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文献学概论

中医文献学概论

举报
开通vip

中医文献学概论中医文献学概论 第一章中医文献学概说 第一节 概述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明史最为久的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医药学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在悠久的历史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籍—古代文明成果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古籍中的...

中医文献学概论
中医文献学概论 第一章中医文献学概说 第一节 概述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明史最为久的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医药学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在悠久的历史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籍—古代文明成果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古籍中的名物典章制度也有了古今的差异,更遑论由于战火兵燹、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简断编残,使得古文献的阅读和利用更加困难。 纵观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人们知道,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现代科学、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持了其生命力的学科之一。而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学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主要依赖古代医药学文献而保存。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学是关于中医中药历史文献的编纂、校勘、注释、整理与利用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一种。该学科是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中医药文献的实际情况为具体内容构建起来的。本章主要对文献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中医文献的概况作简要介绍。 第二节 文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言论的内容,自然包括了世代相承的许多传说和文人学士的一些评议在内。 将“文献”的概念说得更为明晰,且以之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学者马端临。他以“文献”二字命名自己所著的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书,即《文献通考》。在该书《自序》中,他阐明了“文献”的原始涵义:“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徵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按马氏所说,“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而“献”则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明代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即取义于该书包含各类图书在内之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文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可记录的内容与记录的工具、手段时)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古人只能在甲骨、简牍、缣帛上作记录;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古人只能凭手工抄写来记录文献。然而,正是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而文献的继承、传播与创造性的运用,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之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在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唐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历数十年,集唐以前医学文献之大成,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编纂了不朽的名著《本草纲目》,被称为“博物之通典”,据统计,其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 据上所述,文献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古今中外,凡从事科学研究,都需凭借有关文献。古典文献在许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古典文献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三节 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中医药文献包括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在此主要介绍中医药古典文献。 一、古典文献概况 1(古典文献的时代下限。有3种不同的说法:?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发端年限为界。?以1911年辛亥革命年限为界。?以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年限为界。一般认为,1911年以前,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雕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版、活字版印刷及手抄的各种图书典籍)、文件、资料,都可称为古典文献。而在此以后的文献,则称为现代文献。 2(古典文献的载体。即记录古代文献的物质材料,按时代先后有甲骨、青铜器、玉石、简牍、缣帛、纸(卷轴、册叶、线装书)。 3(古典文献的内容范畴。总的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军事、天文、舆地、术数、医药、农学、方志、民族、民俗及宗教等学科。 4(古典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体等古文字及异体字、俗别字),还有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彝文、西夏文、朝鲜文、傣文、契丹文等,反映了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历史上藏、蒙、维、彝等民族都曾有本民族文字的医籍问世。 5(古典文献的数量。迄今为止,我国古籍的总数目尚无定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估计数字为八至十万种。 二、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1(中医文献的数量。关于现存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迄今未有准确的统计。据《全国中医图书 联合目录》(薛清录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收录全国113家图书馆所藏医书12124种,较接近目前我国现存中医药文献的实际,除去1911年以后的书籍,我国现存古医籍约有万种。 2(中医文献的载体。主要载体是雕版或活字版印刷的纸质线装书;另有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卷轴、册叶等文献载体,大多为近百年来所出土。 3(中医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另有少量用藏文、蒙文写成的医书。 4(中医文献的大致类别。如果以载体形式区分,可分为抄刻文献与印刷文献两大类。抄刻文献主要指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卷轴、抄本。这些文献除抄本外,主要是近代出土、发现的,大多篇幅短小,内容零残,但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印刷文献主要指唐以后雕版或活字版印刷的线装书籍,是中医文献的主体。 5.中医文献的继承性、实践性。中医文献与一般的古代科技文献不同,一般科技古文献仅具有一定的可资查阅、参考的史料性价值;而中医文献乃是数千年来无数医家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的结晶,它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核心,记录了数千年来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对现今的医疗实践与医药科研仍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第四节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目的、要求及任务 中医文献学的研究目的,首先是对上述中医文献加以科学的整理,厘清其源流,匡正讹误,补其阙漏,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古医书原貌,为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其次,是在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的要求,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与方法,进行深入地发掘、研究,为中医药学术提高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医古典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是广义文献学或信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录书的产生、类书与丛书的编纂可以视作中医信息工作的萌芽,而版本研究与校勘工作对中医药信息具有净化作用,因为通过版本研究可以确定信息的真赝,校勘工作可以使信息优化。 由于中医文献学具有医文渗透、学科交叉的性质,因此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中医药学专门知识加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历史、哲学、民俗等知识。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文献学研究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电脑及数理统计,故研究者还需具备一些电脑及数学知识。 中医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有: 1(研究中医文献的源流及流别。 2(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体例及命名特点。 3(研究中医文献目录的特点和发展概况,介绍如何编撰和利用中医文献目录、提要、索引。 4(研究中医文献的版本体系,介绍鉴别古医籍版本以及y选择与利用版本的方法。 5(研究中医文献的校勘沿革与古医籍校勘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6(研究中医文献注释的体例与方法。 7(介绍古医籍辑佚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8(调查、搜集、研究各种出土中医文献及珍本、孤本中医文献。 9(研究中医文献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为发展中医学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记载的内容。知识要转化为一定的符号才能被人们感知与区别,也便于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文献的记录方式,是将由知识转化来的符号系统通过各种特定的人工记录手段与手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文献载体指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载物。因此,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 第一节 文献符号系统 文献中的符号系统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出来的。它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文献符号的职能是使知识在文献中表述的再现。 一、视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眼睛是感知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约占人们全部感知的60—80,(因此文献选择了视觉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图表、绘画、数字、公式等,它们主要是传递静态的离散知识,以线性方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人脑,一般便于重读,易于保存。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书写、印刷、摄像、摄像录音同步等记录方式记录在甲骨、金石、简帛(书写)、纸(书写、印刷)、感光材料(摄像)、录音录像材料(摄像录音同步)等载体上。 二、听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耳朵也是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因此产生了听觉符号系统。文献也选择了这一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说话、广播、朗诵、歌唱、演奏等。语言通过“说话”交际在历史上曾受到“空间”的限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制,说话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只有当场才能听到;“说话”也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有正在说话的时候才能听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的材料和文献记录方式不断创新与改进,语言可以通过录音方式被记录在录音磁带上而固定下来,并可再现,成为一个固态附载物,从而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三、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 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是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两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外界的符号系统。它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该系统通过摄像、录音、摄像录音同步等方式记录在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及录音录像材料上。这是近代随着声频、视频技术的发展及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录音录像材料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在文献符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最早的汉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绘画文字,是绘画走向象形文字的过渡体。近几年在山东省莒县出土的陶尊上,刻有图画文字称饲文(经古文专家鉴定,认为较甲骨文早约千年,可能是汉字的祖型,以后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中发生过多次的演变,成为现在通行的字体。大体经过甲骨文、金石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等阶段。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使用的文字,它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直到清朝末年才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因此也称殷墟文字。 金石文是商周时代使用的文字,因为它铸或刻在钟鼎等金属器具上,所以又称钟鼎文、吉金文、金文。因为刻在石鼓上,所以称石鼓文。两者合称金石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笔画较繁复,通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小篆是秦代使用的文字(是由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的,形成了一形、一字、一音的文字常规。隶书是发端于秦代,而盛行于汉代,是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划,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从此再也不能由字形看出其所象之形了。 楷书发端于魏晋,而盛行于唐代,为以后一千多年的通行文字。魏代钟繇、东晋王羲之是楷书的奠基者,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将楷书推向鼎盛时期,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汉初通行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划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到唐朝,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成为“狂草”。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通用的手写字体。 简化字是当代通行的文字,由简化汉字的笔画而成。简化字由来已久。简化字在甲骨文中已发现,到金文中逐渐增多。建国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民大众使用,政府颁布简化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使之成为今日法定规范用字。 相同的文字有书写、印刷等不同方式。 第二节 文献记录方式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一般要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各种人工载体上。文献的记录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文献载体种类的增加和材质的改善,文献的记录方式不断地得到拓宽。从古老的书写方式到今天运用各种现代化记录方式,不断丰富创新、进步,并记录了浩繁的历史文献。 文献记录方式种类繁多,职能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献记录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按记录方式可分为:写画(手写、绘画等),雕刻(刻画、刻石等),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油印、胶印等),摄制(拍摄、缩微等),录音(感光录音、磁性录音等),录像(光电录像、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方法,可分为手工记录(写画等),机械记录(打字、印刷等),光记录(摄影、光电录像等),电记录(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等),声记录(声学全息术等),磁记录(磁性录音、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过程可分为一次记录(书写,直接打字等),二次记录(印刷等),三次记录(翻拍等)。 一、书写 书写是应用广泛、持续时间长的一种记录方式。不仅印刷术发明以前,简帛文献、纸质文献是通过书写记录在载体上的,而且在发明印刷术以后,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文献记录方式。刻石、印刷(雕版印刷),也要首先书写在载体上,然后刻石或雕板。 二、印刷 印刷是常见的记录方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印刷阶段、机械化印刷阶段、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 手工印刷阶段包括雕版印刷与早期制作的活字印刷。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国古老的印章、石刻、砖刻、瓦刻和捶拓的传播工艺及造纸技术的空前发达,为印刷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雕版印刷起于唐代,风行于五代。五代时的国子监是政府设立的学校兼出版的机构。宋、金、元三朝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全面发展的时代。那时中央、地方、私人书坊无不从事雕版印刷工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出品之精都是空前的。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继续发展,印刷的地方和地区增多,印刷的书籍数量大增,除内销全国外,还远销日本等外国。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石印、铜版印刷以及铅字排版印刷等新技术兴起后,雕版印刷被逐步取代。 活字印刷是预先刻成一个个的单字,印刷时根据书稿的内容拣出所需要的单字逐一摆版印刷,印成后再把单字拆开分别放回字盘或字架,以备下次排印。早期的手工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铁活字等。泥活字印刷是由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明的。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即成为泥活字,再摆版印刷。元朝元贞元年,大德四年(公元1295,1300),王桢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明代创造了铜活字印刷。 我国传统的铅活字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弘治末正德初年陆深的《金台纪闻》说:“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妙便。”但未流传开,我国传统铅活字印刷实物也未保存下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我国。1858年,有外人在宁波创制一套电镀中文字模,把中文活字和英文活字都铸成同样大小,共分7种。以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也陆续铸造汉字,教会和外人不断出版报刊和中英合璧的字典。从此逐渐广泛采用机械排版印刷术。 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进入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主要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电子照排、印刷、装订。印刷方式主要包括凸版、平版、凹版、孔版等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图、文部分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高于空白部分作印版印行书刊。铅印即属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处不着墨部分处在一个平面上。最常见的平版印刷是胶印。凹版印刷,是指图、文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式。孔版印刷,即印刷的图文部分由大小不同或相同但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油墨从孔洞或网眼中印刷到承印物上。 此外,有石印术和影印术。 石印,又称“石版印刷”,为德人逊纳菲尔德公元1789年发明。利用水油相拒原理,以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作版材,用脂肪性的转写墨直接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通过转写纸转印于石面,经过处理即成印版。印刷时,先用水湿润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石印法于清朝末年传人中国。公元1876年石印术首先传入上海。英国人美查(F(Major)在上海设立点石斋石印书局。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粤人徐裕子(鸿复)设同文书局。宁人又开设了拜石山房,三家成鼎足之势。此外,武昌、苏州、宁波、杭州、广东等处,也相继开设石印书局。石印简便易行、速度快、字迹清晰,故所印书籍甚多,售价低廉。在20世纪初期,石印成为重要的印刷方法,基本上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中国古籍也赖此法广为传播。 影印,亦称“景印”。用照相方法将原件制成石版、金属版或珂锣版复制古籍、手稿和文献资料的总称。照相影印比旧时雕版印刷经济方便。可就原书版面放大、缩小而不失其真。公元189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用珂王罗版印刷“圣母”等教会图画。珂椤版色泽浓淡适宜,无异于照相,且不变色,最适宜于印刷美术作品。但缺点是印数不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铜版与锌版影印技术。网目铜版生动明晰,又可与活版同印。一版可印至数万张。照相锌版与铜版略同,惟无网目,精细稍逊,但更为耐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采用上二种影印制版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中国图书公司由顾掌全制造铜版、锌版;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商务印书馆徐进才制造照相铜锌版。 第三章中医文献的载体 当我们的祖先没有发明记载思想、语言的工具——文字之前,一切生产、生活的事实,都靠口耳相传的材料。《说文解字》:“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十口相传为古,也就是说,世代相传的史实,都是从很早的祖先口里说出来的。故而,在远古时期,传说成了人们接受知识的主要方法。尽管这种方式传下来的内容或零碎不全,或与原样相去甚多,但还是靠这些传说对远古的事情获得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从有了文字,人们的知识、思想、经验,才有了更为切实可靠的传播和记录的手段。记事用文字,但文字必须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才能保持与流传。因而,又出现了记录文字的工具与载体,进而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文献。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从出土文献及传世古文献记载考察,我国古代文献的载体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写刻范铸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最后发展到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兽骨上镌刻简要的文字、符号,来记录某些史料、事件,甲骨就是那个时期的文献载体。西周时期,青铜冶炼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人们在铸造青铜器物时,将文字浇铸在器物上,于是青铜器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文献载体。自春秋至两汉,人们主要用竹木简、缣帛作载体来记录各种文献,世称简策、帛书。东汉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推广应用,纸成了主要的文献载体,又逐渐形成卷轴。唐代以降,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各种文献逐渐由手抄改为刻印,并由卷轴形式演进为册叶,进而装订成册,成为线装书籍。古代中医药文献的载体也是如此。 第一节 甲 骨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目前所知,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刻在陶器上的。虽然可以初步肯定为汉字的祖型,但文字数量太少,难于考释,迄今尚无系统研究资料。现在发现较多、时间较早的文字为甲骨文。其文即以载体而命名。 甲骨即龟甲兽骨,是殷周时期的文献载体。这种载体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习俗及物质条件密切相关。殷商时代,帝王及贵族遇有重大事件,不论征伐、祭祀、出巡、田猎、农事、疾病等,常用龟甲(多用腹甲,偶尔用背甲)或牛骨(通常用肩胛骨,偶用肢骨或兽角)占卜以预测吉凶祸福。占卜时,先在甲骨上钻个小坑,但并不钻透,再用火灼,随着温度升高,未穿孔的一面就会出现裂纹(兆),然后根据裂纹来判断吉凶,决定行动。故《史记?龟策列传》“灼龟观兆”的记载。占卜后,就将占卜者的姓名、日期、事项、原由及结果刻录在龟甲和牛骨上。这种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称为甲骨文。这些文献,为我们研究殷商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思想信仰、帝王世系及疾病,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既十分偶然又富于传奇色彩,而且与中医药不无关系。在河南省安阳县西北的小屯村,农民在田地里耕作时,常发现龟甲和兽骨。把这些甲骨磨成粉,可作为止血的“刀尖药”。有些被作为中“龙骨”卖进了药店。清末官僚王懿荣,山东福山人,时居北京,任国子监祭酒,是一位金石收藏家。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王懿荣患疟疾,从前门外一家叫“达仁堂”的药店购回几副中药,发现其中的“龙骨”一药,一部分刻有符号。王氏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其年代比他所熟悉的西周铭文还早,当即赶往药店,以高价(每片有字甲骨二两五钱银子)将店内所存12片“龙骨”悉数购去。后又派古董商人到甲骨产地,高价搜购,共得有字甲骨千余片。从此,甲骨文才为世人所认识。因为这上面记载的,大半是占卜的事情,故称“甲骨卜辞”,或称“龟甲文字”。因为出土于殷代都城旧址,又称“殷墟卜辞”或“殷墟书契”。 1900年秋王氏殉难。1901年王氏所藏甲骨为刘鹗(《老残游记》作者)购得,其后又陆续收购一批。著名学者罗振玉见了,惊为奇货,怂之拓印。1903年刘鹗从其所藏的5000多片甲骨中选拓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6册),石印出版。此书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此后,学者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于省吾、胡厚宣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和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甲骨学。甲骨文发现100年来,先后出土甲骨十余万片。据统计,其中不重复的单字约4000多个,经研究能认识的约1700多字。经考释发现,其内容始于武丁,止于帝辛,距今已3500多年,上及天文,下至地理,中涉人事,对研究中华文明史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958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开始筹备编纂《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是一项集大成性的研究工程。此项工作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完成。该书共选录甲骨文拓片41956片,其中与医药卫生有关的有1000余片,约3500条。在甲骨医学文献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医政制度 甲骨文中记载了称为"小疒臣"的官员,即掌管医师政令的官员,主要负责记录帝王及贵族的医疗过程及安排巫医进行祈祷、诊治。当时帝王、贵族患病时,祈祷、占卜、祭祀是主要的形式。医药治疗不过是巫控制下的附庸而已。 二、人体概念 甲骨文记载了人体解剖部位名称25个,计有首、天、面、目、鼻、耳、口、舌、齿、颈、项、腋、腹、男根、女阴、手、肱、臀、腿、足、趾等大体部位。并在心、骨、血、等关于内部构造的概念。认识虽然质朴,但却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开端。 三、各科病名 1942年,胡厚宣先生作《殷人疾病考》(载《学思》第34期)考证了卜辞中记载的殷人疾病有16种,涉及今之内、外、妇、儿、五官、泌尿、传染、牙、脑等9科。当代学者对更多的甲骨文献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中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卜辞中载有各种疾病约40种。内科疾病有:疾首、疾天(颠)、腹不安、腹痛、癥瘕、疾身、疾软、眩、疾心、祸风(伤风)。外科疾病有:颈背痈肿、乳痈、疾臀、疾趾等。妇产科疾病涉及妊娠病、产后病、难产、乳汁不通等。此外,尚有儿科病(子病、不乳)、骨伤科病(疾骨、疾肘)、眼科病(疾目、丧明)、耳鼻喉科病(耳疠、疾耳、耳鸣、疾自[鼻]、疾言)、口腔科病(疾口、疾舌、疾齿、龋齿)、传染性疾病(疾疫)、寄生虫病(疾蛔、蛊、疟疾)等等。 四、治疗方法 在记载疾病的卜辞中,记录了用酒、砭石、熨、灸、按摩、叩击进行治疗以及整骨治伤、拔牙止疼等多种方法。特别是对针砭、按摩、灸治等治法,有较多记载。如“艾”、“灸”、“熨”、“殷”、“摩”等。“殷”,甲骨文作?,意为人腹内有疾,用针具(或云按摩器)进行治疗。这些古老的文字,传递着远古的医疗信息,说明在3000多年前,针灸、按摩已成为常用的治病方法。 五、药物应用 初步统计,甲骨文献中记录了30多种可入药的动、植物名,还有"药"字的记载,并有用枣、鱼治病的卜辞。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殷商遗址发掘出作为药物使用的桃仁、杏仁、郁李仁,印证了甲骨医药文献有关药物的记载,说明3000多年前的殷人不仅知道这些药物的药用价值,而且大量加工储存以备医疗之用(《文物》第8期,1974年)。 六、卫生习惯 对卜辞的研究和分析说明,当时人们已有通过挖渠排水、房屋构筑以避风御寒、防暑除湿丰富知识。而在个人卫生方面,殷人已有扫地、洗手、洗头、洗脚、洗浴等习惯。 第二节 金 石 古代有些重要的文献记录,为了传之久远,不致朽烂遗缺,于是托铜器和石碑上的刻辞以传后世。作为文献载体的“金”,特指青铜器,“金文”即指刻或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石”则指刻石,大至摩崖,中至碑碣,小至玉版、玉佩。 一、 金文文献 殷周时代,青铜器的冶炼制造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青铜器种类很多,有礼器、乐器、食器、饮器、盥洗器、兵器等。拥有这些器物的统治者常在器物上刻铸其族徽符号或姓名。遇有重大的事情要纪念,或有重要文献需长期保存,或为说明器物的铸造原因、用途等,就将文字铸于青铜器物上。这类文字总称“铭文”。在青铜器中,乐器以钟最多,礼器以鼎最多,故后世便称研究这类文字的学问为“钟鼎文字之学”。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钟鼎文”,也叫做“金文”。 在青铜器上铸字以记事的风气,始盛于殷商,秦以前为多,且一直延续到汉代。据统计,已出土的青铜器中,有铭文的约1万余件。铭文长短不一,少则一二字,多至数百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歧山,铸于周宣王时,铭文达497字,字数最多。其次为齐候鎛,有492字。清乾隆中期出土的散氏盘,有铭文359字,也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又有大盂鼎,上铸291字,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克鼎,有29 0字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100字新时代好少年事迹1500字绑架的故事5000字个人自传范文2000字 ,小克鼎,72字,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些铭文的内容,既有记载祭祀典礼的,也有记载征伐战功的,还有记载赏赐锡命、盟约契券以及称扬先祖的,等等。有一些需长久保存的文件,如法律条文,也曾铸于鼎上。因而,铭文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殷商、两周历史的极为重要的古代文献。 虽然早在汉代,就曾陆续发现青铜器,但一直没有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受到重视。直到宋代,青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铜文献的研究才发达起来,如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10卷,南宋赵明诚著《金石录》30卷,清代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10卷,清代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20卷,近代郭沫若撰《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及《青铜时代》,都是研究青铜文献的代表作。目前所见铭文的内容,大多属于祭典、政事、军事、刑法、赏赐、土地交换等方面,医药学内容较为少见。历史上有两件与医药有关的铜器:一件是汉代的医工铜盆,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是熬、蒸加工药物的用具,盆上铸有“医工”二字铭文。另一件是北宋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体表上铸有穴位名称。但这两件有字铜器只能算作医学文物,金文医学文献尚有待于今后新的发现。 二、石刻文献 在铜器上铸刻文字,比刻石要艰难得多。因而,大约在春秋初期已在石上镌刻文字,至秦汉,刻石盛行,因为在石上刻字比在金属器物上铸字简捷容易,并同样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南宋郑樵《通志?金石略》:“三代而上,惟勒鼎彝,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详其文而用丰碑。自秦迄今,惟用石刻。”《墨子?兼爱下》说古者圣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可见刻石也是用以记载文献的一种形式。 唐初贞观时,在天兴县(今陕西宝鸡市)发现的10个秦国石鼓,上刻10首四言组诗,共600余字。内容为歌颂秦王的游猎活动,故又称“猎碣”,字体为大篆,后世又称为石鼓文。据学者考证,石鼓是秦国早期刻石,年代在献公之前,襄公之后(前777~前384),也就是东周时代,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刻文献,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天下,志得意满,命李斯撰文书写,在峄山、泰山、之罘、琅琊台等许多地方刻石纪功。现仅存琅琊台刻石(李斯所书)的残石,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公元前100年,司马迁撰《史记》时,便将秦始皇巡游天下颂扬功德的刻石文辞,收入《秦始皇本纪》,开辟了以石刻文字为史料的途径。由于石文的价值不在金文之下,故后人考证旧史时常“金石”并称。 两汉时期石刻盛行。此后历代官方多次组织的大规模文献刻石,将儒家经典刻于石上,以广其传,世称“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官方将《易》、《书》、《诗》、《仪礼》、《春秋》、《论语》等刻于石上,立于国学门前,作为标准读本,此即著名的“熹平石经”。此后,尚有三国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孟蜀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御书石经”、清“十三经石碑”等。 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又用玉片(玉版)、玉石做文献载体,其优点是精致小巧,易于保藏。这在《内经》中多有记载,如《素问》有篇名为《玉版论要》,就是说这些内容至关重要,应当以玉版载录之。《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965年在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即是2400余年前用笔写在玉简上的盟约。 1(《行气铭》:现存最早的石刻医学文献,当推《行气铭》。《行气铭》刻于一件12面体小型玉器上,高约5厘米、径约4厘米左右。它下端有孔上通,但顶端未透,原先可能是套于木柄上。一般认为是战国前期的作品。至于原玉究为何物,至今尚无定论,郭沫若称之为“玉佩”。柱上每面刻3个篆体铭文,另有9字重文(用重文符号“=”表示),共45字。据郭沫若、于省吾等人对铭文的考释,其内容为古代的“导引”,即“行气”之方。主要讲述呼吸吐纳之道,故称此件为“行气玉佩”,称其文字为“行气玉佩铭”。也有学者认为,这段文字是描述行气时作深呼吸的一个回合、过程。 2(《龙门药方》: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为《龙门药方》,在石刻中医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水两岸的龙门山上。自北魏至晚唐,经400余年营建,开凿石窟2000余座,造象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块。现存石窟1352个,题记3680种。其中有一座石窟名“药方洞”,洞窟门首两侧石壁上镌有100余首药方,刻于北齐后主武平6年(575)。日本丹波康赖撰成于公元982年的《医心方》中,曾引录部分内容。在我国直至明末清初才有一些考据学家、金石家注意研究,“龙门方”拓本被收录于多种金石专著中。如王昶将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其收入《金石萃编》卷35,题为“道兴造象记并治疾方”,载90余方。1941年日本水野清一等著《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之研究》,从《医心方》中转录“龙门方”96首。贾志宏、任邦定以石窟原刻为蓝本,以《金石萃编》等为对校本,又以北齐前后的传世医书为校订增补的依据,辑成《龙门石窟药方》(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一书。张瑞贤等著《龙门药方释疑》(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是近年出版的一部研究专著,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龙门药方原文的辑复校释,是最完整、最接近原貌的龙门药方辑校注释本;第二部分为考证研究,考证了其镌刻年代、药方来源等问题;第三部分为研究资料,第四部分为药方洞、金石书影、拓片以及相关文献的图片。 《龙门药方》内容相当丰富,有药方118首,针方1首,灸方1首,药物122种。涉及现代内、外、传染、泌尿、神经、皮肤等科病37种,所治疾病皆为民间多发病、常见病,所载治法有内服、外洗、外敷、针刺、温灸、导尿等,给药法分口服、噙含、漱、闻气、灌注、浸渍、冲洗、敷、盖等,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单方验方汇编。 3(《褚氏遗书》:旧题南齐褚澄撰。褚澄,字彦道,南齐时河南阳翟人,官至左民尚书、右军将军,精通医术,知名于时。事迹见于《南齐书》本传。著有《杂药方》十二卷,已佚。《褚氏遗书》一卷,凡十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主要内容是发挥人身气血阴阳之奥义,包括了其医疗经验、理论与心得。受形、精血、问子三篇,是关于房室养生保健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云:“其书于《素问》、《灵枢》之理颇有发明,李时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发前人所未发,而论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龟鉴。” 据原书序跋,本书的问世颇多坎坷。唐末黄巢起义时,有人盗掘褚澄之墓,墓内有褚澄所撰医书刻石18片。后刻石为萧广(字叔常)所得。萧广死后,其子萧渊曾刻印百本以广其传。然后将得此石刻的经过写成序文,补刻一石,连同原石复埋于其父墓中。至宋钦宗靖康初年,金兵南侵,居于扬州城北陈源桥的萧氏后代,虑祖坟被盗,于是自启祖墓,将石刻取出,并经僧义堪誊抄成册。至南宋宁宗嘉泰初年(1201),由刘义先雕版付印,名之《褚氏遗书》。丁介在跋中称此书“初得萧氏父子护其石而其书始全;继得僧义堪笔之纸而其书始存;今得刘义先锓之木而其书始传”。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该书传世经过颇有疑问,“疑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澄以传。其序跋当亦后人所附会。然其言可采,虽赝托不可废也。”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仁宗大圣初年(1023),诏令尚药奉御王惟一铸针灸铜人。天圣四年(1026)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刊印。后又以大字刻石,以便后学考经案图。另辑《穴腧都数》一卷附之。其碑端题篆为宋仁宗御书,原置于汴京(开封)相国寺。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将刻石移置于北京。元成宗元贞初年(1295)在北京明照坊建三皇庙,将刻石放置于庙东之神机堂。时隔400年,至明英宗正统8年(1443),因“石刻漫灭而不完”,诏命太医院重加雕刻。明英宗朱祁镇还亲作序文,说明重刻原委。1965,1971年间,在拆除北京明城墙时,发掘出此书残石五方。1983年北京朝阳门雅宝路东口又发现此书残石两块,有人认为这些剩残刻石即北宋天圣原刻。本书以十四经为纲,以354穴为目,每穴下详列部位主治和针刺浅深,艾灸壮数,体例严谨,总结了宋以前针灸治疗的丰富经验,首次使中医针灸的经络及穴位名称定位规范化,并刻于石上,供人拓抄,影响很大。 5(《千金宝要》:南宋宣和六年(1124),郭思选取《千金方》中部分医方石刻成《千金宝要》一书,置于华州公署。郭思字得之,宋代河南温县人名画家郭熙之子,元丰年间进士,工于画,曾官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等职。他最推崇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故选其精要者集为《千金宝要》8卷,并将全文刻于碑石。自序中称:“取《千金方》中绪论,逐件条而出之以告人,使人知防之于未然之前;又将《千金方》中诸单方,逐件列而出之以示人,使人知治之于已病之后。其思家与知识家经用神验者,亦附之于中。„„买巨石刊之,以广其传。” 此外,还有很多石刻医学文献。有的已亡佚,如宋仁宗庆历8年(1048),校正医书局奉命编成《庆历善救方》1卷,颁发南方各地刻石,已经亡佚。有的散在于其他书中,如唐代崔知悌《崔丞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相灸劳法》,属经脉、灸法专书刻石。据《苏沈良方》卷1载,此书刻石原物至北宋时尚存。后佚,部分佚文尚保留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宋代刘昉的《幼幼新书》中。 第三节 简 牍 前述古代文献资料--记录在甲骨、金石上的文字,都还不能算是正式的书籍。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以抒发感情、记载史实、传布思想为职志的。石经虽是正式的书籍,但它们是在已经有了正式的书很久以后才出现的。说到中国古代最早的正式书籍,当属那些以竹木为载体而写出的文字材料--简牍。 古人用以写书的狭长竹片叫“简”,也叫“策”。郑玄《仪礼注》、蔡邕《独断》都说:“简,策也。”“牍”则是比简更宽大的木片,也叫做“方”。《礼记?中庸》:“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古人说“方策”,就如同我们说“书籍”一样。汉王充《论衡》中说:“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刀加刮削,乃成奏牍。” 简是组成整部书的基本单位,简用编绳串连起来就成为“简策”,也写作“简册”。《仪礼?聘礼》云:“编连为策,不编为简。”简策的编绳通常用麻绳,也有用丝绳或牛皮绳的,称作“丝编”或“韦编”。《史记?孔子世家》云:“(子)晚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所谓“韦编三绝”,即是指编连经书的牛皮绳因翻阅太多而一次次断掉。 据文献记载,殷商之际即有所谓“典册”。《尚书?多士》载周公旦告诫殷代遗民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中“册”字像简牍编连状,“典”字像册置于案几上。故有人认为,在殷商时期就用简牍作为文献的载体。只是由于年代大久,迄今尚未见到殷商简牍的实物简的长短不一,有3尺、2尺4寸、2尺、1尺半、8寸、5寸(汉制)等。更小的简称为“笺”,做读书笔记时用。牍的大小亦不相同,大者长2尺4寸,小者长、宽各一尺,称为“方”。一般说来,文字多文章写在简策上,文字少的文章写在版牍上。木牍主要是作为通信和写短文使用。古人的来往书信,常用一尺的木牍,故称书信为“尺牍”。 简、策、方,面积大小不一,能记录文字的多寡亦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晋代杜预《春秋序》孔颖达疏:“简之所用,一行字耳。牍乃方版,广于简,可以并容数行。凡书字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可尽者,书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书之于策。"《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所谓“名”即字。也就是说,百字以内的,书于木牍上,超过百字的,便要写在竹简上,以便编连起来,记载更多内容。 从出土实物看,简、牍的制作多就地取材。北方多树(松树、杨树),故常用木牍;南方产竹,故竹简为多。因青竹多水分,容易腐朽生虫,故凡制竹简,必须放在火上烘出水分,即所谓“杀青”。西汉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谓之杀青,亦曰汗简。”后世将这和加工过程称为“杀青去汗”。著作完成叫做“杀青”,典籍、史册称为“汗青”、“青史”,均是从此引申出来的。 简牍的书写法,一般认为有两种:一为刀刻,一为笔写(用漆或墨)。一枚竹简一般只写一行,少数写二三行。每行字数从1,2字到30,40字不等。木牍较宽,可写3行以上。 简策的编连方法是以双股绳子交错,依次将单枚竹简逐个编连,通常编2,3道,也有编4,5道的。最后将简册卷起,用绳子捆扎成一束。从出土简犊实物看,简策有的“先编后写”,有的“先写后编”。有的简犊编绳处有空白无文字,这显然是先编后写;有的编绳处无空白有文字,这便是先写后编。 历史上曾多次出土古代的简牍实物。据文献记载,清代以前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古代简策出土。西汉武帝时拆孔子旧居发现了《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数十篇儒家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经典,即所“古文经”;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河南汲县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经考订整理,得《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等,即所谓“汲冢书”,计10万余言。近百年来,古代简牍多次成批出土,其中有不少中医药文献。 1(《流沙坠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1 Stein)(1862,1943)在新疆及敦煌西北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内掘得两汉至西晋木简数百枚,盗运至伦敦。1911年罗振玉依据533枚木简照片,与王国维一起考释,按简牍文书的内容、性质进行分类,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类考释”、“屯戍丛残考释”、“简牍遗文考释”三部分,著成《流沙坠简》一书,1914年在日本出版。其中方技类有治疗人、马、牛的医方残简11枚(《流沙坠简?方技类?小学》),药物残简4枚(《流沙坠简?屯戍丛残?器物类》)。罗振玉按语对研究、释读这些古医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居延汉简:居延为西汉县名,在今甘肃北部、内蒙古额尔济纳旗东南,是河西通往北漠之要冲,也是汉代防御匈奴南进的屯兵要地。因地处大漠,气候干燥,地下文物易于保存,故时有古代简牍发现。1930年瑞典人贝格曼(F?Bergman)在今内蒙古额尔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隧遗址中,掘得两汉木简1万余枚。木简先运抵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再展转经天津、青岛迁移至香港大学图书馆。1941年再转运至美国国会图书馆。二战结束后,在胡适交涉下,居延汉简得以归还,现藏于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要研究著作有劳干的《居延汉简考释?释文》(1943年)、《居延汉简考释?考证》(194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居延汉简甲编》(1959年)、《居延汉简甲乙编》(1980年)等。其中关于中医药的残简有七八十枚,记录了上百名患者的病案,大都是边防士卒的病案内容包括姓名、职务、病病证候、服药情况、针灸、诊治日期等,方案简练,涉及古病名、治法、方药和兽医等多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古医方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3(睡虎地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墓葬,出土了1155枚秦简。简文为毛笔墨书的秦隶,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少量涉及医政与法医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战国至秦始皇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情况。如《封诊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法医鉴定书,秦简中数处提到“疠迁所”,应是最早关于麻风病迁居隔离的记载。 4(武威汉代医简:甘肃武威是汉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下文物颇为丰富。1972年11月,在武威县旱滩坡发掘了一座东汉土圹墓,出土简牍92枚,计木简78枚,木牍14方。简质为松、杨木,与西北地区其他出土汉简相同。长度均为23,23厘米,折合汉尺1尺左右,属于“尺籍”、“尺牍”之制。原有三道编绳联缀,属于先编后写。简文单行墨书,每行20,40字不等,字体多为隶书,间有章草。尾简书“右治百病方”5字书名。另有木牍14方,长尺许,正反两面墨书,每面2,6行,字体同木简。简牍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方面的内容,经有关专家整理成《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 《武威汉代医简》共载录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所用药物近百种(植物药63种,矿物药16种,动物药12种,其他药9种),并记述了药物的炮制、剂型及用药方法。剂型有汤、丸、散、膏、醴、滴、栓等,丸药的大小、给药的时间、内服方法(酒饮、酢浆饮、豉汁饮、含咽汁)、外用法(敷目、塞耳、指摩、涂、灌鼻、塞鼻、敷傅)等均颇为详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经验方的继承与发展。 简牍中关于针灸的内容虽然不多,但也载录了穴位(三里、肺俞、泉水等)、灸刺的禁忌与年龄的关系等。有4块木牍约700字记录了专门治疗男科疾病的内容,提出了男子七疾、七伤及其治方,如第一方用栝蒌根、天雄、牛膝、续断、菖蒲6药组成,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治男性阳萎滑精之良方。其中还有关于当时药价的记录,为研究汉代药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经济史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马王堆汉墓医简: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发掘出一批医学简帛,其中医简共200枚(竹简189枚,木简11枚)。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研究整理,编为4部书,即《十问》、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合阴阳》、《天下至道谈》、《杂禁方》。前3种为竹简,以房中为主要内容,是现存最早的性医学文献。《杂禁方》为木简,内容是禁祝方术,属古代祝由一科。 《十问》篇幅最长。全书假托上古帝王、诸侯与方家术士互相质疑问难,探讨顺应阴阳四时,注意饮食起居,操练气功导引,注重房中养生等问题,体现了“节欲保精”的基本思想。 《合阴阳》属古代方技类书中的房中文献,集中讨论了男女交合及房中保健问题,皆属性医学、性保健的内容。 《天下至道谈》主要讨论房中养生之道,即性保健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提到的“七损八益”,后世注家各以意阐发,聚讼纷纭,千百年来莫衷一是。《天下至道谈》中,对“七损八益”进行了详细论述,原来是指男女性生活过程中7种于人体有损害的做法,以及8种于人体有补益的做法,是秦汉之际盛行的房中术的基本内容。由此,中医学中的千古疑案涣然冰释。 《杂禁方》记载了诸如用符咒法来防治婴儿啼哭、多恶梦、犬善吠等内容,是古代应用祝由禁咒疗法的反映。 6(阜阳汉简:1977年7,8月,安徽阜阳县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出土一批竹、木简及木牍,大多残破,经精心整理,得10多种珍贵古籍。其中医药学著作两部:《万物》为药物学著作,《行气》为气功类著作。据考证,《万物》撰写年代在战国,早于《神农本草经》,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万物》残简共133枚,叙事记物一句为一段,每段之间用墨点隔开,文义不相连贯,以文字可辨认者统计,载药物70多种,包括有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主治疾病30多种,涉及今之内、外、五官、神经科疾病。 7(张家山汉简:1983,1984年,湖北江陵县张家山发掘出3座汉墓。墓中出土竹简1000余枚,经整理得8部古书及遗册,内容为律书、历法、术数、方技。其中有两部古医籍--《脉书》、《引书》。《脉书》的内容较为庞杂,经今人马继兴氏研究整理,认为可将其分为5种医书,并分别命名为《病候》、《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六痛》、《脉法》。其中《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法》3书与马王堆出土的3种同名医学帛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帛书的缺字,由于竹简的出现,基本能够补足。这是一种医书在同一时代存在不同传写本的现象。以《脉书》与《内经》比较,可以发现《脉书》应是《灵枢?经脉》所引据的诸多古医书之一。《引书》共113枚竹简,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四季养生之道,第二部分载录35个导引术式的名称、动作要领及功用,第三部分讲述了导引养生防治疾病的方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导引专著。 8(长沙三国简牍: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古井内出土十几万枚三国时期吴国简牍,总数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内容涉及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租税、户籍、司法、职官等,是本世纪中继甲骨文、敦煌石室文书发现以来,古代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但目前研究正在进行,是否有关于医药的内容,尚未可知。 第四节 缣 帛 简牍作为文献载体,较之金石有着取材容易、便于写作的优点。故自有简牍作为文献载体以来,著作较前大增。我国文化奠基时期的著作,大都是写在简牍上的。但用竹木为书写的材料,也有着明显的缺陷,这就是分量重,体积大,遇着长篇文字,简策就更多,阅读、收藏、携带都极为不便,弄乱了更不易清理。据《史记》所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简牍文书重达120斤;东方朔写一篇奏文上呈汉武帝,竟需两名武士抬进宫中。随着文化的繁荣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在竹简木牍流行的同时,出现了另一种文献载体——缣帛。 缣是指细密的绢。《释名?释采帛》云:“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绢。”帛为丝织品的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总称,包括缟、素、绡、绢、缣等。丝织品质地柔软轻薄,书写容易着色,又可按文章长短任意裁剪,舒卷自如,便于翻阅,易于携带和收藏。因此缣帛成为书写绘画的上佳材料。《韩非子?安危》:“先王寄理于帛书。”《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贾鱼腹中。”《灵枢?病传》也说:“生神之理,著之竹帛”。都说明了战国秦汉时,竹帛并行的情况。缣帛作为文献的载体,质量远优于简牍。但因价格高昂,因而成了贵族的专用品。其主要用途是记载王室贵族的言行、功德,或用于绘画、祭祀鬼神。据文献记载,西汉刘向为汉成帝校书20年,皆先书于竹简,改易定稿后方正式抄录于素帛。(《太平御览》卷606引《风俗通义》) 写上文字的缣帛称为帛书。帛书根据文章的长短而剪裁之后,或折叠,或由左向右卷成一束收藏,称为卷。短文有几篇合为一卷的,而大部分的情况在简策中编成一篇的,相当于帛书的一卷。至今人们仍习惯用卷来指全书的一部分,一部书可以分为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可以卷起来的古抄本,通常称为“卷子”。据《汉书?食货志》载,当时缣帛的标准长度为“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正”。其宽、长与简策相类,这样便于转抄,原写于竹简上的一篇,转书于帛时通常截为一卷,而短篇则合若干篇为一卷。 帛书应用的历史虽长,但保存至今的实物十分罕见。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墓出土一件楚国帛书,是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帛书,原件借存于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李零教授《中国方术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认为该帛书是一种古代“日书”,即按岁月日时排列吉凶宜忌以便查阅的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大批帛书,总计28种古籍,2幅地图,1幅导引图,共计12万余字。帛书的内容以古代哲学、历史为主,其中医学书籍11种,约3万字,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整理后,分别厘定名称:《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和《导引图》。这批帛书多数抄录于战国末至秦代(用小篆和六国古文),少数抄于西汉初年(用隶书)。其成书年代要早于《黄帝内经》约100,200年。兹选介如下。 1(《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首次使用了"经脉"这一名称,并且完整地提出了依次联接、构成“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十二经脉。但在《黄帝内经》之前,经脉学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由于过去缺乏先秦的资料,所以一直很不清楚。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出土,正好填补了我国早期医学史的一大空白,对研究早期经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是极其宝贵的文献。 《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共34行,在帛书上端空白处,写“足”、“臂”两个篇目。足部录有下肢的6条脉: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泰阴脉、足(厥)阴脉。臂部记有上肢的5条脉:臂泰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阴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在每一条脉下都叙述该脉的循行部位、所主病候及灸治法。其特点为:?与《灵枢?经脉》所述12经脉相比,缺臂(手)厥阴一脉。?11脉的循行方向全部都是向心的。?治疗全用灸法,且只提灸××脉。?病候描述简单、原始。?足厥阴脉有病候的生死预后。?诸脉均无理论与治则上的阐述。 《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分甲、乙两本。与《足臂》相比较,《阴阳》有以下特点:?脉的总数11条,亦缺臂厥阴一脉。但手三阳脉名称分别作“肩脉”、“耳脉”、“齿脉”,保留原始名称。?排列以阴阳为序,阳脉在先,阴脉在后。?脉的循行方向出现远心循环。?所主病候从《足臂》的78病增至147病,几乎增加一倍。?出现“是动病”、“所产(生)病”的名称。?足少阴脉后附调摄法。 按:《足臂》与《阴阳》二篇,列举了人体11条经脉的循行走向,所主疾病与灸法,是我国最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早有关经络学说和灸治法的文献。 《足臂》、《阴阳》与《灵枢?经脉》作对照分析,即可发现它们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三者的文字、内容来看,有着由简到繁、从不完善到逐渐周密完善的趋势,清楚地显示了由《足臂》到《阴阳》,再到《灵枢?经脉》的演变痕迹,代表了经脉学说在其早期形成过程中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认为《足臂》、《阴阳》是《灵枢?经脉》的祖本。 2(《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一种久已亡佚的医方专著,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医方书。此书原件无标题,因卷首列有52种病证目录,故整理者仿《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类之书名,命名为《五十二病方》。全书记载52类(今实存45类)疾病,具体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名108种。现存医方280个(估计原数在300个以上),用药达247种。此书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西汉以前的临床医学及方药学的发展水平。 医方反映的药物学成就是十分突出的。所用药物247种,其中近一半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所未载。同一药物有各种异名,有的使用荆楚俗名。方后常有“令”(即灵验之意)、“己验”、“尝试”等字样,可见它是广泛采自民间经验累积之验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物主治功效已相当准确,如乌喙、续断止痛,石韦、葵子利尿,芒硝溶液清创消毒,水银制剂疗疥疮等。在记载完整的189方中,用单味药的110方,2味药的45方,3味药的21方,4味药4方,5味药4方,6味药3方等等。由1,2味药组成的方子共155个,占总数的80,,另外,也出现了针对不同病调整各味药物比例的记载,可以看作是早期的辨证施治观念的萌芽。 《五十二病方》外科(含伤科、皮肤科)疾病及方治所占比例最大,其成就也最为突出。如关于痔疮的割治疗法与脱肛复位法的记载,就令人赞叹不已。书中治法丰富,除内服外,还运用多种外治法,如药浴、薰法、熨法、砭法、灸法、芥末发泡法(即“冷灸”、“天灸”)、按摩、角法等等。药物剂型,有丸、散、膏、汤(“煮之饮其汁”)。药物用量,除斤、斗、合之外,大多为模糊估计量。可以说,《五十二病方》是方剂形成阶段的产物。 3(《导引图》 我国古代的导引,据《庄子?刻意》李颐注,就是“导气会合”、“引体会柔”,可以说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导引图》的出土,使我们能够形象地了解古;“导引”的有关动作和具体细节。 《导引图》是一幅绘有各种运动姿态的彩绘帛画。图前没有总名,每个图象侧旁都有题字。从运动姿态和所标文字推定,此为古代的《导引图》。帛画复原后,长约100厘米,高约50厘米,绘有44人,分列4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文字看,一类是描述运动的姿态,有伸展、屈膝、体侧、跳跃等运动,有呼吸运动,有器械运动等等。第二类是说明运动是模仿那种动物动态,如"熊经”、"鸟伸"之类。第三类则是说明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 第五节 纸与卷轴 缣帛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毕竟过于昂贵。因而,一方面简策与缣帛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人们也一直在寻找更加简便而廉价的文献载体。纸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文献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魏晋三国之后,随着造纸工艺的改进,帛书也日渐减少,并最终被纸所代替。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因其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使文献的传播与保存更加便利,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纸的本义,是在竹帘上漂洗丝絮时的一种副产品。古人在漂洗丝绵时,将积淀在竹帘上的丝絮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摊平晾干,揭下以后便成为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据此可知,远在汉代,纸是缣帛的别名。在蔡伦之前,久已有了造纸的技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分析,蔡伦之前也有了植物纤维纸,但是,蔡伦作为造纸技术的集成、改进者,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造纸发明初期,上层贵族仍重帛而轻纸。《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帝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经过一个时期才逐渐被推广接受。《晋书?文苑传》载左思著成《三都赋》后,“豪富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以纸书写,虽然方便,但圃于传统习惯,直至晋代,还有沿用竹简的。 现存与医学有关的古纸,如新疆蒲昌海(今罗布泊)北出土的数片医方残纸(载录于《流沙坠简?小学术数方技书考释》)、新疆于阗(今和田县)出土的《黄帝明堂经》残卷(约南北朝时写本)、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时期药方残纸(上有西夏文写的药名病名)、1959,1977年新疆吐鲁番先后出土唐代涉医古纸约数十片(内容有药方、针灸法和兽医方)等,但因为残存文字甚少,难以知其全貌,但是作为医学史料仍然是弥足珍贵的。 如果需要记录的文字较多,古人便将若干张纸粘连起来,成为一条长的横幅,末端用一细木棒作轴心,将横幅从左至右围绕此棒卷成一束,称“卷”或“书卷”,其中心木棒则称“轴”或“书轴”。这就是纸发明以后,盛行于六朝、隋唐时期的主要书籍形式——卷轴。卷轴用纸,往往以中药黄柏汁染成黄色,经过这种工序处理后,可以使纸卷免遭虫蛀,有利于长期保存。为了保护纸卷不致断裂,常在纸的反面袜上一两层纸张,称为“褙”或“装背”。由于卷子的左端被卷在内层,故得到保护,而其右端露于外层,容易磨损,因而往往在右端再粘接一段纸,保护正文,免遭损坏。这段纸沿用帛书书首的称呼,称作“缥”或“首”,又称“包头”。也有用绫绢等丝织品做缥的,更显得华丽宝贵。缥首再连以丝带,以便在全轴卷好后缚扎。一部书若分写成若干卷,则将其集中用布、帛制的套子——帙包裹起来,一般5,10卷包为一帙。帙通常以麻布为里,外层裱以丝织品;也有以细竹丝为纬,以绢丝为经,交织而成,再裱以绢帛。帙只包套卷身,每卷的轴头仍然外露。在轴头上附缀一块小牌子,上写书名、卷次,便于识别查检,称之“签”,相当于现代的书标。卷轴用帙包好后横放在架子上,需要阅览时将其抽出,阅毕卷好插入原处,称作“插架”。唐代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上述卷、轴、缥(首)、带、签、帙都是卷轴的组成部分,而插架则是卷轴的存放方式。在古代宫廷藏书中,有些卷轴的装潢十分考究。如《隋书?经籍志》载:“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记唐玄宗时集贤院的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絮带,碧牙签;集库书钿绿牙轴,米带,白牙签。”可谓精美之至。 卷轴的书写方式:早期卷轴于卷首先写本文的篇、章名称及次第(即小题),下空数格,再写全书的总名(即大题),次行写作者的职衔、姓名,唐人卷轴已改为大题在前,小题在后。卷末一般留下若干空行,作题跋用。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写本,卷末往往附有抄写者、校阅者、审定者、装潢监制者的姓名及抄写时间,有的还写明用纸的张数。此外,也有将全书总名写在卷末的,这又类似于简册的尾题。从发现的实物看,古卷轴一般每行书写10余字到20余字,一般只写单面,有时在正文的背面写注文,称作“背书”或“背记”。 现存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敦煌卷子和日本卷子两大类。 一、敦煌卷子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汉武帝所设河西四郡之一,为当时丝绸之路通往中亚之要道,是汉唐时代东西方文明荟萃的枢纽。 汉魏之际,西域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很深,敦煌也因而成为我国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自东晋时佛教信徒开始在此凿窟造像,至唐代,莫高窟已拥有1000多个内有精美壁画、佛像的石窟,故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又称“千佛洞”。建窟造像一直延续到宋初,前后达700余年。大约公元11世纪的某个时间,大量经卷、文书、绘画、法器被集中在一个洞窟的复室里封存起来,然后在外面重新绘上壁画。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清理第17号石窟(藏经洞)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的洞窟。洞中藏有一层层的经卷和抄本书籍,还有画着佛像的绢幡、织物、法器,总数约5万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遗书。遗书多数为手写本,不少写本是书法精品,也有少量稀世罕见的雕版印本。内容以佛经居多,另有不少道家、儒家经典,以及天文、地理、历史、医药、占卜、信札、帐册、户籍、契约等文献。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 从1906年起,这些珍贵文献,先后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俄国鄂登堡及日本橘瑞超等人盗劫,大量流入国外。被盗文献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等10多个国家的有关文化机构和私人手中。其中英国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约12000卷,古藏文卷子和其他中亚古民族文字卷子约3000卷,总数在15000卷以上。伯希和盗劫的敦煌遗书约6000余件。由于伯希和是欧洲著名汉学家,其所劫卷子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新一版)中《斯坦因劫经录》、《伯希和劫经录》对这些卷子进行了著录。日本橘瑞超掠去约3000件卷子,今分藏于日本龙谷大学等地。沙俄探险家鄂登堡搜购发掘的卷子,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总数已达18000余件。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签订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合作编纂、影印出版全部俄藏敦煌文献,并陆续出版了《俄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1992)。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清理第17号石窟(藏经洞)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的洞窟。洞中藏有一层层的经卷和抄本书籍,还有画着佛像的绢幡、织物、法器,总数约5万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遗书。遗书多数为手写本,不少写本是书法精品,也有少量稀世罕见的雕版印本。内容以佛经居多,另有不少道家、儒家经典,以及天文、地理、历史、医药、占卜、信札、帐册、户籍、契约等文献。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 从1906年起,这些珍贵文献,先后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俄国鄂登堡及日本橘瑞超等人盗劫,大量流入国外。被盗文献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等10多个国家的有关文化机构和私人手中。其中英国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约12000卷,古藏文卷子和其他中亚古民族文字卷子约3000卷,总数在15000卷以上。伯希和盗劫的敦煌遗书约6000余件。由于伯希和是欧洲著名汉学家,其所劫卷子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新一版)中《斯坦因劫经录》、《伯希和劫经录》对这些卷子进行了著录。日本橘瑞超掠去约3000件卷子,今分藏于日本龙谷大学等地。沙俄探险家鄂登堡搜购发掘的卷子,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总数已达18000余件。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签订协议,合作编纂、影印出版全部俄藏敦煌文献,并陆续出版了《俄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1992)。敦煌古医籍考释》将敦煌医学卷子分为11类:(1)医经类(2)五脏论类(3)诊法类(4)伤寒论类(5)医术类(6)医方类(7)本草类(8)针灸类(9)辟谷、服石、杂禁方类(10)佛家道家医方(11)医史资料类。其中第1,8类均为专门医学著作,第9类是有关古代养生、祝由的文献,第10类是佛经、道经中的医学内容,第11类是有关医学史的各种资料。 《敦煌中医药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述了敦煌石窟艺术以及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流失,并重点论述了敦煌中医药文献的重大学术成就和价值。各论将敦煌医药文献分为9类:(1)敦煌医理类著作(2)敦煌古藏医药类著作(3)敦煌针灸类著作(4)敦煌诊法类著作(5)敦煌本草类著作(6)敦煌医方类著作(7)敦煌遗书中的道医资料(8)敦煌遗书中的佛医资料(9)敦煌遗书中医事杂论类著作。 在已知出土的古代医学文献中,敦煌医学卷子的数量最为丰富,随着《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的全部出版,估计敦煌医学卷子总数将达100种。这批稀世之宝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 1(弥补了隋唐时期医学文献大量散佚的缺憾。魏晋至唐末五代的医药著作种类繁多,隋唐史志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所载,不下二三百种。如《隋书?经籍志》记有256部,4510卷;《旧唐书?经籍志》记有136部,3962卷;《新唐书?艺文志》有155部,4277卷。然而保存至今的却屈指可数:《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经效产宝》、《刘涓子鬼遗方》等。敦煌医学卷子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传世医书的空白。此外,敦煌医学卷子大多未见史志著录,这说明当时收入史志中的医学书目是有局限的,而散见、流传于民间的医药书籍非常广泛。 2(保存了古卷子的原始面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敦煌卷子医书大多是雕版印刷发明以前的古人墨迹,真实地展现了古卷子的型制、纸张、用墨、字体、书写格式。尤其是本草类著作中的"朱墨间书"及各种符号标识,保存了古代本草文献的原貌,是后世宋、元刻本医书无法比拟的。 3.为古医籍校勘、辑佚提供了重要资料。因为敦煌医学卷子是公元10世纪前的文献,早于所有现存传世的古医籍刊本,更接近古书原貌,故可为多种传世古医籍的校勘提供早期的依据。如卷子本《三部九候论》,“世”、“治”均有缺笔,乃避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讳所致,而今所传《内经》系唐宝应元年(762年)刊本,晚于写本60年,故可据以纠正今本《内经》中的谬误。卷子本《伤寒论》甲本(S202)避隋文帝杨坚讳,以隋以前抄本,而今传《伤寒论》系宋林亿等校正本,两相对照,有两条条文不见于今传世本《伤寒论》。又如P.3481《病形脉诊》可作校勘传世本《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的参考;дх00163《黄帝内经素问卷六》(残卷)可作校勘传世本《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参考;S.5614《平脉略例》甲本、p.2115《平脉略例》乙本及p.3477《玄感脉经》等,可供校勘传世本《脉经》的参考。此外,敦煌医学卷子中还保留着不少失传古医书的佚文,这些佚文为辑佚复原古医书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如唐初官修药典《新修本草》,宋以后失传,仅有部分佚文散见于历代本草著作及其他文献中。而敦煌卷子医书中《新修本草》残卷就有4种:s.4534、P.3714、s.3822及李盛铎旧藏残卷,均系《新修本草》早期不同的传写本,均可供辑佚参考。 4(反映了六朝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敦煌卷子医书涉及到医药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反映了我国六朝隋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在医学理论的完善方面,卷子医书对人体生理、病理、经络的论述,有些方面发挥或补充了《内经》等古代医学理论,某些理论是其他古医籍中从未出现过的。如《玄感脉经》:“九脏者,形脏四:头角、耳目、口齿、胸中也„„(头角者),精识之主,日月光明,(上)部之天以候之。”头角即头额,头角为人的“精识之主”,即具有精神意识作用,这在已知的中医文献资料中是最早的。又如《明堂五脏论》“明堂”一词的解释:“所以四大假合,五谷咨身,立形躯于世间,看明堂而医疗。只如明堂二字,其义不轻。明者,命也;堂者,躯也。”“明堂”是指有生命活力的人的躯体而言,对后世针灸著作、图谱用“明堂”命名的现象有所启示。在诊法方面,敦煌卷子中有脉法专著多种,既有直接辑录王叔和《脉经》的内容,也有不少与《脉经》所载不同的脉象;《平脉略例》中有19种脉象主病未见于传世医书,《玄感脉经》中23种脉象主病及6种死脉也与传世医书所载不同,对脉诊的的研究很有意义。 在药物学方面,敦煌卷子医书保存了我国唐以前4种重要本草著作的早期传本,如《本草经集注》、《亡名氏本草序例》、《新修本草》、《食疗本草》,尽管皆为残卷,却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新修本草》残卷的发现,证明了该书在国家颁行8年之内就传播到遥远的边疆,在历史上是空前的。《食疗本草》作为唐代一部最著名的饮食疗法专著,至今仍有重在的参考价值。 在方剂学方面,敦煌卷子医书中保存的医方达1024首,大都是六朝、隋唐时期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的验方、效方,其治病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还有许多外用方(膏摩、药浴、灌肠、坐药、磁疗、盐熨等),解金石中毒方,祝由法,纳息(气功)法,辟谷法等等。唐人写本《备急单验药方》一卷,是一部民间备急单验方专书,保存完好,是唐以前从未记诸目录学记载的方书。另外,还首次发现了已佚的古经方书及古经方汤16个,填补了《汉书?艺文志》古经方十一家的空白。方剂中的面脂、面膏、乌发、洗发、香衣等内容,拓宽了中医药美容美发护肤的领域。 针灸学方面,《灸法图》、《新集备急灸经》等,是现存最古老的针灸图。图谱中将病证与穴位用线连接起来,可按症取穴,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此外,在气功养生、医佛道医学以及藏医学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等方面,也有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5(解决了医史文献上的一些疑难问题。由于敦煌卷子医书的抄写年代下限不晚于五代末期,故可据以判定一些医学文献长期争议未决的撰年问题。例如《王叔和脉诀》是流传较广的传世古医籍,书中虽题有魏晋医家王叔和之名,但因其内容、体例均与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迥异,故历代医家皆认为此书是后世托名之作。但在其撰年问题上又有三说:一为宋代陈言、元代王好古主张的六朝说;二为明代吴昆、李时珍为代表的五代说;三为北宋熙宁以后说。而敦煌卷子医书《七表八里三部脉》、《青鸟子脉诀》中的七言歌诀,其体裁、文字均与传世本《王叔和脉诀》相同,足证《王叔和脉诀》的撰年当在五代以前。 二、日本卷子 早在西晋,中国的古文献就开始传入日本。到隋唐时期,中国国力日盛,文化灿烂,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皆把中国看作先进文化的发祥地。于是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纷至沓来,学习中国文化。从宗教、儒学、医学、建筑、印刷,到书法、绘画、音乐,均在学习之列。他们回国时,将大量的中国文化典籍(包括医药书籍)带回本国。据公元9世纪末(895年左右)日本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当时日本有汉籍1579部,16790卷(此为公元875年日本国家藏书院冷然院火烬之余重新搜集著录的数目),相当于当时唐代藏书的1/2。其中“医方家”录有医药古籍160部。毫无疑问,这160部古医籍都是六朝、隋唐时的卷子本。这些从4世纪至11世纪先后传入日本的卷子医书,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均已亡佚,只有少数原书残卷及重抄本因私人家传或密藏于古寺而得以幸存至今。已知现存日本卷子医书有10种: 1(《黄帝内经太素》:19世纪初在日本仁和寺发现丹波氏抄本残卷,后又发现和气氏抄本残卷,此后中日两国均有据此抄本的刻本及影印本,但只存23卷。 2.《黄帝内经明堂》:日本文永元年医家和气朝臣抄录,存序及第1卷。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秘藏。1992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出版原色影印本。 3(《黄帝内经明堂类成》:19世纪初在仁和寺发现,日本永仁年间医家丹波长高等抄录,仅存1卷。 4(《黄帝虾蟆经》:为汉代医著,撰人不详,1卷。16世纪医家和气奕世家藏旧卷子。1796年丹波元简抄录。 5(《伤寒论》(康治本):原为唐贞元乙酉(805)写本,不分卷。日本康治2年(1143)日僧了纯重抄。19世纪中期后有影印本和刻本。 6(《伤寒论》(康平本):日本康平3年(1603)医家丹波雅忠据家传卷子抄录,日本贞和2年(1346)医家和气朝臣重抄。本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私人藏书中发现。有1937年大冢敬节校注本。7((真本)《千金要方》:日本正和4年医家和气嗣成抄录,19世纪中期有影刻本,仅存1卷。 8(《新修本草》:日本天平3年医家田边史抄录,13世纪末有影抄本,19世纪中叶在日本仁和寺发现,仅存10卷。此后中日两国有多种影印本及影刻本。 9(《小品方》:公元16世纪中叶日本收藏家前田利常家藏,其后人建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秘藏。1992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出版原色影印本,仅存1卷(包括序、12卷总目录、卷1本文)。 10(《医心方》:30卷。日本针博士丹波康赖编撰,成书于公元982年。此书为日本现在最早的一部医书。现存延庆本(残卷)、仁和寺本(残卷)、御本及半井家本(30卷,配补本)等多种抄本。另有日本安政年间医家丹波元坚等人的影刻本,乃据仁和寺本、延庆本及丹波氏家藏旧抄零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本汇校影刻,使此书得成完帙。本世纪日本又据安政本多次重印。1955年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日本浅仓书屋所藏安政本缩印出版。1996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文铸等的校注研究本《医心方》,是中日学者合作校注研究本书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第四章 古代文献的散亡与整理 第一节 古代文献的聚散 前人关于文献散亡的论述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当推隋朝牛弘的“五厄”说和明朝胡应麟的“十厄”说。 一、牛弘的“五厄”说与隋以前文献的散亡 牛弘,隋人。史称其“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官至散骑常侍秘书监。《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谓:牛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其上表之中历数中国典籍文献的几次大的劫难。 ,、秦始皇焚书 这次“焚书坑儒”,其根本宗旨,是李斯所说的“别黑白而定一尊”,在李斯,是欲图确立法家的正统地位,在秦始皇则是其王朝思想的体现。他们的宗旨是:凡是对秦王朝以及对其所奉行的正统思想不利的书籍统统在禁毁之列。这种禁书宗旨,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中国禁书史的一大主潮。秦之焚书坑儒,开了中国古代禁书的恶劣先例,并且也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一个最典型的例证。 秦之焚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书运动,其对文献的破坏,自不待言了。因此,牛弘将秦朝焚书列为书籍文献的“五厄”之首。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这个教训,对于封建统治阶级而言,也是十分深刻的。终至元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可与秦始皇相比的大规模禁书。 ,、汉兴之聚书与王莽之乱 秦始皇焚书之后,迄汉之兴,又渐致力于收罗遗书,其最著者,是汉武帝。班固曰:“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之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序》)当时聚书之多,据刘歆《七略》所说:“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这是当时中央聚集整理文献的大概情况。除中央以外,各地对文献典籍的收集,也是相当可观的。据《汉书》记载:“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秦旧书,多奉以进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辨;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从这些藩王对书籍的聚集,亦可见当时求书聚书风气之盛。这二百余年对书籍的收集整理,至西汉末年,经王莽之乱和赤眉起义之后,又告散亡。 《汉书.王莽传》载,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兵败而死,讨伐王莽的军队进入长安,仅仅“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宫馆,一无所损。”更始二年,刘玄入长安。次年夏,赤眉军入关,更始投降,“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行人,宗庙园陵,皆发掘”。(《汉书.刘玄传》)经过这一场动乱的浩劫,汉室所藏的文献典籍,荡然无存。故范晔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后汉书》中谓:“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马端临《经籍考》也说:“王莽之乱,焚烧无遗。”都说明西汉末年的动乱,实是中国文献的一次大劫难。 ,、东汉之聚书与东汉末年典籍的散亡 东汉开国之时,即忙于征书。《后汉书.儒林列传叙》称:“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又谓:“光武迁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辆。”其后诸帝,无不以右文为点缀,因而对典籍的征集颇为重视。自此,中秘所藏之书,又趋于盛。然至东汉末年,兵燹四起,厄及典籍。《后汉书.儒林列传叙》还说,自从光武聚书以后,及汉之盛,书增三倍。按这一说法推算,当为六千辆。然“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竟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布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董卓移都,是东汉末年典籍的第一次大散亡。其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又经李淮(郭汜大交兵,不但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即使“符策典籍,略无所遗”。至此,东汉诸帝百余年之所收藏,班固等之所校定,多达六千余辆的典籍秘藏,又复归于荡然。这就是牛弘所谓“五厄”之第三厄。 ,、西晋秘书阁藏书与“八王之乱” 5、候景之乱 牛弘所谓书之四厄,即在所谓“五胡乱华”时期到西晋沦亡这一阶段。 以上所述,即是隋以前中国文献聚散的大概状况。 就医药书籍而言,秦始皇焚书时,明令医书在保护之列。但在兵燹战乱中,对医书的破坏,也在所难免。《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中,载有“医经”七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说明在战国时代已有相当多的医书,但到了两汉时期,这些书大多也已经无存。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讲到其撰述《伤寒杂病论》的经过时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要说这些当时的参考书后世不能得见,即使《伤寒论》本身,在东汉末年成书之后,不久也几近散亡。赖东晋王叔和整理编次,才得以保存下来。金人代医家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明.王安道也说:“叔和搜集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 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医药方书非常盛行,《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李当之药方》、陈延之《小品方》、《范汪方》、《阮河南方》、《秦承祖方》、《僧深药方》、《徐王(之才)方》、褚澄《杂药方》及徐叔向《疗脚弱方》、谢南郡《疗消渴众方》等专病方;另有宋武帝《杂戎狄方》、《摩诃出胡国方》、《龙树菩萨药方》等外来药方。但这些医书现在均已失传,只能从一些文献中探得一鳞半爪而已。 二、胡应麟的“十厄”说与明以前典籍的聚散 ,、隋朝藏书盛于开皇,不久毁于杨广之手。 ,、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755年)。 ,、唐代后期之聚书与唐末战乱 ,、宋朝图书,一盛于庆历(1041,1045年),再盛于宣和(1119,1125年),而遭女真“靖康之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灾”(1126年) ,、南宋图书,一盛于淳熙(1174,1189年),再盛于嘉定(1208,1224年),而遭蒙古骑兵“绍定之祸”(1228年)。 三、明代文献之聚散 ,、甲申之乱与内府藏书的散亡 ,、甲申之乱与私人藏书的散亡 四、清代文献之聚散 ,、清初的文字狱对文献的破坏 文字狱,即因为己著的文字或者因为保留了他人的文字,因文而触祸,因文而罹罪,本人并没有相应的可以治罪的行为。虽然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并非自清朝始,但清朝文字狱之酷烈,却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 ,、撰修《四库全书》时对图书文献的禁毁 ,、太平天国战争中文献典籍的散亡 ,、清末外患与中国文献典籍的散亡 ,、清末敦煌卷子的散亡 五、中华民国年间文献的散亡 六、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献典籍的破坏 第二节 历代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献历经散失,情况十分严重。究其散亡的原因,大致有政治、兵燹、人事、其他原因。 一、政治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 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是典籍文献散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了消灭异端,往往是从思想文化开刀,焚毁和销禁文献典籍。 二、兵燹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达无数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直接销毁了难以数计的典籍文献。 三、人事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 除了政治、兵燹原因之外,由于保管不善,水、火、虫蛀等人事原因而使典籍亡散残失的,也不在少数。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四、其他原因 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不能尽诿于兵燹与灾害。更应注意以下原因。 一是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 二是在古代所有的书籍,全靠手抄流传。 三是封建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 四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某些书籍为时代所局限,后人据原有材料加以重修,原书遂因新修书的盛行而废。 五是由于著书人因为犯罪或伏法,“因人而废言”,其著述也由疏远而遗弃,终归于散亡。 六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深闭固拒,不肯借人阅览,看成奇货和古董。尤其是海内孤本,藏家往往讳莫如深。这也给书籍的流传带来了灾难。如此种种,都是历代文献散亡的原因。 第三节 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与著名的中国文献学家 一、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本节主要对我国历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作一简要的叙述,关于中国医药学文献的历代整理状况,在第五章中专门进行详细论述。 ,、钞写 在雕板印刷术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如果想读书、藏书,钞写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南齐书》中曾记载了五世纪末沈麟*士以八十高龄钞书数千卷的行事:“遭火烧书数千卷。麟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火故钞写,灯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 钞书是古代保存文献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知识分子个人钞写,更有有组织的集体钞写。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的修纂,都伴随着十分繁重的钞书工作。 古代钞书,不仅是死抄,还有通过活抄而成其学问者。例如,袁枢因为读《资治通鉴》,感到这种账簿式的记录,不容易找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于是,发愤将二百八十四卷的大书,依事为起讫,把它们分成二百三十九事,重新抄录一通,名曰《通鉴纪事本末》。最初,袁氏抄书的动机,不过是为着自己读书检书的方便,而当抄书工作完成之后,居然成为一部创造性的伟大著作。这种以事为经的纪事本末体,使史学界在“编年”、“纪传”两种体裁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对后世颇有影响。 在中医学界,也有许多学者的著作,是以抄书的形式而成的。如元代医家滑寿(1304,1386),《读素问钞》一书。 ,、注解 时代越早的文献,其文字越是简少,这是古代文献的一条通例。加上古代文字的形体、音读和含义,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其中所杂的远古的方言,更不是后人所易于理解的。后人对前人的典籍著述,在阅读理解方面就发生了不少困难,或是不解文意,或是不懂字句,或是不明声训。因此,注解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清代学者《东塾读书记》中说:“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 注释也是中医学家研究和发展中医学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有关《伤寒论》研究的文献中,以“注”和“集注”名书者最多。《伤寒论集注》见诸现有文献著录者达9种,《伤寒论注》则有12种之多,另有《伤寒集注》为书名者4种。《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被尊为“医经”。后世为之作注、作疏,进而“集解”、“集注”,自是承袭了经学家一脉相承的传统。启《伤寒论》注解之先的是金代成无己。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引《内经》旁涉众说,方解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严器之序)。能使“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晚明张遂辰私淑成氏,称他“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而索途也。” 儒家注经,约分两派,一则以郑玄为代表,是为“汉学”,一则以朱熹为代表,是为“宋学”。清李兆洛《养一斋文集》:“治经之途有二,一曰专家,确守一师之法,尺寸不敢违越,唐以前诸儒类然;一曰心得,通之以理,空所依傍,惟求乎己之所安,唐以后诸儒类然。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专家是也;孟子曰:‘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心得是也。”在《伤寒论》诸注家中,也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注经倾向。成氏首注,以经解经,大体可以归入专家一流,其后继者如张遂辰对《伤寒论》“半依旧本,不敢去取”,重申成氏之意,但也兼采庞安常、朱肱、许叔微、张元素朱震亨诸家之说,渐改汉儒注经之风;迄清末民初诸家,更犹如宋儒注经,不屑墨守成规,拘于一家之言,而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推翻前人的旧说,别创新解。但大部分《伤寒论》注家,仍是兼容并蓄,注释与发挥并存。 以“集注”名书者,著述体例大致相同,但所选注家的不同,则体现了集注者不同的学术倾向,不同时期的集注往往又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研究进展。如,张志聪《伤寒论集注》集张氏本人及其弟子高士宗等人的学术观点,集张氏学术系统之大成,;而黄竹斋《伤寒论集注》因其生当民国,所见益广,其书汇成氏以下数十家,兼采日本汉方医家的注释,甚至中西汇通学派的某些论点,又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考证 (,)金石之学与古文献的考证 (,)甲骨卜辞与古文献考证 第四节 著名文献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原没有文献学家这一称谓。而一般所说的校雠学家,也就是今天的文献学家。因为所谓“校雠”,本不限于勘对文字异同,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也各自都有卓著的贡献。 一、刘向、刘歆与汉代的文献研究和整理 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鉴于春秋战国以来,百家竞兴,图书有增无已,而由于战乱兵燹,又散亡十分严重的状况,国家开始组织人力,大规模地校理天下群书。汉代流行于社会、保存于朝廷的图书,可以说是一大堆丛杂、散乱、编次不同、没有篇题、错字很多的传抄本,必须下很大的力气进行整理。《汉书.艺文志》中说:“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刘向在每一部书校完之后,“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写成叙录一篇,以达到“辨章学术,考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镜源流”的目的。这是后世目录解题的开端。 《别录》早已亡佚,《七略》也在唐末五代时期亡佚。幸而班固在修《汉书.艺文志》的时候,其门类条例,完全以《七略》为基础,因而,从《汉志》中尚可略知其大概。历代史志,多沿袭这一体例,对后来的学术界,影响极其深远。《七略》是我国第一部有提要的系统目录,总结并采用了我国古代图书目录工作的一切优良方法和经验,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全部藏书和学术流派、科学文化水平,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书目及其图书分类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编辑书目的原则、体例和方法,都是在《七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郑玄在整理文献方面的成就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是东汉经学家马融的弟子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世称“后郑”,以别于早于他的经学家郑兴、郑众父子。《后汉书》有传。他曾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后又从东郡张恭祖学《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最后受业于马融,学古文经。经学的今、古文之争,从西汉一直到东汉,其间有二百多年的时间。同一部经,各家有各家的本子,有各家的注释。这样既不利于学习,又阻碍了学术发展。到东汉后期,从当时的趋势出发,要求一部不分今古文的有权威的定本。郑玄博通古文、今文、谶纬之学,并且遍注群经。他采取今文经学的长处,包括谶纬,融入所注的古文经中,在校勘、训诂诸经时,能兼采今古文而折衷求是。他注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礼》、《礼记》、《论语》、《孝经》等,并曾注释过纬书和秦汉的律书。今天保存完整的有《毛诗笺》、《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后汉书》称:“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又称:“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由此可见他的影响之大。由于郑玄的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学术界因称其学为“郑学”,与研究《说文》的“许学”并重于世。一般的学术研究者,多将郑玄看成是一位经学大师,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张舜徽先生概括郑玄在校雠过程中做得最为精密的工作为:一、备致多本,择善而从;二、注明错简,毫无固拘;三、考辨遗编,审证真伪;四、叙次篇目,重新写定;五、条理礼书,普加注说;六、辨章六艺,阐明体用。 郑玄在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多方面的。他在学术领域中作出的贡献,与刘向相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替群经作注解的功夫比较多,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三、陆德铭与《经典释文》 陆德铭(约公元550~630年),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历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官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入唐,任国子博士。唐太宗做太子的时候,选拔当时著名的学者18人,称为“十八学士”,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见他当时的学术地位之高。据史书记载,陆德铭曾受教于陈代的大儒周宏正(496~574年),后来又随周宏正的学生张讥就学。他善言玄理,尤精经学和小学。在广搜汉、魏、六朝音切,兼采诸儒训诂,考证各本异同的基础上,写成《经典释文》30卷。《经典释文.序录》说:“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循省旧音,苦其太简。况微言久绝,大义愈乖。攻乎异端,竞生穿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职司其忧,宁可视成而已。遂因暇景,救其不逮。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合为三帙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释义以引旧注和古书为主。由于它保存唐以前有关儒道两家经典的音注,尤其是收录了不少已经亡佚的古书,从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音韵和训诂等资料,历来为学界所珍爱,常据以对先秦古籍进行考证和校勘。张舜徽总结陆氏《经典释文》的义例有四个方面,即:一、经注兼明,摘字为音。据《经典释文.序录.条例》所说:“先儒旧音,多不音注。然注既释经,经由注显。若读注不晓,则经义难明。混而音之,寻讨未易。今以墨书经本,朱字辨注,用相分别,使较然可求。旧音皆录经文全句,徒烦翰墨。今则各标篇章于上,摘字为音,虑有相乱,方复具录。”说明他所搜集的各家音义,是既用以释经,也用以释注的。二、博征异说,存之音内。即搜集旧音,兼收并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蓄,以留待后人稽考,从而保存了丰富的古代音韵资料。三、依时先后,序次群经。即以著述先后来序次群经,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四、考镜源流,各为叙论。陆氏上承刘歆《七略》、班固《汉志》的体例,对所收14种书,有条不紊地加以介绍,使经传起源、传授本末、注家姓名、音义述造,一一详叙,有裨后学。所以,陆氏可称是继郑玄之后,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 四、郑樵与《通志》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号夹祭*山人,又号西溪逸民。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从有志读书的时候起就无意于科举、进仕,居于夹祭*山下,刻苦力学30年,出门访求书籍10年。公元1119年, 郑樵方才15岁的时候,“寒月一窗,残灯一席”,与其堂兄郑厚共读于草堂。一直到1127年,金兵侵入汴京,把宋朝的皇帝掳走,宋政府被迫渡江,他们兄弟二人为爱国主义思想所激动,想“掳生灵之愤,刷祖宗之辱”,以死报国。但腐朽的宋政府有谁会听他们的话呢~从此,郑樵不能不更向博通学方向去发展,立志做一个不在刘向、杨雄以下的博通百家的学者。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无书不读,到处搜奇访古,向藏书家借读一切书籍,加之其人博闻强记,终于成为12世纪中最渊博的学者。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在郑樵《通志》的“二十略”中,凡是他做过切实研究和他在“上皇帝书”中所说的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讨论(目录、校雠)、图谱、亡书等有关的略,都别开生面地概括出了其中的类例,扼要地阐述了其中的史事,对后世的影响颇大。他在校雠学上的贡献,集中发表于“校雠略”里。举凡设官专守、搜集图书、辨别真伪、确定类例、详究编次、设法流传等问题,都包括在内。 郑樵在目录学理论方面有其特殊的见解。即:书籍分类要细密,要能够表现各类专门之学,要能够从各类书目中,看出各类专门之学的源流;详细的分类书目,具有表示各类专门之学兴起、发展的始末、源流作用,各类专门书籍,一定要应有尽有,按照时代先后著录,不但要著录现存书目,而且要记录一切亡佚之书;书籍应仔细研究内容,划分大类,凡同类之书,都应该集合在一起,而且就这一类中,还要详细划分小类,不可笼统,过去不合理的分类方法,必须打破,重行创造;书籍分类,以书的内容性质为主,不是以书的作者为主;编目分类都要做到细密,各书归类安排要确当;特别重视图画、表谱的作用;特别重视金石彝铭碑版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章学诚与《校雠通义》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旋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的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工作。他一生的精力,大部分用于讲学、著述和修撰方志。他的著作很多,而以《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为其代表作,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主要内容。 《校雠通义》是继宋.郑樵之《校雠略》之后的又一本校雠理论专著,该书所论也是广义的校雠。全书主要阐述刘氏《七略》之旨,并对编目、提要、校勘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他极力推崇刘向、刘歆父子,所以有《宗刘篇》之作。至于有关校理书籍的方面,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概括《校雠通义》中着重谈的几个问题是:一、互著:一书有两用的,可以兼收并载,不以重复为嫌,既可以录入甲类,也可以录入乙类。二、别裁:一篇可单行的,可以裁出别立门类。三、辨嫌名:遇着一书有几个名称,一人有几个字号的情况,必详细注明于其下。四、采辑补缀:搜录已经亡佚了的书籍。五、书掌于官:平日责成地方官吏考求是正,著为录籍,以防散失。六、广储副本:以备雠正一书,勘改讹谬。七、有所更定,必载原文。八、著录残逸,以补阙漏。这些问题过去很少有人谈到,或谈的较略。章氏着重提出,其功不可没。 王重民氏《校雠通义通解》对章学诚的目录学系统思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于图书资料、学术研究与目录的关系,认为章氏在与当时的考据学、理学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六经皆史”的学说,从而打破了封建经典的偶象,也提高了图书资料的价值,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而给予图书资料在学术思想研究中以正确的地位。 ,、目录学的系统思想。 ,、图书分类著录的辅助法,,互著与别裁。 六、纪昀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1724~1805年)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乾隆中,设馆修《四库全书》,他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能诗及骈文,有《纪文达公遗集》,并撰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张舜徽先生认为,纪昀校理群书,写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投下了很大精力,苦心考虑了一番的。在整理文献的工作上,贡献巨大。特别是在提倡实事求是、讲求朴学的精神,激励了当时的士大夫。恰值康、雍、乾三朝大兴文字狱之后,学者们相率不敢研究近代史,又不敢谈论时政,为了全身远祸,只得将必思才力集中到穷经考古方面。乾嘉学派的兴起,各种专门学术研究取得成就,各纪氏倡导之力是分不开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书刊行之后,获得当时学者的一致推崇。 七、张元济与中国近代文献 八、罗振玉与甲骨文献 第五节 历代著名藏书家与古文献的典藏 ,、图书事业的兴起和南宋以前的藏书家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典籍之多,举世第一,这其中也有藏书家们的一份功劳。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的藏书家。《庄子》所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说明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私人藏书家。到了汉代,由于纸的发明,藏书的人多了起来。 中国图书事业的兴起,汉朝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汉朝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政府曾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搜集与整理古典文献的工作,国家藏书日益丰富。虽然在两汉之际的战乱中,文献散亡严重,但由于各代不断购求,图书事业还是在此时兴起并有所发展。众所周知的汉代著名学者司马迁、刘向、刘歆、班固等都是当时主管文献典籍事业的重要人物。与此同时,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行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他不惜重金,收买古籍,许多有祖先旧书古籍的,也多以奉奏献王,因而其藏书几乎可与朝廷的藏书相比美。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分裂,战乱不断国家藏书多毁于兵燹之中。如前述永嘉之乱之后,国家藏书衰落,文献典籍正是有赖于私人收藏,才得以保存和流传。如晋代著名的博物学家张华卒日,家无余资,惟文史充栋。他在迁居的时候,仅书籍就装了30车。南朝梁时人任fang也是一个文献收藏家,藏书多至万卷,与沈约、王僧儒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最早的藏书目即任氏的藏书目。他死后,梁武帝曾派沈约等来勘其书目,将国家藏书所无的图书取走。由此可见其藏书之富。 隋唐统一,国家采取各种办法搜访典籍异本,并制定奖励办法。使全社会对于典籍的重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唐代私人藏书数量十分可观,质量也讲究。如韦述曾任史官20年,藏书达20000卷,黄墨精谨,胜于国家图书,古草隶贴秘画、古器图谱多所具备。安史之乱时,韦述独抱国史藏于南山。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宋代典藏图书,主要有国家、书院、私人三个系统。宋代的私人藏书,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个人藏书量多达数万卷以上。周密《齐东野语》中,举述宋代大藏书家达28家之多。如北宋藏书家王钦臣字仲至,性嗜古书,深得欧阳修的器重。他藏书数万卷,皆手自校雠,世称善本。徐度《却扫编》谓:“予所见藏书之富者,莫如南都王仲至侍郎家,其目至四万三千卷;而类书之卷帙浩博,如《太平广记》之类,皆不在其间。”晁公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晁公武字子止,宋清丰(今山东巨野)人。时人称德昭先生。其家为书香门第,多有藏书。他于绍兴中进士及第。后居官四川,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员。时巴蜀独不被兵,多有异书,故井度的藏书甚丰。在罢官之后,井度将藏书赠予晁氏谓:“度老且死,有平生所藏书,甚秘惜之。顾子孙稚弱,不自树立,若其心爱名,则为贵者所有,若其心好利,则为富者所有,恐不能保也。今举以付子,他日其间有好学者而后归焉,不然,则子自取之。”书共50箧,合其家旧藏共24500多卷,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全部加以校勘,每完成一种,即写出读书心得,并附入遗闻逸事,成《郡斋读书志》4卷,又《后志》2卷。此书为我国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与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并称。再如陈振孙,南宋安吉(今浙江安吉)人,字伯玉,号直斋,曾为鄞县学,绍兴教官,端平三年以朝散大夫知召州,除浙江提举,嘉熙元年改知嘉兴府,淳于四年除国子司业,九年以某部侍郎除宝章阁待制致仕,赠光禄大夫。因为其任职多在浙江,许多藏书家的藏书为其传录,如当时有名的郑氏、方氏、林氏、吴氏诸家旧书,因而收藏日多,旧书达51180余卷。他仿晁氏《读书志》作《直斋书录解题》22卷,是宋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 ,、明代的著名藏书家 明代藏书事业的特点,在于私家藏书的兴盛。明末姜绍书在《韵石斋笔谈》中有“名贤著述”条记明代藏书家之多云:“明代藏书之家,亦时聚时散,不能悉考。就其著述之富者,可以类推。”当时他所列的藏书家有宋濂,刘基,杨士奇,李东阳,王鏊,吴宽,史鉴,陆文裕,程敏树,邱睿*,邵文庄宝,杨一清,林俊,王守仁,杨升庵,李梦阳,顾东桥,文徵明,杨循吉,郑晓,王世贞,唐顺之,薛方山,李攀龙,冯北海琦,黄洪宪,胡应麟,何良俊,茅坤,焦闳*,顾起元,袁宏道,王肯堂,汤显祖,李贽,董其昌,何三畏,陈继儒,冯时可,朱国桢,李日华,谢在杭等50余家,并说:“以上诸公,皆当世名儒,翱翔艺苑,含英咀华,尚论千古,其所收典籍,纵未必有张茂先之三十乘,金楼子之八万卷,然学海词源,博综有自,亦可见其插架之多矣。”从明代的私人书目,也可以窥见当时私人藏书之盛。明代比较著名的私人书目有:《宝文堂书目》、《万卷堂书目》、《百川书志》、《红雨楼家藏书目》、《脉望馆书目》等。 明代藏书家中最有名的是范氏天一阁和毛氏汲古阁。天一阁主人范钦,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尧卿,又字安卿,号东明,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嘉靖四十年(1561)宦归,携书万卷定居宁波原籍。范氏一生专于购求典籍,嗜好抄藏,所到之处,无不留心征购,并抄实录、邸报、方志、登科录、诗文集以及各种石刻碑版拓片等。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特建天一阁藏书楼(初名东明草堂)以收藏其典籍,到范氏83岁去世时为止,由于不断访求,藏书达7万卷。步外,还校刊《范氏奇书》丛书20余种。然而,到清光绪年间,钱恂为之编写书目时,其书仅余五分之一。至解放前只有13000多卷了。(参“历代典籍的散亡”) 汲古阁主人毛晋,明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初名凤苞,字子九,号潜在,晚年更名晋,字子晋。他生当明万历、崇祯年间,社会风行刻书,南京的三山街书铺林立,苏州、杭州、徽州、杨州、湖州等地书铺普遍发展。毛氏少为诸生,喜读书,年三十左右开始收藏、刻印、经营古书事业。他创办汲古阁,独树一帜,不惜高价,专一购求宋元刊行的珍本书。因此,湖州书舶云集于门,邑中为之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与毛氏。”他先后购置的珍本书达8万4千册,于宋元刊本之精者,以宋本、元本椭圆式别之,又以甲字印钤其首,建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之。毛氏汲古阁出版的书籍,大多用宋版书为底本,并于书后跋语中介绍作者身世、版本流传及其优劣,“务使学者穷其源流,审其津涉。”毛氏传刻古书流布天下,在明季以博雅好事名于一时。汲古阁校刻《十七史》、《十三经》,从崇祯元年(1628)开始,毛晋每年校订经史各一部,十三年如一日,至1640年已刻完《十三经》,但由于灾荒,只好变卖田产三百亩,继续刻印《十七史》,虽经明末的社会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动乱,也一直坚持到刻完。毛氏三十余年致力于文献流通事业,“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到晚年,“头颅如雪,目睛如雾”,仍努力不止。有许多宋版书,正是因为毛氏的翻刻,才得以流传到今日。 ,、清代的著名藏书家 清代是藏书大家辈出的时期。清代“藏书家有数等,得一书必推求本源,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诸人是也;次则辨其版片,注其错讹,是谓校雠家,如卢学士文绍*、翁阁学方纲诸人是也;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如鄞县范氏之天一阁、钱塘吴氏之瓶花斋、昆山徐氏之传是楼诸家是也;次则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窥,而刻书之年月日最所深悉,是谓鉴赏家,如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诸人是也;又次则于旧家中落者,贱售其所藏,富室嗜书者,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赝,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如吴门之钱景开、陶五柳、湖州之施汉英诸书估是也。”(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 在清代众多的藏书家中,最有名的私人藏书家有四:瞿绍基(1772~1836),字厚培,一字荫棠,江苏常熟人,藏书室名铁琴铜剑楼;杨以增(1787~1856)字益之,一字至堂,山东聊城人,藏书室名海源阁;陆心源(1834~1894)字刚父,一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人,藏书室名宋楼;丁丙(1832~1899)字嘉渔,浙江钱塘人,藏书室名八千卷楼。他们四家共藏书66万卷,占全国总藏书量的28%,不可谓不多。 铁琴铜剑楼的发展和形成,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清末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用诗的形式,简述了它的形成过程:“吾识虞东隐君子,晁陈绝学守丛残,高斋鸡黍犹前日,怅绝牙弦不复弹。”瞿绍基没有做过大官,他曾以明经选授广文,一试职即归隐。读书乐道,广购四部,旁搜金石,多收藏宋元善本,隐居于风景秀丽的常熟南塘。他在这里建立了恬裕斋书室,历十年时间,藏书达10万卷。他死后,儿子瞿镛象其父一样爱书,极力收买古籍,藏书日益丰富。因其家珍藏有铁琴铜剑,他自己也爱琴剑,便把恬裕斋改名为铁琴铜剑楼。后来,瞿镛的两个儿子也和他们的祖父、父亲一样,酷爱书籍。瞿家的藏书比皇宫的官方藏书还要多,乾隆几次巡视江南,都到瞿家看书。光绪喜欢古籍,多次派人到瞿家借书。光绪十分想要得到其家中所藏大内所无之书,以封三品京堂,发给帑币30万两为条件交换,瞿氏以先朝颁有诏书,不便出卖为由,竟不奉诏。可谓爱书如命。 海源阁的藏书既珍贵,也丰富。叶昌炽赞它:“四经四史同一斋,望洋向若叹无涯,稽天始有逢原乐,此事难教语井蛙。”杨以增为道光壬午进士,以知县发贵州。后官至漕运总督等。他十分爱书,广为搜集古籍,在战乱中收买了藏书家汪士钟艺云书舍的藏书。汪氏的藏书中有黄丕烈百宋一廛的藏书,因而,海源阁的书兼有南北特点。杨氏认为书如海,二千年来的古籍如源,故将藏书室取名为海源阁。经过祖孙三代的经营,藏书共约2336部,208300卷。杨以增死后,儿子杨绍和又广为收买古籍,特别是在北京做官时,收习了乐善堂的全部藏书。乐善堂多是难得的珍本,从而使海源阁的藏书更为丰富。杨绍和之子杨保彝也喜藏书,不仅整理了藏书,还编了海源阁藏书目录。藏书中,仅宋元版书就有464部,11300卷,可见其价值之高。 陆心源官至福建盐运使,他经营 宋楼,花了数十年的时间。藏书约15万卷,其中宋版书甚多.黄丕烈藏宋版书多,室名百宋一廛,陆心源表示自己收藏的宋版书比黄氏所藏要多得多,故取名“皕宋”以夸其富。陆氏爱书如命,有好书不惜倾囊相购。从广东卸职回家时,光书就有100多箱。陆家的藏书和天一阁相比,数量比天一阁多两倍,珍贵品种也比它多。天一阁只有宋版书十几种,元版书100多种,陆家号称有宋版书200多种,元版书400多种,实核原目所载,不过百十部,元本百五十五部,约4000册。有的是分析一书为数种,以充200种。陆氏藏书处除“ 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外,还有“守先阁”收藏明清刻本,“十万卷楼”收藏普通书籍。陆氏之子陆树藩不很爱书,致使损坏严重,后来家道中落,他把全部书籍卖给了日本人,使许多珍贵图书流落海外。 丁氏的八千卷楼,藏书约20万卷.丁丙的祖父丁国典想到他北宋时的先祖有书八千卷,为继承祖志,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将自己的藏书楼题名为八千卷楼。丁丙的父亲丁英,也喜欢藏书,用重金买了几万卷书。丁丙和他的哥哥丁申,更是酷爱藏书,有“双丁”之称。他们“节衣缩食,朝蓄夕求,远自京师,近逾吴越,外及海外,或购或抄,随得随校,积二十年,聚八万卷。”丁丙兄弟除保留了祖父的八千卷楼,还修了小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总名“嘉惠堂”。八千卷楼主要收藏《四库全书总目》上已著录的书,共约3500多部;小八千卷楼专藏善本,共约2000多种,内有宋元版本200多件;后八千卷楼藏8000多种,是《四库全书》没有收入的书。共约20万卷。丁氏除了藏书之外,最大的功劳是保护了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太平军进攻杭州时,丁氏兄弟在城外一外个小镇买东西吃,见包食物的是四库全书的书页,便不畏形势险恶,冒险到文渊阁收拾残余,将存书捆成两尺高的一束,共800束,偷偷运至上海,请人修补,战后,又运回杭州。 第五章 我国医药文献发展与整理研究 第一节 商周文献中关于医药知识的记载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便开始了医疗保健活动。出于保健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会了缝制衣服。火的使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都具有伟大的意义。特别是使人类由生食转向熟食。这不但减少了疾病,而且增进健康,延长了寿命。从舞蹈发展而来的导引,为医疗、护理和卫生保健增添了新的更为积极的内容。人类在采食野果。种籽和植物根茎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植物药。原始农业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对植物药知识的积累。动物药的发现源于原始人的渔猎生活。随着人类采矿和冶炼时代的到来,而相继摸索总结出矿物药。针灸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针刺治法经巧了砭石、石针、骨针、竹针、陶针等治病的阶段,发展为后来的金属针治病。灸法的发明在用火之后。从烤火取暖及原始的热熨法,经反复改进,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原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疾病,逐渐形成了灸法。外治法的起源与原始人的众多的外伤有密切关系。原始人对于外伤,可能用苔藓、树皮、草茎、泥土等来敷裹伤口(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适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人们往往用手抚摸或压迫伤处,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和阻上出血,从而出现了最早的按摩术和止血法。 上述医药起源时期,直到夏朝,尚未出现文献。有关医药情况仅能从后世文献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中进行考察研究。商朝产生了有发达体系的甲骨文。以甲骨作为载体,于是出现了记录知识的文献。 商、周时期。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医药文献。但在商代的甲骨文及周代文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古医籍中,记载了相当多的医药内容。 一、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一)病名的记载 甲骨文记载的病名,有20余种。大部分是按人体的部位来区分,如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自(鼻病)、疾齿(牙病)、疾腹(腹病)、疾止(足病);有的按患病对象区分,如疾子(小儿病)、疾育(产科病);有的根据疾病的主要特征来命名的(如疟、疥、蛊、龋等;有些疾病是根据生理功能失常而命名的,如疾言。 (二)关于疾病治疗的记载 甲骨文有关于疾病治疗的记载,如“疴用鱼”,用鱼之“行水”特性以散瘀血。 (三)关于流行病的记载 甲骨文关于流行病的记载,有“疾年”,指多疾之年;“雨疾”、“降疾”,表示象降雨一样, 一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次就有很多人染病。 另外,还有疾病情况的记载。 二、《诗经》关于医药知识的记载 (一)关于病名的记载 《诗经》一书所涉及的病名就40多种。 (二)关于药物知识的记载 在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到药物的书籍是《诗经》(该书收载了许多动植物,其中不少是药物。如植物药达50多种,有艾(苦艾)、虻(贝母)、苡(车前)、卷耳(苍耳)。 《诗经》对某些药物的采集、产地和食用效果,也有简明叙述。采集季节,如“七月蟋蟀”,“八月断壶”。说明药物产地,如“中谷有牲’,“于以采蘩,于沼吁址”;服用效果,则谓食苡实“宜子孙”。 三、《周礼》关于医药知识的记载 《周礼》,也称《周官》、《周官经》,较系统地记载了周代王室的官制、职掌和施政要领, 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书中记载了丰富的医药知识。 (一)自然环境与人体发病的关系 周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二)预防思想的萌芽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试图通过控制气候的变化,防止疾病的预防思想,逐步 萌芽。 <三)卫生保健 (四)药物的初步归类 (五)疾病诊断 《周礼?天官?医师》说:“疾医掌万民之疾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说明医生诊察疾病,应当根据病人五脏所出的气味,言语发出的声音,容貌所观的颜色,来判断病的生死吉凶,井须观察其九窍的变化和脏腑的反映。对后世的诊断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六)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周代的医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宫廷中有了专职医生?并有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由医师负责,隶属天官冢宰管辖。 四、《山海经》中医药知识的记载 《山海经》是我国的古代地理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书中的医药知识包括病名、药物与巫医等 (一)病名 全书记载38种疾病。 (二)药物知识 (三)巫医 第二节 战国至三国时期医药文献的发展与整理研究(公元前475一公元265年) 战国至三国时期,是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基础理论、药物学以及临床医学均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出现了代表各科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经典著作,而且近年来汉墓出土了许多医学文献,填补了两汉以前医药文献的空白。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西汉以前,我国曾出版过一大批医药学著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一)史籍的记载 据《汉书?艺文志》己载,当时整理的医药文献“凡方伎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论其书以序方伎为四种。”四种即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其中医经七家,经方有十一家。 《史记?仓公传》记载,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淳于意向公乘阳庆学医(阳庆曾传授给他一批古代医学《五色沦》、《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接阴阳禁书》、《药论》、《石神》等。 (二)出土的医药文献 1(马王堆出土的医学文献 即《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该墓还出土竹木简200立,全部走医书,分力《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种,其中《杂禁方》为木简,其余为竹简(这些医书,有的成书年代比《内经)更早,有的成书年代与《内经)大体同时,或者前后相差不远。 2(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医书 3(武威汉代医简 (三)现存古籍引用的文献 在成书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文献中,有不少引用了一些古代的医籍,而这些医籍后来失传了(《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总集,据现在传本的《灵枢》与《素问》二书统计,引用文献保存其书(或篇)名的有53种。 除上述医学文献外,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医籍流传到现在的主要有《黄帝内经》、《难经》、《神农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该书是将汉以前传世的各种医籍综合归纳写成 的,为汉以前医学文献的总结(本书内容中还残存着许多不同学术论点及自相矛盾之处。根据考证,总之,《内经》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内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历代有成就的医家无不重视此书,他们的学说无不源于此书。《内经》不仅为国内医家所重视,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有其不可忽略的影响。 《难经》也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本书用问答式的体裁编辑而成,辑为八十一 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难经》一书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以后的医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战国以来的药物学发展,反映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1972年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治百病方》中。 在此发展基础上,对战国以来至东汉时期的用药经验和药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产生了《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一书,最早著录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但在西晋的一些文献中已明确提到或直接引用过《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关于《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此书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补充各种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 《神农本草经》共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用药经验(不仅为我国的药物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医别录》它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 充分反映战国至三国时期临床医学成就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著名临证医家张机(字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全面总结丁东汉以前的临证医学,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后世《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伤寒论》以六经辨证论治伤寒,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治法,此外还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外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对三阳病以消除病邪为主,对三阴病则以恢复机体抗病能力为基本治疗原则。从此对外感热性病有了具体明悉的辨证方法和准确有效的治疗手段。 《金匮要略》以内科杂治为主,兼及外科、妇产科及有关急救、食禁等内容。书中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在诊断方面,除运用望问闻切四诊外,还对舌诊和脉诊进行深入研究。 《伤寒杂病论》记载方剂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在方剂应用中,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具体运用了汗、下,吐、和、温、清、消、补八法,所载方剂类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洒剂、洗剂、溶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等(而且书中所载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古临床实际。所以《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一直指导着后世臣的临床实践,被奉为圭臬。另外,本书为中医方剂学奠定基础,故称之为“方书之祖”(芒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也有巨大影响。它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教科书,至今值得继摩和发扬。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 刘向、刘歆父子对医学文献的整理 汉成帝河子三年(公元前26年),组织人力,由刘向负责,将天禄阁、石渠阁等国家藏书及从民间征集的书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并做了具体分工。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医药文献的 发展与整理研究(公元265年至581年)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一)医学理论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 《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s世纪以前的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丁发挥(首先,《脉经》系统论述并总结出24种脉象,即:浮、芤、洪、滑、数、促、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基本包括了今天循环系统生理、病理所能出现的脉象,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以后脉学著作的脉名分类均在此基础上增减而成 其次,《脉经》确立了寸口诊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明确提出左右手六脉脏腑分配原则,为寸口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铺平了道路。在脉象主病上,书中作了大量的论述,井把脉象、主证及治疗结合起来(从文献学角度讲,《脉经》保留了一些已佚脉学文献资料。《脉经》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太医署把它作为医科学生的主要教材之一,宋代太医局的方脉科也将其作为教材,被视为脉学的经典著作。《脉经》诞生后不久,即流传国外,在国际间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针灸学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皇甫谴的《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把针灸理论系统化,总结了晋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集俞穴之大成,成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后世的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写成的(该书传到国外,对外国的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映脏腑辨证理论的著作有《中藏经》( (二)药物学 中药炮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南朝刘宋时(雷斆总结了中药炮制的经验,写出了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简称《炮炙论》(全书分上、中、下3卷,载药300种(原书在元代以后已佚。本书分门记载药物的性味、煮熬、炮炙、修治等理论和方法。该书总结了药物炮炙加工方法,有炮、姓、嘻、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瞧、涤、曝、露等17法。为药物炮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方书 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方书有了很大发展,种类与数量都大为增加(仅《隋书?经籍志》所记,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有数十种之多, 《刘涓子鬼遗方》基本上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书。 《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12卷,首见《隋书?经籍志》。由当时的古方筛选,择其精良编汇而成,反映了当时方书发展的水平,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南北朝时期,梁代阮孝绪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整理了官、私藏书,并撰成《七录》一部目录书。医药书目被著录在“术伎录”,计记医经50卷、经方部1259卷。 作为医药文献的专科性整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 1((内经》的整理与注释 这一时期注释《内经》的有齐、梁间全元起的《素问训解》( 全元起的《素问》注奉,是最早的完整注本。全氏依据是《素问》9卷本。不仅保存了最早的《素问》的面貌,而且在对原文的注释方面也有很多发挥之处(但是在编集原文的篇次上存在着篇目的重出和错易,文字的重叠、拆散、杂揉等( 2(《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与研究 这一时期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有突出贡献的是西晋的王叔和(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兵燹频繁,时局动荡,遂致流传中残缺不全(加上传抄的讹误,使《伤寒杂病论》大失原貌。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一番整理。而王叔和整理过的《伤寒杂病论》的名称和卷数,现在说法不一,但其原貌已难以查考。但是,王叔和本人撰写的脉学专著《脉经》中(收录了张仲最",芍寒杂病沦》的绝大部内容,借此可以窥见池整理《伤寒杂病沦》的概貌。 (二)本草著作的整理扣充实 这一时期,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表现在对《本草经》的注释(梁代陶弘景编写了《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成书以后(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对药物性能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整理加工,有失。原貌,鸵药品种不全,分类不一,药物主治互有异同。陶弘景对以前的土范学著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他以《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365种药物为基础又补充了《名医别录》的365种药物。7卷共载药730种。为了使新旧内容分别。陶氏把原有的内容用朱写,新加的内容用墨写。《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以后,对药物学的又一次整理提高(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对《神农本荜经》收载蛇365冲药物进行了逐一整理(纠正了原书传抄中的错误。改进了药物分类的方法。 其次,对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形态及鉴别等方面的论述(有较多的补充和发挥。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第三,在总论中提出了诸病通用的药物。 另外,从文献整理的角度看,《本草经集注》的朱墨书写方法,为后世古籍整理提供了规范。 (三)综合性医著的编辑 随着医学的兴盛(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综合性医学著作。现存的有葛洪的《肘后救卒方》。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医药文献的发展与整理研究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学技术进步(医学文献也取得了全面发展。 这一时期,临证各科均有显著发展。外科、妇科、儿科、伤科亦形成专科,并出现了相应的医学著作。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一)病因症侯学的总结 《诸病源候论》是干隋大业六年(公元6lo年)由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医官编撰的。简称《巢氏病源》。 《诸病源候论》共50卷(67门,1739论。但论病源,不载方药。大致门为病名,论为病证(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其中以论述内科疾病最为详尽(约占全书之半,其他如外科仅金创一类就记载了13种病侯。妇科杂病记载了140多种。皮肤病(眼科病3日种,汜载相当广乏, 《诸病源候论》在病因方面的记载不仅病种范围广而且精确。本书对多种疾病症候的描述十分准确。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7世纪前病因症候学的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沦述病因症候学的专书(对后世病因症候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药物学著作的大量出现 隋唐五代的药物学发展迅速。除了唐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以外,药物著作大量出现,记载药物的范围扩大,特点突出,有地方性奉草(有介绍和研究外来药物的专著,也有营养和食疗方面的总结性奉草著作。 1(《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是唐代医家陈藏器编写的私人本卓著作。 《新修本草》 2(《蜀本草》 《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七草》(由后蜀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奉命编撰。 3(《海药本草》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海药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外来药物专著,也是唐末五代南方出产药物的总结。反映我国唐代与中亚、南亚以及西亚各国之间的医药文化交流。该书内容为后世本苞所援引。其中以《证类本草》援引最多, 4(《食疗本草》 《食疗本事》,五代孟诜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学和食物治疗专著。 (三)综合性医学著作的编写 隋居时期,综合性医著最有代求性的足盾代医冢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1(《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干金要方》,是唐初孙思邈参考子大量唐以前的医学文献,并结合本人的学术见解和经验撰写的综合性医学著作。 2(《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充的内容主要是本草、伤寒和养老等内容。 《千金翼方》收录了《伤寒论》的内容,成为《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 本书记载了对老年病的防治的丰富经验,对老年保健延寿有着独到的见解。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立方遣药,治疗老年病(其治疗方法归纳为饮食疗法和药物补益两大类,而食疗比药疗具有更多的优点。本书还非常注意养生以延年益寿,就是通过养性、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还提出适当运动,预防老年病(孙思邈终年102岁,这与他重视运动(讲求卫生,擅长养生是分不开的。 (四)临证医学著作 隋唐时期(临证医学有了迅速发展,在综合性医著中,记载了大量临证各科的内容(此 外(出现了妇产科、小儿科、伤科等的专著。 1(产科专书 《时贤产经》唐人时贤撰,共l卷。 《杨氏产乳集验方》。 《产宝》3卷,唐代咎殷,公元897年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2(儿科专书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囱经》。 3(伤科专书 唐会昌年间《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仙授理伤续断方》、(理伤续断方))(原书4卷,今存l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古医籍的整理研究 1(对《黄帝内经》的整理注释 隋唐时期,整理和注释《黄帝内经》的最突出的是杨上善、王冰两家。 杨上善,隋唐时期的医学家,籍贯不详(他首创分类注释《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两经全部拆散,按其内容归纳为19大类,即;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证候、诊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每一大类之下,又分若干小类,有纲有目,著成《黄帝内经太素》,共30卷。 王冰,中唐时期医家,自号启玄子,曾任太仆令,故后人亦称之为王太仆。 王冰对《素问》的篇目进行了编次,将原先第9卷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等篇移至卷首,改以养生、阴阳、脏象,诊法、病能、经络、治法等为序。强调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这对后世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冰还删除重出篇目,合并、调整内容相关篇目(经过整理后,眉目更加清楚。 王冰还对《素问》原文进行了精心校勘。 王冰在《素问》的注释中,对中医基本理论有许多发挥,如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精辟的阐述(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注云:“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在治疗原则上,进一步阐明了治病求本,当本于阴阳的道理。 王冰又参照了张公所藏秘本,补充原已亡佚的第七卷。 2(对《伤寒论》的研究 隋唐时期,对《伤寒论》研究最有成就的是孙思邈。 孙思邈研究伤寒论创立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就是把《伤寒论》的条文,分别按方证比类归附,检索和应用非常方便。通过方证编次,进一步体现辨证心法,开后世以方类证整理《伤寒论》的先河。 (二)本草著作的整理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医学家苏敬向政府提出了编修一部新的本草专书的建议(唐政府即令长孙无忌、李勤主持编修工作,由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写。编写过程中,政府通令全国,选送当地地道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本书还收藏了不少外来药物。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补充未载的药物,修订记载有误的内容。经过集体的努力,干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完成,名曰《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由政府颁行全国。 《新修本草》全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田经三部分。其中本草20卷,药图25卷,图经7卷,目录2卷(本草部分记述药物的性味特点、产地、采制要点、治疗功效等;药图部分是根据药物实际形态描绘的图样;图经部分是对药图的文字说明。共记载药物844种(一说850种),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莱、米谷及有名未用等9类。 奉书图文并茂,增加了对药物的直观认识(书写格式清晰,态度严谨。每味药正文用大字号体作单行书写(注文用小字号字体,作双行书写。药物正文出于新增者,即在未了标以?新附”二字,每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味药的小注出于陶弘景者,则在小注开头冠以“谨按”二字(这对了解古代药物资料的源流有重要意义。 《新修本草》不仅是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国家药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在国内,它广泛流传,直到公元10世纪中叶,才被《开宝本草》所取代。在国外,日本很早就有 该书的写奉,后来并作为医学生的必读课本。 (三)综合性医著的汇辑 隋唐时期,在汇辑古籍(撰写综合性医著方面最突出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文献学价值。它全面整理和部分保存了自古代到唐初的医学典籍,成为现代校勘、辑佚古书的重要参考。 第五节 宋金元时期医药文献的 发展与整理研究 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医药文献大量出现,对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医药文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一)药物学文献 官修本草有《本草图经》。 医学家个人编撰的本草著作有以下几种。 1(《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代表了宋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在中国药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本草衍义》 ( 《本草衍义》(奉名《本草广义》(宋代医家寇宗爽撰于政和六年(公元1115年)。作者鉴于《嘉枯本草》与《本草图经》两书的排列与释义有疏误,因考诸家之说,并亲自搜集求访10余年,撰成本书。全书20卷,分为序例和药物两大部分。 3(《宝庆本草折衷》 《宝庆本草折衷》(南宋民间医家陈衍撰。 4《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3卷。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撰于1330年。卷3收载食物本事药200种,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疗的专书,也是古代一部有价值的食谱。 (二)方剂学著作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1(《苏沈良方》 (三)基础理论文献 1(病因病机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三类。这三种致病因素,既能单独致病,又能相兼为病。再三强调,必须分清病因辨证施治。全书条理分明,辨析严谨,文字简要(有证有论,有法有方。它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病因著述所遵循。 2(诊断学 较著名的脉学专书有崔嘉彦的《脉决》(又名《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1卷。 舌诊(除了一般医学著作中关于舌诊的论述外,还出现了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3(解剖学 (四)临证各科 1(内科 宋金元时期,除了综合性医著和方书中记载的许多内科方面的内容外(出现了一批治疗内科杂病的专著。如《脚气治法总要》和《十药神书》。 2(外科 《卫济宝书》 3(骨伤科 宋金元时期(骨伤设有专著(但大型方书和综合医著中亦有不少骨伤科的内容。特别是《永类铃方》与《世医得效方》两部著作中的有关卷篇反映了骨伤科的成就。 4。妇产科 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许多妇产科专著,主要有以下几种( 《十产论》 5(儿科 宋金元时期,儿科学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形成较系统的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编写了一些儿科专著,主要有《小儿药证直诀》、《幼幼新书》、〈小儿痘疹方论〉、《活幼心书》3卷。 6(针灸科 北宋时期的针灸学著作就达30种左右。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宋仁宗非常重视对医籍的校刊。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命医官晁宗悬、王举正校定古代医书,次年国于监将校定的《黄帝内经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摹印颁行,并由宋授撰《病源》序文。皇祜三年(公元1051年)五月令殿中丞校正医书官孙兆校正”L台秘要》(尤其是嘉枯二年(公元1057年)在编修院设置校正医书局,集中了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和医家,如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高保衡、孙奇、孙兆等(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校正医书活动。从嘉祜二年至熙宁二年(公元1057年至公元1069年),先后校勘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千金要方》、《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干金翼方》等。校正医书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力图恢复古典医籍的原貌,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教本,促进了医学理论的探讨。而且为保存和传播宋以前的医药文献,做出了重大贡献。校正医书局校正医籍的方法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一)对《内经》的整理研究 《素问玄机原病式》 (二)对《难经》的研究 《难经本义》 (三)对《伤寒论》的整理和研究 整理研究《伤寒论》的代表著作有以下几种, 《伤寒总病论》 《伤寒类证活人书》 (四)对本草著作的整理 1(官方修订本草 《开宝本草》的编修 对《证类本草》的校订 (五)整理编修方书 第六节 明代医药文献的发展与整理研究(公元1368,1644年)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一)本草著作 综合性本草《本草发挥》 药物炮炙专著 《炮炙大法》 (二)方剂学著作 《医方考》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三)有关病因学著作 《温疫论》 (四)临证医学著作 1(诊断学 《濒湖脉学》 2(内科 《内科摘要》 3妇产科 《万氏女科》、《女科证治准绳》、《济阴纲目》等。 5(小儿科 《全幼心鉴》、《幼科证治准绳》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古医籍的整理和研究 对《内经》和(难经》进行研究和注释,对《伤寒论》编次、研究,辑复《神农本草经》。 (二)本草著作的编辑 1(《本草纲目》 (三)方书的汇编 明代在整理医药文献,编辑方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明初编撰的《普济方》。 (四)丛书与类书的编撰 第七节 清代医药文献的发展和整理研究 (公元1644—1911年) 一、医药文献的发展 (一)药物学文献 《本草纲目拾遗》 《植物名实图考 (二)方剂学文献 《医方集解》是一部取材得当,沦述简要,有一定实用价值,应用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成方切用》所录皆切于时用之方,注释也较详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三)临证医学文献 1(诊断学 《医灯续焰》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2(内科 温病学著作主要有:《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 综合性内科著作,主要有; 《张氏医通》、《证治汇补》 内科专病著作主要有《中风论》、《血证论》、《霍乱论》等。 3(外科与伤科 清代的外科学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出现许多外科学著作。伤科学在明代伤科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少伤科专著。 ? 4。妇产科 《傅青主女科》, 5(儿科 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儿科著作是《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厘正按摩要术》等( 6(针灸 《医宗金鉴》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古医籍的考证与注释 清代考据之风盛行,对古医籍进行了大量的考正与注释工作。晚清对《难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内经》:《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伤寒论》: (二)古代医籍的辑佚 《神农本草经》的辑佚 1(类书 最有代表性的类书是《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2(丛书 《医宗金鉴》 第六章 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 整理古代中国医药文献,除了要有系统而全面的中国医药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整理古代文献的一般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等等。因为各有专门的学科介绍,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所以仅在此作一简要叙述。 第一节 目录 我国医药文献汗牛充栋,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理出一个头绪,对所需文献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或者是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这是目录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的。目录学正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繁多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使人们可以按目索书,不致于面对繁多而庞杂的文献无所措手。因此,目录学是引导人们读书的向导。 一、目录与目录学 《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视、听、言、动,就是为“仁”的“目”。在一个大名之下,分列它的小名的便叫做目。目又指一书中的篇目或卷次,如《素问》之下,有24卷,其篇目分别是“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什么是“录”,《说文》录部:“录,刻木录录也。”刻木必用刀,帮后来又加上一个金字偏旁。古代文字,是记录于竹简或木版上的,前者为“册”,后者为“方”。方或册,都要用刀,故统谓之录。这都是从《说文》刻木之义引申出来的。把目录两字联起来作为一个名词,是起于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有文献记载刘向的《别录》中有“列子目录”,刘歆的《七略》中有“《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等语。自刘氏父子之后,目录的名词便大家沿用了。 目本是指一书中的篇目,而录则是合篇目和叙的总称。《汉书艺文志》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这里很明显,篇目是目,旨意是述一书大意的叙,把二者合而录之称“录”,然后奏上。因而,“录”,又称叙录、书录等。将一书的内容、作者姓名、生平事迹、学术观点、对书的评介、校勘经过、刊刻情况、版本流传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作简单的介绍,即是叙录。 刘向父子所著的《别录》与《七略》,开创了文献目录的先河。此后随着文化典籍的日益发展,治目录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官私文献目录不断增加。而“目录学”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苏象先《苏魏公谭训》卷四之中,到了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才明确指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这是将目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较早论述。人们把综合群书,类居部次,考镜源流,条贯学术的一种学问,称之为目录学。目录学的宗旨是:将众多的书籍分门别类,编出简明的目录,让读者据目录以寻求书籍;向读者介绍和推荐图书,使读者通过书目,了解书属于什么流派,学术宗于那家,等。 二、目录学的作用 ,、读书治学入门的向导 目录学的研究,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总结前人的成果,指示学术门径,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了目录学的重要性。他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同时的学者金榜也说:“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术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他虽然没有提目录学,但所说的意义,和王鸣盛是一致的。清代的学术繁盛,和重视目录学有很大的关系。在读书治学方面,目录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纲纪群籍,簿属甲乙:目录学是图书分类之学,把众多的书籍,按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分门别类,使人们在应用时便于寻检。因为透过目录,可以因类索书,不致于漫无边际,如大海捞针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我国古代许多书目,具有学术史的性质。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目的总序和类序,对于某一部类古籍和某一流派的学术起源、发展、转变,都有简要的说明,让读者清楚书之属于何家,学术之属于何派。目录所著录的图书,还能反映出各个时代某种学术的发展水平。如《汉书?艺文志》著录的主要是经书和子书,而不立史书的例目,将春秋附于经书之中,这反映出秦以前至汉代,经学占统治地位,经书数量之多。同时,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自著书立说,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史书却很少,故不列类目。到了晋代,目录的分灯方法发生了改变,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单立史部以著录史籍,反映出汉以后学者重视历史研究,史籍大量增加的情况。《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婆罗门天文经》、《婆罗门算经》、《婆罗门药方》等书,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与印度等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情况。(,)指示要籍,提要钩玄:某些解题、提要性目录,将书的内容写成简明的提要,可以让读者对书的梗概一目了然,对读者起指导作用,向读者介绍书籍有价值如何,以便读者确定是精读还是粗读。 ,、科学研究的指南 当代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在“与毕业同学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一文中说:“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钻研时,才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容易地找到了。”因此,在科学研究时,目录学可以使我们做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某一学科的学术史有所了解,对于制订有价值的课题,避免重复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取得新的成就。(,)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目录学可以指导我们因类求书,了解有价值的的参考书,比较容易而广泛地搜集到与自己的研究有关的资料。(,)广开视野,活跃思维:掌握了目录学知识,可以涉猎许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目录学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考察古籍概况,确定研究目标:目录是文化发展史的缩影,通过目录,可以对本专业的古籍数量,学术价值如何,哪些古籍亟待整理出版,哪些需要辑补或辑佚,等从而确定研究的目标。(,)搜集版本,选择善本:整理古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校勘。因此,搜集多种不同版本,是进行整理的条件。通过目录,可以了解一部书的刊刻情况,版本的多少及其优劣,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考篇目之分合:一部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多经过数次整理和刊刻,篇卷往往有分有合。如《素问》一书,《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其中有《素问》九卷;齐梁间全元起作《素问训解》为九卷,其篇目与今通行王注本不同。王注本整理为二十四卷,后世刊行版本,有九卷本,十二卷本,二十四卷本,而明正统道藏刊本为五十卷。这类情况,从历代目录对《素问》的著录,可以反映出来。(,)考书之真伪:利用历代目录是否著录,可以考辨古书的真伪。如《银海精微》,旧题唐孙思邈撰。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根据唐宋各代的目录中未见著录,并结合宋代王安石等关于“银海为目”说,断定此书为宋以后之书。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此书不惟不见于唐宋艺文志,亦绝不见于明以前藏书家目录。考《千顷堂书目》卷十四医家类有《银海精微》二卷,在明代不知撰人之内,书名、卷数,皆与《四库》著录本同。然则此书乃明人所作,本不题撰人,亦未尝依托古书,不知何人忽题为孙思邈,盖方技家辗转传钞,因其书不著姓名,恐其书不足以取重,遂妄取古人之名以实之耳。”(,)考亡佚之书:历代典籍的散亡,已述于前。有的全书亡佚,有的残缺不全。因而辑失工作也是整理古籍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目录,可以了解书的亡佚状况,如书名、卷数、作者、书的性质等,为辑佚提供有关的线索。 三、古代书目的类型与四部分类法 各种类型的书目,反映了人们研究文献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在中国文献史上,目录有官簿、史志、私录这三种主要流别。这是根据纂集工作的机构和撰者的身份划分的。官簿即官修目录,大都是朝廷组织一批学者,调查国内藏书之后,修纂出国家藏书目录。如西汉刘歆的《七略》,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东晋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唐代元行冲的《群书四部录》、宋代王尧臣的《崇文总目》、明代杨士奇的《文渊阁书目》、清代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官修书目。史志是史学家所撰的各代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以及地方志中的《艺文略》。私录即私人撰修的藏书目录。自宋代发明印刷术以来,书籍大量增加,私人藏书成风。私人藏书目录各有特点,可补官修目录的不足。如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及清代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私人藏书目录。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除了以上流别外,我国目录学家曾从不同角度,对古代书目进行分类,如按照目录的指趣划分,则有:(,)目录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重在分类,即纲纪群籍,簿属甲乙,笼罩古今,便于寻查。(,)史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重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大序、小序提供学术史方面的资料。(,)藏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的特点是注重版本、考证版本、辨别真伪,校雠异同。其著录多是精良的善本、孤本。(,)读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的特点是重视提要。通过解题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图书的内容,指示佳本,提要钩玄,指导初学者的门径。(,)专门家之目录:如中医专门性目录《医籍考》,史学专门目录《史籍考》等。如按照书目的编制结构划分,则有:(,)书名、小序、解题俱备的书目:这是比较完备的体例,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书名、小序而无解题的书目: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仅记书名,无小序、解题的书目:如《通志艺文略》、《书目答问》等,主要是著录图书,便于分类寻检。 从刘歆的《七略》问世以后,中国目录学建立了系统目录,创立了图书分类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目录学家,有遵《七略》而沿用六略分类法,有创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者,但在目录学史上影响不大。四部分类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书目分类方法。 四部分类法始创于晋荀勖的《晋中经簿》。汉代刘歆《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奠基石,开创了图书分类法的先河,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目录。从两汉到两晋,我国文化典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文学 和史学书籍的数量显著增多,而兵书和阴阳数术书籍相对减少,这就使《七略》的分类体系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图书分类需要。因此,《晋中经簿》在分类体系上做了新的改革,把六略分类,改为四部分类,开创了四分法之先例。其四部是:,、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即六艺略的内容;,、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数术,即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的内容;,、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收录新兴的史部书和类书;,、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即诗赋略的内容。这种图书分类体系的变革,较好地反映了《七略》成书以后近300年间由于学术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范围扩展的情况,开创了四部分类法的道路。 东晋之初,李充依照《晋中经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依然用四部分类法,但更换了乙部与丙部的收录内容,即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集书。这种分类方法,将新兴的历史书籍排到了子书的前面,说明了李充对史书的重视。这种四部分类的排列次序,便从此固定下来。 将四部分类法的甲乙丙丁代号废除,而实行后世通行的“经、史、子、集”这四部名称的,是《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的编制者,汇集当朝现存图书,参考前代各种目录学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对旧录之书有删除,未收之书有补充。在分类上沿用四部分类,但改用“经、史、子、集”的标题。《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书前有总序,类后有小序,部后有大序,对古代学术的发展过程,作简明扼要的叙述,与《汉书.艺文志》先后辉映,成为被后世推崇的两部重要史志。 四、常见的综合性书目和中医专科书目 (一)综合性书目 ,、史志目录 (,)正史目录 自东汉学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创史书目录之先例,后来的修史者往往仿此,在我国的二十六史中,有7部修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即:《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到了明代,陆续有人经过考证、补订、汇编、补辑而撰修出原来史书未修的艺文志,使各正史都有了艺文志。各史艺文志或经籍志著录一代著述及以前书籍在本朝的存佚情况,,构成了我国二千年来系统完整的典籍目录,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方志目录 方志,即地方志。它所记录的是某一区域内一定时期的事物和人物等。按照行政区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域划分和记事范围,方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统志或区域志:记述全国范围内的志书,如隋代《区域图志》、宋代《太平寰宇志》、元代《元一统志》、明代《明一统志》、清代《清一统志》等。 省志:如《湖广总志》、《山东通志》。 府志:如《济南府志》。 州志:如《济宁直隶州志》、《泰安州志》。 县志:如《常昭合志》、《历城县志》。 都邑志:如《长安志》。 乡镇志:如《杏花村志》。这些方志都是记述某一区域中一定时期的事物和人物。许多方志仿正史体例,设有艺文志或经籍志,记述本区域内的藏书及著述,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补充正史艺文志的不足或遗漏。郭霭春氏编《中国分省医籍考》,就利用了大量的地方志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乾隆年间,清统治者为了实行文化统治,建立“四库全书馆”,向全国征集图书,并组织学者进行编纂和整理。历经十余年,于乾隆四十七年完成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由《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等人,根据乾隆的旨意,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撰写的采入和未采入的古籍提要汇编而成。全书200卷,其中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9309卷,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书6793种,93551卷。本书卷103~104子部13~14为医家类书目,著录医书97部,1816卷.子部15为医家类存目,著录医书94部682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的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著作,是总结过去目录学成就,反映当时封建知识分子文化水平的巨著。《总目》的分类,是正统派的四部分类法。在划分部类子目方面,参考了过去的各种公私书目,斟酌去取,使四部分类法更能适用于著录一切旧籍以及当时兴起的一些新著,达到了更为切合实用、更为完善的境地。《总目》的分类法分部、类、属三级,计分经、史、子、集4部,44类,65属。如子部之下有儒家类、医家类、术数类等14类,术数类之下又分数学之属、占候之属、占卜之属、阴阳五行之属等7属。 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帙浩繁,翻阅不便,所以乾隆又命纪昀等人把提要删节改编,不录存目,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简明目录》的特点是:(1)删去存目部分;(2)著录的书名有3470种,比《总目》还多几种;(3)每部书也各有提要一篇,但内容比《总目提要》要简单。 此外,还有许多补充、订正、研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书目,如清人邵懿辰撰、近人邵章续录的《增订四为库说明目录标注》、清阮元的《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今人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正》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书。 ,、私人藏书目录 宋代以后,私人藏书家日多。他们往往不惜重金,搜求善本、孤本、秘本,建藏书之阁,精心校勘、评注、圈点古书,编制藏书目录这些私藏目录著录的图书,十分广泛,可补官方目录的不足。 (1)《郡斋读书志》 南宋.晁公武撰,原刻4卷,另有姚应绩续《后志》2卷,赵希弁《附志》1卷 《读书志》与《后志》收录的书皆至南宋为止,《附志》兼及庆元(1195)年以后的书.总计著录古籍1468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部.全书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4 部42类,每部以前有序,称为“总论”,每书之下,除注作者之外,还附有扼要的解题。《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第一部附有解题的私人书目。 (2)《遂初堂书目》 南宋尤袤撰 ,1卷。本书的特点是著录了不同的刻本,开创了著录版本的先例。 (3)《直斋书录解题》 南宋陈振孙撰。 陈氏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藏书约51180卷。本书仿《郡斋读书志》而作。书不分部,只将历代典籍分53个类目。 (4)《百川书志》 明.高儒撰。分4部92类,子目极详,绝大部分书有简明提要。特点是著录杂史、外史、野史中的演义传奇。 (5)《读书敏求记》 清.钱曾撰。钱曾是清初著名藏书家钱谦益的族孙,性嗜古书。钱谦益的绛云楼被火焚后,余书留给钱曾。其藏书处有述古堂,也是园。撰有《述古堂书目》和《也是园书目》,收录大量宋元刻本和其他珍贵图书.他选择并记载最珍贵的图书,撰成《读书敏求记》。书中提出从版式、行款、字体、刀刻和纸墨的颜色来鉴定雕版印刷的年代,从祖本、子本、原版、修版来确定版本的价值。是第一部研究版本目录的专著。 (6)《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清瞿镛撰。这部目录收录瞿氏家藏宋、元、明旧抄本及旧刻本共1300多种,24卷,按四部分类法排列。每书之下详列卷数、版本情况,并作版本比较。有的还录有原书序跋。 (7)《 宋楼藏书志》 清陆心源撰。著录陆氏家藏世间流传较少的宋元刊本约六百余种。全书120卷,续志4卷。每书之下详注版刻情况,并收录原书序跋。 (8)《善本书室藏书志》 清丁丙撰。收录丁氏所藏各种宋元刊本及精抄、精校本、稿本等善本书,共收书2000余种。全书40卷,附录1卷,按四部分类法编次,每一书下注明卷数、著者、版本情况、行款印记等,后有解题。 ,、现代善本书目 现代有许多学者或图书馆编有善本书目,其常见者如: 《中国善本书目提要》 王重民撰。全书收录王氏经眼的古籍善本书目4200余种,另有补遗100余种。按四部分类法编排。除记述各书的版刻特征外,更撰著了内容丰富的提要,考校版本源流介绍作者情况,评述各书的研究价值。不仅可供读者查检书目之用,还可收到阅读指南之效。 另外,《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等,都是常用的善本书目。 (二)常用中医专科书目 我国较早的医书目录是明代李濂撰《李嵩诸医书目录》,共4卷,已佚。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专科目录是明末殷仲春的《医藏目录》。 《医藏目录》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书中将所著录的医书分为20大类,称20函,共449部。每函以佛家的《如来法藏》的名称作为各类的标题,并冠以小序,介绍该函的内容。本书目所著录的医书,都是殷氏本人亲见,不臆录,不转录,故资料可靠。但本书著录简单,仅记书名、卷数和作者,没有内容提要。另外,为了凑足20函,分类不太合理。 《医学读书志》 清曹禾撰。成书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内容系以历代名医(包括御纂医书之帝王)为纲,将史志所载及所见书目罗列于各医家名下,且注明出处。每家书目之的后,附以著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者简述,提要钩玄,考订源流。 《中国医籍考》 日本丹波元胤撰。成书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19年)。本书收录上自秦汉,下迄清代道光初年的中国历代医书(包括存、佚、未见)共2878种,全书80卷,分9大类。本书是现存中医书目中比较完善而且系统的一部,且流传最广。 近现代,出现了不少中医书目。如日人冈西为人撰《宋以前医籍考》;丁福保等编《四部总录医药编》、《历代医学书目提要》;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以及严世芸等《中国医籍通考》等。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等主编的大型中医书目。 _ 第二节 版本 一、版本与版本学 自从有了文字,便有著录文字的东西。经过了刻石、镂金、甲骨、竹简、木版、帛素、纸以至雕版印刷和发展历程。在没有雕版印刷之前,文化尚不能普遍传布。而雕版印刷的发明,对文化发展的功绩是十分显著的,同时,也因之有了版本这门学问。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版本二字多是单独称谓的。《说文.片部》:“版,片也。牍,书版也。”《论衡.知量》:“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刀加削刮,乃成奏牍。”也就是说,将断木析为木片,再用刀来刮削,使之可以作书,这就叫做版。后因地域不同,就地取材,故包含了木片、竹片、玉石片等意义。如长沙多为竹简,而北方的陕西、甘肃多为木简。《黄帝内经》有“著之玉版”之说。本的原意是树木之根。《说文》:“木下曰本。”古代缣帛或简策形式的书,其长者多以轴卷贮存,其轴部外露部分称“本”,它相当于线装书的书根并以此计数。清代叶得辉《书林清话》中说:“今人称书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另外,古时又称书为“本”。如汉代刘向校书时,“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之雠校。”这里所持的“本”,就是汉时通行的竹简和帛书。 “版本”一词,始见于《宋史》卷431:“景德二年,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经本几何,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版本大备。”“版”源于简牍,“本”源于简策、帛书、写本。自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人们习惯用“版本”二字,多作为印本的代称,使版本一词,成为当时区别于写本的特称。 “版本”一词,盛行于宋代,是雕版术发展的结果。一般认为,雕版印刷,始于唐,风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如宋代葛佑《齐民要术》序:“此书乃天圣中崇文院版本,非朝廷要人不得。”陆游《老学庵笔记》:“尹少稷,日能颂麻沙版本书厚一寸。”朱熹《上蔡语录跋》:“熹初到括苍,得吴仕臣写本一篇,后得吴中版本一篇。”可知此时的“版本”与写本有了明显的区别,版本专指雕版印书而言。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刻书业的发达,有官刻、私刻之分,内容上有增补、删节之分,校订有优劣之别,自然形成千差万别的版本。于是,渐渐形成目录学家、校勘家、藏书家专门研究的一项学术内容。这就是版本学的兴起。如南宋万袤《遂初堂书目》具有“一书而兼载数本”的特点,成为我国版本目录学的最早专著。同一时期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也注意了图书版本的收录。版本学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雕版兴盛,藏书增多,使版本成为研究古今书目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版本之学始于南宋,大盛于清代中叶。 版本学就是研究书籍的物质形态的特征和差别,并鉴别其真伪优劣的学问。也就是说,凡研究书籍的各种写本、历代刊本、传抄本、批校本、稿本乃至纸张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装潢式样为内容,以及探讨一书的雕版源流、传抄源流的这样一门综合学问,称之为版本学。 二、读书择本的重要性 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或传抄,或刊刻,或公私收藏,从而产生了一种文献多种本子的现象,要求人们在阅读古籍过程中,必须选择版本,以保证所从事研究的课题的质量。 版本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刻写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与刻印方式的不同,古典文献自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版本。在雕版印刷术没有产生之前,典籍的流传主要靠写本,自从雕版印刷书籍之后,按照时代的不同,即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和清刻本。 根据刻印地区的不同,又有浙本、闽本、蜀本、平阳本(山西临汾)。其中浙本又可以细分为杭州本、衢州本、婺州本、台州本;闽本又可以细分为建宁本、建阳本、麻沙本;蜀本中又可以细分为蜀大字本、眉山本等。就地区而言,历代刻书有所移迁。宋代以浙江、成都为刻书最盛之处,金元时期,北方以山西平阳府为刻书中心,明代则以福建、江苏为刻书中心,清代以江苏、安徽为刻书中心。 根据出版的单位不同,即有官刻本(包括中央官刊和地方官刊)、家刻本、坊刻本的区别。官刻本中,中央刻本有国子监本(包括南监本与北监本)、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属的刻印佛经及其他书籍)、内府本(明清时宫廷内部刊印的书籍)、殿本(清武英殿刻本)等;地方刻本有藩府本(明代地方藩王刻印书籍)、府学本、郡庠本、州学本、县学本以及各地书院本、局刻本(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各省设置的官书局刻书,如江苏书局、金陵书局、湖北崇文书局)。历代医书中,官刻本是一个重要部分。宋代官刊如国子监本《开宝新详定本草》、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校正医书局刊行的《嘉祐本草》、《图经本草》、《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南宋太医局本《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元代太医院刊《圣济总录》、《御药院方》、明代太医院刊《卫生宝鉴》,清代武英殿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都属于当时的中央官刻本,地方官刻就更多了。 家刻本中有以室名称呼者,如明代毛晋家刻书称汲古阁本,清纳兰成德家刻本称通志堂本,清鲍廷博家刻本称知不足斋刻本;有以姓名称呼者,如宋黄善夫本,周必大本,明吴勉学本;有单以姓氏称呼者,如闵刻本,凌刻本等。凡属地方以刻书经商者,不论其字号称为书棚、书铺、书堂、书肆、书店、书局等,通称为坊刻本。坊刻本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宋代较早的私人刊刻医书是初虞世《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史载之方》及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等,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即是由阎孝忠刊刻的。元代私刊医书中著名的如胡氏古林堂刊《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叶氏广勤堂刊《针灸资生经》,熊氏卫生堂《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明代私刊书中,汇刊医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熊宗立约刊有24种,182卷,薛己约刊24种,107卷,吴勉学汇刊医书52种,227卷。王肯堂、吴勉学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中,吴勉学刊《痘疹大全八种》。 根据印书质量状况不同,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影刻本、递修本、百衲本、道藏本等。 根据雕版先后,可分为祖本、原刻本、重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 根据字体大小、印刷颜色与装订不同,可分为大字本,小字本、兰印本、红印本、朱墨本、巾箱本、袖珍本等。根据增删和批注评点情况,分为增订本、删本、节本、足本、残本、批点本、评本、注本、配本等。 凡属活字排印书籍,可分为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磁活字本、铁活字本等。清高宗以“活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字”不雅,改为“聚珍”,当时武英殿聚珍版共刻印大小大活字253500个,印行了许多典籍文献。 写本的种类更多,有唐写本、明写本、旧抄本、清抄本、影印本、毛抄本以及稿本等。根据文献收藏与使用价值,又分为孤本、秘本、珍本、善本等。 古籍在刻印过程中,又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内容有增删修改,写刻、印工、校勘等各有优劣,自然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版本。于是社会上专门有人开始注意版本问题。《遂初堂书目》是首先记录版本的专目。此后,许多收藏家在收藏中,十分注重版本,诸如明代的毛晋、范钦,清代的钱曾、孙星衍、黄丕烈、丁丙、陆心源等,对版本论述均有发明。特别是清代乾嘉年间,根据内府藏书编纂的《天禄琳琅书目》10卷及其《后编》20卷,共收宋明各朝古籍1063部。“书目”以版本时代分类,将宋版、元版、明版、影宋版、抄本,各从其类,分别叙列关对刊刻时代、地点、收藏家姓名和印章题记,详加考证。从此各藏书家并于宋元旧刊和名人手抄,展开了广泛地研究和讨论,逐渐形成古籍版本学。专门研究历代典籍的雕版源流、传抄经过、纸地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装璜式样以及内容校勘考订等问题,从而确定原刻或翻刻,原抄或影抄,善本或劣本,供社会人士收藏、流通、阅读参考。 正是由于版本如此复杂,古籍的状况也就各不相同。有的由于传抄校勘不精,脱文讹字、缺行脱页甚至成为伪作;有的妄改书名卷数,以假乱真,乃至影响识别版本;有的刻书者任意删改、挖改版刻嵊记,不易辨别真假;有的书坊粗制滥造,任意增删,以残冒全;历代封建统治者任意禁毁、删改图书,造成大批古籍版本错乱,难于鉴定。因此,进行文献研究,必须了解版本,重视版本,选择版本,避免为谬误而贻误工作,所以,研究古籍必须讲求版本。 古籍研究择本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古籍版本的选择是研究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版本可以为史学、考据学提供翔实的依据。如敦煌卷子本《新集备急灸经》(写本),注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此卷子为我们提供了该书刊刻地点,并记录了我国早期刊本流传的史实,具有考据学上的价值。 ,、择本是我们顺利阅读古籍的重要条件。如朱肱《类证活人书》22卷,为明代王肯堂辑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中。清朱文震重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时,因《类证活人书》一书脱遗,为补成足本,朱氏将清人林开遂《活人录汇编》14卷掺入。以至光绪三十三年京师医局、民国间北京中医学社相继重刊,沿承其误。若使用了朱氏刊正统本来研究朱肱《类证活人书》,则不能真正反映朱氏原著的面貌,贻误工作。 ,、选择古籍版本可以充分发挥善本书的作用。这在校勘工作中尤为突出。如《针灸甲乙经》通行本是医统本,书中有七种医书名称,存在着注文与正文混同的情形。而明代正统抄本虽是残卷,但无混同现象。又有一种明抄本,虽错字较多,但系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过,而未经吴勉学之手,保留了宋代《针灸甲乙经》一种传本的面貌。通过诸版本比勘,选择善本,可以更好地为整理和阅读服务。,、通过对版形象著录的记忆,以便考察版本系统,研究其内容沿革和流传盛衰。 三、版本的研究与利用 如何识别版本,一是要了解古今版本研究的一般情况,以便有所遵循;二是要了解古今善本的概念,以便择善而从;三是要大量阅读的接触古籍,提高鉴别版本的能力。 ,、研究版本学的著作:版本学始于南宋,至清代乾嘉时期最盛。宋代尤袤《遂初堂书目》是最早有关版本学的书目。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叶梦得《石林燕语》等,都对版本学研究有所帮助。王国维《两浙古刻本考》、《五代两宋监本考》,郑德懋《汲古阁刻版存亡考》、叶德辉《书林清话》、李济煌《古书源流》、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以及张元济《中国版本学》等,都是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研究古籍版本的专著。 ,、善本的概念:由于时代不同,对于善本的概念也不相同。有关善本问题,汉代人已经有所注意。因当时尚无印本,《汉书.河间献王传》称之为“善书”。《石林燕语》谓:“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书”。古人的“善本”概念是以校雠的好坏为标准的。清人张之洞曾提出过三条标准:一是“足本”,即无残无缺无删削的本子;二是“精校”,即精校精注本;三是“旧本”,即旧刻、旧抄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编辑条例中,列举四条作为“善本”的选择标准:“一曰旧刻,宋元遗刊,日远日鲜,幸传至今,固宜球图视之;二曰精本,朱氏一朝,自万历后,剞劂固属草草。然近溯嘉靖以前,刻书多翻宋椠,正统、成化刻印尤精,足本、孤本,所在皆是。今搜集自洪武迄嘉靖,萃其遗帙,择其最佳者,甄别而取之。万历以后,间附数部,要皆雕刻既工,世鲜传本者,始行入录;三曰旧抄,前明姑苏丛书堂吴氏、四明天一阁范氏,二家之书,半系抄本。至国朝小山堂赵氏、知不足斋鲍氏、振绮堂汪氏,多影抄宋元精本,笔墨精抄,远过明抄。寒家所藏,将及万卷,择其优异,始著于编;四曰旧校,校勘之学,至乾嘉而极精,出仁和卢抱经、吴县黄荛圃、阳湖孙星衍之手者,尤校雠精审,朱墨烂然,为艺林至宝。补脱文,正误字,有功后学不浅。” 善本的现代含义,经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部规定:凡是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古籍,具三者之一者,均可认为是善本。如敦煌卷子医书,本身就是文物,从医学角度看,又是重要的学术资料,为善本无疑。又如《陆九芝先生遗稿七种》系稿本,虽为晚清作品,然有资料价值,仍视为善本。那么,医书善本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1)出土(或传世的)简、帛卷子医书; (2)根据古卷子刻印的最早影刊本。如《医心方》、《黄帝虾蟆经》。 (3)宋金元明刊本、明清内府本均为善本。如赵府居敬堂本《伤寒论》为明内府善本,山西平阳府刊《西方子明堂灸经》为明刻善本。 (4)凡宋金元及明刻的医书,即使是麻沙本、宋本残卷,均为善本。如《针灸甲乙经》明正统三卷本残本,亦为善本。 (5)原刻本,无论宋元明清乃至民国均为善本。如雍正八年《胎产心法》、康熙间起秀堂仿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亦系晚期善本。 (6)只存孤本、或仅有少数部类,其刊虽晚,仍属善本。如《医学研悦》,虽为明末刊本,然全国馆藏量罕少,故为善本。 (7)精刻、精校的医书,虽为清末,仍属善本。如钱熙作*守山阁本《黄帝内经素问》。 (8)经名家圈点批校或序跋题记,增加其学术研究价值。如《针灸甲乙经》明抄本,后附朱筠题识,故为善本。又如《仁斋直指方》旧钞本,有杨守敬批校圈点,也为善本。 (9)医书稿本、手写本或精校本。如夏英《灵枢脉翼》稿本、赵孟頫手抄《华佗中藏经》等。 (10)有著名医家钤记的版本,或少见版本,可称善本。如朝鲜版《仁斋直指方》有朱筠印记。《幼幼新书》明内府抄本有弘晓亲王“明善堂”之钤记。_ 第三节 校勘 一、校勘和校勘学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校勘,谓互相校核而定其伪误异同。校,有考核查对之意。《汉书.食货志上》:“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考核查对文字也称校。骆宾王《帝京篇》:“校文天禄阁”。勘,复核审定也。《说文新附》:“勘,校也。”《玉篇》:“覆定也。”有人以为“勘”古亦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古人写字于竹简,如有错误,则用刀削除改正,然后乃成定本。故刊有削除和确定之意。应劭《风俗通义》云:“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后世习于刊为刊削之意,故将校刊与校勘分开,校刊指刻书言,校勘指定书言。 校勘,古又称校雠或雠校。《太平御览》卷618引刘向《别录》云:“雠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析,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一般而言,校雠一词出现较早,西汉已有,范围也较大。包括了“合众本以校一书,撮指要而为叙录,寻源流而别部居”,即含有今之校勘、目录、版本等内容。而校勘一词出现于梁代以后。《沈休文集》云:“选史传学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共校勘。”校勘一词的范围也较小,专指同一部古籍,用不同版本和资料互相核对,比较其文字的异同,以订正其错误。现在,校雠已逐渐被校勘所取代,如称校勘学、校勘记等。应当注意,校勘和校结有着不同的含义。校勘是对古籍整理而言,具有严格的要求和固定的方法;校结则是誊抄书稿,出版书籍的一个环节。主要是用原稿核对,以订正错误,保证书稿或出版物的质量,工作比较单纯容易。一般地说,校勘资料叫“校勘记”,而校结错字的资料称为“勘误表”。 校勘学是指研究校勘以及与校勘有关问题的专门学科。例如校勘的必要性,校勘的历史,校勘和内容与方式,校勘的依据和条件,校勘和态度和方法,以及校勘记的书写与体例等。由于校勘古称校雠,所以,校勘学也称校雠学。此学始于西汉,刘向奉成帝之命校雠秘府书籍,其子刘歆继其业,从而开创了校勘学的先河。 二、校勘的目的和意义 校勘主要用于古籍整理。前已述及,汉唐以前的书籍,主要是用竹简、丝帛写成,或是写在木板上,很不容易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出现错落遣失、涣漫剥蚀等现象。即使是唐宋以后的书籍,虽多是刻本或抄本,但在历代流传过程中,由于多次传抄翻刻,书中文字必然有错讹、脱漏、衍倒之处,以致文失其真,令人难以理解,或是理解错误,所谓以讹传讹。同时,古籍流传至今,往往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之间往往有文字出入,以致产生多歧之惑。因此,必须先对古籍加以校勘,改其错讹,补其脱漏,删其衍文,正其倒置,恢复其原本之真,才能文众字顺,更好地阅读和利用古籍。因此,校勘是整理、阅读古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张舜徽先生在《广校雠略?书籍必须校勘论》中说:“古书流传日久,讹舛滋多,或误夺一字,而事实全乖,或偶衍一文,而意谊尽失,苟非善读书者,据他书订正之,则无以复古人之旧,此校勘之役所以不可缓也。” 《素问》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中医学著作,但到了唐代,这部书已错讹甚多,不堪卒读了。唐.王冰注《素问》序云:“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而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素问》到了这种地步,如不进行校勘整理,就会有失传的危险。所以,王冰用了12年的时间,对《素问》进行了校勘次注。但此书到了宋代,又出现了许多错误,宋臣林亿等在奉仁宗之旨校正医书时,曾“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明清医家也都对该书作了一定的校勘工作,纠正了基中的不少错误。1980年山东中医学院又对该书作了“校释”,曾参考古代医书近百种,收集国内外版本20余种,共出校记1700余条,其中据改者120余条,据删者10余条,据补者40余条,指出互异之处1200余条,疑原文有误者200余条。其他中医古籍在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大致如此。由此可见,古典医籍必须经过校勘,才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含义,为教学、临床、科研服务。 三、校勘的方式和内容 ,、校勘的方式 由于校勘的目的不同,其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校勘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1)存真法:包括示古本之真和求事实之真。求古本之真就是校勘家得到某一善本或古本,便把它和较晚的刻本进行一番校勘,不仅载其文字的差异,而且记录该书的行款、版式、字画和纸质的不同,甚至旧本上的圈点、收藏图章也要记录。其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藏本的价值,并使读者知道曾有过这样一个善本或古本。此类据校的书中,多系宋本或元本。求事实之真则是指对作者原书的校勘,即段玉裁所谓“断其立说之是非。”不过,校勘古书的求事实之真,与订正个别误字尚属不同。对古书中的个别误字,如仆作什,瑞作端,可以迳改。而对古籍中作者所记某些事实的错误,则只宜在校勘记中注明,但不能直接在原书中改正,只能在校勘记中指出。现在我们做校勘工作,既要保存古本之真,又要保持事实之真,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2)校异法:指把一部著作不同的版本中的歧异之处罗列出来,而不评断其是非,让读者自己抉择.但严格说来,这还只是校勘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达到"正谬误"的校勘目的。(3)订讹法:指根据不同版本或别的方法,发现书中的歧异之处,然后判定其是非,并把书中的错误改正过来。这是校勘工作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步骤。现在校勘古书,大抵是将“校异”与“订讹”二者结合起来,既改正书中的错讹又把不同版本的互异之处于校勘记中记录下来。 ,、校勘的内容 校勘的关键既然是订讹,那么,校勘的内容(或称校勘的对象)就是指出和改正古书中的各种文字错误。而要了解古书中的错误,则必须熟悉古书致误的原因。一般说来,古书致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误字 即传写或翻刻中产生的错字,称为误文或讹文。导致误字的原因很多,有因古字、隶书、草书致误者,有因假借、形近、音近、偏旁、合字、分字致误者。校勘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脱文 指古书在传写、翻刻过程中,脱落了部分文字。其中,标以方框者称阙文;整篇、整章、整段脱失者称佚文;简策、古书脱落者称为脱简。亦有因将正文误作注文而脱失者。 (3)衍文 指古书在流传过程中比原本多出的文字。此种情况多系传写致误,如将注文误入正文等。 (4)叠出 指古籍中文字重叠出现而不符合原意者。 (5)错简 指由于篇章简策错乱,或一篇错入他篇,或一篇之内段落文字互错致使古籍失其原貌。 (6)倒置 指古书字词位置颠倒。一般多系上下两字颠倒,或错乱的位置不甚相远。 (7)异文 指在古籍流传过程中,各版本间出现了文字差异,必须辨其是非,予以勘正。若难以辨其是非,则出校并存。 (8)妄加、妄删、误改 指后人在抄刻古籍时,由于不理解原文字义,而随意增删误改的文字。 (9)误读 古书多无标点符号,往往一篇文章连贯写刻,难以阅读,后人为了便于习览,则将文章予以圈点。由于圈点之人专业知识或古文程度不同,有时在句读方面会出现错误,造成文义失真,难以理解,或理解错误。 (10)避讳 指古时遇君父之名,在言语或书写之时皆避之,谓之避讳。避讳常用之法有三:一曰改字,二曰空字,三曰缺笔。避讳字给后人学习古代中医文献带来一定困难,但若能掌握其常识和规律,反能对古籍版本的断代鉴别提供某些线索,从而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工作带来帮助。 四、校勘的方法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古人通过不断的校勘实践,创造、积累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校勘方法。叶德辉在《藏书古约》中,把前人校书方法归结为“死校”、“活校”两类。指出:“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黄荛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版归一式。卢抱经文绍*、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但死校与活校两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需要结合运用。后来,陈垣先生通过详校《元典章》,总结出《校法四例》,对前人的校勘方法作了全面总结,被公认为校勘的正确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现将陈垣先生“四校法”简介如下: ,、对校法 《校法四例》云:“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也就是广备本,用同一部书的各种版本互相参校的方法。 对校的前提和关键,在于考察版本的源流及优劣,鉴别、确定底本与校本。一般地说,底本必须选择善本,即成书年代较早,刻写比较精美、内容完整、错讹较少的传本,如宋元刻本及历代官刊本等。当然,如果能有祖本或接近于原稿定本的初刻本更好。因为从版本的规律来看,晚出的本子经过辗转重刻,难免增添些错误。当然,有些晚出的版本,由于经过了高手的精校,错误较少,也可以此精校本作为底本。 底本选好以后,还应考虑用哪些本子作为校本。如果底本之外只有一两个不同的版本,可全部作为对校本;如果不同版本较多,则需要找清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选择部分与底本不同渊源的本子作为主要校对本。 对校法的主旨在于校其异同,不校是非。实际上也可以把对校作为校勘的第一步,即收集校勘资料的过程,然后再用其他校法辨明是非和决定取舍。 ,、本校法 《样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择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此用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页,远而数集,属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这段论述说明,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书中的错误。其中,有用本书文句订正错讹者,有参考注文刊定正文者,有根据文义、文例订正谬误者,亦有根据文辞韵律进行考订者。 本校法也有其局限性,其一,是古籍非出一人之手时,不能用本校。如先秦古籍中,《黄帝内经》、《诗经》、《礼记》等,一书出于多人之手,行文遣词以致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若用本校法,强求一律,则未免削足适履,以不误而为误。其二,是资料来源不同,不能用本校。一部古籍中其资料来源往往不同。如《内经》引用先秦资料,即有《上经》、《下经》、《五色》、《脉变》等二十种之多,文字多有明显差异,甚至内容大相径庭。因此,对此类古籍进行校勘时,只可指明历史真相和学术渊源,不可据此轻改原文。 ,、他校法 《校法四例》云:“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法不能证明其讹误。丁国钧之《晋书校文》,岑(建功)刻之;有为后人所引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之《旧唐书校勘记》,皆此法也。”在此,陈氏明确指出“他书”是指“前人之书”、“后人之书”和“同时之书”。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校勘古书,除了用对校本校之外,还可利用本书所引前人之书及后人所引本书之文进行校勘。以中医古籍而言,其内容多有渊源关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甲乙经》、《病源》、《千金》、《外台》等,一脉相承。故校勘时,都可相互参考。如校《甲乙经》时,可用《素问》、《灵枢》、《太素》作为主要他校本,并可参考《千金》、《外台》有关针灸治疗部分。应当注意的是,古人引书不象今人写论文那么严格,为了行文方便,常改动原文;或是凭记忆引书,和原文出入较大;或摘取有关内容,中间不示省略。故以引书校勘本书必须慎重,不能轻易据改。 古代书籍载事载言,每每更相祖述,时代相同或相近的古书里,论述常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因此可以相互校勘。如据《吕氏春秋》校战国诸子,据《病源》、《千金》校《外台》等。 四、理校法 《校法四例》云:“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必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昔钱竹汀(大昕)先生读《后汉书郭太传》‘太至南州过表奉高’一段,疑其词句不伦,举出四证,后得闽嘉靖本,乃知此七十四字为章怀注引谢承书之文,,诸本皆,入正文,惟闽本独不失其旧。今《廿四史考异》中所谓某当作某者,后得古本证之,往往良是,始服先生之精思为不可及。经学中之王(念孙、引之父子)、段(玉裁)亦庶几焉。若《元典章》之理校法,只敢用之于最显然易见之错误而已,非有确证,不敢借口理校而凭臆见也。” 由此可见,理校法就是据理推测正误。这是校勘的最高妙同时也是应当最慎重的方法。理校必须严肃谨慎,以事实为据,不能凭空臆测。因此,陈氏强调要“通识为之”,即一通文献学知识,如文字、音韵、训诂,二是通专业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如中医古籍校勘,若用理校法,则需从文、医两方面进行考察,才容易发现并正确处理问题。 第四节 注释 一、注释与注释学 注释二字,在秦汉时代还是单独称谓的。“注释”二字连用,是后起的用法。当时,注释和经学、小学是三位一体而不可分割的。那时,研究经学或小学的学者也仅是为了讲解古书而去训释古籍中的古字故言,去阐发古圣贤的微言大义。至于如何训释古字故言,也就是对于注释的方法及理论系统问题,尚无自觉的有系统的论述和综合研究。或者说,那时只有注释工作的实行而没有学理的解说。 《说文.水部》:“注,灌也。”《仪礼.有司彻》注:“注,犹泻也。”这是注的本义。注书之义,是后世引申出来的。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说文.采部》:“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尔雅》一书中解释古今异言和方言俗语及各种事物的名称,其十九篇均以“释诂”、“释言”、“释训”等为名。后世注书称释的很多。后来,出现了“注释”一词,《颜氏家训.书证》:“刘芳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 注释现在已成为一门学科的术语。注释就是解释语言。前人在整理古籍中常用的“传”、“笺”、“训”、“说”、“解”、“微”等,均可以看作是注释的别名。因为时地悬隔所造成的语言的隔阂必须要有注释家为之注释,然后才能知道古语某即今语某,古某字即今某字。这样,不但一语一字之音义畅晓无阻,即句读篇章之义也都了然无疑。文通字顺,前人著述之思想方能大白于世。这种工作,即叫做注释。 注释学是研究我国各个时期对文献进行注释的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注释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语义,总结前人注释经验,阐明注释的体例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注释工作以及与此有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关的古籍整理、词典编纂、古文教学等。 二、学习注释学的意义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历史、医学等各种学术,所依赖的只有文字记载,因此,不得不去研读古书。如果文字不明,古人的思想、学术就无从得知。没有学术的继承,学术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其坚实的基础。清儒戴东原《古经解钩沈》序说:“士生千载之后,求道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时之相去殆无异地之相远,仅仅赖夫经师故训乃通。„„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其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素问》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医家必读之书,但因其文字古奥,览之不易。若要精通,则必须熟知注释之学。唐王冰注《素问》,也强调“标格亦资于诂训”,把注释之学看成是学者入门的途径。 时有古今,地隔南北。语言文字也是随着时代和地域而不断变迁的。戴震《尔雅文字考序》:“士生三古后,时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天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矣。”年移代革,文字的形、音、义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通过注释才能使今人懂得其义。《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落、权、与,始也。”郝疏:“此篇自始也以下,终也以上,皆古语释以今语。”《尔雅》时代的今语,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又成了古语。从地域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土习俗不同,声音、语言各殊,更由于语言的转移,影响到文字的变易,而造成一字数义或异字同义的现象。为了沟通语言,也需要注释。 或者有人问,古书诚然该读,也确实难读。但大多数的古书已有了详细的注释,如,一部《素问》,有杨上善的《太素》,有王冰的注,有马元台的《发微》,有张介宾的《类经》,再加上历代论著的阐发,还不够入门的读本吗,为什么还要研究注释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则,正如前面所说,由于时代的变迁,隋唐医家的注释,对于今日的读者来说已经成了古语,即使明清医家之说,今日读之也未必十分了然。再则,学问是时时进步的。旧日的注释虽多,但错误也不少。如望文生训、以讹传讹、妄改古书等。正因为许多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给他们一个评判的标准,给它们做一个近于合理的解释,就必须研究和学习注释。 三、注释的内容 古代注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释词、释句、注音、分析篇章、解释语法、考证名物等。其核心内容是解释词义,其他如释句、注音等也是围绕着解释词义而进行的。 ,、解词 解词是对客观存在的词义进行表述。古代单音词占多数,书面上一个字通常就是一个词。词是语言中表意的最小单位。如果不懂得各个词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就不能明白全句的意思。因此,注释的第一步就是解释词义。 (,)释实词 古代注释的材料主要保存在注释专著和注释书(传注)里面。专著和传注虽然都是以解释词义为中心内容,但是,它们解释的词义各有其特点。 专著由于性质的不同,所收所释各有侧重。如《尔雅》以释经常用词的常见义为主,《说文解字》以解释文字的本义为主,《方言》以方言与方言、方言与共通语的对译为主,《释名》以追寻事物得名之所由然为主,至《广韵》有所改变,一词多义的解释逐渐多起来,反映了语言词义的发展。 传注除了解词之外,注文中还有大量的译文和串讲等。其实,译文和串讲中也释词如《诗.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郑笺:“非我心欲过子之期,子无善媒来告期时。”不仅串讲了全句大意,而且连带以“非、过、善、谋、期时”对译了正文的“匪、愆、良、媒、期”五词的意义。对译也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是释词。 专著和传注虽然都以解释词义为中心内容,但是,它们解释的词义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相同的一面。相同的是分别解释的都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不同的是传注释义灵活具体,专著释义确定概括。 (,)释虚词 一般地说,虚词不表示概念,只表示语法意义。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里虚词的数量虽然不很多,但其使用频率却很高。《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句9字,连用“而、之、不、亦、乎”等虚词。实词易解,虚词难释。古汉语中虚词的使用,成为阅读古籍的难点之一。因此,解释虚词,自然也成为古籍注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早在墨子时代,就有了分析虚词的内容。而毛传、郑笺把没有实在意义的词称为“辞”。《诗?都人士》:“匪伊垂之,带则有余。”郑笺:“伊,辞也。”这是传注对虚词的注释。《尔雅.释诂》:“粤、于、爰,曰也。爰、粤,语也。”这是专著的注释。传注与专著的注释比较起来,专著往往一词释一义,传注往往一词多释。专著强调本义或原始意义,而传注则随文释义,不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解句 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一个句子的构成,是通过的规律地运用实词和虚词,按一定的词序把它们排列起来,达到表达完整思想感情的效果。解句一般是针对一个句子,但也可针对一群句子,大致可有翻译、串讲、说明原因、点明含义等几种情况。 (,)翻译 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别。译文的词义与句法同正文对应,是为直译;不对应,但将原文大意完全译出的,称为意译。 (,)串讲 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地讲述。汉代学者注释古书,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讲一下全句大意或全章的大意。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章句。如《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在医学文献中,这种释义方法也是很多见的,运用这种方法,将句子旨意作出简括说明,有助于对原文作进一步的理解。如:《太素.顺养》:“春三月,此谓发陈。”注:“陈,旧也。言春三月,草木旧根旧子皆生发也。” (,)说明原因 这种释义方法,是不直接解释句义,而是说解正文情况的原因。如《太素.阴阳杂说》:“冬喜病痹厥。”注:“伤湿,冬病故为痹厥”。 (,)点明含义 不解释句子表面的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如《诗.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郑笺:“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即将其言外之意点出,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注音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书面语言也是如此。人们要读书识字,必须要明白字音。给难字、僻字注音,就成为注释的任务之一。 从古代的注音到现代科学的拼音方案注音,其中经历了一个由粗略到精密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反切产生前的注音方法(包括譬况、读若、直音)和反切注音法。 (,)譬况 这是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一种方式。这样的读音,在作者所处的时代,读者大概能够据此知道被注字的读音,但时至今日,则很难据此准确地发出当时的读音来。因此,以后又产生了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读若法。 (,)读若 也带有譬况的性质。东汉经学家作注多用此术语。“读若”又称“读如”,这种方法是以某字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读音。如《诗.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读若比大致描绘出一个发音方法要具体些,但也不能告诉读者确切的读音。因为作标准的那个字的读音,后人往往也不能准确地读出当时的音来,若再是个生僻字,注了还是等于没注。 (,)直音 这是一种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简便,今天仍在应用。如《太素?顺养》:“肠中寒则肠飧泄。”注:“飧,音孙。”直音法比譬况、读若法进了一步,但也有缺点,若注音字无常用字可选用,而用生僻字注音,则其注音也不过是虚设而已。 (,)反切注音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拼音方法。古人称“反”或“切”。这种方法是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包括四声),声母和韵母拼合,从而得出被切字的注音。如《广韵》:“东,德红切。”这是一种较炙进步的注音方法,已经建立了语音分析的观念,注出的音也较譬况、读若、直音法准确,但也存在缺点。 ,、分析篇章 注释中对篇章的解释,或说明取名的理由,或概括介绍文章的思想内容或故事情节。这类似于一篇文章的导读。古代注释家非常重视这种对于某一篇章的导读工作。由于有了这种工作,读者可以省去好多琢磨体察的功夫,即题就能明白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内容线索,提纲挈领,进行阅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素问直解》:“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蒙始辟也。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帝欲寿天下之民,故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解释语法 古代注释对分析语法比较粗疏、零散,传注中在解释词义外,有关虚词和语序的说明及解释还是常见的。 ,、考证名物 名物的注释,与中医学关系很大,从词义学的观点来看,名物讲的是一些专名的词义,这相当于后来的专门术语。 一切科学文化都包含在语言之中,名物既然是一种相当于术语的专名,就应当有命名的由来。因为一切术语,都是根据了人类对于这种事物的观察认识,借助于已有的全民语言的生活用语而发展出来的。但是,由于事物的本身是发展和进化的,也由于语言形式和文字形式的变化,名称对于人类来说,逐渐只成为一种语音和字形的标志,相当于一种符号,命名的来源不大为人所知了。越是专名,越难考察。但难考察并不是不能考察,可以想象,古人在给一个专名定名时,完全没有意图、没有根据,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定名有偶然性,名与实绝非必然地切合,但人们与对这一事物的观察认识有联系,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源可寻。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汉刘熙的《释名》。如《释名.释形体》:“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太素.本输》:“所出为井。”注:“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处为井也,掘地得水之后,仍以本为名,故曰井也。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 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探求医学术语命名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并研究古人的科学思想。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注释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其内容也不限于上述几类,其他尚有校勘、释典制等。 第七章 文献工作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为文献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使文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声象技术和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文献研究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有力地促进了文献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使得以手工操作为主体的传统文献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一节 文献工作现代化的条件和意义 文献是存贮和传播情报信息的重要载体(自从有了文字起,文献就产生了。并且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文献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造纸技术的发明,使得文献的传播有了廉价而又方便的载体,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文献更为普及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度提高(16、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较之前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文献的数量剧增。这使得文献工作不得不迅速地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适应这个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计算机、缩微以及电子声象技术的应用,使文献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首先,电子计算机已取代了部分手工劳动,在文献管理中如采购、编目、检索都已实现了电子计算机化。以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这个图书馆大约拥有八千万册图书,而在每天开馆的时间里每分钟就又有数十种新书送来。他们把每一本书都直接录入电子计算机资料存贮库。如果读者需要某一方面的资料(只要在电子计算机终端前输入所需资料的名称(几秒钟内计算机的微型电路就可以将有关的资料检索完毕,并打印出来;其次,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计算机联络成网,建立起世界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世界各地的最新资料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迅速检索出来;缩微技术的发展,使文献体积大大缩小,可以有效地控制书库的紧张状况;最后,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文献保护技术得到了解决。如美国国会图书馆采用光磁盘法可以保存一个近乎完美的复制品。光盘图书作为一种新型载体,由于其信息贮存量大,易于在计算机上阅读,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很普及。中国的光盘图书也已经进入市场。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教育第一张光盘图书《中国教育信息库》,在一张薄薄的,直径仅12厘米韵银色圆盘上,收录了我国1075所普通高校、2900多所中等技术学校;17087位教授等的最新中英文资料介绍,共750万汉字、?50万英文,还有166幅彩色照片。(1993(12(28《光明日报》) 第二节 整理文献的现代化手段和技术 一、缩微复制技术 早在1839年,英国人丹塞(J(B(Dancer)发明了缩微复制法,可以将一张8英寸大的文献缩摄成l,8英寸大的胶片,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件缩微复制品。从50年代起,由于文献 数量的迅速增多,对文献的管理和收藏使人难以应付,文献缩微复制技术日益得到重视。缩微复制技术得到发展,缩微文献已成为与印刷型文献相抗衡的一大文献类型。 (一)文献缩微品的类型 目前缩微品基本上可分为卷式和片式两类。卷式胶片是缩微胶片的基本类型。其宽度有16毫米、35毫米、70毫米及105毫米等多种。它可以分为盒式、盘式或夹式保存。一般来讲,拍摄在卷式胶片上的资料不会出现部分丢失,而且资料在胶片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便于编制索引和实施检索。片式胶片是用片式缩微摄影机拍摄或者把卷式片按一个或几个画幅为一段裁开,并在每段上标出存取索引。它可以根椐不同的要求制成条片、封套片、开窗卡片和缩微平片等形式。条片是指把卷式胶片按类别裁开,形成一定长度胶片的缩微品;封套片是一种把条片插入以透明的醋酸酯或聚脂为基底并带有片道的封套内;开窗卡片是把卷式胶片裁切成一个或几个画幅,装在事先开有窗口的卡片上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制成;缩微平片是一种将缩微图象依次排列在卡片形式胶片上的缩微品。 由于缩微品的存贮信息量大,密度高,能将非统一规格的文献规格化,标准化,而且能够长期保存,所以,缩微技术已成为文献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缩微品的使用和保管 1(缩微品的检索 缩微品资料在不借助于设备的情况下无法用眼看到,因此,要高速度地使用缩微品资料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索方法。一般可以先通过总目录或总索引查到所需资料所在的胶卷号码或平片片号,然后将所需缩微资料提取出来,再依据胶卷或平片内部的自身索引找到具体的内容。缩微品的检索方式常用的有手工检索、半自动检索以及自动检索方式。特别是自动检索方式,是通过与计算机相接,其检索速度快而准确,成为缩微检索的发展方向。 2(缩微品的保管 缩微品因其物质上的特点,保存方法也与一般图书资料不同。首先要注意防火、防腐蚀、防霉,防尘;其次,整理或阅读缩微胶片时,应戴细软手套,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胶片表面;其三,对缩微品应有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电子计算机在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它的应用,使得文献研究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其速度和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电子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也使得文献研究的手段不断改进,文献研究的各个方面都逐步实现电子计算机化。在这场革命中,汉字通过键盘快速输入的实现,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近十余年中,国内提出的各种输入方法达数百种之多,在机器上实现并已商品化的也有五六十种。 操作员经过一定的训练,容易达到每分钟输入三五十到一百多个汉字的水平。王永民教授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汉字输入方法。这种方法用130个字根组字(或词),重码少,基本不用选字;字词兼容,字词之间无需换档;字根优选,键盘布置经过精心设计,反复实践修改,有较强的规律性。经过指法训练,每分钟可以轴入120-160个汉字。此外,各种专门用于文献研究的计算机软件也逐步研制成功。如: (一)电子计算机典籍繁体汉字处理系统 中国古典文献都是用繁体汉字写成的。虽然“五笔字型”输入法以及电子扫描录入系统等已经解决了简体汉字的输入与处理,但典籍中的繁体汉字的处理仍是一大难题。因为汉字高速输入计算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汉字自动识别系统的进展,对于文献研究而言,尤其需要对于繁体汉字的自动识别。但国内外研制的汉字识别系统大多不适于繁体汉字。据报道,我国对历史文献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河北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研制的“典籍繁体汉字处理系统:,取得成功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称,该繁体汉字识别系统除可以识别典籍繁体汉字之外,还可以识别宋体,仿宋体等简体汉字排印文字,识别率达95—99,,识别速度平均每秒35字。从文图输入、版面分析;汉字识别到屏幕编辑、打印输出、语言校对,形成一个完整的印刷汉字自动录入系统。该系统已经将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660万字输入计算机管理。 (二)电子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 校对工作既是出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献研究中的一份十分繁重的工作,尤其对于卷帙浩繁的古籍整理工作,常使人有望面生畏之感。现在,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校对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进展。如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计算机中文自动校对系统”软件,具有人工智能,可以对已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输入的文本进行自动查错和提示修改,每万字在1—2分钟内校完,差错率可控制在万分之五到万分之一。 (三)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索引 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编制索引是一种公认的“为人之学”。中国古籍浩瀚繁复,举世公认。治学文人会为一条资料、一个论据而皓首穷经,学术生命的轨道上往往充满着艰涩的欢乐。62年前在北京出现的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曾聚集了一批有学识的、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学者。从1930年开始,中间经历了艰难的抗日战争,沧桑20余年,凭借十几人的共同毅力,完成了我国第一批真正有价值的64种引得、特刊,被誉为“学林之宏举,不朽之盛业”。所谓“引得”,即从勾勒古籍开始,到抄卡分排,检查正误,誊抄稿纸,送厂排版,经七次校对,方能付印。无论当时是出于什么处境和心态,他们当中的许多有识之士,放弃了本专业而投身这一事业,这中间到底有多少辛劳与苦衷,绝非现在我们所能想象出的。在学术界,任何一个学者都知道引得的重要,有人称之为“学海中的航灯”,也有人称之为一门重要学问,是一种“方便指南”。但却很少有人肯于从事这一事业,这除了因为其本身是一门“为人之学”外,既大量而又无比繁琐的手工工作,以及必须准确无误的质量要求,使得大多数人望而生畏。象叶圣陶先生的《十三经索引》、顾颉刚先生的《尚书通检》等索引书的出版,都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的学林佳话。对于浩瀚的中国古代典籍来说,这比例实在是太少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这一工作看到了曙光。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室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索引》已交付印刷、发行,飞快的速度和优秀的品质使人耳目一新。这套《全唐诗索引》丛书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工具,通过电脑实现了全部编纂和排版。丛书所依据的全唐诗数据库系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室栾贵明研究员带领他的学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研究成功的。它实现了计算机生成古典文献索引的一体化系统,从而开了一代索引编制之先河。另外,据报道,香港中文入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教授、陈方正博士在有关部门的重资支持下主编的《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第一辑(也已从电脑中生成索引出版发行。这是现代化科学手段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中应用的重要例证(种种迹象表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翻过了传统文化研究中那旧的一页,开始了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新的世纪。过去,为了编辑一部十多万字的索引,“编辑五六人,晨夕不辍,历时年余,始克蒇事”的年代已成往事。电脑化将给古籍整理和研究带来新成果、新方式、新面貌。(田奕:《电脑与传统文化研究》 《光明日报》1993,6) (四)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通检进行字、词典的编撰 1983年,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内经通检》的编制工作。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中医司)又将电子计算机整理中医古籍的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在计算机专家的协助下,于1986年完成《黄帝内经》的通检建库工作,为《内经》语义学的对照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个电子计算机数据库,吸取前人训诂及历代注家对于《内经》的研究成果,全面对照、分析、研究《内经》字词语义,对《内经》所用全部2286个汉字,5580个词(包括少数短语)进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解释。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中医界第一部《内经词典》。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内经》字词的全面的统计处理,使其释义立足于更科学、更严密的基础之上,是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对中医文献进行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五)网络技术在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iAccounting Department gang levels of credit business loans, loan review reviews, lending Center/approved credit business loan ex-operational ris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r organization. 1) to review lender compliance,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本文档为【中医文献学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3KB
软件:Word
页数:12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