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与生命相约

与生命相约

举报
开通vip

与生命相约《与生命相约 》 作者:一行禅师 与生命相约 序 生命只有当下,修行就在眼前   时隔多年,我非常高兴看到自己更多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且这次出版 的选集中有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我的书也是首次这么 大规模地在中国出版发行。这对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在 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 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对世界文明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我的祖国越南,早期 我所受到的佛陀教育,就是从中国的文言文开始的,我的第一个佛教课本也是用 ...

与生命相约
《与生命相约 》 作者:一行禅师 与生命相约 序 生命只有当下,修行就在眼前   时隔多年,我非常高兴看到自己更多的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且这次出版 的选集中有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我的书也是首次这么 大规模地在中国出版发行。这对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在 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 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对世界文明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我的祖国越南,早期 我所受到的佛陀教育,就是从中国的文言文开始的,我的第一个佛教课本也是用 这种语言写成。自从受戒之后,我从未停止阅读中文经籍。这些年,我坚持做一 些翻译的工作,把许多中文经籍翻译成越南文。在我讲课的时候,也常常用到中 文。我喜欢中文的优美流畅,意蕴深远,并终生难忘从中国历代宗师那儿受到的 启迪和教诲。因此,在这里我要向给予我无限恩惠的中国先师们表达永远的感恩 之情。   我从16岁出家,至今算来已有70年,在经历战争与无数的苦难之后,更加相 信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是佛法给予我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时间抗衡,佛法让我变 成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它让我能够时刻保持清醒,观察自己以及周围的生命。在 我还是一个沙弥的时候,就受到中国近代佛教大德太虚法师人间佛教之理念的激 发。那个时期的越南,和太虚法师所处的中国时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的祖国 被卷入战争、暴力、贫困之境地,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作为一名出 家人,如果仅仅是安静地修习禅法或者研究律典,而对于周围其他一切无动于衷 ,那一定不是佛法的真正精神。所以,那个时候的我,开始积极加入到维系和平 的活动之中。我和我的师兄们当时要做的,就是把佛教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引 导我们的社会朝向正义、自由和慈悲的方向转变。因为心存这样的信念,所以尽 管那个时候困难超乎想象,但我们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我告诫自己:你必须帮助他们提出一套能够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佛教教法和 修行方法,它能够与现代科学、*主义、人道主义、生态学以及社会正义之理念相 并而行。   1982年,我在法国南部建立禅修基地——梅村( Village Des Pruniers), 它是信念的一种延续,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即使在没有战火的年代, 人们依然摆脱不了痛苦与悲伤的困扰,人类习惯陷于内心的争斗。这种精神的挣 扎远比肉体的磨难要痛苦得多。而只有透彻地理解痛苦的本质,才能真正找到出 离痛苦的方法。这些,在佛陀的教义中早已有了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我要做的,就是像年轻时 一样:提供一套能够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佛法教法和修行方法,转化内心的痛苦 ,疗愈心灵的创伤,让人们真正安享当下的美好。   在此之后的30年间,我写了很多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习佛法的书籍,像 《与生命相约》、《你可以,爱》、《你可以不生气》、《一心走路》等,它们 在欧美世界受到普遍的认可,事实上,这也印证了人类精神的困境,是多么迫切 地需要通过佛法来完成对心灵苦难的疗救。   与此同时,我游走于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正念禅修活动,人们通过 禅修活动接受有关修行的教导,练习观察和拥抱他们的内心,把痛苦的情绪转化 掉,恢复身心内部的平静与和谐。无论是坐禅、行禅还是正念呼吸、行走,这些 都是祛除烦恼,让内心获得平静的基本练习,通过拥抱、转化的过程,最终达到 解脱,回归到真实而安详的生命状态当中。   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与中国的朋友们交流和学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静修 活动中。非常感谢北京紫图图书公司对这次出版事宜的协助与支持,让更多的人 可以接触到佛法,我想,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令人欣喜的事情。十几年 前,我曾经朝拜过中国的一些佛教圣地,拜访过许多德高望重的佛教宗师,他们 的智慧和学识给了我很宝贵的启示。未来,也希望与中国的法师们有更多的对话 机会。   一行禅师   2010年 8月于法国梅村    与生命相约 推荐序 当下最美好   陈琴富   曲指算来,从我第一次得缘翻译一行禅师的著作《步步安乐行》(Peace Is Every Step),至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还记得当时被他文中叙述的禅法所吸引 ,尤其是在翻译《正念的钟声》和《儿时的甜饼》两篇时,好像被带到一个祥和 而宁静的世界,那个世界不是遥不可及的西方净土,而是我们熟悉且近在眼前的 娑婆世界。   就在我翻译完《步步安乐行》的次年春天,一行禅师到台湾来弘法,期间在 中坜宝莲寺主持禅七*,我有幸担任他的翻译,七天下来,不仅从他宣说的法义中 得到受用,更从他行住坐卧间瞻仰了一个禅者的风范,他无时无刻不轻声细语, 无时无刻不是面带发自内心的笑容。   一行禅师离开台湾以后,我开始用他教导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他的教 法是以观呼吸入手,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起正念,让身心如一,行住坐卧之 间都能念念分明,日久功深,烦恼慢慢剥落,而能活在当下,身心平静自在。   此外,他教导我们如何深观事物的本质,透过谛观,我们会发觉到一切事物 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包括人都一样,没有阳光、雨露、大地的温润滋养,没有 其他众生的帮助,人不可能存活于世间,这就是他所强调的“互即互入”、《华 严经》中所谓圆融无碍的道理,也正是佛法中所谓的“空性”。   他不说佛法中一些深奥的理论,反而是透过个人的体悟,将佛法深入浅出地 阐释出来,在他的说明中,佛法是简单而易行的,没有高妙深奥难解处,一切只 在生活日用中,只在当下的觉念中。   一行禅师于 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 16岁时在归原寺当见习僧,后来赴美研 究并教学。越战期间返国从事和平运动,对于越南的年轻僧众起了重大的启发作 用,战争结束,因代表参加巴黎和谈时被放逐,长期不能回到他的祖国。但他一 直积极从事救援难民的工作, 1967年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他角 逐诺贝尔和平奖,金深为他的和平精神所感动,金在提名的推荐文中说道:“没 有一个人比这位来自越南的慈悲和尚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他把佛法中慈悲与 和平的法义在人间实践。   虽然一行禅师来自小乘的南传佛教国度,但他却地地道道地奉行大乘佛法, 他在做沙弥的时候就受到人间佛教理念的激发,他说:“假如我们能够把佛教落 实到现实生活中,那么我们将可以引导社会朝向慈悲、正义、自由的方向。”   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卷入战争的境地,发觉所学的禅和净土并不能解决周遭人 的痛苦,于是他努力研究佛法的基本教义,特别是四圣谛和八正道,他在佛陀所 教示“安般守意”和“四念处”的法教中找到了现法乐住的教义,他说:“佛法 的一个基本特质就是现证涅槃,当下得解脱,不必等到死后或来生。”通过对于 四圣谛的了悟,他也教导人们如何拥抱痛苦、转化痛苦、解脱痛苦。   他在教导我们如何从观呼吸入手让身心合一的时候,举了他自己的例子:“ 在我第一次读到《阿含经》中的《安般守意品》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 人。”他也告诉我们如何安住当下的方法,我一直没有忘记他举过佛陀启悟央崛 摩罗尊者的故事。   “央崛摩罗在没出家以前,皈依外道,一心想要登上王位,以为用千人的拇 指做成花冠即可遂其愿,已经得到九百九十九个,尚差一指,于是想杀他母亲取 指头。   “这时佛在灵鹫山用天眼观察到,就化作一个沙门走在鸯崛摩罗的前面,央 崛摩罗于是放下母亲转而追杀这个沙门。但无论怎么追就是追不上,便喊道:‘ 瞿昙,停!停!’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是你停不下来啊。’央崛摩罗听 了这句话,心中忽然开解,于是放下屠刀,跟着佛陀出家去了。”   一行禅师根据这则公案,教导我们在行禅时可以默念:“我已到了,已到家 了!”不是吗?我们总是在期待着,即使是修行,也在等待有一天能够出现什么 消息,甚至等待死后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等什么呢?当下就已经到家了,就 已经证入涅槃,就已经到西方净土了!我们还需要等待吗?   在这本书中,一行禅师同样以最简单的文字阐释了佛经中最奥妙的道理,《 心经》、《金刚经》这两部禅宗最深奥的宝典,在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下,不仅易 懂,而且很容易在生活中实践;最后他再阐释《上座比丘经》,告诉我们如何活 在当下。可以说,以小乘佛教的修行做基础,以大乘佛教的法义为依归。不仅可 补小乘之不足,亦可救大乘之时弊。   我有幸亲炙一行禅师的法教,使我初入佛门没有走过冤枉路,1995年一行禅 师离台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他洒脱自在的身影、轻声曼妙的法语时时 在我无助的时候出现。只要忆念及他,身心即时平静,脸上自然流露出微笑。直 到今天,我才能粗略地领悟到一点“当下最美好”的法乐。   对一个无法一窥佛法堂奥的我而言,是没有能力替一行禅师的文章作序的, 只因为一行禅师的法教简单明了,可以免去学人许多的冤枉路,并在日常生活中 面对每一个境时,当下转化烦恼,当下自在。因此,不揣浅陋,以对一行禅师粗 浅的了解做个介绍。谨愿有缘看到此书的人能安住当下,现证涅槃。   本文作者为原《中时晚报》执行副总编辑/《当下最美好》作者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生命相约 译者序 又逢禅师   明洁   很高兴看到一行禅师的书能够再次出版。在这次出版的一行禅师选集中,收 录了我与明尧同修十多年前翻译的部分书稿。在得知再版的消息后,我们对这些 书稿重新做了审校,使之更加精准。   一行禅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法籍越南裔禅师,他的著作大部分是由其本 人的演讲稿合成的,因此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读他的书,你不会觉得佛法深奥晦 涩,相反,是浅白、亲切的。   他的书另一个让人心仪的特点是诗意盎然。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禅师眼中诗 化而美好的世界:蓝天、白云、青草、碧溪、路边的玫瑰、孩子的眼睛他教我 们学会当下去欣赏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美,去感受这些美的事物带给我们的清 新和灵动,令我们远离热恼,身心清凉。   除了这些诗意的部分,他还有一些讲法内容,是贴近现实、朴素平实的。他 坚持禅师的本色,很少谈及神秘化的东西,只教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凸现出来 的问题时,如何去思惟,如何去应对。例如,他不但教我们怎样坐禅、行禅,怎 样对待父母、师长,怎样对待配偶,怎样处理其他的人际关系,甚至还教我们怎 样吃饭、洗澡、如厕,怎样接电话、开车、使用电脑等。   还记得当时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深为这些细微之处的谆谆教导而感动,多 年之后再次读这些文字,感动依旧。因此,读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你或许会觉 得平淡无奇,但是假如你真地能把他的教导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你 必会得到一个美丽而智慧的人生。   在2010年这个炎热的夏天,又逢禅师及其佳作,在我的想象中,禅师书中的 那种诗意之美飘逸出来,如拂面清风,为每一位读者的心,送上了一缕清凉……    2010年 8月于东篱居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1) 绽放生命之花   明洁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大多数人不想与自己接触,我们只想与其他事物接触 ,如宗教、体育、政治、书籍等等,我们想把自己忘掉。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空 闲,我们就想邀请其他事物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让自己对电视开放,让电视来 对我们进行殖民统治。   “在《局外人》这篇小说中,阿尔伯特 ·加缪描写了一个几天以后将被处以 死刑的人。他独自坐在单人牢房里,顺着日光,他注意到一小方蓝天。他平生第 一次看见了蓝天。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蓝天呢?事实上,很多人就 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观念 中。莫尔萨特在被处决以前还有三天时间可活。在充满觉照的那一刻,蓝天真正 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了它。突然间,他感到与生命、与当下的联系是如此紧 密。他发现生命是有意义的。他发誓要放下一切,专注地度过剩下的几天,享受 每一刹那。他确实这样做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天变成了真正的生活。执行死刑 的前三个小时,牢房里来了一位牧师,希望能听到他最后的忏悔,但是莫尔萨特 拒绝了。他只想一个人待着。他想尽各种办法,才把那个牧师支走。牧师走后, 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牧师是个活死人。’他看到,想要拯救他的那个人,比 他——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人——更像死人。最后牧师失望地离开了。莫尔萨 特领悟到,需要拯救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位牧师。   “如果我们看看周围,我们会看到我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活着,但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活着,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感受到当下的生命,如加缪所言,他们像活 死人,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我们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他们需要被某种事物所 触动,如蓝天、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叶等,这样他们就能苏醒过来了。 ”   当您读完上面这段文字,您是不是想到了一度在欧美非常流行的存在主义哲 学?您是不是在猜想这是哪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话语?   不,他不是哲学家。他是一位在西方世界有着极高声誉的越南禅师。如果您 想到了存在主义哲学,这只能说明,这位禅师所关注的主题与存在主义哲学极其 相似而已,但它绝不是存在主义,它是地地道道的佛教。   在这里,我向您介绍的,就是这位禅师的系列开示录。他关心的是,如何帮 助人们从迷失的、遗忘的、虚假的、烦恼的存在状态,回归到觉悟的、自主的、 真实的安详状态。他的开示不是为了满足哲学爱好,而是为了指导生活,完成生 命的转化与疗愈。   这位禅师的中文名字叫释一行( Thich Nhat Hanh)。   一行禅师生于 1926年的越南中部。 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 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南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 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弃了与世无争的寺院清修生活,积极地投身到救助战争受 害者的活动中去,与此同时,他们公开表达了他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在此期间, 他创立了青年社会服务学校、梵行佛教大学( Van Hanh Buddhist University) 以及 Tiep Hien(越南语,互即互入的意思)团体。 1966年,他应和平联谊会( 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的邀请访问美国,向美国人民讲述了沉默 的越南下层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痛苦以及他们的和平愿望。在此期间,他曾与数 百个团体组织和个人进行了会晤,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 McNamara ),马丁 ·路德 ·金博士( Dr.Martin Luther King,Jr.),托马斯 ·默 顿( Thomas Merton 20世纪知名文学家)等著名人士。在欧洲,他还会见了教皇 保罗六世(Pope Paul VI)。他的这些直言不讳的坦言陈述带来的结果是,他受 到逮捕的威胁,再也不能够返回越南了。于是他在法国寻求政治避难,并获得了 法国政府的同意。在法国,他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禅修者活动团体——梅村。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2) 战争结束后,一行禅师和他的巴黎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同仁们,想方设法透过 合法途径,把救济金送到饥饿的越南儿童手中,但是没有成功。第二年,代表团 又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试图为骚乱的暹罗海湾的船民们寻求安全保护,但是 他们的努力遭到各国政府的反对。由于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一行禅师开始了 一段时间的静修生活。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一行禅师一直待在梅村——他法 国的隐居地,从事坐禅、写作、园艺工作,以及偶尔见见来访者。1982年,他应 邀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尊重生命联合会”(Reverence for Life Conference) ,在会议期间,他发现美国人对于禅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便着手在美国 组建禅修活动中心,并指导美国的禅修学生进行禅修。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一行禅师在欧洲和北美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为佛教界人士、艺术家、 心理医生、环保主义者和   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从而使佛教在西方世界 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一行禅师也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   1967年,一行禅师被马丁 ·路德 ·金( Dr Martin Luther King,Jr)提名 诺贝尔和平奖,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 尔和平奖。 ”   托马斯 ·默顿是这样描述一行禅师的:“比起很多在种族和国籍上更接近我 的人来说,他更像我的兄弟,因为他和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   一行禅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实践家和宗教运动家,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 、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已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一百多本书,其中包括《 活得安详》(Being Peace)、《太阳我的心》(The Sun My Heart)、《行禅指 南》(A Guide to Walking Meditation)、《正念的奇迹》(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般若之心》(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佛之心法》 (Th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生命的转化与疗愈》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当下一刻,美妙一刻》(Present Moment,Wonder-ful Moment)等。   作为一名出家 50多年的比丘僧,一行禅师曾经在越南教育过两代出家人,这 使他掌握了以简洁的、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奥的佛法的技巧。因为他经历过 战争,并且敢于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因此,他的教导也就涉及到痛苦、调 解以及和平的主题,并且具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指导意义,是真正活泼 泼的入世的佛教。   一行禅师著作的英文编辑阿诺德 ·卡特勒(Arnold Kotler)这样评价一行 禅师的作品:“他的教导,对于我们繁忙的生活以及人类本位主义的理解方式来 说,是一剂至关重要的解毒药。”一行禅师的书由于关注人类的存在状况,关注 人类心灵的苦难和疗愈,加之他对佛法的深刻体验和深入浅出的诗意一般的表述 ,因此在欧美世界受到普遍的欢迎,销路非常好。比如,他的《你可以爱》 (Teachings on love)、《体味和平》(Touching Peace)、《正念的奇迹》、 《生命的转化与疗愈》、《步步安乐行》(Peace is Every Step)等,已经被译 成 30多个国家的文字,他的著作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中,曾两度进入前十名,在 前十名中,他的书是唯一的非小说类畅销书,这在出版史上是很少见的。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3) 一行禅师的书为什么在西方世界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反响呢?   我想这与一行禅师非常关注人类痛苦的疗效这一主题有关。他的开示始终以 觉悟、慈悲、解脱、和平为核心。他立足于大乘菩萨积极入世的慈悲利他精神, 并结合自己数十年来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切身体验,以佛教特有的那种俯视一切 的冷峻智慧,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为我们现代人摆脱烦恼、和睦家庭 、祥和社会、建设美丽的人间净土,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建设性的、切实可行的建 议、方法和原则。   作者认为,社会上所存在的种种非正义、战争以及个人的痛苦和烦恼,根源 在于人类缺乏真正的理解(understanding)和爱( 1ove)。一行禅师所说的“ 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而是指般若智慧,他所说的“爱”也超越了自他 的分别,专指无我的慈悲。理解是爱的前提,只有理解了才能真正地爱,没有理 解也就没有爱。理解首先意味着究竟地明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 没有所谓独立实在的自我,换句话来说,一切都是空的。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 彻底摆脱对自我和事物的执著,才能平等地看待人和事。理解同时还意味着对宇 宙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依存、互即互入的本性有足够的清醒地认识。明白了互即互 入的道理,你才有可能对一切众生从心灵的深处生起无尽的同体大悲,你才有可 能从根本上消除对他人的嗔恚、嫉妒等恶意的不良心态。理解还意味着对自身内 部和周遭的众生当下所遭受的痛苦和烦恼有深刻地觉知和同情,这样你才有可能 生起恳切的救助之行。没有理解,换句话来说,对缘起性空、互即互入等规律以 及他人的苦难等事实缺乏应有的认识,就必然会执著于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 并因此而有了自他、好坏、善恶等一系列的分别和执著,其直接后果就是人们深 深地陷入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之中,对他人愈来愈缺乏慈悲、平等、宽容和理 解,对自己的生命和大自然的奇迹愈来愈麻木,愈来愈绝望,乃至于完全丧失了 对生命之美的发现、觉照和欣赏能力。于是便有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 间、个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便有了吸毒、暴力、*等颓废 的人生现象。   理解和爱不是一种我们可以坐享其成的天然品质,它是后天教育和修行的结 果。为了实现理解和爱,我们每个人必须从自我净化和疗救开始。换言之,社会 要真正地实现和平,个人要真正地获得幸福,必须从改造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开始。“改造环境就是改造我们的心,改造我们的心也就是改造我们的环境, 因为环境就是心,心就是环境”。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实现了真正的和平, 世界的和平才有保障。“如果我们自己既不愉快也不安详,我们就不可能与其他 的人分享安详和愉快,即使那些我们热爱的人,乃至我们的家人;如果我们既安 详又愉快,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一朵花一样绽放,我们家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都将得到我们安详的濡润”。(摘自《活的安详》)要改造我们的心,我们必须 首先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既有理解和爱等好的种子,也有贪、嗔、痴等烦 恼的种子。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了愤怒、悲伤和恐惧的种子在我们的意识中频频现 行,习惯于把暴力、战争、压迫等作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接受下来,并不断地 通过收看各种毒害我们心灵和社会的暴力影视节目,来浇灌和强化我们心中已有 的烦恼的种子,因而我们心中的欢乐、幸福、宁静、理解和爱的种子就很难抽枝 发芽了。为了让我们心中好的种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壮大起来,我们必须练习觉照 、培养正念,以便把心中的各种烦恼转化成清净的爱的力量。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4) 所谓正念,就是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清楚明了自己 的身心内部和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之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自 己的那种对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 对日常生活中优美宁静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觉照,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中的 种种奇迹,并与它们融为一体。理解和爱只有通过正念才能在当下变成现实。正 念本质上就是一种观照般若,即般若波罗蜜多,它既是我们个人获得幸福、解脱 的前提,也是我们从事和平工作和环保工作的起点。它“为我们与自己和平相处 、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彼此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空性的光照中, 每件事物同时都是其他一切事物,我们互即互入地存在着,每个人都对生活中所 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负有责任。当你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和平和幸福的时候,你就 是在开始为整个世界实现和平。借助于你内心的微笑,借助于你体内养成的正念 呼吸,你就是在开始为世界的和平而工作。你微笑,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世界 会因为你的微笑而发生变化”。(摘自《般若之心》)正念不在过去或未来,它 就在当下;正念不在渺不可及的他方世界,它就在此地;正念不是一种玄而又玄 的哲学命题,它就在走路、洗碗、刷牙、扫地等日常生活当中。当你安住在正念 中的时候,你实际上就是生活在净土当中,你就是在与生命相约,你本身就是奇 迹,就是美。“在我们周围,生命一直在爆发着奇迹。一杯水,一缕阳光,一片 树叶,一只毛毛虫,一朵花,一声笑,几颗雨滴。如果你生活在觉照当中,你就 会很容易到处看到这样的奇迹。每一个人都是一团复杂的奇迹。 ”(摘自《太阳 我的心》)   正念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习才能够充分地培养起来。有许许多多 修养正念的方法,其中最容易入手的要算呼吸和行禅了。呼吸和走路,从正念的 角度来讲,是与我们的解脱、与发现并享受生命、与世界的和平是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借助练习专注地呼吸,我们也可以变得神彩飞扬起来。没有受过多少苦 的年轻人都是美丽的鲜花,是那种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足以成为快乐之源的鲜 花。而我们,只需呼吸、微笑,就也有花呈献给大家;而且,我们越多地练习呼 吸和微笑,我们的花就会变得越美丽。一朵花,它并不做任何事情来使自己显得 有用,它就只是做它的那一朵花。这就足矣。同样地,一个人,假如他是一个真 正的人的话,也就足以令全世界欢欣鼓舞了。所以请练习呼吸,让你的生命之花 重新绽放吧!这样做,对所有的人都好,你的清爽与快乐将给我们大家带来安宁 ”。走路也是如此,“如果你能以平和、无忧无虑的脚步行走于这世间,那么对 你而言,你将无须到所谓的净土或天堂上去。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娑婆与 净土都是来自于心。当你处于平和、喜悦与自在之中,娑婆就变成了净土,而实 际上你哪儿也不用去。”   总之,改造世界要从当下实现自己的内心和平开始,从安详的步履和调柔的 呼吸开始。要以正念为修行的核心,以互即互入、缘起性空为修行的哲学基础, 以呼吸和行禅为修行的方便,以培养理解(般若智慧)和爱(慈悲)为修行的目 的,以实现人类的和平和建设人间净土为修行的究竟。一行禅师的开示基本上是 沿着这一思路来展开的。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的体验,将佛法成功地融入了 日常生活,使佛教大乘菩萨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他把这一切通过诗的 语言传达出来之后,它对当代西方人的影响自然是超乎寻常的。书包网 txt小说 上传分享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5) 大家都知道,佛教自从古代印度传到中国,然后又从中国传到韩国、日本等地, 给我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进程中,历代的求法者和 传法者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这个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在继续着 ,还远没有结束。一行禅师在向西方世界传播佛教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睿智及其所作出的贡献,无疑将成为这个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价值 正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注目和认同。   现在是21世纪初期,就我们国家而言,目前正处于一个历史上少有的改革开 放、政通人和的大好时机。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有着两千年光 荣历史的中国佛教能不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走向世界,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 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这不仅是摆在全体 佛教徒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关心的话题。在这方面,一 行禅师所做的种种探索对我们来讲,应当说是有可借鉴之处的。最后我想附带提 一下一行禅师在讲演中经常使用的几个关键性的词:   interbeing,这个词是一行禅师的创造,它是由 inter和 being构成的,意 思是相互地存在,互摄地存在,此即彼,彼即此,此中有彼,彼中有此。这就是 《华严经》中所说的圆融无碍的境界。在本书译文中,一般都译作“互即互入” ,极个别地方,译作“圆融无碍”。   understanding,它的本意是“知道”、“理解”、“了解”,在一行禅师的 开示中,大多数时候专指“般若”、“智慧”,为了突出这一特定含义,一般都 把它译成“般若智慧”,有时也译作“理解”,主要是根据语境来定。   mindfulness,它的本意是“留心”、“注意”,在一行禅师的开示中,这是 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它专指“正念”,包括“止(专注)”和“观(觉照)” 两重意思,在译的时候,或作动词“觉照”,或作名词“正念”。   meditation,它的本意是“冥想”、“沉思”,在一行禅师的开示中,被用 作“禅”或“禅定”的对应英文词,由于“禅”(“禅那”的略称)的意思是“ 静虑”、“思惟修”,既有“止”又有“观”,既有“定”又有“慧”,故在译 的时候,统一作“禅观”。   2010年 8月于北京东篱居   与生命相约 导读2 沙门如何有爱,婆子因何烧庵?   沙门如何有爱,婆子因何烧庵?   林谷芳   教授禅修行,有个“婆子烧庵”的公案是我时常拈提予行者的,它出自《指 月录》,文字虽短,但从初发心到究竟,修行人似乎都可在此琢磨、映现自己的 生命风光:   昔有一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使女 子抱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示婆 ,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一个俗仆。”终于遣出烧庵。   这个公案因行者的知见及修习法门可有不同的契入,但所有的疑情则都起于 一个严守戒律的沙门为何仅落得个“俗汉”之称,甚至还被扫地出门,而这出门 又何只是婆子不再给侍,实际上更可以说被逐出了佛门。以此,公案的基点既直 捣龙门,擒贼擒王,只要有点感觉的,也就不能不在这起个观照!   那么,当女子抱之时,又该如何呢?公案要有一定的答案,就不叫公案了! 而这公案所唯一清晰提供的,就只是不许个“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而已, 但暖气指的又是什么呢?许多的行者就从这里观照起。 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6) 的确,公案的目的原在升起观照,这“婆子烧庵”的公案对我们固然如此,而公 案中女子,对庵主则更是个“两刀相交,无所躲闪”的公案,可是庵主面对此却 只用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答案”。   但有了标准答案,就流于所知障,就无观照。先不谈禅,但,即使一般修行 ,也该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念如果激出觉,烦恼就是菩提,况且人不可能无念,否则就形同草木。而虽 说念要“正念”,但生命自无始以来轮转,无明与菩提间又怎能如此简单二分。 有人见到特定异性不克自己,有人一见特定道人,即觉可以奉献终生,虽说一凡 一圣,可颠倒或超越却并不全取决于外表的凡圣。也所以有人修行入魔,有人却 能勘破情关而向道。   男女之爱的纯然,与行者向道的纯然,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差别就在观照, 就在觉性,就在菩提心。缺乏了这些,向道的纯然是入魔的温床;有了这些,即 使是男女的无明,恰就是最好的“境界现前”,于此勘透,悟道不远。   用这样的心才能真正契人修行者如实历练的风光,才能知道修行路上的峰谷 转折。诚然,未起道心的外人总落于断常的偏见,可虔诚的信徒又常把修行想得 过于单一,这些,都不可能真正契道。内心的幽微、无明的拉扯、努力前进却碰 上铜墙铁壁,这些,开山立宗的不谈、建个道场接众的不谈、登坛说法的不谈, 修行,许多时候就被蒙在厚厚的“纯然”而不得如实。   有一个学佛的师兄告诉我他的一段实际经历: 20世纪 90年代初,兴起一股 藏密风,他受托带了一些资粮前去尼泊尔供养,到的道场是莲花生大士当年闭关 之所,山上现仍聚集了一些想究明大道的行者,也仍以闭关的形态在修持,每个 关期三年三个月又三天,中间连剪发都不许,而就在山上他看到有人将发簪抽掉 ,头发竟直接逶迤于地上的情形,这样的“成绩”少说也要花上十余年才得。   在此,他碰到了一个“故交”,说故交,其实原来并不相识,只是如此的世 外之地,竟能碰上一个住过台北的人,当然格外亲切。而一问之下,知道这位藏 人,原来在太太过逝后,顿感无常,于是舍缘出家。不过,他原育有二子,两位 小孩都还寄在台北的“西藏儿童之家”。   他乡相遇,自不免有所嘱托,我这位朋友答应替他带点东西,传个口信:“ 爸爸关期一结束,就会兼程回台北看你们。”   告别了这位修行人,朋友问了旁边陪同的格西喇嘛,想知道:这样的一位行 者在第一关与本尊的相应会如何?   “怎么会有多大的进展呢?第一年初观本尊,眼睛一闭,本尊都化咸了刚逝 去的太太;好不容易妻子的身影稍淡,进入第二年,一上座,想起的又都是台北 的两个小孩;而这一关也好不容易才过了,第三年正想稍有契人,关期却到了。 ”   格西的回答是如此如实,与一些赶灌顶、跑*、讲念力者所想象乃至宣称的相 距恐有十万八千里路远。但不正如此,才叫修行吗?否则,多少习气,与那根底 的俱生我执、   无始无明又怎能被斩、被转呢?   从这样的角度,回过头来看看本书的《初恋三摩地》,也许领受的就自然不 同,一个 24岁的比丘与 20岁比丘尼的爱,就再也不一定是惊世骇俗、难以接受 之事。它只不过像我们生命中许多的所爱所恶般,攀缘的是如此自然,如此不自 觉地就来到。   但可贵的是人有观照的能力,真正的行者所浮现与凡夫的不同就在于此。于 是,这无明之爱由何而生?它是常或无常?有没有可能完全禁闭?它的出现是纯 然?是考验?还是堕落?就这样觉性一起,恋爱竟就是人道最贴近、最屐痕斑斑 的生命功课,过不过得了这一关,也就决定了自己是不是只能成个“俗汉”!   的确,关键就在于作者观照到了无常,关键就在于他仍不失菩提心,于是无 明之爱反而化成了“无常万岁”的谛观,成就了以菩提心为本的宗教事业。   “无常万岁”是这本书核心的观照之一,三法印讲无常,这是宇宙律,有这 无常我们才要了脱生死,有这无常才会有常的追求,但常与无常果真是两回事吗 ?否则,观世音菩萨已然成佛,又为何还要倒驾慈航?而释尊菩提树下已然悟道 ,也得继续说法 49年。显然,“动”、“不居”正是宇宙的“法尔本然”,佛菩 萨也不例外,只是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而已,能体得这点,自然就“无常万岁” 。对行者,无常既是生死催逼,也能促成观照,有时更直接就是无尽的修行、转 化与救赎。   以此,书中的禅师就竟因这 24岁的无明之爱,乃让无常成为后者。   坦白说,这样的一本书较许多“酒肉穿肠过,佛自在心头”的故事更贴近生 命与修行的幽微面,也因如此,观照乃必须更为澄澈,而其中,禅修行所标举的 “不可予自己以任何可乘之机”,仍为必然的基点,否则就入魔道。只是在此各 人禀赋不同,法门不同,如何处理也就不一样,有人的观照如绵延水流,有人如 快刀斩麻,有人老婆心切,有人则干脆一拳粉碎虚空。而这本书,则在诗意的文 字里,有将坚持藏在一份体贴背后的特质,但其境界则端不可与将禅写成“啜饮 一杯午后香醇咖啡”的诗意文字相提并论。   “事”上以自己的经验如实道出,“理 ”上回归“金刚”、“维摩诘”、“ 华严”、“法华”,两相参照,理事具全就是这本书、这个人与这个故事,但在 宗门,行者末后仍可有此一问:   数十年后再提往事,广渡众生之余可有一丝遗憾?有又如何?无又如何?而 这一问又映照了自己什么?走笔至此,克勤园悟的悟道诗浮在眼前: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诚然,“独自知”的何只是那冷暖自知的开悟境界,更有那心念起伏里既怕 人知,又可升起无限觉照的生命幽微,修行只有见及于此,才能不辜负人身一遭 !   (本文作者为佛光人文社会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    初恋三摩地 法雨润泽:滋润慈悲与智慧的种子   初恋滋味:我喝到了世界上最甜美的水   大乘佛教之始:那位隐修者和那口泉   春之美:真我与真爱的相遇   纯净之爱:人生若只如初见   捕蛇诀窍:伐不是岸,最后仍然要放手   ……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为事物无常,而是因为你错以为事物有恒。一朵花 凋谢时,你不会太难过,因为你知道花开易谢,原本无常。但是你却不能够接受 你所热爱的人遭受无常,当她去世时,你会悲痛万分。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 质,那么你现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认识到无常,你会变得积极、慈 悲和富有智慧。无常是好事情。没有无常,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有了无常,每 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着。我们不仅不应该抱怨,相反我们应说:“无常万岁!” 无常,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工具。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法雨润泽 滋润慈悲与智慧的种子   三年前,我做过一系列关于我的初恋的讲座。梅村(我在法国居住和修行的 地方)的每个人都来了。他们不仅是用智识来听,而且是用他们的整个生命。深 埋在意识中的慈悲和智慧的种子被触动了,我能看得出来,他们不仅是在倾听我 的讲话,同时也是在倾听他们自己的心声。当一个题目很有意思时,你不用费劲 就可用心倾听。在那时全神贯注是不需要努力的,而智慧就在全神贯注中产生了 。   当你听法的时候,只要让法雨渗透你意识的土壤就行了,不要想得太多,不 要争论或比较。玩弄文字和概念游戏就像试图用桶装雨水。所以听任你的意识去 承受法雨吧,这样深藏在其中的种子就会有机会得到滋润。   在佛教中,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藏识”(alay*ijnana)和“意识” (manovijnana又译作分别事识,指八识中的第六意识——译者注)。所有我们做 过、经历过或看见过的事情都作为种子埋藏在藏识中。当一粒种子得到了浇灌, 它就会在我们的意识中现行。习禅就是在我们的藏识这座花园中耕作。作为园丁 ,我们必须相信这块土地,知道所有慈悲和智慧的种子、觉悟和幸福的种子,都 早已深藏其中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法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做笔记的原因。我们 只要待在那里,让深藏在我们心中的慈悲和智慧的种子得到滋润就可以了。不是 只有老师才能讲法,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金色夕阳无一不在同时说法。任何使 我们藏识最深处的种子得到滋润的事物都是真正的法。   当一位妇女怀孕的时候,她的身心也会发生变化。体内婴儿的存在改变着她 的生命,一股新的力量在升起,使她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她常常微笑,更 加相信人性的善;对别人而言,她成为一个快乐和幸福的渊源。即使她的身体不 太舒服,但她的内心总有一种真正的安详,而且别人也都能感觉到这一点。   我们习禅的人可以从这里学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们的藏识中有一尊幼佛( 埋藏在我们心中的慈悲和智慧的种子),我们必须给它出生的机会。当我们感触 到我们的幼佛之存在的时候,我们便拥有了菩提心( bodhichitta),即觉悟的 心、慈悲的心。从这一刻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滋养着心中的幼佛,我们的内 心充满了快乐、信任和活力。根据大乘佛法,一旦我们唤醒了菩提心( bodhichitta),体验到了觉悟和慈悲,修行便真正地开始了。   我们的慈悲心也许被深埋在我们的藏识中,埋藏在重重无明和痛苦之中。老 师的任务就是帮我们给它浇水,使它萌芽。在禅宗里,老师也许会给出一则公案 。如果老师和学生都很幸运并且具有善巧方便的话,那么学生的觉心将很可能被 触动。学生将这则公案深植于他的藏识中,接下来的修行就是去滋养这则公案, 全神贯注于这则公案,即使在擦地板、洗盘子或听钟声时也不例外。他将这则公 案交付给藏识,如同一位怀孕的妇女确信她的身体将给胎儿以营养一样。   对法的深刻理解会慢慢产生。如果你告诉我你已经明白了,我觉得有点儿悲 观。你以为你明白了,但是你也许并没有完全理解。如果你说你不懂,我倒觉得 乐观一些。用你的整个生命来听,让你的身心完全安住当下,这样法雨将会滋润 到你藏识中最深处的种子。如果理解的种子得到了滋润,那么明天当你洗盘子或 注目蓝天的时候,这颗种子也许会破土而出,慈悲和智慧的果实将从你的藏识中 优美地成长起来。    初恋滋味 我喝到了世界上最甜美的水   我遇到她的时候,她 20岁。那时我们在坐落于越南高地上的彻悟寺(Temple of Complete Awakening)。我刚讲完一门基础佛教课程,庙里的住持邀请我说: “法师,你干嘛不休息一下,跟我们待几天再回西贡呢?”我说:“好哇,有什 么不可以呢! ”   那天我在村子里帮一群年轻人排演一出戏,他们准备在“泰特”(Têt)节— —越南的农历新年上演。更主要的是我想帮助改革我们国家的佛教,以使它能够 适应年轻人的需要。那时我 24岁,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活力的艺术家和诗人。当时 正是越法战争期间,很多人处于垂死的边缘。当时我的一位师兄 Th?y Tam Thuong刚刚遇难。当我踏着台阶回寺院的时候,我看到一位比丘尼独自站在那儿 ,凝望着附近的山峰。看到她那样静静地站在那儿,我感到彷佛有一股清凉的风 拂过我的面颊。以前我也见过很多比丘尼,但却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为使你们好理解,我必须讲述一些我早年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九岁时,我 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一张佛像,佛安详地盘坐在草上。我立即明白,我也希 望能像他那样安详和喜   悦。两年后,当我们五个人讨论长大后想做什么时,我哥哥诺(Nho)说:“ 我想成为一位比丘。”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但我清楚自己也想成为一位比丘。 这至少部分起因于我看到杂志上的佛像。年轻人是很开放的,可塑性很强,我希 望电影电视制作者们记住这一点。   又过了六个月,我们班级到那桑山(Na Son Mountain)郊游。我听说有一位 隐修者住在那儿。我不知道隐修者是什么,但我感到我渴望见到他。我听人们说 ,隐修者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他们献身于终生修行,以便使自己变得像佛一 样安详喜悦。我们步行走了六里路,到达那桑山,接着又爬了一个小时的山。可 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老师却告诉我们说隐修者不在那儿,我失望极了。我当时 不懂得隐修者是不愿意见到那么多人的。于是当班上的其他人停下来吃午饭时, 我继续往上爬,希望能单独碰上他。忽然间,我听到水滴落的声音,循着声音我 发现一汪清泉安卧于山石中间。当我垂视泉水时,我能够看到泉底的每个鹅卵石 和每片落叶。我跪下来,饮那冒泡的、清澈的泉水,感到是那样地心满意足,就 彷佛我面对面地遇上了那位隐修者似的。然后我躺下来睡着了。   几分钟后,当我醒过来时,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过了一会儿我才记 起同学们。当我起身往山下去找他们的时候,一个句子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不是 越南语,而是法语: “J'ai go?te I'eau la plus delicieuse du moude.”( 我喝到了世界上最甜美的水)。我的朋友们看到我回来了,心里释然了。而我却 还一味地在想着那位隐修者和那口泉。他们又重新玩起来了,我开始静静地吃午 饭。   我哥哥是最先成为比丘的,家里人都担心出家生活比较苦,所以我没有告诉 他们我的愿望是走同一条路。但我内心的种子却在继续生长。四年后,我的梦想 实现了。我在越南中部的大城市顺化附近的归原寺( Tu Hie? Pagoda)当一名沙 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乘佛教之始 那位隐修者和那口泉   在佛陀的一生中,他的大多数讲法是针对出家人的,但他也给王公大臣、农 夫、清洁工和其他很多在家男女说法。很多经典是用来指导在家修行的,像《瑜 伽长者所问经》 1(Uqradatta)和《维摩诘所说经》 2(Vimalakiri Sutras) 。给孤独( Anathapindi-ka)是佛陀和僧团的大护法,当他听到“空”和“无我 ”的教义时,他深刻地领悟了其中的含义。他请尊者阿难陀(Ananda)告诉佛陀 说,在家人也有能力学习和实践这些妙法。   但是在佛陀过世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修行成了出家人的专利,在家人仅限于 供养出家人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到公元前 1世纪,佛教修行已经被寺院 所独断,于是一场恢复佛教原貌的行动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瑜伽经》 3就是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瑜伽经》提出了三个问题:出家人怎样修行?在家菩萨怎样修行?在家菩 萨怎样修得和出家人一样好?在这部经中,听完佛陀开示之后, 500名在家人发 心要出家;而另外 200人在佛陀讲法期间已经开悟了,他们没有出家。尊者阿难 陀问瑜伽长者:“你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出家?”瑜伽长者回答说:“我不需要 出家,在家可以修得一样好。 ”   这个观点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达到了顶点。维摩诘是一位在家居士,他比 佛的所有弟子和随从佛陀的天上诸大菩萨都修得好。他假装生病了,佛陀遣尊者 舍利弗(Shariputra)去看望他,舍利弗说:“世尊,他辩才无碍、聪明多智, 请您派其他人去吧!”接着佛陀又派了多位比丘或菩萨,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去。 最后文殊师利菩萨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探访过程中,维摩诘一再显示出他的见地 比文殊师利和所有其他菩萨都要深刻。在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维摩诘的出现 是很自然的。这部经对寺院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它试图使寺院对外开放,使 出家人以一种更开放、更积极参与的方式为社会全体修行,而不仅仅是为了他们 自己。   《维摩诘经》是极其成功的,所以后来出现了它的续集——一部经是关于维 摩诘之子的,一部经是关于维摩诘之女的,甚至还有一部经是关于一位曾经当过* 的妇女的教言。这些经所要说明的意思就是:任何一个彻悟了的人都可以讲经说 法。即使是一位*,学法修行之后,也照样可以作为人天师表。在这些经中,大乘 在家菩萨的理想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维摩诘经》中,我们看到,跟为众生的利益而修行的诸菩萨相比,就连 舍利弗和目犍连这样赫赫有名的比丘也只是小学生而已。   在早期的《般若波罗蜜经》 4(Prajnaparamita Sutras)中,有很多章句谴 责了比丘们只为自已修行的态度。在《小品般若经》 5(Astasahashrika Prajnaparamita Sutra)中,我们看到:如果王后与国王以外的人私通生了孩子 ,那么这个孩子不能说是纯正的王室血统。除非你拥有觉悟的头脑和作为一个菩 萨为一切众生而修行的心灵,否则你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如果你只是为自我的解 脱而修行,那么你不是真正的佛子。   如果出家人没有开阔的心胸,不能接受菩萨的理想、为众生而修行的话,他 们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在《瑜伽经》、《维摩诘经》和早期的《般若波罗蜜 经》中,大乘佛教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但是这些经典的语气却带有攻击性。 这大概是因为在当时要引起寺院组织的注意太困难了,所以不得不采取一种对立 的态度。但到了《妙法莲华经》(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时期,大乘佛教 已经成为了一种包括学校、寺院和牢固基础的社会组织——一种由出家人和在家 人一起密切合作的新型的佛教团体。所以《法华经》使用了一种调和的语气。在 《维摩诘经》中,舍利弗是微不足道,但在《法华经》中,佛陀对舍利弗和他的 所有弟子都显示了极大的慈爱和关怀。因此《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它的 包容色彩向传统佛教组织伸出了友爱之手。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春之美 真我与真爱的相遇   请想想你自己的初恋。慢慢地想,回忆一下它是怎样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 ,是什么因缘把你带到了那一刻。唤起那段经历,带着慈悲和智慧深入地审视它 ,你会发现有很多那时你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禅宗里有个公案叫做:“如何是 你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这个公案的目的是诱请你去探索真我即本来面目。 深入地审视你的初恋,努力发现它的真实面目,当你这样做时,你将发现你的初 恋并不是真正的第一次,你出生时的样子也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如果你深入地 观察,你会看到你真实的本来面目和你真正的初恋。你的初恋依然还在,一直在 这里,继续塑造着你的生命。这是一个禅修的课题。   当我遇见她的时候,那并不是我们相遇的第一次。否则,爱怎么会这样轻易 地发生呢?如果我没有看过杂志上的佛像,我们是不可能相遇的;如果她不是出 家人,我也不会爱上她。   她身上有一种巨大的安详,是其他人所没有
本文档为【与生命相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42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8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0-30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