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学课程

社会学课程

举报
开通vip

社会学课程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9-04-30 17:33:02 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国外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λ《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基本要求 λ《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统计学》教学基本要求 λ《经济社会学》教学基本要求 λ《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教学基本要求λ《社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心理学》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

社会学课程
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9-04-30 17:33:02 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国外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λ《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基本要求 λ《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统计学》教学基本要求 λ《经济社会学》教学基本要求 λ《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教学基本要求λ《社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λ《社会心理学》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 2001年11月 社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i 《社会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三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 第四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2 第五节社会学与现实社会 2 思考题 2 第二章社会 2 第一节社会的概念 2 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 2 第三节社会的类型 3 第四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3 第五节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3 思考题 3 第三章文化 3 第一节文化的定义 3 第二节文化的特征 3 第三节文化的区分 4 第四节文化的结构 4 第五节文化的功能 4 第六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4 思考题 4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5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5 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5 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机构 5 第四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5 第五节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5 思考题 5 第五章社会角色 6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6 第二节社会角色的类型 6 第三节社会角色的扮演 6 第四节社会角色的失调 6 思考题 6 第六章社会互动7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7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7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7 第四节集合行为7 思考题7 第七章社会群体8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8 第二节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8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8 思考题8 第八章家庭9 第一节家庭概述9 第二节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9 第三节家庭的功能9 第四节转型社会中的家庭9 第五节家庭的未来9 思考题10 第九章社会组织10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10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10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结构10 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11 思考题11 第十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1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11 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11 第三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状态12 第四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12 第五节社会流动12 思考题12 第十一章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12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设置12 第二节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13 第三节社会设置与社会转型13 思考题13 第十二章社区13 第一节社区概述13 第二节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13 第三节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13 思考题14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4 第一节社会变迁14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14 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14 第四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5 思考题15 第十四章社会问题15 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15 第二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15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15 第四节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15 思考题16 第十五章社会控制16 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16 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16 第三节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16 思考题16 第十六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17 第一节社会工作概述17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17 第三节社会保障概述17 第四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7 思考题17 第十七章社会发展的评估与预测18 第一节社会指标概述18 第二节社会指标的类型与功能18 第三节社会指标体系与社会发展评估18 第四节社会预测18 思考题19 第十八章社会调查19 第一节社会现象的测量19 第二节社会调查概述19 第三节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19 第四节调查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19 第五节社会调查问卷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19 第六节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0 第七节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20 思考题20 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20 《国外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24 教学目的与要求24 第一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24 第一节实证科学体系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4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特征与任务24 第三节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24 第四节实证社会学理论25 思考题26 第二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26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特征26 第二节社会有机论26 第三节社会进化论27 思考题28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实体论28 第一节迪尔凯姆的社会观28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8 第三节社会学方法论29 第四节社会团结与分工30 第五节自杀论30 思考题31 第四章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31 第一节马克思的社会观与实践观31 第二节社会理论的形态32 第三节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32 思考题33 第五章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34 第一节社会观34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领域与地位34 第三节社会形式理论34 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35 第五节群体间关系形式与个人自由35 第六节文化社会学35 第七节货币社会学36 思考题36 第六章韦伯的社会理解论37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7 第二节理想类型理论37 第三节宗教社会学理论38 第四节政治社会学39 思考题39 第七章帕累托的非理性实证论40 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40 第二节社会行为理论40 第三节精英统治循环论41 思考题41 第八章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42 第一节知识社会学的学科理论42 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定义42 第三节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43 第四节计划重建论43 思考题44 第九章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44 第一节社会行动理论44 第二节结构功能理论45 思考题46 第十章默顿的中程功能论47 第一节中程功能分析的基本原则47 第二节功能分析范式47 第三节中程功能理论48 思考题48 第十一章社会冲突理论49 第一节米尔斯对社会的批判49 第二节科塞的功能冲突论49 第三节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50 思考题51 第十二章社会交换理论51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51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51 第三节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52 思考题53 第十三章符号互动理论54 第一节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54 第二节符号互动理论的早期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及思想54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符号互动论54 思考题56 第十四章现象学社会学56 第一节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56 第二节舒茨的现象社会学理论56 第三节实在的社会建构57 思考题58 第十五章俗民方法学58 第一节俗民方法学的理论渊源58 第二节俗民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58 第三节俗民方法学的发展59 第四节俗民方法学的影响及其评价59 思考题60 第十六章新功能主义60 第一节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60 第二节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60 第三节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61 思考题62 第十七章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62 第一节三种认识兴趣 62 第二节交往行动理论 62 第三节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 63 思考题64 第十八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观点64 第一节吉登斯思想的来源,批判对象及基本态度64 第一节结构化理论64 第四节现代性的摧毁性65 思考题66 第十九章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66 第一节实践、惯习和场域66 第二节发生结构主义67 第三节两则实验研究67 思考题68 第二十章理性选择理论68 第一节理性选择理论概述68 第二节科尔曼的理性选择论观点68 第三节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68 第四节法人行动论69 第五节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意义69 思考题70 第二十一章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70 第一节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70 第二节冲突社会学观点70 第三节互动仪式链理论71 思考题72 参考书目72 《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基本要求74 教学目的与要求74 第一章绪论74 第一节“社会思想”的定义74 第二节社会思想史与其它学科的思想专史之间的关系74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意义74 第四节中国社会思想的研究方法74 思考题74 第二章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74 第一节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74 第二节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75 思考题75 第三章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75 第一节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75 第二节西周宗法制反映的社会继替和社会整合思想75 第三节西周的“礼治”思想76 第四节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的思想76 思考题76 第四章春秋时期的社会思想76 第一节轻天“重民”的社会思想76 第二节管仲的社会思想77 第三节老子的社会思想77 第五节春秋时期隐者的社会思想78 思考题79 第五章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上)79 第一节墨子的社会思想79 第二节孟子的社会思想80 第三节庄子的社会思想81 思考题81 第六章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下)82 第一节杨朱尹文宋牼的社会思想82 第二节荀子的社会思想82 第三节韩非的社会思想83 思考题84 第七章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84 第一节陆贾的社会思想84 第二节贾谊的社会思想84 第三节董仲舒的社会思想84 第四节司马迁的社会思想85 第五节扬雄与王莽的社会思想85 第七节王符的社会思想86 第八节《太平经》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86 思考题87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87 第一节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87 第二节阮籍、嵇康的社会思想87 第三节佛教的输入与道安、慧远的社会思想88 第四节葛洪的社会思想88 第五节鲍敬言、陶渊明的乌托邦社会构想89 第六节颜之推的家政理论90 思考题90 第九章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思想91 第一节隋唐社会及三教斗争91 第二节佛教的社会思想91 第三节韩愈的社会思想91 第四节柳宗元的社会思想92 第五节刘禹锡的社会思想92 第六节道教社会思想93 思考题94 第十章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上)94 第一节李觏的社会思想94 第二节王安石的社会思想95 第三节张载的社会思想95 第四节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95 思考题96 第十一章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下)96 第一节朱熹的社会思想96 第二节陈亮的社会思想98 第三节叶适的社会思想99 第四节邓牧的社会思想100 思考题101 第十二章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上)101 第一节刘基的社会思想101 第二节王守仁的社会思想103 第三节何心隐的社会思想104 第四节李贽的社会思想105 思考题107 第十三章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下)107 第一节黄宗羲的社会思想107 第二节顾炎武的社会思想108 第三节王夫之的社会思想109 第四节唐甄的社会思想110 思考题111 第十四章近代社会思想111 第一节龚自珍的社会思想111 第二节魏源的社会思想112 第三节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社会思想113 第四节康有为的社会思想114 第五节孙中山的社会思想115 思考题117 参考书目117 《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基本要求120 教学目的与要求120 第一章绪论120 第一节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史”、“论”关系与分期问题120 第二节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120 第三节社会学及其两大传统120 第四节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学121 思考题121 第二章社会学传入中国121 第一节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背景121 第二节孔德系社会学的传入121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121 思考题121 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122 第一节中国高校社会学课程开设与学系建立与发展的一般情况122 第二节高校社会学系办系宗旨及师资状况、课程设置122 第三节社会学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设122 第四节早期高校社会学专业学生开展的社会调查122 第五节早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开展的一些情况122 思考题122 第四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123 第一节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学刊的出版123 第二节中国早期的理论社会学研究123 第三节中国早期的应用社会学研究123 思考题123 第五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124 第一节乡村建设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124 第二节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探索124 第三节乡村建设学派主持及影响下的社会改良实验124 第四节乡村建设学派的局限与贡献124 思考题124 第六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综合学派124 第一节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124 第二节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125 第三节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125 思考题125 第七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社区学派125 第一节社区学派代表人物对实地社区研究的倡导125 第二节社区研究人才培养、机构建设及其主要研究成果126 第三节社区学派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126 思考题126 第八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127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社会学基础理论的研究127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社会结构的探讨127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展的社会问题研究与社会调查127 思考题127 第九章中国社会学的取消与恢复、重建128 第一节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取消128 第二节取消社会学的原因128 第三节中国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128 思考题128 第十章中国社会学教育的恢复与重建128 第一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恢复与重建128 第二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课程设置129 第三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教材建设129 第四节高校社会学教育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29 思考题129 第十一章中国社会学研究活动的恢复与学科基础研究的开展129 第一节中国社会学研究活动的恢复与开展的一般情况129 第二节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学科基础研究的开展130 思考题130 第十二章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进展 130 第一节社会结构研究130 第二节社会变迁研究131 思考题131 第十三章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应用社会学研究进展 131 第一节社区研究131 第二节婚姻家庭研究132 第三节社会问题研究132 第四节社会保障研究132 思考题132 第十四章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总结与展望133 第一节中国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几大特点133 第二节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133 思考题133 参考书目13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基本要求137 教学目的与要求137 第一章导论137 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137 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与方法137 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发展简介137 思考题138 第二章研究原理138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逻辑138 第二节、理论与研究138 第三节、研究过程138 思考题138 第三章研究设计138 第一节确认问题139 第二节提出研究假设139 第三节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139 第四节调查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设计139 思考题139 第四章抽样139 第一节抽样与抽样调查139 第二节概率抽样原理与方案140 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140 第四节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140 思考题140 第五章测量141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特征141 第二节测量尺度141 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141 第四节测量量表141 第五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41 思考题142 第六章问卷设计142 第一节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142 第二节问卷设计程序142 第三节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142 第四节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143 思考题143 第七章问卷与访问143 第一节访问及类型143 第二节自填问卷与结构式访问143 第三节无结构式访问143 第四节访问的实施143 思考题143 第八章观察144 第一节观察法及类型144 第二节参与观察法144 第三节参与观察的实施与问题144 思考题144 第九章资料处理144 第一节原始资料的审核144 第二节定性资料的整理145 第三节问卷资料的整理145 思考题145 第十章资料的统计分析145 第一节经验数据的统计描述145 第二节总体推论与方差分析145 第三节变量关系的相关分析146 第三节因果模型与回归分析146 思考题146 第十一章撰写调查报告146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概述146 第二节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146 第三节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147 思考题147 参考书目147 《社会统计学》教学基本要求149 教学目的与要求149 第一章导论149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149 第二节统计指标和社会统计指标体系149 思考题149 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150 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150 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150 第三节调查的方法及种类150 第四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150 第五节统计手段的选择150 第六节统计误差151 思考题151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151 第一节统计分组151 第二节数列和统计表151 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151 第四节统计图151 思考题152 第四章单变量的描述统计152 第一节集中趋势的量度152 第二节离中趋势的量度152 第三节偏态与峰态的量度152 第四节相对指标153 思考题153 第五章时间数列的分析153 第一节时间数列的种类和编制154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指标分析154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154 思考题154 第六章统计指数155 第一节动态指数155 第二节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155 第三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155 第四节静态指数155 思考题155 第七章双变量的描述统计156 第一节相关关系及种类156 第二节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156 第三节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156 第四节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156 第五节回归分析156 第六节曲线相关与回归156 思考题157 第八章概率与概率分布157 第一节基础概率157 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158 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158 思考题158 第九章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58 第一节二项分布158 第二节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158 第三节正态分布158 第四节其他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158 第五节中心极限定理159 思考题159 第十章参数估计159 第一节点估计159 第二节区间估计159 第三节各种类型的置信区间159 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160 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160 思考题160 第十一章假设检验160 第一节统计假设160 第二节统计检验中的基本概念160 第三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160 思考题161 第十二章单总体假设检验161 第一节大样本假设检验161 第二节小样本假设检验161 思考题161 第十三章两总体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161 第一节两总体大样本总体假设检验161 第二节两总体小样本假设检验162 第三节配对样本的假设实验162 第四节双样本区间估计162 思考题162 第十四章非参数检验162 第一节符号检验162 第二节配对符号秩检验162 第三节秩和检验163 第四节游程检验163 第五节累计频数检验163 思考题163 第十五章χ2检验与方差分析163 第一节拟合优度检验163 第二节无关联性检验163 第三节方差分析163 第四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164 思考题164 参考书目164 《经济社会学》教学基本要求165 教学目的与要求165 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主题165 第一节经济社会学的定义165 第二节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层次165 第三节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66 思考题166 第二章经济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166 第一节经济社会学的思想渊流166 第二节现代经济学的发展167 第三节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167 第四节中国经济社会学的研究168 思考题168 第三章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69 第一节方法论的构成169 第二节具体研究方法170 思考题170 第四章生产行动与过程170 第一节生产的内涵170 第二节生产要素170 第三节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角色171 思考题171 第五章交换172 第一节交换行动的意义和条件172 第二节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172 第三节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质173 思考题173 第六章消费174 第一节消费的类型和形式174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消费行动的必要性174 第三节消费行动的社会学研究174 思考题175 第七章市场175 第一节市场的孕育与发展175 第二节市场的经济学研究175 第三节市场的社会学研究176 第四节劳动力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社会学分析176 思考题177 第八章企业行动和企业组织177 第一节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演变177 第二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177 第三节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企业178 第四节企业文化178 思考题179 第九章政府与经济发展179 第一节政府的形成179 第二节政经互动中的政府作用:一般理论179 第三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80 思考题180 第十章经济文化180 第一节经济与文化的互动181 第二节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经典理论181 第三节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181 思考题182 第十一章社会网络182 第一节网络研究的由来与视角182 第二节新经济社会学与网络研究182 第三节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183 思考题183 第十二章社会资本184 第一节社会人假定和社会资本184 第二节社会资本与厂商行为184 第三节社会资本与中国经济发展185 思考题185 第十三章交易秩序185 第一节交易秩序概念的来源及其一般化185 第二节交易秩序的转型186 第三节互动中的秩序结构186 思考题187 第十四章经济与社会发展187 第一节经济与社会现代化187 第二节体制变革中的经济与社会188 第三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188 思考题189 参考书目189 《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教学基本要求191 教学目的与要求191 第一章导论191 第一节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191 第二节现代化的界定191 第三节发展社会学的功能192 思考题192 第二章现代化进程192 第一节世界的现代化进程192 第二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93 思考题193 第三章发达的经济194 第一节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巨大变革194 第二节知识经济194 思考题195 第四章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195 第一节现代化与社会分化195 第二节现代化与社会整合195 第三节现代化与社会分层195 第四节现代化与社会流动196 思考题196 第五章城市化196 第一节城市化的进程196 第二节城市化的作用196 第三节城市化的几种主要模式197 第四节中国城市化道路197 思考题197 第六章世俗化197 第一节世俗化的理解及意义198 第二节世俗化的主要特征198 第三节中国现阶段的世俗化198 思考题198 第七章民主化199 第一节民主化的必然性199 第二节民主的含义及特征199 第三节民主化的意义和民主化模式的选择199 思考题200 第八章知识化200 第一节现代知识的急剧更新与传播200 第二节现代知识对于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200 第三节现代知识突出了教育的地位200 思考题201 第九章开放201 第一节开放的涵义和特征201 第二节开放与现代化201 第三节中国的开放202 思考题202 第十章民族传统与现代化202 第一节对于民族传统的理解202 第二节民族传统的重要作用202 思考题203 第十一章后发现代化203 第一节“后发现代化”的含义及启动条件203 第二节后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03 第三节“迟发展效应” 203 思考题204 第十二章人口、资源与环境204 第一节人口过剩204 第二节资源短缺204 第三节环境恶化204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205 思考题205 第十三章中国的现代化205 第一节中国社会的原型与转化205 第二节中国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206 思考题206 第十四章发展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206 第一节现代化理论206 第二节依附理论207 第三节世界体系论207 第四节新发展学派207 思考题207 第十五章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08 第一节发展社会学的基本研究角度208 第二节现代化指标208 思考题208 参考书目209 《社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211 教学目的与要求211 第一章社区概念与社区要素211 第一节社区与社会211 第二节社区的历史演变211 第三节社区的涵义211 第四节社区要素211 思考题212 第二章社区研究的基本概念212 第一节社区客观内容212 第二节社区主观内容212 第三节社区动态内容213 第四节社区静态内容213 第五节社区类型213 思考题214 第三章社区结构与功能214 第一节社区结构214 第二节社区功能214 思考题215 第四章社区研究的历史215 第一节社会改进研究阶段215 第二节社区分析研究阶段215 第三节全方位研究阶段215 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研究216 思考题216 第五章社区研究理论216 第一节人文生态学216 第二节都市性理论217 第三节社区权力结构研究217 第四节社会网络分析217 第五节社会系统理论217 第六节新都市社会学218 思考题218 第六章社区研究的方法218 第一节社区研究方法概述218 第二节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219 第三节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法219 思考题219 第七章城市的兴起219 第一节城市的概念219 第二节城市的兴起与类型220 第三节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220 第四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221 思考题221 第八章城市的社会结构222 第一节城市社会结构的含义222 第二节城市社会结构特征222 第三节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222 思考题222 第九章城市社区222 第一节国外城市社区222 第二节城市行政体制和中国城市社区中的街道组织223 第三节城市的民间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223 思考题223 第十章城市居民生活与社区服务223 第一节城市社区的家庭223 第二节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224 第三节外来人口的迁移和聚居224 第四节社区照顾理论与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提出与发展224 思考题225 第十一章城市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225 第一节中国城市户籍政策与外来人口管理225 第二节城市中的失业与贫困225 第三节城市住宅226 第四节城市犯罪226 第十二章农村社区概况227 第一节农村社区的特点与类型227 第二节农村社区结构228 第三节农村社区发展228 思考题228 第十三章家庭和组织228 第一节中国农村中的家庭228 第二节中国农村中的宗族229 第三节中国农村的基层社会组织与自治229 思考题229 第十四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230 第一节农村社会分层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30 第二节中国农村的阶级、阶层状况230 第三节农村社会流动230 思考题231 第十五章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231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的主要社会问题231 第二节农村社会的社会控制机制231 第十六章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32 第一节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232 第二节农村可持续发展232 第三节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化232 思考题233 参考书目233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基本要求235 教学目的与要求235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235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235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236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236 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36 思考题237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237 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237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237 第四节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238 思考题238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239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239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239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240 思考题240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240 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240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240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241 思考题241 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241 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241 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241 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242 思考题242 第六章社会小组工作243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243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243 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243 思考题243 第七章社区工作244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244 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244 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244 第四节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244 思考题245 第八章社会行政245 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245 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245 第三节我国的社会行政246 思考题246 第九章儿童社会工作246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246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46 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247 思考题247 第十章青少年社会工作247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247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247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248 第四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248 第五节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248 思考题248 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248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老年人问题248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248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实务249 思考题249 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249 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249 第二节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249 第三节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250 思考题250 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工作250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250 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250 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250 思考题251 第十四章矫治社会工作251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251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251 第三节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251 思考题252 第十五章残疾人社会工作252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252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252 第三节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252 思考题253 第十六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253 第一节贫困问题概述253 第二节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253 第三节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253 思考题254 第十七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254 第一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254 第二节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254 第三节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254 思考题255 第十八章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255 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255 第二节社会工作实习255 思考题256 参考书目256 《社会心理学》教学基本要求259 教学目的与要求259 第一章绪论259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59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59 思考题260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260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260 第二节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260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260 思考题261 第三章社会化261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261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261 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261 思考题262 第四章自我意识262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262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262 第三节自我过程262 思考题263 第五章社会动机概述263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263 第二节动机理论263 第三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263 思考题264 第六章社会认知264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264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264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264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264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265 思考题265 第七章社会态度265 第一节态度概述265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266 第三节偏见266 第四节态度的测评266 思考题267 第八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67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267 第二节态度改变的理论267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方法267 思考题268 第九章人际关系268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268 第二节人际吸引268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269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改善269 思考题269 第十章人际沟通269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269 第二节人际沟通过程分析270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分类270 思考题271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271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271 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271 第三节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272 思考题272 第十二章侵犯行为272 第一节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272 第二节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273 第三节挫折——侵犯理论273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273 第五节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273 思考题273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274 第一节他人在场274 第二节相符与服从274 第三节模仿与暗示274 第四节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274 思考题275 第十四章群体心理275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275 第二节群体凝聚力275 第三节群体压力与效力275 第四节群体领导与决策275 思考题276 第十五章民族心理276 第一节民族与民族心理276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心理结构276 第三节跨文化心理学与民族心理研究277 思考题277 第十六章性别差异心理277 第一节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背景277 第二节性别差异心理的研究结论277 第三节性别差异心理理论277 思考题278 第十七章应用社会心理学278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278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278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278 第四节社会心理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78 思考题278 参考书目279 后记281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260 第二节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260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260 思考题261 第三章社会化261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261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261 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261 思考题262 第四章自我意识262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262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262 第三节自我过程262 思考题263 第五章社会动机概述263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263 第二节动机理论263 第三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263 思考题264 第六章社会认知264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264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264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264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264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265 思考题265 第七章社会态度265 第一节态度概述265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266 第三节偏见266 第四节态度的测评266 思考题267 第八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67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267 第二节态度改变的理论267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方法267 思考题268 第九章人际关系268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268 第二节人际吸引268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269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改善269 思考题269 第十章人际沟通269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269 第二节人际沟通过程分析270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分类270 思考题271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271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271 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271 第三节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272 思考题272 第十二章侵犯行为272 第一节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272 第二节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273 第三节挫折——侵犯理论273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273 第五节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273 思考题273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274 第一节他人在场274 第二节相符与服从274 第三节模仿与暗示274 第四节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274 思考题275 第十四章群体心理275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275 第二节群体凝聚力275 第三节群体压力与效力275 第四节群体领导与决策275 思考题276 第十五章民族心理276 第一节民族与民族心理276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心理结构276 第三节跨文化心理学与民族心理研究277 思考题277 第十六章性别差异心理277 第一节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背景277 第二节性别差异心理的研究结论277 第三节性别差异心理理论277 思考题278 第十七章应用社会心理学278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278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278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278 第四节社会心理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78 思考题278 参考书目279 后记281
本文档为【社会学课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60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9-05-15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