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

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

举报
开通vip

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 从变态心理学的冲动型人格障碍角度探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 李晨曦*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应用心理学系,重庆,20090512267) 摘 要 目的 从冲动型人格障碍(主动攻击型)角度探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成因。首先,明确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及特点。其次,介绍激情犯罪的定义和归纳激情犯罪的特质。最后,从青少年激情犯罪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及犯罪的共同特点,浅析得出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一些原因及预防建议。 关键词 冲动型人格障碍 青少年 激情犯罪 原因 预防 前 言 如今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不容...

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
心理学研究方法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李晨曦 从变态心理学的冲动型人格障碍角度探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 李晨曦*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应用心理学系,重庆,20090512267) 摘 要 目的 从冲动型人格障碍(主动攻击型)角度探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成因。首先,明确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定义及特点。其次,介绍激情犯罪的定义和归纳激情犯罪的特质。最后,从青少年激情犯罪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及犯罪的共同特点,浅析得出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一些原因及预防建议。 关键词 冲动型人格障碍 青少年 激情犯罪 原因 预防 前 言 如今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犯罪年龄年轻化,犯罪类型日趋多样化。激情犯罪已是青少年犯罪中重要的部分。我试着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已冲动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出发点探析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一些因素,以及提 出一些预防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措施。 1 冲动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类具有要进行某些行为的强烈欲望并付诸实施的精神障碍。由于发作过程中其有突发型,类似癫痫,故它又叫癫痫型人格。这种人往往在童年时就有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往往因微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会突然爆发强烈的暴力行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从而造成破坏和伤害他人。 1.1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2 激情犯罪 激情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挫折攻击型”犯罪,而在中国,激情犯罪的概念可以更加宽泛,一般被认为是当事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而产生的犯罪行为。其主体多为青少年。 2.1 激情犯罪的特质 激愤、暴怒、恐惧、狂喜、绝望等都是激情状态的表现。激情的强烈性、短暂性、暴发性等特点决定了受激情状态支配的激情犯罪的特点:突发性、短暂性、暴力性。 2.1.1突发性 激情犯罪的突发性意味着激情犯罪必定是非预谋犯罪。激情犯罪与一般的非 1 预谋性质的“临时起意”犯罪不同。“临时起意”,在学理上称为顿起故意、事中故意或偶发故意,指:“行为人非经预谋,临时起意危害社会或不特定的他人的故意心态。”所以“临时起意”的犯罪是指没有经过预谋,在特定的情景中临时产生犯罪故意,并在其后的比较短的时间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非经预谋、临时产生犯意”这一点上,激情犯罪与“临时起意”的犯罪是相同的,可以说激情犯罪都是“临时起意”的犯罪。但临时起意的犯罪,却大多不是激情犯罪。因为在大多数的“临时起意”的犯罪中,并不存在行为人受激情支配、控制的情形。两者的区别关键看外界刺激是否导致行为人的激情状态并激发犯罪。由于愤怒是激情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所谓的“激愤犯罪”其实就是激情犯罪。 就犯罪诱因而言,激情犯罪源自于某种特定的外界刺激,但这种刺激不具有道德评判价值,无所谓是非对错。因为作为激情犯罪心理基础的激情,“通常由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矛盾愿望的冲突,过度的压抑或兴奋所引起”。外界刺激是否会转化为激情具有主观性质,不存在统一的客观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重大事件、矛盾愿望、压抑或兴奋都具有个人主观性。因此激情犯罪无需以被害人的过错或重大过错为前提。 2.1.2短暂性 激情犯罪的短暂性意味着激情犯罪必定是行为人在遭受刺激后迅即产生犯意,并立刻、即时实施犯罪。在犯罪人受到刺激和实施犯罪之间不存在足以使激情冷却下来的时间差,表现为冲突与案发在时间上的同一性,即行为人是在与被害人的冲突中作案,而不是冲突结束后又返回作案。作案凶器也是的同前注的在冲突现场随机抓取,而非事先准备。也正因为如此,激情犯罪的冲突地和案发地表现出同一性。 2.1.3暴力性 激情犯罪的过程也就是激情释放的过程。激情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当激情以暴发式释放时,其力量是巨大的。因而激情犯罪人内心激情的发泄总是暴力的。基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人在激情状态下可能犯罪也可能不犯罪,但一旦犯罪,则一定体现为暴力。非暴力犯罪的背后可能是情绪因素,但一定不是激情。在激情犯罪中,暴力指向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由于导致激情状态产生的原因往往与特定的人有关,指向特定的人实施暴力有助于情绪的发泄,因此,激情犯罪多表现为伤害和杀人,且手段凶狠、残暴、不计后果。行为人在作案中发泄怒火,直到被害人死亡或者怒火发泄完毕才住手。激情状态未必导致犯罪,但有暴力倾向的人显然更易激发激情犯罪。 3 青少年激情犯罪 3.1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共同特点 从犯罪动机上看,其形成的时间极短,都是在瞬间突然发生的。从调查中发现,他们事先并没有特定的目标及作案动机,常常因为一种极为单纯的欲望顿生犯罪动机,即刻实施。 从犯罪主体上看,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道德修养差、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青少年在情感上活泼、变化多端,但容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 2 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一件小事极容易使他们产生激情而导致犯罪。无业或下岗在家以及农村中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青少年激情犯罪的较多。 从犯罪的起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多数是因为被害人的语言、行为不当所引起的,事先没有预谋,犯罪人一时冲动丧失理智进行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被害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犯罪的后果非常严重,直接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多为恶性犯罪,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在“激情”犯罪案件中,属杀人、抢劫、伤害、强奸等恶性犯罪的占多数。 3.2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成因 3.2.1社会的原因 不良信息的影响。由于文化管理市场的疏漏,现在的一些电视、图书、互联网等,充斥色情、暴力的内容,对尚处于生理发育阶段,缺乏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犯罪诱导。 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学校附近的桌球室、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常常吸引孩子们沉溺于玩乐和赌博之中,有些不法店主更是采用赊账、以物抵账等方法,成为助长孩子们无钱时去偷去抢的诱因。 不良交往的影响。辨别是非能力差、抵制能力较弱,使得孩子们受到同伴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3.2.2心理原因 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 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3.3家庭原因 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 3.2.4个人素质原因 据调查,在“激情”犯罪案件中,小学文化程度者(有的甚至是小学辍学)往往占绝大多数。有的犯罪行为人仅能写自己的名字,这样低的文化素 3 质,对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都难以理解,更不用说让他们去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这类青少年大多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自我控制能力差,遇事爱冲动,不计后果。 3.2.5学校教育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激情犯罪问题突出足以说明学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目前“升学教育”涵盖了一些学校教育的大部分内容,素质教育近为空谈,青少年学生除了专业学习还是专业学习,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加之他们接触社会较少,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经不起挫折打击,一受刺激,就扭曲变形,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2.6普法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是青少年激情犯罪又一重要原因。 3.3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预防 3.3.1净化外界环境,消除不良因素 外界不良因素诱发和自我抑制失控的相互作用,是激情违法犯罪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因此,要大力净化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满足青少年正当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律常识和道德教育。 3.3.2发展社会化教育,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必然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社会学教育,把人的社会化作为自我适应社会,预防和减少社会越轨行为的有效措施。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对外界环境与主观愿望、社会化与个性区分、鉴别、选择、控制、调节的过程。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思想意识的最高调节器,对其心理活动起支配作用。如果社会适应性出现障碍,将直接影响心理各因素的协调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必然出现病态心理和不健全人格,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潜在隐患。 3.3.3注意心理卫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 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对其是否能够自觉抑制不良环境的侵蚀有重要作用。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预防激情违法犯罪心理的基本环节和措施。要促进青少年个体形成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且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以及变化的客观环境,达到心身和谐,使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3.3.4克制冲动情绪,避免不良后果 要引导帮助青少年做到:控制不良情绪;在情绪即将发作时,可以用 4 一种机械动作如心中默数来延缓其发作的时间。学会心理按摩;心理按摩的方式很多,听音乐、做操、打拳、散步、郊游、垂钓、爬山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人们在参加这些活动时,注意力被分散,紧张情绪被缓解。而越是处在竞争性强、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越要注重心理按摩,让不良情绪适时得到疏导。学会冷静处理;在怒火中烧时,“逆向思维”有助于冷静。“回头想”可以把自己的思维从愤怒中拉回,使自己考虑到问题的其他方面。这样,青少年的头脑就会转为冷静,较为理智,避免做出过激的举动和后悔莫及的蠢事。而最重要的是,在怒火已经产生时,更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行为的失控而产生危害他人的事情。 参考文献 (2011).激情犯罪不宜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法学,05(01). 陈和华. 巴特尔,杨波. 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姚本先.(200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 姚峰.(2011).早期环境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01 (0085):1672-0598. 李虹,陈石,张宜彬.(2008).变态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玲.(2011).变态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雪.(2007).人格心理学.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年12月15日取自#3 201年12月15日取自 5
本文档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李晨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8-02-02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