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轼的诗歌理论

苏轼的诗歌理论

举报
开通vip

苏轼的诗歌理论 苏 拭 的 诗 歌 理 抢 张 连 第 【摘 要 】 苏轼的诗 、 词 、 散文俱佳 , 又擅长书画 。 他的诗歌理论 , 除 了吸取前人 的理论成果外 , 主要是结合 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而形成的 。 苏轼 主张诗歌要有为而作 , 以 “ 济世 ” 、 “ 救时” 为 目的 。 与此相联 , 他还主张 “ 不能 自已而作 ” 。 在艺术表现上强调随物赋形 , 文理 自然 。 在艺术风格上 , 提 倡 “ 自成一家 ” , 但又力主风格多样化 。 苏轼的诗歌理论 , 对后世 产生 了一 定 的积极影响 。 ...

苏轼的诗歌理论
苏 拭 的 诗 歌 理 抢 张 连 第 【摘 要 】 苏轼的诗 、 词 、 散文俱佳 , 又擅长书画 。 他的诗歌理论 , 除 了吸取前人 的理论成果外 , 主要是结合 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而形成的 。 苏轼 主张诗歌要有为而作 , 以 “ 济世 ” 、 “ 救时” 为 目的 。 与此相联 , 他还主张 “ 不能 自已而作 ” 。 在艺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上强调随物赋形 , 文理 自然 。 在艺术风格上 , 提 倡 “ 自成一家 ” , 但又力主风格多样化 。 苏轼的诗歌理论 , 对后世 产生 了一 定 的积极影响 。 【关键词 】 苏轼 诗歌 理论 苏轼博学多才 , ’ 诗 、 词 、 散文俱佳 。 苏轼的散 文被列人 “ 唐宋古文八大家 ” 之列 , 诗歌与黄庭坚 齐名 , 并称 ’ 苏 黄 ” 。 词作开创了豪放一派 , 与辛弃 疾并称 “ 苏辛 ” 。 他又长于书法 , 与米莆 、 蔡襄 、 黄 庭坚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绘画也很有成就 。 苏轼 不仅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艺术家 , 又是一位著 名的艺术理论家 。 他的诗歌理论就是综合各种艺 术特点 , 在吸取前人思想理论成果 、 结合自己创作 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 苏轼跃居文坛的时期 , 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 革新运动 , 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诗文浮靡轻巧 之风大减 , 却出现了 “ 求深务奇 ” 的倾向 特别是 在唐诗极盛之后 , 开创继往开来足以 与前代媲美 的宋代诗风 , 是摆在诗人面前的历史使命 。 苏轼凭 着 自己的才气和旺盛的创作精力 , 在 自己 的生命 历程中 , 创作出大量 “ 驱驾杜韩 , 卓然 自成一家而 雄视百代 ” 《唐宋诗醇 》 的作品 , 成为具有代表 性的宋代诗人之一 , 为宋诗的成就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 。 苏轼的创作成就 , 是 自觉追求 、 长期实践的 结果 。 不仅在创作上取得 了丰硕成果 , 在理论建设 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 苏轼没有专门的诗学理 · · 论著作 , 在大量的书信、 序跋 、 笔札以及作品中 , 却 厂‘ 泛深人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见解 。 一 、 有为而作 苏轼论诗深受其父影响 , 强调 “ 有为而作 ” , 针 贬时弊 , 以达到 “ 济世 ” 、 “ 救时 ” 的目的 。 《克绎先 生诗集叙 》 “ 昔吾先君适京师 , 与卿士大夫游 , 归 以语轼日 ‘ 自今以往 , 文章其 日工 , 而道将散矣 。 士慕远而忽近 , 贵华而贱实 , 吾已见其兆矣 。 ’ 以鲁 人尧绎先生之诗文十篇示轼日 ‘小子识之 , 后数十 年 , 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 。 ’ 先生之诗文 , 皆有为而 作 , 精悍确苦 , 言必中当世之过 。 凿凿乎如五谷必 可以疗饥 , 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 其游谈以为 高 , 枝词 以为美者 , 先生无一言焉 。 ” 苏询对当时文 坛现状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 , 未必全面 、 准 确 。 北宋中期 , 诗文革新取得的胜利毋庸置疑 , 西 昆体文风 日趋萎弱 , 但宋诗发展的趋势尚未成定 论 。 但提出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慕远而贱近 ” 的 崇古苗头 , 和 “ 贵华而贱实 ” 的追求形式 、 技巧而 脱离现实的倾向。 所谓 “ 文章其日工 , 而道将散 ” 云 苏轼的诗歌理论 云 , 主要指形式工巧靡丽而缺少充实的内容 。 苏询 讲的是文章之 “ 道 ” , 并非仁义道德 、 义理性命 。 他 担心的是诗文补救时弊的社会功能有 可能消弱 。 苏轼正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加以发挥 , 要求 “ 有为 而作 ” , 针对现实 , 发挥针贬时弊的作用 。 “ 言必中 当时之过 ” , 并不是 目的 , 目的是 “ 疗饥 ”、 “ 伐病 ” , 有益于国家 、 民众 。 他在 《题柳子厚诗 》中也提出 过 “ 诗须要有为而作 ” 的命题 。 在 《答俞括书 》中 还说 “ 今览所示议论 , 自东汉以下十篇 , 皆酌古御 今 , 有意乎济世之实用 。 此正平生所望于朋友与凡 学道之君子也 。 ” “ 有为而作 ” , 也就是 “ 有意乎济世 之实用 ” , 把发挥诗文的社会作用 , 做为写作的宗 旨 , 这是苏轼一贯遵循和倡导的写作原则 这种思 想并非苏轼首创 , 而是继承和发挥诗文革新的传 统 , 因此他对韩愈和欧阳修推崇备至 。《潮州韩文公 庙碑 》称颂韩愈 “ 文起八代之衰 , 道济天下之溺 忠 犯人主之怒 , 而勇夺三军之帅 。 此岂非参天地 、 关 盛衰 , 浩然而独存者乎 ”对韩愈的历史作用和人格 作了过高的评价 。 《六一居士集叙 》说 , 宋兴七十余 年来 , “ 斯文终有愧于古 , 士亦因陋守旧 , 论卑而气 弱 。 自欧阳子出 , 天下争 自灌磨 , 以通经学古为高 , 以救时行道为贤 , 以犯颜纳谏为忠 。 至嘉枯末 , 号 称多士 , 欧阳子之功为多 。 ” 苏轼的“有为而作 ” , 有继承濡家传统诗学强调 功利的一面 , 但在侧重 “ 疗饥 ” 、 “ 伐病 ” , 以揭露抨 击时弊为核心 , 与唐代白居易 《与元九书 》中提出 的 “ 为时 、 为事 ” 精神一脉相承 , 又突破了 “ 温柔 敦厚 ” 、 “ 上以风化下 ” 的传统诗教的局限 , 既有现 实的针对性 , 又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 二 、 不能 自已而作 “ 不能 自已而作 ” , “ 非勉强所为之文 ” , 这个思 想与 “ 有为而作 ” 精神一致 , 并有 内在联系 , 但 “ 有为而作 ” 指针贬时事 、 匡时济世的写作宗 旨 “ 不能 自已而作 ”则指写作的基本条件 , 是要求诗人 加深修养 , 丰富积累 , 使作品有充实的思想感情 。 苏 轼在《江行唱和集叙 》中说 “ 夫昔之为文者 , 非能 为之为工 , 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 山川之有云雾 , 草 木之有华实 , 充满勃郁 , 而见于外 , 夫虽欲无有 , 其 可得耶 自闻家君论文 , 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 自 已而作者 故轼与弟为文至多 , 而未尝敢有作文之 意 。 ” 这里以 “ 山川云雾 ” 、 “ 草木华实 ” 等自然景观 , 比喻作者必须具有内在的充实的思想感情 , 从而 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 才能进人写作 , 创作出成功 的作品 。 这种思想感情是来源于作者的人格 、 理想 和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 《江行唱和集 》即《南行集 》, 汇辑了苏轼父子安兄弟三人乘舟出川 , 行至江陵 , 一 路欣赏沿江胜景 , 探访古迹 , 记述见闻 , 相互唱和 的作品 。 这里虽不涉及时政 , 也并非重大题材 , 但 却饱含着作者的深切感受 。 三峡两岸“ 山川之秀美 , 风俗之朴陋 , 贤人君子之遗迹 , 与凡耳 目之所接者 , 杂然有触于中 , 而发于咏叹 。 ” 出处同前 虽然是 “ 得于谈笑之间 ” , 却并非 “ 勉强所为之文 ” 同前 。 所谓 “ 有触于中 , 而发于咏叹 ” , 即山川胜境 , 风俗 遗迹感发了作者 , 不吐不快 , 才形之于笔端 。 一些成功的作品 , 莫不是主客体融合的产物 , 客观事物激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 形成强烈的创作 欲望 , 才能写出感情充沛 、 形象生动的作品 。 苏询 在 《仲兄字文甫说 》一文中提出 “ 风水相遭 ” 的命 题 。 他把诗人主体比作水 , 把客体的 自然景物比作 风 , 风行水上 , 千姿百态 , 这是 自然之文 , 也是 “ 天下之至文 ” 这种 自然之至文的形成 , 是 “ 无意 平相求 , 不期而相遭 , 而文生焉 是其文也 , 非水 之文也 , 非风之文也 二物者非能为文 , 而不能不 为文也 ” “ 不能不为 ” 与 “ 东能自已 ” , 精神完全一 致 , 苏轼的 “ 不能 自已 ” 之说 , 也是受苏询影响的 结果 这里接触到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规律 作者 必须对客观事物有深切的感受 , 丰富的积累 , 这是 取得创作成就的必由之路 。 客观事物丰富多采 , 复杂万变 , 停留在表面感 性认识上的一般感受 , 还是浅层次的 , 不能认识和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 也难于作出充分地艺术表 现 。 苏轼从哲学的高度 , 向诗人们提出一个感受生 活 、 丰富积累 , 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问 题 。 《送参寥师 》 “ 欲令诗语妙 , 无厌空且静 。 静故 了群动 , 空故纳万境 。 阅世走人间 , 观身卧云岭 。 咸 酸杂众好 , 中有至味永 。 诗法不相妨 , 此语更当请 。 ” 气空 ” 和 “ 静 ” 含义一致 , 以静制动 , 以无纳有 , 这 是佛道思想 尸。 在 “ 阅世走人间 ” 的广泛观察体验 , 深 厚积累的基础上 , 还要“ 观身卧云岭 ” , 即登高望远 , 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 “ 咸酸杂 众好 ” , 义同 “ 阅世走人间 ” , 指积累丰富 , 在这个 ·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 第 期 前提条件下 , 万能提炼出具有 “ 至味 ” 的诗句 。 苏 轼在这里强调 了诗人主体的作用 , 但这种认识和 把握事物的途径或则说规律 , 是以“ 阅世走人间 ”的 丰富积累为基础的 , 并未忽视客体的源泉 , 具有深 刻的辩证因素 。 丰富积累 , 认识和把握事物 , 仍属创作准备阶 段的问题 , 而作品的最后完成 , 还必须掌握艺术规 律 、 具有充分的艺术表现能力才得以实现 。 对此 , 苏 轼也有充分的论证 对掌握艺术规律 , 他在 《日喻 赠矣彦律 》一文中说 “ 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可致 孙武日 ‘善战者致人 , 不致于人 ’ 孔子日 ‘百工 居肆以成其事 , 君子学以致其道 , 。 莫以求而 自至 , 斯以为致也软 南方多没人 , 日与水居也 七岁能 涉 , 十岁而能浮 , 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 日与水居 , 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 , 则虽壮 , 见舟而畏之 。 故北方之勇者 , 问 于没人 , 而求其所以没 , 以其言试之河 , 未有不溺 者也 。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 , 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 ” 东 坡所谓 “ 道 ” , 既不是形而上的 、 抽象的宇宙本体 , 也不是伦理道德或经邦治国之术 , 而是具体事物 发生发展的规律 “ 道可致而不可求 ” , 是说事物的 规律可以达到 、 掌握 , 但不能免强或轻易求得 “ 可 致 ” 的途径是 “ 学 ” , 这种 “ 学 ” 不是求人 口授或研 讨精思 而是长期的实践 。 南方人熟悉水性 , 能浮 水 、 潜水 , 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水滨 “ 日与水居 ” , 经 常接触水 , 所以七岁能涉 , 十岁能浮 , 十五能役 。 北 方人从小不接触水 , 长大了乘船都害怕 , 虽然求教 南方会水的人 , 知道了浮水 、 潜水的方法 , 自己一 下水 , 仍然免不了被淹 所谓 “ 不学而务求道 ” , 正 是指的那些仅得到一点表面的游泳知识 , 而缺乏 长期实践的人 这里的 “ 学 ” , 实际与 “ 行 ” 一致 , 指身体力行的实践功夫 艺术创作规律也是在长 期的实践中取得的 , 仅仅了解一点写作常识 , 是写 不出好作品的 但苏轼并不否定通过读书学习前 人经验 , 主张 “ 勤读书而多为之 ” 。 《记欧阳公论 文 》赞赏欧阳修的观点 写作 “ 无它术 , 唯勤读 书而多为之 , 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 , 又徽于读书奋 每一篇出 , 即求过人 , 如此少有至者 。 ” “ 勒读书 ” 增 进知识 , 提高文学素养 , 借鉴前人经验 是不可少 的 但更重要的还是实践 , 经常动笔写作 , 在实践 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丰富的积累 , 深刻认识 , 长期的实践 , 是诗人 · · 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 具备这些条件 , 才能不吐不 快 , 得心应手 。 三 、 随物赋形 , 文理 自然 在艺术表现上 , 苏轼追求 自然 , 反对束缚 , 要 求根据事物的特点 , 做出自由而充分地表现 。 他在 《文说 》中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自己的写作经验 “ 吾文如万解泉源 , 不择地而出 , 在平地滔滔泪泪 , 虽一 日千里无难 , 及 其与山石曲折 , 隐物赋形 , 而不可知也 。 所可知者 , 常行于所当行 , 止于不可不止 , 如是而已矣 , 其它 虽吾亦不能知也 。 ” 苏轼的作品挥洒 自如 , 自然流 畅 , 毫无雕琢艰涩之病 。 所谓 “ 随物赋形 ” , 是艺术 表现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 它要求遵循客观事物的 本来面貌 , 作出具体生动的描写 。 这就要求抓住事 物的特点 , 不仅求其形似 , 更要神似 。《书邸陵王主 薄所画折枝 》 “ 论画以形似 , 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 此诗 , 定非知诗人 。 诗画本一律 , 天工与清新 。 边 弯雀写生 , 赵昌花传神 。 ” 诗 、 画仅仅摹写事物的表 面形态 , 必然呆滞毫无生气 , 只有刻画出事物的精 神实质 , 才能生动传神 , 富有艺术感染力 。 “ 传神 ” 即 “ 神似 , , “ 天工 ” 即 自然天造 自然才能 “ 清 新 ” , 自然 、 清新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形似与神 似 , 也是互相依存的 , 王若虚 《淖南诗话 》曾有补 充说明 “ 论妙在形似之外 , 而非遗其形似 , 不窘于 题 , 而又不失其题 , 如是而已矣 。 ” 苏轼在《答谢民 师书 》中说 “ 文章 大略如行云流水 , 初无定质 , 常行于所当行 , 常止于不可不止 , 文理 自然 , 态态 横生 。 ” “ 行云流水 ” 出于天造 自然 , 并非人工雕琢 所致 , 这是艺术表现的最高要求 做到这一点 , 作 家必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 因此苏轼才对孔 子说的 “ 词达而已 ” 做出新的解释 。 他在同一篇文 章中说 “ 孔子日 ‘言之无文 , 行而不远 。 ’ 又 日 ‘词达而已矣 。 ’ 夫言止于达意 , 即疑若不文 , 是大 不然 。 求物之妙 , 如系风捕影 , 能使是物了然于心 者 , 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 口与手 者乎 是之谓词达 。词至于能达 , 则文不可胜用矣 。 ” 传统的解释 , 都把 “ 词达 ” 作为重质轻文的理论根 据 , 苏轼却作了翻案文章 , 把词达作为艺术表现的 最高境界 “ 词达 ” 即词能达意 首先要求作家对 所表现的事物有充分的理解 , 即 “ 能使是物了然于 心 ” 。 做到这一点本来不易 , 必须熟悉表现对象 , 有 苏轼的诗歌理论 很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 故谓 “ 千万人而不一遇 ” 其次即使对事物“ 了然于心 ” , 掌握了事物的特征与 本质 , 还必须能 “ 了然于 口 与手 ” , 即有很高的艺术 表现力 , 才能写出好作品 , 完成创作的全过程 这 与《文与可画贫警谷握竹记 》所说的道理是一致的 “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 执笔熟视 , 乃见所欲画 者 , 急起从之 , 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 , 如兔起鹊 落 , 少纵即逝矣 。 ” 这里虽然谈作画 , 与写诗的精神 是一致的 。 “ 得成竹于胸中 ” 、 “ 见所欲画者 ” , 即户 “ 了然于心 ” 的阶段 “ 振笔直遂 ” 即进人写作的 “ 了然于 口与手 ”的艺术表现过程 。 这里涉及灵感的 问题 , 即 “ 少纵即逝 ” 的艺术灵感一但出现 , 就像 老鹰抓狡兔一样 , 敏捷迅速地完成艺术表现 。 灵感 是构思成熟的表现 , 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 灵感的 发挥 , 也在于作家的艺术表现力 。 作家在艺术表现 上能够得心应手 , 就能做到 “ 文理 自然 , 姿态横 生 ” 。 这也就是 “ 词达 ” , 是对艺术表现的更高要求 , 具有广泛的含义 , 其基本特征就是千态百态 , 自然 生动 为此他批评 “ 好为艰深之词 , 以文浅易之 说 ” 的扬雄 , 认为他的文章才真正是 “ 雕虫篆刻 ” , 毫不足取 。 苏轼提倡 自然平易 , 反对 “ 求深务奇” 。 他在 《上欧阳内翰书 》中说 “ 求深者或至于迁 , 务奇者 怪僻而不可读 , 余风未珍 , 新弊复作 。 ” 这里所谓 “ 余风 ” , 盖指宋初和西昆体以来的 “ 浮巧轻媚丛错 采绣之文 ” “ 新弊 ” , 即指诗文革新运动中出现的 “ 求深 ” 、 “ 务奇 ” 两种错误倾向 。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 后 , 坚持在批判 “ 余风 ” 和反对 “ 新弊 ” 的两条战 线上作战的同时 , 开创有宋一代新的诗风 。 四 、 自成一家与风格多样化 苏轼追求创新 , 提倡 自成一家 , 反对雷同 , 主 张风格多样化 。 他泊勺诗歌作品情调 、 风格独具特色 , 在唐诗极盛之后 , 为宋诗创作开拓了新径 。 “ 苏黄 ” 并称 , 他们的诗歌作品 , 展示出自觉追求新路的创 造精神 苏轼在 《答张嘉父书 》中说 “ 凡人为文 , 至老多有所悔 , 仆尝悔其少矣 ‘ 然著成一家之言 , 则 不容有所悔 , 当且博观而约取 。 如富人之筑大第 , 储 其材用既足 , 而后成之 , 然后为得也 。 ” 诗人到了老 年 , 经验丰富 , 创作成熟 , 再回头审视青年时代的 作品 , 难免感到浅薄粗陋 。 但形成 “ 一家之言 ” , 具 有独特的风格 , 便无所遗憾 。 这种 “ 一家之言 ” 的 形成 , 是在广泛学习和严格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 。 苏轼既不排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 又不满足于 自己已有的成就 , 他追求的是独辟蹊径 , 自成一家 。 这种创造精神 , 正是苏轼在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 的重要因素 他在《与鲜于子骏 》一文中说 ,近颇 作小词 , 虽无柳七郎风味 , 亦 自是一家 。 呵呵了数 日前 , 猎于郊外 , 所获颇多 , 作得一朗 , 令东州壮 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 吹笛击鼓以为节 , 颇壮观也 。 ” 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 , 在题材和风格上开 辟了一片新天地 , 成为豪放一派 , 其成就是不容忽 视的 。 胡寅在 《题酒边词 》中说 “ 及眉山苏轼 一 洗绮罗香泽之态 ,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 使人登高望 远 , 举首高歌 , 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 于是 《花间 》为皂隶 , 而柳氏为舆台矣 。 ” 胡寅贬低 《花 间 》柳永 , 有一定偏颇 , 但对苏轼开创豪放词的评 价 , 还是符合实际的 。 苏轼 自觉地追求创新 , 明确 认识到他写作《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是一种 “ 自是 一家 ” 的创新之举 , 为此他的自豪心情 , 溢于 言表 。 追求 “ 自是一 家 ” 、 “ 著成一家之言 ” , 必然反对 “ 好使人同已 ” 的雷同化倾向 “ 使人同己 ” , 千篇一 律 , 必然导致文艺百花园的萧条和败落 。 为此苏轼 在《答张文潜书 》中说 “ 文字之衰 , 未有如今 日者 也 , 其源实出于王 氏 。 王氏之文 , 未必不善也 , 而 患在好使人同己 。 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 颜渊之仁 , 子 路之勇 , 不能以相移 , 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 。 地 之美者 , 同于生物 , 不同于所生 。 惟荒府斥卤之地 , 弥望皆黄茅白苇 , 此则王氏之同也 。 ”王安石推行新 学 , 出于变法的政治需要 , 姑且不论 , 但他给文学 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 ,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 , 批评王 安石是完全正确的 。 苏轼反对雷同 , 提倡风格多样化 , 有益于促进 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书黄子思诗集后 》总结了 汉魏以来几位有代表性的诗人的艺术成就 , 对他 们的不同风格 , 都做了相应的肯定 “ 苏李之天成 , 曹刘之自得 , 陶谢之超然 , 盖亦至矣 。 而李太白、 杜 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 , 凌跨百代 , 古今诗人尽废 。 然 魏晋以来 , 高风绝尘 , 亦少衰矣 。 李杜之后 , 诗人 继作 , 虽间有远韵 , 而才不逮意 。 独韦应物 、 柳宗 元 , 发纤秋于简古 , 寄至味于淡泊 , 非余子所及也 。 唐末司空图 , 崎岖兵乱之间 , 而诗文高雅 , 犹有承 平之遗风 。 ”苏轼在充分肯定多种风格的同时 , 也表 ‘ 吉林大学社会不朴学学报 年 第 期 明了 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追求 。 他所向往的是 想象丰富 词作更开创了豪放一派 其作品情调和 那种 “ 发纤秋于简古 , 寄至味于淡泊 ” 的自然 、 含 风格的主导倾向是属于激昂慷慨的阳刚之美 但 蓄 、 冲和 、 淡远的艺术美 。 这正是司空图所提倡的 他却特别欣赏属于阴柔之美的 “ 枯谈 ” 风格 , 对此 “ 昧在咸酸之外 ”的韵味美 。 苏轼概括这种风格的艺 研究者们曾作过种种推论 。 苏轼在 《和陶诗序 》中 术特点 , 称之为 “ 枯淡 ” 。 《评韩柳诗 》一文说 “ 柳 说 “ 吾于诗人无所甚娇 独好渊明之诗 。 渊明作诗 子厚诗在陶渊明下 , 韦苏州上 。 退之豪放奇险则过 不多 , 然其质而实绮 , 雇而实股 , 目曹 、 刘 、 鲍 、 谢 、 之 , 而温丽清深不及也 。 所贵乎枯欲者 , 谓其外枯 李 、 杜诸人 , 皆莫及也 。 ” 这里主要赞美陶诗在 自然 而中膏 , 似谈而实美 , 渊明 、 子厚之流是也 。 若中 质朴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思想内容 。 “ 质而 边皆枯谈 , 亦何足道 ” 他既不排斥韩愈的 “ 豪放奇 气 实绮 , 灌而实胶 ” , 与 只发纤秋于简古 , 寄至味于 险 ” , 同时又提倡 “ 外枯而中膏 ” 的 “ 枯谈 淡泊 ” 、 “ 外枯而中膏 , 似淡而实美 ” , 含义一致 , 强 这里附带说一下 , 苏轼对代表两种不同风格 调平易 自然 , 本来就是苏轼一贯追求的艺术表现 的李白和杜甫 , 都做了充分肯定 , 反对扬杜抑李或 方法 。 和陶诗作于苏轼贬居海南的晚年 , 坎坷的经 贬低杜甫的 “ 李杜优劣 ” 论 。 对李白 、 杜甫的评价 , 历和艰苦的处境 , 使他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趣味发 自宋初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 苏轼在《次韵 生变化 诗歌的情调由昂扬转而为幽寂 , 这是必然 张安道读杜诗 》的论诗诗中说 “ 谁知杜陵杰 , 名与 的结果 。 ’ 同时他不仅欣赏陶诗 , 更敬重陶渊明的人 滴仙高 。 扫地收千轨 , 争标着两艘 史 。 ” 李白和 格 。 苏轼的刚直不曲 、 随遇而安 、 超然物外和陶渊 杜甫 , 在诗歌史上代表了浪漫主义 、 现实主义两种 明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 ” 、 归园田居 、 怡然 自乐等等 , 不同风格 , 苏轼 “ 两史 ” 并举 , 并无抑扬褒贬 , 都 极为相近或相似 。 他赞赏陶渊明的为人 , 实际也是 做了充分肯定 。 纠正 了西昆体的代表人物杨亿把 对 自我肯定的一种表现形式 哎和陶诗序 》明确表 杜甫视为 “ 村夫子 ” 的错误评价 , 也不同于苏辙贬 示 “ 吾于渊明 , 岂独好其诗也哉 好其为人 , 实有 李白为 “ 不知义理 ” 的片面观点 。 这种观点给严刃 感焉 ” 以积极的影响 , 《沧浪诗话芳对 “ 李杜优劣 ” 论做了 作者张连第 年生 , 原为吉林大 更为深人具体的论辩 · 学中文 系教授 。 苏轼的诗文 , 挥洒 自如 , 汪洋态肆 , 雄浑奔放 , ’ 【责任编辑 张振兴 】
本文档为【苏轼的诗歌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62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03
浏览量:150