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举报
开通vip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近义词】腹背受敌、山穷水尽、楚歌四面。 【反义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起死回生。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近义词】腹背受敌、山穷水尽、楚歌四面。 【反义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起死回生。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 壁:营垒,此指筑营垒,即驻扎。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 汉军:刘邦的军队。 诸侯:指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等。 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 慷慨:即慷慨,激昂的样子。 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跑。 数阕:几遍。阕:一曲为一阙。 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办)。若,你。 和:跟着唱。 项王:项羽。 何楚人之多:怎么楚人这么多。 骓(zhuī锥):毛色青白相杂的名马。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盖:超过,胜出。 如,力盖千人,力气超过数千人;其才盖京城,他的才能超过京城中所有的人。 译文 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就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是什么原因让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就在夜里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 在此时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的人也都哭了,没有谁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①,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③,田父绐曰“左”④。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⑥,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⑦,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⑧。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⑨,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⑩。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翻译: ①直:同“值”,当,趁。②属:连接,这里指跟上。③田父(fǔ,甫):老农。④绐:欺骗。⑤卒:终于。⑥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⑦刈(yì意):割,砍。⑧四向:面向四方。 ⑨披靡:原指草木随风倒伏,这里比喻军队溃败。⑩辟易:倒退的样子。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四面楚歌歌词 当年汉军抵楚营外,扮楚人声音唱歌,使楚军众人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从而军心紊乱,助汉军分尸项羽,其歌云: 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相关 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 李清照曾在《夏日绝句》里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对项王的惋惜思念和敬佩之情。 毛泽东也曾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1]风雨起苍黄[2],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3]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4]。宜将剩勇追穷寇[5],不可沽名[6]学霸王[7]。天若有情天亦老[8],人间正道是沧桑[9]。”(题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狮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杨务廉甚有巧思 原文 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投钱,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者日盈数千。 译文 杨务廉特别能搞巧妙的发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他曾经在沁州市雕刻一个木僧人,手里端着一只木碗,自动向人乞讨布施。等到木碗中的钱盛满了后,机关的键钮突然自己发动,这个木僧人就会自己说声:“布施!”全沁州市的人,都争抢着观赏这位木僧机器人。都想听听木僧人发声说话,于是争着往木碗里放钱。一天下来,这位木僧机器人可以行乞到好几千文钱。 2105鷧鸟中计 原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yi)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也? 译文 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鸬鹚(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鸬鹚们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鸬鹚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鷧鸟脱不了身了。(鷧鸟)拍动翅膀“假假”地叫着。人说:“原来是故意假的,现在还是假的吗?” 注释 鷧(yì):即鸬鹚,俗称水老鸭,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 为:做回翔:盘旋飞翔刍(chú)人:草人慑:使……恐惧、害怕束:捆绑窃:偷偷地。恬:坦然,安然的样子植:竖立;树立 去:拿走已:不久假假:拟声词故:原来 初:刚开始时。即:立即久之:过了很久 审:仔细执:抓住 寓意 鷧鸟之所以被人抓住,是因为他自以为是,不善观察,不会变通;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要仔细观察,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要善于观察,要学会变通。不会变通的人,始终都会吃苦头的。 [矫枉过正] 矫:纠正,变弯为直。枉:弯曲。过正:超过了正常限度。 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正常限度,反而弯向另一边。 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矫jiao (3)矫正矫健矫揉造作 Jiao(2)矫情 2102砚眼 原文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仆往,以一金易归。仆持砚归,公讶其不类。仆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quyu)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甚惋惜。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注释 待用:等待(朝廷)任用。既:已经。邸:官办的旅馆。金:银子。易:交换,买。向:先前。是:正确。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值:遇到。平:使动词(使意用法),使……平整。 寓意 那砚台值钱的地方正在“微凸”处,而仆人却以为是疵点,结果做了适得其反的事。他犯了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错误。 主观上认为是事物的缺点,其实客观正是它价值的所在,所以做事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四面楚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2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