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举报
开通vip

【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 不愿飘落》 第5卷第4期 2009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 Vo1.5NO.4 Oct.2O09 情怀从来不会老去 —— 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刘恩波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沈阳110011) 摘要:王向峰作为学者诗人,旧体诗与新体诗同作,已出诗集多部.他的新体诗...

【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 不愿飘落》 第5卷第4期 2009年10月 沈阳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 Vo1.5NO.4 Oct.2O09 情怀从来不会老去 —— 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刘恩波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沈阳110011) 摘要:王向峰作为学者诗人,旧体诗与新体诗同作,已出诗集多部.他的新体诗中多蕴古典情韵.从他的新诗集雪 花不愿飘落》中,能见他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在历史文化中吮吸营养,极显平常心与不了情.守望诗怀的本真情愫,以文 雅的诗语,表现了特有诗风情韵,是诗坛上特有的一份可贵成果. 关键词:情怀;感悟;历史文化;平常心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09)04—0455—04 学者为诗当然是偶一为之,不过由于生命的底蕴 深厚,情感的沉淀储存了精神的富矿,语言的训练有素 强化了优美的表达,因此他们的不经意的"客串",有 时候反而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愉悦.从前读金克木的 新旧诗集《挂剑空垄》,享受了岁月和心灵赐予的神圣 洗礼和诗情画意.在序言里,他说,"做梦的是诗人, 苦斗的是凡人,沉思的是智者."而在诗中,这三种不 同的身份其实会达到最有效的浓缩和化合.此番阅读 王向峰的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那浓淡相宜绰约有 致的诗性风格,同样令我肃然起敬,久久不忍释卷.我 以为集子中的作品大概也是对金氏那种特色认知的最 贴切的印证. 向峰先生年过花甲,犹存诗情,而且如泉源汩汩倾 泻,蔚为大观,这本身就是值得探讨的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在维特根斯坦的着名笔记里有这样的话,"智慧 是灰色的,生活和宗教却充满了色彩".也可以说,充 满智慧地看透生活的本质固然不易,更难的却是在看 透的时候仍然葆有一份敬畏和感恩之心,挽留一种永 不泯灭的诗意情怀. 读《雪花不愿飘落》,跟随着一位饱经尘世沧桑的 长者走过时间的长廊,拾取一片片斑斓的生命枝叶,望 着那上面布满的阳光,露滴,抑或残雪,你会蓦然体味 到诗歌超越时空的永恒意味. 一 ,在悠悠自然中巡礼 不必讳言,写诗是发自内心的深层次冲动,是灵魂 和外在世界的一次由衷的拥抱和触摸,这一点我们不 收稿日期:2009—05—21 作者简介:刘恩波(1968一),男,辽宁新民人,国家二级作家. 难从作者在"后记"里的自白中发现个中款曲. "2008年3月24日下了去年残冬最后一场大雪. 那一天我坐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房里正写着什么,忽见外面天色暗了 下来,先是风中飞着小雪,继而风速加大,雪片也不断 地越落越大,成了真正的鹅毛大雪.然而这些雪片却 落得异常:眼看着空中数不清的大片雪花,它们并不是 匆匆直落地面,而是片片相随地在空际横向飘摇,让人 感觉它们很是不愿飘落到地面上来,好像落地即是自 身的消亡.见此情景,我立即放下手中的笔,站在窗 前,静静地观察着窗外的飞雪,不知看了多长时间,心 中也浮想联翩,灵感顿生,我的心神已经与雪共舞共 落.这时,雪花成了我心神的载体,雪花也获得了生命 的灵性……" 作者在这里道出了他写作压卷诗《雪花不愿飘 落》的潜在动因,可谓神与物合,情景交汇,意趣相接, 从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你从高空飞落的路途,就是你生命存在的全程; 可这个过程是那样地短暂,让你来不及思索前世和今 生",向峰先生眼里的雪,被赋予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层 体悟,其实那雪又何尝不是某种人类终极的归宿.人 在自然界的轮回,生成,迁移和演化,来于尘土又归于 尘土,跟那不愿飘落的雪花何其相似,"万物归根,归 根日静",这大概也是造化的有意安排和成全. 说到底这一切的审美观照无不在寄予和承载诗人 和欣赏者那悠远旷达的胸中丘壑,从而抵达物我相契, 乘物游心的大化之境. 《旅顺口观潮》写了海潮的种种摇曳多姿的意象, ? 456?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第5卷 有着不同于前面那首诗"以物观我"的特点,它是"以 我观物",借助自然物象来分享承担创作主体的内在 心迹和审美情味. 在作者的充满想像力的视野中,海潮分别被赋予 了"矢志的磨砺者""心怀不平者""迷路者""失恋者" "诚信的君子"等迥异有趣的个性表征.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 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I使予代山川I 而言也……山Jlf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在《意境》中,宗 白华教授对此的解释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 山川I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 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 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 '意境'."同样的道理,我们读《旅顺口观潮》,沉浸在 作者对海潮的神予色授的勾勒点染之中,聆听他妙手 偶得的佳句,领略那独特而味道十足的审美意趣,我们 就获得了超以象外的人生感慨.以生动多姿的海潮借 喻人类心性和行为的诸多况味情景,表现人心中最深 的不可名的意境,是向峰先生高妙而奇崛的笔致所宗, 令人有如啜佳酿,如入宝山之叹. 吟咏自然风物,状写心底波澜,甚至体察人与物化 的神秘瞬间,构成了这部诗集的突出特点.那迷阵一 样的故乡星夜,辐射着蒙童的幻想,"没有蒙尘没有褪 色",但已是物换星移,岁月悠悠.唯独诗人心意不 老,情怀依旧.在《鸟市》中,作者意欲通过樊笼里被 囚禁的鸟来对NJL时记忆中一任本性天然流淌的"金 钟""青头""画眉""柳叶",从而取象立意,观照一种 没有被雕琢的人生,浮想不被功利纠缠的自我.至于 《琴韵》《三棵柳树》等篇,撷取身边风物,寄托生命枯 荣起落的感悟与遐想,写得平白如话,但又值得回味咀 嚼,耐读耐品,是诗人内心款曲的表露和确证. 二,贴近历史和文化的脉搏 作为资深的文化学者和美学家,向峰先生的诗歌 当然离不了历史这棵大树,更无法拒绝人文意识的光 照和濡染.如果说回返大自然,谛听其中的生命律动, 是在精神的横向坐标上捕捉心音的汩汩流淌和奔泻, 那么系意名山大Jll,叩访先人遗迹,触碰历史烟雾里隐 现的精神之谜,打捞浮华和沧桑背后的人性症结,便是 在价值的纵向上开拓挖掘,从而接通历史和现实的有 效门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 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 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 高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写作应该是主客 浑然一体,打成一片,是意象和心境的绝妙化合. 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一直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 这种关注主体内心情怀,又不脱离社会,自然之道的见 识和实践,一直延续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但 是,最近若干年来,由于过分夸大个体私语的比重和分 量,无限地排斥所谓宏大叙事和抒情,使得诗歌的可读 性,可诵性和亲和力都大打折扣.因为读者对发生在 眼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细节,若不能产生感同身受 的强烈共鸣,则这种话语方式基本上属于自言自语或 者孤芳自赏的范畴.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受西方文论的 影响,尤其对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尔特标榜的那种 "零度写作"或者"可写性文本"意识推崇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这在诗歌领域的表现就是个人话语的无目 的性,隐私性和拒绝阐释现象的泛滥成灾.人们大言 不惭,一意孤行地实践"怎么都行"的写作策略,从而 使得诗歌的语言,意味和境界一落千丈,惨不忍睹.' 向峰先生的新诗大体承接了古典传统和现代诗主 流的余风流韵,并有自己的拓展和发挥.我们不妨这 样认为,其作品符合节律之美,抒发内在情怀之真,挖 掘人性历史之深刻,都值得诗坛为之瞩目和研究. 《走进沈阳故宫》是作者感悟历史沧桑,体味岁月 流变之峥嵘气象的一篇佳作.诗人通过凝望那一片纪 念碑式的雕栏玉砌殿阁楼亭,被尘封土掩的遗物,蓦然 想及那一段铁马金戈的历史,"进行回闪性地诉说和 论评."数百年悠悠事,得失寸心知."漫长的岁月力 量无穷,几乎把什么都能消解平衡.""一代王朝的特 权和皇统,统统地被送进了历史的漩涡."抚今追昔, 作者的笔触在是非功罪,独享共享,时间命运等核心意 念上闪展腾挪,议论风生,颖悟联翩.篇末落笔到对文 物保护的呼吁,"你我他都是历史的常在主人,可知保 护这珍贵遗产的责任有多重!"历史的追踪和感慨,收 束到贴近现实的人文关怀,这就构成了此类诗歌的鲜 明特色. "做梦""苦斗""沉思",金克木对人的生动涵盖 其实可以用来理解许多历史人物的生存坐标.叔本华 在他的书里,也曾经总结过这样有趣的意思,说人生的 头40年提供正文,后来的日子是增写注释.向峰先生 有两首诗,一为《大足县释迦涅架石雕》,另一为《题 (庄子)》,都是有感于人生苦境及其超越的感悟和勾 勒的.前者由佛祖寂灭后的安然睡相映衬了人间的纷 扰,并且点染出佛教的真意是:修持如镜之心性,摆脱 第4期刘恩波: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 声色沉沦后联结的那一串串苦果.觉行圆满才能自性 本真.在后首诗中,作者从庄子梦蝶的典故生发开启, 说庄子放浪形骸于大化之外,得到了朴素之真和自然 而然别无所求的生命真浠j释迦和庄子都是苦斗苦思 的典范,他们的梦想最终是在人性的觉悟和逍遥游中 得以实现的.我们姑且可以把向峰先生的此类作品称 之为理趣诗,就其意在笔先,不以意象而以哲理见长而 言,但它们同时又不是概念化的,那里面融人了丰厚的 人生观感和深层体验.在《在中会寺寻访严诚法师》 中,作者又一次开启了佛性的真如智慧,在那里未了的 冥顽,自执的负担,都会因为一种超脱的因缘豁然开 释.山,树,风,云,连同严诚法师当年讲法的时空意 象,带给我们惟恍惟惚的生命美感,常萦心怀. 出世间又在世间+儒道互补,庄禅融汇,览四海于 一 息,观古今于一瞬,在那里面承载和容纳无尽的心灵 回音,是向峰先生许多咏怀古迹古韵,先辈文人墨客作 品的价值基点和法乳.收在《古今风流》和《系意山 川I》两辑里的文字,曲径通幽,堪为佐证. 《过屈原庙》及《过泪罗江怀屈原》借着行旅上的 造访之机,睹物思人,凭吊先贤,生发对浊世清流的一 股敬意还有一腔遗憾.诗人走进了秋风洗染的庙宇, 由秋风和江流的涤荡和冲刷,抒发对世道和历史的不 平之意,"造化独赋予你的德能,却淹没在嚣嚣谗口 之中,难道从属于诗人的气质,都是仕途经营者多余的 本性?"继而作者笔调一转,想及屈子在《天问》中问及 天地鬼神的170多个旷古疑问,觉得至今许多问题还 难以解决."人何以直,世何以清",这是作者坚决又 无奈的追索,但也是在精神旅途上无数思想家和诗人 的普遍心结所在,让人感触于天地的自然流变和世道 沧桑中弥布的生命情怀从古至今地沿袭和承接着.而 屈子投身于滚滚江流中的纵身一跃,连同他举世皆睡 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超越性灵,在作者眼里"锻 造了千载不减热度的诗魂,示人以诗该怎样做路该怎 样行"的生命价值感的浓缩和积淀. 《采石江边怀李白》《谒杜甫草堂》《香山自居易 墓》,则是分别与唐朝三位伟大诗人进行心灵对话的 三篇力作.它们透过历史遗迹的写照,抚触人生忧患 和诗意美好的两极断裂现象,洞察了命运的不公,历史 的迷离和人性的脆弱.以及人类生生不息的对爱和渴 望的追求与理解三位诗人对人类的大爱毕竟超越了 时间长河的流淌,超越了不幸的身世和 体制 财务管理体制半导体制程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 的羁绊,在 后代的无数知音的激赏和感动中确立了诗魂的坚实永 久的价值意义. 由于作者熟读经史子集,加之深谙历史人文的兴 替变幻的审美视角,辅之以多姿多彩的人生行踪,则他 笔下系意山JJI浸润自然,造访历史传奇的诗作,也就获 得了立意不俗,超拔不群的生命感,价值感,还有形象 感. 《登北固山》追踪千古烟云里的生命幻灭,兴衰更 替,还有浮世沧桑,道出作者心底的感慨与浩叹,"我 问见证赤壁鏖兵的流水,我问山上当年留下的亭台,浩 荡的江声径直无语东去,从不管谁是英雄,谁家成 败."这是中国诗人自古以来就有的情怀,多少兴亡 事,都付笑谈中的超越和达观,理会和豁然. 向峰先生这些贴近历史和文化脉搏的作品,境界 开阔,立意高古,取超拔洞然的气韵,抒旷达优雅的情 致,将个人的感受融汇进诗歌传统的大写意中,达到了 别开生面,推陈出新的审美效果.用现代语言写出了 古典的情怀和斑斓的生命气象 三,沉浸生活细节的平常心和不了情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诗意,关键是看诗人 如何寻求和截取灵感的瞬间,将其凝固化,审美化和诗 化.《雪花不会飘落》中有许多诗作诉说友谊亲情,抒 发个人的一己之见,表达对重要事件的介入和领会,甚 至写身边的琐事细节,但由于视角独特,取材别致,运 笔多彩多姿,而给我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南湖老屋》围绕着,幢破旧的"三无"老屋—— 作者住过3O年的一所老宅,深情追忆起当年在寒伧不 堪环境中亲朋故旧的默契相与,笑语欢声,流年形影, 说"那时种下的爱.即使在人情如纸的今天,也总是在 滋润着心田."家是心灵停泊的岸,而不管如何破旧困 苦,那老房子就是用来收留亲情和感动的港湾.作者 "多少憧憬在这里升起,多少期待在这里伸延,在这里 我认识到,只有找到追求不尽的追求,那才能真正拥有 明天."物与心合谓之默契,人与居住地的亲密相与就 超越了外在的不堪和零落,这大概也正是海德格尔在 形而上意义上命名的"诗意的栖居". 《梦中乡路》是一个离家已久的客游者去寻找记 忆中的家园的情感歌谣.故家那破旧的草房,尽管漏 雨透霜,"仍然不减它磁力的吸引."县城熟悉的南门, 岔路口,早已作古的父母,消失了生命行踪的亲朋故 旧,是既欢乐又辛酸的安魂曲,在作者的心弦上久久徘 徊激荡,焕发出无言感恩的乐章."今天我只有故家 的记忆,和比现实更牵情的记忆中的梦."闻听此语, 令人唏嘘惋叹,低回不已. ? 458?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第5卷 《寄给"敬礼男孩"郎铮》是作者在第一时间对汶 川大地震这一重大事件的侧面书写.主人公郎铮从幼 儿园的废墟里被救出,躺在一块简易的木板上,抬起右 手向营救他的解放军叔叔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作者 由此情景生发开去,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 了一位古稀老人对生命的真心礼赞和敬重,"你在灾 难中的领悟",给我们所有人送去了不可多得的人生 洗礼.是孩子的纯真和灵魂的美丽,让我们感动的时 候总是能油然想起那抗震救灾中难忘的日日夜夜.诗 人艾青曾经说过这样的恳切之言,"现实没有艺术,还 是现实.艺术没有现实,没有艺术." 我觉得《雪花不愿飘落》里的许多诗作,正因为紧 紧依贴着现实人生的行踪和时代变化的步履,勾勒描 绘,体察人微,将美的文字融汇到丰富的情感体认中, 才获得了丰满浑厚的艺术可能. 四,守望着诗歌的本真朴素 不必讳言,向峰先生的新诗创作,完全依傍于现实 主义的广阔河床,在那上面吸纳和收获了万千气象. 当然,随着当代诗歌朝着纵深方向的发展,各种领异标 新的探索已经把写作的诸多方式与样态推向了无所不 用其极的境地.与这种不断生成新形式的潮流相逆, 他却是将中国古典和现代诗的某些元素结合起来,以 守望者的姿态,扞卫着内心的艺术情感和信念. 与朦胧诗相比,他不追求超验,象征,或者奥妙的 语言组合.与第三代诗人的口语诗相比,他又远离了 过分口语化的粗犷表达.他写的是地地道道的自由体 诗,但其内在的节奏感令人想起当年闻一多和何其芳 不离不弃的跳荡有致的诗歌之舞. 他遵循着诗歌"必须有文学性,词语陌生化,不能 是'自动化'的公共话语;必须有情思格调和内在节 奏,不能无法解读和欣赏."他赞同德国哲学家康德所 言,"一切自由艺术里仍然需要某些强制性的东西,否 则使作品有生气的精神,就会完全湮没躯体而化为虚 空."诗歌写作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是戴着镣铐 跳舞.唯其如此,他的新诗作品就给我们带来了语言 上的清新,格调上的优雅,节奏上的悦耳悠扬. 当然不是他的所有作品都做到了思想和形式上的 契合.不过,从总体上看,向峰先生的新诗创作,打破 了那种过于追求精雕细刻诗风的局限,同样也走出了 口语诗的耽于肤浅和简单化.这是对诗歌本真和朴素 本性的打磨和坚守. 诗歌其实和其他艺术一样,不只是情感的表达,而 是对自身传统和底蕴的继承与蜕变.譬如他的自由体 诗里就有古典中国文化的影子,如写李白杜甫的那些 咏怀之作,可谓现代意识和古代情蕴交相辉映.再如, 有些作品带有一定的民间歌谣的印记,如《听唱(走西 口>》里面的句子,"相思侣秋水望穿期何日,怎能够找 到自己的家门口?体验中一寸情思一寸苦,流落中一 梦未醒竞白头."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样的 风格在时下只适于默读的诗歌环境里,的确久违了. 朴素,单纯,集中,明快,曾经是艾青晚年诗歌美学 的浓缩和概括.这用来理解,回味和研读王向峰的新 诗作品,或许同样是一个方便法门. 《雪花不愿飘落》比较完整而深沉地纪录了一位 由壮而老的诗人的情感片断和诗性瞬间,语言朴实典 雅,形式活泼多姿,情趣不拘一格,偶用古典而不落言 筌,时用口语而不失韵致.人到暮年而诗兴不减,情怀 绵绵,诚可贵焉. Feelingsneverbecomeold —— ReadingcollectedpoemsofWangXiangfeng SnowflakeisnotReadytoFlake LIUEn—b0 (LiaoningProvincialArtResearchInstitute,Shenyang110011,China) Abstract:Asascholarpoet,WangXiangfengcreatesnotonlyold—stylepoembutalsonew— stylepoem,haspub— lishedmanypoemcollections.Hisnew— stylepoemsalwayscontainclassicalcharm.Fromhisnewcollectedpoems SnowflakeisnotReadytoFlakeCanfindthatheunderstandslifefromnature,sucksalimentationinhistoricalculture, showsmuchhiscommonpsychologyandfeelingswithoutend,realsentimenttokeepwatchpoet'sfeelings,displays specialpoemstyleandcharmwithelegantlanguage,itisaparticularandvaluablefruitinpoeticcircles. Keywords:feelings;understanding;historicalculture;cotnlnonpsychology
本文档为【【doc】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3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