规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 常 规 管 ?修订和运行《学生工作管理与考?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积极推?强化辅导员学期考核工作,落实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考评机制; 理 评办法》等17项学院学生工作制度; 进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学生完?抓养成教育、班级建设和寝室文明建设; ?辅导员按生师比例1:200的比成学业; ?举行全院“学生管理工作比比看”活动,营造优良学风; 例配齐配强; ?通过对辅导员、学生干部进行培?抓好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为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奠定基础; 7-4 学 ?建立系学生管理工作考评机制; 训和能力考试,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理论?认真组织毕业生离校工作,通过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的示范作用,生 ?辅导员、学生干部进行一次培训水平; 引导在校学生热爱学校,遵章守纪,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和能力考试; ?强化辅导员学期考核工作,落实?全面落实学院评优奖励办法和奖学金评定办法,通过大力表彰和奖管 理 ?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办公。 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考评机制; 励,发挥优秀学生的正面激励作用,大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 ?举行全院“学生管理工作比比围。 看”活动,营造优良学风; ?举办学生“星级文明寝室”创建 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 习惯; ?全面落实学院评优奖励办法和 奖学金评定办法,通过大力表彰和奖 励,发挥优秀学生的正面激励作用,大 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 围。 46 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满足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需求,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后勤保障;规范后勤管理,强化财务过程监7-5 控和审计,杜绝乱收费现象;加强学生公寓和食堂的管理,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 后 勤 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和卫生检查。 ?开展增强服务意识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完善后勤财务过程审计制度的建设。 管 改进后勤工作作风; 理 ?改造医务室硬件条件,提高医务 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7-6 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饮食卫生、 学 宿舍等方面的安全,构建稳定、和谐校园。 生 安 常 全 ?建设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并修定有关安全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开展创建全国安全文明校园的活动。 规 工 投入使用; 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管 作 ?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理 ?建成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工作职责,把先进教育理想、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实 行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加强监察、审计、工会监督工作,进一步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行校务公开,不断拓宽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全面 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实现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教师权益受到保障、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依法 治校工作机制健全的目标要求;继续加强招生管理,坚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自觉维护招生秩序;严格遵守专业设置的申报、7-7 审批程序,进一步科学、合理和客观地设置专业;规范成教管理,坚决杜绝乱办班、滥发文凭现象。 依法 依规 办学 根据《治校指南》基础上,修订、?出台《关于加强我院依法治校工建成“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分别综合卷、教作的实施方案》; 学科研卷、学生管理卷、重要文件卷四?建成“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大类汇编成册。 47 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将我院建成就业信息畅、就业渠道广、毕业生就 业率高、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满意率高的省内就 业工作先进单位,从而带动、影响我省职业院校就业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以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基础,以“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为契机, 以就业基地开拓为基点,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 推进学院就业指导机构高效运转,使我院的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0%以上,对 口就业率达70%以上。 1.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 学院党政“一把手工程”、学院党政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及教学系党政负责 人的重要职责,实行以教学系为基础、院系两级目标管理的体制,将学院分 管院领导和招生就业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重心放在就业工作上,全院各部门 工作围绕“以就业为导向”展开,做到责任明确、责权统一、严格考核、奖 罚兑现;充分发挥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 议,在全院形成一种齐抓共管、上下配合、人人重视、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 新格局。 2.积极推进“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不断加大就业基地建设力度。 广泛开展与政府部门、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争取重点专业有“订单培养”班,每个专业有1—2个“顶岗实习”基地,同 时建成40个左右相对稳定的学生批量就业基地,从而形成毕业生稳定、有序、 灵活的就业渠道的网络。 48 3.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就业与 职业指导工作,实现就业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足够(不少于15人)、素质好、能力强、热情高、办事快的目标;争取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就业工作办事 处”,随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再就 业提供服务;拔出专项资金,在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建成能容纳40人以上的远程面试室,同时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的办公条件和环境,保障工作的正常运 转。 4.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岗位责任制。出台《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 《教学系就业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就业工作高效、 有序、规范。 5.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将就业教育与职业指导作为各专业 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必要的课时;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使职业指导教育做到特色鲜明、作用明显,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6.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高职院校就业服 务体系研究”纳入学院重大课题,组织力量开展研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49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实现三个目标,形成一个格局。即就业指导机构健全,设置合理,高效运转。学院有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常设院级行政部门——就业指导中心,各系有专职就业干事,院系二级职责分明,工作考评规范化、制度化;就业工作队伍人员够、素质高、力量强、工作稳定。到2009年全院从事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不少于15人,原始学历本科以上,且都应取得就业指导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职业指导师3人以上;办公设备全、数量够、环境好。2007年底以前所有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人手一台电脑,2009年前就业工作人员拥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独立的电话、传真机,院就业指导中心建成能容纳40人以上的远程面试室,建成40个左右相对稳定的学生批量就业基地。全院形成齐抓共管、上下配合,人人重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格局。 就 ?配置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必要的?出台就业工作院系二级管理的?发挥院就业指导中心的组织、指挥、协调、督促作用、使就业工作业 设施设备,满足就业工作需要; 相关制度,完善对就业工作的考评体的考评、奖惩规范化、制度化; 与 8-1 ?各系配备1名就业专干(毕业人系,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科学管理与考?各系建有招聘洽谈室,进一步改善各系就业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和机 职 数不足100人的配备1名就业工作为主评; 工作条件; 构 业 的兼职就业干事); ?为教学系拨付独立使用的就业?加强对外学习与交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指 ?为各系就业干事每人配备志用指导经费; ?继续选送5-6人参加就业工作人员的统一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导 电脑和电话; ?进一步优化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继续提高学历学位。建立一支稳定、高 ?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的工作环境,充实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设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 力,选送3-4人参加就业指导人员的培备,建成远程面试室并充分发挥其作 训。 用; ?继续选送3-4人参加就业工作人 员的统一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提高学 历学位。 50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通过狠抓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力争到2009年将该课程建设成我院必修课程中 的优质课,并对全省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起示范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让毕业的校友回母校现身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体会, 让在校学生到企业去,到人才市场去感受市场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通过开展就业政策、法规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讲座,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就 业 ?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纳?完善就业指导课的实施方案,制?按省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建设职业指导课,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将成8-2 与 入教学计划; 定课程标准; 熟的专题制成光碟,实现上网资源共享; 职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制订教?选择有代表性的校友返校与在?请4-5名校友返校现身说法; 业 职 学大纲,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有针对性校生进行座谈、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开展4-5次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或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装确定合理指 地从企业聘请4-5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学生的创业意的就业期望值; 导 业 座,力求每个专题解决一个中心问题; 识和热情; ?组织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切实体会就业的压力和人才竞争的氛 ?开展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人才招聘活围; 指 理和考核; 动,切身体会就业的压力和人才竞争的?组织学生去企业听讲座或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来校讲座(约 ?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人才招聘活氛围; 4次)。 导 动,切身体会就业的压力和人才竞争的?组织学生去企业听讲座或请企 氛围。 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来校讲座(约4 次),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51 建 设 进 度 建设 建设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项目 内容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设目标、建设措施) 建好一张网,即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台网,通过它宣传学院的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开通学校、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渠道;建立两种基地, 即学生就业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到2009年力争在40家左右的大型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在60个左右的单位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做好三项调查: 即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求职需求调查、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加强推荐学生的针对性,使我院学生当年就业率达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 就 业 ?建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台专网,?进一步完善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在发达地区设立1-2个就业工作办事处; 8-3 实现学生、企业网上求职、竞聘,了解台网; ?增加15个左右大型企业作为就业基地; 与 就 企业需求与对学院办学情况的反馈意?建成15个以上就业基地; ?增加30个左右单位作为顶岗实习基地; 业 见; ?建成30个左右的顶岗实习基地; ?继续做好人才需求调查; 职 服 ?建成10个以上相对稳定的就业?分区域、行业做好人才需求调?继续对每位毕业生作求职需求调整; 务 基地; 查; ?继续选择10%已毕业的学生作跟踪调查; 业 ?建好省内各地、州、市广电部门?对每位毕业生做好求职需求调?成立校友会,充分发挥校友会推介毕业生的作用; 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查; ?继续与省内处劳动、人事、人才市场保持实质性的合作; 指 ?分区域、分专业做好人才需求调?选择10%已毕业的学生作跟踪?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 导 查。加强与省内各式各人才交流中心、调查; 人事、劳动部门的合作; ?与省内劳动、人事、人才市场保 ?做好毕业生的求职需求调查与持实质性合作,与外省至少5个人才市 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 场保持实质合作; ?在不同地区寻求1-2个信誉度?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0%以上, 高、工作有成效的人才交流中介结构,对口就业率达65%以上。 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52 学院创建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经费预计投入7000万元,主要来源于学院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与学院自筹。学校举办方省教育厅承诺“十一五” 期间给学院投入不低于1.5亿元,其中2007-2009年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三年中的总投入不低于9000万元,学院拟使用其中的3550万元作为创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专职经费,该项投入占全部创建经费的50.7%。学院为创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自筹资金3450万元,占全部创建经费的49.30%。 表1 资金来源总表 资金来源 金额(万元) 比例 学校举办方投入 3550 50.7% 自 筹 3450 49.30% 合 计 7000 100% 1.建设期每年的经费预算是:2007至2008年度安排1700万元,2008 至2009年度安排3800万元,2009至2010年度安排1500万元。 2.各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预算见下表。 53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合计 建设项目 举办方投入 自筹资金 金额 金额 金额 比例(%) (万元) (万元) (万元) 序号 合计 3550 3450 7000 100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0 5 15 0.21 2 专业建设 1380 1425 2805 40.07 3 师资队伍建设 360 517 877 12.52 4 科研工作建设 210 243 453 6.47 5 德育工作建设 40 10 50 0.71 6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1500 1200 2700 38.57 7 管理项目建设 10 10 20 0.28 就业与职业指导 8 40 40 80 1.17 工作建设 54 55
本文档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04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