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

(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

举报
开通vip

(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 护理学基础题库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护理学的发展,从护理内容及形式来看,主要经历了(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医院护理)、(近代护理)和(现代护理)。 2、20世纪传统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糖尿病)和(艾滋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3、(南丁格尔)为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为纪念她的功绩,(1912)年国...

(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
(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 护理学基础题库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护理学的发展,从护理内容及形式来看,主要经历了(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医院护理)、(近代护理)和(现代护理)。 2、20世纪传统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糖尿病)和(艾滋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3、(南丁格尔)为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为纪念她的功绩,(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4、据不完全统计,至1949年,全国仅有护校约(180)所,护士约(3万)名。据1995年统计,全国现有独立护士学校和设有护理专业的卫生学校共(556)所,护士约(112万)名。 5、当人成功地保持(内外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人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则处于健康的(完好状态)。 6、护理工作方法的基本形式有下列5种(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护理)、(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 7、基础护理学的临床应用主要是满足病人的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治疗需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8、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奠基课程,是(内)、(外)、(妇)、(儿)等科护理的支柱。 9、(1995)年起在全国举行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10、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于(19090年,早年称(中华护士会),(1936)年改称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现名。 11、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护理的职能在扩大、延伸,如(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显微外科)、(重症监护)等专科护理以及(家庭护理)、(老年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等都进展较快。 12、护理杂志于(1953)年创刊,(1981)年起改名为《中华护理杂志》,并与外国期刊交流。 13、向全国发行的护理专业期刊还有(护士进修杂志)、(实用护理杂志)等10余种。 第二章 护士的素质及其行为规范 一、填空题 1、把nurse译为护士的,是我国护理界前辈(钟茂芳)女士。并在(1914)年“中华护士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并沿用至今。 2、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护士在与病人交往中的(言)、(行)、(举止)、(姿态)、(眼神)、(表情)、(微笑)乃至片刻的(沉默),都必须注意技巧问题。 3、护士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应展现(真诚)、(亲切)、(关心)、(同情)和(理解),要有情感交流。在微笑中为病人创造才胡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 4、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构成护士的外表美,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其(内心境界)与(情趣)。一个人的(容貌)、(服饰)、(姿态),涉及到风度的(雅俗),给人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效果。 5、护士的装饰要适度,要与护士角色相适应,要(自然)、(大方)、(健康)、(高雅),要使 1 病人感到(亲切)、(和谐)、(可信)。 6、护士的素质包括(思想品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 7、护理用语语言内容要(严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原则,具有教育意义。言语要(清晰)、(温和),措词要(准确)、(达意),语调要(适中),交待护理意图要(简洁)、(通俗)、(易懂)、 8、护理操作解释用语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即(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 9、专业性皮肤接触可作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如经常为卧床病人(按摩)、(翻身)、(擦身)等,不仅可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等。 第三章 护理理论 填空题 1、护理理论是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框架包括四个基本概念,即(人)、(健康)、(环境)和(护理)。 2、对护理概念的不同理解和描述,或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产生了各种护理理论和学说,如(欧瑞姆)的自理学说、(罗伊)的适应学说等。 3、按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基本生存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和被自尊的组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压力)和(适应)是机体内、外环境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如果(内在环境)不平衡,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已被科学家证实由压力而引起。 5、产生压力的来源称之为压力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社会)等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感染)、(受伤)、(社会关系)受到干扰,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预期的压力事件等。 6、由于压力源的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肾上腺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进入血液,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增加)、(胃蠕动减慢)、(肌张力增加)、(敏感性增强)等。 7、压力反应的心理反应常见有(焦虑)、(震惊)、(否认)、(怀疑)、(依赖)、(自卑)、(孤独)、(恐惧)、(羞辱)、(愤怒)等。 8、生理防卫指(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如完好的皮肤和健全的免疫系统可抵抗(细菌)、(病毒)等压力源的进攻。心理防卫指心理上对(毅力)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也是(自我保护)行为。如病人突然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时,就会产生(否认防伪),或以(愤怒)、(烦躁)表现的精神发泄防卫等。 9、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时,护士首先应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并主动热情的接待(病人),介绍(自己)、介绍(负责医生),介绍(医院的环境)和(规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消除或减轻陌生和孤独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压力)。 10、协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护理人员对病人要表达(接纳)、(尊重)、(关系)和(爱护)。 11、护士必须与背景不同、病情各异的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要设法了解病人的(感觉),鼓励病人表达其(感受),倾听他们的(诉说),并给予恰当的(解释)、(诱导)和(安慰)。 12、病人住院后一般都处于不舒适的状态,其(穿着)、(饮食)、(活动)等也都受到一定限制,会使病人感到失去自我而自卑。护士应(尊重病人),要仔细观察,用温和的态度(主动的)、(真诚的)与病人交谈,找出适合病人病情的(护理措施),改善病人的(自我形象)。 13、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人称之为(充满压力)的世界里,面对(压力),如何(适应),如何(应付),乃是对护理工作的一种(挑战)。 2 14、压力又称为(应激)或(紧张),压力包括(压力源)和(压力反应)。 15、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有(环境陌生)、(疾病威胁)、(缺少信息)、(丧失自尊)、(不被重视)。 16、压力反应一般可分为(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两大类。 17、压力防卫人们常常通过三道防线,第一线防卫(生理与心理防卫),第二线防卫(自立救助),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18、当人们感到自己有压力时可表现为(焦虑)、(沮丧)、(生气)。 19、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不受压力源侵犯的基础。(锻炼)不仅可使(身体健壮),还能解除(压力),如(气功)、(坐禅)等;个体休闲方式,如(阅读)、(散步)或(听音乐)等,能是压力减少或消散。 20、适应的阶段包括(生理阶段)、(心理阶段)、(社会文化阶段)、(技术阶段)。 21、适应阶段的心理阶段指人们感到(心理压力)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认识(压力源),摆脱或消除(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 22、协助阶段的技术阶段指人们运用文化的产物(自然环境)技术,改造(控制压力源)、()。 23、人类基本需要的5个层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4、Neuman认为护理干预是通过三级预防来完成的,即(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25、协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要给病人做(心理疏导)、(让病人参与治疗或护理计划)、(鼓励病人自立)。 第四章 护理程序 填空题 1、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的(核心),它是以(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论)、(解决问题论)和(信息交流论)等为理论基础的。系统论组成了护理程序的(框架);人的基本需要论为估计病人(健康状况),预见病人的(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问题论为确认病人的(健康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及(评价效果),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信息交流论则赋予护士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识,从而确保程序的最佳运行。 2、护理程序由(估计病人的健康状况)、(列出护理 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评价预期结果)5个步骤组成。 3、资料的种类包括(主观资料)、(客观资料)。 4、资料的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护理体检)、(生活方式)、(既往史)、(病人的心理状态)、(其他)。 5、护理诊断包括三个要素,即(问题)、(相关因素)、(症状与体征)。 6、评价按实现程度分(目标完全实现)、(目标部分实现)、(目标未实现)。 7、目标部分实现或未实现应考虑下述问题,如(原始资料是否充足)、(护理问题是否确切)、(所定目标是否实现)、(所以措施是否可行)、(是否有效的在执行)。 8、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单页主要内容为病人的(一般情况)、(简要病史)、(护理体检)、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心理)、(社会方面)状态等。 9、护理小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活动的概括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包括(护理目标是否达到)、(护理问题是否解决)、(护理措施是否落实)、(护理效果是否满意)。 11、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 3 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从而使病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12、护理程序是当今护理学发展到一定的理论水平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13、(估计)是护理程序的最初阶段,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和(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系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14、收集资料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培养护士的判断能力)、(可供护理科研的参考)。 15、主观资料,病人的主诉,基本上包括病人的(经历)、(感觉)以及他所(看到)、(听到)或(想到)的对于健康状况的主观感觉,如:(疼痛)、(麻木)、(胀)、(瘙痒)或(感到很害怕)、(感到软弱无力)等。 16、客观资料,护士通过(望)、(触)、(扣)、(听)、(嗅)等方法或借助医疗仪器检查而获得的有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如(面色紫绀)、(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 17、护理诊断是叙述病人由于疾病而引起的(现存的)或(潜在的)行为反应,即健康问题,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 18、护理计划第一步是决定哪些问题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如对是生命有威胁的情况,包括(呼吸道阻塞)、(出血)、(有自杀倾向)等。 19、一般医院把护理计划印成表格,其中包括(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结果),在措施中可列出具体执行(时间)、(方法)与(要求)等。 20、护士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决策者)、(实施者),又是(教育者)、(组织者)。 21、在实施各项措施时,护士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前提,(实施效果)是衡量实施者能力的标准。 第五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填空题 1、医院按医疗技术水平划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按收治范围划分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按服务对象划分为(军队医院)、(企业医院)。按所有制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 2、门诊的(候诊)、(就诊环境),以方便病人为(目的),突出(公共卫生)为原则,做到(美化)、(绿化)、(安静)、(整洁)、(布局合理),备有醒目的标志和路牌,要使病人感到(亲切)、(宽松),对医院有(信任感),这样易于得到病人合作。 3、利用候诊时间开展健康教育,可采用(口头)、(图片)、(黑板报)、(电视录像)或(赠送有关方面宣传的小册子)等不同形式。 4、(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就诊,并做好疫情报告。 5、门诊的(空间)、(地面)、(墙壁)、(桌椅)、(诊察室)、(推车)、(担架)等,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6、急诊科一般设有(预检室)、(诊疗室)、(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扩创室)等。此外,尚有(药房)、(化验室)、(X线室)、(心电图室)、(挂号室)及(收款室)等。 7、急诊科环境要(宽敞),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安静(整洁),要有专用通道和宽畅的出入口,标志和路标醒目,夜间有明显的灯光,要以方便急诊病人(就诊为目的)和最大限度地(缩短就诊前的时间)为原则,以争取时机抢救。 4 8、急诊科一般物品的准备包括(血压计)、(听诊器)、(张口器)、(压舌板)、(舌钳)、(手电筒)、(止血带)、(输液架)、(氧气筒)、(吸痰管)、(胃管)等。 9、急诊科无菌物品及无菌急救包主要有(各种注射器)、(各种型号针头)、(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切开包)、(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开胸包)、(导尿包)、(各种穿刺包)、(无菌手套)及各种(无菌敷料)等。 10、急诊科护士配合抢救应严格按(抢救程序)、(操作规程)实施(抢救措施),做到(分秒必争)。在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应根据病情作出直觉判断,给予紧急处理,如(测血压)、(给氧)、(吸痰)、(止血)、(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医生到达后,立即汇报(处理情况),积极配合(抢救),正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为医生提供有关资料。 11、急诊科护士配合抢救需记录时要求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必须注明(时间),包括(病人)和(医生)到达时间、(抢救)时间。记录执行医嘱的(落实)及病情的(动态)变化。 12、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安静)的疗养环境,以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及(治疗)的需要。 13、每个病区设有(病室)、(危重病室)、(抢救室)、(治疗室)、(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配膳室)、(溯溪室)、(浴室)、(库房)、(洗涤间)、(厕所)及(医护休息室)、(示教室)等。 1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使病人感到是(受欢迎)与(被关心)的,护士要维护他们的(自尊),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病情轻重)等差异,给予不同的身心护理。护士端庄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得体的(言谈)、良好的(医德医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安全感)都会带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从而产生(信赖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5、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 16、病区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及(人工)光源。 17、每个创单元有固定设备,包括(床)、(床褥)、(床垫)、(枕芯)、(枕套)、(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单)、(被套)等,需要时加(橡胶单)和(中单),床旁有(桌)、(椅),壁上有(呼叫装置)、(照明灯)、(氧气管)、(吸引管)等设施。 1、当前医院的组织结构模式,大致分为三大系统,即(诊疗门诊)、(辅助诊疗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2、治疗室内备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氧气)、(急救物品)等。 3、门诊的护理工作主要有(预检分诊)、(安排候诊与就诊)、(健康教育)、(治疗)、(消毒隔离)、(保健门诊)。 4、急诊科护士要求(责任心强),有良好的(素质),具备一定的各种急诊(抢救知识)和(经验),技术(熟练),动作(敏捷)。 5、急诊科护理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应(最优化),达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6、急诊科的预检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遇有危重病人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抢救室护士);遇意外灾害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遇有(法律纠纷)、(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事件,应迅速向医院保卫部门报告或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并请家属或陪送者留下。 7、急救是对(病情严重)及(危及生命)的病人,需要立即组织的(人力)、(物力),按照(急救技术)进行抢救。 5 8、急诊科抢救器械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电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呼吸机)、(超声波诊断仪)、(洗胃机)等,有条件可备(手术床)、(X线机)、(多功能抢救床)。 9、急诊科抢救药品应备:各种(中枢神经兴奋剂)、(镇静剂)、(镇痛药)、(抗休克)、(抗心力衰竭)、(抗心理失常)、(抗过敏)及各种(止血药);急救用(激素)、(解毒药)、(止喘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类)药物以及各种(输入液体);(局部麻醉药)及(抗生素)类药等。 10、急诊科的通讯设备应设有自动(传呼)系统、(电话)、(对讲机)等。 11、一切抢救物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12、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同住一室的病人构成一个群体,护士是病人群体中的(调节者)护士要引导他们(互相关心)、(帮助)、(鼓励),共同遵守(医院制度),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病友间呈现(愉快)、(和谐)的气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3、长时间受噪声骚扰会影响病人(情绪),易产生(疲倦)和(不安),甚至出现(眩晕)、(恶心)、(失眠)以及(脉搏)、(血压)波动。 14、为保持病人住院环境安静,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5、为保证病人安全应做到(避免各种原因所致躯体损伤)、(预防医院内感染)、(避免医源性损伤)。 16、现代医院对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医院园林化)、(病房家庭化)。 第六章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填空题 1、新病人入院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后,希望(被认识)、(被理解)和(被尊重),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接待病人,进行自我(介绍),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病人出院时应注销各种卡片,如(诊断卡)、(床尾卡)、(服药单)、(注射卡)、(饮食卡)和(治疗卡)等。 3、护送病人入病区时应注意(保暖),不中断输液或(给氧)。根据病情安置合适(卧位),保证病人(安全)。 4、负责家庭病床的护士要具有必要的医学、(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病人解决问题。 5、搬运病人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要确保病人(安全)、(舒适)。 6、医院设(卫生处置室),由(护士)管理,根据入院病人的病情对其进行(卫生处置),如(沐浴)、(更衣)。(危重)病人或即将(分娩者)可酌情免浴。遇有(头虱)或(体虱)者,先行灭虱处理。 7、一般病人入院后应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绘制在体温单上。能站立病人测量(体重),将测得数值记录于体温单上。 8、患者出院前的护理内容包括(通知病人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填写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征求病人意见)、(护送出院)。 9、甲、乙两位护士搬运患者,平车的头端和床尾成(钝)角,甲护士一手托住病人(颈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腰部);乙护士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并轻放于平车上。 6 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填写(等级表格);住院处安排床位后电话通知病区值班护士准备(接收新病人)。 2、接住院处通知后,病区值班护士应立即根据(病情需要)准备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危重)病室,传染病病人应安置在(隔离)病室。 3、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院不仅为住院病人进行治疗,而且要面向(社会),面向(家庭),开展(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真正成为(人民健康)的服务中心。 4、家庭病床的建立是(预防)、(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好形式,它既方便了(病人),又缓解了医院床位的(紧张),还可减轻医疗(费用),病人及家庭的(负担)。 5、病人运送法有(轮椅)、(平车)、(担架)。 6、推轮椅时,嘱病人尽量(靠后坐),下坡时要(减慢)速度,并注意(观察病情)。 7、轮椅运送病人的目的是(运送不能行走的病人)。 8、平车运送病人的目的是(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 9、病人出院后,将污被服撤下,送(洗衣房清洗)。(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放于(日光下暴晒6h),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床)、(床旁桌椅)用消毒液擦拭;(脸盆)、(痰杯)用消毒液浸泡;病室开门窗通风,铺(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第七章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填空题 1、临床上为病人安置各种不同的(卧位)是便于(检查)、(治疗)、(护理)。如妇科检查时可采取(截石位),灌肠时可采取(侧卧位)等。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协助)和(指导)病人采取采取正确卧位。 2、对容易发生意外的病人,如(烦躁不安)、(意识不清)、(谵妄)、(昏迷)、(精神病)失去控制以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和(婴幼儿),为防止(机械性)损失,可采用床档防止(坠床)。 3、仰卧位可有(去枕仰卧位)、(屈膝仰卧位)和(中凹卧位)。 4、(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因(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差,可以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而引起(隔下)脓肿。 5、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向站立过渡。 6、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采取端坐位。 7、膝胸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及治疗。亦可用于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等。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8、保护具应用的目的是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追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 1、病人长期(卧床),身心会受到很大(压力),易出现(精神萎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等原因,有些病人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定期)为病人(更换卧位)。正确的卧位使病人(感到舒适),并可预防(并发症)。 2、使用保护具限制病人(肢体)活动,以确保病人(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7 3、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前容量)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使静脉血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4、(腹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5、俯卧位适用于(腰)、(背)、(臀)部手术,检查或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时。 6、颅脑手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若头部翻转过剧可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突然死亡)。 7、尼龙搭扣约束带用于固定(手腕)、(上臂)和(踝部)。 第八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填空题 1、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病源微生物(活动猖獗),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还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还给(家庭)、(国家)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 2、感染又可分为(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感染。 3、医院内感染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包括(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管理)制度,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的(随时)、(终末)和(预防性消毒)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4、医院内感染人员控制主要是控制(感染源)和(易感人群),特别是(易感人群)。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清洁物品时,如物品上有碘酊污渍,可用(乙醇)擦拭,甲紫污渍用(乙醇)或(草酸)擦拭,陈旧血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拭后清洗,高锰酸钾污渍用(维生素C)溶液洗涤或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后清洗。 6、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纸)、(特殊感染)的敷料处理。 7、干热灭菌法,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的传导,灭菌效果可靠。常用于(玻璃)、(搪瓷)、(金属材料器械)及各种(油脂粉剂)等的灭菌。 8、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利用(高压)及(饱和蒸气)的高热所释放的(潜热)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搪瓷类)及(药品)、(细菌培养基)等的灭菌。 9、高压蒸汽灭菌器分(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及(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两大类。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10、日光由于其有(热)、(干燥)和(紫外线)作用,有一定的(杀菌力)。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物品的消毒。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暴晒6h),定时(翻动),使物体各面均受日光照射。 11、紫外线灯管可采用(悬吊式)、(移动式)灯架照射,配用(抛光铝板)作反射罩,可增强(消毒)效果。消毒空气时,室内先清扫(尘埃),关闭(门窗),人员停止(走动),每 2(10)m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从灯亮(5,7min)后计时。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有效照射距离为(1m),照射不少于(30min)。 12、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纯乳酸)、(37%,40%甲醛)、(过氧乙酸)、(食醋)。 313、纯乳酸用于空气消毒,每m用(0.12ml)加(等量)水,加热熏蒸,密闭门窗(30,120min)。 8 314、40%甲醛用于空气消毒,每m用(2,10ml),加水(4,20ml),加热熏蒸,也可用高锰 3酸钾气化,每m(1,5g)甲醛加高锰酸钾,先将(高锰酸钾)倒入盆内,加(等量)水扮成糊状,再将(甲醛)倒入,密闭门窗(6,12h)。 15、环氧乙烷(穿透力强)、(易燃易爆),因此消毒灭菌必须在专用的密闭灭菌柜中进行,在标准的(浓度)、(温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16、常用的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 17、常用于熏蒸法的消毒剂有(纯乳酸)、(甲醛)、(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 18、请写出属于以下消毒效力的几种消毒剂:高效(碘酊)、(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中效(碘伏)、(乙醇)。 19、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包括(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容器使用法)、(取用无菌溶液法)、(无菌包使用法)、(铺无菌盘法)和(戴无菌手套法)。 20、无菌包打开后,若其中用物一次用不完,按原折包好后,其有效期为(24)小时。 21、无菌巾应避免(受潮),无菌盘铺好后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22、终末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及其所住病室和用物进行消毒。 23、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的供应部门,要求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室内(采光)、(通风)好,有(净化)及(污水排放)设施,(地面)、(墙壁)要光滑,便于(冲洗)。 1、(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是一项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则是该项工程的(主力军),必须正确掌握和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方法,(无菌技术)和(隔离预防)措施。 2、感染链有(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组成,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能形成感染。 3、医院内感染的检测制度包括对(灭菌)效果、(消毒剂)使用效果、(一次性医疗器材)及(门急诊常用器械)的监测,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分娩室)、(换药室)、(母婴室)、(监护室)、(血透室)等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 4、医院内感染的消毒质控标准有(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及(术前手的)消毒、(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各种管道装置)消毒。 5、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分(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类,前者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后者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6、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微波消毒灭菌法常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7、煮沸消毒法,将水煮沸,经(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达到(消毒)效果。在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防锈)作用。煮沸消毒适用于耐湿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8、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 9、紫外线灯管是(人工)制造的(低压汞)石英灯管,将(汞)装入石英灯管内,通电后,(汞)气化放电而成。经(紫外线)后,受紫外线照射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增强了(杀菌)作用,因此消毒时间从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 10、臭氧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而杀菌。使用灭菌灯时,关闭(门窗),确保(消毒)效果。消毒时,人员须(离开)现场,消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 11、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金属)、(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精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制品)及(节育用具)等均可用此法灭菌。 312、过氧乙酸用于空气消毒,每m用(2%过氧乙酸8ml)加热熏蒸,密闭门窗(30,120min)。 313、食醋用于空气消毒,每m用(5,10ml),加热水(1,2倍),加热熏蒸。用于(流感)、 9 (流脑)病室的消毒,密闭门窗(30,120min)。 314、熏蒸法用于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每m用甲醛(40,80ml),加入高锰酸钾(20,40g),密封熏蒸(6,12h)。 15、环氧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低于(10.8?)时,气体液化。其(液体)和(气体)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用于(精密仪器)、(医疗器械)、(棉制品)、(化纤织物)、(塑料制品)、(书报)、(皮革类)等的消毒灭菌。 16、(无菌技术)是防止感染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正确)、(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程),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17、化学消毒灭菌法包括(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 18、本扎溴铵液忌于肥皂及盐类相遇,因肥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者相遇后结合,是消毒力降低。 19、已打开过的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24h)小时,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持无钳及其浸泡容器,一般应(每周)消毒一次。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0、取避污纸应从(页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以保持清洁。 21、隔离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认真做好(隔离)工作,严格执行(隔离)技术,并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使其了解(隔离)的意义,正确对待各种(隔离)措施,自觉遵守(隔离)制度。 22、供应室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区,及(污染区)、(清洁区)、(消毒灭菌区)。 23、污染室可分为(回收室)、(洗涤室),清洁室可分为(包装室)、(敷料室)、(贮藏室),消毒灭菌室可分为(高压蒸汽消毒室)、(发放室)。 第九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 填空题 1、清洁是人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维持)和(获得健康)的重要保证,清洁可清除(微生物)以及其他(污垢),防止(细菌繁殖),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废物(排泄),同时清洁使人感到(愉快)、(舒适)。 2、清洁还可淡化(病人角色),具有促进康复的(心理)效果。 3、因为口腔内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正常人的口腔内经常存有大量(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当身体健康时,由于机体抵抗力增强,(饮水)、(进食)、(刷牙)和(漱口)等活动,可对细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因此,很少发病。 4、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溃疡)等现象。对长期应用激素、抗生素者,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 5、口腔护理不好不仅可引起口腔局部(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而其可致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甚至引起全身的(严重感染)。 6、为病人床上擦浴时,洗脸及颈部应先洗眼,由(内眦)向(外眦)擦拭,并注意耳、颈部皮肤(皱褶)部位。 7、护士在协助病人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 8、为病人擦洗面部依次顺序为眼部(额部)、(鼻翼部)、耳后直至(颌下)、(颈)部。 9、由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和(焦虑不安),以及外界的(噪声)、(强光)和(不适当的通风)等刺激都会干扰病人的睡眠。 10、床上洗发所备水温范围是(40,45?),并以病人(耐受)性为原则。 11、为预防及治疗褥疮,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 10 励多进食,加强饮食护理,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12、褥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 13、炎性浸润期处理的原则是保护皮肤,避免(感染)。对于小水泡应用(厚层的滑石粉)包扎,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则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液体),然后行无菌包扎。 14、仰卧位时褥疮的易发部位有(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等。 15、侧卧位时褥疮的易发部位有(耳廓)、(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16、淤血红润期是褥疮的(初期),主要症状是局部出现(红)、(肿)、(热)、(触痛)、(麻木)。此外如能及时除去(致病原因),加强(各种预防措施),可使之治愈。 17、溃疡期为褥疮的第(三)期,主要处理原则是清洁(创面)、(除腐生新),促进愈合。局部应根据伤口情况,按(外科换药法)处理。此外也可辅以理疗,如(紫外线照射)、(红外光照射)。 18、晨间护理时应注意(观察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晚间护理 应为病人创造(夜间良好睡眠)条件。 19、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产生组织坏死所需的时间(越短),持续受压在2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当病人长期卧床,皮肤可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粪)等的浸渍,易发生褥疮。 20、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和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三期。 1、为病人作清洁护理,在病人放松的情况下,通过皮肤(接触)、(会话)等,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当患病时,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减少,为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常可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症)、(溃疡),还可致(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有些人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易产生(真菌)感染,所以保持口腔清洁十分重要。 4、护士应对(禁食)、(高热)、(昏迷)、(鼻饲)、(术后)、(口腔疾患)等生活不能自理者,进行口腔护理,一般每日(2,3)次。 5、皮肤护理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皮肤的(高热)和(褥疮)等并发症,同时可满足病人(身体舒适)和(清洁)的需要。 6、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齿)处放入,血管钳夹紧棉球一次(一个)。 7、为病人床上擦浴需脱衣裤时,应注意先脱(近侧),后脱(对侧),如有外伤先脱(健肢)后脱(患肢)。擦洗时动作要(敏捷)用力(适当)。 8、沐浴应在饭后,经过(1h)才能进行,沐浴中防止病人(受凉)、(晕厥或烫伤)、(滑跌)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9、皮肤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及(感觉)等功能。完整的皮肤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可避免(微生物)入侵。 10、对长期应用抗生素者作口腔护理应观察粘膜有无(霉菌)感染,如发现应选用(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11、使用灭虱药物时防止沾污(面部)和(眼部)上药后需注意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 12、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 11 (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 13、造成褥疮的3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剪力)和(摩擦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4、褥疮的预防主要在于消除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5、为预防褥疮的发生,在病情许可下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补能力),适当补充(矿物质),如(口服硫酸锌),可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16、褥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人(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其次原因有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此外全身(营养)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17、为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对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要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处,经常用(温水)擦澡、擦背等。 18、为病人翻身的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一般(2h)翻身一次。 19、炎性浸润期是褥疮的第(二)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产生(水泡)。 20、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干净,以保护皮肤免受刺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 21、褥疮溃疡期的局部处理原则是(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用(湿敷料),保持(伤口湿润),但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另外,可用(高压氧)治疗局部溃疡,用塑料袋罩在褥疮外面,向袋内灌入氧气,可使(坏死组织)液化,(组织)变红,达到(清除)和(去腐生新)的目的,每天治疗一次,溃疡可迅速愈合。 第十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填空题 1、(观察)、(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是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基本技能。 2、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当体温中枢受到(致热源)的侵害,(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影响时,体温均可发生变化。 3、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高于)成人;老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4、日常生活中(运动)、(沐浴)、(进食)、(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因素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5、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的调节水平。此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体温下降时,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循环衰竭的症状,应严密观察和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6、高热病人应每(4h)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递减为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7、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min)小时后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其(紧张)和(焦虑) 12 的 情绪。 8、长期发热病人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黏膜溃疡)。护士应在(清晨)、(餐后)及(睡前)协助病人漱口,或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如口唇干裂可涂(润滑油)保护,使病人(舒适),防止(口腔感染)。 9、高热病人在退热时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受凉)。 10、高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病人体质较(虚弱),应安置舒适的体位让其(卧床)休息,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 11、典型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退热期)3阶段。 12、低热是指(37.3,38.0?),中度热是指(38.1,39.0?),高热是指(39.1,41.0?),过高热是指(41.0?以上)。 13、女性在(经期前)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主要由于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可分泌(黄体酮),而使体温升高。 14、体温单35?以下填写的内容是(水量)、(大便)、(尿量)、(呕吐量)、(体重)。 15、脉率成人每分钟为(60,100次/min),它可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化。一般幼儿比(成人)快,(老人)稍慢,同年龄的女性较男性(稍快)。(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16、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脉速,见于(发热)、(大出血)前期的病人。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称缓脉,见于()()的病人。 17、测量脉搏的部位常选择(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18、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的充盈程度)和(脉压)的大小。 19、正常成人呼吸约每分钟(16,20次),频率和深度可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而改变。 20、成人呼吸每分钟超过(24次),称为呼吸增快,常见于(高热)或(缺氧)等病人。成人呼吸每分钟少于(10次)称为呼吸缓慢,常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如(颅脑疾病)及(安眠药中毒)等病人。 21、潮式呼吸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病人。间断呼吸常见于(颅脑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病人。 22、深度呼吸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浮浅性呼吸有时呈(叹息)样,见于(濒死)的病人。 23、观察异常呼吸的内容为(频率异常)、(节律异常)、(深浅度异常)、(音响异常)、(呼吸困难)。 24、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可出现(三凹)征。 25、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脉压差为()mmHg。 26、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中年以前女性血压略(低于)男性,中年以后差别较小。 27、血压一般傍晚(高于)清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上升),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28、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mmHg,因(股动脉)的管径大于(肱动脉),血流量也较多。 29、(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均可引起(精神状态)的改变,以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一般无变化。(劳动)、(饮食)、(吸烟)和(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13 30、体温单排列在住院病案的(首页),其记录的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的曲线,以及(血压)、(体重)、(出入水量)、(转科)或(死亡)等资料。 1、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2、体温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生理学波动,但此波动常在正常范围内。 3、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这种昼夜的节律性波动,可能与(人体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周期性变化有关。 4、体温上升期病人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有的病人可出现(寒战),继寒战之后体温开始(上升)。 5、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发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6、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7、体温上升期,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调节(室温)、(卧具)和(衣着)。 8、降温较好的方法是(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9?),给予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给予乙醇擦浴或大动脉处冷敷。 9、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嘱病人(少食多餐)。 10、高热时病人(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致(水分)大量丧失,应鼓励其多(饮水)。尤其是药物降温后出现(大汉淋漓),护士应及时给病人(喂水)。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予以(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11、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是衰竭)的危重病人。 12、玻璃汞柱体温计为国内目前最常用。分(口表)、(肛表)和(腋表)3种。 13、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常用的消毒溶液有(1%消毒灵)、(20%碘伏)、(70%乙醇)、(1%过氧乙酸)等,消毒溶液(每天)更换一次,(容器)、(离心机)等(每周)更换一次。 14、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量体温,划在擦浴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表示,以(红虚线)和擦浴前温度相连。 15、体温的正常值是:口腔温度为(37.0?),直肠温度为(36. 5,37.7?),腋下温度为(36.0,37.0?)。 16、检查体温计先将水银甩至(35.0)?以下,同时放入(40.0)?以下温水内,经(3)分钟后取出,如读数相差上下(0.2)?或水银柱(有裂隙)则不能再用。 17、体温单40,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科)、(出院)和(死亡)。 18、间歇脉可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体位改变)时也偶尔出现。 19、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人;丝脉见于(大出血)、(休克)及(全是衰竭)的病人。 20、脉搏观察的内容(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弱)和(脉搏的紧张度)。 21、绌脉是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22、发现病人有脉搏短绌时,应由(两人同时)测量,数(1)分钟,记录方式为(心率/ 14 脉率)。 23、蝉鸣样呼吸见于(喉头水肿痉挛)、(喉头异物)等病人,鼾声呼吸见于(深昏迷)等病人。 24、呼吸困难主要由于气体交换不足,机体缺氧所致,病人自感(空气不足)、(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客观表现(烦躁),(张口耸肩),(口唇)、(指甲)紫绀,(鼻翼扇动)等体征。 25、呼吸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26、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喉头异物)等病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哮喘)等病人。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肺部感染)等病人。 27、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三凹征是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腹上角)凹陷。 28、脉压差增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等,脉压差减少出要见于(心包积液)、(主动脉瓣狭窄)等。 29、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式)血压计、(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3种。 30、血压计主要由(输气球及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袖带)、(测压计)3个部分组成。 31、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2、测血压时,从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搏动表示(袖带内)压力与(心脏收缩压)相等,此时测压计所致刻度为(收缩压)读数,搏动音消失或减弱表示(袖带内)压力与(心脏舒张压)相等,测压计所致刻度为(舒张压)读数。 33、测血压时,袖带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 34、影响血压生理性变化的因素有(年龄和性别)、(昼夜和睡眠)、(环境)、(部位)、(精神状态)。 35、测上肢血压,取座位时肱动脉与(第4肋软骨)水平,取仰卧位时肱动脉与(腋中线)水平位。 36、体温单“疾病日期”栏,主要填(手术)或(分娩)后日期,以手术(或分娩后)第一日,依次填写至第(10)上。 第十一章 病人的营养和饮食护理 填空题 1、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摄取(食物)。食物是(营养)的来源,营养是(健康)的根本,而(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还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人能够(保持健康)和(增进健康)。 2、在机体患病时,合理调配(饮食)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促使早日(康复)。在饮食护理中,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饮食)和(营养)方面的知识,要充分意识到(进食)和(饮水)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护士应尽量(满足病人)的这种需求。 3、无机盐类又称(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和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相关的疾病。 4、胆囊造影检查饮食适用于需要用(X线)或(B型 )进行胆囊检查的病人。 5、胆囊造影检查饮食,检查前(1日)午餐进(高脂肪)饮食,可刺激胆囊(收缩)和(排空),有助于(显影剂)进入胆囊。晚餐进(无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清淡 15 饮食,晚餐后口服造影剂,(禁食)、(禁烟)至次日上午摄X线片。 6、胆囊造影检查饮食,检查当日(早餐)禁食,第1日摄X线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可进食(脂肪餐),(30min)后第2次摄X线片观察。 7、吸碘试验饮食,检查前(7,60日)禁食含碘高的食物。需禁食(60日)的有(海带)、(海蜇)、(紫菜)、(苔菜)、(淡菜)等。需禁食(14日)的有(海蜓)、(毛虷)、(干贝)、(圣子)等。需禁食(7日)的有(海鱼)、(黄鱼)、(鲳鱼)、(目鱼)、(虾米)等。 8、对禁食者,应告知病人(原因),以取得(配合)。在床尾挂上(标记),并作(交班)。 9、协助病人禁食,护士应尽可能创造和提供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去除不良的(气味),不良的(视觉印象),去除(干扰)因素,如(疼痛)、(焦虑)等,暂停非紧急的(治疗)和(检查)。 10、鼻饲插管的深度为成人(45,55cm)cm。相当于病人(前额发际)到(剑突)的长度。 11、插鼻饲管时如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12、插鼻饲管时当插入咽喉部时,大约深度为(14,16cm)cm,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 13、插鼻饲管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内)。 14、插鼻饲管时,如发现病人(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1、按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我国成年男子的每日热能供给量为(10.0,17.5MJ),成年女子为(9.2,14.2MJ)。 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归纳起来可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微生物)、(膳食纤维)7大类。 3、医院饮食基本上分为3大类:(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4、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5、治疗饮食的种类有(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低脂肪饮食)、(低盐饮食)、(无盐低钠饮食)、(少渣饮食)、(高膳食纤维饮食)、(低胆固醇饮食)、(要素饮食及各种配方膳食)。 6、试验饮食有(胆囊造影检查饮食)、(隐血试验饮食)、(吸碘试验饮食)。 7、隐血试验饮食,试验期为(3,5天),此期间忌食易造成隐血(假阴性)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动物血)、(肉类)、(含铁丰富)的食物和药物。可进食(牛奶)、(豆制品)、(白菜)、(土豆)、(冬瓜)、(粉丝)等食物。第4天起连续留(3天)大便作隐血检查。 8、对病人进行良好的(饮食护理),是成功地实施(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一环。护士首先应(评估病人)对(饮食)与(营养)的需求,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尊重他们对(饮食)的选择,还要尊重和关注不同(国家)、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 9、饮食护理,护士要向病人讲解(饮食)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痊愈)的关系,讲解医院的(基本饮食),(治疗)和(试验)饮食的重要临床意义,并给予饮食指导,让病人理解并愿意遵从。 10、隐血试验饮食用于协助诊断(有无消化道 出血),试验期为(3,5天),期间忌食(易造成隐血假阴性的食物)。 11、低蛋白饮食应多补充(蔬菜)和(含糖高)的食品,以维持正常的热量。 12、鼻饲流食量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 13、插鼻饲管动作要(轻稳),尤其在通过食管(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3个狭窄处时。 14、正常人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患有(肝硬化腹水)、(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和(排出)液量,成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16 因此护士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 15、每日摄水量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记录要(准确),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 16、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量)和(尿量)。此外,对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吸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引流出的胆汁)等,也应作为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 第十二章 冷热疗法 填空题 1、冷热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当机体受(寒冷)或(温热)的刺激时,通过皮肤内大量(神经末梢)传导到(大脑皮层),反射性地引起(皮肤)和(内脏)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活动,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使病人感到(身体舒适)、(情绪稳定)。 2、热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压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因而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消散);(炎症后期)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液),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3、湿热作用于局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该处的(深部组织)的充血。 4、(温热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压循环),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缓解疼痛)。 5、湿热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常用于(危重)、(小儿)、(老年)及末梢循环不良病人在寒冷气候下的保暖。 6、热水袋的目的是用于(保暖)、(解痉)和(镇痛)。水温为(60,70?)。 7、热水袋使用结束,将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吹气),(旋紧塞子)存放于阴凉处备用。 8、使用热水袋过程中,应定时检查(局部皮肤),如发现(皮肤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9、红外线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如(手)、(足)等小部位以(250W)为宜;(胸)、(腹)、(腰背部)等部位可用(500,1000W)的大灯泡。 10、使用红外线灯时,告诉病人如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有保护罩的灯头可垂直照射,灯距一般为(30,50cm),时间一般为(20,30min),照射结束让病人休息(15min)后离开,以防感冒。 11、鹅颈灯照射法是利用(红外线)及(可见光线)的(辐射热)产生的热效应。 12、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降低细胞的(活力)和(代谢),从而控制炎症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 13、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14、冷可(抑制)细胞的活动,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由于充血压迫(神经末梢)可致(疼痛),而用冷后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止痛)。常用于(牙痛)和(烫伤)等。 15、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性病灶时,用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营养不良),妨碍(炎症)吸收。 16、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时,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 17、高热降温时,冰袋置于(前额)、(头顶部)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 17 (腹股沟)等处;扁桃体摘除术后为(预防出血),可将冰袋置于(前颈颌下)。 18、(乙醇)或(温水擦浴)是通过(蒸发)和(传导)而增加机体散热,用于(高热)病人的降温。 19、温水试浴的目的是(降温),温度为(27,37?)。 1、热疗的作用有(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吸收)、(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使用缓解疼痛)、(保暖)。 2、用热方式分(干热法)和(湿热法)2种。使用干热时,因存有(空气),(热传导能力)减低;湿热时,因水是热的(极佳导体),比空气(导热力强)且(渗透力)大,可达(深层组织),故(湿热)疗效比(干热)强。 3、用热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用热温度干热一般为(50,70?);湿热一般为(40,60?)。 4、用热(对象)不同,对热的(敏感性)也不同,如对(昏迷)、(瘫痪)、(循环不良)的病人,用热时应防止(烫伤)。 5、热疗的禁忌症有(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禁用热疗)、(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疗)、(各种脏器内出血时禁用热疗)、(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禁用热疗)。 6、使用热水袋时,对(婴幼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末梢循环不良)、(昏迷)等病人,水温应调节在(50?)以内,热水袋套外再包(大毛巾),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7、使用红外线灯的目的是由于(消炎)、(解痉)、(镇痛),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肉芽组织生长)。 8、湿热敷的目的时由于(消炎)、(消肿)、(解痉)和(镇痛)。水温一般为(50,60?),热敷时间为(15,20min)。 9、局部浸泡的目的是用于(消炎)、(镇痛)、(清洁)和(消毒伤口)等。 10、热水坐浴的目的是:可减轻(盆腔)、(直肠器官)的淤血。常用于(术后)、(会阴)和(肛门)疾病,消除或减轻(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使局部(清洁),病人感到(舒适)。 11、冷疗的作用有(控制炎症扩散)、(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减轻疼痛)、(降温)。 12、浸泡有(伤口)的肢体时,(浸泡盆)和(浸泡液)需无菌。 13、冷疗的禁忌症有()()()。 14、冷直接和皮肤(接触),通过(物理)作用,可将体内的热通过(传导发散),从而(降低体温)。常用于(高热中暑)、(脑外伤)病人,可利用(局部)或(全身)降温,减少脑细胞(需氧量),有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15、用冷方式分(局部)用冷和(全身)用冷2种。如高热病人降温宜(全身用冷)或(大动脉部位)用冷;局部出血者则可在(局部置冷)。用冷的时间一般为(10,30min)。 16、用冷易引起冻伤的身体部位是(枕后)、(耳廓)、(阴囊处)。 17、心前区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律减慢),(心律不齐)。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18、局部用冷法常用于(降温),减少(出血)及缓解(局部疼痛)。 19、使用冰袋和冰囊的目的是用于(降温)和(预防出血)。 20、化学冰袋是一种(无毒)、(无味)内装有(凝胶)或其他化学的(冰冻介质)。 21、冰帽与冰槽常用于(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 第十三章 排泄护理 填空题 18 1、排泄护理,病人因疾病丧失(自理能力)或因缺乏有关的(保健常识),使其不能正常(排尿)、(排便)活动时,护士应(理解)、(同情)和(尊重)病人,给予(指导)和(援助),以满足病人(排泄)方面的基本生理需要。 2、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少尿可见于(心)、(肾)疾病和(休克)等病人。无尿可见于严重的(心)、(肾)疾病和(休克)等病人。 3、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以及大量(上皮细胞)、(黏液)、(管型)等可出现尿液混浊。 4、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含有(烂苹果样)气味。 5、膀胱刺激征的表现为每次(尿量少),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6、尿失禁病人的心理压力较大,常感到(自卑)和(忧郁),期望得到(理解)和(帮助),护士应尊重病人(人格),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尿失禁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上铺(橡胶)或(塑料单)及(中单),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8、对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肌锻炼,指导病人取(立)、(坐)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再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每日进行(5,10)次,以不觉(疲乏)为宜。 9、尿潴留时膀胱容量增大,病人主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体检可见(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 10、女病人导尿时第一次消毒用(0.1%苯扎溴铵溶液)棉球擦洗外阴部,顺序为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第二次消毒用(0.1%苯扎溴铵酊)棉球擦拭,顺序为自(内向外)、由(上而下)。 11、为避免尿液久放变质,常用的防腐剂有(甲醛)、(甲苯)、(浓盐酸)。 12、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有(导尿术)和(留取中段尿)法。 13、成人每日排便(1,2)次,平均量约(150,250)g,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含极少量(黏液),有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而产生。 14、当(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排便此次数增多,呈(糊状)或(水样便);当便秘时,粪便(干结坚硬),有时呈(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粪便呈(扁条状)或(带状)。 15、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常见于(肠炎),伴有脓血常见于(痢疾)、(直肠癌),肠道寄生虫病者的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蛲虫)等。 16、对便秘的病人,应教会病人或家属正确使用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栓)等,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道)、(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17、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解除便秘)、(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为高热病人降温)。 18、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常用溶液是(0.1%,0.2%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酌减。溶液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液面高于肛门40,60cm,插管深度为(7,10cm)。 19、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病人反应)。如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或(挤捏肛管)使堵塞管孔的粪块脱落;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以(减慢)灌速或暂停片刻,嘱病人(张口呼吸)以(放松腹肌)、(减低腹胀);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 19 急)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 处理。 20、为减少肠内气体的产生,应耐心向病人解释(肠胀气)的原因,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如肠胀气与饮食有关,应为病人制订(营养合理)、(易消化)的饮食,嘱病人尽量勿食用(豆类)、(糖类)等产气性食物,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少饮(碳酸)饮料,以减少肠内气体的产生。 21、肠胀气的病人为促进排气应(鼓励并协助病人适当活动)、(腹部热敷或按摩)、(进行肛管排气)。 22、灌肠时要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 23、(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病人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1、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支配),(无痛)、(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一昼夜尿量约(1000,2000)ml。(饮水量)、(气候)、(个人习惯)、(运动)及(肾外排泄)如(出汗)等因素均可影响尿量。 2、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比重为(1.015,1.025),pH值为(5,7),呈(弱酸性),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如静置一段时间后,因尿素分解产生(氨),固有(氨臭味)。 3、尿液异常时颜色的改变有:肉眼血尿呈(红色),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胆红素尿呈(黄褐色),脓尿呈(白色混浊状),乳糜尿呈(乳白色)。 4、尿失禁可分为(真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 5、多饮水能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嘱其每日摄入液体(2000,3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6、对尿失禁病人,应训练膀胱功能,初起每隔(1,2h)让病人(排尿),以手掌用(柔力)自膀胱上方持续向下(压迫),使膀胱内尿液(被动排出),以后逐渐延长(排尿时间),并锻炼(盆底肌肉),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7、女性尿道(短),约(3,5)cm,富于(扩张性),尿道外口位于(阴蒂)下方,呈(矢状裂)。男性尿道长(18,20)cm,有2个弯,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3个狭窄即(尿道外口)、(尿道内口)和(膜部)。 8、女性病人导尿管插入长度为(4,6)cm,男性为(20,22)cm。 9、膀胱高度膨胀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否则会导致(虚脱)和(血尿)。 10、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防止逆行感染,其方法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定时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 11、留取中段尿时,首先要确认(膀胱充盈)时留取,取尿量(5)ml。 12、对异常粪便的观察内容有(形状)、(颜色)、(气味)、(混合物)。 13、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陶土色便见于(胆道完全阻塞);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粪便表面(鲜红色)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 14、粪便呈酸臭味见于(消化不良);腐臭味见于(直肠溃疡)、(肠癌);腥臭味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15、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 16、对便秘的病人,应了解病人的(心态)和(排便)习惯,给予耐心(解释)及(指导),以消除病人的(顾虑)。 17、病人发生便秘时,可在腹部进行按摩,即用单或双手的(示)、(中)、(环)指重叠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深深按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作环状按摩,以刺激(肠蠕 20 动),帮助排便。 18、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为伤寒病人灌肠液量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 19、保留灌肠是使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根据(病情)安置卧位,如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臀部垫高(10cm),使药液不溢出。 20、肛管排气时,保留肛管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因为长时间留置肛管会(减少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肛门括约肌永久性松弛)。 21、肛管排气,插管长度约(15,18)cm,如排气不畅,应帮助病人(更换体位)及(按摩腹部),以促进排气。 22、食物或药物可改变尿液酸碱度,如食蛋白质食物,尿呈(酸性)反应;食植物性食物,尿呈(中性)和(碱性)反应。 23、(1/E)表示灌肠一次后大便一次;(0/E)表示灌肠一次后无大便排出;(1 1/E)表示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 第十四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填空题 1、药物广泛用于(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而给药的直接执行者是(护士)。为了(保证合理)、(安全给药),促进病人的健康,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用药史和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包括(不良反应)、(剂量)、(用法)、(配伍禁忌)、(给药途径)和(评估病人);用药后的疗效;及时记录所给药物及病人的反应;护士还有责任指导(护理对象)安全用药。 2、药物放置按(内服)、(外用)、(注射)等分类放置,先领先用,以防失效。(剧毒药)及(麻醉药)要加锁保管,用(专本)登记,列入(交班)内容。 3、药瓶上应用明显标签。内服药用(蓝色边),外用药用(红色边),剧毒药用(黑色边)。药名应用中、英文对照,并标明(浓度)和(剂量),字迹(清晰)。 4、药品要(定期)检查,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已(过期),药物有(变色)、(浑浊)、(发霉)和(沉淀)等现象,均不可使用。 5、药物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 6、给药途径有(舌下含化)、(吸入)、(口服)、(注射)、(直肠给药)和(外敷)等。 7、将下列外文qh(每小时一次),qod(),qid(),am(),hs(),prn(),qn(),12mn(),im(),ac(). 8、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较安全的给药方法。因吸收较慢,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 9、因(特殊检查)或(行手术)而须禁食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发药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再给病人服下。 10、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服用时为避免和(牙齿接触)可用(饮水管)吸入药液,服药后(漱口)。服用(铁剂),应忌(饮茶),因(铁剂)和茶叶中(鞣酸)接触,形成难溶性(铁盐),妨碍(吸收)。 11、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因其刺激(味觉感受器),使胃液(大量分泌),可以增进(食欲)。 12、助消化药以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以便使(药物)和(食物)均匀混合,有利于(食物消化)或(减少药物)对胃壁的刺激。 21 13、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14、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15、个人专用药,应单独存放,注明(姓名)、(床号)、(药名)、(剂量),防止差错。 16、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 17、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18、注射前,注射器内空气要(排尽),特别是静脉注射,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在排气时,应防止浪费药液。 19、进针后,注射药液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肉)注射,如发现有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20、给病人注射时,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注射时做到(二块一慢),即(进针)和(拔针)要快,推药液(要慢);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且(进针要深),否则易造成(硬结)和(疼痛);如需同时注射数种药物,要注意(配伍禁忌),应先注射(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推药速度宜更慢,以(减轻疼痛)。 21、注射器由(空筒)和(活塞)量部分组成。空筒前端为(乳头),空筒上标有(容量刻度),活塞后部为(活塞轴)、(活塞柄)。其规格有(1)、(2)、(5)、(10)、(20)、(30)、(50)、(60)ml8种。 22、针头的构造分(针尖)、(针梗)、(针栓)3部分。 23、常用的针头型号有(4 1/2)、(5)、(5 1/2)、(6)、(6 1/2)、(7)、(8)、(9)数种。 24、药液抽吸法,将安培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乙醇棉球消毒(颈部)及(砂轮)后,在安培颈部划一据痕,重新消毒,拭去(细屑),用棉球按住(颈部),折断(安培)。 25、药液抽吸完毕后,排净空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稍推(活塞),驱出(气体)。如注射器乳头偏向一侧,驱气时,应使注射器乳头(朝上倾斜),使气泡集中于(乳头跟部处),然后如上法驱气。 26、皮肤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此处(皮色较淡),如有局部反应易于(辨认)。 27、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28、皮下注射的部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后背)、(腹部)、(大腿外侧方)。 29、肌内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30、臀大肌注射时,为避免刺伤(坐骨神经),定位法有(十字法)、(联线法)。 31、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32、静脉注射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作诊断性 检查,如(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前,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33、静脉注射部位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000034、各种注射的进针角度为:皮内注射(5);皮下注射(30,40);肌内注射(90);静 22 000脉注射(20);股静脉注射(90或45)。 35、青霉素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青霉素是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组织蛋白)结合而形成(全抗原)。对过敏体质的病人,可使(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粘附在(鼻)、(咽)、(声带)、(支气管黏膜下)、(皮肤)、微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过敏状态)。 36、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抗原即与特也许抗体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导致(肥大细胞)破裂,释放出(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因而出现各种症状,如(皮疹)、(哮喘)、(喉头声带水肿)等,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白细胞破坏释放出(慢反应物质),可使(支气管痉挛)加剧。 37、过敏性休克:在作青霉素(皮内试验)后,或(注射药物)过程中,或(注射后),均可出现(休克)。有时呈(闪电式),即发生在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以内。有的在(半小时)以后发生,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38、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关节肿痛)、(全是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39、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因此,在用药前应作(过敏反应)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而超过(过敏7天)者,如再使用,须重作(过敏)试验。 40、临床上常用碘化物造影剂作(肾脏)、(胆囊)、(膀胱)、(支气管)、(心血管)、(脑血管)造影,此类药物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造影前(1,2)天须作过敏试验。 1、药物的种类有(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新颖药剂)。 2、内服药有(片剂)、(丸剂)、(胶囊)、(溶液)、(酊剂)、(合剂)、(散剂)、及(纸型)等。 3、注射药有(溶液)、(油剂)、(混悬剂)、(结晶)及(粉剂)等。 4、外用药有(溶液)、(酊剂)、(洗剂)、(搽剂)、(粉剂)、(软膏)、(栓剂)、(滴剂)及(涂膜剂)等。 5、新颖药剂有(粘贴敷片)、(植入慢溶药片)及(胰岛素泵)等。 6、药物的保管原则有(药柜放置)、(药物放置)、(药瓶标签)、(定期检查)、(分类保存)。 7、正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和(时间),备好的药物应及时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等。 8、给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护士要以真诚和蔼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给药,以减轻病人的(恐惧)、(不安)与(痛苦)。 9、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以维持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 10、将下列中文译成外文缩写:每日一次(qd),每小时一次(qh),每晚一次(qn),隔日一次(qod)、每日2次(bid),每周2次(biw),立即(st)。 11、口服给药的目的是正确提供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12、分发药物时,待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开,特别是(麻醉药)、(抗肿瘤药)、(催眠药)等更应仔细观察。 13、危重及其他不能自行服药者应(喂服),鼻饲病人须将药(研碎)、(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 14、服药后收回药杯,先(浸泡)消毒,然后(冲洗)清洗,(消毒)后备用。 15、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23 16、磺胺类药和发汗药,服后应(多饮水)。前者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后者起(发汗降温)作用,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 17、服药强心甙类药物应先测量(脉率)及(节律),如脉率低于(60次/min)或(节律异常),应停服并报告医生。 18、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 19、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是(治疗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湿化呼吸道)、(治疗肺癌)。 20、超声波雾化器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21、注射原则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取)、(排空气)、(抽回血)、(运用无痛注射技术)。 22、注射前,护士必须(洗手)、(戴口罩)。用棉签蘸(2%碘酊)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以注射点作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就在(5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70%乙醇)以同法脱碘,其范围要大于碘酊消毒面积,待干后方可注射。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发现药液有(变色)、(沉淀)、(混浊)、(药物有效期已过)或(安培有裂痕)等现象,则不能应用。 24、根据(药液量)、(黏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要(锐利)、(无钩)、(无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在(有效期)范围内。 2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发炎)、(化脓感染)、(硬结)、(瘢痕)及(患皮肤病)进针。 26、注射的药液(现配现用),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污染)。 27、注射少于(1ml)药物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无误)。 28、抽吸药液,将针头斜对面(向下)放入安培内的(液面)下,抽动(活塞),进行(吸药)。吸药时不得用手握住(活塞),只能持(活塞柄)。 29、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将针头插入(瓶塞)内,往瓶内注入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以增加瓶内(压力),避免形成(负压)。倒转药瓶及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吸取药液至(所需量),再以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0、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注射剂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将结晶或粉剂融化,待充分溶解后(吸取)。如为(混悬液),应先(摇匀后加温)再吸药。油剂可先()或两手(对搓)药瓶后,再(抽吸)。(油剂)及(混悬液)使用时应选用稍粗的针头。 31、皮下注射运用于需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32、臀大肌注射用十字法定位:是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即为注射区。用联线法定位,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3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的定位:?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棘)、(示指)、(中指)便构成了一个三角区,注射部位在示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目前使用日趋广泛。?以髂前上棘外侧(3横指处)。 24 34、股外侧肌注射法:取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可注射的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35、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36、静脉注射过程中要试抽回血,若局部(疼痛)、(肿胀),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37、股静脉注射常用于急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部位在(股三角区),(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中点(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38、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任何(给药途径)、任何(剂量)和任何(类型的制剂)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应做(过敏试验)。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停药(3天)以上,或在用药过程中药物批号更换时,都必须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用药。 39、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作(过敏试验)。 40、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关系密切,因此,(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的判断)都应正确。 41、试验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同时在(医嘱单)、(体温单)、(病历单)、(床头卡)、(门诊卡)、(注射卡)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42、因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易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43、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首选药物为0.1%盐酸肾上腺素,它具有(收缩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44、过敏性休克抢救时,改善缺氧症状,给(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5、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在脱敏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全身反应,如(气促)、(紫绀)、(荨麻疹)及(过敏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 46、青霉素皮试注入试验液0.1ml,含(50)u;链霉素皮试注入皮试液0.1ml含(250)u;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注入皮试液0.1ml含(150)u;细胞色素C皮试注入皮试液0.1ml含(0.075)u。 第十五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填空题 1、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液)和(输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拟定(护理计划),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输血)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以促进(康复)。 3、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微循环)。 4、代血浆,如(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和(聚乙烯吡咯酮)等,可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微循环血量,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 5、浓缩白蛋白注射液,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 25 进(组织修复)。 6、静脉高营养液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剂)注射液等。 7、开放式输液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和(数量),随时按需要加入各种(药物),(危重)、(抢救)、(病儿)及(手术)病人使用此法。 8、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9、颈外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须测中心静脉压)、(需静脉高价营养输液者)。 10、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输液目的),注意(配伍禁忌)。 11、需长期输液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12、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药液滴尽前要按需及时(更换溶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13、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输液管有无扭曲)、(输液滴速是否适宜)以及(输液瓶内溶液量)等,及时记录在(输液卡)或(护理记录单)上。 14、需24h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15、发热反应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不良而引起。 16、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0?)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体温可达(40.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17、输液发生肺水肿时,应严格控制输液滴注(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者以及(老年)、(儿童)尤应慎重。 18、输液发现肺水肿,必须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每隔(50,10min)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此外,对无贫血的病人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以减少回心静脉血量。 19、输液引起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的药液,或静脉内长时间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导致局部静脉的感染。 20、输液时引起空气栓塞是因为输液时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连接(不紧密),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连续输液添加液体不及时,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随血流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至(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可引起严重(缺氧),甚至立即(死亡)。 21、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以防(空气栓塞)发生。 22、对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者,如(宫外孕)、(脾切除)等手术,可事先作好回收自体血的准备,需要时经数层纱布过滤后输入。 23、术前采血保存,可选择(体质好)的病人,估计这次(手术范围)较大,(失血量)较多,如体外循环者。手术前(抽血存血库),待本人(手术时)使用。此法不需作(血型鉴 26 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可节省(血源)和防止(输血反应)。 24、血浆分为(新鲜血浆)、(保存血浆)、(冰冻血浆)。 25、新鲜血浆,含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适用于缺乏(凝血因子)的病人。保存血浆,适用于(血容量)及(血浆蛋白)低的病人。冰冻血浆(-30.0?)保存,有效期(1年)。应用时放在(37.0?)温水中融化。 26、输入(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悬液)前,均须做(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输入血浆前,须做(血型鉴定)鉴定。 27、白蛋白液,从(血浆中)提取,临床常用(5%浓度),能提高机体(血浆蛋白)和(胶体渗透压)。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液,适用于(血友病)。纤维蛋白原,适用于(纤维蛋白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绿铅假单胞杆菌血浆,适用于(铜缘假单胞绿)感染的病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适用于(先天性获得性)及(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疾病。 28、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循环)。用于(失血)、(失液)引起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 29、输血的目的可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用于纠正(贫血)。 30、输血可供給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31、输血可增加白蛋白,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从而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 32、如用库血,必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正常血液分为(两层),上层血浆呈(黄色),下层细胞呈(暗红色),两者之间(界限清楚),无(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线(不清),提示可能(溶血),不能使用。 33、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34、输血过程中,应听取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 35、输血引起发热反应:?主要由(致热源)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而造成污染等;?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抗体)而引起发热。 36、输血引起发热反应一般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初起(畏寒)、(寒战),继之体温升至(39.0?)以上,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有的病人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皮肤潮红)等症状。 37、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地清除(致热源),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38、输血引起发热反应时,如病人(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热饮料)、(热水袋),加盖被;有高热时,行(物理降温)。按医嘱给抗(过敏药)、(退热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39、输血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配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即协调(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40、发生溶血反应在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和(胸闷)等症状。 41、发生溶血反应在中间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27 42、发生溶血反应在最后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可迅速(死亡)。 43、为预防溶血反应发生,要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原则),不可采用(变质血液)。 44、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常见于(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 45、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倾向的原因是:长期反复(输血),或短时间内输入(血液量)较多,由于库血中血小板已基本(破坏),(凝血因子)减少而引起出血。 46、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库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可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47、输入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48、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以及因输血传染的疾病。严格地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措施。 1、静脉输液常用的晶体溶液有(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能。(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等,供给电解质。(5%碳酸氢钠)和(11.2%乳酸钠)调节酸碱平衡。(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溶液,利尿脱水。 2、静脉输液常用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注射液)、(水解蛋白注射液)。 3、输液的目的有(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尿消肿)。 4、输液时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 5、(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输液速度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快。 6、一般溶液的输入速度可稍快:(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宜慢。 7、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分支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8、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病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临床常选择(颞钱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9、颈外静脉的穿刺点为:(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进针。 10、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如硅胶管内有(回血),须及时用(稀释肝素)溶液冲注,以免硅胶管被(血块堵塞)。如遇(输液不畅),须注意是否存在(硅胶管弯曲)或(滑出血管外)等情况。 11、常见的输液故障有(溶液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12、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常见于(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 13、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 14、输液引起发热反应时,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 28 防止(致热源)进入体内。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于医生联系。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15、循环负荷过重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引起,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 16、静脉输液发生肺水肿时,病人表现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湿罗音)。 17、输液时,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为病人安置(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18、输液时,发现肺水肿症状可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19、输液发现肺水肿时,按医嘱给用(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如(洋地黄)等。 20、输液引起静脉炎,只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1、输液引起静脉炎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湿热敷。(超声波)理疗。如并发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22、输液时引起空气栓塞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23、病人出现空气栓塞时,应立即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房),气泡则向上飘移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 24、血液制品的种类有((全血)、(成分输血)、(其他血液制品)。 25、库血仅保留了(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在(4.0?)冰箱内冷藏,保存期(2,3)周。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即(酸性)增加,(钾离子)增高,故大量输库血时,要防止(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26、自体输血包括(术中失血回输)、(术前采血保存)。 27、成分输血是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血液制品),根据(治疗),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以达到(一血多用)的目的,减少(输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28、红细胞分两种(全血分离血浆后剩余部分);(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29、白细胞浓缩悬液,(4.0?)保存,(48h)内有效,适用于(粒细胞减少)并发(严重感染)的病人。 30、血小板浓缩悬液,在(ACD)保养液中,(22.0?)保存,(24h)内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性出血)病人。 31、输血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供给各种凝血因子)、(增加白蛋白)。 32、凭提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血瓶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33、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待血液即将输完时,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 29 34、直接输血法是将(供血者)血液抽出后,立即输给(受血者)的方法。常用于(婴幼儿)少量输血或无(血库条件)而病人急需输血时。 35、头皮静脉输液时,如误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状),推注药液时(阻力较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有的病儿出现(痛苦貌)或(尖叫). 36、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0037、颈外静脉输液,持穿刺针呈(45)进针,入皮下后呈(25)沿颈外静脉方向穿刺。 38、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是:?病人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39、输血引起过敏反应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40、为预防输血反应发生?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h)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41、溶血反应为输血(最严重)的反应。 42、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产生症状;?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溶血);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血液(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值)的药物、血液受到(细菌污染)等,均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Rh因子所致溶血;人类红细胞除含有A、B凝集原外,还有另一种凝集原,称Rh因子。我国人口(99%)为阳性,(1%)为阴性。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其血清中产生抗(Rh阳性)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可发生(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1,2h)发生,也可延迟至(6,7天)后出现症状。 43、溶血反应还可伴有(抽血倾向),由于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凝血)物质,从而引起(DIC),消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以致出血。 44、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安慰病人,以缓解(恐惧)和(焦虑)。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静脉(给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抢救。 45、大量输血后病人表现为(皮肤)、(黏膜斑点)或(瘀斑),穿刺部位可见大块(淤血)或手术伤口(渗血)等。 46、枸橼酸钠中毒的原因是:大量输血随之输入大量(枸橼酸钠),如肝肾功能不全,(枸橼酸钠)尚未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以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脏收缩无力)等。 47、枸橼酸钠中毒时表现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脏骤停)。 第十六章 标本采集法 填空题 1、临床上经常送检的标本有(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和(脱落细胞)等。 30 2、为了保证化验标本的质量,采集量要(正确),要(及时采集),(按时送检),不应(放置时间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还需要注明(采集时间)。 3、采集血培养的标本时,应(防止污染);抽血前检查(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瓶塞)是否保持干燥,培养液不宜(太少);目前使用的培养基有(硫酸镁)、(肉汤)2种;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采血量可增至(10,15)ml。 4、痰标本采集的方法有(常规标本)、(24h标本)、(培养标本)。 5、粪便标本采集的方法有(常规标本)、(隐血标本)、(寄生虫及虫卵标本)、(培养标本)。 6、血标本的种类包括(静脉血标本)、(动脉血标本)。 7、收集痰标本的目的是检查(细菌)、(虫卵)、(癌细胞)等,以及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量)帮助诊断。 8、送检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楚),目的要(明确),申请人要签全名。 9、检查血沉应采血量(1.6)ml,抗凝剂为(3.8%枸橼酸钠),应注意(血)和(抗凝剂)充分(混匀)及时送验。 10、女病人(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11、标本采集的原则是(按医嘱采集标本)、(做好评估、核对和解释工作)、(保证标本的质量)、(培养标本的采集)。 12、标本检验的结果和临床其他检查相配合,对(观察病情)、(确定诊断)、(制定防治措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及(确定护理诊断)提供客观资料。 1、尿标本采集的方法有(常规标本)、(12h或24h尿标本)、(尿培养标本)。 2、昏迷病人留取谈培养标本时,可用(吸痰管),外接(大号注射器)抽吸。 3、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时,必须用(干燥)注射器、针头和(干燥)试管。采血后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顺(试管壁)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4、做血培养目前使用的培养基有(硫酸镁肉汤)、(胆汁培养基)。 5、粪便隐血标本,主要是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察觉的(微量血液)。 6、粪便常规标本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混合物)及(寄生虫)等。 第十七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 填空题 1、危重病人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特别的观察)、(及时的抢救)与(精心的护理)。 2、(抢救)与(配合)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关键,(心肺功能)的复苏、(缺氧病人)的吸氧、(窒息病人)的气道吸引、(服毒病人)的洗胃等,都对病人的(预后)及(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必须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有目的地使用各种(感觉器官),有时还需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结果。 4、表情与面容的观察,如(面颊潮红)或(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 5、皮肤与黏膜的观察,如皮肤的(弹性)、(颜色)、(温度)、(湿度);有无(出血)、(皮疹)、(水肿)、(黄疸)和(紫绀)等情况。 6、姿势与体位的观察,如急性腹痛时,病人(双腿蜷曲),借以(减轻疼痛)。 7、排泄物的观察,排泄物有(粪)、(尿)、(汗液)、(痰)等,观察其(性质)与(数量)等。 8、呕吐物的观察,一般呕吐物为(消化液)和(食物),如混有大量胆汁时呈(黄绿色); 31 混有滞留在胃内时间较长的(血液)时呈(咖啡色);滞留(时间短)、(出血量)较多时呈(鲜红色)。 9、护士应仔细观察呕吐情况,注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数量)和(次数),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收集标本送检,以协助诊断。 10、体温低于(35?)以下,多见于(休克)及(极度衰竭)病人;体温持续不升,是(病情危险)的征兆。 11、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急性感染);过高的发热41?以上及持续高热,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12、测脉过程中要注意脉搏的(快慢)、(强弱)和(节律),如脉搏少于(60次/min)或多于(140次/min),出现(歇脉)、(脉搏短绌),均说明病情有变化。 13、呼吸变化主要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节律)和(呼吸)的声音。呼吸严重抑制时,可出血(点头样)或(潮式)呼吸;呼吸频率多于(40次/min)或少于(8次/min),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14、观察高血压和休克病人的血压时,弱舒张压持续高于()以上,或收缩压持续低于()以下,或血压(时高时低),都是不正常现象。 15、危重病人高热时给予(退热药),应及时观察用药后病人(体温下降)的情况,有否(虚脱)或其他特殊情况。还要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16、危重病人常需进行一些特殊的治疗,如(导尿)、(吸痰)、(吸氧)、(输血),甚至(手术)。 17、特殊治疗后反应的观察,如吸痰时要观察病人(缺氧)情况;吸氧后要观察病人(缺氧程度)的改善;输血要观察(输血反应);放置引流管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手术后观察(伤口)、(血压)及(出血)等情况。 18、昏迷病人常因(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病人头应侧向一边,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9、如发生尿潴留,可采取帮助病人(排尿)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如留置导尿者,要注意(引流畅通),防止(泌尿道感染)。如便秘,用灌肠法仍不能排出时,护士可戴手套帮助(挖出粪便)。 20、危重病人身上有时可有许多引流管,如(导尿管)、(胃肠减压管)、(伤口引流管)等,应给予妥善(固定),安全(放置),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1、(氧气表)在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可和(氧气)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 222、压力表上的指针能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以(kg/cm)表示。如指针在(120)刻 2度处,表示筒内压力为(120 kg/cm)。压力(越大),则说明氧气(使用)增多。 223、减压器是将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低至(2,3 kg/cm),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便于(使用)。 24、流量表用以测量每分钟(氧气流出量),流量表内装有(浮标),当氧气通过流量表时,即将浮标(吹起),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可以测知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 25、湿化瓶用以(湿润氧气),以免(呼吸道的黏膜被干燥气体)所刺激。瓶内装入(1/3)或(1/2)冷开水,通气管浸于(水中),出气(橡胶管)和(鼻导管)相连。 26、安全阀,当氧气(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27、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气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等可给予吸氧。 28、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及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 32 休克)的病人以及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音不良)等可给予吸氧。 29、漏斗法吸氧,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其距离约(1,3cm),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此法较(简便),且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缺点,但(耗氧量)较大,多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 30、面罩法吸氧,氧气量需(6,8L/min)。 31、氧气成分根据条件和病人的需要,一般常用(99%氧气)或(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合)的气体。 32、氧气在空气 中占(2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余(79.04%)为(氮气)、(氢气)和(微量)的惰性气体。 33、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的(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会发生(氧中毒)。表现为(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 34、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依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 35、若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可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更为严重,则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36、在用氧时,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37、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14.71mPa)的压力灌入的,筒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 38、氧气助燃,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在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以防引起(燃烧)。 39、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的危险。 40、吸痰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等病人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而不能将痰液咳出,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者)等。由于上述原因,病人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必须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 41、电动吸引器吸痰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黏稠程度)调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42、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43、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需做好(记录)。 44、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更换(1,2次/d),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应及时(抽吸)。 45、采集痰常规标本,经特殊染色,检查(细菌)、(虫卵)或(癌细胞)等。 46、痰液24h标本,检查(1天)的痰量,并观察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痰培养标本,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 47、口服催吐法适用于(清醒)而能(合作)的病人。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以及呕吐物的(颜色)、(气味)、(性质)、(液量)和病人(一般情况)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 48、电动吸引洗胃法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危重或昏迷者(去枕取左侧卧位)。 49、在插管过程中病人有()或呛咳,应立即将胃管(),休息片刻后(),避免误入()。 50、吸尽胃内容物后将吸引器关闭。夹住引流管,开放输液管,使溶液流入胃内约(300, 33 500ml)。流量一次不可超过(500ml)。如灌入(过多),可由(鼻腔)内涌出,有引起(窒息)的危险,以及发生(急性胃扩张)的可能,若突然胃扩张,易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灌入量太多,还可使(胃内压)升高,促使毒物进入(肠道),增加(毒物)吸收。 51、漏斗胃管洗胃时,举漏斗高过头部约(30,50cm),将洗胃液缓慢倒入漏斗约(300,500ml),当漏斗内尚余(少量溶液)时,迅速将漏斗降至低于(胃的)位置,倒置于(盛水桶)内,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内灌洗液。 52、注洗器洗胃法适用于(幽门梗阻)和(胃手术前)的洗胃。 53、自动洗胃机的操作面有(电子钟)、(调节药量)的开关,以及(停机)、(手吸)、(手冲)、(自动)和(清洗健)。机正面有(药管)、(胃管)和(污管健)。机内有(滤清器),机背面有(电源插头)。 54、自动洗胃机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管道),(水流减慢),(不流)或(发生故障),即可交替按(手冲)和(手吸)两键,重复冲吸数次直到(管路通畅)后,再将胃内(存留液体)吸出,按(自动)键,自动洗胃继续进行。 55、自动洗胃机洗胃完毕机器处理。将(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同时放入清水中,手按(清洗)键,机器自动清洗各管腔,待清洗完毕,将(胃管)、(药管)和(污水管)同时提出水面,待机器内的水(完全排净)后,按(停机)键关机。 56、当中毒物质不明时,洗胃溶液可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57、为幽门梗阻病人洗胃时,需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临床输液参考。如灌洗量为(2000ml),洗出量为(2500ml),表示胃内潴留(500ml),同时洗胃宜在饭后(4,6h)或(空腹)进行。 58、使用人工呼吸器的目的是(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59、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衔接管)等部分组成。 60、人工呼吸机是指(机械动力)建立肺泡与气道痛口的(压力)和(逆差),使肺泡(充气)和(排气)。 61、人工呼吸机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62、使用人工呼吸机监护时,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心肺情况)及(原发病)病情变化。若通气量(合适),吸气时能看到(胸廓)起伏,肺部呼吸音(清晰),生命体征恢复并(稳定),出现二氧化碳滞留时,病人(不足)、(皮肤潮红)、(出汗);若通气过度,病人可出现(表浅静脉充盈消失)、(昏迷)、(抽搐)等碱中毒症状。 1、(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 2、组织与管理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必要保证,配备(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护士以及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制定(抢救常规)和(抢救程序)等,可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 3、观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症状)到(体征),从(躯体)到(精神)、(心理)都应观察,从中筛选出(有关信息),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4、(即刻印象)的形成只需在(数秒钟)内通过(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双方的接触,即刻出现一个问题(该病人是否处于危重状态),因为对于这个的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下一步的策略。 34 5、(危急状态)指可以立即威胁病人生命的状态,如(呼吸困难)、(呛咳窒息)、(大出血)、(突发昏迷)、(心跳骤停)、(剧痛)等。面对危重病人,护士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痰液吸引)、(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同时(呼叫医生)。 6、一般情况下呕吐物呈(酸味);滞留胃内时间较久时呈(腐臭味);含大量胆汁时呈(苦味);低位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呈(粪臭味);胆道蛔虫症时呕吐物中可有(蛔虫)。 7、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 8、瞳孔变化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认真)、(细致)、(准确)地观察瞳孔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9、正常人的瞳孔呈(),(),(),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10、瞳孔直径,5cm称(瞳孔散大)。瞳孔直径,2cm称(瞳孔缩小)。瞳孔不等大时,两侧瞳孔(大小不一)。 11、以(拇指)和(示指)分开上下眼睑,露出(眼球),用聚光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当光线照射()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去(光线)或闭合(眼睑)后又可(增大)。 12、精神状态是指个体的(情感反应),即情感在(心理)或(行为)上的表现,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指病人对(自身躯体)疾病表现的(情感反应)。 13、危重病人的情感反应常见的有(焦虑)、(恐惧)与(忧郁)。 14、抢救危重病人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项紧急的任务,须(争分夺秒),因此护士应从(组织上)、(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常备不懈,遇有(危重病人),要(当机立断),积极(进行抢救)。 15、对重危病人,护士应做好(支持性)护理,以避免(并发症),防止(感染),减轻病人(痛苦),争取早日(康复)。 16、眼睑不能自行闭合的病人,由于(眨眼少),(角膜干燥),易发生(溃疡),并发(结膜炎),可涂(金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17、病情许可时(2,3次/d)给病人作肢体被动运动,如(伸屈)、(内展)、(外旋)等活动,并作(按摩),以促进(血压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18、危重病人(分解代谢)增强,机体(消耗)大,因此需补充(营养)和(水分)。对不能(进食)者,可经胃肠外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 19、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病人要确保其安全,用保护具以(防止摔伤);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要用压舌板裹上数层纱布放于上下()之间,以免咀嚼肌痉挛而(咬伤舌头)。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要 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 20、要把握住(危重病人)复杂的心理特点,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及时)、(安全)、(有效)的整体护理,满足其(身心需要)。 221、氧气筒为柱形无缝钢筒,筒内可耐高压达(14.71)kPa,即(150kg/cm),容量氧约(6000)升。 22、在氧气筒的(顶部),有(总开关),可控制(氧气)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向(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 23、氧气表包括(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5部分。 24、氧气吸入的适应症有(肺活量减少)、(心肺功能不全)、(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昏迷病人)、(其他)。 25、(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标准,当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6 kPa)时,则应给予(吸氧)。 35 26、因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或(气胸)等可给予氧气吸入。 27、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至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可给予氧气吸入。 28、供氧的方法有(鼻导管法)、(漏斗法)、(面罩法)、(鼻塞法)、(头罩式给氧)、(氧气管道化装置)。 29、鼻导管吸氧时,连接鼻导管,先开(流量)调节阀,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调节所需(氧流量)。将鼻导管蘸水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约鼻尖至耳垂的(2/3)长度。如无(呛咳),随即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再固定(橡胶管),然后记录(用氧时间)。 30、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关(流量)调节阀,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调节阀,放出(余气)后,再关(流量表)。记录病人(用氧时间)及(停止时间),记录用氧后(病情改善)情况。 31、头罩式给氧,适用于(婴幼儿)输氧,此法(简便),无导管(刺激黏膜)和(敷贴刺激)等缺点,且在长期给氧时不会产生(氧中毒)。头罩给氧易于(观察病情)变化,能任意调节罩内(氧浓度)以适应多种病情需要。 32、头罩式给氧:?大号:适用于(4周岁)病儿;?中号:适用于(新生儿至4周岁)病儿;?小号:适用于(早产儿)至(新生儿)。根据病儿的(头)、(颈)部大小,(灵活)选用。 33、头罩顶板上有3个(露孔),通过开、闭(露孔)的数目,可调节罩内(氧浓度)。头罩底部的(槽)是(静脉输液管)及(胃管)的入口。 34、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湿度)与(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同时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35、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日更换(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用鼻塞者也须(每日)更换。 236、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37、对未用或以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38、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9、电动吸引器主要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储液瓶)组成。 40、电动吸引器吸痰时,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张口器)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用无菌止血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41、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咳嗽有助于肺部咳出(痰液),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缺氧)。 42、如痰液黏稠可扣拍(拍胸),以振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43、咽拭子培养,从(咽部)及(扁桃体)采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44、洗胃的目的是(解毒)、(减轻胃粘膜水肿)、(手术或某些检查前的准备)。 36 45、洗胃可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还可利用不同灌洗液进行(中和解毒)。 46、幽门梗阻病人,通过洗胃能将胃内(滞留食物)洗出,同时给予(温生理盐水)冲洗,可(减轻胃粘膜水肿)与(炎症)。 47、胃管洗胃法是将胃管由(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将大量溶液(灌入)或(注入)胃内以冲洗胃的方法。 48、电动吸引洗胃法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用电动吸引器连接胃管进行洗胃。在抢救急性中毒时能迅速而有效的(清除胃内毒物)。压力不宜(过大),应保持在(13.3 kPa)左右,以免损伤(胃粘膜)。 49、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开动(吸引器),将胃内(容物)吸出,当中毒物质不明时应将吸出物(送验)。 50、在洗胃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如病人感到腹痛,灌洗出的液体呈(血性)或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停止),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1、电动吸引器洗胃完毕,应观察并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和洗出液的(颜色)、(性质)、(液量)、(气味)以及病人的(一般情况)。 52、漏斗胃管洗胃法是利用(虹吸)原理将(洗胃溶液)灌入胃内后,再吸出来的方法。 53、自动洗胃机洗胃法是利用(电磁泵)作为动力源,能(自动)、(迅速)、(彻底清除)胃内毒物。 54、自动洗胃机洗胃时,将配好的胃灌洗液放入塑料桶内。将三根橡胶管分别和机器的(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口连接。将药管的另一端放入(灌洗液桶)内污水管的另一端放入(空塑料桶内。胃管的一端和病人(洗胃管)相连接。调节(药量)流速。 55、急性中毒病例应从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必要时进行(洗胃),以减少(中毒物)的吸收。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食管黏膜)或误入(气管)。 56、吞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药物,(禁忌)洗胃,以免造成(穿孔)。可按医嘱给予药物或迅速给予物理性对抗剂,如(牛奶)、(蛋清)、(米汤)、(豆浆)等以保护胃粘膜。 57、(消化道溃疡)、(食管阻塞)、(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一般不作洗胃,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 58、使用人工呼吸器抢救时,先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使病人头后仰,托起(下颌),扣紧(面罩),挤压(呼吸囊),空气由气囊进入肺部;一次挤压可有(500,1000ml)空气如肺。以(16,20次/min)的速率,反复而有规律地进行,通气效果良好。 59、呼吸机的类型有(定量型)、(定压型)、(混合型)。 60、定量型呼吸机以预定的(潮气量)压入肺脏,使(肺泡扩张),形成(吸气动作);当肺脏压力(降低),肺泡排出体外,形成(呼气动作)。 61、定压型呼吸机通过呼吸器产生一定(压力的气流)进入肺脏,使肺泡扩张,形成(吸气动作);当压力升到预定值时,中断气流,再(开始呼吸)。因不能保证(通气量),现很少用。 62、混合型呼吸机能提供多种(通气方式)。该机属(电控)、(气动)、(时间)转换型,潮气输出量较恒定,并有(监护)和相应的(声光报警)装置。调节作用(方便)、(安全),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要。 第十八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 填空题 1、死亡乃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必然结 37 果)。 2、在精神上,护士应了解病人对即将面临的死亡的(态度),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3、在躯体上,护士应能识别出(濒死)与(死亡)的特征,并按不同分期提供(相应)的护理。 4、传统的死亡概念是(呼吸)、(心跳)停止。 5、但随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自身(心肺功能)停止的病人,还可以依靠机器来(维持),因此只要(大脑功能)保持着完整性,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可能(完全恢复)。 6、如大脑出现不可逆的破坏即(脑死亡),则提示人的生命(已经结束)。因为脑死亡后其他生命活动(终将停止),无法(逆转)。因此目前医学界逐渐开始主张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诊断依据)。 7、脑死亡的4条标准为:(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 8、濒死期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9、临床死亡期主要指标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持续时间(极短)。 10、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从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11、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12、对临终病人,人们已经从过去(单纯依靠)治疗的医学观点,转向了(关怀)的医学观点,并进一步从单纯(延长生命)的思想方法转向(考虑生命质量)的思想方法。 13、死亡不是一种(失败),而是(生命周期)一个自然部分。 14、人们常说医学服务于人,而人难免有(生)、(老)、(病)、(死)的问题,目前(生)、(老)、(病)的问题已有专门机构处理,(死)则需要(安乐死)。 15、临终关怀还要注意对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它标明医学对人类所承现的(人道主义责任)体现得更加圆满。 16、临终病人消化系统可出现(呃逆)、(恶心)、(呕吐)、(腹胀),还可发生(大小便失禁)或(便秘)、(尿潴留)等。临终病人一般缺乏(食欲),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饮食习惯),尽量满足病人最后的(偏爱)。要注意(口腔护理),如感到戴(义齿)不舒服,应取出。 17、临终前病人语言(逐渐困难),(混乱),但听力往往存在,所以讲话必须(亲切),注意不要在床旁讨论(病人后事)或(失声痛哭),避免(不良刺激)。 18、保持房间光照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如病人(双眼半睁),护士应用手轻轻将他(眼睑闭合),定时(图眼药膏),并用(生理盐水的湿纱布)覆盖。 19、视力衰退时多用(语言)和(触觉)与他保持联系。如病人口唇(干燥),可涂(液状石蜡)润滑。 20、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21、临终病人在否认期中,护士与病人要(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病人的(防卫机制),也不要对他(撒谎),要了解病人对自己的(病情认识)程度。 22、临终病人在愤怒期常常表现(生气)与(激怒),充满(嫉妒)与(怨恨)的心理。护士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发怒的病人,并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 23、临终病人在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期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创造(条件),实现病人的(愿望)。让病人配合用药以(减轻痛苦)。 24、临终病人在忧郁期,表现出明显的(忧郁),深深的(悲哀)。护士应多给予(同情)与 38 (照顾),通常允许家属(陪伴),允许病人自由地表达他的(悲哀),要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强其(信心)。 25、临终病人在接受期,(恐惧)、(焦虑)、(悲哀)也许都已消失,(精神)与(肉体)均极度疲劳衰弱,常处于(嗜睡状态),(情感减退),且很(平静)。此时护士应让病人(宁静),(安详)地告别人间,不要强求与(他人交谈),尊重他的(选择),继续陪伴他给予(适当支持)。 1、给一个临终的人(提供护理),对护士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会)。这就要求护士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从(精神身体)及(机体)两方面去“(护理)”和“(安慰)”临终的人。 2、尽可能减轻临终前病人(身心痛苦),使其(坦然)、(舒适)地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护理及(助人)的专业,护士个人须正视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自己,才能在护理临终病人时处之(泰然)。 3、濒死又称(临终状态),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4、死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性终止。临床上当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均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5、死亡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6、安乐死一词源自(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 7、安乐死通常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无望的治疗)或用(人为的方式)助其(无痛苦的)、(快速)死亡。 8、由于死亡与每个生灵密切相关,因此安乐死的讨论也就冲破了(国界)、(肤色)、(信仰)、(职业)之别,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不同的(社会成员)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出不同的(理解)。 9、安乐死带来一系列(政策)、(法律)、(伦理)、(观念)等复杂、矛盾的新问题。 10、临终关怀其宗旨是使临终病人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主要手段是对临终病人提供(姑息疗法),但不放弃必要的(特殊治疗),如某些(抗肿瘤)疗法可以缓解(癌肿)引起的疼痛。 11、临终病人多有(循环)与(呼吸)衰竭,常见(脉搏跳动快),(不规则)逐渐(变弱)而消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护士要(密切观察),当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可测(颈动脉)或(股动脉)或用听诊器听心音。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应立即给病人(吸氧),病情允许可给予(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 12、尿潴留者可留置(导尿管),便秘者可给(灌肠)或其他(通便)措施,大小便失禁者妥善使用(保护器具),作好会阴部皮肤(清洁护理),以减轻病人(躯体)及(精神)的痛苦。 13、常见濒死病人的皮肤(湿冷)、(苍白)、(紫绀)、(肌肉张力)松弛。护士应帮助病人维持舒适的(姿势)、(勤翻身),经常(按摩受压与骨突处),注意保持病人(皮肤)、(衣服)、(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做好预防(褥疮)的护理。 14、濒死者常见希氏面容,表现为(面肌瘦削),皮肤呈(铅灰色),鼻翼(扇动),双眼(半睁呆滞)、(瞳孔)固定,对光反射(迟钝)。 15、在濒死状态下若疾病未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人可始终保持(神志清楚),护士要尊重和尽可能满足他的(特殊需要)。如病灶在脑部则很快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当(神志不清)、(谵妄)时要注意安全,必要时用(牙垫)、(床档)加以保护。 39 16、临终期病人经历的5期心理变化是(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17、做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死者人格)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家属)心灵上的安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18、尸体护理的目的有2个:(尸体整洁)、(位置良好)。 19、实施尸体护理时,与家属坦诚交流,解释(医疗)与(护理)的尽心尽力,劝慰其(正视现实),(节哀自重)。以(诚挚的感情)和(严肃认真)的状态进行尸体护理。尊重死者的(遗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如(宗教仪式)和(特殊的风俗习惯)。 20、尸体料理,3张尸体识别卡分别放置于(死者手腕部)、(腰部的尸单上)、(停尸屉外)。 21、填写死亡通知单,并在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用(红钢笔)纵写(死亡)时间。停止一切(药物)、(治疗)及(饮食)等。 第十九章 医疗文件的书写与保管 填空题 1、住院病案则是(医疗文件)的重要记录之一,其中一部分由(护士)书写,为了保证医疗文件的(原始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书写必须(规范)和(妥善保管)。 2、医疗文件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实用,医用(术语)应用确切。 3、书写医疗文件字体(清楚)、(端正),不得(涂改)与(剪贴)。 4、(眉栏)、(页码)填写完整,记录者签全名,以示负责。 5、分别使用(红)、(蓝)钢笔书写。 6、住院病案应放于(病案)柜中,(病人)和(家属)未经护士同意不得翻阅,病案也不能(擅自携出)病区。 7、病案必须保持(清洁)、(完整),防止(污染)、(破损)、(拆散)和(丢失)。 8、(出院)或(死亡)病人的病案应整理后交(病理室),并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保存期限)保管。 9、医嘱的内容包括(时间)、(日期)、(床号)、(姓名)、(护理常规)、(隔离种类)、(护理级别)、(饮食)、(卧位)及其(药物)和(剂量)、各种(用法)、(检查)、术前(治疗准备)好(医生)、(护士)的签名。 10、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方为有效,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但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可以执行。 11、凡(重大)、(大手术后)或(特别治疗)须严密观察病情的病人,应做好特别护理记录,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或(抢救后)的效果。 12、特别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内容为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出入液量)、(用药)、(病情动态)、(护理措施)和(效果)。 13、病案报告是由(值班护士)书写的书面(交班报告)。 14、值班护士必须认真(负责),深入(病室),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掌握新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动态)和(治疗方案)等。早班用(蓝钢笔);中班和夜班用(红钢笔)书写,并签(全名)。 15、病室报告填写栏目所列的各项(病室)、(年)、(月)、(日),原有(病人数)、(入院)、(出院)、(转入)、(转出)病人数,(危重)、(手术)、(分娩)、(死亡)病人数,现有(病人数)。如无入院者写“(0)”。 16、对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及危重病人,在诊断项下分别用红钢笔注明“(新)”、“(转入)”、“(手术)”、“(分娩)”,危重病人应作出特殊红色标记“(*)”,以示醒目。 40 17、凡新病人入院,护士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前提下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全面了解新病人的(身心状态),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18、住院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疾病得到(缓解)或(痊愈),准备出院。护士应填写出院(护理评估单),以利总结护理(经验教训)和满足病人的需要。 1、医疗文件是(医院)和(病人)的重要档案资料,也是(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和(有关法律事务上)的重要资料之一,医疗文件正确(记录)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或(死亡)的全过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2、医疗文件反映了病人(患病)及(治疗)的全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为(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3、完整的医疗文件记录,为病人再次入院的(诊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对疾病作出(更细致)和(全面)判断。 4、医疗文件为疾病的(调查)、(传染病)管理、(流行病)的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医学统计的原始材料。 5、医疗文件也是法律上的(证明文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在调查过程中要依靠其中的(记载),以(判断)是非。 6、医疗文件还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的(工作)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7、医嘱的种类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备用医嘱)。 8、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12h)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医嘱实效,如护理(级别)、(饮食)、(药物)等。 9、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一般仅(执行一次)。有的有限定执行时间,如(会诊)、(手术)、(检验)、(X线摄片)及各项(特殊检查)等;有的需立即执行,如阿托品0.5mg H st.另外,(出院)、(转科)、(死亡)等也列入(临时医嘱)。 10、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上,必要时用,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方为失效。 11、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生开写时起(12h)内有效,必要时用,过时尚未执行则失效。 12、长期医嘱执行后用(红色的“?”)作标记;临时医嘱执行后,护士应写上(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13、停止医嘱时,应把相应的(治疗单)、(大小药卡)、(饮食卡)、(注射卡)上的有关项目注销,并在停止时间内划(红色的“?”)标记。 14、交班内容,首先报告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并注明(测量)时间,根据不同的病人有所(侧重)地书写具体内容。 15、新入院或转入的病人,应报告入科时间,病人主诉(发病经过)和(主要症状)、(体征),给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等。 16、危重病人应报告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病情动态)、(特殊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等。 17、已手术的病人,应报告施行何种(麻醉)、何种(手术)、手术(经过)、清醒(时间)、回病室后(情况),如(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是否已(排尿)、(排气),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输血)、(输液)及(镇痛药)的应用等。 18、预(手术)、预(检查)和待行(特殊护理)的病人,应报告须(注意事项)、(术前用药)和(准备情况)等。 19、产妇应报告(产式)、(胎次)、(产程)、(分娩时间)、(会阴切口)及(恶露)情况。 第二十章 病区护理管理 填空题 41 1、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是护理学(范畴)的主要内容之一。病区护理管理是遵循(管理学)的理论,找出病区的(护理管理)特点,以(质量)为核心,从组织(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管理)两方面着手,以(病人)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的科学管理方法,达到病区管理的(最优化),让病人得到(最优化)的护理。 2、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它与(医学)、(药学)、(营养学)等共同组成整个医学领域。病区护理管理也应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进行,主动为病人(解决问题)。 3、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在(外延),内容在(扩大)。由于大多数住院病人的病情比以往(更复杂)、(更危重),更需要有(科学性)和(技术性)强的专业队伍。 4、时间性强,对住院病人的(抢救)、(治疗)、(护理),既要(分秒必争),及时(正确),又要保证(治疗护理)能24h连续地进行,因此,管理者应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5、病区护理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方面,要求做到管理(目标化)、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和设置(规格化)。 6、病区由一定数量的(医)、(护)、(工)等人员组成。护士长在(护理部)与(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协助科主任负责(病区管理)工作。护士长管理病区,一定要取得(医)、(护)、(工)三者的配合,协调好(医生)、(医技)、(后勤部门)的关系。 7、必须适应护理工作24h(连续性)的特点,各班次间密切(衔接),绝对不允许出现(脱节)的情况。 8、掌握工作规律的(特点),分清(主次)、(缓解)。了解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全面(安排),新老(搭配),使各班工作(有条不紊)。 9、各班人员相对(稳定),避免轮换(过频),提倡(周班)制,以保证工作需要为(前提),节假日采取(轮休)制,为加强病区(护理管理)和(业务领导),护士长一般不值(夜班)。 10、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密切(护患)关系,及时(征求病人意见)的意见。做到有(记录)、有(计划)、有(改进)措施。座谈会还应开展(健康教育),让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多的卫生保健知识。 11、护士必须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给病人创造一个(整齐)、(清洁)、(安静)、(舒适)、(美观)、(安全)的环境,这不仅是病人在(接受治疗)时所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而且对病人的(生理心理)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2、病区要有明确(管理目标)及(质量标准)。护士长要定期进行(质量监测),做到达标有(计划)、有(评价)、有(记录)。 13、质量评估指标可根据全国医院(分级管理)、(护理 质量)指标来测量,以量化标准“率”来评价。 14、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是(日夜连续)进行的,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15、护理人员应(严肃)地贯彻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内容应(全面)、有(调理)、重点(突出)。 16、对危重抢救和当天大手术病人必须做到(口头)、(书面)和(床边)交班。对(毒)、(麻)药品、(急救)物品及其他医疗(器械物品)要查点交班。 17、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可有效得防止(医院内感染),减少(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护士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切实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8、物资保管制度,对医疗(器械)和(仪器),各种(急救)、(贵重)、(毒)、(麻)药品,(被服),各种(表格),均指定专人(负责),要求保管的物品定量(配置),定点(放置),定期(维修),定时(清点),帐物(相符),无(积压),无(浪费)。 19、在病区护理管理中应重视对(在职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分层次地进行有计 42 划的培训和考核。 20、护理教育应结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对护生和在职护士进行有计划地培养教育。 21、护理教育的内容包括(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22、护士的“三基”训练中,“三基”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护理管理是促使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护理品质)的过程,病区所护理管理的(质量)好坏,往往是一个医院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缩影。 2、搞好病区管理,是每一位护士应尽的(职责),其中护士长起着(主导)作用。 3、病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和协调性)、(护理工作德尔时间性和连续性)。 4、病区的组织行政管理,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及(病人)管理,落实这两方面护理管理是提高病区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5、护士应(遵守纪律),服从护士长的(工作安排)和(领导),在病区护理(组织管理)工作中要达到以下要求:(管理目标)、(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班护士职责)、(严格的考核制度)、(各种信息数据记录)。 6、管理目标,做到年有(计划)、(总结);季有(安排);月、周、日有(重点),工作有(计划地)运转,(效率)高。 7、健全规章制度,订立(护理)常规与(操作)常规,做到(有章)可循。 8、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每一位护士有(德)、(能)、(绩)、(勤)的动态考核记录,(奖惩)分明。 9、各种信息数据记录,如(工作量)、(表扬)、(批评)、(差错)各种(护理质量)达标率等。能用(科学数据)来反映病区护理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创造)条件,运用(计算机储存)各种(数据)及(信息)。 10、保持各班的工作量基本(均衡),以工作量安排(人力),确保病人都能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和护理。 11、护理工作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处于调度(运行状态),应常备(机动)人员,以供(急需)调换。 12、(监护室)、(婴儿室)、(隔离)病区、无菌(护理室)谢绝探视。 13、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其内容包括(病情环境)的管理、(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护理教育)的管理等。 14、护理质量管理是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护理人员(医德医风)、(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益)的主要标志。 15、控制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质量控制)系统,订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严格的(规章制度)。 16、规章制度是人们长期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是检查工作的(依据)和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也是提高(质量质量)、消灭(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 17、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应重点落实的5项制度是:(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物资保管制度)。 18、差错事故是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护士必须加强(责任心)和(慎独)修养,自觉地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本文档为【(2) 护理学基础题库填空题参考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6KB
软件:Word
页数:8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