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改善计划

举报
开通vip

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 篇一:营养改善计划 2015-09-06 来源:教育部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有关省份自查和对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月报、食堂建设月报数据核查的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由国家督学、有关专家,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等组成的9个督导组,于2015...

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改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篇一:营养改善计划 2015-09-06 来源:教育部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有关省份自查和对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月报、食堂建设月报数据核查的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由国家督学、有关专家,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等组成的9个督导组,于2015年6月23日至7月3日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8个省(区、市)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此次督导突出问题导向,随机抽查了36个连片特困县的144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重点检查营养膳食补助落实、学校供餐、食堂建设、资金使 1 用管理、信息公开公示和学生营养教育等6个方面19项内容。有关情况如下: 一、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3年多来,在中央有关部门、试点地区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超过1/4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政策,实施规模位居世界第3。 (一)连片特困地区实现全覆盖。截至2015年4月底,连片特困地区699个县(包括兵团19个团场)全部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9.14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实施范围,2132.1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享受营养膳食补助,真正体现了“雪中送炭”。 (二)地方试点受益学生突破千万。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656个县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惠及4.24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074.34万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覆盖学校总数达到13.38万所,覆盖学生总数达到3206.46万人,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四川67个民族待遇县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 (三)完成学校食堂建设项目近6.5万个。2012年以来,试点地区完成64828所学校的食堂建设项目,新建、改造面积达2378.21万平方米,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提高到 2 65.98%。其中,国家试点县食堂供餐学校比例达67.04%,比2012年初提高13.54个百分点,农村学校就餐条件明显改善。 二、各地主要做法和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实施意见和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专项资金管理、食堂建设和管理、食品供应和餐饮服务安全监管、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实名制管理、信息公开公示、应急事件处理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试点学校以及供餐单位的职责。从督导情况看,各地按照要求,扎实做好“规定动作”,摸索创新“自选动作”,国家的各项政策正在得到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正在向规范运行阶段迈进。 (一)加强食堂建设,就餐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更加有效地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30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试点地区69166所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规划新建、改造学校食堂面积2603.33万平方米。各地按照要求统筹编制规划,严格项目管理,着力加快建设进度。 一是科学合理制定食堂建设方案。广西、重庆等地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标准,对学校食堂(伙房)规划选址、建设标准等提出指导意见,确保新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安徽绘制统一规范的学校食堂功能区布局平面图,为项目县、校食堂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有效 3 加快食堂建设方案审批进度,缩短前期工作周期。河北保定各项目县、河南淮滨等地从实际从发,根据学校规模大小等情况,统一制定若干套食堂建设方案供各校选用,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落实食堂建设资金。湖南、广西、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地省级财政“拿大头”,足额落实食堂建设资金;内蒙古、辽宁、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沿用校安工程好的做法,开辟绿色通道,减免建设收费,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三是多措并举加快食堂建设进度。河北、湖南建立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倒排工期制度,广西实行领导挂点负责制度,做到“人盯项目,项目落实到人”,督促加快食堂建设进度。贵州将食堂建设项目纳入教育突破工程争比进位综合排名,对排名后十位的县致函党政主要领导要求督办。甘肃将教育建设项目纳入市县政府年度重点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按月调度、按季督查、年终量化考核、兑现奖惩,有效推进食堂建设项目。 四是多方合力共同改善食堂设施。中央财政专门安排食堂设备采购资金23.12亿元,目前已完成购置投资19.74亿元。湖北团省委、省青基会开展“希望厨房”走进贫困山区行动,建设1674个“希望厨房”。陕西商洛市2014年实施“爱心厨房”建设项目107个,配发设备1512件,有效改善试点学校厨房设施和卫生面貌。广西上林县兼顾资金投入和使用效 4 益,为村小及教学点配备66台“移动厨房”。 截至2015年4月底,试点地区食堂建设项目学校已开工67731所,占规划数的97.93%。其中,在建2903所,完工64828所。开工面积达2530.09万平方米,占规划数的97.19%。其中,在建151.88万平方米,完工2378.21万平方米。重庆、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西藏、陕西、宁夏等地学校食堂项目完工率超过95%。 (二)严格规范管理,“两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各地按照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层层建设责任体系,严格规范管理,将确保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作为计划实施的重中之重。 一是普遍实行原材料“四统一”制度。各地普遍落实粮油等大宗原材料政府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的“四统一”制度,全面实现政府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原材料质量。贵州鼓励各县实行全部原材料“四统一”采购,只允许少部分鲜活产品、零星原材料由学校自行采购。安徽12个试点县课间餐食品全部采用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供餐企业,普遍采用由质检部门出具检验单、工商部门核发出库单、物流公司出具保证单、接收学校出具验收单“四单制”管理模式。广西部分市县探索成立由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清算小组”, 5 负责食品采购、登记、验收等工作。青海互助县制定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定价办法,每两周对大宗物品随行就市进行定价,确保价格公开公正。 二是积极探索安全高效食品配送方式。重庆彭水县引入高校后勤集团,组建专门服务公司,统一负责全县农村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江西兴国县为学生营养餐食材加工配送服务中标企业提供低价租赁土地,帮助企业建设营养餐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和现代化流水生产加工厂房,实现食材生产、加工、配送“一条龙”服务,既保障了营养餐食品安全,又依托种养基地带动农户增收。陕西宝鸡市建成6个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为17000余名学生集中配送营养餐。 三是大力推进食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河南实行中小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分,广西南宁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合格学校考评。吉林建设“阳光厨房”,在学校食堂安装监控设备和专用软件,对原料配送及食堂操作等各环节进行全方面监控。安徽省规定学校领导必须提前用餐“试吃”。湖北罗田县实行食谱、配送、标准、餐数、管理“五统一”,印制用餐签名册、留样记录等“三册十表”,有效提升学校食堂保障、管理和服务水平。青海乐都区制作学校食堂餐厨垃圾流向表设计新颖,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落实“校财局管”规范资金管理。各地严格执行财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普遍实行“校财局管”和受益学生实名管理制度。在 6 此基础上,贵州等地还利用学籍系统进行实名制管理,湖北红安县对营养餐实行单独分科建账,贵州西秀区协调人民银行为各校设立食堂专用账户,湖北房县实行“专人专账,专款专用,一周一汇总、一周一公示”制度,安徽寿县经费管理实行“日记、周核、月结”制度,保障资金安全。 从督导情况看,各地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态势总体良好,专项资金的管理比较规范。计划实施以来,全国没有发生一起大的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事故,偶发的小事故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三)做加法添营养,“计划”内涵得到不断丰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学生“一日两餐”“咸菜拌饭”“冷饭冷菜”等状况,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吃得饱、吃得安全的目标基本实现。不少地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采取提标扩面、食育结合等方式做加法添营养,营养改善计划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是提高膳食补助标准。浙江、福建营养膳食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天5元,宁夏将标准提高到在校期间每生每天4.6元。重庆、四川在营养膳食补助外,学生家长也承担部分费用,使营养餐标准实现4+X,优化了膳食结构,其中四川昭化区每年投入近500万元,为全区1.2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周提供两顿免费肉食。 二是适度开展勤工俭学。云南省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对长 7 期保留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小学不少于5亩、初中不少于10亩地配备勤工俭学基地。2014年,全省共有6602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勤工俭学基地达到8256个,面积7.35万亩,纯收入达到3.45亿元。湖北竹溪县人民政府为学校租赁蔬菜基地600余亩,全县学校蔬菜自产率达到70%,缓解供餐运营成本压力。山西繁峙县、黑龙江龙江县、湖北罗田县部分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地种植蔬菜,既为学校食堂补充提供免费、新鲜、绿色的原材料,又使其成为学生实践教育的基地,培养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是探索进行“食育”教育。重庆彭水县组织学生自主用餐,由教师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轮流参与取餐、分餐,既节约成本,又锻炼学生团队精神和自主管理能力。内蒙古先后举办两期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在国家试点旗县学校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安徽金寨县结合大别山区饮食习惯,聘请营养健康专家,编印《青少年食育教育读本》,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确保营养健康教育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四是提升营养干预水平。重庆市为中小学配备1000余名公共营养师,充分发挥公共营养师的作用,灵活运用推荐食谱,努力为学生提供科学、营养的食物。江西赣县统一制定食物搭配菜谱,并且进行量化要求,食堂根据时令食材的不同,确定每天食谱。湖北保康县结合保康饮食习惯,制定学生合理膳食指导食谱,组织开展“最佳一周食谱”评选活动。四川 8 广元结合本土实际和季节性特点,利用广元黑木耳、香菇、核桃、荞麦等特产研制绿色、营养食谱,分片制定春夏秋冬每季2套配餐方案,并根据学生营养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食谱。 督导中发现,有的地区对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要求理解比较全面、准确,统筹安排营养膳食补助、“一补”资金、地方投入、家庭分担、社会捐助等,共同做好“加法”,有效提高了营养餐膳食质量;有的地方探索将营养餐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与膳食营养知识、饮食观念、地方饮食文化、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等相结合,初步形成“食育”文化。 (四)接受四个“监督”,社会关切得到积极回应。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将营养改善计划打造为阳光工程。201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率团对营养改善计划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近两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提案22份。截至目前,全国学生营养办主动公开展播434个国家试点县工作情况视频,展示152所农村中小学校营养餐配餐案例。各地也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接受四个“监督”。 一是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安徽建立人大政协委员随机抽查等工作督查机制。2014年,贵州邀请各市(州)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全省营养改善计划进行专题调研,陕西商洛市人大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为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江西会昌县每年均邀请县人大代表对试点学校进 9 行检查,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主动接受行政监督。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等地将营养改善计划列入全省重大民生工程,对市县政府进行目标考核。各省学生营养办均每年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专项督查,湖南、安徽还分别组织人员开展暗访,根据暗访情况进行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贵州省教育厅已先后对19个县进行专项审计。2014年,江西、湖北两地审计部门分别对本省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审计情况总体良好。 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川仪陇、古蔺、苍溪,贵州镇宁、务川、桐梓、惠水、普定,云南凤庆、马关、镇康、宾川,陕西商南、扶风、洛南,宁夏同心、泾源、彭阳、隆德、原州等20个县近1800所学校参与阳光校餐试点工作,每个上学日通过阳光校餐网公开学生就餐、带量食谱、原料价格等信息,接受网民监督。陕西宝鸡市、江西赣县等地通过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学生营养餐分发、用餐全过程,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湖北鹤峰县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开通微博,按时公示每顿营养午餐,学生就餐情况、食堂工作人员着装及操作情况、食堂清洁卫生情况等尽收“眼”底,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安全。 四是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各地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各层次、各环节的 10 监督,打造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广西每个学期都召开新闻通气会,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通报试点县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四川通过《阳光政务》热线栏目,现场督办群众热线问题。湖南学生营养办2014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咨询53人次,做到了来信必复、来访必接、来电必回、网上必答,及时释疑并宣传政策,畅通监管信息渠道。安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先后被安徽电视台报道28次、被平面媒体报道50余次,不仅广泛宣传政策意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还提高了工作透明度。 此次实地检查的各中小学校都按照要求设立学生营养餐公示栏,公布用餐学生名单、供餐内容、菜谱和饭菜价格等信息,接受学生、家长、教师、膳食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五)建立长效机制,地方责任得到逐步落实。在经历艰难起步和稳步推进两个阶段之后,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结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营养改善计划长期稳定、规范运行。 一是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各地都比照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专项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实行主任办公室、双月通报、工作调度、分片包干等工作措施,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安徽逐步建立和形成“纵向上由省级政府统筹、市级政府协调、县级政府实施、试点学 11 校执行,横向上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重庆建立食堂管理人员市、县、校“三级培训机制”和市、县、校、室“四级督查机制”,保障营养改善计划有序推进、有效实施。 二是组建专门工作队伍。四川发文要求市县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长效保障机制,落实工作机构、人员编制,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有机构负责、有经费保障、有人员推动。截至2014年底,四川有42个县(市、区)正式批复设立营养办,落实工作人员150余名。陕西延安市、安康市教育局常设营养科并落实人员编制,33个县(区)设立单独的营养办。江西兴国县、宁都县、广西恭城县、甘肃康乐县等地成立独立建制的学生营养办,核定人员编制。 三是落实食堂工作人员工资。贵州每年投入6亿多元,为供餐学校配备4万余名食堂工作人员,并将其工资、保险待遇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云南各试点县每年投入资金共2.7亿元,为供餐学校购买服务性岗位25000多个。四川66个县(市、区)落实食堂工作人员1.9万余人。广西隆安、融安等10个市(县),以及山西繁峙、安徽利辛、阜南、河南固始、湖北恩施、陕西岚皋等地也将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保障。甘肃安定区为100人以下中小学校争取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补助1180元,解决较小规模食堂工作人员紧缺的困难。 12 四是建立食堂运行经费保障机制。重庆将14个试点区县学校食堂运行经费纳入市级预算,按照生均每年80元的标准对实施范围内各学校进行补助,2013-2014年,市级财政解决食堂运行经费1.39亿元。宁夏安排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618万元,为试点学校提高生均公用经费60元,减轻因学校食堂水、电、煤等开支增加造成的学校公用经费压力。宁夏还设立营养改善计划陪餐教师补助专项资金,惠及1.1万名教师,陪餐教师与学生统一用餐,既解决为学生分餐教师的就餐问题,又加强对学校午餐质量与安全的监管。 从全国来看,部分地区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等客观困难,鼓励市县稳妥创新,积极推广成功经验,落实地方责任,较好的解决了专职工作队伍、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和食堂运行经费等突出问题,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关系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覆盖面广、涉及人数多、情况复杂,又是从最贫困地区起步,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对照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系列政策要求和广大学生的热切期盼,还面临着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两个安全”仍存隐患。一是少数地方没有严格落实 13 招标采购要求。督导中发现个别试点县大宗原辅材料未实行集中采购。二是部分学校食堂管理不够规范。各地都存在小规模学校食堂未达到餐饮服务许可要求问题。有的学校负责人陪餐、样品留样、卫生消毒、原辅材料存放等要求落实不到位,个别试点学校存在采购的蔬菜发生霉变问题。三是一些地方未实行营养餐资金专账核算,少数学校食堂财务人员使用个人账户进行资金管理,个别地方在审计中发现学校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套取专款的问题。四是不少地方未按要求使用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核报受益学生数,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缺乏保障,个别学校存在虚报受益学生人数问题。 (二)供餐模式转变较慢。一是少数地区学校食堂建设进度比较缓慢。二是部分地区完工学校食堂未及时交付使用。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已完工食堂建设项目的学校达到64828所,已交付使用的学校为58018所,还有6810所学校食堂因竣工验收手续、厨房设施配备等原因未投入使用。 (三)食堂运转压力较大。一是学校食堂人员工资缺乏长效保障。未多数试点县未按要求将食堂工作人员待遇纳入财政预算,普遍存在食堂工作人员工资挤占学校公用经费,以及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率高、业务培训少、素质难以保证等现象。二是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各地普遍存在教师除组织学生用餐外,还兼职食堂工作,从事食品采购、 14 验收、出入库、登记造册、帮厨乃至炊事员工作的情况。 (四)政策理解存在偏差。一是部分地区存在“挤出效应”。有的地方、学校和学生家长将营养膳食补助片面理解为免费午餐,有些地方自试点以来,所有费用由政府负担,家长原来的伙食费支出完全退出,影响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的效果。二是有的地方期待中央“包打天下”。面对在县城就读农村家庭学生、农村小学附属学前班幼儿、省贫县农村学生未纳入国家试点膳食补助范围等问题,期待中央一步到位扩大国家试点范围,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只管吃饱不注重营养健康。部分学校缺乏专业营养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对营养配餐知识了解较少,膳食搭配不科学、不营养。有的学校课间加餐内容单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采购不健康食品等问题。多数学校未将营养餐和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四、督导建议 (一)牢固树立红线思维确保“两个安全”。各省要组织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学习培训,督促试点县对原材料采购、食品配送、食材加工、学生用餐等各环节食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落实大宗原材料“四统一”政府采购要求,严格执行供餐“黑名单”制,进一步提升营养餐食品安全水平。要加强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严格审核各试点县报送的受益学生人数。要指导试点县规范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坚 15 持透明操作,定期开展专项审计。 (二)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各省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试点县加快学校食堂建设进度,抓紧办理已完工学校食堂竣工验收手续,及时配备厨房设施并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用一个,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参与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积极争取免费午餐和厨房设施设备捐助等学生营养改善公益项目。 (三)切实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省要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各试点县足额配备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并将人员工资待遇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稳妥推进地方试点,确保新试点县具备供餐条件、落实工作人员和经费、配齐食堂供餐人员,鼓励将有需要的试点县将小学食堂餐厅及厨房设施设备向附设学前班、幼儿园开放,引导有条件的试点县将在县城就读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纳入覆盖范围。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支持试点县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建设配餐中心、引入大学后勤集团等途径,解决用工和管理难题。 (四)准确理解和落实有关政策。各省要全面、准确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要求,引导各试点县统筹膳食补助、“一补”资金、地方投入、家庭分担、社会捐助等,做加法添营养,防止出现挤出效应。要加强营养配餐指导,充分利用“学生电子营养师系统”、“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等工具, 16 指导试点县结合当地特产和饮食文化,制定营养均衡、种类丰富的食谱。要探索开展公共营养师培养培训,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县为学校配备专兼职营养师,总结推广试点县营养健康教育成功经验。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谢沂楠) 相关阅读篇二:营养改善计划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青少年是含苞待放的希望之花。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心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2011年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破土而出。四年来,营养改善计划这颗幼苗在阳光下,和孩子们一同茁壮成长,既滋润着孩子们的营养健康,也被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所滋润,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结下累累硕果。 3160万名学生受益。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13.3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实施范围,3160万名学生享受每天4元的营养膳食补助。其中,699个国家试点县(含兵团19个团场)的9.2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受益学生达2132万人,真正体现了“雪中送炭”。 2455万平米学校食堂建设项目竣工。为有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专门安排30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试点地区 17 6.9万所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建设面积达2603万平米。目前,6.4万所学校已完成食堂项目建设,竣工面积2455万平方米,竣工率达到94.3%。据统计,国家试点县采用学校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从53.5%提高到67%,学生就餐条件明显改善。 1705亿元资金投入。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191亿元,用于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其中,营养膳食补助资金598亿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93亿元,食堂建设专项资金300亿元。地方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14亿元(含“一补”资金)。在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资金的投入,落实为广大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得。 0起重大事故。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15个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实施细则、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食堂管理、实名制管理、信息公开公示、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应急事件处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堂建设等10个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试点学校以及供餐单位的职责,为营养改善计划保驾护航。计划实施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大的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事故,偶发的小事故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3大成效。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第三方监测报告,认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取得了三个方 18 面成效:一是学生一日三餐的比例升高,反映“吃不饱”的学生减少;二是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贫血率下降;三是学生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中小学生发生感冒等疾病减少,出勤率增加。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学生营养部门将紧紧围绕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持之以恒坚持规范管理,让农村孩子吃得饱、吃得安全、吃得营养,为“希望之花”绽放提供“养料”,打好基础。近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欢迎媒体记者报名参与,共同努力,把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民生工程打造为“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篇三:营养改善计划 位于六盘山下的宁夏隆德县联财镇中心小学,地处隆德县城最西端的渝河川道区。过去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习惯影响,不少家庭大多是早晚两顿土豆面,只有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才吃几顿肉菜,大部分家庭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早上喝一杯水、啃几口干馍馍是常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路途较远的孩子中午回不了家,就在学校吃一点自带的馍馍将就一天。直到5年前,国家启动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每个孩子才有机会吃上营养可口的饭菜。 当前,青少年学生占我国人口比例约20%,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19 2011年,为改善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15个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五年来,营养改善计划从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做起,为广大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正实现了为学生添营养,为民族铸希望。 制度先行,确保孩子们既吃得上、吃得饱,又能吃得有营养、吃得安全 “铃铃铃铃……”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堰河完全小学的校园里响起了清脆的下课铃声。五六分钟后,四年级的乐乐和妞妞已和往常一样拎着两个篮子快步走向教室。篮子沉甸甸的,里面装着一盒盒摆放整齐的牛奶。据该校负责人介绍,自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孩子们课间加餐的基本搭配为学生奶+蛋糕或学生奶+鸡蛋。 为了确保孩子们吃得营养又安全,营养餐有着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卫生制度。除了奶蛋肉蔬均由专人按照严格的标准负责看管外,在堰河完全小学学生食堂厨房入口的更衣间,每一个进入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要完成更换衣服、佩戴一次性口罩、洗消等一系列操作。从配送开始,学校每天每发一份牛奶都会有专人负责记录,包括领取人、发放的牛奶批次等详细信息,奶样还会留存24小时以备检测。 据了解,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初,就始终坚持以高标准 20 严要求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教育部联合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原卫生部等15个部门,先后组织制定了实施细则、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食堂管理、实名制管理、信息公开公示、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应急事件处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堂建设等10个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了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试点学校以及供餐单位的职责,规范了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一起步就定好了规矩。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用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组织经过实地考察后,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为推进学校食堂供餐,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了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解决试点学校就餐条件差、食堂缺口大、供餐能力弱的问题。截至2016年6月,试点地区共完成食堂建设项目近6.8万个,新建、改造面积2544万多平方米,有力推动供餐模式向学校食堂供餐转变,试点地区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达到74%。 为确保每一份营养餐都吃得安全,每一块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在实施过程中,各地都按要求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与试点学校、供餐企业等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对供餐企业实行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并落实了 21 学校膳食委员会、校长(教师)陪餐等制度,并定期组织对试点地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专门制定了公开公示办法,把每一个环节都放到阳光下“晒一晒”。全国学生营养办还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建立了专题页面,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并展示各地实施情况,2015年,又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阳光校餐”项目试点,试点学校的老师利用手机APP,直接将营养餐实物图、学生就餐图和饭菜用料、价格等上传到阳光校餐网,确保学生吃得放心、安全。 营养改善计划陪伴了数千万中小学生的成长,基本消除了农村学生饿着肚皮上学的现象 五年来,营养改善计划陪伴了数千万中小学生的成长,基本消除了农村学生饿着肚皮上学的现象,明显改善了学生在校吃不上热饭的状况。已经有29个省份的13.7万所学校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超过3360万。 同时,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社会反响良好。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作为第三方开展的跟踪监测结果,试点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发生了积极变化,身高体重有所增长、身体素质有所改善、贫血率明显下降,营养不良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家长和老师们都说,孩子们吃得比以前好,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更好了,学习意愿和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养成了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参加体育运动的活力也 22 大大增强了。这项计划顺应了群众期盼,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高度认可和热烈拥护。 此外,计划对试点地区发展起到了有效带动作用。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16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国家试点、奖励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和补助困难学生,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按照目前的标准,国家给每生每天4元膳食补助,寄宿生加上“一补”后达到每天8—9元,基本能够解决贫困学生在校吃饭问题,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不少地方一方面鼓励试点学校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确保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营养改善计划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而且是从最贫困地区起步,基础条件比较差,管理能力比较弱,又没有先例可循,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介绍,“一是地方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工作机构不健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率高,责任心不强,影响了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二是食堂供餐推进较慢。个别地区食堂建设工程进度缓慢,部分地区食堂建成后未及时投入使用, 23 没有积极克服困难,发挥食堂作用,为学生提供完整午餐。三是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个别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食堂晨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学校食品储存室达不到规定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四是资金安全存在风险。一些地方没有严格落实招标采购规定,部分地区专项资金结余量较大。” 为此,下一步将推动相关省份进一步扩大地方试点范围。今年启动扩大地方试点工作,围绕“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的目标,确保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同时,督促试点地区将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落到实处,确保所有学校食堂持证经营,进一步提高食堂供餐的比例,改进小伙房供餐条件。将政府采购、集中招标落实到每一笔大宗原材料采购,严把“入口关”,坚决阻止不合格企业参与。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让任何单位、任何人不能从孩子嘴里“揩油”,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并大力推行“阳光校餐”。借助“阳光校餐”项目大数据平台,提升政策透明度。还要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加强科学配餐指导,让学生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篇四:营养改善计划 篇一:中国营养改善 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 24 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25 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要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进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供给 ,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的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 26 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 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 490-500 大豆 17.8 肉类 68 禽蛋类 22 奶类 8 水产品 40 油料 25 糖料 90-110 蔬菜 260 水果 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27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现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 28 发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展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29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分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方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类和牛羊肉的比重 30 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31 在适度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32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篇二: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一、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 33 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 34 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时机,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使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为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 通过保障食品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35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490,500 大豆17(8 肉类68 禽蛋类22 奶类8 水产品40 油料25 糖料90,110 蔬菜260 36 水果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际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37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发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 38 强其开发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 39 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40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应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 41 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二十三)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42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供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二十四)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二十五)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1(加强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43 2(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做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3(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4(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一、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 44 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WwW.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营养改善计划)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时机,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 45 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使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为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 通过保障食品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 46 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490,500 大豆17(8 肉类68 禽蛋类22 奶类8 水产品40 油料25 糖料90,110 蔬菜260 水果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 47 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际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发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 48 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发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49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 50 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应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51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52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二十三)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供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3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二十四)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二十五)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1(加强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2(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做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3(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4(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4 5(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 6(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营养宣传教育活动,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十六)评估、分析和监测。 1(在现有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营养监测系统和营养监测与信息中心,所需人员内部调剂解决,完善营养调查和评估制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将营养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做好年度监测的同时,每5年和10年分别组织一次全国中等规模的营养抽样调查和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组织与领导 (二十七)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协同组织实施本计划。卫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55 (二十八)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信息、建议,供有关方面实施本计划参考。 (二十九)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三十)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工作计划并检查执行效果。 (三十一)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有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将国际营养大会的后续行动与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有关项目相结合,争取国际上的技术和经济援助。 6(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营养宣传教育活动,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十六)评估、分析和监测。 1(在现有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营养监测系统和营养监测与信息中心,所需人员内部调剂解决,完善营养调查和评估制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将营养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做好年度监测的同时,每5年和10年分别组织一次全国中等规模的营养抽样调查和较大规 56 模的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组织与领导 (二十七)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协同组织实施本计划。卫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十八)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信息、建议,供有关方面实施本计划参考。 (二十九)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三十)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工作计划并检查执行效果。 (三十一)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有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将国际营养大会的后续行动与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有关项目相结合,争取国际上的技术和经济援助。 篇三: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量的重要指标.。 5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剂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键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 2328 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 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 和4200万儿童生 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中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忙率的升 高,进儿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忙的重要原因。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四忙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 58 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句,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目标 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51克. 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缺乏病( 到,,,,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率上升的趋势( 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和营养强化食品( 全民食盐加碘( 策略与措施 ,(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 59 发展的总体规划( 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倡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对,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对老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 60 性疾病的发生. 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对老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 篇五:营养改善计划 2014年春季实施学生营养餐 改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的意见》及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科学有效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二、内容及要求 (一)营养餐的供餐方式 本学期我校从2月17日开始供餐,学校统一进货,再由食堂向学生提供鸡蛋、牛奶、花卷、饼干,价格为县教育局确定的价格。 (二)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五级责任书,明确职责,靠实责任。 1.开学初,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领 61 导小组,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为了履行好监管职责,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并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 2.在日常工作中,分别从食品采购质量监督、财务管理、供应加工监督、宣传和档案管理四个环节负责对营养餐改善计划各环节进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主要从食品卫生和安全入手,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卫生的营养餐,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落到实处。 (三)加强各环节监管,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规范运行。 1. 严把进、收货关,确保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学校。为了把好这第一道关,由学校、食堂与营养餐各供货商签订供货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建立进货台账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审查供货单位的资质,杜绝从小商小贩,无证无照商贩处购买原料,特别是防止地沟油、劣质添加剂、过期食品流入我校。另外,学校还在各灶分别安排了一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对各灶的食品卫生和供餐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2.严格监管,按照学校加工制作环节的要求,向学生提供合格食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身穿工作服,卫生帽,各食堂购买了消毒柜、冰柜、食品留样柜,确保设施设备齐全,发挥功效。为了消毒达标, 62 学校要求各灶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用84消毒液对所用餐具按“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程序进行消毒。学校监管方面,每天由各灶监督员和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项目涉及卫生、质量、数量、留样等。 3.加强统计记录环节的监管,为学校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每天营养餐就餐结束后,由班主任负责如实填写实名制发放登记表,填写学生就餐观察登记表,作为学生营养餐具体落实结果的重要依据,也作为会计入账的重要依据。 4. 按照县上要求,我校设立营养餐资金专账,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使用。 5.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食堂管理人员职责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向家中心小学 2014年2月17日 63
本文档为【营养改善计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