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

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

举报
开通vip

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试内容: 1、基本知识、 2、教学方案设计、 3、资源准备、 4、教学实施 5、教学评价 基本知识 一、教育技术 ?理解教育技术的含义、研究内容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进一步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及其基本环节。 教育技术的含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P19)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
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试内容: 1、基本知识、 2、教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3、资源准备、 4、教学实施 5、教学评价 基本知识 一、教育技术 ?理解教育技术的含义、研究内容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进一步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及其基本环节。 教育技术的含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P19)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范畴)。(P19)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其一,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二,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新课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其三,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P21) 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1)教学理论 (2)学习理论 (3)传播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P22)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过程和操作程序。教学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P26) 教学设计的特点:首先,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案为目的的。其次,教学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1 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三,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第四,教学设计的具体产物是一种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由多个元素组成,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教学系统元素,它可能是一门课、一个教学方案、一个教学软件或一组教学资源等。第五,教学设计形成的教学方案或产物,必须在实践中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评价,并通过检验和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设计切实有效。(P26)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学习需要与教学环境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等要素。(P26) 优秀教学目标:(加) 《自己去吧》 一、概述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设计理念:第1课时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灵活用字,利用生字口头创编小片断或小故事;第2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说写结合,仿编、续编或创编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小片断,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深层次加工训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会写“自”、“己”、“东”、“西”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认识偏旁学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学字头的字。 (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6)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仿编、续编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 2 《游戏公平吗》教学目标分析 一、概述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初中一年级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概率”一章的引入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所需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个数学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理解相关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2)能用数学语言说明游戏公平的原则。 (3)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概率事件。 2(过程与方法 (1)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体验“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的探究活动过程。 (2)体验“几何画板”与Excel相结合进行数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对数学猜想作出检验,增强大胆假设的意识,学习检验假设的方法。 2)对“概率”一章的学习充满兴趣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P2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1)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P2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1)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2)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3)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4)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5)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6)建立示范学科。(7)全面推进整合。(8)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P29) 三、研究性学习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征及设计方法。 3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P30)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1)注重学习的实践性 (2)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 (3)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4)以专题、问题或项目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5)强调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6)强调学习的开放性 (P31)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法: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确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或者由师生讨论确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广泛地收集信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方案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什么,二是怎么做,三是做成什么样)、评价总结(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自我总结,小组总结,教师总结)等五个环节。(P32)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能够在实践中树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 ?了解行动研究法及一般步骤,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行动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P32) 在实践中树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中小学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中,他们就会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早已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看法、态度、行为方式都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进而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为解决实践推荐中的各种问题,教师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查阅相关书籍和获取相关支持,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尝试实施,这样就可以对各种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进行融会贯通的分析、归纳、总结,其收获不仅有问题的解决,并且还会有理论的建构。同时,在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研究中,不仅可以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能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会增强其科研能力,提高可以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以,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树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尤为重要。(P32) 行动研究: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和实践。即教师和研究人员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在自然、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P32) 4 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完成四个基本环节后,再进入下一个螺旋发展圈。(P33) 信息技术在行动研究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攻击、手段和方法贯穿在这四个基本环节之中,它可以作为交流工具、协作工具、记录、反思工具等。信息技术在行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P33) 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 ?了解教学目标分析的作用。 ?了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 ?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类,能够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准确描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的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等,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P40)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确定分类教学目标时,为了避免目标的模糊与抽象性,一般强调用行为术语来表述学习结果或描述学习者的变化,但这样做的目的的结果往往会使教学目标变得琐碎并难以把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阐述,已使琐碎的目标变得有序,同时也可以尽量防止在教学目标分析中出现疏漏和偏颇。 布鲁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P4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加) 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2.领会(comprehension)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 5 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提示: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 3.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4.分析(analysis)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提示: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 5.综合(synthesis) 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提示: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 6.评价(evaluation) 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提示: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 教学目标的描述:1)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课程的三维目标。2)“ABCD”法描写教学目标 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保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3)情感领域学习目标的编写 (P43)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加)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用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的陈述句,但表述教学目标最困难的是对行为动词的选用,一般说不同的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也会不同。 (一)知识目标 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过程、科学事实等。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科学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和记忆。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背诵、辨认、识别、认识、知道等。例如: 6 写出原子序数1到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识别单向阀与普通节流阀的图形符号。 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理解”:用于抽象事物,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性认识。行为动词如:解释、描述、说明、整理、比较等。例如: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说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及尺寸关系。 区分所给材料中的抢劫、抢夺、盗窃犯罪。 描述夹紧三要素:夹紧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零件的影响。 (3)“掌握”:指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或推断。转换指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推断指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行为动词如:设计、撰写、评价、计划、总结、证明、说明、判断等。例如: 把基本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转换) 根据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原理图绘制出安装接线图。(转换) 用框架图或图表等其他方式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转换) 说明地球变暖对人类生活地影响。(推断) 分析判断实验可能产生的误差。(推断) (二)能力目标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必须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相应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因此,表述的能力目标中一定要包括某项学习活动以及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行为动词如:完成、模仿、操作、熟练操作、初步学会、学会、应用、灵活应用、测量、计算等。例如: 根据实验讲义,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培养记忆、思维能力) 根据课文,设计小品并表演。(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模仿教师,做出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培养观察、模仿能力) 能熟练地做出运球、上篮、投球的连续动作。(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根据任意物质的分子式,能计算某元素的百分含量。(培养思维能力) 运用石灰石中氧化钙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培养思维、想象、创造能力) 根据定距环的零件图和实际生产条件制定装夹方案。(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涵盖广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于德育目标是无形的抽象目标,一般不易“明确、具体、可测”,要用“体验性”语言来描述,因此,其行为动词也相应的要使用“体验性”的动词。体验性动词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1)经历:体验、感受、尝试、参与等;(2)反应:认同、体会、关注、遵守、赞赏等;(3)领悟:初步形成、养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等。例如: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体会安全的重要,初步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工具摆放整齐,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7 亲历倒闸操作的全过程,感受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严格,初步形成规范的安全操作意识。 感受实际操作的乐趣,发展职业兴趣。 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规范意识。 关键词:(加) 目的分析“启发”、“提示”、“引导”,“学生活动后及时小结”;学生活动有“分析”、“推导”、“探究”、“探索”、“讨论”、“练习”,“充分尊重学生兴趣”、“规定题目与自选题目相结合” “根据同学情况分组”“混合使用多种分组方式” “小组学习中的分工”,“个人思考与同学讨论结合”,“逐步引导”、“练习与学习交错”“先学习后练习”“知识巩固”“呈现提示与引导材料”、“呈现练习”、“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巩固,保持记忆” “研究性学习经验不足”“调查法容易实现”“可要求调查后写作相关说明文,符合本课教学主题” “成果制作”、“准备成果”“恰当应用技术”、“内容科学丰富”、“形式美观大方”“学习能力较弱”、“小组长能力缺乏”、“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重点培养学习能力”、“指导小组长工作”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北京市杨庄中学 荣卫东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结合“跨越式”课题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以及所任班级网络环境下人手一机的教学优势,我对教材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识进行了适当的重组与加工,力求给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将“跨越式”课题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转变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要素和性质、全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 同时为今后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提供很好模式和方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学好几何的切入点之一~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为教学重点,对两边和一边对角条件的探究作为教学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几何画板”软件,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学习热情高,主动探究意识强,课堂参与主动、积极。 8 3(教学策略 选择建构理论中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搭建梯度恰当的问题脚手架,引导教学的进行,从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进行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获得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与自主探究式相结合教学方式。在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可能的条件时,采用引导发现式,及时点拨,明确结论;在探究哪三个条件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时采用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5(媒体资源的运用 本节课所使用的媒体资源主要是网络计算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表述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 (2)学生自主寻求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与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经历观察、推理、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领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美。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元旦联欢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就以这个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元旦联欢会,为活跃气氛,班委会想让班级每个同学自制一个小彩旗,可怎样才能使全班的彩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呢, 设计思路: 由学生尝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怎样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能会提出:测出参照小旗的三条边的长度~或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或测量一条边、一个角的方案等。对于这些方案教师不急于评价~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案的共同特点:都是先通过已知三角形的边、角的条件画出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不同点是所需条件的个数不同。学生的思维在此产生碰撞:谁的想法可行呢,要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到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研究的方向~引出课题。 环节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根据学生的想法,提出: 问题一:要画一个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至少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此问题以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利用“几何画板”作图探究,举出反例来说明已知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 9 教师鼓励学生画出尽可能类型的反例,并引导学生将举出的反例进行分类,初步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为下一步已知三个条件画出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打下基础。 教师利用教室网络控制系统展示学生画出的反例: 一个条件: 两个条件: 教学预想: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根据问题的研究进程~学生会想到:是不是已知三角形六个条件中的任意三个条件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已知三角形全等呢,进而过渡到: 问题二:给三个条件画三角形,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教学预想: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小组中~与同学交流~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给予适当点拨~然后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归纳出可能的分类情况: 按已知三角形边和角的个数可分为:三边、三角、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个别小组可能会提出根据边和角的位置关系~两边一角可继续分为两边及夹角和两边及一边对角~两角一边可继续分为两角及夹边和两角及一角对边。 对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可定和赞赏。 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将知识分类~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问题的逐渐明朗,进入环节三。 环节三:动手操作,增强体验 活动内容:尝试验证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活动方式:六名学生一组(小组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的) 10 组长负责分工,每人尝试一种条件,根据需要, 依据“几何画板”上备好的三角形上,利用“几何画板”构造出相应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比。 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思路: 本环节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探索过程中~对于三边、三角、两角及夹边、两边及夹角这四种情况学生很容易验证~而只有两角及一角对边和两边及一边对角条件是讨论的焦点。 这时~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经过交流~学生能够得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两角及一角对边的条件可以转化为两角及夹边的情况。而在画两边及一边对角的三角形时~学生可能得出这样几种结果: ,1,画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2,画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全等, ,3,画出了两个三角形, 此时~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此条件能够得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为突破该难点~教师利用画板展示作图过程~深入分析产生两个三角形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边及一边对角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个别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难点的突破力求发挥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最后展示实验的结果~得出一般结论:根据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两角及一角对边这四种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环节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为了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提出: 问题三: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你能总结出具备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在全班同学的互相补充和完善下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同时通过引导从英文单词(边:side;角:angle)的角度为四种判定方法命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体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分别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表述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 SSS(边边边) SAS(边角边) ASA(角边角) AAS(角角边) 11 有三边对应相等有两边和它们的有两角和它们的有两角和及其中的两个三角形全夹角对应相等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一个角所对的边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环节五:反思小结,体验收获 设计思路: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刻的反思活动~此环节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反思、总结、补充的方式进行。 小结内容如下: (1)知识方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技能方面: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提高了我们 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3)思想方法方面:分类讨论思想的恰当运用,使复杂问题明确化,简单化;转化思想使疑惑问题得以解决。 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布置如下研究性作业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研究性作业:在实际生活中~你能找出利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事例吗, 板书设计: 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SSS(边边边) 2(SAS(边角边) 3(ASA(角边角) 4(AAS(角角边) 2.学习者特征分析 ?了解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作用。 ?掌握学习者主要特征的分析,并能分析不同学段的学习者特征。 ?了解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出现的新特征。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之所以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是因为学习者受生理、心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个体之间既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稳定的特征,有表现出多样化的差异。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成熟水平不同,同一年龄的学习者在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力等方面又表现出诸多的差异性。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 12 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P48) 学习者主要特征的分析:在教学设计时,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以及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一下是通常需要分析的一些主要特征:1)起点水平 2)认知结构 3)学习态度 4)学习动机 5)学习风格 (P48)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析,凯勒“ARCS模型”:(加) 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心里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因素,还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注意和意志的特点,情感的特点和个性的特点等方面入手。 对于小学生而言,认知水平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思维发展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受兴趣的影响很大,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注意;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情感逐渐丰富,但坚持性较;对教师信任和依赖;个性方面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需要说明的是,小学低、中、高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就已经逐步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所处的年龄段,从上述几个方面把握其心理特征。 对于中学生而言,随着生理的急剧变化,也给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学初期,他们还会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性与独立性,自觉性与不自觉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现象;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还不高。中学后期,则是一个逐步稳定成熟的时期,自制力有所提高,自觉性、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要求进步,这一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的装备阶段;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快速发展,不盲从他人意见,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尊心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有所提高。 13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不同年龄的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心里特征,但是对于学习者个体而已,还是很有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对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时,教师需要掌握的是分析的思路和角度,而不能简单套用某些现场的结论。(P49) 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出现的新特征: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更容易个性张扬 2)学习者在网络红更容易结成团体,但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里却在削弱 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表演意识强烈 4)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 5)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网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 6)学习目标多样化 7)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多样化(P50) 3.教学策略的选择 ?了解教学策略的概念。 ?评价给定教学情境下的教学策略应用的有效性。 ?根据给定的教学前期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概念:在教学上,一般认为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分为三种:教学主导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P51) 评价给定教学情境下的教学策略应用的有效性:评价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目标达成情况,与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的切合度来判断,其中前者尤为重要。在评价给定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时,要从整体的教学过程来进行综合考虑。教学策略的选择既要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应包括三个方面因素:1)教学目标因素 2)教学内容因素 3)学习者因素 (P55) 根据给定的教学前期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前期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另一方面是分析“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依据。因此,前者称为教学目标分析,后者称为学习者特征分析,两者构成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部分。 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根据教学前期分析的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2)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3)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和特定的教学环境选择教学策略;4)针对特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选择教学策略。(P56)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进一步运用文字处理软件优化电子教案和处理电子教案(样式、模板、修订和批注、目录和索引等)。 ?会在教学方案设计中使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如FreeMind)。 样式:格式?样式和格式(P56) 模板:文件 新建 本机上的模板(P58) 14 修订:双击状态栏的“修订”(61) 批注:插入 批注(61) 目录和索引:插入 引用 索引和目录(P60) FreeMind:(P62) 教案:(加)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易伟湘 一、概述 课名是《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 “小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身边的行程问题》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上网收集有用信息,并且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后应用于现实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据。 (2)会计算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之间的经过时间。 (3)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4)会将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或路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量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需要到网上查询信息,并会加工、评价、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共同分析、讨论所收集的信息,掌握利用信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够将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留言板发布自己的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 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作出的。 15 ?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五年级三班的学生。 ? 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 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熟悉数量单位的转换以及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计算方法。 ?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 所有学生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并能在留言板上发布 消 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Excel工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认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并通过课后的作业使学生再次将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资源 硬件环境: ? 连上互联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设备。 资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 多媒体课件(见课件文件夹)。 ? 网上讨论区。 ? 电子表格软件及数据调查表。 ? 交通网。 起止地点 交通 查找到的数据 计算过程及结果 工具 速 度 时 间 路 程 ?网址:深圳交通网 www.jiaotong.sznx.com.cn。 六、教学过程 16 图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在讨论区上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做出评价,给出建议。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还会在网上发表对学生的课件学习和网上讨论情况的总结。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信息查找:利用网络查找用于解决交通费用问题的信息。 17 (2)计算:利用Excel工具计算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题,计算单位准确无误。 (3)结果分析及决策: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对采用哪一种交通方式作出恰当的决 策。 (4)知识应用:课后应用本课知识和方法,选择寒假出游或回老家的交通方式。 表1 学生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项 所占分数百分比(%) 能利用交通网查交通工具的相关数据 5 个人评价 能对查到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 5 (学生个人完成) 会正确计算结果 5 小组内的表现 5 小组评价 组内表现 30 (所在小组其他成员完 成) 小组作品(见学生作品评价表) 25 教师评价 小组汇报 10 (由教师完成) 组内任务 5 课后个人作业 10 表2 学生作品评价量表 评价项 所占分数百分比(%) 查到所有可行的交通工具及相关数据 30 单位转换正确 15 计算结果正确 15 数据表达规范(单位准确) 10 方案合理性(理由充分) 30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袁茵 一、概述 《要下雨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的第16课。本课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动物在下雨前的反常表现。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本课需用时间为2 课时,80分钟。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18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课文为范例,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丰富表象。 (4)结合个人感受,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3(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生活实际的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5(学生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6(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 主要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策略,通过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创新识字、续编故事等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学生用的网络课件、课本。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辨别语气,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师:如果你在外面玩,天要下雨了,你又没有带伞,你心情会怎样,请你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如果你是一棵小草,你非常口渴,看到要下雨了,你心情会怎样,请你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指名读?模仿读。 2(巧设疑问,初读课文 师:要下雨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都忙坏了,它们在忙些什么呢,请打开课本第68页,认真读课文,对照拼音,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完了,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 师:大家说得这么好,说明大家都很会读书。现在,谁愿意把自己会读书的本领给大家 19 展示一下,读的同学大声读,听的同学认真听,我们来听一听:他们都读对了吗, 指名接读课文?学生评价。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师:进入“识字通”,同桌两个小朋友共用左边同学的电脑,一起学习。 同桌合作学生字?检查?介绍记字方法?指名说?同桌互说。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记住了生字再去读课文,一定会比上次有进步。找到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互读课文。 4(引导学法,扩展学习 (1)打一打: 师:同学们会用联系法来记字,非常好,这样可以帮我们把有联系的字集中在一起,我们学习起来,就更方便了。“潮湿”和水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字和词是和水有关的, 蚂蚁和虫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字词是和虫前关的, 一生说字词,师打字?学生读字。 (2)读一读: 师:生字宝宝组成了许多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学生自读词语、句子、儿歌、小故事。 (3)说一说: 师: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 5(指导写字,夯实基础 师:“六个小伙伴”可想跟大家交朋友了,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那可得答应他们的条件,就是把他们写漂亮。想要写好字,掌握正确的笔顺很重要。请打开课件,去学一学吧。 学生自学?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6(课下作业,延伸学习 题:课下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比一比谁读课文最流畅。 第2课时 1(巧用字谜,巩固生字 师:谁能用自己编的字谜考考大家, 学生说字谜,其他同学猜?齐读生字。 2(活用资源,理解课文 (1) 师:大家猜谜的能力都很棒。不知道读课文的本领怎么样,有信心接受教师的检查吗,请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说。 (2)师:我把《要下雨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本连环画,大家想看吗, 出示图1?讲讲图画?角色朗读?合作学习?互谈感受。 (3)师:从图2、图3、图4中选择喜欢的一幅,同桌合作用我们学习图1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指名汇报?同桌互查。 (4)师:小白兔看着雨在哗哗地下着,心里想着刚才三个小伙伴说的话,它的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对燕子、小鱼和蚂蚁说些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说。 20 3(阅读资源,拓展课文 师:动物王国里许多小动物都能预知环境变化,不信,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进入“资料城”,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吗,你以后应当怎样做, 学生自读?指名说?同桌互说 。 4(激活思维,创新写作 师:喜欢“资料城”里的谚语吗,你能把你从谚语中获得的知识编到故事中去吗,小白兔往家跑,在路上它又遇见谁,它们会说什么,做什么,用你从谚语中获得的知识来续编故事《小白兔往家跑„„》。自己先想一想,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互说?自主打写?师生互评。 5(实践活动,延伸学习 师:聪明的小动物们能预知天气或环境的变化,如果你能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表现,你就能成为聪明的预言家!赶快擦亮眼睛去观察,再把自己的新发现在我们班级论坛中写出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好吗, 师生告别?下课。 6(教学评价 本堂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第1课时侧重于识字教学的评价,第2课时侧重于课文教学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 (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 (2)识字:认读生字,用生字正确组词、造句。 (3)扩展阅读:扩展阅读内容相关的故事和短文。 (4)课文内容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续编的故事语句通顺,具有新颖性。 资源准备 一、数字教学资源格式 内容 ?网页格式(*.htm*.html) ?音频格式(*.wma*.ram) ?视频格式(*.rm*.wmv) ?图像格式(*.bmp*.gif*.tif) ?动画格式(*.swf*.gif) 要求 区别更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格式(包括初级大纲要求掌握的格式)。(P77) Word文件 doc 纯文本文件 txt 文本 写字板文件 rtf Wps文件 wps 标准windows声音文件 wav 乐器数字接口的音乐文件 mid 音频 Mpeg layer3声音文件 mp3 微弱开发的用意取代mp3的音频格式文件 wma 21 Real audio流媒体音频文件 ra Windows位图文件 bmp Jpeg压缩的位图文件 jpg 图形图像 标记图像格式文件 tif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gif Flssh动画文件 swf 动画 Quick time的动画文件 mov Windows视频文件 avi 微软开发的视频文件格式 wmv Mpeg视频文件 视频 mpg Vcd中的视频文件 dat Real video流媒体视频文件 rm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管理 1(数字化教学资源搜索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 ?关键词的使用 ?按类别搜索 ?高级搜索选项的使用 要求 进一步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方法。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 内容 ?网上数字资源的下载与保存 ?图像和视频的抓取 ?利用外部设备(摄像机、数码相机、话筒、扫描仪等)采集资源 要求 能使用适当的工具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 3(数字化教学素材的加工与处理 内容 ?图片素材的格式转换,裁剪,尺寸、对比度与亮度的调整等 ?声音素材的截取、格式转换、合成 ?视频素材的截取、格式转换、合成 要求 能利用相关软件对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数字化教学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 理。 4(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内容 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要求 ?增强资源管理的意识。 ?掌握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与技巧。 22 三、网页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1(网页课件的基础知识 内容 ?超链接的概念 ?网页的构成要素 ?网页课件的教学作用及其使用条件 ?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 设计性学习要求 ?了解超链接的概念。 ?了解网页的构成要素。 ?了解网页课件的教学作用及其使用条件。 ?了解常用网页制作工具。 2(网页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内容 ?网页课件的设计 ?网页课件的制作 要求 能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网页课件的结构,会制作简单的网页课件。 教学实施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 1(常用信息化教学环境 内容 ?常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主要形式(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的功能及适用范围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及适用范围 要求 ?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主要形式。 ?了解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功能及适用范围。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主要形式: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有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室)、网络教室及语音教室等。多媒体教室除了黑板(白板)、模型、书本等传统媒体外,主要包括投影大屏幕、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扩音器、话筒、调音台、实物投影仪等媒体设备。多种媒体集中于讲台上或讲台附近的立柜中,以方便教师操作与控制。 网络教室又称网络机房,是目前中小学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网络教学系统。他集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演示室等于一体,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若干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关的网络设备互联成小型的教学网络,为提高教学质量、建构协作化学习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多媒体网络教室是开展课题网络教学的理想环境,它具有较强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教学过程具有极强的交互性。 23 语音教室是由多种现代教学设备装备起来的教室,主要用于语言教学。按教学功能的不同,分为听音(AP)型、听说(AA)型、听说对比(AAC)型和试听对比(AVC)型等四种。(P107)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及适用范围:功能主要包括?可用于实物投影各类幻灯片、投影片、照片及其他图片;?可以用来播放幻灯投影教材;?教师可以用有线或无线话筒进行讲课;?可以记录讲课内容,播放关盘教材;?可以作为学术报告的演讲平台;等等。 多媒体教室适用于以“教”为主的教学,有时也可以用于学术报告活动和观摩示范课。(P107) 网络教室的功能及适用范围:?屏幕广播 ?学术示范 ?屏幕监视 ?遥控辅导 ?电子举手 ?分组讨论 ?电子论坛 ?消息发送 ?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 网络教室主要适用的情境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学、分组教学、监听监视、交互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辅导教学、网上学习、资源共享、进行教学测试及信息反馈分析等。(P108) 2(常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组织、调控与管理的方法 ?了解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组织、调控与管理的方法。 ?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组织的调控与管理: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多样化。教师可以按照班级授课、学生个别化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组织教学。其组织方式相对灵活,可以采用教室内的大屏幕投影、视频展台以及教师机的控制台组织全班授课,也可以通过学生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等。 两种教室的正常使用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管理主要涉及教室内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报修、相关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应首先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并小心维护,使用中若发现故障,要及时向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或教务处申请报修。使用公共多媒体教室的教师不得自行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软件。根据教学要求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须向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有教务处派专人进行安装。(P108)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交流 内容 ?信息化交流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信息化交流工具(博客、实时交流工具)的使用 要求 ?增强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交流的意识。 ?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交流工具与学生、教师和他人进行交流。 博客名称:一切为了孩子,我们携手努力~ 24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 教学反思 介绍教师所教学科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说 明当前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学生表现情况,及时发布教师在具 体教学工作中的思考(如:课堂教学思考、作业批改思考、学生 表现情况思考),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与孩子 的学习情况,为家长辅助教师的工作奠定基础。 身边的故事 结合学习进度,介绍本班学生中的一些优秀事迹,优秀学生的学 习方法与习惯、有进步学生的经验与体会等,让家长了解学生目 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动态,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网上家长会 教师将学生最近的情况告诉家长,表扬优秀的,匿名批评表现不 好的;家长就关心的问题与教师交流;教师为家长配合教学工作 提供建议等。 学生作品展 展示学生在校的各科成果,包括优秀作业、优秀作品、创意作品 等、学习反思日记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要求 ?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要环节。 ?掌握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基本知识 ?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理念,并能主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 ?了解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 ?理解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理念:?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改变传统评价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的状况,转为面向综合素质的考察,并且要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价值,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想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P124) 25 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关注人的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和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关注发展过程。(P124) 表现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评判的基础上的。 表现性评价的优点包括:?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与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表现性评价的缺点包括:?编制科学合理的评分方法有一定难度;?难以评价学生在其他表现任务上的迁移能力;?不能评价所有类型的学习目标。(P125) 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是通过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从而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采用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 过程性评价具有延续性、阶段性、丰富性的特点。延续性是指持续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阶段性是指关注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丰富性是指不论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评价的视野都会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P125) 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其特点:发展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到目标,建立评价者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评价者与学生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等。(P125)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断进行的评价。通过该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为了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形成性评价一般评价次数较多,概括水平较低,评价内容和范围主要是每个形成性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主要手段有平时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其重视的是结果。总结性评价的次数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其重视的是结果。总结性评定次数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于总结性评价。(P126) 26 二、教学评价的设计 内容 ?常用评价方法(作业与测验、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档案袋、反思)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常用评价工具(调查问卷、档案袋、访谈记录表、观察记录表、评价量规)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设计 要求 ?了解常用评价方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形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等的评价方案。 ?掌握常用评价工具的设计方法。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设计。 三、教学评价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内容 ?评价数据的处理(统计计算、分类汇总、统计图表等) ?评价数据的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评价数据的呈现(文本、表格、统计图表等) 要求 ?能够根据需要利用电子表格工具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能综合运用文本、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27
本文档为【NTET中级考试知识点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3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