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术教学法教案

美术教学法教案

举报
开通vip

美术教学法教案美术教学法教案 中小学美术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中小学美术教学法 课程教学目标: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当前中小学及社会美术教学的现状,其中包括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小学美术课教材的内容,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怎样上好一节美术课,熟悉、观摩并实践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等。把美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课程结构: 第一章:美术教学方法概述(2课时) 第二章:常用美术教学方法(2课时) 第三章: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2课时) 第四章:中小学美术课新...

美术教学法教案
美术教学法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中小学美术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中小学美术教学法 课程教学目标: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当前中小学及社会美术教学的现状,其中包括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小学美术课教材的内容,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怎样上好一节美术课,熟悉、观摩并实践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等。把美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课程结构: 第一章:美术教学方法概述(2课时) 第二章:常用美术教学方法(2课时) 第三章: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2课时) 第四章:中小学美术课新课程标准(2课时) 第五章:模拟教学(28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样上课,而不是怎样学习,用以往美术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模拟教学是本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1 中小学美术教学法教案 第一章 美术教学方法概述 一、授课题目:美术教学方法概述 二、授课时间:2课时 三、授课方法与手段: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授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及模拟教学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提问、演示、观察、实验等,并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 七、教学基本内容:一是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作用。认为学生任何能力的培养,都要由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二是强调各种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师生共同活动的统一。认为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应有教法的要求,也应有学法的要求,而且特别强调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 八、教学过程: 美术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或操作体系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还包括教师行为活 2 动的顺序。 教学方法中,教师学生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有机的联系,教师的教授行为一定程度上制约或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反过来影响着教师的教授行为。教师的讲授、演示、提问等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采用的聆听、观摩、思考、回答等学习方法。学生的观察、临摹、写生或操作练习,又决定了教师的指导、启发等教法。学生“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对象,也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质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方法构成的,而这些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交织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基本要素,是教材编制完成之后于教学实施之前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是教学实施过程整体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进展而灵活采用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关系着整体教学效果,所以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美术教学方法是随着美术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远在中国春秋末期和古希腊时期,美术教学主要采取个别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主要采用讲授、模仿法。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教学方法发展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培养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材,学校的课程不断增添,以班级为形式的教学体制出现,引起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一些教育家致力于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和教学艺术探索,积极推行演示、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并改进讲授、复习、 3 练习等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世纪50年代以前,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以保证“双基”的传授为主,这与受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关。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强调学生不负有发现新真理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自觉地掌握基本知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围绕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由而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布鲁纳倡导“发现法”,强调学生是个“发现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不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布鲁纳的发现法之类的教学方法风靡全球也正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的。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改革的总趋 4 势是由传统教学方法逐渐向现代教学方法转变。现代教学方法强调要以综合的、整体的方法论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作用。认为学生任何能力的培养,都要由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二是强调各种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师生共同活动的统一。认为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应有教法的要求,也应有学法的要求,而且特别强调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 教学方法是人类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产物。它将了随着人类对教育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也将因实施教学的教师素质、个性的不同,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突破教法的限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才是学习教法的目的。 李秉德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属到一起;又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的分析、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和条件,以及它们发展运动的规律。” 九、课后小结: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突破教法的限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才是学习教法的目的。 十、参考资料: 《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吴东梁 樊学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走进课堂—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作业与课外训练: 5 1、请你谈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提示:可以从讲授、讨论、比较、游戏、观摩等教学方法来谈。) 第二章 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一、授课题目: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二、授课时间:2课时 三、授课方法与手段: 讲授 四、教具与学具: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几种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基本内容: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 以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将美术教学方法分类如下表: 类别 语言描述 方法举例 1、教师主导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讲授法;?演示型教学方法 学方法,也可称为传授型教学方法。 法;?呈示法。 2、师生互动指借助于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对话法;?练习型教学方法 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法;?情境法;?参 6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观法。 ?观察法;?讨论 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运 3、学生自主法;?发现法;?尝 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地 型教学方法 试法;?故错法;? 解决课题的教学方法。 留空法。 以传递美术文化的角度将美术教学方法分类如下表: 类别 语言描述 方法举例 1、以语言传递指通过教师以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讲授法;?谈话信息为主的教和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法;?讨论法;?读学方法 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书指导法。 2、以直观形象指以学生直接感知对象或过程,借?演示法;?随堂欣传递信息为主以传递信息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赏法;?观察比较的教学方法 方法,最能体现美术的特点。 法;?参观法。 指教师为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能 3、以实际训练 力以及理解美术,而指导学生按照?辅导练习法;?创为主的教学方 美术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练习活作辅导法。 法 动的教学方法。 指通过师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对 4、以审美评鉴?作品欣赏法;?作 学生作业的评价,使学生理解、领 为主的教学方业评价法;?美术批 悟美术的艺术美及其用途,达到提 法 评法。 高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5、以行为指导指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对学生 行为指导法。 为主的教学方的爱心和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予以 7 法 良好影响和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 做事的教学方法。 对美术教学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大量的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和解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两种。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教师在运用讲解法时,应尽量注意结合实际,以使说明、解释和论证更加直观和透彻。 讲述法和讲解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二者往往是交叉运用,互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学生听讲能力,在运用时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等配,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式。如果运用不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能受到压抑,甚至形成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这将影响讲授法的效果。 8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美术教学中的谈话,一般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谈话法的优点是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通过谈话可直接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 从实现教学任务来说,谈话法的形式有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和总结性的谈话。教师应根据美术教学内容,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不同类型的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发挥谈话法作用的关键所在。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某一中心问题,如“美术的概念”、“造型的诸要素”等,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条件在于解决疑难或重点问题。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钻研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的独立性。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课外美术资 9 料、网络资料等获得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的特点是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既要阅读美术教科书,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美术读物。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开拓美术知识领域,丰富审美感知,进而发展智力和能力。它还是培养学生美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当然,教师必须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的要求是: ?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想性要寓于艺术性之中,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事例生动。讲授新知识时注意与旧知识的衔接,突出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艺术性。师生的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适于教学的口头语言。语言表达要有艺术性,语调要抑扬顿挫,讲话的节奏快慢适中,普通话要标准,可适当以身体动作和手势为辅,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无论是讲授、?善 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 10 积极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恰当地运用板书和多媒体信息。板书能增加语言艺术传递信息方法的直观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板书要简明扼要,文字规范。注意将主要的内容如美术术语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并起示范作用。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学生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也体现了美术学科教学以视觉教育为中心的特点。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只有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进行当堂示范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演示的手段大体有3类:第一是实物或模型、图 11 片等的演示,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外在感性认识。第二是用连续成套的模型、图片或幻灯、录像等,进行序列性演示,使学生了解描绘与欣赏的对象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激光视盘等的演示,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材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第三是教师的示范动作或制作等,包括板画示范。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演示内容与演示形式的高度统一。首先,用以演示的材料要能够突出显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出示的实物、图画资料要慎重选择,做到图像清晰、主题明确,范画步骤图鲜明、准确而富典型性、示范性。其次,课堂示范表演准备充分,简明扼要,方法步骤清晰,形象生动准确,色彩明快简洁,放置的位置、角度、大小适宜。再次,演示适时,时间先后长短恰当,示范可以是绘制的全过程,也可以是绘制的局部技法提示,对作品的重点、难点部分可突出加以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演示法是美术教学中最普遍运用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技能性内容方面更是必不可少。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任务与特点,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遗址、名胜古迹等文化艺术设施观摩艺术作品和自然美景。通过对美术作品、艺术遗迹的观察和学习而获得生动、具体的美术观念与知识。 12 在参观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参观兴趣,要能控制学生的知觉,把他们的思维导向需要的方面。如参观美展时,首先要对整个展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主题内容、风格形式,还是具体表现等,都要先从整体去分析比较,再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之间、各画种之间的关系。在参观中,还要注意结合课业实际,教给学生必要的透视、构图、明暗、色彩、解剖等美术基础知识,用理论指导参观。参观法打破了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生活、创作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感知,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演示法和参观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如采用演示法时,要事先选择、检查演示教具和范画工具材料,进行课前试作等。采用参观法时,要订出参观计划和步骤,明确参观目的和要求等。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参观考察。无论是演示,还是参观,都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结合讲解、谈话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对象上,把感知与理解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与方法。 ?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演示和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练习、讨论等方式,把观察的印象与书本的知识联系起来,使这两种方法真正起到获得感性知识,验证和 13 理解美术的作用。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一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特征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向高层次发展,把技能变为技巧。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技能包括外部动作技能和内部的心智技能两方面。技能技巧的形成与完善,始终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特别是美术表现技能的形成,始终受心智技能的支配与调节。美术技能不仅仅依靠语言传递,还必须依靠大量的实际训练。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是练习法,其练习手段包括视觉、记忆、创作3个方面。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美术教学牛很多教学内容属技能、技巧方面,练习法在教学中是经常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恰当地组织学生课内外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提高美术的表现能力,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正确的练习方法包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整体观察方法和绘制表现方法。任何一项美术练习都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练习 14 开始时,教师要进行讲解和正确的示范,并通过学生自己正确的练习或在教师指导下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巩固正确的练习方法。在使学生掌握正确练习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检查的能力,从巩固和改进自己的技能技巧。先求正确,后求熟练,这是掌握正确练习方法的原则。 练习时要注意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临摹到写生,最后发展到创造性练习。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分配要适当。美术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但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定,并非越多越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条理、有方法、有步骤地练习。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美术练习极富个性,不可能要求大家一个样,在掌握基本规律与方法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作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练习与探索。 美术教学的练习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目前可归纳为视、记、创3个最基本的方面。 视:美术是靠视觉来感知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敏锐的美术视觉的基础上。诸如基本技能训练中对形体、比例、色调等的认识与掌握,都必须靠视觉去辨别、控制、发展,离开了视觉,美术教学根本无法进行。视觉训练是美术教学的中心,视觉训练可以从2个方面人手:一是培养学生对形体比例的敏锐观察。对形的观察,主要体现为对物体三度空间的理解。二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色彩感知,学会观察色调、区别 15 色彩的冷暖等。视觉训练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训练时,要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室内到室外;由局部到整体,达到眼到、手到、心到。 记: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要增强学生的美术记忆力。美术素材积累主要靠记忆。培养学生的美术记忆力;能把学到的美术知识长久地保存起来,逐步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美术记忆力的训练应贯穿于各个教学内容之中:造型记忆、色彩记忆,作画方法步骤与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制作程序记忆,美术名作欣赏中的名称、作者、主要表现内容与风格流派的记忆等。 创:创作活动也是一种教学练习的手段。既可按教师要求的范围、课题进行创作,也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想象中的事物表达出来,发展其智力,发挥其联想力和创造力。 上述3个方面是视中有记,记中有创,视、记、创互为一体。把这些练习手段都充分调动起来,美术教学更显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能更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中,运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对学生实际训练的活动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教师必须事先对练习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和程序做出周密的选择和设计,确定活动的方向,提高学生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也可当场就用示范的办法来指导学生。 ?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手的实际绘制能力。 16 实际绘制能力,就是手脑并用去表现客观物象的能力。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作业任务,逐步提高美术感知与表现能力。 ?重视作业训练结果的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作业训练活动结果的检查、总结和分析。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练习的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及时比较、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又能通过良好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利用教材规定的欣赏内容,使学生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及其他艺术形式,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借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趣味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艺术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对美的欣赏能力,才能保证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巩固发展,进而完善人格。 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是欣赏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学中的各种欣赏活动。其中主要是对教材中规定的美术作品内容的欣赏,使学生在认识作品的美术价值之后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审美愉悦感。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欣赏是由知觉欣赏进入情感体验,最后为理性欣赏。在运用欣赏法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主要是以情感欣赏为主,逐步加入理性欣赏。教学中,欣赏法表现出2种类型:一 17 是欣赏作品的审美特质。美术作品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独有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为:造型的美感、色彩的美感、线条的美感。二是欣赏作品因不同画种而具有的特殊美。美术作品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工具既是创造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如中国画的笔情、墨趣,油画的笔触、色彩,木刻木味、刀法等。由于欣赏的内容不同,欣赏活动的途径也不同,通常有观察、聆听、联想、比较等。教师可利用多种机会,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欣赏法在教学中常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运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在欣赏前,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有关的创作背景、轶事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唤起学生的欣赏欲望。 ?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进行欣赏活动是为了认识美术作品的情感,而产生情感是理性欣赏的前提。欣赏过程中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关系到欣赏活动的效果。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 ?指导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在学生产生强烈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绘制、创作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抒发他们的感情。 ?培养和建立正确的欣赏态度和多维的欣赏方法。在社会主义美育的前提下努力在欣赏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艺术跟光,提高学 18 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或意境,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有益于心灵成长的营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建立起多维的欣赏方法。避免对作品简单化、概念化的理解,应将作品视为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艺术家生命的一种形态以及艺术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等,进行多维的立体考察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这类方法的特点在于,在探索解决认识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方法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并且使自己作为成员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离开教师的指导,相反由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复杂化,要教师的指导更加细致和全面。 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在学校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探究性质的任务时,一定要考虑课标的要求、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情况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条件等,否则,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率。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是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9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索美术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采用发现法。运用发现法时,一般先创设问题的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或指导学生收集素材,让学生去发现、探索要解决的问题,再从实践上、理论上去检验、证明,从而得出结论。 对于太简单或太复杂的内容以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发现法。运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要求是: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有关材料,使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学生的探究、发现绝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障碍,教师要随时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 ?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使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佳状态。 以上介绍了5种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美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5种外,还有分类美术教学法,如绘画教学法;工艺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还有美术专题教学法如素描教学法、版画教学法等等。 九、课后小结:美术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具体内容 20 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可结合当地、本校和美术教师自身的有利条件,扬长补短,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 十、参考资料: 《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吴东梁 樊学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走进课堂—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作业与课外训练: 1、怎样理解“美术综合课程体系”,(提示:它是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综合多学科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体美术综合课程体系。可以从知识、能力、学科、教法、学法、多媒体等方面各自综合来理解) 参考答案:美术综合课程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历史与美术史、文学与美学、传统与现代、欣赏与批语学等);?能力的综合(观察与思维、想像与创造、理论与操作等);?学科的综合(美术与语文、与劳技、与数学、与地理、与英语、与音乐等);?教法的综合(讲授与演示、练习与交流等);?学法的综合(课上与课外的自学、分组与个别研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第三章 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一、授课题目: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二、授课时间:2课时 三、授课方法与手段: 讲授 21 四、教具与学具: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知道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和运用身心的全部器官参与的旨在掌握对象的同时,全面和加速地发展主体的一切特性即完整的个性的教学,称为全面教学,美的教学,活的教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素质教学侧重于人的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 七、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法改革的总精神 从狭义教学到广义教学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从注入式到启发式到学导式 从教授到学导 从知为主标到能为主标到力为主标 从失败教学到成功教学 八、教学过程: 1、教学法改革的总精神: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学。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它不全指我国当前的教育,而是对其教学弊端的概括。其弊端表现如下:教学对象上的局限性、教学内容上的片面性、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教学效果上的虚假性。 素质教学侧重于人的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是一种全面发展的 22 教学。它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学。 素质教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针对应试提出来的全新的教学主张,是以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同时它的提出,适应了当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观的新要求。素质教学把学生素质作为评价质量的标准,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素质教学引导学生从已知去探求未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教学多方位地对学生的身心素质作全面性的评价。素质教学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素质教学系统可分为6个子系统:思想品德素质、知识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 2、从狭义教学到广义教学 狭义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文字符号载体把握它所代表的现实事物的教学。它是广义教学的抽象形式。它一方面使人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化,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它背离和扭曲了人的自然天性,导致人的内部分裂和片面发展。称为片面教学,丑的教学,死的教学。广义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和运用身心的全部器官参与的旨在掌握对象的同时,全面和加速地发展主体的一切特性即完整的个性的教学,称为全面教学,美的教学,活的教学。 3、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23 学会生存: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是班级教学之后世界范围内教学改革的浪潮。它强调教育发展不仅要解决入学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学习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这是学生在社会中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学生关心:是21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21世纪要求青年人具有广阔的胸怀和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个体能得到全面发展。世界工业化的结果,使得很多家庭解体,个体责任感越来越差,缺少对社会的关心。体现了学会生存对物种之间竞争的强调,忽略了相互依赖的一面;发展了竞争意识,缺少了合作精神。 4、从注入式到启发式到学导式 注入式(填鸭式),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教师决定教学进程,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它适于考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在我国现在也有一定的市场。启发式,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孔子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首倡人。学生本位、自主学习、异步教学等思想也丰富了启发式教学思想。学导式,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为主线,优化学力为目标,讲求实效为主旨。它是一种着眼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举例如下表: 模式类型 教学模式 类型判断 模式一 教师将从教材里获得的知识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 典型的注入式 教师将从教材里获得的知识采用问答的形式传授模式二 注入式的一种变式 给学生 教师将从教材里获得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参模式三 启发式的初始形态 与掌握教材的过程。 教师将从教材里获得的知识因材施教地传授给学模式四 启发式的完美形态 生,并引导参与掌握教材的过程。 24 学生采取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 模式五 下,自主地直接地参与 教学全过程,从教材中获学导式的初始形态 得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采取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 模式六 下,自主地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教材中获得学导式的完美形态 知识,形成学力,掌握学法。 5、从教授到学导 6、从知为主标到能为主标到力为主标 知即知识。力即学力,指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力量,包括能力、智力和动力。在中学阶段,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算等。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动力包括动机、情感、兴趣、习惯等。知为主标,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观,或者说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能为主标,就是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力为主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还要激发动力,即进行非智能训练。 7、从失败教学到成功教学 失败教学,指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引起失败和挫折的情绪体验,使多数学生普遍遭到失败,从而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失败者的一种教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它的信条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教学,指在教学中以成功为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成为社会的成功者的一种教学制度,它的信条是:成功是学习之本。成功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给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 8、从专制教学到民主教学 专制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独裁者的身分主宰教学活 25 动,说一不二,学生则惟命是从。民主教学,包括教学活动民主化和师生关系民主化两个方面。教学活动民主化,表现在:为每个学生发展创造条件,让优生不断出现,让差生也跟得上;逐步实现教学个别化,特别要发现和培养儿童的特殊兴趣。师生关系民主化,表现在师生之间摆脱对立服从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民主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倾向;?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分担责任,分享权利,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变教师单一备课为多学生参与的民主备课;?变教师单方面灌输为师生双向交流的民主教课;?变教师单方评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评课(民主评课);?变教师考学生为学生自我考试的民主测试; 9、从依赖教学到自主教学 依赖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学习活动。特点是一维性,即一种目标,一种结果。自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并相对独立地从事学习活动。特点是多维性,即多种目标,多种结果。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策略、方式等来进行自我强化,以此最大限度地达到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是我要学。 10、从知际教学到人际教学 知际教学,是注重教材中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以及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教学。人际教学,是注重课堂人与人之 26 间关系(师生、生生)与知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教学。改革方向:?从新旧联系到单元教学到结构教学;?从单边活动到双边活动到多边活动;?从竞争学习到合作学习;?取消传统座位排序形式有利于人际教学; 11、从结论教学到过程教学 结论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概念、规律等等),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历程。结论教学,偏重引导学生理解观察、实验、思维所得到的结果,而忽视形成概念,提示规律中的认识活动的方法。它是简化的教学,不利于培养缜密思维的学生。过程教学,将教学活动的目标既指向认识活动的结果 ,又指向认识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理解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它是情境教学,易造就创造型人才。教学中利于双重目标,一指向概念、规律;二指向建立概念的过程。 12、从同步教学到异步教学 同步教学,指一个教师面对由许多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学习班,对全班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即一对多的群体教学。异步教学,以班级教学为背景,以个别教学为基础,以小组教学为依托。将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交替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13、从精确教学到模糊教学 精确教学:是以精确方法为基础的教学法。精确方法要求把对象分解为一个个单因素,逐步加以精确的定量定性分析,从而 27 弄清对象的结构、功能、机制。模糊教学:指以模糊方法为基础的教学法。它要求把对象、事物放在普遍联系和发展中进行考察,强调由从多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所呈现的模糊性中,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特征,从而把握事物的性质。 14、从评分到评价 评分:是用分数来评定学生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动力掌握程度和发展水平所实施的实质性的判断。改革方向:?变片面评分为全面评价。?变评分为评语。?变只注重评定结论为注重评估过程。?变单向性的报告为多向性的评估。?变单纯的百分制量化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九、课后小结: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学。 十、参考资料: 《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吴东梁 樊学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走进课堂—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作业与课外训练: 第四章 中小学美术课新课程标准 一、授课题目:中小学美术课新课程标准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授课方法与手段:讲授 28 四、教具与学具: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小学美术课新课程标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小学美术课新课程标准内容 七、教学基本内容: 课程性质与价值,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八、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 29 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 30 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 31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 32 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 3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34 第二学段(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5,6年级)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 35 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四学段(7,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 36 7,9年级。 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 37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 38 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 39 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 40 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 41 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评价建议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评价建议 ?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42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是否对媒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评价建议 ?是否对自然或美术作品感兴趣。 43 ?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活动建议 ?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能否与同学合作。 44 第二学段(3,4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通过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拓印以及颜料的滴洒等方法,了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评价建议 45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是否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并能调配出间色。 ?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 ?能否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表现出物体和人物的特征。 ?能否动脑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 46 材制作作品。 评价建议 ?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 ?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认识常用图形符号的特点及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47 ?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水(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情趣和境界。 ?欣赏中外面具艺术。 评价建议 ?是否对欣赏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能否以独立和合作的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是否具有收藏艺术品或印刷品的爱好。 ?能否识别常用图形符号。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活动建议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集体生日庆祝等 48 活动。 ?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制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能否对活动进行预先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能否与同学合作。 第三学段(5,6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49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 ?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 50 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校园、社区或村庄局部的平面图或模型。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评价建议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51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通过实地参观或观摩录像,欣赏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的门窗、墙壁和屋顶等。 ?将若干雕塑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区别雕塑作品的时代特点。 ?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评价建议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 ?能否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与生活、环境以及与其 52 他学科关系的浅显认识。 ?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是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53 ?能否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地动脑、动手。 ?在讨论中,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第四学段(7,9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 ?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种方法,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 ?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 ?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 54 浮雕或圆雕小品。 ?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 评价建议 ?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 ?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 ?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 ?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能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作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了解钟表、电话机、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55 ?用各种手段绘制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的设计效果图。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评价建议 ?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 ?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能否关注校园及社区环境,并从实用功能与设计的关系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教学活动建议 56 ?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绘画艺术的主题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 ?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与形式感。 ?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 ?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雕塑作品,了解雕塑语言的特征。 ?欣赏建筑经典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 ?了解美术作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访问艺术工作室或艺术作坊,了解美术展览的方式及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 ?以联系、比较和归纳等方式,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 ?介绍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 评价建议 ?能否主动地学习欣赏的方法,并具有初步的鉴别、评述能力。 57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是否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教学活动建议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CI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 ?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 ?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 ?收集本班级的各种资料,设计出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的网 58 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 ?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针对一个共通的原理和法则,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能否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 ?能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能否积极地动脑、动手,用美术等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 ?能否通过讨论或采用书面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 59 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0 8、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二、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对评价的方式,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 61 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 62 之处。 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各校应配齐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4、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5、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63 四、教材编写建议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的过程中,应完整把握《标准》的基本精神,科学建构教材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同时,在遵从《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 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1、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 1)教材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 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教材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课题或学习单元。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64 1,6年级的教材更偏重趣味性,注重活动过程设计;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5)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2、美术教材的呈现方式 (1)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体例、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美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5)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 65 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九、课后小结:《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十、参考资料: 《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吴东梁 樊学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走进课堂—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作业与课外训练: 1、从那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参考答案: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保持正确的作画姿势,如写生画、图画等。 ( (2)合理使用绘画工具。 (3)学会观察、分析与比较:?对象的整体与局部比例;?物体的结构特征或相似形体;?画面物象的透视状况;?画面的基本色调。(4)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66
本文档为【美术教学法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1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0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0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